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宝我是女生生,我是同性恋,怎么办。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我被一个女同性恋强奸了,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我该怎么办?
我很害怕,我是个女孩子。我和她是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根本想不到会发生这些事。我很相信她。可是她不单伤害我还欺骗我。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不能告诉家里人。我害怕。也不能报警,她是个同性恋这件事能怎么解决呢!我也不想要她的钱,我家不是那种缺钱的人家。我家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中、上等家庭。如果把事情闹大我怕我家人会承受不了。会没脸见人。我真的很相信她。我们有私下商量解决这件事。我不懂这些。我是对感情很认识的人。我也没遇到过这种事。可能有些人会不相信现在这个世纪还有我这们单纯的人。可我真的是这样的人,单纯到可以说傻。直到事情发生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她告诉我她妈妈生了重病,求我不要报警也不要跟家里人说。她说怕她妈妈受不了刺激。她说她会补尝我,会对我好,会好好照顾我。我相信了她。可是我错了,事实证明她是在欺骗我。我真的不知道在怎么办,求求大家帮帮我。
09-07-30 & 发布
同性恋是指自愿与自己喜欢的男性发生性行为!也就是相互的喜欢那种!同性恋一词的定义分歧非常大,各个国家,个个时期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一样,连李银河都搞不清楚,不信你把&同性恋亚文化&一书番出来看看,就是书中的第一句,她老人家怎么下的,简直让人莫名其妙.中国以前的法律,连这个名词(或者相关的名称)都没有,怎么能够给予定义?法律又怎么加以定罪禁止?我的意思是,中国法律没有对同性恋定罪,至多是对同性之间某些性行为加以限制定罪而已,在当时的性法律观念下,完全可以理解,非常正常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一个真实的女同性恋故事
微信号:ewsos1手机扫一扫关注医网官方微信 随时关注健康
来源:塞呋盾女人网
医网摘要:  30岁的雯是一家知名外企的公关经理。她的周末经常是这样过的:零点之前,在“宋会”喝酒跳舞玩骰子,经常陪着她的是男同事阿伦,他和她的关系如同他俩的性取向一样说不清。
  事实上,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有点双性恋倾向。克洛德-埃斯图吉又说:&它来自我们小时候对父母的双向模仿&。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心理双性恋&的概念,也就是&每个性别表现出另外那个性别的某些特征& 的观点&&每个星期五的晚上,工体西路和南路总是花影横斜、暗香浮动,隔着几条街都能嗅到酒精与荷尔蒙的气息。
  年轻的男人和女人在&宋会&里耳鬓厮磨,而它对面的&终点&,花枝招展的男人则在那里调情,转个弯不远的&红叶&,则是北京最负盛名的拉拉吧之一。在日益宽容的今天,同性恋已经不再属于法律和道德强加约束的范畴&在雯所在的圈子里,甚至还是一张颇漂亮的标签。
  30岁的雯是一家知名外企的公关经理。她的周末经常是这样过的:零点之前,在&宋会&喝酒跳舞玩骰子,经常陪着她的是男同事阿伦,他和她的关系如同他俩的性取向一样说不清。
  跳到high的时候,她也会容忍阿伦的激情和亲热;零点之后,阿伦要去&终点&,她则要转场去&红叶&,她到的时候,演出一般刚刚开始,她觉得 自己爱上了那个新来的跳钢管舞的女孩,她的眼睛似乎能盯出火来。2时左右,雯回到三里屯的家中,然后给美国的未婚夫打电话,她想他,他们的婚礼定在今年五 一,雯打算给他生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每个星期五的晚上,都是潮湿而混乱的&&只要她在北京。雯的秘密都写在她的BLOG里。上高中的时候,她和同宿舍的一个女生形影不离,也不知道 是怎么开始的,她的初吻、初夜都是和她。而当雯交了男朋友的时候,那个女生还痴痴地为她割腕。事隔多年,初恋男友的面目已经模糊了,她却还能清晰地感受到 那个女生结实如玉的身子,以及曾经带给她的性高潮,那与处女膜同时存在的性高潮已经存入她的灵魂了。这是雯的故事。
  雯们的烦恼
  高中的雯属于典型的青春期症候群:性发育,爱情萌芽,不好意思交男朋友,所以投射到女生身上,那个女生,不过是男人的替身而已。这样的结论听起 来无懈可击。可是,慢着&雯说:&为什么我在已经有男朋友的情况下,还会去幻想那个跳舞的陌生女人呢?而且,我常常幻想的是,自己化身成一个男人去和她做 爱&&&
