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的女士敢视聊天吗+给你好看,让你欲...

寂寞的马拉多纳_网易体育
寂寞的马拉多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View围观 对于主教练这个工作,马拉多纳是上瘾了。在与阿根廷续约无望的情况下,老马通过他在欧洲的代表索里亚诺,向各支球队发出“求职宣言”,还“挑中”了正在物色马丁 奥尼尔继任者的维拉。没有一个求职者像马拉多纳这么高调且高高在上,索里亚诺说,如果维拉对马拉多纳很有诚意的话,俱乐部老板勒纳就应该主动给老马打电话,盛情邀请。 无论是维拉球迷还是勒纳,对于这样的毛遂自荐者,恐怕不会有第一印象的好感。马拉多纳在南非世界杯之后宣称遭小人陷害,但阿根廷从选人到战术体系的混乱,却是摆在台面的。老马只是一个菜鸟教练、精神领袖,而不是战术大师。 维拉却是一支小本经营的球队,一来不求过度曝光,二来没钱抢夺巨星,要老马指挥一群虾兵蟹将,不像是“狮子带领绵羊”的传说。无论是埃里克松、布拉德利还是比利奇,听起来都比马拉多纳更靠谱。 老马却要在寂寞中疯狂。世界杯让他再一次感受到王者的关注度,但在终场哨响之后迅速冷却,除了和阿根廷足协的争吵还能赢得几次围观,其余都是寂寞时节。 要想证明自己能做一个好教练,老马就必须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从中获取执教经验。可惜他一直太过高调,也不可能屈尊给主人打工,这让任何一家俱乐部都不敢冒险。个性与前途一冲突,老马就完全进入死胡同。南都体育观察员&黄嘉鑫 中国男篮还没到世界末日 中国男篮在热身赛上,不敌世锦赛同组对手波多黎各。 此次中国男篮赴海外拉练,连续输给加拿大、巴西、美国、波多黎各,其中既写就历年来半场得分新低,又平了47分的整场输分最大分差,真有点惨不忍睹!接下来赴欧对阵塞尔维亚,继续败下去的可能性很大
&至少目前舆论倾向是这样的。在世锦赛尚未开打之前,似乎中国男篮已经提前迎接了世界末日的到来。诚然,缺少了姚明、朱芳雨的中国男篮确实不太可能在世锦赛上出彩,但也不见得就会一输到底。就像联赛中常规赛与季后赛性质上存在巨大不同,热身赛和正式比赛间的不同只会更大,只因为4场海外拉练全输就将中国男篮全盘否定,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从大面上看,这4场比赛全输主要是因为中国男篮后卫线太弱,然而目前由刘炜领衔的后卫线已是来自CBA的最强组合,这又不是这次海外拉练才显现出来的顽疾,过于纠集这一点,无异于没话找话。 还应该客观看待内线存在的问题
还是那句老话,真正解决战斗时还得靠内线。具体到这次海外拉练的中国男篮,比如易建联或缺阵或手感不佳,比如场均8分钟、只能贡献2.7分的王治郅,暂时还没有在“最佳第六人”这个角色上完成转换,这些都成为球队内线疲软的要因。如果世锦赛上的中国男篮能够发挥出内线特点,那时也许你看到的又是另一种情况。 而且即便是四连败,中国男篮也并非没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对梦九队时的单节取胜,比如对波多黎各第三节追到只输4分,这些阶段性的亮点,或多或少都能证明,如今这支中国男篮再不济,也还不至于临近世界末日的绝境。
南都体育观察员&刘皓 Tv 给你好看 青奥会羽毛球决赛 今日19:40&CCTV&-5 欧冠资格赛&圣彼得堡泽尼特VS欧塞尔 明晨00:30&CCTV&-5 欧冠资格赛&伯尔尼年轻人VS热刺 明晨02:30&CCTV&5 阔别欧冠48年后,热刺再次亮相,他们能顺利杀入正赛么?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春哥这两天似乎忙了点事?  -----------------------------  @江阴春哥
12:39:54  是的,换了门市,生意好像比以前忙些了!不过楼里兄弟我还是经常来玩的!  -----------------------------  @木唐子 1882楼
16:37:11  希望你生意好得一塌糊涂顾不上看帖顶帖,又希望你再忙再好也还来支持煮酒人。  -----------------------------  谢谢木唐兄!刚回来,看看大家!
  @江阴春哥 1870楼
12:39:54  是的,换了门市,生意好像比以前忙些了!不过楼里兄弟我还是经常来玩的!  -----------------------------  祝春哥生意兴隆。
  @云淡心远
17:21:13  好像李世民在征高丽回来没几年就去世了,不知木唐的帖子会写到哪里?  会写到李治即位后的事吗  -----------------------------  @木唐子 1886楼
17:28:42  没有写李治即位后的事。下一部,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继续。。。茫然未知  -----------------------------  以后有机会再序吧。  我的感觉是你写得越来越精彩,第二部比第一部精彩,现在这个帖子又比第二部更精彩。写的制度非常清晰,抒情的地方看了让人感到不已,写的战争看了让人荡气回肠。
  @木唐子 1863楼
07:17:38  回到长安的李世民迫不及待找来了李靖,东征高丽的结果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很想弄明白。  至少是在军事决策上找到一个原因。  贞观年间,李世民曾经和李靖多次探讨用兵之道,这些谈话内容后来被编成一部著名的兵法经典,即《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一回,七十五岁的李靖虽然没能再上战场,但在李世民看来,李靖一定可以解答他的疑惑。  望着皇帝疲惫的面容,李靖欲言又止,没再像以前那样侃侃......  -----------------------------  顶
  个人以为:李世民在辽东不再采用豪赌的战略,因为他是皇帝,是负责任大国的天可汗,不再是以前跟各路烟尘争天下的秦王了。倾国精锐之师,一旦赌输了断送在异国,他就是千古罪人阿。所以他至少保住了底线,大部队能回家,不错了。
  早来顶起!
  第十五章
最后的岁月  东征之战结束后,李世民就步入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  他开始对自己的一生进行总结,也开始安排后事。  当然,这也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收获期。  一、你在那万人中央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东征高丽暂时受挫,但此后,唐朝却在北疆和西疆先后赢得了两场重大胜利。首先是在贞观二十年,李世民派出阿史那社尔、徐世勣、李道宗、薛万彻等人率军进抵漠北,彻底平定了唐朝的劲敌薛延陀,同时将漠北铁勒各部一举臣服,并纳入了天可汗体制之下。唐朝由此在当地设立了众多的羁縻州,又把各部落酋长封为各州的都督、刺史,隶属于唐朝北疆的燕然都护府管辖。  漠北大地是中原政权从未征服过的土地,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胜利!  前人未曾做到的,李世民做到了!  时至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漠北铁勒各部落酋长携带当地土特产品入朝长安,皆被赐以金银绢帛及大唐朝服,从此成为唐朝子民。一时间,唐朝廷大殿上胡汉各族精英济济一堂,共同向天可汗拜伏祝贺,如众星拱月。  这是一次大团圆的盛会,也是一次大团结的盛会。凭借唐朝强大的国力,和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李世民终于成就了他的千古功业。  一切如梦似幻,但又触手可及。望着大殿中热闹的场面,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  你在那万人中央,感受那万丈荣光!  (四夷君长参拜天可汗李世民)  随后,在铁勒各部首领的请求下,唐朝在漠北至漠南数千里的土地上,开辟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沿途共设立六十八处驿站,以便互通往来。从此这条大道上,时常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铁勒各部每年都有首领或使节携带貂皮等物,风尘仆仆地赶赴长安朝贡。  就这样,唐朝老大的旗帜下,又多了一大帮小弟们。而一旦遇到战争,老大也难免会纠集小弟们跟别人再干一架的。  此外在贞观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间,李世民以阿史那社尔为帅,率领契苾何力、薛万备等人,会同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兵进军西域,狠狠教训了那个三天两头捣乱的西突厥,并先后降伏了焉耆、龟兹两个西域大国。  这也是自攻灭高昌之后,唐朝在西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成果。而另一个西域大国于阗国的国王慑于唐军兵威,也开始打点行装入朝长安。  至此,唐朝已经基本控制了西域大地。  但令人惋惜的是,郭孝恪却在这一战中不幸阵亡了。  郭孝恪堪称唐军智将。自高昌灭亡后,开始担任安西都护(也是唐朝第一任安西都护),率领一支常备军镇抚高昌故地(也就是唐朝的西州),并管理安西四镇,即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对唐朝统治西域颇有贡献!  北疆和西疆的战争无疑也是唐朝又一次大规模的开疆拓土,同时伴随着胜利到来的,则是又一次的疆域暴涨,国威远扬,四夷来朝。  然而面对着这个已经足够辽阔的大帝国,李世民并没有停下脚步,正是在此期间,他把目光投向了帝国西南遥远的天竺,决定与天竺各国交好。  在当时的天竺各国中,中天竺国,也就是摩揭陀国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而天竺的邻居,便是吐蕃和泥婆罗。  前面说过,贞观十五年时,中天竺国王戒日王(史书中称为尸罗逸多)曾遣使出访唐朝,而此后,唐朝也进行了回访,这也是唐朝与中天竺的第一次官方接触。及至贞观末年,李世民又一次向天竺各国派出了使者。  这一次的唐朝使者叫做王玄策,他带着三十多人前往天竺,当时天竺各国听说大唐使节来了,纷纷派人接洽并进贡,王玄策一路上收了很多贡物,准备将来上交朝廷。正打算赶往中天竺时,意外发生了,戒日王突然去世,其手下大臣阿罗那顺趁机篡位,自立为王。要说阿罗那顺这人,简直比盖苏文还狂,不但没给唐朝进贡,还干脆派兵抢走了王玄策手里的贡物,并把他手下人几乎全抓走了,只有王玄策和他的副手侥幸逃了出来。  此时两人心里那个窝火呀,阿罗那顺你看清楚了没有?我们是大唐使节呀!心里越想越气,越想越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不能算了又怎么办呢?回国调兵可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就近借兵报仇,把阿罗那顺给灭了吧!于是直奔叶蕃和泥婆罗,以天可汗的名义,跟松赞干布征调了一千多名吐蕃精兵,又跟泥婆罗讨得七千兵马,最终竟大败中天竺,降服天竺各国,把阿罗那顺活生生地逮回了长安。  这是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五月的事情。  都不用自己出手,就能把敌人给收拾了,由此可见唐朝的影响力。  唐代阎立本所画的《职贡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等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  被王玄策押回长安的,除了阿罗那顺以外,还有一个叫做那罗迩娑婆寐的人。据这人自己说,他当时已经两百岁了,而且还能炼制仙丹,有长生不老之术。王玄策听人家说得这么玄乎,便把他推荐给了皇帝李世民。  不过那罗迩娑婆寐这个名字太拗口了,不如简化一下,直呼他的姓氏那罗迩吧。  王玄策知道,皇帝一定会需要那罗迩的。  