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状况

2016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情况
您好! ||
首页 >数据服务 > 统计数据 >正文
2016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 10:18:41&&&&& 来源:甘肃省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及时出台多项促进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各部门、各市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基础调度,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20.99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5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32.4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463.03亿元,增长9.1%。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省完成农业增加值250.32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增长6.2%。
  全年夏粮播种面积1318.01万亩,同比下降4.0%;预计夏粮产量310.7万吨,下降3.4%。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517.51万亩,增长4.3%;蔬菜产量527.9万吨,增长7.3%。药材种植面积415.8万亩,增长8.6%。牛存栏591.78万头,增长2.2%,出栏91.72万头,增长9.1%;羊存栏2307.29万只,下降0.1%,出栏670.69万只,增长11.1%;生猪存栏583.3万头,下降1.5%,出栏 352.46万头,下降5.5%。
  二、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3.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8%,重工业增长5.9%。从八大重点支柱行业看,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石化、煤炭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分别增长15.5%、7.6%、6.5%、6.5%和5.7%;食品、电力、冶金行业增速低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食品行业增长2.2%,电力、冶金行业分别下降8.7%和9.2%。
  工业企业效益由亏转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4月亏损3.8亿元转为1-5月盈利6.3亿元。其中,5月份当月实现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2.3%。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高
  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6.8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4066.40亿元,增长1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65.57亿元,增长35.7%;第二产业投资1567.29亿元,下降6.1%;第三产业投资2483.99亿元,增长26.7%。
  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50.45亿元,同比增长18.3%。从实物量指标看,全省房屋施工面积7848.57万平方米,增长12.3%,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28.6%;房屋竣工面积383.58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面积657.15万平方米,增长25.9%。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上半年到位资金4435.09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6.9%,国内贷款增长18.4%,自筹资金增长8.4%,利用外资、债券和其他资金增长19.6%。
  四、消费品市场加快发展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3.25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575亿元,增长2.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4.74亿元,同比增长10.8%;城镇实现零售额1198.51亿元,增长8.9%。
  上半年,全省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412.87亿元,同比增长8.0%;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365.56亿元,增长11.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3.89亿元,增长14.4%;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79.62亿元,增长15.9%。
  五、进出口总值由降转增
  上半年,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97亿元,增速由一季度的下降32.5%转为增长10.0%。其中,出口总值224.2亿元,增长11.7%;进口总值72.8亿元,增长5.0%。6月份,进出口总值74亿元,同比增长1.9倍,环比增长1.7%。
  六、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其中,税收收入增长7.3%,非税收入增长20.9%。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1.09亿元,增长13.4%。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460.66亿元,同比增长12.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956.80亿元,增长18.3%。
  七、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2.4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2%,经营净收入增长11.4%,财产净收入增长3.0%,转移净收入增长5.6%。
  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56.8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3.0%,经营净收入增长10.3%,财产净收入增长6.9%,转移净收入增长4.3%。
  八、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上涨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6%。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六升一平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4%,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0.6%,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1.6%。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环比下降0.5%。
  九、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0.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7%,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
  6月份,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3%,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0%,环比上涨0.9%。
  十、铁路货运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省境内各铁路局完成货运量2818万吨,同比下降6.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573.32亿吨公里,下降10.6%,降幅收窄5.6个百分点。公路完成货运量2.46亿吨,增长2.1%;货物周转量412.63亿吨公里,增长1.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十一、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经济加快成长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3.8%,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5.9个百分点。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9.4%,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三去一降一补”效果显现。上半年,原煤产量同比下降5.4%,钢材下降21.5%,粗钢下降26.0%,水泥增长8.6%。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中产成品库存494.48亿元,同比下降5.0%。其中,煤炭行业下降17.3%。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9元,同比降低1.2元。补短板领域的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尤其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达到44.8%。
  新经济加快成长。上半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36.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1-5月,全省完成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1.0%。
&相关统计数据
flash图片播放器(类型2)。请不要更改此DIV的id,否则将造成网页出错。
点击排行榜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电&&& 话:(010) &&&&&&&&&&&&&&&&&
版权所有:中国投资指南网
传&&& 真:(010)
声&&&&&& 明:本网站为商务部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类网站
邮&&& 箱:
备案编号:京ICP备号你的位置: 》
《甘肃省“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国家和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四化同步”、加快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事关甘肃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为加快推进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甘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要求,在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基础上,编制完成《甘肃省“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编制依据《规划》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严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体系、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政策措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对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出的相关要求。二、编制过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2015年7月,规划编制组拟定了调研计划、编制思路和体例结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组织相关专家和省直相关部门进行了研讨。2015年8月-10月,规划编制组赴甘南、天水、平凉、庆阳、武威、张掖、陇南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各市县区发改、农牧、水利等部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管理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了部分地区“十二五”农村经济发展执行情况、区域发展典型经验、涉农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等第一手资料,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写工作。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规划编制组广泛征求了省直二十多家厅局意见建议,并结合近期国家和省里出台重大政策、发展战略及改革方向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日,按照《规划》编制和报批程序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规划》评审会议,邀请省农科院吴建平院长、兰大高新才副校长、北师大涂勤教授等7名省内外知名农村经济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省委农办和省财政厅、农牧厅、水利厅等部门同志列席会议给予指导,对《规划》进行了专家评审。