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云南籍的学生,现在在南京到云南火车上大四,请...

云南人的南京祖籍情怀:应天府,高石坎,竹子巷,柳树湾《转帖》【会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73贴子:
云南人的南京祖籍情怀:应天府,高石坎,竹子巷,柳树湾《转帖》收藏
每个到此一游的朋友,说说自己的祖籍吧!南京,高石坎,竹子巷,柳树湾。 &&&&&&朱元璋在位时期陆续发配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主要六个省的330万人(含30万南京人)进入云南。从南京出发到云南要走180天,不亚于一次万里长征。很多人累死在路上了,很多人逃跑了。到云南时,只剩下120多万人了。南京柳树湾高石坎和山西洪同洞县大槐树类似,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 从明朝初年,汉族以120万人开始起家。明末之时,汉族已经发展到400多万人。后来吴三桂又从辽东带来20万大军,算是对云南汉族人口的又一次补充。1662年,吴三桂大军进入云南。1673年,三藩开始作乱,当时吴三桂起兵十万。失败后,估计他们的头都被康熙砍了。清朝时期,相当于10万左右汉族进入云南。10W/400W=2.5%,所以今天的云南汉族的90%以上,仍然是明朝进入云南的移民的后代。 到清朝同治年间,1861年左右,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267万人。可能但是汉族800多万,少数民族400多万。 后来太平天国时期和全国一样发生内乱,人口损失严重。整个民国时期,直到1935年,云南省的人口增加到1300万人以上。民国时期云南省的人口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云南的红土地太贫瘠了,粮食产量太低了,养不活太多的人。 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云南有1700万人。50、60年代后由于化肥的大量普及,云南的红土地变得比以前更肥沃了,粮食产量提高一倍以上,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了。到1982年,云南省的人口突破了3000万。到1996年,又突破了4000万。目前为4500万左右。总结一下云南省各个历史时期的的人口状况
云南省的全部人口 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明朝初年 200万左右 120万左右 80万左右 明朝末年 650万左右 400万左右 250万左右 清朝后期 1267万左右 800万左右 400万左右 民国末年 1600万左右 1060万左右 540万左右 2006年 4483万 2982万人 1501万人为稳定在云南的统治,明朝廷实行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最早的移民是明朝征滇的30万大军,后来这些军人大多留在云南,参加屯垦。云南平定之后,沐英又回朝带回了250万移民,后来沐英的儿子沐春又移来30万南京人,加上当时征调来屯戍云南的军民,沐春移民不下50万。如果扣除这些数字中的水分,减去来云南途中的死亡流散人口,再加上充军流放到云南的人数,有学者估计明初迁入云南的汉族大约为120万,而当时云南的总人口不过200多万。直到元末,云南还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边疆省,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之后,这种情况才出现了根本变化。&&&&&&&&&&&&&&&&&&&&&&&&&&&&&&&&& 摘自《明初云南府城移民流进“小南京” 》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领兵三十万征云南,征讨元朝在云南的最后统治者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在曲靖发生了“白石江大战”,打垮了元朝的残余势力,接管了云南的政权。
云南曲靖的重要历史事件-白石江之战,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到大漠以北,但仍保有残余势力,史称“北元”。云南被控于梁王把匝瓦尔密之下,臣属于“北元”。明王朝初建之际,尚无力以武力征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便想用政治方式来统一云南,故派使臣王祚、吴云先后两次来到云南招降梁王,但两名使臣均遭梁王杀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宣告失败。
经过十数年的苦心经营,明王朝囤力逐渐强盛,统治逐渐稳固,具备了征服云南的实力,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征南大军出师之日,朱元璋亲自带领满朝文武为出师将士饯行。长江之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循江而上。军行之处,所向披靡,十一月克普定,十二月下普安,年底逼近滇东重镇——云南曲靖。梁王把匝瓦尔密获悉明军到来,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领精兵十万屯于云南曲靖北郊的战略要地——白石江以拒敌。明军日夜兼程,迅速逼近白石江。当明军距白石江还有约五千米时,忽降大雾。明军乘雾疾进,雾散之时,已抵北岸。达里麻恍惚中以为明军从天而降,仓皇应战。
白石江江宽仅里许,水浅的地方甚至徒步可以涉水。沐英一边虚张声势,令全军鸣金鼓,作欲渡状;一边暗遣数百名游泳高手,携旗帜征鼓,从上游先渡江,沿寥廓山一带,绕到元军阵后,吹角擂鼓,于深林中树旗为疑兵。达里麻果然中计,急换后军为前军御敌。傅友德、蓝玉、沐英则乘势挥师渡江,抢登南岸。顿时,矢石炮铳齐发,呼声震天动地。沐英身先士卒,冲人敌阵。最后达里麻被生擒,俘获甲士两万,马万匹,横尸数千米,元军全部覆没,云南曲靖为明军所占领。白石江之战,是平定云南的决定性战役。 &&&& 白石江元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昆明,梁王自杀。右丞相观音保等举昆明城投降。明军人城,肃清元朝残余势力,云南全境归顺明王朝,至此明统一了全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石江之战,是明朝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次大战。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云南人的故乡(转) &&&&&&&&&&&&&&&&&&&&&&&&&&&&&&&&&&&&&&&&&&&&&&&&&&&&&&&&&&&&&&&&&&&&&&&&&&&&&&&&&&&&&&&&&&&&&&&&&&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中国人一向是守礼义、重亲情的,因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家乡的山水永远是最动人的风景。寻根问祖,落叶归根,是华夏民族永远抹不去的一种故乡情结。 &&&&&&&&&&&&&&&&&&&&&&&&&&&&&&&&&&&&&&&&&&&&&&&&&&&&&&&&&&&&&&&&&&&&&&&& 我家世居云南省弥勒县,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的爷爷说,我们家是从南京来的,祖籍就在南京柳树湾高石坎。 &&&&&&&&&&&&&&&&&&&&&&&&&&&&&&&&&&&&&&&&&&&&&&&&&&& “那为什么要从南京来,怎么不回南京去?”我这样不停地问着爷爷。 &&&&&&&&&&&&&&&&&&&&&&&&&&&&&&&&&&&&&&&&&&&&&&&&&&& “那是几百年前的事了,我也是听我的爷爷说的。”爷爷这样的回答并不能令我满意。 &&&&&&&&&&&&&&&&&&&&&&&&&&&&&&&&&&&&&&&&&&&&&&&&&&& 后来,我又听到许许多多的父辈们和亲戚们不停地提起“南京柳树湾高石坎”这个地名,这让我确信,我的祖辈一定是从南京那个叫“柳树湾.高石坎”的地方来的。 &&&&&&&&&&&&&&&&&&&&&&&&&&&&&&&&&&&&&&&&&&&&&&&&&&& 据金陵旅游网()讯:1983年秋天,云南省弥勒县给南京有关部门写来一封信,说他们那里有许多汉族同胞称先祖是从南京柳树湾迁去的,恳切要求帮助查找“柳树湾”。南京的有关专家反复查阅了解放前后各种图籍史料,并无“高石坎”的地名,只是现在城东南有一处叫“石门坎”。石门坎是否即高石坎呢?如果是的话,柳树湾应在其附近地段内。专家们一方面继续查阅史料,一方面到石门坎至明故宫一带实地访问踏勘。后在明故宫的遗址上看到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立的大石碑,这块碑的一段碑文帮专家解决了难题。碑文曰:
&&&&&&&&&&&&&&&&&&&&&&&&&&&&&&&&&&&&&&&&&&&&&&& “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渠陆续疏通外,惟洪武冈口(以)东,从口口关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 &&&&&&&&&&&&&&&&&&&&&&&&&&&&&&&&&&&&&&&&&&&&&&&&&&& 从这段碑文说明:柳树湾的地名在明代确实存在,而且就在明宫城附近。于是,专家们又查对了《明宫城图第十》,上面标有“东城兵马司”、“太医院”。将碑文与宫城图一对照,说明柳树湾的位置原在东城兵马司与太医院之间,正与现在的石门坎相去不远(筑城后由城墙隔开)。至此明白,“高石坎”应为今“石门坎",柳树湾即在今天的城东南角。 &&&&&&&&&&&&&&&&&&&&&&&&&&&&&&&&&&&&&&&&&&&&&&&&&&&&&&&&&&&&&&&&&&&&&&&& 金陵旅游网还有一篇文章提到:在南京举办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南京史学界的人说: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柳树湾应该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的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云南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高石坎”实际上是一种口传之误,现在该处称作“石门坎”。 &&&&&&&&&&&&&&&&&&&&&&&&&&&&&&&&&&&&&&&&&&&&&&&&&&&&&&&&&&&&&&&&&&&&&&&& 在关于云南现今居住着的汉族从何移居而来,有很多文章都这样提到: &&&&&&&&&&&&&&&&&&&&&&&&&&&&&&&&&&&&&&&&&&&&&&&&&&&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世居云南。
&&&&&&&&&&&&&&&&&&&&&&&&&&&&&&&&&&&&&&&&&&&&&&&&&&& 其次,又因柳树湾紧靠明朝皇宫的东南部,属于皇城禁地。因此,在这一片驻扎的军队以及居住着的居民,成为朱元璋的心头之患。还有一些让朝庭很不放心的官员、商贾以及那些犯了罪或被强行加上罪名的人,统统都被发配充军到了云南这块不毛这地。就这样,居住在柳树湾一带的居民就自然成了移民的主要对象了。 &&&&&&&&&&&&&&&&&&&&&&&&&&&&&&&&&&&&&&&&&&&&&&&&&&& 其实,何止是弥勒人,走遍云南3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的汉族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根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对于云南的汉族人是来自“南京柳树湾高石坎”的传说,虽然历史学家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和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从祖籍关系讲,现今居住在云南省内的汉族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古代吴越地区,即今天的江浙一带。因为从云南汉族人与南京人风俗习惯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就连弥勒县的汉族灶台灼力样和装饰花纹,都和今天的南京郊区农民的锅灶相似。 &&&&&&&&&&&&&&&&&&&&&&&&&&&&&&&&&&&&&&&&&&&&&&&&&&&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 &&&&&&&&&&&&&&&&&&&&&&&&&&&&&&&&&&&&&&&&&&&&&&&&&&&&&&& 如今,柳树湾高石坎(即今石门坎)已经是处于南京城繁华的闹市区了,听说,每一年都有不少云南人去南京寻根呢。而很多云南人从小就对“南京”这两个字很耳熟,见到南京人也自然地有一种亲切感。 &&&&&&&&&&&&&&&&&&&&&&&&&&&&&&&&&&&&&&&&&&&&&&&&&&& 我想,作为今天的云南人,虽然可以寻根,但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去依念南京。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是谁把我们的先祖带到这里,我们都应该看到: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云南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云南正在与发达的南京及中国东部地区一样,随着中国的改革前进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对于先祖居住过的柳树湾高石坎,我们可以为它今天的发展摇喊助威,并亲切地说一声——南京,你好! &&&&&&&&&&&&&&&&&&&&&&&&&
明代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的发现(转)&&&&&&&&&&&&&&&&&&&&&&&&&&&&&&&&&&&&&&&&&&&&&&&&&&&&&&&&&&&& 世居云南坝区的汉族人家,许多人都说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从家谱、族谱和祖坟的碑刻墓志还可看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柳树湾大石坎”、“高石坎”等记载。“应天府柳树湾”成为云南人座谈祖籍时提起最多的地名。应天府,宋为建康府,元为集庆路,朱元璋建明王朝定都于此,永乐后定为南京。应天府就是南京,但柳树湾在南京何处?就是到了南京询问,一般人也说不出来;南京的市、县地图也无此地址。 &&&&&&&&&&&&&&&&&&&&&&&&&&&&&&&&&&&&&&&&&&&& 在南京举办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我们为是否有“应天府柳树湾”这个历史地名,向南京史学界的同志请教,他们说:明故宫遗址内有一块明万历四十年(1612)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还特意派了两位年轻人领我们到明故宫,实地察 看了立于午朝门区内的这两通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加上碑面被灰浆涂抹,难以从头到尾通读。