  如同阿娜伊丝宁1931年在日记《火》中写到的一样:&不论什么爱情,我都无法抵抗,我的血液开始起舞,我的双腿张开。&这位最有名的双性恋女 人,先是迷情于作家亨利&米勒,后又深爱作家的妻子琼。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亨利与琼》,是雯心中的&精品&。在阿娜伊丝宁之后10年,美国人阿尔弗 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对性行为问题做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他断言:所有实践的出现和安排都是有连续性的,从异性恋到同性恋,中间会有一个过渡阶段&&双性恋。
  然而直到今天,承认自己是双性恋依然是件困难的事情。这正是雯们的烦恼。她无法告诉所有人:我爱我的未婚夫,我打算给他生一儿一女,同时我也爱 女人。她一定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在&宋会&里的异性恋者看来,她是一个不肯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人。而&终点&和&红叶&里的常客,则会认为她是一个叛 徒,屈从传统道德的懦夫。
  向左走,向右走
  在异性恋占主流的同时,同性恋也得到了承认。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已经完成了性革命的时代。但是第三条道路依然行不通,社会拒绝承认双性恋者要求的 不选择性取向的权利,也就是不加区别地先后或是同时爱上男人和女人的权利。人类社会学家,卡特琳-德尚(Catherine Deschamps)指出:&我们的社会还不能放弃二元逻辑,不是异性恋就是同性恋,中间不存在其他的。&
  简单的二元逻辑,总比粗暴的一统论文明进了一大步。但也促使那些本来属于中间灰色地带的人,也自觉地站在两边&要么向右,要么向左。雯在&宋 会&以异性恋自居,在&红叶&则以同性恋自居,却从来没有一个酒吧,能够让她随心所欲地贴上第三种标签或者不用贴标签进入。对雯们来说,那才是理想的生活 方式:&不用考虑什么是不健康的或是不正常的。按照我的天性去爱,我需要这种自由。&
  雯的朋友阿伦,同样是个身份模糊者。2005年之前他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同性恋,直到在那一年遇见了一个中性气质的女歌手春。他说:&在那 之前,我只会对男人有性幻想,而且对与女人做爱充满恐惧。这个女人激发了我身上一种很强烈的恋爱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对性的渴望,以及我们第一次做爱时我的 动作是那样的自然,都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春让我得到了释放,但是我认为她只不过是唤醒了我身上潜在的双重性。&
  春之后,他不再排斥女人,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在同志酒吧流连。他比雯要轻松许多,因为他还没有考虑找一个人结婚生子。
  实际上婚姻并不是双性恋的终结。Alice就是如此。她已婚并且是一个4岁女孩的母亲,在35岁的时候,Alice第一次跟一个女人发生性关 系。那时,他们夫妻关系基本失去激情,俩人就是互相全裸,也是心如止水。她在22岁的女同性恋安的身上找到了安慰。她说:&是安引导我,在她面前,我好像 重新经历了一次,我之前18年的性经验都不再管用了。同时,和女人发生关系,不会带给我对老公的负罪感。&Alice定期和安幽会,这段交往甚至让她重新 找回对男人性爱的渴望。
  爱男人,爱女人
  Alice说:&我内心承认自己是一个双性恋之后,就变成一个贪吃的孩子,要了这个,还要那个。从中得到的快乐是不一样的,甚至是互补的。&
  雯说:&不可否认,当我们触碰一个跟我们相同的身体和一个截然不同的身体时,做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跟女人在一起,更多的是肉欲上的交流,而且 那种快感是无止尽的,因为我们比任何一个男人都要熟悉我们的身体,因为男人毕竟不是女人。跟男人在一起,我很渴望那种无法掌握的感觉。性交过程中必须顾及 男人对快感的急躁之情。他们经常做一些高难度动作,因为自古以来,男人一直都尽力证明自己是最好的。&
  阿伦说:&跟男人在一起或是跟女人在一起,我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我不能说跟男人在一起会让我更加地男性化,跟女人在一起会让我更加女性化。有时是这样,但有时正好相反。我只知道既爱男人又爱女人,让我感觉自己更加完整。&
  科学家怎么说
  那么,所有人应该都和Alice一样,随心所欲表达自己对同性和对异性的渴望,或者,和阿伦一样,自由表现自己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一面?世界会不会变得更美好?我们会不会都成为双性恋?
