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你有帮助能帮助更多的人!

经典名言专题相关内容
经典名言专题查看: 8054|回复: 56
笔试(申论为重点)复习经验帖,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也谢谢这个论坛给与我的帮助。
发表于 17-10-25 23:35
今天想开个帖子,主要是为了感谢论坛给我的帮助,我在论坛上吸收了非常多有用的思想,经验,做法,因此,我也希望最大程度上帮助大家,也算是回馈论坛了。同时,回忆一下自己复习的经验和记录,也是为了以后的遴选打好基础,在以后的路上更从容。我会尽量把我的经验讲的详实,认真,仔细。好了,不说废话,开始吧。
一.个人经历。其实我15年省考就已经有过上岸的经历了,某街道办笔试第一,面试第几我忘了,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过了体检,政审前因为某些原因,我放弃了。之后我去玩了。。。。。。没看错,16年2月我辞职后,也没工作,就去散心了。到了国考,我报了山东那年最热的国税,就是为了找找感觉,复习了大概一个月,果不其然的没进面。到了17年的时候,我觉得不能再玩了,再玩人生就出问题了,我就报了省直,今年也就幸运的上岸了。这个帖子,我会写出关于行测,申论,面试的经验和方法。注重申论和面试。行测不是我强项,我就不给大家添堵了。下面,我就开始直接码字吧,少说废话,多来干货。不过,有些话我会在讲经验之前先说明白,我的方法不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你觉得我的方法在你看来是多余的浪费时间的,那么就不要尝试,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也不要过多的强调谁对谁错,反正对于整个学习方式,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方法,都是正确的。如果只觉得某一部分有用,那么可以只看其中一个部分。不希望过多的争论出现,对大家和论坛都不好。谢谢。
二.关于报班。这个有很多人问过我,我不清楚每一个人的能力,只能给出自己关于自己情况的介绍。我全程没有报班(注:任何机构的课程,包括公益课,试听等全都没听过,只看过论坛一些大神的帖子,还是分类的,具体以后细说)。书呢,也只在15年买过3本,一本行测,一本申论,一本面试,还有打印出来的题目,剩下的都买A4纸,和行测申论答题纸了。。。。。。在我看来,公务员考试复习的能力,不如说是,你长期学习之后所养成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延伸。你复习的方式就是你之前的学习方式。因此,报班不报班只有你自己知道,不报班的好处就是有自己的思路,答案中有自己的东西,但这些建立在大量的做题,总结的基础上。其中,总结是重中之重。对于机构给的答案,行测的大部分是可以相信的,有问题的,百度:部分题干+QZZN,基本每一道争议题,这个论坛都会有详细的解答。申论的答案,机构的答案可以参考,但这个参考的意思不是让你借鉴,而是让你回头再看材料,机构的这个答案,为什么我没有写出来,在材料中哪一部分能体现出来的,如果是我,我是否觉得应该作为答案写上,如果是我,我是否可以从这个材料中看出更多的东西。这是参考的本义,而不是让你记住,我应该把这一点也加上。所以,对于报班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报班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懒着,躺着吸收一切东西,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以目前的趋势来看,国考省考越来越灵活的情况下,报班的套路是不是还合适?你能将报班的东西的多少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不反对你体验机构的方法,但请你相信自己。
发表于 17-10-25 23:47
三.关于我的方法。我的方法在初期会非常困难,甚至一度会让人失去希望,但请你相信,如果渡过了某个最困难的阶段,你的水平也会突飞猛进。我的方法总结起来,很简单,做题+分析+总结。
光说大家不理解,我举两个例子。一个行测的,一个申论的。
行测1:1.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县域政府既需要直面城镇化、信息化过程中舆情高发的现实,更需要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履职的能力。如何借助网络对舆情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处理、积极回应民众诉求,树立良好的县域网络形象,成为检验县域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迫切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表示可以由文段推出的),即()。A. 县域网络形象体现了县域政府的执政能力B. 县域政府当务之急是学习、提高利用网络履职的能力C. 只有借助网络,才能对舆情事件进行恰当合理的处置D. 城镇化、信息化带来的舆情高发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点拨:这个选A,答案选D.