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医院昔阳县中医院属于哪儿的居委会

建制沿革/昔阳县
昔阳昔阳历史悠久,早在就有人类开拓耕耘,夏朝属河西,商朝属微,周属肥子国。春秋时为东山皋落氏之国,秦时属上党,东汉建安末年(219年)为乐平郡。隋大业初年改为乐平县。后几经演变,到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定名为乐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昔阳县。1938年5月,昔阳分东西两县。日县城解放,9月1日昔东、昔西久分重合,成立昔阳县人民政府,上属太行区第二专员公署。1949年5月太行区调整区划,昔阳县改归专区辖。8月太行区撤销,左权专区并归榆次专区,遂为榆次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后专署两次易称,昔阳县归属未变。1958年11月,划归阳泉市辖,改称昔阳县联社。1959年3月易名为昔阳协作区,5月又称昔阳郊区。6月复县归晋中专署辖,属于晋中专区,至今隶属关系未变。
地理环境/昔阳县
地貌全县面积1954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02%,全省总面积的1.25%,全市总面积的11.9%,居全市第4位。昔阳属太行山系,为典型的中低山土石山区地貌。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4%(其中土石山区占70%,黄土丘陵占24%,河川谷地占6%),大部分海拔在900米—1300米之间。最高点为东南部的白羊山1833米,最低点为松溪河出境处,只有560米。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崎岖不平。东部沟谷深切,山石矗立,基石裸露;中部切割较浅,山势缓和,粗骨土、岩石半分化物、黄土复盖地表,是本县主要产粮区;西部地处沁水凹陷带,丘多坡缓,天然次生植被保存良好,为本县重要林区。河流主要有、、南运河水系,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5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1条,主要河流有3条,分别是松溪河、潇河、清漳河。最长的河流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松溪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境内流长73.25公里,总流域面积1473.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5.6%。潇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境内流长22.5公里,流域面积356.8平方公里。清漳河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境内流长19.75公里,流域面积76平方公里。气候昔阳地处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温度回升快,不稳定,日照充足,少雨多风;夏季雨水集中,有干旱、风、雹灾害;秋季多晴朗天气,常有大风、霜冻;冬季寒冷,风多雪少。年平均气温9.3℃。冬季平均气温-6.2℃,最低温度在1月份;夏季平均气温23.9℃,最高温度在7月份。气候爱地形影响,区域差异明显,东部东冶头、孔氏二乡镇年均气温10℃,王寨村一带达11.4℃;西部沾尚、西寨两乡镇及皋落镇东南高地年均气温8℃以下,白羊山仅为2.9℃。无霜期年均162天,最长是孔氏乡,有174天;最短是皋落镇东南一带,仅110天左右。平均为571.9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两月降雨平均342.9毫米,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0 %。12月、1月、2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少月份,3个月总降水量平均为14.4毫米,累年平均雨日为92天,7-8月占31天。北界都一带为全县降水量最少区带,年降水量在480毫米以下,皋落镇东南白羊山一带为全县降水量最多地带,达700毫米以上。
自然资源/昔阳县
矿产资源昔阳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1种,开发利用的矿种14种。其中资源是我县的最主要资源之一,全县含煤岩系总面积为726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7.7%,现勘查面积达到553.08平方公里,占全县含煤面积的72%。预测全县煤炭资源量为73.3亿吨,现已探明储量21.42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铝钒土探明储量为3169.45万吨,主要是李家庄和韩家沟两个矿区,均为中型高、高、低的铝土矿床,多为Ⅱ级和Ⅲ级品,少数为Ⅰ级。白云岩分布在县区东部,面积55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1/4左右,资源量丰富,具有可观经济价值。含钾岩石地层在东冶头—皋落一带广泛分布,含钾9.24%,其层位、厚度、品位稳定,资源量达7亿吨以上。锌矿有方台锌矿区,储量1.43万吨。钴、镍、银为方台锌矿区中伴生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可观,开发前景诱人。铁、铜、铅、硫铁、锰铁、磷等也都有综合开发价值。、、、电石灰岩、、耐火粘土等储量也极为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水资源昔阳县是全省水资源贫乏县份之一。全县水资源总量只有1.36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是0.799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是0.943立方米,重复量是0.3679亿立方米,但利用量只有0.6614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48.42%,且多是地下水,不易开采。