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搞一间摄影工作室团队介绍!和团队们一起!一起...

班会网欢迎您!
您所在的位置:&>&
秦望:我和我的8+1工作室
8+1工作室已经走过十年艰辛而快乐,疲惫而充实,痛苦而幸福的十年。这十年,你们成长了,你们健壮了,你们赢来了荣誉,你们赢得了累累硕果。但是,你们并不满足,你们要迎难而上,再创辉煌!!相信你们是中国教育上的永远开不败的花朵,永远不会停步的勇士,在教师专业化征途上越战越勇的斗士!!
陈宇14:27:27
秦老师好!感谢邀请!祝贺8+1成立十周年!今晚我晚自习到九点,遗憾不能现场参与庆典互动!带我向群里老师问好!
1.校本专业研修。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为一体的学校生活和行为。我们在校本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实施过程中,把、研修、研究和培训这&四张皮&水乳交融为&一张皮&,切实提高&研修一体&的水平和实效。
校本共同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基于相同的校情和相似的学情,使得研修的内容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研修的案例就是身边班主任班级发生的事,同一地域的学生,不用大费脑筋还原背景,问题的解决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由于能经常面对面交流研讨,使得成长扎实有效。
书面表达的东西与现实情景总会有一断距离,而面对面的交流,面目表情动作也可以传达递信息,研修更务实有效。
三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亲密的联系更易于形成团队
杜威认为社会即由于个人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思想与感情的共同体。团队伙伴们日常工作在一起,随机交流,心心相通,这种亲密的关系使得大家更容易形成紧密的联系。
四是没有权威,团队伙伴共同成长,合作培养自己。
十年研修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通过建设校本班主任研修共同体,引导班主任在其中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是帮助他们克服倦怠,拒绝平庸,实现个人价值,享受专业幸福的最佳途径。
我们为什么能够走到一起,成立&8+1&工作室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组网上流行的图片,刚刚当上班主任时,小伙子很帅很阳光、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三年后,人便苍老了许多,微皱的双眉代替了笑脸;五年后,就这样了;十年后,惨不忍堵了,手里拿着电话,喂!喂!喂!德德德育处是吧,又有学生出问题了?我马上回去。当然了,这组图片夸张了一点,但它也形象地反映出了我们当今班主任,尤其是处在高考重灾区的河南班主任的生存状态是多么的辛苦惨烈啊。有班主任自我调侃: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还多啊!
王晓春说过:优秀班主任多的是劳模色彩, 而不是专业尊严 。是啊,我们正缺的就是专业尊严,
有的人当班主任把班主任当成了保姆、有人把班主任当成了灭火队员、就像前面的这个老哥一样,学生哪里着火了,一打119,他就赶紧去了,能不累吗?
还有人把班主任当成了警察。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班主任只抓成绩,那他还就真的不一定有警察好使呢?一个警察拿一把枪站在教室门口,你们谁不好好学,就毙了谁,估计也能好使,学生成绩可能不会低。但是用从管、卡、压的方法换来的成绩,换来的优秀,只能让我们疲惫不堪,却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的感到快乐。班主任自身素质也无法实质性的提高,体验职业的自豪感,更是无从谈起。
2009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明确指出:
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卓越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呢?
要想让学生有远大的梦想,
&&& 老师应该先有美好的教育理想。
一个没有上进心、没有终身学习意识的班主任,如何能够教育出拥有终身学习理念的学生?
我们为什么要走到一起,成立&8+1&工作室呢,我想,我们的共同宣言,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普通;我们都是平凡的教师,但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平凡。行动起来,我们共同倾听专家和同伴的声音,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我们共同书写人生的幸福和美丽!&
何谓&8+1&?
&工作时间决定你的现在,业余时间决定你的未来&。&8&指的是工作时间,&1&指的是业余时间,团队成员要在工作时间要一心一意;在业余时间多做一点,多读一点,多思一点,多写一点,多研一点。&1&就是多一点儿。
那么这十年,为了我们的专业成长,我们都做了哪些事呢?
相对于教学交流来说,班主任之间的交流缺少内驱力,很难形成团队,单打独斗是普遍的工作方式,个别老师通过自我成长成为专家型班主任,但大多数班主任的专业成长遇到瓶颈&&缺少专业意识,缺乏学术氛围。
怎么办呢?启蒙专业意识、营造学术氛围!
为此我们开展了群体研修&十大行动&,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
1.&扎实开展阶梯阅读活动(书单附在本文的最后面)
我们将读书分为了四个阶梯,基本著作(10本)、主题阅读(20个)、教育学心理学(10本),视野拓展(200本)
目前,第一阶梯读我们已经研读完了,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就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每一章节都有专人负责,提前设计出导读问题,然后我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两个星期要研讨一次读书心得,一般要在一个月内读完。最后,我们会编辑《阶梯阅读》内部学习材料,这是我们读完《班主任工作漫谈》后编的一个读本,内含魏书生的经典文章、批判魏书生的文章、成员的读书感悟(不少于3000字)。做为后续学习材料印发给成员。这一本共计14万字,相当于又是一本书了。我们是用研读的方式深入地学习挖掘每一本书的营养,辩证地学习。
第二阶梯是主题阅读,每位成员根据自己确立的方向去选择进行,寒暑假集中阅读。开学后第一次研修交流心得。比如,今年暑假我读的主题是&国内外著名中学&共读了14本。第三阶梯是团队核心成员先行阅读,然后再带着其他成员共读。
第四阶梯也是前三个同步进行的。重在打开视野,是持续一生的阅读行为。
2. 坚持多种模式日常研修
每学期组织
一次经验交流,交流的模式是,每个人要梳理个人班主任工作的五个方面内容
理念,我坚守了什么?
