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恐龙园 同程时代被占领,占领的人守兵在7000...

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是怎么占领广东的,特别是韶关。_百度知道
抗日战争时,日本人是怎么占领广东的,特别是韶关。
请问一下哈,日本人是几时占领广东的?再有听说韶关是个军事要地,如果日本人要打广州,韶关是必经之地。但为什么是广州先失守呢?听说当时日本人跟国民党在韶关打得很激烈,韶关原本貌似多少条古门都被炸了,那么在请问一下韶关是什么时候失守的?我问的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样,广东就在他们的手里了,可是,人民却冒着炮火开船送物资给守军,这让日军大为惊讶日,广州被日军侵占,日军是由海路上岸开始进攻的。首先占领广州是因为广州是广东的首府。
韶关市是一座位于广东省的北部的山城,是当时仅次于广州的广东第二大城市,日军一心要拿下韶关这座城市,也是广东的抗日中心,可是韶关这座山城却成为了抗日中心,所以。
韶关是一座山城,四周都是山,日军想攻下韶关,谈何容易,所以,日军本来想先攻下广州,日军把韶关当时唯一的桥梁——曲江桥炸了。
因为曲江桥被日军炸了,制造出了很多战斗机,当局深感没有空军,很难守住韶关,打通广东的交通线,但韶关的军民早有准备,这些战斗机打下了很多架日本的飞机。由于军民的齐心合力,韶关一直守到1945年1月才沦陷。当日军占领广州后,韶关就成为当时广东的临时省会,日军损失惨重,仍然拿不下韶关这座城市,为了切断韶关的物资补给线,所以当局在韶关现在中山公园的位置建立了临时的飞机制造场
迫使日军退回博罗;独立第20旅在正果击溃日军少数侦察部队。于是,于23日攻占虎门要塞;25日攻陷三水;26日又陷佛山,于29日到达广州南郊,第4战区决定以第186师固守增城正面,并调集战车、炮兵支援、第154师从右翼,独立第20旅从左翼合围日军,企图将日军聚歼于增(城)博(罗)公路间罗浮山下。19日晨,第5师团与海军配合;第104师团在大亚湾右面玻璃厂登陆;中国守军第151师稍作抵抗后于当晚撤退,到达惠州南面,尾随第18师团推进。14日黄昏,日军以优势兵力向惠州发动猛烈攻击,并进至惠阳南郊,日军攻占沙河,并占领广州市区。日军第104师团向广州以北推进,攻占太平场;23日占领从化。与此同时,企图在大亚湾登陆,攻占广州、上海、大连出发到达澎湖集结待命。21日、英德一线,而以一部防守广州。9日,日军第21军主力船队出发,阻击日军,将主力撤至粤北的翁源,当晚撤退,增城失陷;13日攻占平山。第104师团登陆后于12日占领平海,第4战区在广(州)增(城)公路两侧布防。12日凌晨。20日,惠州失陷。16日,日军攻陷博罗后,主力向增城突进;及川支队由惠州向广州作大迂回行动。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竟日,11日晚抵达广东大亚湾。是日晚,在广东仅留7个师、2个旅,兵力分散且装备落后。第12集团军部署在大亚湾至广州、珠江东岸一线。第4战区命令各部向广州附近集结遭到了。广州战役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9月,为封锁中国的海上交通线,配合武汉会战,史称“广州战役”。  10月上旬,日军第21军下辖第5。15日。日军第18师团另一部登陆后即向惠州推进,日军第18师团到达增城:第18师团一部在虾涌以西澳头登陆后、第18,第65军增防东江。17日,第153师在福田一线击溃日军一个联队、第104师团分别从青岛。当时国民政府抽调驻粤军队增援武汉等战场,日军第18师团发动全面攻势,日军第18师团在大亚湾左面和正面虾涌一带登陆;及川支队在盐灶背登陆。至此,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中国守军防线被突破后溃退。日军迂回部队及川支队进攻从化,日军决定进攻广州。10月,中国第4战区部队在广东省广州一带与日军第2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13日占稔山、吉隆、花县,以图截断广州至韶关间联系,继向淡水进攻。中国守军第151师一个营守军在通湖圩南抵抗后撤退。广州战役结束。  此役日军实现切断中国由华南接受外援的交通线,以及策应武汉作战的目的,中国战局深受影响;以第153;14日占领横沥
日本人侵占东三省,其中就有广东。
用飞机大炮喽
韶关城是在民国34(1945)年1月27日沦于敌手的,当时担任曲江(韶关,下同)守备的是国民GMJ第63军187师和第12集团军的直属部队共计8个团兵力,1月25日,日军进攻曲江的时候国军依靠着城南的洲心岛上的三个碉堡对日军进行激烈的抵抗,但是日军在付出了一定代价之后发现了碉堡射界存在死角,日军利用这个死角,打掉了这三座碉堡,碉堡易手,韶关丢失已成定局,7战区总司令余汉谋(高要人)在26日下令曲江守备部队北撤至南雄机场一线进行守备,交战历经二日,整座韶关城就宣告落入敌手,此役中国守军伤亡千余,毙伤敌军近千人。
3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两个人的战争-太平天国占领绍兴时期诸暨的反叛与自卫(太平天国在浙江)书评
我的图书馆
两个人的战争-太平天国占领绍兴时期诸暨的反叛与自卫(太平天国在浙江)书评
& & & &  “今为足下计,如其力穷被执、追悔迟,何若改过自新,转机未晚;诚能去逆效顺,归问天朝,或先遣使陈词,或先造辕请谒,则本爵亦乐为引援,自当转禀宪藩,约定盟期,登坛歃血,以明其心;于是赦尔前愆,覩尔后效,列爵分土,率由旧章,文庆何公,早有成例,近在贵邑,岂不闻乎?”  1862年元月二十七日,太平军对诸暨包村的第四次进攻又以失败告终,万般无奈之下,太平军将领九门御林墩天燕柳致书于东安义军领袖包立身,意欲招安。此时,超过十万人寄居在包村,忐忑不安地等待生死未卜的明天。二十五岁的包立身拥有一支逾万人的军队,他慨然报书曰:  “如以情而论,大清定鼎二百余年矣,厚泽深仁,编孚宇内,使必援为胡为汉之说,岂不闻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载在典籍,历历可稽。择主者但论君之仁与不仁,不必论君之汉与非汉。……是尔列祖列宗先已顺之,今欲藉口华夷,平反旧案,尔不特为大清之叛党;抑且为柳氏之贼子也!”  这封傲慢的回信激怒了太平军,在第五次围剿和第二次招安相继失败后,来王陆顺德甚至发誓说:“宁弃天京,必破包村!”  在中国悲剧性近代史的漫漫长夜中,这又是一次令人难以忍受的内耗。       变局中的江南  1861年11月,北京已入深秋,寒风骤起,一片肃杀。慈禧太后运筹于紫禁城内,出其不意地发动了辛酉政变,将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一网打尽,她对古老帝国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也由此拉开序幕。这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上台后所面临的头号敌人便是席卷南方的太平天国叛乱---一场融合了福音派基督教、原始共产主义、性清教和儒家乌托邦主义的怪诞运动。  而事实上,千里之外的天京,在经历了1856年的内讧后已颓势尽显。洪秀全纵情于声色中以忘却低落的士气与脆弱的防线带来的苦恼,如果没有天才将领李秀成的力挽狂澜,这位天国之子与他的世俗王朝恐怕早已分崩离析。  1860年5月,忠王第二次击破了重建的江南大营,拔掉了天京近在咫尺的眼中钉。同年9月,洪秀全令李秀成、陈玉成各率大军沿长江南北夹进,定于次年4月会师武昌,合力取之。为配合这一重大军事行动,洪秀全还令李世贤、杨辅清等部在皖南、江西牵制清军。  日,安庆失守,至此,太平天国天京以西所有战略重镇全部沦于清廷之手,李秀成闻此变故后立即在赣东北召集新老部属70万人入浙,10月北上严州与李世贤(侍王所部已于同年5月占取金华,为用兵浙江各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会商,决定由李世贤部共10万余人攻打宁波、温州等地,由李秀成率70万大军进攻绍兴、杭州及浙北其他地区。其时浙江境内清军,除杭州、乍浦有八旗兵外,余皆为绿营兵,纪律松懈、士气萎靡,战斗力低下。因此来王陆顺德没有遇到成规模的抵抗便于11月1日占领了绍兴府城,并很快稳定与重建了绍兴的社会秩序。1861年八月廿五日,太平军由浦江攻入诸暨西南。太平天国后期极为艰难的一场攻坚战开始了。     何文庆:不服从的政治  1861年九月初四,太平军在何文庆带领下,分三路越过删坑岭、五指山、布谷岭,攻打花亭、开化、龙泉、金兴等乡,并排骑兵直趋街亭半爿山侦察,至十四日,太平军击溃各地乡团,围困诸暨县城。两年后的1863年元月二十三日,在太平军绍兴各部已如散沙、纷纷弃械投降之际,何文庆遣子长龄率军数千从绍兴驰援诸暨,前锋与清军战于江东下坊门,何部百人战死,何长龄无奈之下退至店口,由临浦入杭。何文庆闻此惨败,泫然流涕,叹曰:“我数万众,今仅千人,复何能为乎?”不久,他便腹泻不止,含恨而死。  谁能料想,这位至死效忠太平天国的英勇战士在 1855年时却是清朝的忠实拥护者。1855年太平军入浙后,诸暨各村纷纷开始设置团练,为即将到来的艰苦防御做好准备。何文庆出生于枫桥前畈村,略知外科医术,有一手好功夫,他奔走于新昌、嵊县、台州等地,以办团练为名建立了一个名为“莲蓬党”的泛军事化组织,数千人聚集在他的麾下。  之后,在与县令许瑶光的一次激烈冲突中,双方僵持不下,经由文庆同宗山阴主事何维俊从中调停,争端方才平息。许瑶光意识到了何文庆这股未经官方认可之私人武装的潜在隐患,他禀奏抚军王有龄请他下令使其隶属于官军。很快,何文庆成为了官方控制下的团练领袖。不久以后,何的团练由于装备落后、风纪欠佳遭到了文瑞的官军的嘲笑,这群自力更生保卫家园的村人无法忍受此种挑衅,口头做出了回击,不料却被对方刺死三人,还被赶出了驻扎的县城。在许瑶光的极力安抚下,何文庆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许厚葬了何的部下,并在地方绅士的资助下满足了他的要求:枪五百杆,抬枪二百杆,火药二百筒,子弹若干,军费钱二千串,船三百艘。何的团练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装备,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他将为家乡血战到底。然而,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1861年五月,何文庆率部投奔太平军,史书对此的记载仅仅是这样一行字,“及上江不守,文庆降敌”。  易帜后何部转战浙东、浙南各州县,攻城略地,与清军、洋枪队浴血奋战,战功赫赫,受职志天燕,颇受来王赏识。何文庆六十岁时,受令驻防曹娥,此时他须眉皓白,驭一宝马,人称“黄忠老将”。  何文庆的转变并非个例,我们将之与湖南浏阳征义堂的事例相比,便会发现由于对堂(非法军事组织)和团基本结构之相似点的忽视以及出于假设的意识形态差异而把它们划分得过为泾渭分明,许瑶光和浏阳县令都犯了相同的错误,他们轻易地把一个前秘密会社纳入了地方军事体系,并草率地给予其极大的信任。孔飞力极富洞察力地指出:一个防御地方的复合组织,因为它内部的凝聚力松散和缺乏共同的政治倾向性,会与已存在的秩序发生冲突;在第一级正统的和异端的集团之间,其地方军事化的性质并无泾渭之别。  文庆身后,太平军兵败如山倒,在运动结束后诸暨的大规模清算中,已经升任嘉兴知府的许瑶光在临走前书告他的继任者朱檏,劝其开棺迁走何的墓穴,朱檏在复信中告诉许瑶光:“穴中有蜈蚣无数,大者长数尺,至二十余条之多,忽然飞去。”  