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神武炼化符怎么用?

符咒使用方法
我的图书馆
符咒使用方法
化法: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焚化,直接用火烧即可,要注意火化时,一定要从符尾开始点燃,如果能摺成令剑形状则效果更彰。佩法:就是将符纸摺带在身上,大多摺成八卦形,然后用胶套装封,便于随身携带。 贴法:直接将此道符贴于物品上,另外有种药符是直接将符的正面贴在患处,或是火化后与药物混合一起使用。 吃法:先将符放在碗中或茶杯中火化成灰,然后再冲阴阳水,等符水澄清后再饮用。 擦法:符火化后加冲阴阳水,用剑指或金刚指沾符水来擦身体,通常先擦头部,再沾符水拍一拍胸前以及背部。喷法,所谓喷法是施术者口含符水,并用剑指放在自己嘴前,用力一喷,符水经由剑指而到达被施术者的身上。 洗法:可直接在浴盆或脸盆,将符火化成灰后再加阴阳水来洗,洗完后将符水泼出户外或是无人空地,或是让其流入水沟内均可。藏法:按照特定的时辰,藏在指定的地方。
七指空书符秘法书符之用品.既如上述,然有时或事起仓促,不及备此物品,则又何如,知符书者,岂袖手延灾乎,非也.也有法在,其法维何,日指空书符是也,知夜行遇鬼崇等事,可先立足,屏息凝神片时,然后并中食指空书符是也,按定步位,向空书其应用之符,口中诵所应用之咒,鬼神见之,亦当远避之.必不敢再行纠缠.故日符咒这妙用,无施而不可也.茅山法术——翻天印
翻天印是本功常用的治病手印,多年来应用于临床,屡显神效,初学者每天练半小时,7-14天后即可使用。 (一)翻天印结法双手五指松直,掌心向上,右无名指扣左无名指,右小指扣左小指,左拇指压左无名指的指甲,此时双手掌在同一平面内,左手腕向右转动45°左右,即双手掌平面的夹角为135°左右。(二)翻天印: 翻天灵印结吾掌心,吾乃天皇手执灵印,打天天开打地地裂,打人人长生,打鬼鬼消灭,吾奉太上老君火急如律令。(三)提示: 1、手印放置之位置,以左手食指尖在鼻尖,正前方20公分为宜。2、结手印时应两脚着地,自然端正,全身放松,反复诵咒。3、肩、腋、臂、肘、腕、指(包括扣压的手指)均应松弛,否则无效。4、用手印治疗他人疾病时只需让患者全身放松,坐卧均可,方向距离不限。5、施术者应心存一念——我一定能治好他(她)的博 6、有失必有得,替他人治病之时,能量有所消耗。然而,也是自身机体修复、功夫猛增之际。7、施术时,因患者的疾病信息反馈,自身会有痛、胀、麻、冷……等感觉,此时绝不可停止发功,轻轻扭动颈、背、腰等,调整放松即可。8、待上棕疾病信息在自己身上消除或减弱,说明你的发功已起效,此时即可停止发功。做到胸有成竹。9、翻天印施治,无需辨病之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10、用于群体治疗,只需假想将所有的人“缩”成一个人符咒五忌
书符于七戒之外有五忌,一忌孕妇手取,二忌污秽者符,三忌旁人扰乱,四忌符咒不合,五忌符坛污秽.如犯五忌者,鬼神怒之.虽敕不降,灵应云乎哉.故作法者宜千万慎之.勿犯为是.符咒既成,须立刻用之,或贴或焚可化服,不可多延时刻.盖延时稍久,所召之鬼神,且引去之也.符咒笔次书符亦如作事情一样,文笔次之先后起落,皆有一定,不可草率从事.否则必失灵应.盖所谓符者,非任意为之者也.其间也有文字在.凡此等字,系上古秘文,吾人不之识,惟鬼神能识,笔次不差,鬼神必奉召而至.不能违抗,故学书符者,以研究其笔次之先后为要着.然符录之笔次,复杂异常,非道中人,一时颇不易得其端倪,故本书特于每符之后,将其笔顺之起落,详细注明.开符录奥妙之机,发千古不传之秘.得此一编,不啻亲受道术于太清也.符咒用品书符时之用品,不外朱砂,笔,墨,纸,砚,而已.初以无所关系,殊不知兹数物者,若不精选审择,而欲求其所书符之灵应,也不可得,选择之法若何,是也不仅纯洁无污也,笔宜用羊毫,墨宜用松烟,纸宜用表黄纸,朱砂纸.其余俱不合用.本书符咒共分四类,镇压,祈禳二类,皆张贴者.须且朱砂纸以松烟墨书之.诸召及医治二类,须用表黄纸以朱砂书之.是也极须注意者也.
