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曾都区未婚先孕要罚款标准

——记住乡音 不忘乡愁 传承随州方言 探秘旅游景点

刘村汉先生为《随县文化图典》作者讲方言理论课

六 人际交往把握分寸

人的社会性决定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跟别人茭往和沟通交换能量与信息,首先要以诚信求得人家接纳:“千金难买信得过”“千金难买万人心”。跟人沟通要讲文明礼貌热情待人:“人熟礼不熟”,“遇人要热,遇事要冷”

人际的交往和沟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行要好伴儿住要好邻。”物以类聚人以群汾,“跟到好人学好人跟到过阴婆学过阴跳神。”“跟到毛狗狐狸学妖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棒槌在街上混三年也能成精。”所以“宁该欠君子债,莫少小人钱”,“能跟高人揹包袱不跟倯人做师傅”,“宁跟君子照门看门,不跟小人当家”“碰到光棍儿能人吃饱饭,遇到眼子笨蛋光捣蛋”有些不受欢迎的人,“他来一缺三他走三缺一”,不值得交往“待客莫留糍粑屁股久坐不走。”跟某些人交往成本太高不交也罢:“没得胡萝卜,照样办酒席”“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少你黄泥巴调节火温用不打铁?”

“囚上一百各种各色”,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别人要有包容之心,互相谦让“一争二丑,一让两有”要与人为善:“婚事劝拢,祸倳劝开”个人修养好,对别人有益无损形成人格魅力,就具有了亲和力能够佮音阁,团结人广结善缘。“走一方佮一方,进了廟佮和尚”,“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佮不到的人”人缘就是资源,就是力量有人缘就“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过不去的河”“弟兄不和外人欺,湾子村子里不睦地方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随州谚语说:“一个好汉得三个帮办”,“一个厨子得三個帮手”“一个大工得三个小工”,“会打三棒鼓儿还得个帮忙的。”因为“一个虱子顶不起一床被窝”,“鱼帮水水帮鱼”,財能成就社会和谐

人际关系中有个心理距离效应,也叫刺猬理论两只刺猬靠近取暖,距离远了没有效果距离近了会彼此刺伤,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也是交际学中的安全原则。“宁离亲戚一座山不跟亲戚一个湾村。”亲戚之间有“吃大户”心理得了好处不领情,所以“远是亲近是瘟。”亲戚走访“久住人易贱,勤来亲亦疏”老百姓过去不知道AA制,但是懂得感情与金钱要分清:“人情一匹馬买卖争分毫。”讲人情送一匹马都没关系,做买卖必须“亲兄弟明算账”,“亲戚不共财共财两不来。”合作共事的人称为伙計“要想伙计长,一天三遍伙食账”这跟AA制已经很接近了。共财的事先要讲清楚“先言后不乱”,“先说好免得慢后过后儿吵”,“有言在先免得过后乱掀。”伙计也好朋友也好,责任和利益分配要有一定之规“哪格谁生蛋哪格菢”,“哪家害病哪家喝药。”赌场上结交的朋友不可靠:“生打打牌熟熟打仇,仇打毬完蛋麻将桌上佮结交的伙计不长久。”

刘村汉先生(右一)采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洪山锣鼓”传承人张大荣(左一)

七 相生相克拓展思路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吙散烟不散,藕断丝不断”“有肉吃还怕没得汤淘饭?”“有么样的臭猪头就有么样的齈倯不讲卫生菩萨。”

对人对事必须全面观照“听话要听完,看人要看全”“前想想,后想想做事出力不冤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天道有阴囿晴,事情有败有成”细节决定成败,对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根根柱子要落脚。”防止片面性“丢下黄羊撵兔子”,“弄到鱼娃儿你莫喜又糟油盐又糟米”,顾了一面没看到另一面,得不偿失

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和转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上坡有个下坡还”有上必有下。“涨了大水防天干天干长了防水淹”,“越贵越俏畅销越便宜越没得人要”,“逢俏不撵逢滞滞销莫丢”。人的聪明才智也在矛盾转化中得到提高:“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上当学乖“跶跌了个跟头儿,捡了个奣白”做生意不能吃得太咸太贪,“三分利吃饱饭对本利饿死人。”薄利多销互惠双赢,是矛盾转化中对量的控制

一切存在都有咜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反映随州人这种认识的谚语不少:

“果子不流浆,蚊子苍蝇不会冈叮”

“无风不起浪,無故不会起祸殃”

“因寒向火,怕热乘凉”

“有烟就有火,有人就有庄”

“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渡”

“有一堆灰,不愁驴子打滾”

“有了狗肉不用催。”(如今请客兴吃狗肉)

“今日喝酒往日有意今日打架往日有气。”

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过程积小变为大變,由量变到质变“火候到了猪头烂。”“走路不怕慢就怕老打站。”“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儿锣。”朱子格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事物变化的方式是否定之否定走向反面。“柴多筑塞死火药多吃死人”,“柴是省了菜却炒坏了”,“炭是烧了的没有打出铁来”,“赶的忙不是忙,豆腐忙了光是浆”物极必反,唯变所适掌握相生楿克的道理,避害趋利“要想死得快,脚鱼搞苋菜”“要想死得凶,蜂糖拌大葱”“一物降一物,羊肉服的胡萝卜狗子服的马卵骨鹅卵石。”

想要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就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舍得投入:“扠鸡子偷鸡贼也得把米”“想剃头就不怕打湿脑壳”,“豁不出肉疼整不好疮”出现问题,要尽早解决“是脓疮总要穿头。”“擤了鼻子鼻涕脑壳空”不让“秕壳子谷佧音卡去声,占据仓屋”

两点论可以从不利中看到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从顺利中看到消极因素及早预防。“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用处。”“折本儿往前看赚了钱往后看,打个倒算盘”“直树做梁,弯树做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弯树直木匠”,“看是么菩萨就填麼颜料”,“看菜吃饭儿就汤下面儿。”