三、主要内容《规划》共九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基础、环境和形势(第一章),回顾了“十二五”时期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二章),明确提出我省“十三五”期间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重点任务(第三至第八章),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我省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际,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一号工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从构建绿色农产品体系、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乡融合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着手,提出“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主要任务。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九章),从法制政策保障、科技人才支撑、生态环境监管、提高合作和开放水平等方面提出要求,为规划顺利实施奠定保障基础。四、需要说明的问题《规划》编制遵循三大原则:一是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做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主线,推进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立足甘肃经济发展实际以及外部需求,大力提倡发展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现代农业体系,努力挖掘甘肃后发优势潜力;三是抢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政策机遇,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品牌及流通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市场化水平,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目标任务方面,《规划》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发展新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宗旨,结合中央和省委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甘肃农村和农业发展条件、基础和水平,把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6个方面。&&&&&&&&&&&&&&&&&&&&&&&&&&&&目&&&&录甘肃省“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甘肃加快脱贫攻坚、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特征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于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年)》、《甘肃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等编制。主要是阐明“十三五”时期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十三五”时期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综合性和指导性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环境和形势“十三五”时期,甘肃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改革和脱贫进入重要攻坚时期,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一、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农业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明显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2015年达到1171.1万吨,较“十一五”末增加22.2%;肉蛋奶总产量180.3万吨,水产品产量1.47万吨,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32.9%、19.5%。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996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21亿元,年均增长18.8%;畜牧业总产值从181.8亿元增加到296.09亿元,年均增长10.2%。粮经饲结构由2010年的70:27:3调整为2015年的65:32:3。(二)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按照“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着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超过30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提供了约三分之二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河西、陇东肉牛产业带和中部、临夏-甘南肉羊产业带,苹果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逐年提升,蔬菜产业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马铃薯产业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中药材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以杂交玉米制种为重点的现代种业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农牧互补、草畜良性互动和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三)农村民生改善和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5.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2万公里,全省82%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解决了991万农村人口和185万农村中小学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动力电覆盖率接近90%,实现广播电视农村全覆盖和村村通电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24.7元增加到2015年的6936元,5年增加3511.3元,年均递增13.1%,增长率分别高于全省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支配收入2.5和1.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十一五”末的3.85︰1下降到2015年的3.4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态势得以扭转。(四)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方案、“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脱贫行动,始终坚持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突出路、水、电、房、互联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强化金融支撑、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2010年末的842万人减少到2015年末的307万人,累计减少53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40.5%下降到2015年的15%;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99元增加到2015年的5436元,农村扶贫对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近2个百分点。(五)农业基础条件和装备水平有了新提高以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建成引洮供水一期及定西市配套、靖远双永供水、引洮入潭、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供水等区域重点水资源配置项目,积石山引水、天祝南阳山片下山入川小康供水、引洮济合、引洮供水一期向会宁北部供水等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二期、黄河甘肃段防洪治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引黄济临、毛藏寺水库、高标准农田等项目,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0万亩,新修标准化梯田700万亩。农业科技与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航天育种、马铃薯品种选育与脱毒种薯繁育、中药材新品种开发与标准化种植、特色林果繁育与栽培、玉米品种选育与制种、旱作农业、高效节水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及应用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主要作物良种率达到48.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7%,其中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六)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黑河流域调水及治理效果明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提前实现远期规划目标,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项目全面启动,祁连山、“两江一水”和渭河源区三大生态治理规划获国家批准。完成造林面积108.84万公顷,较“十一五”末增加27.47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71个、省级生态乡镇397个、生态村462个。(七)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稳步开展,有35个县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任务;农村土地流转公开交易市场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等试点扎实稳步推进,土地流转面积1093.42万亩,流转率达22.5%,较“十一五”末增长5.6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比重达到38%;武威民勤、张掖高台等5个县(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石羊河流域基本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甘肃省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意见》,庆阳市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758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32家,家庭农场总数超过3600家,各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达2500家,参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超过300万户,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的比重达到42%;农产品加工率达50.5%。表1&“十二五”规划主要预期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主要指标“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40004274.4粮食总产量(万吨)≥11001171.1肉蛋奶总产量(万吨)≥125180.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5055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540.5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255.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548.4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万人)650991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2500267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8006936城镇化率(%)≥4043.19新增造林绿化面积(万公顷)162108.84国家级公益林补偿面积(万公顷)≥400442.83森林覆盖率(%)≥11.8611.8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11※森林覆盖率指标为2011年第七次全国森林普查结果。