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来新疆摘棉花捡棉花吗?留下联系方式!

【拾棉花喽】地多 花多 钱多 人少 速来
新疆有中国80%的棉花产量,而且这里的棉花有相当大部分是必须要人工采摘的。
工作时间集中在花季的3个月,工作待遇通常是包吃住,月工资5000元以上。每年新疆棉花采摘工人都很紧缺,今年缺口在20万人以上。
有意向农民朋友不用担心找不到对口的棉花种植户,劳道农业是一个专业的农民服务平台,聚集了大量急招棉花工人的棉农,想去哪里,直接就能找到当地接纳的棉农。下面就是一部分的棉农用工需求,欢迎大家直接电话联系。更多的用工需求,请在劳道平台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或者致电劳道的客服电话,期待你的来电!
最新留言:
猜你喜欢:
【拾棉花喽】地多 花多 钱多 人少 速来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新疆阿克萨来乡机关干部帮助困难群众拾棉花(图)--新疆频道--人民网
新疆阿克萨来乡机关干部帮助困难群众拾棉花(图)
&&&&来源:&&&&&
乡镇干部们正在帮助困难群众捡棉花。陈长站 摄
人民网轮台11月14日电 (通讯员 陈长站)“多亏乡里的干部们帮助我拾棉花,真的非常感谢他们。”近日,新疆巴州轮台县阿克萨来乡月堂村6组贫困群众艾撒?热合曼高兴地说。
走进艾撒?热合曼家的棉花地,只见该乡机关干部们你争我抢,还真进行了摘棉花比赛,场面异常紧张。“摘棉花是有点累,但一想到能为困难群众干点实事,我们心里很踏实。”正在地里拾棉花的阿克萨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古丽娜尔?吾甫告诉笔者。
眼下,正是棉花采摘期,该乡机关干部在走访入户时了解到月堂村村民艾撒?热合曼家里承包的40亩地棉花还没有采摘,他家4口人,仅有1名劳动力,又没有钱聘请拾花工,致使棉花不能及时采摘,从而直接影响到他家的经济收入。为了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古丽娜尔?吾甫带领34名乡机关干部为贫困户艾撒?热合曼义务采摘棉花。当日就为艾撒?热合曼家采摘棉花600多公斤。
该乡劳保所所长古丽皮亚介绍说,通过摘棉花让我们全体乡镇干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另外保障了群众能够及时出售棉花,确保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责编:罗继娜、沈剑)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新疆摘棉花记  日  ?我对新疆的棉花采摘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开始了解的,每到秋天新闻里就会经常的报道,内地尤其是河南和四川的采棉大军乘坐专列(这可不是毛主席那样的专列,没有卧铺,从四川或河南直达新疆,中途不上下站,等级最低的列车,所以速度最慢,大概两天半。我看了一下今年的棉花专列档次高了,有了卧铺去年还没有,票价是普通车的一半,成都到新疆卧铺一般七百左右,它只要350)经过几天几夜的跋涉来到新疆,大概劳作两个月正到两三千元,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收入,现在已经大涨了,能有一万多了,顶的上内地一般工人半年的收入了。  ?