这位曾仕二主的骁将,既未完成保家守土的心愿,也没有找到被许诺的天国。也许只有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才能寄托他寻找家园的焦虑。  包立身:东安义军的末日传奇  “夫以山僻一村氓,集乌合之众,无形险可守,杀敌十余万,相持八九月;虽太平军骁将健卒,闻包村名,无不咋舌骇退,不敢抗衡,呜呼奇矣!”  从《清史稿》到同光年间的地方志都向包立身及东安义军致以了最高的敬意,清廷不仅厚恤死者,且赐十八人为世袭云骑尉,增县学额十二名,建忠义祠垂范后世。  但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书上却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太平军占领绍兴等地之后,上虞、嵊县、新昌、诸暨等地地主纷纷组织“民团”袭扰太平军,尤以诸暨更甚”、“包立身在附近城乡各处延僧供佛,借以聚众,骗得许多人相信”、“气焰十分嚣张”……  包立身身殁之时年不满二十五,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青年在之后的历史叙述中被戴上了天使与魔鬼的双重面具。他迷一般的身份验证了后现代史学的经典理论:根本就没有所谓真相,一切历史都是叙述史。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桎梏,走进他,走进年的诸暨---这座如地狱般的末日危城。  包立身,出生于诸暨东安乡包村,世代为农,据说他口可容拳,举起三百斤的重物不在话下。他的名声始于二十岁时只身上斗子岩,拜一白发老人为师,与众多女子一起学习枪法,他在对太平军两次答复的末尾都提到了这非同寻常的经历:“本统领自幼躬耕,淡于利禄,乃自庚申六月间,蒙列仙之指示,得神将之扶助,行当秣马厉兵,奉天伐暴之举,所谓天与人归。”这段充满了神秘色彩与暗示的经历,在他的崛起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向心作用。  1861年八月,太平军潜入小包村,杀害了村民包谢元,村民愤罹异常,日夜相守。十月,浦江破,父老乡亲相约,一致同意立团练,举立身为领袖。自此,包立身制兵器,发义仓,募四方勇士,以竹木、稻桶、立寨筑内城,编篱为外城,筑坛社,建旗于五方。居中为白色,外设“东”、“安”、“忠”、“义”四营,每个大营统领四个小营,“统领”、“布营阵者”、“参谋”、“顾问”、“亲兵”各司其职。同时,包立身传檄各乡,激励敌忾,山阴、会稽、萧山、嵊县、富阳等附近各州县及本地的富家豪室都扶老携幼,逃入包村避难,一时间 “东安义军”兵马齐备、粮草充足,几与太平天国地方政权成鼎立之势。  包立身确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杰出军事领袖,在他的指挥下,东安义军连战连捷,使太平军不敢小觑,被迫发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封招安诏书。招安未成后,来王陆顺德调集数万人亲征包村,包立身在嵊县团练“胜义军”领袖陈朝云的配合下大败太平军。是役,太平军舟船被烧殆尽,被淹杀一万余人。来王在一曹姓村民的帮助下,躲在一空棺中方得以幸免于难。  值得注意的是,在遭到这样的顽强抵抗后,太平军仍没有放弃招安包立身,又一封诏书传到了包村。包立身态度决绝,反回赠太平军一封义正言辞的招降书。  由于福建中部战事吃紧,太平军终于降低姿态乞和于东安义军,请其勿助清军,并以郡城相与。包的左右认为此中有诈,乃太平军的诱敌之计。和平的橄榄枝再次从双方的手中滑落。  这一次,来王恼羞成怒,誓破包村。他檄告浙东、西诸军,会五王十六主将,合兵百万,连营六十里,筑长围百道围困包村。在如此凌厉的攻势之下,各乡民团纷纷陷落。为了发泄心中郁积的怒气,来王对十二都、十三都、直埠、长澜进行了大清洗,这些千户之村被焚杀殆尽,惨烈之景,不可名状。  1862年四月,太平军扫清包村外围。忙于迎战的包村老小开始求助于异术。东安义军的战士们有的把神马绑在头上,有的把草编织为人形,在它上面施展法术。巫术种种,却难以抵挡太平军的脚步。五月六日,太平军佯装慈溪大梁山吴芳林乡团援兵,由亭子尖山冈攻下古塘,包立身分身乏术,就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盟友。六月初,太平军截腊岭,控制了包村的东道;截蛟岭,控制了包村的北道,从而断绝了包村之粮道。六月九日,东安义军痛失马面山,至此,包村东西要隘皆入太平军之手,十余万人已成瓮中之鳖。  于此生死存亡之际,观察吴晓风派遣冯仰山秘密潜入包村,鼓励包立身率领东安义军突围至二百里外的岔河口,此处一可驻军,二通海舶。吴观察将速派洋船接出包军。包立身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从四千人中挑选精壮力量组成了“红旗队”作为先锋,另立“白黑两旗队”总之,“黄蓝两旗队”保护诸家属,约定会师某处。军队整装待发,等待突围时刻的到来。其时,阴云解驳,天光暗淡,“白旗队”一出村口,便听到村外金鼓大振、炮声隆隆,村民都大惊失色,男女老少数万人拦道号哭:“公去,从亦死,不从亦死;公留,或得苟延旦夕!”包立身愤起组织团练本就为保乡护民,此情此景,怎不能令他动容,长叹一声“命也”后,决定与包村共存亡。  六月十二日,太平军炮轰包村东南,击毁“红旗营”,攻占了菱蓬园、大佛寺等要隘。六月底,被围了八个月的包村弹尽粮绝,这年又天逢大旱,百日无雨,太平军趁机挖断了村后马面山上的水源。东安义军实已无力为继。1862年七月初一(日)早晨,地道火发、尘岔迷漫、天地晦冥,太平军从中杀出,涌入包村,他们将大半年来的怒火肆意发泄,杀戮如斩草菅。一时间哭声震天,惨人心脾。包立身与其妹包美英率亲军数千人死战,退至马面山。太平军围追堵截,包围数重;东安义军鏖战不得脱,包立身中弹身亡,包美英亦力竭自刎;东安义军逐屋抵御,尽皆战死。太平军杀红了眼,四处追逐逃命的乡民。老弱妇幼十四万人,无一幸免,仅可稽姓名者便有14077人。战后收骨筑五坟,世称“十万人墓”。  《清史稿·包立身传》记载:“七月朔日,贼穴隧道自村社庙出,即纵火焚庙,众出不意,大乱。贼遇人即杀,未遇贼者亦仓皇图尽。立身见事败,与其妹凤英率亲军数千人死战,溃围出,至马面山。贼蹑之,围数匝,鏖战不得脱,中弹死。凤英亦力竭自刎死,全家皆遇害,从者亦无一得脱。”  据网友一篇义愤填膺的文章记载,包村有一株老樟树,几年前枯亡,村民准备将之砍伐清理,竟无从下斧下锯,因为树内尽是箭镞、弹片。此足可见当年包村战事之惨烈。  包立身的生死之谜也成了一个永恒的传奇。有人声称在浦江大刀山的山寺中有一白发须眉的老僧,寺中僧人皆道他便是当年东安义军的领袖包立身,而老僧只是含笑不语。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多年以前兵败后的闯王。这些无畏的战士只能遁入空门聊此余生,这是他们的,还是中国的宿命?     千秋功名身后事  1862年,西方列强已经改变了对中国内战的中立态度,太平天国的对手不再仅仅是曾国藩的湘军。但就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太平军的大批主力却被困在了一个毫无战略意义的小山村上,八个月里百万之众为了一时意气血战于宁绍平原,天京的安危似乎已被置之度外。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恐怕罕有其二。  江南地区从宋朝开始,一直是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但在太平天国之后,整个江南一片凋零,以浙江为例:从太平军进攻之前的1858年,至太平天国失败后的1865年,浙江全省人口由3127.4万减少到1497.2万,人口损失1630万,损失比例为 52%;其中,绍兴府八县(会稽、山阴、诸暨、萧山、上虞、余姚、嵊县、新昌)人口由660万减少到260万,人口损失400万,损失比例为60% ;而诸暨人口由90万减少到27万,人口损失63万,损失比例为70% 。  太平军的劝谕至今书于诸暨红桥宣何村“宣何公馆”大门内侧墙上: “雄师到来临,尔民不须惊。放胆在屋内,何必据山林。我国最爱民,只喜那鸡(豕)。财帛吾不取,妇女不奸淫。尔等胡乱行,聚众成匪群。伊乃自作祸,免得受 (极刑)。 谕尔细细听,休更(跟)鞑靼行。胡儿山河末,快为天国民。吾今(细)尽言,尔民自详(忖)。早早来投顺,家业免刁(凋)零。尔为我国民,共享乐升平。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九月十六日。”  而事实上,太平军所到之处“杀人父母,奸人妻女,掳人资财,烧人房屋”,稍有反抗者便枭首示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考察审视这场浮夸异常的反叛运动变成了一个难题,被裹挟在时代风云中的大小人物是褒之还是贬之亦颇费思量。就像曾国藩一样,他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但是他却被马克思主义学者斥责为汉奸刽子手,为了满清异族统治者的利益,背叛及屠杀了同胞。今天,何文庆的故居巍然耸立于诸暨赵家镇,包立身和他的东安义军仍被视为清廷的爪牙、地主的帮凶。而在一个半世纪前的某一天,他们,一个只是精神矍铄的白发老人,一个不过是血气方刚喜欢幻想的青年。  我们需要的到底是“人的历史”还是“阶级的历史”?笔者学识尚浅,实在不能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  《浙江通史·清代卷(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诸暨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绍兴市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中华民国十四年五月崇文印书馆,中共诸暨县委党史办公室1988年8 月20日影印,绍兴图书馆馆藏;  《中国近代史(上册)》,徐中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美】孔飞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美】柯文著,中华书局 2007年2月版;  《太平天国攻打绍兴的部分史料》,网友:绝世草包,刊于网络;           夏传 日于上师大奉贤校区五教 & &&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查看: 4260|回复: 36
从什么时期开始,欧洲人打仗变得狡诈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后退与砍杀 于
21:53 编辑
好像看了下百年战争时期,法国骑兵偷袭了英王的帐篷,拿了许多值钱的东西,还有皇冠之类的。。。
后来好像法国人没什么条件就还给英国了,说是要遵守什么规矩?还出现了(好人查理这鬼玩意儿),在现代绝对看不到的。。
另外貌似欧洲人打仗都会约好地点,并且正面作战的,什么埋伏偷袭之类好像很少弄
还有国王和领主抓到后都是交些赎金就放了(待遇还挺好,不像中国直接砍头。。)而且国王打了败仗,想停战的话,割地赔款就好了。
但是貌似19世纪以后,一旦战争打起,就是你死我活的,皇帝一个接着一个的下台……一旦战败,皇帝貌似除了逃跑就没别的例子了。。
我想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线时间 小时
人类打仗还分狡诈不狡诈?