但是经仔细辩认,还是找到有“东城兵马司首下□□行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字样;碑末的立碑时间是清晰的:“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一建立。”碑文说明,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但具体方位在何处,我们只能从地方文献中去进一步查找。幸好这两通碑的碑文录文还能找到。从全文看,碑文内容讲的是水利建设中的“疏通沟渠”问题。把这两通碑内出现的小地名连起来,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判断出柳树湾在“标营”、“太医院”、“大中桥”一块弧形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现在该处尚遗留有“石门坎”的小地名,云南流传的“高石坎”、“大石坎”均为口传之误。如果祖籍是应天府枊树湾、高石坎的云南人到南京“寻根”,只能到南京明故宫跨越的东南角这一片为止,现在这里已经是繁华的闹市区了。 &&&&&&&&&&&&&&&&&&&&&&&&&&&&&&&&&&&&&&&&&&&& 方位虽然已经找到,但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探讨:难道明代数以几十万计和移民来滇,都是南京人?并不一定全是。柳树湾位于故宫东南角,当年最皇城前的宫禁要地,是中央行政机关所在地,六部除刑部以外,吏、户、礼、兵、工部都在这个地区,兵部的兵马司是部队集中驻地,还有个大校场是训练兵士和比武的地方。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云南,从南京出发的部队集中地就在柳树湾,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属部队“羽林军”就驻扎在柳树湾。朱元璋的部队组成和兵源并非全部来自应天府一地,江苏、江西、安徽、两湖的都有,所以只能理解为征云南的军队系从柳树湾集中出发。明军平定云南之后实行军屯,几代之后就只知祖籍是“南京应天府”了。还有另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洪武后期中央机关多建在柳树湾,官员中因“有罪遣戍云南者”不少,就是民间说的“充军”。还有富商和令朱元璋认为“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罪名强行发配来云南,往往是连家属甚至家族都被“扫地出门”。这两类人的籍贯是江苏为多,并不确指枊树湾。典型的如沈万三一案。沈是江苏“第一水乡”周庄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垦殖为业,到他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贸发财,“富可敌国”,“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在南京置有大是产烽,这就引起朱元璋的忌妒。沈万三不知道,竟然还出钱来“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这就犯了僭越之险。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要杀沈万三的头,后经皇后说情:“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沈被释放后,被“戍云南”。 &&&&&&&&&&&&&&&&&&&&&&&&&&&&&&&&&&&&&&&&&&&& 不论哪一种情况在明代来到云南的“应天府”的人,他们在云南扎根,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云南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功绩不可没也。至今云南人到南京,或见到南京人有一种新切感就不足为怪了。
移民&& 明初,一方面从山西洪洞县移民以充实河南山东等地,另一方面“移中土大姓,以实云南”。《永昌府志》载:“明初,迁江南入居此地,故其习尚与江宁相仿佛,是以俗号小南京。永昌即今之保山。明代到保山做官的多是些江苏一带的人。:《徐霞客游记》称:“景泰中,设镇守。弘治二年,设金腾道。嘉靖元年,巡抚何孟春(彬州籍,江阴人),巡按御吏陈察(常熟人),疏革镇守,设永昌府,立保山县,改金齿指挥使司为水昌卫府,领州一,(腾越)二县,(保山,永平)仍统潞江安抚司,凤溪、施甸二长官司。”&& 不独保山如此,楚雄,大理也有类似的情况。西地居民,也大都由江南移来。《楚雄县志》载:“县邑自前明洪武十六年傅,沐平定后,留兵戍守,太祖又徙江南闾右之民以居之。”至今保山仍多江南人。《大理县志》说:“明成化十二年,设兵备进驻洱海,以后移民实边,”“阅百年,而生齿日繁,流寓日众。”&& 我们对于明代从内地移民到云南的资料,掌握得极少。详细事实,史无专记,在地方志中可窥见一些零星史实。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明代三百年间,通过移民的方式,流入云南的户口,为数不会太少。如洪武二十年冬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屯云南。”(《洪武实录》卷186,页3) 朝代更替和流亡&& 这种情况以明末清初为最多。顺治14年,永历帝入滇,宗室遗民随着他由曲靖到昆明的很多。据《滇南杂志》中的《永明外纪》记载:帝于顺治十六年西走永昌时,随行之众,不下四千,自永昌入缅时,官员随行者四百余,侍从遗民则有三千以上.失败时,尚且如此,初入滇时,来的为数当更多了。吴三桂在云南,以“复明”为号召,许多人都看不清楚他的狼子野心。由于当时“人心思汉”,受其蒙蔽,中原人士响应入滇的很多。 江应梁从《太祖实录》中收集的调兵记录如下: 洪武二十年(1387),派鞑靼官军往戍云南。 洪武二十年(1387),八月诏四川都指挥使司选精兵25000人,给军器农具,往云南品甸屯种。 同年九月,调湖广军26560人,征云南。 同年九月,令靖州五开及辰沅等卫新军选45000人,往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屯云南。 同年十月,调陕西山西战士56000多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调楚府护卫兵6000人,赴云南听征。 同年十月,诏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土军33000人,征云南屯种听征。 洪武二十一年(1388),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33000,屯戍云南。 同年六月,发河南祥符等十四卫骑军15000,往征云南。 在这十次的记录中,可见当时调往云南的人数已达23万之多。曹树基认为这些调入的军卒有几种解释方法:其一,这些军卒在军事行动结束后即调回原地,尤其如陕西土兵,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留在云南;其二,一些邻近地区调入的军卫,在云南戍屯其原有的统辖关系并不会改变,如四川的军卫,在云南屯种,是很正常的事;其三,一部分军人充实云南卫所人口,也加入云南卫的计算。 在一些没有设卫所的地区,也仍有军籍移民的分布。澄州府不设卫所,但开屯很多;广西府也是如此。除了开垦的地区外,还有一些堡、驿成为军人聚居之地。 因此从云南屯田开始,拓展到卫所的设置及田地的开垦,其卫所兵的来源有从征、归附、谪发等方式,更有从陕西、湖广、四川等地徵调而来的。 民屯与商屯 明王朝建立之后,将人民从内地稠密之地迁徙至人疏之地,以调整土地之分配,开垦荒芜之地。而民屯与军屯差别,即在于民屯属领于布政司,而军屯属于卫所。洪武十七年(1384)迁中土之大姓入云南,而其主要分布在靠内地区的府、州、县; 所以也有「原籍南京」的普遍说法。 而在其他移民的活动中,还包括因罪谪戍的官吏或百姓,当时民间有一句口头话:「充军云南」;再加上洪武二十年(1387),曾命户部自四川永宁至云南沿途设置驿站,每驿存有250石的米粮,给予谪戍云南的犯人使用。 