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的是了解,如何了解不让别人了解自己,如何了...

当故事和科学相遇:我们如何用故事理解世界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当故事和科学相遇:我们如何用故事理解世界
鹦鹉螺 科学方法 伪科学 海洋生物学 科学和故事 脑科学 相关 阐释 假说 叙事 亚斯伯格综合征 神经生理学 偏见
本文作者:Robert Burton
(本文由 Nautilus 授权转载,莘莘深/编译)科学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想象,让我们对大自然之道充满惊奇。而科学里最迷人的传说之一,也许就是鹦鹉螺的腔室和月亮的周期相对应的故事了。
这个故事最早在1978年发表于世界一流的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面。两位年轻的科学家研究了大量的鹦鹉螺壳,其中最古老的壳的距今几乎有五亿年。他们认为,鹦鹉螺壳每个腔室的条纹的数目同月亮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间相关。今天的螺壳大概每个腔室有30条纹路;四亿两千万年前的螺壳每个腔室只有9条。这些发现与前不久的天文学发现相符——四亿两千万年前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似乎是9天。这篇论文在科学界和主流媒体都引起了轰动。这是实际的观察结果,被不同科学领域独立证据支持,最终成了令人惊叹的故事——鹦鹉螺是大自然版的宇宙时钟,反映了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的时间变化。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就好了。彼得·沃德(Peter Ward),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和地球空间科学教授,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鹦鹉螺专家之一,他告诉我们鹦鹉螺腔室和螺壳条纹的生长并没有规律的周期。“我们标记了自然环境下的鹦鹉螺,在实验室中用X射线照射,然后把鹦鹉螺养在水箱里面,”沃德说到,“我们发现每个腔室会随着鹦鹉螺长大而略微变大,而形成每一个更大的腔室都会需要更多时间。在自然环境下,最后的2到3个腔室都各需要6个月都时间长成;相比之下,在生长初期,形成每个腔室大约只需要2星期。”关于螺壳上的条纹,沃德补充说,“只是装饰而已,与固定时间毫无关联。
鹦鹉螺壳的腔室。图片来源:wiki
“鹦鹉螺上的月亮”是个美丽的故事,沃德说。“我们喜欢这样神奇的故事。一种受月亮影响的动物?哈!我能理解。我们自己就受月亮的影响。我们也有月周期。这一场景能有什么问题呢?问题就是,它是假的。”
尽管如此,随便浏览一下网页就能发现,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超过30年的时间。为什么它对我们的吸引力如此强烈?是因为它身上的科学光环让它具有了权威性吗?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不是海洋生物学家,也不会阅读科研文章?是的,这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更多的答案涉及我们身上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找把椅子坐下来,让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我们都是讲故事的人,我们通过故事来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科学是故事的一个重要来源。“才不是!”你可能会说,“科学是客观地收集并解读数据。”我完全同意。在研究纯物理现象这个层面,科学是确立关于世界的事实的唯一可靠手段。
但是当我们使用物理世界的数据来解释那些不能被简单还原成物理事实的现象时,或者当我们将不完整的数据扩展成一般性的结论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讲故事。了解碳原子和氧原子的重量不能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没有简单的事实可以完全解释为什么动物会为了自己的亲属牺牲自己,为什么我们会相爱,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或者为什么我们要互相残杀。
科学本身没有错。相反,科学能将我们从错误的故事中拯救出来。它是理解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无法替代的手段。但是,尽管科学里面有真实,我们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问题却在迫使我们讲出超越事实的故事。哪怕我们有再多再复杂的科学方法论,故事依然是我们难以超越的理解生活的首要方式。
要知道科学和故事在哪里相遇,我们需要看看故事在大脑中是如何形成的。
故事就是对世界的解释
让我们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例子开始,这个故事来自E·M·福斯特(E.M.Forster)关于写作的经典著作《小说的几个方面》:“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读到这两个并列事件而不好奇王后的死因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描述的内容少到极点,这个句子的组成还是会让我们去猜测模式。如果作者不是在暗示因果关系,那为什么他要在同一个句子里面提及两个事件呢?
