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生证券政权

广州商团事变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广州商团事变
广州商团事变,又称商团叛乱是指月因广州商团和商界因反对组织的广州军政府而引发的一场流血冲突事件。广州军政府将这次事件描绘为一次反革命叛乱,所以又称广州商团叛乱,广州商团则把孙中山镇压商团的这一事件描绘为专制政府迫害商民的暴行,所以又称西关屠城血案、西关惨案[1]
广州商团事变背景
从清末开始,为维护自身利益就敢於同政府对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商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无论是朝庭官员、革命党人还是军阀势力,他们在粤执政时,都希望得到广州商人在政治、财经等方面的支持。
清末两广总督,民国都督、督军到粤莅任之时,都会接见商团代表。他们在制定重要政策时,通常会召集商团领袖徵询意见。政府对商人越优容,商团领袖在社会上的威望越高,对地方政治的影响越大,当广州商人认为某项政策严重损害商界利益时,有时便会采取罢市等方式同政府抗争。[2]
1911年时期,社会治安差,广州商人为自卫于1912年成立广州商团。担任团长兼广州粤商公安维持会(商团公所)理财课主任,他支垫商团经费,借款购置枪械。
1917年汉奸任粤商公安维持会代理评议长,进一步武装商团。
1919年8月,陈廉伯就任广东省商团军总团长。至1924年,广州商团总人数已扩大到1.3万人。商团在此前的广州政权的多次更迭中一直保持中立,更因为保护商人利益及维持治安稳定受到部分广州民众的支持。[3-4]
广州商团事变起因
自从于日取得广东督军之位以来,广东便被所控制,造成地方财政紊乱。[5]
1920年10月,率领粤军驱逐盘据广州已久的,开始「粤人治粤」时代。[5]
1920年11月陈炯明回到广东就任省长,并邀请孙中山、、回广东参政。
1920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改编陈的军队由其直辖。后陈与孙政见逐渐产生矛盾。陈炯明主张实行“联省自治”,孙打算以武力制压北方军阀。
日发生炮击观音山总统府事件,孙中山与陈炯明决裂。[6]
1923年孙控制的部队联合滇、桂军阀,击败陈炯明取得广州的控制权。孙中山控制广州后,因为二次失败,于是重组军政府。他一方面征召平民入伍[7]
,另一方面征收了一些团体如寺庙的土地进行拍卖,并大量发行纸币以筹集资金[8]
。各地军队驻扎广州以及对陈炯明部队的对峙,导致军费上升,政府因此大幅度扩大税收,并将陈炯明在任时禁止的赌博再次开禁以征收税款。由于军政府的种种行径,开始引发社会上大量人士的不满。
1924年1月一大召开,实行三大政策,广州商人恐惧在苏联协助下的孙中山会实行共产主义,转而敌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1924年5月下旬,广州市政厅发布“统一马路业权”法案,以收取新的税项,引起广州商界不满。
1924年5月至8月,广州商界发生多个行业的罢市活动。广州及周边地区商团成立「广东省商团军联防总部」,陈廉伯任总长,邓介石、陈恭受任副总长,并对广州市实行戒严。经过广州商团和政府谈判,政府决定取消马路业权法案,大罢市活动风波暂息[9]
。同时,广东省商团举行大会企图成立联防,讨论添购武器装备。
日,孙中山举行军、警、团会操,曾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广州商团人士加入国民党,但没有得到商团的回应。政府与商团武装共存的局面再也无法维持。[2]
广州商团事变冲突经过
日,运送商团向英商南利洋行购置的一批枪支弹药(据军政府称有枪械9000馀杆,其中有机关枪40挺,子弹300馀万发。)的英籍(另一说为挪威籍。)轮船哈佛号,在广州天字码头附近江面被率领的江固舰扣留。此批枪械之前已向孙政府报告,但政府认为数量及到达日期不符(政府公告指「惟原案声明40日运到,现距4号仅6日(8月10日到),时日不符。各团军领枪数目按诸商团公所存根,不过5000馀杆,而哈佛轮现运枪械将及万杆,两相比较相差4000馀杆,此项逾额枪械,何以解释。」) 。[2]
日、15日,商团军代表1000多人两次到大元帅府请愿,要求发还扣留的军火。被拒绝后,组织广州商人罢市,并以“中华民国政治定国军”名义,通电全省各县商团罢市[9]
。根据商团的说法,政府允许商团购械於先,後却扣留枪械,在还械谈判中商团已经作了很大的让步,两次罢市都是政府出尔反尔造成的。[2]
日,南海、番禺、顺德、台山、东莞、增城、新会、清远、高要、曲江、阳江、罗定等20多个县属内的138处乡镇先后罢市声援广州商团。商团第一次罢市时,孙中山打算在8月29日以武力强迫商人开市。
日,孙中山宣布广州戒严,通缉陈廉伯。