在线时间 小时
各种偷袭埋伏的也不少的呀。。。拿破仑战争之后战争为了征兵战争把人民也卷进去了吗,之前都是贵族间的战斗自然光明正大一些。。。:time:
在线时间 小时
欧洲人该阴险的时候从来都够阴险。奇袭埋伏这种东西只有在演绎和小说里才满天飞。
在线时间 小时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小国和分散的领地,资源相当有限,战争动员能力不强,规模小,都是围绕着争夺邻近领地而发生的战争,再加上大杀伤性武器还没有普及,所以,贵族与贵族之间在战斗烈度不高的情况下基本能够遵守规则。而贵族骑士强调的是跟同等身份的贵族一对一的较量,以战胜和俘虏对方作为目的,而不是杀死对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武器杀伤力的增大,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争的惨烈程度不断升级,贵族骑士无法承受巨大的伤亡,通通成为了军官阶层,而构成常备军的士兵主要来自于平民阶层。 所以近代和现代的战争所体现出的文明主要是体现在善待战俘和占领地的平民,而不是体现在战斗中。
在线时间 小时
不一定吧,三十年战争时期,有些国王战败并没有什么事啊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初代\村长 于
12:59 编辑
都是人类之间的战争能有什么区别呢,不狡诈的早在几万年前就被淘汰了
特定条件下的约定俗成的战争规则对双方都有好处,头脑清醒的点到为止,战争结束还是好亲戚
某些战争手段不是做不到只是没必要罢了,把兔子逼急也是会咬人的
当然不排除某些脑子不开窍的本末倒置,错把手段当目的
在线时间 小时
fwz 发表于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小国和分散的领地,资源相当有限,战争动员能力不强,规模小,都是围绕着争夺邻近领地而发 ...
跟我想的差不多。。以前的欧洲人经常在打仗前约好时间地点。
而且貌似都是正面冲锋,不会搞什么趁机烧粮之类的损事。感觉真的好像一场军事演练而不是战争。。
在线时间 小时
初代\村长 发表于
都是人类之间的战争能有什么区别呢,不狡诈的早在几万年前就被淘汰了
特定条件下的约定俗成的战争 ...
好像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王真的都是什么亲戚。。我只知道英国国王是法国的一个臣子,而且法国附近的小公国都和法国有亲戚关系。。
要是在中国,除了周朝,貌似就没什么这样的时期了
在线时间 小时
后退与砍杀 发表于
好像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王真的都是什么亲戚。。我只知道英国国王是法国的一个臣子,而且法国附近的小公国都 ...
各国各代王朝的王室本质上基本都沾亲带顾,英法之间的相爱相杀更是人尽皆知,法国做为欧陆第一大国,无论从自身安全考虑,还是为了开疆拓土,用武力强迫小公国与其联姻,几乎可以说是历代法国王室的国策
在线时间 小时
后退与砍杀 发表于
好像欧洲那些国家的国王真的都是什么亲戚。。我只知道英国国王是法国的一个臣子,而且法国附近的小公国都 ...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哈布斯堡家族和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
想知道联姻这招有多鬼畜可以试着玩下P社的十(丧)字(失)军之王2
在线时间 小时
后退与砍杀 发表于
跟我想的差不多。。以前的欧洲人经常在打仗前约好时间地点。
而且貌似都是正面冲锋,不会搞什么趁机烧粮 ...
当时军队的主力是贵族骑士及其扈从,采取正面冲锋是重骑兵的主要作战方式,但也有特殊情况,阿尔库金战役中,英王亨利五世命令骑士下马临时在高地组成重步兵方阵 配合长弓手作战,有效的抵挡人数占优的法国军队。& &&&另外,烧粮是多此一举的,烧粮对于远道而来的入侵者才奏效,但是邻近领地的敌人都会把粮食存放在城堡里,自己只带几天的口粮,不够也可以掠夺。& &所以在十字军东征之前,欧洲军队是没有后勤观念,更没有长途作战的经验。
在线时间 小时
中世纪前期欧洲没什么烧粮的事情主要是没粮可烧,战争无论是兵力还是作战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没到要施展什么大诡计的程度而已。1066年黑撕庭战役,诺曼骑兵佯败引诱敌人放弃阵地追击就全是够狡猾了。
三国演义最后是在明初完稿的,明代的时候,这些军事故事什么的流传就多了,作者就是把这些精彩的战例写到了一个时期给大伙过瘾啊&
嗯嗯,不过感觉这战术放在800年前的三国时期都已经落伍太多了,中国的谋略战术多到不可胜数,或许当时中国随便一个谋士的计策都比欧洲人高明许多。。(个人想法,要是有什么不适,望指出)&
在线时间 小时
英法百年战争,两国王室大家都是亲戚,很多英国贵族在大陆上都有领地,当时国家观念还未成型,都是家族领地,亲属关系,做事按规矩,大家都不吃亏。
鲜花鸡蛋&&在 22:16&&送朵鲜花&&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在线时间 小时
谢前辈的花。
在线时间 小时
脆皮坦克 发表于
欧洲人该阴险的时候从来都够阴险。奇袭埋伏这种东西只有在演绎和小说里才满天飞。
额,瑞士打神罗那次不算奇袭么
在线时间 小时
当然,按照肤色来判断行为方式这种事本身就不靠谱
岛国人觉得自己勇敢,不怕死,对面的美帝都是少爷兵,软弱可欺。然而瓜岛夜战里冲到对方战列舰前面拿小炮扫射甲板放鱼雷,拼死保护主力的,是美国的四艘驱逐舰;大军压境被护航航母和驱逐舰吓走的,是大和,武藏和长门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ladan 于
07:46 编辑
这是法国人特有的骑士精神和浪漫主义作风,这国家现在还这样,没见变狡诈啊.
陆战不开枪...海战不开炮.....
这都是他们干的,欧洲人也不都是都这个样子的 .
他们现在不当老大了,附近的那几个邻居也就自然的不再学着他干傻事了.
要是再让他们当老大,我估计欧洲还会变的这么好玩.
在线时间 小时
让我想起了,相传日本4世纪时的战斗方式:一群农民械斗,竹竿上绑个石块当长矛,械斗人数超过50就算战争。。。。。。。。。。。
在线时间 小时
狼_顾 发表于
让我想起了,相传日本4世纪时的战斗方式:一群农民械斗,竹竿上绑个石块当长矛,械斗人数超过50就算战争。。 ...
快绑上地质锤!
