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河源市东源县政府的新港镇以前叫什么名?是...

东源概况/东源县
东源县是东江畔上的一颗明珠。东源县地处中部,东江中上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全县区域面积4070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286个行政村,人口51万。东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在东源留下了足迹和佳话。东源大地孕育了一批优秀儿女,其中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江革命军总命令欧阳俊,中国革命战争时期著名革命家阮啸仙等。东源自然资源丰富。有闻名中外的华南第一库---新丰江水库,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全县河流交错,主要有东江、新丰江,有17.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全县丘陵山地340万亩,水田23万亩,旱地15万亩,沙坝地2万亩,水面积57万亩。有著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灯塔盆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等10类32种,其中莹石储量5000万吨,居全省第一。森林复盖率达73.8%,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叶山自然保护区,区内有146种珍稀植物148种稀有动物。东源是生态旅游胜地。境内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大桂山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区,是广东绿色生态旅游的新品牌;新辟的义合镇苏东坡后裔客家围龙屋景点,颇具岭南民居特色。筹建中的“东江画廊”旅游线,将尽展东江沿岸的旖旎风光。出土恐龙蛋和恐龙骨骼化石的新县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发现龙蛋共处的地方。最新发现的上莞碧寿溶洞中出土的化石动物群,包括豪猪、东方剑齿象、亚洲象、虎、豹、犬、熊、貘、猕猴等20余种古动物化石。且洞深不见底,洞中有洞、千奇百怪、神秘莫测,景致独特,这为发展新的观光旅游和探险增添新的景点。东源县东源是年轻的充满生机的一个新建县,1988年设市分区,尤其是1993年撤区建县之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特色经济,新城带动,借外发展和科教兴县战略,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成效。1988年至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税收入均以二位数以上速度增长。工业已形成硬质合金、电子、建材、纺织、陶瓷、医药、食品加工等七大行业。已拥有富马硬质合金、仙石牌水泥、霸王花米排粉等名牌产品。现有大小工厂5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0多家。农业生产正向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全县已办起一批优质水稻、优质禽畜、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水产等农业商品基地。东源著名的农副产品主要有大米、花生、茶叶、蔬菜、药材、竹笋、腐竹、蜂蜜、板栗等。水产品主要有桂花鱼、甲鱼、鳗鱼、银鱼、河虾等。东源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距广州200公里,距深圳180公里,县城距河源市区7公里。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和205国道贯穿全境。全县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7公里,“两大会战”后,全县乡道里程达1526公里,已实现镇镇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通信发达,电力充足,供水充沛,口岸完备,新县城建设初具规模。
建置沿革/东源县
东源县的前身为原河源县的主体。河源县成立于南朝永明元年(483年),距今1500余年。1988年1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河源县,设立河源市,将原河源县3个镇划为源城区,其余24个乡镇划为郊区。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城设在仙塘镇木京。2000年,东源县辖23个镇、1个乡:仙塘镇、蓝口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黄田镇、久社镇、义合镇、骆湖镇、柳城镇、黄沙镇、上莞镇、船塘镇、三河镇、曾田镇、新港镇、灯塔镇、顺天镇、涧头镇、双江镇、新回龙镇、半江镇、锡场镇、漳溪畲族乡。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2282人,其中:仙塘镇21871人、灯塔镇25236人、骆湖镇13012人、船塘镇21580人、顺天镇11722人、上莞镇23042人、曾田镇11614人、柳城镇12530人、义合镇9516人、蓝口镇24922人、黄田镇7959人、叶潭镇17916人、黄村镇24651人、康禾镇11549人、锡场镇5102人、新港镇6218人、双江镇8387人、涧头镇10001人、黄沙镇7837人、三河镇11989人、久社镇5190人、新回龙镇4111人、半江镇4085人、漳溪畲族乡12242人。2002年,东源县辖22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顺天、上莞、曾田、柳城、义含、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黄沙、三河、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截至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灯塔、骆湖、船塘、、、曾田、柳城、义合、蓝口、黄田、叶潭、黄村、康禾、锡场、新港、双江、涧头、半江、新回龙)、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行政区划/东源县