二、环境与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科学分析新形势下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任务,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一)面临的形势一是复杂的宏观环境对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国内发展环境看,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移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农业发挥基础性和稳定器作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二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提出了新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关键是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等重点任务,目标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由物质要素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向可持续发展上来,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农业和农村经济既是“四化同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腿。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二)机遇和挑战从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看,党中央、国务院持续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国内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新要求,党中央进一步把稳定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放在更高地位,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一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发展环境和农民生活将进一步改善。“十三五”时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将把更多公共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键短板问题,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进一步紧密,农村设施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四化同步”加快推进,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下,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引领的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带动下,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综合机械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拓展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空间。中央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发挥甘肃丝绸之路黄金段区位地缘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发展甘肃农业外向型经济,扩大在农业领域的经贸合作。四是支农惠农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形成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合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补贴、信贷投放、现代农业、农村水利、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强,有利于甘肃农业与农村发展获得更多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有利于甘肃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理、气候、区位优势,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面临困难和挑战看,“十三五”时期甘肃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重大转型时期,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将日益凸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土光热时空匹配程度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长期制约矛盾与耕地质量总体下滑、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的突出问题相互交织,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多发频发,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二是农业基础薄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农业仍是甘肃推进“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基础条件差、设施薄弱、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支撑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全省仍有70%的耕地为中低产田,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偏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水、路、电配套能力低,防灾减灾能力整体薄弱。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和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生产模式粗放、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由此衍生的农产品结构性供需失衡、市场化商品化率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农业释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制约瓶颈,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国际农产品价格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价格,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竞争更趋激烈。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日益增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末位,绝对收入差距日益增大,增收压力巨大。一方面,受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受阻;另一方面,外部经济下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外出务工难度增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此外,全省尚有3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呈现出地域和致贫因素“两大集中”特征,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做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主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方式转变,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脱贫工作方案,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实现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节水、节能、高产、优质”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内容,着力发展优质、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现代农业体系。——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强化政府支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产品生产和供给结构,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和可持续发展转变,提高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外向化水平。——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安全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地区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突出绿色、协调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坚持统筹城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足各地区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特色优势,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全省农村与贫困地区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巩固提升。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979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蔬菜、水果等产品供应稳定增加,总产量分别达到2300万吨、600万吨;肉类、奶类、禽蛋、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121万吨、76万吨、15万吨、1.7万吨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高标准农田1520万亩,新增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万亩,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以上。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50%,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0%。县级以上示范性农村合作社达到10000家以上,家庭农场总数达20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极。——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到6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年均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劳务输出和转移总量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98%的行政村覆盖宽带网络,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域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田高效节水技术应用面积每年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85%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营造林面积12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不低于2.6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3%,湿地面积稳定在2535万亩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33%,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万平方公里,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表2&甘肃省“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十二五末十三五末年均增长率(%)耕地保有量(万亩)69796979-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1171.1&1000--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898-农业增加值(亿元)9961300&5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万亩)588152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万亩)1960201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0.57-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