记得两千年左右的时候,小红曾说过想来新疆摘棉花,因为两个月收入顶半年的。所以还是有点诱惑人的,当然没有成行。  来新疆已经整两年了,无数次的旅途中,无论是春天刚吐芽的小棉花苗,还是夏天浓密的棉花枝叶抑或是秋天花絮遍开的棉田,都不断的在车窗外闪现,好像作家茅盾当年坐车在西北的高原上看白杨树的感觉,觉得棉花就是新疆的象征。  国庆节那天的回城班车上和一个厂里的女孩闲谈,她说到县城准备第二天去摘棉花,还说到她前几天摘棉花被蚊子咬了二十几个包,腰酸背痛的也少不了,正午十分的烈日也是考验人的。  今年秋天工厂停产,岗位也清闲的要命,忽然就想自己是不是也该干干。虽说辛苦,但是这么大的人了还怕苦吗,再说来到新疆,鲜美的果实几乎每天都在大饱口福,胡杨林的奇异景色也美傻了眼,视线能射出去几百里无阻的辽阔原野让你得精神压力几乎释放到了零,还有每天不需要闹钟的自然醒。在新疆的土地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宝贵财富,不该回馈一下这片土地吗,不该洒点自己的汗水吗,不该为民族团结做点事吗?这么一想,感觉自己要是再不去摘棉花简直就是没良心,心灵都会不安。回到家里想了想,和爱人说了说,就决定第二天去干,她说估计我能挣到120元。翻出来一身旧衣服,准备好明天的东西,早早睡觉,因为第二天早上七点就得赶到劳务市场,还要吃饭,在家里六点以前就得起床,这下可不能靠自然醒了,要闹钟了。因为国庆早上正常是十点上班,现在要提前四个小时准备了,提前四个小时啊!等于在山西的早上四点就得起床啊。  第二天不到六点就早早的下了床,先凑合的对付了一点早餐,灌了两瓶水,带了一点饼干和发糕,几个苹果,一切准备停当,六点半左右出门,踏入漆黑的夜幕,写到这里不知怎么地忽然想起鲁迅先生在《药》里的华老栓找人血馒头的黑夜。  胡同里黑,但毕竟是个城中村,二百米就到了大街上,维族女清洁工已经开始忙碌了,出租车跑的不断,少于行人。  6:50左右到了劳务市场,熙熙攘攘的,人已经不少,大概有三五百吧,当然来参加劳动的人要比这个数字多的多,因为不断有谈好离开的,还有不断新加入的人。有十几辆公交车,还有来来往往的其它中小车辆,不断的有车拉满了人驶去。因为是国庆节,人群中有不少的学生,从十二三岁到二十几岁的学生都有,当然主要还是内地来的说着四川和河南方言的农民为多,妇女大多都戴着有纱巾包裹头的大檐帽,为了防蚊子,男的们都不在乎的样子,随便戴个遮阳的帽子。  像卖东西的集市一样,有的农场主在车边吆喝着“1块9,1块9”,就是摘一公斤1.9元,也有吆喝“两块,两块”或“两块一,两块一”好几种价格,有的路途远或者棉花长势不太好,或者其它咱们不知道的什么原因。就说长势不太好的吧,长势不好摘棉花的人就摘的少,挣得少,所以就得单价高点平衡一下。可是对于场主来说呢,本来棉花收成不好,反而还得付出更多的劳务成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到7:15左右同事明小丽来到市场我们汇合了,她领着我买了一个五元的帽子和三元的手套,她说不用买风油精她有,同时告诉我另一个女同事的叔叔已经联系好了棉花主,一块八一公斤。人都来了,我们一共五个人包括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另一个我不熟悉的女同事知道我要来也提前给我准备了防蚊的面纱。7:30左右接我们的面包车来了,加上车里的人,七座车塞了大人小孩一共11人,好在路况好,顺着314国道走了大概不十六七公里,下公路四五百米就到了。  大概每个一二百米就有一家农户院落,也不知道每家有多少地,一块一块的,人都在忙,也不说什么多的闲话。我们这一家主人是四川人,原以为维族农场主呢,没碰上。今天在这一家来摘棉花的人大约十四五个人,有几个他们四川的老乡就住在院落里直到摘完才离开,这里说一下,像内地来的摘棉花工到了新疆一般都不用找房子住,你给谁家摘棉花主人都管你的吃住。闲话少说,马上进地。  棉花长的很好,棉桃大,开的圆,有不少开过头了,有的掉在了地上,还有一些开出来耷拉下来,像吃冰激凌流下的奶油。