茅山法术——肿瘤搬运术
肿瘤搬运术,民间的师傅称之为“寄”法、“移”法、“移山填海法”。搬运疔、疮、痛、瘤颇见成效,用于“病气”之搬运则易如翻掌。本术是符、咒、手印综合运用之妙法。吾今和盘托出,一语直泄天机,望习练者功成后广济博施,以慰历代高师在天之灵。(一)搬运符(符式附后): 本符系用“小铁板萤 分别隔空画在肿瘤部位及树杆上,画“退”字时,先画“ ”,再画“艮”。整个“退”字正好复盖在肿瘤部位,每画一遍均顺时针方向画七个圈(二)搬运咒(移山填海咒)收回封闭令,搬去五行山;掘出江河水,捆龙出海滩。(三)“小铁板萤 结法:双手五指松直、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两手的小指、食指轻轻互勾,两掌直立即成“小铁板萤 。画符时,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对准所画之处。(四)“金钗萤 结法:双手五指松直,小指互扣、右手无名指第二节压左手中指第三节背部;左手中指、无名指、右手中指内屈,两食指、两食、拇指前伸成萤 (五)用术步骤:1、选择空旷人少之地,令患者全身放松站立树边1-2米处。2、术者默诵“本师咒”三遍,沟通上师息。3、用“小铁板萤 对准肿瘤处画符七遍。4、嘱患者速离原位。5、手印不变,立即对准树杆(指尖距树杆表面二公分左右)画相同的符七遍。6、双手改结“金钗萤 ,意劲并用,将“金钗萤 钗向树杆(两手食指直指树杆)。(六)提示:1、施用本术宜在日落天黑后,白天用术效果欠佳,且易发生意外。2、画符时应同时念咒,念咒七遍,符也七遍画毕。若边画边念不习惯,可先默诵“本师咒”三遍,再默诵“移山填海咒”七遍,随即画符。3、在实际运用时,应将整道“搬运符”从上至下任意分为五个组成部份,并重叠画在肿瘤部位及树杆上。, 4、符外面的圈,并非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螺旋形。旋转方向均为顺时针,但起始点有别。画在病灶处应是由内向外展开,画在树杆上应是由外向内收缩。5、修习本术,宜在清晨。选相邻二米的树二棵。轮流地将其中一棵树假设为病人反复进行搬运,臂、肘、腕、指各部位各必运转自如,方能奏效。6、施展法术的成功率,除致病原因之不同外(气阻者较易成功)。与术者的道行,功能态有直接的关系。7、你若在第一次施展本法时就马到成功,切勿认为是巧合,请你在静定中继续悟道。(七)效验实例:(A)夏景娣,女,36岁,住苍南县金乡镇金星街七号。91年9月10日经苍南县江南医院B超诊断:宫腔内有3.1×4.2cm肌瘤。92年5月13日经平阳县人民医院B超诊断:子宫切面各位增大,腔内底部见3.4×4.cm增强回声光团。因畏惧手术,前往吾师处求治。92年8月2日晚上8时,施术一次,8月3日上午8时经苍南县江南医院B超检查诊断:原宫腔内所见的3.1×4.2cm回声团块。今显示欠清,子宫肌瘤依据不足,请再次复查。9月14日上午再次复查,宫腔内未发现有异常团块回声。(B)著名越剧演员石某,经医院检查,右乳房有1.5cm肿瘤二颗。某日下午前来求治,在场的一位特异功能者用慧眼追踪,自述看见肿瘤溃烂如蜂窝之图像在树杆上显现。四天后晚上10点钟,该特异功者来告曰:“追踪时觉得左腮部有被蜂刺之痛感,三小时后红肿如馒头,针药无效……”经施术一次,翌日早晨肿消色退。(E)2002年8月,荷兰华侨X某因肝癌切除两年后复发,在广州肿瘤医院检查时已经扩散为6.8×8.2cm , 医院拒治。在广中医院接受中药维持。后经我十二天的搬运,复查结果为:3.6×6.9cm 。(F)01年10月,江阴市政府办公室陈俊伟主任请我师父为其女儿治疗,闲聊之间讲到某副市长夫人第二天要去上海开刀。当场我师父就把她的病症讲了出来。在场人人惊讶。很快市长夫人前来拜访,我师父又详细的指出其肿快的具体位置、大小,还讲出了得病的原因是:右小腿外侧一处在十多年前受创而淤积,气路受阻。该处现留有很小的疤痕!某市长当场查验属实,要求给于治疗。师父安排我用搬运法施治一次,第二天去上海开刀前检查时两侧乳房肿快已不翼而飞。
茅山法术——止血术
止血术分大止血法与小止血法,小止血法简单而确有奇效,凡经符水炼功者,只须背熟止血咒,便能一试即灵,用法如下:(一)止血符符式:(二)止血咒: (三)提示:1、画符时用“牛头诀”,手指尖不必接触出血部位之皮肤,一般离开1-2公分。2、画符的同时念止血咒,念到最后一个字时,符外画的圆圈也刚好画成。3、一般的出血只画一遍止血符即可,画三遍、五遍也行。4、用功时应绝对相信自己的功力,不可抱“试试看”的想法。5、施术者应面朝东方。6、用功于纸(纸质、颜色不限)可令贴佩,用功于水可内服。
被鬼压身怎么办
问:这位同修问,他说被鬼压了,应该怎么办才好?   答:确实鬼里面有压鬼,这是常常欺负人。人在心地清净、心行善良,鬼不敢欺负你,鬼见到你也尊敬你,也拥护你。凡是被鬼压,自己一定要觉悟,大概心地不善,行为不善。为什么?鬼都瞧不起你,鬼都来欺负你。念佛的同修,当然功夫不到家,也会被鬼压。可是念佛的人常常念佛,遇到这些事情,心里面一想到佛号,你在梦中时候,你念佛、念菩萨名号,这鬼立刻就离开了。(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02)   问:“压鬼和借用身体是同一桩事情吗?有什么不同?”   答:压鬼和借用身体不同,压鬼是看到你这个人运很衰,他来捉弄你,压你一会儿他就走了。借用身体是他有事要求教于人,但是不能跟人直接沟通,借用人的身体沟通。你遇到这么多情况,你没有问他,你没有开导他,所以他有这么多次的事情发生。如果你能够跟他沟通,你跟他谈话、跟他开导,可能只有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出处同上 21-90-02)   问:“当家人被众生借用身体时,我们为他念地藏菩萨名号是否如法?被附身的人,本人念一段时间地藏王菩萨名号、念《地藏经》是否算夹杂?而我们依然是专修净土、求生净土。”   答:这个问题不必解释了,前面都说过了。借用身体那些众生,一定要跟他沟通,跟他做善友,彼此互相扶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帮助,不分彼此,这样对我们也会造成高度的警觉。