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方高于一方时,低的一方命中注定在一起txt淘汰,夫...

10迹象表明你注定是感情脆弱的一方_凤凰时尚
10迹象表明你注定是感情脆弱的一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语:有人说&爱情中的男女就是天秤的两端,而他们的付出就是他们的砝码。&可事实上,这个天秤往往是不平等的。
10迹象表明你注定是感情脆弱的一方 在爱情里,很多时候都总会有一方
导语:有人说&爱情中的男女就是天秤的两端,而他们的付出就是他们的砝码。&可事实上,这个天秤往往是不平等的。
10迹象表明你注定是感情脆弱的一方 在爱情里,很多时候都总会有一方付出比较多,但是往往,这些人的感情也来的更加脆弱。你是感情脆弱的一方吗?这10个迹象说中你了没? 1. 另一半不高兴时,总会思考是否与自己有关 当另一半没有及时回短信,或是吃饭很安静,又或是工作不顺真的累了的时候,你的敏感神经便会不自觉地进入高度警惕状态,总是怀疑对方的不快是自己说错话办错事造成的。即便对方已经告诉你不开心的原因,你仍会暗自质疑自己,一整天都沉浸在这样的想法里。 2. 另一半说的任何事情和生活细节你都牢记在心 你就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对于他的喜好,他说过的任何一句话都牢记于心。小至对方的读的学校、爱吃的食物、喜欢的电影,大至对方鞋子的尺码、爱用的洗发精品牌,甚至一句无意的玩笑话。有时,你的这种超强&记忆力&能把心爱的他惊的一身冷汗。 3. 另一半的任何一点评论都会让你心情沮丧 敏感的你本来就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更何况此话是出自另一半之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建议,对你而言都是天大的否定,并会因此一直闷闷不乐。 4. 另一半看过你哭的次数比自己想像中的还频繁 因为个性敏感的关系,你哭的频率本来就很高,而另一半看过你哭的次数比任何人还要高。也许你觉得这是出于对方是亲密对象,是你信任对方的一种表现,但这样频率的眼泪是否会让对方觉得奔溃? 5. 总是觉得自己付出的比较多 多愁善感的你很注重感受和情绪,所以每当自己付出的情感似乎没有得到同等的回报是,便很自然的认为自己爱的比较多。但别忘了,两个人能走在一起,爱是基础,只是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6. 另一半的任何情绪你都能感同身受 你还是个同情心和母爱泛滥的人,无论对方遇上什么困难,你似乎都能感同身受,恨不得替他承担这种痛苦。其实这样满累的,不过就你而言却是一种喜怒爱乐共享的感觉。 7. 很多时候很难做一个主观的决定 你几乎没办法好好为自己做一个决定,因为你总是会优先顾忌对方的感受,比如&这部电影会他会不会觉得无聊?&、&这家餐厅好像不合他的口味。&到最后就演变成自己想要的已经不重要,他开心最重要。 8. 心情不好时总是恶性循环的憋着 对于自己的情绪你一直都是挣扎的,不像一般人都是累积情绪后才爆发,你会一直因为挫折而心情沮丧,通常都要过好一段时间才会好转。个性敏感的人本来就不太喜欢面对负面的情况,想要跟另一半诉苦,又担心接下来的对话让心情更糟,不讲得的话心情又会持续低迷。所以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都会在说与不说之间挣扎。 有了不好的情绪,你不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发泄出来,你想要跟另一半诉诉苦,又担心接下来的对话让双方的心情更糟,但憋在心里的话心情又会持续低迷。最后,你还是会无可奈何的在说与不说之间挣扎。 9. 常常听到&别生气,这不是针对你& 如果你时常听到另一半说这样的话,那真的代表你把过多心思放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了,还是放轻松点吧!个性敏感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非把自己和对方逼得喘不过气,就不好了。换个思路,让生活少一点偏执,多一丝弹性,何乐不为? 10.在交往中犯了错,就会持续懊悔很长一段时间 每个人在犯错之后都会感到懊悔,但对个性敏的人来说,这种感觉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双方都已经沟通过,你还是会偶尔想起那件事,然后开始害怕这段感情受影响。因为希望自己成为最棒的另一半,所以任何负面的事情对你来说都会有重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闻捷 PQ011]
责任编辑:闻捷 PQ01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时尚官方微信
播放数:114785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8970
播放数:5808920  口口声声说‘女人结婚条件太现实’的男人们,其实全是无利不结婚的:100个这种男人说爱你要和你结婚,你如果告诉他你先天没有生育能力,90个就不想和你结婚了;你再说你不想和公婆同住而且不做多于一半的家务,又有9个改变主意了;你对剩下的一个说,我们两个的事业有冲突的话你要支持我,那这剩下的一个也要逃之夭夭。而且这100个男人个个都好意思对旁人说‘我这么爱她要娶她,但她却不爱我,跟我提这些条件’。   让我们看看《2010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的男女择偶条件。男人的择偶条件:他们不但追求女方的年龄外貌,也希望女方的工作稳定---也就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工作不要忙,一来可以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为夫家省下大笔的家政服务开支,二来不忙的工作没有发展,免得有朝一日妻子威胁到丈夫在家的权威。虽然男人们在家务和育儿方面没打算和妻子AA制,但在家庭财政方面男人却比女人更热衷AA制。   男人和女人的择偶标准已然如此,有专家居然还站出来说‘有些女性存在弱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的精神不符’。弱者和弱势完全是两码事。难道女性客观的认知自己的弱势处境并自我保护是‘弱者心理’?难道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只是她们自己的幻觉?难道职场性别歧视并不存在?难道‘女性理应承担大部分家务’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难道‘女大当嫁,不嫁就是有问题’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至于该专家提起‘女性独立精神’,这就更加可笑。婚姻制度就是将男女利益进行捆绑的一种制度---经济收入再独立的女性,一旦结婚,就不能再独立的处置自己的收入,还有自己的时间,也不能再独立的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婚姻制度决定的。——《醒来的女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言  中国等待女权主义的大众化已经很久了。从五四时期女大学生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产生至今,女权主义在中国大众中间生根发芽了吗?很遗憾,还没有。但不意味着中国女性的地位没有进步。  中国女性地位至今取得的一切进步,都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动力:  第一是 建国时宪法对男女平等的强制规定;  第二是 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淡化了体力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三是 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眼界开阔和自我意识的强化。   也就是说,我们迄今为止的地位进步都是外界的改变施加给我们的,而非我们主动的,有意识的追求女权主义的结果。那么在未来,中国女性地位能否仍旧依赖这三个因素继续进步呢?   让我们先从法制方面来看。 建国时那种从无到有的突破性立法时期一去不复返了,男女平等在当今的立法者们眼中是个不痛不痒的话题,不是他们首要投放精力的地方,要依靠立法来继续推动女性地位的提高是不太现实的。举例来说,现在普遍困扰女性的职场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年轻未育的女生,用人单位不愿意承担将来孕产假给他们带来的损失,不愿意雇佣女生---按道理来讲这种局面很容易通过一项简单的人性化法律来扭转:也就是让妻子怀孕生育的男员工也享有同样的孕产假。这样的法律不需要国家掏钱来补贴女性就业就可以把企业雇佣未育男女的成本扯平,从而消除职场性别歧视的主要动机,而且可以使孕产女性得到更多来自丈夫的照顾。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这样实行,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2008年的系刊上也发表了这样的论文 【1】,对于立法者来说这更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立法的意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女性受到就业歧视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不能看到这个问题得到解决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为什么要花精力去管呢?不仅是新的法律颁布困难,连早已颁布过的法律也有很多至今没有找到执行之路。最简单的例子是家庭暴力。法律在规定人与人之间不可以互相进行肢体伤害的时候,并没有说非亲非故的人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有何不同,暴力就是暴力,按理说发生在什么关系的人之间都应该同罪论处。陌生人之间发生暴力很容易判决,但是到了夫妻之间,就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保护施暴者,让法律的公正无法实现。28岁的董珊珊被丈夫活活打死,之前被打的时候曾八次报警,警方虽然出警但都没有采取有效行动。如果凶手是跑到街上把一个不认识的人打死,那就是死刑无疑了;但是打死董珊珊的凶手最后获刑仅仅6年半。印度丈夫打死老婆也是判六七年,也就是说我国家庭暴力的量刑和落后的印度是一个水平的。由此可见,如果要依靠法律来提高女性地位,先等立法等上一个世纪,然后颁布法律之后等可以有效执行的那天,再等上一个世纪,中国女性能等得起吗?不行的。  再从生产力发展来看。 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能带来女性地位大变化的那个时期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过去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体力劳动的社会价值,提高了脑力劳动的社会价值,减小了男女分工的差异,帮助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但是现在重体力劳动的价值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没有再继续降低的余地了,以后科技和生产力在怎么发展,也不会再缩小男女社会工作的分工差异了。现在我们周围的职场性别歧视,也不是因为女性比男性体力小而造成的; 一个根本不属于体力劳动的岗位,仍然可以明确表示不要女性员工。而且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用人的岗位会越来越少,找工作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女性在男权社会抢饭碗会越来越艰难。所以靠等待科技生产力进步来改善中国女性的地位也是遥遥无期的。   最后来看教育的作用。 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女性意识觉醒是最终实现男女平等的决定因素。女性的思想决定她的行为,决定她如何做人生中每一步重要的选择,也决定她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男权只能依靠女人的认同来传承,来得逞,当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女性都用女权主义思想来协助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男权也就失去抓手,只能枯萎死亡。