日,日本驻广州总领事向广东省长提出抗议。[2]
广州政府称:「日,英国驻广州代理总领事说:『如果当局炮轰广州,英国海军将全力对付之』。压力之下,孙中山不得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计划,孙中山因此认为商团的行动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但美国学者指出英国并没有直接介入商团事变。英国外交大臣对英驻穗总领事及驻港海军少将警告孙中山的行为颇不以为然。事後,英国外交部责成英国公使严厉申斥这位未得到授权便自作主张的总领事。学者张俊义则指出有些英国商人介入购械,但无论英国还是香港政府都没有策动或引诱商团与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对抗。[10]
北洋政府一直关注事态的进展,从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致吴佩孚等人的电稿看,直系军阀有唆使商团反抗广州军政府。[11]
日,孙中山发表《为商团事件对外宣言》、《致英国麦克唐纳尔政府抗议电》,将矛头指向英国。、等反对孙中山武力解决商团的主张,廖仲恺因其严办商团的主张受阻而向孙中山面辞广东省长一职。
日,孙中山离开广州赴韶关北伐大本营,广州设留守府,派胡汉民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长。
日,陈廉伯、陈恭受等发表通电,否认利用广州商团军图谋推翻政府,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服从广州革命政府。胡汉民取消对陈廉伯、陈恭受的通缉令。
日,广东商团以尚未领回被扣枪械为由,联络广州及100余个县镇在佛山开会,决定发动笫二次罢市,并再次前往广州向政府表示抗议[9]
日,孙中山发还部分被扣军火给商团。事态稍有平息,且孙中山也没有打算使用武力解决事件。但广东商团正在发动第二次大罢市之时,苏联于日依照1923年初《》允诺援助,将第一批武器弹药终于送达广州,于是原本情况大为转变。
日下午,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工会、农会、青年团及广东工团军的五六千人召开“双十警告节”大会,[13]
周恩来在会上讲话,警告商团,会后举行示威游行,高呼“打倒商团,杀陈廉伯,拥护革命政府”等口号。在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西濠口,游行队伍遭商团军袭击,被打死20多人,伤100余人。
商团军在西关构筑街垒,封锁市区,张贴“孙文下野”、“打倒孙政府”等标语。
入夜,陈廉伯之弟陈廉仲在沙面召集邓介石、李颂韶等商团头目会议,决议新老城各分团团军日下午5时集中西关,计划于日拂晓出动占领省署、公安局以及财政各机关。[9]
日,孙中山组织革命委员会,自任会长,特派蒋介石、汪精卫、廖仲恺、、、6人为革命委员会全权委员。[10]
日,由孙中山解决商团问题自任会长的&革命委员会&成立。[9]
日,省长胡汉民下令解散商团。隔天于是宣布广州戒严。
日凌晨,鲍罗廷、蒋介石、廖仲恺、谭平山等指挥黄埔军校第1、2期学生联合了许崇智的粤军与的福军、的警卫队、工团军、农团军等,击溃武装商团的一万二千人并缴械。11点左右,政府军唆使理发工人使用约300箱煤油引发大火,焚毁西关商铺及烧死商团支持者,广州西关商业区受到严重损坏[16]
, 目击者报告称政府军占据屋顶,向逃往街道上的商团和难民射击,大群难民逃往太平马路,被政府军迫退回火区,直至焚毙[17]
日下午二时左右,商团遂停止抵抗[12]
。陈廉伯逃回香港沙面,副团长陈受恭投降,[9]
当天晚上西关商业区即恢复开市,事变至此平息。
在这次反击的过程中,有部队使用约300箱煤油引发大火,焚毁西关商铺及烧死商团支持者,广州西关商业区受到严重损坏。
广州商团事变事后影响
有资料称这次事变中的财产损失接近5000万港元,平民死伤约2000人。其中,黄飞鸿的“”就在此次事件中焚毁。政府向未有遭受损毁的商户收取保护费,对参与商团的商户收缴枪械并罚200元,否则“任兵焚劫拿人,政府不负责任”。[4]
1924年11月孙中山离粤前夕,由广东各界人民组织的「各界救粤联合会」在香港发出通电,指控孙中山「祸国祸粤」十一大罪状:摇动国体,妄行共产主义,纵兵殃民,摧残民治,破坏金融,抽剥民产,大开烟赌,摧残教育,蹂躏实业,破坏司法,铲灭商民团。(《华字日报》日报导)
事件结束后,黄埔军校利用收缴商团的大批枪械成立教导团,之基础发展由此展开[19]
。但广东商界部分人士转而倾向于支持陈炯明的粤军,纷纷捐资支持。但最终孙中山依靠苏联支持击败陈炯明。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北京方面决定举行国葬,却遭到广州总商会、广东自治会联名反对。[4]
.南方快报.