常规,我坚持了什么?
创新,我尝试了什么?
资源,我分享了什么?
失败,我反思了什么?
一次主题研讨
寝室管理、纪律、卫生、跑操
一次案例研讨
班会、心理辅导、问题生转化
一次现场观摩(比如班会优质课、班级文化建设、心理活动课、特色文体活动等进行现场观摩)
一次主题报告(团队成员研究成果的阶段展示)
四次的读书交流
3. 建设德育课程资源库
共分以下十四个项目
班会案例、班会视频、大学视频、影视课程、励志歌曲、每日寄语、晨会演讲、德育故事、励志美文、智慧锦囊、教育案例、经验总结、德育书籍、专家讲座
每一个项目有专人承包负责在全校范围内搜集整理资源并上传到资源库中,目前,我们的资源库已经有1000多个G了,全校的班主任都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
我们每个学期团队成员都要梳理自己的&十大工程&
我推荐给学生的
十篇美文、十句寄语、十本书籍、十个视频、十大演讲、十部电影、十个栏目、十首歌曲、十个榜样、十个故事
我推荐给团队伙伴的
十本书籍、十篇文章、十大网站、十节班会、十张照片、十个案例、十次谈话、十次活动、十大演讲、十条经验
4.编写工作室读本系列
&8+1&工作室读本系列(第一辑)已出,济源一中全校120多位班主任人手一套,深受班主任们的好评!
之一:《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班会理论)&
之二:《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班会案例)&
之三:《光辉岁月》&&&&&&&&&& (教育叙事)&
之四:《32朵鲜花和9株绿树》 (班级史册)&
之五:《生命拔节的声音》&&&& (学子回忆)
我们正在计划推出 &8+1&工作室读本系列(第二辑)包含有以下11本书
1.&8+1&工作室手册&&&& (团队建设)
2.科学管理班集体&&&&&&& (管理方略)
3.电影润泽生命&&&&&&&&& (电影课程)
4.高中生涯教育课&&&&&&& (生涯教育)
5.与经典同行&&&&&&&&&&& (论语课程)
6.高中励志教育课&&&&&&& (励志课程)
7.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师生共读)
8.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班会案例)
9.生命拔节的声音(二)&(学子回忆)
10.班级史册(二)&&&&&& (教育叙事)
11.亲子教育课&&&&&&&&&& (子女教育)
5.实施三年师生共读计划
师生共读推荐书目,分为十三大类,其中必读30本,选读19本,拓展96本,总计145本。每个学期都要与学生共读一到两本书,寒暑假都要给学生布置读书作业。并要求学生写出读书感悟,班主任要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学生交流分享读书感悟。目的是通过读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学生的眼界,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6.探索工作室亲子教育:我们正式提出,我们既要做专业的班主任更要做专业的家长。学生是我们的招牌,孩子是我们的品牌。教师自己子女教育为我们所重视,为些我们设计了亲子教育课程。
7.实现师生共写班级日志:
8.开发课程培养团队专家:
杨兵的&魅力班会课&
王晓琳的&电影课程研究& &论语课程&
秦望的&班主任团队建设&&高中生涯教育课& &论语课程&
侯小锋的&班级常规管理研究&
王磊的&励志教育研究&
邬宗炯的&案例分析&
9.扩大对外学术交流
目前,我们已经与以下团队建立起了不同程度的联系与合作
朱永新的新教育团队
郑立平的全国民间班主任研究会
郑学志的全国自主教育研究会
上海丁如许工作室
上海梅洪建的全国班主任尖峰论坛
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室
天津张万祥团队
深圳光明区名班主任工作室
《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河南教育》、《教育时报》
10. 搭建工作室网站平台,我们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开辟了工作室专栏。
为配合群体修炼&十大行动&,我们又实施了个体修炼&十项功课&
1.每月读一本班主任类杂志(工作室成员研读)
2.每学期读一本思想随笔(写一篇读书感悟)
3.每学期看一个教育影视(写一篇观后感)
4.每学期听一次专家讲座(写一篇感悟)
5.每个月上一节精品班会(每个月写一个实录)
6.每星期做一次心理辅导(聊天、笔谈、集体辅导)
7.每学期写一篇教育随笔(生活化、日常化)
8.每学期作一次主题演讲(与寒暑假主题阅读链接)我们称之为&8+1&大讲堂,这是团队成员的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一般要求报告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9.每学年写一篇德育论文(对实践梳理,写出研究报告)
10.每学年搞一次文化旅行(读相关书籍,撰写文化随笔)外出旅游,购买当地的地方志、旅游书等,了解当地的文化、人文、历史!我们认为旅游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看看风景,更重要的是旅游可以开阔胸襟、扩大视野、增长我们的人文历史素养。
以上的&十大行动&与&十项功课&看起来很多,实际上,把它们分散到每个学期、每个月、每个星期,都是可以完成,并可以量化的。
我1995年参加工作,2004年来到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开始新的教育旅程。此前我已在内蒙古、山东、天津等地农村、城市;公立、民办学校教过小学、初中、高中;带过普通班,后进生班,重点班。折腾了十个年头,只为了那份沉积心中已久的教育理想。但我绝没有想到,多年东奔西跑溯求的梦想之花竟在这儿找到了绽放的土壤!