男权是依靠把某些少数女人定义为‘离经叛道者’来排斥和打压的,而当大部分女性都是男权舆论所指的这种‘离经叛道者’,她们也就称不上离经叛道了,男权的打压和谴责对她们也就失去效果了。可以说当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女性都是女权主义者的时候,男权势力就没有能力强加给女性任何东西了。即便法律仍然不健全,女性的大众行为也可以把法律缺失的不良效应抵消。如果每个女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把深刻的男女平权思想传给下一代,那么男权思想在下一代的男孩中也会绝根。   但是,如今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是绝对的少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还不等于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缺乏系统理论基础的女性意识,往往局限于女性个人或小团体中,只是一种趋利避害意识,或者朴素的姐妹间互相认同理解和帮助的意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要为所有男女不平等的现象找到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仅仅具有女性意识萌芽还是不够的。  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发达,政体民主,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很高,趋利避害的意识也很强,她们的‘现实’是出名的,都可以做到无利可图则不成婚,不生育,但是她们的地位却却和她们受教育程度不相称,与她们趋利避害的能力也不相称。这是为什么呢?  女性地位的提高需要众多女性的行为汇成一股方向统一的洪流来推动。男权社会中产生的女性自我意识是很容易被歪曲,污蔑,打压和声讨的;没有系统女权主义理论作指导的女性,在自我意识遭到男权舆论的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很可能产生困惑和迷茫,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女人真正的敌人,哪条路是通的,哪条路不通。于是女性们对女性问题的理解四分五裂,在大的方向想法不能统一,于是她们各自在生活中作出的抉择也不能汇成一股推动女性地位进步的潮流。  2010年《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在受教育方面已经超过男性,但是相对地位仍没有进步。所以单纯的女性自我意识萌芽,在推动女性地位进步方面已经遭遇了瓶颈,这个瓶颈的突破,只能依赖‘大众女性意识’向女权主义思想的转化来实现。西方女性相对地位较高的国家,都有过半数的女性认为自己是女权主义者。而我国女性大部分都不知道女权主义到底是什么,更不要提自称女权主义者了。如果我国的女权主义者达不到一定的比例,不论经济再怎么进步,社会在怎么往民主方向发展,女性地位也不可能达到那些国家的水平。   女权主义的普及,总是自上而下的。这是由女权主义这个概念的学术性决定的。大众女权的第一步就是传播,传播即是行动,传播即是实干,任何一个女权主义思想较普及的国家,都是先有受教育程度较高,而且不为基本的生存担忧的女性人群以及高素质的男士来接受和推广女权主义,向其他女性人群诠释女权主义,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引领女权主义思想潮流。   我们推出这个完全非营利的公益小册子,是为了把女权主义思想从艰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中梳理出来,结合现实讲给大家,让女权主义思想大众化,在女性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女生中间首先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我们解读身边现象和协助我们做出决定的工具。
  第一章 什么是女权主义  第一节 为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正名
  什么是女权主义?女权主义就是支持男女平等,平权。这里的‘权’是权利的权,而不是权力的权。女权追求的是平等权利而不是特权。女权主义的含义其实是“男女平等主义”,突出“女”字只是为了强调男权现状之不平等、女性权益之急须增加。  我们的权利状况如何?  权利包括两种,第一是基本人权,第二是附加权利。  基本人权是人一出生就应该无条件具有的权利,只要这个人没有犯罪,就不能以任何理由剥夺其基本人权。现在的男权舆论有一种声音说‘我们认为女性尽的社会义务少,作的社会贡献少,所以女性就不该和男性具有同等的权利’——且不说其对女性家庭贡献的抹煞,这种说法是以‘权利义务对等’为名来偷换人权概念。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基本人权从人一生下来就应该具有,不以此人尽了什么‘义务’做了什么‘贡献’为转移。基本人权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和公正权。   附加权利就是那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尽义务和付出才能换取的权利。这部分权利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说明。  享受附加权利的机会=所得/付出。也就是,所得和付出之比。  (公式中的所得,指的是基本人权之外的所得。付出指的是劳动。)  一个人仅仅所得少,不能说明此人的附加权利受到了侵犯,必须把所得与付出相比才能看出此人有多少机会享受附加权利。  我国的男女地位平等吗?  2010年的《全球性别差异报告》显示,中国男女地位差异得分0.6881,也就是中国女性享有的权利是中国男性的68.81%。我国男女地位不平等是铁的事实,不管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官方,对此都是认同的。男女的不平等,不仅存在于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同样普遍存在于城市中产到上层人群之中。  我们每个女性,从小都在看到或者遇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你周围有没有偏爱儿子不想要女儿的父母?你们有没有发觉考大学,考“公务员”女生的分数线被人为设定的高于男生(曾经高考也是如此!)?有没有用人单位莫名其妙的不要女员工?有没有单位招聘的不是礼仪小姐也不是演员,却对女员工的外貌有苛刻的要求?有没有感到职业女性升迁的机会少于男性?有没有感到女性受到年龄相貌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私生活选择的非议,而社会对待男人的容貌,年龄,婚姻状况和私生活都是很宽容的态度?有没有发现女性受到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男人只要把工作做好就可以称为成功?有没有看到有成就的名人,富豪,政府官员都是男人占绝大多数?有没有女性遭到丈夫的暴力时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我们每个女人,在一生中早晚都要感受到以上某些现象,没有几个女人可以幸免。这些不是由于男女先天有别而本该如此,不是自然造物所定不可动摇,更不是因为女性自己无能,不够努力所致;这些是男女不平等的体现,是男权压迫女性的结果。   让我们先从生命权,尊严权,公正权几个方面看看中国女性基本人权状况。  拿生命权来说,中国女性的境况在全球来讲都是有它的特殊性的。中国是唯一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也是唯一女童死亡率高于男童的国家。这是很不正常、很非自然的,因为在自然界,女性的抗压能力和童年的存活率都远远高于男性。因此,中国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对女性的特殊压迫、对女童格外的漠视(如生病时不积极救助女童),这是女性生命权受到侵害的表现。到2010年中国男女生存与健康状况的差距排在全球第二(第一名是阿塞拜疆),也就是说中国女人的生存权比中国男人差的太多。  再看尊严权,当男人和女人做出同样的行为的时候,舆论会把他们享有的尊严拉开差距。比如有婚前性行为的男女,当第三者的男女,离过婚的男女,长相不好或不再年轻的男女,对他们的评价是一样的吗?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女人的名声要比男人差得多。这就是女性的尊严权受到侵害的体现。对此,男权舆论也许会说,‘这不是谁故意造成的,而是自然造物所规定男女有别,本该如此’。这是一个特大的男权谎言,早就被西方女权学者们接穿得很彻底了。我们在本册的后面再给大家做详细讲解。  再看公正权。公正权多指在法律和规章面前享有平权。比如高考时人为设定男女学生分数线不同,人为控制男女入学比例,就是侵害了女生应该享有的公正权。再比如用人单位故意不录用女性,性别第一、学历经验第二,即使工作岗位本身并无性别需求也是如此办理;比如男性家庭暴力得不到惩治,女性家庭暴力却被严惩——这也是侵害了女性的公正权。   说完基本人权再看附加权利。和其他女性地位明显低于男性的国家一样,中国女性享受附加权利的机会明显少于男性。  也就是说,中国女性的很多付出,都得不到回报或者被社会无偿占有了。何以见得呢?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发布全球性别差异报告的时候,一共只有58个国家参与排名,中国女性的‘经济参与’排在第9名,但是‘经济机会’却排在第23名。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女性出门工作的比例是第9名,但是出门工作得到的回报(包括工资和升迁机会等)却是第23名。(2005年后的性别差异报告把经济参与和机会合并计算了,无法再看到两者的区别)中国女性如此积极出门工作,如果说她们到了工作岗位上又不想努力了,显然不合常理。工作积极性高和工作回报少,付出与所得不成比例,就是女性的附加权利受到侵犯的表现。职场歧视的表现除了故意不录用女性,还有把女性只安排在低工资或无发展的职位,故意不提升女性等。这种现象有个名称叫做‘玻璃天花板’,就是无形的力量挡住女性的上升。之所以称为‘无形’的力量,正是因为企业找不到正当的理由来证明女性不能胜任某类工作,或者不该得到升迁。   有些人可能会狡辩说,企业老板有权从维护企业效益的角度出发,选择不录用谁。这种借口是说不通的。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该享有注册企业的权利的,你要符合很多要求才可以注册——这就说明,老板开办企业,经营企业的权利不是一种基本人权,而是一种附加权利(也就是需要靠尽义务来换取的权利)。而女性的公正权是基本人权。基本人权高于附加权利,老板行使自己的附加权利是不能以侵犯他人的基本人权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即使他认为雇佣女性对他的公司盈利是不利的,也不能成为他对女性实施就业歧视的借口。从附加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角度来说,企业能够照常营业是依赖社会环境支持的,所以企业也有回报社会的义务,起码它的行为不应该阻碍社会发展。男女不平等会阻碍社会发展,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在国际上已有定论(本册后面会有讲解)。所以搞性别歧视的企业就没有尽到它应尽的社会义务(这种义务叫做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不以对企业效益有利为前提的)。   还有一种狡辩的声音说‘我不是歧视,我们公司以前用了女生效果很不好,所以现在决定不用了’。你把你和别人之间的成见,算在我头上,只因为我和别人是同一个性别的,这不是歧视又是什么呢?现在来到你面前求职的这个女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声称以前雇佣过的几个女生或者几百个女生有什么不好,那是你和她们之间的问题,与我有什么相干呢?况且男权的思维定式往往先入为主,对女性的贡献的评价并不准确。如果雇佣女生真的可以使企业的效益受损的话,那些有法律严格禁止职场性别歧视的国家,企业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女性,是不是他们就不要盈利,不要经济增长了?是不是他们在国际竞争上就要输给歧视女员工的中国公司了?