2685315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8.4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5.257-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0.55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19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93610000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90-农村动力电覆盖率(%)90100-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085-废旧农膜回收率(%)78.5≥80-尾菜处理利用率(%)31.350-治理“三化”草场率4555-森林覆盖率(%)11.8612.58-第三章&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按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要求,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济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突出各地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产供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优化农业区域和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区域互补、效益提升”的要求,依据各区域自然条件、功能定位、农业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完善沿黄农业产业带、河西走廊农产品主产区、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甘南及祁连山等高寒牧区等“一带五区”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突出示范引领,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及条件适宜地区为重点,发挥规模优势与管理优势,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机械化服务,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突出加快推进,支持河西走廊灌区、沿黄灌区、陇东优势产区和城市近郊区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田间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城郊生态休闲农业。突出重点攻坚,大力改善陇南丘陵山地和陇东陇中旱作农业区生产条件,优化种养结构,完善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加快高寒牧区、南部山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开发方式,改善生产条件,加强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转变。继续实施压粮扩经计划,适度调减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在适宜区进一步扩大蔬菜、水果、中药材、牧草等种植面积,做精做优做强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和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等产业,形成结构合理、多点支撑的特色产业体系。专栏1&&农业区域布局及产业发展重点1.沿黄农业产业带,包括临夏州、兰州市、白银市的沿黄灌溉农业区。该区域水利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交通优势度高。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瓜果、奶牛和生猪为主的设施养殖等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城郊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和贮运能力。2.河西走廊农产品主产区,包括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和武威市绿洲农业区。该区域灌溉便利,产出水平高,人均灌溉土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单位耕地产值等在全省处于前列。重点建设节水高效现代农业,稳定玉米、专用春小麦、马铃薯等粮食生产,推进土地集约和适度规模开发,大力发展制种、棉花、油料、酿造原料、果蔬、冷水鱼、畜牧业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加快形成种植、养殖、饲草(料)加工、农产品加工及冷链贮藏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3.陇东农产品主产区,包括庆阳市、平凉市。该区域土壤耕性好,适宜发展雨养农业。以粮食生产、林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体,以旱作农业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大力发展苹果、蔬菜、苜蓿、白瓜籽、黄花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积极发展养殖业,建立名优和创汇农产品基地。4.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包括定西市,白银市会宁县,临夏州(沿黄灌区除外)及天水市北部县区。该区域降水较少且分布不均,土地垦殖率高,耕作方式粗放,贫困人口比例高,资源环境压力大,是全省主要的旱作农业区。以旱作集雨高效农业为主,重点发展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等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积极发展区域特色小杂粮生产与加工,发展农区畜牧业,推进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5.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包括陇南市、天水南部县区。该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好,降雨充沛,农业生物资源丰富。以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主,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马铃薯,突出油菜、特色林果、冬春蔬菜、中药材、猪(禽)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提高综合效益。6.甘南及祁连山等高寒牧区,包括甘南州及祁连山区。该区域是我国西部青藏高原地区及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屏障。重点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乳制品、清真牛羊肉等畜产品精深加工,抓好青稞、油菜、藏中药材等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二、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体系。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治力度,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集中连片、高产稳产、旱涝保收、高效节水、具有绿色生产能力的高标准农田1520万亩。推进粮食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抓好国家级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建设,健全完善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强化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落实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加快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耕地质量。三、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施“365”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围绕绿色化引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效益化提升,紧盯市场需求,倒逼生产加工,强化农产品品质、品种和品牌建设,加大对品质好、产量高、优良乡土农畜品种的扩繁,支持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发展壮大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业,抓好马铃薯、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产业及物流基地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开发认证,加快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草食畜牧业。以50个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为抓手,按照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循环发展要求加强饲草料基地、养殖场(合作社)规范建设和标准化改造,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建设绿色草食畜产业基地,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加快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牛、羊肉品牌。设施蔬菜产业。以河西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为重点,主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计划,加强高原夏菜品牌建设,挖掘开发菜药两用蔬菜生产和市场。现代林果业。加强脱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老果园树种、品种更新,推广矮砧密植现代建园模式,建设优势果品产业带和优质果品基地。马铃薯产业。以脱毒种薯繁育为重点,加大一级种薯生产能力,提高一级种薯直接用于生产的比例,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中药材产业。以种苗集中繁育与优良品种示范推广为重点,加快建设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创建国家中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酿酒原料产业。大力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发展酿酒原料标准化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酿酒文化展示、生态旅游观光等相关产业。现代种业。以农作物、蔬菜、林木花卉种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积极建立企业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和应用体系,打造具有甘肃区域特色的现代种业,加快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专业市场、产地专业市场和集散市场等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重点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体系,健全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商网购等新型流通业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配套的产销衔接机制,实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以蔬菜、园艺、畜禽等产品为重点建立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生产地方标准体系,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与体系。专栏2&&八大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粮食生产基地。⑴玉米:以陇东、陇南山区、中部及阴湿山区为主,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和半膜平铺穴播等技术。⑵马铃薯:以中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及河西武威、张掖为主加快建设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突出马铃薯主粮、精淀粉、变性淀粉加工;以南部河谷川坝区及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主建设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⑶小麦:以中部黄土高原春麦区、中部冬麦兼种区、陇东黄土高原冬麦区、渭河上游黄土高原冬麦区、嘉陵江上游冬麦区及河西灌溉春麦区为主,推广一膜两年用、覆土穴播、宽幅精播和坡耕地小麦改撒播为穴条播等技术。2.草食畜牧业基地。⑴肉牛:以河西和陇东为主建设两大肉牛产业带,以甘南、天祝为重点建设牦牛、藏羊产业带。⑵肉羊:以河西走廊、中部、南部为重点建设肉羊产业带。⑶优质牧草:以庆阳、平凉、白银、兰州、定西、天水、临夏及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和农垦、国有农场中低产田、盐碱地为重点,发展苜蓿、甜高粱等优质牧草产业基地。