我是安徽芜湖到南陵县南陵县高中生,希望大学毕业...

南陵县一中的高中生请进_百度知道
南陵县一中的高中生请进
说在这所学校上学非常苦,谢谢,我想了解到底有多苦,是怎样的苦法
提问者采纳
“不能苦中苦。一般早上七点之前要到校的,一般在晚上十一点左右下课。也没办法,别无选择,只能这样想吧。看着小孩子这样的辛苦。回家或回宿舍在做一些没有做完的作业,我来说说这所学校的学生吧,晚上有晚自习的,哪能人上人”哟,只能是这样吧,心里也不是滋味。每天总得要到十二点以后睡觉吧,白天上课我是一个南陵一中的学生家长,现在的应试教育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除工资以外的收益从哪里来,每人每年工资加福利十多万,“老师”的收入就越高,是从学生中而来,有谁能说的清楚??是县政府还是国家教育部认可。学生每天得辛苦16个小时以上,考取大学的名额越多,为什么南陵一中是南陵县县政府精心打造的“教育品牌”,上这所学校读书要做好吃苦头的思想准备。这所学校的“老师”富得不得了
很严格的,要做好准备
非常严格的,恐怕一般人受不了。
还好啦,只是天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和作业
苦?什么是苦为了你自己的学习,老师不辞辛劳的陪着你老师比你辛苦,不要说苦,因为你是在为自己学习,在为你的将来在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耐力,没有金子一般的品质,如何能成就金子一般的人生?南中的老师富,但是他们很辛苦,他们很优秀,我也是一名老师虽然我不是南中的,但是我曾经也是南中的学子,真心的觉得南中的老师很不容易,以他们这样的劳动,他们的收入并不算过分,而且大部分都是高三毕业的时候学校发的高考奖。从南中走出来的学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会轻易退缩,这是一所学习的天堂,他不仅教会你读书,更教会你做人。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南陵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举报中学生补课电话_百度知道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举报中学生补课电话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直接1890就行
你们在补课好羡慕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南陵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芜湖政府网观点。
&&&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芜湖政府网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或芜湖政府网联系。
本栏目内容经芜湖政府网同意后,可能会在其他媒体发表。如果作者对此有异议,可在发言时注明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 >>>>>>>>
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77644 
&时间: 14:16:29
风风雨雨一晃30多年过去,当年的小丫头历经风雨的磨砺30多个春夏秋冬年复一年的重复,当走完大半生的时候,现在却特爱回想当年的点点滴滴,下放的战友们,你们好吗?在此,向你们道一声祝福,道一声平安,因为平平安安才是福啊。&&
73年下放78年回城现在回首在农村的5年生活和现在年轻的女孩子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现在的女孩在20岁时是阳光灿烂的,是受到多种知识冲击的年代,也是有多种选择的时代,也是把青春挥洒的淋漓尽致的时代,也是揭尽能力表现自我的年代,当然更是爱情的时代。而那时的女孩的情感世界是封闭的,是羞涩的,爱一个人放在心里,而表面上是冷漠的,是不敢正眼望一下别人的,也许一直到死别人也不会知道在年轻的时候你曾经爱过他,曾经心仪过他。现在,以前反差是如此之大,确实时代在进步,我就特羡慕现在这样的好时光,真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越来越好。年代不同,青春是同样的,不同的是现在是青春的靓丽,而当年是青春的泥土,现在是知识的多元化,而当年是知识的狭隘。但是下放的5年你就不能在你的一生中把它抹掉,那是刻骨铭心的,那是终身难忘的,那5年铸就了你一生的性格,铸就了你一生为人的宗旨,想抹都抹不掉,它融化在了你的血液里,它渗透在你的滴滴汗水中,它出现在你的不经意中,有时恨自己,我为什么那样?但就是那样了!总是事后后悔,但是那不行,蓦然回首原来你的行为是在你的根根汗毛中渗透出来的,你改变不了自己,既然改变不了自己,你就还做你吧!做本来的你活的不累,活的真实,活的实在,活的坦坦荡荡,图的是每天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那样难道不好吗?那样是时代的印记,那样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忠厚勤劳的本色,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吃亏在前,享乐在后,吃亏是福的传承。&&
当年的战友们,我知道,我们这些人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一拨人,也是做事很兢兢业业的一拨人。现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有的已经上下四代了,希望你们在生活工作中顾及左右的时候也多关心关心自己,不要活的太辛苦。这样好的时代我想活到80岁。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78317 
作者: 雨风
&时间: 15:50:52
我老爸老妈是在那下放的,不过都不会上网~我想象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基本上会上网的很少吧。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78386 
作者: 闲看萱草
&时间: 17:21:20
我老爸也是下放南陵。不过,肯定比楼主要早。&&
老爸是上网,只是从不回贴:)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80350 
作者: 茴香
&时间: 13:10:35
回一楼,是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上网的确实太少了,是因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生活的太累了。要孝顺老爸、老妈啊!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99833 
作者: 陆军35师
&时间: 21:44:10