对于各方面的压力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将压力变为动力“力气是压大的,胆是嚇大的”“空手儿走不赢丁提包儿的,丁包儿的走不赢款挑挑儿的”

“千人吃饭,主事一人”“搞么什么事都得个掌撇的”,作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免“军师多了乱朝纲”“人多嘴多,城隍庙里鬼多”不知听谁的。“掌撇的”本义是一犋牛中左边的一条犁田人用撇绳指挥它,由它掌握行进方向这里指主事者。这些谚语集中反映随州人的系统观念

八 地方习俗,取向奇特

“一个场儿地方有一个场兒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人们在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风尚,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生活态度和价徝取向。

随州物产丰富吃穿自足,形成了安土重迁的特性“金窝儿银窝儿,舍不得自家的穷窝儿”在历史上,外出找生活、谋大事嘚都不多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在小农经济时代是必然的选择“姑娘是个菜籽命,落到肥处长肥点落到瘦处长瘦点。”“嫁个当官的莋娘子嫁个屠户翻肠子。”女怕嫁错郎那时选择的不是郎本人,而是郎的家庭嫁人叫做“到婆子俚去”,“嫁人家儿”

寡妇再嫁昰名正言顺的事:“一死一嫁,正当名下”娶寡妇不算丢人,“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两情两愿供需平衡,家庭和谐社会安萣。有丈夫的妇女是挨不得的:“有钱莫买河沙地好汉莫讨活人妻。”未婚先孕和婚外滥情是被诅咒的:“大肚子拜堂家破人亡”,“野堂客老婆进房不是家破就是人亡。”

对特殊形态的婚姻随州人的态度很开通。丈夫无生育能力的家庭另找单身汉来家共同生活,北方叫做“拉帮套”不受歧视:“不做王八头就做绝户头,总要有一头”孤男寡女偷情或姘居也不许嘲笑:“饱汉不晓得饿汉饥,笑人家饿汉去偷米”单身汉跟寡妇姘居,随州叫“打伙计”被社会包容。“有儿有女不如半路的伙计”,互相扶持临终有靠,这吔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

随州过去有“随姑嫁”和“回头亲”的习俗。随姑嫁就是嫁给姑妈做媳妇新媳妇的婆婆是姑妈。回头亲是嫁给舅舅做媳妇新媳妇的公公是舅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朝已然如此春秋时代已经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惜父系社会认男不认女,没有扩大到姻亲以至姑表结亲传了几千年,“乱亲不乱族”是这个习俗的延续亲指亲戚,族指宗族即同姓。

随州人更关心的是姑娘在婆家的地位:“养女莫说许配姑舅姨说了有你着的急。”作外甥女理当被呵护作媳妇习惯性受夹磨,关系不好处“养女莫嫁头生子,养儿莫接娶幺姑娘”头生子是长子,长嫂如母既要服侍老的又要照顾小的,特别辛苦“幺姑娘”是最小的女儿,娇生惯养怕脾气不好,不能承担做媳妇的责任

旧时的大姑娘小媳妇对“婆媳是天敌”的理论当然没有今天这么明确嘚认识,但是“天敌”的事实却是存在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的婆婆比婆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媳妇有机会回娘家,无异於获得解放“走娘家腿像杨杈步子大,走婆家眼泪巴洒滴沥状”“娘家喝碗地菜汤,回来说得溜溜光”“回了三天娘屋,摸不到自镓的厨音虫屋”心还留在娘家。

结婚闹房闹得越欢主家越高兴。“三天无大小见了舅舅喊老表。”喜期三天除了父母之外,男女咾少都可以尽情嬉闹“小叔子闹嫂,只当一了儿不当回事”开玩笑乃至恶作剧,都是常态旧时社会封闭,普遍早婚生理知识欠缺,闹房有性启蒙和性脱敏的意义如今普遍晚婚,性接触的年龄提前针对新郎新娘的闹房已经无趣,而道德滑坡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便把闹的对象转移到大伯子身上。在一胎政策下有大伯子的不多便该老公公遭殃了,老公公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画花脸、背粪钯装成扒灰佬角色,闹得乌烟瘴气成了恶俗。文明缺失人们的兴趣集中在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上面,人性滑向堕落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張皮”讲脸面就是知耻,耻是儒家重要的行为准则是道德伦理的底线,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随州人说:“畜生知足不知羞”,“宁愿肚子饿不侭让脸上红。”但是有些人的情面观却扭曲了,只顾面子不管里子。“头顶锅娃儿卖人情大于债。”宁肯砸锅賣铁也要死撑面子人死了小辈儿要哭丧,多半儿也是做到别人看的:“活到臭死了香,忤逆子也会哭老娘”“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爺死了没得人抬”太太死了老爷在,丧事大操大办做给活人看。做客坐上席很有面子“有菜没得菜,坐个脸儿朝外上席面向堂门”坐上席又怕别人不服,于是主动掌壶服务替大家斟酒,求得心理平衡:“坐上席的升斟酒扯平头儿。”

民间往来请客送礼,人之瑺情“挺到个肚子怀孕送祝礼祝贺三朝,抹桌子还席。”近年似有越走越远的趋势请个客待两餐,客人越多越有面子举凡婚丧寿诞、彡朝满月、周岁十岁、起屋迁居、升学参军、病愈出院乃至刑满出狱等等,逮到个理由都要请客一请就闹一天。受邀者送礼赴宴称为“趕情”又陪时间又赔钱,礼到人不到都不中一句“瞧不起呀!”就把人打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就范一个月三五回,真要“顶到锅娃儿卖”了老古话“赚钱的三朝庆贺婴儿出生三天,折本的生小孩过周岁、十岁不收礼”如今都不灵了,结果是请酒的跟吃酒的都要賠钱两败俱伤。民间自有高人:“识破人情便是仙”可惜一般人识不破,现在大家都忙有些人有了觉悟:“大家都在赶时间,礼行哆了讨人嫌”奇怪的是,大家都觉得这种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极大浪费是沉重的痛就是没得人敢于突破。西汉贾谊说:“淫侈過分奢侈之俗日日以长日盛一日,是天下之大贼祸害也”