  &不会&,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的性学教育主任克洛德-埃斯图吉(Claude Esturgie)告诉我们:&成为双性恋,光是不在乎社会评价是不够的。我们的性征是由心理构造决定的,而每个人的心理构造是不同的。&
  事实上,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会有点双性恋倾向。克洛德&埃斯图吉又说:&它来自我们小时候对父母的双向模仿&。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心理双性恋&的概念,也就是&每个性别表现出另外那个性别的某些特征& 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身上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特征。这些构成科学领域里最含糊不清的概念&。另外一个性学菲利普&布鲁诺(Philippe Brenot)则明确说:&如果一个异性恋者有一些对同性的性幻想(反之亦然)并不表示他会将之付诸实践。人格的平衡就是在对还没经历过的其他事情的幻想 和压抑中实现的。&
  所以,你可以为了赶时髦而去尝试男人和女人,他们就在工人体育场旁边的那条街上,花影横斜、暗香浮动,隔着几条街都能嗅到那里的酒精与荷尔蒙气 息。但这并不能代表你就是或者不是双性恋。确定自己的性取向一点都不重要,情人是男的还是女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如果在这个时代谈爱情太奢侈,那就 换一个说法,叫作内心的欲望吧。
  &如果你是双性恋,不必恐惧,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道德&
  方刚,性社会学者,主要从事性、婚姻家庭以及性别研究,出版《男性要解放》、《中国多性伙伴个案考察》等著作。
  《心理月刊》:一个女孩因为既爱男人又爱女人,很痛苦。有位治疗师建议她最好能够发展满意的异性恋。您会给这个女孩什么建议?
  方刚: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许多治疗师都可能会让双性恋者去改变,最好能够选择异性恋,以减少生活的阻力。我理解这个建议。在无孔不入的异性 恋文化环境下,简单地告诉你的来访者说,你的性取向是可以流动的,你流动好了,可是走出你的咨询室,她/他有多大的能量去和异性恋文化抗衡?我认为,一个 可能更好些的建议是:让她尝试接受自我。
本文来源: /a/8395.html
责任编辑:肖秀燕
推荐阅读:
最新保健资讯
疾病相关资讯
大家都在看108被浏览75902分享邀请回答119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14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欢迎关注佳人官方微信】佳人官方微信出炉啦,
您正在阅读: &
& 高智商女同性恋自述:我还没碰到比自己聪明的人
高智商的人在生活中表现的比普通人更为突出和优秀吗?知乎上的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高智商者的回复,来看看排名第一的这个女高智商者是怎么描述自己的,我等普通人类在她面前简直弱爆了……
我觉得自己比较聪明, 但是不带这么说自己的,所以匿名了。
但是我觉得自己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高智商,因为我也偶尔会被生活中的琐碎困扰。
我认可的高智商是那种完全站在高处俯瞰的人。
我个人实际的生活中——当然是在我的领域里——我还没碰到比自己聪明的人。
我从小到大的经历中,经常被人说聪明。但重点是,我从小特别清晰的对别人称赞不屑一顾,并且觉得夸奖自己的人都很蠢。当然生活中我很有礼貌,也很谦逊,话不多,也不会夸耀。因为不屑于别人的称赞,更不会去主动袒露自己或者炫耀自己。所以,虽然常常深刻的感到身边的人平庸之极,或者愚笨至极,也完全不会表露出来,只是觉得,人有很多种。能让他们开心或烦恼的事情,在我看来可笑之极,是无趣自扰。我烦恼的事情,他们也许会觉得无病呻吟,或者,只是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我。比如有几天我很担心月球和地球的关系,女朋友觉得我是闲得慌。但那阵子我是真的担心。我现在想通了。
