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池州市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安徽各市的土地面积在省内的排名?_百度知道
安徽各市的土地面积在省内的排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八公山区、潘集区五区和凤台县,全市总人口239万人。   9.滁州市 区号,下辖金安区:0557 邮编:237000 车牌号:皖N  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雨山区、临泉县、明光市:皖D  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皖B  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和县、含山县,全市总人口453、定远县、黄山区,下辖宣州区和宁国市:0564 邮编:皖H  总面积1.54万平方公里,下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和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全市总人口610万人,下辖贵池区、凤阳县、颍东区、霍山县,全市总人口352.4万人。   7、霍邱县:239000 车牌号:皖M  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11万人。  14,下辖颍州区:皖R  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下辖花山区、广德县、弋江区.巢湖市 区号:0565 邮编:238000 车牌号、青阳县:皖E  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0562 邮编:0563 邮编、金家庄区三区和当涂县,全市总人口127.32万人。  12、南谯区两区和天长市、泗县,全市总人口604、阜南县.淮北市 区号:0561 邮编:235000 车牌号,全市总人口154万人。   16.宣城市 区号、五河县.06万人。   11.马鞍山市 区号:0555 邮编:243000 车牌号、淮上区四区和怀远县:皖K  总面积9775平方公里、狮子山区、郊区三区和铜陵县:皖F  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58平方公里,下辖谯城区和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全市总人口576万人,下辖镜湖区、颍上县、太和县:244000 车牌号:皖G  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下辖铜官山区、泾县、绩溪县、旌德县,全市总人口275万人:234000 车牌号:皖L  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下辖埇桥区和砀山县、萧县.蚌埠市 区号:0552 邮编:233000 车牌号:皖J  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固镇县、徽州区三区和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   15,全市总人口439.99万人2.宿州市 区号:皖Q  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庐江县。  4:皖C县  总面积5917平方公里,下辖蚌山区、龙子湖区、鸠江区,全市总人口213.7万人。   6、全椒县,下辖琅琊区.46万人。   13.铜陵市 区号、杜集区:242000 车牌号:皖P  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0550 邮编、金寨县、灵璧县.阜阳市 区号:0558 邮编:236100 车牌号,下辖相山区.安庆市 区号:0556 邮编:246000 车牌号.52万人。   3.黄山市 区号:0559 邮编:245000 车牌号.淮南市 区号:0554 邮编:232000 车牌号.池州市 区号:0566 邮编:247100 车牌号、东至县。   17,全市总人口932万人。   5,下辖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颍泉区三区和界首市.5万人、郎溪县、禹会区.芜湖市 区号:0553 邮编:241000 车牌号、石台县、来安县,全市总人口73、寿县,全市总人口695、三山区四区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全市总人口230。   8.六安市 区号,下辖居巢区和无为县。   10、裕安区两区和舒城县、烈山区三区和濉溪县.亳州市 区号:0558 邮编:236800 车牌皖S  总面积8522,下辖屯溪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土地面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查看: 10191|回复: 30
啊,原来池州是这样的,让人欣慰,让人自豪,也让人感叹
在线时间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秦汉时期,这里的冶铁、造船、铸造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古石城是当时江南经济较为繁荣的城镇之一,同时也是水陆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是历代屯兵之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治石城(此前为秋浦县治,今属贵池区殷汇镇),隶秋浦、南陵两县。贞观元年(627年)撤池州,所辖县还隶宣州。永泰元年(765年),在池口河(今称秋浦河)和清溪河两条河流的入江口之间的贵口复建池州,并将县治原在石城(今贵池殷汇镇石城村)的秋浦县迁来附郭,池州隶属于宣州观察使,治贵口(今市城区),隶秋浦、青阳、石埭、至德四县。元和(806—820)年间改池州为池阳郡。
  五代十国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六年改秋浦为贵池,旧志载杨吴曾升青阳为胜远军。南唐升元二年(938)升池州为唐化军,治贵口(今市城区),隶贵池、建德、石埭三县;青阳县在南唐时复县,但属升州。
  1949年设池州专区,属皖南行署区。池州专署驻贵池县,辖大通市及贵池、至德、东流、青阳、石埭、太平、铜陵等7县。
  1950年撤销大通市;原芜当专区所属繁昌县划入池州专区。辖8县。
  1952年撤销池州专区。将贵池、铜陵、青阳、至德、东流5县划归安庆专区;太平、石埭2县划归徽州专区;繁昌县划归芜湖专区。
  1959年东流、至德二县合并成立东至县;1965年7月由原石埭县(1959年与太平县合并)的部分县域并入贵池县西南划出的二区、八乡置石台县。
  1965年复设池州专区,专署驻贵池县。原属安庆专区的贵池(驻池州镇)、青阳(驻蓉城镇)、东至(驻尧度街)、铜陵4县划入池州专区。由太平、贵池2县析置石台县(驻七里镇)。辖5县。
  1970年池州专区改称池州地区,地区驻贵池县。辖贵池(驻池州镇)、铜陵、青阳(驻蓉城镇)、石台(驻七里镇)、东至(驻尧度街)等5县。
  1974年将铜陵县划归铜陵市领导;原属徽州专区的太平县划入池州地区。辖5县。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所属的贵池、东至两县划归安庆地区;青阳县划归宣城地区(1983年青阳县划归芜湖市);石台、太平两县划归徽州地区。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池州地区,辖芜湖市的青阳县,原安庆地区的东至县、石台县、贵池市。共有14个区公所,13个镇、94个乡。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池州地区和县级贵池市,设立地级池州市。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5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2%,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515元,比上年增加1508元。
  三次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3.7亿元,增长9.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9.6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3.3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5:38.1:4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9%、47.6%和38.4%,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2、7.2、5.8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增长稳定。全部工业增加值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8%。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4户,规上工业总数达236户,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05亿元,增长25.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85亿元,增长53.6%。