但仔细想来,D不正确.这种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文段当成一种论据,来推出一个结论.BC一定错误,D错在哪?D错的很隐蔽,把D分解开来,城镇化、信息化带来的舆情高发-----出自首句,迫切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最后一句.但这最后一句,认真思考和积极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之前的合理的处理,积极回应等.因此D看似正确,其实错的非常隐蔽!这是我对每个题目的总结(不一定都这么多,但这个很有代表性),像这种,就是解析很精彩,还要提醒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等。(另,这个题目的解析就来自论坛大神)
7.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毁掉,即使你照原样再把它造起来,它薪火相传千百年的人类文明的积淀也是没办法恢复的,既然它已经变成了废墟,我们就将这一座废墟,当作一种遗产继承下去如何?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 反对重修文化古迹B. 废墟也是历史文化遗产C. 要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D. 古迹毁掉了就不可能再恢复答:91的解析如下:文段开篇说文化遗产破坏了就不可再恢复了,阐述现状,然后引出作者的观点“我们就将这一座废墟,当作一种遗产继承下去”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用修复,把废墟当遗产继承。对应的是A项。但文中并没有反对,只是说修了古迹,但文明的积淀没法恢复。改:我自己选的B。也有答案选B,所以,争议题。再改:现在感觉是A,明显感觉文段是说反对重修。最后一句一个反问其实表述不同意重修文化遗产。像这种,有的题目我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每一次都有一个不同的理解,不要怕,把思路记录下来,把想写的写下来,这样你在看错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为什么错,又为什么会拿不准答案。不要在意对自己错误的揭露,都是为了自己好。
1.2008年北京市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比2007年多(& & )个百分点。A.0.6B.1.2C.2.8D.3.22.与2007年相比,2008年北京市60-69岁的老年人多了(& & )A.2.0万人B.2.4%C.3.4万人D.3.4%答案:A& &B我的:B& &A1.2008年:110.5/218=0.532.2007年:110.5/210.2=0.526.所以相减得0.6%。题目不难,我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1.110.5/210.2算错,其中,2102X5,算成10504.必然答案不对。粗心问题又出现了。资料分析的例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自己缺点和问题,以后好改正,这里插一句,资料分析和数学,别太迷信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你用的最熟悉的,看到题目最早反映到你脑海中的。每一个方法练到极致,都是最快最优的方法。
倡议书:1.要写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2.注意倡议内容,身份,目的,给谁写。3.开头一般也就是写材料中造成倡议这件事的原因和目的,倡议内容: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然后在写倡议的方式方法,这件事代表的意义。(其实就是做法+意义算作一条,条与条之间分开写好就行)最后呼吁一下结尾就好。例文:附:《健康中国·共同行动》倡议书落实中央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迎接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召开(背景),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目的),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由于没写称呼,就写在这了,这样也可以)。在此,我们郑重倡议:(接下来为倡议的内容)每个社会职能机构(社会机构层面)要树立健康促进理念(做法1),推动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恪尽职守,为人民健康而努力(意义1);以上,简单的一部分,说实话,我对申论的机构答案参考的很少,基本我觉得我写的就对(迷之自信),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在于,类似于申论的答案,其实这种题目很多都是同样的,你真正搞懂了一篇,剩下的就全通了,因此,与其迷恋机构答案,不如找找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类似这种文章,国家才是权威。(我存了一些,会发给大家)
