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知道广州的希望书店熊银匠总店在哪里里,谁能带我去,好想…

杭州的书店    1.    其实我不太能写这个题目——我是个懒人,不爱出门,杭州有特色的小书店应当不少,但我去过的都是几个大店,姑且也写写:)。    晓风书店。我以前在福州住过七年,福建师大对门的晓风书店,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坐标点吧。那时候给报社写书评,报社又与书店联系——所以可以去借新书看,对于穷学生来说,真是好事。书店里有一副对子,写着“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现在还记得呐。福州古屏路上的晓风总店有两层,楼上有好些古籍。在师大门口那家,曾经租过一个非常大的门面,但是维持不下去,最后只剩了一小间。书店里有个姓郑的店员很可爱,我们问到某某一套书,他会说:你们系里哪个老师买了一套,哪个老师又买了一套。如数家珍。还有一个读博的师兄也姓郑,也很可爱,他每天傍晚必去晓风一趟,多半提本书回来——因为书装在印着晓风字样的袋子里,所以是“提”。我们私下里说他小话:他干嘛不一次买齐了呢?每天都买一本书,好象很酷的样子。但对于读书人来说,每天去个熟悉的小店聊聊天闻闻书香,好比孔乙己每天去咸丰酒店要碗酒吃碟茴香豆那样快乐吧。    咳咳,我离题啦。不怀念福州——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吧,况且杭州,还也有一家晓风。这家晓风在体育场路上,地方不算小,进门一大间,左右手各有两小间,再里头还有一间很小的,卖童书,童书不太多,但有很可爱的一个八角小桌子,小凳子也可以坐坐。头回在晓风,是我和阿波、意达在那里见面,我们挑好了书,就一直等《都市快报》读书版的夏雨清编辑来,因为他做书的推介,可以打一个低的折扣:)。说到夏编辑,还有个好玩的事:意达介绍我给快报写书评稿,我就先送本《声色现场》给编辑——提笔就在书上写:“夏雨清姐姐存念。”——意达接过书惊讶坏了:“他是男的呀。”……能怪我吗?这么琼瑶的名字……    杭州的这家晓风也好,还有茶喝。记得夏天去,有一叠碗扣在小间的门边,自己可以从茶壶里倒着喝的,但秋天去的时候,另一个小间有齐整的床椅,茶要收费了,不太贵,十块八块的样子,要是要杯茶,舒舒服服晒一下午太阳也是很好的。可惜离我家太远了。    上回去晓风,我买了一套玫瑰图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怎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好在画上的花儿,永远都不谢。我是个哭猫猫,见了谢的花想要哭,见了不谢的花,也想要哭。还买了一本非常可爱的童书呢,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真是本好书啊。画也好,字也好。真正好的书,是不需要评论的——这是不是一个书评人的悲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觉得我哪里写错了.回头看看来改....晓风童书处的那个桌子,是六角的不是八角的.
  因为去过,所以沙发:)
  晓风书店~
  果然是小女人,你学学人家梁由之先生花开花落两由之不好嘛,没心没肺才素王道。。。  另外,你现在到杭州教书啦?还是在浙大啊?抱歉,我很八卦的。
  2.    如果说晓风是福建民营书店的老大的话,枫林晚大概是浙江民营书店的老大。文三路口的枫林晚书店有两层,楼上有一个咖啡馆,每周六我的手机短信都能收到讲座通知,可是从到杭州起我就家事纷纭,一次也没有去过。    其实人文类连锁书店做到一定程度,进的新书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吧,一个书店给人的感受的不同,还是在它的风格和气息上。我觉得枫林晚不象晓风那么亲,可能未必是枫林晚的原因,倒是因为我自己去得少,自己的付出不够多。枫林晚有电影海报卖,但好的实在不多,我很想知道杭州有没有别的卖海报的店,知道的朋友可不可以告诉我?    从文三路穿过马塍路,到了文二路口,就是一家很大的新华书店,叫博库书城。天目山路上也有一家博库书城,我没有去过,文二路口这家也大,有三层,浩浩荡荡。想找的书新书大体是都能找到的,但不能象晓风或枫林晚那样打九折。书城歇脚处有栏凳,总是坐满了看书的人,让我想到北京的三联书店,一二楼间的楼梯上也总是坐了很多人。其实比起人文书店来,新华书店里的人不都是读书人。有很多爸妈带着孩子,有些“闲杂人等”,玄幻小说书架上的书都被孩子们翻旧了。到了书城里,我有的时候不看书,看看人。我印象中有这么个人:他穿粗劣的西装,不整洁,他来自农村,读过书,但也许中学完就没有读上去,到城里来。他有可能站在历史传记类读物附近,拿本书翻翻,如果和他的目光遇到,他的目光游离不定,但又故作镇定。是的……他大概象贾樟柯电影里的小武,是这个城市的“流民”。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进程中,有些人被一股离心力抛出了正常轨迹。——有什么书是适合他读的呢?我发呆了,但我从没有真正走近过,看他读的是什么书。  
  福建很多城市都有晓风,都是那么的吸引人。
  我发呆了,但我从没有真正走近过,看他读的是什么书。  ----------------------  You should ask next time.    I have never been these bookstores.