辖13个村: 禾溪村 、 热水村 、 仙塘村 、 红光村 、 徐洞村 、 木京村 、 龙利村 、 东方红村 、 坭坑村 、 新洋潭村 、 观塘村 、 古云村 、 龙尾村 ,1个居委会。
东源县灯塔镇位于灯塔盆地腹地,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205平方公里
全镇面积9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辖船塘村、 凹头村 、 铁坑村 、 许村 、 新寨 、 李田村 、 老围村 、 流石村 、 龙江村 、 岭头村 10个村委会和墟镇居民委员会。
辖 枫木村 、 横塘村 、 白沙村 、 牛生塘村 、 朝东村 、 党演村 、 岩石村 、 大坪村 、 沙溪村 、 牛潭村 、 金史村 、 二龙岗村 等12个村和1个居委会。
辖 新南村 、 太阳村 、 冼川村 、 新轮村 、 下寨 、 新民村 、 常美村 、 李白村 、 百坝村 、 苏扬村 、 两礤村 、 江田村 、 三塘村 、 上湖村 等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辖 玉湖村 、 新东村 、 上坑村 、 池田村 、 曾田村 、 梅花村 、 石湖村 、 黄洞村 、 银坑村 、 横坑村 、 布田村 等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辖 超阳村 、 中洞村 、 高楼村 、 南浩村 、 曲滩村 、 义合村 、 抚州村 、 上屯 、 香溪村 、 金星村 、 下屯 等11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辖 上坝村 、 下坝村 、 围星村 、 柳城村 、 柳星村 、 红亮村 、 赤江村 、 上洞村 、 黄洞村 、 石侧村 、 望州村 等11个行政村和柳城墟镇居委会。
辖 乐村 、 秀水村 、 车头山村 、 铁场埔村 、 土陂村 、 角塘村 、 蓝口围村 、 齐坑村 、 花径村 、 塘心村 、 鹊坝村 、 大围村 、 派头村 、 老埔场村 、 长江头村 、 榄子围村 、 培群村 、 礤下村 、 地运村 、 杨柳村 、 中背脊村 、 礤头村 等22个村委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
辖 黄田村 、 良村 、 良田村 、 白溪村 、 礼洞村 、 乌坭村 、 清溪村 、 坑口村 、 桂花村 、 陈村 、 新联村 、 水头村 、 方围村 、 醒群村 、 久社村 、 黄坑村 17个村和 黄田居委会 、 久社居委会 2个居委会。
辖 陈坑村 、 彰教村 、 田心村 、 雅陶村 、 星社村 、 大红旗村 、 若坝村 、 曲龙村 、 大禾村 、 黎顺村 、 仙坑村 、 南山村 等12个村和一个居委会。
辖 林石村 、 禾石坑村 、 林禾村 、 杨梅村 、 厚洞村 、 三洞村 、 谢洞村 、 长江村 、 水库村 、 河洞村 、 治溪村 、 鸟桂村 、 新岛村 等13个村委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辖 半坑村 、 双田村 、 龙镇村 、 陂头村 、 斗背村 、 樟下村 、 青溪村 、 李田村 、 晓洞村 、 杨梅村 等10个村委会和 碉楼居委会 、 安源居委会 两个居委会。
双江镇位于东源县中部。
涧头镇地处粤东西北部,涧头镇下辖15个行政村及一个居委会。
辖 半江村 、 竹坑村 、 横畲村 、 樟溪村 、 西溪村 、 积洞村 、 渔潭村 、 水拔村 、 竹园村 等9个村。
辖 三洞村 、 正昌村 、 欧屋村 、 黄村 、 黄村坳村 、 红十月村 、 梅龙村 、 万和村 、 铁岗村 、 祝岗村 、 下七村 、 上七村 、 邬洞村 、 宁山村 、 永新村 、 板仓村 、 三礤村 等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辖 红坑村 、 双头村 、 双坪村 、 双下村 、 儒畲村 、 儒步村 、 文径村 、 吉布村 、 叶潭村 、 车田村 、 半埔村 、 琏石村 、 山下村 、 尧嶂村 等14个村委会和一个居民委员会。
辖 洞源村 、 十洞村 、 七坑村 、 径尾村 、 立溪村 、 立中村 、 留洞村 、 下洞村 、 甘背塘村 、 小径村 、 坭岭村 、 南山村 、 东星村 等13个村民委员会。
漳溪畲族乡
辖 上蓝村 、 下蓝村 、 中联村 、 群星村 、 井贝村 、 东华村 、 井口村 、 日光村 、 嶂下村 、 鹊田村 等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人口民族/东源县
2010年年末,东源县户数142252户,人口569053人。其中男288938人,女280115人。民族主要为汉族,其次为畲族,人口882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2010年统计,东源县有姓氏525人。其中单姓510个,复姓15个;千人以上的姓氏为60个;总人口568043人。
资源/东源县
土地资源东源境内有22.67万公顷丘陵山地,耕地面积2.01公顷。其中水田15300公顷,沙坝地4700多公顷。水资源东源县境内(含新丰江水库)水域面积3.6万公顷。其中宜渔面积3万公顷。有库容139亿立方米的新丰江(万绿湖)的优质水,有年均流量82.3亿立方米的东江水,为深圳、东莞、香港等地提供充足的优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全县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22.36万千瓦,至2010年,已开发17.8万千瓦。矿产资源东源县已探明储量有10类32个矿种,主要矿种为铁、稀土、萤石、石灰石、瓷土、花岗石等。其中萤石储量588万吨,铁矿储量1984万吨,瓷土(高岭土)5000万吨,花岗石1.4亿立方米,石灰石1亿吨以上。动植物资源县内动物种类有164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水鹿、苏门羚及白鹇等,还有人工驯养的东北梅花鹿;植物种类800多种。
交通/东源县