  不仅在职场,在学校里女性的付出与所得也不对等。到2010年,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的得分是98%,接近满分,也就是和男性差距微乎其微,而且从小学到大学,女生的平均成绩都要好于男生。但是中国女性经济参与和经济机会得分只有69%,也就是她们的经济权利不到男性的7成。如果说女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做到努力,但是一工作就懒了,显然也不合常理。这也是女性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的体现。说到这里,男权舆论有一个诡辩‘女生成绩好但是工作能力差,才导致女生在职场不受重用’。笔者认为,只有考试成绩能够准确说明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成绩数字作支持,说谁工作能力差,完全就是看谁掌握着话语权,嘴唇皮一动的事情。对于这种依靠强势话语权来实行职场歧视的现象,美国的对策是这样的:如果有女性状告一个公司有性别歧视,这种弱势状告强势的情况,不是像中国那样谁主张谁举证,而是强势一方有义务证明自己的清白,也就是说企业有义务拿出证据证明他对这个女性采取的行为不是因为性别原因。如果公司说,‘我通过和她谈话就是感觉她的能力不强,就是我的直觉’,这个是不行的,你要拿出证据说这个女性的哪句话,哪个行为反映出来她能力不强的;如果说不上来那就是歧视。  如果认为学校的考试是‘应试教育’,不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那好,你可以设计专门考核工作能力的考试,择优选拔。比如公务员考试就是针对工作特点的考试,但是也常有不同性别设立不同分数线的现象。而且舆论说“女生擅长应试,男生实际能力强”,真是这样吗?科举考试、八股文是最典型的应试,几千年来中国男人不是很擅长吗?“女生细心勤奋而已,男生更有创造力”就更是谬论:首先,创造力拿什么标准来衡量,社会上实际的创造吗,可那很可能是因为女性没有机会去施展她们的才能,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她们就是不如男生;其次,为什么细心勤奋就不算优点,就是“而已”,女性的“特质”就比不上男性了?  女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除了危害女生的眼前利益之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危害,就是打击女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从前面20年的经验看,女性努力学习努力工作都没什么用处,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省力,不如做点投机取巧的事情效果好,那女生上进的动力会被削弱的,这样就正好遂了男权的所愿,给男权舆论造成‘女人不行’的口实了。所以尽管学院和职场很多性别歧视,女生努力更不可以放松,对付歧视只能用努力来冲破,绕道是行不通的,想绕道只能让歧视变得更加顺理呈章,牢不可破。  除了升学和就业方面女性的附加权利被侵犯,男权社会一个更加严重的罪恶,就是无偿占有女性生育和家务的付出,导致女性的付出和所得严重失衡。这种无偿占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在其他各个领域的低下地位。男权社会为了不向女性的生育和家务劳动支付相应的回报,一直是在贬低女性的这些付出,将其称为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很容易做到的,不重要的;久而久之人们一提起谁做全职太太,就觉得这个女人过得很轻松。这其实是贬低女性家务劳动和生育孩子的付出的价值,好像她们做了这些事,却跟什么都不做似的。女人这些被无偿占有的付出,是男权从女性身上占到的最大的便宜,也是男权的命根子。所以整个男权体系在从各个方面试图把女性束缚在家庭关系中、限制在无偿付出的地位。  职场歧视就在起着这种作用——女人事业上受阻力大,就会把家庭当作最安全的地方,在家庭中要换取安全感你就要在家庭中无偿付出。女人出去工作给工资再少也是要给工资的,但是做家务生育就一分钱也不用付给她,后者对男权社会整体是最合算的。所以一个女人即使事业做得再好,如果不做家务不生小孩也要受到非议的。诡辩的男权舆论在这里会说‘男主外女主内是自然分工,是发挥两性天然优势’。姑且不论男女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这种自然分工,这里面有个概念被偷换掉了,分工本身不是问题,只要分工的双方都得到合适的回报就没有问题;但是把有回报的工作分给一方,让另一方做无回报的工作,这就不叫分工,叫压迫。和家务劳动相似的一个例子是非洲的男权农耕社会中女人的劳动:家庭里有一块地专门用来种植一家人的食品,一块地专门用来种经济作物拿去换钱。女人没权利种植经济作物,只能种植食品,种出来的东西没有变成钱,直接被家人吃掉了;男人种的经济作物变成了钱。于是非洲男人手里有了钱,女人却两手空空。这种所谓的分工,就是赤裸裸的性别压迫。   女性的基本人权拥有程度低于男性,取得附加权利的机会少于男性,付出大大超过所得——这就叫做男权社会。有的人说‘女性只要努力工作,做出成绩,地位早晚就会改善的’。这种说法太过乐观了。奴隶社会的奴隶努力干活可以换来地位的改善吗?不可以的,最多换来一条命。他们干活越努力,奴隶主越开心,奴隶制度就越牢固。女性努力上进是绝对必要的,但是努力的方向要有选择。向着顺应男权需要的方向去努力干活,努力忍受,做男权者眼中的“贤妻良母”,这只能强化男权体系,不能改善女性地位。   综上,女权是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平等权利,包括基本人权和附加权利,也就是以同等付出换取同等回报的权利,也讲了中国女权的现状是很不令人满意的。2010年中国男女平等情况在国际上134个国家中间排在第61位,是否就证明中国女性享有的权利在各国女性中间排第61呢?不是的。这是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全球性别差异排名排的是每个国家男女地位的差距,不是每个国家女性享有权利的多少。这是女男权利的比值,不是绝对值,这个比值越小说明男女权利差距越大,男女越不平等,排名越靠后;但这个排名不能显示各国女性具体享有的权利谁多谁少的。用比值来排名,中国在61名,不能说明中国女性享有权利的绝对值就是61名。日本韩国性别差异排名分别是第94名和第104名,所以一提到中国女权状况不好就会有人说,‘那日本韩国女人还更差呢’。其实这样说是不正确的,中国女性和日韩女性究竟谁享有更多权利,还没有定论。比如日韩女婴受的待遇好,妇女也具有单身生育的权利,这都是女性权利比中国高的表现。  与女性的平权受到侵犯相对的,就是男性享有相对于女性的特权,即“男权”。男权是一种特权,男权这个词是象征腐朽落后的一个贬义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是特权和平等之间的对立,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对立。男权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是错综复杂的。大多数的男人,同时既是男权的受益者又是受害者(他们也被男权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中对“男子汉”的要求束缚);而大多数女人,都是男权的受害者。也有女人可以成为男权的受益者,但是这样的女人是很少的。   男权在男权社会中是与生俱来的特权,不光是有地位的男人拥有男权,就算是贫民家里的男孩也可以一生下来就享有相对于女孩的特权。这一点从重男轻女的父母对待儿女不同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一个社会认可男权特权的话,也就是认可人与人之间生来是不平等的,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其他方面,也必然导致社会普遍认可各个阶层的人之间理应不平等,利用权钱来压迫别人是顺理成章。男权和其他特权都是连在一起的,从根本上都是对‘人生而不平等’的认可,具有男权思想的人看到其他特权压迫现象也会在潜意识里认为那很正常,没什么。除非别人的特权压迫到他本人了,他急了委屈了,开始疾呼控诉了,说凭什么用特权来侵犯我的人权;这时候你问他对男权压迫女性怎么看,他还是不觉得男权有什么不妥,因为他自己是男权的受益人。这样的人你说是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人来喊人权,不用理他,如果他当权的话还会和现在的特权阶层一样压迫其他人的,就像古代的起义者自己当了皇帝就变得和以前的皇帝一样。男权者叫喊‘人权问题’,女性尤其不用理他不用崇拜他,因为他说的人权是男人的权,不包括女人的平权,没把女人当人,女人去支持他是不是自作多情?