去过杭州几次,不过都很匆匆,竟没有进过书店。    
  夏雨清姐姐存念:))
  好象厦门大学附近也有家晓风书店吧.呵呵,就是南普陀寺的对面,里面的书不少那.
晓风书屋在福州有两家门店,一家师大对面,一家在鼓楼屏山。师大店原来在公交站那地,建行旁,今年搬了次家,往东移到了大约50米,那店现在就藏在树荫里了。我曾和店长说,这新店面的位置不大好,店长似乎也同意。但还是搬了,面积稍微大了点。  
厦大那家我也去过一次,面积比较小,书很多的感觉,粗略逛了下,但印象不深。好像漳州还有晓风书屋。
  但对于读书人来说,每天去个熟悉的小店聊聊天闻闻书香,好比孔乙己每天去咸丰酒店要碗酒吃碟茴香豆那样快乐吧。  ————————  这话多亲切啊……
  没去过杭州的书店 比较喜欢南京大学附近的
  平心而论,就书的品种和到书的速度而言,南京的书店总体上比杭州的要差一大截。不过在南京七五折已经很正常,杭州可能要高一些吧?
  过去一般都到官巷口那个新华书店和六公园的三联买书,现在基本每月一到二次固定在晓风书店,偶尔也会去枫林晚和博库。主要是比较熟悉了,尽管有时有些想要的书没有,也无所谓了,人这辈子也不是什么都能遂心愿。去过泉州的晓风,感觉好像不如杭州,估计也是不熟悉的缘故吧。
  继续!象脚印一样.
  夏雨清姐姐啊。:)   同在一个城市看书,在此纪念。  可惜杭州从此无三联。
  天目山路上那家博库书城还是不错的
  奇怪,为什么页面上显示的回复数和我看到的不符?
  HOHO。。。我回个帖才看到回复:)。    尘冷:厦门有两家晓风,具体地点我都忘了:)。厦门还有个光合作用?    diogenes:杭州可没有七五折,我在晓风和枫林晚都是九折,另有个小书店给我打八五折。不过想想书店也挺难的,折太低了也有点不忍心:),希望他们能办得好就是了。    石榴儿:先锋书店我去过一回,是很好的啊。    aaa111a1:你说的那两个地方我都没去过呐:(。。。“人这辈子也不是什么都能遂心愿”,这话说得好。    dxj1113:给你一说我想起来了,我去过那里,还在楼下的音像部买窦唯的黑梦和五鹊六雁呢。就是他出事情的那个时候。        
  3.    去年到杭州的时候,我得找个地方落脚。对住的地方,我有一个要求:能走得到书店和电影院。----我是个乡下孩子,虽然现在住在城市里了,可是能不坐车,还是尽量不想坐车。最好到哪里都能走着去,走着去吃面条,走着去买感冒药,走着去逛衣服店,走着去剪头发:),步行所及的距离让我很快乐。我能够看到路边树叶上的尘埃,脚下的地砖损坏了几块,有一个奶奶推着宝宝的婴儿车走过,宝宝在偷偷吃手指:)。    后来我就在能走得到UME电影院的地方住下了,能走到的书店,叫“铁驴书社”。    铁驴书社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它的老板叫杨晓海,是个驴友,大概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驴友,所以把书店叫做“铁驴”:)),因为这个缘故,店里旅行类的书也比较多。铁驴书社在文二西路紫桂花园门口的回廊里,这里的小店多数都有个小阁楼,不过铁驴里的书放个一层足够了,阁楼里只有一个圆咕咕的茶几和几个圆咕咕的布凳(坐上去极不舒服),没有茶和咖啡喝。    铁驴里的书不太多。说到书不多说,我插叙一个,有一回在广州,去博尔赫斯书店,书只绕墙放了一行搁架。。。四百本左右,是我见过的最少又酷的书店:)。铁驴里的书呢,我估计我家里也有这么多,书的品目也差不太多,它补了什么新书,我就也买什么新书:)。总之,它就象文艺青年的一个公开书架。我喜欢铁驴,因为它也爱好外国小说和电影,如果出了什么好的童书,也会很快到货。