因为皇帝的健康状况在朝中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二、武则天的身世  东征高丽似乎让李世民的身体进入了一种不可逆的状态,自班师回朝以后,他的健康状况就一直时好时坏,精力也大不如前,不得不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治病、养病。为了更好地照看父亲,太子李治就此从东宫搬入太极宫中常住,住所在父亲的寝殿附近。  这当然也是他父亲的意思。儿子天天从东宫过来探病多麻烦啊。  按照惯例,皇宫中除了太监这种特殊的群体之外,本不该有另外一个男人整天围绕在皇帝身边的。但太极宫是李治从小长大的地方,即使做了太子以后,也是这里的常客,何况又是个大孝子,就不要讲究那么多了。  就这样,皇帝的日常起居住所里出现了另外一个身体正常的成年男子,李治,这无疑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种绝对信任。  就这样,给父亲端药递饭成了李治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正是在此期间,他注意到了父亲身边的一个女人,武才人。  武才人何许人也?当然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则天了。在她正式出场之前,还是先从她的父亲武士彟(发音为yuē)说起吧。  作为当年的太原首义功臣,武士彟在唐朝开国后,被封为应国公,历任朝廷工部尚书,以及地方大员,如扬州长史、利州都督、荆州都督等职。与众多战功赫赫的同僚相比,他深知自己尚有差距,便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努力发挥团结领导的特长,所以官运还算不错。史载他先后娶过两任妻子,一位是他的元配夫人相里氏,武德年间于并州老家去世,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据说武士彟当时公务缠身,竟没有回乡给发妻处理丧事,李渊听说后十分感动,便亲自出面说媒,帮他把另一个女人娶进了家门。  这便是武士彟的第二任妻子,隋朝宗室杨达的女儿,杨氏。  武士彟出身寒微,但成为唐朝功臣后,身价暴涨,杨氏出身显贵,但在隋亡之后,自然会家道中落。风水轮流转,贵贱本无种,当朝新贵与旧日门阀合而为一,各取所需,两人这桩婚姻,应该还是蛮合适的。  不知道杨氏先前有没有嫁过人,但她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已经四十出头,比丈夫也小不了多少。令人惊叹的是她的生育能力,居然以四十多岁的高龄一连气为武士彟生下了三个女儿!长女长大后嫁给一位复姓贺兰的男人,生下儿子贺兰敏之后,丈夫去世,很早就成了寡妇,三女长大成人并出嫁,但去世较早,而次女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画像  武则天出生于武德七年,而出生地应该是在长安。她很有可能随着父亲的职务调动,在利州、荆州等地住过一段时间,并见识过沿途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家境而言,她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不仅衣食无忧,还可以读书习字,并接受一些文化及艺术类的教育,史载她从小喜欢文学、历史、书法,也不乏父母的宠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渐渐地出落成了一位美艳动人、才貌双全的少女。  时至贞观九年,十二岁的武则天遭遇了一场重大的家庭变故。这一年,李渊去世,武士彟因为思念李渊,竟然吐血而亡,撒手西去。随后武则天跟随母亲辗转千里,扶棺回到老家并州文水县葬父。  没有李渊,就没有武士彟的发达,所以武士彟对李渊的感情用不着怀疑。但他这一走,对续弦杨氏和她的女儿们来说,却意味着一种幸福生活变成了过去式。  作为武士彟一家的男姓继承人,此后相里氏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开始当家作主。虽说杨氏是他们的后母,武则天是他们同父异母的妹妹,但这两位对杨氏和武则天姐妹们态度都不怎么好(礼薄)。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头很难说谁是谁非,何况也缺乏史料,就不必细究了。杨氏这个人,颇具北方女子的精明强干和大胆泼辣,为此一怒之下带着女儿们回到了长安。在这一点上,武则天的遭遇跟长孙皇后颇为相似。  但她们因此而生发的人生领悟却截然相反!  相信正是在那段时间里,武则天第一次埋下了对两位兄长仇恨的种子,也第一次产生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
  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贞观十一年是武则天人生中最重要的年份之一。这年十一月,李世民巡幸洛阳期间把武则天纳入后宫,封为才人,并赐名“武媚”,所谓“媚娘”一说,即来源于此。这也可见,武则天的容貌确实很美。  但普天下美女多了去了,武则天何以能获得入宫的机会呢?  是李世民听人说的,或者说,是有人引荐的。  谁引荐的?没有准确答案,但以杨氏的家族背景,想让皇帝知道女儿的芳名,完全能操作得了。在李世民的后妃中,就有几位杨氏的亲戚,其中一位是杨氏的外甥女,德妃燕氏,她也是武则天的表姐之一,据墓志介绍,她生前生后,曾得到了武则天极高的礼遇,很有可能她就是武则天的引荐人。  更何况,媚娘之美,名不虚传?  种种迹象表明,是武则天主动要入宫的。  十多年来女儿还是第一次离开自己,宫门一入深似海,女儿未来会是什么样的生活?那些天杨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就在武则天临行那一刻,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但武则天反倒显得十分从容,她安慰母亲道:“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母亲别再哭了,也许这正是女儿的机遇呢!  母亲放心,女儿一定会过得很好的!  杨氏心领神会,当即不再哭泣。  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武则天就这样入宫了,这一年,她十四岁,皇帝四十岁。  皇帝的后宫里总有一大堆女人。按唐初的后宫制度,宫中的嫔妾们一共设有八个品阶,均被称为“内官”,以此与普通的宫女相区别,并与宫外的朝臣们区别并对应。  这其中,才人是宫中的正五品,全额编制共九名。才人以下,依次是正六品的宝林,正七品的御女,正八品的采女等八十一位御妻。而才人之上,还有正四品的美人九名,正三品的婕妤九名,包括才人,三九二十七位,合称世妇。再往上,则是正二品的昭仪、充容等九嫔,以及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位正一品的夫人。当然位置最高的,还是皇后,皇后只有一个。只是自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直没再册立新皇后。  既然嫔妾们属于内官,她们自然都有一定的职责在身。具体到才人,则是负责安排皇帝的宴饮、音乐、休息,以及管理宫女们的纺织等等,有时皇帝外出骑射游猎,还要伴驾随行。  总而言之,当时的武则天,也就是武才人并不是普通的宫女,而是皇帝的嫔妾。在宫中的嫔妾里,才人的地位属于中等偏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武则天一进宫就能获得才人的封号,当然也全靠她的家庭背景。  但与此同时,尽管接近皇帝的机会相对较多,混个脸熟没有问题,但她要想在一大堆女人中脱颖而出,实在并不容易。  皇宫的生活是新鲜的。  这里有辉煌的宫殿,高大的宫墙,巍峨的宫门。这里有家世显赫、血统高贵的嫔妾,也有因罪而没入宫中的犯官女眷,更有众多的随例采选的普通宫女。各个层次的人,各种各样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容貌举止谈吐心计,以及由此而构成复杂的关系、脉络、故事,等等一切,都是她从未领略过的,比之于家里的小圈子,和曾经的武家二小姐的生活,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她必须首先去熟悉宫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皇帝,这个君临四海的男人,这个天姿英武的男人,既是天下的主宰,宫中的主宰,也是她的主宰,是她仰望的山峰。  她用崇拜的眼神望着他,他几乎在一瞬间就俘虏了她的心。有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成为他的女人!这种奇妙的奇异的感觉每每令她情不自禁,在这个强大的强势的男人面前,她甘愿做一个小女人。  但宫中的生活又是寂寞的。  当最初的新鲜过后,寂寞就成为她心头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因为皇帝太忙了,忙着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人,处理许许多多的事,而她,只是后宫里一个小小的才人,一个几乎可以被忽略掉的人。  事实就是如此残酷。他是她的唯一,但她却只是他的之一!  甚至只是名义上的之一。  著名的李世民“飞白书体”  她不甘心被忽略,她不甘心把大好的年华和花一样的容颜就这样枯萎在深宫中。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她开始苦练书法,因为皇帝特别喜欢书法,她模仿的是王羲之的笔体,因为皇帝最喜欢书圣的行书,既然是在邀宠,那么投其所好就不失为一条捷径。她总是幻想着有朝一日皇帝能够看到她的努力,因为喜欢她的字而喜欢上她的人,然而除了书法日渐精进以外,她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回报。  但她依旧不甘心。数年之后,她终于获得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那一次皇帝得到了一匹烈马,名为“狮子骢”,由于野性难驯,很多人都拿它没办法,武则天当时也在现场,便自告奋勇地说,她有办法能够驯服狮子骢,只不过要用到三样东西。  哪三样东西?铁鞭,铁楇(音guō,一种带刺的兵器),匕首。  办法是,首先用铁鞭狠抽狮子骢,要是不行,再用铁楇打它的头部,要是还不行,那就干脆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  说实话,这已经不是在驯马,而是虐待马,虐杀马了。  但这就是武则天的办法,从中可以感受到她那种强烈的控制欲和支配欲,那种不甘居人下,一定要臣服天下的强烈个性。  得不到的,就不惜毁灭,不听话的,也必欲除之而后快!  如此惨烈而极端的方法居然出自一介女流之口?皇帝诧异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小才人,点点头,又摇摇头。  皇帝为她的勇气和胆量感到惊讶,但却并不愿采用她的方法。  皇帝爱马成痴,哪里舍得下此狠手啊!  而且某种意义上,驯马就如同治国,不可一味用强。小才人还是嫩了点儿啊。