人均占有量是560立方米,略低于晋中市平均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8%。由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等因素,昔阳县水资源分区明显。沾尚镇、西寨乡、大寨镇洪水片、乐平镇巴洲片,地表水相对丰富,孔氏乡、东冶头镇、闫庄乡、皋落镇,浅中层水相对丰富,乐平镇、大寨镇、赵壁乡、东冶头镇等乡镇石灰岩岩溶地下水丰富,面积大,但埋藏深,开采难。全县已建成20座水库,其中中型水库有郭庄水库、水峪水库两座,总库容量达3372万立方米,每年调蓄水量约30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0000亩。泉水主要有3处,分别是东冶头镇水磨头泉水、赵壁乡水磨沟泉水和闫庄乡杨赵河泉水。泉流量为466—1148立方米/天。矿泉水主要有3处,分别是李家庄北渡海矿泉水、大寨镇南冶头矿泉水、界都乡崔家庄矿泉水。南冶头矿泉水经鉴定属锶型矿泉水,锶含量0.539毫克/吨,泉流量125—138立方米/天。目前尚未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全县农业用地为亩,除去田坎、地埂、田间小路等辅助用地外,净耕地为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95%。2012年全县实际建设用地净增595.8亩,其中占用耕地202.2亩,整改、复垦、开发新增耕地226.05亩。全县耕地中水浇地面积为4686.6亩,占总耕地1.07%,旱地亩,占总耕地98.63%。全县林业面积约为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37%。其中有林地亩,占林地面积的40.91%,灌木林地为亩,占林地面积的38.83%,疏林地为90934.1亩,占林地面积的10.21%,其它林地总面积89430.6亩,占林地面积10.05%。2012年末,全县森林面积60.358万亩,森林复盖率为20.6%。天然林地分布范围广,分散在东、东南、西面的6个乡镇,比较集中的是西部的沾尚镇、西寨乡,东部的皋落镇、孔氏乡,占全县天然林地面积67%以上。林相不整齐,郁闭度大部分在0.4—0.6之间,0.7以上的很少。全县牧草地面积约为68478.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4%,其中天然牧草地的面积为62478.3亩,占草地面积的91.24%,人工草地和人工改良草地为6000亩,占草地面积的8.76%。全县交通用地约6861.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23%,主要为公路干线、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等所占。水域面积(其中陆地水域面积为3030.3亩,水利设施用地为851亩)约为3881.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3%。省级森林公园1个(大寨森林公园,位于大寨村虎头山,公园北临蒙山,东至虹桥关,南于凤居人主山接壤,西连安家庄天齐庙岭,由大寨旅游区和蒙山风景区组成,总面积为11898.6亩。园区内有各类针叶树林2071.8亩,各类阔叶树林4934.9亩,树种58种,森林复盖率52.6%。)植物资源全县共有高等植物250多种,其中草本植物200余种(中草药材120余种,牧草64种),约占4/5,木本植物50余种,占1/5。此外还有沙棘、油榛等山果和猴头、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类。全县主要森林按优势树种划分,各种树种所占比例:油松林26.6%,栎类林占17.24%,杨树占13.3%,其它树种占42.86%。人工林以杨树、油松为主,其次是刺槐、白榆等。昔阳的天然牧草主要分布在赵壁乡、沾尚镇、西寨乡、孔氏乡。四乡镇牧草面积约占全县牧草面积的57.14%,鲜草产量约占全县鲜草总产量的56.55%。成片的草场牧地以白羊草、苔草、蒿草、碱草、野菊为多,间有禾草、胡枝子、披尖草、早熟禾、二色棘豆等,种类以白羊草、羊胡子草、狗尾草、蒿类及禾草类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豆类和薯类,产区主要分布在皋落镇、赵壁乡、闫庄乡、界都乡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药材、蔬菜等,产区主要分布在沾尚镇、西寨乡。生物资源境内已发现陆栖脊椎动物27目192种,其中鸟类138种,哺乳类37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其中豹、麝、金雕、鸢、苍鹰等野生动物属国家级保护动物。兽类绝大多数为北方种,且以鼠形啮齿类动物为主,大型动物很少。鸟类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麻雀、燕子、灰喜鹊等。两栖与爬行类主要有蛇、壁虎、蜥蜴、青蛙等。鱼类主要有蛇鱼、绵鱼、链鱼、鲤鱼、草鱼、红鳟鱼等。昆虫共计6目96科582种。主要有蜜蜂、蚯蚓、寄生蜂、食蚜蝇、椿橡、蜻蜓、蜘蛛等。
基本概况/昔阳县