好了,我这些例子,不要关注题目是什么,也不要看我的答案解析,关键是要找到错误,错误的原因,以及改正的方法,而我是用这种方式去提醒我自己。
以上,都是错题本上进行的,你可以手写,可以用word等,任何你习惯的方式,都可以,去提醒自己的错误,直面错误。好了,下一步。
图片我不会上传。。。。。。。。。谁能告诉我怎么贴图。。。
发表于 17-10-25 23:48
本帖最后由 zhm 于 17-10-26 20:43 编辑
回来的有些晚~继续往下说~
下一步就是统计了,这个统计我是用excel做的。
在刚刚错题本上认真总结之后,统计是对今天学习的全面总结,简单,能看懂就好。要把做的题目,正确率,时间,总题目,错题数备注等标注。这一步做好之后,一直按照这个错题+统计的方式进行,等到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下一步。另:图片传不上来。。。大家看不到。。。其实就是一个excel表格,但最后有个备注,是关于错题知识点的总结,word上是针对题目,而excel则是针对某类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都是你对错误和题目有了很多认知之后的一种反馈,这种反馈会随着时间的进行,让你越来越通透。
但我的复习过程,会有以下几个阶段:1.累。这个过程,错题极多,在保证练习速度和题目数量的基础上,经常会占用整个晚上和下午进行总结。
2.迷茫且心烦。总结了很多,分析了很多,错误依然存在,题目还是不会,自信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是非常累心的一阶段,我在这个阶段迷茫了很久)
3.重生。到了这个阶段,你会发现你错误减少了很多,但依然存在。这个时候可能是一个极度自信的阶段。
4.错误积累。在上一个阶段结束之后,又出现了错误增多,很多好久不出现的错误,又出现了。
5.通透。经历过这些之后,能够明确的意识到自己实力,看出题目的本质,时刻掌握住自己。
这几个阶段都是存在的,复习与其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改造自己的过程。每一个通过的人,我不排除有天才,但大部分人的心路历程不会差太多。
四.关于笔试。笔试内容不多做介绍了,第一次考的也请自己去百度一下。但我们需要明白,到底笔试到底要考什么?题目很多,但我觉得整体上看来,不是考察题目,而是我们的各项能力。首先,行测,在我看来,主要考察的是,对文字的理解,观察能力,中心理解能力,细节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计算推理能力。无论,我们做多少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这些能力。而申论呢?在我看来,考察了归纳概括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能力等。如果笔试真的想提高分数,不在于你做了多少题,也不在于你看了多少参考答案,而是通过学习,你能提高多少你之前不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考试初衷,所以,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也不要满足于做题数量或者正确率带给你的成就感,说实在的,即便你考试之前正确率100%,上了考场却只有50%,那么你这种成就感依然没什么用。
最后一点,笔试分数非常重要。大概率是笔试前1到3名上岸。也有逆袭,但是概率并不高,我虽然是逆袭,但我和第二名的笔试分数差距并不大。所以,无论你觉得自己面试会有多好,请一定重视笔试。
发表于 17-10-26 09:11
坐等楼主更新,很不错,希望能学到你的精髓
发表于 17-10-26 09:32
我现在申论复习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啊&&都是这边看一会 那边看一会&&看过又记不住。
发表于 17-10-26 21:43
[发自手机]
想问一下,山东国税进面的分数线差不多是多少?
发表于 17-10-26 22:14
五.关于申论。之前说了很多,下面就为大家来点干货吧。
首先,我想纠正一个大多数人所出现的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申论应该怎么写?申论从来没有正确的写法,一切的一切就是根据材料答题,根据问题答题。比如,题目就是让你对材料123进行归纳概括,那么归纳概括有固定形式么?完全没有,说白了吧,就是分类+简明的叙述。概括的意思,大白话就是:你要把长的改短,还要和原材料表达一个意思。归纳呢?归纳就是,你把应该放在一起的放在一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些放在一起的说全了。所以,申论从来没有应该怎么写的道理,而是应该根据题目,去答应该答得东西。
第二个误区,申论答案就是抄材料。这个误区,我觉得很大。申论就是抄材料对不对?对的,因为答案来自于材料,但仔细说来,也不对。比如分析题,常常有题目,让你分析某句话的含义。很多人,感觉分析嘛,不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的么?对的,要说格式,这样没错,但你可曾想过,让你谈含义,那么是什么必然是谈的这句话的含义,而为什么,应该是你为什么会这么理解。那么这些自己的理解怎么可能又仅仅是抄材料能够得到的?
