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网领导张世明现任什么职务

夏(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今青山区境为荤育游牧地。

商(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今青山区境为鬼方游牧地。武丁(公元前1147年至公元前1113年)征鬼方,经3年激战,才得以平定。

西 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今青山区境为  狁游牧地。

春秋 战国(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21年)

春秋至战国前期,今青山区境为林胡、楼烦等族游牧地。他们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赵武灵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国势增强,北破林胡、楼烦,西略地至榆中。今青山区境始属于赵。赵傍阴山筑长城,后人称其为赵长城,该长城的其中一段位于区境之北;接着又修筑了九原城(今包头火车站南麻池古城)。今青山区境属之。

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年)

赵命京城邯郸官吏、大夫的奴隶,将军、大夫的养子戍吏迁九原,改穿胡服,充实边防,实行军事屯垦。今青山区境正是屯垦地区。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

赵武灵王又攻打中山,将地盘向北扩展到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并实施移民屯垦。今青山区境为九原北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

武灵王传位惠文王,自号主父,要从云中、九原直接南向攻秦。并亲自扮作使者到秦都咸阳,考察沿途山川地形,观察秦王的为人。因被秦昭王觉察而匆忙逃回九原。

赵惠文王二年(公元前298年)

主父(赵武灵王)又到新地,筹备攻打秦国事宜。征集林胡、楼烦士兵进行训练。

赵孝成王初(公元前265年)

匈奴在阴山北开始强大,不断南下扰边。赵国派李牧进行防备。李牧摆列许多奇特阵势,运用巧妙的战略战术,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  ,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单于败逃,其后十余年,再不敢靠近赵国边城。

赵代王嘉六年、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

秦进兵攻破赵国,灭赵。把赵九原改设为九原郡,郡治九原县。故址即今九原区麻池古城。今青山区境为九原郡属地。

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三十二、三十三年(公元前215、214年)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攻打匈奴。经两年战争,将匈奴驱逐至阴山以北,控制阴山以南地区(包括今青山区境);设置34县(一说44县),今青山区境属九原县;将大批罪徒和违纪违法的罪官及其受牵连的家人、邻里迁徙到这一带,实行"移民实边"。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秦始皇下令修筑从云阳到九原的直道。将高山铲低,沟谷填平,全程1 800里(约合今1 400余里)。

Δ 迁徙犯人到九原一带(包括今青山区),边防守边疆要塞,边垦荒种田。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秦王朝移民3万户到九原等地,被迁徙来的人各拜爵一级。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主持整个北方边防的秦大将蒙恬和监军公子扶苏被害,诸侯背叛,防守边疆的人纷纷逃离。九原一带空虚,今青山区境等地被匈奴占据。

西 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5年)

汉高祖七年至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前132年)  匈奴常从石门水(今昆都仑沟)南下,侵盗代、云中等地。汉朝廷派出使者与匈奴首领谈判,双方结为兄弟,并将宗室女子出嫁为匈奴单于的妻子,每年还需赠送一定数量的絮、缯、酒、米、食物给匈奴。这些东西多数经石门水运送给匈奴。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

汉武帝派卫青、李息率军攻击匈奴,将匈奴驱逐到阴山以北,收复九原郡等地,并将九原郡一分为二,东部地区改称五原郡,西部地区称朔方郡。今青山区境为五原郡属地。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匈奴攻入五原,杀死太守,随即退去。武帝派公孙贺出五原追击匈奴 2 000余里。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武帝率领18万骑,旌旗千里,北巡至五原,出秦长城,至朔方,北登单于台,向匈奴扬威示警。此后匈奴较少侵扰北方边境。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五月 西汉王朝将犯罪的人遣送到五原一带防守边境。

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

汉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3万,从五原出发向北进军,配合从朔方出师的李广利军等去攻击匈奴,但出兵不利,被迫退回。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

三月 西汉王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7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率3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率4万骑出酒泉,共击匈奴。贰师将军李广利失败后投降匈奴。  是年 匈奴南下袭击五原,杀略吏民而去。

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

匈奴3 000骑入五原,杀略数千人。后又派数万骑攻击塞外亭障,俘获吏民而去。

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  应乌孙昆弥约,五将军10余万骑征伐匈奴。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率3万余骑从五原出发,破匈奴于丹余吾水上,斩首1 900余级,获马、牛、羊7万余而还。以不至期,虚报了战绩,下吏自杀。此后匈奴衰耗,欲与汉和亲,边境较为安宁。

甘露元年至甘露四年(公元前53~公元前50年)  匈奴"五单于争立",互相攻杀,内部大乱。呼韩邪单于被其兄郅支单于战败,离开单于庭,率部向南到汉朝边塞附近。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到五原塞(今达茂旗西河乡什拉文格古城),表示愿于第二年春朝见汉天子。于是呼韩邪单于经五原郡从直道南下长安。汉以优厚礼遇接待。返回时,汉派兵护送;又转送边谷米粮前后34 000斛。四年(公元前50年)呼韩邪单于复入朝,礼遇赏赐如初。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上书言民众困乏。汉元帝下诏,让云中、五原郡转运谷物2万斛救助。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

呼韩邪单于朝见汉元帝,礼赐如初,衣服锦帛,皆倍于前。单于表示愿意当汉朝女婿,和亲友好。元帝赐后宫良家女王昭君为单于阏氏(妻子)。此后,双方各守盟约,数代友好,传为佳话。昭君途经五原郡出塞。麻池古城附近古墓多次出土"单于天降"、"单于和亲"、"长乐未央"、"四夷尽服"等瓦当,都是西汉中晚期遗物。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和好,边塞安宁达数十年。成帝时,单于朝贡不绝。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王莽篡汉,天下郡县更名,五原郡更名为获降郡。今青山区境属之。

新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

王莽派遣 30万人征讨匈奴,其中五威将军苗诉、虎贲将军王况从五原出边征讨。

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王莽派尚书大夫赵并出使北方边郡。赵并还京,称五原、北假等地土地肥沃,适宜种植谷物,过去常置田官,屯田积谷。莽以赵并为田禾将军,发戍卒开荒种地,以助军粮。

新莽天凤二年(公元15年)

五原、代郡民众,因不满王莽及其驻军的残暴压榨,率先发动起义,各地纷纷响应。王莽忙派捕盗将军孔仁率部进行血腥镇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围剿,才勉强将义军镇压下去,边郡(包括今青山区境)人口大减。

新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

王莽颁诏:转天下谷、帛到西河、五原、朔方、渔阳,每一郡以百万数,欲以击匈奴。

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

各地纷纷割据,王莽政权崩溃。五原人李兴、隋昱自称将军,占据五原郡。东 汉(公元25~220年)

建武五年(公元29年)  匈奴与李兴等议立卢芳为天子,建都于五原郡九原县(今包头市九原区麻池古城),据有五原、云中、朔方、定襄、雁门5郡,实力雄厚,经常出兵侵扰北方。其时,今青山区境在卢芳辖区。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

卢芳久攻云中郡不下,留守九原的将领隋昱胁迫卢芳降汉。卢芳自知部属离心,带10余骑匆匆逃亡到匈奴。留在九原的兵马都跟随了隋昱。隋昱前往东汉王朝上书归降。东汉王朝任命隋昱为五原太守,封镌胡侯。今青山区境属之。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

东汉王朝撤销五原郡建制,各级官吏和民众都被安置到河东郡。

建武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公元47、48、49年)

匈奴连年遭受干旱和蝗虫灾害,赤地千里,人畜死耗大半。二十三年(公元47年),匈奴奥  日逐王比遣使到五原塞联络通好,请求内附。后聚集南边八部众四五万人,于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到五原塞内附,愿意永远为东汉王朝的属国,抗御北虏。东汉王朝接受其请求,安置于五原等缘边8郡。十月 匈奴奥  日逐王比因八部大人之请,立为呼韩邪单于,(因他的大(祖)父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曾因依附汉朝得安,所以沿用这个称号)是为南单于。二十五年(公元49年),遣将击北单于,虏万余人。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

光武帝命云中、五原、朔方等8边郡人民回到故乡本土。遣谒者(官名)率领驰刑犯人修补城郭,赠赐还边郡人民路费和粮食,支持他们恢复发展生产。

Δ 南单于入驻西河美稷(今准格尔旗),亦分别安置诸部王作为屏障和戍守。其中当于骨都侯驻屯五原,率领部众防御北匈奴的袭扰。永平五年(公元62元)冬 北匈奴袭扰五原、云中,南单于率部出击,将来犯者打退。