我当年下放在桂山公社桂镇大队,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其中有些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包括我的初恋.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399911 
作者: <font color="#FF
&时间: 8:14:16
我当年下放在家发公社,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其中有些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00159 
作者: 少年
&时间: 15:01:59
好想好想当年在南陵的生活!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00266 
作者: 要面子的芜湖人
&时间: 16:51:48
1974年4月,下放峨岭公社。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68482 
作者: 南陵人杰
&时间: 19:53:58
我是家发的,以前是有不少的学生下放在我们这,有芜湖的,上海的,也有县城里来的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71612 
作者: 心情不坏
&时间: 11:22:13
我也是日下放在南陵峨岭公社的。想起下放的生活,距今天已经有30多年了,真是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当年也是一种就业的压力,使得我们这一班的高中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广阔天地去插队,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失去了从高中直接上大学的机会!1977年底由于邓小平的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我算是幸运地读了芜湖师专,解决了就业问题。做农民真苦,参加的“双抢”,真是令人难忘!我们城里出生的人,实在是吃不了那个苦。大约经过四年,这一批插队的同学们绝大多数都回城了,大都分配到工厂去,过若干年基本上属于下岗的职工,或者接近于内部退养的状态。人生走了一大半,同龄的人都过了50周岁过了,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孩子一般都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比我们这一代活得好一点。确实从物质上来讲,他们是幸福多了,但是读书上的竞争,未来就业的压力也不是一个小问题,也牵扯我们的心。希望下放在南陵的各位朋友生活幸福,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工作,希望国家稳定。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71633 
作者: 纯粹
&时间: 11:59:01
峨岭街上的一家"舒记饭店"你们个晓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74065 
作者: 舟过无痕
&时间: 18:40:28
那个年代我是回乡青年,77年改革招生制度,我有幸是大队第一个跳出了“农门”的人,我很怀念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怀念芜湖藉的几个下放学生……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79460 
作者: 冰莲
&时间: 11:39:13
我要找的人:周春荣 (男)&&
今年应该是35岁&&
身高175cm左右&&
他是南陵人,早年因他爷爷在我们家乡开诊所(安徽省歙县齐武村),他可能是转学到那的,初中三年他在齐武中学就读,与我姑姑成了同学,毕业之后周回芜湖某职业学校就读,后来与我姑姑失去了联系。&&
现在由于个人原因,我姑姑很想找到他,但姑姑知道这很难,犹如大海捞针。&&
我为了完成姑姑的愿望,尽自己的能力联系和找到他。&&
由于我现在要工作,所以不能亲自去南陵找寻他,所以在网上发布消息,只希望你们能提供给我更多的帮助。&&
谢谢您能阅读这则留言,谢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0079 
作者: 要面子的芜湖人
&时间: 15:38:18
离开农村,已经快三十年了。&&
过去的,农村的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是一个值得思考(反思)的问题&&
现在,经常听到一个词:“第二故乡”,大家好象都认可,可是,在你的心里,是不是这样认为的呢?&&
我不太赞成这个词――说过分一点,那是人生一个逆旅;说好听一点,是人生的一个“途次”(老师介绍:旅途中停留的地方)&&
在农村,有没有美好的回忆。当然有――――――――――――――――&&
山花烂漫,山清水秀,麦苗儿青来菜花儿黄;&&
情窦初开,共同劳动中擦出的爱情火花;&&
在农村,我们成长了、长成了,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成长为独立生活的人――独立面对社会。&&
[经典语言:从小麦韭菜不分,到较为熟练的使用各种农具――――这决不是成长的内容]&&
在农村,我们面对高强度的劳动(双抢:简直就是炼狱)&&
面对独立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洗衣、做饭&&
面对是上调还是坚守的艰难选择&&
面对处理好同队知识青年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社队干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社员之间的关系&&
我们成长了,等到换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时,只剩一句话了――――&&
老子在泥巴里找饭吃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
现在老了,年过五十了,跟孩辈们也说不着了――&&
起码不能和扛过枪、跨过江、吃过糠、负过伤的来比较,人家才是正宗的是发扬光荣传统&&
我们在农村蹲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算什么?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0230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21:21:36
一我是74年下放在南陵县黄塘乡,30周年纪念日我们到生产队去的,当时村民对我们热情接待,我们很感动。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0243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21:57:19
要面子的芜湖人你好:我有几个同学也下放在南陵县峨岭乡,他们也是74年下乡的,
回应:面对生活的压力,你会如何?