  三、舍命一搏  从贞观十一年到贞观末期,从十四岁入宫到二十出头,这是武则天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她努力进取增长阅历的日子,却也是她生命中最黯淡无光的日子。  因为她的身份一直没变,从一开始是才人,到最后还是才人。  此时的她满怀渴望却又默默无闻,此时的她美艳如花却也未免莽撞青涩稚嫩。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点事情。上班以后,我大约有十四年的时间一直是初级职称,要想升中级,必须有指标,可单位的指标一般是固定的,按比例做了编制的,就那么几个,而且已经被先我一步进入单位的同事们占了,他们与我的年龄相仿,我不可能指望他们很快就退休,然后给我腾出指标来,于是就只好等呀等,等到黄花菜都凉了,花儿都谢了。  武则天的遭遇大概也有这种因素吧。  日复一日的等待和失望并没有消磨武则天的心志,反而使她埋藏心底的渴望愈发强烈。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时候转换思路,放手一搏了!  某种程度上,武则天放手一搏的胆略源于她的父亲武士彟。  想当年这位并州的木材商人在隋末乱世风云里审时度势,舍弃家财全力结交李渊,并毅然决然追随李渊起兵造反,足见他出人头地的渴望是何等强烈,何等顽强而执着,甚至不惜身家性命而投入一场豪赌!商人那种精明的头脑,精准的眼光,加上讨好逢迎的天性,深入骨髓的坚忍和耐力,再加上底层那种向上的渴望,与赌徒那种舍弃一切的胆略和冒险精神,这就是武士彟。武则天很好地继承了乃父的这些特点,并将其发扬光大。  改变命运的又一次机会出现在贞观末期,也就是贞观二十年以后。当时,李世民由高丽前线回到长安后开始养病,如此一来,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嫔妾们自然要轮流照看,而太子李治也就此入宫侍疾,随后又在太极宫中长住下来。正是在这一时期,武则天有了更多的接触李治的机会,她也由此成功地俘获了太子李治的心!  李治和武则天合葬陵乾陵中的石雕“翼马”  武则天把目标转移到李治头上并不稀奇。李世民当时年老多病,执掌帝国已渐渐力不从心,武则天作为宫中的嫔妾之一,最清楚皇帝的病情,到了这个时候,即使她真正得到皇帝的宠爱,也已来日无多,把自己未来的幸福押到皇帝身上,显然已经很不划算了,而太子李治风华正茂,又身为帝国的接班人,无疑是她最好的猎物,最佳的投资对象。  关于李治和武则天当时那些事,各种史料大都一笔带过,语焉不详,就不必深究了,简单地说两个观点吧。  据两人的性格和不同的处境推测,在他们的交往和关系发展中,武则天扮演了主动者的角色,首先是她瞄上了李治,并主动出击的。  李治被武则天所吸引,并逐渐喜欢上了她。至于到底喜欢她什么很复杂,可能既有武则天外在的容貌与风情,也有内在的才艺与胆识,甚至还很可能有某种依恋。  武则天当时已经二十三四,比李治大四岁,多年来她在宫廷政治氛围的熏陶下,已渐渐走向成熟,而李治很早就失去了母亲,难免有一定程度的恋母情结。  武则天是皇帝的嫔妾,李治是皇帝的儿子,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换言之也就是,他们很清楚各自的身份,很清楚事情的性质以及后果。这种不伦之恋无疑是一场危险的游戏,一旦事情败露,他们都难逃处罚,武则天很可能会性命不保,而李治的太子则有可能会被废掉,一个赌的是性命,一个赌的是太子之位,双方都是豪赌。  此时的李治已经有了好些个女人,挑几位介绍下。  首先是他的太子妃王氏。王氏出身于太原王家,是南北朝时代西魏名将王思政的孙女,可谓名门望族之后,李治和她的婚姻还是李渊妹妹同安公主给做的大媒。早先说过,同安公主的夫家就是太原王家,正是她老人家一手做主,王氏才嫁给李治做了太子妃。  再一个是东宫的宫人刘氏,刘氏为李治生下了长子李忠。  再一个是东宫的宫人杨氏,杨氏为李治生下了第三子李上金。  还有一个便是萧良娣。此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兰陵萧氏,也是南朝齐梁两代的皇族后裔。所谓良娣二字,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当时太子嫔妾的封号。她为李治生下了第四子李素节,以及两个女儿。  李治自己的女人不少,还要冒风险,玩暧昧,找刺激,在父亲的眼皮底下,与父亲的嫔妾偷偷摸摸搞地下恋情,这也说明这位仁孝双全的,被帖上懦弱标签的太子还有另外一面:至少他也可以胆大到突破禁忌,不顾制度、人伦,而在暗地里挑战父权、皇权!  与此同时,武则天本身的魅力,以及她对李治的影响力,也可见一斑。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尽管武则天目的不纯,但她当时却给李治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抛去一切单就感情而言,他们也可以说是两情相悦吧。至于他们当时的关系到底发展到何种程度,那就很难说了。重要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武则天本人。  武则天,这是怎样的一个女人?能虏获李治的心!  一个人要有多大的欲望,多么强烈的渴望,宁愿豁出性命这样做?  世界上少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舍得舍得,唯有舍,才有得,一般而言,舍与得是成正比的,无论收获还是风险。如果舍的是针头线脑,得的不过是鸡毛蒜皮,而舍的越大,搏的也越大。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武士彟舍的是家产,搏的是前程,武则天舍的是命,搏的是位,父女二人惊人的相似!   即便是拿命去赌,粉身碎骨,她也不甘心这一生枯萎深宫!  绝不甘心!
  四、《秘记》疑云  病痛中的李世民开始对帝国的未来进行着最后的布局。  首先是清除威胁皇权的不安定因素。从贞观二十年起的两年时间内,李世民杀掉了两位比较有名的大臣,即张亮和李君羡。  张亮是以结交妖人意图谋反之类的罪名被杀掉的。当时所谓妖人,是指打着术士、相士一类招牌的江湖骗子,相当于如今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士,或预测学伪大师。这帮人神出鬼没,行踪不定,每每借口给人算命、看相、预测前程、消灾避难,而行招摇撞骗之实,比如说某某有天命,贵不可言,当为天子之类。当时有人举报张亮收养了五百个干儿子,并与妖人秘密策划谋反,然而张亮对此并不认账。  虽然如此,李世民还是杀掉了张亮。  这很可能是一起冤案,不过李世民杀张亮也事出有因,晚年的李世民迭遭变故,对大臣们不免多了几分提防之心,连亲生儿子承乾、李祐也会谋逆,他信不过张亮是很自然的。何况隋唐两朝历来对厌胜和结交妖人等等都十分忌惮,从不手软。比如杨勇就涉嫌厌胜与结交妖人被废,又如刘文静因厌胜获罪而最终被杀。  张亮是继侯君集之后被杀掉的又一位凌烟阁功臣。凌烟阁功臣中只有这两位未得善终。  太史令李淳风画像  李君羡与张亮的罪名一样,也是结交妖人意图谋反。不过据史料看来,这应该又是一桩冤案。李君羡很有可能与江湖骗子交往过,但谋反实在没有过硬的证据。  虽然如此,他还是被李世民杀掉了。这是贞观二十二年的事情。  什么?您说不记得李君羡了?就是贞观八年与段志玄一块打吐谷浑的那位啊。  有意思的是,各种正史中对李君羡之死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旧唐书》和《通鉴》。据说在当时,民间或宫廷中出现了一本很神秘的属于预测学范畴的书,叫做《秘记》,书中有一句很要命的也很著名的预言:  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简单解释下便是,唐朝自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人之后,将会出现一位姓武的女皇帝,她将改朝换代,取代李唐统治天下!  这话不久传到了李世民那里。  与此同时,天象又发生异常,太白金星好几次大白天出来晃悠,太白经天意味着天下革,民更王,而太史据此预测的结论也与《秘记》大致相仿,是三个字:女主昌。  又是一个女主!难道李唐出生入死打下的江山竟会落到别人手里?李世民在厌恶之中不由得动了杀机,开始琢磨着杀掉所谓的“女主武王”,以防患于未然。只是两种预测都比较模糊,他找不到明确的目标。  恰在此时,御史来报,李君羡与妖人交往,密谋不轨。结果他被李世民认定就是“女主武王”,最后自然难逃一死。  但李君羡不是姓李吗?不是男儿身吗?怎么会变成“女主武王”了呢?  因为李君羡的原籍是洺州武安县人,归唐后曾经担任过左武侯中郎将、左武卫将军,被封为武连县公,也曾负责防守玄武门,更要命的是,他还有一个特别女性化的小名,五娘子。大概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五吧。五与武谐音,还是躲不过一个“武”字。  籍贯、官名、封爵、职务、称呼,个个都带武字,连续六个武字,再加上娘子一说,目标就此锁定,所谓“女主武王”就是他了!  据说在此前后,李世民还曾与李淳风探讨过《秘记》中的说法是否可信。李淳风时任太史令,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也是唐初的一位奇人、高人,传说他曾与当时的另一位奇人袁天罡合作写成了中华预言奇书《推背图》,至今民间仍把他奉为预测学大师和风水宗师。当时李淳风根据天象,明确地告诉李世民,“女主武王”已经出现,而且就在皇帝的后宫嫔妾中,三十年后,将会取代李唐,并对李唐的子孙们大开杀戒。  李世民听罢不甘心,表示要先下手为强,杀光宫中所有嫌疑对象。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  但李淳风却说,天命已定,非人力所及,不可强求,有道是王者不死,吉人自有天相,真正的“女主武王”是很难除掉的,皇帝何必为此滥杀无辜?即使侥幸除掉了,恐怕也只能招致上天发怒,降下更大的灾祸,对李唐更为不利,只能指望“女主武王”在年老以后忽发慈悲,或许还能给李唐留下一些血脉,如此,江山社稷还可以继续传承。  总而言之,天意不可违,不如听天由命。  在李淳风的劝说下,李世民只得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这里要说明一点,所有的正史中对袁、李二人合写《推背图》并无记载,应该是后人假托他们名字写成的一部伪作,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被人为修改,出现了多个版本,越发神乎其神,很难推究其原貌了。  《推背图》印本  以上关于李世民怀疑并错杀李君羡的事情,以及李世民与李淳风就《秘记》所探讨的谈话内容,主要出自《旧唐书》和《通鉴》。  如果真是这样,参照后来的事情,所谓的“女主武王”,也就是对李唐统治构成潜在威胁的真正目标,应该是武则天才对。李君羡糊里糊涂替她死了。  然而正史的说法有时也是靠不住的。这两个神乎其神、活灵活现的故事明显带有小说的味道,而事实上,它们也的确取材于小说笔记,或野史传闻。正史出于各种目的,有时也会采用一些笔记或野史的。当它们被史官采用,由笔记或野史变成正史以后,自然会流传甚广,不能不在此纠正一下。  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这回事,纯属杜撰。  更何况,唐代是严禁图谶天命一类有关政治预测的书籍的,在这种情况下,《秘记》是很难新鲜出炉并流传开来的。统治者当然也很需要预测,比如李渊和武则天登基前,就搞了很多灵异事件和图谶天命之类,以此大造舆论,宣扬君权神授,但那是他们需要,是自己吹自己,如果换作是吹捧别人,谁肯干?不但不干,直接跟你急。  一切以皇权和统治的需要为出发点,需要的话就搭台唱戏,不需要的话就拆台禁演,只准自己干,别人不可以!不只唐代,历来如此。  以此而言,如果真有《秘记》这样一本书,而且流传民间以至宫廷,那么这应该是当时震动朝野的一件大案要案,李世民除了要寻找“女主武王”这个目标之外,还应该全力追查《秘记》出炉的源头,谁是始作甬者,谁是传抄者、借阅者,有没有印刷者等等,统统都应该查个底掉,并销毁书籍,而如此大动作,史官们自然也应该记上一笔。  然而这些竟统统都没有,与之相反,李世民与李淳风的私室密语倒是写得活灵活现,这岂非很令人可疑?  还是回到事情的本原吧。至少在当时,《秘记》一书是不存在的,李世民也没有为此找李淳风探讨过。李淳风是奇人、高人,但他的预测术显然被后世过分神化了,《推背图》也并不是他的著作。李君羡的死因可能很简单,就是因为不慎结交了江湖骗子,触动了皇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而被杀的,并不是武则天的替死者。  而且某种意义上,所谓王者不死,吉人自有天相一类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是人对自我的激励。而某些时候,人们借助算命预测之类以憧憬未来,也是为了强化这种心理暗示。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相信自己!
