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信阳毛尖是谁提出来的

关于中国迁都信阳的若干思考
嗯,迁都的话题又来了,那我就来谈一谈。其实大家已经看了许多有关迁都或不迁都的评论,都有道理,确实都有道理。不管是从环境承载力来说,还是从区位的观点切入,还是认为国家的现实不适合迁都,这些观点都有相当的可取之处和借鉴意义。
我来说几个观点:
环境承载力:北方水资源不如南方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这并不是说北方就不能承担首都所需要的资源,原本的北京不是这个样子的,那里原本也是水草丰美,湖淀成群,可是几十年的发展让北京的环境不堪重负,这几十年的发展思路很成问题,这才是现如今的北京需要南水北调这样浩大工程的根本原因。而在现今的中国国情和发展模式上,首都迁到哪里恐怕只是再造一个北京,却不会起到根本性的变化。但是水资源的问题终究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在合适的时机可能是会迁都的,考虑到水资源的问题,新都一定要在北纬35度附近及以南地区。当然,资源不单单水资源一种,虽然水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他资源方面,北方占据着煤炭、石油的绝对优势,这些可都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啊,它们固然可以运输,可是所需的交通线路,所需的运量是极其巨大的,所以一定不能脱离了这些资源考虑迁都。京广、焦柳这两条南北铁路大动脉自北向南的运量依然比自南向北的要大,即便京广线的南端连接的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建国以来对全国贡献最大的是哪些区域?一是东北,二是山西。试想假如首都迁往南方,这种生产资料自北向南的运输就会更加紧张,所以至少,新都不能放在长江以南(过江交通)――如果真的迁都的话。
迁都必须从全国层面甚至世界层面来考虑,那么我们就翻开地图。许多人知道我是学地理的,在这个方面自认为还有一点发言权。新都的位置从东西向来看,我的观点是位于二三阶梯的分界线附近,即不偏离国家南北的中轴线。而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八大古都中北京、洛阳、郑州、开封、安阳都位于这个区域。这个区域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优势,是首都的理想区位。北京作为都城,政治方面的考虑比较多,从元代到新中国都是如此,暂且不讨论,我们就先说其他区位因素。我们知道,区位一词包含两层意思,简单的说就是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我们看地图也不能只看到政区和地形,举几个例子:
(一)翻开人口分布图,除了沿海三大城市群,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就是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黄淮海平原是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我们的新都既不能位于上述人口密集区的中心,也不能偏离太远,这样会加重人口负担,无法起到分流京城人口的作用。
(二)资源分布,前两段已经说了,煤炭、石油等。
(三)工业和城市分布,即经济布局。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城市密集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辽中南、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川渝、海西等几个城市密集区。新都的位置不能是这些区的中心,但又不能太过偏离。经济布局的第二层分析,我们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国土轴找出来。四条一级轴线:沿海轴、沿(长)江轴、京哈-京广轴、陆桥轴(陇海-兰新),同样是上述表述,新都最好不要放在一级轴线的交点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郑州、武汉),也不可偏离太远。
(四)交通。新都必须交通便利。即便是建在小城市,也要有若干条干线公路和铁路经过。而不能是一块处女地,只是因为首都迁来了才加强交通建设。也就是说,新都布局的地方不是现在全国的大枢纽,但是必须拥有能构建便捷交通的良好区位。关于这一点,我特别注重从全国的角度、大区的角度考虑问题。举个例子,四川盆地内部交通不可谓不便利,路网不可谓不密集,但从全国角度来看,四川盆地要去往全国其他地方所走的路程和所消耗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不在新都的考虑范围之内。
笔者曾经耗时数天,做了一个全国省会城市铁路通达度的表格,这个表格是这样的,将某一省会城市同全国其余30个省会城市(港澳台除外)之间铁路线路的里程相加,没有直达车的使用转车的里程数。最后得到每一个省会城市到其他城市的总里程。最终结果是,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仔细看一下,某一个省会城市到其他省会城市里程之和最小就意味着其余城市到这个城市的运输成本最低。再看前三名的城市:郑州、武汉、西安,它们是我国内陆城市中区位最好的三个城市,为什么这么说,除了刚才那份数据作为证据之外,前两段有关国土轴、人口分布等也是例证。西安由于水资源的原因在唐之后就已经被排除了,剩下的郑州武汉,我不是说他们两个城市要做新都,我是想让大家考虑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郑州武汉都是两条一级轴线的交点,而豫中南、武汉地区、鄂西北的交通是通达全国的。刚才提及我做的表格,提及郑州、武汉、西安是为了引出这个区域,因为我没有做非省会城市的数据,而这一区域(豫中南、鄂中、鄂西北)的非省会城市有许多交通枢纽,它们因为城市级别的原因并没有成为国家的特大枢纽,可是却拥有极其良好的区位,这就是漯河、信阳、南阳、襄樊。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在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何言乎重在荆州也?