ID:481359 
作者: 墙倒有人扶
&时间: 22:51:39
要面子的芜湖人,你说得对。&&
我是下放在广德誓节渡的,下放若干年,所吃的苦,算什么呢?回想“双抢”,累得走在路上都打瞌睡,看到腿上扒的蚂蟥,吓得直哭,来不及地拍打;晚上睡觉听到山上狼嚎,躲在被子里,不敢伸头。&&
现在,讲这些给自己的下一代听,他(她)会嫌你拢静豢衫斫狻&&
这种下放的经历,真是很难说是光荣的历史了;新一代人听了或许感到好笑,而我们只有心里感到苦涩!&&
反过来想想,今天的农民,那些没有富起来的农民,有的过的仍然是我们三十年前的日子,怎么不让人感到心里难过?我们只是过几年,他们过一辈子,还有他们的下一代。&&
希望国家能够认真解决农村、农民问题。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1579 
作者: 茴香
&时间: 12:39:27
很高兴这么长时间了,还有这么多人跟贴,谢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1603 
作者: 茴香
&时间: 13:03:48
回忆我当教师的时候&&
1976年我回城过完春节,就回到了乡下,耳风招招听说大队的小学校里要招一个小学教师,听也就听了,在行动上我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也没有任何应对的行为,原因之一我把我自己看的非常明白,如果这是好事的话,肯定是轮不到我的。&&
下放在一起的5个知青中,唯有我家的成分不好,那时候是重成分的,再讲因为成分不好从小到大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亏吃长了也不觉的自己是在吃亏,反而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你不吃亏,谁吃亏,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因此任何事情自己总是很自觉的向后排排,而前面是轮不到你的。在那几天里我就看到那几个知青往大队会计家里跑的不息,大队会计在当时的乡下因为还是属于文化人,又是有实权的,掌握一个大队“革命委员会”的财政大权的,理所当然在“革命委员会”中说话是有一定的份量的,而大队会计这人又极好,老婆也好,他也极爱他的老婆,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和中国的所有农村家庭一样,孩子也是一个接一个的生,当时也没有计划生育,我记的好象也有5、6个小孩,站成一排一个比一个矮,最小的一个还在吃奶,而他的老婆也才30出头的光景,长的敦敦实实个子又大,疏着俩条细细的长辫子,见人就笑,是个很和气的人,而大队会计呢?人也极好,平时如果大队里没什么事,基本上也就蹲在村子里和村民们一样的下田干活挣工分,我记得一天在稻田里用耙子耙草时,那些妇女们不知怎的说到下放知青的长相上,妇女们七嘴八舌的在说这个漂亮,那个漂亮,而我们的大队会计一语出来别人立即就不说话了,他说:他带着总结性的、权威性的说:“你们不会看人,要说漂亮,我说还是小韵长的最漂亮,小韵的皮肤白,眼睛大,而脸长的就像一个团子,他指的团子就是农村过年时家家用炒米作的圆圆的炒米团子,而他指的小韵就是我,本来我是五个知青中最瘦的一个,由于从小营养不良,虽然五官长的还可以,但我从不认为自己长的漂亮,照照镜子总觉得自己长的不如别人。而大队会计说我长的像炒米团子,在他并不是贬义,他是那样认为的,什么时代与什么时代的审美标准不一样,那时是我刚下放个把月,是8月份下放的,早稻米正好已经收割进仓了,以前没有吃过那么好的米,自然吃的饭比在家中多,人也就自然的长的很胖,一胖就开始变白了,虽然是天天下田,而大队会计讲话时是参照边上那些妇女和其他知青的,所以在他的眼光中,我的脸长的像炒米团子,一白二胖的自然就是最漂亮的了。他夸了我,我在一边心里喜滋滋的,但并没有高兴到哪儿,因为他当时是条件限制,他理想中没有任何其他的参照物,而白白的炒米团子是又白又圆又光滑,而女人长的像那样的话那自然就是最漂亮的了,由此可见那时农村最有文化的大队会计的知识面也还是多么的狭隘,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影,没有书刊杂志看,而有的只是两报一刊,红旗杂志,而仅有的两报一刊一般人也是看不到的,城市贫民为生活所迫平时烦生活都烦不过来,哪有心思去订政府性的纲领性的文件,在那样的年代,看的好还好,看的不好的话,说错话了就不得了。我不太高兴的原因是我并不想长的像个炒米团子,我认为炒米团子光光的没有棱角,怎么就漂亮了呢?可见可亲可敬的大队会计夸人也没有夸到点子上,而正因为说我像个炒米团子所以我到今天也还记得。大队会计和我们是一个村子的,他家的大屋在我们村里是非常醒目的,在一个高高的土堆上耸立着一个黑砖大瓦的大屋子,那就是大队会计的家,而村上的其他人家有一部分还是茅草屋,还有一部分是土基垒起来的房子,分三个层次就像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住上了别墅、有一部分人住上了小区的房子,还有一部分人还在原来的公房里住着,还有的人连公房也没有的,是在租人家房子住,任何时候都是能分出差别的,不足为奇。&&
我有时也到大队会计家和她的老婆拉拉家常,说说闲话,但去的次数相比较其他知青那要少的多,因为我这人到哪儿都有自卑。看着其他知青勤快地跑着,我无能为力,只好眼巴巴地望着,别人家的父亲想把女儿搞回城已经在上下活动了,而我没有父亲,父亲死的很早,死的很早的父亲什么也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却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无尽的因那个年代重成分论所带来的灾难和歧视,同时也给子女带来了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吃亏的品格,经常自己安慰自己吃亏是福,母亲就经常教导我有光给别人沾的人是强者,假如你一点儿光也不给别人沾的话,你靠别人帮助你的话,那你就是真正的弱者了。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到现在也不太明白,这种教育是不是有点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我还是顺着她老人家的教育在一步步的在走,想改是该不了了。&&