  对外贸易低迷不振。全市进出口共完成663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
  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5万人次,同比增长91.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63万人次,同比增长69%;实现旅游总收入58.16亿元,同比增长232%。全市拥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个,安徽省农家乐示范户5个,各类星级宾馆27家,旅行社51家,导游884人。旅游景区创建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9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 4A级旅游景区1个, 3A级旅游景区7个,2A级景区10个。
  池州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 G318、G206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境内,同时拥有长江黄金岸线162公里。沿江达海,承东接西,具有较明显的区位优势。
  1.港口 
  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公里,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二类口岸,岸线长24.5公里,现有泊 位17个,常年可停靠吨级船舶,外贸出口运量连续5年居安徽省沿江五大港口之首。目前,池州港正在扩建新港区,并申报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2.公路 
  国道318线、206线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和合(肥)九(华山)黄(山)高速公路均穿越池州,已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便捷的快速通道。
  3.铁路 
  铜陵-池州-九江的沿江铁路。
  4.航空 
  池州周边分别有合肥、安庆、黄山、南京民航机场。
  1.矿产资源
  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迄今已发现矿种: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300多处。主要矿种: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
  2.生物资源
  ⑴森林植物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组成森林植被的主要种子植物有杉科、松科、柏科、杨柳科、胡桃科、桦木科、壳斗科、榆科、桑科、木兰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漆树科、楝科、茜草科、木犀科、蔷薇科、冬青科、豆科、毛茛科、山茱萸科、虎耳草科、柿树科、大戟科、蝶形花科、忍冬科、山矾科等千余种。山区丘陵,竹类资源广泛分布,主要有毛竹、桂竹等十余种,其中毛竹资源最多,且大片成林。重点保护树种有连香树、红豆杉,永瓣藤、香果树、金钱松、黄山木兰、香榧、银鹊树、猬实、青钱柳等。
  ⑵林业概况
  池州复建以来,林业建设先后经历了“五八”造林绿化规划、林业二次创业和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市”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德援项目、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工程,全市五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9.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37.6万亩,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5.2万亩,中德合作皖南生态扶贫项目造林3.2万亩。新建国省道线路绿化237公里,林带112公里,农田林网4万亩,城镇绿化8481亩,村庄绿化13278亩,封山育林84.1万亩,实现了全市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持续增长。
  截止2005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681.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163万立方米,竹林42万亩,蓄积量10942万株,森林覆盖率57%。在有林地中,用材林446.1万亩,经济林9.3万亩,薪炭林1.7万亩,防护林193.3万亩,特种用途林31.5万亩。杉类面积143万亩,蓄积704万立方米;松类面积143万亩,蓄积591万立方米;阔叶类面积343万亩,蓄积830万立方米。全市区划界定国家公益林160万亩,并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牯牛降、升金湖),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贵池老山和十八索),县级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1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九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东至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2处,面积5万亩。
  3.野生资源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
  4.水利资源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145km,岸线长162km,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km,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公里,河长149km。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3.7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4326 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另外,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资源量9317亿立方米,枯水年也达到7064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可靠的用水保障。
  由于地形和气候影响,境内降雨集中,年际年内变化大,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mm,年内降雨集中在汛期5~9月,各河流汛期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大部分以洪水形式流走,而8~9月份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5%,春夏季易涝、伏秋季易旱,旱、涝年份分别占62%和49%,风调雨顺的年份仅占16%。
  5.土地资源
  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8个一级类型都有,46个二级类型中该市有40个,仅“橡胶园”、“改良草地”、“盐田”、“铁路”、“冰川永久积雪”、“盐碱地”等六个二级地类没有。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为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全市土地资源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建设用地45231.00公顷,未利用地公顷。
  6.旅游资源
  池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不仅自然景色秀美,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庙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境内拥有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古木参天、千沟万壑、山水相映,素有“第二黄山”之称,还有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湖水清澈如镜,沿湖烟树迷蒙,一派江南水乡好风光。池州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晚唐杜牧、北宋包拯等历史名人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李白、苏轼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为池州赢得了“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始于母系社会的池州傩戏更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池州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7%以上。