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之防,东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强,及鄢、郢亡,而国无以立矣。故曰重在荆州也。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东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汉置江夏郡、治沙羡。刘表镇荆州,以江汉之冲,恐为吴侵轶,于是增兵置戍,使黄祖守之。孙策破黄祖于沙羡,而霸基始立。孙权知东南形胜必在上流也,于是城夏口,都武昌。武昌则今县也,而夏口则今日之武昌也。继孙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孙氏之辙矣。故曰重在武昌也。何言乎重在襄阳也?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阳也。”
综合了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交通等因素,新都位于的候选区域是南襄盆地、漯河以南、信阳地区。它们都具有统领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交通优势,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释放出自己的潜力,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新都的候选。
原本我是不愿意提出确切观点的,因为任何观点总有瑕疵,提出了观点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大家的枪口之下,呵呵,其实没关系吧,有话就说,也就是一场讨论而已。就目前来看,迁都还不到时候,这需要长时间考虑和严格的论证。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直接表明迁都在15年内无法成为现实,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模式还不足以使得新都不步北京的后尘,当今的现实下,北京只能继续进行城市职能的调整,逐步分流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产业分工,强化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职能,真正的迁都恐怕要在未来的客观现实下考虑和研究吧。
【研究追踪】
中国应该迁都
缅甸迁都深山为哪般?
中国迁都的利弊
中国迁都问题探讨
中国迁都:深刻得片面的建议
中国迁都,已经是一个严肃话题
中国迁都武汉?
水源枯竭环境恶化: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
2011―2021是我国迁都的最佳时期
浅析“中国迁都论”
中国迁都正说
汤爱民:迁都之议
关于修改宪法、实行迁都与分都战略
建议迁都西安
迁都西安!
迁都西安的理由
假如我们迁都西安
北京累了迁都吗?--迁都西安…
迁都西安之八大理由
从龙脉西安看推背图长安的未来
来源:新浪博客?大迁都
上一篇:下一篇:
共有评论 0 条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网() & 2009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因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来邮或来电告知,本站将立即改正。投稿 Email:共17948个阅读者,28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7:07
上海专家再呼吁中国迁都 称可考虑岳阳信阳 &&
lyaiqj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76-1.html
个人觉得。可以分化北京的一些功能。1、例如文化中心。可以考虑湖南,湖南本身就是文化的强省:例如湖南卫视、动漫、出版、演艺等等
北京还要发展文化这样会造成资源的对撞和分散,只会增加附件的成本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阻,其次湖南岳阳背靠洞庭湖水资源丰富,本身也是座千年的古城这方面不逊色北京,交通有武广线、水运长江都发达。路上交通目前湖南的铁路在建里程也是全国前列。人才的后备储量也是很庞大。有大型的一些科研和院校。例如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等一批大学,历史、科研方面、综合势力都不逊色。座位文化中心应该是没问题的。2、湖南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显现,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纽带,北接武汉南靠广东西接广西和贵州东有江西和安徽可以带动几亿人的经济区域。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再说湖南本身就是毛主席的故乡人杰地灵。地势平坦不像北京风沙严重。气候也不好。治理困难,随时都要饱受风沙的袭击。哪像一个搞经济的地方?3、金融中心也可以考虑的:东部有上海是金融中心。中西部最起码要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做为金融中心,与上海对接,而且沪昆高速铁路一通车战略位置就更加明显。
我只是大概的概述了几个小问题。对比专家和学者只是小巫罢了。
上海专家再呼吁中国迁都 称可考虑岳阳信阳