一旦故事暗示了关系的存在,我们就会觉得有必要提出解释。这让我们求助于我们知道的事情,我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今天我们知道丧偶的人可能会悲痛而死。王后是死于心碎吗?这个可能性利用了人类行为学的知识,而它也和其他更加传统的叙事产生了竞争——比如说在学《哈姆雷特》的高中生可能会把这个故事当成这部戏的微缩大纲。
“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这是一种愉悦的感受;它和毒品、酒精和赌博成瘾一样,受控于大脑里的奖励系统。这个奖励系统的范围,从对情绪表达至关重要的边缘系统,一直延伸到对思想形成至关重要的前额叶。尽管人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它,但通常认为奖励系统在促进和巩固学习中起核心作用。多巴胺对这个系统非常重要,它主要分布在大脑细胞中,是一种携带和调控脑细胞之间信号的神经递质。不断有研究表明,获得奖励的感受通常伴随着多巴胺水平的上升。
这个奖励系统是由两名来自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员詹姆斯·欧德(James Olds)和彼得·米尔纳(Peter Milner)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的。把电刺激电极放置在小鼠被认为是奖励系统的大脑区域。下压手柄可以使得电极放电,当小鼠获得无限制下压手柄权限时,小鼠很快就学会了反复下压手柄,甚至无视食物和水。认识到我们的大脑可以产生如此强烈的感受,以至于会让我们忽略掉饥饿和干渴这些基本需求——这是我们理解大脑奖励回路巨大能力的第一步。
理解故事是如何点燃大脑的奖励系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名为“模式识别”的理论:大脑如何将一副图像分离的各个部分拼接成一个连贯图像。比如,你第一次看到狮子,你得弄明白你看到的是什么。大脑视觉皮层至少有30个不同的区域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每一块区域负责处理图像的一方面——探测动态和边缘,标记颜色和面部特征。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了狮子形象的整体。
此后,每次你看到狮子的时候这个神经回路都会被加强;每个处理区块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更稳定、更高效。(这个理论基于加拿大心理学家唐纳德·O·赫布(Donald O. Hebb)的研究,他是研究人类学习的先驱;他的理论通常被概括为“一起被激活的细胞相连接在一起。”)不久之后,识别狮子就不需要那么多输入了。对部分图像迅速的一瞥已经足够,这就是靠奖励系统的正面反馈完成的。是的,你的大脑让你确信,那就是只狮子。
高效地模式识别狮子,从演化上讲非常有道理。如果你看见一只大型猫科动物的轮廓在附近的草丛移动,等到你看见狮子的眼白再开始爬上树是非常不明智的。你需要一坨大脑,让你可以快速地从局部探测出整体图像的轮廓,并让你对识别的正确率有强烈的信心。
当你认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新模式,一瞬间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叹“就是这样”!只需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就会明白学习伴随着何种程度的快乐。因此也不难理解,一旦某个特定的模式识别-奖励关系刻在我们的脑回路里,这种关系就很难打破。总的来说——不算成瘾现象——这种关系的“牢固”程度是一件好事。正是通过不断的重复以及随之而来的熟悉感和这些关联的“正确感”,我们才能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图片来源:Nautilus
科学也是故事之源
科学的任务,就是不断地编出故事(称作“假说”),然后检验这些故事,然后竭尽全力编出更好的故事。思想实验就像是用广为人知的人物进行讲故事练习。如果福尔摩斯发现一具尸体悬挂在树上,并且还有一张字条绑在脚踝上,那么他会怎么做?如果一束光在两面镜子之间反射,在一个火车上观察者眼中是什么样子的?鹦鹉螺上的条纹代表什么?一旦有了这些故事,科学家就会去实验室中测试它们;作者会让编辑来读读看,看他们是否愿意为此付钱。