一天听一个陈性的知青说:当了教师如有回城的指标就不要和别人竞争了,因为你在干教师,是轻活,她一边在唠叨,一边说我才不干呢?从她的话中我理解到可能大队会计已经和她说过了,当了教师如有回城指标就要先仅别人,因为就她跑的最勤,我估计她不干别人可能也不会干,想回城的心理人人都有,想被招工进工厂那是梦寐以求的事。我在心中把自己排排,几年才有一个指标,而我们知青组其他几个人其中有两个家中还有些来头,已经在县里、公社、大队乃至小队都活动过多少次了,而当时下放已经前后四年了,只上去了一个,而这个人自己家中没什么能耐,但她属于见多识广的人,在性格上也是活跃的人,在下放之前她就把回城的路铺好了,这在以后我们相处的三年中慢慢知道的,这个女孩子比较泼辣,精明强干,长的有几分姿色,她在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谈恋爱了,她的对象家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对象家中的人绝对不止一个多次的送她回知青点或者是接她回城,而在当时的知青点他的衣服相对于我们来说有品味多了,当然都是对象家中人替她买的,而她自己的家里很穷,在当时也绝对比我们家还要穷,上有祖父母、下有几个弟妹,只有父亲一人在工厂上班。虽然是都生活在穷家,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父亲是开放式教育(其实开放式教育也有开放式教育的好处,那就是胆子大,到哪儿也不怯场,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而我们家的教育,也谈不上什么正规的教育,反正是放了学就往家里跑两点一线,也不知道干其他事情,更不知道来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心愿,现在想起来在那个年代自己真像个呆子,不但我像连我的母亲也象,记得下放时,母亲的单位的同事,母亲小时候的朋友都来提过亲,但母亲都一口回绝了,母亲都说孩子太小,不懂事,甚至于有一家说:只要答应我来找人都不要下放的,但我母亲都没答应。&&
我在心中把自己定定位,照这样的速度我怕是要到10年以后才能回城了,我现在已经二十好几了,那么到那时我恐怕三十好几了,我就在心中想只要大队会计还把这个名额放在我们村上,因为其他的村子都有下放的知青的,果不其然,大队会计看我并没有找他,一天早上终于把我喊到了他家,一进门他的老婆就笑嘻嘻的说小韵来了,然后就把我望里屋引,而尊敬的大队会计坐在条桌边,这在当时农村是很少有人家有条桌的,此条桌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办公桌,我一进里屋的门,我首先很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陈会计好,而大队会计很客气的说:坐、坐、快坐下,然后就与我说:小韵我看你人老实,我这儿有一个当教师的名额,我看还就适合你干,是大队的小学,你愿不愿意干?其实我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我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自然的,当教师的事就这么敲定了,临了她的老婆在边上又夸了我一番,说:“小韵有灵性,平时从不多言多语,我看这几个人中只有她能把孩子教好,算是夸了我了,临回时我不免再三的感谢,感谢她们还记得我、感谢夸了我实质上也就是鼓励了我。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1798 
作者: 阿西
&时间: 17:03:35
楼主,你让我回想起下放南陵奚滩农村的生活,它是我一生中最梦幻的年代,虽然生活艰辛,但永远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才富。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2057 
作者: sun金shuei
&时间: 9:13:49
我是南陵县弋江公社都塘大队李西生产队人,1976年离开家乡至今,在我的记忆中当年我们李西队下放有2人,他们叫唐金宝,个头不高,胖胖;另一名叫吴东生,瘦瘦的,体格较弱,后来他们都回芜湖了。我现经常到老家去看看,也经常到芜湖,他们大概年龄在56岁左右。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2532 
作者: 要面子的芜湖人
&时间: 9:23:28
Hi,芜湖小平头:您那几位在峨岭插队的同学是哪所学校的?&&
回想当年上山下乡时,许多往事历历在目:&&
第一天,当汽车离开芜湖时,一车的年轻人,一车的朝气。一路笑声一路歌&&
开始的新鲜劲――当时大家对上调招工考虑的并不多,因为肯定不会在农村蹲一辈子的――据我了解,当年上山下乡时的动员不是十分太困难,因为上山下乡是唯一出路――除非病残(还有一些莫须有的名义,如楼主提到的嫁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繁重的农活(包括家务)压垮了的时候,什么时候上调?,就作为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了――――甚至能逃避一时下农田或者当教师或者到林场都成了很好的选择。&&
当机会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并不是那么美好――――――――抽签拔蜡,一个一个来,谁先谁后,这里面学问就大了&&
再以后,诱惑更加多起来,入党、结婚(女同志相对多一点),各种措施、口号都要求你扎根农村,修一辈子地球&&
怎么体面的离开(甚至怎么不体面的离开)农村,成为每个知青每天都在考虑的头等大事&&
最后,当然终于全部离开了(少部分在农村结婚的人,现在根据政策用各种方式也将自己或者子女的户口迁回了城市&&
看看,我们是不是像鲁迅先生《在酒楼上)描写的那只苍蝇。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2659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14:02:16
要面子的芜湖人您好:他们是芜湖第十九中学的,是74年4月下放到农村的,一个是谢树安、另一个是昂朝中不知道你们是否认识。因为你们离开农村几十年了。想想当年插队在农村的酸、甜、苦、辣生活挺有回味意义的。您在那个学校下放去的。我能带你转告你们下放在一起的同学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2672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14:28:21
要面子的芜湖人您好:他们是芜湖市第十九中学的,是74年4月份下放到农村的,一个是谢树安、另一个是昂朝中,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否还记得认识吗,因为下放分别几十年了,想想当年在农村的酸、甜、苦、辣生活挺有回味意义的,你在那个学校下放插队的,我能否帮你联系你们当年插队在-起的同学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3288 
作者: 南雨潇
&时间: 17:55:11
我虽不是知青,但我很敬仰、喜爱、同情(那些如今下岗的)你们!你们中有很多皎皎者,敬一丹、濮存昕、沈国范、国家环保局长*振华、叶辛等,芜湖文学的胡旭东、司锦霞。。。。。你们为国家奉献了青春、智慧、汗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年轻时没有谈过有滋味的恋爱,没有穿过靓丽的衣裳,你们失去的太多。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你们是有激情的一代,我也很相念曾在我们那插队的知青。。。。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3527 