  有人说,中国再过500年还是男权社会,这是无法改变的。真是如此吗?事在人为。如果女权主义思想不在女性大众中间生根,广大女性不使用女权主义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可以说这种说法是对的,我们坐等女性地位自动提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女权主义就是男权的克星,当大部分女性从思想上成为真正女权主义者的时候,男权就要急速下坡;女权女性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为社会主流之际,就是男权衰败之时。这个过程可以有多快呢?香港直到70年代才终止了纳妾制度,现在女性地位在亚洲名列前茅;美国70年代女性地位还不如中国目前的情况,90年代的调查就显示女权主义大大改善了女性的生存状况,现在美国男女平等程度全球位居第19名。所以,在女权思想普及之后,让广大女同胞获得收益只需要不到20年,让男权夹起尾巴只需要不到40年的时间,绝对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以享受到成果的,对我们的女儿辈更是一笔宝贵的遗产。
  我这么辛苦的贴,居然没人回复我,伤心。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女性及其生存环境的影响   女权主义和我们每个普通女性有什么关系呢?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女权呢?   首先,女权思想可以赋予女性敏锐的洞察力,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那些看似强势,而实为错误的大众观点的左右,在人生的每一步都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做出不令自己后悔的选择,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自己的利益。男权社会布满了坑女性的陷阱,但是陷阱边上可不会写着‘男权’两个字,很多女性掉进去了,被坑了还不知道自己是被男权坑的,只道是自己运气不佳,遇人不淑,自己做得不够好;更有甚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掉进陷阱了,认为自己的处境很自然,是女人的正常命运。或者看到别人掉进陷阱了,也不认为这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知道躲避,所以不断有人重蹈覆辙。我们宣传女权思想,就是要帮女性们看清楚什么是陷阱,什么地方有陷阱,陷阱是怎么挖的,陷阱下面是什么图景---从而最大程度的躲避陷阱。女权主义女性是最难上当的;不上当的女性,即使身处男权社会也可以幸福成功。   正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忍受和牺牲也不是女权主义;我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让每个能接受女权主义的女性先幸福起来,先成功起来。掉进陷阱的女人越少,男权也就越枯萎。   其次,有了一定数量的成功幸福的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的普及才能势如破竹;认同女权主义的女性数量多起来,女性才会正大光明的将自己称为女权主义者,而不是害怕自己被当作‘非主流’。当女权主义在大众中不再被认为是非主流的时候,女权主义就可以利用其大众话语权,来创造新的伦理和民俗。不要小看伦理和民俗,它们是可以左右对法律的诠释的。男权就是依靠它积淀下来的伦理和民俗来生存的。举个例子:2010年12月,广州首例婚内强奸案诉讼被驳回,理由就是丈夫强暴妻子如果判刑不符合伦理民俗。案件中的丈夫对强暴的事实是承认的,宪法中也规定违背了妇女意志与之发生关系就是强奸,并没有说不适用夫妻关系。但是这里男权民俗就起到了扭转法律的作用。为什么说是男权民俗呢?因为这个所谓的婚内性义务是一边倒的---丈夫可以在妻子不愿意满足他的时候强暴妻子,但是妻子以丈夫不满足她为由来提出离婚,却不能受到法律支持---大家去查查看就知道。法律本来是大于民俗的,并担负着纠正不良民俗的使命,但这里却被民俗给影响掉了,你说民俗的力量大不大?面对男权民俗,与其消极的说‘它太强大了,我们没办法’,还不如从现在开始积极制造我们的新民俗。创造新民俗需要好几代人的时间吗?不见得。比如1979年宪法里的流氓罪,处罚范围包括男女之间的‘不检点’(不一定发生关系),连跳贴面舞都有被判刑;而到了1997年,这个罪名就被取消了。为什么取消呢?是因为立法者突然想起来应该尊重人们的私生活权利吗?这绝对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个人生活自由的人数量多起来了,变成主流了;民俗变了,法律再处罚‘作风不检点’就显得与民俗冲突,显得很蹩脚了。   一些法律本该处罚而不处罚的犯罪,也是由于得到了民俗的庇护,造成法不责众。家庭暴力为什么法律不爱管?因为犯罪人数太多了,都抓起来监狱都没有地方装;全村人购买妇女的山村,把妇女解救出来也就不判购买者的罪了,因为要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抓走不可能。这就是法不责众。在政府不肯帮忙的情况下,女性要保护自己,就要精明果断起来,坚决避免陷入到这些糟糕的境地中去---我们宣传女权主义,就是要帮助女性精明果断起来的。这样受害的女性越来越少了,那么能够成功施害的人也就少了,施害者也就不再受‘法不责众’的保护了。所以我们的女权从每个女性精明果断的保护自己做起,保护自己就是间接保护其他女性。
  第二章:写给女大学生  第一节 学业与发展篇  我们每个女大学生都是在艰辛的努力之后幸运的进入了大学校园,我们从高中之前就知道学业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了。在进入大学之前,家长和老师对待男生女生的学习,都是一样严格要求的;我们可能也没有觉得学业的重要性对于男女,有什么差别。但是进入了大学,我们就会感到一股股社会之风向我们吹来,比以前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对我们的影响力还要大;这一股股风很可能会冲淡学业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削减我们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劲头。在此我们要提防四个陷阱和障碍对我们的未来施加不利影响:  第一是‘新读书无用论’  第二是 学院性别歧视  第三是 职场性别歧视  第四是‘女性家庭第一论’  1. 新读书无用论。   现在大学生就业有难题,找工作时学历和成绩比不上家长的人际关系靠谱,对我们来说这种现象已经是常识了。所以有很多人会说大学学历不值钱,在大学里面努力学习没有用了;说读硕士博士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是没能力的表现,浪费时间;甚至有了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说法......  但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想想就知道,现在连有大学学历的人都有可能就业难,那么没有大学学历会怎么样?同一个人,读了大学去去找工作绝对不可能比不读大学找得更差。社会选择人才的标准提高了,人们除了往更高标准去攀登没有别的办法--好比洪水不断上升,人们只有不断登高才有可能活命,你觉得登高也没用就不登了,那你就比别人淹死的快些。虽然说学历低的人也有发达的机会,但是全社会这种机会没有几个名额,这些名额再轮到没关系没背景的人们身上,就更少了,大部分人还是要用文凭来证明能力。  上一次读书无用论泛滥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大家都深信不疑,都认为世道就是永远这样下去了,读书永远不会有用了,能够分配到国有企业去才是最实惠的;后来社会一下子变过来了,变成文凭很值钱。但是大部分那些荒废掉学业的人却再也拾不起书本来了,那些当初幸运的分到国有企业的女工,也纷纷在中年下岗了。  人青年的时候经受点挫折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中年没有学历加上下岗就是纯粹的倒霉,即使少数下岗女工奋发创业了,那也是要以折寿为代价的。我们现在选择读研究生,也许看似错过了一个就业岗位,但是就业岗位永远是可再生资源,你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会有新的岗位冒出来;但是你如果工作了几年再想重返校园,拾起书来读研究生,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会有各种因素牵扯着你。  为什么说高学历将来必然有用呢(在你不改行的前提下)?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氛围不够尊重知识。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本来学业最难,但是找工作不受待见,工资低,搞得很多学生没动力不好好学了,好好学的也出国去了---大学生虽然可以说‘泛滥’,但是好的理工科学生可不泛滥,永远只有那么点。中国不靠自主科技研发过了这么多年,还能再维持多少年不重视自主研发呢?十几年后要依赖自主研发了,但是人才上就断档了:当初没好好学的人没法任用,出国读书后没找到工作不得不回国的人水平不够好(从现在的‘海待’趋势可以看出来),在国外有了不错的工作经验的人才呢?人家在国外定居的好好的,要把人家大批的搬回来,要给人家多少工资人家才肯呢?所以还是用国内高学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理工科人才最合算。也就是今天好好学习的的理工科本科生。十几年后我们三十多岁不到四十,不论对于男人还是女人都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理工科女生,专业已经是无法更改的了,不妨好好学习多钻研,一定要读研究生(理工科如果只读本科基本没发展)。如果男生们本科就可以找到工作了,所以不屑于上研究生了,那就让他们不上好了,如果有人说你们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上研究生的,那就让他们讲好了;造成若干年后持有研究生学历的理工科人才是女多男少,不是很好的事情吗?理工类行业不像其他行业---有些专业,没读过大学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培训来胜任相应职业---但是理工科是没学历就等于没知识,学历低就等于知识少;学历不如你的同辈人再想学起来也是为时晚矣。  读大学,考出好成绩也不仅仅是为了参与国内的就业竞争,也是为了出国。有本科学位和好的成绩可以用来申请美国的全额奖学金出国硕博连读,比在国内读省时省钱学历还更值钱(国外给全额奖学金的学校不会是很差的);如果在国内读完博士并有好的科研经历,再申请出国做博士后,就连GRE和托福都不用考了。女生出国的动力应该大于男生,因为女生在国内无特权,受歧视多(除了工作方面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国内外女性享受的权益差别很大,有条件出去感受一下的女生都应该出去一次。不管你是定居国外还是回国,将来具有海外高学历的中国女性越多越好。