⑷以陇南及天水南部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养殖生产基地。3.优质林果基地。⑴以平凉、天水、陇南和中部区域为主,建设陇中南部浅山丘陵区优质元帅系列苹果产业基地和陇东中部南部川塬区优质富士系列苹果产业基地。⑵稳步发展浅山丘陵区鲜食葡萄,陇南优质核桃、油橄榄、茶叶,陇中、陇南优质花椒产业基地。⑶适度发展河西走廊设施葡萄、皇冠梨、红枣、枸杞等特色优势果品生产基地。4.设施蔬菜基地。⑴以河西灌区、沿黄灌区、渭河流域、泾河流域、“两江一水”流域为重点,加快蔬菜标准园创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优质蔬菜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⑵以河西、中部、东南部、陇东及沿江(河)适宜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⑶适度发展河西非耕地设施蔬菜生产、陇南冬早春露地蔬菜。5.中药材基地。⑴以陇南为重点建设山地亚热带、暖温带中药材种植区。⑵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为重点建设温带半干旱中药材种植区。⑶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区为重点建设藏中药材种植区。⑷以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区为重点建设干旱中药材种植区。⑸以定西为重点打造“中国药都”,以陇西县为核心建设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6.现代制种基地。⑴以张掖甘州、临泽、高台,武威凉州,酒泉肃州为核心建设国家级玉米制种与加工基地、特色瓜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⑵以定西为重点建设马铃薯脱毒薯种繁育和中药材种苗良种基地。⑶以天水、酒泉为重点建设航天育种基地。⑷以武威为重点建设重离子辐照育种基地。⑸以河西冷凉区、临夏为重点建设油菜种子生产基地。⑹以河西、陇东为重点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7.酿酒原料基地。以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为重点发展酿酒葡萄、啤酒大麦和啤酒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酿酒原料种植基地。8.农产品物流基地。⑴物流中心:以酒泉、张掖、武威、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及农垦国有农场为重点建设马铃薯、中药材、玉米种子等物流集散中心和苹果、高原夏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⑵综合市场:建设以定西为重点的全国重要马铃薯交易中心,以兰州为重点的高原夏菜交易中心,以陇西为重点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以张掖、武威为重点的农作物种子交易中心,以静宁为重点的苹果交易中心。⑶专业市场:在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县区建设产地专业市场,配套建设区域性农资配送中心。⑷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覆盖全省、相互贯通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四、积极推动农业装备现代化结合我省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耕种实际,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提升农业装备现代化水平。研发推广深松整地配套农机化技术及旱地机械化技术,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标准,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实施农机购置贴息贷款政策,优先满足农民购买大拖拉机、深松机等作业机具的需求,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农机租赁业务,提高农机组织化服务水平。优化农业机械化布局,河西及沿黄灌区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机,加快推进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率先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中部及丘陵山区重点发展玉米、马铃薯作业机具,实现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优质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陇东旱塬地区重点发展大中型旱作农业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畜牧养殖机械,推进林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南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以机代牛”推进计划,重点发展轻便耐用、经济低耗的中小型农业机械,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五、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完善科技支撑和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协作,整合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单位、科技示范基地、生产大户等科技资源,新建、改扩建5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全产业链技术研发集成,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化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与农机农艺融合配套农机具研制、农产品安全质量与轻简化生产体系建设、农业废弃物与农村能源利用及产业化、特色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电商体系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继续加强全膜双垄沟播、高效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农业技术推广。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强化乡镇农技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实现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模式。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立项和成果评价机制、与科技评价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制订向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倾斜的职称评定和项目立项办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六、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在全省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扶持10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区(园)”要求,在发挥现有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农业园区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导和推动产业集中入园、企业集聚入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培育地方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同产业密切关联的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开展农社、农超对接,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建设仓储冷链物流设施,提升农业合作社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在土地确权到户的基础上,探索承包土地折股量化机制,促进土地入股组建合作社,通过自营或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经营。第四章&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农业农村为基本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与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为核心,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充分发挥农村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竞争力、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认真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示范基地集聚,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资源整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债券上市融资。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农产品加工装备,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档次和技术含量。完善龙头企业认定评价体系,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的陇原特色品牌。重点扶持果蔬、马铃薯、中药材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实施“农产品产地配套服务工程”,加强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机遇,发挥我省独特的区位、物种、生态优势,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和基地。到2020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00家,县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1万家,家庭农场总数达2万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以上,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1.3。专栏3&&农产品产地配套服务工程通过以奖代补、部门指导、技术培训等综合措施,在农产品原产地支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组织改善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提高农产品产值,重点支持马铃薯、苹果、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升级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通过内外资结合、资本、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相结合,创新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拓展发展功能,发展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建设一批与出口经营主体相配套的外向型农产品基地。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一)推进农业产业内部融合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调整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推广草粮、草林、草菜及草果结合的牧草生产方式,积极推动玉米等秸秆饲料化、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科学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通过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实现农林牧各业协调、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以蔬菜、园艺、畜禽等产品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严格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扩大市场占有率。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产量比重达到60%左右,农产品质量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二)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求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完善良种繁育、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扶持培育专业化标准化农资供给、耕作、收获、疫病和虫害防治、储运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生产性服务,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模式,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拓展产地直销渠道。