作者: 要面子的芜湖人
&时间: 9:09:41
芜湖小平头网友:键入http://www.:8080/swdaj/index.asp,按“峨岭”搜索,就看到你提到的那两位同学,但我记不太清楚了。因为,我离开的时候比大部队返城早。&&
我是十四中的。&&
按“峨岭”搜索,知青中出现的第一个姓名和最后一个姓名,恰巧都是我认识的,不免唏嘘。&&
前两天还有人来问我,到乡下去过吗?&&
我回答:没有。我心里想,去干吗?&&
现在,要是有乡下同志过来,招待归招待,交代办的事也答应,但跟他们非常明确的说一句:办得成,不要感谢我,因为政策允许;办不成,不要怪我,因为政策不允许。――――同队插友说:等于不办。――我不赞成,尽管也办成了几件事。&&
逢五逢十(年),同队知青在一起聚聚,但到乡下去,我没有提起过,大家也没有提起过。你们能去,真不简单。能简单地告诉一下到乡下去的情况吗?岁数大些的都不在了,人也认不得了吧?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4004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12:41:25
要面子的芜湖人:现在回想去回农村的那一天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同队在一起插队生活的五位同学。在去农村前就考虑好了。首先了解当时我们在农村的哪些人,有好多人就不在了。队委的班子换了一批有一批,我们当时下放在任老生产队长还在(年龄90岁),农村人也很热情,知道我们要来,现任的队委一班人非常重视,在现任的生产队长家准备两桌,还把前几任的队委那班人也请回来了。陪同我们,&&
我们是在下乡插队的那一日去农村的(30年纪念日)村民和队委一班人很热情,用鞭炮从村头摆放到205国道迎接我们。当时的热闹场面很隆重,后来才知道当天回乡的知青有不人。不过叫我们插队在一起生活回来的就算我们了。村民的热情接待,我们不知不觉不觉喝多了。有的还喝醉了。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插队几年生活,我们感到学生般幼稚、细小的身体,在哪下乡插队岁月里,每个同学多都流过泪、流过汗、受过苦,和农村人一道下田干农活。至今我还保存我在农村生活那段生活日记,使我至今难忘。要面子的芜湖人,叫我们当年下乡的同学年龄也不小了,农村老的人认识也不多了。如果再没时间回第二故乡看看。等到那时就更难,就会感到遗憾。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84011 
作者: 芜湖小平头
&时间: 12:52:10
要面子的芜湖人:现在回想去回农村的那一天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同队在一起插队生活的五位同学。在去农村前就考虑好了。首先了解当时我们在农村的哪些人,有好多人就不在了。队委的班子换了一批有一批,我们当时下放在任老生产队长还在(年龄90岁),农村人也很热情,知道我们要来,现任的队委一班人非常重视,在现任的生产队长家准备两桌,还把前几任的队委那班人也请回来了。陪同我们,&&
我们是在下乡插队的那一日去农村的(30年纪念日)村民和队委一班人很热情,用鞭炮从村头摆放到205国道迎接我们。当时的热闹场面很隆重,后来才知道当天回乡的知青有不人。不过叫我们插队在一起生活回来的就算我们了。村民的热情接待,我们不知不觉不觉喝多了。有的还喝醉了。在一起回忆当年的插队几年生活,我们感到学生般幼稚、细小的身体,在哪下乡插队岁月里,每个同学多都流过泪、流过汗、受过苦,和农村人一道下田干农活。至今我还保存我在农村生活那段生活日记,使我至今难忘。要面子的芜湖人,叫我们当年下乡的同学年龄也不小了,农村老的人认识也不多了。如果再没时间回第二故乡看看。等到那时就更难,就会感到遗憾。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90584 
&时间: 10:29:33
我的启蒙老师 便是知识青年 李三宝!他好象是芜湖市人,下放在我们南陵县格林公社柏林大队老村徐小队.后来我们还见过一次. 那次见面时,李老师把手伸给我看他手上的抓痕,说是我小时侯不愿意上学,他帮我的父亲拖我去教室,我耍赖留下的杰作.我当时就觉得不好意思,紧张地不知道和老师说什么好,现在想起来更是愧疚!看来,李老师那时还是很敬业啊.如果有哪位和李老师认识,请告诉我他的联系方式. 我的信箱: &&
我的手机号码: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97375 
作者: 我原本善良
&时间: 17:24:49
我妈也是芜湖下放到南陵峨岭的,只是没你们幸运,没回城,呆在了峨岭,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497428 
作者: WSQ龙
&时间: 19:47:18
我是南陵石铺联城的,有个芜湖知青姓戴,常在我家玩,晚上和我弟弟睡,早上我爸爸叫我弟弟起床,把小戴当我弟弟在屁股上打了几巴掌,后来一直成为笑谈.多年过去了,不知小戴可好,听说当了警察.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10783 
作者: 不知有汉
&时间: 11:45:01
噢,南陵家发的,我的初恋女友就是家发的,三十年来美梦如初!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14131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22:27:24
我也是下放知青,看了楼主的话题,让我又回到了那个过去难以让人回首的年代,三十多年过去了,人生最充满幻想,最精华的美好时光,正是我们下放的年代。我们在做什么呢,每天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怎一个苦、累能概括的了。当时整天做的是回城梦,到工厂当工人的梦,偶尔也有内心深处的男女情感的梦,由于我出身不好,所以要忍受比常人更多的压力。我们生产队男人多,女人少我们下放知青就更是那些没结婚的男青年追逐的对象,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人为的制造种种压力,为了不屈服于那些人,我和农村的姑娘一起顶着星星起,伴着月亮归,为了表现好,能早日回到城市回到生我养我的家,甚至在农忙时日夜劳动,疲劳的能够边走边睡觉。记得有一年雪下得早,双晚没收就下了一场雪,田里结了冰,我在一块由塘改成的田里割稻,腿冻坏了,关节到现在也不好,阴雨天还疼呢。可当时为了能回城明知道不能为也要为之。&&
  现在每当我女儿说生活的累和难时,我就把我们那时候的事讲给她听,她觉得我是在说故事。只到有一次女儿看了我在农村时写的日记泪水涟涟,她虽然没亲身感受,但从我在日记上记的点点滴滴中也看出了当年我们那一代人生活的不易。才相信我对她说的不是故事,而是我真真切切经历。&&