  池州自唐设州置府已有1380多年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俊才名流。晚唐杜牧、北宋包拯曾先后任池州刺史、知府,陶渊明、李白、杜牧、苏东坡、岳飞、司马光、王安石等都曾驻足池州, 留下了数千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传世诗篇,吟唱出“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的不朽诗句,九华山由此得名。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诗更使贵池杏花村名播青史,名扬中外。历代名家大作为池州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历经岁月磨砺更加灿烂。始于母系社会的贵池傩戏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为池州旅游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池州佛教文化特色鲜明,源远流长。闻名遐迩的九华山是以悠久的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型风景区。公元719年,新罗国(今韩国)国王近亲金乔觉(法号地藏)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于99岁圆寂,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所载的地藏菩萨,僧众们便认定他是地藏应世,九华山遂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地藏菩萨立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是大愿菩萨,他能帮助信众实现各种美好的誓愿。其后僧众云集,寺院日增,特别是明清以来,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1.池州傩戏
   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流行在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倡贵池地处长江以南,古代为吴越和荆楚之地,属水稻作业区,所以,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在贵池流传的历史,不见史籍记载。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因此,贵池傩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清咸丰以后,由于多次战争影响,傩事活动在贵池逐渐式微,一些家族的傩戏失传,未失传者也由于中辍时间过长而呈现伎艺的退化。60年代后期,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2年以来,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
  现在,池州傩在刘街乡姚街村、太和村等地流传已久。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在固定地点举行大型的傩戏演出、祭奠等活动。充分表达了古朴的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祷与期待...
  1 杜荀鹤
  (846~904) 字彦之,号九华山人。
  2 金乔觉
  (695—794)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宪英近族子弟。少年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通晓汉文。唐开元初年,航海来华,卓锡九华山,苦行修心,广收僧徒,传经布道。贞元十年(794)夏历七月三十日,趺跏圆寂,寿年九十九年。僧徒将其肉身跌坐石函中,越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
  3 费冠卿
  (生卒年不详)字子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
  4 李芃
  (722—785)字茂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永泰元年(公元621年),以秋浦复置池州, 李芃被“诏行州事”,首任池州刺史。
  5 周 馥
  ()字玉山。建德(今东至)人。曾任四川布政使、直隶布政使、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位。著有《易理荡参臆言》、《负喧闲语》、《玉山诗集》、《周悫慎公全集》。
  6 许世英
  () 字静仁,秋浦(今东至)人。清末民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华民国总理。
  7 张乔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人。昭宗时进士。与许裳、郑谷等人号称“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事见《唐诗纪事》卷十七,《唐才子传》卷十。
  8 姚依林
  姚依林同志生平(),安徽省贵池县人,香港出生。原名姚克广。父姚健勋。193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幼年丧父,随母在江苏、浙江、上海生活。上海读高中。1934年在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学习,加入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参加革命。
  1.九华山风景区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蜿蜒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南望黄山,北瞰长江,方圆120公里,最高峰海拔1342米。山间古刹钟声,香烟缭绕,灵秀幽静,古木参天。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 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九华山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 ”,“自是造化一尤物 ”。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素有“东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誉。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李白游山其间作诗赠友韦仲堪云:“昔在九江(长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其中“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诗句成为描绘九华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绝唱。
  唐开元末,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僧地藏卓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圆寂后肉身三年不腐,僧众认定其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建肉身塔以供奉,九华山因此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历经唐、宋、元各个时期的兴衰更迭,至明初获得长足的发展,与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华山佛教鼎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庙99座(其中9座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有僧尼600余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余尊,藏历代经籍、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
  2.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建于1982年,位于石台、祁门两县境内,最高海拔1727米。总面积10万亩,其中位于石台县境内面积5.1万亩。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210种,脊椎动物271种。国 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有银杏、红豆杉、香果树、鹅掌楸、青檀、三尖杉、黄山木兰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钱豹、梅花鹿、白颈长尾雉、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鬣羚、黑熊、大鲵等29种。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良好,森林植被保存完好。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8%,其中天然林占80%以上。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丰富的水、热资源,保护区内不仅物种资源丰富,而且种间关系和食物网的连接错综复杂,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它既是一个物种基因库,又是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环境堡垒”。