加油马上就骑士了 然后就能有签名图了&
在线时间 小时
一开始都是很正规的下战书&&然后光明正大的对战的&&就和战国时期一样& & 当初根本不会出现夜袭之类的&&就算要打也会下战书&&挂免战牌就不会被打&&但渐渐的就变了&&人们开始用计谋了& &
在线时间 小时
这是一个伪命题。
欧洲人也是人,战争一直就充满了狡诈。从人类最‘正直’的古典时代开始,兵不厌诈的例子就数不胜数,比如著名的攻Troy,攻Syracuse什么的。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初代\村长 于
13:00 编辑
这是公元前300多年的故事了=。=
亚历山大智谋第一回
迂回滕比谷底,兵不血刃稳定希腊局势
——战略性策略(★★★★★)
(注意此战为亚历山大刚即位时,不是亚历山大北伐后对底比斯的突袭)
亚历山大即位初期,四周叛乱迭起,原本从属于马其顿的色萨利及柯林斯以北的希腊城邦开始有独(嘿)立的念头,亚历山大不顾国内政治形势(最大政敌尚在外领兵)尚且凶险不稳,便率兵突袭南方。进至腾比谷地(希腊著名的险地,易守难攻)时,色萨利人要求亚历山大在外驻守,以便他们商议对待他的方式,并且打算暗中进行准备。亚历山大将计就计,假装给色萨利人时间同意议和,在谷地外驻扎,另一方面却暗自命令军队在奥萨山临海的一面隐蔽的修建阶梯,结果迂回绕过了谷地,直接进入后方,色萨利无限可守,遂决定不战而降,与此同时,希腊其他地区也因为受到了震动而且由于缺乏准备,所以依旧臣服于马其顿,并且推举亚历山大作为柯林斯同盟的盟主,亚历山大于是兵不血刃的巩固了其父那并不稳定的胜利
& & 将计就计,笑里藏刀,暗度陈仓,兵贵神速,打草惊蛇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回
借刀杀人,残忍谋杀掉所有潜在对手(★★★)
——权谋性策略
亚历山大生前有一定的政敌,为首的是阿塔拉斯,他在腓力二世死之前是他的岳父,他的女儿和腓力生了一个纯种的马其顿人后裔,并且他还是小亚远征军的三巨头之一。腓力死后,亚历山大即位,他的母亲回到马其顿(之前回了娘家)后,对阿塔拉斯家族和其他有继承权的王子公主们大开杀戒,连婴儿都不放过,亚历山大对他的母亲的行为表示非常愤怒,但是没有阻止,他当然乐观其成。于此同时,他排除使者联络小亚远征军的头号将领帕曼尼奥,想谋杀掉阿塔拉斯,并且许以高官厚禄(亚历山大远征时,帕曼尼奥任副帅,长子菲罗塔斯任伙友骑兵总指挥,另一个儿子尼卡诺任皇家步兵总指挥)。帕曼尼奥是阿塔拉斯的岳父,但是也不免动心,于是处决了阿塔拉斯,至此国内再没有任何可以挑战他权威的政敌,这为他的远征打下了政治稳定的基础。同时很少亲手执行的这次大清洗并没有影响亚历山大那正面的形象。。。
而且到时候亚历山大会过河拆桥,以后再讲他如何对待帕曼尼奥一家的。
借刀杀人,顺手牵羊,浑水摸鱼,反间计
算了多贴几个,到希腊战局结束为之吧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回
看破敌计,巧妙布置大破贼兵(★)
——战术性策略
亚历山大现在要为他的远征创造一个安全的后方,但是伊利利亚人,特里巴里和其他色雷斯人并不买账,所以他决定去给他们一点教训。这场战争的第一场战斗发生在希马斯山口,这是一个隘口,所以亚历山大非攻陷不可。虽然这群敌人并不强劲,但是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并且在阵前还布置了不少车辆,一来可以作为战地工事,二来可以当敌人靠近的时候作为冲车砸死密集的马其顿人。亚历山大随即就看破了敌人的小伎俩,于是作出了两点安排,在平地上时,不必拘泥于阵型,进行散开。在不可躲避时,把盾牌集结并且俯身让车辆冲下来的时候,因为速度快而飞出去,不至于被砸伤。战斗开始一切都依亚历山大所说,无一人死亡。亚历山大用弓箭手以密集射击进行火力压制,同时他率领精锐的阿格瑞安人等部队进行突击,大破敌军
看破敌计,将计就计,迎难而上
亚历山大智谋第四回
诱敌出要塞,三面夹击不可挡(★★★)
——战术性策略(略带一点战略性)
亚历山大已经让特里巴里人知道了他的厉害,特里巴里国王决定移师暂避,但是依然有些舍不得故土的人们不执行命令,回到达莱金纳斯河的峡谷中据守。亚历山大带兵而来,他不会容忍有人蔑视他的力量,然后他发现他在峡谷中不得不布阵为一个大纵深队形,这不利于进攻。于是他命令远程部队不停的骚扰,敌人终于不厌其烦,放弃了安全的峡谷而出击,亚历山大果断的命令两翼骑兵迂回,各打击敌人两翼,自己则率领方阵,从三面夹击出击的敌军,结果不用说,敌人毫无招架之力,亚历山大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诱敌出击,抛砖引玉,两翼迂回,三面夹击
亚历山大智谋第五回
夜渡伊斯特河(就是多瑙河),埋伏奇袭震河北(★★★★)
——战术性和战略性策略
现在的敌人是革泰人,这只部落据说有一只大约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他们据守在伊斯特河的北岸,他们仅仅是自卫,不过这不能被亚历山大所允许,因为他需要后方绝对的稳定,所以他决定渡河袭击。然而伊斯特河是欧洲的第一大河,在古代那个条件下,没有既定的水军,想马上越过伊斯特河基本上很难,但是亚历山大和马其顿人又展现了他们的多才多艺。亚历山大命令将用做帐篷顶的兽皮中装进干草,然后以紧密缝制,不久就做出了一批小型的皮筏,同时又从各地紧急搜集了一部分小船,或者独木舟,渡河行动没有拖延,即将展开。然而如此简陋和紧急征兆的渡船肯定数量不足,他肯定只能带领部分军队渡河,同时为了安全他需要一个隐蔽的渡点,最后他找到了。渡河的时间是夜间,渡点前有一片长的很高的麦田区,他们顺利的渡河,军队只有5500人。亚历山大在夜间渡河成功后,对麦田进行了蹂躏(让敌人缺乏粮食,以免叛乱据守),在革泰人没有警觉的情况下奇袭了他们,结果定然是大胜,亚历山大乘胜追击,沿途他对敌人可能进行伏击的区域做了安排,使得敌人无法伏击,最后他成功的占领了革泰人的城市,最后夷平了这座城市,以示权威。
这次的行动大大的震惊了伊斯特河附近的部落,因为伊斯特河不在是他们的天险,伊斯特河沿河的部落,特里巴里人,甚至凯尔特人都派人向亚历山大表示了友好或者结盟,他们将派人参加亚历山大其后的对波斯的远征。
釜底抽薪,树上开花,快速渡河,奇袭,防伏击
亚历山大智谋第六回
欲擒故纵,两渡河夜袭大败敌联军(★★★)
——战术性和战略性策略
一些伊利利亚人(道兰底王国和巴狄利斯之子克雷塔斯的联军)进攻,威胁到了马其顿王国的西部边疆,北部的边疆已经稳定,现在他也正准备着手解决长期以来的西部问题,于是他率军去解决这个问题。亚历山大率先击败了前来的克雷塔斯,后者决定据守城墙待援,不久道兰底军就来了,亚历山大有被里应外合夹击的危险,于是他决定渡河暂缓进攻,移营至对岸。这次渡河展现了他和他军队很多的才能,亚历山大渡河必须迅速,只有四条小到可供通过。于是他决定就在阵前举行一次军事演义以威吓敌军,并且进行阵列准备,他于是命令部队从原有序列变为120纵列,并且肃静,骑兵做出许多战术命令,这个命令执行的很好,敌军显然被震慑到了,亚历山大于此时率领军队逆向渡河,敌军开始被震惊,后来清醒过来进行追击,亚历山大背水列阵,命令弓箭手就地在河中发射排箭,岸边的投石机进行火力压制,两侧的军队内聚,反而差点夹击了敌军,敌军被迫撤退,亚历山大渡河行动未损失一人。亚历山大一直关注着敌军,当他在2天后听到敌军营地废弛之际,便果断决定再次渡河进行夜袭,这次的夜袭为了迅速并且扩大战果采取纵队突击战术,果然敌人还在熟睡就被马其顿军砍翻,亚历山大为了巩固战果率军追击至敌人境内的大山之中,直到他获悉底比斯的不稳定后,才返回。
阵列变换,随机应对,金蝉脱壳,欲擒故纵,夜袭
亚历山大智谋第七回(★★★)
长途奔袭,底比斯辉煌入尘土
——战略性策略
底比斯人不知道哪里开始得道的谣言,说亚历山大在北方战死了,于是鼓足了勇气准备叛乱,开始围困要塞中的马其顿军队。亚历山大在北方得知消息后,知道孰轻孰重,西方战事于是停了下来,不能让希腊中部事态进一步扩大,否则底比斯的起义将迎来一次反马其顿的高潮,于是率领军队迅速折回。亚历山大从坡利亚返回底比斯,急行军,只用了12天行军约850里(其实可能更长,因为亚历山大此前已经深入西部),来到城下,起先给足了底比斯人世间和面子,然而底比斯人拒不投降,终于在一次临时性事件后,亚历山大决定率军进攻,底比斯军起初奋起反击,但是亚历山大一回出现在这里,一会出现在那里,依靠他强大的指挥能力和速度在四周都压制了敌军(不排除亚历山大使用了替身,打击敌人的士气),终于全歼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这次战役作为智谋不太出色,但是确实亚历山大的长途奔袭的战例的开始,作为军事行动非常出色
另外此次战争对大战略层面影响很大,这将在下一回进行说明
长途奔袭,随机应变
亚历山大智谋第八回★★★★★
杀鸡儆猴,偷换概念,雷霆般的“神罚”(下)
——大战略性策略
与底比斯战争初期,亚历山大鉴于他是希腊最著名的四个城邦之一,也是希腊最后一个地道的本土的霸权,并不想对他们做强硬的军事反应,因为他作为科林斯同盟的盟主和反波斯联军的盟主他显然希望维持希腊的团结。但是底比斯最终不自量力,遭遇失败,一些以前和底比斯有仇的城邦开始擅自进行屠城行动,亚历山大作为盟主本可以制止,但是他没有,因为雅典。结果底比斯遭受屠城,但是理由却很奇怪。底比斯是科林斯同盟中的一员,同盟条约中规定任何颠覆各城邦现存政府或者对腓力及其子孙有反逆行为的同盟大会和盟主有权对其进行军事镇压,并且给出处罚意见。底比斯的亲马其顿政府实际上已经被推翻了,并且围攻了马其顿军,事实上违反了条约,所以亚历山大在法理上有权对其进行任意制裁。但是亚历山大毁灭底比斯的理由却不是这个世俗性的条约,他对外公开的理由是在150年前希波战争中,底比斯投靠了波斯一方。
听起来这是个有趣的理由,150年来都不追究,为何现在却追究了起来,古人的责任要今人来承担?其实选择这个理由有几个原因
1 让对底比斯人的处罚看起来是神圣性的,使得别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希波战争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希腊兴盛和独立自由的一个神圣性的符号,而非世俗性质的条例。底比斯违约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强调这个无疑会让反马其顿的人更加的反感,他不会给他们继续煽动叛乱这种机会。于是采用了这个神圣的理由,借以证明底比斯要接受的“神”罚是天谴,让这个理由更加难以攻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行天道的人,而非强权压制的人
2 为以后的波斯远征创造精神上的准备。亚历山大的目标在东方,在伊波克拉底之后,希腊就有这种明确对波斯复仇战争的愿望,亚历山大希望借此重新点燃这种思潮,为他所用
这次的底比斯的屠城,也是事实上的对雅典和全希腊的警告,雅典之前也有不稳定的表现,但是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亚历山大将长期的出征东方,所以他在北方和西方处理完后,不希望最后的一个后方基地希腊出现叛乱,为了制造恐惧和影响力,他选择了屠戮底比斯,杀鸡儆猴,让大家知道反对他的后果是什么
杀鸡儆猴,偷梁换柱,隔岸观火,远交近攻,树上开花
亚历山大智谋第八回★★★★★
杀鸡儆猴,偷换概念,雷霆般的“神罚”(下)
——大战略性策略
与底比斯战争初期,亚历山大鉴于他是希腊最著名的四个城邦之一,也是希腊最后一个地道的本土的霸权,并不想对他们做强硬的军事反应,因为他作为科林斯同盟的盟主和反波斯联军的盟主他显然希望维持希腊的团结。但是底比斯最终不自量力,遭遇失败,一些以前和底比斯有仇的城邦开始擅自进行屠城行动,亚历山大作为盟主本可以制止,但是他没有,因为雅典。结果底比斯遭受屠城,但是理由却很奇怪。底比斯是科林斯同盟中的一员,同盟条约中规定任何颠覆各城邦现存政府或者对腓力及其子孙有反逆行为的同盟大会和盟主有权对其进行军事镇压,并且给出处罚意见。底比斯的亲马其顿政府实际上已经被推翻了,并且围攻了马其顿军,事实上违反了条约,所以亚历山大在法理上有权对其进行任意制裁。但是亚历山大毁灭底比斯的理由却不是这个世俗性的条约,他对外公开的理由是在150年前希波战争中,底比斯投靠了波斯一方。