永平八年(公元65年)

汉设度辽营,置度辽将军,以防北匈奴与南匈奴交通。十月,明帝下诏三公招募各郡国中都官所羁押死罪囚犯,均可减罪一等,但不得打骂处罚。可遣送度辽将军营,到朔方、五原郡边县种地护卫,妻子愿自随的,户口可编入所在屯戍边县户籍。原住地财产,愿父子相代的,任便。犯有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已下蚕室(古时专门用以执行宫刑的地方)或逃亡在外的,都可准予赎罪到边郡种地护卫。凡迁徙到边郡者,都发给弓、弩和一定数量的衣服、粮食等。

永平九年(公元66年)

三月 明帝诏令各郡国死罪囚犯,与妻子到五原、朔方郡边县屯垦戍守,户口编入当地户籍。若死亡,赐于妻子之父的财产与儿子同,一人终身免除租赋劳役。妻子无父、兄,只有母亲的,赏钱6万,并免除口算(约当人头税)。章和元年(公元87年)  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北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20万,胜兵8 000人,到云中、五原、朔方、北地投降。

永元六年、七年(公元94、95年)南单于安国无称誉,左贤王师子有勇有谋,数次领兵出塞,掩击北庭有功,国人敬之,别居五原界。安国欲杀之,与右部新降者谋。汉朝廷官吏出面调停,晓以利弊,安国不听,引兵驻扎五原。汉兵追之,其下击杀安国。师子立为单于。降胡欲夜袭师子,不果,于是杀略吏人,燔烧邮亭庐帐,逃向朔方,后被汉兵、匈奴兵大破于满夷谷。

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

闰四月 和帝令对敦煌、张掖、五原郡居民下贫者,赈贷粮谷。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

包括五原郡在内的并州和凉州大饥荒,严重地区发生人吃人现象,朝廷颁旨为下贫者赈谷。

永初三年(公元109年)  九月 雁门乌桓及鲜卑背叛,攻五原,与五原太守战于高梁谷,汉兵大败,郡吏被杀。

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四月 南匈奴左部句龙大人吾斯车纽等叛乱,寇掠并、凉、幽、冀,朝廷徙朔方居五原。元嘉元年(公元151年)

崔寔出任五原太守,清廉勤政,体恤民情。针对当地人民缺衣少被,而这一带的土地宜种麻枲却俗不知织绩的情况,他及时变卖官府积存财物,购置回先进的纺织机具,引进熟练技术工人,教化当地人民种植、沤制麻枲,纺织麻线、麻绳、麻布,缝制衣服被褥,使当地人民免受寒苦。与此同时,他还大力整顿军旅,对烽燧、堠城严加管理,使五原免受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社会安定,人民安居,在多次边郡考核中名列前茅,常为边最。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

南匈奴、乌桓、鲜卑进入边塞,侵扰五原等地。东汉王朝的北中郎将张奂进行讨伐,单于诸部全部投降。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年(延熹二年至五年--公元159~162年),因皇甫规等前后7次上书,得复出为武威太守,很快升迁为度辽将军。张奂因政绩突出,从度辽将军被征拜为大司农。鲜卑听说张奂升迁离去,就又召集南匈奴、乌桓等部,或五六千骑,或三四千骑,分数道入寇五原等缘边9郡,杀略百姓。这年秋,鲜卑又以八九千骑入寇边郡。缘边诸郡大受其害,朝廷上下一片恐惧。复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并以九卿的待遇和权力,督察幽、并、凉三州和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等2 000石官员的能力与政绩,赏赐甚厚。匈奴、乌桓部众等得知张奂以朝廷九卿之重再任护匈奴中郎将后,鲜卑出逃塞外,匈奴、乌桓重新归降的多达20余万众。张奂采取"但诛首恶,余皆慰纳"的办法,使辖区之内得以相对稳定。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胜利还朝。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东汉王朝撤销五原、云中等四郡,原每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为新兴郡,内迁山西忻州。

三国 晋(公元220~420年)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  驻牧于匈奴故地(今达茂旗一带)的拓跋鲜卑部遭到朔方西部鲜卑大人蒲头的攻击,率部南下,依靠驻牧于五原的没鹿回部大人纥豆陵氏窦斌。

魏青龙三年(公元235年)

鲜卑轲比能强盛,统一漠南地区,没鹿回部和拓跋部皆归属之。原五原郡地(包括今青山区境)被其占据。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

鲜卑拓跋部首领力微兼并驻牧于五原的没鹿回部,并在五原一带(包括今青山区境)壮大发展,兼并邻部,扩充实力,拥有军队达20多万。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  力微从五原迁都于定襄之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至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力微去世,诸部离叛,国内纷扰。

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拓跋部穆帝猗卢善用兵,掠夺并州杂胡,北徙云中、五原、朔方。又攻击匈奴、乌桓,力量强大。穆帝又助刘琨抗御刘聪、石勒。怀帝四年(公元310年)被晋封为代公。永嘉七年(公元314年)又晋升代王。今青山区境属之。

代建国元年(公元338年)

拓跋猗卢曾孙拓跋什翼犍即代王位,始置百官,分掌众职。公元340年移部盛乐宫(今和林县北)。在土默川一带种植糜子。今青山区境属之。

北 魏(公元386~534年)

代建国三十九年(公元376年)

前秦大司马  洛率兵20万攻代,代王什翼犍连战皆败,退到阴山以北。高车杂胡尽叛。十二月还至云中,去世。

Δ 前秦灭代,分代为二郡,让刘库仁统辖西部。今青山区境属之。

登国元年(公元386年)

正月 拓跋  即代王位,改元登国,到了盛乐,称魏王,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统辖今青山区境等地。

四月 代王拓跋  改称魏王。国号也自此改称为魏。

登国六年(公元391年)

三月 魏王派遣九原王元仪等西讨黠弗部,大破之。  十一月 铁弗匈奴刘卫辰派儿直力  犯边,出  阳塞,占领五原,侵及黑城。

拓跋  率部袭击五原,屠其城,收集所有积谷,而后北返纽垤川,并于  阳塞北树碑记功。

冬 拓跋  率部自五原金津(今包头市西南昭君坟渡口)南渡黄河,擒直力  ,河南悉平。五原、云中等地被北魏控制。

登国九年(公元394年)

三月 道武帝北巡,使东平王拓跋仪率3万余户屯田于五原一带(包括今青山区境),并把收获所得,按比例分给屯田人民,大得人心,每年可以收糜子百万多斛。

登国十年(公元395年)

七月 后燕慕容垂派遣儿子慕容宝侵扰五原,造船装运谷物。八月,道武帝亲率一部屯于五原河南,命令拓跋仪率部袭据朔方,配合其它各路围追堵击慕容宝。

十月 慕容宝被迫烧船东逃。道武帝等诸部密切配合,于参合陂全歼慕容宝部。

天兴六年(公元398年)

七月 魏都城由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八月 道武帝命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经术,标道里,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五原(包括今青山区一带)被划为畿甸区。永兴五年(公元413年)

四月 太宗车驾西巡,诏前将军奚斤等先行,讨越勤部於跋那山(即今乌拉山)。

六月 明元帝拓跋嗣西幸五原,一次狩猎,获兽10万。秋,奚斤等破越勤部于跋那山西,获马5万匹,牛20万头,徙2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泰常五年(公元420年)秋七月 太宗车驾行幸,西至五原。

泰常八年(公元423年)

二月 明元帝下令于魏北方筑长城,东起赤城,西至五原,长2 000余里。长城沿线各关隘要地,均配置官兵防守。

是年 任命灵寿侯、侍中、史部尚书、典南部奏事古弼,会同刘洁,屯驻五原河北,以防安置于五原南北地区的乌桓、高车等"杂胡"的反叛或北逃。始光元年(公元424年)秋 蠕蠕大檀来袭扰云中,太武帝亲自率部征讨。将新民3万余落迁徙到河西。新民惊骇,尚书令刘洁与侍中古弼屯五原河北,加以防备。

神  二年(公元429年)

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将归降的敕勒诸部迁于漠南,其中一部分驻牧今青山区境。由于敕勒族的驻牧,现土默川那时叫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即产生并流传于此。

延和二年(公元433年)