雪白的棉桃像是一朵朵待观赏的花朵,每一朵都裂开嘴大笑的看着你,我仿佛都听到了它们的笑声;又白又繁茂,像是小时候六一儿童节整个校园里穿着白色衣服天真无邪的儿童,每朵棉桃都急着等你把它从棉壳里拉出来,又像小学生做好了题又急切又高兴的要让老师批改。看着它们我的眼睛一下亮了,心里也有一种喜悦之情,白色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色彩,白云,洁白,白富美,白雪,美白等等,那一个带白字的词汇不激起你心中的美感呢?  几千年了,我们祖先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年四季,身上的衣物都是棉制品,没有一丝别的东西,扣子和裤腰带也都是来源于棉花。这些对于九零后的苗苗、英英还有勋勋们来说恐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可以说在不远的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前都是那样。  新疆棉花的大规模种植是从解放后成立的建设兵团开始的。光线充足,土地透水性好,特别适宜棉花生长。小时候经常听家里大人讲棉花雨水多了,棉干疯长,又经常阴雨天,棉花产量大受影响,新疆的棉花根本没有这些问题。而且新疆还有一个其它地方绝无仅有的优势,无论南疆还是北疆灌溉都是用的雪水,雪水浸过的棉种增产10~20%,还有雪水的氮素含量是雨水的四倍,多么优厚的自然资源啊!所以新疆的棉花顶过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总和,而且绒长,绒长保暖性就好。  八点左右,天气不冷,也没有露水。戴好手套,一人拿一个那种装化肥的塑料袋开始摘花,一人占两行。棉花种的比较密,株高1.2米左右,每一株上有大概十几个棉桃,棉桃从顶一直开到根部,所以摘起来腰就从全部弯下到直立,不断的进行着180度的大幅度摆动,就跟日本人鞠躬似的,不断的不是点头哈腰而是低头哈腰。开始一个小时还没有不适的感觉,一个小时候就开始有点不舒服了,你想么,咱们上学时课间做个十几分钟的广播体操都还不愿意动,而这个劳动量那是多大啊!工作进度也就开始迟缓了,干干伸伸腰。棉桃有的开的不是很圆就用手稍微抠一下,当时都没啥感觉,后来第二天右手大拇指酸的没劲了,大拇指根部的掌竟然都肿了起来。11点多的时候,摘了大概20公斤时,腰不行了,看看他们,都还在忙碌的干着。不行,不管他们,不能太累了,休息吧,有塑料袋,找个空地,直直的躺下了,真是舒服,就不想起来了,躺了大概半个小时,开始继续干,要想恢复到刚来时的体力状态不可能,只能咬牙坚持。别人有休息的也就十几分钟,没有像我直躺的。还好,今天有云,不时还小风,传说中的毒热没有来,这倒是幸运的事。蚊子也有,不太多,摘棉花身子不固定,不停地摇摆,等于干活的时候间接的驱赶了蚊子,好在中午蚊子也还不是它真正发起攻击的时候,黄昏才是蚊子发起总攻的时候,你要不像打乒乓球一样的摆动手臂,休想赶走它!  下午两点左右主人家小孩通知吃饭了,工作地离小院二百米远,三五分钟。啥饭呢,一大锅大米粥,笼里是捞的大米饭,我也不好描述,反正看上去糟糟的根本激不起胃夜的分泌,桌子上是两大盆筷子粗的土豆丝,咽不下去,回地里吃我的干粮吧。吃了我的干粮,又躺下了。  他们匆匆吃完饭又开始了紧张的劳动中,我继续躺了大概二十分钟勉强起来。太阳还是遮遮掩掩的藏在云后面没有出来,清风继续刮着,有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说咋不下雨啊,她也累了巴不得能罢工。  摘了半个小时后腰弯的不行了,索性一屁股坐到地下,坐下的感觉真是舒服,就坐下干吧。大家都见过城市里没有腿的残疾人屁股地下坐个带轮子的木头板用手划着前行的场景吧。我现在就坐在土地上摘上几株就挪动一屁股,还不如人家残疾人舒服,人家还有个带轮子的木板,我就屁股逶迤着挪动,也不管它屁股上土不土的。他们放着音乐,我想起我手机里也有东西,打开了蜻蜓FM,翻出来张爱玲的《白玫瑰和红玫瑰》听。张爱玲的小说大家可能没有读过,她的小说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然,拉家常似的,没有那么沉重和复杂,可以说也是独树一帜吧,文艺届的评论还挺高,不过我没怎么看过她的评论,过后有空我找的了解一下吧,我感觉我的文风与她都有些相似,大家见笑了。  