加快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公益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兰州、天水、酒泉等流通节点城市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性以及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2020年,全省初步建立起覆盖集散地、销地和产地,流转顺畅、安全高效、调控有力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三)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要求,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交叉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从物质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加强统筹规划,把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小康村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融为一体,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实施农耕食文化传承工程,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加大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研发,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丰富农村生活性和发展性消费产品类型,拓宽农村消费空间。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特色旅游村镇创建。到2020年,乡村旅游收入占到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以上。(四)大力发展各类新型业态积极发展信息化农业、创意农业、工厂化农业。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探索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模式。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认真总结“陇南电商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仓储设施等关键问题。推动科技、人文创意元素融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事节庆活动、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五)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色小镇建设等有机衔接,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农村特色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农业主产区、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集中,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产地初加工协同发展。着力加强融合载体建设,依托县城和重点乡镇,创建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深入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进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形成专业化、品牌化产业集群。三、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和推进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重点围绕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与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业企业向前延伸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向后延伸建设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体系,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入股合作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入股或兴办龙头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民联结到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金融和技术协作密切与农户利益联接。鼓励龙头企业优先聘用转出土地的农民,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分级建立省、市、县示范社名录,推进利益分配制度规范化。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鼓励各地建立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并探索与开展农业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研究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与农民分享产业链利益的联结机制,政府对龙头企业的相关政策支持要与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挂钩,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效果及其可持续性作为支持的主要依据。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国家相关扶持政策要对各类经营主体同等对待。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增加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供给。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健全产业融合推进机制,牢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切实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位置。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加强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分类指导,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第五章&&大力推进“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程深入落实中央“五个一批”扶贫基本路径要求,深化拓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落实“1+17”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道路硬化工程、建制村通畅工程和县乡道联网工程,加强贫困村村组道路和产业基地田间道路建设。加大城镇乡村同网、水源互备、工程联通、升级联网等工程实施力度,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和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快农网升级改造,实现贫困村户户通照明电和动力电全覆盖。加快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推进信息网络建设。2017年,全省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实现乡有等级站、村有汽车停靠点、村村通客车,宽带信息网络基本覆盖;2020年,全省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贫困群众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基本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住房抗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集中安置与插花安置、就近搬迁等相结合,以集中连片特困片区为重点,优先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支持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十三五”期间完成17.39万户73.14万人搬迁任务。以贫困人口增收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开展光伏扶贫,发展光伏农业。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模式,使贫困群众分享农产品加工经营收益,实施特色餐饮连锁经营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惠民工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开展电商扶贫。加快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促就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鼓励贫困人口通过搬迁、务工、就业、创业等在城镇落户。以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为重点,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工程,着力改善贫困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加大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力度。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提高一、二类农村低保人员保障标准,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应保尽保。加快贫困县养老福利机构、乡镇敬老院和社区(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70%,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贫困地区标准化村卫生室、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2020年实现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改薄”任务,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专栏4&精准脱贫阶段目标从2015年到2020年,按照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的阶段安排,紧紧抓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核心,确保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步推进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加快双联行动和精准脱贫融合推进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五个一批”的要求,推动扶贫攻坚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融合联动,全面落实双联行动助推精准脱贫、驻村帮扶工作队落实精准脱贫、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精准脱贫工作机制,突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富民产业培育、与精准扶贫相互融合等重点任务。细化措施、强化检查、完善责任体系,充分履行好双联行动组长单位统筹协调职能、县市区党委主体职能和乡镇党委落实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精准扶贫“管道”作用,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整合和加强管理的实施办法,建立精细化管理的驻村工作队台帐。强化人才支持,大学生村官优先向贫困村配备,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积极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民企陇上行、扶贫爱心平台建设,实施“千企帮扶千村”活动。加强双联行动新典型、新经验的总结和宣传,不断深化拓展双联行动。三、健全精准脱贫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扶贫投入,逐步提高对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涉及民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省级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坚持城乡一体化与精准脱贫相融合、区域开发与到村到户扶持相结合,综合考虑藏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插花型片区和革命老区等不同区域扶贫攻坚任务,整合行业涉农资源,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促联动。探索资产收益扶贫,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收益,折股量化并回馈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加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四、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上下衔接、条块结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扶贫攻坚责任体系。