而这些谪戍者有的就留在云南生根; 有的则仍回原籍并未落籍云南。这些从当地一些有家谱可考及志书记载中,仍不讳言其先祖为充军云南而来的。在云南的移民活动中,还包含一批民籍移民的人,这是由商屯引发的。因边区驻军多,又处于缺粮地区,不足供应,因此招募商人在指定的地区,用粮食换取盐引,凭盐引到产盐地取盐,这个方法称为「开中」,因此商人出资招募内地的农民到开中的地区去种植粮食,长久下来,成为移民。 到洪武二十年(1387),粮食仍不足,因此再招商人纳米,之后依需要,重定盐米比例,减低纳米数,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屯量,以后一再减少纳米数量大力招募商人,到后期反造成当地米产过多与市场价钱的悬殊现象,这个现象表示此地域外地移民已达相当数量,即使商屯废除,这些耕种的农民也不会回归原籍 从上面的资料看出,明洪武年间进入云南的总兵力累计达到四五十万以上。战死沙场的、被瘴气毒死的估计不少于20万人。蒙古兵可不是吃素的。另外,我看到过一个资料说:缅甸拥有战象的10万大军曾向明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明军一开始有所失利,后来沐英率领几十万大军用大炮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且征服了缅甸。到明朝后期,缅甸脱离了中国的统治,这是后话。
三峡移民非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摘录)&& 明朝初年实施大规模移民,一部分是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实行,或通过军事驻防的方式安置,大部分是通过官方给予优惠政策的方式引导实行的。主要有:将江南的富户和无地农民迁至今安徽凤阳一带;将各地官吏、富户、工匠、士兵等迁往南京;通过设立卫、所的方式将军人及家属迁往全国各地驻防,最远的到达云南、甘肃等地;将从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军民安置到北方各地;将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的边民迁往凤阳;从山东、江西等地移民于凤阳;山西人口被迁往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江西百姓迁往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苏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人口迁入四川;军民移民总数达1100万,约占总人口的16%。即使只计非军事移民,总数也有约700万,超过总人口的10%。
330万移民大规模减员的原因分析: 1.战死(军人) 2.病死 3.累死 4.被瘴气毒死(军人居多) 5.以解手为机会在路上逃跑了 6.有一部分军人调往其他省继续打战
安徽省安庆市有海口镇,云南昆明市西山区也有海口镇。 安徽省安庆市有海口镇,云南澄江县也有海口镇。 上海市崇明岛上有向化镇,昆明市有向化村。 上海市崇明岛上有日新镇,昆明市有日新村。 江西省有排山县,云南玉溪有排山营。 安徽省巢湖市有汤池镇,云南宜良县也有汤池镇。 安徽省舒城县有汤池镇,云南宜良县也有汤池镇。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有杨桥乡,云南省嵩明县也有杨桥乡。
江西人说老表,云南人也说老表。看来祖籍江西的云南老表也不少。 江西省分宜县有杨桥镇,云南省嵩明县也有杨桥乡。 湖南省衡东县有杨林镇,云南省嵩明县也有杨林镇。沐王府统治云南长达250多年,与明朝相始终。 安徽省有龙山县,云南省龙陵县有龙山镇。 安徽省天长市有新华乡,云南省鹤庆县有新华村。 安徽省滁州市有永康镇,云南省永德县有永康镇。 安徽省蒙城县有立仓镇,云南澄江县有立仓村。
明代云南沐王府&&&&&&&& 云南沐王府是一段短小、相对独立,而又给人田园牧歌气息的历史。沐王府的奠基人是沐英 (一三四五 - 一三九二), 安徽凤阳人。 小时双亲亡故,明太祖朱元璋(一三二八 - 一三九八)将他收为养子。 开拓边疆数千里,洪武十年(一三七七) 被封为「西平侯」; 因平定云南有功, 留守开发西南边陲,死后追封「黔宁王」, 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承袭「黔国公」的爵位。&&&&&&&&&&&& 翠湖原是滇池的一个沼泽水湾,由于有多处地下水出露,又称九龙池,到明代再筑昆明城池,将翠湖围入了城中,渐渐修建得有些规模。 明朝镇守云南的“国公”沐英先在此种柳牧马,欲学“柳营春试马”的周亚夫细柳营,后来以此地为别墅,增亭台楼榭,延续至明末,大西军入滇时以之作为刘文秀的“蜀王府”。吴三桂来后又据以扩建为平西王府,至其败灭。&&&&&&&&&&&& 沐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有刘白方苏四家将。明朝灭国的时候末代皇帝桂王逃到云南昆明,沐英的子孙沐天波和四家将的后代保护桂王到缅甸,沐天波更代主而死。其时清朝开国不久,人们普遍怀念前明,特别是江湖人物,更将反清复明为己任,所以对这些人都十分敬重。
湖北襄樊市有潘家湾,云南昆明也有潘家湾。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有西山镇,云南昆明有西山区。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有西山镇,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也有西山镇。 南京有兴隆村,云南昆明也有兴隆村。&&南京有西华园,云南昆明也有西华园。浙江杭州市有南坝,云南昆明也有南坝。 浙江杭州市有河南村,云南昆明也有河南村。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有花山镇,云南省沾益县也有花山镇。江苏省连云港市有丹霞村,云南昆明也有丹霞村。 湖南新田县龙泉镇,云南易门县也有龙泉镇。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有山头镇,云南玉溪有山头村 湖北省罗田县有凤山镇,云南凤庆县也有凤山镇 湖北襄樊市有王家营,云南呈贡县也有王家营。 湖南湘乡县有东山镇,云南曲靖也有东山镇。 湖南省平江县有安定镇,云南元江县有安定村。四川省安岳县有石羊镇,云南大姚县也有石羊镇。 湖南湘潭县有河口镇,云南有河口县 江苏东台市有安丰镇,云南省安宁市有安丰营
入 滇 路 线 &&&&& 明代以前入滇道路主要有三条:北行秦汉五尺道;西行蜀身毒道;东行通京大道。 &&&&& 1、秦汉五尺道(由川入滇道)。为开发打通西南夷部,秦汉时凿通,起点为四川宜宾,终点为云南曲靖。为滇境第一条连接中原内地的官道。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被川滇公路取代。因地处云贵高原,沿途悬崖陡壁地势险峻工程艰巨,仅宽4—5尺容人马通过,故名。具体路线为 宜宾—昭通—威宁—宣威—曲靖 &&&&& 2、蜀身毒道(滇缅印度道)。亦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晚于五尺道。南诏国、大理国时期渐次完善贯通,设驿站,可通东南亚至身毒(印度)。如今的滇缅公路,修于1925年,抗战吃紧的1938年突击通车,由昆明至畹町边界全长959公里,其基本走向同古道,多处路段甚至完全重合。 &&&&& 具体路线为 成都—西昌—楚雄—大理—保山。 &&&&& 3、东行通京大道(由黔入滇道)。此道路于云南历史,尤其是“汉民入滇”历史最为重要。它既是当年沐英率数十万明军与元朝大军争夺云南大决战之兵家必争处,又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绝后“明洪武百万汉民大迁徙”移民入滇通行之路。因其从东至西横贯云南全境,可东达京师,西达缅印,故云南民间多称通京大道。杨升庵充军云南即行此道入滇。 &&&&& 全程分为水路陆路两大部分。先自南京乘船沿长江水路航行30余天,抵湖南武陵(常德),再上岸转陆路抵云南。 &&&&& 具体路线为:先水路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武昌——湖南洞庭湖畔的武陵(常德) 再上岸转陆路常德—怀化—源州(芷江)—新晃—贵州凯里—贵阳—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昆明)—再转省内各府、州、县。 &&&&& 六百年前先祖入滇,明兵所行走的极有可能正是这条道路。名曰通京大道,实则并不好走,崇山峻岭险境环生道途崎岖,比蜀道更难行进。 &&&&&&&&& 南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富源—沾益—曲靖—云南府—河西曲陀关。 &&&&
