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结果 上校7 到中将1需要多少经验!!! 谢谢啦

由于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无法正常使用本网站功能,
其它关键字
作 者 推 文
[收藏此章节] [下载]&&
  电影剧本  《为了国家尊严》  
  作者:崔琪昌  字幕:二十世纪初的1974年,在中国西部发生了一件惊动中国上层的事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直未被披露。今天,我们把这真实的历史事件搬上银幕,告诉人们,告慰那些为了国家尊严而默默奉献的英雄。  第一场:白天  场景:大西洋的挪威海峡。(字幕1974年)。一艘美国的肯尼迪号航空母舰,在慢慢地向冰岛航行!暸望塔上站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美国将军,名叫戴维·斯格,正与美国中央情报局顾问威纳·兰克交谈着,此人四十多岁,狡猾、智慧、狠毒、傲慢。  威纳趾高气扬地说:“戴维将军,‘鹰目号’间谍气球目前已经进入了苏联领空,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开始了。”  戴维有些担心地说:“苏联的米格21飞机,可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升限极高的飞机,会不会对鹰目号构成威胁。”  威纳有些轻蔑地说:“不会的,戴维将军,‘鹰目号’间谍侦察气球,设计飞行高度2万英尺,正常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00公里,最大行程可达30万公里,而且安装了高清晰度摄像拍录系统,这套高性能的无线信号传输转发器,能够将拍摄到的图像采用特殊的方式传到肯尼迪号航母,它的侦察能力仅次于间谍卫星,就它的先进设计,目前尚无敌手,苏联空军对它耐何不了。”  “毕竟‘鹰目号’还是第一次这样远距离地飞行,至于它的可靠性,我们不得而知,能否安全返回,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戴维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场:白天  场景:肯尼迪号航母的情报处理中心。这是一个由许多台计算机和大型的磁带机组成的先进的情报处理系统。几名情报处理监控专家在一台大型的监视器前看着“鹰目号”发来的信息。森德·迪勃看着计算机显示的信息,高兴地说:“‘鹰目号’已经进入了莫斯科上空,它传过来的图像信号表明苏联军事专家,已经对它发起了攻击。”  坐在森德旁边的是个中等身材的尼尔·兰斯:“看着大屏幕上‘鹰目号’发来的图像,两架米格21正向气球逼近,一架米格21已经向间谍气球开炮,然而间谍气球仍然目中无人,非常悠闲地向东南方向飞行。”  森德看后兴奋地说:“‘鹰目号’这个庞然大物,连最先进的米格21都不能将它怎样,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它优越的高空飞行性能,会让苏联人很恼火的。”  第三场:白天  场景:莫斯科附近的空军基地。指挥中心雷达屏幕上一个亮点在移动着,几个空军指挥专家正在商量对策。  高个子中年空军上校维克托耶夫有些懊恼地说:“皮恩尔中校,立即派出最优秀的飞行员,将这个不速之客,从我的视线中抹掉。不然地话,我无法向谢尔基将军交待。”  皮恩尔中校有些无奈地说:“维克托耶夫上校,我们已经起飞了22架次米格21,全都是苏联空军中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顶级飞行员,他们的空中飞行时间都超过了8000小时。”  维克托耶夫立即反驳说:“既然是这么强大的阵容,为什么不能将这个间谍气球击落,这说明了什么?”  “维克托耶夫上校,这个直径15米的庞然大物不同于空中的移动目标,远距离攻击很难击中目标,距离太近开火,对于攻击机的威胁是相当大的,像米格21这么高性能、超高速的飞机来讲,必须在距离气球2000米以外开炮,再近的距离,会使米格21冲进间谍气球,那将是机毁人亡,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场:白天。  场景:晴空万里的蓝天下。“鹰目号”这只间谍气球的下端悬挂着摄录拍摄设备,正顺风飘向东南方向。两架米格21在从不同的角度向气球开炮,炮弹一串串地飞向气球,然而气球仍然安然无恙。在空中盘旋着的米格飞行员,一副无奈的样子,盘旋后才不得己飞向机场。  另外一架米格21,驾驶这架飞机的是老牌飞行员伊诺拉·盖伊,他沉着冷静的驾驶着银鹰向“鹰目号”靠近,当他瞄准目标,按下发射键的时候,一串串炮弹飞向间谍气球,然而炮弹擦边而过,气得伊诺拉急红了眼,他向基地汇报:“维克托耶夫上校,我几次试图将它击落,然而它依然快速地向东南方向飞行,由于它的特殊高度和它那独特的外型,我们只能自动放弃打碎它的计划,目前已经起飞了30多架次,但是仍然收效甚微。”  维克托耶夫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命令:“立即返回基地,也只能让它从我们眼皮底下溜掉,我们军事和民用目标只好眼睁睁地让它拍个够,侦察地完完全全,无一遗漏。”  一架架米格无可奈何地飞回机场,“鹰目号”仍然飞行。  第五场:白天。  场景:蓝天白云下的“鹰目号”依然悠闲地向东南方向飘行,蓝天下尽收眼底的各种景物,被“鹰目号”一览无遗。  第六场:白天  场景:挪威海峡。肯尼迪号航空母航上,戴维·斯格将军信步走到航母上的情报处理中心,他从监控器上看到“鹰目号”传来的清晰的图像,军事的、民用的,他满意地跟同他一起走进来的威纳·兰克说:“目前看来苏联空军并非英勇善战,苏联的领空并非神圣不可侵犯。‘鹰目号’穿越几千公里的苏联上空,未遇敌手已经说明了一切。”  “美国是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之所以能在世界称霸,我们不仅是个经济强国,而且还是个军事大国,如果在苏联境内未遇对手的话,那么‘鹰目号’将再过72个小时,将返回太平洋的林肯号航母。”威纳·兰克有些幸灾乐祸地说。  戴维反驳说:“威纳先生,我不这样看,在苏联领空,能够顺利地拍摄到我们所要的军事情报,然而当再过几个小时,进入中国境内的时候,恐怕就没这么让人放心。”  威纳更加不以为然地样子,他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两支雪茄烟,递给戴维一支,自己用打火机给戴维点燃,又点上自己手里的雪茄,猛吸了一口,然后轻蔑地说:“中国更没有那个能力,据我所知,中国空军仿米格19而制造的歼-7型飞机,这些机械性能很差,爬高和攻击能力都要比苏联的米格21差许多,他们更没有那个能力”。  戴维轻松地往烟灰缸里弹了一点烟灰:“威纳先生,我看未必,中国空军的装备固然落后,然而他们的士兵可是世界上最忠诚、最英勇善战的。50年代初期的朝鲜战场,我们的王牌飞行员帕森斯上校竟被一个空中飞行不到500小时的中国空军打下来,我们的U2高空侦察机,前几年,也在中国上空被击落,这些都是铁的事实。”  威纳不以为然地说:“戴维将军,你说的这些千真万确。但是目前,中越间南沙、西沙群岛战事还紧。据我们的情报部门分析,大量的空中精锐部队都向中国的东南部集结,我们有理由相信:‘鹰目号’能够顺利闯关,返回太平洋。”  戴维犹豫地说:“威纳先生,但愿如此。”  第七场:白天  场景:中国北京。中南海钓鱼台,□□主席正坐在书房里阅读文件,他手里拿着一个高倍的放大镜,老年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双目也有了白内障。他非常吃力地看着□□转来的越南突然举兵侵占中国的西沙群岛近况的报告,□□直起身来,费力地在桌前走了几步,这时一内勤传来话:“主席,小平同志就在外面等候,有要事商量!”  毛泽东突然眼睛一亮,急切地说:“快请他进来!”说完他站在桌前等待小平的到来。  小平手里拿着一份电报匆匆地走进来:“主席好。”  □□看了看□□,两眼里流露出一种征询与期待:“我很好,小平同志,坐吧。”主席礼貌让完小平,自己又坐回书桌前的椅子上。  □□地把手中的电报向上一举:“主席,西沙战事吃紧,越南大量增兵,大有夺取西沙之势,西沙海军要求增兵支援。”  主席用一种刚毅地口气说:“这些人忘恩负义,背离国际公约,竟敢明目张胆地入侵我西沙群岛,要狠狠地打下他的嚣张气焰。”  小平看着主席气愤的样子说:“主席,我计划从东海舰队调遣四艘导弹护卫舰过去,快速赶到西沙,以解西沙燃眉之急!”  主席站起身来,走到了一张中国地图旁,用放大镜看了看,然后征求□□的意见:“立即增兵西沙,这个方案很好。你打算何时调兵?走哪条路线?”  小平看着□□那犀利的目光:“主席,按照往常的惯例,我们的海军舰队出兵南沙、西沙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穿过巴士底海峡,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国共磨擦。但是如果取此海路,将会使舰队延误6至8个小时,才能到达指定海域。”  主席坚定地说:“这一次不必绕道,导弹护卫舰直接穿过台湾海峡,直达西沙。”  小平有些迟疑:“主席,□□会不会产生误会,认为我海军舰队故意为难与他。”  主席丝毫不作让步地说:“他□□也是中国人,战事当前,西沙距台湾不过咫尺,他不会熟视无睹。越军是侵战了中国的岛屿,我想在这个问题上,老蒋他不会不深明大义。”  小平信心倍增:“主席,我马上下达调兵命令,让导弹护卫舰队在东引岛集结,看□□这一次是什么态度。”  第八场:白天  场景:我国福建海面的东引岛东侧。从东海舰队调来的四艘导弹护卫舰,在舰头朝南地排列在海面上,鲜明地拉开架式,要从台湾海峡通过。舰长简明是一个40岁左右,干练的男人,他站在指挥塔上拿着一架望远镜在暸望着台湾方向,从他的镜头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台湾的各类舰船在海面上巡逻,岛上的各类军事工事清晰可辨。站在他身边的是作战参谋姚飞,他的目光巡视着那平静的海面,说:“蒋介石应该明白我们的意向,怎么毫无反应?”  简明从眼上拿下望远镜:“无论作为我们,还是作为□□,都是违反常规的一次海上调兵。自从□□盘居台湾以来,我们的舰队从未走过台湾海峡。对于这个老谋深算的老蒋,他会细细推敲此事如何运作,他也要下决心呀。”  姚飞颇有感慨地说:“西沙中越战事,他不会不知道,从台湾海峡通过舰队,是表明了我们坚定不移的态度,也能试探出老蒋的一番用意!我们不能长时间地在这里等候!”  简明看了看附近的几艘蒋匪的舰船,认真地猜测说:“□□会很快地作出答复,他也明白军机不可延误的道理!”  第九场:白天  场景:□□官邸。宽大明亮的房子里,步入暮年的□□,已失去了昔日的风彩。□□坐在安乐椅上,戴着一幅老花镜看着一本古籍。他的作战参谋拿着一份急电走了进来:“报告,总统,据我们的巡逻艇报告:□□的四艘导弹护卫舰正一字排开,要从台湾海峡通过,看样子是□□的一次紧急增兵,完全是为了西沙的中越之争。”  □□微迷缝着那已经无神的眼睛:“□□这是在给我传递一种信息。”  作战参谋:“总统阁下,能否细细地讲来?”  □□平静地说:“台湾海峡是个敏感海域,国共两党的舰船,在这个水域的风吹草动,都是天底下所有媒体和军界关注的事。冷战以来,我和□□,都是心照不宣,现都已风烛残年,昔日叱咤风云的锐气已荡然无存,在我们两人之间,明争暗斗几十年,现在谁也不愿在这人生的夕阳中,挑起战事。”  作战参谋似乎已经明白了□□的心事:“总统阁下,你的意思是让□□导弹护卫舰队,从台湾海峡通过?”  □□立即表态:“越南人挑起事端,公然侵战我西沙群岛,他们太嚣张,太狂妄自大。