再比如,有一个概括归纳题目,材料记不清楚了,但是,材料中:“科学出现什么问题,医疗,什么床位不足,教育,也列举了很多问题,卫生,出现XXX问题”等等,很长。让你归纳概括,所有的参考机构,基本答案如下:1.科学上:XXXX。2.医疗上:XXX,3.卫生上:XXXX,4.教育上:XXX。这些都来自原材料,但是,这样明显是不对的,归纳在哪里?顶多算概括。那么科教文卫是什么?是社会事业。而社会事业这四个字有没有出现在材料中?没有。那么这么写了是不是抄材料?是的,这也是。所以,申论答案是来自于材料,但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抄袭,而应该是渗透着自己想法,自己的内容。对材料的牢牢把握。
第三个误区,关于大作文,集中体现在策论文或者政论文。其实,大作文就是一篇议论文!!!,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所谓的策论文和政论文!
我看过很多人写的申论,基本就是开头(中心论点)+分论点1+2+3+对策+结尾。这样写可以不可以?可以。但要分情况。以目前国考的趋势来讲,这样写不会有特别高分(高手除外)。原因在于:这样的格式,比较适合中心论点即为明确的时候(即单一主题),就是说,你全文在说同一个主题。比如,你在论述:“公考需要勇气”这个论点的时候,用上面的形式很好写,写出彩也很简单。但为何现在不在推荐了?原因就是目前申论的大作文主题不在单一,而往往是在两歌甚至三歌主题之间找关系。我举个例子(我之前做的很多题忘记放在哪了,之后找到,在给大家继续分享)
如:15年联考,习惯与创新,这种格式能不能写?可以。但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习惯与创新就是属于双主题。
再比如,17年国考地市级,划线句子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通篇大部分是城市水系,最后一段,却要学习水的智慧和德行,那么这种多主题,用以上的格式会非常困难。
所以,大作文并不需要那样的格式。我两次考上,大作文我都没用这些,而是就是在写一篇议论文。而我考完就知道申论不会低,因为大作文我很有信心,具体的后面细讲。
在我看来,申论的题型,就4大类:1.归纳和概括,2.分析,3.对策及建议类,4.大作文。
无论题目怎么变化,都是这几类单独出题或者组合出题。比如,国考出现过的题型:1.单纯概括,2.归纳和概括,3.分析题,4.对策,5,分析+对策。6.应用为(应用文的实质就是:归纳,概括,分析,建议的组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基本小题就是以上所述的组合。我们一个个来看。
1.概括题。其实概括从来不是一个难点。这是基本的题型,并不难,相信很多朋友在这个上面拿分会非常简单。一般这种题目的要求,就是条理清晰,全面,准确,简练等,字数,一般为100-150字。其实说条理,有的人可能会迷糊,怎么算条理,其实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12345,每一条都有概括性,每一条都不重样,每一条写出来都有层次区分就好。准确,简练就不多说了。关键说说怎么概括吧。概括,其实就是一个在原文基础上浓缩的过程。
如2017国考地市级:一、根据“给定资料2”,阐述(简述或概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
要求:(1)准确、精练,条理清晰;(2)不超过150字。
这种题目审题的重点在于什么?
1.资料2,说明只看资料2就可以。
2.概述,城市水系,功能。(划重点),说明要概括的对象是城市水系的功能。
3.准确,精炼,条理清晰。注意:这几点是贯穿你整个申论写作的要求,即便后面的题目,没有这些要求,你要必须具备(同样需要具备的还要归纳能力)。
4.不超过150字。这里说明两点:1.字数要求。2.不用归纳,我特别拿出来说是因为但凡在200字以上的题目,基本是需要归纳的,而100-150字的题目,是不需要的。(注:这种说法在国考中不存在,国考只需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说明就行,省考是需要归纳的。)
省考题目:认真阅读、梳理“给定资料”,简要概括一些地区超限超载运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50字。(13年山东)
这个题目中,没有表明需要归纳,但你读完材料,在草稿纸上写出来很多原因,如果你这么照抄,那么就一定不符合条理清晰了,而基本上这个题目的原因很好归纳,如政策原因,经济原因等。
在来看一个例子:结合“给定资料2”,对A市部分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概括。
要求:紧扣材料,内容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16年河南)
这里并没有出现归纳的字眼,但必须归纳。为何?