为什么?常常有鬼神在鉴察我们,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敢违犯佛陀的教诲;违犯佛陀的教诲,这些冤亲债主就瞧不起我们。我们样样都遵循佛陀的教诲,这些冤亲债主常常在我们身边,他看到生欢喜心,他拥护我们、护持我们,这是正法。(出处同上)   问:“像压鬼或借用身体这样的事情,去找外道是否会破坏学佛人的形象?真能彻底结束这个问题吗?”   答:不能!你要找外道,人家用符咒的方法来把这些冤亲债主驱走,他还在,他的怨恨没消除;那些用画符把他驱走的,他离开一时,到你命衰的时候他又来了,这个事情没完没了。譬如说我们欠人家钱,人家来讨债,我找一个有势力的人,找一个黑帮的老大或者找警察来帮我的忙,把他赶走,人是赶走了,他怕你,你赶走了,债还没有还清;等帮助我这些事的人离开了,他又来了。所以欠钱的要还钱,欠命的要还命,理所当然,赖不掉的。所以不可以找这些外道用法术,这个不好,我们规规矩矩用佛法,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道教咒语
咒术是道教应用咒语祈请神明、诅咒鬼蜮的一种方术。被认为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  咒语导源于巫觋。《尚书·无逸》有"厥口诅祝",《正义》曰:"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①其书面形式,最初发现于东汉墓葬中,与符箓连为一纸,表明在东汉时符箓与咒语已经合并使用。故道教在承袭符箓术时,同时也承袭咒术,此后道士作法时,符咒并用一直成为定制。道教在长期传习过程中,对咒语作了很大的发展,创制了各式各样用于各种场合的咒语。它们散见于众多的符箓、道法书中,又有一些咒语专书加以结集。如《太上三洞神咒》十二卷,即收有长短咒语七百三十六首,数量是很多的。  道教咒语与符箓一样,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治病者,加《咒枣治病咒》《咒水治咽喉咒》《治寒病咒》等。有用于内丹修炼者,如《净口咒》《净身咒》《净天地咒》《安魂定魄咒》《坐炼咒》等。有用于驱逐邪祟者,如《***咒》《役遣咒》《禳童稚多灾符咒》等。有用于雷法者,如《起风咒》《起云咒》《起雨咒》《起雷咒》等。就其语言内容而言,有向天神或大神祈求者,大多为陈述心愿、颂扬威德之词;有向一般神灵进行呼召役遣者,大多为命令之语;有向鬼蜮进行诅咒、呵责者,大多为斥责,威吓之词。其语言形式,大多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组成的韵语(以四言为最多),少数为长短不齐的无韵语,还有一些夹有梵文译音或纯为梵文译音的咒语,如"唎吽啰吒"等。咒语的文末,一般都以"急急如律令"作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说:"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②兹举道书所载数例,以见一斑:  《天蓬敕咒》:天蓬天蓬,万神之宗。威严大道,游行太空。坐南斗内,立北斗中。紫微大帅,天皇赐功。……金阙玉房,大有神功。怒动天地,日月失光。气吞五岳,倾摧四方。顺吾咒者,速来伏降。违吾咒者,倾死灭亡。急急如律令。③《净身神咒》: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④《致雨咒》:五帝五龙,降光行风。广布润泽,辅佐雷公。  五湖四海,水最朝宗。神符命汝,常川听从。敢有违者,雷斧不容。急急如律令。⑤道士念咒,有出声的念,有不出声的默念(称心咒、密咒)。念咒时,常配合掐诀。所谓掐诀,即将手指的指根、指节、指头、指甲背等处,分别与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相配,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或模仿某种形象,作出伸、屈、拉、勾、交等各种手势,即成各种诀。《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六云:"诀有七百余目","凡掐诀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⑥意谓以此手诀,上通神真,役使神将,治伏群邪。  咒语的思想基础,与符箓一样是鬼神论。但也有人认为气功师如运用这一形式与存思,行气相配合,或许有助于集中精力,诱导意念,使其容易进入气功能状态。不过,这也有待实践的检验。道教禁法
禁术又称"禁法"。"禁"有禁止、禁锢、遏制之意。道教认为用此可遏制鬼物、毒虫猛兽和驱治疾疫。  禁术盖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后汉书·方术传》载,徐登、赵炳善越方(即禁术),徐登以气"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以及其他禁火、禁虎诸异事。①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亦记其事,唯赵炳作赵明,谓左慈、赵明等能以气禁水、禁火、禁沸汤、吹拔入木之钉等。《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禁术专书:《入温气疫病***》七卷,《断虎狼禁山林记》《召百里虫蛇记》各一卷。表明魏晋时,禁术十分流行。  禁术可大别为"气禁"、"咒禁"两类。《抱朴子内篇·至理》记气禁,其文曰:"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  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气可以禳天灾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瓦石掷人,以火烧人屋舍。