娘的,如果□□不出兵,我蒋某必定出兵。现在□□已经派出舰队,增援西沙海岛,是申明大义之举。为了民族的尊严,发信号放行,让□□舰队通过台湾海峡!”  作战参谋接令后:“总统阁下,我立即下达命令:□□舰队可以通过台湾海峡。”  第十场:傍晚。  场景:台湾海峡上国民党的舰艇用信号灯发出了可以通过台湾海峡的信号,几乎所有的退在主航道一侧的国民党的十多艘舰船,都打开了照明灯和绿色的信号灯,等待着我导弹护卫舰的通过!  第十一场:傍晚  场景:停靠在东引岛上的四艘导弹护卫舰,几乎同时看到了国民党巡逻艇发来的允许通过舰船的信息。  302号舰长简明听到了暸望兵的报告以后,用拳头猛击了一下桌子,“这老蒋,还算懂事,国事当头,我想他就是个昏君,也应该在此时此刻明白过来!”  作战参谋马上高兴地说:“我马上把这个消息报给□□:导弹护卫舰就要通过台湾海峡,正向西沙进发。”  第十二场:晚上。  场景:北京中南海□□的办公室。□□、□□、叶剑英正坐在主席的书房等待着前方的消息!这时电话铃响起来,□□的女秘书张恩接电话:“我是张恩,什么?□□已经同意我舰队从台湾海峡通过?好,我马上把这令人激动的消息告诉主席,告诉正在等候的周总理,好,再见!”  张恩放下电话,有些兴奋地说:“主席,总理,我4艘停靠在台湾海峡附近的导弹护卫舰,已经接到了国民党巡逻艇的放行信号,导弹护卫舰已经全部出动,正向西沙群岛进发”。  □□听后那凝聚的双眉舒展开了:“主席呀,这老蒋还算明白了一次!”  □□接过话茬:“最初,我还相当担心这个一直与我们为敌的老顽固,会做出蠢事,现在看来他还算明智!”  叶剑英立即表态:“□□也是心明如镜,国共两党几十年的纷争,这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国家内部的政治流派的战争。西沙战争,毕竟是国人与侵略者的生死较量。大敌当前,面对越南人的无端挑衅,他也会明白:平外才能安内。他无论多么愚蠢,也不会不明白,连这三岁小孩都懂的道理。”  □□胸有成竹地说:“□□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反共。我把他赶到这个小岛,与他争斗了几十年。目前,我们都已步入黄昏之路。台湾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需要留给下一代去解决。今天,他能理解对付外强入侵,是国共两党要共同勇于面对的问题,这一点他做得不错呀!”  □□接着说:“我们的导弹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这只是加快了与越军之战的进程,明天这些增援的舰队,将会到达西沙的作战水域。”  □□把目光转向□□和叶剑英,然后崭丁截铁地说:“小平,剑英,你们要时刻关注前方的战况,组织有效的战术,把越军尽快地赶回越南。”  □□充满信心地说:“越军的军事骚扰,会很快地被有效治理。放心,主席,西沙、南海永远是中国的岛屿,任何一个列强,都不可能从中国版图把它划出去!”  叶剑英沉稳地说:“主席,对于越军的肆意侵占,他们经不起我英勇善战的海军的强大打击,我估计:这场战争不会僵持太久,同样这场战争将以我们取得彻底胜利而告终。”  □□关切地说:“主席,时候不早了,你应该早点休息,咱们大家回去吧!”  □□从椅子上吃力地站起身来:“大家都回去休息。”(□□、□□、叶剑英慢慢退下。)  第十三场:白天  场景:挪威海峡的辽阔海面上。肯尼迪号航母正在平缓地向南行驶,航母上的各类通信用天线高高地耸立在航母的右侧。情报处理舱内,戴维将军手里拿着放大镜,在一张铺在桌子上的世界地图上看着,他抬起头问正在计算机操作台前的情报处理专家森德·迪勃,“森德博士,报告一下‘鹰目号’侦察气球目前的位置。”  森德·迪勃用极快的速度,在计算机上敲击着,计算机屏幕上的数字,在不断地快速变化着,森德看着计算机屏幕最后的定位,干脆而又自信地报告:“戴维将军,我们的‘鹰目号’侦察气球,正平稳地飞向莫斯科以东的2685公里处的卡拉干达。”  戴维从地图上很快地找到了卡拉干达,他用红笔在卡拉干达这个地名上画上一个圆圈:“森德博士,你计算一下根据目前的风向和高空气压,‘鹰目号’还需多长时间,才能飞抵中国领空?能够开展对这片神秘土地的侦察。”  森德博士又快速地敲击计算机的键盘,很快地计算数出来了:“报告戴维将军,根据目前‘鹰目号’的运行情况,到达中国上空的时间将在3个小时之内,到达克拉马依的时间大约是下午的一点左右,到达乌鲁木齐的时间大概在下午的3点左右。”  戴维对于森德博士的回答非常满意,猛抽了一大口雪茄,用一尺子指着乌鲁木齐和甘肃省境内的酒泉:“嗯,森德博士,我为你这娴熟计算能力,而深感欣慰,你现在要做的是调整好‘鹰目号’的飞行姿态和飞行方向。对于在中国甘肃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侦察,是这次‘鹰目号’飞行的重点,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森德博士心领神会地立即许诺:“戴维将军,根据目前的气象情况和‘鹰目号’的飞行状态,我认为,飞临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已经对眼下的气候特点作了认真的分析,对高空气流,也作了极为严格的计算,飞临酒泉,可以说绝对没问题。”  戴维由衷地称赞道:“森德博士,我非常相信你的能力,同时我对于美国CMY公司的产品也充满信心。特别是那卓越的飞行能力和它那可以远程调控技术。目前,连苏联有这么先进和强大的防空能力,都对‘鹰目号’无可奈何。我想中国的空军,更不在话下,他们也会束手无策,他们同样也会望球兴叹。”(这时,威纳·兰克从另一间办公室走进来)。  威纳·兰克面带微笑:“戴维将军,从‘鹰目号’侦察气球传回的资料表明:我们已经侦察到苏联的导弹发射基地三个、核基地两个。八千公里横穿苏联的飞行,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同时,我们也检验出苏联空军的防空能力,发现了他们并不象一些媒体吹嘘那样,防空能力堪称世界一流,“鹰目号”穿越性的飞行,彻底打破了他们的神话。”  戴维很不满意威纳·兰克的说法:“威纳先生,我们不能仅凭一次‘鹰目号’畅通无阻的飞行,就断定苏联空军的无能,这更说明不了我们‘鹰目号’侦察气球无懈可击。许多事物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许我们的对手,还没发现‘鹰目号’的弱点,还没有发现对‘鹰目号’射击的最佳角度和最适合的距离。”  威纳·兰克,在戴维将军面前发现自己的清高与傲慢是不合时宜的,忙改口说:“戴维将军,你分析地很有道理,是的,如果进攻方选择好最佳的攻击角度和发射距离,‘鹰目号’肯定会被击落的。然而它已在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大的国家上空,作了一次长距离侦察旅行,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当然如果幸运地话,它能飞出中国领土,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敢。”  第十四场:白天  场景:北京西郊的某飞行师,一架架银鹰正整齐地停放在偌大的机场上。飞行大队长杨宏是个26岁的广西籍军人,身材中等,身穿飞行服,手提飞行包,和另外两名战友正有说有笑走向机场。瘦高个飞行员叫彭文,山西兵;另一个略为年轻的军人是河南兵秦光,他们都将要进行今天的飞行课目。  秦光笑着说:“杨队长,今天的天气很好,万里无云,一丝风没有,是个难得的飞行好天气。”  杨宏拍着秦光的肩膀说:“作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好天气能飞,恶劣的天气也能飞。敌人决不会选择好天气,实施他的侵略计划。”  彭文插言说:“杨队长,你已经有了1万个小时的空中飞行经验。飞过中国产的不同型号的战机。可谓是飞行阅历长、空中飞行技能丰富。凭你的能力,你都可以参加国际航展了。”  杨宏马上表态说:“作为一名人民的空军,应该敬业爱岗,服从组织安排,听从作战命令,搞好常规飞行训练,做一个优秀的飞行员。”(说话间,他们都已经走到了自己的飞机前)。  杨宏在机械师海波的帮助下,登上弦梯。跨入驾驶舱,他熟练地关好舱门,戴好飞行帽,整理好飞行通话器,这时指挥塔下达了起飞命令,杨宏干脆地回答:“201明白,准备完毕,马上起飞。”  彭文:“202明白,准备完毕,马上起飞。”  秦光:“203明白,准备完毕,马上起飞。”  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达声响起来,机械师将登机梯,移离飞机,迅速地后撤。三架飞机象离弦的箭,直插万里蓝天。战机成队飞行,在空中做着各种飞行动作,令人耳目一新。蓝天留下了一条条白色慢慢淡化的烟迹。  第十五场:白天  场景:北京中南海。□□正坐在书房里用放大镜看着文件,看了一会,显然有些累了。张恩将一杯水递到□□的桌前,又递一条毛巾让主席擦了擦手。主席说:“小张,你把岳美缇演唱的岳飞的《满江红》放一遍,我要听一听,休息休息,换换脑子。”  张恩轻步走到放着一架录放机的小桌前,从一个专门放磁带的箱子里拿出磁带,放进录放机中,铿锵的乐曲在书房里回响起,□□在大厅里迈着蹒跚的步子,非常认真地听着,磁带放完以后,□□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小声把满江红复述了一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志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朗读到这里停下来,从门外走进一名警卫员,向主席报告:“主席,小平同志在外面等候。”  □□从沉思中将思绪收回来:“让小平进来。”  □□微笑走进来:“主席,现在西沙的越军已全部击败,溃不成军地回到了陆路,我海军英勇善战,打死越军630人,俘虏了越军160人,击沉敌舰十二艘,越军在我方的强大攻势下,彻底放弃了西沙群岛。”  □□听后有些兴奋:“中国的一寸土地也不能让。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的,他三征葛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握手中,台湾澎湖激战,收复了台湾。中国的东西南北,都留下了康熙皇帝的足迹,显示了他超常的智慧。因此,这些形成几百年的中国土地,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丢失。”  □□听了□□的一番话:“主席,所言极是。中华国土,不仅在我们这一代,而且在今后几代、几十代人中都不能丢。保持各民族的团结,保持领土的完整,这是共和国的尊严。任何一个国家对我们领土、领空的侵犯,我们都会给予坚决打击。”  第十六场:白天  场景:新疆的一个空军雷达站。值班战士袁新和吕民正在密切注视着雷达站的监视屏,站外的硕大的雷达天线,在面对蓝天缓缓地旋转着。  袁新看着监视屏,便微笑着问吕民:“咱们雷达兵的工作,是寂静而又单调的,在这儿已经坐了两年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目标。”  吕民立即反驳道:“袁新,你的这种想法可有问题。咱们当兵的人,就是人民的卫士,国门上的一把无形的锁。