为防北方柔然等族的侵扰,在阴山北(今色尔腾山)要冲之地设置怀朔等六镇。今青山区境为怀朔镇南境。

延和三年(公元434年)

十月 北魏军队在五原击破山胡白龙余党,并一改此前屠城之酷法,下诏规定:山胡为白龙所逼者及归降者,都以平民对待;与白龙同恶者则斩之,虏其妻子。按将士战功大小赏赐。太延四年(公元438年)  夏 太武帝行幸五原,遂征蠕蠕,出中道(今昆都仑沟)至凌稽山,不见蠕蠕而还。

是年 漠北大旱,无水草,军马多死。此后,终世祖之世,多次北征,多次出中道,蠕蠕均虚弱远遁,不敢再向南侵扰。

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

正月 今青山区境等地大雪降温,人、畜均有冻、饿而死的。

太安五年(公元459年)

六镇(包括今青山区境)、云中、高平等地大旱,粮食无收。文成帝下令开仓赈灾。有流亡迁徙的流民,劝谕还归桑梓;想到别处购买粮食的,要开通交易之路,不得阻隔。若有关官员使上恩不达于下,灾民得不到及时救赡,加重惩处,绝不放纵。皇兴元年(公元467年)  九月 献文帝下诏赏赐六镇贫人布,每人3匹。

延兴二年(公元472年)

冬 蠕蠕犯扰边塞,波及到五原。听说魏军前来反击,十分害怕,向北逃走数千里。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

五月 孝文帝颁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渠灌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

八月 孝文帝到怀朔镇巡幸。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

孝文帝任命冯翊开国公源怀为使持节行台,巡视北边六镇等地,赈济贫困,兼采民间风俗,考评官员政绩。源怀到北方边镇后发现六镇孤悬,连年遭受旱灾,便抚恤贫穷,严惩贪赃军政官员(包括他的故旧元尾须)。并去除了不少陈规陋习。延昌二年(公元513年)  二月 六镇(包括今青山区)发生灾荒,很多居民挨受饥饿,当局开仓赈济。

正光元年至三年(公元520~522年)

蠕蠕(即柔然)主阿那瑰投靠北魏,孝明帝令怀朔等镇予以资助,不仅派人为其建造居所,还先后给调拨麻子干饭2 000斛,粟种1万石。正光四年(公元523年)  阿那瑰部众大饥,入塞抄掠,驱掠边民2 000人,公私骡马牛羊数10万头向北逃遁。孝明帝下诏骠骑大将军尚书令李崇等讨伐,至瀚海,不及而还。

正光五年(公元524年)

三月 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造反。  Δ 孝明帝诏临淮王元彧都督北征诸军事进行讨伐。五月,破六韩拔陵败彧于五原(今麻池古城)。彧坐削除官爵。诏尚书令李崇、广阳王深等继续讨伐。七月,抚军将军崔暹又败于白道(今呼和浩特北蜈蚣坝),全军覆没。义军又攻五原,李崇与广阳王深,相持力战至冬。

八月 魏改北方诸镇为州,怀朔镇为朔州。以郦道元为大使,抚慰六镇,时六镇尽叛,不得施行。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  春 蠕蠕主阿那瑰率众10万为魏讨破六韩拔陵,自武川镇西向沃野,屡战告捷,拔陵避蠕蠕。六月,南移围广阳王深於五原。军主贺拔胜开东门出战,义军稍退。深拔军向朔州。破六韩拔陵南渡河,深前往召纳,前后附降者20万人。朝廷令分处到冀、定、赢三州就食。

永熙三年(公元534年)  二月 蠕蠕阿那瑰为突厥所破,瑰自杀。

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  七月 文宣帝留辎重于白道,尔后率轻骑5 000追击柔然,越过白道,从武川向西经怀朔镇,直到沃野镇。

隋(公元581~618年)开皇二年、三年、四年(公元582、583、584年)  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五月 突厥沙钵略可汗倾全国之兵40万骑,四出侵扰隋边境。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四月,隋文帝发八路大军反击。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七月,沙钵略既数次被隋击败,又为阿波可汗达头可汗所困,还害怕契丹,就向隋称臣,并请求将部落南迁白道川(今土默川)。

开皇五年(公元585年)

东突厥南度白道川(即今土默川)。今青山区境为突厥人聚居区。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今青山区境为胜州榆林县管辖。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隋王朝改胜州为榆林郡。今青山区境属之。

唐(公元618~907年)

贞观三年、四年(公元629年、630年)

隋末唐初,突厥强盛,拥有军队百余万,牙帐设在"五原之北,高视阴山"。不断骚扰缘边各郡,甚至进入关中。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宗下令众路大军,十余万人,攻打突厥。次年,两军在白道交锋,突厥战败,退保铁山(今白云鄂博)。李勣从石门水北上,拦截其归路,俘虏了5万余口。颉利西逃,被唐兵抓获。东突厥灭亡。唐王朝将先后归降的20多万口,安置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的北方。置顺、化、  、长四州都督府,和定襄、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今青山区境时属突厥牧地。永隆元年(公元680年)

高宗调露年(公元679年)冬,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背叛唐朝。唐军与之争战未获胜。朝廷以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与西军检讨程务挺、东军李文  等总30余万讨伐突厥。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即呼延谷,今昆都仑沟),擒其酋长奉职。开耀元年(公元681年)

七月 裴行俭率部大败突厥史伏念,程务挺部又乘胜紧逼不舍。史伏念没办法应付,便将阿史德温傅捆缚向裴行俭投降。突厥叛乱历时3年,终于平定。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乘突厥默啜可汗出兵新疆之机,在黄河北岸修建东、中、西三座受降城,其中中受降城即今九原区敖陶窑子古城,辖今青山区境等地。当时三受降城拱卫河套,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

闰二月 唐王朝将安北大都护府迁到中受降城,驻兵屯田。开元四年(公元716年)

突厥新可汗毗伽立。驻牧在河曲的突厥降户多有叛逃。冬十月,降户  跌思泰、阿悉烂等叛变,朔方大总管薛纳发兵追讨。单于付都获悉收降户兵器,令渡河而南,降户怨怒,遂叛,将军郭知运邀击之,大破其众于黑山呼延谷(今昆都仑沟)。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

十一月 唐设置朔方节度使,领有单于都护府、夏、盐等六州,丰安、定远及东、中、西三受降城。今青山区境属之。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迅速攻陷东京洛阳、西京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十二月,郭子仪与回纥葛勒可汗在呼延谷(今昆都仑沟)会师。立即合兵东进,击叛军于榆林河北(今土右旗和托县一带)。大破之,斩首3万,捕虏1万,河曲皆平。  Δ 回纥多次出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唐先后下嫁5个公主到回纥,又馈赠多种礼物,并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开始,每年高价买回纥马数万匹。马市先在西受降城,后移至天德军(今乌梁素海东侧)。去马市的道路名阴山道又称中受降城道。这条道路都必须经过今青山区境。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后,吐蕃控制了西域和河西走廊,隔断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受降城道更成为唐长安至西域的主要道路。

元和中期(约公元813年前后)

唐王朝在中受降城一带移民实边,开置营田,募人耕种,4年间开田4 800顷,收谷4 000万余斛。今青山区境属营田区。开成五年至会昌三年(公元840~843年)

开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攻回鹘,大破之。回鹘部分部落南抵天德军,求内附唐王朝。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春,立乌介为可汗,朝廷借米2万斛加以赈济。乌介可汗上表,求借兵助复国;又往来天德、振武剽掠不已。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春,唐兼招抚回鹘使刘沔夜袭乌介,追至杀胡山(即黑山,今昆都仑沟口)斩首万级,降其部落2万余人,乌介受伤逃走。

神册元年(公元916年)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军亲征突厥、吐谷浑、小蕃、沙陀诸部,俘虏)。今青山区境是必经之地。19日凌晨,部队抵达西北门,攻入城中,其他各部也陆续入城,与敌人展开激烈巷战。敌人从华北各地调兵支援。傅军方始撤走。此役共打死打伤日伪军3 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坦克3辆。有力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  1月28日 日本驻蒙古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与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率日伪军1.5万人,乘多辆汽车从包头出发,分两路向西进犯。26师团黑田重德率日军2万余人乘大量汽车、坦克从包头取道大青山后向绥西进犯。今青山区是敌人西进必经之地。日军的进犯遭到抗日军民的有力反击,以失败告终。   秋季 一天深夜,10多名土匪到公忽洞首富郭有仓家行劫。郭有仓奋力反抗,中弹身亡。