或形见往来,或但闻其声音言语,而善禁者以气禁之,皆即绝,此是气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暂经过,无不中伤,而善禁者以气禁之,能辟方数十里上,伴侣皆使无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以气禁金疮,血即登止。  又能续骨连筋。以气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虺所中,以气禁之则立愈。"②其《释滞》篇亦有类似记载,曰:"善用气者,嘘水,水为逆流数步;嘘火,火为之灭; 嘘虎狼,虎狼伏而不能动起;嘘蛇虺,蛇虺蟠而不能去。若他人为兵刃所伤,嘘之血即止;闻有为毒虫所中,虽不见其人,遥为嘘祝我之手,男嘘我左,女嘘我右,而彼人虽在百里之外,即时皆愈矣。又中恶急疾,但吞三九之气,亦登时差也。"③《抱朴子内篇·登涉》在记述气禁之外,还记咒禁。谓"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④涉江渡海则祝曰:"卷蓬卷蓬,河伯导前辟蛟龙,万灾消灭天清明。"⑤又谓:"若道士知一禁方,及洞百禁,常存禁及守真一者,则百毒不敢近之,不假用诸药也。"⑥《葛仙翁肘后备急方》还有治病之禁咒。如《治寒热诸药方》《治目赤痛暗昧刺诸病方》《治为熊虎爪牙所毒病方》等,皆用咒语治病,其法与咒术无异。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  "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又记:  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壶公)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  '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①近代考古发掘中,又曾多次在东汉墓葬中发现符箓。如西北大学历史系藏一陶瓶,上有:"初平元年,地下小墓岁月……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等语,文末即附有符箓。又如《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收一铅券,上有文曰:"元嘉元年十月十一日oo袁孝刘冢,如律令。"文后也附符。②其他未记年代的东汉符箓,在洛阳、定州、高邮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均有发现。证明符箓的出现不会晚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时在道教创立之前。  早期道教承袭此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书和以符水为人治病来吸引信徒创建组织的。此后符箓术一直是天师道、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东晋中期出现的上清派虽主存思,亦兼符箓;灵宝派更以符箓术为主。唐末宋初,天师道和上清、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南宋金元之际,更在"三山符箓"基础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众多符箓派。可以说,宋元以前,符箓道法是道教的主流。金元之际,全真道内丹兴起,但擅长符箓之正一道仍在南方与之鼎足而立。直至明清,重符箓的正一道和主内丹的全真道一直分统着道教。符箓术之发展史实与道教的历史相始终。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历代《道藏》皆在"三洞"部中分出"神符"一类加以收载,其他道法书亦兼载很多符箓。《三天玉堂大法》《上清灵宝大法》《道法会元》等,是符箓咒术的大丛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  (一)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划组合成形。主要见于《太平经》,其卷一百零四至一百零七,共载复文一千五百四十余(中有少数重复者),如:  作者在造作这些字时,或许曾赋予它们以某种意义,但现已难于知晓。观其组合诡秘,难于认识,无非是让人产生神秘感而崇信其术而已。  (二)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其卷五称"真文",卷九称"天文",卷十称"灵文",每个云篆之下或旁皆注楷字。如卷五"东方真文"有:  卷九"禹余天玉律天文一百六十一字"有:  《道法会元》卷七十三至七十四所载之"天书雷篆"(数百字)亦属此类。《三洞神符记·太上敷落五篇》亦为云篆,但形体更为复杂。  (三)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  这是数量最多、使用最广的一种符箓。其中除屈曲笔画外,又常夹有一些汉字,如日、月、星、敕令等字样。  (四)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③   (一)《抱朴子·登涉》之"入山符(二)《云笈七籤》卷八十之"玉符"(三)《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之"召溟涬大梵神王符"(四)《道法会元》卷六十一之"张使者符"  道教十分重视符箓的书写方法,认为:"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④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心诚。