虽然我们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看着这个监视屏,然而正是由无数个坚持岗位军人的无私奉献,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国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袁新马上开始与他争辨:“这里我明白军人的奉献,同时,也知道是无数的广大官兵,为了祖国的安宁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但是雷达兵的工作,是枯燥而又单调的,每天就两眼盯着这十几寸的监视屏,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全部内容。”  吕民认真地说:“好好地看着屏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真的让移动的空中目标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掉,那将是我们雷达兵的最大耻辱。”  袁新笑了笑:“这泄气的话我虽然说了,但是工作上,我可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突然在监视屏上出现了一个很小的亮点,袁新屏住呼吸,他揉了揉眼睛,最后他确信是一移动的空中目标,他惊呼:“吕民,快看,有情况。”  吕民用目光扫到监视屏上,说:“是一个移动很慢的目标,你监视着,我马上报告上级领导。”吕民拿起电话,紧张地拨出一组号码:“喂,王营长,我是3号雷达站的吕民,我们发现在西北方向,大约1万8千米的空中,有一个移动的目标,正向我国境内驶来,请派空军拦截。”  第十七场:白天  场景:新疆某雷达营的营部。  王营长兴奋地说:“吕民,你们继续做好监视,并通知附近的几个雷达站同时跟踪。我马上通知空军飞行大队进行空中拦截。”  王营长立即拿起另一部电话:“总机,请给我转接空军飞行大队的姜杰队长。”  接线员易寒小姐温和地说:“首长,请稍等,我马上给你转接过去。”  第十八场:白天  场景:新疆某空军基地。飞行大队长姜杰正在与指导员兼副大队长周军谈话。  姜杰有些神秘地说:“周军,听说了没有,□□正在准备着手将八大军区的司令员对调,今后,不知是哪个军区的司令员,来新疆接任。”  周军颇有兴趣地说:“姜队长,你的消息就是灵通,是不是可靠还难说,我个人的看法,这些小道消息不传、不信为好!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带好兵,谁来继任军区司令员,我看都是□□的英明决策。”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姜杰迅速接过电话:“喂,我是姜杰,什么?空中有一个移动目标,请你慢慢说清方位、航速、高度,好,等等,我记下。”(姜杰顺手抓起桌上的纸和笔,草草地记下一组数字。)“好,我已经全部记下,王营长,发现什么新情况,随时通报给我们。好,再见。”  周军整理一下领口,问道:“姜队长,你准备派几架飞机拦截?”  姜新边说边冲出办公室:“拉警报,所有飞行员在机场集合,通知机场雷达站,快速跟踪目标,我在机场等候。”  第十九场:白天  场景:空军基地的教学大厅里。有三十多名飞行员,在教室里学习观摩国外新型攻击机的性能介绍,教员正用幻灯片介绍国外的新机型、机种。  飞行员听到报警,纷纷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穿戴飞行装,然后迅速向机场跑去,这时姜杰已经威风凛凛地站在机场的跑道上,迅速赶来的飞行员们很快地排成整齐的一行,周军也飞快地赶到。  姜杰一副严厉的面孔:“同志们,我们刚刚接到雷达营的报告,在西北方1.8万米的高空中有一个移动的目标,已经侵入中国境内。徐川、李浩、刘增你们三人组成第一飞行小组,立即直飞作战空域,其它人作好准备。”  三名飞行员尽显雄风,飞快地登机。  徐川是一个年约22岁的飞行员,长相美俊;李浩24岁,冷静、机敏;刘增25岁,干练、沉着。他们分别登上了08、04、09号战机,他们在等待着起飞命令,周军手持信号枪,看着三名飞行员已做出了准备好的手势,发令枪发出了清脆的声响,一股蓝烟从枪口冒出。  三架分机迅速起飞,直飞西北方向的万里晴空中,李浩命令:“徐川、刘增为了尽早发现目标,咱们在1万4、1万6、1万8这三个高度,向西北方向搜寻。”三名飞行员仔仔细细地在自己搜寻的空域中查找。  第十九场:白天  场景:雷达站。吕民和姜杰,从监视屏上看得清清楚楚,三架战机已经向目标飞去。吕民有些兴奋地说:“咱们的空军战友动作真快,只几分钟,已经飞向了蓝天。”袁新从监视屏上看到正在向目标移动的飞机:“这一次要看他们的本领了,一场激烈的空战就要开始了。”  第二十场:白天  场景:空中。李浩第一个发现了目标,他立即向姜杰报告:“姜队长,我已经发现了目标,这是一个直径达15米左右的大气球,它目前的高度达1.9万米,气球的下方好像是一套摄像拍照系统,从它的飞行方向上看,是从苏联境内飞过来的,好象是一个美国的间谍气球。”  第二十一场:白天。  场景:军事机场指挥塔内。雷达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空中的情况。周军、姜杰正在等待着空中飞行员发过来的信息。  姜杰在接听李浩的报告,姜杰与周军交换一下意见:“李浩报告说,是一个直径超过15米的间谍气球,从苏联境内飞来,现在刚刚进入境内,正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向我国的东南方向飘去!”  “立即通知李浩、刘增、徐川三名飞行员,密切监视间谍气球的状态,随时等待上级的命令,并火速请示空军飞行师长李振同志”周军建议姜杰。  第二十一场:白天。  场景:新疆军区机关驻地。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机关大院。李振,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身着合体的军装,整齐庄重。他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空军新兵训练教案,他的对面,是作战参谋唐斌。  李振刚看完这本新编的新兵训练教案,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本新兵训练教案写得很好,而且引入了现代战争概念。特别能把发达国家的新型机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入教材,并且引入了信息战这个现代战争的新动向,我认为是非常好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多列举一点战争的案例,这样做,可能更生动一些。”  秦斌边听边用笔记本记下,然后他表态:“李师长,你的几点提法,我个人认为很重要,我要尽快地将这类内容补充进去!以达到新时期、新战法的这个特征。同时,我还计划写一本关于战士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书。”(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他们之间的谈话。)  李振抓起电话:“喂,我是李振,什么?你们发现了一个美国的间谍气球。在什么方位?高度是多少?既然战机已经升空,那毫不犹豫地把它打下来。好!有新情况及时报告。”  唐斌从李振的那副严肃的面孔上捕捉到一个信息,他问:“李师长这个间谍气球有多大?”  李振看了看电话记录说:“这是个美国的间谍气球,是从苏联西伯利亚方向顺风而来,气球直径大概15米,现在正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向内地逼进,飞行高度1.8万公尺,一个庞然大物。”  唐斌马上若有所思地说:“李师长,恕我直言,这个间谍气球要比一架入侵的战机还要难打。”  李振很想听一听唐斌的意见:“快说说看,难在什么地方?”  唐斌思考了一下,回答说:“李师长,间谍气球不好打下的原因:其一是,它飞行在1.8万米的高空,作为我们的战机的飞行性能,在这个高度上是很难胜任的;第二开炮距离难以掌握,太远了,不易击中目标,太近了,对飞机和飞行员要构成巨大威胁。”  李振看了看唐斌,“此话怎讲?”  唐斌略微计算了一下:“我们的飞行速度800米/小时,每秒钟飞机将行进1300米。我们必须给飞行员留下2-3秒钟的时间,那就是开炮距离应控制在3000米到2000米之间。然而,炮弹在米之间的命中率要降低40%,而且开炮时,飞机的飞行角度,非常重要。”  李振听了分析以后说:“唐斌,从理论上分析没错。但是,空中的情况更是变化无常。看来难度是有的。然而,这要看我们飞行员的机敏和灵活性了。”  第二十二场:白天  场景:新疆边境上空。徐川、李浩、刘增分别都接到了打掉间谍气球的命令。  李浩驾起04号战鹰向气球靠近,在距离气球2000米的时候,他调整好飞机的角度,果断地按下火炮发射键,一枚炮弹带着的硝烟飞向气球。然而炮弹紧贴着气球的一侧便过去了,气球依旧向东南飞行。  徐川看到失利的李浩,他发起第二轮攻击,这一次他接受了李浩的教训,他将飞机拉起一定的高度,向气球猛冲过去,在1500米的时候,徐川的火炮开火,飞机随即一侧身,紧贴着气球,飞了过去,然而炮弹似乎对气球不产生作用,有气无力地落下了。  刘增在远处看着徐川、李浩纷纷失手,他驾驶着08号战机,他先围绕着这个庞然大物,盘旋了一圈。刘增(独白:李浩、徐川分别在2000米、1500米时发射炮弹,显然命中率和火炮的强度都要打折扣,这一次,我要缩短与气球的距离,当然这样做要冒一定的风险,现在顾不了这么多,打下气球就是胜利。)他想到这里,他驾驶08号战机,采用了相对而行的方式,将飞机调好角度,向气球冲去,在距离1000米的时候,刘增按下了发射键,炮弹向目标飞去,但是炮弹在光滑的球面一侧滑过去了,气球毫发未损。刘增气得七窍生烟,看着间谍气球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二十三场:白天  场景:飞行大队的机场指挥塔上。姜杰、周军从雷达上看得清清楚楚,气球仍然飞行,三架战机已经升空了40多分钟,燃油已经告急。  姜杰发出命令:“李浩、徐川、刘增,你们三人屡战未果,立即返回机场。”  周杰焦急地说:“大队长,我们应该组织第二梯队上去。”  姜杰也有些忧虑地说:“怎么回事,为什么三架战机连一个气球也打不下来?”他拿起电话发出命令:“叶成、陈清、何永,你们飞行中队,立即起飞,务必将间谍气球击落。”  第二十四场:白天  场景:机场。叶成、陈清、何永三名年轻的飞行员,义愤填膺地登上战机,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三架飞机开始在长长的跑道上滑行、升空,直奔间谍气球。他们距离气球越来越近,间谍气球从一个微小圆点慢慢地变大。他们几个轮番对气球展开攻击,然而,由于缺乏经验,飞机不能达到一定高度,炮火强度不够,他们也了草收场,驾机返回基地。间谍气球还在空中向东南方向逼近。  第二十五场:白天  场景:大西洋设得兰群岛附近的海面上。“肯尼迪号”航母正驶向冰岛,在长332米,高41米的甲板上,搭载着60多架飞机F-14型战斗机、E-2型空中预警机、S-3反潜机、C-2型运输机和几架SH-40B型反潜直升机,航母右侧的指挥塔上树立着各种各样的发射接收的通讯天线,一面半圆型雷达天线在不断地旋转着,航母两侧不远处,有四艘中短程导弹护卫舰,尽职尽责地保护着舰母的安全。  第三十六场:白天  场景:一架直升机在航母上刚刚降落。戴维将军和他的贴身侍卫从飞机上走下来,他快步地走到情报分析处理中心,森德·迪勃正在与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女气象专家交谈着。这时戴维将军走过来,他看到卢斯女士非常高兴:“卢斯小姐,你好。”  卢斯恭恭敬敬地:“戴维将军,你好,我给你们送了一份三天后的气象资料。”  戴维接过气象资料笑了笑:“卢斯小姐,天助我也。”  卢斯恭维地说:“将军,‘鹰目号’运行情况怎么样?”  