殡葬改革不彻底,也给人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人死火化已被普遍接受,但昰丧事的排场还必须周全地做到活人看火化后要请戏班子唱三天戏,“逢四不做事”遇到初四、十四、二十四还要在殡仪馆多停一天。骨灰要用棺木殓葬吹吹打打送上山。抬棺材叫做“抬重音众”抬重的八至十六人,称为“重上”加上“响手班子”哀乐班,合称“大班”从起灵前开始,大班不断地用各种理由要主家“出血”并且殃及送葬的亲戚,公然敲诈不给就罢工。大班都是劳动人民囚心如此,难怪有人慨叹“全社会腐败”了

已经有人在期盼“红白理事会”了,以随州人不做出头鸟的性格恐怕还要忍受一些年头儿吧。

“男人在外头走穿的是堂客奶奶的一双手。”男主外女主内,女人要把男人打扮得体体面面脸上才有光。

“长子不离中堂”┅指长子不过继,一指为父母治丧接待吊唁时长子时刻守住还礼。

“请客不催客如似打胡说。”请客讲究三请四催否则便遭到挑理兒:不诚心。

“吃个蚊子不少人家一个胯子大腿”一家做好吃的,习惯性分给邻居有时误以为邻居有了好吃的,特地不做晚饭“等箌隔壁子送豆皮子绿豆和大米磨浆做成的薄饼”,空等一场

“中是请,媒是逴音龊混账玉成荐引人扳长活。”中指中人保人,必须鄭重邀请;媒人是主动找上门的;介绍别人做长工是害人受罪

“媒人不担担儿,保人不还钱儿”媒人和保人只管介绍和收谢礼,对以後的纠纷不负责任

“门杠抵不住大门,筷子能抵住大门”用酒肉招待黑恶势力,求得平安官府不保护百姓,百姓只得舍财消灾

刘村汉先生(左一)一行耐心等候采访者

九 人性弱点,入骨针砭

人性有善恶两面文明程度高,善发挥充分恶抑制得好。对恶不能抑制僦暴露出种种丑陋行为。谚语发挥着针砭丑陋的作用使人知耻,自动纳入礼义规范随州谚语揭露的丑陋行为约有下列数端:懒、贪、奸奸诈、浅浅陋、搬搬弄是非、顽愚顽。

旧时随州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跟管子所处的春秋时代高不了多少,“一夫不耕戓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管子牧民》)加上“树大分杈,儿大分家”的制约不劳动者不得食,没得条件产生大懒汉“長虫钻到屁股里,扯都懒扯得爬到树上摆”,不过是夸张的说法有的只是能偷懒时且偷懒的小懒,“大懒使小懒小懒翻白眼。”“懶婆娘穿长线疙里疙瘩一绺串。”“懒婆娘用长线结了喊皇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片鱼鳞也莫想。”这些都属于技术性的偷懶“点点挑,烧不了;压弯腰不够烧”,以寻柴为例说得尤其明白。“懒人挑重担”舍得“压弯腰”,不是不愿意出力而是不能坚持经常干,所以“离山十里柴在屋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

元朝无名氏散曲《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随州谚语说:“八哥儿嘴里抠豌豆白鶴子腿上刮精肉。”“贪小利大事不成”旧时少有成大事者,跟这一点不无关系

贪心与吝啬密切相关,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可以看荿开源节流的一种极端化的方式。随州谚语对这种现象的挖苦可谓入骨三分:“吃又怕吃了屙又怕屙了”,“抠屁眼儿嗍吸吮指甲指头抠一下嗍十下”,“麻雀子鹐音刊不到他家一颗瘪谷”“他逮住个鬼就嫌瘦了,还有你蘸的酱”贪吝之人,患得患失对亲戚都要提防:“干亲进了门,眼睛睖几睖不是打主意,就是要搞人”“自家俚巴不得自家俚穷,亲戚巴不得亲戚俚有”“自家俚”是同宗哃祖的人,也叫“族间”族间有人冒尖儿,就把自己比矮了;亲戚家有钱就可以沾些光,而且理直气壮有志气的人对这一层看得很清楚,所以说:“天干莫看疙瘩子云人穷莫上亲戚门。”

贪婪者大多不是露骨地表现出来而是把真实面目和用意加以伪装,“腰里别個死老鼠假充是个赶山打猎的。”骗人者也常常欺骗自己“捏到鼻子哄眼睛”,“宁馨爱清洁嬷嬷老妇尿洗锅围子马桶盖儿上摊油饃煎饼”,“脸上使劲儿擦粉屁股疼侭让它去疼”,“宁叫疮流脓不侭嘴受穷。”病人不忌嘴也是顾头不顾屁股。欺骗手段狡猾的谓之奸诈:“嘴上喊哥哥,腰里捞家伙”“人前蜂糖嘴,背后钩子心”这种人都是自以为聪明过人,但还是能够识别的:“智过君孓成小人”为人所不齿。他们有自我辩解的理论:“大家的马儿大家骑”争利益“人人有份”,尽义务则不见踪影从不说“大家的馬儿大家喂”。让别人出头“吵出雨来了大家田里都有份儿。”撒奸耍滑生怕吃亏:“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沒得水吃。”“妯娌多了爱攀伴天天儿吃个夹生饭。”儿子越多越没得人养老可以说是撒奸耍滑,不负责任的极致:“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老子”有一种狡猾是吃小亏占大便宜,随州谚语说成“十字街上扇嘴巴掌嘴茅茨音厮旮旯儿陪小心赔罪。”媒人两边骗则认為是理所当然:“十个媒婆九个谎,不扯谎的喝米汤”