如果没到货,比如我在博库书城看到一本厚的贵的书想要,我会回到铁驴让老板去给我进一本,因为他给我打八五折:)。    铁驴早上十点半开,晚上十点关。老板不经常在店里,现在一般周六在店里,原来店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在看,现在是个很不错的小姑娘。--中间有一段时间好象店员断档了,经常不开门。那段时间我很坏心肠地幸灾乐祸--他不会开不下去了吧,那我就把店盘下来,楼下买书,楼上喝茶,我就成了老板。。。坏心肠终归是没有好报应的,很快书店就又上轨道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当我的老主顾吧:))。    杭州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去紫桂花园买书,强烈建议你们找找书架上的一本书,它是签名呐!题目叫<第一感>,作者。。。苏七七。。。自从我摆了三本签名本在书店里,一周过去了,才卖了一本,虚荣心被强烈地打击掉了。。。:))    
  七七,杭州冷了吗
  “铁驴书社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它的老板叫杨晓海,是个驴友,大概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驴友,所以把书店叫做“铁驴”:))”    ——还有另外一说:杨晓海在杭州大学读书的时候,很喜欢踢足球,因为他踢球的样子可爱,他的同学给他一个绰号——“铁驴”。奇怪的是他本人也喜欢.下次遇见他,可以直接问他啊。
  在杭州时,只爱去枫林晚、博库、文史和三联  那时常常逃一整天的课,从文二路的文史、博库一路逛过来,  然后转到枫林晚和三联,提着重重的书,再走回学校  买完书后就不舍得挤公车或打的  挤公车怕挤坏了书,打的则觉得这一来回又可以买一本书了:)
  好想立刻飞到杭州去买那本第一感:)
  尘冷:今天冷得特别迟,但慢慢也是要冷了...    zhoura:杨晓海是杭大毕业的啊.据说铁驴书社从前比现在还要有风格,现在已经妥协了一些了.    GOTO9:你跟铁驴也有得一拼啊:))    
  4.    杭州的三联书店,开在杭大对面----现在改叫&浙大西溪校区&了。我不理解干嘛要弄个巨大的浙大,觉得一个城市要有好几个大学更好玩些。    去年的时候,三联还和各地的三联差不多,就算不是特别的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还有底子,差不到哪里去。后来好象在“调整”之中,楼下的音像部先开始撤销了,我还买了张辛迪·奥康娜,一些库存书打了低折扣,又买了套傅雷译巴尔扎克,慢慢地,书店改装了,楼下的书面缩小,楼上放得搁了一排可以喝茶的桌子(是不是不这样?我记得不确切了。)    可是这么一折腾,三联书店眼见着就伤筋动骨了。楼下的空间也不算小,书却放得寥寥,新书上得很慢很少,有时进去看一通,什么也不想买。然后就关门了。再前几天车过杭大路,发现灯又亮了。但书店的名字改了。叫什么,一下子说不上来。    看着“三联”这样的老牌子无端倒闭,心里头还是觉得很可惜的。    三联缩小的门面被谁兼并了呢?被旁边的尘依食辅。这个店有特色——它有一个很漂亮的老板娘,照片就挂在一楼楼梯那一侧。店装修得山温水软,桌椅多铺着绸布,色调是暗红色的。每回找的钱,还都装在一个系着小珠扣的零钱袋里。我常在这里吃一个豆腐滑蛏汤,别的菜也还不错,特别好吃不见得,特别小资:)。    这一带好象没有咖啡馆,其实书店附近有个便宜点的咖啡馆多好,买了书可以找个地方坐坐看看。三联倒闭了,杭大路上的嘉华国际一侧倒开了张星巴克,坐在星巴克的二楼喝咖啡,楼下是条有林荫的整洁小路,可惜路上的招牌都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    这一带还有什么可记的呢?从杭大路拐到西溪路的路口,有一个“林富炒货店”,炒各种瓜子腰果山核桃,一篓篓摆着,走过去的时候,真香啊。    