  2. 学院性别歧视   女生能不能和男生学习一样好,一样有才能呢?全国高考录取女多于男,女状元多于男状元已经说明了问题。但是‘女生不如男生脑子灵’‘女生不如男生有创造力’等声音还是顽固的像一只只挥之不去的苍蝇,从我们小学一直嗡嗡到大学。从小我们是听着不少大人说着‘女生靠细心小学初中成绩好,到高中智商就低于男生了’的话长大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学女生录取分数线是高于男生的,招生体制用霸道的手段强行维持着‘女大不如男’的传说。后来,当男女分数线差异受到挑战,女学生们受到了来自家长更多的鼓励和来自社会更大的前途压力的时候,女生在高校被录取的人数开始赶超男生。  ‘女大不如男’的传说站不住脚了,另一种为老套性别论辩解的声音开始不绝于耳:‘应试教育适合女生,不适合男生’‘女生不过是靠用功,细心和死记硬背取胜,并没有什么创造力’‘高考题目变容易了,于是细心的女生就占便宜了’,现在居然又有教育界的人公开宣称对女生在高校人数增多‘深恶痛绝’。谁不知道中国千年科举制度,八股文是应试教育的极品样本,应试是中国男人自古的拿手强项,怎么会是男孩的应试技巧不如女孩?当女生的高考分数线被人为设定高于男生,造成校园男多女少的时候,这位对女生增多‘深恶痛绝’的老师是否曾经感到‘教育体制出了问题,太不适合女生的发展了’?英国与美国的教育并非和中国一样的‘应试教育’,为什么也是大学的女生多于男生?连伊朗允许女生上大学之后,大学里同样是女多于男。  这种对大学女生增多‘深恶痛绝’的根源就是‘厌女症’。厌女症是渗透在包括教育界的各个角落的,它的一个表现就是,凡是被认为是女性特有的特性,都被冠以‘无足轻重’甚至是缺点的头衔。比如‘用功’‘细心’这些本来是褒义的词,用在女生身上居然有了贬义的意味,居然成了缺乏创造力,死读书,只会书本上的知识的代名词。难道一个学生用功细心的读书不是必要的优点?难道用功细心是一种作弊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难道不用功不细心的学生有理?难道用功细心和聪明有创造力互相矛盾,只有不用功不细心的人才可能具有创造力?什么叫做‘女生只会书本上的知识?’现在的高考,任何一道题都是应用书本教材上教过的东西来解决问题的,如果出来跟教材上的知识毫无联系的题目,是哪个考生都不会做的。难道给男生出一道教材知识范围以外的题目他们都能答对吗?至于女生是否比男生缺少创造力,还是等到中国的教育系统什么时候有了可以准确衡量创造力的考试,把男生女生都考一考,再拿结果来说话吧。   自古男权社会就是依靠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外出工作的权利,以及从小对她们灌输‘女孩不该读书’‘女孩读书无用’‘女孩读书有害’‘女性不该外出工作’的认知,来压抑女性的创造力的。现在虽然法律上不能禁止女性上学和就业,但是男权舆论仍然在给女性吹耳边风:‘女生不如男生聪明’‘读了书就业不行也是枉然’。旧时代的坏影响还没有消除,现今的坏影响又加上去,导致有成就的女性名人少于男性,更给男权舆论造成‘女子不如男’的口实。   男人比女人聪明吗?有人可能会说‘当然,因为有研究表明男性的平均智商比女性高3-4分’。首先,人的大脑这么复杂,智商涵盖的方面这么多,是不是一套智商测试题就可以测试清楚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男女大脑工作方式的不同。女性大脑的两个半球能力均等,而且随时在协作,半球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除了具有逻辑思考的本领之外还有直觉判断的本领---也就是不经过推理直接预感到一件事情的因果---这种能力现在还没有科学可以解释,所以没有被承认为智力的一种。男性两个大脑半球就比较的不均等,右脑往往不如左脑发达,所以所谓‘男性理性强’,其实是指男性的‘理性脑半球’强于他自己的‘感性脑半球’,而不是男性的理性强于女性。更重要的是,男性两个脑半球之间协作能力差,信息交换不顺畅,所以男人往往只能交替使用两个脑半球。智商是如何测算的呢?是把左脑得分和右脑得分相加的结果。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女性可以左右脑同时使用,男人只能交替使用的话,在任何一个瞬间,谁的可用智商更多呢?也就是说男女各拿着两把手枪,两把枪的射击频率总合是男人的比女人的高4%,但是女人可以两把枪同时开火,男人只能交替开火,那么能射出更多子弹的是谁呢?这就是为什么男性智商测试分数比女生高几分,但是学习成绩不如女生,投资理财的净收益不如女人多,创业的成功率也不如女人高的原因。   既然女生成绩好,为什么还有教育界的人对大学女生的数量优势深恶痛绝呢?除了厌女症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女生的就业率不如男生,拖低了大学的‘就业成绩’。这是职场性别歧视的直接后果。如果大学不是积极的帮助女生反抗这种歧视,解决女生的就业问题,而是回避问题,厌恶女生的话,就是和男权同流合污了。   根据我们在两个论坛网站上的发帖调查,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理工科女生发帖询问自己学科的就业前途,男女回帖情况截然不同。男性ID的回帖几乎不提供什么建设性意见,而是热衷于嘲讽和泼冷水---比如说你做这行会影响美丽,影响嫁人,或者说你肯定做不好,如果‘执迷不悟’就没好果子吃。仿佛在家庭幸福和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之间,女性只配选择其一,不配都拥有。而男人家庭事业双丰收则是理所当然。其实,男人得以轻松的家庭事业双丰收,就是建立在迫使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作出痛苦抉择之上的。与男性ID相反,回帖的女性ID给提问者热情的鼓励和中肯的建议。如果有女性发一个自信帖,表示自己要以事业为重,婚姻第二,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不会比男人差的话,招来的回帖男性大部分是持仇视态度的。他们会用所有常用来攻击女性的男权舆论来打压发帖者,他们语言不见得有什么逻辑,甚至不见得含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传达汩汩恨意的载体。因为男权者最见不得女性自信,最见不得女性不信男权那一套了。与男性ID相反,女性ID的回帖则大多持支持鼓励态度。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女性从小浸泡在男权的打压洗脑舆论中,对她的自信心会是怎样的摧毁作用。  针对女博士的偏见,已经开始逐渐被撼动,因为我们周围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女人不会因为读博士造成不幸福。但是男权舆论还是不肯对女博士善罢甘休的,‘女博士不美丽,没情调’的谎言仍在三人成虎。一个女人长相生下来就决定了,性格成年前就确定了,怎么可能一读博士就不美丽,没情调了呢?这里面深藏的一个性别歧视思维就是:女性天生没有意志力,没有长远目光,如果她长得漂亮有男人喜欢,她就会找不到北了,就没心思学习没心思进取了;哪个女人可以集中精力学习进取,只不过是因为喜欢她的男人太少的缘故。这不仅是对女博士的偏见,更是对全体女性的挑衅。要压倒这种挑衅,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让高学历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让追求知识,享受事业成为女性大众生活的常态。
  3. 职场性别歧视   职场性别歧视不仅包括故意不录用女性,还包括对女性求职者的外表提出无理要求,故意把女性安排在无发展的岗位,不给女性在岗学习提高的机会,以及不给女性以平等的升迁机会等。职场性别歧视的表现及其不合理性我们在前面两章已经讲过,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我们讲一下男权社会实行职场性别歧视的根源性原因,以及应对的出路。  男权社会不喜欢女人享有好的经济机会,一边进行职场性别歧视,一边以性别歧视的后果为理由说女人不行,两面夹击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牺牲女性利益来暂时缓解社会问题---直接的就是就业问题,间接的是男权的稳定问题。  让女性‘优先失业’就可以更多满足男性的就业需求。  上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人大有两次提出‘让女人回家’的提案,就是为了把工作机会让给男人。为什么要牺牲女性的经济机会来保护男性的经济机会呢?因为要维系男权社会。   如果的女人的收入不够养活自己和未来的小孩,而男人的收入比女的多,女人择偶就要把爱情往边上放,以吃饭穿衣为重,于是只要是收入还可以的男人就可以找到老婆。这样女人经济不能独立,地位低,不敢离婚,但是她和小孩又有口饭吃,不会饿死。哇啦,于是男权社会‘和谐’存在,‘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女人经济上没压力了,她们择偶就是以爱情为重了(女性的爱情就是自然的性选择本能,对男性的基因和情操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择偶也不见得是以婚姻的形式了。自然界大部分雄性是没有机会被雌性看上的,一旦女性的择偶观回归自然法则,回归爱情至上,男人要找老婆就不是有点钱那么简单了---长得好的男人可以凭长相,而大部分长得一般的男性想要老婆就只能在讨女人欢心方面下功夫,那么男权就要崩溃了。清末自梳女现象就是一个例证。女人没有自己养活自己的机会和权利则已,一旦有了(丝绸业),就形成一种局面---全村不结婚的女人是大多数,结婚的才是少数。因为那个年代的男人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女人去爱的地方。现在能够养活自己的女人之所以还会选择婚姻,是因为现在的男人比旧时的男人可爱了。如果女人的经济机会再提高,对男人的情操要求就要水涨船高,拒不改进的男人就没女人爱---女性的经济状况就是这样推动女权发展的,所以男权坚决要压制女性的经济机会。  职场性别歧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不愿意承担女性生育带来的成本。连纽约时报也报道了国内这一现象:中国大龄未育的女性就业难,和用人单位说自己近期不想生育人家也不相信。当然惧怕女员工的生育成本,并不能成为企业歧视女性的理由,面试时询问女性的婚育私事也是没有道理的。但是法律是无意纠正这个问题的,我们只有自己用行动来纠正它:就是大家都晚育。现在女性26,7岁生育的很多,你25岁硕士毕业去求职,用人单位必然认为你一两年内就要生育了。如果大部分女性都是30岁以后生育,你25岁去求职,用人单位就会认为你至少5年才会生育,5年对于现今这些短视的企业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5年之后你有没有跳槽还说不准,他们也就不太会考虑你5年之后的生育问题了。大家都晚育对我们别的方面也有很大好处,可以让我们自由得久一些,美丽的久一些,给孩子更好的经济条件和更成熟的教育。(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7-34岁之间,是很宽的一个范围,我们后面会讲到。)  面对职场性别歧视,在法律不闻不问的情况下,女生坚决不要想绕道而行,用婚姻来取代事业。我们必须要迎着困难上去,来冲破这种歧视。你去绕道就正和男权的意,再说你也绕不过去。拿出你最好的成绩,最出色的表现去求职,去工作,如果你遭遇了性别歧视没有被录用,或者要离开那个单位的话,写一封正式的公开信给他们表示谴责和抗议,让他们听到一个又一个女性的声音。