人们和科学,就像是面包和黄油。对故事的渴望深埋在我们的大脑中;而科学深处埋藏的本质就是讲故事。但是这也有个问题。在科学完成检验之前,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多巴胺奖励,带着我们的故事四处招摇。我们渴求模式识别的多巴胺奖励,让大脑一有机会就忽略矛盾或冲突的事实,这加剧了这个问题。模式识别基础的先决条件就是迅速区分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的输入的能力。如果大脑无法让一个事件或者想法对号入座,那么将它作为单独的记忆加上标签、存储起来就会困难得多。简洁利落有助于学习;零碎的片段只会带来犹疑不决的“没错,但……”这样的瞬间,无法得出精确的结论。
正如恰当的模式识别结果会带来多巴胺分泌增加的奖励,错误的模式识别和多巴胺分泌减少相关。在猴子身上,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也即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不能吻合)会带来一个特别的效果:正好在预期的结果没有发生的那一刻,减少多巴胺分泌。正如准确的关联令人愉悦,关联若没能发生,产生的神经递质就像是预期受挫一样,或者更糟。
一旦我们理解故事在叙事上和相关性等价,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故事模式。你可能听说过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西蒙(Daniel Simons)的著名实验,其中被试观看录像,并对一支篮球队伍的运球次数计数。当专心数数的时候,大部分的被试都没能注意到有一个穿着大猩猩服的女人从篮球场中走过。如果我们对观察到的模式太过轻车熟路,就会鼓励我们的大脑创作出我们想听到的故事。
因为我们都有编故事的冲动,我们经常也有接受和相信不完整故事的冲动。有了来自科学的半成品故事装在脑子里,每次这些故事帮我们理解了世界,我们都会得到多巴胺奖励——哪怕那个解释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是错误的。
继桑迪·胡克小学校园枪击案之后,一些专家认为凶手患有亚斯伯格综合征,似乎这样就可以至少部分解释他的行为。尽管亚斯伯格综合征听起来像是一个特定的诊断,事实上,从定义上来说,亚斯伯格综合征只不过是一定人群共享的各式各样症状集合的统称。在20世纪40年代,奥地利儿科医生汉斯·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指出一些病人有相似的社交障碍,有怪癖或者是重复的动作,异常专注于某种仪式,交流障碍,缺乏眼神交流以及理解面部表情和手势时有困难。但美国精神病协会最近作出决定,将亚斯伯格综合征的诊断从临床指导手册《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DSM-V)》中移除,因为亚斯伯格综合征不符合任何特定的神经病理学。这也表明,把一系列症状看作是某种特定疾病的同义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所谓综合征,只是还未找到深层原因的故事。
相似地,对某些精神变态患者的研究表明,他们前额叶皮层某块特定区域的灰质体积减少。但是这些发现不能单独解释暴力的行为。因为我们无法仅靠刺激某个特定的脑区域来产生有预谋的复杂行为,我们只能说,某些大脑状态与某些复杂行为相关,但是它们并不见得是导致了这些行为。同样,对杀人狂魔的大脑扫描或许会揭示出某种大脑异常,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何种因素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但是这些异常绝不是暴力的唯一解释,正如童年时被亲人忽视或者营养不良都不是唯一的解释一样。这些都是故事,尽管有着详尽的神经生理学成分,但故事还是故事。
学会讲一个“正确”的故事
当我们从科学中获取半成品故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面临道德上的后果。脑部受损或者功能不正常的人,应该负担多少个人责任?这些人应该接受怎样的惩罚才合理?又有多少康复的可能?只有当我们开诚布公地承认,科学在多大程度上是以故事来呈现其结果的,我们才能面对这一道德层面的问题。我们必须想清楚自己的准则,来判断什么时候科研数据超越了它的界限,变成了有主张、有偏见的故事。当然,在没有全面数据的情况下,这始终都会非常困难。