  这一带还有什么可记的呢?  ---------------------------  我家就在那里啊
  这个帖子很好看:)
  中国美院门口有家美术书店不错,我去买过书,但是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阅读此帖,恍如坐在墙角懒洋洋地晒太阳,感觉就那么暖暖地,舒心啊
  //见了不谢的花,也想要哭    这叫花粉过敏    //三联缩小的门面被谁兼并了呢?被旁边的尘依食辅。    最喜欢这一句
  前几日,和晓风老板小朱刚聊到三联倒闭的事,就被其它事打断了,至今还不甚了解是什么原因。从六公园一直追踪到杭大门口,虽然后来因为路远不去了,三联始终是我最喜爱的书店。
  “楼上放得搁了一排可以喝茶的桌子(是不是不这样?我记得不确切了。)”  ——没有错误。具体是为后来开辟系列讲座之用。  
杭州书店中,有这样的场面,三联是第一家。依你这样的叙述,那么你在杭州住过至少十年了。不然,对三联书店这样具体准确的回忆,是很难有的。  
看了你的回忆,我似乎也回到了十多年前自己到处听讲座的生活中。
  zhoura:
米有呆十年的说,我到杭州的时间不长...你看我都不知道桌子是干嘛用的:)  湖人:....忘了要写一句:这一带,还有一个重要所在,乃是&湖人故居&..:))
  5.    几年前我头一回到杭州,来过文史书店,当时十分惊艳,回去记了几小段话:    &文史书店是这样的:一小间一小间的透进去,每间的书大体有个归类,四壁是书,中间一张几子,数把方椅,有茶和咖啡,还有一个小筐放几颗糖。在这儿,要看多久的书由你。——是帖在柜边的章程上明文规定的:“要坐多久就坐多久。”让人忍不住一笑。在几间书室之间转转,心情真是静好。中间的一条短廊,尽头处也是一个矮几,铺着蓝印花布,四下几个楞楞的凳子,几上,一大盆花,绿叶白花,开得欢喜和悦。     我在书店里叹着气,几乎舍不得走。可是下午的火车不肯体谅人,只好找些书,准备着火车上看。先拿了本新一期的《今日先锋》,因为里头有我最喜欢的贾樟柯的专辑。又拿了本吴梅的《词学通论》,因为在这个书店,实在该买本这样的书。&    可是几年之后再到杭州,清雅的文史书店已经大非旧貌了。那是前年湖人同学回国的时候,我、阿波、悄悄一起在杭州城里瞎逛。先是到湖边的一茶一座吃东西,湖人要了一个“旺旺海鲜煲”,里头尽是面粉做的虾棒蟹棒:))——可是对“旺旺海鲜”还怀着憧憬,足见湖人有着一颗多么纯净的心灵啊。    然后我们一起到文史书店去,根据以前的笔记,文史书店在杭大后门,可是现在又觉得在文三路?书店门前的街道有些脏乱,从一条狭窄的楼梯走到二楼,才是书店。几年不见,书店里拥挤了许多,原来的细腻心思,风流品格,忽然都消减了,书搁得不够齐整,只觉粗服乱头。——我心里都难受了。到处翻翻,湖人看我在翻八大山人的画册,问:“是八个人?”:))    后来我没有再去过文史书店。    补记一笔,湖人回来的时候,是玉兰花开的时候,西湖也香喷喷的。那个季节,车要是从南山路北山路开过,把车的顶窗打开,看梧桐树枝叶衬着天空的图案,真是好看得不想说话。  
  近近的白痴形象,业已坐实。:))
曾在杭州生活过五年,去得最多的并不是西湖,而是杭州的书店。几乎是每个星期逛一次书店,骑个自行车大街小巷的书店都可逛遍.天黑时,车兜里挤满了用各色书袋装的书,就摇摇晃晃地骑回了家.  