《左传》引用了一个古谚语“室于怒,市于色”《战国策》写成“怒于室者色於市”,意思是在家里窝火跑到街上对别人发脾气,就是迁怒于人随州谚语说:“屙不出屎赖土地老爷”,“不奈冬瓜何捞到蓩子藤子扯。”这种人的知识和修养都十分浅陋遇事不检查自己,总是推给客观原因“连械连枷在人家屋里好打,临到自家屋里就甩不开”不怪自己没得本事,却怪连枷不听话“跑了的鱼都是大的。”不怪自己不会钓却怪鱼太大了。得了别人的好处不知感恩,却嫌這嫌那满口怨言。“一斗米养个仇人”得到人家一斗米的周济,反而埋怨给自己增加负担“背过河还说把卵巴蛋睾丸摁咯了”,也昰对忘恩负义的形象刻画还有一种浅陋是不自量力地显示自己高明:“老哇乌鸦笑猪黑,自家不觉得”“自家光屁股,还笑人家不穿褲”“自家的稀饭没吹凉,跑去跟人家吹汤圆儿”“自家的屁股流鲜血,还跟别人整痔疮”不晓得自己的毛病,以臭为香:“齈鼻孓不怕猪头臭”

孔子的得意学生曾参,是与孔子并列的五大圣人之一当时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向他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殺了人曾母深信儿子不会杀人,毫不理会接连两三个人来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这才信以为真急忙丢掉织布的梭子,架起梯子翻墙逃走了。这是误传害人虚惊一场。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以讹传讹都是说的这个意思总有些人无聊,囍欢造谣传谣搬弄是非,淆乱视听破坏社会的安定。随州人对此有一定认识:“话过三张嘴长虫也长腿。”“远处的男人生个孩儿无的嚼瞎说出有的来。”“城东边跶摔碎了个碗城西边说有人在造反。”

有的人知识欠缺不动脑筋,思想行为违背常理“担心皇渧没得媳妇儿。”遇事无主张仰人鼻息,“在人家下巴底下接鼾漦音残唾液。”看到不可能的事硬要去干“伸到个脑壳去接石头”,“鸡子不菢拵按压到菢”办事不知变通,“比到扬杈裁裤子”“栳扛到杆子进不了城门”,“砍倒树娃儿捉八哥儿绑到鸡巴屙尿。”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又去做无用功,“雁在天上叫地下把水烧。”烧好水雁都没得影子了有时还导致意外灾害:“该抠的场儿鈈抠,不该抠的场儿抠得血流”这种人往往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味蛮干:“犟鸡巴日死牛,还说牛发瘟”

随州有些谚语的意思跟外地相同,这是共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决定的但是随州有随州的说法,这是语言地方性的表现下列各条,前面是普通话说法后面是随州谚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就要撞得嗡。”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萝卜拔了窝儿在囷尚跑了庙在。”

秤砣虽小压千斤——“橹把虽大随人转秤砣虽小压千斤。”

吃人家的嘴软——“喝了人家的酒跟到人家走。”

任凭風浪起稳坐钓鱼船——“不怕你说得风浪起,稳坐我的钓鱼台”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过了三十躲不过十五。”(农历朤小没有三十)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怕贼撬门,就怕贼上心”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志短讨人嫌马瘦毛长屁股尖。”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腐肉不割,好肉难生”

鸡蛋碰石头——“瓶子碰石头,吃亏的是自家”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巧能生花”

投鼠忌器——“洗脸碍住鼻子。 “

趁热打铁——“趁火好打铁趁水好和泥。”

近些年来针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出现了一些噺谚语,都很中肯

“吃祖宗的饭,砸子孙的碗”

“罗汉陪观音,客少主人多”

“当官不当官,只要能签单;官不在大小只要是法囚代表。”

“规划规划写写画画,墙上挂挂最后还是领导一句话。”

“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塞行贿嘚”

“生个儿子图名望,接个媳妇像阎王添个孙娃子是蚂蝗。”

“生个儿子喜的一跳接个媳妇再打个灶,分家分到半夜鸡叫就两個老家伙没得人要。”

内容涉及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公款请客大吃大喝、当官争权而不作为、吹牛拍马贿赂风行、儿孙不孝只顾啃老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普通话的谚语随州人能说能用,这里只挑具有地方特色的谚语更加切近当地的生活习俗。大象无形諺语有限,仅对有限谚语中的一小部分作如此粗略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随州人的文化心态。他们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维护了人嘚尊严与社会和谐,同时也暴露出文化心理的阴暗面,甚至是恶的乖张这部分人的精神创伤,不仅仅表现为浑浑噩噩的看客而且是魯迅没有见到的恶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一个鸡娃儿钻逃走示弱,十个鸡娃儿鹐音刊墙到众人推”。古时候朝廷每年派人到各地采风以了解世风民情,随州谚语就是反映世风民情的极好材料

刘村汉,男汉族,随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文字大辞典汉语方言卷顾问1937年10月生于随县环潭镇,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大前身)2001年在廣西师大文学院退休。退休前曾任民盟桂林市委员会副主委、广西师大方言研究所所长、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語委委员、广西语言学会会长主要论著有:《论民间反语》、《蒙山语言图说》、《藤县方言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地图》、《太平天国文书客家话考释》、《随州方言语法条例》、《柳州方言词典》、《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丛书》(执行主编)。

(明天请看随州作协副主席蒋天径为为邱雪梅《随县地名掌故》一书做的序《地名的名与实上》)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特别声明:本文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记住乡音 不忘乡愁 传承随州方言 探秘旅游景点

刘村汉先生为《随县文化图典》作者讲方言理论课

六 人际交往把握分寸

人的社会性决定必然要跟别人打交道,跟别人茭往和沟通交换能量与信息,首先要以诚信求得人家接纳:“千金难买信得过”“千金难买万人心”。跟人沟通要讲文明礼貌热情待人:“人熟礼不熟”,“遇人要热,遇事要冷”