东源县位于北回归线北缘的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珠三角与粤东北山区的结合部,东邻龙川、五华,北接和平、连平,西连龙门、新丰,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东源交通便利,县城毗邻河源市区,205国道、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梅河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南接惠河高速公路。东源至广州、深圳、香港不足2小时的车程,现已纳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发展圈内,是珠三角休闲度假出游最便捷的城市之一。
经济/东源县
综述东源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旺城扩城、教育强县、和谐稳定和固本强基”七大战略,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全县规划分为三个经济片区:205国道和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工业经济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外源型经济;东片乡镇为资源经济区,重点利用当地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内源型经济;万绿湖库区乡镇为生态保护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努力打造工业大县、旅游强县、生态名县;以打造“后发东源”为目标,抢抓国际产业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成效,实现了多年财税综合增长率排在全省67个山区县的前列,六项主要经济指标综合得分名列河源市前茅的目标。2010年,东源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55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7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3.21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16.89亿元,增长11.6%;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7亿元,增长18.0%,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排名第48位,与上年比前移12位;实现工商税收5.27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乡镇税收4.72亿元,占全县总税收89.6%,有8个乡镇税收1000万元以上。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4%。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53.2∶29.5调整为∶55.1∶28.0;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农业稳定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0年不变价,下同)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0.0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21.3亿元,增长10.5%。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亿元,增长36.6%,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山区县排名第16位、全市排名第3位。实现税收收入7.3亿元,增长31.3%。实现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增长48.4%。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二三产业比例从2010年的16.9∶55.1∶28.0调整为16.7:54.3:29.0。实施富县强镇战略成效初显,有10个乡镇税收超1000万元,其中仙塘镇、涧头镇实现超亿元目标。农业东源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红薯、玉米、小麦、蚕豆、豌豆等。东源县(区)经济作物种类较多,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有花生、甘蔗、大豆、木薯等。水稻是东源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万亩。通过不断推广优良品种,应用规范化栽培技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产量逐年上升。1999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44.17万亩,总产20.85万吨,总产首次突破20万吨大关。2001年开始,实行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种植,调减水稻种植面积,全县水稻总产稳定在18万吨以上。2004年晚造由于受干旱和寒露风影响导致减产,水稻全年种植39.22万亩,总产15.7万吨。红薯1988年,全区种植面积5.1万亩,总产5109吨,亩产仅99公斤(5∶1折稻谷计算)。年,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亩产增至117公斤。随着红薯品种的不断改良,推广先进技术,1997年亩产达到297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2001年亩产307公斤,总产达1.4万吨,是历年红薯亩产最高的年份。玉米年,郊区玉米种植零星分散,多种于輋坝地及菜园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少。