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左输左前支传导阻滞滞

【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_阻滞_怎么回事_起因_原因-大众养生网
当前位置: >>
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疾病病因
说到一些复杂疾病,是很多人不了解的,这种疾病比较多,对治疗疾病前,需要对它各方面进行了解,这样疾病治疗的时候,才能够选择到正确治疗方式,使得对身体不会有任何阻碍,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是很多人陌生的,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病因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疾病病因:
左束支阻滞极少见于健康人,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年龄为3个月~83岁,平均年龄为(56.7±3.2)岁。据中国报告三组137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病因,占45.3%,病占19.7%,心肌病占8.7%,心肌炎占3.6%,肺心病占5.2%,风心病占5.8%,先天性心脏病占0.7%,主动脉病变(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占1.5%,其他(如白塞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外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等)占9.4%。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有心脏扩大者占72.5%,伴左心室扩大者占41.9%,左右心室均扩大者占2.6%,心房扩大者占8.1%:伴有心力衰竭者占51.6%,心脏扩大不伴有心力衰竭者占20.9%。
其他病因尚有Lev病、Lengere病、心脏创伤、心内直视手术以及高血钾和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大剂量利多卡因等的毒性作用。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左心室肥厚缺血、左心室扩张牵拉使左束支损伤或断裂可导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理意义相似,只是病变较轻,左束支受损较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远较并发其他分支阻滞为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束支阻滞的发生率仅为0.9%,较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在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阻滞中,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也仅占9.5%。左束支阻滞几乎全部发生于前壁心肌梗死者(而大多在心肌梗死前已经存在),但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较右束支阻滞少。
在对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病因认识后,治疗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病因疾病,而且治疗左束支完全传导阻滞时间比较长,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很好帮助的。
3703阅读4787阅读3494阅读4688阅读3773阅读3227阅读4983阅读
4232阅读3666阅读4190阅读4937阅读3506阅读4258阅读3022阅读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很危险吗?
58906标签: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1,你好,患了传导阻滞可看看中医,可通过补心气、益心血的方法来调理。常用的中成药可选择宁心宝胶囊或心宝丸。
左束支阻滞一般是病理性的,最好就医检查。
(3)左束支阻滞因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而需要应用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及大剂量利多卡因时,因为这些药物可使束支系统传导减慢。
问题分析:这个情况主要是做个心脏彩超看心脏有没有器质性的改变像右房增大等
意见建议:这个主要是建议做个心脏彩超看有没有心脏的器质性改变同时看心功能好不好如果这些...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1%。束支阻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一项对855例男性患者随访3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50岁的左束支阻滞的发病率为0.4%,75岁为2.3...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1%。束支阻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一项对855例男性患者随访3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50岁的左束支阻滞的发病率为0.4%,75岁为2.3...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1%。束支阻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一项对855例男性患者随访3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50岁的左束支阻滞的发病率为0.4%,75岁为2.3...
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病率为1%。束支阻滞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一项对855例男性患者随访30年的前瞻性研究中,50岁的左束支阻滞的发病率为0.4%,75岁为2.3...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图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病人的麻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病人的麻醉
大小:896.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该不该停手术?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手术麻醉病人中并不少见,那么,此类患者,该不该停手术呢?
作者 | 斯梦未醒
来源 | 医学界麻醉频道
患者,女,35 岁,体重 54 kg,因“咽喉异物感 7 年余”入院,诊断为:会厌囊肿,慢性咽炎。既往史:2005 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室上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入院来一般情况好,体温:36.5 ℃,脉搏:64 次/分,呼吸:19 次/分,血压:106/60 mmHg,辅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全部正常,x 线正常。余结果如下:
上图均为患者检查结果
术前访视患者
患者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2005 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室上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恢复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从无心悸、胸闷病史,无夜间端坐呼吸病史,爬5层楼不喘气。监测血压(Q8H),血压值均正常,心电图及临床均不支持冠心病诊断。
会诊意见及讨论
心内科会诊意见:冠心病,建议冠造。患者自行去上级某医院找内科专家咨询,答复是暂可不做冠造,可以耐受手术麻醉,但是无任何纸质文书或者病历录音等佐证。
麻醉科讨论意见:分成两个派系,一派表示可以耐受麻醉;另一派表示停手术。
耳鼻喉科意见:麻醉科说咋办就咋办……
综合患者临床、体检及辅检资料,笔者个人认为此患者应可以耐受本次麻醉(术式为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手术时间不超过 30 min )。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真的该停手术吗?
笔者资料分析及个人愚见如下
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梅毒性心脏病及心脏手术后等。单纯左束支阻滞不需要起搏治疗,主要是针对基础心脏病治疗。
左束支阻滞按照阻滞部位分类分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按 QRS时间分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 QRS 时间不小于 0.12 S。其中,左前分支阻滞较为常见,左后分支阻滞则较为少见。
心脏传导系统图
正常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
临床麻醉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那么,安全就是王道!
患者及其丈夫经过麻醉科会诊、耳鼻喉科医生谈话后,心理波动很大,要求出院转上级医院就诊。
基于患者的病情考虑,我们积极与患者沟通,交代其病情及麻醉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表明我院麻醉科具备实施此麻醉的能力,若万一术中出现心脏不良事件(如心梗或房室传导阻滞等),麻醉科将全力抢救,必要时,联系心内科做好临时起搏准备。
患者及其丈夫考虑中……
入院第五日,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
患者入室,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
麻醉诱导:盐酸戊乙奎醚 0.2 mg,咪唑安定 2 mg,舒芬太尼 20 ug,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 16 mg,顺式阿曲库铵 14 mg顺序静脉注射。
5 分钟后经口明视插入内径 6.5 mm加强型气管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接呼末 CO2 传感器确定后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低流量吸入七氟烷。
术中平顺,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及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肌肉注射依他佐辛 15 mg,10 分钟后患者苏醒好,对答切题,握拳有力,生体征平稳,未用拮抗剂。
观察10分钟,出室时HR:80 bpm,BP:120/80 mmHg,SPO2:100 %,RR14 bpm,送入 ICU。
第二天上午查房后转回普通病房,一周后痊愈出院。
有研究表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多有心肌损害,属于器质性病变,麻醉有风险。但,此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2年前做过射频消融术(或许此次心电图报告完左跟这个有关)。
此病例让我更加明白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同时,身为麻醉医生,应在麻醉过程中要做好应急预案,备好抢救物品及用具,方能保证安全系数。
(本文为医学界麻醉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前支传导阻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