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有什么自然保护区网的有

广东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之首_凤凰资讯
广东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之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广东于1956年率先建立全国首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60年来,我省成功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省份向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大省的转变。2006年国家林业局将我省列为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
原标题:广东自然保护区数量居全国之首深圳特区报广州12月6日电 (记者 李明)12月6日召开的全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透露,目前,我省林业系统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90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总面积达130.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4%。其中,梅州、河源、茂名的自然保护区数量位列全省前三位。近年来,深圳市新建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7288公顷。广东于1956年率先建立全国首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60年来,我省成功实现了由一个落后省份向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大省的转变。2006年国家林业局将我省列为全国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近年来,全省新建林业类型自然保护区20个,新增管护面积5.66万公顷。其中生态相对脆弱的珠三角地区和雷州半岛新建自然保护区4个;深圳市新建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7288公顷;廉江市新建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3473公顷。丰顺八乡山、中山长江库区启动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全省林业部门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90个,总面积130.17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4%。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6.2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50个,面积36.87万公顷;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32个,面积77.0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我省已初步形成保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生态系统最典型、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最集中及自然风光最优美的区域,基本上被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所覆盖。据悉,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将争取新建2-3个国家级、2-3个省级和1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省林业厅从2017年开始将实施自然保护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追责和监管。《广东省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也将尽快出台实施,从法制层面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提供保障。深圳新建2个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深圳市新建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7288公顷,分别为田头山自然保护区、铁岗-石岩湿地自然保护区。田头山自然保护区2013年2月获市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坪山新区,包括田头山及周边山体,范围涉及坪山新区坪山办事处。该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是集生态系统保护、水源保护、自然景观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及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市级自然保护区。据调查统计,田头山自然保护区有陆生脊椎动物186种,隶属于27目67科129属。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15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5种。铁岗-石岩湿地自然保护区2013年2月获市政府批准成立,总面积52.88平方公里,包括铁岗水库、石岩水库及其一、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宝安区、南山区、光明新区,包括:西乡、石岩、新安、光明、西丽5个街道(办事处)。该保护区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在人为干扰较严重的情况下拥有深圳市植物总种数的近1/4和广东省植物总种数的近1/10,说明该区植物种类是比较丰富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20种,其中包括一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蟒蛇;二级保护动物26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79623
播放数:5808920广东首次评出十大最美湿地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上榜_新浪湛江
广东首次评出十大最美湿地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上榜
羊城晚报评论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勇、通讯员林荫报道:11月6日,历时一年的“广东湿地万里行”系列活动圆满结束,经过广大民众和专家综合评选,南沙滨海湿地景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东麻涌华阳湖湿地公园、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十个湿地荣获“广东最美湿地”称号。
  据活动主办方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湿地面积17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10%。自2004年来,广东省先后出台湿地保护相关条例、政策或法规12个,持续推进湿地保护工作,目前已建湿地保护区165个、湿地公园95个,湿地保护率达50%,湿地公园(保护区)和湿地保护率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位。但受经济迅速发展和环境变迁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广东省湿地资源仍在减少和退化现象,湿地保护任重道远。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湿地保护协会——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在成立不久便发起了首届“广东湿地万里行”系列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前往省内各地调研湿地保护情况。4支队伍在专家的带领下,前往全省19个地级市共48个湿地开展了保护宣传、调研和咨询等系列活动,在探寻自然规律、寻找广东最美湿地中踏足湿地13000里。而同期举办的影像湿地摄影及随手拍大赛、广东最美湿地评选等活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先后有20多万人次参与评选活动。
  针对专家在“广东湿地万里行”发现的“湿地面积萎缩、功能退化”等存在问题,广东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广东将大力发展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绿色生态水系,湿地建设将得到跨越式发展,至2017年,全省湿地公园将达180个。大力推进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珠三角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1-2个湿地公园,力争2017年珠三角地区湿地公园达到100个,2020年达到155个。有条件的乡村基本建成与村级排污设施相配套的乡村小型湿地,2017年、2020年珠三角水网湿地保护率分别达到50%、85%,打造新常态下香飘四季的岭南水乡风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然保护区网的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