1990年种植面积8631亩,亩产53公斤,总产456吨。1995年开始,东源县组织实施省人大“一乡一品”议案项目,分别在灯塔和黄田镇建立1000亩以上玉米高产示范点。2000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68万亩,亩产226公斤,总产1.06万吨,为历年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最高的年份。2004年种植玉米3.37万亩,总产0.72万吨。小麦、蚕豌豆年,郊区小麦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总产1000多吨。1993年后,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2002年种植面积仅1252亩,总产137吨。蚕豌豆种植以冬种为主,种植面积和产量比较稳定。蚕豌豆常年种植面积3.6万亩,亩产108公斤,总产约3892吨。东源县立足县情,积极推行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大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经济保持每年递增6%以上。按照“抓龙头、办基地、创名牌、突特色”的工作思路,东源县形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望郎回板栗、仙湖茶、霸王花米粉、客家酿酒、蜂蜜等。2009年,该县进入广东省40个产粮大县行列。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实施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共种植板栗、柠檬1.5万亩,建立板栗、茶叶、油茶、柠檬、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10个,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34万亩。新增两个市级专业镇,农业龙头企业增至3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至387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参与农业开发与生产,户均增收2800元。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了绿保油茶、大叶山灵芝、康禾贡茶等一批名牌产品。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75亿元,比2005年(下同)增长40.8%;粮食种植面积48.7万亩,总产20.05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8万亩,总产19.14万吨,亩产458公斤;人均纯收入6138元,增长58%。工业1988年,郊区有工业企业168家,其中国有工业19家,集体工业148家,其他1家。年工业总产值813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6.2%。20世纪90年代后,东源县(郊区)逐步进行工业体制改革,县内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县工业企业形成多成分、多层次经济类型的工业结构。2010年,东源县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加大投入,完善工业园区建设,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全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0.5平方公里,年内已开发建设19.3平方公里,落户企业2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8家增至65家。2011年,新签约项目20个,合同投资总额72亿元。成功引进投资28.8亿元的道格拉斯陶瓷、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以及一批石英石、石灰石、瓷土等资源深加工项目,以石英石深加工、旋窑水泥、新型环保陶瓷等新材料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跨越,实现园区工业生产总值60.4亿元。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园被省政府正式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园。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9亿元,增长17.3%。
文化/东源县
民间艺术苏围村历史上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猜字、唱山歌、猜谜、舞龙等),但大多数已失传。其中舞龙活动,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时常“舞”起来,并作为时今乡村文化的一种特色展示在游客面前。据了解,苏围村的舞龙活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当时苏家一些读书人在省城(广州)读书时,看到了广州和珠江一带的舞龙活动很热闹且很吸引人,学子们就凑钱买回了龙具,带回家乡,并教会家乡人,于是苏围村就有舞龙的习惯。明清时期,逢年过节,苏围村都举行舞龙活动。民国时期由于该活动耗费大的原因,改为每逢龙年,隔十二年进行一次活动。1950年全国解放初,为了欢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苏围村破例举行了舞龙活动。后来,由于受社会经济影响的原因,30多年都未进行舞龙活动。1988年是龙年,苏围村在义合镇府和河源县文化局的支持下,恢复了舞龙活动。风俗民情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客家风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风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有的仍传于民间,有些则过去曾在民间流行。