听着小说摘着,又是一个多小时,总共三袋满了。坐在地下腿是不用什么劲了,可每隔上半小时还是得休息五六分钟,腰还是不行,还是酸。现在看着棉桃也没有刚来时的喜悦了,当然也不会恨,毕竟你受累又不是人家棉桃害得你,我还是讲理的。蚊子在我周围飞,可是基本上没有叮。昨天晚上我手机搜了防蚊策略,有一条吃大蒜,所以我提前准备了几瓣切了片,上午蚊子少,没有吃;下午蚊子会多,从午饭开始我每个两小时吃几片蒜,不知道是不这个起了作用呢?清凉油也提前脖子、耳朵、前额都抹上了。后来听那个女孩讲说今天这里蚊子少,她们前几天那快地蚊子特别多,估计是这里水少的过。  地不湿,坐了两个小时屁股都没有潮的感觉,比较疏松。新疆的棉田都是滴灌,我坐到地下看的更仔细,每隔二十米吧,一根粗黑灌带注意是带不是管,它们薄,然后顺着棉株每一行接一条细灌带浇水,绝没有临汾那样的漫灌。滴灌除了节水(应该是漫灌的1/10吧),而且浇后土壤疏松,非常利于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对于增产也效果明显。包括这里的玉米也都是滴管,看来我们老家的耕作还需要很大的改良啊。  我边上的男的四十岁左右吧,摘的还挺快,过一会儿就见他扛着满满的一袋过去了,他偶尔到低头短暂的抽只烟就又开始了,没办法,比不了。再隔两行还有一个维族妇女三十多岁,忙碌的像只蜜蜂一样,头几乎不抬的摘呀摘,摘呀摘,也是收获满满。到傍晚七点活时我拉在了最后,最靠近我的也比我超前有十米,还是有的占四五行都前去了。七点半厂场主开着小四轮来啦,我们几个一起来的也都累了,都准备交工。原来想象中的疯狂的蚊群也没有出现。  车上有装棉花的包裹,我们把各自的都装了包,一包装满能有五十公斤。我站到称上称了一下体重不到68Kg,其实我的体重在71.5Kg,他们的称总少三四公斤,在人家地头也没办法校准,都知道咋回事,心照不宣,三四公斤也在大家的承受范围吧。说起称的事,我不得不对新疆的少数民族们表示放心,他们可以说绝不会缺斤短两,绝没有汉族地区的常见性,我来新疆两年多和少数民族打交道没有碰见过一起坑蒙事情。  俩个四川妇女每个人都摘了110Kg左右,她们个头都比较矮,应该不到1.5米吧,这个头摘棉花非常合适,腰不用弯的很厉害。她们几乎一刻不停的都在摘,腰也不太难受,一天都能摘一百多公斤,每天有二百多元的收入,这对于她们来说真是巨额收入,摘棉花就是捡财宝从早上开始直到傍晚收工,她们一分钟都不会休息。同事明小丽是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也没有常干农活,她摘了57Kg,也不少。我的是最少的,保密吧,不说了,不说,估计大家好奇又很想知道,我向来又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年龄大了脸皮也厚了,也不怕大家笑话了,所以只有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是40Kg,这也远远没有达到前一天小红的预测,她估计我能挣120元,按当天的价总共是72元整!这就是我从早上六点开始准备到晚上九点到家15个小时的农活毛收入,除去遮阳帽和手套共七元的投资,还剩65元,一小时只有不到4.4元,还不到国家的最低小时工资的一半吧!好在不以此为生吧。  我看了网上新疆今年的皮棉收购一公斤6.5元左右,仅是摘棉花手工费一项就先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棉花的生长过程环节不少,具体也不太清楚投资情况,普遍的都说种棉花风险很大,当这篇文章结尾时(距离摘棉花当天过了7天),轮台摘棉花价格涨到了2.4元/Kg,7天时间从1.8元/Kg涨到2.4元元/Kg,简直比股票牛市的时候还厉害,我怀疑棉农们每天能睡得着觉吗?而且每年摘棉花的短工人数在不断的减少。  短工基本以四十岁上,五十到六十岁的农民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年龄的农民工越来越少。