在对云南历史略为追溯后,有必要对屯兵由来和背景作些了解。“兵屯”即军屯,为我国古代屯田制度中的一种。即入滇大军在平定战乱,镇守交通要地的同时,为减轻朝廷负担,缓和军需后勤供求矛盾,让驻军中的部分将士就地安家,不再随军调动返回中原。这些“屯田”兵士自此一手拿枪,一手握锄,“三分耕种七分操备”,有战打战无战务农,以兵养兵自给自足。此法中原王朝汉代即有之,以后历代效仿,明初洪武年间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高峰,短短10年内奉命入滇屯田内地汉人竟达百万以上。通海一带交通要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为元末明初云南省率先实行屯田区域,今日之人口密度居全省县级前列。 当时军队屯田组织严密、强制性极大,参屯者“军世皆藉”。一旦从军终身为伍,世代继承,本人病故、阵亡、残废,必由其子继承。没有现在的转业退伍,定期服役年限之说。入屯军士,哪怕其后无子无孙,远在中原万里之遥的原藉,与其有亲属关系的生男、婿等人也得补上,以确保长期延续。 &&&&& 另外,为维护世袭为兵制度,让入滇屯田士卒安心镇守不思返乡,又建立“军户”,即屯田戍守者必须结婚成家,否则将被革除。原藉有妻室的,朝廷派专人护送入滇;无妻者可在当地择偶成婚,如当地找不到者,概由其原藉老家代择配偶送入云南屯地完婚,建立军户。绝不许再返回原藉。就连兵屯者的子孙,都要听候调遣,不得以转户,入赘,寄藉等方式逃避,否则必受惩处。 &&&&& 十分严格的“军世皆藉”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清朝两百多年仍保留了明朝建立的绝大部分军户,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建立,这些历经500多年的军户们才得以完全脱离军藉,变为普通民户。他们先一人入滇,再变为“军户”,又代代相传,至今已发展到数百户,数千户,其一人之后已达数千人。
元代云南人口无考,明初为两百多万人。超过百万之巨的中原汉民入滇,加上占全国军队总数1/4的军队入滇“镇守”,风调雨顺,土地肥沃,适合居住的坝区良田皆多为入滇汉民所有,由汉民族取代土著彝、白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今日云南16个地州,129个县近四千万人口中,三分之二均为汉族,通海县361个自然村30万人口中,汉族占26万以上,皆源于明初“汉民入滇”结果。 &&&&& 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先祖当年入滇的情形。先为伍随军,一路征战来到云南,战事平定后作为屯兵者派驻通海,居今秀山脚下余家巷一带,或就地择婚,或由山西静乐原藉择偶送入滇完婚,之后世代沿续“军户”,尔后出于分家或什么原因再移居至河西四街;明清两朝代余姓主体多为“军户”,至清朝被推翻,民国取代,余氏十六、十七世孙们才得以脱离军藉变为民户,专事农耕、商贩、织布、染布;此后朝代政权更迭,天地轮回,多有战乱及人祸天灾,直到我等十九世孙诞生前后建立新中国,得以告别兵荒马乱享太平时日半个世纪。
今日通海乃至全云南广大地域,凡地名称铺、哨、关、站、营、旗、卫者、均和明初大规模汉民入滇直接相关,是当年屯田者聚居地或大军安营扎寨之处所。如通海一带的义广哨、中铺、大营、小营、解家营、以至大名鼎鼎的曲陀关,地名均来自六百年前的汉民屯田。
到了明朝开国,朱元璋派大将沐英、蓝玉、傅友德征伐云南。明洪武十四年,击破元军,攻入鄯阐城,逼梁王一家百余口跳海自尽。明朝的开国将军们决定“另起炉灶”,重建昆明城池。他们还带来了随军的当时大明帝国著名的风水专家——汪湛海。这位可与国师刘伯温比肩的大堪舆家,一到昆明,以极权威的南夷经略特派员的特殊身份,身体力行,亲历亲为。他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定范围,经八年之惨淡经营,功始告成。
在汪湛海的指导之下,沐英把昆明城建成了一个灵龟的形状。大南门是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分别是龟的四只脚。汪湛海还在五华山右脉一个瓜形高地定下罗针,说此地地气最为旺盛,所以后来就建了巡抚公署,主理云南政事。从此,五华山成为昆明主脉,正义路作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云贵总督府、巡抚衙门、布政司、蕃台、臬台、粱稻署等衙门依次坐北朝南,一字排开。土地庙、城隍庙,圆通寺、武王庙等寺庙都按这个风水走向布局,昆明城池的格局由此形成。
城将要建好时,汪湛海又特制三块石头,在上面刻了“五百年前后云南胜江南”,“万事云南占先机”的文字。就这样,北走蜿蜒的长虫山与昆明城气脉相连,形成龟蛇相交之势,使得昆明有了一股天造地设、山长水远的气势。 明朝的昆明城是汪大师的绝作,现在补授他昆明最高荣誉奖、昆明之“荣誉市民”的称号应一点都不为过。
军屯归云南都指挥使司管理,民屯和商屯归云南布政使司和云南提刑按察使司管理。
沐王府负责监督三司,三司也可以监督沐王府。相互牵制、相互制衡。防止形成割据一方的诸侯。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对盘踞在云南的元蒙势力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况且,当时的银矿多数在云南,谁也不愿意钱袋子被别人攥在手里,只苦于云南地处偏远,道路险阻,进兵困难,所以,朱元璋一直采取招抚的政策,但梁王却拒不降从。不仅不从,梁王还公然将朱元璋的使者斩首,并且还年年遣使到漠北,朝拜退守在那里的元顺帝。朱元璋越是恨之入骨。&&&&&& 公元1381年,朱元璋亲自制订战略,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统领大军30万,浩浩荡荡地直奔云南而来。&&&&&& 蒙古贵族对汉族百姓层层压榨,课以繁重的荷捐杂税,云南百姓苦不堪言,早就忍无可忍,如今听说明军前来讨伐,人人拍手称快!就连蒙古军队中的许多汉族子弟,也纷纷倒戈,蒙军军心极度不稳,朱元璋的大军很快就逼近了昆明城。&& 说明云南早在元朝时就有少量汉族居住了,并非完全没有汉族,只是数量稀少没有影响力罢了。元朝时期,云南的一些水利工程就是汉族工匠修建的。
白石江是南盘江的支流,全长3l里,由东向西穿回曲靖坝子南北两翼。江流距曲靖城一公里,中上游地势险恶,是古代北行古弹道和普安路(东行古驿道)的交汇口,历史上是曲靖的咽喉要塞和打通云南的必经之地。