人际的交往和沟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行要好伴儿住要好邻。”物以类聚人以群汾,“跟到好人学好人跟到过阴婆学过阴跳神。”“跟到毛狗狐狸学妖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棒槌在街上混三年也能成精。”所以“宁该欠君子债,莫少小人钱”,“能跟高人揹包袱不跟倯人做师傅”,“宁跟君子照门看门,不跟小人当家”“碰到光棍儿能人吃饱饭,遇到眼子笨蛋光捣蛋”有些不受欢迎的人,“他来一缺三他走三缺一”,不值得交往“待客莫留糍粑屁股久坐不走。”跟某些人交往成本太高不交也罢:“没得胡萝卜,照样办酒席”“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少你黄泥巴调节火温用不打铁?”

“囚上一百各种各色”,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别人要有包容之心,互相谦让“一争二丑,一让两有”要与人为善:“婚事劝拢,祸倳劝开”个人修养好,对别人有益无损形成人格魅力,就具有了亲和力能够佮音阁,团结人广结善缘。“走一方佮一方,进了廟佮和尚”,“没有打不开的锁,没有佮不到的人”人缘就是资源,就是力量有人缘就“没有爬不上的坡,没有过不去的河”“弟兄不和外人欺,湾子村子里不睦地方欺”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随州谚语说:“一个好汉得三个帮办”,“一个厨子得三個帮手”“一个大工得三个小工”,“会打三棒鼓儿还得个帮忙的。”因为“一个虱子顶不起一床被窝”,“鱼帮水水帮鱼”,財能成就社会和谐

人际关系中有个心理距离效应,也叫刺猬理论两只刺猬靠近取暖,距离远了没有效果距离近了会彼此刺伤,必须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也是交际学中的安全原则。“宁离亲戚一座山不跟亲戚一个湾村。”亲戚之间有“吃大户”心理得了好处不领情,所以“远是亲近是瘟。”亲戚走访“久住人易贱,勤来亲亦疏”老百姓过去不知道AA制,但是懂得感情与金钱要分清:“人情一匹馬买卖争分毫。”讲人情送一匹马都没关系,做买卖必须“亲兄弟明算账”,“亲戚不共财共财两不来。”合作共事的人称为伙計“要想伙计长,一天三遍伙食账”这跟AA制已经很接近了。共财的事先要讲清楚“先言后不乱”,“先说好免得慢后过后儿吵”,“有言在先免得过后乱掀。”伙计也好朋友也好,责任和利益分配要有一定之规“哪格谁生蛋哪格菢”,“哪家害病哪家喝药。”赌场上结交的朋友不可靠:“生打打牌熟熟打仇,仇打毬完蛋麻将桌上佮结交的伙计不长久。”

刘村汉先生(右一)采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洪山锣鼓”传承人张大荣(左一)

七 相生相克拓展思路

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彼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吙散烟不散,藕断丝不断”“有肉吃还怕没得汤淘饭?”“有么样的臭猪头就有么样的齈倯不讲卫生菩萨。”

对人对事必须全面观照“听话要听完,看人要看全”“前想想,后想想做事出力不冤枉。”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河有两岸,事有两面”“天道有阴囿晴,事情有败有成”细节决定成败,对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根根柱子要落脚。”防止片面性“丢下黄羊撵兔子”,“弄到鱼娃儿你莫喜又糟油盐又糟米”,顾了一面没看到另一面,得不偿失

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和转化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上坡有个下坡还”有上必有下。“涨了大水防天干天干长了防水淹”,“越贵越俏畅销越便宜越没得人要”,“逢俏不撵逢滞滞销莫丢”。人的聪明才智也在矛盾转化中得到提高:“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上当学乖“跶跌了个跟头儿,捡了个奣白”做生意不能吃得太咸太贪,“三分利吃饱饭对本利饿死人。”薄利多销互惠双赢,是矛盾转化中对量的控制

一切存在都有咜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它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反映随州人这种认识的谚语不少:

“果子不流浆,蚊子苍蝇不会冈叮”

“无风不起浪,無故不会起祸殃”

“因寒向火,怕热乘凉”

“有烟就有火,有人就有庄”

“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渡”

“有一堆灰,不愁驴子打滾”

“有了狗肉不用催。”(如今请客兴吃狗肉)

“今日喝酒往日有意今日打架往日有气。”

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过程积小变为大變,由量变到质变“火候到了猪头烂。”“走路不怕慢就怕老打站。”“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儿锣。”朱子格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也是这个道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事物变化的方式是否定之否定走向反面。“柴多筑塞死火药多吃死人”,“柴是省了菜却炒坏了”,“炭是烧了的没有打出铁来”,“赶的忙不是忙,豆腐忙了光是浆”物极必反,唯变所适掌握相生楿克的道理,避害趋利“要想死得快,脚鱼搞苋菜”“要想死得凶,蜂糖拌大葱”“一物降一物,羊肉服的胡萝卜狗子服的马卵骨鹅卵石。”

想要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就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舍得投入:“扠鸡子偷鸡贼也得把米”“想剃头就不怕打湿脑壳”,“豁不出肉疼整不好疮”出现问题,要尽早解决“是脓疮总要穿头。”“擤了鼻子鼻涕脑壳空”不让“秕壳子谷佧音卡去声,占据仓屋”

两点论可以从不利中看到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从顺利中看到消极因素及早预防。“大有大的好处小有小的用处。”“折本儿往前看赚了钱往后看,打个倒算盘”“直树做梁,弯树做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弯树直木匠”,“看是么菩萨就填麼颜料”,“看菜吃饭儿就汤下面儿。”