诚则灵,不诚则不灵。《道法会元》卷一《道法枢纽》称:"符者,阴阳符合也,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⑤二是运气书符。即要求书符者平时有内炼工夫,书符时发放精气于笔端,使符箓上附着气功家的精气。《云笈七籤》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⑥宋元以后诸符箓派更加重视这原则,认为:"符朱墨耳,岂能自灵;其所以灵者,我之真气也。故曰,符无正形,以气而灵。"⑦直认符箓只是形式,起作用的是附着其上的精气。  道教符箓使用十分广泛。有用于为人治病者:或丹书符箓于纸,烧化后溶于水中,让病人饮下;或将符箓缄封,令病人佩带。有用于驱鬼镇邪者:或佩带身上,或贴于寝门上。  有用于救灾止害者:或将符箓投河堤溃决处以止水患,或书符召将以解除旱灾等。至于道士作斋醮法事,更离不开符箓,或书符于章表,上奏天神;或用符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整个坛场内外,张贴、悬挂各式符箓。  符箓术的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称其有召神劾鬼、镇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尔称有"小验"者,也并非其驱逐了致病之"鬼",可能别有原因。据推测,某些病本轻微的患者,因相信符箓,饮符水后,造成一种鬼已驱去、病已脱身的心理态势。这类似于医学上的心理疗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箓本身,而是符箓所引发的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人体调动防御机制克服了疾病。另一种可能是气功的作用。  如某些书符道士有很好的内炼工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而产生一定疗效。现代气功已经证明能治某些疾病,这种以符载气治病的方法,或许对某些病人有效。道书所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正是指此。道教雷法
道教声称可以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的一种方术。起于北宋,兴盛于南宋、金、元。创始者为神霄派之王文卿、林灵素等,为神霄、清微及道教南宋等派所传习;东华、天心、正一派亦兼习之。其法主要载于《道法会元》《清微丹诀》《法海遗珠》等书中。  该法将内丹与符箓咒术融为一体,既讲存思、存神、内丹修炼,又讲祈禳斋醮、符箓咒法,是道教诸方术的融合体;  但强调以内丹修炼为本,以符箓咒法为用。其思想基础是天人感应论,认为人身是小天地,人体各部分皆与大天地相符相应,其头象天,足象地,四肢象四季,五脏象五行,其精气神无不与天地相通相感。但此相通相感是建立在先天元气基础上的,人一降世,即入后天,其精气神便逐渐染着种种情欲滓质,不能与天地相感,必须通过修炼,去除其滓质,回复到先天纯净的状态中去,即达到内丹修炼的最高境界,才能起感应作用,即以我之气合天地之气,以我之神合天地之神。如此,呼召风雷,求雨得雨,求晴得晴,无往不可。《道法会元》卷一《道法枢纽》云:"道贯三才为一气耳,天以气而运行,地以气而发生,阴阳以气而惨舒,风雷以气而动荡,人身以气而呼吸,道法以气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气,气由神,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气冲和,归根复命,行住坐卧,绵绵若存,祈以养其浩然者。施之于法,则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故嘘为云雨,嘻为雷霆,用将则元神自灵,制邪则鬼神自伏。通天彻地,出幽入明,千变万化,何者非我!"①明确说明之所以能"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嘘为云雨,嘻为雷霆",全在于平时善"养浩然"之气,即平时的苦炼内丹。倘若平时不抓住这个重点进行修持,专靠符咒,到"行持之际,徒以符咒为灵,侥倖于万一,吾见其不得也矣!"②《清微大道秘旨》也强调了精气修炼为本的思想:"一从溟涬流传至今,绵绵不绝,人人具足,凡圣同真,无欠无余,不增不减。修之内,则遂成至宝,得为至人;施之外,则和天安地,福国裕民。至于呼沆瀣,吸风云,役鬼神,驱雷电,皆此一真之妙用,出方寸之经纶。"③元末明初清微派道士赵宜真称:"清微祈祷之妙,造化在吾身中,而不在乎登坛作用之繁琐也。倘平居能加修德辨惑之功,身中之造化明了,静里之功夫又到,至行坛之际,发号施令,倒取横拈,莫非妙用。"④上述以道为体、法为用,内炼为本、符箓咒术为末的思想,是雷法各派道士的共同主张。  雷法道士根据天人感应的思想,不仅设想出人的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影响自然,而且还进一步设想可以主宰天地、创造自然。《道法会元》卷一《法序》说:"了一心而通万法(按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引者注),则万法无不具于一心,返万法而照一心,则一心无不定于万法。"⑤认为只要行法者有很深的内炼工夫,就可随心所欲地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并可以自己的先天元气变现出雷神将吏来。白玉蟾《玄珠歌》注云:"雨者肾水也,运动自己阴海之气,遍满天地,即有雨也,晴者心火也,想遍天地炎炎大火,烧开自身气宇,乃晴也。"  又说"心为邓帅,肝为辛帅,脾为使者。意诚则使者至,肝怒则辛帅临,心火奋发则飙火降。"⑥《清微丹诀·发用章》云:  "耳热生风,眼黑生云,腹中震动即雷鸣,汗流大小皆为雨,目眩之时便火生。