我的同事王晓琳1995年大学毕业后到济源一中任教,获得过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自以为羽翼渐丰渐盈&的王老师于2001年开始了她的班主任生涯。拼时间、耗体力,方式上追、堵、管、卡,&跟班紧、紧跟班&,高强度低智慧含量的工作方法使她的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从网络学习中深深受益的我,热情推荐王老师跟我一起步入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学习、研究之路。
与我同一年到济源一中工作的青年教师杨兵通过&铁腕&治班使班级成绩居于年级第一,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他后来反思道:&难道我以后就只能过这样的教育生活吗?我有苦难言,我不寒而栗&&秦望老师向我推荐了教育在线,并向我介绍了朱永新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实践的新教育实验。他们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反躬自省,我这一年的教育生活幸福吗?绝不!以学生为假想敌是很痛苦的,学生与你为敌作为班主任我更加痛苦。我这一年的教育生活完整吗?当然不完整,这一年我除了严防死守得到了那可怜的成绩之外,还有什么作为呢!我惭愧得一身冷汗!&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提议三人各自在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开一个主题帖,撰写自己的教育日志,记录自己每天的教育实践和反思,我们三位志同道合的&网友&走到了一起。我的《行走在高三的路上》、王晓琳的《紫色风暴,艺术特长班实验历程》、杨兵的《高补原生态》等主题帖得到许多热心网友的关注,一些&大侠&还给予热情鼓励,对帖子里反映的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网络大家庭的温暖和真诚。
高三开学两周,学生出现了懈怠情绪。王老师发出了一个帖子&&面对懈怠怎么办?我们你一个点子,他一个做法在网上讨论起来。杨兵认为可以给学生讲几个小故事,比如西点军校的《没有任何借口》;王晓琳想出一个主意,让学生写一写《永不懈怠&&感动我的老师》、《永不懈怠&&感动我的同学》;我突发奇想:&这些工作做完后,何不开个主题班会&&永不懈怠,把任课老师也请到班里?&我和杨兵也参加了王晓琳的班会。结果,那次班会效果出奇地好,学生、老师泪流满面。我和杨兵也如法炮制,在自己的班里召开了类似的班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更是时刻关注着对方,每天只要哪个更新了帖子,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帖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出谋划策,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实践着孔老夫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工作再忙,事情再多,都没有一丝懈怠,两年下来,每个人都留下了几十万字的教育日志。就这样,三人彼此守望,彼此温暖,彼此理解,情谊更深了,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成为济源市和周边地市小有影响的&济源一中教育在线三人行&!如今,我网上的帖子&行走在高三的路上&2011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书名《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并入选《中国教育报》2011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2006年,我通过竞聘成为济源一中教科室主任,为了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我以学校名义陆续邀请几位名师前来传经送宝,让团队成员与名师亲密接触。李镇西的《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报告深深感染了团队成员。那几天,大家有机会与李老师深入接触,更折服于他理想主义情怀与脚踏实地的平民教育实践。团队成员开始研读李老师的著作,践行李老师的&五个一工程&、&四个不停&,也更坚定了我们立足自己的班级实践,通过读书、反思、写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信心。
2007年高考收获的时刻到了,我所带的班级取得全市高考文科普通应届班二本上线第一的好成绩,获得市级最高荣誉&综合表彰&,王晓琳老师所带的艺术特长班42名学生文化艺术二本双上线34人,多名学生被中国戏曲、中国传媒、武汉音乐学院录取。王老师的学生还于6月参加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演出。
2007年暑假,新教育山西运城年会使我们产生了蜕变,新教育提出的教师发展&三专&路线图(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深深影响了此后团队的走向。全国新教育人的精神状态激励着我们一路前行。
二、济源&8+1&班主任研修团队(10、8)
2007年12月,王晓琳发起组建了一个班主任研讨群,&相约星期三&的24期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使他们发觉了一线草根班主任发展的瓶颈,对学生的研究和分析只停留在表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层面上,缺少严谨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析甚至是教育观的突破。身怀再多绝技没有教育理念的改变,没有心理学的依托,自己总是处于见子打子的被动局面中,而学生的情况永远处于流变之中。王晓琳开始攻读心理咨询师课程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2010年,她顺利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
我认为团队研修是年轻班主任成长的重要路径。于是,在全校范围寻找有理想的年轻班主任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这个团队共6人。魏俊起说:&整个07年暑假我都躲在房子里不愿见人,升高二的关键时期班级没考好,被年级无情地刷下了,我别无选择地来到了2007级,又重新从高一开始,带着些不甘,带着些郁闷,还带着些新的想法,加入了团队。&刘强、邬宗炯、谢军伟和郭海卫也有类似的经历。
就这样,九名理想教育的追求者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我们为这个团队命名为&8+1&。&8+1&的第一层含义是这个团队由济源一中的8位成员和1位去四川地震灾区支教的同事组成;第二层含义是团队成员要每天用1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对8小时的工作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三层含义是9位成员中有8位男教师和1位女教师(王晓琳)。现在我们对自己团队名称的内涵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和阐释。&8+1&源出于爱因斯坦的名言:&人的差别产生在业余时间。&&8&指每天的八小时工作,这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工作室成员与其他班主任不同的一点就在于那个&1&,那就是团队成员每天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读一点点、多思一点点、多研一点点,多写一点点,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才华、有专业追求的专家型班主任。