戴维很满意地说:“这一次‘鹰目号’能够很顺利飞过苏联国土,又安全到达中国境内,与你这位气象专家渊博的学识是分不开的。”  卢斯有些得意地说:“戴维将军,你说的没错,‘鹰目号’近6000公里的空中飞行,而且还要运行我们设计的路线,风向、风速对这次长途旅行非常重要。”  森德有些得意忘形地说:“戴维将军,现在‘鹰目号’已经进入中国境内的260公里,飞行了43分钟。目前中国空军已经出动了9架次战斗机进行拦截攻击,均以失败而告终。目前看来‘鹰目号’穿越中国上空,估计没什么问题。”  戴维听后很满意:“森德博士,现在‘鹰目号’在中国境内,发现没发现重要的核设施。”  森德郑重地回答:“将军,从传回的图像资料上来看,只发现了零星的军事设施,还没有大型的军事目标,不过中国这块神秘的土地,无论是美国的国防部或是中情局都有很大的兴趣。”  戴维一本正经地说:“美国要想称雄世界,不了解中国和苏联显然是有遗憾的,特别是对这两个国家军事机密的了解。”  “将军,你的意思我明白,‘鹰目号’的空中之旅,已将我们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森德附和着。  戴维那张严肃的面孔上流露出一种忧虑:“中国不同于苏联,这是个不易进更不易出的地方。”(这时威纳·兰克走过来,自鸣得意地说。)  威纳:“戴维将军,‘鹰目号’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对苏联境内大量军事目标的侦察。现在我们已经通过卫星将这些珍贵的资料传回了国内,中央情报局看了情报非常满意,并让我们再接再励,把中国的战略要地侦察地清清楚楚。”  戴维不屑一顾地说:“威纳博士,在中国,我们的‘鹰目号’未必胜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我都参加了。你不要轻视这个民族,我们西方人的夜郎自大,值得让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还少吗?”  森德听了戴维将军的话感到很有道理,插话说:“我认为‘鹰目号’这次长达6500公里的空中飞行,也是我们通过其它侦察手段的一种补充,我们既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令人兴奋的信息,同时也不要期望值过高。因为遥远的旅途,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特别是我们以窃取的方式,会激怒所有受到侵害的民族,他们会誓死保卫领土领空的神圣尊严,同样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粉碎每一个试图窃视者的美梦。”  戴维笑着说:“这是一种本能,任何一个民族,包括我们美国,也会同样不欢迎任何形式的窃取美国的军事秘密。我再次提醒你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了这个智慧的民族。”  第二十七场:白天  场景:北京。□□的住所西花厅。□□正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显然他是有些焦虑。□□正坐在□□的办公室里。  □□有些焦虑地说:“小平同志,如果我们不能在新疆领空,将这个间谍气球打下来的话,下面的后果可不堪设想。甘肃酒泉也在这个间谍气球的线路上,那里可是中国最神秘的地方,美国人早就虎视耽耽。如果让美国人的阴谋得逞的话,我们没法向主席交待呀。”  小平一幅凝重的表情:“恩来,据新疆军区李振的汇报,目前,他们已经派出了三十架次飞机进行空中拦截,均告以失败。”  □□有些不满地说:“可以分析一下原因吗?如果所有的飞行员指挥员都按照一种思维方式,都采用同一种战术。那肯定还会失败,无论派出多少飞机。”  小平也有些焦虑不安:“现在,我们情报部门,才通过苏联的特殊渠道了解道:这个间谍气球在苏联境内,飞行了十几个小时,苏联的米格21新研制的战机都出动了,然而却对这个气球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它掠取了大量的军事情报,溜之大吉。苏联官方也是守口如瓶。”  □□气愤地说:“美国的情报部门就是一个卑鄙的组织,他们不择手段地窃取各国的军事机密,这几十年来,他们一直没有间断对我国的浸透和侦察,今天不会停止,将来也不会。”  小平看了看时间:“恩来,这件事要不要告诉主席?”  □□果断地说:“主席,这些年身体都不好,严重的白内障眼疾,而且还患了支气管炎,身体状况不容乐观。我认为,让新疆军区立即召开一次紧急专家研讨会,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个方案,必须将这个间谍气球。击毁于酒泉航天基地之外。”  小平马上说:“要控制在酒泉以北的地方击落,目前离气球飞到酒泉的时间,大概还有6-8个小时。恩来,我马上调动北京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去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用一副期待的目光,说:“我看可以,如果从北京军区选派飞行员,那就抓紧办,一分钟也不要耽误。”  □□坚决地回答:“恩来,现在我立即安排,好,咱们再见。”  □□忧心忡忡地看着□□走出西花厅。  第二十八场:白天  场景:蓝天下。间谍气球仍然在慢悠悠地飞着,从高空俯视。我国西部的许多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都将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这个间谍气球地监视之下。间谍气球向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肯尼迪号航母发回了大量的军事机密信息。  第二十九场:白天  场景:美国中央情报局大楼。几名情报专家在看着从卫星转发过来的图像信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女情报专家韦斯特,正在操作着计算机。从她身后走过来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看了看图像:“韦斯特,目前我们的‘鹰目号’已经飞到了中国的什么地方?”埃里博士轻轻地问。  “埃里博士,现在据计算机上所显示的信息表明,‘鹰目号’距离中国西北的最大城市乌鲁木齐,还有三百公里,估计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鹰目号’将会经过这个城市的上空。”韦斯特看着埃里回答。  埃里关切地问:“从发回来的资料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军事目标和大型的工业目标?”  韦斯特平静地:“这个地区,是一片荒原,而许多地方又是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我没看到有什么我们期望的东西。随着‘鹰目号’不断地推进中国腹地,特别是到了甘肃境内的酒泉。那里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基地,那里的吸引力对于我们中情局是最大的。”  埃里告诉韦斯特:“你说的没错,酒泉的确是‘鹰目号’飞行的一个最重要的地点,韦斯特,有了什么好信息,要及时通知我,好,再见!”  第三十场:白天  场景:新疆的空军某部。飞行员们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在议论着。  李浩一副懊恼地样子:“没想到这个贼头贼脑的家伙,会从我的炮火下飞走。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愤慨和非常的窝囊。”  徐川安慰说:“李智别太伤心,其实大家都已经尽心尽力地拼了一场,每一个人都不想眼睁睁地看着目标从自己的飞机下溜走。”  刘增有些理智地说:“其实打这玩艺,完全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  李浩冷静地想了一会:“也许是我们求胜心切,没有掌握好射击方法和飞行要领。”  刘增说:“之所以大家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我们的策略有问题。”  徐川不服气地说:“既然是我们的策略有问题,那么咱们分析一下,大家失手的原因。”  李浩拿起桌上的飞机模型,又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玩具气球,几口气吹起来,用手拧紧,他在空中比划着。  徐川和刘增都出神地看着他的模拟动作,他尝试着用一种新的攻击方法。  李浩终于明白:“大家都是采用飞行条例上规定的方法,去开炮、去攻击、去接近目标。飞行条例是专门指的空中的快速移动,几乎与攻击方同样速度的飞机。然而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相对我们飞行速度很慢的气球。因此,用打飞机方案去打气球,目标不同了,但是我们却依然用着相同的进攻方法。”  徐川立即表态:“李浩分析地很有道理,我想补充一下,我想问大家:我们急急忙忙地飞向蓝天,我们最希望什么?当然是将间谍气球击落,那么,我们又担心什么?显然最担心的是,如果与气球的距离太近,会造成机毁人亡。我不否认,如果时间与距离把握不好的话,肯定要遇到麻烦,而且还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刘增听了徐川、李浩的阐述插言道:“我们目前要讨论的问题基本上清晰了,就是我们按照飞行条例规定的2500米到2000米的进攻距离,已经证明是不可行的,第二我们所选择的攻击角度,也是错误的。”  徐川想了想说:“这样问题就非常简单了,那就是再调整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开炮时与气球的距离要小于1000米;第二,就是选用俯冲到气球的边线时,距离不能大于800米,不能小于300米时开炮,同时将飞机迅速地拉起来,避免气球爆炸而产生对飞机不利的因素。”  李浩看着徐川手里的飞机模型和气球,比划着空中的对奕,深有同感。  “徐川的方法是能站住脚的,因此,也是攻击机打下气球唯一的方法,我认为应该立即向大队长反映,我们要求重上蓝天,打掉这个间谍气球。”  第三十一场:白天  场景:北京空军某部。两间普通的会议室里,已经坐着五六个人。  师长乔生,副师长夏雨;作战参谋长耿初,一级空教长官江兵,会议的气氛凝重。大家都看师长乔生。乔生,冷俊、干练,他手里拿着一分加急电报,语气加重地说:“同志们,我刚刚收到了一份来自□□的命令:目前,在甘肃上空有一只美国放飞的间谍气球,据说是从大西洋挪威海峡放飞的,已经横跨了苏联全境。苏联空军派出了无数架次的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仍然让它溜出了国门。这件事令苏联领导人大为恼火。现在这只间谍气球,已经从新疆上空将要飞进甘肃。新疆空军某部也派出了大量的歼击机进行空中拦截。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从来没有碰到类似空中目标。因此,也屡屡失败。这只气球,很快就要接近我国的重要军事目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情况十分严峻。中央首长命令我部加紧研究空中战术,务必将其在进入酒泉上空之前击落。”  副师长夏雨接着说:“同志们,刚才乔师长把命令和战况已经说得很清楚,今天我们立即着手研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必须保证空中取胜。”  