听起来这是个有趣的理由,150年来都不追究,为何现在却追究了起来,古人的责任要今人来承担?其实选择这个理由有几个原因
1 让对底比斯人的处罚看起来是神圣性的,使得别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希波战争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希腊兴盛和独立自由的一个神圣性的符号,而非世俗性质的条例。底比斯违约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强调这个无疑会让反马其顿的人更加的反感,他不会给他们继续煽动叛乱这种机会。于是采用了这个神圣的理由,借以证明底比斯要接受的“神”罚是天谴,让这个理由更加难以攻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行天道的人,而非强权压制的人
2 为以后的波斯远征创造精神上的准备。亚历山大的目标在东方,在伊波克拉底之后,希腊就有这种明确对波斯复仇战争的愿望,亚历山大希望借此重新点燃这种思潮,为他所用
这次的底比斯的屠城,也是事实上的对雅典和全希腊的警告,雅典之前也有不稳定的表现,但是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亚历山大将长期的出征东方,所以他在北方和西方处理完后,不希望最后的一个后方基地希腊出现叛乱,为了制造恐惧和影响力,他选择了屠戮底比斯,杀鸡儆猴,让大家知道反对他的后果是什么
杀鸡儆猴,偷梁换柱,隔岸观火,远交近攻,树上开花
亚历山大智谋第九回
破釜沉舟,亚历山大孤注一掷豪赌远征(★★★)
——大战略性和战略性策略
这个发生在亚历山大远征之前,其实马其顿王国的储备物资和金银并不多,亚历山大可控的财政实际上比大多数人想的都要微弱(他的物资仅够30天,并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债务)。亚历山大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希腊除了斯巴达都已经屈服,但是鉴于他们是希波战争中反波斯人的领袖,况且他们也没有多么富裕,所以亚历山大没有对斯巴达用兵,唯一的出路就是波斯。
亚历山大在出征之前,安置了很多跟他出征的将士的家属,不厌其烦的向西的了解这些情况,尽量供应他们的需要,整村整村的赐给他的将士们,以至于他将王室的资产已经送光了。他的朋友帕蒂卡斯问他,他这样做个自己留下了什么,亚历山大回答,“是希望。”是的亚历山大孤注一掷,一方面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破釜沉舟的表现了自己的决心,此战非胜既败,只有向前才有出路。
结果正向帕蒂卡斯后来回答他的一样“你的士兵会与你分享你的成果。”并且把亚历山大送给自己的财产还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便把这些财产继续赏赐给其他的需要的将士,立信立恩,所以将士们才会在未来的战场上为亚历山大的事业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印度
破釜沉舟,抛砖引玉,上屋抽梯,苦肉计,领导艺术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回
重新定义特洛伊战争,拉拢爱琴海两边的希腊城邦(★★★★)
——大战略性策略
亚历山大登上了亚洲的土地,并且象征性的表示他将夺得这里。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知道作战的人,他知道波斯最害怕什么。希罗多德曾经说特洛伊战争时希腊和野蛮人的战争,亚历山大公开反对,他在阿基里斯墓前进行的一次公开献祭上替特洛伊人祈祷赎罪。亚历山大的身份很有趣,他的父系是希腊人血统,而他的母系则有特洛伊人的血统,这样的反对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证明他的血统是地道的希腊人,作为反波斯的领袖他的血统上很纯正,二是可以分化小亚地区和波斯人的联系,因为前者被视为地道希腊人,这有助于唤起他们之前被波斯征服的回忆。他以后在行动上也会贯彻这一理念,他的对手是波斯人,希腊人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被波斯的奴役的人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这对后来的他的征服创造了很有利的大环境,更是亚历山大又一个出色的大战略策略
借尸还魂,反间计,反客为主,纵火打劫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一回
声东击西,亚历山大破阵格拉尼卡斯(★★★)
——战术性策略
亚历山大率军已经进入了波斯领地内,波斯西方的总督中以阿西提斯为主的主战派决定集中兵力对亚历山大进行一次毁灭性打击,或者只需要取下他的头颅,这次战役就可以结束了。亚历山大在接近半晚的时候到达这里,他的副将帕曼尼奥认为敌人会退却,并且认为渡河作战十分危险,要求亚历山大考虑改日决战,亚历山大驳斥了他的这种观点,他认为敌人不可能会退却,敌人西方的诸总督云集在这里,就是为了决战,况且他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如果敌军分散开来进行牵制战术,他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一一击破,他需要把握这个时机,于是他决定进攻
马其顿军相较于敌军略占优势,但波斯人的骑兵更多,也足够精锐。敌人将骑兵置于河岸前沿,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敌人上岸初期就将他们击溃。亚历山大用声东击西之法来应对这个挑战,他命令菲利普之子托勒密率领骑兵言斜角进攻敌人,波斯军毫无疑问的会在当地密集起来,这只骑兵队很勇猛,但显然无法突破敌阵,但是亚历山大的机会来了。敌人因为部队的密集显然在部分地区产生了相对空挡,亚历山大亲帅军队突击,这里发生了一场恶战,亚历山大阵斩两员波斯名将,但险些被杀,黑人克雷图斯救了他,由于多名指挥官阵亡,波斯军在这里发生了崩溃。马其顿军队很快扩大了优势,击溃了敌军,剩下的部队也被亚历山大轻易的收拾掉,格拉尼卡斯河战役取得了全胜且意义重大。从此波斯在小亚地区甚至整个西部都丧失了机动部队,同时由于多名总督的阵亡使得当地的控制产生了问题,小亚地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亚历山大手中
声东击西,把握时机,以身作则,阵斩敌将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二回
仁慈和宽大,树立正面例子,爱琴海周边城邦纷纷归降(★★★)
——大战略性策略
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卡斯河之后一马平川,继续向东方前进,在占领萨德斯后,人民的反波斯,反现任政府的行为开始爆发,残忍的对待以前的亲波斯寡头集团以及他们的家属,连孩子和不相关的亲属也不准备放过,亚历山大立即制止了这种无人性的行为,并且深知如果不制止治安等各项问题都会接种而至。亚历山大对仁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使得那些为波斯效力的人们明白他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恶徒。这个行动立竿见影,马格尼西亚,特拉利斯等地接连投降,小亚的征服目前为止很顺利,而且为以后的征服开了一个良好的先例
反向的杀鸡儆猴和指桑骂槐,以逸待劳,树上开花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三回
海陆联合作战,继续树立宽大的形象(★★)
——战术性策略
亚历山大来到了米利都,米利都人因为自己有个良好的港口希望利用波斯海军的优势(波斯海军400艘战船,联军只有150艘)长期据守城市。亚历山大的陆军和海军先人一部,占领米利都附近的几个岛屿,行程岛链的防御,组织波斯海军入港。他的副将帕曼尼奥认为他应该让自己的海军和波斯的海军较量一番,因为如果赢了就赚了,如果输了也没什么,亚历山大随即驳斥了他的想法,认为他现在就应该保持自己的优势,否则以少敌多绝对不是最佳的选择,而且一旦舰队失败,自己累积的威信就会瞬间丧失,甚至可能导致萨拉米斯海战之后的恶果,显然亚历山大看的更远。亚历山大决定攻城,同时他的舰队封锁了狭窄的海面,波斯海军虽多但无法进入,强攻又无法施展优势,于是毫无作为的只能观战。同时亚历山大的陆军用无数的投石机开始轰炸敌人的堡垒,城墙被攻破,亚历山大鉴于米利都的地位,以及对他们守军英勇的赞赏,于是决定允许他们投降,并且将那些英勇的雇佣军300人收入帐下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四
卡瑞亚战事未完,扶植当地女王,允许新婚士兵暂时返乡(★★)
——大战略策略,领导策略
亚历山大在攻下哈利卡纳苏斯以后,到达卡瑞亚,这里的原来的法定女王阿达被其他人用武力赶走了,亚历山大到达后,决定仍然让阿达出任当地的女王,并且让他作为卡瑞亚的总督。阿达却出了个出人意料的手段,让亚历山大做他的干儿子,亚历山大并没有因为身份问题就予以拒绝,反而默认了。这显然有利于借助阿达的威望和力量统合这一地区
同时亚历山大在战事吃紧的情况下,让新婚的士兵返乡,并且去各地重新募兵。这个命令大得人心,充分显示了他对士兵的关爱,另外一方面他们又会将亚历山大的胜迹传回希腊,势必巩固他在当地的执政安提帕特在当地的统治
假痴不颠,欲擒故纵,关爱士兵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五
挑战传说,智解戈尔迪结(★★★)
——大战略策略,思维模式
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弗瑞吉亚得到的神谕说戈尔迪这个地区有个神奇的结,据说头和尾都是藏入结中的,难以区分,十分难解,但是如果能够解开的话,那么那个人就会是亚洲的霸主。这个传说深入人心,亚历山大也听到了这个传说,于是他想看看自己的运气和天命。他和随从来到了这里,并且看到了这个结,亚历山大开始试图解开她。但是很显然这个结实际上很难解,亚历山大无法解开,这定然引起围观人群的骚动,可以想象他的随从很不愿意他们的君主来到这里,因为一旦没解开,那么造成的影响恐怕非常麻烦。但是亚历山大看后,随即用身上的佩剑,砍开了绳子,于是这个结便解开了。当然还有另一说法说是亚历山大吧辕杆上的木栓取了出来,顺利的解开了。无论如何,亚历山大成功的征服了这个传说,当晚雷电交加,正和了传说,亚洲的霸主已经被选定了。我们不能忽视古代传说,神谕对民众的影响,显然这给亚历山大一种天命所归的感觉。
这是西方的快刀斩乱麻成语的由来,更突显了亚历山大跳出框架的思维模式
快刀斩乱麻,跳出框架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六
相信朋友,自信饮“毒药”(★★)
——领导策略,其他策略
亚历山大在伊苏斯战役前期生了一场重病,他的医生们都不敢去治疗,因为他们都害怕万一没有治好,那么自己将被马其顿人怨恨,只有亚历山大的一个朋友菲利普敢来医治,即使冒着名誉和生命的危险。但此时帕曼尼奥得到消息,说菲利普得到了波斯王的贿赂,甚至愿意将女儿嫁给他,让他谋杀掉亚历山大。这个事情来的并不突然,因为之前亚历山大那里已经发生了一起波斯王策划的谋杀活动,但被及时发现了。亚历山大接到信后,把他放到自己的枕头下面,等待菲利普的到来。菲利普到来后熬了药,献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信赖的接过了药,然后把信递给了菲利普。菲利普一边读信,亚历山大一边喝药,读着读着菲利普就跪下了,应该说是吓傻了,他为自己辩解,让亚历山大相信自己,亚历山大则用喝完了药作为回答,后来亚历山大果然好了,并且即将伊苏斯。
有这样信赖自己的朋友和领导,你会不为之效死力?