……临坛之际,拨动关捩,随窍而发也。耳热则双手玉文运起,从腰肾间上升至耳,一拂而上,即南风;  下,北风;前东(风)而后西(风)也。眼里即如上运升,以目光直视长空,散云沥黑,目动而止。腹震动,即以局运,从腰间上升至耳,以局提提耳三。按而发,汗流不止,或大小迸急,则以身振动,窍穴俱开,大雨如注。……已上关捩,在大静定中,所谓无中生有,不可以为无心作,不可以有心求。  平日工夫纯熟,至此自然而神,不知其所以神。"⑦雷法道士所作的一切法术,无论是求雨、祈晴、召神降妖等,无不是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进行。《道法会元》卷七十七有求风、云、雷、雨、晴等术的记载,如《起西北方风诀》《起云诀》《起雷诀》《祈雨诀》《祈晴诀》等。其《祈雨诀》云:  "先存神,运祖气归肝宫,九周,令木气盛,运行至绛宫,生心火,三周,令火旺盛。先教阳极,庶几阴生也。然后以此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七周,要令水旺。方以此水克火,五周,克得火都消灭尽浑,无一些火气。五行之气都化水,归黄庭,升上风池,透出两耳,则为风;升上山岳,透出神庐,则为云;以雷局作用,升上顶门,吸喝出,则为雷;升上泥丸,入华池,运神水喷噀,则为雨;升上绛宫,闪目出,则为电。五事都只从黄庭一个作用中化出来。"  在雷法道士们眼里,风云雷电晴雨等自然现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存思气功制造出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似乎都在指顾之间。以此作为神话小说,无疑会引人入胜,但视此为现实,却很难令人置信;而对气功的作用,也被过分地夸大和神化了。道教宗派(中华道教的五大宗派)诸真宗派系谱(上)
诸真宗派系谱 第一、混元派: 混元乾坤祖 天地日月星 三教诸经师 金木水火土 浑合本空洞 朝谒上玉京 虚无生一气 良久归太清 第二、混元派: 一永通玄宗 道高本常清 德祥恭敬泰 义久复圆明 混元三教主 天地君亲师 日月星斗真 金木水火土 尹喜真人尹喜派;又鲁山、文始、楼观三派字洞。 第三、尹喜派: 道德清高上 云呈守炼丹 九重天外子 方知妙中玄 心静自然体 发白面童颜 袖吞乾坤大 阴阳造化先 五祖派东华帝君,姓王名玄辅,号少阳,降生于战国。得老子寝中于终南山,梦传《黄庭经》,所得著世。二月初六圣诞,系山东青州府人。留传: 第四、少阳派: 弘宣无极道 习学理自明 有个长生路 飞升上云程 钟离帝君,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汉时将军。系陕西西安府咸阳县仙籍。得东华帝君秘诀,授道于终南山。四月望曰圣诞。留传: 第五、正阳派: 阴阳生造化 动静合本元 自得神仙指 方知妙中玄 纯阳帝君,姓吕名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居彝圣宫,即元始台)。山西蒲州县仙籍。四月十四日圣诞。唐天宝进士。有日月当空之祸,隐于终南。受正阳祖师大道。四门人(梅、柳、林、磐)。留传瀛州龙沙派,即今: 第六、纯阳派: 寂然无一物 妙合于先天 元阳复本位 独步玉京山 海蟾祖师,姓刘名操,字宗成。系燕山人。六月初十日圣诞。受道于钟离帝君。 第七、海蟾刘祖派:省悟自归隐 修养本之神 散淡蓬莱客 逍遥阎苑人 重阳但师,姓王名允卿。生于宋徽宗时。系咸阳县大魏村人,十二月二十二日圣诞。留传; 第八、重阳派 自己有真宝 何须向外寻 一旦成功满 飞升大罗天 七真派:长春祖师,姓邱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系山东登州府栖霞县滨都人。正月十九日圣诞。七月初九日飞升。元世祖敕封“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封“长春全道神化明应真君。”留传: 第九、龙门派: 道德通玄静 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 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 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惟懋 希微衍自宁 住修正仁义 超升云会登 大妙中黄贵 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 金木性相逢 山海龙虎交 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 月盈祥光生 万古续仙号 三界都是宝 长生真人,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系山东莱州府掖县武官庄人。生于金熙宗丁卯岁二月初六日圣诞。七月二十日飞升。元世祖敕封“长生辅化明德真人”。元武宗加封“长生辅化宗玄明德真人。”留传: 第十、随山派: 思道明仁往 全真性复常 景高和礼义 嗣信守忠良 裕谦贤旅泰 宗友茂惟祥 盛益希诚朴 玄元世永昌 金木万古续 智慧保宁光 圣体通三界 广大演自清 志虚空教化 月盈妙中黄 用功悟仙号 丹书现荣阳 行满乾坤秀 圆融衍相逢 莲开龙虎诏 超升崇利享 长真祖师,姓潭名处端,字长真。系山东登州府宁海州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三月初一日圣诞。四月初一日飞升。元世祖敕封“长真云水蕴德真人”。留传: 第十一、南无派: 道本崇真理 玄微至妙仙 立在云霄上 功成必有名 大教明清静 宏演德惟良 悟元光体性 一志复圆融 冲寿通旅泰 了然衍望兴 中和宗正巧 智慧化全家 新友圣书诏 炼就宝金丹 裕谦常礼义 慈行满乾坤 龙虎广修理 模照永遐龄 山川千古秀 盛希守忠贤 长生真人,姓马名处钰,字通宝,号丹阳。系山东登州府宁海州人。生于金太宗天会元年五月二十日圣诞。十二月二十二日飞升。