但是我们可以迈出第一步:意识到我们在呈现和解释数据的时候,讲故事都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渗透其中。好的科学既需要一丝不苟地采集分析数据,又需要在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时有所克制,还要诚实谦逊地认识到这些数据在反映这个世界时的局限性。
而作为公众的一员,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接受成为真理的科学结果必须要经过同行审议;我们还要明白即便是经过同行审议的结果也不一定总是准确的。2011年,《自然》杂志公布,在过去的10年内,撤稿量增长了10倍,而文章发表量只增长了44%。同样是在《自然》杂志,科学家C·格伦·贝格利(C. Glenn Begley)和李·M·埃利斯(Lee M. Ellis)写道,去年他们在Amgen生物技术公司的同事尝试重复了血液学和肿瘤学的研究方面具有程碑意义的53项研究,但成功的只有6项。类似地,拜耳的科学家报告说,在2011年与他们工作有关的肿瘤研究中,三分之二的成果无法可靠地重现。
当阅读科学报告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寻找数据的局限。是不是假定了什么预设?变量的误差范围到底说了什么?我们或许不能每次都理解数据的局限性,但是如果相关的讨论完全缺失,这就令人担心了。
最后,科学家们拥有工具、语言和经验,能带来符合事实、有趣而且强大的故事。反过来,我们也应该用评论其他艺术形式的方法来评论他们的研究。就像是文学评论,我们应该也去评估语言是否精炼,结构是否紧凑,中心是否明确有新意,整体是否优雅,在讨论道德问题时的克制程度,如何将他们的研究放在历史、文化和个人背景之下,以及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异见和不同的解读。
科学的方法论将始终是人类的一项巨大成就。表述得当的话,科学的故事将是不断前进的伟大史诗,在历史长河上最伟大的故事中应有它的一席之地。(编辑:Ent)
授权果壳网()编译发表,严禁转载。
题图来源:conservefewell.org
Nautilus, Where Science and Story Meet
你可能感兴趣
科学的残酷而真实的自省精神是最伟大的,像不麻醉给自己动手术,比它发现的各种自然规律都神奇。如果《圣经》里庞杂的内容也经历这么一次批判性的审核,很快就会只剩下几页干巴巴的纸片——如果不是一无所剩的话。
当年正是那个鹦鹉螺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陶醉于大自然之神奇,以至于开始痴迷于古生物。。。谁说故事没用的,我打死他。 (*/ω╲*)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听鬼故事,喜欢玄幻小说,从行为学来说,这是人不甘寂寞的心理在作怪。很多女性痴迷中医,很多老人迷信,也是基于不甘寂寞的心理。这跟人喜欢八卦是一个原理。要是我们的世界只有科学,那该多寂寞啊!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35)
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西蒙(Daniel Simons)的著名实验名字翻译时候少了个“斯”吧?应该是丹尼尔o西蒙斯
科学的残酷而真实的自省精神是最伟大的,像不麻醉给自己动手术,比它发现的各种自然规律都神奇。如果《圣经》里庞杂的内容也经历这么一次批判性的审核,很快就会只剩下几页干巴巴的纸片——如果不是一无所剩的话。
法理学硕士
科学的猜想才是故事的来源比如凡尔纳的科幻故事~
无意识的发生我们理性的结束NOKIA 830
当年正是那个鹦鹉螺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陶醉于大自然之神奇,以至于开始痴迷于古生物。。。谁说故事没用的,我打死他。 (*/ω╲*)
还好没有进入中学语文
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听鬼故事,喜欢玄幻小说,从行为学来说,这是人不甘寂寞的心理在作怪。很多女性痴迷中医,很多老人迷信,也是基于不甘寂寞的心理。这跟人喜欢八卦是一个原理。要是我们的世界只有科学,那该多寂寞啊!