其间,自有些带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风俗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学术上的价值。地方特色秧歌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这三种形式和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民间舞蹈形式都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狮舞狮子舞的中国民间舞蹈宝库中闪亮的明珠,1000多年来,成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汀州一带的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两种形式。每年正月,舞狮表演者通常于城乡走家串户茯恭贺新春并献艺,表演后户主多以红包相赠,以示酬谢。“文狮”表演细腻,柔和而稳重,着重刻画狮子温驯而可爱的性格。“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龙舞闹龙是祝愿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动和联系亲友的良机。汀州制作的龙体一般染成青色、黄色两种,分别称“青龙”,“黄龙”。有的在耍龙灯的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灯舞元宵节的活动,以灯舞最多,各地称呼不一,有称“耍灯”,有称“箅灯”,也有称“闹灯”或“花灯”。长汀的“踩马灯”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对舞。此舞蹈具有古朴、轻松诙谐的特点。“马灯舞”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表演者置身于马灯中段,将灯用绳挂在肩上,演出时有4人或8人列队。踩船灯踩船灯一般多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地的名称虽有所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跑旱船”,“荡旱船”,“打渔船”,“采莲船”,“花船灯”等。福建有些地区也叫“陆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现的内容和船形有所差异。九连环又称“霸王鞭”,“打莲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它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画面的集体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道具者同舞。
自然地理/东源县
东源县东源地形东源县境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多山,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60%,河流、水库(含新丰江水库)水面占10%。全县丘陵山地340万亩,水田23万亩,旱地15万亩,沙坝地2万亩,水面积57万亩。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灯塔盆地。灯塔盆地处于河源腹地,距离河源市区40公里,以东源县灯塔镇为中心,包括东源县的10个镇,连平县的6个镇,和平县的3个镇,总面积1941.1平方公里。东源山脉东源县境内有桂山、缺牙山、仙湖山、燕子岩、鳌鱼峰、上莞五石、石门山等等。桂山:桂山,位于市区西郊,方圆2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1056米,是市区范围内的最高峰,终日云雾缭绕。缺牙山:东江画廊远景的名山之一“杰雅山”,当地的人们习惯叫它“缺牙山”。这山的山峰两端凹下后,就像一排整齐的牙齿中掉了一颗,缺牙山高800多米,是东源县境内的第二高峰。据说这山能“预报天气”,在春夏季节,如果山顶上的雾气飘散了,说明是晴朗的天气,否则,就是雨天了。附近的村民以前就是凭借这种经验来安排农事的。仙湖山:仙湖山,海拔1080米,是河源最高大的山脉。循径上山,九曲十八弯,茶园遍野。东源水文东源县东源的水域资源非常丰富,河流、湖泊、瀑布、山泉等星罗棋布,纵横纤陌。如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有闻名中外的华南第一库--新丰江水库,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全县河流交错,主要有东江、新丰江,有17.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东江:东江发源于江西寻乌县,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河源,从惠州经东莞虎门出海,全程562公里,其中河源段279公里,东江是广东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河源市全市87.5%的地域属东江流域。新丰江:新丰江是东江的最大支流,流经河源市区后汇入东江。新丰江起源于九连山区,整个流域无工业污染,水质良好,年平均流量达61亿立方,经华南最大人工湖--万绿湖蓄容调配后汇入东江,对东江水质、流量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丰江水库:新丰江水库是华南第一库,汇集连平、新丰、东源、和平、龙门等县的部分江河 。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新丰江水库集雨面积5800平方公里,总库容139亿立方米,建库40多年来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根据权威科研机构计算,在不改变新丰江水库现有功能的情况下,可取水9亿立方米,新丰江水库是理想的优质饮用水水源地。