.qkzz.net
.广州图史.
.台湾政治大学
.台湾政治大学
.chen-jiongming.com
华字日报编辑.广州市民之愤言.香港:华字日报,
华字日报编辑.民国十二年香港商务之回顾.香港:华字日报,
.浙江社科网.2001
.近代中国研究.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4辑下册: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第771—778页
.农历网.
周恩来.在广州举行的警告反动商团示威运动大会上的讲话:《双十屠杀特刊》,《农工旬刊》出版社,
.人民网.
.广州党史.
.广州文史
韦慕庭.锻造武器:孙逸仙和国民党在广州: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学院,1966年:89-105页
.财经网.
.中华百科全书.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广州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_百度知道
广州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
当蒋介石北伐的时候并最终统一中国时,广州的国民政府在干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其实并不是蒋介石一人北伐,与冯玉祥回师郑州。同时蒋介石军队攻占徐州。7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7年6月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又称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只是北伐军总司令,史称南京国民政府。后蒋汪和解,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而是国共联合的国民政府共同北伐
采纳率:25%
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蒋介石如果按照职务来说的话,当时只是军队的总司令、谭延闿,而非政府首脑。随着北伐军的不断北上,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合二为一,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孙科、徐谦,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2月,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 武汉国民政府不设主席,以汪精卫,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实际上是军人的政变,武汉政府一度宣布蒋介石为叛乱、宋子文五人为常务委员。但是一般认为主要负责人应该是汪精卫,他也是孙中山指定的接班人。当时中国处于乱世,军权为上、下令讨伐。最终双方妥协、国民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8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广州起义与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广州起义与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3|
上传日期: 02:18:3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广州起义与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关注微信公众号从“广州录事司” 到第一个现代城市的诞生
  今天我们说到广州,毫无疑问指的是这座“城市”。但在历史上,“广州”这个词的意义要复杂得多。它给人的印象,虽然是指一个“州”级行政区域,但实际上指的是行政区域的“治所”。&
  我们可以借用一下学者司徒尚纪的解释:首先是在古代,广州没有“市区”或者建成区,“广州城”的所在地区,实际以今北京路为分界,由南海和番禺县分管;第二,是它没有和行政区域相应的行政机关。这个复杂飘忽的问题,元代尝试解决过一次,上世纪初尝试解决过一次。第一次,暂时解决了广州的城市建制问题,但没能长期保持;第二次,则令广州走出“古代”,华丽转身,成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城市。  
清代广州城防图
上世纪30年代初,广州长堤全景
  “录事司”让广州首次从“城市”角度看自己&
  广州建城时间说法很多,如“南武”,如“楚庭”,但比较可靠的,应该从秦始皇33年(前214)平定岭南,设番禺(广州)作为南海郡郡治开始。&
  历代对广州城多有整修、扩建、改建,如唐代“州城三重”,宋代出现中、西、东三城,周长约18里(约10.3公里,宋里一里约576米),分别具有行政、居住、商业功能。城市规划制度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古典封闭式市坊制被开放式行业街市制取代,城市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齐全,城周还出现了大通、瑞石、猎德、石门等8个卫星镇,且多入选宋代“羊城八景”,可见当时广州城对周边地区的整合程度是很高的,城市的经济也很繁荣。此时她在强大内外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基础上,已经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最大的经济中心。&
  但司徒尚纪指出,广州无论是作为南越国和南汉国的“京城”,还是“五岭之南……咸执秩拱稽受治于广州之长”的地方各级行政中心,如唐之岭南道、南海郡、广州都督府,宋之广南东路和广州(南海郡)治所等,广州城区仍然没有成为一个行政区域,建立独立的行政管理机关。从“建制”的意义上说,广州还不是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城市”。&
  金元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录事司”这一机构,司徒尚纪认为,这“是我国中古时期建制城市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录事司普遍推行至全国,全国有123座城市先后建立了这一机构。录事司作为县一级行政区,拥有自己行政管理架构和职能,包括户籍、交通、市容、治安、城市建设、赋税、教育管理等,其行政长官正八品。&
  司徒尚纪指出,元代以前,广州建城不建制。即使其作为各级政区治所的地位很高,但本身不具行政立法地位,限制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也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例如,在现存历史文献中,就缺乏元代以前以广州城为单位的人口、土地、赋税、手工业等统计资料或记录。录事司的成立,让广州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等都发生很大改变,意义非常大。&
  不过到明代,广州市政建制被取消,广州录事司不复存在,广州城市地域和行政仍归南海县和番禺县分管。虽然明清时期广州的城市建设成绩很大,效果很突出,但从“建制城市”的角度来看,不能不说这是个倒退。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广州城市建设的成效。&
  孙科成为广州市第一任市长&
  1918年10月,广州成立“广州城厢市政公所”,第一次使用“广州市”名称。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广州市政公所的职能与元代广州录事司相类似,只不过规定得更详尽具体而已。日正式成立“广州市政厅”,制定《广州市暂行条例》,划定广州市区,孙科被任命为第一任市长。明文规定“广州市为地方行政区域,直接隶属于省政府,不入县行政范围”。广州市政厅作为广州市最高权力机关的建立,标志着广州作为近代建制城市的完成。这一天也就是广州市成立之始。广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市。我们回顾“广州市”建立的历史,不能忘了元代的“录事司”。&