  虽然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在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也是美好的,有时候我想有机会还要去看看当年插队的地方,看看我青春年华丢失的地方,肯怕已经物是人非了。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15008 
作者: 茴香
&时间: 14:21:39
非梦飞烟你好!&&
你真是了不起,下放在乡下还记日记,那是青春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时也许记就记下了,但是现在看来就很有意思,那是青春生活的真实的纪录,那是真实生活的瞬间印记、那是瞬间迸发的思想火花,那里肯定有欢乐、有泪水、有向往。&&
建议你把当时的日记发布到网上,肯定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其实当时农村的几年生活确实锻炼了我们的意志,现在的孩子以为是天方夜谭,但那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才最有生命力。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15254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22:18:00
茴香你好:&&
  谢谢你的夸奖,当时由于我家庭的变故下放的早,读的书不多,但是我很喜欢读书,从小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我喜欢把我所经历过的事,看过的书,或者电影之类的感想记下来,就好像是我的知心朋友,与我分享酸甜苦辣,这样,在当时闭塞的夜晚就不孤独了。那天看了你写的帖子,让我想起了那些往事,在家翻箱倒柜的找到了几本日记,我也想把我写的日记之类的发到网上,就是怕文化低写的不好惹人笑话。&&
  虽然经历过了那么多苦与累,但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还是美好的,起码磨练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18204 
作者: 茴香
&时间: 15:34:48
非梦非烟你好!&&
今天看到你的帖子,我觉的你无需顾虑的,你有几大本日记,这在当时能记几大本日记的真不容易,因为我们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能有持之以恒的意念坚持记日记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是那个年代的,你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其实发布到网上本来就是玩,市民心声上还有人专门征集“下放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说是要写一本有关下放知青的书呢。那是当时真实的生活吗,我觉的没关系的,看的是情节,看的是内容,看的是当时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瞬间的感悟肯定比事后回忆录更真实、温厚、更有意思,你把她当成是玩就不惧怕了,也许对别人写书还有帮助呢。&&
文章的好坏不在乎书读的多少,别人也不会太在意文笔之内的,何况你写的还不错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20263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20:34:20
茴香你好:&&
  谢谢你的鼓励,其实我早就想自己写一本回忆录,就是怕写不好,所以一直未动笔,我想等我退休后有时间把日记整理好了再开始写,可惜几次搬家已经遗失了几本了。&&
  现在我翻看日记时,那个年代经历的点点滴滴就浮现在眼前,不过呢,已经没有了当时那种沉重和绝望的心情了。取而代之的是曾经的磨难,给了我丰富的生活经历,也使我特别珍惜现在的工作,同时也庆幸我没有枉度一生。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21098 
作者: 在地地
&时间: 10:49:56
你们好!我是南陵工山镇桂镇大队的人,我就是你们下放的地方的村子里的人。你们想知道曾经你们走过的地方的目前的情况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21355 
作者: 要面子的芜湖人
&时间: 20:42:59
前两天到小格里去了一趟,据说那里植被被保护了三十年。&&
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三十年前,应该讲,跟我头脑里的记忆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从县城过去,好象没有从峨岭老街过,依稀那个峨岭山头还在&&
但如果是改道,不经过老街,那么那个山头就不是峨岭山头。&&
有知道的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33977 
作者: 茹田
&时间: 23:59:50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班主任换成大个子知青严宋敬。不知是严老师教的严还是其从城里带的知识新,从此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我上了中专并成为一名老师,再后来我读研后来到严老师成长的城市工作。多年来我经常想起严老师,最近回老家,我的一位老师也是严教师当年的同事,要我寻找严老师,我满口应,这也是我的一个愿望。通过网上搜索,发现“芜湖档案”有简短的信息,严老师是1974年从市八中下放到南陵县工山公社的(后分到山峰)。有哪位知情者,能告诉一下相关的信息或联系方式,不胜感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37258 
作者: 无可奈何的我
&时间: 12:40:47
我的父亲也是下放在南陵的!去年10.1他还带我去参观了他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父亲是个很念旧的人,至今都不曾和他劳作过的生产队的人们断过联系!&&
这不,昨晚那个队里的3个人来芜做工,还特地找到我家来和父亲聊天叙旧来着!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38067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21:31:07