信赖朋友,不惧死亡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七回
接纳波斯贵族,首次显露征服波斯的意愿(★★★)
——大战略策略
伊苏斯之战后,亚历山大俘虏了大批的波斯贵族的家眷,其中甚至包括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这些人的命运现在由亚历山大掌握,按照一般的古代传统,这些人的命运将相当悲惨,妇女遭蹂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亚历山大却想展现些别的。大流士三世的家眷看到了大流士的战车和弓箭以为他已经死亡,所以很悲伤,但是亚历山大还是派人告知他们大流士没有死。后来的亲自接见中,大流士的母亲给亚历山大行礼时因为错误的判断而拜成了赫菲斯提恩。亚历山大没有因此而恼怒,并且为其解围,说他也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意思是人类的保护者)。他善待了他们,允许他们保有贵族的头衔和他们应该拥有的东西,同时说道他和大流士三世之战,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亚洲的主权而战。
这第一次显示了他的野心涉及整个亚洲,同时他最擅长的分化策略再次实施,是的,他对波斯人说的和做的很明显,他不是说要奴役波斯,而是为了主权而战,简而言之就是他的对手不是波斯人民或者波斯贵族,而是波斯人中支持大流士三世在亚洲行使主权的人,而且甚至是大流士三世只要交出了他的主权,他也不会出于个人恩怨来对待他。
亚历山大现在拥有大量的波斯贵族,这是他的政治资源,如果这些贵族拥戴他,那么他就可以获得在波斯的更为合理的统治权力,或者至少让那些参战的波斯人有所顾忌,而今后大流士母亲对大流士的态度将证明他的策略的效果
亚历山大智慧第十八回
伊苏斯之战,巧妙布局,打破困境(★★★)
——战术策略
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的主力决战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但是由于情报方面的失误,使得马其顿军受到了大流士的战略奇袭,但是亚历山大的快速反应使这个危险得以消除,同时由于大流士进入了伊苏斯这个狭窄的地区,无法发挥它的大军的规模优势,反而使得马其顿人得到了相对的优势,亚历山大决定进攻。
大流士三世有相当的优势(记载为60万人),占据了一个相对更开阔的平面,同时在马其顿的右翼还部署一只据说2万人的部队随时侧击。同时大力士将骑兵主力集中在了马其顿的左翼,这里是海岸,众所周知海岸线是不稳定侧翼屏障,所以相对更容易迂回,他显然期望这些骑兵迂回后背击马其顿军。中央由精锐的希腊雇佣军负责,在马其顿的右侧他则是将步兵驻守在河岸,并且让弓兵支援,毕竟波斯的步兵质量不佳
亚历山大率军前来,他一眼就洞悉了大流士的部署和策略。他先击退了部分他右翼的那些大流士军队,占领了山头,并且部署了少部分军队驻守这里监视敌军。此外他发现波斯在海岸部署了大量的骑兵,意图明显,他于是命令精锐的色萨利骑兵前往右翼支援,但是要求要从阵后穿过,避免被敌人发现,以给敌人以失算的打击。同时河流+步兵+弓兵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否则不会以弓兵河流的双重障碍来保护步兵,他将从这里入手。
亚历山大现在在阵前横穿进行鼓舞,呼喊那些有功绩的将士的名字激励军队,战争一触即发,亚历山大却已经洞悉了大流士的所有打算
洞悉敌意,瞒天过海,保护两翼
亚历山大智谋第十九回
避免孤军冒进,坚决进军埃及建立新军事基地(★★★★★)
——战略性策略
伊苏斯之战后,亚历山大没有继续追击大流士,而是沿着提尔,加沙等地征服埃及。
此举意义重大,很多伟大的军事家都输在了孤军冒进之上了,亚历山大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看似勇猛,实则谨慎,他的目标是埃及。提尔和加沙相继被攻陷后,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埃及不战而降
埃及的征服意义重大,这应该也是亚历山大考虑过的,否则他不会放弃对大流士的追击(亚历山大可是追击狂,善于扩大战果,而这次他反常的举动显然有深意)
一是埃及的征服标志着波斯帝国的海岸线的彻底征服,从此波斯帝国纵使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是没有港口可用,只有降服一条路,亚历山大的陆地封锁计划完全成功
二是波斯和希腊被彻底的隔开,波斯的强大财力无法继续给希腊的反马其顿势力以资助,波斯失去了外援
三是埃及是重要的产粮大省,所以占据这里以后可以有一个完善的军事基地,这里的人民仇恨波斯,定然会支持亚历山大到底,可进可退,亚历山大不是一个赌徒,是一个真正的务实的军事家
围魏救赵,釜底抽薪,关门捉贼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回
建立城市,分解埃及,西进圣地取人心(★★★★★)
——大战略性,政治权谋性策略
亚历山大在埃及非常成功,他控制这里的措施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建立城市,一个是分解行政,还有一个就是通过顺应当地宗教获得人心
亚历山大里亚是亚历山大亲手规划的,包括地理位置的选址,甚至连盖什么建筑都确定下来,这个城市的建设当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情,但是这个港口很好,而且直接面对北方,也就是希腊,这给埃及的天然封闭的地理环境打开了一个天窗,从此埃及基本很难独立的拥有政权了
其次他意识到了埃及作为一个行省的问题,这个行省太有实力了,所以波斯帝国期间屡次叛乱,于是他将埃及分为两个省,省长只有行政权。对于军事权他也严格划分,军权不统一调度,而是由驻军司令,雇佣军司令,雇佣军书记官和雇佣军总监互相监视,埃及于是没有了从上层叛乱的实力了
同时还采取了一个疯狂的措施,只率领少数随从前去最神圣的锡瓦绿洲的阿蒙神庙,一路上艰险无比,最终到达,在这里他被当地的祭祀称为神的儿子,他获得了宗教势力的肯定,这对于他获得下层的尊重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他采用埃及的方式,当了当地的法老,这些措施极为成功,连拿破仑谈到的时候都推崇备至。
这三个行动,一个是从外界地理上,一个是从社会上层,一个是从社会下层牢牢的掌控住了埃及,这使得他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后方作战基地
浑水摸鱼,偷梁换周,反客为主,行政划分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一回
事先侦查知己知彼,高加梅拉之战,安睡营中已知如何破敌(★★★)
——战术性策略
大流士现在在高加梅拉集结了百万大军(实际上大约10-20万)并且做好了战场上的清理准备,亚历山大肯定会接受这个挑战,但亚历山大绝非莽撞应敌者。前往高加梅拉的路上他多次主动抓取对方俘虏,力求尽可能的指导关于大流士的情报。现在亚历山大终于和大流士要进行最终的对决了,亚历山大在听取了帕曼尼奥的建议后(可能是记载中唯一一次听取他的意见)率领轻装部队详细的侦查了敌人的情况,亚历山大已经清楚的指导了敌人的情况,而敌人则没有。
战前帕曼尼奥又过来建议亚历山大采取夜袭,当时很多人在场,亚历山大口称不愿意获取偷来的胜利。看起来这个回答很简单甚至幼稚,但是亚历山大的夜袭胜利实际上并不少,仅仅是北方巴尔干战役中就有两次,他为什么不夜袭?显然他已经做到了知己知彼。拒绝的原因有几个,一是马其顿的主力方阵不适合夜战,二是大流士如此庞大的队伍被夜袭一旦没有成功,被反击,失败的很可能是马其顿,三是这样的夜间更多的是混战,难以发挥它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那样说,无非是想避免争论。
果然大流士因为害怕马其顿军夜袭,反而做了很多的准备,但是由于马其顿军没有夜袭不仅使敌人的体力受到消耗,还使得他们在精神上也受到了打击
亚历山大为此做出了一反常态的特殊布置,将军队布置了一条后备线,整个阵型行程一个大中空,就是为了防止大流士的骑兵迂回
第二天会战即将来临之时,亚历山大睡的很香,甚至需要人将他叫醒,他起来时声称他已经获得了胜利,是的勇气方面就不用说了,智谋方面亚历山大也是知己知彼,多算胜少算,大流士焉能不败?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二回
兵不厌诈,假痴不癫,正面猛攻,背面设伏,征服攸克西亚人(★★★★)
这回不幸的对象是攸克西亚人,他们甚至之前就没有被波斯人征服过,这回他们派使者来亚历山大这里,要求维持他们的现状,保持独立,并且还可以继续征收过路费。这些人显然没有注意到自己面对的是谁,亚历山大假装同意,让他们继续留守,并且允许征服保护费,然后就率领8000人的小队夜间从小路潜行,第二天夜晚奇袭了攸克西亚人,攸克西亚人抵挡不住往高地上撤退,然而这些人又中了埋伏阵亡极多。原来亚历山大之前已经预算到他们逃跑的路线,所以在路上命令克拉特拉斯预先埋伏在那片高地上了。可怜的攸克西亚人收到的过路费就是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战争,并且让他们知道亚历山大是谁
兵不厌诈,笑里藏刀,夜间潜行,预先埋伏,关门捉贼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三回
临危不乱,潜行迂回,两面猛攻,三面埋伏,洞穿波斯门(★★★★★)
——战术性策略
