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绿角马,你好哈。我想问你个关于淄博六中的...

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
语文、作文、板报等APP
客户端二维码
手机浏览器打开查字典
1、直接输入 m.chazidian.com
2、扫描二维码,用手机
访问查字典手机版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淄博六中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者:查字典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时间:
本文是由查字典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淄博六中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您可以通过本文底部的“下载”来下载本文的文档。
内容预览:
淄博六中初二上语文月考(一)
请用最高水平抄写下列句子(+2分)
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一:基础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字:(6分)
qi&( ) 意 rǒng ( ) 杂 k&ng( ) 奋
Jī( ) 绊 c&n ( ) 然 hu&( ) 暗
2、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为了是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 只有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成绩。
C 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 她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境地。
3、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正确的顺序是:( )(2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 。。 。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1 )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2) 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西想家和教育家。
(3 )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 (1)(2)(3) B (3)(2)(1 ) C (3)(1)(2)
D (2)(1)(3)
4、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5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不能名其一处也
3)几欲先走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5、翻译句子(8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藻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牵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鲜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 燖(x&n)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曰:&天已明,可买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砉(huā)然一声,四座俱寂。
(节选自《虞初续志?郭猫儿》)
6、解释下列画线词语(2分)
1)俄闻父呼其子
2)四座俱寂
7、选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种声音?(2分)
8、概括这段口技的主要内容(1分)
9、翻译:(2分)
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
二 语言运用:(15分)
10 仔细揣摩下面两个句子的内容和写法,再各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
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11、很多同学认为当代社会只有数学、外语才重要,语文、历史等学科都无关紧要。针对这种情况,初三某班展开激烈辩论,正方主辩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论点展开论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辩,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1分)
2)请你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2分)
12、下面一段文字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2分)
某校请教授作报告,写了一封信给教授说:&请您老人家作报告,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的。&作了报告后,有关人员又给教授写了一封感谢信,说:&您的报告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特此致谢。&
不当之处:1)2)
13、名句默写(8分)
(1)、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3)、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竞紧张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我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又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选自《八小时以外》,有改动)
15.从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分)
16.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2分)
17.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昧,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3分)
18.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请以 &假如再给我一次 (机会、失败、尝试&)&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4)书写工整、规范。
初二月考一参考答案
1 、惬意 冗杂 亢奋 羁绊 粲然 晦暗
2、D 3、 C 4、 间:夹杂 名:说出 走:跑 涉猎: 粗略的阅读 治:研究
5宾客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即使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一处。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
大兄你认清事物太晚了啊。
6 俄:不久,一会儿 俱:全、都
7 群鸡乱鸣,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肉上案声,卖肉数钱声,买肉声
8 杀猪卖肉
9,许多鸡乱叫,它们的叫声互不相同,各有区别。
11学好语文历史,弘扬中华文明(意思对即可)
1文史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2 学好文史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和义务。(意思对即可)
12 1 想来您也会觉得荣幸改为您来我们会无比荣幸
2 对我们确实有些帮助改为让我们获益匪浅 (意思对即可)
13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晴川历历汉阳树,方草萋萋鹦鹉洲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5 .(1)我的脚印弄脏了地板。(2)我对女工的劳动故作视而不见。(每点2分,共4分)
16.第①段中&修养&的含义指有文化或有学问。第⑥段中的&修养&的含义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7.示例一:&悄悄推开&这一细节,写出了送水工怕影响图书馆的安静的氛围,推门时小心翼翼的样子,十分传神,突出了送水工对他人的尊重,体现了他的修养。
示例一:&推&&伸&&看&&缩&这些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了送水工想进门又怕弄脏地板的心理,表现了他的修养,也为下文他脚套塑料带进门的举动作铺垫。(内容2分,能紧扣语句,从词语运用、描写方法等任意一个角度进行点评;表述1分,须通顺。共3分)
18.示例:这个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么多读书人都没想到会弄脏地板,而他一个送水工却能这么细心,能想到在脚上套塑料袋,真难得呀!(内容3分,须紧扣女工此时的心理;表达2分,须通顺。共5分)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可
想免费下载本文?