  4. ‘女性家庭第一论’   ‘女性家庭第一论’不知害了多少女人,现在还在继续害人。这里的家庭指的是婚姻之家。男权舆论说女人应该家庭第一,因为男主外女主内是‘自然分工’---也就是说女人先天条件决定了她只擅长‘内务’,所以让女人以‘主内’为主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  在这里我们先看这个自然分工的说法讲得通讲不通。  人类起源的时候是大家族住在天地之间,不存在固定的婚姻,没有什么家庭‘内务’‘外务’的区别,男女都要外出摄食才能保证部落生存,妈妈阿姨和舅舅都要一起照顾小孩才能保证小孩安全长大。男女的分工区别仅有两点:  第一就是体力上轻重有别。比如一同外出打猎的时候,女人负责挥舞棍棒尖叫着把野兽赶进男人的埋伏圈里,男人扑上去杀死动物。  第二就是婴儿的哺乳只有母亲可以,其他人无法代替。但是当小孩断奶会走路之后,就融入部落中去由阿姨舅舅们一起带了(摩梭古经中的语句‘甥男俊伟伟,全靠舅舅牵’指的就是母系氏族中男人带孩子的责任)。  人类在全自然状况下生存的时候,尚不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所谓分工,现代人类已经脱离了自然状态了,不可能回归自然了,男主外女主内就更没道理。首先现在稍微体面点的工作都是对体力要求不太高的,男女都可以做,男人的体力除了在违法犯罪方面有优势,在工作方面已经没有优势了;其次,现在小孩大多与父亲同居,爸爸当然应该和妈妈一样照顾小孩;原始人的小孩是妈妈阿姨舅舅一起照顾的,而现在是婚姻核心的小家庭制度了,阿姨舅舅成了外人,不对小孩负有责任了,爸爸取代的是阿姨舅舅的位置---一人取代多人的位置,责任理应更大。   ‘女人适合在家庭,男人适合搞事业’这种观念是怎么确立下来的呢?就是靠把男孩女孩分开施以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影响,人为的塑造出男女‘能力范畴’和‘性格特征’的不同,然后告诉你,‘你看男女做事思考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男女就是有别嘛,就该有不同的分工嘛。’这就叫做性别二元论。性别二元论就是强行制造非自然的‘男女有别’,对于‘越界’的男女,可能还会给你扣一个‘扰乱自然分工’‘淆乱乾坤’的帽子。比如细致温柔爱打扮的男性被男权舆论说成‘不男不女,恶心’,粗线条雷厉风行的女性就是‘没女人味,有毛病’---这种舆论就是男权社会在保卫它所确立起来的性别二元论。其实人性中本来没有所谓‘男人性格’‘女人性格’,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ta与生俱来的性格是什么样,和ta是男是女都没有关系,剩下的就是教育造成的。  一个比较极端的强行制造男女有别的例子就是缠足。男女的足骨结构是一样的,但是男权社会觉得女人不可以和男人一样,就要把你的脚折断造成和男人不同;然后你残废了,他们发明个词出来——‘裹足不前’,来形容女人多么没本事。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中大脚姑说‘咱闺女家裹脚,为的就是不叫你跑。你瞧谁家大闺女整天在大街上撒丫子乱跑?没裹脚的孩子不分男女,裹上脚才算女的。’小脚就是一个非自然形成的,被男权社会强行创造出来的‘第三性征’。  和小脚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男性阳刚,女性阴柔也是强行创造出来的性征。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哲学‘阴阳说’,好像是讲男为阳女为阴是不是?但是研究过正统唯物的中医的人应该知道,阴阳和男女没关系。阴是物质,阳是功能,每个人体都是一样的要阴阳调和才能健康。所有的新生婴儿,不论男女,都叫‘纯阳之体’;而人死亡的过程叫做‘阴阳离决’,也就是人体阴阳如果二元分开,人就要死了。   回到‘女人家庭第一论’,它就是通过性别二元论来捏造‘女人幸福感来源与男人不同’来劝说女性的---也就是说家庭第一的女人是最幸福的---这是一个弥天大谎。其实男女的幸福源泉是一样的,谁都喜欢衣食无忧,喜欢对未来的安全感,被爱被尊重,以及付出后得到回报的成就感;并不是女人就喜欢寄人篱下,命运捏在别人手里的感觉,或者白劳动不给回报的感觉。‘女人家庭第一论’就是让女人少去涉足男人想做的领域,多做男人不愿意干的工作。男人只想做那些有回报的工作,但是没回报的工作也要有人完成阿,所以安排给女人干。谁做无回报的付出多,谁的地位就低;地位低你就不得不做更多的无回报付出,恶性循环。男权社会为了不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付出作出补偿,刻意贬低女人做的事情的重要性,说那些都很清闲,没有什么,或者说是女人自愿做的;同时对不愿意白白付出的女人大加诋毁,说为家庭付出不够的女人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不是完整的女人(可是男人完整不完整从来不受到质疑);时不时还要赞美一下有的女性对苦难的忍受,把女性忍受苦难‘提升’为一种‘美德’。   女性无回报的付出不仅仅是家务劳动,还包括为了家庭放弃学业,放弃事业发展的机会,这种损失更是不可测量。  有的女孩可能会认为,我是为了爱情作出付出的,很高尚的。但是别忘了爱情的两个性质:善变性和相互性。爱情不是永恒的,今天还存在的爱情明天就不见得存在,但你当初为了爱情作出的牺牲不可逆了。爱情也是相互爱才有意义,如果一个男人要求女友或妻子放弃自我进取的机会,即使他是以爱情和体贴的名义,其实也是利用男权来坑女方的表现。一个男人这样坑你是不是不爱你的表现? 那么就可以说你们之间不存在爱情。  还有的恋爱中的女孩可能认为,他的就是我的,支持他就是为了我自己的未来。什么才真的是你的呢?你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谁也抢不走,终身为你所用,你百年之后到了坟墓里这些也是你的。但是这个男人,今天是你的明天就可以不是你的,就算你们结婚,他也可以有办法使他的东西不与你共有(尤其参见现在的新《婚姻法》!)。就算他想要与你分享一切,他的事业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无法过户给你。如果你和你男朋友在升学就业方面有冲突,必须一方作出妥协两人才能继续在一起的话,你不要去做妥协的一方;就是男方的发展前景看起来比你要好一些,也不是你妥协的理由,因为他的前景再好那也是他的,不能成为你的。现在很多男人喜欢教育女性不要把爱情和利益掺杂起来,那么我们就把爱情和利益分开---不要让男人以爱情的名义来侵害你的利益。
  不仅在我国,社会期望女性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全男人,在女权状况较好的美国,这种现象也很明显。有一项美国的社会调查,统计了男女辞职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男女辞职者中,分别有25%和23%是出于回学校学习充电的原因,男女很相近,意味着男女的进取心和求知的紧迫感是一样的。但是女性辞职者44%是为了多点时间照顾家庭,而男性辞职者只有12%是出于同样原因;女性辞职者17%是因为丈夫换工作而跟随丈夫搬家,但是男性辞职者几乎没有是因为妻子换工作而跟随妻子搬家的。[1]  现在女性对‘女性家庭第一论’的认同,主要是因为家务责任和经济责任的双重重压造成的。这种双重重压不是现代才有,而是自古伴随女性的。古代女性只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人是不行的,她们也要下地干活,纺织,养畜,给家里挣出钱来。现在的男权社会对女性也是有收入要求的,现在相亲的男人好像没有不问女方工作收入的;但是女人的工作又不能太忙,不能耽误对家庭的免费奉献。90年代女工下岗潮中,根据北京的统计,就有40%多的下岗女工由于没了收入而遭到丈夫的离弃。[2] 已婚女人在男权社会要想让人说不出她的不是,有两条路:  1. 维持一份可以养活自己并给孩子提供一半生活费的工作,8小时之外所有精力都放在服务家庭,保证让夫家满意。  2. 如果你事业红火,那么你对家庭的付出也要同样红火,人还要长得精神才行。  这两条路都不能逃脱家庭和工作的双重重压,第二条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人可能要说,‘家庭事业双丰收的女能人有的是,人家撒切尔夫人不就是要花很多时间在厨房里?你不能做到还不是你没能力?’如果你是个女名人,想要显示一下你自己多能干,你穿上围裙表演一下,是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有谁看到过真实的撒切尔夫人每天做几个小时家务?第一条路倒是可以做到,但是女人都走这条路会严重加剧职场性别歧视---老板不喜欢女职员以家庭为重,如果女员工都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加班不能出差,上班的时候还想着家里的事情,只能让他们更加不愿意雇用女性。   总之,付出不能决定地位,只有付出后所得的回报才能决定地位;‘女人家庭第一论’主张女性用有限的精力优先去做无回报的付出,这对每个女性的前途和女性整体地位都是极其有害的。   即使重视家庭,女性也应该优先重视自己与父母构成的血缘家庭,应该多珍惜做闺女的时光。因为只有血缘关系才是不会改变的,只有父母才会没有原因的为了你好。我们知道,日本女性一旦结婚,事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往往都要辞职回家。但是什么样的已婚日本女人基本不会辞职,事业可以照常呢?就是婚后不离娘家,仍和父母同住的女人
  第二节 恋爱篇  什么年龄女生适合谈恋爱?从高中就适合。16岁的年轻人绝对可以产生爱情了,但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家长老师为了管理方便,就一刀切说不准‘早恋’,说18岁以前那种感情不是爱情。女生到了大学绝对应该抓紧时间谈几次恋爱,释放被压抑过的人性,享受恋情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把恋爱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探究和了解不同男人的人性,给将来正式的择偶铺路。我们的口号是,要恋爱,但不要“毕婚”。  大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但我们的性格情操一般在18岁的时候已经趋于定型了,将来不可以再改变只能够掩藏。大学的时光给我们女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以最小的风险,在男人们开始深度掩藏他们的性格情操之前,充分的认识他们并了解自己的需要。在恋爱中我们可以解答‘男人能不能为爱人改变自己’的传说;我们可以观察男人的日常言行如何暴露他们的真实特质;我们也可以体验什么对于我们可以真的无所谓,什么我们绝对没法做到无所谓。  大学的恋爱也是一种顺应人性、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对学习生活的调剂;但是大学恋爱的目的不应该是结婚。所以一定要避免大学恋爱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一切伤害:在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要去做任何赌博,凡是能够预见到对未来有不利影响的可能的情况,宁可中断恋情更换男友也不可以妥协自己的关键利益。大学恋爱不过是一场场正式的军事演习,再正式也是个学习的过程,士兵如果在演习中真的被打死打伤了是不是很冤?  在众多对女性有害的男性特质中,男权思想是最灾难性的。所谓‘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有责任感’,完全是男权舆论自吹自擂造成的误解。男权的本质就是特权,特权就是别人需要无条件的满足他。在他没用任何实际行动证明他有‘责任感’之前,你要先满足他一大堆无理要求,他会暗示你只有满足了他这些要求的女人才值得他去‘负责’;但是你去满足他那些要求,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他所谓‘负责任’的方式根本抵偿不了那些损失。