民国33年(公元1944年)

民国34年(公元1945年)

8月10日 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国民党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组成先遣司令部,由孙兰峰率领6万余人抢先收复包头。8月下旬,包头政务委员会成立。次年1月,撤销市政委员会,成立包头市政府。靳书科为包头城防司令。

是年 包头光复后,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恢复抗战前绥远省的地方行政建制。包头县也恢复原名,但仍保留包头市建制。今青山区境原属包头县第六乡改称福美乡。

Δ 八路军晋察冀、晋绥和绥蒙军区的部队于11月12日晚开始攻打包头城。由于后续部队跟不上等原因,13日下午撤出。12月2日晚再次攻城,又因气候寒冷于3日拂晓撤离。

10月 杨成武率解放军两个纵队于21日再次攻打包头。驻守包头的国民党晋陕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只有5 000兵力,感到难以守卫便主动撤离。今青山区境随着包头市的解放,获得解放。直到11月28日,解放军因故撤离。

11月28日 解放军撤离包头市后,土匪李银率部进入包头,李银任代理城防司令。

民国38年(公元1949年)

9月19日 绥远和平解放起义协议在包头签字。随着绥远地区的和平解放,今青山区境也获得和平解放。

3月25日 包头县人民政府成立,罗温如任县长、王怡任副县长。

1952年  7月 中央兵工总局奉命组建"绥远勘测队",队长郝继唐,副队长赵斌。

11月9日 绥西勘测队由北京出发,11日抵包头,开始选厂及资料收集工作。从15日开始进行野外实地勘测。至12月9日,跋涉440余公里,完成从包头到银川的踏勘任务。年底,向二机部二局呈报勘测初步报告。

年底 经苏联专家和二机部选厂委员会实地测看,分析资料,根据包头市规划方案,1954年2~3月份,内蒙古二机厂选定在赵家店以东,公忽洞、勾拦圪卜周围。

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会议决定,内蒙古一机厂在包头建设,并派勘测队进行实地勘测选址。4月开始勘测、钻探,并通过政府征购土地。

5月 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决定,内蒙古一机厂、山西柴油机厂两座新厂筹备组在其下设的六局正式成立。

7月 绥西勘测队撤销,内蒙古二机厂筹备组正式成立,共39名成员,郝继唐任副主任。

10月5日 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撤销包头县,原县属管辖区域归包头市郊区管辖。并成立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福增。

12月20日~次年1月12日 以鲍·伊·柯斯别列夫为首的苏联设计专家一行5人工作组,来华帮助工作抵达包头,亲自监测工厂选址区,调查了水源、动力供应、铁路线的接轨点和当地建筑材料,观察了供水、排水线路的地形地势。表示同意内蒙古一机厂选址。1954年

1月28日、6月19日 经政务院第204次会议同意,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撤销绥远省建制,将绥远省地方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直辖市。

2月17日 二机部选厂委员会部分领导和7名苏联专家及随行人员共29人抵达包头市,对内蒙古二机厂厂址及靶场用地进行实地选择。

4月10日 国家计委城市计划局会同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燃料工业部设计总局、水利部设计院,组成25人的包头市城市规划工作组(其中苏联专家4人),从京抵包,规划包头新市区,在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刘秀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苏谦益领导下,拟定了在昆都仑河东岸,建设包头新市区规划草案。

4月23日 第二机械工业部正式批准内蒙古一机厂设计任务书,作为新厂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依据。

5月22日 按照苏联专家的意见,并经二机部报告国家计委批准,内蒙古一机厂、山西柴油机厂两座新厂筹备组正式分开。

5月 内蒙古二机厂成立筹备委员会。

6月4日 中共中央华北局包头工业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包头新市区规划草案。当月,建筑工程部城市设计院协助包头城市建设委员会,编制新市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和示意图。

9月14日 包头市新市区包括今青山区部分地区,第一项临时工程筹备组的办公室、宿舍、食堂分8栋,2 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工程开工,打响了青山工业基地建设第一炮。

12月16日 包头市电业局筹备处,为供应新市区基本建设用电,一条通往新市区(即青山区、昆都仑区)的3 500伏高压输电线路的架设工程开工。

12月 内蒙古一机厂筹备组与建工部华北直属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承包工程协议。

1954年 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承接了国家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厂安装建设任务。

1月 内蒙古二机厂征购幸福路一、二号街坊与呼得木林大街一、二号街坊住宅用地28.42万平方米。

1月29日 内蒙古二机厂向包头市申请购买建设用地,2月25日,包头市城市建设局同意拨给勾兰圪卜以北10.5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建设设备库和兴建防洪堤用地。

2月 中共内蒙古二机厂委员会成立。

3月17日 国家计委以建复寅字第47号电报,批准内蒙古一机厂筹备组改变原定厂址计划,按400 200平面图确定厂址。

4月8日 国家建委以002号文批准内蒙古二机厂初步设计。工厂占地面积141.1万平方米,靶场(不包括靶道)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

4月16~18日 包头市建设规划再次进行修改,厂区位置布局作了变动,把内蒙古二机厂、包头第二热电厂、内蒙古一机厂"品"字形布局,改为三厂一线的布局,内蒙古二机厂位置西移。同时两厂福利区呼得木林大街一、二号街坊、自由路一、二号街坊楼房工程破土动工。到同年9月25日自由路10栋楼房建成,交付使用。

4月20日 内蒙古二机厂福利区B8、B20街坊楼房工程正式开工。

4月26日 包头市政府抽调市人委办公室、市计委、城建委、工业局、商业局干部组成新市区工作组,组长王达仁,代表市人委深入建设工地开展工作。

5月22日 国家有关部属二六三技校(二工校),选址在包头市建设,当年11月10日竣工,总面积1.7万平方米。

5月23日 由包头旧区(今东河区)通往新市区的第一趟公共汽车通车。

6月9~10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到包头市视察内蒙古一、二机厂,并就降低非生产性建筑造价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10月1日 包头市区主要交通干线--建设路(混凝土路)建成通车。张定安副市长参加剪彩。

10月 包头市按国家规定实行粮食定量制和粮票制。

10月15日、11月3日 内蒙古一机厂筹备组和内蒙古二机厂筹备组,从东河区的临时办公室分别搬迁到自由路1号街坊、呼得木林大街一号街坊楼房办公。

1954年 包头市青山区职工住宅建设大规模展开。包头市商业局由驻东河区八大公司抽调72人,组成综合贸易公司,迁到青山区开展商品供应服务工作。

Δ 内蒙古二机厂在青山区成立第一所子弟小学,有学生205人,教师9人,分一至五年级5个班。

Δ 吴运铎、郝继唐等107名干部、工人分批赴苏联实习。于1957年全部回国。

1月24日 内蒙古一机厂民主路一、二号街坊平房家属宿舍动工兴建。同年10月30日竣工,建成平房208栋、6.7万平方米。经检查验收全部合乎工程质量要求。在包头开创了冬季建筑施工先例。

2月24日 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刘泽华任内蒙古二机厂厂长。

3月24日 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郭韫任内蒙古一机厂厂长。

3月28日 包头第二热电厂破土动工。1958年7月1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

3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任命于健为中共内蒙古二机厂党委书记。

4月20日 内蒙古一机厂生产车间,在厂区开工建设。7月,内蒙古二机厂生产车间开工建设接着各项工程纷纷上马,掀起青山区工业建设高潮。

4月27日 内蒙古二机厂召开首届党代会。

4月 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在青山区建设第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包头第一机械制造工业学校。随即在呼得木林3号街坊动工兴建,年底竣工。当年招生开学。

6月1日 包头市第二机械制造工业学校,在呼得木林大街4号街坊开工建设,次年4月13日全部竣工。于1957年秋季招生开学。

6月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陈之向任中共内蒙古一机厂党委书记。

6月10日 苏联专家组组长、总工程师华·阿·阿盖耶夫、工厂设计总监督代表费·巴·马斯连科夫相继到内蒙古一机厂工作。

8月16日 包头市人民委员会下达(56)包办农字第267号文件,决定撤销新市区办事处,分别成立青山区、昆都仑区两个区级政府机构。并明确指示,在完成选举以前,先成立包头市青山区办事处,由王汉青负责,办公地址设在公忽洞。8月18日,新市区办事处正式结束,青山区办事处正式开始办公。