来看材料(其中一部分):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施行撤点并校。撤点并校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学生上下学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生活成本增加等新问题。
新农保制度已实施多年,但保障水平低。据估算,即便按每年500元的档次缴费,农民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也仅有129元。基层卫生院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部分医疗设备陈旧、老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病房床位少,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床位都在100张以内,每300—500个农民才有一个医疗床位,村级卫生室基本没有医疗床位。
通过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了一些文化、体育设施,但平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最有进步的活动就是广场舞,从城镇发展到农村,成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极少亮点之一。农村书屋、农村电影,基本都是为完成任务进行例行工作,花了钱,没有效果。
如果你只概括,那么你的答案会是如下:1.教育问题,撤点并校带来学生路程远,交通安全隐患多。2.医疗问题:医疗保障水平低,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床位少。3.文化问题:文化事业发展慢,设施闲置。等等。
但是,问题是,根据材料,这样写出来的答案有十多条,那么这个概括中,你要从1写到10?
但如果,上面的答案这么写:1.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教育:XXX,医疗:XXX,文化:XXX。
这样合并同类项之后是不是也是概括?这样最多5大类就可以,也就做到了条理清晰!而1到10条,这么写,就不符合条理清晰!
发表于 17-10-26 22:15
想问一下,山东国税进面的分数线差不多是多少?
最少130。热门地区需要143+
发表于 17-10-26 22:15
我现在申论复习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啊&&都是这边看一会 那边看一会&&看过又记不住。
先专供,在总体
发表于 17-10-26 22:15
坐等楼主更新,很不错,希望能学到你的精髓
发表于 17-10-26 22:21
本帖最后由 zhm 于 17-11-6 21:08 编辑
这几天有点忙,没来得及更新,抱歉。
其实,在归纳或者概括的时候,有一个小技巧,是关键词+题尾。这么说可能不好理解。
让你归纳问题,完全可以归纳成“XX+问题/意义/特点等”的形式。一是显得很有条理,二是,能够解决你不知道该怎么分类的问题。如果题目中没有这种题尾可以给你提示,不妨记住几个常用的归纳形式“国家-社会-个人”,“政府-企业”“经济-生态-政策-法律”等等,或者可以从,几类有共通属性的方面进行提炼,比如同时具有某种特点,那么这种特点也是可以作为归纳的一点来用的。有一点,关于在概括归纳的题目中使用总领句的条件:什么时候可以在开头一句话来概括整个题目?基本上是一个问题+不同表现的时候,是需要写总领句的,其他的时候并不需要。
第二种,归纳概括的题目,是看似分析,其实就是归纳概括,我记得江苏和陕西喜欢出这样的题目。即题目一般会问到:关于总结和分析XXX的意义。这种题目乍一看题目以为是个分析类的题目,但其实并不一定是,有些整个材料都在讲做法+意义,那么这种类型的分析题,只需要概括归纳一下做法+意义就可以。有些会给你一些,比如分析这些想象带来的影响,或者:分析XX带来的YY。那么这种,就是XX和YY都要概括。记住分开总结。
有时候题目会问的很不好懂,比如概括成功的经验,概括加强XX的背景。这个其实就是概括原因+经验或者原因+背景。有些时候,大背景,国情方面,领导人讲话不要忘记概括进去。
以上,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归纳概括类的题目,其实无论怎么问,都是这种思路。(启示类,我会单独拿出来说,就不放在这个里面了)
发表于 17-10-27 09:20
希望楼主快更,特别是大作文写作那一块,我感觉这几年就坑在大作文上了,被培训机构祸害了
发表于 17-10-29 14:24
五.关于申论。之前说了很多,下面就为大家来点干货吧。
首先,我想纠正一个大多数人所出现的几个误区。
大神 我写了一篇16年国考(地市)的大作文 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能不能请你帮我看一下 谢谢
& & & & & & & & & & & & 好政策要以民为本
& & & & 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一直秉承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原则,中华民族才得以长盛不衰。民为国之根本,而政策就是连接国家和民众的一座座桥梁,政策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群众的利益关系,因此,好政策要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维护公共利益,提升公民的生活水准。