一级教官江兵看了看大家,他分析说:“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之所以这只间谍气球能行程几千公里,畅通无阻。我认为,美国的情报部门,是作了一次精心的准备,从气球升空的地点,到在太平洋的回收地点,以及沿途要经过中苏两国的哪些重要的军事和工业目标,他们都作了精确的计算。而且,他们所采用的特殊的气球材料及飞行高度、航行速度等一系列的问题,均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研究。”  作战参谋林致听着江兵的分析,然后插言道:“经你这么一分析,那么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会对我国和苏联的防空能力及可能起用的战机情况,也作了谨慎地论证?”  江兵很直率地说:“这就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放飞侦察型气球,首先要考虑的是,被侦察国的空军装备及空军能力及素质,他们的目的是进行一次全程的成功侦察,而不是在哪一个国家的某一空域被击落。”  乔生表示同意江兵的看法:“江兵同志分析地很透彻,也很有道理,美国的中情局,是有备而来。换句话说,他们非常清楚,中苏两国目前的空军实力及部署,都不可能将这个侦察气球打下来。严酷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苏联空军已经感到很没面子,眼睁睁地看着间谍气球窥视了他们的军事机密而束手无策。新疆的空军某师也重蹈苏军旧辙,这个问题就是这么严重。”  夏雨立即表态:“我就不信那个邪。当年,我们连美军的王牌U-2高空侦察机,都打下来了,打破了美军高空领域侦察无敌手的神话。今天,我非常自信,咱们同样也有办法将它击落。”  江兵非常中肯地说:“打气球,从根本上说,它不是去打侵略我领空的战机,气球本身没有任何攻击性。只是超高空悬浮的一个庞然大物,其实又有什么恐惧的呢?我们在弄清这个问题以后,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那就是:它处于我们歼击机的临界高度,意思就是说2万米的高度,目前我们的战机达不到,但是这是设计者,出于安全考虑,而作出的理论上的限制。”  乔生听着感到江兵的话很有道理:“你的意思是说,在1.8万以下的高空,作战术飞行能保证飞机及飞行员的最大安全。但是如果我们能大胆地突破这个高度,再采用近距离的攻击,是能够将它打下来的。”  江兵立即认同乔生的说法:“对,就是这个思路,然而,这就意味着要冒一次飞行风险,同样也是对我们战机和飞行员心理素质和空中应急能力的最大考验。”  耿初沉思了半天才说:“师长,这在飞行条件上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不能拿着国家的财产和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这样所产生的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江兵立即反驳到:“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我们空军的铁打的信誉,为了我师的光荣称号,我认为值得去冒这个险。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这样的国家一级机密,都被美国的情报中心给窃取了,那样的后果要比现在严重地多。那我们作为国家的保卫者,在遭到外强入侵的时候,我们不能有效地阻击敌人,不能很快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要我们这些军人又有何用?‘养军千日,用兵一时’。在这如此严竣的时刻,如果我们仍然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这有愧于我军的光荣传统,有愧于我师‘空中金鹰’的光荣称号。”显然江兵有些激动。  副师长夏雨与乔生交换一下看法,然后乔生庄重说:“刚才江兵同志的分析至真至纯,完全是一个军人对党忠诚,对国忠诚的一种极有责任心的肺腑之言,我同意江兵同志的意见,可以大胆地尝试着提高战机的飞行高度,选择有利的角度和灵活的战术。我认为能够将这个不速之客击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之外。好,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乔生看了看在坐的几位,大家都没表示异议,乔生接着说:“这次空中拦截任务,采用违反空中飞行条例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我个人负责,只要是能打下这个间谍气球,即使是造成重大的后果,我独自承担。受处分我接,坐牢我去,转业回家种地,我毫无怨言。好,咱们立即着手研究空中拦截方案。”  第三十二场:白天  场景:大西洋海面。肯尼迪号航母上,戴维将军与威纳博士及森德博士和气象专家卢斯四人正在航母上的西餐厅里用餐,戴维用刀具切下一块牛排放到嘴中,然后端起餐桌上的一杯红萄酒:“来,咱们大家举起杯,为了咱们的‘鹰目号’顺利进入中国领空3000公里而干杯。”  气象专家卢斯看着戴维那张兴奋的面孔:“将军,这些天来,我看你今天是最高兴的。是不是因为‘鹰目号’的有惊无险的经历,和它传回来的极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而如此地激动呢。”  戴维纠正说:“卢斯小姐,你说的很有道理。然而使我最高兴地是:我们的‘鹰目号’,不仅挑战了苏联的米格21高性能战机的空中拦截,而且也躲过了中国空军的穷追猛打,而且依然神灵活现地向中国的最重要的军事目标酒泉挺进。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将‘鹰目号’传输过来的高清晰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图象,转发给美国本土的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这可是最令我们总统尼克松先生兴奋的事。”  威纳有些情不自禁地说:“戴维将军,现在的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空军与苏联空军,都属同一个层面,据他们现在的空军防御打击能力,他们再发展三年,也未必能击落‘鹰目号’”。  森德也兴奋地说:“出乎意料地顺利,而且更出人意料的是,我没想到中国空军出动了这么多飞机,竟然连‘鹰目号’的一根汗毛也没摇动。”  威纳立即插话说:“其实这要归功中情局的设计专家们,气球的材料、飞行的高度和飞行速度,都是最佳的。是他们的精心准备和超群策划,才使我们扬眉吐气,才使大家有幸看到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面对‘鹰目号’的那份无奈。我们窃取了他们最重要的东西,居然还能在他们的观望中,趾高气扬地走出他们的国门。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军事专家的奇才和谋略,是多么地令世人骄傲和钦佩。”  戴维有些喜出望外地说:“最让我高兴地是‘鹰目号’居然推进中国内地3000公里,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现在看来,咱们的‘鹰目号’,有望跨越中国大陆,飞抵太平洋。”  森德从面前的牛排上切下一块大肉放到嘴里,边吃边说:“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这不能不说明美国的强大,特别是空中优势是世界无双的。”  戴维仍然冷静地说:“目前,我们已经赢得初步胜利,只有‘鹰目号’顺利飞抵太平洋我们在此等候的回收船的时候,才算最终的胜利。”  威纳信心百倍地说:“戴维将军,‘鹰目号’现在已经穿越了中国的三分之一的领空,我估计不会有什么意外。”  戴维深有感触地说:“威纳博士,这说明你不了解中国,其实我最担心是中国东部的空域,那里的空中防护能力,要比荒凉的西部强许多倍,从那里走出去,是不容易的。这肯定是对‘鹰目号’最大的考验。”  餐桌上美国人的那份洋洋得意,与中国新疆空军某部李振师长的愁眉不展,画面在作着不断地切换。  行驶在大西洋上的航母和仍然飘行在中国领空的间谍气球,镜头在作着近距离地刻划和特写。蓝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和甘肃境内那荒漠的黄土地在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三十三场:白天  场景:新疆空军某部师长李振办公室。此时的李振有些懊恼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作战参谋唐斌看着师长李振那张严肃的面孔,安慰到:“师长,我认为你没有必要这么懊恼。咱们实事求是地说,这个美国的间谍气球,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的确让我们这些空军指战员坐不住,但是,我们的确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振没有好气地说:“老唐呀,我们不能为自己找一百个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只要这个间谍气球还飞在中国上空,我们所有的解释和申辩都是多余的。我们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  唐斌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间谍气球已经横跨了8000多公里,横跨了5个国家。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明其它国家也不会熟视无睹。这不,它仍然潇洒地飘行在空中,仍然在完成着它的历史使命。仍然在肆无忌惮地践踏别国的尊严。”  李振没有为自己辩解,反而更加怨恨自己,“这一点我也清楚,我们不能与苏联空军相比。我们毕竟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新一代飞行员。我们的神圣职责,就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且还要坚决地完成任务。你看这目前的状况,竟然弄成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从我们的防区溜了。”  唐斌安慰说:“老李,也许这与我们的飞机性能和爬高能力及火炮的强度有关,我认为我们的士兵是忠于党和国家的。”  李振有些温和地说:“我承认这一点,我们的飞机在爬高方面的确不行,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它作为我们解释过失的理由。看来,我要写检讨给空军总部的首长,请求处分。”说完他点燃一支烟,走到窗前,推开窗扇,遥望着万里蓝天,深思。  第三十四场:白天  场景:北京西花厅□□的办公室。□□坐在桌前正在批阅文件,他那已带病态而明显削瘦的面颊上,从额头沁出汗珠,从他那紧锁的双眉里,可以看出他在极力地掩饰着病情。他停下手中的笔,从抽屉里拿出几个药瓶,分别倒出几粒药,端起放在桌边的茶杯,将药吃了进去。接着又投入到工作中。