一开始,团队每星期研讨一次,研讨模式很简单:&上周做法+下周规划&,这种开放的研讨方式激活了生命的热情。杨兵总结道:&每次研修,我们总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每次争辩,都能加深我们对自身局限的认识;每次团队的成员取得了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真诚的祝贺;每次团队中的哪个班级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家都会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年轻人所带的班级悄无声息地起着变化。
后来,&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成为团队研修新模式。每周,团队集中的一次研讨活动多是在饭桌上度过的。真正的&圆桌会议&让大家都无拘无束,经常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比如,就&如何处理好现实成绩与读书上网学习的关系问题&这一议题,我和王晓琳能够争论一两个小时,相互之间说服不了对方的时候,搁置争议,回去继续研究。这种和而不同,没有绝对中心的团队研讨,在其他研修团队中是很少见到的。&讲真话、做实事&,刘强是这样看待研讨活动的。正是落实了团队合作研究的结果,年轻团队成员所带班级成绩也稳步提高。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绩&是一个无可回避也无须回避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一个成绩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成为团队毫不动摇的基础目标。在&8+1&的集中研讨中,大家决定把这作为团队研修的基础,我们认识到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班级管理的短板,抓好每个成员的班级成绩,&8+1&团队才拥有成长的土壤。
我认为班级管理的研究和班主任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自己的班级,离不开对学生每天在校生活的深度参与,因此我通过&四课&来规划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研究,这就是&做功课&。
我提出长期坚持行动研究并进而创新产生新思想提炼为新价值才叫&做功课&,偶尔为之只能叫&做事&。我的&四课&都是围绕学生完成的。日课10项:和学生一起跑操、每天阅读三小时、共写班级日记、和学生一起写寄语、和学生一起唱歌、和学生一起宣誓、学科教学德育化、营造温馨的&家&、共同品读美文、每天写千字文;周课5项:周记、班会、家校联系、资源管理、团队研修;月课3项:共读一书、活动策划、民主评议;年课2项:课题研究、旅游开会,合计20项修炼。2008年制定团队&行动纲要&时被确定为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我进一步梳理自己的带班模式写成《&四课&成就幸福班主任》一文发表在《班主任之友》2009年第1期,并被《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讯》2009年第4期转载,在网上广为流传,以此为基础,我整合成了自己的一个讲座报告,在多地宣讲。
日,我邀请天津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来济源一中讲学。从此,&8+1&团队在张老师指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张老师经常把自己的专著送给我们学习,张老师对我们的引领不仅体现在专业成长之上,更多在人格的感召上。张万祥老师从我的帖子里读出了孤傲与偏执,一次他回复道:&秦望在工作中有时显得&嚣张&了些,如果能够收敛一下,会更好。你很有才气,很有思想,很有干劲,但以后妨碍你进步的,很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弱点。&张老师以长者的睿智直言不讳地点出了我的问题,我至今仍心怀感激。
万玮、陈晓华等专家名师也一一应邀来济源一中讲学,团队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
从名师的身上汲取了力量,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开始了疯狂的教育之旅。团队成员刘强、秦望、杨兵、王晓琳等有十篇作品被收入&大夏书系&、&万千教育&《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魅力班会课》、《打造魅力班会课》、《班主任其实好当》等教育专著。2010年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
2008年10月,《教育时报》&本土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在济源召开,共有14位班主任在会上发言,&8+1&团队三人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记者的关注。2009年《教育时报&管理周刊》7月11日首版以《从&三人行&到&8+1&&&解读一个班主任研修团队的成长轨迹》为标题整版报道了这个团队。
同时,我为了推动济源一中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把&8+1&团队的研修模式向全校推广,并亲自主持一个年级&&2008级的一个小组的研讨,积累了丰富的研修经验。班主任研修逐渐得到学校领导及班主任们的认可。
2008年11月,我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杨兵被评为济源市优秀班主任。
团队成员的成长也得到了范亚平校长的全力支持。2008年在郑州市召开&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范校长组织团队所有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和实验校展示的实验成果《班级管理操作系统研究》,使团队成员大开眼界。唐云增老师以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为&母本&,总结出了李老师班级教育的八个操作要素,看到唐老师的《李镇西班级教育操作系统图》,我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才是专业学习和研究。我们认识到团队对李老师的著作理解得远远不够,这又进一步助推了我们重读李老师的著作,重新学习李镇西;还有实验校老师个性化的操作系统带给团队成员新的带班思路。
2008年底我带领团队成员魏俊起、刘强、秦望、王晓琳、乌宗炯自费参加新教育焦作阶段性培训会议。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会议,会议使我们远离教学一线,静心思考日常教育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团队的《行动纲领》在会议期间研讨确定下来;高层次的会议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教育思想,涤荡了日常僵化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困扰。
2009年7月,在我和王晓琳的影响下,济源市组团去江苏海门参加新教育年会,&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成为团队成员的共同心愿,常丽华老师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古典诗词之旅课程深深触动了我们,我们准备开发自己的课程。会后返回途中一个细节一直感动着我,王晓琳老师为了研究电影课程花了3000元(这是她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奥斯卡获奖影片光碟,这种对学术的痴迷精神正是8+1的写照。
2009年8月本市《济源教育》以《十年风雨十年路》为题报道了我的教育事迹,2009年9月《河南教育》作了我一期封面人物,我对自己带重点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发表了《四个理念打造卓越班集体》一文。从此,我时常外出讲学。