9月1日 根据中共包头市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共青山区委员会和中共青山区委监察委员会。

9月4日 中共包头市青山区委发出通知,通报中共青山区委组成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如下:中共青山区委书记:苏平;委员:王汉青、李树堂、寇书文、王维中、安银章、刘银祥等7人;寇书文为中共青山区委组织部长,石明功为组织部副部长,苗金玉任宣传部副部长,罗字德任区团工委副书记,王玉莲任区妇联副主任。

9月 国家投资兴建的光荣道小学、光荣道第二小学、进步道小学、哈达道小学、互助道小学相继建成开学。

10月1日 包头市百货公司青山区百货大楼落成,正式开张营业。

10月15日 包头市在青山区筹建的两所中学--包头市第四中学、包头市第五中学先后建成开学。

11月19~22日 包头市青山区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会代表120人,选举王汉青为区长、李树堂为副区长。正式成立中共青山区人民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办公室、民政科、工商科、粮食科、文教科、卫生科等职能办事机构。

11月 包头市新市区人民法庭,改建为青山区人民法院,院长安银章。

12月17日 援建内蒙古二机厂的苏联专家组组长、土建专家高尔巴克夫到厂。

1956年 青山区人口达9万余人,建立居民委员会25个,建起厂房、高楼、平房宿舍200万平方米。建立百货、食品、蔬菜、水产、日杂、医药、饮食、粮食、煤炭、银行、邮电等商业服务网点87个,由天津、上海、张家口、东北等地调商业服务人员达2 800余人,经营商品达1.9万余种,由东河区迁来木业、修鞋、修车、缝纫、工艺等手工业服务社5个,职工552人,开办服务网点15个。市政兴建中学2所、小学5所,座落在呼得木林大街六号街坊的青山区党政办公大楼建成。纵贯青山区南北的富强路,东西横穿青山区的青山东路沥青马路建成。

1956年 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承担完成了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能反应堆的安装工程建设(属国防尖端工程建设)。1957年

3月14日~4月21日 青山区发生麻疹、流行性感冒。患者2.2万人,日最高发病1 519人次。

3月 国营二○二厂筹备处驻包办事处成立,李恺为主任,开始厂址地形测绘。

5月至次年7月 青山区598名干部中开展"反右派"斗争。划定"右派分子"20人,占干部总数的3.8%。运动中对手工业合作社社员、商业服务业职工中暴露出来的4名"反社会主义分子",也组织了斗争。错划"右派"在1978年摘帽改正。

6月上旬 青山区文化馆举办首次避孕展览会,观众达1.1万余人。

6月 中共青山区委员会财贸部、青山区妇女联合会先后成立。

7月1日 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建立。王德春任检察长。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青山区检察院被撤销。1978年7月,检察院建制恢复,1980年1月1日,正式办公。

7月 中共青山区纪委监察局配备书记、副书记、干部各1名。并召开全区党团员、群众积极分子大会,传达了上级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同时要求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

9月24~28日 青山区第一届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苏平为区长、恩和巴雅尔为副区长。

10月15日 中苏两国签订建厂初步设计协议;中国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部长宋任穷批准国营二○二厂初步设计计划任务书。

10月 中共青山区委正式设立常务委员会。

Δ 青山区开展全民整风运动。

12月底 青山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系统建成。次年5月1日,包头市给水工程竣工投产。

12月 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内蒙古二机厂列入军队警卫目标。包头市军分区公安部队二营进驻工厂,担负警戒任务。

1957年 青山区常住人口达9.2万余人,比1956年增加41%,又从东河区迁来木器厂、笼箩社等,商业服务、手工业服务增加为37个行业,110个网点;小学在校学生6 538人,是1956年2 887人的246%,创办民办中学一所,招生137人;建起华建俱乐部、青山影院两个文化娱乐场所。1958年

1月8日 中共青山区委"肃反五人小组"成立。领导全区"肃反"运动和社会"镇反"运动。至1962年5月结束。

1月10日 青山区动员干部下农村、工厂劳动锻炼,25日欢送第一批3名干部下乡,全年深入到农村、工厂参加锻炼干部70名。

2月21日 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自由路、赛音道3个街道办事处中共总支委员会成立。

3月 二机部调杨绍曾任内蒙古二机厂厂长,原党委书记于健外调任职,原厂长刘泽华任厂党委书记。

4月2~6日 青山区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 座落在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5号街坊的包头市第四医院建成开诊。

5月 青山区在全区14个单位884名干部中,开展审干工作,于9月15日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为44名被审查对象做了结论。

6月19日 中共包头市委、市人委发出《关于取消地区津贴的通知》,确定从7月1日起职工一律取消地区津贴。

Δ 内蒙古一机厂第一座电炉投产,炼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炉钢水。

6月28~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视察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并题词"偃武修文,安不忘危"。

7月7~9日 中共青山区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当然代表17名、正式代表81名、列席代表17名。另外邀请来宾和党外人士27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区委第一书记田瑞成作了《整风工作总结报告》,区委书记苏平作了《为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而奋斗》的报告。23名代表、5名列席代表发了言。印发了7个有发明创造的典型材料。

7月12日 青山区商业局成立。

7月18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朱德,在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陪同下,再次视察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题词"鼓足干劲,努力跃进!"、"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同时并举"。

8月7日 位于前口子水闸决口。青山区人民委员会在包头市人民委员会统一部署下领导全区职工群众,奋战12个小时,堵住决口。

Δ 包头市搪瓷厂动工建设,于1962年7月1日交市有关部门管理。

8月 中共中央提出钢铁产量翻一番,中共青山区委、区人委组织发动全区各工厂、机关、学校、街道居民,男女老少齐上阵,大搞群众炼钢炼铁运动。到年底产铁224吨、钢59公斤。

9月1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9月 中共青山区委员会工业部成立。

10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包头市委第一书记苏谦益等领导陪同下视察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指示要"军民共举"、"和战结合",勉励大家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10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罗荣桓,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中共中央委员、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陈奇涵视察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

10月 青山区建立民兵师。有关单位分别组成团、营、连、排。

Δ 青山区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

12月25日 内蒙古一机厂试制成功第一台主产品,填补了中国国防工业生产中一项空白。27日,内蒙古一机厂党委和厂部联名向一机部、一机部五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中共包头市委报喜。

1958年 包头市纺织厂筹建开工。

2月17日 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部长宋任穷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3月23~25日 中共青山区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召开。会上区委副书记苏平传达了中共包头市第二届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区委书记田瑞成作了《一九五八年工作总结》报告,区委副书记曹子成作了《一九五九年工作任务》报告。

3月 青山区接管新市区卫生所,改名为青山区卫生所。

4月16日 内蒙古一机厂炼出第一炉可制作主产品的特种钢。

4月25日 内蒙古二机厂2 000吨水压机开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杨植霖,包头市领导高锦明、李质以及一机部有关领导亲临工厂祝贺。

4月 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承建的内蒙古一机厂、二机厂的安装工程正处于施工高潮。建筑工程部、安装总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召开"全国安装企业快速施工经验交流现场会"。各省、市、自治区和直属工程局的安装公司领导参加了现场会,并到内蒙古一机厂、内蒙古二机厂的安装公司施工现场参观。大会由安装总局副局长王瑞峰主持,国家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做了总结报告。并进行视察。

6月3日至7月20日 青山区组织3 500多人次,参加昆都仑水库建设。挖土石方1.8万立方米,超额45.3%完成任务。

9月 青山区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王治平为工会主席。1964年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撤销青山区工会组织机构。

Δ 青山区工会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

10月1日 内蒙古二机厂一号平炉提前15天出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中共包头市第一书记苏谦益,包头市领导高锦明、李质和苏联专家亲临炉前观看出钢。

Δ 内蒙古一、二机厂干部、工人亲手制造的主产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祝大典上,顺利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10月10日 青山区广播站成立。

10月15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参加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后,在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陪同下,到驻区大厂视察,并同工人、干部亲切交谈。

Δ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参加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庆祝大会期间,接见国营二○二厂厂长张诚等人时指示:"要大胆而又扎扎实实的工作,把原子能事业搞上去。"

10月15~16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汗,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克实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负责人先后分四批,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10月 内蒙古一机厂的哈斯楚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11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到驻区工厂视察。