赠获查字典积分换实物礼品
免大量免费文档可下载
辑创建文辑分享文档
文档浏览排行榜同学,你好哈。我想问你个关于淄博六中的问题。_百度知道
同学,你好哈。我想问你个关于淄博六中的问题。
你知不知道你们淄博六中2011届毕业生有一个叫单名术的同学。我现在联系不上他了,我想知道他考上了哪所大学。你若知道,请尽快告知。感激不尽。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人人网上找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2016届山东淄博六中高三上期第一次10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_满分5_满分网
当前位置: >
> 试卷信息
2016届山东淄博六中高三上期第一次10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 难度:中等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 (
) A.强调夫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B.重视传宗接代,具有宗法色彩 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  
2. 难度:中等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3. 难度:中等
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他认为科举制(
)A.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B.选才不够公平公正C.难以满足政治需要 D.选才范围较为狭窄 
4. 难度:中等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5. 难度:中等
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与民主政治发生冲突,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自由和权利与现代人完全不同 B.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C.民主政治与个人自由根本对立 D.公民平等参与城邦集体事务 
6. 难度:中等
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政治权力便从各种不同的渠道,被引进到流通领域中去。这里论述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对罗马产生双重影响B.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C.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改变D.公民法比万民法更灵活实用 
7. 难度:简单
1688年英国议会政府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新的信用工具——国债的发明。这种公共借贷能够有力地满足紧急需要,其关键是议会负责偿还债务。材料表明A.英国国王行政权已经被议会剥夺 B.财政改革推动了共和制的建立C.国债之争是“光荣革命”的导火线 D.制度创新推动国家权力的转移 
8. 难度:中等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A.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B.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C.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D.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9. 难度:中等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10. 难度:中等
“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11. 难度:中等
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吁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2. 难度:中等
下图是年中国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民主”出现频率最高时的主要原因是(
)A.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B.重庆谈判确立了实现和平建国的方针C.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D.全面内战爆发后,和平民主呼声高涨 
13. 难度:简单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14. 难度:中等
“这一原则让中国同冷战中的美苏保持了距离;这一原则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大、最成功的价值理念的输出;这一原则写进了1954年宪法”。“这一原则”是指 A.不结盟原则
B.睦邻友好原则C.“一国两制”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 难度:中等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通过向日本“特需订货”促进了其经济发展。越南战争爆发时,日本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位,美国深陷越战不能自拔,又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契机。这表明(
)A.国际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C.冷战改变了日本的命运
D.日本重获政治大国地位 
16. 难度:中等
《宋会要辑稿·职官》载:“绍兴十四年(1144年)‘九月提举福建路市舶楼璹言……欲乞依广南市舶司体例每年于遣发船舶之际,宴设诸国蕃商,以示朝廷招徕远人之意。从之。”这段材料说明南宋政府(
) A.对外贸易不计经济效益B.南宋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C.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南宋政府重视蕃商来华贸易  
17. 难度:中等
据《唐律疏议》记载“越……坊市垣篱者,杖七十,侵坏者亦如之”。这反映了 A.唐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 B.唐朝政府实行严厉的商业限制政策 C.唐代长安城的坊市多是楼阁建筑D.唐长安城出现了坊市混杂现象  
18. 难度:中等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右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19. 难度:简单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0. 难度:中等
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21. 难度:中等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2. 难度:中等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23. 难度:中等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完善
B.工业革命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开拓世界市场  
24. 难度:中等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5. 难度:中等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近代中国茶叶产销增长原因(
)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④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社会A.①②③
D.①③ 
26. 难度:中等
苏联历史上,曾有法令规定:“当人民在挨饿,当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最大的罪犯。……”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7. 难度:中等
.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再次改变态度,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
)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 
28. 难度:简单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问苏联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问苏联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29. 难度:中等
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如将此立法置于新政内容示意图中,准确无误的位置是( )  
30. 难度:简单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二、综合题
31. 难度:困难
(15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与和平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攻打中国的意见,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首相奏请维多利亚女王,女王同意对华宣战,鸦片战争爆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加以阐释。(3分)材料二商务斗争与文明碰撞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今天有的历史学者又提出了“鸦片战争----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碰撞”的新认识。(2)材料二中“商务关系斗争”的观点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鸦片战争的?(2分)其本质意图在于什么?(2分)材料二中“两种文明碰撞”这一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2分)材料三偶然与必然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禁烟运动(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偶然与必然”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6分) 
32. 难度:中等
(15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世界,世界在变化中不断发展。(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公元1400年前世界洲际贸易的基本情况。(4分)(2)与公元1400年前相比,公元1900年前后的世界洲际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简析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材料三英、美、中三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年)(3)阐释你从材料中得到的历史信息。(6分)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年,清朝执行了比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商船出海贸易更新,显然是针对沿海抗清势力而采取的非常措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前所面临的“反清复明”问题已经烟消云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置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在这些港口沿线及邻近地区,也都允许进行对外贸易,例如广东的潮州、高州、雷州、廉州、琼州等四十三处,福建的厦门、汀州、台北等三十多处,以及浙江、江苏沿海多处港口都是开放的。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且对丝绸、茶叶等出口商品的出口量加以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口贸易规定了许多禁令。——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当时,英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发明天才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的冒险精神,而且事实上它还是有机会得到时代机遇所赋予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唯一国家。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正是有赖于后面这一优势,使得英国能够不受限制地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一一进口新兴工业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出口由其制造的各种产品——从而由此获取财富……英国变得日渐富强起来。---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四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潜藏多年的工业革命的“种子”。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取得海洋支配权的过程。(7分) 
34.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康有为:“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常被人批为软弱,但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冥顽不化的知识分子占绝大多数,在这样保守的社会环境下,为改革披上一件孔子的外衣,是使改革易于被人接受的捷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的学术观点是否完全成立,可以讨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敢于向人们普遍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挑战,蔑视传统,惊世骇俗,有利于把人们从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具有积极意义。”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学者是用怎样的原则评价康有为的?按照这一原则,对材料二中的任意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学你好 绿角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