昔阳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部,太行山中脊西麓。地处温带、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800-1500米,最高处白羊山海拔1883米,最低处孔氏乡田家湾海拔560米。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9.4℃,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20至170天。境内林木丰茂,牧坡广阔,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四界山环,东瞰邢赵,西屏汾晋,南通辽沁,北控平定,总面积19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全县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昔阳,时称“肥国”,西汉建立沾县,东汉建安末设乐平郡,隋大业二年置乐平县。以后几经演变直至民国元年,定为乐平县。1914年改为昔阳县至今。该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道路崎岖,水源贫乏,丘陵居多,仅在河谷两岸有小片平川。东西两侧地势较高,大部海拔在1200米以上,以西部的老庙山为最高,海拔1698米,是该县清河的发源地。境内主要关隘有东北部的九龙关和东南部的马岭关等。均地处两例高峻、中间低凹,形势险要地带,分别为通往河北井陉、邢台的交通要塞。该县河流呈放射状分布,向东流的松溪河,是昔阳最大河流;向南流的为清漳河;向西流的为潇河。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高粱、豆类、麻类、棉花等。矿藏资源有煤、铁、铝、铜、铅、硫磺、云母、铝土矿等十几种。其中以煤最为丰富。煤田面积达150多平方公里,储量约14亿吨。工业有煤炭、水泥、化工、制药、机械、冶金、食品、服装等行业。交通以公路为主、阳泉至黎城干线公路纵贯县境,并有以县城为中心的数十条县级公路与乡镇级公路联系着全县各乡镇和绝大部分村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昔阳大寨享誉全中国。“农业学大寨”是当时很红的一句口号。层层叠叠的梯田,气势恢宏的北方民居,热情善良的人儿,它给人的感觉非南方的湖光山色可比拟。境内古迹有石马寺,在县城西南15公里的石马村处,是一座石刻造像与庙堂建筑相结合的佛教寺宇,在小型摩崖造像中依崖建寺宇者,为稀有之例。
行政区划/昔阳县
春秋时期,境域属晋,战国归赵,秦属上党郡。东汉建安末年(220年)为乐平郡,隋大业初年改为乐平县。后几经演变,到民国元年(1912年),定名为乐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昔阳县。1938年5月,昔阳分东西两县。1945年8月县城解放,复称昔阳县。1958年11月,划归阳泉市辖,改称昔阳人民公社联社,次年3月易名为昔阳协作区,5月又称昔阳郊区。1960年恢复昔阳县,属于晋中专区(晋中地区、晋中市)。昔阳县建国初为区、村建制,全县共分14区。1953年,改为七个区,80个乡。同年4月取消区级建制,全县500个自然村划为46乡。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制,全县设7个公社,辖344个管区。1962年调整为20个人民公社,辖415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16乡4镇,423个行政村。1996年全县调整为421个行政村。昔阳辖4镇,16乡,421个行政村。4个镇为城关镇、东冶头镇、皋落镇、沾尚镇。16乡为大寨乡、李家庄乡、安坪乡、巴洲乡、凤居乡、赵壁乡、白羊峪乡、丁峪乡、王寨乡、西寨乡、界都乡、瓦邱乡、洪水乡,闫庄乡、杜庄乡、三都乡。其中城关镇辖25个村,东冶头镇辖35个村,皋落镇辖20个村,沾尚镇35个村,大寨乡23个村,李家庄乡16个村,巴洲24个村,安坪26个村,洪水28个村,杜庄乡24个村,三都乡18个村,凤居乡16个村,赵壁乡11个村,白羊峪村19个村,闫庄乡18个村,界都乡17个村,瓦邱乡10个村,丁峪乡15个村,王寨乡11个村,西寨乡30个村。1999年末,全县总人口236113人,其中非农人口29060人,乡村人口207053人。2000年,昔阳县辖4个镇、16个乡:城关镇、东冶头镇、皋落镇、沾尚镇、界都乡、王寨乡、丁峪乡、洪水乡、杜庄乡、阎庄乡、三都乡、赵壁乡、凤居乡、瓦邱乡、李家庄乡、西寨乡、安坪乡、白羊峪乡、大寨乡、巴洲乡。总人口221361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48740皋落镇11664东冶头镇14038沾尚镇8614大寨乡13366洪水乡12161李家庄乡16459安坪乡9802巴洲乡7614杜庄乡7937三都乡9419白羊峪乡8965赵壁乡6546风居乡7871界都乡8470闫庄乡8757瓦邱乡4352丁峪乡6043王寨乡5928西寨乡461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昔阳县乡镇区划调整(本站目前缺资料)。
经济/昔阳县
综述2012年,昔阳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1024万元,同比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145万元,同比增长8.1%;第二产业增加值309868万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11万元,同比增长5.8%。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7.3%、60.6%、32.1%。与2011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5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325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544美元。昔阳县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昔阳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6043万元,同比增长36.1%。按性质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41033万元,同比增长49.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80015万元,同比下降30.3%;其他投资完成37163万元,同比增长104.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832万元,同比增长26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4390万元,同比增长688.