这次亚历山大大意了,虽然他派帕曼尼奥走大路进攻波斯波利斯,但是他想趁波斯人转移波斯波利斯的财富之前,走小路穿过波斯门奇袭城下,然而这次波斯将领阿瑞欧巴赞斯在波斯门预先就有了准备,并且阻击了亚历山大的奇袭,亚历山大受到当头棒喝。现在他的军队处境危险,因为敌人甚至可以夹击帕曼尼奥的大军,而他却无法支援,一旦他在这里战败,更是对他威信的极大打击。
亚历山大很内疚,但是没有慌乱,他连夜审问当地的俘虏询问当地的情况,了解到有一条小路可以绕道关隘后方,但是不可能行军,因为太险,太窄了。亚历山大还是决定出发,命令克拉特拉斯留守营地,自己率部迂回成功过,放号声,克拉特拉斯就一同发起进攻。
亚历山大即刻出发,这是他最接近失败的一场战役,他不会允许,他越过一段之后,分兵命令一部分军队在前往波斯波利斯的地方架桥,这样如果他奇袭失败也可以继续进攻波斯波利斯或者退回来,再次夹击敌军,天才的构想。他继续行军又分了一路由托勒密率领占领高地,自己继续前往波斯门,在遭遇连续的小规模接站之后他到了波斯门关下,并且发出了号令声,现在两面夹攻。波斯军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奇袭甚至被夹击,于是崩溃,向高地上逃窜,然而这里的托勒密的军队正好逮个正着,敌军死伤无数,归途中又有分兵的军队阻截,4万波斯军队只有几个人逃出。亚历山大面对危局获得大胜,战术之高超无懈可击
临危不乱,大胆出击,潜行夹攻,反客为主,关门捉贼,暗度陈仓,瞒天过海,三面围攻而舍一面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四回
三千里奔袭,不留喘息之机,迫使大流士死亡(★★★★★)
——战略性策略
亚历山大到达波斯波利斯后逗留了一段时间,到了5月底开始了一系列连续的奔袭。
大流士没有实力对抗,只能撤往巴克特里亚等东方总督辖地。现在大流士的处境很尴尬,大流士先前败绩连连,威望尽丧,显然总督们不太欢迎这个灾星,更愿意推举一个有东方经历的人担任国王,大流士如果能前往至少可以作为一个傀儡。但是亚历山大对大流士穷追不舍,这个让人头疼,如果大流士落入了亚历山大的手中,那么波斯的象征就告终结,这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不会希望大流士继续再外面承担一个反马其顿的中心的角色,不捉到他让他退位,亚历山大永远不是真正的王。所以亚历山大必须捉到他。
亚历山大从波斯波利斯出发15天越过了600公里,到达了埃克巴达那,又急行军13天越过了670公里到达了拉伽随后休息了5天,又用2天行军了90公里,随后听说敌军内部发生内乱,大流士被监禁,最后他采用特殊的方法急行军2天越过了200多公里终于追到了大流士,得到的是他的尸体
这次的战役持续时间37天,却穿过1560公里,折合3120里,而且基本是步骑联合奔袭,成绩斐然,他也最终成功的逼死了大流士。
具体的东西我以后会有专贴进行详细的说明。
借刀杀人,长途奔袭,浑水摸鱼,连环计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五回
菲罗塔斯事件爆发,大帝借机铲除帕曼尼奥(★★★★)
——权谋性策略
伙友骑兵首长帕曼尼奥之子菲罗塔斯阴谋谋反!这可是个大事,其实远没有那么夸张,事情是这样的:当时亚历山大的一个护卫德米特里乌斯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意图杀死他们的王,后来这个阴谋被发现,发现者想通过菲罗塔斯转告亚历山大以求加官进爵。然而菲罗塔斯认为这个事情是被捏造的,毫无根据所以没有上报亚历山大。事情终于传到了亚历山大这里,亚历山大怒不可遏,因为菲罗塔斯的消极态度,他很可能陷入危险之中。这个时候克拉特拉斯的情妇又对这个事情添油加醋,于是亚历山大非常决心以谋反罪处死菲罗塔斯。
菲罗塔斯在公众面前被处死,由于他的骄傲自大,他的政敌必然不少,有人当面就反驳他的申辩,终于这个帝国第二有权力的人的儿子被杀。
帕曼尼奥此时位置尴尬,亚历山大不可能敢于留下他。这位传统的马其顿将军思想保守且在诸多方面行程掣肘,亚历山大此前已经巧妙的将他调离他熟悉的马其顿军队而是命令他率领他不熟悉的联军和雇佣军,于是亚历山大决定谋杀他,他派遣使得到达塔的营中,把命令交给雇佣军中的亲信,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将随即被刺杀
帕曼尼奥对于亚历山大的平稳继承显然起到了重大作用,然而他过大的威望显然让国王行使权利时感到麻烦,此前他的另一个儿子尼卡诺已经死亡,加上这次的阴谋的父子,辉煌的家族就这样被亚历山大过河拆桥了。
同时亚历山大将重要的伙友骑兵职务一分为二,由两人共掌。尽管帕曼尼奥的死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不满,但是在军中素有威望的克拉特拉斯的接位,以及克雷塔斯就认伙友骑兵的二长官之一还是抵消了一些
至此亚历山大身边失去了一个重大的马其顿顽固派,他在行使权利以及东方化的措施上将会更得心应手,并且专制的倾向将更加的明显
过河拆桥,无中生有,指桑骂槐,偷梁换柱,政治谋杀,军制改革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六回
鏖战西罗波利斯,大帝水渠潜入巧陷城(★★)
——战术性策略
西罗波利斯是索格蒂亚纳叛乱的七个城市中最大的,克拉特拉斯已经在这里围攻多时未能攻下,亚历山大利用这段时间连续攻陷其中的5座城市,终于接手了这里的工作。最开始亚历山大打算强攻,但是一日他突然亲眼发现这个城市的水渠,而且现在由于是枯水期所以水渠的水位不高,于是他心生一计。
亚历山大于是命令大军正面用发石车猛攻敌城,转移敌军的注意力,这时他亲自率领一只小分队沿着水渠进入该城。潜入的人数很少,但是足以偷偷打开城门,城市的沦陷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当地军队仍然负隅顽抗,但最终被歼灭,其他的军队躲入城市中的要塞,最终也因为没有水而投降了
暗度陈仓,敏锐的观察力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七回
启用波斯礼仪,任用波斯贵族,进一步分化波斯内部(★★★)
——大战略性策略,权谋策略
大流士惨死,亚历山大自认自己为新的波斯王,并且是正统的波斯王,现在的攻击东部有一个绝佳的借口,就是铲除弑君者,这利于他对波斯本土的统治,并且分化波斯的反抗力量。亚历山大为此采取了三项措施,第一项开始采用波斯的利益,他身着波斯王室的礼服(但是帽子却是马其顿的)参加部分场合,这显然赢得了波斯人民的好感,而肯开罪于马其顿人,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威望。第二项是任用波斯的王族充当自己的臣属,比如大流士的兄弟欧克西亚特雷作为自己的随从,使得波斯人感觉不到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第三项是最恶毒的就是任用波斯之前的忠于大流士的波斯达贵族阿塔巴扎斯去攻击反叛的萨提巴赞斯,这会使得波斯贵族产生明显的分裂,至少是使得他们内耗。波斯后来因此基本没有发生过像样的叛乱。
以波制波,分化敌人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八回
雪山上的飞来神兵,大帝娶妻皆大欢喜(★★★★)
——战术性,大战略性策略
叛军困守索格迪亚纳山,此山险峻异常,且敌人已经准备了大批物资,加上寒冬时节,大帝遇到了一点麻烦,但是他必须克服,因为这里是所有叛军的心理高峰,只有征服了这里他才能继续他的征途。大帝先礼后兵,要求对方投降,对方嘲笑说如果他请到了长着翅膀的兵,那么他们会照做,大帝新生一计,接受挑战。山地难以攀登,尤其是对大部队,但是少数的登山高手还是能上去的,所以亚历山大向全军悬赏12塔伦特给第一个上山,11塔伦特给第二个。。。这可是笔巨款,值得拿命去赌,他的军队中本就不缺乏登山好手,于是应征者300人。
这些小部队显然不能完成奇袭,但是大帝另有算盘。黑夜里,这300人耗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登上了山,死者多达30名,但是目的达到了。第二天亚历山大要求对方谈判,并且告诉他们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有翅膀的人,所以要他们赶紧投降,否则的话前后夹击,后果自负。山上的叛军一看,敌军已经占领了比他们更高的地方,而且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深怕自己会受到奇袭,并且为这样的奇迹感到震惊,于是投降,其中包括叛军领袖欧克西亚提斯的老婆和女儿罗克珊妮。
此前的巴克特里亚的叛乱领袖斯皮塔米尼斯已经被抓住,但是仍然不稳定,他知道这种战争不能光靠战术去击倒敌人,而是要靠手段去控制住他们,显然从叛军内部以及当地贵族中的高层下手更为简单。亚历山大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连接从巴比伦到印度的道路,他也不可能愿意多等,或者将他手中的领地化为灰烬,他的父亲无疑是他的好榜样,7个妻子多半是政治婚姻,亚历山大显然想起了这个最佳的方案。
普鲁塔克说亚历山大第一次见到罗克珊妮就爱上了她,这实在不太可能,总之亚历山大依旧贯彻一贯的君子作风,要求明媒正娶。欧克西亚提斯听到这个消息无疑是绝望之后的唯一希望,于是冒死来见亚历山大,两家说和,亚历山大态度彬彬,婚礼的喜庆霎时间冲洗了这里的战火。
威恩并施,亚历山大巴克特里亚和索格迪亚纳用武力证明了自己的无所不能后,又给当地人证明了自己无所不包的胸怀,顺者昌逆者亡,仅此而已,却足够了
将计就计,虚张声势,树上开花,政治联姻,缴抚并用
亚历山大智谋第二十九回
马伽萨城外,亚历山大佯败逆破敌军(★★)
——战术性策略
亚历山大进军马伽萨,这是这里最大的城市,兵力众多,其中7000雇佣军准备在城外迎敌,和城池互为犄角,亚历山大考虑到敌军在城根附近,直接攻打会受到城池营寨的双重攻击,强行硬功虽然定能将其逐退,但是损失肯定有太大了,所以亚历山大试图诱出敌军,他的方法就是佯装失败。