我的梦境极其丰富和夸张。有机会我也想讲一讲,我的一些灵感也来自于梦境。除了喝得烂醉的情况下我不做梦,其他时候哪怕只是打一个五分钟的盹儿,我也会做一个发生了几小时的梦。到目前为止,只要我睡着,没有做梦的情况只发生过一次,喝了很多很多酒。
我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很快,觉得自己在逻辑力与分析力,还有感受力方面尤为突出,因为个人对天体物理及宇宙极有兴趣,这方面知识极其丰富。我常常觉得人类社会的制度可笑至极,不认可这一切的价值,我花了好几年时间让自己能跟这个社会和平共处,也就是让自己能正常的生存下来。虽然不认同这一切,但仍然需要少量的社交——不喜欢社交聚会聊天,认为大部分人说的话都是废话,大部分话都没必要说,所以我极少跟人见面——比如上知乎看看,看看微博之类。
也许有人要耻笑上面的话。或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反社会者时候的话。
所以再说点上面其他回答着提到的问题——你们的回答,也就是你们认可的智商。
我没有参加过任何理科竞赛,上学的时候我不屑于,当然很可能参加了也不会得什么奖。高中除了高考前的三个月,确实没怎么学习,我们那的教育水平也相当有限。
当然太年轻时候的想法,我现在不能完全回忆起来。但是我能记起的特别清晰的一点是,我不愿参加竞赛的理由是,我为什么要去参加这些无聊的比赛并因此获得你们的认可?然后就不愿意报名。
当然,我还知道自己需要高考。因为我在农村长大,我知道自己不高考,一辈子就得烂在黄土里。
我高考数学满分,其他几门的成绩也接近满分。但我觉得这仅仅是因为我知道技巧。
我上了个不错的大学,毕业后校招进了Google,工作了2年半,亲身经历了Google退出中国的事件。之后有个leader邀我共同创业,我拒绝了。前面说了,我从来不认可人类创造出来的这些玩意儿,我更对搞个什么破公司毫无兴趣。人类修一堆堆水泥盒子,然后把自己圈在里面,然后再不停制造消费和需求,还觉得特带劲。
我觉得很无聊。虽然有那么一两年我也热衷过社会变革和制度推进,并切实做过一些举动。但是随着我的长大和变化,随着我自身的视野宽阔的全球和宇宙,这些事情我也觉得无意义了。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话很可笑。没关系。
leader离职创业后,我也辞职了。之后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些知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我现在靠写字赚钱——再怎么不认可,也得活着不是——也就是自由职业,天天在家,几乎没有社交,写完字交稿。
之前写的一个剧本卖了点钱。现在也不写剧本了,因为个人不认可中国现在编剧写字的现状,鄙视导演制片们制造垃圾的热情。
目前已出版一本畅销书。
正在写另一本。日后打算以此谋生。最重要的是,这可以省去社交。
关于社交,我并不因此烦恼或者觉得无法处理,我只是不愿意去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
我的回答基本完了。
最后总结一下:
很容易看出事件之间的联系或者脉络,一堆事情我也可以轻松拎出结论。各种图形智力题,我基本都可以用极短的时间答出来。上大三时,有阵子班里几个男生热衷做各种智力题,全班做不出来的会拿来问我。他们问到的题,我没有没做出来过。
再比如写那本畅销书之前,我能猜到什么样的书会畅销。我花一个月写完,果然畅销了——就是卖得还不错。当然我承认,那本书根本就是垃圾。我靠它赚钱,但也瞧不起那些买书的人。——不是瞧不起,我意思是,人们应该读一些更有质量的书。
很多人觉得高智商可能情商就会有问题,比如社交恐惧或不善社交之类,但我这方面没有问题。
很多人觉得我真诚,我觉得自己确实是这样。
我亲眼见过很多同事或朋友自以为聪明的一些所谓社交手段或者社交辞令,但在我看来那只让事情更复杂。
因为太容易看穿技巧和规律,我缺乏耐力,我也很难专注,我永远都是同时做几件事情,否则我难以坚持。所以,没我聪明的人,但很专注认真的人,我都非常尊敬并从心底敬佩。
我的情绪问题基本都属于厌世型,因为琐事导致的情绪问题极少。厌世型的低落,被我努力控制得也很短暂。
此外,除了在舞蹈和音乐方面我发现自己学习的时间要长一点之外,其他方面还没有遇到过困难。
我说的学习时间长,也只是跟自己做比较。
截止目前为止的经验,学习其他任何事情,我都比身边的人快,并且好。
这样的人也不适合在公司呆,我无法对公司价值做出认同,更无法以公司产生归属感,哪怕是Google以及其提供的优质待遇。