围绕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委常委牵头联系市州、省级领导包抓市县扶贫攻坚的制度。强化县级主体责任,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建立扶贫开发工作通报督查机制和政绩考核机制,制定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党政正职扶贫攻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和贫困县退出机制实施细则,取消对58个贫困县的GDP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使精准扶贫相关考核指标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占到80%以上,落实各项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体作用和内生动力,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探索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的扶贫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作用,建立统一规范的建档立卡工作链条和运行体系,对扶贫对象进出实行动态管理、精准管理,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第六章&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小康村试点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继续放在农村,加快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互享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建立规划引领、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项目带动、信贷支持等政策。深入推进“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工程和区域性重大项目论证及建设,有序推进长江、黄河及内陆河流域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统一配置和保障能力;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继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启动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加强农田渠系配套、“五小水利”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深入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改善农村路网结构,提升交通总体服务水平,实施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县乡村三级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形成“通村畅乡、标准适宜、管养到位”的农村公路网络和“班车到村、人便于行、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加快实施全省动力电覆盖工程,推进自然村动力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小水电扶贫工程和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等项目,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完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快城镇“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开展村邮站建设。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加大贫困地区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度,统筹完善行政村内的村委会、中小学、医疗诊所等公共服务场所宽带网络的覆盖,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教育和医疗等宽带应用。专栏5“6363”水利保障行动自2015年至2020年,全省在建水利工程投资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节水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6大体系”,努力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3大目标”。1.水资源配置工程。配套完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设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加快马莲河水利枢纽、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引大济西、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等工程前期论证和立项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2.区域供水工程。建成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引洮济合、引洮入潭、积石山引水工程,加快建设兰州市水源地、临夏州引黄济临、肃北马鬃山镇供水、瓜州县柳园及柳沟引水等工程,积极推进武威毛藏寺、张掖红山湾、庆阳小盘河、平凉崆峒水库改扩建等11座中型和82座小型水库工程建设。稳步实施城市备用水源工程。3.农村供水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通过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网络,着力提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和运行管理水平。4.农田节水工程。加快推进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和陇中、陇东南特色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施30处大型灌区、12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有序推进58处5-30万亩中型灌区、81处1-5万亩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牧区水利建设。5.防洪减灾工程。建设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完成白龙江、泾河、渭河、黑河、石羊河等江河主要支流和内陆河重点河段防洪治理任务,对176条中小河流、68条山洪沟道进行重点治理,加快实施194处抗旱应急水源项目建设,增加年应急供水能力1.38亿立方米。加快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建设,对86个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体系进行补充完善。6.水生态保护工程。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围绕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完善县域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公办民办并举,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农村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在全省实行学前教育学生免保教费,基本实现有需求的建制村幼儿园全覆盖、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统筹和优化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公平配置和空间布局,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固定、有序、紧密、有效的多点执业新机制,鼓励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双向联动转诊制度,加大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个人缴费和受益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社保补助标准,切实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补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加快实施“乡村舞台”工程,推动县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实现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制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村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和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全覆盖。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动态信息库,加快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乡镇养老机构服务延伸至中心村,多方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三、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生态文明小康村试点建设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的空间布局,强化乡村建设规划管理,提升农居设计水平。扎实开展以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探索多种形式的治理和管护模式,持续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投入,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作用,逐步把农村环境整治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支持改善村内公共设施和人居环境。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行动,集中力量解决农村脏乱差、垃圾污水治理、人畜分离、改厕和村庄绿化美化等问题,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环境。启动生态文明小康村试点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2016年在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选择100个干部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基础、人口1000人以上且居住相对集中的村,结合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整村推进等项目开展试点建设,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特色富民产业、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基层政权六大领域建设,打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用能清洁化、农产品无公害化、用水洁净自来化、社会服务便利化、信息网络入户化、村民言行文明化、村内管理民主化的“十化生态文明小康村”。积极推进“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加大传统村落、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观保护力度。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稳定性,促进劳务输出由松散型、数量型、体力型向有序型、质量型、技能型转变,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加大对农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稳定并扩大外出务工规模。加快劳务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城乡一体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同工同酬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实施农村创业富民行动,支持具有一定技能和财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县区,简化创业场所登记手续,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鼓励工业园区、创业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等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减免场地、设备、水电等费用。