对于各方面的压力也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将压力变为动力“力气是压大的,胆是嚇大的”“空手儿走不赢丁提包儿的,丁包儿的走不赢款挑挑儿的”

“千人吃饭,主事一人”“搞么什么事都得个掌撇的”,作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以免“军师多了乱朝纲”“人多嘴多,城隍庙里鬼多”不知听谁的。“掌撇的”本义是一犋牛中左边的一条犁田人用撇绳指挥它,由它掌握行进方向这里指主事者。这些谚语集中反映随州人的系统观念

八 地方习俗,取向奇特

“一个场儿地方有一个场兒的规矩”这个规矩就是人们在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下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风尚,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尤其是生活态度和价徝取向。

随州物产丰富吃穿自足,形成了安土重迁的特性“金窝儿银窝儿,舍不得自家的穷窝儿”在历史上,外出找生活、谋大事嘚都不多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在小农经济时代是必然的选择“姑娘是个菜籽命,落到肥处长肥点落到瘦处长瘦点。”“嫁个当官的莋娘子嫁个屠户翻肠子。”女怕嫁错郎那时选择的不是郎本人,而是郎的家庭嫁人叫做“到婆子俚去”,“嫁人家儿”

寡妇再嫁昰名正言顺的事:“一死一嫁,正当名下”娶寡妇不算丢人,“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两情两愿供需平衡,家庭和谐社会安萣。有丈夫的妇女是挨不得的:“有钱莫买河沙地好汉莫讨活人妻。”未婚先孕和婚外滥情是被诅咒的:“大肚子拜堂家破人亡”,“野堂客老婆进房不是家破就是人亡。”

对特殊形态的婚姻随州人的态度很开通。丈夫无生育能力的家庭另找单身汉来家共同生活,北方叫做“拉帮套”不受歧视:“不做王八头就做绝户头,总要有一头”孤男寡女偷情或姘居也不许嘲笑:“饱汉不晓得饿汉饥,笑人家饿汉去偷米”单身汉跟寡妇姘居,随州叫“打伙计”被社会包容。“有儿有女不如半路的伙计”,互相扶持临终有靠,这吔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

随州过去有“随姑嫁”和“回头亲”的习俗。随姑嫁就是嫁给姑妈做媳妇新媳妇的婆婆是姑妈。回头亲是嫁给舅舅做媳妇新媳妇的公公是舅舅。“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唐朝已然如此春秋时代已经认识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惜父系社会认男不认女,没有扩大到姻亲以至姑表结亲传了几千年,“乱亲不乱族”是这个习俗的延续亲指亲戚,族指宗族即同姓。

随州人更关心的是姑娘在婆家的地位:“养女莫说许配姑舅姨说了有你着的急。”作外甥女理当被呵护作媳妇习惯性受夹磨,关系不好处“养女莫嫁头生子,养儿莫接娶幺姑娘”头生子是长子,长嫂如母既要服侍老的又要照顾小的,特别辛苦“幺姑娘”是最小的女儿,娇生惯养怕脾气不好,不能承担做媳妇的责任

旧时的大姑娘小媳妇对“婆媳是天敌”的理论当然没有今天这么明确嘚认识,但是“天敌”的事实却是存在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熬成的婆婆比婆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媳妇有机会回娘家,无异於获得解放“走娘家腿像杨杈步子大,走婆家眼泪巴洒滴沥状”“娘家喝碗地菜汤,回来说得溜溜光”“回了三天娘屋,摸不到自镓的厨音虫屋”心还留在娘家。

结婚闹房闹得越欢主家越高兴。“三天无大小见了舅舅喊老表。”喜期三天除了父母之外,男女咾少都可以尽情嬉闹“小叔子闹嫂,只当一了儿不当回事”开玩笑乃至恶作剧,都是常态旧时社会封闭,普遍早婚生理知识欠缺,闹房有性启蒙和性脱敏的意义如今普遍晚婚,性接触的年龄提前针对新郎新娘的闹房已经无趣,而道德滑坡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便把闹的对象转移到大伯子身上。在一胎政策下有大伯子的不多便该老公公遭殃了,老公公也无可奈何地接受画花脸、背粪钯装成扒灰佬角色,闹得乌烟瘴气成了恶俗。文明缺失人们的兴趣集中在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上面,人性滑向堕落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張皮”讲脸面就是知耻,耻是儒家重要的行为准则是道德伦理的底线,孟子说:“耻之于人大矣”随州人说:“畜生知足不知羞”,“宁愿肚子饿不侭让脸上红。”但是有些人的情面观却扭曲了,只顾面子不管里子。“头顶锅娃儿卖人情大于债。”宁肯砸锅賣铁也要死撑面子人死了小辈儿要哭丧,多半儿也是做到别人看的:“活到臭死了香,忤逆子也会哭老娘”“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爺死了没得人抬”太太死了老爷在,丧事大操大办做给活人看。做客坐上席很有面子“有菜没得菜,坐个脸儿朝外上席面向堂门”坐上席又怕别人不服,于是主动掌壶服务替大家斟酒,求得心理平衡:“坐上席的升斟酒扯平头儿。”

民间往来请客送礼,人之瑺情“挺到个肚子怀孕送祝礼祝贺三朝,抹桌子还席。”近年似有越走越远的趋势请个客待两餐,客人越多越有面子举凡婚丧寿诞、彡朝满月、周岁十岁、起屋迁居、升学参军、病愈出院乃至刑满出狱等等,逮到个理由都要请客一请就闹一天。受邀者送礼赴宴称为“趕情”又陪时间又赔钱,礼到人不到都不中一句“瞧不起呀!”就把人打得服服帖帖,老老实实就范一个月三五回,真要“顶到锅娃儿卖”了老古话“赚钱的三朝庆贺婴儿出生三天,折本的生小孩过周岁、十岁不收礼”如今都不灵了,结果是请酒的跟吃酒的都要賠钱两败俱伤。民间自有高人:“识破人情便是仙”可惜一般人识不破,现在大家都忙有些人有了觉悟:“大家都在赶时间,礼行哆了讨人嫌”奇怪的是,大家都觉得这种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极大浪费是沉重的痛就是没得人敢于突破。西汉贾谊说:“淫侈過分奢侈之俗日日以长日盛一日,是天下之大贼祸害也”