  广州向现代城市的转型也并非一蹴而就。学者冷东指出:“虽然广州走向现代城市的制度性变革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完成的,但其近代化之路却非始于那时,早在清末,广州就已经产生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变化,尤其是在城墙之外”。作为外国人聚居地的沙面,以及张之洞堤、路、街一体的“长堤计划”等。特别是长堤被视作广州近代的第一个城市建设计划,“是一次摆脱旧城困局的成功突围”。&
  冷东指出,晚清时期的广州也曾效仿西方,力图加强市政建设,发展公用事业,改善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1882年开始架设电报线,1897年开设大清邮政广州总局,1903年开通电话,设立广东全省巡警总局,1906年建设官商合办的自来水厂,等等。但它们都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局部形态,“总体形态格局的巨大变化则无疑是在新政权开启的新制度下完成的”。&
  学者们指出,辛亥革命对广州社会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由此掀开城市建设新篇章。广州成为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在广州“设市”前后的1919年,孙中山提出了他著名的《建国方略》。当中,提出将广州建设为南方大港和“Garden&City”(字面译为“花园城市”)。1920年,市政公所颁布《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正式使用了“骑楼”一词。1921年,孙科邀请当时在中国已有建成作品、后来更是取得巨大成功的美国建筑师茂飞为广州进行城市规划,率先引进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念,提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城市发展规划。1924年,《广州市市政公所临时取缔建筑章程》被修订为《广州市新订取缔建筑章程》,作为建筑管理的框架性文件,其后颁布了一系列更为具体的办法和细则。1925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于广州,市政厅改组为广州市政府,市政委员会与市行政会议并存。如上种种,都是广州在向现代城市迈进中的关键举措。&
  由“晚清省城”变成“现代都市”&
  上世纪初,广州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阻力。研究者张帅举例,市政公所为接通永汉路之永汉门,拟拆毁双门底,挪移“铜壶滴漏”,就遭到市民的群起反对,政府最终不得不将其挪回原处。又如为增加建设用地,需要进行迁坟等工作,遭到的反对声更大。&
  当时的“华洋冲突”也很激烈。张帅举了一个典型例子:“工务局在开辟二马路及其相连马路时,略有割及日本人所设博爱医院边地,遭到该院悍然反对,并请日领事出面交涉,态度十分强硬,狡称该地既已被日本人买走,地权即属日方,不容中国政府有丝毫侵犯。处理这件事情,既不能与日本人起冲突,又不宜改变已规划实施的路线,十分棘手。工务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佯装改变街道之计划,新路线图中所设马路没有一条与博爱医院相接近,使该院前后左右全是市民居住地,出路尽行闭绝。市内马路设计属于中国内政,外人无权干涉,此举可谓极妙。结果日本人哑口无言,只得乖乖让出路线所切之地,恳求市政府仍按原计划筑路。”又如为连贯全市水上交通收回英人强占珠江堤岸、强拆洲头咀株式会社违法仓库等,案例非常多。&
  建设经费也是捉襟见肘,令当时的市政当局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加以解决。&
  无论有怎样的困难,广州经由比较严谨的规划设计,城建取得了巨大进步。冷东指出,广州的近代化之路迅速成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的对象,汕头、津沽、淞沪、苏州、青岛、哈尔滨、无锡、杭州、宁波、汉口、梧州等市相继成立,并开展新的市政建设和制定都市计划,南京在营造过程中亦对广州的经验有很多借鉴,“1936年,当广州的市政厅时期结束的时候,对于许多市民来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摩登城市生活逐步变成了现实”,广州实现了从“晚清省城”到“现代都市”的转型。
&  文/图:记者 卜松竹
(来源:《广州日报》)
总浏览量: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
医院别名:广州爱尔眼科医院
医院性质:民营/专科医院
医院等级:未知
联系电话:020-
联系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4-56号汇隆大厦三-五层中山一院旁边
问:四川在历史上都属于哪些政权管辖过 四川在历史上都属于哪些政权管辖过 by loveyuan88如题
我只能从春秋战国开始说
更早世系的不可靠,而且有些纯粹是胡诹的
首先说四川东部:
春秋战国:
蜀国、巴国(两国后来都被秦所灭)
新(王莽的新王朝)
(曾多次易手,易手国家如下:)
梁(西魏傀儡政权)
周(武则天建立的国家)
五代十国:
前蜀(被后唐所灭)
后蜀(后唐孟知祥自立)
(在唐至宋期间东部曾有部分属于以下政权:)
大长和(郑买嗣篡位)
大中(高升泰篡大理皇位)
后理(段正淳复国)
大西(张献忠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再说四川西部:
秦朝之前属于羌族
汉代开始有白狼夷迁入与羌族混居,直到三国依旧
晋代属于西羌,后部分属于吐谷浑
至南北朝属于党项、吐谷浑和附国
隋唐属于吐蕃
五代属于吐蕃分裂后的敢部,北宋南宋依旧
元代以后开始属于中央管辖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唐属合南道。四川名字由来是由于四条大河:岷江嘉陵江`乌江和沱江。宋置川陕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设重庆直辖市后截至2005年底四川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81个县(市、区)、4544个乡镇、239个街道办事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社区居民委员会4822个,村民委员会50182个。
其中居住着汉族、彝族、藏族、回族、羌族等民族。省会成都。四川属中国西南内陆,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全省总面积是48.8万平方公里。四川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截至日,面积48.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642万。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省。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本省是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成都是四川省交通中心,名胜有武侯祠、杜甫草堂,附近有都江堰等景区。
200多万年前,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并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统治四川后,四川逐渐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长y化碧等。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商周时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隶制政权蜀国可能与古史传说中的“三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有关。大约在夏商之际,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战国至三国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父子割据(189年~214年)。后来,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221年~263年)。蜀汉疆域包括今重庆、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和甘肃小部。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蜀汉丞相诸葛亮励精图治,使蜀国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两晋至隋唐