王晓琳老师越来越认识到专业阅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她08年参与了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09年以一个&啃读者&的姿态开始了真正的阅读叙事和教育叙事,并成为副版主。她认为:&新教育网络师范是我的夏洛,一次次点燃心中的梦想。&日《教育时报》以《王晓琳:让阅读穿越生命》为题报道了王老师。王老师不敢独享,每次团队研讨都会把专业阅读的书目和感悟向团队成员介绍,就这样,专业阅读源源不断地给我们输入新的理念,激发生命的热情,成为我们教育生命中重要经历。她由专业阅读进而走进了电影课程,并成为新教育电影课程资深讲师。
目前,&8+1&的前身&教育在线三人行&成员已成为济源市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进入专业轨道。2010年高考,团队成员郭海卫所带班级二本上线人数名列普通文科班第一名,刘强第三名,魏俊起名列理科第四名(济源一中是一所巨型高中,全校100多个教学班,2007级共36个教学班)并在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一位班主任同时带两个班的实验。郭海卫、魏俊起同时获得&济源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8+1&成员发表文章200多篇,外出讲学100余场,在省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日《人民日报》以《创新大潮涌,扬帆正当时》为题报道了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的内涵发展之路,其中重点报道了&8+1&团队。从&三人行&到&8+1&诠释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成功路径。日《中国教育报》以《看校本团队这样前行》为题报道了8+1团队。
从&三人行&到&8+1&,六年团队研修、群体修炼,回望当初团队制定的目标:成绩优秀+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前两个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在向第三阶段目标发展。这仅仅是表面的变化,团队成员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才是真正的收获。
六年回望,团队成员意识到团队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层化行走。没有系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对教育问题仍停留在总结经验的表层,与专家型班主任的理论要求不适应;二是松散化聚集。团队成员没有严格的群体修炼纪律,共读、共写、共研时断时续,这种松散状态,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模糊化目标。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研究方向,成员各自为战;四是复制化存在。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为主,缺乏雷夫(美国年度最佳教师奖获得者,《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式的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
基于此,团队成员又开始新的探索,力图实现更加深入的,同时又各具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三、济源一中&8+1&工作室(13、3)
班主任团队研修模式得到了济源一中班主任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年轻班主任申请加入&8+1&团队,希望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获得引领。我在校长的支持下在原&8+1&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8+1&工作室,从本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的班主任中吸纳新成员,随着张文庆、余维民、王向前、王磊、张少斌、王成波、黄磊、侯志强、陈德红、王红卫、豆志超、田俊江等成员的加盟,工作室现有成员33人。
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这样一个扎根于本校,践行行动研究法的本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已经进入到规范化发展时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有了固定的研修场所,团队成员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之后制定了《行动契约》和《行动纲要》,并参与了郑学志老师主持的&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
我们在借鉴新教育阅读团队推荐书目及一些教育名家经验的基础上拟出了三十本必读书籍(同时链接选读70本著作)。班级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书籍作为团队成员下一个三年的共读任务,并在共读过程中使每一个成员找到自己的根本性书籍;制定了严格的团队纪律: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班主任工作手记,每周写一篇随笔(即教育故事)、每人至少订一本班主任方面的报刊杂志,每年购买有关教育类书籍不少于10本,参加共同体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间周进行,一周分组研讨,一周&8+1&大讲堂)、完成共同体课题&&&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要求的任务;实行契约式管理。团队成员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课程,我开发了&高中生涯教育课&,王晓琳开发了&电影课程&。部分团队成员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魏俊起的&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王磊的&励志教育研究&,刘强的&成功教育理论在高中的应用研究&,邬宗炯的&案例分析&,侯小锋的&班级常规管理研究&等。杨兵则继续他的&德育创新研究&,计划三年内再出版一本《高中必开的三十个班会》。
我对伙伴们讲:&我们力争三年内出版个人专著三本,打造团队中做得好、写得好、讲得好的&三好&班主任10人,发展&8+1&工作室讲师团,能承接菜单式培训任务。&
对于未来,我信心百倍。&我们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优秀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正在不断探索共同的研修模式: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致力于打造共同的团队文化: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这一切会让我们的梦想飞起来。&
我们发出共同的人生宣言: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普通;我们都是平凡的教师,但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平凡。行动起来,我们共同倾听专家和同伴的声音,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我们共同书写人生的幸福和美丽!