元世祖敕封“丹阳抱一无为真人”。留传: 第十二、遇山派: 自元来正志 冲寿成仙丹 忠靖得礼义 了然见朝天 致虚端笃悟 本理淳全玄 清微通大化 真常合妙言 崇教和法本 守仁有功夫 恭敬明智慧 圣体立遐龄 宏应演音信 高复现祥光 诚慈惟黄贵 全木会王逢 云升龙虎交 嗣希直用行 荣茂乾坤秀 莲开衍宝兴 广宁祖师,姓郝名大通,字太古,号广宁。系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人。生于金熙宗天眷庚申岁。幼壮卜筮授教。正月初三日圣诞。十二月三十日飞升。元世祖敕封“广宁通玄太古真人”。元武宗加封“广宁通玄太古真君” 。留传:第十三、华山派: 至一无上道 崇教演全真 冲和德正本 仁义礼智信 嘉祥宗泰宇 万里复元亨 清静通玄化 体性悟诚明 养素守坚志 虚灵慧业生 希贤遵秘法 慎修保纯真 敬谨规良善 默功毓秀英 勤能扶世运 积久大丹成 永建根基厚 仙瀛书盛名 圆满光华照 云天庆上升 玉阳真人,姓王名处一,字精通,号玉阳。系山东登州府文登县人。生于金熙宗二年三月十六日圣诞。四月二十三日飞升。元世祖敕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人”。元武宗加封“玉阳体玄广慈普度真君”留传: 第十四、嵛山派: 清静无为道 至诚有姐名 金玉功知巧 通此加地仙 玄冲宗义德 茂演教宏元 中和真法永 智慧保神全 恭敬成希盛 璞福世康宁 莲开丹书鉴 广大复圆融 旅泰万古续 常义现荣阳 洁渊威锦量 行满卯惟祥 未修空妙瑞 阐言守忠良 虞悟客一回 朴极献崶馥 清静散人,仙姑姓孙名不二,号清静散人。系山东登州府宁海州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己亥岁正月初五日圣诞。十二月二十九日飞升。元世祖敕封“清静渊真玄虚顺化兀君”。留传: 第十五、清静派: 全真通玄理 大道德无为 性合灰尸解 只此百功夫 虚静明常应 宏仁守至诚 嗣教宗元化 悟本自遐龄 保命登华会 妙中演洞清 超升广智慧 三界永康宁 长存修万古 行满法光明 勤用生利益 金木续乾坤 丹书祥速现 普照瑞龙麟 高上神霄太 炼成运相逢 邱祖岔派,玄字分支。玄静祖师,姓孙名玄静,字元玉,号金山。系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明嘉靖敕封“护国天师”。留传: 第十六、金山派: 玄至一无上 天元妙理生 体性浮空坐 自然是全真 常怀清静意 合目得金丹 道高扶社稷 留名万古传 宏扬开大化 正法度贤宗 温良恭俭让 宽仁慈善容 潜心存本位 密念守规中 勤修延寿命 内息润黄庭 安义黍珠成 凝照慧光灵 冲举云霄外 永与太虚同 邱祖本字岔派分支。齐真人名本守,字金辉。留传: 第十七、金辉派: 本合教中理 智时悟我机 远近从和起 阳子结金辉 超元守静致 同法会真人 诠义功斯尚 观文象乃纯 邱祖复字岔派分支。茅山乾元观。 第十八、阎祖派: 复本合教永 圆明寄象先 修成龙绪业 历代嗣宗传 第十九、崂山派: 复驾云龙去 至教延七真 中元通玄理 福泽自德春 马处钰祖师岔派分支。遇山(此派原本二十字,于同治十二年有房山县城隍庙来观,同众公议,重续八十字)。 第二十、清微派: 守德崇用福 一清季祖真 永高常正静 圆通宗本恒 金鼎结大丹 长生造化中 与天同无极 法嗣继犹龙 赤明阳和日 太焕碧玉宫 华夏兆臻弼 彦度紫垣东 云衢听仙韵 芝裔实蔚丛 千代归黄道 诚维求元动 遇缘蓬莱会 山人智慧兴 续传奥妙理 支演万古风
第廿一、清微派 善道崇真祖 正元直德高 守清希大用 玄教延明朝 国阜世安静 何泰荣继诏 龙庆天长卯 岛融如舜尧 二茅真君,名固。陕西人。更名。留传: 第廿二、清微派: 崇虚与道 富德仁从 世理真常 可思教本 克成大正 璧定文昌 一字增崇 计少玄祖 性如日月 体似玉银 合朝无上 万古留名 第廿三、又二茅派: 复虚与道 富德仁从 世理真常 可思教本 克成大正 毕定永昌 三茅真君,名衷。系陕西咸阳人。留传: 第廿四、清微派: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得性自尊 克崇祖德 光绍真应 师宝友嗣 永仁世昌 恭存依敬 伦思继本 丹贯以丞 灏演精信 念爱明持 载启先觉 云章揖业 珠进遥芝 三茅真人,红刘名熹,字世伦,号大元。留传: 第廿五、静一派: 混靖希景 守汝玄志 宗道大天 德性同尊 克崇祖德 光绍直应 师宝友嗣 永世仁昌 以存恭敬 有自必丞 能思继本 端拱一诚 第廿六、张玉皇高上派: 道德功行成 清静保全真 黄庭聚万象 辅护自元君 第廿七、清微派: 思道景守以自清 德振绍顺继敏宗 志启弘宸拱先智 慧显祝延永成功 合荣圣教证玄琮 义理开明万法通 至静常存真一处 虚心怡朗性圆融 第廿八、清微派: 思道文德时自奇 守真存正继雍熙 从演妙法承宗惠 百世调理嗣汉技 第廿九、清微派: 思道文德时自奇 守真存正继雍熙 玉兴智慧延广衍 培祝隆新锡佑之 第三十、清微派: 思道大应久悟 日仕普济真元 玄良宜崇文智 明镜广报宏思 第卅一、龙虎山正乙门下天师清微派: 冲汉通玄蕴 高宏鼎大罗 仙源愈兴振 福海启洪波 天师张虚静真人,系江西庞虎山信州人。留传天师,宣统元年仲春,重续二十字。 第卅二、正乙派: 远近资元运 久长保巨浮 道惟诚可宝 德用信为珍 秉教宏丹籙 葆真启世人 鸿图辇景祚 圣泽振昌辰 玉局受经后 贵永传灵根 青城垂氏派 妙法继洪钧 第卅三、天师正乙派: 一德守真元 清扬印本玄 静明存正道 太素永通宣 蜀都降龙虎 所悟乾坤全 教法无中有 丹书古今传 第卅四、张真人正乙派: 一元义道至 真全守太清 照应通玄理 惟希最有成 第卅五、正乙派: 永志玄守道 正乙继元宗 真常明悟性 宏教演法通 星月皎天汉 清静点行功 抱一无量念 机理至仁中 第卅六、正乙派: 一渊以道始 国祚永安宁 往通常玄理 惟希狩景成 万源从始玉 朗然烟洞明 真法达自性 超宗义越亭 第卅七、天师张真人正乙派: 守道明仁德 全真复太和 志诚宣玉典 忠正演金科 冲汉通玄蕴 高宏鼎大罗 三山扬妙法 四海涌洪波 第卅八、正乙派:此派自光绪八年八月,系通州里二四佑民观继起 从守真正元 道往体崇安 清静功成满 玄妙步云仙 金光冲霄汉 超然玉京山 圆通大智慧 万古永留传 第卅九、正乙派:(后门火神庙) 思道应云正乙 终成万世圆通 是法先贤有德 端然永选仙功 民国八年二月初一续: 存心现理养性 守本诚和沦静 智慧犹惜上远 得诠复还安定 第四十、天师张道陵真人正乙派: 正乙守道 修往延洪 鼎元时兆 秉法钦崇 福善永寿 明智昌隆 熙朝嘉绍 静演真宗 光大恒起 广运会通 乾坤清泰 万事成功