年轻人基本上都上大学或者有了其它技能都去城市工作了,有固定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人能秋天来摘两个月的棉花。早听说过有进口的摘棉花机器,几千万美元,但是来新疆没有见过。  这些年劳务费不断快速上涨,大家都知道建筑工、快递哥辛苦,劳务费不低。摘棉花,虽然不像搬运工那样出大力流大汗,但是是最最折磨你的腰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还有那个工种对腰的折磨能有它厉害,所以也算重体力活,以前我们天天弯腰割麦子也没觉的腰有多难受。  这篇文章之所以推迟了好几天才结束,是因为2号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眼睛??都累的睁不开了,勉强的吃了饭,马上躺下。3、4腰一直酸痛,右大腿到5号晚上才基本恢复正常,右手大拇指的肿胀一直到6号晚上才基本下去。我等着这些不良反应的结束,这样才能完整。  摘棉花是为了挣钱,我没有挣到可观的钱,却感觉这次的体验和经历成了最大的收入。我们安逸的久了偶尔经历一下劳其筋骨的折磨,对比中更能感觉到日常生活的舒服,精神也有了一次历练,感觉你能干了最苦的工作,生活中其它的一切都不算什么,这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呢,还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我们知道以前作家都经常深入农村,工厂,机关体验生活,因为没有实际的生活,你脑子里根本就不会有东西,就是无米之炊。还有如果我们读书少的话你就很难组织语言,你也不容易看到生活中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你就不容易发现美,你的心也就会变得空虚,你的思绪就飞不起来。我们小时候读书少,生活体验少,每次都是老师逼着交作文,现在想起来就难受的不行。其实主要是读书少,无法运用书面语言,根本不知道怎么表达。从2000年大姐到了临汾师范学院以后,利用她的便利条件,读了大量的书籍,感到自己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更新,内心越来越感到丰富,生活中有了什么的新的经历总急着想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作为一种享乐!以前写作文凑个六百字都痛苦的把头发挠下来的比字还多。周四是作文日,还不知道是啥作文题目,周三晚上就开始莫名的不舒服起来,经常又拖到周五,甚至周六才能拼凑完,从心里不知道有多恨老师布置作文。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想重回到中学时代,坐到教室里,任由老师出题目,每天写一篇才高兴。  本文纯属娱乐,不管跑题与否,都无关紧要。  注1,文中小红为我的妻子  注2,文中苗苗、英英是我的两个外甥女,勋勋是我的孩子,他们都是90后。  日凌晨1时于南疆轮台。刘杰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人做梦 为你点赞,形象的描述了我小时候在新疆长大的日子  
  此报告属实,我表弟就是棉花地老板。在新疆一般的能称得上地老板的都是土地面积至少在500亩以上的。
  弹棉花咯
  热泵烘干机
  太长了,密密麻麻的
  LZ继续  
  不错啊,顶一下
和平区  
  丰富的个
  妞妞你
  时代风帆
  丰富的个
  丰富的个
  找人俭棉花地址在喀什有5百亩都是头遍棉花截止日期到2017年11月底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来新疆摘棉花,有钱赚,不到3月赚近3万元