在麒麟城北火车站附近,有一条今天看来并不起眼的小江—白石江。白石江是南盘江的一条支流,全长31里,由东向西迥护着曲靖坝子的南北两翼。 &&&& 然而古代的白石江却不是这个样子,它宽阔,浩荡。一直是曲靖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明洪武元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将元顺帝赶到了大漠以北,自己很威风地坐上了龙椅,然而让这个皇帝大伤脑筋的事是。云南这个叫把匝刺瓦尔密的梁王凭借着边疆山高皇帝远,一直没把这大明王朝放在眼里,仍然与北部边塞的元朝残余势力遥相呼应,权属上仍旧臣属于“北元”。 &&&&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随时都在虎视眈眈地望着他的宝座,企图取而代之,这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对于这些地方,朱元璋不是没有想法,只是,这里的问题太复杂,,西南夷地区,从秦汉以来就一直是朝廷非常棘手的地方。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聪明人,在对待云南夷人的办法上最后也是以夷治夷的办法。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更是一个不能小看的昌盛时代,然而,一个小小的南诏王国一样让大唐的军队屡次败北。把匝刺瓦尔密有十万军队,这当然算不了什么,云南交通落后,大军行动困难这也不是问题,让人头疼的是遍布全滇的那些土酋部落。解决这里的问题不能按照常规。 &&&& 朱元璋经过几年的慎思,最后决定采取的方法还是“云南僻远,不宜烦兵”。他先后数次派出使臣去召谕梁王,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边疆问题。然而,梁王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仍然自恃僻远,朝廷无奈其何,拒不归顺不说,反而将明王朝派出的使臣杀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失败之后,只好采取最后一招,武力征讨。《明太祖实录》记录了朱元璋对大臣们所说的一段话,“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刺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 &&&& 这是1381年9月的事,这时候,这位明太祖已经上任13年之久,这时候大明王朝的地位也基本得到了巩固。于是,他亲自部署,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调集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先从水路循江而上,穿过八百里洞庭湖,从武陵踏上陆路,沿着东行古道过湘西、进贵州,走过雄峙在滇黔交界处的胜境关,于这年十二月,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逼近了曲靖,终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白石江战役。 &&&& 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在明军逼近曲靖之前,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精兵十万屯于曲靖北郊的白石江拒敌。六百年前的曲靖白石江当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的白石江只是空留了一个江名,狭窄的河沟里只有几汪黑色的臭水浮着,看不见水流荡荡,看不见渔翁垂钓,看不见舟揖拨浪。 &&&& 古时候的白石江是真正意义上的江,那个冷冷的初冬的一天,明军距离白石江还有十余里的时候,宽阔的江面上突然起了大雾,浓雾像棉团似的先在江面上滚动,然后,又上江岸, 越过树丛,在更广大的田野上泛滥开,一个世界就让雾笼罩着,充填着。几米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明军大喜,这是天助我矣。明军就这样趁着大雾的封锁,悄悄进入了白石江的北岸。金鼓齐鸣,达里麻哪里想到会是这样一种局面,连忙仓惶应战,久经沙场的沐英这时候一面令全军鸣金击鼓,作渡江之势,一面派部分善游的勇士“将旗帜征鼓,从上流先渡,循山而出其阵后,吹铜角以张声势,于山林深谷间,树旗帜为疑兵”(诸葛元声《滇史》)。达里麻果然中其计谋,急令后军为前军御敌。主帅傅友德则乘势“麾兵进战,矢石齐发,呼声动天覆地。战罢数合,(沐)英纵铁骑捣其中坚,敌众披靡,遂而大败,生擒了达里麻,俘其兵众万计。友德悉抚而纵之,使其各归其业。夷人见归者皆喜慰,而军声皆振,遂平曲靖,留兵镇其地。友德自率众数万捣乌撒,分遣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师趋云南。”
《明太祖实录》里这段精彩的描述应该是当时这场战役的真实写照。这一战役消灭了盘踞在云南的元梁王的主要残余势力。打开了通向云南的通道,明军据此一鼓作气,继续进军昆明,直捣把匝刺瓦尔密的老巢,这时的梁王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锐气,他深知昆明难保,自己命在旦夕。只好领其左右百余亲信逃往滇池岛中,后来自杀在这个美丽的小岛之上。明军夺取昆明之后,接着又平了乌撒、大理,两年后,云南全境最终归服于明王朝。 &&&& 云南曲靖的重要历史事件-白石江之战,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顺帝被朱元璋赶到大漠以北,但仍保有残余势力,史称“北元”。云南被控于梁王把匝瓦尔密之下,臣属于“北元”。明王朝初建之际,尚无力以武力征讨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便想用政治方式来统一云南,故派使臣王祚、吴云先后两次来到云南招降梁王,但两名使臣均遭梁王杀害。朱元璋政治招降、和平统一云南的策略宣告失败。 &&&& 经过十数年的苦心经营,明王朝囤力逐渐强盛,统治逐渐稳固,具备了征服云南的实力,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征南大军出师之日,朱元璋亲自带领满朝文武为出师将士饯行。长江之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循江而上。军行之处,所向披靡,十一月克普定,十二月下普安,年底逼近滇东重镇——云南曲靖。梁王把匝瓦尔密获悉明军到来,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领精兵十万屯于云南曲靖北郊的战略要地——白石江以拒敌。明军日夜兼程,迅速逼近白石江。当明军距白石江还有约五千米时,忽降大雾。明军乘雾疾进,雾散之时,已抵北岸。达里麻恍惚中以为明军从天而降,仓皇应战。 &&&& 白石江江宽仅里许,水浅的地方甚至徒步可以涉水。沐英一边虚张声势,令全军鸣金鼓,作欲渡状;一边暗遣数百名游泳高手,携旗帜征鼓,从上游先渡江,沿寥廓山一带,绕到元军阵后,吹角擂鼓,于深林中树旗为疑兵。达里麻果然中计,急换后军为前军御敌。傅友德、蓝玉、沐英则乘势挥师渡江,抢登南岸。顿时,矢石炮铳齐发,呼声震天动地。沐英身先士卒,冲人敌阵。最后达里麻被生擒,俘获甲士两万,马万匹,横尸数千米,元军全部覆没,云南曲靖为明军所占领。白石江之战,是平定云南的决定性战役。 &&&& 白石江元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昆明,梁王自杀。右丞相观音保等举昆明城投降。明军人城,肃清元朝残余势力,云南全境归顺明王朝,至此明统一了全国。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石江之战,是明朝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次大战。
明攻取云南之战[转帖] 会员 hefeng1966 发帖于 中国历史 && 明洪武十四年(1381)秋至十五年春,明军消灭元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作战。 &&&&&&&&& 明建国后,元梁王把匝□瓦尔密等,继续占据云南。朱元璋先后遣使招降,均被梁王所杀。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决意用武力攻取,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步骑30万征云南。九月二十六,明军进至湖广(约今湖北、湖南)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都督郭英领兵5万,经永宁(今四川叙永)南下取乌撒(今贵州威宁);一路由傅友德率主力25万,经辰州、沅州(今湖南沅陵、芷江),占普定(今贵州安顺),直趋云南。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10余万,至云南东部门户曲靖抗击。