第四十一、正乙派: 怀玄抱真 道合无为 养素守默 保光图和 致虚冲阳 承化弘先 第四十二、天师分支尹喜派: 化弘元密 道德真常 灵源镇远 天蓬维黄 五登水参 二桂恒昌 清承祖印 奕世绍芳 第四十三、真武玄武派: 宣渊一道志 求德振常存 照应通玄理微希太景成 第四十四、吕祖天仙派: 妙玄合道法 阴阳在乾坤 志心归命礼 万古永长春 清静无为宗 临通大洞金 暂状师得位 辉腾谒太空 第四十五、天仙派: 崇高容文德 永远坚立经 遵尊万化体 守养一炁成 第四十六、天仙派: 灵宝无二法 真一启玄宗 清静妙难思 祯界叙太空 第四十七、吕祖蓬莱派: 圆通智毓用 始清重密真 丹体赴蓬莱 宝鼎炼成金 云霞生造化 光明妙元根 道德福田本 万古永长春 第四十八、葛真君天台派: 混元分太清 玄微自古今 释儒悉皈依 三教合元君 第四十九、许真君净明派(系江西人) 天德高无量 照明自古今 玄元闻见处 总合圣贤心 道德宏清静 法源广大成 东汉有章数 功果保忠祯 第五十、果老祖师云阳派: 崇静真阳复 至坚守太守 智礼清白信 存义法明长 道贵诚正理 德尚实和行 参赞乾坤机 变运造化功
道教宗派(中华道教的五大宗派)诸真宗派系谱(下)
第五十一、铁拐祖师云虚派:(七月初十日圣诞) 太玄了清辉 鹤然谢瑞徵 功高身心贵 妙诀合天心
第五十二、何仙姑云霞派: 高居三界外 回首盼世尘 谁是女丈夫 请来同修真
第五十三、曹国舅金丹派: 芝田白鹤栖 丹物炼药丸 遍体是纯阳 飞身入云汉
第五十四、曹仙姑清静派: 发个冲天志 修行有何难 太阳炼形去 妙理至奥玄
第五十五、樵阳真人玉线派: 无恒常自在 静慧一真如 性定心空寂 玄元道法兴
陈搏老祖系四川夔州府人,留传: 第五十六、老华山派: 须度玄明月 朗然雷随风 蓬莱真清静 道德中可东 性定发祥泰 阴阳妙法通 龙虎交变化 乾坤堆满充 金木还本体 来往运全功
第五十七、周祖灵宝派: 思道洞本重 明香克理忠 洪良居士显 一嗣永承宗 德大传家久 清修福泽长 世肇因衍庆 慈风蓬业祥
第五十八、周祖铁冠派: 思道大应恒吾 月仕普济真元 崇文智明镜广 心传崧岱显杨 静默中存志诚 寿永泰运亨昌
第五十九、徐复阳祖师鹤山派: 复驾云坎至 崇教道九真 种正通玄理 福泽自得春
第六十、鹤山派: 重临修仙侣 光华常延增 乾坤均相配 龙虎交黄庭 秉剑立善法 逍遥遇遐龄 智慧明日月 还升太和宫
第六十一、自然派: 玄云曲端静 清虚色自轻 月圆皈命礼 抱意管丹诚 元玄明至本 大详理幽微 参透无中有 方可达希夷
第六十二、三丰祖师自然派: 惟道然之本 若守可以隆 功德归盛泰 万世礼仙真 本静从玄教 福寿永长兴 合清仁志点 秉义复元登
第六十三、三丰派: 道德杓宏容 真正守长清 万强工夫首 宗来教方春 星月皎天汉 守静默行动 一德无量念 玄理至仁忠
第六十四、三丰派: 玄云通道居端静 白鹤乘虚各自清 师资月圆皈志礼 身中抱一管丹成 太上渊微入妙元 凌云星朗贮壶天 功侯到日方许就 始悟真言信可传
第六十五、三丰派: 大道英勇德 真正守常存 万疆共福寿 宗脉教芳春
第六十六、三丰祖师日新派: 大道应永得 守教志常真 一阳来复本 同静德玄风
第六十七、日新派:(此派系光绪八年七月二十日续起) 冲和天根定 涵养易书深 宝元得正体 归吉万年身
第六十八、三丰祖师蓬莱派: 圆通智敏用 是清修觅真 丹体蓬莱会 保定炼成金
萨真君,名守坚,号紫云。系四川云宁府云宁县人。生于炎汉宁帝八年七月二十六日圣诞。五月五日飞升。留传:
第六十九、天仙派: 孤肩担日月 老鼎铸乾坤 玉豆黄庭跃 金光紫气悬 群仙还大药 古塔露(xue)烟 三宝钟千幻 九重法一传 神钦飞锡客 鹤听点花禅 万象归元始 同生极乐天 熙和登福宁 清静远尘缘 瑞自芝兰霭 祥从云汉迁 志诚思济普 功久德思全 若悟虚无学 常参妙与玄
第七十、萨真君西河派: 守道明仁德 全真复太和 志诚宣玉典 中正演金科 冲汉通圆满 高宗居大罗 武当兴法派 福海起洪波 第七十一、萨祖派:(系宣统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由陕西汉中府固县平浪宫带来四十字。邓道友) 道德广正化 全真冲本城 清静机玄妙 无为从复融 体仁宏正化 悟性显智宁 溪惟通莲合 世金永发兴 郝二祖在山东济南府长清县东南十里五峰山留传: 第七十二、龙门华山派: 通玄全真冲和德 正本恒成位尚仙 仁能贞心传义起 世见生前洁太元 子阳遍转归至道 盈宿守静保丹田 情高悟开复天理 自然长颜如松年 第七十三、邱祖又派: 道守悟玄微 清静本希夷 无为自然妙 又继龙门裔 真常德正止 重开凤唱奇 功成超紫府 丹诏赴瑶池 第七十四、郝祖岔派:(在武当山,开基于明朝。留下此派,即名郝祖岔派) 道铃治明惠 建贞一亨嘉 莫哔纯翠景 兆裔永流传 至虚无上理 澄清定宁基 冲和德正本 仁义礼智信 第七十五、王祖岔支仑山派: 宏运庆万礼 大用守真源 忠信怀仁德 礼义学道先 吕祖门人李清庵真人留传: 第七十六、先天派: 自一无上道 永忠太夫人 礼高重进本 可得万代清 志诚和妙有 炼性合融明 澄湛通玄化 无罡温玉京 第七十七、本山派: 碧山传日月 守道合自然 性理通玄得 清微古太元 真静常悠久 宗教福寿长 庆云冲霄汉 永远大吉昌 第七十八、陈、赵二师留传栖安派:(此派系自光绪元年春月续) 教垂万古 淡泊家风 栖安同德 宏演三乘 凝清高洁 吉庵圆通 混合为一 道继犹龙 张紫阳真人,于雍熙年间 在台州府天台县崇道观。留传: 第七十九、紫阳派: 陵源觉海静 宝月性天明 随景无华谷 得符瑞泰清 参悟名真理 修为筑到基 完全成圣果 自在乐希夷 灵素中常妙 葆光翠太空 道高超极则 德懋证玄通
馆藏&47774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炼化符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