身边的工作人员关切地问:“总理,你应该休息一下,从早晨开始到现在,你已接见了三个外宾,与其它省的领导谈了两次话,又批阅了这么多文件,是个铁人也要休息调整一下嘛。”  □□严肃地说:“主席现在也在重病之中,这么大的国家,要处理的事太多了。现在就是一分钟不休息,也处理不过来呀。哎,小陈,你给小平同志打个电话问一下,那个侵入我国领空的间谍气球打下来没有?”  小陈答道:“总理,我马上去办。”  □□,起身看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如果再不将它摧毁,我们卫星发射基地的军事目标,就将全部暴露在他们的摄像头下,后果不堪设想呀!”(这时小陈推门进来)  小陈忧郁地说:“总理,小平说,现在北京空军某部已经布置了拦截方案,他们已经下决心将这个间谍气球拦截在嘉裕关上空,不会让它靠近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所选派的优秀飞行员,正在作飞行前的准备。”  总理用一种充满期待的的目光看着小陈,又转身面向那张中国地图,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嘉裕关。  第三十四场:晚上  场景:北京□□的办公室里。□□抽着烟,正在一张中国地图上用放大镜看着,他用一支彩色铅笔在酒泉和嘉裕关分别标注着,酒泉他用红色,嘉裕关用了蓝色,然后猛抽了一口烟。他走向放在办公桌上的电话机,他焦急地拿起电话:“乔生吗?我是□□,你们的拦截计划进行地怎么样?嗯,好。这是一道死命令,无论如何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在嘉裕关将这个间谍气球打下。好的,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放下电话,□□将手中的半截烟头狠狠地拧灭于烟灰缸内。  第三十五场:晚上  场景:北京空军某部的飞行员宿舍。大队长杨宏倚在床上看书,彭文、秦光正在拿出飞机模型在床前的一片空地上,在练习着空中翻滚动作。  杨宏嫌他们吵的厉害,便不耐烦地说:“彭文、秦光,你们小声点,让我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别这么没完没了,好不好。”  彭文认真地说:“大队长,空中一分钟,地面一年功,明天的训练课目中,就有这个特技动作,我和秦光再演练演练,省得空中飞不好,老挨你的训。”  秦光将飞机从远处冲刺过来,他把飞机模型放在桌子上:“大队长,那本飞行大纲我想你都能背下来了,还这么认真地钻研。”  杨宏认真地说:“你只有从理论上吃透这些,才可能在空中飞出合格的动作。实践重要,理论也不可忽视。关键要看个人地面上的悟性和空中的灵活性。”秦光听后便说:“队长,你说的很有道理。”  第三十六场:晚上  场景:北京空军某部小会议厅。这里的气氛已经显露出大战前的感觉。师长乔生与夏雨、耿初和教官江兵在最后敲定,由谁执行这次艰巨的任务。  乔生征询地说:“小平同志已经打来电话,这次要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将间谍气球击落,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咱们商量一下选九名政治、业务都精的同志去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副师长夏雨看着江兵说:“老江,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江兵用笔在纸上划着,然后抬起头:“要我说,我认为执行这次任务,一定要有飞行大队长杨宏和他的僚机秦光,我其次再选派两组飞行员。这样,才能更有把握。”  乔生高兴地说:“这一点,我们两个不谋而合,让杨宏带队,再选派素质、技能过硬的八名飞行员,连夜赶到兰州,明天一早直飞嘉裕关。好,大家表决一下。”  这时会议室的师党委成员都举手表示同意。  江兵站起身来:“乔师长,我马上通知这几个飞行员,有些技术细节咱们再交待一下。”  乔生表示同意:“老江,你的想法很好,我在飞行员活动厅等你们。”  第三十七场:晚上  场景:北京空军某部飞行员活动大厅。江兵带领着已经做好飞行准备的九名飞行员来到活动大厅,此时大厅里灯火辉煌,乔生、耿初、夏雨等人都在大厅等候。  乔生看着刚进来的飞行员,一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便称赞道:“你们是我‘金鹰师’最优秀的飞行员。素质高、技术过硬、灵活性强。好,大家坐吧。”(飞行员分别找好位置坐下,然后整齐地把飞行帽和飞行专用包摆在自己的面前)  乔生看了看大家:“□□给我们下达了一条紧急命令:美国的一只间谍气球已经从苏联上空途径我国的新疆,一直飘到了甘肃省敦煌北部的红柳园,需要给同志们说明的是:这只间谍气球,一路如进无人之境,苏联出动了米格21进行了紧急拦截,我国的驻新疆空军也派战机歼击,空中炮击,均以失败而告终。目前这只气球很快就要飞临我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军委和部领导非常焦虑,希望大家发扬我师的光荣传统,坚决、快速、彻底地把它打下来,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众飞行员齐口同声地回答:“有”。“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把间谍气球在嘉裕关打下来,请首长放心。”杨宏站起身来,向师长乔生保证。  乔生鼓励说:“很好,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在看着大家的行动,希望你们旗开得胜。”  江兵接着说:“同志们,这里我给大家归纳了几点:1、这个气球的飞行高度在1.7-2万公尺之间,而我们的飞机最大高度仅为1.7万米。而且,我们飞行条例上,已严格限制飞行员超越这个高度。因此没选择最佳角度而远距离开火,是屡屡失败的原因。如果我们要想击碎这个直径15米之多的庞然大物,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在保证人机安全的前提下,将飞机尽可能与气球缩小距离。这里再强调一点就是开炮的时间和角度。”江兵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飞机模型和一个玩具气球在作示范,“同志们,大家看着,只有选择这三个角度,就是在气球的下方或左右两侧的三分之一球体处迅速开火,同时立即俯冲或者向左右侧飞。你们只要掌握了这个动作要领,那么就极有希望夺取胜利,大家听清楚没有?”(众飞行员答“明白”)  乔生走上前:“好,大家立即出发,今天晚上赶到兰州,明天早晨直飞嘉裕关上空,将这个不速之客打得七零八落。同时用铁的事实,警告美国中情局,中国空军是一支勇敢的队伍,坚强的队伍,敢打大仗、难仗的队伍。”乔生走上前,与飞行员一一握手。  第三十八场:深夜  场景:北京某空军机场。九架战机已经准备完毕,乔生坐在指挥塔前命令“起飞。”杨宏等飞行员依次架机快速地冲上跑道,升上茫茫的夜空。他们肩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向兰州方向进发。  第三十九场:黎明时分  场景:兰州市郊外的军用机场,九架战机正整齐地排在机场。天空中,依稀能看到几朵粉红色的彩云,这是个难得的飞行好天气,机场四周是荒芜的土地和低矮的山丘。  第四十场:清晨  场景:兰州某空军军区招待所。杨宏等九名飞行员,穿戴整齐地登上一辆中巴车。中巴车载着飞行员快速地向机场奔驰。  第四十一场:早晨  场景:某空军雷达站。几名战士还在紧紧地盯着雷达监视屏,那个小亮点在显示屏上缓缓地移动着,战士甲迅速记下一组数据递给另一名身穿皮卡克,戴着摩托车头盔的战士,这名战士骑上摩托车迅速地向机场飞驰。  第四十二场:早晨  场景:兰州市郊某军用机场。一辆中巴飞驰而来,已经站在机场等候多时的某飞行师长丁培和作战参谋郭纯看着远处的中巴车。  郭纯有些急切地说:“丁师长,他们来了。”  丁培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现在是早晨的6:40分,这时候正是最佳的飞行时间。”  郭纯抱有很大希望地说:“丁师长,我有一种预感,这些从北京直接调过来的飞行员,一定会打下这个不可一世的美国间谍气球。”  中巴车停下来,杨宏第一个从车上跳下来与丁培握手:“丁师长,你好。你来的真早。”  丁培焦虑地说:“杨队长,重任在身,我一直没睡,现在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你们几个从北京飞来的同志们身上。”  杨宏胸有成竹地说:“丁师长,放心。我们是有备而来,肯定不会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我们有信心把它击落于嘉裕关。”  这时一辆军用三轮摩托急驶而来,利索地停在丁培的不远处。一个战士快速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最新气球位置的数据表,走到丁培的面前,行了一个军礼,“报告丁师长,这是一号雷达站抄记的最新间谍气球的方位、高度和飘行速度。”  丁培还了一个军礼,接过最新数据表看了看,递给杨宏,“杨队长,下面的工作你可要安排了。”  杨宏接过最新数据表,他马上说:“同志们集合”。八名飞行员横排一行,“目前,美国的间谍气球的方位在玉门西北60公里处的上空,高度1.8万-2.1万米之间,航速290公里左右。咱们分三个小组06、09、012作为第一组,立即起飞直奔目标;04、02、07作为第二飞行小组,于10分钟以后起飞;010、08号作为最后的机动组,大家明白吗?”八名飞行员齐答:“明白。”  杨宏命令:“登机起飞”。  06、09、012三架飞机冲上跑道,直插蓝天。  第四十三场:白天  场景:高空中。庞大的气球在悠然地自西北向东南飞行,曾遭过无数炮火袭击的它,毫发未损,气球下端的摄录拍照设备依然正常工作。  06、09、012三架歼-7II型飞机气势汹汹地直奔气球飞来,只见编号06的飞机迅速地提高,试图以一个高端俯冲向气球发起攻击。然而,飞行员无论怎样费力的操纵飞机,依然无法接近气球,只好在离气球很远的地方连发三炮,走过场似的飞回机场。气球依然我行我素,安然无恙。  09、012两架飞机围绕气球转了两圈,终因无法达到应有高度,怏怏而回。  第四十三场:白天  场景:某雷达站。两名战士看着监视屏气得直跺脚。“真气人,居然连气球的边也没碰着,就返回了机场。”一战士说。  另一战士说:“别急嘛,好戏还在后头。”他俩从监视屏上看着三个亮点又向气球飞去,高兴地手舞足蹈。  战士甲:“哎,快看!又升空了三架飞机,也许这一次能够把这个顽固蛋打下来。”  战士乙有些失望地说:“我看未必,都是一种机型,都是一个部队的飞行员,还会有什么转机之笔?”(不一会,三架飞机在空中发射了一些炮弹,依然未伤及气球,无可奈何地又原路返回。)  战士乙看着返回机场的小亮点:“果然未出我所料,依然是2比0,我方失利。”  战士甲有些不高兴了:“哎,别长敌人威风,灭我方志气好不好。战斗总会有败有胜,哪有常胜将军,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  战士乙显然已经不愿意再看下去:“真扫兴,难道美国佬制造的这家伙就牢不可摧吗?好了,我已经再也没兴趣看下去,太让人失望了。”  第四十四场:白天  场景:兰州某军机场。杨宏看着从空中不获而归的战友,心急如焚。6位战友分别从战机上跳下来,表情极为消沉,都默不作声,他们真希望杨宏狠狠地训他们一顿。  彭文鼓足勇气说:“杨队,江兵教练临来之前,所传授的方法。我们大家都试了,连边也沾不上,我们的飞机爬到1.6万米的时候,无论你怎样加油门,它就是死活不往上升。这个高度至少距离气球还有2-3千多米,即使开炮也是无济于事。”  