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97087万元,同比增长9.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6.6%;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64566万元,同比增长131.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96197万元,同比增长202.0%。第一产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秋色2012年,昔阳县农业总产值达68559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农业44082.3万元,同比增长23.9%;牧业20393.7万元,同比下降4.9%;林业3004.5万元,同比增长16.5%;渔业148.5万元,同比增长14.4%;农林牧渔服务业930万元,同比增长3.3%。全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55343亩,同比增长0.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36827亩,同比增长0.3%,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295941亩,同比增长1.2 %。蔬菜种植面积17002亩,比2011年增加1171亩,同比增长7.4%。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9823吨,比2011年增加22624吨,同比增长17.8%。蔬菜总产量32945.3吨,比2011年减少6042.6吨,同比下降15.5%。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8820.6吨,比2011年减少1366.4吨,同比下降13.4%;奶类产量4659.6吨,同比下降3.9 %;禽蛋产量2557.6吨,同比下降22.9 %;年末大牲畜存栏6755头,同比下降13.1%;猪存栏69370头,同比下降3.3%;羊存栏54542只,同比增长23.4%。第二产业2012年,昔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9231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64355万元(12月月报数),同比增长9.8%。分行业看,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258164万元,同比增长10.4%;天然气开采业完成增加值2622万元,同比增长4.9%;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1616万元,同比下降33.5%;电力行业完成增加值1953万元,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657万元,同比增长7.3%,实现利税109583万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利润39113万元,净增12623万元,同比增长47.7%。2012年,昔阳县建筑业实现总产值2921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总产值28451万元,安装工程总产值661万元,其他产值100万元。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232.7万元。第三产业2012年,昔阳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02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城镇零售额95437万元,同比增长16.8%;乡村零售额69465万元,同比增长13.8%。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完成157596万元,同比增长14.9%;住宿餐饮业完成7306万元,同比增长31.7%。财政金融2012年,昔阳县财政总收入127158万元(含两权收入),同比增长26.7 %,增收绝对额为2680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为41657万元,同比增长23.9 %,增收8042万元。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78517万元,同比增长34.5%,增收20127万元;地税部门完成38008万元,同比增长23.3%,增收7189万元;财政部门完成10633万元,同比下降4.6%,减收510万元。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10009万元,同比下降82.6%;企业所得税完成3201万元,同比下降58.5%;营业税完成8532万元,同比下降11.7%;资源税收完成1914万元,同比下降34.5 %。全县财政总支出完成115532万元,同比增长25.8%。一般预算支出执行96803万元,同比增长18.9%。2012年末,昔阳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6150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44879万元,同比增长7.0%;个人储蓄存款余额638957万元,同比增长15.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8459万元,同比增长7.6%。
交通/昔阳县
交通以公路为主、阳泉至黎城干线公路纵贯县境,并有以县城为中心的数十条县级公路与乡镇级公路联系着全县各乡镇和绝大部分村庄。2012年,昔阳县公路通车里程为1706公里,公路密度为87.3公里/百平方公里。2012年,昔阳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4855辆,比上年增加了561辆,同比增长3.9%,其中:载客汽车12179辆,比上年增加了1770辆,同比增长17.0%;载货汽车2513辆,比上年减少了161辆,同比下降6.0%;其他汽车163辆,比上年减少了1048辆,同比下降86.5%。