说到杭州各书店的书袋,觉得晓风的最好,长条形深绿色,看着就有股书香味.就文史书的品位和品种来说,枫林晚和晓风算是数一数二的,这两个书店书品位高,新书也来得早,是了解书界动态的最好去处。文史有其特点,就是“旧书”较多,如果你想买几年前出的某书,却又到处寻不着的话,不妨到文史去看看,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但我很少在这些地方买书,不是因为书不好,是囊中羞涩,而且每次逛书店又不愿空手而回,所以常买书的地方还是特价书店.杭州最好的特价书店是体育场路的南华和唐风,文二路博库对面的那家也还不错,天目山博库书城三楼也有特价书,但还是较贵,最不好的是书脊上打了大大的&T&字,好象古代犯人脸上的烙印.叫人看着心疼,也就不忍心买了.因为这几家特价书店,我房间的空间显得越来越小,书箱却越堆越高,几年间书的数目窜至近五千,害得我每次搬家都累得一身大汗.在南华买书较多,偶然会邂逅多年前摩挲良久却又咬咬牙放下的好书,不过价格上已今非昔比,大多三折,当然一旦发现不假思索手到擒来了。  
买新书一般到文化商城,因为零售价一律八折,也算节省不少了。这两个地方买不到的话,偶尔也在枫林晚买,还是因为有会员卡,不过只能打九折。在晓风也买书,但多买一种书,就是好每期《书城》。   
  然后我们一起到文史书店去,根据以前的笔记,文史书店在杭大后门,可是现在又觉得在文三路?    杭大后门不就是文三路吗?文史现在倒是搬到杭大前门去了。呵呵,俺虽然不在杭州,但心中时时记挂杭州的书店。
  问:“是八个人?”  ------------------------  我怎么会问那么蠢的问题。我问的是:哪八个人?    可以有桃谷六仙,十大恶人,为什么不可以有八大山人 ~
  后来我没有再去过文史书店  ---------------------------  同感,同感:))  前面&杭大路拐到西溪路&炒货店,有趣:)
  铁驴书社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它的老板叫杨晓海,是个驴友,大概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厉害的驴友,所以把书店叫做“铁驴”:))  ------------------------------------------------------------  铁驴书社?这个名字真是太酷了!:)    怯怯地问一句:什么叫“驴友”啊?(这个问题是不是比“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要高明一些?呵呵:))      题目叫<第一感>,作者。。。苏七七。。。  ------------------------------------------------------------  七七又出新书了呀?在北京似乎还没看到:(  刚才在网上查了一下:万圣还没有进货,不过当当网上已经有了:)  
  谢谢大家跟帖啊:)    映雪:我也觉得在杭州骑车骑来骑去是很好的吧...可是我一直学不会骑自行车,唉.    河汉:书已经出了很久啦:).      
  忘了跟你说,驴友是户外爱好者吧,背个大包到处走的那种...以驮为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非驴友,也很难体会驴友的乐趣...前些时候因为搬家有几天没地方住,在美院对面的青年旅馆住了几天,我天天就呆在一楼的沙发上看报纸...  
  6.    阿波写诗,在《西湖》上发了一组诗,因此也认识了《西湖》的诗歌编辑,名字叫游离,还是我的福建老乡呐。    有一天他到我们家附近的竞舟路吃饭,——那家小饭店叫“憨鱼头”,鱼汤和干锅鸡做得不错。吃东西前还会送一小碗银耳汤或者煮得很烂的老虎豆,甜得很有人情味:)。咳咳……说到吃的我老是离题。话说游离和我们吃饭聊天,他就说他最近开了家小书店,是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边上的望月小区,他早上上班,下午回家照顾书店,大半年都不写诗了,天天挂在淘宝旺旺上“守株待兔”——因为连带着还有个网店。    于是乎吃完物质食粮,我们就想再去吃一餐精神食粮了。跟着游离一起回他的家去。大概是从古墩路一直往北,那一带有好几个正在建的小区,烟尘漫天——杭州的魂只在西湖,越是离湖远,越和一个普通城市没什么区别了。    然后就过浙大的紫金港校区,游离指过去说再远再远全是。中国的大学都在搬迁,可是在这么大一片荒地上,不知要多久才能聚拢起精气神来。望月小区就到了。说是浙大的孩子们,恋爱了就在这里租房子一起住。阿波流露出非常羡慕的表情,说:“啊,我们那时候怎么都没有啊……”:))    书店就开在小区的车库里。旁边是个水果店,我们买了一袋沙糖桔子,就去看书。书有几千本。有打八折的,有打六折的,游离说现在大学生里爱读书的也少,应顾客的热烈需求,有一架通俗小说供出租。他的“生意”,主要还是收旧书,卖给网上的书友。一年下来,他没赚到多少钱,赚了这么一屋子书。    我们挑了几本80年代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这批书的封面都特别好看,《雪国》、《喧哗与骚动》,《莱尼与他们》。还买了几本诗:《诗集传》、《万叶集选》、《龚自珍诗文选》,还有一本是希姆博尔斯卡的《呼唤雪人》——女诗人的名字,还是译作“辛波丝卡”好听呐:)。    小书店虽然开在一楼的车库里,还是很齐整干净的。我们问游离:“是你打扫的还是你老婆打扫的?”他说:“是她。”——诗人总找得到好姑娘(——咳咳,依此逻辑,俺也是好姑娘:))。    最后来读读诗吧:    可以期待什么?拉开的抽屉和里面的童话书  速算书,不存在的典籍,遗忘的标题  出发,出发,你很早就回来了。被打断    被蔑视,更严重的轻视,一个完美的梦境  无从反抗内部的交谈  河流上飘浮着一只一只船        
  紫金港校区?    名字改得我都认不得了,是农大?