11月 郝志恒调来青山区任中共青山区委书记兼代区长,在1960年5月召开的青山区二届三次人代会上选为区长。

12月28日 北京公私合营油布雨具厂迁到青山区,改产绝缘材料。次年组织生产,改名为包头市青山区绝缘材料厂。1962年7月1日该厂上交市有关局管理。

12月 包头市中医联合医院,派出温玉亭、高耀章等10余人,在赛音道5号街坊(今青山区中医院),投资4万元,开办青山区第一个中医门诊部。

1959年 青山区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在干部中开展反右倾运动,有些人受了批判,后于1962年甄别平反。

Δ 内蒙古自治区安装工程公司接受了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厅的机电设备、通风、电气照明、舞台装置的安装任务。

Δ 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被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命名为全国红旗单位。

Δ 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二工区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光荣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代会。

1月 内蒙古二机厂红旗二号导弹发射架投入试制,于1963年试制成功。

2月27日 二机部部长刘杰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3月 中共青山区委员会统战部、农牧部成立。

Δ 因包头市郊区建制撤销,青山区接管1个农村公社。1963年3月,恢复郊区建制后,将该公社划归郊区管理。

4月3~6日 中共包头市青山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中共青山区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其中,第一书记:田瑞成;书记:郝志恒;常委:王钦、田瑞成、安银章、李冰、郝志恒、恩和巴雅尔(蒙古族)、曹子成、寇书文。中共青山区委执行县级代表大会职权,每届任期2年。

全国大办城市人民公社。中共青山区委提出口号:"4月15日掀起高潮,'五一'基本组织起,'六一'全部公社化"。青山区当时规划:呼得木林大街以东,以内蒙古一机厂为主,成立火箭人民公社,后称自由路公社;呼得木林大街以西,文化路南侧以第二工程局(今内蒙古第二工程公司、安装公司等)为主,成立幸福人民公社(后称幸福路公社);呼得木林大街以西,文化路北以内蒙古二机厂为主,成立青山人民公社(后称富强路人民公社)。截止4月30日,全区以工厂、机关、学校为中心组织起的人民公社56个,入社人数4.12万人。(不包括在职人员),入社劳动力人数1.47万人,办起各种生产项目26个,生产组、队277个,服务站98个,组织起食堂18个,入伙人数567个,组织起托儿所、幼儿园66个,入托幼儿4

4月 青山区开展反贪污偷盗、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5月16~19日 青山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青山区人委四楼会议室召开,会期4天。会议选举郝志恒为青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5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到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6月24日 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7月12日 共青团青山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刘云涛为书记。

8月12日 帮助内蒙古二机厂工作的最后5名苏联专家全部撤离。

8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青山区开展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工作。历时3年,至1963年底,共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8.4万人。其中精简职工3.2万余人。

9月24日 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到内蒙古二机厂视察,二机部部长赵尔陆陪同。

10月20日 青山区再次开展内部"肃反"和社会"镇反"运动,历时1年7个月,至1962年5月结束。

10月29日 国务院国防科工委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11月3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林彪到驻区内蒙古第一、第二机械厂视察。

11月28日至12月1日 青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出区长郝志恒、副区长阿力塔、陈延俊,法院院长徐启发。

11月 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2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军区、中共包头市委和三机部五局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内蒙古二机厂帮助整风。

4月 原包头市园林处管理的自由公园、哈达公园交青山区人民委员会管理。

9月9日 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到包头,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参观。

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11月4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杨绍曾任内蒙古二机厂党委书记,窦森瑜任厂长,原党委书记刘泽华外调任职。

11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到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陪同。陈毅副总理在青山宾馆接见国营二○二厂厂长张诚及部分技术人员。

12月 内蒙古二机厂职工医院儿科在全国首次采用犹戈辛治疗小儿心衰获得成功。

1961年 青山区在贯彻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的过程中,开放了自由市场。

1月1日 青山区税务局改称包头市税务局青山区税务分局。

1月25日 青山区民兵领导小组改为青山区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志恒,副主任委员陈延俊、张洪基。

2月13日 青山区卫生所改称为青山区医院。

2月24日 包头市第四医院赛音道、自由路两个妇幼保健站合并在一起,成立青山区妇幼保健站。地址在自由路5号街坊。

3月21~24日 青山区第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补选王钦为副区长、冯月珍为法院院长。

6月1日 青山区机械厂、炼油厂停办。青山区制鞋厂更名为包头市第二制鞋厂。

6月2日 中共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到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同来视察的有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公安部部长谢富治、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峰、国防工委常委赵尔陆。

7月1日 青山区搪瓷厂、电池厂、绝缘材料厂交包头市领导。

7月 青山区财贸部、工业部、农牧部、统战部、城市公社办公室同时被撤消。

10月19日 青山区撤销区计委、农牧科、统计科。文教卫生科改为教育局、卫生局、民政科改为民政劳动局、人事科改为人事监察科、财政局改为财政科。重建城建交通科。

10月 中共青山区委报请中共包头市委,拟在乌素图工人村成立街道办事处。

11月21~24日 中共青山区首届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坚决贯彻八届十中全会精神,更高地举起"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做好工作,争取新的胜利的决议》。

12月12日 青山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中共青山区委四楼会议室召开,会期4天。

1月14~16日 青山区农牧业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4人,其中正式代表56人,列席代表28人。

3月 青山区在全区青年中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号召全区青年以雷锋为榜样,人人做雷锋式好青年。

4月 中共青山区委员会成立"新五反"(反贪污偷盗、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分散主义)办公室。在全区进行以"新五反"为内容,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干部、职工、居民中开展"反对修正主义"的宣传教育。

9月1日 包头市第二十二中学建成开学。

10月13日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并题词:"力争上游,自力更生"。同来视察的有中央监委副书记钱正英及中央候补委员范文澜。同时,接见国营二○二厂厂长张诚。

10月29日 青山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共青山区委四楼会议室召开,会期5天。会议选举郝志恒为青山区人民政府区长,并选举产生了副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出席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2月 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二机厂联合设计制造的高频电脉冲床获得成功,其性能接近国际水平。

1963年 根据上级规定,青山区农村公社、工业生产社、交通运输企业交给包头市郊区和包头市有关局接管。撤销青山区供销合作社机关。

3月10日 青山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4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康生,在自治区主席乌兰夫陪同下,到驻区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

5月26日~7月25日 青山区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这次普查登记,青山区总户数为2.07万户,总人口为10.78万人(其中未落户常住人口743人),实有户口常住人口10.7万人。

6月19日 中共包头市委决定,工人村办事处收归市管,设立市属乌素图办事处。

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11月 中共青山区委常委轮流参加"四清工作队",到农村、工厂指导"四清"运动。

1964年 青山区民政劳动局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后10批,共下乡111人。

3月 出于"四清"运动工作的需要,中共包头市委批准成立了中共青山区委临时常务委员会。

7月27日 二机部部长刘杰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1965年,青山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四清"试点,从1964年11月开始,先在驻区3个大厂开展"四清"运动,相继在驻区财贸系统和区属3个公社、58个居委会(占全区居委会总数的80.3%)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后期建立贫协会57个。

6月8日 中共青山区委482次常委会议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全区"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式开始。

6月11日 马里、苏丹联盟政治局委员、马里司法部部长马马社·马戴拉·凯塔率领的马里代表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逸伦等陪同下,到驻区工厂参观。

6月17日 青山区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有:寇书文、陈延俊、阿力塔、王钦、刘银祥、刘书爽、黄金榜、张洪基、李志贺等。

中共青山区委组成3个工作组分赴青山区民政劳动局、文教局、卫生局开展"文化大革命"。

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份红卫兵上街"造反",破"四旧"。

8月 青山区进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宣传。

10月26日 青山区成立红卫兵接待站。

10月 开始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机关瘫痪,群众组织纷纷建立起来。

1966年 区属各单位纷纷成立"战斗队"。

1月22日 青山区群众组织受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部分群众组织夺了中共青山区委、区人委的权,领导干部靠边站。各级党政机构瘫痪。

3月17日 青山区在人民武装部的主持下,宣布"一二二"夺权无效,进行重新夺权,组成了有群众代表、革命领导干部、人民解放军"三结合"的青山区革命委员会。

4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解决内蒙古自治区问题的"八条决定"。

5月8日 青山区党、政办公大楼被群众组织砸毁,楼内所有木器家具,楼外100张木床全被砸烂。

3月5日 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滕海青,在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作"挖肃"(即"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以后统称"清理阶级队伍")动员报告。此后掀起"挖肃"高潮。