一直不懂为什么鹦鹉螺壳里面长的跟电风扇一样,它是咋住的
“需要一个故事”,呃,难怪一个“让梨”能扯出那么深刻的解读。。。来自
我想到了(上帝创造理论),那可是什么都能解释的万能理论,讲故事谁能比得上它。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大多数时候,编故事=脑补,而脑补的基础,就是常识。但是,“只凭常识,无论如何尝试,总难免不时感到惊讶,科学的目的正是要从这种惊讶中拯救常识。 ”——伯特兰.罗素
专家:今年高考语文第一题,阅读理解。我看就选它了。
大自然真的有很多神奇之处啊
多巴胺+催产素创造美丽世界。
引用文章内容:“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为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江青,我一定是喝多了
引用 的话:一直不懂为什么鹦鹉螺壳里面长的跟电风扇一样,它是咋住的住在最外面那个室?
这也是人的“苦”之一。比如说话说到一
更新了我对故事理解啊,好好学习‘正确’的理解和讲诉故事~
听起来,像是说《谣言为什么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哈哈哈~~~昨天才看了朋友圈有人发了一条说“小孩子越来越多白血病是因为喝AD钙奶吃QQ糖之类的东西里面有肉毒杆菌”,不过好在她是在辟谣不然又要被我鄙视了~~~
谁能告诉我珊瑚虫和太阳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呢?头痛中。。。
我能说我看的要睡着了么?23333
引用 的话:科学的残酷而真实的自省精神是最伟大的,像不麻醉给自己动手术,...呃……你这种表达算是英式中文吧……
我只想知道鹦鹉螺在这么多没有门的房间的房子里是怎么住的O O
引用 的话:呃……你这种表达算是英式中文吧……我有时候一句话边说边增加定状补语,可能搞得像英语从句了?看明白就行吧,咱不讲究。
这个故事讲得好
太好看的文了!微信公共号转的标题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鹦鹉螺的腔室与月相吻合》,这样阅读的整体感受就是“呀,笔风一转……又一转!还有一转!!”(果壳粉表示读得很嗨森!跟看《杀出个黎明》一样:P
引用 的话:科学的残酷而真实的自省精神是最伟大的,像不麻醉给自己动手术,比它发现的各种自然规律都神奇。如果《圣经》里庞杂的内容也经历这么一次批判性的审核,很快就会只剩下几页干巴巴的纸片——如果不是一无所剩的话。 圣经很大程度上是讲故事和道德教材,用科学论文的标准来筛选是不合适的。
引用 的话: 圣经很大程度上是讲故事和道德教材,用科学论文的标准来筛选是不合适的。我是指作为解释世界的说法,科学比《圣经》可靠得多。《圣经》在基督徒眼里不是故事,而是真实历史和“圣训”,宗教多有如此看法。
引用 的话:太好看的文了!微信公共号转的标题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鹦鹉螺的腔室与月相吻合》,这样阅读的整体感受就是“呀,笔风一转……又一转!还有一转!!”(果壳粉表示读得很嗨森!跟看《杀出个黎明》一样:P翻的整体感受就是 “擦,还没完……还没完!还没完!!”
引用 的话:翻的整体感受就是 “擦,还没完……还没完!还没完!!”哈哈哈哈哈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76被浏览5,730分享邀请回答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每个人的态度 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世界 怎么能更好的去把我内心的感受去诠释这个世界_百度知道
每个人的态度 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世界 怎么能更好的去把我内心的感受去诠释这个世界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帮助过你的人,甚至是陌生人
采纳率:5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上) - 简书
如何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上)
konw the truth
马克吐温曾说: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每当遭受挫折与困难的时候,我们都深受打击,严重时,甚至感觉精神的大厦轰然坍塌,究竟是困难太大,还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相了解的太少?显然后者才是主要原因,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那些能碾压过这些挫折并依然前行的人,无非是对世界的真相了解的更为透彻。拨开迷雾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而我们也正是在探索中变得更加智慧。只不过有些的人走得快,有些人走的慢一些,但几乎很少人会原地踏步,因为追求成长与进步是人的本能。那么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更接近真相?途径也只有一条:边学边向前。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进步,就是因为后来者起点更高,站在巨人的肩上,做事自然会更简单一些。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其实早就有很多聪明人研究过,并且得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如此看来,如果想更接近世界真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能够吸取前人智慧的养分。但是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从无到有,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比如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时间和注意力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不能合理的高效利用,也是一件让人颇为遗憾的事情。不过幸运的是,早也有聪明人同样经历过同样的过程,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试图传递给有同样困惑的人,接下来我将分享最近的学习心得。大脑是我们身体中最昂贵的部分,尽管从生理学上来说这个理论不成立,但由大脑控制的思维是最珍贵的,它可以让陷入困境甚至身体残疾的人依然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甚至做出伟大的成就,比如霍金、尼克·胡哲等人,无一不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将大脑比作一台电脑,他们的大脑就是超高配置,但是更多的人只是处于普通配置水平,若想要进行升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脑的运行过程,如图:
人脑似电脑
所以我们需要从输入、加工、输出三个方面做出改变。关于输入信息≠知识,学会筛选有价值的内容作为输入我们的大脑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各种信息,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多种多样,比如看新闻、看微信公众号、与朋友/同事聊天、看书、看视频等等。尽管我们接收了海量的信息,但是信息≠知识。事实上很多信息除了在我们看到的那一瞬间得到一丝快感之外,没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比如刷朋友圈或者刷微博,我们很容易沉溺其中停不下来,看起来我们也接收了很多有趣的新闻或者信息,但往往退出APP,发现除了时间的飞速流逝,大脑也是一片空白。当然不可否认一些新闻热点或者明星八卦类信息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比如会成为与同事、朋友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更应该去挖掘那些长期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因为复杂的世界也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和挖掘出基本规律,才能让我们更接近世界真相。阅读是一种比较系统性的输入方式学会选书是阅读的第一步。大部分拥有智慧的人都喜欢阅读,可见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提升一个人思维水平的有效果方式。但反过来看,喜欢阅读的人水平却是参差不齐。比如一个只喜欢阅读网络小说,或者只喜欢读鸡汤的人,更多的还是把阅读当做了娱乐消遣,这种形式下的阅读长远意义并不大,小读怡情,大读浪费,不建议占用大量的阅读时间。我们的大脑需要系统性的进行内容输入,之所以需要系统性,是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知识太散而不能被充分加工利用的问题。这部分属于大脑信息处理的部分,下一节将进行重点的阐述。学会看书是阅读的关键。相比碎片化的网络知识,大部分书都是有各自的系统和体系,阅读图书能够让我们更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某一个学科的内容,尤其是在我们的大脑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之前,通过阅读图书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效果更佳。但传统的教育制度,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的分数,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关于如何高效阅读的教育。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人在阅读中遇到一些问题:为什么我明明看过了那么多书,却感觉什么也没有记住?为什么有的人一年可以看几百本书,是真的吗?阅读是有方法的,不同的书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也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全部读完,书是一个工具,大脑需要哪一部分就拿来哪一部分。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讲到了阅读的四个层次,非常经典实用。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基础阅读就是通过读书理解书的字面意思,重点是对文字的识别能力,这个层次的阅读属于小学就能掌握的阅读技能,只要不是文盲,都可以实现。但如果阅读的是外文书籍,就需要继续学习基础阅读。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检视阅读就是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快速了解到一本书的核心意思,方法有两种:1)有系统的略读:先看书名、序言、目录页、索引、出版者的介绍、找跟主题相关的章节阅读、随便翻看几页。通过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本书是否有值得挖掘的内容,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2)快速看一遍,对于一本难读的书,快速的从头到尾读一遍,即使不明白的地方也不用停。跳过不懂的部分,可以保证阅读的流畅和顺畅,而在后边的于阅读中,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对文章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检视阅读的目的主要是要了解所读书本的主要内容,明白作者的重要观点是什么,弄明白这本书对自己是否有用。通过检视阅读,可以让我们快速了解某一个领域的内容,拓宽认知的宽度。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精读,对一本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学习并分析其中的知识,核心是系统、完整、专注的优质阅读。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骨架,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结构框架的建立其实是最难的部分,但这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在阅读中,我们也需要找到这本书的核心骨架。这种方法类似于上学时的语文分析,包括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列举出各个章节甚至段落的关系、找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经过对结构和内容认真分析后,要继续对作者的关观点进行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如果认同,可以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如果觉得不认同,为什么?