也许年龄的原因吧,现在常常回忆往事,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是美好的,我现在很想去当年插队的地方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当年下放在南陵的生活让我终生受益
ID:567455 
作者: cutianke
&时间: 15:51:23
73年的6月28日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上午9点左右狂风暴雨夹着亲人的泪水把我和同学送出了芜湖。从此我来到了南陵县烟墩公社过起了知青生活。这时期我经历了一生中最艰苦的岁月,吃着盐水泡饭,起早摸黑下田种地、上山砍柴,什么苦都吃过。虽然如此,但是我特别留念知青生活,它是我的一笔宝贵财富,我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就是因为有了知青的生活经历垫底,它是让我无法忘怀的情结。三十多年来每当我路过南陵烟墩我都要停下车来多看看这曾经生活过的土地,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曾关心照顾我的父老乡亲,有我留下的青春和激情。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596803 
作者: 安妮
&时间: 21:32:56
我爸爸也是下放的哦,好像在格林的界山。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601157 
作者: cutianke
&时间: 21:56:01
当年南陵除了有许多芜湖的知青外,还有许多上海来的知青。今年当我再次回到我插队的山村后发现村里人口变少了,只剩下老年人和少数孩子,年轻人都到上海去打工了。30年前城里知青下乡,30年后农村青年进城!历史就是这样螺旋形前进。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05430 
作者: anger
&时间: 18:16:59
我都不知道下放是什么意思,请教一下楼主!&&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05694 
作者: 还看今朝
&时间: 12:24:26
我是和楼主同时代的人,1968年11月作为老三届下放农村。看了上面的帖子,想说几句。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大、中、小学陆续停课。当时没学上,年龄大的就业也很困难。直到1968年底,一代伟人毛泽东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当时把到农村插队落户叫做“下放”、把招工回城叫做“上调”。&&
就当时的特定情况而言,“下放”对于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培养年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08443 
作者: 邱孟宽
&时间: 19:36:36
我想找一个叫胡恒翠的人,1955年出生在三山镇鸭(朋)村,&&
还有一个叫胡益新的,他70岁左右,联系电话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15612 
作者: cutianke
&时间: 22:05:41
我经常来此贴看看,但很失望。跟贴的人越来越少,看来我们这一代人上网的人是太少了。问一声:有73年下放到南陵县的十四中学的知青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53457 
作者: 陆军35师
&时间: 0:30:24
当然想知道,请告诉我!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54472 
作者: 70年
&时间: 15:08:16
楼主这个头带得很好,我是70年下放在黄墓乡渭塘村,是你们的老大哥了,在那个年代确实有许多令我们终身难忘的忆事,有淳朴的农民、有熟悉的土地、有共同的战友、有磨难的艰辛,这一经历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回头看,是很有意义的,在这里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感概完的,欢迎楼主能牵个头,组织召集"南陵芜湖知青会"让我们共叙那个难忘的年代.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780128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22:15:32
好久没进来了,今天看到还有人在里面发帖,感到很欣慰,说明和我怀着一样心情的还是大有人在,像48楼的老大哥说的一样,现在跟帖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是啊,像我们这样大年龄的人上网的是不多的,我下放时只有十四岁,现在也快年近半百了,何况那些老三届下放知青,年龄就更大一些了,对上网可能还不太会,兴趣也不大,有时想写一些东西也只是说说,难以真的写成。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04752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2:25:08
我是上海知青那时在南陵县东塘公社插队,那时生活十分艰苦,主要是前途渺茫。到了现在也明白,凡事命中注定。有一段这样的经历还真不错。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04841 
作者: 我的名字老三届
&时间: 11:37:49
应该说当年下放在南陵芜湖知青现在能上网看这个帖子的人不多了。&&
我是下放在九连公社的,曾在哪儿生活了10年,确实有着很深的知青情结,明年(2008年)是老三届知青下放40周年的纪念年,下放在南陵能上网的芜湖知青现在都集中在淬剑池网站,其中有作家刘晓航、谈正衡、胡旭东等,最近旅居在武汉的作家刘晓航教授的知青回忆录《曾经同饮一江水》已经出版,该书以深情的笔端描述当年的知青生活。淬剑池网站将在春节期间举办签名赠书活动,刘晓航老师将对于当年的知青朋友签名赠阅,请大家关注淬剑池网站的这一文化活动。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04987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16:45:48
我是偶然发现这个网站。看到楼主的帖子,很有感触。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5381 
作者: 南陵人杰
&时间: 14:55:24
有没有下放盛桥的,赵村也有的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6313 