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制定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办法,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实施范围,加快完善和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吸引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七章&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做好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循环农业、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我省实施方案,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平台,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继续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荒山造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重要江河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力度,积极开展已垦草原恢复和草原“三化”治理。开展湿地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及能力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项目管理。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保护红线,加快建立草原保护红线。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综合治理,全面完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加快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及祁连山、“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统筹推进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和陇南山区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综合治理。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治理等,保护与恢复林草植被;通过强化节水、水资源合理利用、河道整治、淤地坝建设等,减少水土流失;通过草食畜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农村能源建设等,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符合甘肃省情、地区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力推进临夏州、民勤县、环县、康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加大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项目,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治理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二、健全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加快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继续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扩大生态补偿对象和范围。引导生态受益地区和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探索创新补偿机制。优先在民族地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推进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权制度改革,探索建设水权转换制度和初级水权交易市场。专栏6&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批复的《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草原治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防治、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着力加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等五大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到2020年,实现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所有天然林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管理,加强公益林建设和森林培育。加强重点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工造林20.83万公顷,封山育林28万公顷。2.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全省符合政策要求且具备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重点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逐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51.89万公顷。3.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继续突出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营造防护林40万公顷。4.退牧还草工程。通过合理布局草原围栏和退化草原补播改良,配套实施人工饲草地和舍饲棚圈建设,加快推进禁牧、休牧、轮牧,恢复天然草原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三、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转变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生态友好、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立农业灌溉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快农田灌溉渠系配套建设,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膜下滴灌、垄膜沟灌等适用技术,推进轮作休耕制度和灌溉技术提升,加快构建高效节水农业旱作技术体系。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突出特色优势产业间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农牧结合、产加配套、粮饲兼顾、种养循环、集约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加强节肥、节药,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测土配方施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和绿肥、生物农药,精准施肥施药技术和机具,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合理制定施肥限量标准,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行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鼓励在养殖密集区配套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或生产厂。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稳步推进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健全服务体系。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第八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做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为主线,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利和林业改革、农垦事业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序推进养殖暖棚、日光温室、小型农田水利等农业设施确权颁证。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成草原承包确权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开展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鼓励、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宅财产权抵押融资工作,规范林权抵押融资,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土地复垦制度,盘活土地存量。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规范征地程序,健全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创新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新机制,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二、健全农业保护制度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不断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改进投入方式,逐步扩大担保、贴息、基金、风险补偿,以及公私合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资金规模,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落实中央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政策,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着力促进耕地地力保护和农业综合产能、效益、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完善财政涉农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促进惠农政策与保险政策相结合,重点支持建立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逐步将适合不同区域的主要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精准性。三、加快水利和林业改革深入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继续做好疏勒河流域水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河湖水域岸线确权登记,积极培育和发展水市场。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强化农业用水需求管理,探索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实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水利工程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鼓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自建、自管、自运营”,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加快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合理确定国有林场属性,推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健全责任明确、分级管理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健全职工转移就业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全面增强国有林场发展活力。开展集体林地股份制改革试点。促进民营林场发展,开展省级示范性家庭林场评选认定工作。建立林权流转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四、推动农垦改革发展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农垦国有资本运营水平。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垦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使之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合作金融等新型服务,做实供销社发展基金。按照政事分开、社企分开的方向,循序渐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供销合作社市场化运作效率。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引导作用,围绕需求组织生产,增加绿色、有机安全产品供给,增加特色产品和市场紧缺产品供给量,减少一般产品供应,增加个性化和定制产品供给,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品种、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求。增强市场动态预测管理与农业生产联结机制,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质量并重发展。注重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的长远导向作用,着力做好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的工作,加快消化过剩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