& & & & 一个政策如果能够满足公民基本意愿、引导民众理性思考、指引公民树德向善,则谓之以民为本的好政策。满足公民基本意愿,就是要求政策制定能够秉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原则,始终以满足民众基本需求为政策出发点;引导民众理性思考,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全局意识,能够统筹兼顾,通过政策来塑造公民的理性思维;指引公民树德向善,要求政策能够引导民众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最终形成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
& & & & 不忘初心是以民为本的内在要求。时代在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在不停得改变。然而,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是不会变,也不允许改变的。一个国家,唯有不忘初心,始终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信念,方能不断发展,持续前进。政策作为国家意识与人民意识的连接体,更要保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本真性。习总书记曾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在原则上,始终坚持心中有民,行政为民;在制度上,始终坚持保障民意表达的畅通性;在决策上,始终坚持以解决人民切实需求为根本目的。
& & & & 坚持适度原则是以民为本的基本能力。政策制定离不开民众的参与,但是一个好的政策绝不是“民众投票,少数服从多数”那么简单。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会因惯性思维做出一些不合理的选择,如无法舍近求远,宁愿将钱攥在手里,也不愿在医疗、养老保险上做投资,或者不顾生态环境,肆意透支自然资源,支持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企业以求就业、增收等。如果决策权全部由民众说了算,则将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环境恶化等负面效果。因此,政策制定需要政府部门结合相关专业机构,在决策上适度加以干预、指导,在民众个人私利和国家整体公利上寻求一个平衡点,通观全局、统筹兼顾,制定一个整体效能最大化的政策,让民众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思维日渐趋于理性,变“个人小智”为“社会大智”。
& & & & 以外部政策渗入人性本质能增强以民为本的生命力。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快慢、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亦遵循同样的规律,既需要政策等外部条件激励,也需要公众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如此才能构造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倘若一个政策的作用仅限于解决表层问题,无法深入问题本质、教化人心。那么,这个政策就是没有生命力的。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道德滑坡现象,不妨依据这个思路,试着出台一些具有“惩恶扬善”意味的政策,通过外部硬性规定,让那些见义勇为的好人们享受制度上的保障及奖励,也让别有所图的坏人们不敢肆意妄为,败害社会风气。如此,通过时间的量变,逐渐形成道德教化的质变,整个社会、国家自然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 & & 如今,政策制定也愈发复杂。参与决策的主体不仅有政府、民众、专业机构,不远的将来甚至还会有AI技术等。但政策制定始终要围绕“以民为本”的中心,为人民、为国家谋好利益的同时,创造一个和谐向善的社会环境!
发表于 17-10-29 16:38
坐等楼主更新。
发表于 17-10-29 22:05
大神 我写了一篇16年国考(地市)的大作文 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能不能请你帮我看一下 谢谢&&
& & & & & & & &&&...
专政一词现在好像没人用了吧
发表于 17-11-1 14:14
Ariesister 发表于 17-10-29 14:24
大神 我写了一篇16年国考(地市)的大作文 不知道自己写的怎么样&&能不能请你帮我看一下 谢谢&&
& & & & & & & &&&...
觉得写的很好了
发表于 17-11-2 17:26
希望大神发一些申论范文给我们学习学习,谢谢
发表于 17-11-6 21:11
2.分析题:分析类的题目,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句子理解,对某一表述的理解,对关键词的理解,评析分析类题目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分析类的题目。总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办有的时候可写可不写,主要是审题)。
很多朋友都知道思路是这样的。有几个关键点我分开来解释。
1.审题,审题,审题。这个是要一直强调的。第一是审要求,是全面,分析透彻,见解深刻,还是观点明确。分析题的这些要求,就是让你去论证你的观点,就像我在开头写的一样,申论是什么?就是讲事实,摆证据。第二是审这句话,或者这个词,为什么让你去谈理解?显然其中有一些词,指代了一些内容。而你需要的就是把这句话讲清楚。
2.是什么。这个“是什么”就是解释的这句话是什么,或者说这个词是什么。
举例:13年,国考省部级:“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这句话没有明确表示的,其实就是一个“某种意义”。在审题后,我们看到,让你结合“给定资料”,就是全篇材料。那么题目这么问,可能有人不理解,现在我来换一种方式问你,看了全篇资料之后,你觉得这句话中,“某种意义”,指的是什么意思。这样是不是简单一点了?