  @l_wensong 1891楼
21:58:42  个人以为:李世民在辽东不再采用豪赌的战略,因为他是皇帝,是负责任大国的天可汗,不再是以前跟各路烟尘争天下的秦王了。倾国精锐之师,一旦赌输了断送在异国,他就是千古罪人阿。所以他至少保住了底线,大部队能回家,不错了。  -----------------------------  个人以为,你说的有道理。
  《心灵唐史的正能量——用精彩给你好看》 易读!}整!}理&*版  http://www./art_.html  .  
  我倒是觉得李君羡的死确实是有点李世民故意杀人的,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听说小李的小名是五娘子,曾经大惊失色说:一个男人,怎么会有这么女性化的小名。此时应该已经萌生杀意。
  那么多武确实太巧合了,然后武终于真的成事,我想李世民应该是确实听到一些传言。图谶这些东东是屡禁不止的。
  哈,看我分页错骨手
  王氏出身于太原王家,是南北朝时代西魏名将王思政的孙女,  感觉这个似乎有点问题,王思政和李虎是同一辈的,李治是李虎的孙子的孙子,王皇后似乎不大可能是王思政的孙女吧。
  @云淡心远 1905楼
16:10:49  王氏出身于太原王家,是南北朝时代西魏名将王思政的孙女,  感觉这个似乎有点问题,王思政和李虎是同一辈的,李治是李虎的孙子的孙子,王皇后似乎不大可能是王思政的孙女吧。  -----------------------------  我也觉得有点问题。不知道初唐掌握的史料如何?
  @志意无双 1901楼
11:35:00  我倒是觉得李君羡的死确实是有点李世民故意杀人的,据说李世民有一次听说小李的小名是五娘子,曾经大惊失色说:一个男人,怎么会有这么女性化的小名。此时应该已经萌生杀意。  -----------------------------  我也想过这点。。。
  @志意无双 1903楼
11:48:15  哈,看我分页错骨手  -----------------------------  好功夫!我只能对以黯然销魂掌!
  明天就要发完帖下课了吗?有些伤感。
  @l_wensong 1891楼
21:58:42  个人以为:李世民在辽东不再采用豪赌的战略,因为他是皇帝,是负责任大国的天可汗,不再是以前跟各路烟尘争天下的秦王了。倾国精锐之师,一旦赌输了断送在异国,他就是千古罪人阿。所以他至少保住了底线,大部队能回家,不错了。  -----------------------------  个人以为,小李真的从来没有所谓的豪赌过,与身份无关。而是一直以来,他的能力能让他料到战场的走向(唯一的一次败仗,是因为他病倒了没有直接指挥部队),而辽东这次因为特殊的环境,不可控制的东西太多,采取稳妥的做法对自己对国家都是负责任的表现。抛开原定的目标没有达成外,这次战果可谓辉煌,自身损失却不过两千。要说未竟全功,那也是战略上的失误,海军不给力才是最大的原因。所以小李回去后,马上致力于海军的建设。
  看前先顶个
  @志意无双 1902楼
11:36:52  那么多武确实太巧合了,然后武终于真的成事,我想李世民应该是确实听到一些传言。图谶这些东东是屡禁不止的。  -----------------------------  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武既然做了女皇帝,那么种种预言神话就是必须的。
  李世民马上要谢幕了?天不假年呐。不知他是厚葬还是薄葬呢?
  好像李世民的死和服用丹药有关
  @云淡心远 1915楼
20:43:33  好像李世民的死和服用丹药有关  -----------------------------  汞中毒了?据说朱砂里含汞,不能长期或过量服用。  庸医误人更杀人呀
  @木唐子 1909楼
17:26:02  明天就要发完帖下课了吗?有些伤感。  -----------------------------  明天就发完了吗?  我也有些伤感。  其实我觉得后面写得越来越好了
  @木唐子 1897楼
09:10:44  四、《秘记》疑云  病痛中的李世民开始对帝国的未来进行着最后的布局。  首先是清除威胁皇权的不安定因素。从贞观二十年起的两年时间内,李世民杀掉了两位比较有名的大臣,即张亮和李君羡。  张亮是以结交妖人意图谋反之类的罪名被杀掉的。当时所谓妖人,是指打着术士、相士一类招牌的江湖骗子,相当于如今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士,或预测学伪大师。这帮人神出鬼没,行踪不定,每每借口给人算命、看相、预测前程、......  -----------------------------  ding
  @云淡心远 1915楼
20:43:33  好像李世民的死和服用丹药有关  -----------------------------  李世民的病情有详细记载,服用丹药只能说是病急乱投医吧。
  好一个富贵险中求的武媚娘。
  @云淡心远
20:43:33  好像李世民的死和服用丹药有关  -----------------------------  @LTTds 1916楼
20:53:33  汞中毒了?据说朱砂里含汞,不能长期或过量服用。  庸医误人更杀人呀  -----------------------------  风疾,痢疾,不是什么汞中毒
  五、幕后英雄  李世民动用皇权剥夺了张亮、李君羡的生命,但是另外一个人的生命,却是他想留而没能留住的。这人便是房玄龄。  贞观这幕大戏很快就要谢幕了,一代名臣房玄龄也要先走一步了。  在此之前,还是先从李世民的病情说起吧。贞观末期的很多大事都与李世民的病情有关。  贞观二十一年初,李世民跟晚年的李渊一样,突患风疾。所谓风疾,大致相当于心脑血管疾病或高血压之类,这也被认为是李唐皇室的一个遗传病。原有的气疾加上风疾,不免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精神不振,浑身乏力,而且越到夏天越厉害。为了躲避长安的盛暑,减轻病痛,当年四月,李世民下令修建翠微宫,历时一月而成。  翠微宫原名太和宫,最早是在武德年间由李渊派人修建的,之后闲置多年,李世民在此基础上命人修葺一新,更名为翠微宫。翠微宫位于长安以南附近秦岭山脉的终南山上,而且跟草堂寺以及老李家当年的别墅之一,鄠县李氏老宅相距不远,李世民很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这里既是避暑养病的好地方,又可供怀旧,所以刚一修好,他便在宫中住了两个月。作为皇帝的行宫之一,翠微宫一带地势高,植被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但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山路狭窄,地形险峻,限制了行宫的规模,不方便李世民在此接见百官,处理政务,于是不久后,他又命人修建了另外一处大型行宫,玉华宫。  有意思的是,这处行宫最早也出自李渊之手,它就是当年杨文干事件中老李住过的那个仁智宫。时隔多年,当年惊心动魄的一幕已成往事,行宫也已逐渐闲置废弃,时至贞观二十一年七月,李世民派人在仁智宫旧址一带大兴土木,扩建增修了一系列皇家宫苑,并正式定名为玉华宫。比起原来的规模,玉华宫大了许多,不但可供皇帝避暑、听政,还可供太子及百官居住,一时宫苑漫山遍野,热闹异常。  (唐代的玉华宫。此宫曾是当时中国和世界佛门圣地,法相宗之祖。玉华宫改名为玉华寺后的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闻名于世的玄奘法师奏请高宗皇帝恩准,带门徒移居玉华寺翻译印度佛经,并在玉华寺住了四年,译完了长达20万颂的辉煌大典《大般若经》,之后因劳累过度而一病不起,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  贞观二十二年二月,李世民出巡玉华宫避暑养病,临行时安排房玄龄留守京师,不料数月后,房玄龄突然病重,李世民闻讯,即刻派人把房玄龄接到了玉华宫。  时值盛夏,玉华宫一带的气候无疑更适合房玄龄。他要竭力挽留这位老臣的生命。  即便不能,他也要见这位老臣最后一面,并陪伴走完最后一段日子。  当时房玄龄已经不能走路了,他被随从用轿子小心翼翼地抬到了大殿内,一直到御座跟前才停下。御座里是重病缠身的李世民,御座旁是病入膏肓的房玄龄。这一刻,君臣二人什么话都没说,彼此相对无言,只是默默流泪。  一生的患难交情,一生的荣辱与共,已尽在泪水交织的目光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之后,房玄龄就在玉华宫中住了下来。李世民立即安排御医诊治,并命人拆掉了一段宫墙,如此一来,就能方便他随时随地探视房玄龄了。那些日子里,每当看到房玄龄病情好转,他便喜形于色,而一旦病情加剧,则又愁眉不展。  就这样,房玄龄在李世民的陪伴下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同年七月,房玄龄病逝于玉华宫,年七十一。  李世民和房玄龄  房玄龄仿佛上天特意派来辅佐李世民的,仿佛天生就该做李世民的宰相。贞观君臣起于乱世,大多敢作敢为,个性鲜明,而房玄龄总是习惯扮演老好人、受气包的角色,不只是皇帝的出气筒,也受同僚们的气,受下级的气,但却无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杜如晦不能,王珪不能,魏征不能,长孙无忌不能,文武全才、出将入相的卫国公李靖和英国公徐世勣同样也不能。  因为他是无数帝王梦寐以求的那种宰相,几乎是全能型的,没有任何瑕疵的宰相。他的优点数不胜数,几乎把历朝历代所有良臣贤相的优点集于一身。虽然李世民免不了会冲他发个脾气,但内心里,其实是把他当作父辈和兄长来看待的。  也因此,他才能辅佐李世民三十余年,并在贞观朝担任首席宰相近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他任劳任怨,几乎奉献了所有的才华和精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贞观时代同始共终!  然而检视史书,却很少能找到他辅佐李世民平定天下,并治国理政的具体事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并不奇怪,他是李世民在秦王时代的首席智囊,又是贞观时代的首席宰相,李世民所有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有他一份。李世民和他一刚一柔,珠联璧合,共同确定了贞观之治的宏图大卷。只是他甘当幕后英雄,从不肯以自己的光芒掩盖皇帝的光芒而已。  唐代中期的史官柳芳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就此给房玄龄作出了高度评价,我曾想把它译成白话文的,可又实在干不了,只好照抄如下:  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七、最后的布局  贞观时代的最后几年中,岑文本、高士廉、马周、房玄龄、李靖等人先后病逝。随着贞观老臣重臣们一个个故去,缠绵病榻的李世民也已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他知道,是该加紧为李治接班做好准备了。  其实他很早就这样做了。