有没有充足的论据推翻其结论。分析阅读是一种理想化的阅读,按照这种方法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也会很长,我们需要挑选最有需求的书运营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或者还可以选择一本书最核心的章节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寻求更深入的理解。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synoptical reading)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最主动的内容输入。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选定一个主题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图书的筛选和阅读,这就需要运用到上述的检视阅读,将不同书讲述同一个主题的的相关章节全部阅读,然后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让书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思维框架服务。主题阅读最有效的表现方式就是进行内容输出,可以简单的用一两句话表达出自己的核心观点,也可以针对某一个主题写一篇论文,或者出版一本图书,当然如果还达不到这个层次,可以进行一下假想,列出自己在该主题下的思维框架。以上阅读图书的方法,若换成欣赏电影我相信依然成立。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原则组成,只有吸收足够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提高挖掘和理解这些原则的概率,输入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关于大脑应该如何处理输入的信息,下一部分我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爱画画,爱文字的营销策划狗,个人微信公众号:review100 欢迎聊骚~
哈喽,各位家人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养森商学院的院长,孙茂林。非常高兴,今天晚上在社群当中和我们全中国所有的养生家人以及我们海外的养生侨胞。一起去分享我们的线上课程。我本人特别高兴,因为很久没有做这样的全体养生家人的聚会和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今年的课程线上课程的都是由我们的每...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能够将此书介绍给大家,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并不喜欢看很多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让我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作者想象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故事的组织能力,真是无人能出其右 读完这部小说以后,我相信你也会象我一样迷失方向....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共四部,分为《开端》《深井》《格局》《启示》。 #序章:一张光盘 ##一张光盘 如果不是那次经历的话,我不会得到这张让我从此过上恶梦一样生活的光盘 一年前,我是一个中关村一个软件工程师,平时的...
非常感谢陈世欣Sting,这本书也是这位前辈推荐的。 对这本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应该更早看到,至少在大学前。这样大学到现在就有大把时间用来看书,而不是瞎忙。 开阔视野,原来书可以这么读。自己原来只停留在读过几本书。从来没想过这么去折腾一本书,然后将它读透。 四个层次,努力...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你可以悲伤 但不要在人前哭 你可以失望 但不要对这个世界绝望 离开的人就不要再留恋了 过往的事儿也别再深陷了 我们终究要学着自己成长 撕开伤疤才能长出新肉 别在愤怒时谈分手 别在深夜里做决定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才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微信朋友圈的打开率非常高,朋友圈其实是别人了解你的重要渠道,不仅仅是新认识的朋友,还有以前的同学、朋友,很多也都是通过你的朋友圈了解你的近况的。而且现在微商盛行,要如何发朋友圈不被屏蔽呢?我们需要学着让朋友圈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以外,同时也要...
国庆放假期间,为了给自己找趣,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一禅小和尚》这本书。 严格地说来,《一禅小和尚》是一本漫画书,但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漫画是绘画的一种随笔或小品,主要用的是夸张、变形等形式把严肃的主题幽默地表达,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消遣的书而已。...
2014年国庆假期,我搬离了集体宿舍,成了一枚空巢青年。还记得当时那种既兴奋又害怕的心情,兴奋,是因为从此就要一个人生活,对未来充满未知的期待;害怕,是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过日子,害怕可能的孤单,害怕一个人的安静。没想到过了几天,我就适应上这种一个人的小日子,喜欢上了安静的生...
一个去年毕业的小姑娘要去面试一个上市公司省级分公司的办公室秘书岗位,没经验,要我指导一下。我就简单写了一张纸,让她快速作个了解。下面分享出来,希望对从事办公室工作、秘书工作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秘书的常见分类 1,文字秘书(简称文秘),主要从事公文撰写、综合调研性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让别人了解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