十二月十六,明军乘大雾进抵曲靖东北之白石江。达里麻隔江相望,大为震惊。傅友德采纳沐英出奇制胜的建议,佯作正面攻击,另派兵一部从下游渡江,秘密迂回至元军侧后,在山谷间竖旗击鼓,元军顿时混乱。此时,沐英令勇士先行泅渡,主力乘势过江,又出动骑兵捣其中坚,俘获达里麻以下2万人。傅友德占领曲靖后,分遣蓝玉、沐英率军进攻昆明,自率兵数万北上,以策应郭英进攻乌撒。十二月二十二,梁王逃离昆明自杀。次日,明军进抵板桥(今昆明东),元右丞观音保出城投降,蓝玉等整军入城。与此同时,郭英率军到达赤水河,元右丞实卜引军抵抗。傅友德率兵来援,实卜闻讯仓皇南撤。傅友德军进占乌撒后,实卜复率部争夺。明军依山为营,乘势攻杀,大败元军,并克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直达毕节,附近州县望风归降。 &&&&&&&&& 十五年闰二月二十三,蓝玉、沐英率部攻大理(今属云南)。大理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南北有上、下两关,地势险要。首领段明之弟段世,聚众扼守下关。蓝玉等到达品甸,先派王弼部由洱水进攻上关,钳制段世兵力;夜半,又遣胡海部出石门渡河,绕到点苍山后,攀援而上,竖立旗帜。次日拂晓,明军进抵下关,守军惊乱。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将士紧随,杀进关内,与山上士兵两面夹击,攻占大理,俘获段世。不久,明军分兵攻取了云南全境。 &&&&&&&&& 此战,明军正确分析判断敌情和地形,避实击虚,出其不意,较快地取得了胜利。
关于移民者充军者入滇旅途之艰难情形,实为今人难以想象,史书屡有记载。诸葛元声《滇史》收录的明洪武年间六品四川阆州太守之妻,因夫耿直反被诬罪、充军至云南金齿(保山)。行前夫屈死子病亡,悲戚无奈,仍孤单一人赶赴边地“罪充”。旅途中,宋妻愤而在湖南武陵一个邮亭驿站墙壁上题写了一首108句七言长诗诉其心迹,悲极惨至催人泪下,被过往朝廷官员传抄入京以至打动了元璋皇帝,下诏免其原罪。 &&&&& 宋氏《题邮亭诗》中道明了宋氏籍贯,戍滇原委,入滇路线,旅途情景,行程时间。戴罪充军者,出发前先要受杖刑或苔刑皮肉之苦才可上路,且身穿罪服,肩负刑具,三斤重的铁枷锁连着一丈长的绳索,爬山涉水、翻山越岭苦累不堪言状。明都南京到流放地金齿,全程水路五千余里,陆路亦此,总计有万里之遥,“万里遐荒要亲走”。其中南京至常德水路30天以上,常德至沅州近千里陆路,沅州至云贵交界处1900里,云贵交界至金齿2700里。途中穿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7省,整个行程需6-7个月甚至更长。《题邮亭诗》较长、略之、仅作背景参考。 &&&&& 想当年入滇者,不论罪充、谪戊、流放、迁涉、他们所行走的是同一条险恶之路,生死之路。他(她)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丢官弃职、饥饿伤病、野兽侵袭、日晒雨淋、风吹寒冻,加之绳索枷锁折磨、押送者的凌辱等等。其中病死、摔死、瘴疬绝身,致伤致废者不计其数。 &&&&& 先祖为随军入滇,无罪之身,条件比罪充流放者要好。然一无名小卒,无马无轿,身背行囊肩扛刀枪,凭双脚一步一步走过数省,行军作战,万里征程多艰险。名为随军,实则与充军,流放者走的是同一条生死未卜,有去无回的不归路。真可谓殊途同归。 &&&&& 据考,元末明初全国性大移民集结出发地有二,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云南地广人稀,汉民太少,为大移民屯田的重中之重,徙入汉民最多,其它边地省份亦有。实际上军屯、民屯、商屯皆属移民范畴。当年应天府柳树湾地名遗址今皆无存,柳树湾当年为一小村庄,后因修建明王宫六部都城,被举村迁住他地。高石坎乃今日南京市御道街附近的石门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历经千年至今仍保持原貌,躺卧横生,早已枯死的千年主干上又长出第三代新枝,倍受世人关爱。 &&&&& 百万中原内地汉族军民迁徙入滇的必经之路,‘由黔入滇古道’,今云南省内仍存富源县境内数段当年以石块铺就的山间栈道,光滑发亮的石头上残留的马蹄迹印仍可辨别,“八卦树”文革期间被砍去七棵,今幸存一棵;此树,朝向云南一面的树身身染黄灰,而朝向贵州的另一面则身披青苔,堪称一绝;古栈道上的古驿站、古墙堡、石虬亭亦恢复数处,均为省级保护文物,2003 年11 月,笔者曾到此地一游,并撬取古驿道石头一块带回留念;今日省城昆明郊区的板桥镇,即为元末明初出云南府第一驿站板桥驿。
评 析 &&&& 此役,朱元璋用将得人,方略周密,自始至终基本按照预定方案行动。明军在作战行动与兵力使用上做到了主攻、助攻和佯攻并用,虚实结合,行动迅速,出敌不意,避实击虚,终获全胜。如明军抵近白石江前突遇大雾,其指挥官能立即利用这一自然条件的变化,挥军急进,增加了行动的突然性;郭英部进抵赤水河时正赶上河水暴涨,郭英认为“贼恃水险,不意吾济”,遂督将士斩木为筏,乘夜渡河,当地土著武装闻风惊溃。
明朝在开国二十多年间,对北元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征讨,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然而他们知道,这离彻底消灭蒙古势力还差得很远。蒙古的军事力量虽然在元朝后期一度衰败,但是一旦回归草原,蒙古人很快就恢复了昔日剽悍勇武的素质再次表现出吃苦耐劳、能征惯战的特点。同时,明朝大军尽管三五次深入北方作战,可是由于后勤、生活习惯诸方面原因,并能永久占据草原地区。北元一蒙古终始是明王朝的巨大威胁。《明史·兵志》说:"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主要就是指对北方蒙古防御而言的。为了保障北方边境的安全,明朝在一系列军事胜之后,在能够控制的蒙古地区和蒙明边境建立了许多设置。这些设置,有的旋设旋灭,有的长期存在并有所变化。 && (一)设立羁縻卫所。这类卫所以降附明朝的首领为都督、都指挥使、指挥使、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自己管理内部事务定期向明廷朝贡。蒙古地区最著名的是泰宁卫(今吉林洮安一带),初以辽王阿札失里为指挥使;福余卫(今齐齐哈尔一带),以海撒男答奚为指挥同知;朵颜卫(今绰尔河流域),初以脱鲁察儿为指挥同知。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统称兀良哈三卫或朵三卫,一直存在至明朝末年。在三卫的的西北面还曾设立斡难卫(今鄂嫩河流域)、坚河卫(今额尔古纳左旗根河一带)、海剌千户所(今海拉尔一带)、哈剌孩卫(今哈刺哈河流域)等,这些卫所在设立后不久都消亡了。在今包头、呼和浩特、集宁地区一度设立官山、失宝赤、五花城、斡鲁忽奴、燕只、瓮吉剌等千户所,随着蒙古势力的逐渐南下,这些千户所也很快消亡了。 && 在明朝的西北地区,即今甘肃、青海西部,以及新疆东部先后设立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罕东左、沙州、哈密等八卫。 && (二)修筑长城壕垣。从鸭绿江起,沿着今抚顺;昌图,辽河下游、黑山、义县、山海关一线,修筑了壕垣。东从山海关起,西至嘉峪关,经过十八次大兴土石,修筑了长城,称为边墙,其中宣化、大同之南还修筑了内长城,称为次边,这就是今日见到的万里长城。这些化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而修筑的长城和壕垣,基本上都是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南下。 && (三)沿长城壕垣设置重镇,派驻重兵。自明初至中叶,明朝先后设置了九个重镇统领前线军士,这九个重镇统称九边镇,即:辽东镇(治广宁,今辽宁北镇)、蓟州镇(治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西北)、宣府镇(治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镇(治所在今山西宁武)、延绥镇(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宁夏镇(治所在今银川)、固原镇(治所在今宁夏固原)、甘肃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各镇都有总兵官、巡抚,数镇之上还有总督。这些封疆大吏统领的兵力,有几十万,约占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如此众多的兵力,当然基本上也是为了阻止剽悍的蒙古骑兵南下。