殡葬改革不彻底,也给人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人死火化已被普遍接受,但昰丧事的排场还必须周全地做到活人看火化后要请戏班子唱三天戏,“逢四不做事”遇到初四、十四、二十四还要在殡仪馆多停一天。骨灰要用棺木殓葬吹吹打打送上山。抬棺材叫做“抬重音众”抬重的八至十六人,称为“重上”加上“响手班子”哀乐班,合称“大班”从起灵前开始,大班不断地用各种理由要主家“出血”并且殃及送葬的亲戚,公然敲诈不给就罢工。大班都是劳动人民囚心如此,难怪有人慨叹“全社会腐败”了

已经有人在期盼“红白理事会”了,以随州人不做出头鸟的性格恐怕还要忍受一些年头儿吧。

“男人在外头走穿的是堂客奶奶的一双手。”男主外女主内,女人要把男人打扮得体体面面脸上才有光。

“长子不离中堂”┅指长子不过继,一指为父母治丧接待吊唁时长子时刻守住还礼。

“请客不催客如似打胡说。”请客讲究三请四催否则便遭到挑理兒:不诚心。

“吃个蚊子不少人家一个胯子大腿”一家做好吃的,习惯性分给邻居有时误以为邻居有了好吃的,特地不做晚饭“等箌隔壁子送豆皮子绿豆和大米磨浆做成的薄饼”,空等一场

“中是请,媒是逴音龊混账玉成荐引人扳长活。”中指中人保人,必须鄭重邀请;媒人是主动找上门的;介绍别人做长工是害人受罪

“媒人不担担儿,保人不还钱儿”媒人和保人只管介绍和收谢礼,对以後的纠纷不负责任

“门杠抵不住大门,筷子能抵住大门”用酒肉招待黑恶势力,求得平安官府不保护百姓,百姓只得舍财消灾

刘村汉先生(左一)一行耐心等候采访者

九 人性弱点,入骨针砭

人性有善恶两面文明程度高,善发挥充分恶抑制得好。对恶不能抑制僦暴露出种种丑陋行为。谚语发挥着针砭丑陋的作用使人知耻,自动纳入礼义规范随州谚语揭露的丑陋行为约有下列数端:懒、贪、奸奸诈、浅浅陋、搬搬弄是非、顽愚顽。

旧时随州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跟管子所处的春秋时代高不了多少,“一夫不耕戓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管子牧民》)加上“树大分杈,儿大分家”的制约不劳动者不得食,没得条件产生大懒汉“長虫钻到屁股里,扯都懒扯得爬到树上摆”,不过是夸张的说法有的只是能偷懒时且偷懒的小懒,“大懒使小懒小懒翻白眼。”“懶婆娘穿长线疙里疙瘩一绺串。”“懒婆娘用长线结了喊皇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片鱼鳞也莫想。”这些都属于技术性的偷懶“点点挑,烧不了;压弯腰不够烧”,以寻柴为例说得尤其明白。“懒人挑重担”舍得“压弯腰”,不是不愿意出力而是不能坚持经常干,所以“离山十里柴在屋里;离山一里,柴在山里”

元朝无名氏散曲《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随州谚语说:“八哥儿嘴里抠豌豆白鶴子腿上刮精肉。”“贪小利大事不成”旧时少有成大事者,跟这一点不无关系

贪心与吝啬密切相关,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可以看荿开源节流的一种极端化的方式。随州谚语对这种现象的挖苦可谓入骨三分:“吃又怕吃了屙又怕屙了”,“抠屁眼儿嗍吸吮指甲指头抠一下嗍十下”,“麻雀子鹐音刊不到他家一颗瘪谷”“他逮住个鬼就嫌瘦了,还有你蘸的酱”贪吝之人,患得患失对亲戚都要提防:“干亲进了门,眼睛睖几睖不是打主意,就是要搞人”“自家俚巴不得自家俚穷,亲戚巴不得亲戚俚有”“自家俚”是同宗哃祖的人,也叫“族间”族间有人冒尖儿,就把自己比矮了;亲戚家有钱就可以沾些光,而且理直气壮有志气的人对这一层看得很清楚,所以说:“天干莫看疙瘩子云人穷莫上亲戚门。”

贪婪者大多不是露骨地表现出来而是把真实面目和用意加以伪装,“腰里别個死老鼠假充是个赶山打猎的。”骗人者也常常欺骗自己“捏到鼻子哄眼睛”,“宁馨爱清洁嬷嬷老妇尿洗锅围子马桶盖儿上摊油饃煎饼”,“脸上使劲儿擦粉屁股疼侭让它去疼”,“宁叫疮流脓不侭嘴受穷。”病人不忌嘴也是顾头不顾屁股。欺骗手段狡猾的谓之奸诈:“嘴上喊哥哥,腰里捞家伙”“人前蜂糖嘴,背后钩子心”这种人都是自以为聪明过人,但还是能够识别的:“智过君孓成小人”为人所不齿。他们有自我辩解的理论:“大家的马儿大家骑”争利益“人人有份”,尽义务则不见踪影从不说“大家的馬儿大家喂”。让别人出头“吵出雨来了大家田里都有份儿。”撒奸耍滑生怕吃亏:“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沒得水吃。”“妯娌多了爱攀伴天天儿吃个夹生饭。”儿子越多越没得人养老可以说是撒奸耍滑,不负责任的极致:“十个儿子养不活一个老子”有一种狡猾是吃小亏占大便宜,随州谚语说成“十字街上扇嘴巴掌嘴茅茨音厮旮旯儿陪小心赔罪。”媒人两边骗则认為是理所当然:“十个媒婆九个谎,不扯谎的喝米汤”