早在东征高丽班师以后,他就正式下诏把很多朝政细务交给李治处理,后来几年每逢外出避暑养病时,又安排李治监国,并一步步地下放了权力,以锻炼太子治国理政的能力。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李治在继承大位之前的一个实习期,而李治也就此开始熟悉朝政,熟悉朝中百官的面孔。  实践出真知,但实践也必须与理论结合。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刚刚开春不久,李治就收到了父亲送来的一份大礼,这就是《帝范》一书。  《帝范》是李世民在病中亲自撰写的著作,共分十二章,每一章一个主题,分别论述了君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既是李世民一生执政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帝王之道,治国之道,也是领导学,管理学。  李世民一生的经验得失就此传授给了李治。  在《帝范》的最后,李世民检讨了自己即位以后的一系列过失,并对自己的一生作出了基本评价:功大过小,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基于此,他谆谆告诫李治道:  治儿啊,除了我这本书,你还要多看古代圣贤的书,因为我做得还不够好。  治儿啊,你还没有建立功业便要继承帝位,你的一切得来太容易了!  所以你更要努力,切不可骄奢懈怠!  东征高丽,北伐薛延陀,平定西域,贞观后期的这几次外战为李治接班打出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诛杀张亮、李君羡等人,也算是清除了帝国内部的隐患。而传授《帝范》,下放权力,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李治的执政能力,也已初见成效。病中的李世民紧张地忙碌着,忘我地努力着,仿佛正在与时间赛跑。  当这些事情做完以后,他只剩下最后一件大事了:确定顾命大臣,做好权力交接,并辅佐李治掌舵帝国。  此时李世民心目中,谁是顾命大臣的最佳人选呢?  有三位:长孙无忌、禇遂良、徐世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首先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能够入选的理由实在是太充分了:  他是李世民的发小和妻兄,又是李治的亲舅舅。  他既有关陇贵族的背景,又是玄武门功臣,凌烟阁第一功臣,在朝野内外有足够的声望。  他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处事老道。  当初李治做太子是他一手促成的,现在也应当由他善后。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既是他的本分,也是他的使命。  贞观一朝,出于外戚避嫌的缘故,长孙无忌在政坛上一直没能大展拳脚,李世民总感觉有些亏欠他,现在安排他担任首席顾命大臣,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其次是禇遂良,此时他的职位已是中书令,身居宰相。  无论能力、声望、还是背景等等,禇遂良都无法与长孙无忌和徐世勣相比,但他却有一个最为突出的长处,敢于直谏。纳谏是李世民成功的重要原因,李世民一生极为重视纳谏,但出于明哲保身的缘故,大臣们最难做到的也正是直谏,既然禇遂良堪当重任,那就一定要用作顾命大臣。而以他和长孙无忌的密切关系,既不至于产生内耗,又可在关键时刻助长孙无忌一臂之力。  就把禇遂良留给李治吧,希望他能成为又一个魏征。  禇遂良画像  此外就是徐世勣。以徐世勣作顾命大臣有多重考虑,也最耐人寻味。  一个是政治合格。  确定顾命大臣的首要标准是什么?是政治上的忠诚度。徐世勣以忠义闻名,曾被李渊誉为“纯臣”,贞观中后期侯君集挂掉以后,又受到李世民大力笼络,一时恩宠备至,他忠于李唐无庸置疑,只是能否全力辅佐李治还有待检验。  因为李治对他并没有什么恩情。  徐世勣这人很有意思,虽身为当朝重臣,但却起于草莽,看重江湖义气,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有很多人生哲学,其中之一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对这种人是特别需要以心换心的,既然李治对他还没有什么恩情,那他能否为李治使出全力就值得考虑了。  李世民还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是军事过硬。  国虽大,忘战必危,大唐以武力扫平天下,又以赫赫武功威震四夷,此后帝国的开疆拓土,以及清除内忧外患,保障国防安全等等,仍然必须依靠武力,此事关乎国家的安危存亡。而徐世勣名将出身,文武全才,屡立战功,继李靖、侯君集之后又多次挂帅出征,在军界资深望重,足以担此重任。  一个是年龄优势。  此时贞观诸将大多年老或故去,而徐世勣仍在当打之年,有年龄优势。  最后一个是起到某种制衡作用。  李治年轻、翅膀嫩,而长孙无忌却十分老辣,属于一种君弱臣强的格局。历史上外戚专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作为首席顾命大臣的长孙无忌正是外戚,很明显,李治接班以后,长孙无忌有可能会威胁到李治的皇权,既然如此,那就有必要安排一个相对合适的人选,以制约长孙无忌,平衡二者的关系。  这个相对合适的人选就是徐世勣。  徐世勣常年领兵在外,直到李治做太子后,才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拜相,进入了权力中枢,而长孙无忌则常年留在朝中,鞍前马后追随着李世民,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臣,两人没有多少生活交集,人生轨道少有重叠,彼此也没什么交情,也因此,徐世勣的立场相对独立,这就有利于制约长孙无忌,防止其滥用权力。  但徐世勣又凭什么制约长孙无忌呢?  因为他是军人出身,是贞观后期武将集团的代表人物,是帝国军界的一面旗帜。只要他愿意发挥作用,他是有能力做到的。  就看他愿不愿意。  由此看来,李世民对长孙无忌还是留了一手的。  虽然如此,长孙无忌仍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最放心的人,最倚重的人,寄予厚望的人,否则也不会让他做首席顾命大臣。  在三位顾命大臣的人选上,长孙无忌处于主导地位,是总负责人,为李治保驾护航,并帮助掌舵庞大的帝国。禇遂良次之,一方面负责向李治进谏,一方面协助长孙无忌处理内部事务。徐世勣出将入相,身兼将相之责,既可弥补长孙无忌军事能力的不足,又可制约其滥用权力,既可帮助李治巩固权力,又可以负责挂帅出征,对外用兵。  长孙无忌、禇遂良、徐世勣,顾命大臣的三驾马车,有主有次,有文有武,有内有外,有分有合,而又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互相制约。  如此人事布局和权力配比,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八、向天再借五百年  贞观时代就要进入尾声了,李世民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  大约从贞观二十一年起,他开始服食一种国产的丹药。据说丹药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并可以祛病健身,使人精神健旺,但李世民服用以后的实际情况却似乎并不理想。时至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从中天竺带回那罗迩以后,他又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抓到了一棵救命的稻草。  因为这个那罗迩自称已经活了两百岁,还能炼制仙丹,有长生不老之术!  这世上真的有仙丹吗?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如果是在年轻时,李世民一定会给出否定的答案。早在刚即位时,他就曾经嘲笑过秦皇汉武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系列荒谬举动,那时候的他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对生命的极限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二十多年后,当他骨衰筋老,重病缠身的时候,他居然相信了!  人固有一死,然而对死亡的恐惧,却又是人类最深入骨髓的恐惧。  越来越近的死亡的气息让他不得不恐惧,更何况,他也不放心他身后的帝国,舍不得他拥有的一切,渴望能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  真是这样吗?  是的,都是。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诚可贵啊。  我,一个伟大帝王的一生难道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吗?我才刚到五十岁,我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完成,我不甘心!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我要亲眼看着我煌煌大唐走向盛世!  千古艰难唯一死,向天再借五百年!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在今陕西省礼泉县)  就这样,李世民给予了那罗迩极高的礼遇,并出人出力出钱,统由那罗迩支配,开始炼制所谓的仙丹。  丹药可能会有某些功效,但很多时候,它也不亚于慢性毒药,而一旦吹嘘成“仙丹”之类的级别,那基本就是剧毒了。  那罗迩,这个没有行医资格的天竺方士,这个吹得天花乱坠的江湖骗子,就此成为大唐皇帝的御医,最后也成为直接导致李世民去世的罪魁祸首!  然而归根到底,一切还是怪李世民自己。  因为他对生的无限留恋,反而使他更早地离开了人世。  这似乎是一种悖论,但事实就是如此。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贞观时代的最后一年,终于还是说到这个年头了。  贞观二十三年三月,一场姗姗来迟的春雨滋润了关中大地。欣慰之余,李世民强撑着病体宣布了贞观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赦令,不久又诏命太子李治代为主持国政。  当年四月,病中的李世民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了翠微宫。他的随行人员有太子李治,以及长孙无忌、禇遂良、程咬金等朝廷重臣。  终南峰岭秀,苍苍横翠微。碧嶂插遥天,重峦俯渭水。  终南山下那一片辉煌壮丽的宫阙,是渭水南岸的锦绣长安,而翠微宫数十里外,是人去屋空的李氏老宅和依然香火旺盛的草堂寺。  四十多年前,李世民还是七八岁的时候,父亲李渊曾带他回到李氏老宅,并在草堂寺中还愿,而现在,他又带着儿子李治来到了翠微宫。  