万绿湖: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位于京九铁路线上,广东河源市境内,距河源市区6公里,距广州、深圳和汕头分别为190公里、163公里、467公里。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复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杭州西湖的68倍),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内有360多个小岛。东源县东源气候东源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气温高、湿度大,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为-4.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无霜期335天至345天。年积温约77700℃,平均年降雨量.6毫米。主要集中在4-6月。东源自然资源东源县自然资源丰富。有闻名中外的华南第一库--新丰江水库,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全县河流交错,主要有东江、新丰江,有17.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全县丘陵山地340万亩,水田23万亩,旱地15万亩,沙坝地2万亩,水面积57万亩。有著名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灯塔盆地。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瓷土、莹石、稀土、花岗石等10类32种,其中莹石储量5000万吨,居全省第一。森林复盖率达73.8%,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叶山自然保护区,区内有146种珍稀植物148种稀有动物。东源县东源特色奇观漳溪乡蓝姓畲族的发祥地之一的黄龙岩是一个喀斯特地貌溶洞,直入深达60多米,实属中国溶洞之罕见,洞内面积8900多平方米,以“深、幽、奇、险”着称,洞内石钟乳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各式石钟乳形似瑞狮迎宾、群猴候桃、无底酒壶、水帘仙洞、天宫胜景等,在灯光的照饰下,五彩缤纷,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当年畲族的祖先打猎时发现了这个溶洞,看到这里是很安全的地方,就搬迁过来了,千百年来,畲族人的后代靠这个溶洞躲过了无数次的兵灾匪祸,在此安居乐业,家族得以繁荣,现在已经有一万多人了。
风土人情/东源县
制龙艺术蓝口围李氏从博罗李羲昭移居到蓝口开基以来,已繁衍了20代人,代代都有继承老祖宗舞龙传统的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李氏子孙亲手制作的龙有13条,且都是自己制作自己表演。按照传统,做一条龙只能舞3年。3年后,这条龙要在江边用火焚烧,喻为“蛟龙入海”。 制龙有几十道工序,非常讲究和复杂,目前经他手制作的龙有4条。东源县据介绍,民间舞龙有“布龙”和“香火龙”之分。东源金龙队舞的是“布龙”。“布龙”是由竹篾和沙纸布分别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糊上纸后用彩笔画成龙的形象,连头尾在内取单数、共9节。节与节之间用棕绳加彩布条做成彩色“布链”互相连接,下面装有木柄。金龙队表演时,首先是拜四方天地(四方天地又叫“禹门”,即龙门。龙门贴有一副对联,上书“踏上禹门三级浪,腾空隐听一声雷”),然后才开始献技。舞龙的表演形式有出水、穿山、滚地、游龙、盘龙、戏珠、抢宝、回龙等。演出时舞龙者手擎木柄舞动,龙头前面有一人手持“龙珠”引龙转动,其他各节龙身跟着龙头顺序舞动,动作非常协调流畅。舞到精彩处,整条龙翻滚如飞、栩栩如生,其翻江倒海之势,颇为壮观。据了解,东源金龙表演队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或有庆东源县贺之喜时,金龙队都会表演助兴。该队1989年冬参加河源市民间艺术汇演时曾获得第一名。这次参加河源首届文化旅游节的金龙全长23米,包括龙门阵、龙珠、鱼灯等道具,共由43人集体表演,其中最小的表演者只有16岁。闹洞房闹洞房是客家地区传统的婚俗,即村里的后生妹子们在同伴的新婚之夜,借开玩笑“捉弄”新郎、揩新娘“油水”,闹个不亦乐乎。苏家围旅游区独创的《客家婚俗趣味表演》节目取材于这一习俗,让游客在雅俗并陈、质朴诙谐的表演中,品味独特的客家性别文化。婚姻礼俗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东源县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风景名胜/东源县
万绿湖东源县万绿湖成立于日,是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万绿湖位于河源市东源县境内,距市区仅6公里。地处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的交汇地带,105国道、205国道纵穿而过,距广州、深圳均不足200公里。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得名,其景色秀丽,空气清新,被称为“珠三角的后花园”。万绿湖碧波浩瀚,总面积达1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岛屿380多个,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68倍。万绿湖与与云南的西双版纳、肇庆的鼎湖山被称为北回归线上“沙漠腰带上的东三奇”。许多文人墨客到万绿湖后留下了如“此乃瑶池水,缘何在河源”、“若问人间多少绿,万绿湖上十万色”的惊叹与赞美佳句。它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是一九五八年筹建新丰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新丰江水库湖面面积370平方公里,库容量139亿立方米,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取名万绿湖。