我仍然在探索,自己到底能做什么。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小时候能有稍微好点的教育条件,或者有一些能发掘自己的环境,比如让我的教育放在某一特定领域,我觉得也许自己能当个科学家。物理或者化学方面的,没准儿,我瞎说的,我就是突然想起来自己高中学物理和化学时的那种感觉,觉得这个学科很奇妙,并且很痛快。
但是我在自己摸索长大的过程中,过多的关注了哲学、宇宙、生命这类听起来很虚无的事情,让我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对社会不关注只在研究自身这样一个自私的人。
第一次回答问题,这么长。我不屑于别人的赞扬,但是比较在意批评。如果有人扔砖头,我会好好接着的。
另外,我是女性,26岁,lesbian(女同性恋),有一个比自己大12岁的女朋友。
关于男性,我很难理解男性的思维和模式,我也认为大部分男性存活的方式都很粗糙和暴力——我指的精神方面。我目前的人生当中从来没有遇到一个比我优秀、或者比我聪明的男性。
当然可能有某个男性在某方面比我厉害,比如他组装一辆摩托车,而我不会,但是这一技能完全不会让我产生欣赏,对我来说,我只是没有产生组装摩托车的兴趣,如果我要学,我可以比他组装得更快更好。
再比如假如某个男性对某一特定领域相当有研究,一方面这一领域可能不是我特别有兴趣,另一方面我稍微研究也可以达到跟他一样的水平,或者我达不到前面说的情况,但是我可能在其他某一或者二甚至三个领域远胜过他,这也使我无法对这样的男性产生兴趣。——这种情况是我目前为止的人生中遇到的算是最优秀的男性了。
我本身天然地对女性身体的欣赏,和男性在精神方面的零战斗力——我自己在精神方面的绝对优势(强势),让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lesbian。
女朋友是日本人,她吸引我的就是她的认真和专注。
我对于人类社会的这些不满和不屑,也无法跟女朋友谈,她也不理解,反而造成她的困扰。
比如有时候,极偶尔我会说,活着很没劲,或者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会笑着说“我不想活了”。女朋友会如临大敌,日本人特有的沉重性格,让她把这件事看得特别重。我说过那样的话很久之后,有天夜里我躺着快睡着了,突然听见她在旁边说,你以后再也不要说“我不想活”这样的话好不好。
我便决定再也不说了。
虽然我只是随口说说,哪怕真的不想活,但我也会活下去,并且还是看起来积极的。
(说到女朋友,再补充一点,关于社交,我见大学同学的频率大概几个月一次,工作方面只在出版前需要商谈时有见人,之前认识的导演编剧每次约我都只有一个借口“我不在北京”。我生活里每天见到的人只有女朋友,当然女朋友白天在日企上班,我每天都在独处。独处,我指的是,大部分时候,当然有时候我会去楼下的costa。长时间的独处,我享受这件事,同时也恐惧。无论带来何种感受,我都知道这没办法解决。有一次女朋友回日本一周,我一周没有开口说话,那次感到了深刻的孤独。但完全的独处也是认识自己最好的机会。平时,基本上,女朋友晚上下班,我们会聊天,这就是我的社交了。)
我现在在北京生活,30岁之前,我计划跟女友离开城市,环游世界。
女朋友已经去过很多国家,她小学到初中在日本读,高中在美国读,大学在中国,之后全球工作。我也想去看更大的世界,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对了, 关于人类,我唯一认可的是,性,和吹过窗户的风。
那些nature的存在。
================================================
关于评论:
感谢你推荐的电影,我会找来看。
我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基本可以算半个母语。语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天赋也一般(但是所遇到的语言考试,成绩都很高)。最近在想一件事情,我每天陪女朋友看日剧,有时候没有字幕,我在想,我怎么样能直接听懂日语呢。最近我想听懂日语。
还有你说的对,有时候我跟别人讨论一件两人都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可以来回撞击的时候,感觉很高兴。
但还有个问题是,我现在的状态好像不是特别需要倾诉或者交谈。你看目前伟大的文学作品里,孤独都是永恒的主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接受这件事情?