3月23日 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包头市青山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主任康昌,副主任张洪基、郝志恒。原中共青山区委和区人委被取代。

3月 青山区成立"挖肃"前线指挥部,设核心小组。

4月 青山区各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

5月4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在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召开青山区批斗大会,揪斗青山区教育局部分老教师及青山区干部。

5月 青山区文教局、民政劳动局、公交系统、工商局成立领导班子。

6月6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郝志恒、副组长寇书文、俞尧明。

7月16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同年,青山区开展以"挖乌兰夫黑线、肃乌兰夫流毒"、"挖新内人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都被定为冤假错案,后平反。)为主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

7月 青山区700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月21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在哈达道小学召开,出席会议148人。会议由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郝志恒主持,副主任张洪基致开幕词。会议中心内容:继续深入开展"挖肃"斗争。

9月 工宣队进驻青山区,二公司一处工宣队进驻区机关,内蒙古二机厂工宣队进驻富强路办事处,内蒙古一机厂工宣队进驻大庆办事处,重新排队搞"大联合"、"三结合"。

Δ 青山区医院与包头市第四医院合并,成立青山区防治医院。

10月22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人民保卫部成立。

11月 包头市饮食服务公司所属青山区商店、门市,归青山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1年6月,又收归包头市实行条条管理。

Δ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在青山区原第四医院成立挖"新内人党"小分队,私设公堂、刑讯逼供,当场就有打残、斗病事件发生。

1月3日 青山区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

3月 内蒙古二机厂用"708钢"锻制主产品部件试验成功,该项成果在1978年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4月 内蒙古二机厂406车间工人徐桂荣、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工人李风英当选为中共九大代表,并出席会议。

Δ 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召开了6 000多职工参加的"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反对无政府主义,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表扬。

5月 青山区从1968年开始大挖"新内人党"的运动,直至1969年中共中央下达"五二二"批示后,这场残酷的斗争才停止,"挖肃"办公室被撤销。"挖肃"运动中青山区共挖出"新内人党"126人。

6月28日 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中央军委办事组委托北京军区和五机部军管会在北京召开内蒙古一机厂、二机厂"抓革命、促生产"会议。

9月4日 青山区人民防空指挥部成立。

9月 青山区7~8月刮起的"经济风波"(即补发工资风波)被刹住,区工交系统发放13万元。

10月1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邀请全国各民族代表1万名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公司冯维刚(抹灰工)、焦胡亭(瓦工)、顾同允(瓦工)、赵广智(干部)4人参加了国庆观礼。

12月19日 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全面军事管制的精神,北京军区包头市前线指挥部派1561部队军管组进驻青山区实行军管。

1969年 包头市无线电专用设备厂成立。1971年,改为包头市红光机械厂。

1月 在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五七"指示精神指引下,青山区贯彻包头市1970年43号《关于创办五七工厂》的文件,在各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下,开始兴办"五七"工厂,从1~9月,共办13家。

3月 青山区将70余名干部送往包头市军管会在麻池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青山区干部被编为五连。

4月 青山区开展大批判(对"封、资、修"的人和事进行批判斗争),有大批判组57个,成员208人,另外还有629个骨干分子,设大批判专栏78个。

Δ 包头市批给青山区战备经费18万元,修筑防空工事。

5月7日 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第一个集体企业--"五七"营正式成立,1983年1月,改名为综合生产公司。

5月17日 国防部长粟裕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8月3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决定,从9月1日起,区革命委员会办事机构公章开始启用。

1970年 1970~1971年青山区进行修筑人防工程两期大会战,第一期工程总长3 204米,建筑面积6 408平方米。第二期工程总长为2 896米。

1月 青山区公安分局实施第二次战役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同时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3月11日 青山区军管小组召开青山区革命委员会"补台"大会,即青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会期2天。会议听取了革命委员会主任胡嘉富作的《关于革命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

3月14日 包头市青山区革命委员会调整,增补调整的革命委员会委员由32人组成。主任胡嘉富,副主任李明、吴锡纯。领导班子由军代表、革命干部、革命群众代表组成。

3月20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下设3个组:政工组、办事组、生产组;5个科:工交科、粮食科、商业科、财税科、文卫科。

3月25~29日 中共青山区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书记胡嘉富,副书记李明。

5月6日 青山区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由15人组成青山区革命工人委员会(简称工代会),王景云、王荣贵任正副主任。截至11月,全区有11个单位建立基层工代会。

5月 青山区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同时落实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六二六"指示,医务人员下乡。

6月 青山区成立 "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办公室,青山区展开"清队"、"一打三反"运动,掀起了大揭发、大检举、大清查、大批判高潮。

8月5日 青山区贯彻包头市革委会决定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和刑事犯罪的运动。

9月13日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叛逃,所乘三叉戟飞机坠毁于蒙古国温都尔汗地区。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和基本路线教育。

9月 青山区在"一打三反"、"双打"运动中,共处理有问题人员89人,清理阶级队伍定案人员39人。

12月 青山区加强战备工作,制定人口疏散方案,充实了防空支前专业队伍,挖掘、修复地道、防空洞。

1月23日 共青团青山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86人。

2月 根据上级关于批判林彪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的指示,青山区革命委员会抽调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批判活动。

3月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传达学习12号文件《毛主席在外地巡视期间同各地负责同志谈话纪要》,组织群众对林彪一伙进行革命大批判。

4月3日 青山区工会在文化馆举办了工业学大庆展览,组织全区职工群众向大庆和铁人王进喜学习,促进了全区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的发展。

4月25~27日 召开青山区妇联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29名。

5月 青山区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

Δ 学习中共中央12号文件,青山区深入开展批判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活动。

6月 青山区应建工代会的基层单位已全部建立,并成立了35个工代小组,选出了工代会委员53名。

7月1日 内蒙古二机厂成立工人大学,招收产品制造专业学员60名。

11月1日 青山区人民法院恢复。法院由公安分局分出办公。

12月16日 中共包头市委、包头军分区通知,撤销战备小组,成立人民防空小组,设立人民防空办公室。

12月 青山区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评选了10个先进单位,45个先进车间(班组)和86个先进个人;并推选出11个先进集体和个人,出席市工业学大庆先代会。

1972年底 进驻青山区的军管组织陆续撤走。

2月 中共青山区委扩大会议召开,学习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批林整风的指示,对1972年批林整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全区批林整风形势,讨论1973年的工作安排。

5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窦森瑜为内蒙古二机厂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

5月28~30日 青山区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青山区工会第三届委员会。

5月 青山区在基层工会建立女工委员会,并普遍抓了计划生育,提倡晚婚等工作。全区约有600余名女职工实行计划生育。

9月 包头市编委给青山区下达编制203人。"文化大革命"前原有183人。

10月22日 青山区布置学习中共十大文件,以批林为主,批孔和批林相结合。

10月 中共青山区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恢复。

11月6日 青山区正式成立青山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

12月5日 青山区成立战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撤销人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1月14日 青山区工会召开全区先代会,表彰先进集体51人,先进个人117人。

2月 《人民日报》发表《把批林批孔的斗争进行到底》的社论。青山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Δ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党组成立。

4月8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决定造林30万株,育苗30亩,由本月10日开始,30日完成。

8月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批林批孔"汇报会,至11月结束,驻区大企业领导干部代表、两派头头、工人代表200多人参加会议。

10月 青山区由知青办主任伍龙带知识青年去土右旗苏波盖公社东老藏营村下乡。

11月1日 青山区工交局"五七办公室"划出,另成立包头市青山区革命委员会"五七办公室"。

12月1日 青山区新增设2个城市人民公社,即青山区民主路和先锋道人民公社。

1月 内蒙古二机厂605车间宋海发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

2月 青山区工会积极发动和组织职工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全区有业余学马列小组43个,有人员674人,工人理论辅导员104人。青山区工会选送36名工会兼职干部和工人理论骨干,短期离职去市工会参加理论学习。

3月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组织全区学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组织专门理论学习会6次,中共青山区委在全区举办理论学习班4期,参加人数达162人次,召开理论交流会1次,有100余人参加会议。全区12个党委、总支先后举办理论骨干学习班26期。