  紫荆港校区(浙大新校区)跟农大(华家池校区)简直是西辕东辙。    PS:楼上这家伙真是个美国佬!^*^
  雨人行:楼楼上那个叫...反认他乡是故乡...^*^
  在杭州时去过晓风、枫林晚和博库,来上海后发现上海也有一家博库。
  文史就是搬到了原来三联的位置,害我这个不经常到杭州的人一顿好找
  不是叫玉泉吗?
  七七说的对..^*^  对坚持不懈地“反认他乡是故乡”的人,B4一个!
  四季今见,佳人如昨
  作者:湖人附近 回复日期: 14:56:23 
    不是叫玉泉吗?  =====================================================================  亲爱的湖人同学,紫荆港校区在靠近三墩的地方,是浙大新开发的校区,大部分的本科生都在那里。。。。。老校区基本上只剩下研究生和一些基础学科,下次你回杭州我可以带你去逛逛…………环境不错的
  从杭大路拐到西溪路的路口,有一个“林富炒货店”,炒各种瓜子腰果山核桃,一篓篓摆着,走过去的时候,真香啊    读  好文
  三联书店关了啊。以前常常去站着看书。
  ms是“方林富炒货店”^-^
  还是喜欢听七七闲扯    不过不喜欢那诗
  呵呵~打算在周末骑车逛遍杭城的书店,有点狂哦,呵呵...  登云路那边的图书市场有晓风书屋,文二路的浙江图书大厦的博库书城很不错,个人觉得比延安路那边的新华书店好(美特斯邦威对面),天目山路的那家虽小点但也很不错呵呵..其实真要想买书便宜点可以去浙江图书馆的假日图书跳蚤市场,那里有时还有些老古董。旧书市场好像还有几个地方,我有摘下,我有机会会去逛一下的呵呵...
  文史书店自己骑车的乱逛的时候好像有看到过,不知道具体在哪里,可否相告啊?明天就有想去的冲动了!
  LZ的文字直如簪花小楷一般,赞赏一下    感谢喜欢我们杭州的书店:)
  作者:斯蒂芬靠谱 回复日期: 18:41:04 
    ms是“方林富炒货店”^-^      ——是我错啦。。:P        作者:梨君斋 回复日期: 18:47:12 
    还是喜欢听七七闲扯        不过不喜欢那诗  ——作者说:最后一句他没有写好:)      作者:smallrain8288 回复日期: 21:13:20 
    文史书店自己骑车的乱逛的时候好像有看到过,不知道具体在哪里,可否相告啊?明天就有想去的冲动了     ——象前面轻看人间说的,搬到原来三联书店的地方啦。    作者:简的嗜好 回复日期: 23:56:28 
    LZ的文字直如簪花小楷一般,赞赏一下        感谢喜欢我们杭州的书店:)    ——不用谢:)。
  晓风书店大概是所有福师大人的后花园吧^_^
  作者:苏七七 回复日期: 19:51:48   
映雪:我也觉得在杭州骑车骑来骑去是很好的吧...可是我一直学不会骑自行车,唉    作者:smallrain8288 回复日期: 21:10:45 
    呵呵~打算在周末骑车逛遍杭城的书店,有点狂哦,呵呵    -----------------------------------------------------------  
呵呵,如果&店无巨细&都去逛的话,是有点狂了.不过,杭城不是很大,骑个自行车,一天下来,一些较好的书店还是能逛下来的.  
我以为逛书店还是骑自行车最为惬意,可停可行,可急可缓,可以穿行于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与车流中,也可以拐进一个僻静的小巷.这样轻松自在地到各个心仪的书店,闻闻新书的墨香,读读心仪的文章,最后再带回一两本实在舍不得放下的书,岂不是既锻炼了身体,也怡养了性情?若是秋日的黄昏,看着自行车轮轻轻碾过片片飘落的梧桐叶,是不是还多了一点诗情画意呢?  