万绿湖距广州、深圳均在200公里以内,堪称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东源县建设这一人工湖,新丰江流域的人民群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新丰江是东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玉田点兵,自西向南经河源市区流入东江,全河长163公里,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蓄水时淹没面积390平方公里。2名群众迁移到韶关、惠州及本县的其它村镇,同时有15524人虽未移民但土地被没而从山脚迁到山腰居住,至今库区内仍遗留有6个镇,共7万多移民。清库时共淹没山林28333公顷,稻田12000公顷,号称河源“鱼米之乡”的地方——新丰江流域上的南湖,变成了万倾平湖。湖区移民因缺乏生产、生活条件,生活上与非移民地区的群众比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不少移民群众参与、从事湖区的旅游活动,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万绿湖与浙江千岛湖同是以浩瀚的湖水、青翠的群岛构成风景资源的主体,称得上是“姐妹湖”。两湖均是人工湖,同于公元1958年开工建设,有“华南新丰江、华东新安江”之说,总容量178亿立方米,新安江水库因有1078个岛屿而得名千岛湖;千岛湖区内工业总值达60个亿,而万绿湖区内工业产值几乎为零,生态环境良好。东江画廊风景区东源县东江画廊风景区是由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农科院规划的省重点扶持项目。风景区位于东源县境内东江流域,全长约76公里。距离河源市区7公里,距离广州市199公里,距离深圳市196公里,距205国道和京九铁路仙塘站不到2公里,建设中的粤赣高速公路就在景区旁边,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东江画廊是集客家风情、田园风光、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农业科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全新旅游风景区。首期在木京电站至苏家围河段隆重推出客家风情游线路,乘豪华游轮,寻古生物踪迹,观客家风情歌舞、茶艺表演、恐龙化石展,品地道客家小食,怡情东江两岸江风、竹影、渔歌、闲鹤,在休闲于东江画廊的同时了解客家文化。她为您展开一幅幅宁静抒情的南国特有的田园风光风情画卷。置身于“山水画廊”之中,您将能真实地体会“船在江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觉,感受徐霞客笔下“四百碧娇濯濯,如芙蓉映色”的意境。东江,是中国革命先驱阮啸仙的故乡,是东江纵队等革命队伍的摇篮,是一部革命斗争的史书,一个尽情舒展的世外桃园!东江画廊——乡村里的画卷,东江上的诗篇。皇龙岩高嶂山皇龙岩,位于东源县东北部,是目前河源市发现石灰岩溶洞面积最大,自然景观美丽,有很大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
名优特产/东源县
东源县主要土特产品有: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客家十大名菜有:东江盐焗鸡、红焖猪肉、东江酿豆腐、上汤桂花鱼、客家酿三宝、娘酒醉河虾、清煲草鱼、水晶鸡、薯丝煲、咸香鸭。
名人/东源县
东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许多历史名人,文人雅士在东源留下了足迹和佳话。东源大地孕育了一批优秀儿女,其中有宋朝广东第一进士古成之;中国农民运功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首席大法官肖扬;导弹(火箭)、人造卫星发射专家张其彬。
相关链接/东源县
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增城市从化市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珠海市: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江门市:江海区蓬江区新会区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恩平市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廉江市雷州市吴川市遂溪县徐闻县茂名市:茂南区茂港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电白县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怀集县封开县德庆县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梅州市: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汕尾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河源市:源城区紫金县龙川县连平县和平县东源县阳江市:江城区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清远市:清城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阳山县清新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县饶平县揭阳市:榕城区普宁市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云浮市:云城区罗定市新兴县郁南县云安县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9次
参与编辑人数:2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56:18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源市东源县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