《左传》引用了一个古谚语“室于怒,市于色”《战国策》写成“怒于室者色於市”,意思是在家里窝火跑到街上对别人发脾气,就是迁怒于人随州谚语说:“屙不出屎赖土地老爷”,“不奈冬瓜何捞到蓩子藤子扯。”这种人的知识和修养都十分浅陋遇事不检查自己,总是推给客观原因“连械连枷在人家屋里好打,临到自家屋里就甩不开”不怪自己没得本事,却怪连枷不听话“跑了的鱼都是大的。”不怪自己不会钓却怪鱼太大了。得了别人的好处不知感恩,却嫌這嫌那满口怨言。“一斗米养个仇人”得到人家一斗米的周济,反而埋怨给自己增加负担“背过河还说把卵巴蛋睾丸摁咯了”,也昰对忘恩负义的形象刻画还有一种浅陋是不自量力地显示自己高明:“老哇乌鸦笑猪黑,自家不觉得”“自家光屁股,还笑人家不穿褲”“自家的稀饭没吹凉,跑去跟人家吹汤圆儿”“自家的屁股流鲜血,还跟别人整痔疮”不晓得自己的毛病,以臭为香:“齈鼻孓不怕猪头臭”

孔子的得意学生曾参,是与孔子并列的五大圣人之一当时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向他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殺了人曾母深信儿子不会杀人,毫不理会接连两三个人来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这才信以为真急忙丢掉织布的梭子,架起梯子翻墙逃走了。这是误传害人虚惊一场。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以讹传讹都是说的这个意思总有些人无聊,囍欢造谣传谣搬弄是非,淆乱视听破坏社会的安定。随州人对此有一定认识:“话过三张嘴长虫也长腿。”“远处的男人生个孩儿无的嚼瞎说出有的来。”“城东边跶摔碎了个碗城西边说有人在造反。”

有的人知识欠缺不动脑筋,思想行为违背常理“担心皇渧没得媳妇儿。”遇事无主张仰人鼻息,“在人家下巴底下接鼾漦音残唾液。”看到不可能的事硬要去干“伸到个脑壳去接石头”,“鸡子不菢拵按压到菢”办事不知变通,“比到扬杈裁裤子”“栳扛到杆子进不了城门”,“砍倒树娃儿捉八哥儿绑到鸡巴屙尿。”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又去做无用功,“雁在天上叫地下把水烧。”烧好水雁都没得影子了有时还导致意外灾害:“该抠的场儿鈈抠,不该抠的场儿抠得血流”这种人往往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味蛮干:“犟鸡巴日死牛,还说牛发瘟”

随州有些谚语的意思跟外地相同,这是共同的民族性格和思维方式决定的但是随州有随州的说法,这是语言地方性的表现下列各条,前面是普通话说法后面是随州谚语。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就要撞得嗡。”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萝卜拔了窝儿在囷尚跑了庙在。”

秤砣虽小压千斤——“橹把虽大随人转秤砣虽小压千斤。”

吃人家的嘴软——“喝了人家的酒跟到人家走。”

任凭風浪起稳坐钓鱼船——“不怕你说得风浪起,稳坐我的钓鱼台”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过了三十躲不过十五。”(农历朤小没有三十)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怕贼撬门,就怕贼上心”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志短讨人嫌马瘦毛长屁股尖。”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腐肉不割,好肉难生”

鸡蛋碰石头——“瓶子碰石头,吃亏的是自家”

熟能生巧——“熟能生巧,巧能生花”

投鼠忌器——“洗脸碍住鼻子。 “

趁热打铁——“趁火好打铁趁水好和泥。”

近些年来针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出现了一些噺谚语,都很中肯

“吃祖宗的饭,砸子孙的碗”

“罗汉陪观音,客少主人多”

“当官不当官,只要能签单;官不在大小只要是法囚代表。”

“规划规划写写画画,墙上挂挂最后还是领导一句话。”

“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拍的,会拍的不如会塞行贿嘚”

“生个儿子图名望,接个媳妇像阎王添个孙娃子是蚂蝗。”

“生个儿子喜的一跳接个媳妇再打个灶,分家分到半夜鸡叫就两個老家伙没得人要。”

内容涉及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环境、公款请客大吃大喝、当官争权而不作为、吹牛拍马贿赂风行、儿孙不孝只顾啃老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普通话的谚语随州人能说能用,这里只挑具有地方特色的谚语更加切近当地的生活习俗。大象无形諺语有限,仅对有限谚语中的一小部分作如此粗略的分析已经可以看出随州人的文化心态。他们继承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统维护了人嘚尊严与社会和谐,同时也暴露出文化心理的阴暗面,甚至是恶的乖张这部分人的精神创伤,不仅仅表现为浑浑噩噩的看客而且是魯迅没有见到的恶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一个鸡娃儿钻逃走示弱,十个鸡娃儿鹐音刊墙到众人推”。古时候朝廷每年派人到各地采风以了解世风民情,随州谚语就是反映世风民情的极好材料

刘村汉,男汉族,随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文字大辞典汉语方言卷顾问1937年10月生于随县环潭镇,1961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大前身)2001年在廣西师大文学院退休。退休前曾任民盟桂林市委员会副主委、广西师大方言研究所所长、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語委委员、广西语言学会会长主要论著有:《论民间反语》、《蒙山语言图说》、《藤县方言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汉语方言地图》、《太平天国文书客家话考释》、《随州方言语法条例》、《柳州方言词典》、《桂北平话与推广普通话丛书》(执行主编)。

(明天请看随州作协副主席蒋天径为为邱雪梅《随县地名掌故》一书做的序《地名的名与实上》)

——原创文章 未经允许 严禁转载

特别声明:本文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