南北对峙的开始 && 统治全国的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贵族仍然企图重新入主中原,不断组织力量反攻。明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蒙古采取征讨和招抚并用的策略。其结果,双方都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 北元初期,蒙古贵族依靠的力量主要有三枝: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率领十余万军队,占据山西、甘肃方面。北元丞相纳哈出拥二十余万众据守辽东。元梁王管辖之下的云南还有十余万军队,策应北元皇帝的军事行动。此外,北元与东面的高丽、西面的畏兀儿地区仍旧保持着政|治经济的联系。
元代初期,新征服的大理国旧地一片混乱。至元十一年(1274),忽必烈考虑再三,决定把亲信赛典赤·瞻思丁派到云南,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主持云南大计。&&&&&& 赛典赤来到云南之后,采取措施,迅速稳定了人心,稳定了局势。赛典赤还撤消了军事管制体制,正式建立云南行省,列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 &&&&&&&&& 经过赛典赤苦心经营,云南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不仅稳定了忽必烈的后方,还有力地支援了元军对南宋的战争。就在赛典赤死前一年,忽必烈终于攻灭南宋。云南和中国南方、北方一起,重新熔为一体。&&&&&&&&&&&&&&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云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元军以云南为基地南北夹击,灭掉了南宋。如果南宋能够控制云南的话,还可以多维持几十年。
由于经营工商业,流寓在云南的也不占少数;大多为四川,江西、两湖,闽,广诸地的人。《昆明县志》载,“县城凡大商贾,多江西湖广客,其领当帖设质库者,山右人居其大半。”可见当时在昆明经营当铺业的多是山西人。不仅昆明一地如此,其他各县也是如此。
云南多流寓的内地文人。如浪弯(即洱海)的何巢阿,昆明的唐泰,永昌的闪人望等。这些流寓在云南的文人,当徐霞客游滇时,都和徐氏有来往。至于流寓于石钟山的李元阳,西华山的杨升庵,那更是鼎鼎大名,人所共知的了。
洪武时,封其宗室子弟于云南。如岷王封于云南后,大兴土木,营建宫室。洪武二十七年冬十月,始“罢建岷王宫殿。”再如周王,原封于河南,今开封龙亭即其王府旧址。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崩,……未几,果有言周王不法者”,“驱迫王及世子阖宫皆至京师,削王爵为庶人,迁之云南。”(《太宗永乐实录》卷1,页3—4)这样,周王朱梗和他的后代也都落籍在云南昆明了。此外朱埔次子朱有勋(汝南王)也居住在大理。至今大理,尚有朱氏后裔。
总上所述,当时各种屯田,几乎遍及各省,屯种面积估计约在一百五十万亩以上,占当时登记在册的全省总耕地面积将近一半。为促进这些地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因而,屯田的开设,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加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一些外地移民,留戍家属、仕宦落籍、谪迁后裔、工商流寓,宗室藩封等等,这一大批从内地来到云南的人民,必然会给云南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带来极深远的影垧。
由于大量土地的开垦,许多在云南历史上有名的水利灌溉工程都在这时得到兴建和整修。宜良坝子的汤池渠水利工程长达三十六里,是一万五千名屯军凿的,昆明南坝闸工程的兴建,做到了“田不病于旱防。”再就是滇池海口的疏浚工程也一再整修,使整个滇池平原摆脱了“每岁秋夏,雨集水溢,田庐且没”的灾患。例如昆明县(拓东城)横山水洞,“引泉以灌入村之田”,《滇记》称:“隆庆六年左布政陈善始成是役,溉田四万五千六百余亩’。再如漠池地志称:“明初傅友德,沐英驻守云南,皆事屯田,而滇池之水,皆首为灌溉之利。”又如邓川的弥苴怯江堤,就是“东堤军屯修筑,西堤里民修筑.”当正统十三年时,邓川的“湖尾沟渠淤塞,以致水不能泄,禾苗淹没”,幸得“州、卫军民相兼疏浚”。宾川鸡足山南的上仓湖,最为幽胜,居民有灌溉之利。这些水利事业的典修,不仅灌溉着屯田,也促进了广大云南地区生产的发展,所谓“军民俱利”。这是谁也不能抹煞的事实。
除灌溉系统的发展以外,交通驿路也取得了重大成绩。如洪武二十九年,“修峨嵋至越 道途毕工”.(《洪武实录》卷 246)洪武二十七年修《寰宇通衢》书成,“其方隅之且有八,……西南距云南金齿,陆行为里六千四百四十四,马驿一百。水陆兼行为里八干三百七十五,驿一百一十三。广西云南之各二,……云南水马驿九十六,为里七千二百, 马驿八十三,为里五千二百七十五。”(同上,卷 234,页6至7)交通的发展,为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及分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如洪武二十六年,赖镇在景东就“置廨舍邮驿仓库,又立屯堡”达到“军民相安”。
(同上,卷225,页4至5)同时,也扩大了边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如云南的三七传入中原并得到了总结。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和矿业也有了进步。大理西郊点苍山生产的玉石,作为各色各样工艺品行销全国各地。此外如矿产;虽在云南已早被采掘,但是,大规模的开采还是从明代开始。如铁,钢,银等开采的主要技术力量却是来自军匠。根据云南地方志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上的记载;两相比较,云南腹地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已基本上达到了全国的水平。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也有了进步。定期集市在各地普遍建立,“四方之货一入滇,虑无不售。”云南史上,向以“贝”为货币,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云南购物也以白银为主币了。如洪武十九年二月,命许英“赍白金二万二千五百两往乌撤等处市马。得马七百五十五匹。”(《洪武实录》卷177,页2下)“贝”终退居于次要地位了。货币的统一更加进一步紧固了云南和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纽带。
但是,在这里必须指出,尽管明代云南商品经济已有了显著的发展,可是局限性还是非常大的。它不象沿海咆带,手工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云南,有明一代,自始至终,经济的发展,还未能为资本主义萌芽准备好更多的有利条件。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到云南火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