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不开学不适应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又开学了,家长如何才能不焦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长期从事教育治理,教育+互联网研究。陈志文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志文)新学期将至,又一批孩子走进校园。日前,一位家长找我咨询:“我应该怎么补救?做什么准备?”原来,她发现和其他家长相比,自己做的准备太少了。很显然,她非常焦虑。
  该准备什么?细说起来,需要准备的很多,但对于当下的家长,首先需要准备的是正确的理念、正确的心态,即:做一个正常的家长,粗糙一些的家长,让孩子经历自己应该经历的一切。
  这里举一个例子。日前,和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孔繁清聊天,无意间聊起了她的孩子。我能感到她充满了骄傲与愧疚。她爱人是外交官,长期驻外,她也因为工作很忙顾不上管孩子。“我也不愿意为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她说,两个孩子曾经一度寄养在外地亲戚家,最后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坚决要求回北京,央求妈妈:我们两个能管好自己。迫不得已,她请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生活,对保姆的要求也只有一条:饭要卫生,吃了不拉肚子就好。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是遵守规矩、诚实。说到这些,她的眼眶里含满了泪水。
  但两个孩子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女儿学业优秀,进入国内名校,之后申请奖学金去美国读书,毕业后进入美国高盛工作,儿子后来也出国留学,现在也在一家超大的中国公司做技术工作。这些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孩子们很贴心,平时嘘寒问暖自不必说,每到假期,女儿会给她与爱人安排好度假,羡煞朋友们。
  她说,很多人总爱问她怎么孩子,让她很惭愧,甚至是内疚:“我觉得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低了,对不起孩子们,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我说,你这是歪打正着,没有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孩子的教育上,做到了抓大放小,只抓根本与核心,让他们经历他们所应该经历的一切。在这种教养方式与环境下,孩子会比同龄人更快地社会化,他们从小就开始面对最基本的生活、学习需要,要自己用自己能找到的资源、办法、方式去面对和解决。这里面有基本的生活问题与困难,也有自己的学习安排与挑战,当然也包括校园里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摩擦、矛盾、纠纷。他们往往会有更强健的身心、更强大的内心,因为他们从小经历了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经历的一切。没有了父母的过度呵护,他们只能自己学会处理、承受。而幸运的是,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次遇到困难与挑战都是渐进式的,都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的,并伴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变得复杂,极少出现跨越年龄与心智的极端难题。这也是一个正常的人所应该经历的成长。
  关心孩子生活教育,当然是一个父母的基本职责,但过度关心,有百害而无一利。在父母的过度呵护和帮助下,很多孩子失去了正常真实的成长环境,缺失了应该有的历练。父母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全方位保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必然就差;父母给孩子千方百计择校,安排了各种学习辅导班,请了很多名师,孩子就不必也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了。同样,遇到与同学、老师的纠纷矛盾,父母亲自出面,“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包打天下,孩子也再次失去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的与人协作、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泛滥的关爱,让孩子习惯了,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他们更不会珍惜别人的爱与关心。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的过度呵护中,孩子们必然产生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就是缺失了最基本的承受压力与委屈的能力;第二,就是极端的自我自私而浑然不知。一旦进入社会,或者父母难以“长臂管辖”的其他领域,孩子陡然面临很多复杂问题与挑战,往往难以承受,摔个大跟头是小事,做出极端的事情也属正常。前几天媒体报道,北京一位23岁的男子找父亲要钱,因父亲未给,他就跳河自杀了。遇到一点不顺心、委屈,或是同学之间的矛盾,或者家长老师的批评,动辄就离家出走或跳楼自杀的中小学生不是一个两个了,值得众多家长反省、反思。
  我想提醒的是,伴随物质水平的提高,又多是独生子女,非常“6+1”的家庭结构,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众多的家长越来越神经质,却浑然不觉。
  日前,我和一个儿科医生聊天,说到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他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作压力太大,家长都太神经了,甚至很变态,医生们受不了,于是纷纷转行。有一次他值班,一个3岁的孩子感冒,包括保姆在内,大大小小6个人陪护。其实只是一般的感冒,他开了化验单,需要给孩子验血,孩子奶奶一伸胳膊说,“孩子太小,抽我的血,我也感冒了,病毒应该都是一样的”。好说歹说,最后才同意给孩子验血。
  听了这个荒诞的故事,很多父母可能都哑然失笑,但是否意识到,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些时候,有些方面自己也这般神经质过?比如,成绩的波动,分班的好坏,同学的“欺负”,老师的“刁难”等等,可能都是你因为过度的关心而放大了。
  如果你对孩子有所期望,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成长,那么,不妨就做一个粗糙的家长,做一个正常的家长,放养孩子,他不一定大富大贵,但他会很健康!
  作者为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财新私房课】中国作为世界留学热门国家最大生源国,留学低龄化也愈演愈烈。然而国外到底安全吗?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做什么样的规划?如何才能进入名校? 这些答案,您都可以在财新私房课本期系列课程里找到。
  课程详情: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我是一名高中的学生、我不想读书了,很早就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当时父母不同意,我也就没坚持,现在我实在是没法读下去了,学不懂,也不怎么想学,我就是不想读普高了,没有其他的问题,但是父母还是不同意,应该怎么办?
全部答案(共10个回答)
<a href="/s-b/b019d199df84be.html?...
我同意直率的看法,你先要明白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想读书,还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只是因为暂时的挫折,毕竟上学读书在目前的社会状态下是比较正的途径,而且上学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取文聘,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积累,虽然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好,但也一直坚持着,在这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好兄弟,获得了老师的关心,最起码有人关心。但真的不读,学一门技术也是必要的,也要看看自己的兴趣所在,像比尔盖茨啊,乔布斯啊,都辍学,为啥他们混的好,就因为他们喜欢自己的兴趣,若是连去学习别的东西的兴趣都没有的话,那就是好逸恶劳了,扶不起啊,这是要想清楚和慎重的。。。。。
您的女儿选择了退缩,退回到自己的壳里(家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因为孩子目前所处的学校环境,对于她来说太痛苦了,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面临的巨大困境,不能施...
来访者你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够帮助你。简单的看了一下你对这位17岁高中生近况的简单描述,由于您的描述过于简短,可能和孩子已经在言语和不同时间上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
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在高三的时候也患上抑郁症,但我没你那么幸运,我当时不知道自己是患抑郁症,所以就一直没有好,现在我已经大四了,想想当时,我真的很后悔,要是当时我...
但是只能去类似于职业技术校的专科
一般大学都是要高考的
哪怕考专科也是一样
你才高一 急什么啊
上课好好听讲就能考个不错大学的专科了
你是一个很好的家长呢...呵呵..
你问他他想干什么,是出去打工做苦力,还是想继续上学,我有好多朋友都是不想上学中途辍学去打工结果一个一个都灰头土脸的跑回来哭着...
答: 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还是考研?
答: 学聘网是中国最权威的教育培训与招聘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内容涵盖各类考试信息,学习资源,培训学校信息,课程信息,提供最全面的学习考试资讯和教育机构,课程分类信...
答: 侧重点不一样,前者更专业一些,因为做的领域小。
答: 省级考试局/考试院的网站,可以查询,
在哪个网站报名的就在哪里查成绩。
如,2011年海南省成人高考考试成绩查询,海南省考试局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学不适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