  3.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升金湖位于东至县和贵池区交界处,总面积50万亩,核心区面积15.225万亩,占保护区面积的30.45%,缓 冲区面积15.45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9%,实验区面积为19.32万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8.65%。保护区自然环境优越,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自然保护区,为东亚最主要的鹤类、鹳类和雁鸭类等候鸟越冬地之一。每年吸引70余种、近10万只湿地鸟类前来越冬,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27种,中日协定保护的62种,中澳协定保护的27种。尤为重要的是,升金湖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头鹤的最大越冬种群,其越冬期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在此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占世界总数的八分之一,已成为世界濒危动物鸿雁的最主要越冬地之一,数量达3万只左右。省政府于1986年批准建立了升金湖水禽自然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升金湖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贵池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池区东南部,与青阳、石台及九华山风景区毗邻。1998年,原贵池市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由刘街、棠溪、梅村三乡11个行政村毗连的山场组成,目前总面积40.314万亩。保护区属皖南山区,与九华山自成一体,一般海拔300--1156m,大小山峰五十余座,千米以上山峰四座,最高峰老山海拔1156m。境内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具有亚热带典型的植物群落特征,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1557种,其中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27种,如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天目木姜子、金钱松、青檀、青钱柳、银鹊树等。动物资源已知兽类41种、鸟类104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7种。国家级保护的动物22种,包括金钱豹、云豹、梅花鹿、短尾猴等;省级保护的有38种,包括现棘胸蛙、尖吻蝮、狗獾、花面狸等。保护区与九华山山体相连,至今有保存完好的石阶通往九华山,是古时香客朝拜的必经之路。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森林生态景观。
  为协调自然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贵池区委托安徽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老山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对老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适当调整,预计调整后,老山保护区面积约为1.7公顷(25万亩)左右。
  5.贵池十八索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8年原贵池市政府批准建立县级保护区。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东北沿江圩区,东以青通河为界,与青阳、铜陵毗邻。保护区涉及茅坦、梅龙、江口、观前4乡镇共10个行政村,人口约1.1万人。保护区由十八索、西岔湖、双丰圩、庆丰圩、查村湖及青通河、九华河部分河段组成。青通河、九华河长年有水,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均注入长江。保护区总面积5.45万亩。其中核心区1.56万亩、缓冲区0.95万亩,实验区2.89万亩。保护区内湿地生境优越,水质优良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是雁形目、鸻形日、鸥形目鸟类的良好栖息地。已记录到鸟类117种,其中越冬水禽59种,越冬水禽总数达到2万只以上,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头鹤、白鹳、黑鹳,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琵鹭、小天、白额雁、鸳鸯。十八索保护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它为各种候鸟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白暨豚以及长江的水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感知历史可以激励今天的斗志
分享本帖到: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池州的出路就是划分给铜陵和安庆,这样老百姓才会更幸福!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很感动,很好,不错,谢谢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你辛苦了{:tu41:}{:tu41:}{:tu41:}{:tu41:}{:tu41:}{:tu41:}{:tu41:}{:tu41:}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吃饱了,想想也是{:soso_e192:}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吃饱了,想想也是{:soso_e192:}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池州还有万罗山,{:tu41:}{:tu41:}{:tu41:}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wuxinze 发表于
  6.青阳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总面积1.002万亩,是九华山风景区外围森林 ...
已阅!& && && && && &&&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池州以前还管铜陵呀,这么厉害,主要是解放后拆来拆去的,耽误时间呀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我很骄傲是贵池人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tu41:}{:tu41:}{:tu41:}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tu26:}{:tu26:}{:tu26:}{:tu26:}{:tu26:}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要跟新了啊,航空:池州的九华山机场今年通航。铁路:宁安城际铁路也从池州走了。。。。。。待续啊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池州不要成了吃粥之州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不是说有池州府吗,在哪儿呢
历史名人更是寒碜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soso__:}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萱萱是公主 发表于
历史在好也没用
神马都是浮云!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安平 发表于
姚依林香港出生,清华毕业?
姚依林(日-日),中国贵池人。1917年在出生。幼年丧父,随母亲在江苏、浙江、上海生活。他在上海读高中时,阅读进步书籍,开始接触。1934年考入,在地下党员的影响下,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参加了革命。1935年11月由周小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一二九运动中任北平市学联秘书长、党团书记,是一二·九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池州加油!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在线时间 小时
历史在好也没用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