为了这个看起来十分宏大和高远的目标,团队共同开展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研读教育著作,写作教育随笔。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中改善教育实践,在对教育著作的研读中汲取教育思想,在对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沉淀教育智慧。
2010年8月我联系济源教育局,取得校长的支持,承办了郑学志老师全国自主化管理团队的首届年会&&全国班级自主化管理论坛。这次会议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与郑学志、钟杰结下了友谊。认识了很多有教育理想的班主任。与班刊熊华生总编、刘永存博士及郑立平老师结识。借会议的东风我整合了团队的研修成果结集《成长的轨迹》,引起了与会的熊华生主任、郑学志老师的关注。
2010年,我在《班主任》网站上看到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评选活动,我建议杨兵参评,《教育时报&管理周刊》日第一版《以智慧铸就魅力&&杨兵的班主任专业化之路》报道了杨兵的事迹。日杨兵和王磊、刘强赴北京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中小学分会和《班主任》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全国新时期青年班主任成长高峰论坛&,杨兵在会上发言并荣获&全国优秀青年班主任&称号。2011年9月杨兵登上《班主任》杂志封面。、22日我与侯小锋、魏俊起、张文庆等一行赴郑州参加《教育时报》首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选,杨兵当选,&8+1&被评为最具智慧力团队。2012年杨兵代表工作室参加教育时报第二届活动。《班主任之友》2010第11期以《扎根本土,互相扶持》为标题报道了团队,团队成员集体荣登封面。借此机会,我对团队发展历程做了回顾和梳理。2011年《班主任之友》07、08合刊做了一个《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专题,我写了一篇《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对团队建设进行了理论提升。日至24日我与杨兵、王磊参加《班主任之友》庐山笔会,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张万祥、李镇西、陈晓华、郑学志、钟杰,认识了冯卫东、王丽、谢德华。晚间的沙龙研讨,我们关于班队建设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注意和肯定,陈晓华老师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以秦望为核心的团队,在河南济源应试教育的夹缝中,高扬科研&八加一&的风帆,切合实际而卓有成效,并取得高考成绩的突破。&王磊所带班级一个班考上五个清华的事迹被家长表扬到网上,《班主任之友》2012年第9期中学版以《带着学生去追梦》为题,给王磊做了封面人物,王磊对自己的&励志教育&进行了总结。日我与杨兵给刘永存博士的楚天中小学卓越班主任研修班讲课再次见到钟杰,见到了梁岗、覃丽兰。
总结我们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体悟,我们之所以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走得如此矫健,源自我们拥有共同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愿意教给学生对他们一生有用的知识。
8+12013320151
2013年夏杨兵调离济源一中,去陕西师大附中任教。为减轻团队伙伴的负担,研修改为一个月举行一次,导致工作室一度低迷。、27日我代表团队参加《教育时报》组织的第三届&最具成长力班主任&评选活动,担任评委。我们学习了时报的评选模式,设计了济源一中的第五届班主任论坛,主题是案例分析,从全校班主任写的案例中选出五个在大会上全体主任共同解读,这是团队承办学校前四次论坛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尝试,赢得了校长和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日王磊、刘强代表团队参加&南京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成立大会&并在会上介绍了工作室,展示了工作室的成果,我们的展室来参观的人非常多,引起很大反响。
在我的建议推动和组织下,争得校长大力支持,日中原名校联盟首届德育论坛在我校举办,我邀请了《教育时报》黄杰老师前来采访,华林飞老师来讲学。会议举得成功,扩大了学校影响力,8+1工作室得到学校的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日佛山南海区和顺一中陈少梅一行前来考查工作室建设。
日湖北省第二届楚天中小学卓越班主任高级研修班,聘我和杨兵、王晓琳(还有梁岗、钟杰)为课程导师。我们三人各带一个研修小组开始了生涯教育、电影课程、微班会的半年网络研修。这是我们教育人生经历中重要的一笔,我们三人实现了同台讲课。
1.《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2.《班主任工作十讲》陈宇
3.《中小学班级常规管理》田恒平
4.《一个学期打造优秀班集体》钟杰
5.《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王晓春
6、《爱心与教育》李镇西
7.《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镇西
8.《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
9.《震撼教育36计》万玮
10.《致青年班主任》张万祥
《魅力班会课》(丁如许)
《打造魅力班会课》(丁如许)
《班会课100问》(丁如许)
《魅力班会是怎样炼成的》(杨兵)
《素材型班会课》(王加文)
《小活动 大德育&&活动体验型班会课》
(李季、贾高见等)
《当代中学生最需要的主题班会》(冯卫东)
《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
&&&&&&&&& (小、初、高各一;郑学志)
《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迟希新)
《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齐学红)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张万祥)
《班主任工作招招鲜》(郑学志)
《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百例》()
《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田恒平)
《班主任工作创新市集》(吴法源)
《美丽的教育》)
《刘京海与成功教育》(刘京海)
《成功素质教育》五卷本(陈锋)
《做一个励志型的班主任》(黎志新)
《成功学全书》(拿破仑&希尔)
《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卡耐基)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奥格&曼狄诺)
《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
《成功一定有方法》(易发久)
《10只魔戒的力量》
《大成成功学》(王小平)
《没有任何借口》(凯普)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管斌全)
《我疯狂 我成功》(李阳)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不报怨的世界》(威尔&鲍温)
《恰同学少年》(黄晖)
《重点中学》(何天白)
《师生沟通的艺术》(屠荣生)
《老师怎样跟学生说话》(吉诺特)
《沟通的艺术》(卡耐基)
《班主任如何说话》(赵坡)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李进成)
《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李燕)
《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