社会事业/昔阳县
教育事业截至2012年,昔阳县共有17所,在校生9251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生2451人;小学72所,在校生13448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6045人。卫生事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虎头山层林尽染截至2012年,昔阳县共有卫生机构386个,其中县、中医院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乡卫生院20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修站1个,新农合管理中心1个,卫校1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39张,执业(助理)医师296人。179945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9.8%;35621人参加城镇,参合率98%。文化事业截至2013年,昔阳县有露天戏台350多个、乡镇文化站13个、村文化室365个、文化个体户230多户,县城有松溪公园、电影院、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等十几个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形成了以县图书馆为龙头,乡文化站为纽带,农村文化室、文化专业户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特别是“春芽书屋”被教委命名为“山西省德育基地”,被省关工委与省文化厅命名为农村开展读书活动的示范点,全国妇联将其确定为“妇女儿童读书站”。全县拥有文艺协会6个,专业文艺演出团体5个,从业人员近600人。半专业的民间表演团体20多个,农民锣鼓队320多支,基本上村村都有业余文艺宣传队。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策划编排了大型歌舞剧《岁月如歌》、民间艺术情景剧《唱的幸福落满坡》等一批文艺作品,涌现出史掌元、乔万英、张胜利、梁拉成等一批文化拔尖人才,组织编写了《文化昔阳建设丛书》、《昔阳风光摄影集》、《昔阳文化集萃》,编辑出版了《昔阳古诗今译》。仅2012年就有12件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大奖,16件文艺作品分别获得省市奖项。社会保障2012年,昔阳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34279人,其中,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500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779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499人。全年全县给城乡16296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共计2581.3万元,其中,城市发放生活补助金1081.2万元,农村发放生活补助金1500.1万元。
历史文化/昔阳县
文化综述上世纪50年代,昔阳县曾经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素有“虎头山下多英杰”的称誉,以全国著名农民作曲家史掌元、农民漫画家高毛孩、农民诗人李居鹏、农民剧作家李济胜为代表的一大批“泥腿子”文化人撑起了昔阳县文化繁荣的一片蓝天。名优特产昔阳原名为“跃进大曲”,产于昔阳县酒厂。此酒于1980年、1984年、1988年连获三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等省、市、自治区。“抿圪抖”也叫“抿蝌蚪”,是昔阳民间古老的一种面食。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是昔阳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有八百余年历史。
风景名胜/昔阳县
昔阳,是陈永贵故里,二月河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灿烂的历史,给昔阳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独有的文化遗产。这里有马岭关古长城遗址、石马寺、关山水库、虎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的黄庵脑,有奇峰错列、幽谷盈香的太行大峡谷,有闻名全国的大寨村,更有太行小江南——水磨头渔乡,晋商故居——毛家大院和大寨二村——井沟村。华夏第一村——大寨大寨,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寨投资2亿元,建设了大寨展览馆、大寨民俗馆、民族林、文化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大寨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万元。千年古刹——石马寺石马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是一座 集石窟造像与寺庙殿堂为一体的宗教建筑群,已有1470年的历史,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避暑胜地——龙岩大峡谷龙岩大峡谷位于昔阳县孔氏乡境内,面积47平方公里。景区内峡谷成群、崖壁峭立、沟谷蜿蜒,瀑布广布,现已投入资金2000万元,完成了景区旅游道路、农家乐宾馆等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山乡风情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胜地华北第一峰——黄庵垴黄庵垴景区地处太行山中段,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有大天梯、藏龙洞、一线天等景点。太行渔乡——水磨头水磨头渔乡景区位于东冶头镇水磨头村,有松溪河畔漂流、河湾水库垂钓、钻珠峰顶揽胜、冷泉池塘赏鱼、桃花洞中探奇、农家小院怀旧六大景点。