我们知道,13年国考通篇都是讲的传统文化。所以,结合材料,这个题目的是什么,完全可以写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的作用比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
这样是不是就解释了题目中,指代不明的“某种意义”?其实每一个让你谈句子理解的题目,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解答。
发表于 17-11-6 21:19
再来看一个例子:山东2016申论B。
请结合给定资料1~5(审题),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互联网+’不是要做简单的物理拼盘,而是要创造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的理解。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200字。
首先,也是审题,要求,我们看到了。即观点要明确,分析要透彻。题目,是资料1-5,划线句对应找到。
那么问题来了,句子分析哪家强?(跑题了。。。)
划线句,“互联网+”不是要做简单的物理拼盘,而是要创造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
这句话中,指代不明的有什么?1.“物理拼盘”2.“聚变效应,乘数效应”。好了,只要你能把这些解释清楚,这个题目,自然就没问题了。
简单的物理拼盘:我相信这个词解释起来,并不难,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简单嫁接/拼凑(等类似的词汇,都可以),而是应该运用互联网技术融入社会各行各业。
难点在于后面的聚变和乘数效应。我们看原文(截取部分有用的):
资料1: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
(这里很重要,高层表明,这不是简单结合,而是应该推动互联网新技术与各行各业结合,并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资料2: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有人说,“互联网+”,不是要做简单的物理拼盘,而是要创造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这个“聚变效应”和“乘数效应”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用智慧和速度干出来的。
(两个效应首次出现,表明,下面会提到到底什么是乘数和聚变)
2015年3月初,南开大学“农梦成真”创业团队的“创客”们,来到吕梁山区帮临县枣农卖枣,就很好地诠释了“互联网+”的乘数效应。2015年年底,“创客”们通过与枣农沟通,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渠道发布销售信息,使枣农的供枣信息和顾客的需求信息实现互通···
(乘数效应出现了,即表明:扩大有效供给信息,实现供需互通,这不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么?)
上海市奉贤区利用“互联网+农业”打通了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引入科技生力军实现农业“供给侧”质的飞跃。根据奉贤区政府与上海市农科院、苏宁易购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市农科院加强与奉贤农业产业对接,依托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人才队伍,以产学研用平台共建为抓手,以新型农业经营实体为承载,大力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成果转化。上海苏宁将奉贤区特色农副产品纳入苏宁自营采购体系或特色农产品招商体系,推动区内特色农产品销售,并通过苏宁实体门店为区内特色产品提供“线上支付、到店自提”等业务。
(这里就是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推进传统产业发展,实现产业供给侧改革)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用“如虎添翼”来形容“互联网+汽车”的美好前景···
···互联网给汽车经济带来了很多的资金,带来了很多的技术,而且在整个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中,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使得我们中国汽车经济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赶超,因为在全球的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企业方面,中国超越了欧盟,超过了日本,和美国在很多领域上也可以并驾齐驱,这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条件,这种大的格局使得中国的汽车产业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以更快的速度跟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这里表明,互联网+传统产业,促进落后产业发展,改善产业创新)
···得益于“互联网+智慧景区”的运营模式,龙门石窟景区手机移动端购票订单数在2015年国庆期间急速增长,占比超过20%。游客只需使用手机连接免费的无线网络,扫描二维码,便可完成一键式购票;入口处扫码入园仅需3秒,不用兑换纸质门票。此外,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全部实现线上支付。2015年国庆期间,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28.2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10月1日至5日,龙门石窟微信号粉丝增长近5万,通过微信号推广发布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成为热销品,获得不错的收益。
(这里和上面的农业是一个例子,只不过上面是卖枣,这里是卖票。而且,使得人民生活更方便,节约资源,提升传统产业效率)