蜀汉后主炎兴元年(263年),蜀国被魏国所灭。不久,司马炎建立晋朝。西晋后期,永兴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称帝,国号“大成”。至东晋咸康四年(338年)时,李雄侄李寿又改国号为“汉”,历史上因之合称为“成汉”。成汉是“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国家,其全盛时疆土覆盖四川盆地及周边部分地区。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四川并入隋朝版图,四川地区先后受东晋,前秦,樵纵,南朝的宋、齐、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个政权的统治。由于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社会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今江南地区)一益二”之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之后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难,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乱,唐僖宗避黄巢起义。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灭,王建、孟知祥先后在四川地区建立起前蜀、后蜀政权,分别历时18年、31年。前蜀、后蜀前期都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由于没被卷入中原争斗,四川一度成为全国最为繁荣的地区。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军灭后蜀。
宋元至明清
宋、元时期在四川地区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比如王小波、李顺起义。尽管如此,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四川地区仍较安定,使得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成为两宋抵抗金、蒙的大后方。元初四川地区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使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发兵将四川地区并入明朝版图。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1644年~1646年),以成都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进入稳定时期。嘉庆元年(1796年),四川爆发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历时9年清廷才将起义镇压下来。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区在空前的战乱下,人口锐减,经济调敝。于是,朝廷在明初与清初两次推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历称“湖广填四川”。两次移民运动使人口缺乏的四川获得大批劳动力,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四川的门户重庆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会自然经济逐步崩溃并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在四川开始萌芽。
19世纪60年代,石达开入川,之后又爆发成都教案,以及义和团起义。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1911年,成都独立成立军政府;1912年,四川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省。之后四川却陷入了长达21年的军阀混战时期,直到1933年刘湘邀蒋介石入川平叛。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沿海沿江的各类工矿企业、高等学校和文化团体也纷纷内迁至四川,四川再次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同时300万川军出川抗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日,蒋介石携其子蒋经国,从成都飞往台湾,随后四川和西康相继更换政权。1952年,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1954年07月,原中央直辖市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省。1997年,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从四川划出重新成立重庆直辖市。
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是中国第五大省,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全省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面积48.41万平方公里。四川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地区则大都位于四川盆地内。四川与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接壤。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四川大致可分为东部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区,以及西部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区。四川地形复杂多样,包含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山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跨中国地势第一及第二阶梯,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省最高点是川西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四川省除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小部属黄河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流域。长江也是流经四川的最大河流,上游称金沙江,是四川和西藏的界河,金沙江流至宜宾后称长江。长江四川境内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赤水河等。四川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水电站。
四川省湖泊大多分布于西部和西北部高山高原地区,以冰蚀湖、溶蚀湖、堰塞湖为主。全省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著名湖泊有邛海、泸沽湖等。四川北部的若尔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沼泽湿地区。