12月13日,在《锦绣》杂志、华顿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高峰论坛”上。上海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想解决北京近期集中爆发的城市病,迁都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无独有偶,一个月前北京大堵车时,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理事陈宝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提“迁都”建议。在众多的治堵方案和疏解人口建议中,“迁都”被称为最猛的药之一。而北京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治堵”和“挤人”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沈晗耀说,尽管北京的定位中已经没有了“经济中心”,但依然还有诸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金融和商业中心、航空和铁路交通中心等等诸多中心。而有媒体曾统计,北京城市拥有的“中心(核心)”称谓多达十几个。
北京早已在各项资源上超负荷运行,沈晗耀建议非迁都不能根治。“北京的诸多定位对其周边的河北县市产生了强大的吸附功能,导致一个贫困带在环北京周边形成。”沈晗耀说,如果不“迁都”,北京的发展就是负增长。
早在1980年,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汪平就曾提出过迁都一说。二十年后,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整版刊登文章《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而在沙尘暴肆虐北京的时候,美国《新闻周刊》记录下了朱总理的一句话:“如果治理不好沙案,北京就有迁都的危险。”
2006年3月,沙尘暴来势更为凶猛,此时正值全国两会的召开,479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要求将首都迁出北京。不久,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网上发出酝酿已久的迁都建议书,并上书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第二年的11月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FT中文网撰文称,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如果北京继续充当首都,不仅对整个国家发展构成了额外的负担,城市自身也走入了死胡同。”梅新育说。
与沈晗耀一样,大多数建议者都将迁都选址定在了中原地区或者长江流域。沈晗耀说,他曾做过调研,湖南岳阳附近是一个比较好的迁都地址。“靠着长江,又有武广高铁,交通方便。”在他看来,这里能与武汉形成“双城”发展模式。
沈晗耀还称,河南南部的信阳附近也是不错的选择。“距离武汉300公里左右的地方都是最佳的选择。”他的理由是,这些地方水资源充沛、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中国现在要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迁都中部能带动这种发展。”沈晗耀说。
在国外,迁都也成为解决城市病的一个手段。近日,为解决首都雅加达人口剧增、交通拥堵、污染严重的难题,印尼总统苏希洛提出了三项方案:兴建一个全新的首都,另设政府行政中心,或者是大规模整顿雅加达基础设施。
在最近出来的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卫星城、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格局被重点提及,这让人们对于“迁都”的猜想再次萌发。有建议者称,就算不迁都,将一些部委的办公地点搬到通州或者北京附近的燕郊也是一个选项。
本网记者了解到,早年间通州区预留的中央行政用地目前还是一块空地。而在通州新城计划出台之时,通州区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考虑到中心城区行政功能可能向外扩展至新城,通州新城将专门预留用地,为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外迁做好准备。(来源:经济观察网)
[本帖最后由 审核员 于
17:08 编辑]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回复时间: 17:16
哈哈哈哈哈哈哈
----------------------------------------------来了就放毒,呵呵,哈哈,嘻嘻
回复时间: 17:20
回复时间: 18:13
----------------------------------------------胜不骄,败不馁,遇大事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回复时间: 19:16
回复时间: 22:27
八十年代就听人传过!应该不可能!
回复时间: 22:44
把首都前往河南。。。。
回复时间: 23:09
中国许多城市堵车的其中两个重要原因是:1.过分限制摩托车电单车自行车的使用,2.过分鼓励小汽车的使用。
回复时间: 07:42
上海专家牛13
----------------------------------------------^-^如是我闻 智商混沌 ^-^ 揭谛揭谛 四大皆空 ^-^辩论的对方只是你的镜子,镜子脏丝毫不影响你干净^-^
回复时间: 07:58
应该迁都到钓鱼岛
华声辣评人
回复时间: 08:16
不是有人说将来迁都东京或华盛顿吗
回复时间: 13:23
回复时间: 13:37
回复时间: 13:47
迁到朝鲜啊啊
回复时间: 16:13
迁到另外一个地方,又可以炒房了
回复时间: 16:18
强烈要求首都迁到大西北最贫穷的地方来发展振兴当地经济改变其落后面貌!同时又可降低北京乃至全国的房价!对国家和人民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回复时间: 17:10
应该迁都到钓鱼岛
回复时间: 18:28
原帖由 河蟹来了 于
17:16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时间: 19:22
同意迁到纽约,中国的钱都放那了
----------------------------------------------有学问不一定有思想;有力量不一定有勇气;有荣誉不一定有贡献;有风雨不一定有彩虹;有耕耘不一定有收获;有肉体不一定有灵魂。
回复时间: 22:34
总部就在驻马店!中国什么时候迁都信阳?_百度知道
中国什么时候迁都信阳?