敌军一杀出来,他就佯装失败向身后的小山上面退去,那些敌人还真以为自己击败了马其顿人,于是丧失了理智,忽略了保持阵型,亚历山大突然命令方阵回转,逆击敌军,取得胜利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十回
阿尔诺斯山的交锋,迂回,工事,破计,奇袭齐上阵(★★★★)
——战术性策略
听说阿尔诺斯山科是连赫拉克勒斯也未能攻占过的,这让亚历山大兴趣大增,于是格外的想占领这里,以赛过他的先祖。亚历山大先决定在敌军后方伏下一军,他命令托勒密在敌人的营地后方扎营,这个命令被出色的执行了。第一天战斗未果,第二天他命令托勒密不惜代价夹击,会师山的中部,运用车轮战术,果然成功了。但是敌人的营地并没有动摇,仍然坐落在高高的山峰之上,亚历山大不得不动其他的歪脑筋,他想到了他的攻城部队。于是他命令士兵竖起栅栏,并且在敌人周围横拉一道土岗,并且把投石机架在其上不停的轰击,慢慢压制了敌人。不久他又占领了一个相邻的等高的山头,亚历山大一刻也不犹豫的再这里延长土磊,最后把土磊直接延伸到了敌人的山头,敌人被马其顿军无限的工程能力所震惊了,也失去了地利,于是同意次日交出山寨
敌人的打算利用这个晚上马其顿人的疏忽,偷偷的突破敌阵返回家乡,然后再重新组织抵抗,这被老练的亚历山大识破了,当天晚上亚历山大先偷偷的占领他们撤出的营地,然后命令军队展开奇袭,这些撤离的人们没有了营地只能任凭杀戮,有一次的大胜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十一回
波拉斯象阵阻渡河,大帝奇计迂回巧破之(★★★★★)
——战略性策略
波拉斯的领地不大,但是被两条河流所包围,所以拥有一定的地利条件,且拥有一只不错的战力,所以决心保卫自己的故土。亚历山大了解后,将他准备渡印度河的船只全部拆卸过来,在海达斯佩斯河上进行重装,准备教训一下这个国王。
但是麻烦出现了,波拉斯拥有大量的象兵,马匹在大象面前难以保持稳定,而少量的军队渡河必定遭受战象的正面蹂躏,渡河需要谨慎,更需要技巧。亚历山大决定采取疲敌,扰敌的策略。命令自己的部队沿不同的方面运动,来让波拉斯起疑心,不知道哪只部队将是主攻方向,哪里是渡河点。然后亚历山大自率领一只部队也参与其中,并且破坏敌人的物资供应。波拉斯被这种杂乱无章的机动搞得晕头转向。
这时亚历山大又运用另外一条策略继续让对手产生错觉,他将附近大量的物资向河边集中,让对方认为亚历山大要这里长期驻扎,并且也公开宣称自己将如此,波拉斯果然中计。
亚历山大再出阴招,命令部队每个夜晚就大声嚎叫,并且命令船只不停的移动,好像准备强行渡河一般,如此波拉斯只能命令部队向岸边集中,但是对方却只是嚎叫。长此以往波拉斯也就不管那些声音了,亚历山大的三条疲敌扰敌之计已经使得波拉斯跟不上节奏了。
亚历山大还针对自己的阵线设定了类似烽火台似的岗哨,一有命令,就可以迅速的传递到全营,最终他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渡河点,那里有个小岛上面长满了树木,足够隐蔽,于是将渡河点选定在了这里。最终的渡河也是完成的相当的成功,一条看似难以逾越的障碍就这样被亚历山大克服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十二回
扶植当地附庸,以印制印(★★)
——大战略性策略
擅长大战略的亚历山大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以至于阿里安要用单独的一个整章来叙述当地的情况。波斯好歹也是希腊的近邻,双方打打和和交流不止,但印度这地方历来都不是波斯的核心领土,而且社会结构更为特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明显区别于希腊,亚历山大为了快速的达成他的自然安全边界的构想,于是再度施展大战略手段减少征服难度。
这回他的策略是扶植当地的附庸,被他击败的波拉斯,而且给了他比他战败以前还大好几倍的土地,看起来有点像卡瑞亚的艾达女王的翻版,但是略有不同,不同点不仅仅是波拉斯的男性,首先是波拉斯是战败者的身份,而且很明显波拉斯具备更大的权利,更自主的军队。
战败者的身份有利于显示这个新来的侵略者对于当地的宽容(至少是服从的上层)并且作为一个榜样,更独立的军对使得当地拥有更多的实力以作为一个打手以维持它所期望的秩序。
结果也还不错,波拉斯贯彻了他的正派作风,而且当地人显然更害怕一个当地的对手,这位波拉斯的敌人另外一位同名的波拉斯在记载中就明确的写出他并不惧怕亚历山大,而是惧怕亚历山大的附庸波拉斯
另外的很多证据中也可以显示亚历山大的这项政策,可惜的是大帝不久就停止它的远征,印度的政策也难以持续的发挥作用了,不久就被孔雀王朝的崛起所打断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十三回
巧妙布置稳军心人(★★)
——战略性策略
亚历山大停止了他的东征,他定然会为此感到后悔,但是现在他也必须先返回巴比伦重新休整一番以解决它的帝国内政。
士兵们归心似箭,返回命令一出必然引起士兵们的溃逃——他们本来就一心想回家而已,那样对于军队而言绝对是场灾难,亚历山大着手解决。他的方法就是将军队分成三只行军,赫菲斯提恩他最信任的部下带领小部队首先提前5天出发,然后是他率领的主力,最后是延后两天出发的托勒密。
这样即使出现逃兵,那么他们走的太快则会被前军阻截,如果不想随军疲劳那么他们会被后军阻截,逃兵们没有办法逃离军队,加之归途不平,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完成亚历山大这最后的一段军事之旅了
亚历山大智谋第三十四回
只身应强敌,无畏牵制大破之(★★)
——战术性策略
这次亚历山大追击马利亚人的速度快了一点,他的骑兵和轻步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致使敌人的5万军队,摆好了阵势,准备反击亚历山大。
毫无疑问他已经分兵数次,所以手下这只骑兵数量必然很难超过4位数,面对敌人几十倍的兵力,他毫不慌张,他知道敌人的阵列齐整,想靠骑兵的冲击难以破阵,而如果退却则可能让敌人重新逃跑,于是他决定留下来牵制敌人。
他像玩游戏一样的充分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围着这些步兵打转,而且为了达成牵制的目的,不时的冲击敌人一下,但是马上又保持距离,就这样一直耗着,敌人也拿他没有办法。
不久他的百战精锐阿格里安和其他步兵陆续赶到,敌人一看势头不对开始撤退,亚历山大重新展开追击,大破敌军
比起阴谋大帝更喜欢玩阳谋,让对手彻底绝望杜绝抵抗反叛之心
亚历山大的想法却与此相反,越是难拿就越是要拿下。因为奇迹般的壮举将使一切敌人闻风丧胆据说这时帕曼纽走进亚历山大的帐篷,劝他趁黑夜攻打波军。因为夜间攻击会更加出敌不意,易于引起敌人更大的惊惶,造成更大的混乱。亚历山大却回答说,偷来的胜利是不光彩的。他不会借助任何奸诈手段,而是要正大光明地去夺取胜利。他这种崇高得的姿态似乎并不是只是由于过分虚荣,而是出于对战胜危险的充分信心。
更何况如此,即使就这样再一次打败大流士,但由于希腊人是在黑夜掩护下进行偷袭的,就会给大流士一个借口,使他不认输,不承认自己是率领着坏部队的一个坏统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历山大远征记》
听说你波斯有大军百万,精英荟萃
老子有主角光环怕个毛,就是要跟你刚正面
孙子别跑那么快啊,我的骑兵部队都追不上啦,马军优待俘虏的啊
文章不错,继续努力!
在线时间 小时
逆天丶小人物 发表于
一开始都是很正规的下战书&&然后光明正大的对战的&&就和战国时期一样& & 当初根本不会出现夜袭之类的&&就算 ...
孙斌袭庞涓,田单火牛阵
在线时间 小时
初代\村长 发表于
这是公元前300多年的故事了=。=
比起阴谋大帝更喜欢玩阳谋,让对手彻底绝望杜绝抵抗反叛之心
在高加米拉,大流士已经做好了被夜袭的准备,结果等了一晚上结果都没人没有,第二天白天都没休息然后开始会战……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初代\村长 于
16:22 编辑
贤狼赫萝 发表于
在高加米拉,大流士已经做好了被夜袭的准备,结果等了一晚上结果都没人没有,第二天白天都没休息然后开始 ...
内心忐忑的大流士遭到了亚历山大的残酷的放置play,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也是污到无法直视&
在线时间 小时
个人认为当时都是君主制,一开始都是类似商人+小流氓的思维,怎么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利益,把你打服让你承认这是我的东西就行,因为不管是损失的还是得到的都是自家的东西。后来指不定是谁不服气或者是觊觎人家的资源(说白了就是钱),还不能光明正大的搞,偷摸的搞一下一看效果不错,然后就这样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打仗有不狡诈的?
在线时间 小时
但愿海波平 发表于
额,瑞士打神罗那次不算奇袭么
所以我说该狡猾的时候从来没老实过。
在线时间 小时
我觉得高加美拉亚历山大不打夜战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夜战对大流士有利。亚历山大的优势就是战术技巧的灵活,复杂的多兵种协同和指挥系统,如果战斗在夜间进行,这些优势都会打折扣,无序的混战只对人多的一方有利。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恐龙园 同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