(&每月一事&操作手册 新教育实验总课程组)
《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肖恩&柯维)
《优秀是教出来的》(克拉克)
《希望教室》(苏明进)
《管一辈子的教育》(林格)
《好学生 好学法》(魏书生)
《学习哪有那么难》(王金战)
《王极盛高分学习法》(王极盛)
《学习改变命运》(李小鹏)
《通向大学之路》(高皓)
《清华北大不是梦》
《》(阳志平等)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钟志农)
《团体心理游戏实用解析》(田国秀)
《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李迪)
《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黎志新)
《神奇的教育场》(李善德)
《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个策略》(覃丽兰)
《在农历的天空下》(常丽华)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
《移动的学校》(李崇建)
《张瑞敏如是说》
《向毛泽东学管理》(李凯城)
《中国式管理》(曾仕强)
《任正非如是说》
《从优秀到卓越》
《基业长青》(吉姆&柯林斯)
《管理的实践》(德鲁克)
《王石如是说》
《俞敏洪如是说》
《阿里巴巴神话》
《专业主义》(大前研一)
《管理三国志》(成君忆)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王晓春)
《班主任兵法》《震撼教育36计》(万玮)
《教育西游记》(钟杰)
《遭遇学困生&&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技巧》(吴樱花)
《新课标德育资料库》(张万祥)
《班主任讲给学生听的故事》(田恒平)
《小故事 大道理》(中学版 方洲)
《早恋:怎么看?怎么办?》(王晓春)
《青春期问题与教育方案》(刘在花)
《青春期性教育教师实用手册》(闵乐夫)
《爱情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我和学生谈爱情》(李迪)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关承华)
《拯救男孩》(孙云晓)
《孩子的情欲世界你知道吗?》(马赛尔&拉夫)
《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李镇西)
《治班有道》(钟杰)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
《怀揣着希望上路》(陈晓华)
《光辉岁月》(秦望)
《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丁钢)
《倪焕之》(叶圣陶)
《致青年教师》(吴非)
《肖川教育随笔》(肖川)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吴非)
《不做教书匠》(管建刚)
《教有所思》(李镇西)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
《不做庸师》(常作印)
《学生第二》《学生第一》(李希贵)
《班主任如何思考》(赵坡)
《班主任德育预设技巧66招》钟杰
《中学班主任的72个临场应变技巧》刘令军 方庆
《英才是这样造就的》(王金战)
《孙维刚谈立志成才: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孙维刚)
《我的重点班》(游森棚)
《蒋自立与自我教育》(蒋自立)
《把班级还给学生》(郑立平)
《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郑学志)
《中学生职业规划》(吴志兰)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熊丙奇)
《你在为谁读书》系列(尚阳 余闲)
徐小平、古典、王伯庆、洪傲、吕迎春的博客
《人生设计在童年》(高燕定)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张纪元)
《色眼识人》(乐嘉)
《九型人格》
《性格成功密码》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
《求职,从大一开始》(覃彪喜)
《图穷对话录》(徐小平)
《择业要趁早》(列文)
《职业的选择&&成功规划你的人生》(黛安娜&萨克尼克)
《行业规划决定志愿填报》(陈麒)
《高考填报志愿&&挑选国家级特色专业》系列(许迎春)
《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
19.生命教育
《生命化教育》冯建军
《》袁卫星
《》王立华
20.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导论》(黄清河)
《班主任的家校沟通》(齐学红)
《与学生家长过招》(郑学志)
《家校合作》(马忠虎)
《家校合作教育研究》(张坤霞)
《家校合作:理论、经验与行动》)
《做幸福的班主任》(王三阳、申淑敏)
第五章 与家长手拉手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们 你们好》(阿莫那什维利)
《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
《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
《生活体验研究》(马克斯&范梅南)
《教学机智》(马克斯&范梅南)
《教育漫话》(洛克)
《夏山学校》(尼尔)
《发现母亲》(王东华)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好妈妈学校》(陈庆惠)
《父教力度决定孩子高度》(孙云晓)
《我的事业是父亲》(蔡笑晚)
《早期教育与天才》(木村久一)
《斯波克育儿经》(斯波克)
《善解童贞》(胡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吉诺特)
《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家庭教育》陈鹤琴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
《爱弥儿》(卢梭)
《爱与自由》(孙瑞雪)
《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
《卢勤教育文集》(全套5册)
《冯德全早教方案》(冯德全)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马志国)
《高考超常发挥与心理暗示》《登天的感觉》(岳晓东)
《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钟志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
《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王晓春
《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钟志农)
《做学生最好的&心理营养师&》(梁岗、彭玉华)
《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朱建军)
《追求阳光心态》(孙东东)
《爱的艺术》(弗洛姆)
《规训与惩罚》(福柯)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格心理学》(黄希庭)
《积极心理学》(彼得森)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马丁&塞格利曼)
师生共读推荐书目
(统计结果:必读30本,选读19本,拓展96本,总计145本。)
一、文学类:
1、龙应台《目送》(拓展阅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
2、余秋雨《文化苦旅》(拓展阅读余秋雨《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
3、梁衡《把栏杆拍遍》
4、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拓展阅读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思维的乐趣》)