他将在此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就仿佛冥冥中自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本能。  终南山翠微宫遗址  病痛之中,李世民做出了贞观时代的最后一次人事调动。他下旨将同中书门下三品徐世勣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县)都督,并亲口对李治交待了此举的用意:  “治儿,徐世勣才智有余,堪当大任,但你对他并无恩情,恐怕他不能为你尽力效忠,如今我把他贬往外地,等我死后,你就立刻把他召回长安,任命为仆射,好好待他!”  接到旨意后,徐世勣连家都没回,就直接赶赴叠州就任。  徐世勣是个聪明人。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重要性。  在他这次异乎寻常的降职背后,必定会有一次非同寻常的升职。此时皇帝把他贬得越低,将来李治会把他提得越高。  或许只有在这种一上一下的巨大落差中,才更能体现出皇恩浩荡吧。  将欲用之,必先黜之。皇帝宁愿被他怨恨,也要让他欠李治一份恩情!  但既然如此,他又何妨用平常心坦然以对?  进入五月,李世民的病情逐渐加剧,李治守在身边昼夜服侍,忧心如焚,以致有些头发都变白了。见此情形,李世民流着泪说道:  “你能有这份孝心,我死何恨!”  五月二十四日,由于不堪病痛的折磨,李世民服下了那罗迩进献的所谓仙丹,谁知片刻之后竟突然病危,御医束手无策(《旧唐书?郝处俊传》载:先帝饵之,俄尔大渐,上医不知所为),于是紧急召见长孙无忌,准备托付后事。  长孙无忌匆匆赶来,俯身跪在病床前,李世民想说什么,可又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缓缓抬起手,又缓缓拂过无忌的脸颊。  手,曾经力挽强弓,纵马扬鞭的手,曾经号令天下,指点江山的手,此时是那样的虚弱冰凉,甚至都不能完成一个简单的动作!  此情此景,令长孙无忌悲从心来,不由得泪如雨下。  良久,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退出,长孙无忌遵命离开。
  两天以后,李世民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在生命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刻,他再次召见长孙无忌和禇遂良,并嘱咐道:“我现在把后事都托付给你们,太子仁孝,这你们都知道,替我好好辅佐他!”  一切已无须再多说,只要无忌和遂良他们能够尽力就是了。  这之后,他把李治叫到了身边。李治眼睛红红的,但又强忍着泪水,不敢哭出声来。  看着跪在身边的儿子,李世民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治儿,从今往后,帝国的未来就要靠你一肩承担了,你准备好了吗?  然而他最后的嘱咐里,却只有慈爱和宽慰:“有无忌和遂良在,你什么都别怕!”  治儿你就放心吧,父亲都给你安排好了!  停了一下,李世民把头转向了禇遂良,他要单独对禇遂良说几句话。  几句很重要的话。  昭陵的十四国君长雕像  首先一句是拜托禇遂良保护太子妃王氏的。  太子妃王氏出身名门,知书达礼,是李世民眼中的好儿媳,但她又生性柔弱,心地单纯,恐怕难以掌管后宫重任,后宫不宁,则家不宁,国不宁,当她受到威胁的时候,最好有一个人来保护她,而禇遂良作为顾命大臣理当出头。  于是李世民拉着李治的手,对禇遂良说道:“我的好儿子好儿媳,这就交给你了!”  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  然后是拜托禇遂良保护长孙无忌的。  长孙无忌作为首席顾命大臣固然位高权重,但以后在朝廷变幻无常的权力斗争中,也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长孙无忌必须受到保护。  他最放心的人是长孙无忌,但最放心不下的人,也正是长孙无忌!  于是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禇遂良交待道:“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他出过大力,我死之后,背后一定会有人说他的坏话,离间君臣,你要谨防此事!”  他的视线缓缓扫过众人,停在李治身上,然后向人世间投下了最后一瞥。  “现在,你们可以起草遗诏了。”  说完这句话不久,李世民即溘然长逝。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崩于翠微宫中含风殿,年五十二。  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李治搂着长孙无忌和禇遂良的脖子开始号啕大哭,久久不绝。  父亲坚实的臂膀再不能作为自己的依靠了,以后的一切就全靠自己打拼了。  这一刻,仿佛天都塌了下来。李治一时还无法接受,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不管不顾地哭着,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好在长孙无忌很清楚此时最需要做的,并不是哭泣,而是赶紧做好善后。于是他抹了一把眼泪,用力挣脱了李治,开始处理后事。首先是下令秘不发丧,然后安排程咬金统率禁军护送李治返京,而皇帝的灵柩被安置于车马銮驾中,一切与平时毫无异样。  二十八日,李治在禁军及大队骑兵的护卫下抵达长安,随后他将父亲的灵柩暂时停放在太极宫两仪殿中。五月二十九日,李治于太极殿中为父亲正式发丧,并宣读遗诏。  六月初一,李治于太极殿中登基即位,并下诏大赦天下。  由李世民到李治,皇权过渡顺利完成。长孙无忌作为顾命大臣首建一功。  十天后,李治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尉,并全权统揽三省事务,但长孙无忌考虑到这样一来,自己的权力太大,于是坚决辞掉了尚书省的权力,而以太尉的身份,兼任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至于禇遂良,则仍然继续担任中书令。  这之后,李治又很快把徐世勣召回长安,并任命为左仆射。  顾命大臣的三驾马车就此开始运作。  李世民去世后,四夷藩属的各部酋长、使节,以及前往长安奔丧者络绎不绝,纷纷痛哭失声,有数百人甚至按照游牧民族的风俗,在天可汗灵前剪掉头发并剺面、割耳。后来阿史那社尔与契苾何力平定西域返回,听到这个噩耗,居然准备自杀殉葬,李治以父亲有遗命为由坚决制止了两人。  同年八月,李世民被葬于昭陵,谥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史称唐太宗,而唐朝人也往往称之为,太宗文皇帝。  昭陵是一座帝后合葬陵,也是一座规模庞大的陵园,除葬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及若干后妃外,还有大唐众多开国功臣及皇亲贵戚的陪葬墓180余座,如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李靖、徐世勣、尉迟敬德等等。在昭陵的司马门内,则列置了十四尊四夷君长的石雕像,代表东突厥的颉利和突利、吐谷浑的诺曷钵、高昌的麹智盛、薛延陀的真珠、中天竺的阿罗那顺、吐蕃的松赞干布、及大唐番将李思摩、阿史那社尔等人,以宣扬贞观时代的赫赫武功和各民族大团圆的盛况。  无论生前身后,李世民都与他的功臣亲贵和宿敌们守在了一起!  此外,昭陵内还曾有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石刻,雕刻的是李世民在战争年代曾经骑过的六匹绝世宝马,以纪念它们为自己平定天下所建立的卓越贡献。浮雕技法精湛,上面的昭陵六骏鬃发飞扬,身姿矫健,恰似要破壁而出,它们分别是:  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什伐赤、青骓、拳毛騧。  李世民出身关陇子弟,对马的感情极深,特别喜欢马,爱护马,尤其他本人就属马,天生跟马有缘,天生具有战马那种勇往直前、一往无前的气概!  唐剑扫风云,拳毛属太宗。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  昭陵六骏浮雕  
  九、无悔的人生  现在,是该对李世民的一生作出总结了。  在我看来,李世民对整个唐代和中国历史有三大贡献,即:统一中国,开疆拓土,和制度建设。  统一中国。李唐以武力定天下,完成统一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他们仅仅只用了六七年左右,便如摧枯拉朽般扫荡了各路军阀诸侯,迅速建立了大一统王朝,其速度之快,几乎堪称历代之最。这既有隋朝曾经完成统一的基础,更与李氏父子的关陇背景、精诚协作以及李世民的军事天才分不开。因为快,这也减轻了当时人民所受的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世民无愧于他的济世安民之志。  开疆拓土。从隋朝以至唐朝,由于民族融合而促使胡汉各族人民力量整合等种种缘故,在乱世中沉睡数百年的中国仿佛被唤醒了一样,突然爆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和能量,激发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一时精英志士层出不穷,能臣名将星光灿烂。尤其是大业、贞观两朝,更是以举国之力,精锐之师,持续地对外用兵,频繁地进行外战,以开疆拓土威服四夷,向四周拓展生存空间。不过在这一方面,杨广和李世民的成效却大不相同,杨广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而李世民则是成功者中的佼佼者。  那么这其中原因又何在呢?  因为李世民充分吸取了隋朝穷兵黩武的教训,以有理、有利、有节,以及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等战略方针节制用兵,大力压缩军费开支,不但有效地避免了国力损耗,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国力,宣扬了国威,取得了外战的一系列辉煌,和开疆拓土的全线胜利。  终贞观一朝二十多年间,在延绵万余里的国境线上,唐军各路兵团分别从北、西、东等多个方向连续出动,以高昂的斗志、强大的实力、灵活的战术、最小的代价,先后扫平了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强敌外患,将广袤的漠南大地收入囊中,将势力范围覆盖了整个漠北,把疆域延伸至西域、辽东,并把突厥、铁勒、吐谷浑、党项、吐蕃、契丹、奚、新罗等四夷部族纳入天可汗体制下,设立了为数众多的羁縻州府,统归为唐朝藩属,这既为有唐一代的疆域奠定了基础,也规模空前地拓展了大中国辽阔的版图,其赫赫武功可谓极一时之盛!  不可否认的是,贞观朝的开疆拓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外扩张,是一种征服。