秦光接着说:“队长,不是大家没有勇气和牺牲精神,完全是我们的飞机不争气,要么加不上油门,要么到了1.7万米的时候发动机突然熄火,当时我也没害怕,当把飞机降到低于1.6万米的时候,发动机又能顺利的起动。”  杨宏站在一边不作声,听着每一个飞行员的感受。他现在突然有个大胆的设想,问题的症结已经出来了,他转过身向丁培师长说:“丁师长,咱这里有没有技术十分出色的机械维修师。”  丁培马上爽快地答道:“有啊”。  杨宏很客气地说:“丁师长,希望你立即通知他,带着工具来一下。”  丁培认真地说:“杨大队长,我本人就是从飞行员改为机械维修师,然后才干到这个位置,对于歼-7型机,我可以从机械到电路都了如指掌。”  杨宏上下打量着微笑着的丁培:“丁师长重任在身,□□的命令我还装在衣兜,快别开玩笑,时间不等人呀。”  丁培马上说:“杨大队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想的问题给我想的问题不谋而合。”  他转身命令:“徐斌,快把工具箱搬过来。”(一战士快速地去搬工具箱)  第四十四场:白天  场景:杨宏毅然决然地打开飞机发动机的上的防护罩,丁培和机械维修师童晨站在杨宏身边。  丁培很理解地说:“杨队长,你是不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杨宏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仔细地倾听丁培的理解。  丁培胸有成竹地说:“飞机达到一定高度,突然熄火或者是飞机运行无力,与以下三个地方有关:1、空气燃油混合部分;2、电路点火部分;3、油路供给部分。”  机械维修师童晨惊讶地说:“丁师长,对于飞机的发动机,你也懂?”  杨宏看着丁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上下打量着丁培,似乎在问:(独白: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而且正确至极?)  丁培笑着说:“你以为我是只会动嘴,不动手的指挥官吗?来吧,我与你一起调整这几个部分。”  维修技师看着他们俩娴熟的动作说:“师长,真看不出来呀,技术居然这么老道。”  丁培细细地调整每一个部分,杨宏又作最后亲自检查,机械维修技师把每个部位又重新地紧固一下。  丁培把工具递给童晨,慎重地说:“杨队长,你上去试试发动机。”  杨宏爬上飞机,打开驾驶舱跳了进去,他启动发动机试了几下,加了加油门,感觉这飞机的动力十足,他有些兴奋的说:“丁师长,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这飞机就象换了发动机一样,冲劲十足!这一次保证能爬升到2.1万米,打下这个魔鬼绝没问题。”  丁培站在飞机的弦梯上:“杨宏,这次调整虽然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比上去了,但是也意味着你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杨宏有些激动地说:“丁师长,你完全明白这只侦察气球,再往东南飞80公里意味着什么,同时你也明白修改发动机参数意味着升空以后保险系数降低,这些我都心似明镜。我是一名□□员。是从北京带队飞过来的大队长,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关注着我们,你知道总部和□□的命令的份量吗?此时此刻,我只有一种选择,打下这个美国佬设计的侦察气球。让他们知道中国空军,是一支英勇善战、伸张正义、主张和平的军队。任何敢于公然挑衅的侵略者,无论是在海上、在陆路、在空中,只要有人民解放军在,那么就让他们有去无回。我不冒险谁冒险,我不牺牲谁牺牲?”  丁培两眼含着泪花:“好,我的好战友,好兄弟,去吧!飞上蓝天,崭断美国佬的魔掌,让他们知道中国空军也有数不清的好飞行员,好干部。”  彭文、秦光立即登上自己的飞机,“我们随大队长一起飞。”  杨宏向机场上的战友们招了招手,一阵轰鸣,杨宏的战机,像一把利箭直插蓝天。  第四十六场:白天  场景:蓝天中。气球在随风而飘,悠然自在、无忧无虑,从空中俯视甘肃大地,高高低低的土坡,绵延起伏的山梁,多少有点荒凉的感觉。  杨宏沉着、理智、冷静地驾驶着他的战机,向气球靠近,随在他后两侧的彭文和秦光也一步不离地紧跟着杨宏。  杨宏命令道:“彭文、秦光,现在我马上开始对气球发起攻击,这架飞机经过了调整,目前,感觉冲劲十足,但是如果我爬升到2万的时候会是什么情况,连我自己也没底。如果我不能完成任务,而发生了意外的话,你们两个要想法设法完成任务。”  彭文看着大队长那刚毅的身影:“大队长,明白,你会胜利的,对于你的驾驶技术,大家都很清楚,放心冲吧。”  秦光鼓励说:“杨队,胜利就在眼前,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你肯定成功。”  杨宏看了看就在不远处飞行的战友,又看了辽阔的甘肃大地,他的胸中燃起一把火。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只见他拉高飞机,他两眼盯着高度表1.6、1.7、1.8、1.9、2万,飞机象是一头冲劲十足的雄狮,发动机没有任何异样,运转十分平稳。在2万米的高空,这是杨宏驾驶飞机以来,从未飞过的高度,他又将飞机拉到了2.1万米。战友的飞机已经远远地被他抛在下面,这时他看着在他机翼下的间谍气球,正悠然地向东南飞着。杨宏从高空向下暸望,嘉裕关已清晰可辨,这里是约定的击落地点,杨宏想了想,为了把握起见,他准备三炮齐发。(独白:只有三炮齐发,命中率才会提高,才更有希望将它击落,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将是十分危险的,飞行条例也严格禁止,更重要的是三炮齐发,极易造成发动机缺氧,致使飞机如果不能及时重新发动地话,飞机将会迫降,结果十分显而易见。)  杨宏想到这里,又说:“没有什么,2万米的高空,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这些应急情况,车到山前必有路。”  杨宏决心已定,他把战机从2.1万米的高空向气球俯冲下去。距离表在显示4000米、3000米、米、800米、600米,气球的外型越来越大,杨宏如果在1.5秒之内不开炮或拉起战机,将撞上气球,机毁人亡。  在400米至300米处,杨宏按下火炮连发键,三枚炮弹脱膛而出,直奔气球,杨宏快速拉起机头,飞机迅速攀开,一声闷雷般的巨响,气球爆炸了,残片四飞。然而杨宏的飞机发动机突然熄火,这在杨宏的预料之中。他马上降低飞行高度,试图重新启动发动机,然而他尝试着,发动机依然不能启动。目前的飞机只能向前滑行,杨宏沉着冷静地启动发动机,然而,熄火的发动机依然如故。  第四十七场:白天  场景:空中。彭文、秦光看到气球已被击落,马上兴奋地与杨宏通话:“杨队长祝贺你,你为咱们空军争光了。”  秦光显然十分兴奋,他看着在空中被打的七零八落的气球残片在慢慢地向下落去,高兴地说:“杨队,你真了不起,你的壮举,会让更多的人兴奋。”  然而此时正处于危险之中的杨宏:“感谢战友们的祝贺,但是目前我的飞机发动机已经熄火,无论如何也无法启动。”  这个惊人的消息,冲淡了2个年轻人刚才还在喜悦的心情。他们俩驾驶着飞机紧紧地贴着杨宏的飞机飞行,但是沉着、冷静的杨宏的额头上,已经冒出豆大的汗珠,飞机的高度在不断地下降。地面上起伏的山峦,弯曲的山路已经清晰可辩。  第四十八场:白天  某雷达站。两名战士从监视屏上,清楚地看到气球已被击中,战士甲兴奋地说:“他们真行,特棒。终于打破了这个美国的间谍气球。”  战士乙拿起电话机:“报告师长,刚刚飞上蓝天的飞机,已经把气球击碎,正在返回途中。”  第四十九场:白天  场景:兰州空军某部机场。消息传过来,人群鼎沸,欢呼跳跃的场面,极为热烈。丁培正在指挥塔前与杨宏通话:“杨大队长,祝贺你圆满完成任务,凯旋归来。什么?飞机发动机熄火,飞机处于失控状态。”这个消息太意外了,丁培把刚刚的笑容收起来,他在为杨宏的生命安全担心。“杨宏,你试一下重新拉起机头,做几个翻滚动作。”  第五十场:白天  场景:空中,杨宏试着拉起机头,靠着飞机强大的惯性,做了几个特技,但是发动机依然无法起动,现在的杨宏反而更加冷静,他看着下面清晰可辨的一处村庄,他正在找一块人烟稀少的地方准备迫降。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第五十一场:白天  场景:空中。彭文、秦光看着摇摇欲坠的杨队长的飞机,心急如焚,然而他们也是干着急,十分无奈。秦光双目急得血红,彭文的眼角已闪出泪花。  第五十二场:白天  场景:北京市郊空军某部。乔生、耿初、江兵和夏雨几个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此时的乔生正在办公室走来走去,焦急不安地样子。电话铃响起来,乔生兴奋地抓起电话,是值班员打过来的:“乔师长,总部打电话问快速行动中队,现在进展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将间谍气球打下来了?”  乔生生气地说:“告诉首长,前方一有好消息,我马上亲自向他报告。”这时另一部电话突然响起振铃。  江兵快速地接电话:“喂,我是江兵!好,我马上让乔师长给你讲话。”他把电话的话柄交给乔生,乔生此时的那份焦虑仍然还扰搅于心:“我是乔生,丁师长,什么?间谍气球已经被杨宏打下来了,好,太好了。什么?你再说一遍,还有没有什么补救措施?好,有新情况请及时通知我。好,再见。”  从乔生那张沉痛的面孔上,大家已经猜出了问题的严重性:“间谍气球已经被杨宏同志击落,但是他驾驶的歼-7型机,在击落气球时,发动机突然熄火,现在情况还很难预料。”(在场的所有人都为杨宏的命运担心)。  江兵有些惊讶:“怎么会突然空中熄火,这种情况在歼-7型机身上还从没发生过。怎么这么巧,会在这令人兴奋的时刻发生这样的事。”  第五十三场:白天  场景:大西洋海面上。戴维将军手拿着望远镜,眺望着广阔的海域,这个水域除了有四艘美国的导弹护卫舰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水天一体,无边无际。这时候卢斯走了进来,一副毫无表情的面孔:“戴维将军,请你到情报处理中心去一下。”戴维放下望远镜,转过身,戴维问卢斯:“怎么啦,卢斯小姐?”  卢斯有些惋惜地说:“将军,‘鹰目号’在中国西部被击落,现在信号全部已经中断”。戴维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将军。他一声不吭地快步走向情报处理中心。  第五十四场:白天  场景:肯尼迪号航母。整个情报处理中心一副沉寂。威纳·兰克、森德·迪勃两人正坐在监视屏前,监视屏上显示:“信号中断。”  威纳·兰克简直不能接受这种结果:“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中国空军目前还没有一架能飞到2万米的飞机,他们也没有能打到2万米的武器,森德博士你把最后几分钟的画面,再重放一遍让我看看。”  森德有些惋惜地说:“再过20分钟,我们的‘鹰目号’就能把中国酒泉的详细概况,特别是那座航天发射基地的情况,无一遗漏地拍下来。”  戴维推门进来:“森德博士,是真的吗?”  森德有些遗撼地说:“将军,也就在几分钟之前。‘鹰目号’被中国空军的一架超过2.1万高度战机击落。我现在把‘鹰目号’最后几分钟工作的情况放给你看。”  森德娴熟地将监控器的画面调到几分钟前。彩色清晰的图象上显示着甘肃境内嘉裕关的山山岭岭,从画面的一角出现了一架速度极快的战机,直向‘鹰目号’逼进,其后还有两架低空飞来的战机,只见战机越来越大,接着三声爆炸声,画面上出现了一片雪花噪点,接着监视器显示“信号中断”。  威纳一副极不自在的表情:“这一次我看清了是一架飞机,而且应该是已经升到了2.1万米的高空,然后,俯冲并开火,三炮齐发。