5、刘墉《靠自己去成功》(拓展阅读刘墉《超越自己》《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跨一步就成功》《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6、蒋勋《蒋勋说唐诗》(拓展阅读蒋勋《蒋勋说红楼梦》系列八本,《蒋勋说宋词》《孤独六讲》《生活十讲》《美的曙光》)
7、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拓展阅读《情深,万象皆深》《境明,千里皆明》)
8、周国平《善良丰富高贵》(拓展阅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的位置》《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9、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10、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
《瓦尔登湖》/[美]戴维&梭罗:海子自杀时身边带四本书之一
《泰 戈 尔 诗 选》
《普 希 金 诗 选》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堂&吉诃德》[西班牙]米盖尔&台&塞万提斯
二、历史类:
9、唐浩明《曾国藩》(拓展阅读唐浩明《杨度》《张之洞》)
10、岳南《南渡北归》(拓展阅读宗璞《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
11、端木赐香《重读晚清六十年()》(拓展阅读端木赐香《真假袁世凯辨别》《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1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拓展阅读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系列七本、郦波《风雨张居正》、熊召政《张居正》)
《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傅雷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三、美学类:
14、李泽厚《美的历程》(拓展阅读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该中国哲学登场了》)
15、朱光潜《谈美》(拓展阅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6、宗白华《美学散步》
四、思想随笔类:
17、易中天《品人录》(拓展阅读易中天《读城记》《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18、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19、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
20、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拓展阅读熊培云《思想国》《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五、哲学类:
21、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2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六、经济学类:
23、吴晓波《激荡三十年》(拓展阅读吴晓波《大败局1、2》《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
七、政治类:
龙应台《野火集》)
24、刘瑜《民主的细节》
25、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拓展阅读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
26、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
27、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
28、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八、学法指导类:
29、何天白《重点高中》
30、王金战《学习哪有那么难》
31、肖恩柯维《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九、励志与生涯规划类:
32、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33、杨澜《一问一世界》
34、冯仑《伟大是熬出来的》
35、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拓展阅读李开复《一网情深:李开复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世界因你不同》)
36、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拓展阅读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
37、沙哈尔《幸福的方法》(拓展阅读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
十、国学类:
38、傅佩荣《国学的天空》(拓展阅读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听傅老师讲&论语&》《听傅老师讲&孟子&》《听傅老师讲&老子&》《 听傅老师讲&庄子&》《 听傅老师讲&易经&》)
39、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40、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拓展阅读鲍鹏山《先秦诸子十二讲》《寂寞圣贤》《读&水浒&》)
41、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拓展阅读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谈》)
42、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
43、李泽厚《&论语&今读》(拓展阅读于丹《&论语&心得》《&庄子&心得》)
十一、宗教类:
44、一行禅师《故道白云》(拓展阅读一行禅师《与生命相约》《你可以,爱》《终止你内心的暴力》《一心走路》)
45、圣严法师《佛学入门》(拓展阅读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宗教与人生》)
46、星云大师《&六祖坛经&讲话》(拓展阅读星云大师《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说&心经&》《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十二、处世类
《人生百忌》《我不是教你诈》系列五本
十三、科学技术
《科学发现纵横谈》/[当代]王梓坤,中华书局1998年版
《数理化通俗演义》/[当代]梁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科学与艺术》/[当代]李政道柳怀祖
《时间简史》/[英]史蒂芬霍金:从大爆炸到黑洞
《昆虫记》/[法]法布尔: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人类征服的故事》/[美]房龙:人类的发明是社会进化中最重要的阶梯
《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从植物的眼中来看世界
《文明的溪流》/[美]H&G&威尔士:撷取人类文明进程的最重要事件娓娓道来
报刊类:《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报》
网站类:共识网、凯迪社区、关天茶舍、爱思想、人民网强国论坛、搜狐文化
已登录用户只输入验证码即可
支付宝扫一扫每天领红包
或长按二维码,每天领红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一起搞基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