所以我建议七七赶快学会骑自行车吧,呵呵  
另外我觉得浙江图书馆的假日图书跳蚤市场盗版书太多,总体质量不高.如果想搞收藏,到是可以拣到些&老古董&的,像民国或文革时期的书时有所见,但年代更早点的就难见了,不过我买书是以喜欢想读为标准的,那些老古董就基本不沾边了.smallrain8288你觉得呢?今天有没逛书店?呵呵  
  今天阴雨天气没有去逛书店,心情也有点不对劲了,呵呵~  我是因为想在周末骑车逛杭城的书店才买了一辆二手车的,就像你说的那样骑自行车最方便了,当然不能是太新的自行车,自行车被偷怕了呵呵....浙江图书馆有的书是盗版的,公开卖都没人管,呜呼...不过有的还是正版的,有时你如要买些新书那里也有到,一般七折左右可以买到,去新华书店一分钱都不便宜,当然会员打九五折。我觉得博库书城是很不错的,分类很细,环境又好,呵呵...
  唉,19路车乘到底是图书市场。  当年图书市场开在我公司旁边可是每月要谋杀我一半工资。现在好了,省钱了。  
  现在我还有几家大的书店没有去过,如体育场路的晓风书屋,文三路口的枫林晚书店,我一定会去的!晓风书屋的书很不错。个人喜欢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还有广师大等出版社的一些书呵呵...
  这是自己上星期去浙江图书馆时用数码拍的一张照片,也拿出来亮相一下,呵呵~
  楼上的,你拍摄的位置,大多是卖一些当下流行的书的地方,没多大意思,你要再往里面走走,有几个旧书摊,运气好的话,能淘到一些宝贝。    
  我有那些卖旧书的相片的,昨天晚上匆匆没有传上来。今天打算再去一躺那呵呵...
  看到一个贴子有关杭州的书店,就转载过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呵...  『淘书指南 』主题:杭州旧书市场信息汇总!(转栽)  本人杭州出生,藏书资历甚浅。  发表此贴想汇总一下杭州各淘书地点,以方便杭州乃至他省书友。    个人目前所知如下(能力所限希望书友能补充完整):    体育场路529号晓风书屋  文化气息浓厚,新旧书兼售,并且价格比较合理。难得的是在内屋玻璃书柜中有古籍出售,虽没有惊世善本,但还是值得一探。    二百大古玩市场  去过两次,主要卖些古玩,古籍很少可以看见,有的也就一些残本。精刻佳椠至今未曾碰见。    荣宝斋杭州河坊街151号  去过一次,主要售卖新书和一些再造线装古籍。    枫林晚文三路54号  据称为杭州地标书店,拥有旧书专区。未曾亲临不知质量如何。    浙江省图书馆前的周末旧书市场   基本可以不去,主要兜售新书二手书,以低价吸引书友。鲜有好书出现。    博库书城三楼旧书坊  主要提供一些再造线装古籍,我感觉属于附庸风雅之士赠人所用。价格也比较高。    杭州古旧书店  据悉曾为淘书黄金地点,前些日子看过报道,深感今非昔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曾亲临,回国望能一探其容颜。    鄙人所知如上,万分希望各书痴完整杭州淘书信息。  不知杭州有否如同上海北京的热门古籍拍卖会可去?  
  看到那么多不错的书店,而且都有折扣——  电台主持人万峰在每晚的节目里,几乎都会说上多遍新华书店、新华书店,……我建议发一份杭州书店名录给万峰先生,以扩充他的谈资:))
  去过博库书店,可惜在杭州时间太短,没找到晓风书屋,最喜欢的还是福州晓风书屋.
杭州古旧书店如今鲜有好书,已很久没去逛了,一叹.  
  呵呵,
  “杭州的朋友们,如果你们去紫桂花园买书,强烈建议你们找找书架上的一本书,它是签名呐!题目叫<第一感>,作者。。。苏七七。。。自从我摆了三本签名本在书店里,一周过去了,才卖了一本,虚荣心被强烈地打击掉了。。。”  ——昨天晚上去了,买了一本,晚上翻阅,感觉写得很好。
  看名字,我以为是那个专写影评的苏。初看不是,再看又像。字里行间是对书店的喜欢,我也喜欢。距那个城市并不是很远,晓风在体育场路几号?有空想去坐坐……    对了,各们有看到过么一本书么——《走读西湖》  各位在杭州书店留连的朋友可曾与它相遇?
  可以看出苏老这是&晓风情缘&呀!