而天可汗体制则明显含有霸道和强权的味道,是对国际事务的强势主导和仲裁,目的是以掌握对外交流交往中的话语权,并在国际秩序中建立绝对的霸主地位。附我者怀服,犯我者征讨,叛我者敲打,大棒加胡萝卜,刚柔并济,王霸兼采,无可置疑,不容挑战,但又与各成员、各藩属利益共享。这其中唐朝可能会按照出资比例拿大头,但绝不会吃独食。  它的核心理念和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即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贞观朝对西域的控制和对辽东高丽的东征,在当时都受到了很多大臣的批评和反对,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魏征和禇遂良,认为确实损耗了国力,有穷兵黩武之嫌。不过在今天看来,把这些外战放在历史长河中看来,李世民的决策还是正确的,他的付出和努力也是值得的,是有大功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版图的。  制度建设。唐承隋制,唐以隋为师,唐出于隋而胜于隋。总体看来,贞观一朝的制度建设可谓硕果累累。  经济上继承发展了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藏富于民,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农业,迅速提升国力,奠定了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  政治上继承发展了三省六部制,或者说三省驳议制。这一影响深远的制度虽然始创于隋,但是真正发挥效用,真正完善成熟并发扬光大,却是在贞观时代完成的。直到贞观年间,才比较明确地界定了君权和相权的职责范围,以科学的模式,理性的思维,制约了皇权的独裁专断和不合理性。几乎每一项重要决策的出台,都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反复的讨论,充分的沟通,和集思广益,是高层决策圈中那些精英头脑集体智慧的体现。  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李世民创新的“政事堂”议政制度,以及三省中的门下省机构。尤其是门下省拥有的驳议权和副署权,不但对尚书省和中书省起到了监督制约作用,也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皇帝所有的诏敕(圣旨)都要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才能正式生效,并颁令施行,这也成为避免决策失误的最后一道拦截体系。  人才选拔体制上的科举制。科举制在贞观时代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春天,而其中的进士科更是一枝独秀。如果没有贞观时代大开科举的实践,很难想像后世一千多年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的辉煌,很难有平民阶层参与政治的机会,李世民堪称科举制和进士科真正的奠基者,而他在科举制上的实践也有力地促进了唐朝的文化繁荣。  法制建设上。这方面李世民最可称道的贡献就是《贞观律》和“五覆奏”制度。贞观朝宽容慎刑的精神,以及他对生命的重视,对于法律的尊重和司法独立,尤其值得后人借鉴。  军事制度上。这方面李世民的主要贡献是完善府兵制。府兵制对唐朝前期的国防安全和持续数十年之久的版图扩张发挥过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在经济、政治、文教、法律、军事等等各方面的制度建设,才有了贞观时代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司法公允,文化繁荣,国威远扬,四夷来朝,内政外战双丰收,几乎达到了封建时代人治社会的巅峰!  而所有这些都合起来就叫做,贞观之治。  统一中国,开疆拓土,开创治世,一生建此三大功,可谓无憾矣!  李世民的一生是精彩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更是成功的一生。  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由关陇子弟,到太原公子,到秦王,到天策上将,到大唐皇帝,到天可汗,直至后来被称为唐太宗。  他多才多艺,在诗文、书法、音乐等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开启了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他精于骑射,天才无敌,开启了有唐三百年的尚武之风。他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从来不畏艰难险阻,天生喜欢披荆斩棘。也因此,虽然他贵为皇帝,但在我心里,却始终只是一个少年,一个年青人的形象。  他建立过赫赫的功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济世安民的理想,更以节制欲望,虚心纳谏,包容四夷,励精图治,成为了一代明君。尤其是虚心纳谏这一点,历代帝王还没有一个能超越得了他。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以来,一人而已。  而他的贞观时代也由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少有的治世之一,一个近乎完美的理想国,一座令后世帝王难以企及而又追怀仰慕的高峰。  贞观之治和贞观伟业是他用毕生心血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遥想当年,你和我,还有许许多多沉稳内敛的中国人不禁会感叹,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那么一段飞扬骄肆、快意淋漓而又回肠荡气的岁月吗?  是的,有过。  当你认真地检视史册,你一定会得出确凿无疑的答案。  贞观这一幕波澜壮阔的大戏终于谢幕了,然而李世民及其群臣开创的贞观伟业并没有敛声息气,反而愈发汹涌澎湃。此后的一百年里,李世民的继任者李治,及李唐的后来者们,仍将持续发力,引领大唐抵达盛世巅峰!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时代和一个人:  贞观,李世民。  《咏李世民》诗,李世民终年五十有二,因作五十二句,四句一韵,诗赞曰:  隋室靡靡江山病,乱世纷纷烟尘兴。中原鹿迹知谁逐?点数天下尽豪雄。  少年一出世皆惊,总揽英雄入彀中。龙兴晋阳岂天命?济世安民志凌云!  王师直入长安城,一战横戈灭西秦。千里穷追收汾晋,大军重重困洛城。  腰悬大羽跨六骏,玄衣铁甲陷百阵。身当大寇纵奇兵,天赐英武谁与争!  虎牢关前敌胆摧,两雄二国皆成灰。狂飙一落千军碎,上将又平河北回。   经年征衣满尘土,九州一合势如虎。残血依稀照玄武,贞观大名垂千古!  励精图治不知倦,殷勤纳谏规宏卷。修身克己襟怀广,轻徭薄赋王道传。  大开科举擢寒士,均田泽被苍生食。法行一国有宽仁,权分三省无偏失。  诚怀四海黎庶心,知人善任赏罚公。名将风流一时发,君明臣直百代闻。  旌旗猎猎大风里,三军战鼓响如雷。大漠生擒可汗归,偏师犹能扫碛北。  高昌铁勒吐谷浑,四夷群胡争归命。凌烟阁上酬功臣,开边拓土扬威名。  帝业千秋治垂拱,国疆万里享太平。赫赫武功天可汗,煌煌文治唐太宗!  世人但慕唐风盛,不知唐风少年魂。帝皇千载终寂寂,青史唯忆少年心!  你最熟悉的李世民  
  写得真是感人。  难道这就结束了吗
  结束了,长长的叹息。
  第四部贴完了吧?《无悔的人生》
  真心写的好,连我这个历史门外汉也看的津津有味,收藏,经常重温。
  难道,难道,难道,这就,这就,这就,完鸟?
  补充一个:高昌也就是吐鲁番,曾有数百年居民主体是汉人,后来回纥化YSL化了。天山南路,原是白人(古称胡人)/印欧语,现在泛突厥化了。突厥,源头介于黄白种之间。天山北路现在的哈萨克,吉尔吉斯,父系与蒙古人一样,是棕种人(D—yap)但也操突厥语了。  
  木唐写得很用心啊,看得出来对历史人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真的是心灵唐史。
  @LTTds 1933楼
16:03:42  木唐写得很用心啊,看得出来对历史人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真的是心灵唐史。  -----------------------------  更得太快了,稍稍慢一点,就更好了,我都差不多更近两年了
  《咏李世民》诗,李世民终年五十有二,因作五十二句,四句一韵,诗赞曰:  隋室靡靡江山病,乱世纷纷烟尘兴。中原鹿迹知谁逐?点数天下尽豪雄。  少年一出世皆惊,总揽英雄入彀中。龙兴晋阳岂天命?济世安民志凌云!  王师直入长安城,一战横戈灭西秦。千里穷追收汾晋,大军重重困洛城。  腰悬大羽跨六骏,玄衣铁甲陷百阵。身当大寇纵奇兵,天赐英武谁与争!  虎牢关前敌胆摧,两雄二国皆成灰。狂飙一落千军碎,上将又平河北回。   经年征衣满尘土,九州一合势如虎。残血依稀照玄武,贞观大名垂千古!  励精图治不知倦,殷勤纳谏规宏卷。修身克己襟怀广,轻徭薄赋王道传。  大开科举擢寒士,均田泽被苍生食。法行一国有宽仁,权分三省无偏失。  诚怀四海黎庶心,知人善任赏罚公。名将风流一时发,君明臣直百代闻。  旌旗猎猎大风里,三军战鼓响如雷。大漠生擒可汗归,偏师犹能扫碛北。  高昌铁勒吐谷浑,四夷群胡争归命。凌烟阁上酬功臣,开边拓土扬威名。  帝业千秋治垂拱,国疆万里享太平。赫赫武功天可汗,煌煌文治唐太宗!  世人但慕唐风盛,不知唐风少年魂。帝皇千载终寂寂,青史唯忆少年心!  写得真好,木唐确实是个才子
  来迟了!停电,第四部连载至此结束,未及致谢:  是啊,一定要说感谢的。三个月来,衷心感谢各位又陪我重走了一回贞观路!  一个政权能否长久,一个时代能否值得追忆缅怀,关键要看它是普惠性的还是压榨性的。作为中国历史的巅峰之一,作为名垂史册的治世标本,贞观无疑是一个普惠性的时代,是带给国民和后世荣誉感的时代。相信一千多年前,大唐贞观的二十三年里,那些先辈们所达到的高度,和他们的真诚、努力、精神仍然有鉴于当世。  或许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吧。灯下随手翻过一页,依然有汹涌澎湃,依然还可以触摸,也很有意思。  先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刚刚连载完的这两部或许还可以变成纸质版的,我的老东家正在尝试转手中,不知道一年之内有没有结果,真不知道,很难说。  以后还会写唐史吗?也不知道。但如果还写,一定会有风格的转变,会写得更好看的。  再次向各位致谢!珍重!祝好!名字就不提了,因为你们都在我心里!
  @nancygone楼
10:03:28  真心写的好,连我这个历史门外汉也看的津津有味,收藏,经常重温。  -----------------------------  感谢鼓励和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想念你的!