我说的月球和地球,之前是我担忧过度了。
月球围绕地球自转,由于离心力每天以3.87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而月球引力造成了地轴23点几度的倾斜。这个倾斜让地日关系和谐地产生了四季变化,有了南北极,生物万物得以繁衍生息。
但月球终会有一天彻底离开地球,对地球的引力消失,这会造成地轴在0到90波动。四季消失,南北极冰雪融化,阳光永远直射赤道或者南北极,地球出现极热和极寒。按照进化速度,估计很难有生物到那个时候可以进化出可以适应极热和极寒环境的特性。
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我只是了解了这些,然后想了更多,自己困扰自己。
你说的男性和女性。我其实跟男性接触很少,除了工作中,生活中我没有亲密的男性朋友,我有偏见,虽然这不对。或者更多是我不愿意去花时间了解男性。
要说区别,我想当然的以为,女性的神经可能更纤细,她们的感受力可能更强。(如果说负面,那就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女性容易情绪化。)
世界是主观的吗?我这样觉得。
“我”的全部感受,就是我的世界了。对于每一个“我”来说,都是这样。
所以,男性和女性可能仅仅因为感受力的不同,眼中的世界却已是千差万别。
我相信优秀的女性在很多方面理应是更胜一筹的。但是制度,就是人类规定的玩意儿,或者自身的身体条件,社会形态,(比如专注的人更容易有所成就。但无论智力如何,现在过多的碎片信息都会将这些人瓦解掉,不管男女。)让她们不容易凸显出来。
——我又提到了专注,这真是我最推崇的品质。大家看生活大爆炸里面那几个高智商的人,你看他们多专注,就在搞自己的那点事。
但另一面,我觉得big bang里的人,比较属于某种细胞或神经变异活或异常活跃导致的某一方面才能尤为突出。我不是这种类型的高智商。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平均的聪明。
如果是那种某一面极端极致类型的高智商,恐怕也不会在这里敲字。
我女朋友说,如果我的聪明和她的勤奋努力合体,恐怕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我相信这句话,她是我唯一遇到的特别专注和执着的人。就是靠耐力成功的人。我在这方面太欠缺。
这些好像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你问的关于男性和女性思维的不同,应该由那些更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来回答。我是已经武断的个人结论了。
另外,说到感受力。我现在也在努力写一点好故事,简单的故事,希望用简单的故事表达人类真实的情感。我不太喜欢现在中国的书界或者影视界“情节至上”的作风。我觉得无论在哪种社会制度或者政治体制下,人永远只依靠自己的内心生活。可是具体的每个人当ta遇到问题或者没遇到问题的每一天,在每一件细碎的事情当中,是在如何度过自己的内心呢?我想探索这样的事情,也想写出能帮助人们度过自己内心的故事。
我想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多的关注不同人群关于内心的生存状态。
之所以会这样,大概就是我自身会刻意去沉静下来用心去感受,我也希望自己能将诗意的美和现实的痛结合成坚硬的石头,去击破普通人对无望的无力。()
| 京ICP备 | 京公网安备6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小宝我是女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