又是一年一度的秋收季节了,又到新疆棉花即将成熟采摘的季节。一望无际银白的世界既是靓丽的风景,更是丰收和利益的场所。由于地广人稀,这里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力。棉田对于身处内地的普通劳动者来说,来新疆打工也是种不错的选择。新疆人口稀少,就算机械化程度高,但还是需要很多劳动力完成秋收工作。2017年新疆棉花实播面积为3162.9万亩左右。机械采棉对于大面积种植来说效率很高。但对于小块种植或者对于棉花质量要求很高的话,人工采摘才是最佳选择。新疆劳动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去内地对口支援省份招募采棉工(拾花工)。8月20日左右到11中旬,将近3个月的时间完成棉花的采摘。采棉工专列很多朋友都关心,来新疆这几个月能不能赚到钱。我这里要说的是,只要你有勤劳的双手,肯定会赚到钱的。2016年棉花采摘季节,南疆签了劳动协议的采棉工来说。从头茬棉花到收底,平均采摘一公斤棉花都超过2元。我们可以细算下。熟练工,也就是以往摘过棉花的朋友,手快点的话,每天摘120公斤是没有问题的。120×2×90=21600元。有些地方劳动力实在太少,采摘棉花的单价可能超过2.5元。120×2.5×90=27000元。对于普通收入的劳动者来说,3个月将近赚到3万元钱,是不是很爽。你说你手慢,没关系,那就少赚点。3个月的时间你至少可以赚到15000吧,也就是平均一天超过200元。拾花工一天捡200公斤棉花挣400元/16/Q561NF.html看看这篇网易的新闻,绝不是虚假新闻你要说你吃不了苦,受不了新疆毒辣的阳光,也受不了每日劳作没有休息的日子。那我奉劝你还是别来了!在新疆摘棉花的外来人口中,甘肃、河南、四川人居多。很多地方的人被授予“能吃不能干”的荣誉。来新疆摘棉花很多主家都是包吃包住,来去报车票,而且临走的还会让你带走几床网套。新疆的网套那是一个舒服啊。但摘棉花的确很辛苦。早上6点就冒着寒冷的水霜开始劳作,直到日落后月上树梢,你才能每天摘超过120公斤。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九朵十朵十一朵 ,装进口袋都不见。的确,棉花需要一朵一朵的摘,而且不能粘连杂草、棉花叶等杂质,否则棉花的品质会下降影响收购价格。一直弯着腰,低着头。别看一朵棉花不到100克,但一天下来,恨不得腰长在别人身上。早晚冷的瑟瑟发抖,中午晒的皮开肉绽。南疆气候稍微温暖点,北疆到10月初可以说已经完全进入冬季了。棉花很柔软,但棉桃的壳却很硬,一天下来手指很可能都会起“倒刺”。总之摘棉花也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别看不出力,但全凭时间和速度来赚钱。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朱孝超 罗仕荣 罗中)“我们这次到新疆摘棉花的31人,今天上午8时已平安到达目的地。”近日,宜宾市高县沙河镇凤新村村民黄秀英从新疆给村干部打回了“报平安”电话。
  说起黄秀英,当地不少人说她很有“名堂”。她到新疆摘棉花,已经坚持10年了。当时,她娘家的朋友在新疆包地种棉花,收获时打电话让黄秀英带几个人去帮忙采摘,并保证每天工钱不少于100元,食宿全免费。黄秀英觉得反正家里也没有什么农活做,利用这段时间出去挣点钱,摘棉花结束,回来正好可种“小春”。于是,她组织了30多人,去了新疆采摘棉花。
  第一次摘棉花时,由于技术不熟练,她们1个多月才平均挣到3000余元,除去车费还不到2000元,而其他熟练工至少能挣5000元。黄秀英想,30多天能挣到3000元也不错了,总比在家里耍起强。“一回生,二回熟,明年再来。”黄秀英安慰大家说。
  第二年9月初,黄秀英又带着20多名妇女去新疆摘棉花。由于有了上年的经验,她们在1个月多点的时间里人均挣了4500余元。除去开支,人均有3000多元纯收入,还每人还带回了两床新疆棉絮。
  由于建立了牢固的务工关系,在新疆摘棉花的工资一年比一年高。黄秀英年年都要带几十个妇女到新疆摘棉花。去年人均挣得6000多元,今年她们计划要达到8000元,争取多摘棉花,增加更多的收入。
编辑:彭焘&责任编辑:张超
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摘棉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