气候与水文四川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长、年均温高的特点。1月均温5~10℃以上,攀枝花超过12℃;7月超过24℃,东部长江河谷高达28℃,极端最高温大于40℃,为中国夏季高温地区之一。年均温16~20℃,攀枝花为20℃。10℃以上活动积温℃,攀枝花达7500℃。四川盆地的长江河谷和川西南的金沙江河谷,具有南亚热带气候属性。川西北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属温带和寒温带气候(见川西北高原)。
四川深受东南太平洋季风和西南印度洋季风影响,除少数地区外,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以多夜雨为特色。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少日照地区,盆地西缘则是中国多雨区之一,最多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400毫米。但各地降水年内分配不均,故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
东部的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中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左右。其中,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8℃,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5℃~29℃,春季及秋季气温则接近年平均气温。该地区四季分明,无霜期为280~300天。
川西高原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8℃,其中1月平均气温-5℃左右,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0℃~15℃,全年无夏,冬季漫长。而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因地形而异,一般谷地为15℃~20℃,山地为5℃~15℃。
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浅显易懂,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一些特技如变脸、旋舞、喷火等,有强烈艺术效果。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为主要曲艺形式。相书由一人在幔后表演, 能模拟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谐剧寓壮于谐,能及时反映生活现实。
川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用料广泛,味多而深浓,以麻辣味为特色。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怪味鸡块等最有特色。小吃品种极多,赖汤园、担担面、豆花面、宋嫂面、小笼蒸牛肉、蛋烘糕等均为传统小吃。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小时,盆东小时。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全国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7个(成都、绵阳、泸州、宜宾、达州、西昌、南充)。目前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空港之一,现有国内国际航线160余条,可直飞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克茨、尼泊尔、加德满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八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件公路、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来川旅游交通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风景区国际直接电话可达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省现有涉外旅游饭店140余家,其中星级的达百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9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古老而神奇的巴蜀大地正张开她热情的怀抱,恭迎四方佳宾来四川旅游观光。
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龙4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都江堰--青城山、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另外,四川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四川将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西岭雪山、蜀南竹海、剑门蜀道、三星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旅游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抓好旅游商品开发。搞好旅游促销。创全国名牌,创世界级旅游产品,努力建成旅游大省。
名称由来:
“四川”这个名称,始见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新的调整,将巴蜀之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总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观三年 (公元1109年)的诏书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词,这是目前所见到的将“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略称的开始。这以后,宋代设有“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职,就是中央派驻川陕四路的官员,都将川陕四路简称“四川”。公元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元朝合并四路,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元代的中央行政机构叫中书省,各地直辖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陕四路基础上设 “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2006年经济建设数据:
生产总值8637.8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24.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6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110.2亿美元
旅游总收入979.6亿元
入境旅游者140.2万人次
旅游外汇收入4亿美元
国内游客16580.6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947.6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034.8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7.2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7.5亿元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02.1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7833.3亿元
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民生证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