作者: 梦幻小房
&时间: 20:18:18
我是74年下放到南陵县的十四中学的知青。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6828 
作者: 梦幻小房
&时间: 13:32:30
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请点击http://218.22.70.78:8080/swdaj/search_da.asp?class=xf_address&name=南陵&page=1&&
共76页,每页二十条。&&
按下放地点输入“南陵”即可。&&
找找你当年的插友;找找你当年的竞争对手......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8100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15:21:33
梦幻小房,你认不认识东二大队的张德仁?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9265 
作者: 梦幻小房
&时间: 13:20:32
按“张德仁”查了一下:&&
芜湖市一九七四年去南陵县下乡知识青年名册 张德仁、寥大奎、苗海中、王树清、冯秋萍至东塘公社,都是十四中学生。&&
其中“苗海中、王树清、冯秋萍”都认识,这个“张德仁”因该是和我们一道下放的,但我在峨岭,讲不认识,不好意思,但实在记不起来了。&&
其实,中学的好多同学都不认识了,前几天,王树清到我那里去,我还是认出来了。&&
请问:一江春水向东流100,您哪位?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9358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18:07:14
我是1971年从上海市到南陵县东塘公社东二大队杭村生产队的知青。&&
74年从芜湖市来东二大队的知青有小廖,小王,小张,小章。从现在这张表上看,应该是廖大奎,王树清,张德仁,章荣辉。其中小廖经常来我们这里玩,张德仁名字比较好记。&&
30多年过去了,有时候想想还是应该去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近10年的地方。可是也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认识的老乡健在。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9577 
&时间: 13:57:44
进来看看,很有意思啊。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29690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20:05:04
梦幻小房,你可不可以给我一个你的电子邮箱?&&
我的邮箱是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32535 
作者: 三人行呵
&时间: 11:37:50
我是70年9月从芜湖下放南陵麻桥,最近刚学会上网,真不容易呀!看了楼主的帖子回想起过去的岁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也年过半百了,但那插队的生活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是永远抹不去的痕迹。刻骨铭心!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34530 
作者: 水易
&时间: 19:34:53
都听你们说那时多苦多累,你们苦了累了几年就回来享福了,那你们的那些老乡呢?到如今还不在老地方苦着累着吗?他们还累了一辈子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34630 
作者: 梦幻小房
&时间: 10:40:08
水易老弟:你要反映农民问题,自有发言的其他地方。&&
这里只是一批老知青聊天的地方,享福不享福,与你好象关系不大。&&
请你在外面把门关上,谢谢!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35858 
作者: cutianke
&时间: 17:07:02
我们当过农民,知道当年农民的辛苦,我经常回到那小山村去看看,现在人们生活富多了,许多人家住的是楼房,有卫星电视和冰箱,吃水用土自来水(机井)。种地的人少了,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老乡们都觉得日子好多了,当然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38150 
作者: 一江春水向东流100
&时间: 19:17:01
现在的农村肯定和我们插队的时候完全不同了。从国家政策来看,减去了农业税,农民有宅基地自留地,很多人出去打工。城里人也是很辛苦的,为一套房子要忙碌一一辈子。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847051 
作者: 花海石林
&时间: 21:23:56
我虽没有下放的经历,那时我还小,但我了解一些下放知青的苦与乐。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929601 
作者: 非梦非烟
&时间: 13:54:27
我好久没进来了,今天看到还有人进来发贴,感到欣慰,说明还有很多人对我们那个年代那种生活有着感情,我想问问有没有下放到奚滩的,湾溪大队的。我在那儿也有几个男知青,现在没有联系了,不知现在生活的怎么样了。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1162459 
作者: 好虫虫
&时间: 11:09:25
我母亲是56年3月份的是这个名字,而且她认识一个叫胡益新的老人,是我外公的好朋友。而且他们的老家是安徽芜湖人,是从那搬过来的,不知道是不是你想找的人。电话:025-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1471767 
作者: 南陵牧
&时间: 21:32:12
请问有在南陵工山镇大工下牧冲下放的吗
回应:当年下放在南陵的同学进来聊聊吧!
ID:1475312 
作者: 曾经南陵
&时间: 18:43:58
71年下放到家发公社墩山大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人当年也在那里呆过
&&&&&&&&&&
法律支持:
主办:芜湖市人民政府 承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芜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