4月7日 青山区工会召开区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与会代表155人,中共青山区委书记吴锡纯作了报告。

4月14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刘培元任内蒙古二机厂党委书记。

6月 青山区成立"七二一"工人大学,开办2个班,有学员80人,兼职教师7人,坚持办学1年多,于1976年第三季度停办。

Δ 6月至次年1月,青山区城市人民公社普遍成立向阳院,共建645个社会主义大院。

7月18日 青山区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105人。

8月13日 内蒙古一、二机厂下放给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实行内蒙古自治区和五机部双重领导,以自治区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8月 国务院副总理孙健到内蒙古二机厂视察。

11月中旬~次年春 青山区掀起"231"活动,即"两打、三整顿、一教育"活动。"两打"是打击现行反革命和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贪污盗窃和投机倒把活动;"三整顿"是整顿铁路、整顿内部、整顿城市管理和秩序;"一教育"是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具体的说是加强在校学生、青年工人和社会青年的教育,至年底结束。

1月8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青山区干部、群众自发地以不同形式进行悼念活动。

4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天安门广场事件为由,错误地决定撤销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根据上级指示,青山区也错误地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8月24日 中共包头市委通知:关于落实战时动员任务,组建包头市民兵独立师、旗县区民兵独立团的问题。青山区组建一个步兵团,全团2 165人,包括干部308名。

9月9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青山区区属各机关、学校、工厂、公社普设灵堂,进行吊唁。18日下午3时,青山区人民隆重集会,收听北京举行的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实况,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泽东。

10月23日 包头市在青山区棉纺厂西边的广场召开20万人大会,青山区参加7万人,会上由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宫宝禄宣读中央12号文件。

10月 青山区召开批判"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杨文元)千人大会。

11月 青山区成立抗震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抗震工作。

12月 青山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区人民武装部认真整顿民兵组织。1977年

1月8日 青山区各族各界人民以小型多种方式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

3月24~26日 中共青山区委、青山区革命委员会联合召开青山区"抓革命、促生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230人,会期3天。

3月 中共青山区委成立学"富六一委"办公室,"富六一委",即区属富强路六号街坊一居委会的简称。(学"富六一委"即是号召全区各街道委员会学习他们组织居民生产办街道生产服务网点的经验)。

6月20~9月30日 中共青山区委在先锋公社搞整党整风试点,伍龙副书记挂帅,陈庆祥具体负责。内容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着手整顿领导班子,要求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自己。

7月8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对内蒙古二机厂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窦森瑜专任内蒙古二机厂党委书记,免去其革命委员会主任职务,郭成述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刘培元调五机部工作。

7月10日 中共青山区委、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召开青山区工业学大庆会议,会期4天。

7月26日 呼和浩特市组织百人参观团到青山区参观。参观了青山区富强路六街坊一居委会。

8月6日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期间,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张冲,率领包头分团到内蒙古一机厂视察,转达中央对内蒙古一机厂各族职工的关怀。到厂视察的代表团成员有: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张承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秘书长梁华新,陪同代表团一起参观的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铎、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王川、内蒙古自治区国防工办副主任陈之向和工作组组长芦克勤、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宫宝禄等。

11月2日 中共青山区委抽调15名干部(处科级干部3人,一般干部12人),组成农村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深入农村。

1月6日 中共青山区委成立调资办公室,为全区部分职工调整工资。此次调资面2%。

2月6日 国家国防工办主任洪学智、五机部部长张珍到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检查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书记池必卿和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赵军陪同。

2月26日 国营二○二厂党委书记李德逊、内蒙古二机厂407车间工人孙凤仁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会议。

4月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尤太忠到内蒙古二机厂检查工作。

5月 青山区在全区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6月7~9日 青山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区"五七"办礼堂召开。出席本届会议代表284名。会议选举吴锡纯为革命委员会主任,阿力塔、王文正、伍龙、白玉为副主任。选举冯月珍为青山区人民法院院长,王德春为青山区人民检查院检察长。

6月12日 二机部部长刘杰到国营二○二厂视察。

9月3~5日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国防工办主任洪学智、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张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尤太忠等,到内蒙古一机厂检查工作,听取厂领导工作汇报,并接见了内蒙古一、二机厂和市有关单位的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

9月27日 青山区为贯彻中共包头市委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尽快纠正冤假错案和处理积案,中共青山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信访科。

11月10日 经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任命吴锡纯为中共青山区委书记,免去田霖中共青山区委书记职务。

12月6日 中共青山区委决定追认青山区公安分局第五派出所指导员赵建业为模范共产党员;包头市公安局追认他为模范指导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他为烈士。

1978年 包头市师范专科学校,由麻池迁到青山区原包头第十中学校址。该校创办于1958年,1963年停办,1971年恢复,成为驻青山区第一所普通高等学校。

Δ 包头市教育学院在青山区育才小区创建。

Δ  青山区螺丝厂王俊岳,富强路六号街坊郭月娥,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学大庆先代会。

Δ  内蒙古二机厂科技人员张文绍,于1974年在全国首次提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电解加工成型规律与工具阴极的设计和计算等比较系统的理论。该理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Δ  青山区完成全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0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27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897万元。

1月14日 五机部部长张珍到内蒙古二机厂检查工作。

2月28日 中共青山区委、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命名富强路六号街坊第一居委会等11个居委会为模范居委会,命名郭月娥等11名街道干部为街道工作标兵。

2月 中共青山区委、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青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制4人。

3月22日 中共青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编制8人。

3月初 青山区团结大街东口的包头市第三十六中学建成开学。

3~6月 青山区开展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活动,并落实改正了错划右派等工作。

5月4日 青山区撤销工交局、"五七"办,建立青山区企事业管理局。

6月 青山区成立科技工作者群众团体组织--青山区科学技术协会。

7月10日 青山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包头市青山区劳动服务公司;撤销青山区财政税务局;成立青山区革命委员会财政局、税务局。

7月21日 经中共包头市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共包头市青山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8月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到内蒙古一、二机厂、国营二○二厂视察。

8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到内蒙古一机厂视察,并为内蒙古一机厂题词:"为国防现代化而奋斗"。

8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周惠到内蒙古二机厂检查工作。

8月26日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到内蒙古一机厂视察。

9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到内蒙古一、二机厂视察。国防工办主任洪学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宋承志、五机部部长张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张鹏图、中共包头市委第二书记成枫涛等领导陪同。

9月 共青团青山区委在全区青年中开展改造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德、争当树立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促进派活动,要求青年做到:有礼貌、讲卫生、守纪律、勤俭节约。

10月1日 座落在青山区的包头市最大的公园--劳动公园建成开园,接待游客。

Δ 青山区原富强路、向阳路、大庆路、民主路、先锋道、红专路人民公社均改为街道办事处。

11月27日 全国爱国卫生现场会在内蒙古二机厂召开。

12月29日 经包头市革命委员会1979年10月20日第35次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同意(包革发[1979]74号),将原青山区卫生所升级为青山区医院。

1979年 青山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40.87万元,其中工商税126.09万元,所得税114.74万元。

Δ 国家经委命名国营二○二厂为全国大庆式企业。

Δ 包头市职工大学筹建,选址青山区育才小区,1981年开始招生。1980年

1月9日 青山区生产服务联社成立。

1月29~31日 中共青山区第三次党员代表会召开,132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青山区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吴锡纯、副书记伍龙、郝承鳌、曹子成;常委8名,委员29名,候补委员6名。

4月 青山区科协与内蒙古二机厂科协,联合召开青山地区科技人员千人大会,会上传达全国科协二大会议精神。

5月7日 五机部部长张珍、副部长韩怀志到内蒙古二机厂检查工作。

5月10日 青山区各条战线评选出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259名,出席市级先进集体16个、先进个人10名,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先代会先进集体2个、个人2名。

5月15日 青山区工交生产系统开展了以优质、高产、多品种、低消耗和安全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小指示、

1984.07-1990.12包头市青山区财政局科员(1989.03-1992.07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函授财税专业学习)
1994.05-2000.10包头市青山区财政局局长(1997.04-1999.12内蒙古大学自考行政管理专业学习)
2000.10-2003.06包头市青山区政府副区长、财政局局长(2000.09-2002.09天津财院研究生进修班学习)
2005.12-2007.12包头市青山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2009.10-2013.01包头市青山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2015.06—包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包头市青山区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