对,是三炮齐发。”  戴维有些着急地说:“气球爆炸点离中国的航天基地还有多远?”  森德很快地计算出结果:“将军,‘鹰目号’最多再飞十分钟。”  戴维感既地说:“十分钟,听起来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就这十分钟,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美国来讲,都是万分重要的,有了这十分钟,‘鹰目号’将会把中国航天基地的全部情况立即传到肯尼迪号航母,传到美国的中情局。同样,善于作战的中国空军,也在关键的地点,击落了鹰目号,使他们的军事机密,对于美国中情局和国防部来说,永远是一个谜。中国空军强大了,今后我们再也不能低估他们。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但它却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戴维耸耸肩膀,摊开双手,一副无奈的样子。  第五十五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低空中,杨宏艰难地驾驶着这架不听使唤的飞机,他在找地方迫降。然而,他在不厌其烦地试图再重新启动发动机,飞机在空中盘旋着,杨宏坐在驾驶舱内,焦急地一次一次去试着。  第五十六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秦光的飞机就在杨宏的飞机一侧,他清楚地看到杨宏那焦急的样子。  秦光非常担心,如果飞机再往下降,杨宏连跳伞的高度都不够。他马上提醒:“杨队长,高度不够了,赶快跳伞。杨队长,快点跳伞。”  第五十七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彭文在飞机的驾驶舱内,急得瞪大眼睛,额头上的青筋都凸出来,声斯力竭:“杨队,立即跳伞,快点,快点。”  第五十八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杨宏沉着地操作飞机。(独白:你们知道这可是国家的财产,一架飞机要花多少钱吗?我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保全这架为国争了光的飞机。它已经与我出生入死多少年,此时此刻我还真的不舍得让它这样结束生命。哎,老伙计,今天你这是怎么啦,快点醒来,快点醒来呀!)说到这,飞机突然一阵轰鸣,发动机又奇迹般地转动起来!杨宏转悲为喜,他迅速地将战机拉高再拉高,他那张冷俊的面孔上出现了十分满足的笑容。  第五十九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秦光、彭文从远处看着杨队长的飞机又拉上了蓝天,喜出望外。  彭文大声呼喊:“杨队长,你真是个英雄,杨队长,你今天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六十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秦光激动地眼含泪花,“杨队,祝贺你,在这十分险要的关头,你又一次显现了你的大智大勇,我为你高兴,所有的人都会为你高兴。”  第六十一场:白天  场景:嘉裕关上空。杨宏带着满脸的微笑,他压抑不住这意外的狂喜。然而,他还是冷静地向地面报告:“丁培师长,我是杨宏。现在我已经把美国的空中间谍气球,击落于嘉裕关附近,我和我的战友正安全返回机场。”杨宏驾战机,快速地返回机场。  第六十二场:白天  场景:兰州空军某机场。丁培焦虑不堪站在高高的指挥塔前拿着望远镜看着远方,机场的雷达兵高兴地叫起来:“丁师长,那架刚才从监视屏上失踪的飞机又出现了。”  丁培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你再说一遍。”  雷达兵:“师长,三架飞机正向机场飞来。”这时无线话筒里响起了杨宏的声音。  丁培快速抓起话筒:“我是丁培,杨宏同志你真了不起,你能力挽狂澜,击碎了美国的间谍气球,又能排除险情,安全地返回,你已经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好,我祝贺你,咱们机场见。”  第六十三场:白天  场景:北京西郊某空军基地。乔师长的办公室,耿初、夏雨、江兵几个人正在议论。  乔生有些焦虑地说:“江兵,飞机空中突然熄火,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再重新起动的概率是多少?”  江兵负责地说:“乔师长,我查阅过世界航空资料,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及时,飞行员沉着机敏立即跳伞,飞行员的生命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飞机是保不住了。即使万不得己,而采用迫降的方式,人机同毁的情况,大概百分之九十六,像杨宏这种情况,我认为最明智的做法是立即跳伞。”  乔生有些遗憾地说:“杨宏是个难得的智勇双全的优秀飞行员,我们非常希望他能安全返回”,桌子上的电话铃响起了,乔生接过电话,一份急切地:“我是乔生,啊,杨宏,你已经安全地返回地面,太好了,从早上到现在,我一步都没离开这个办公室,我们大家在焦急地等待你们的消息。你已经立了大功了。祝贺你,好,完成任务,与当地驻军道别,立即返回北京。”  乔生被这意外的结局惊喜得直搓手:“杨宏化险为夷,是我空军建军以来的一个奇迹,太了不起了,居然能在2万米的高空发动机熄灭的情况下重返地面,这不能不说明他的大智大勇啊。”  江兵等人都纷纷议论着、高兴着、庆贺着。  第六十四场:白天  场景:兰州某空军机场。三架歼-7型飞机,干脆利索地降落在机场。杨宏从战机上走下来,立即被战友们包围、拥抱。丁培走过来与杨宏拥抱,拍着杨宏的肩膀:“杨宏,你简直太优秀了,我很高兴我们空军队伍中,能有你这么年轻的、出色的飞行员,今天你已经成了国家的功臣,人民的傲子。  杨宏握着丁培的手说:“丁师长,军人的天职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别的,我什么都没想。”  丁培笑着而且非常欣赏地说:“你的思想境界很高。你不但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还以实际行动警告美国当局:中国的领空是神圣的,中国的空军是强大的。”  杨宏握着丁培的手说:“丁师长,落地前我与乔师长报了平安,他要我向你们表示感谢,同时,要求我们飞行大队即刻返京。”  丁培有些留恋地说:“我真想留下你,让我们的飞行员与你交流交流,学学经验。”  杨宏谦虚地说:“丁师长,有机会再说吧,好吧,咱们再见。”  从北京空军某部飞来的九架歼-7型机又重新编队,飞向蓝天,机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招着手欢送这些可敬的英雄们。  第六十五场:白天  场景:北京西花厅周总理的办公室。□□坐在沙发上,与□□两个人正在商谈着什么。  □□手里拿着一份名单:“25周年国庆节就要到了,咱们要把北京空军某部那个打下美国间谍气球的杨宏请来,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国庆招待会。”  □□认真地说:“是呀!国家英雄嘛!出席这样的大型国庆招待会,我看当之无愧。”  □□赞美地说:“美国的间谍气球,在空中飞了几万公里,经过了许多国家上空。各国都派出了顶尖级的飞行员,进行空中拦截,然而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的年轻飞行员,大智大勇,富有牺牲精神,粉碎了美帝主义妄图侦察中国重要军事目标的企图,真正地体现了中国空军的顽强风范和英雄气概。”  □□表态说:“象这样的英雄事迹要很好地宣传一下,在全军掀起一个学杨宏的高潮。”  □□摆摆手说:“我们刚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尼克松访问中国不到两年。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此事,显然让美国朋友在世界舞台上挂不住面子。这件事非常敏感,也非同小可。为了大局,就让优秀的飞行大队长杨宏同志,做我们民族的无名英雄吧。”  第六十六场:白天  场景:北京市郊空军某部。空军飞行师乔生的办公室。夏雨正在乔生的办公室。杨宏雄纠纠地走到师长办公室门口:“报告”。乔生热情地迎过来“快进来,杨宏同志,这边请坐。杨宏同志,你是双喜临门呀。”  刚刚坐下的杨宏不解地看着乔生。  乔生接着说:“空军总部报□□批准:从今天起你已被提拔为飞行师副师长,这是任命书。”杨宏起身双手接过任命书,行了个军礼。这意外的喜悦之情挂在杨宏的脸上。  夏雨接着说:“杨副师长,周总理亲自发来邀请,让你代表空军,参加国庆25周年招待会。”  杨宏激动地双眼闪着泪花:“谢谢周总理,谢谢首长。”夏雨、乔生与杨宏握手祝贺。  第六十七场:夜晚  场景:人民大会堂。横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25周年招待会”,会场内一张张大桌子前,坐满了全国各条战线的劳模、海内外知名人士,有突出贡献的人。杨宏坐在一张圆桌前。这时,几名工作人员陪□□、□□走到杨宏身边,□□举着酒杯,杨宏看到周总理、小平同志到来,异常激动。工作人员介绍:“总理,这就是空军某部的杨宏同志。”□□主动地伸出手与杨宏握手:“杨宏同志,你很了不起嘛,你是我们国家的栋梁,你为新中国立了大功了。”  杨宏紧紧地握着周总理那枯瘦的手,激动地说:“总理,这是一个军人应该做的。”  □□赞赏地说:“机智勇敢,堪称将才,好好干。国家的安全需要你们,人民的安宁需要你们,祖国强大也需要你们。为了国家的尊严,我们需要更多的英雄。”周围的人,掌声、记者拍下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端着酒杯说:“杨宏,你现在已经是我军最年轻的飞行师长了。今后,国家的蓝天交给了你们,把好国门,歼灭所有的来犯之敌!”  杨宏激动地说:“首长,我会带领飞行师的官兵们,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  第六十八场:白天  场景:广西柳州的小城内。一家普通的民宅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手里捧着影集,镜头特写:□□握着杨宏的手,□□在一侧。  老人心潮澎湃,留恋地合影集。  歌声响起:  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但人民永远没有忘记  岁月虽然流逝  风雨难磨去心中的记忆  为了国家的尊严  你淡泊了多少名利  为了人民的安宁  你宁愿牺牲自己  啊!蓝天!  你留下了多少英雄的足迹  啊!山河!  你又掩去了多少激动的泪滴  为了祖国的尊严  曾有多少人默默地奉献  为了领土的完整  还须各民族的不懈努力  (全剧终)
插入书签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读点击:
晋江APP→右上角人头→右上角小框
↑返回顶部
←上一章&&
第1章 第 1 章
作 者 推 文
更多动态>>
地雷(100点)
手榴弹(地雷×5)
火箭炮(地雷×10)
浅水炸弹(地雷×50)
深水鱼雷(地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告诉我结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