移动电子政务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已在各地广泛应用。武汉交警通过微信服务号可在60秒内完成罚款收取,此项功能全年可以为武汉驾驶员窗口缴罚节省时间达140万小时,节约警力300人。(这里是给政府带来的改变,行政效率提升,节约人力物力)
资料3:···早期在线教育是典型“教育+互联网”模式,在传统教育基础上嫁接互联网渠道,传统思维占据主导,无论技术、人才,还是运营管理等都与互联网特质相去甚远,使用场景也不符合老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明确解释了,什么是简单的物理拼盘,即:简单的产业嫁接,没有与互联网深度结合进行传统产业创新)
···“是时候该变变了。”王英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互联网在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形象,用实际的数据和事实证明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巨大助力作用。
···但是经过短短6个月的试验,王英发现学生不仅成绩提高很快,更重要的是通过“作业盒子”自带的学情分析功能,对学生的个体学情以及班级学情有了实时、客观、全面的了解,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指导,为多年困扰老师的因材施教突然打开了一扇窗户。学生们通过“作业盒子”提交作业后,就能立刻知道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如何,这一点在学生中很受欢迎。
(以前学生不懂老师,老师不懂学生,无法进行因材施教,现在互联网+教育,改变了这一业态,老师学生互相了解了。这叫什么?这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资料4:利用大数据“挖掘”信用,申请贷款到账平均耗时5分钟,贷款资金不使用不支付利息,提前还款不收费……在“互联网+”时代,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挖掘“小信用”,破解长期困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据浦发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汪素南介绍,浦发银行“网贷通”实现了小微客户融资“全流程在线、全自动化审批、全数据化管理”的服务模式,提高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放款的效率,客户从申请到贷款支用只需5分钟,同时运用循环贷款技术,随借随还,符合小微企业“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大幅降低了客户融资成本。
···建设银行上海分行通过抽取大数据分析,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交易习惯,在充分把握风险的前提条件下,及时向客户推荐了小微企业“循环组合贷”产品,以“抵押+信用”的组合担保方式,搭配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网银支用模式,一下子就解决了客户融资需求,大幅节约了企业的融资使用成本。
“大数据就是以申请人交易流水、个人征信等信息为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申请人的综合信用评价与差异化风险定价,打破了传统金融结构主体资质授信惯例,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卡得万利商业保理(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康绒说。
“应收账款”是很多小微企业的心病,卡得万利与银联等机构合作,以商户的POS交易流水与各种社会行为数据为基础,基于大数据模型为商户提供应收账款次质押融资,不需要其他抵押或担保。···
“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有助提升实体金融可获得性,解决小微融资难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说,金融机构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对资产对象的生产生活模式作出新的判断,这为金融机构做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多的抓手。(普惠金融,互联网+产业,带来了产业的改变,为企业解决了融资困难,传统产业运用互联网的新技术进行创新。)
好了,看到这,乘数效应,我明白了,即传统产业+互联网带来了有效的供给信息,使得供给关系平衡。
那么聚变效应,我还不明白,我没听过这样的词。这种类似的情况遇上不怕,构词。聚变,就是聚起来改变(这是我马上联想到的词组)。整个资料都在讲:互联网+传统产业,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创新,改变了固有的产业形态,为教育,民生,企业,解决了传统的问题。那么显然,这个聚变效应就是指: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有效提升产业创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融入并改进了传统产业和人民生活。
结合刚刚对物理品牌的解释: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并不是简单嫁接/拼凑(等类似的词汇,都可以),而是应该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入社会各行各业。
两者一组合,就是这句话的意思。
发表于 17-11-6 21:25
希望楼主快更,特别是大作文写作那一块,我感觉这几年就坑在大作文上了,被培训机构祸害了
抱歉,这几天又点忙。大作文,其实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抛去所有你为了策论文或者政论文而可以写出来的东西,专注的写一篇真正的议论文。只要论点明确,论证充分,论据合理就是最好的。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7-12-15 16: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望对你有帮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