教育等大区,一个国家划一座山峰。地铁出入口处可同时做为路面车辆横穿中京大道的出入口。淮河南岸打造“绵绣江山三万里”、竹园、京九之间是最佳选择信阳附近什么地方适宜建新都十八年来、茶叶等方面基本做到生产量与消费量平衡、茶园,为新都建一个大水缸。所有空地包括丘陵应建成花园。中京规划区内大约有50万左右居民,沿鸡公山一带,5公里一站,诸如美国 园。新都中部应修一条长一百公里十六车道的中京大道,由于新都建筑外空地全都是菜。不要搞大草坪。10,我一贯反对种草。新都应建成一个花园城市、直辖市,需要大量劳力、鲜花,集中展示各省区省辖市人文。新都应为条状地带、文化,一轨为高速地铁。以现有鸡公山风景区为中心,在潢川站附近建中京东站,还应加强,大约1千多平方公里,以淮河为城河。6,因为迁到任何城市都不合适、经济特点、自治区、菜园。在原规划上增加蓄水量、建设两大车站。新都在疏菜、解决好污染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的旅游带。新都市内交通包括公交。5;一轨为常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我已考虑过这个设想、俄罗斯园。2、解决好移民问题、科技、淮河以南、竹。应根据需要在淮河筑滚水坝。在淮河北岸打造“中华文明五千年”,修公路同时修一条并行的地铁。移民费用极低。新都使用后能够保证市内交通时最远的地方也可在30分钟到达,提前规划好政治。请读者诸君留意、大坝,水果。沿淮河南岸180公里划分34段。3、最可靠的安全保卫电子系统。此论我提出、花,我从未说迁都信阳,每个省。信潢之间100公里区间淮河流径近180公里,京广、特别行政区(包括台湾)一段,作为建都之地,地铁应设双向双轨,根据国家的特点、建立好最现进。我认为驻京办不仅应该保留,文化经济交流之地、打造淮河两岸观景带、茶五园。在现在的信阳站附近建中京西站、打造花园都市、解决好市内交通、20公里一站、个人小车一律使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车辆。省驻京办主任规格应为省常委或副省长级、建设鸡公山万国文化峰、公车,吸引外国投资建设、果园。7。沿淮河一线、以出山店水库为新都水缸,多余人口可就近迁到现信阳市市城附近。在中京。4。18年前,而是迁在信阳市市城附近、商贸、果。9,从信阳至潢川一百公里左右划出宽10公里至20公里一块地盘、北京之间修一条专用高速公路。我的研究心得简述如下,可就地安置绝大部分人口。在沿淮离信潢线较宽处建立一个大型飞机场。8:1,作为本地特色展示,集中展示中国历代的人文景观,我一直未放弃迁建新都信阳附近合理论、日本园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觉得很奇怪,拭目以待吧信阳那边可能正在规划建设首都呢?又不是修大水库,个人觉得很蹊跷?,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极有可能吧首都突然迁过去,我是潢川的,只是觉得很奇怪!!!,那边总是让我们搬迁没有理由,并且面积还非常大,包括哪些农村都在在让搬迁走说种地?,干嘛让农民迁走,鄙人有一个大胆的推测!!!!!
纯属扯淡 看了1条就有漏洞
1000平方公里 你知道现在北京有多大吗 1000平方公里够用吗?
各部委占地就要超过300平方公里的
更何况其他
北京一点六万平方公里现在都放不下 1000平方公里 就算只迁走3分之一设施 也需要近3000平方公里 更何况
新都所占地方原有人口也需要安排 中国不是巴西(巴西当时负担很小)
也不是德国 (德国是东德西德合并)
韩国迁都最后也放弃了
更何况历史上中国迁都最后大部分都是悲剧收场
风水不是随便破的
这个世界只剩下你平么一个人的时候,估计信阳就是国都了。
只是少数人争议出来的,若真是空穴来风的话,一定在日之前!
迁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阳毛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