  也住城西,看来与楼主相隔不远。铁驴书社只是好象进去过一次。    “方林富炒货店”不错,买点干货磨磨嘴皮子很是惬意,尤其那个木匾写的很不错,很有文化味,比一些书店还好,一看到就难忘。对面就是浙大留学生食堂,饭菜不错,实惠,人多,但基本不见什么外国人,某段时间经常去吃,比起楼主喝咖啡情趣是少点,不过实惠再多点市井味。哈哈。    三联书店是没了,换成了文史书店,某天去逛逛,有男人买书,店员不能确定那书卖不卖,他旁边的女人哧鼻说:“搞笑,哪有书店不卖书的。你们这店本来就有问题,明天让你们见《钱江晚报》你们店就完了!”看来是媒体大人,得罪不起,是一些吴之荣辈。
  晓风书屋的老板娘气质不错的
  昨天匆匆路过文二路的博库书城,可惜没走进去,用相机拍了一张,拍得不好。
  zhoura:昨天去店里,店里的小妹妹告诉我啦.真谢谢你.我回家就上了GOOGLE...已经到你的博去看过了,还知道你在哪个学校了,还看到你的小默默的照片了:))----我的宝宝叫陌陌.同音.    初七夜雨:我是写影评的...不过好象更喜欢看书一点...我是属于在&读写时代&度过童年与青少年的人,虽然现在随着大潮流进入&视听时代&,而且以此为生.但随身的包里有一本书,一支笔,却始终是让自己的事.    三之:你对附近的环境很熟悉啊...我老去方林富后面的拉面店吃个面...喝咖啡确实是小资...可要我装作不小资,跟要我装得很小资一样,不怎么舒服...还是承认自己有那么点小资吧:)    A公子:书店老板娘的气质多半不错呐!    smallrain8288:我想哪天专门去转一天,把照片都拍齐了,让这个帖子充实起来呢.可惜这几天老下雨,光线不好.希望这个周末能晴了.
  苏七七:你这个想法不错!我也想有这样想法,带上相机一定要好好拍一下杭城的书店啊,让这个帖子充实起来还有很多地方要做,我们现在说得讨论得还不够深入。个人觉得大家把自己逛杭城的书店所思所得写下来才更有意思,看看在不同人的眼里杭城的书店会留给人怎样的印象。呵呵,其实一直想有机会好好写一下,毕竟自己平时骑车在那逛有点所得吧,不过自己这段时间总不能静下心写点东西,唉..忙着处理网上卖书,在隔壁天涯书局卖,个人一点兴趣赚点小钱也好,呵呵...
  昨天在浙江图书馆的假日图书市场淘得的两本书《续资治通鉴》,对版本目录学什么的不懂,个人一点兴趣收藏一下,呵,这好像是木刻本的吧?不敢确定了,要是一套齐全价格很贵,想来要是有钱到时也真买下说不定呵呵..可惜很难看到这样的书了更不用说配齐了。
  带上相机,拍下自己居住地方的书店,写篇详实的帖子,记录自己淘书的历程,也为书友提供方便——多么好的主意。
  注注: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能立刻写点东西啊,也不怕被人见笑了呵呵...我平时买了书的话大多会写些日记大致写一下。现在最想的是什么时候带上相机好好怕一下!观察一下!杭城的好几家好的书店我还没去过,无论如何一定要尽快去逛一下,呵呵....
  本来想再传上几张自己拍的照片的,无奈机子出问题了,不知怎么搞的,传不上照片了,只能等下一次了....
  smallrain8288  这好像是木刻本的吧?  -----------------  就书的字体看不应该是木刻本,我估计这是民国《四部备要》本,价值还不如《四部丛刊》的影印本。
  没去过,坐坐:)
  全国或者书话里全世界的华人,把自己居住地的书店拍下来,很有意义的活动啊!注注的这个意见太好了!    七七算是先行者:)
  前天晚上回去后想着要写篇关于自己所了解的杭城的书店的文字,但写着写着就写其它的了,写自己人在杭州的一些感受了,呵呵....
  楼主忘了江郎书店,也是民营书店  我的经管类书籍都在那里买的,用75折贵宾卡
  喜欢你的影评。  也喜欢看你写喜欢的书、书店  同看……  
好久没来看这里,原来一群杭州人聚会了,呵呵,很羡慕地。
  夏雨清是个女的吧,是不是和于清同一个人?  只记得有次他们给我的汇款单子上用了我的笔名,害我拿不了稿费..  怀念曾经在杭州还写点儿东西的日子。
  学习烦了 过两天去杭州逛逛:)
刚从杭州培训回来,最近在杭州的各个书店逛得那个爽,真希望天天有这样的日子!
  七七的活动范围和我几乎一样啊。  那些熟悉的街道,书店,真让人怀念
  记号  一定把杭州的书店好好逛逛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银匠总店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