著名人物/昔阳县
陈永贵陈永贵(日-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出身贫农,1948年陈永贵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陈永贵接替“主动让贤”的原书记贾进才出任中国共产党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支部书记,在环境非常恶劣的的大寨村,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事迹被中央政(中国)府肯定,毛泽东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因此成为全国的榜样。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他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之后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后来在北京逝世。按其遗嘱,骨灰安放回大寨。郭凤莲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1946年生于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三岁失去了母亲,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1962年完小毕业后在大寨务农。1963年参加了大寨的抗灾自救,同当时的“铁姑娘”们一道投入到了“先治坡后治窝”的劳动。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也正是如此,郭凤莲头的的光环越来越耀眼。从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她虽然在大寨工作,但身兼数职,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昔阳县委委员,中共昔阳县委副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2003年、2008年任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日,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焦焕成焦焕成,男,汉族,1949年10月生,山西昔阳县人。1964年2月参加工作,196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正部长级)。 1983.02——1994.05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先后任服务司副司长、司长 。1994.05——1997.05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997.05——2002.07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2.07——2007.09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党组书记。2007.09—— 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名优特产/昔阳县
昔阳大曲原名为“跃进大曲”,产于昔阳县酒厂。此酒于1980年、1984年、1988年连获三届山西省优质产品奖,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内蒙等省、市、自治区。昔阳县在清代就已有酒坊酿出佳酒。此酒原料选用本县特产高粱,皮薄肉厚,质地纯正,使酒味芳香、净爽。以小麦、大麦和豌豆制成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工艺采用经过改革的传统“老五甑(音“zèng”)”,经泥池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洒。适当陈贮,精心勾兑等方法精酿而成。昔阳大曲酒质无色透明清亮,窖香浓郁,醇和味正,绵甜甘冽,回味悠长。
基础建设/昔阳县
一是集中反映在市政建设上,完成了颐民公园、厚基伟业商贸大厦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实施了环城绿化、背街小巷硬化等十二项提升县城品位的重点工程,开工了气势恢宏的松溪河综合治理项目。二是道路建设总投资2.2亿元,完成了207国道改扩建、昔九路大修和冶赵线改造等重点工程,实现了全县县乡油路的循环互通。三是水利建设投资6000万元,实施了赵壁川供水管道改造、关山水库人畜饮水水质净化等39项重点工程,243个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标准化入户。四是电力建设投资2亿元,完成了220千伏输变电站和电网增容改造工程,年新增用电量在全市继续领先。五是通讯实现了全县两人1部电话(手机),仅移动电话一年新增2.4万部,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5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2:51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中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