  @志意无双 1931楼
12:44:22  难道,难道,难道,这就,这就,这就,完鸟?  -----------------------------  无双有意思,哈哈,俺混成这样子,难道,难道,难道这还不完鸟?
  @梦幻初唐 1928楼
08:27:33  结束了,长长的叹息。  -----------------------------  文字神交,斧正砥砺,深感荣幸!祝好!祝好!
  @老满哥123 1932楼
14:49:40  补充一个:高昌也就是吐鲁番,曾有数百年居民主体是汉人,后来回纥化YSL化了。天山南路,原是白人(古称胡人)/印欧语,现在泛突厥化了。突厥,源头介于黄白种之间。天山北路现在的哈萨克,吉尔吉斯,父系与蒙古人一样,是棕种人(D—yap)但也操突厥语了。  -----------------------------  学习了,谢谢你!
  @LTTds 1933楼
16:03:42  木唐写得很用心啊,看得出来对历史人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真的是心灵唐史。  -----------------------------  不知为什么,帖子里很容易向你和岁寒敞开心扉,谈及自己一些往事,你们给了我亲和力的感觉。。。祝你们简单平凡而又幸福美满!
  @灿烂的微笑楼
08:54:22  第四部贴完了吧?《无悔的人生》  -----------------------------  最深的祝福送给同桌的你。。。有缘相识,无悔人生。
  木唐兄,所言甚伤感,不忍卒睹
  @江阴春哥 1864楼
07:58:18  木唐兄辛苦了!  -----------------------------  春哥虽然忙碌,但我一定得专门跟你道声感谢!  三个月来的相伴,你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持,相信以你的为人做事,一定会有幸福和成功不停去敲你的门!
  木唐兄!从无双那追来!才看一半,我这人习惯不好,本想看完再顶,没想到是真的完了?!!!就这样完了!!??  还想期待你笔下的王忠嗣,高仙芝,封长青,郭子仪。。。。
  @木唐子 政事堂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吧?想我大唐、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何等先进,可令人不解的是:后世的宋、元、明、清这方面反倒远远不如以前的唐朝。这、便是大唐的可爱之处!当然是之一。
  @灿烂的微笑2013
08:54:22  第四部贴完了吧?《无悔的人生》  -----------------------------  @木唐子 1942楼
17:25:42  最深的祝福送给同桌的你。。。有缘相识,无悔人生。  -----------------------------  为什么叫灿烂的微笑是同桌?
  顶  
  @LTTds 1933楼
16:03:42  木唐写得很用心啊,看得出来对历史人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真的是心灵唐史。  -----------------------------  的确是这样. 这应该是木唐初涉历史的一部作品吧. 以后如果再写的话,我估计木唐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下笔的.
  @暗语箴言 1945楼
20:31:29  木唐兄!从无双那追来!才看一半,我这人习惯不好,本想看完再顶,没想到是真的完了?!!!就这样完了!!??  还想期待你笔下的王忠嗣,高仙芝,封长青,郭子仪。。。。  -----------------------------  安史之乱前后的那帮人物其实能力也非常强, 比李唐开国时期的这帮枭雄/牛人差不了多少, 确实非常值得一写.
  @暗语箴言 1945楼
20:31:29  木唐兄!从无双那追来!才看一半,我这人习惯不好,本想看完再顶,没想到是真的完了?!!!就这样完了!!??  还想期待你笔下的王忠嗣,高仙芝,封长青,郭子仪。。。。  -----------------------------  谢谢暗语,也可能还写,我也可想写你说的那些人,视情况再说。。。
  @唐人街小店楼
20:37:08  木唐子
政事堂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吧?想我大唐、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何等先进,可令人不解的是:后世的宋、元、明、清这方面反倒远远不如以前的唐朝。这、便是大唐的可爱之处!当然是之一。  -----------------------------  我写到政事堂的时候,也曾联想到现在的政治局以及常委们,感觉应该是地位相当的。唐朝当年所达到的高度确实有很多后世所不及。
16:03:42  木唐写得很用心啊,看得出来对历史人物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真的是心灵唐史。  -----------------------------  @Lunter楼
23:35:20  的确是这样. 这应该是木唐初涉历史的一部作品吧. 以后如果再写的话,我估计木唐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下笔的.  -----------------------------  是的是的,初涉历史有很多不足,现在跟各位交流,感觉思路上有所提高,希望能有一个新的角度。
  木唐已经完结了,我的却不知道要何时,坚持不易
  木唐兄其实我觉得是可以写下去,我们都会一路相随,胡为而不可?
  离词  昨夜木唐完长篇,我生离恨水云间;  乃寻唐宋诗词遍,那有章句可状言?  最难伯乐生眷顾,与君才调各相怜。  人生知己得不易,境遇从来奈何天?
  @木唐子 1944楼
17:32:05  春哥虽然忙碌,但我一定得专门跟你道声感谢!  三个月来的相伴,你是我重要的精神支持,相信以你的为人做事,一定会有幸福和成功不停去敲你的门!  -----------------------------  兄弟我还在徐州,木唐兄你客气了啊...
  感觉唐朝就是前期太强大了,而且太包容了,一旦中央势力衰退,后期各民族就乱了,出现了五代十国 以及后来辽金及蒙元乱华
  无言,有点不舍。
  @木唐子 若有所失。
  @岁寒野草 1961楼
17:19:50  都写完了啊,我来晚了,木唐还来吗  -----------------------------  岁寒人皆望松柏,谁知野草亦青青?  经霜木唐必复来,说与足下仔细听。  O(∩_∩)O哈哈~
  不舍得离开,还是天天早上来看看。
  @嗨来一壶吧 1959楼
10:56:59  感觉唐朝就是前期太强大了,而且太包容了,一旦中央势力衰退,后期各民族就乱了,出现了五代十国 以及后来辽金及蒙元乱华  -----------------------------  治国确实不容易,历史总是在不断地摸索经验中。
  @岁寒野草 1961楼
17:19:50  都写完了啊,我来晚了,木唐还来吗  -----------------------------  问好,若我来,希望你还来。
  @nancygone楼
09:34:11  不舍得离开,还是天天早上来看看。  -----------------------------  深情厚谊。。。
  木唐诗好
  @唐人街小店楼
21:05:39  木唐子
若有所失。  -----------------------------  如果还能续写一些,还是会发的。
  刚完词一首贺新郎,赠兄等诸人
  @志意无双 1970楼
10:01:22  刚完词一首贺新郎,赠兄等诸人  -----------------------------  涯叔又抽了,一直回不了帖
  是的,早上抽了很多次了
  @梦幻初唐
08:27:33  结束了,长长的叹息。  -----------------------------  @木唐子 1939楼
17:16:42  文字神交,斧正砥砺,深感荣幸!祝好!祝好!  -----------------------------  在百度掐架的坏习惯,自己不会写,却喜欢挑毛病。你不烦就好了。这段工作忙,好长时间没来顶贴,一来就赶上完篇。想说点什么,却是不知从何说起了。
  历史群,欢迎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加入本群,共同讨论。  爱聊天爱历史的朋友,速度进。另招群管理员。  群号:  群号:  群号:
  @Lunter楼
23:42:54  安史之乱前后的那帮人物其实能力也非常强, 比李唐开国时期的这帮枭雄/牛人差不了多少, 确实非常值得一写.  -----------------------------  我很期待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那些人物
  我还没看到李靖是怎么死的
  李靖应该是善终吧,和唐太宗去世似乎是同一年
  看完了,每次读隋末历史的时候,都是心血澎湃,也是疼惜当时的人们,过得那样的艰辛。大难之后必有大治,虽然很多人说贞观之治比不上开皇之治,说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还不到开皇的三分之一,可那也得想想隋末战乱持续了多少年,死了多少人。历史上最不易的治世是贞观之治,上下一心,天下一统,而且是从开始持续到结束,一直延续到开元盛世这个历史顶峰值,那是多么的伟大。作为中国人,最向往的就是太宗治下的生活,虽然清贫,但活得尊严,内外安定,四方来朝,那时候的人应该是历史最骄傲的人吧
  回复第1977楼(作者:@云淡心远 于
10:40)  李靖应该是善终吧,和唐太宗去世似乎是同一年  ==========  比李世民早五天去世  
  @岁寒野草 1980楼
18:23:33  无双好文笔,你在北京吧呵呵,我曾经也呆过好多年,才子面前班门弄斧一下,不妥之处还望指点  志存山川心在汉,意怀长安梦连营。  无是无非英雄汉,双也单也驻足连。  -----------------------------  志存江山身系渊,意轻王侯心在天;  无梦岂是英雄士,双全忠孝最难全;  岁末凛凛知事繁,寒冬老骥伏枥间,  野夫今日论国事,草莽他日到日边。  略略解此诗:  志向一贯高远,心系江山,此身却仍处深渊之中,男儿当千首诗轻万户侯,心比天高;人若无梦岂能算英雄,这世上也无法忠孝两全;虽然每到一年快过完了就知道志向高远然而行事不易,每到冬天就像一匹老的骏马匍匐在马槽里面;今天虽然还在草野之间当个对国事评头论足的小老百姓,但是,终有一日,草莽英雄也会平步青云于天下。
  木唐兄真乃性情中人也!只是就这样罢笔,让我伤感!赠诗一首,与兄共勉,献丑了:史海沉浮君莫愁,大唐史诗数风流。去留随意真心在,何惧少年变白头!木兄,希望一切顺利!心想事成!
  @Lunter2009
23:42:54  安史之乱前后的那帮人物其实能力也非常强, 比李唐开国时期的这帮枭雄/牛人差不了多少, 确实非常值得一写.  -----------------------------  @云淡心远 1975楼
15:56:16  我很期待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那些人物  -----------------------------  李晟, 马燧, 李抱真, 裴度, 李愬, 王廷凑等等都是中唐时期非常值得一写的人物.如果按照本领来论, 史书上有些人的本事让人骇叹不已,比如那个时间段的郑注.
  @Lunter楼
11:09:21  李晟, 马燧, 李抱真, 裴度, 李愬, 王廷凑等等都是中唐时期非常值得一写的人物.如果按照本领来论, 史书上有些人的本事让人骇叹不已,比如那个时间段的郑注.  -----------------------------  此人现实版韦小宝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寂寞空庭春欲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