比如让你不要读研了,不要出国了,他有没有办法抵偿你终生的损失?没有。他的意思是‘有我爱你了你还想要什么其它利益?’而且男权的、大男子主义的男生做任何付出,其实都是为了维持他的特权,一旦他这个付出换不来特权了,他就绝对不做了。比如离婚后,如果小孩跟了母亲,这些所谓的大男子主义、负责任的爸爸,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绝对比离婚前要缩水好多,甚至不给抚养费。孩子仍然是他的亲生孩子,但是不和他住一起和他可能不亲了,他认为将来父权得不到保障了,他就可以不管小孩。对亲生小孩尚且可以“无利不起早”,对别人他更好意思。他认为你这个女人对他有价值,他可能还会做‘负责任’的姿态,一旦他认为你没价值了,分开的时候他可以连道义都不讲。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很多。男权思想在男人身上绝对不是魅力,在女人身上也不是,维护男权的女人也是绝对不可深交的。  为什么有的男人恋爱时对女人很殷勤,很体贴,结婚后却变得冷漠,没有沟通,好像她欠他的,她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恋爱时表现出的殷勤和体贴,怎么就没有了呢?  一个声称可以为你去死的男人,哪怕他真的可以为了你跟人家去决斗,甚至去自残,他是不是真的爱你呢?这样的男人,有着偏执的病态,更容易在女友决定离开他的时候歇斯底里的疯狂报复。  这就是男权的男人,他们表现出的,不是爱,而是占有欲,他们功利性的付出,在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确定下来以后,就完完全全地走样了。  男权男人可以从日常小事,他的只言片语识别出来。只是在恋爱中的我们往往没有提起重视,认为那些男权言行是细枝末节,或者是他说着玩的,听到也就过去了。女人结错婚就是这样结错的,就是因为恋爱时忽视细节,然后婚后再感叹当初为什么没看出他是这样的人。  男权者的几大特点:自大,自私,没有同情心。  自大就是把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拿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性。比如说因为男性伟人多,而他也是男性,所以他就该比你高一等。  自私不是指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是想要侵占别人的利益,也就是平白的觉得别人都欠他的,欠他们家的,你做事情要以他或他家利益最大化为准。  没有同情心指的是不同情弱势群体,尽管他自己可能也是某种弱势群体的一员,但他不同情比他还弱势的群体。有趣的是这种没同情心的人有时候也会显得愤世嫉俗,对社会上一些‘仗势欺人’的事情表示愤愤不平,那是因为他认为那些事情将来是有可能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所以他会紧张。但是对于永远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也不同情。比如听说小孩子被父母虐待他就会没反应,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变回小孩子了,他父母也没法虐待他了,所以他就漠不关心。  除了小细节可以揪出大缺点,我们也可以用女性问题来试探男生。比如把社会上女性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新闻或故事讲给他听,看他的反应。如果他的态度漠不关心,或者说性别歧视不存在,或者说那都是女性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或者说他说要保持中立……那他绝对是男权男。前面几种态度是很明显的,但是这个‘中立’就比较有迷惑性。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一边强势一边弱势的时候,你说你中立,其实和站在强势一边是一样的,也就是对弱势方的遭遇没有感觉。在男权和女权问题上,只有不了解,还需要继续学习的人。但没有了解了之后还可以、还应该“保持中立”的。因为平等与不平等之间是没有中立带的。平等的时候才谈得上中立,现在双方不平等,哪儿来的“中立”?  如果你认清了一个男生是男权者,并不是说你就不可以和他再交往了,你还是可以把他当作学习材料来交往的,只是不把他当作可能的结婚对象就好了。而且,男权思想的形成往往也有很深的家庭和文化背景,那些抱着“改造男人”的雄心壮志的女孩子,也要量力而行。  如果问女孩子,你选择恋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大家会说‘基本要求他需要是个好男人’。好男人这个词被讲都讲烂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还是个空洞的概念,对我们选人还是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何况自称好男人的男人太多了,你会发现很普通的男人也会自称好男人,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可以引以为豪;或者会有男人声称他真心的爱你了所以就是个好男人,但是不要忘了,男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很容易爱上异性,这种爱其实挺廉价;甚至没有女性青睐的男人也会自称好男人,声称自己没有‘沾花惹草’也算是个不小的优点……  到底什么才是‘好男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呢?让我们来下一个符合女权社会图景的定义:
  1. 好男人知道被女人爱是一种荣幸, 而不是他“应当”的权利。他首先应该知道除了他母亲之外的女人,都没有爱他的义务,女人并不因为被他爱上了就有义务去爱他。他也应该清楚,并不因为他为女人做了什么,他就有权要求女人爱他。他所能做的就是去向女人证明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值得女人去爱。女人如果爱他,应该是出于女人自己欣赏他,而绝不是因为他对女人做了什么。  2. 当他被女人拒绝或疏离的时候,他可以伤心、沮丧,可以思考以后如何做得更好来赢得女人的心,但他绝不可以有埋怨女人,怨恨女人的想法,不应该觉得女人犯了什么错误。这道理和1是一样的。  3. 他可以只爱美女,他可以不想和丑女约会,但是他对待丑女必须和对待美女一样具有礼貌和尊重;对待并不是他女朋友的女人,无论美女还是丑女,他必须乐于提供同等的帮助。  好男人是稀有的,好男人的头衔没有那么廉价,如果一个男人缺乏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那他绝对不配被称为一个好男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男生,同居有没有必要?  大学里没有这个必要。同居是为了模拟婚后生活,试验一下两人在近似婚后的状态下会暴露出哪些问题,能不能合得来,该不该结婚。但是大学里情侣同居是不能模拟婚后生活的。因为两个人都不上班,经济不独立,生活图景和将来的婚姻生活谈不上相似,面临的问题也和婚姻生活中的问题不同,搞同居试验也试验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要同居应该等毕业有了工作,正式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的时候再说。  在性方面,女生一定要做到‘洁身自好’。但我们这里说的洁身自好不是封建贞操观里那一套。  洁身,是指不发生无保护的和不洁的性行为。意外怀孕和性病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了,都是终身不可逆的危害;但是不洁性行为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卫生习惯差,即使两人都没有性病,也会导致女性的妇科病(炎症、感染)。中国已婚女性至少三分之一都有妇科病,卫生习惯差就是一大元凶。而且卫生习惯差的往往是男方,而得病的却是女方,这跟双方生殖器官的构造有关(外露通风的和内闭潮湿的),不易得病的男人往往更不讲究卫生,因此女生更该注意监督伴侣的卫生习惯。  自好,就是尽量不要和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发生性关系。和不真心喜欢的人发生性关系有以下原因:好奇,赶时髦,同情,不好意思拒绝,或者以前曾经喜欢过、现在不喜欢了,但是感到无从拒绝。为了自己的安全,选择性伴侣的人品也很重要,要确保随时想要终止关系就可以终止,不要受到坏人的胁迫。  女权包括的性自由权利,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女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面对任何人,都有拒绝性行为的权力,包括对她的丈夫也不例外。而且女性拒绝性不需要说第二遍。当你明确说过你不想和他发生性之后,他肯定就明白你不想,至于你为什么不想,不关他的事。如果他再反复提出同样的要求,无非是想把你的脑子搞混,让你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目的他心里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卑鄙无耻,他一点都不无辜。遇到这种人,不要对他抱有幻想,不用和他解释,也别考虑他还有什么其他优点或可怜之处,应当立刻绝交。  这种男人的可怕之处在哪里呢?女性违背自己意志发生性行为之后(说白了就是遭到‘强奸’之后),将遗留下伴随终生的深重心理痛苦(这种心理痛苦和性行为是否第一次无关,和性行为中身体是否受伤也无关,而是由于女性无法对自己的身体享有自主权而带来的强烈不安全感),他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次欲望,就可以不在乎你留下一辈子的痛苦,这是何等的残忍,这都做得出来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这种‘把你挫骨扬灰也要满足我一时之快’的自私,就是男权习气的体现。  这种男人的一个常用伎俩,就是责备你不满足他给他带来了痛苦,试图让你感到你是有过失的一方。要知道女性没有满足任何男人性需求的义务,即使这个男人是她的男友,丈夫或曾经的性伴侣。男性有欲望时不得到满足也不会对其生理或心理造成任何创伤(没有女人的时候他们自己不也过来了!);而违背自己意志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其心理创伤如果不经过治疗就是永久性的。这种‘女人有义务满足男人’的思想,也是不折不扣的男权思想。  我们前面还讲过,大学女生要恋爱但不要当毕婚族---就是不要一毕业就和大学恋人结婚。  毕婚族女生抢时间结婚第一位的原因是珍惜“纯洁”爱情,渴望婚姻。其实大学爱情之所以被称作纯洁,是因为它没有经过双方共同面对现实难题的考验,所以尚未出现硬伤的裂痕。如果爱情未出现裂痕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没有经历考验,则不能说明它是稳固的真爱。结婚是为了把大学的爱情定格在这种没有裂痕的状态,但是剥去了象牙塔的保护,校园中产生的爱情终究要承受现实的试练。渴望婚姻而结合的双方也是从未工作过,没有社会经验,前途未卜的年轻人,他们的爱情有多稳定呢?约一半的毕婚者表示后悔早结婚,也有约一半的毕婚夫妇以分手告终。越早结婚则婚姻越不稳定,是任何一个结离自由的社会的普遍规律;美国的高离婚率也是由30岁以下初婚的人们支撑的。  女生毕婚的第二位原因是怕将来工作忙无暇恋爱,也就是害怕成为剩女。看来制造剩女恐慌的宣传在不少女大学生身上起了作用,让她们在最容易做出结婚决定的年龄结了婚,但是最终把其中的一半毕婚女变成了离婚女。  女生毕婚的第三大原因就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找不到工作先把婚结了也算是办成了一件事。不用说,如果是和不富裕也没‘关系’的人家联姻,是避不掉就业压力的,蜜月之后还是要去挤招聘会找工作。如果是嫁到有钱人家做家庭主妇不用找工作,或者嫁到有‘关系’的人家可以给安排工作呢?首先人家既然可以给你这个利益,也就有本事把这个利益收回,就看你能不能永远让人家高兴了。其次,如果男方真的爱你的话,即使你决定等工作上先有点起色再结婚,他也同样会给你安排工作的;如果你不嫁他他就不给你安排工作,是不是可以说明他对你留一手呢?  广大毕婚族女生不过是迷信爱情,轻信舆论,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她们中的大多数也不会因毕婚而比晚婚一族更加一帆风顺。还有一些女孩,笃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少奋斗二十年’,希望以年轻美貌为资本,依靠婚恋走捷径,一步到位。她们中大部分还是以年貌相当的未婚少年为目标,只有极少数是对于任何年龄任何婚姻状态的男人,只要有钱有地位,都可以考虑。  对这些女孩,我有三点建议:
  1. 不要招惹已婚男人  2. 王子不爱灰姑娘  3. 关键利益不能妥协。  1. 出轨的已婚男人,如果是长期和第三者保持关系,那他的人品是很差的,可以说是禽兽一般。他今天能欺骗妻子,明天也能欺骗你。对他来说,不论是妻子还是第三者还是其他女人,都是生来就欠他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他,实现他的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的;不能服务于他的女人对他来说就没有活着的必要,全都死了也不伤害他的感情。他们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他自己争取长远特权的努力;能够哄住你他认为他很有本事很自豪,说明他对特权当之无愧。你受害了,他认为是‘弱肉强食’的法则,他作为这个‘法则’的执行者不但没有罪过反而有功劳。  这里要说到,男权者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恶行当作‘付出’的一种形式,然后说我付出了我当然应该有特权。如果小偷强盗说:‘我们偷人抢人是需要有技能的,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所以我们的所得不是非法所得,而是我们付出之后的正当所得’,那我们肯定认为这种逻辑浑蛋之极。这就是男权者的基本逻辑之一。  比如男权者认为侵略抢掠别国。是一种功劳,理应换来特权,战争打胜了就有本事就合理——‘我能把你烧杀抢掠说明我有本事,我当然有资格统治你’。同样,从两性方面说,男权者认为‘男人能够压迫得了女人说明男人比女人强,所以女人活该被压迫’;体现在这些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男人心理就是‘我能吸引到你们,哄骗住你们,控制住你们,都是我自己的本事,我有本事我当然有权同时占有两个女人。你们被我占有,不是因为你们善良有情义,而是因为你们是弱者,应该应份被我占有的。’  这种男人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其他人都是用于取悦他的工具,所以他必然会严格控制妻子和第三者可以得到多少补偿,绝对不会让女人拿到他财产的一个大份额。否则他岂不是失去了他特权的基础,把自己的‘未来’葬送掉了?所以企图靠当“小三”谋利也是一种幻想。  男权者喜欢‘援引自然法则’,讲一夫多妻,弱肉强食。这些概念被男权舆论长期歪曲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争夺配偶的战争也是雄性之间发生的,并不存在哪个物种,雄性可以随意压迫控制雌性同类的。自然界或者原始人类中,当然有多个雌性看上同一个雄性、都跟同一个雄性交配的情况,但那不是“一夫多妻”的体现,而是雌性作为性选择的主体,为了生育强壮的后代,去共同使用一个雄性。但是自然界中的雄性,并不像人类那样,可以以暴力等手段,限制雌性离开他。他被雌性抛弃只能去向情敌挑战,但不可以给雌性施加任何不良后果。只有人类的婚姻制度,可以限制女性离开男人的自由。那些出轨男的妻子就是被男权婚姻制度限制住没法离开婚姻的。表面上是她们自己非要维护婚姻,实际是男权社会给她们离开婚姻制造了太多的不良后果,把她们绑架为男权利益共同体,逼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已婚女性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讲到)。  婚姻是如何把女性控制成为男权利益共同体的呢?就是靠在婚内剥削女性(例如压制工作,鼓励家务劳动,而家务劳动无法兑现成女性自己的利益所得,只能依靠丈夫的给予的好处补偿)。人类的婚姻制度,把本来应该掌控在女人自己手里的利益拿过来捏在丈夫手里:如果你好好的跟着我,我就让你看到这些利益兑现的希望,你要是走掉了,我手里捏着的这些白条就一概不给你兑现了,到时候看谁求着谁不敢离婚。  如果出轨男不离婚,那么他可以家里控制着一个外面哄骗着一个是不是很不公平?如果他离婚和小三结婚,小三就要变成被控制的那一个了——被控制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即使你不再爱他,也不敢和他离婚的程度,这还不够可怕吗?  这种出轨男原本应该是所有女人联合起来共同淘汰的对象,但有的时候却成了女人们争抢的对象。女人之间打得昏天黑地,男人悠哉游哉坐山观虎斗;女第三者独自承受社会的攻击谴责,出轨男只要不主动和原配离婚,就可以算是个正常的有情义的男人。这也是男权社会当初得以确立的方式:把本来只应该存在于男性之间的矛盾(动物界的雄性争偶)转嫁到女人之间,让女人为了不值得的东西去争斗,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做奴隶的机会”去争斗。  丢开破烂出轨男,世界上值得争取的好东西太多了。  2. 很多女孩子觉得自己年轻,比较漂亮,但其他的自身条件很一般,就希望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其实在现实里,王子不爱灰姑娘。  男女择偶,择的是什么?比较优势。什么叫比较优势?就是你找到的配偶,是不是其他人得不到的?成功男人之所以追求成功,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他要找的女人不是一般男人可以追到的。这就叫比较优势。因此很多比较肤浅的女孩会嫉妒郭晶晶,心里觉得她不够漂亮,可能温柔善解人意啥的也不如我,凭啥把富3代霍启刚少爷吃定了?  我来告诉这些女孩吧:世界上年轻,漂亮,温柔,善解人意的女人有多少?你年轻,有比你更年轻的;你漂亮如范冰冰,保不齐男人想再试试林志玲;至于女人的温柔、善解人意,说白了,在成功男人眼里就更是容易得到的了,有什么特别?  请这些女孩再想想,郭晶晶,一代跳水女皇,世界上是不是只有一位?!能站在这个巅峰的女人,必定有常人无法达到的毅力,耐力,天才,勇气,自信,全世界几十年才出这么一位,一般女人和她比,有什么比较优势?能追到郭晶晶,远比能追到一些肤浅的女明星更能体现比较优势,这也正是霍家的选择。成功男人中,也真有一些找那种“温柔贤惠小鸟依人”的老婆的,但是基本都被‘雪藏’,根本不带这个女人出席任何公共活动。原因很简单,聚会上,甲男带着女明星,乙男带着奥运女冠军,丙男带着大富之家的千金小姐,丁男出现了,带着一个还算年轻漂亮但在圈里挺眼生的老婆,别人聊天时难免会问:你太太是做什么的啊?家里是做什么的啊?丁男回答:我老婆就在家,她家......大家都免不了尴尬。  现在一些女孩对灰姑娘嫁王子的故事还相信,是因为受了90年代一些过时事例的影响。90年代刚刚出现一批富豪,穷汉乍富不懂事,有了一股休妻潮,然后一些富豪续娶了一些年轻漂亮的草根女。但是现在有地位的男人都懂得了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很少会找草根女了。我们不时可以在媒体上听说轰轰烈烈的富豪征婚,要年轻要美貌要处女,应征的女子一大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征婚的结果,到底有没有选上新娘,百分之几的征婚富豪选上了新娘?这种宣传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更重要的是,草根女孩子和有财有势的家庭通婚,你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人家完全有办法控制你能得到什么,不能得到什么。人家想让你‘出点事故’也可以做到。你看名人离婚事件中女方能够拿到一大笔钱的,都是女方自己也是名人也有事业也有背景的;什么时候你看到草根女从有财有势的人家离婚出来,拿到的钱足够她过下半辈子富裕生活的?
  这个社会发展了几千年,无论何种社会体制都是男性设计的。自然为男性服,女性想和男人94完全  
  年轻女生如果有机会和有钱有势的家庭的公子谈谈恋爱,未尝不可,也是个体验生活的学习机会。但是和他们生育或结婚,还是谨慎考虑为好。  讲到这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钱色交易(包括婚恋形式和其他形式)。不少女性认为这种现象是女性地位的倒退,因而感到紧张。其实没有必要。我国是从封建时代直接切换到新社会的,钱色交易的现象是封建男权向资本主义男权转变的标志,虽然仍然是一种不良现象,但是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就像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虽然还是阶级压迫的社会,却也是一种进步。  在封建时代,女性除了身体和外貌没有其他的资本,但是当时的男权社会甚至也不允许女性用外貌来交换金钱和地位,你出身是什么地位就是什么地位,地位低的女人再美貌也是给穷人家做妻,或者给大户人家做妾,反正都是抬不起头来。整个社会都不认可女性用自身资本给自己谋利,也不认可男人把权利交到漂亮的女人手里(男人如果宠爱漂亮女人,就是沉迷女色不理智,不是个好兆头,将来肯定要误事)。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意识中已经普遍认可,美貌的女人就是有从男人那里得利的资本,凭美貌平步青云也没什么稀奇;同时也认可上层男性放纵色心,千金买美人一笑。从不认可女性用自身资本赢得地位,到认可,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同时促进男权的瓦解。怎么促进男权的瓦解呢?依靠激化各阶层男性之间的矛盾,离解男性之间的默契。封建时代的底层男性是有机会娶到漂亮女人的,因为出身低贱的漂亮女人要想做正妻只能嫁给底层男,而且嫁了就跑不掉了。但是现在底层男能找上漂亮女人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因为漂亮女人可以嫁小康男,傍上层男,底层男娶到了美女也不见得留得住。虽然由此引发的矛盾,也有不小的一部分被转嫁到了女人身上(比如拐卖妇女现象),但是也导致广大底层男对上层男不像以前那么服气了(特别是中国男女比例本就不平衡,底层“剩男”现象其实远远比“剩女”严重)。  3. 我们前面讲过,女性地位低是因为长期付出多于所得,所以我们要女权,就一定不要再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关键利益上不能妥协。  比如为了男朋友未婚夫,该读研究生不读了,该出国不出了,该找工作不找了——即使男方是很有钱的家庭,或者你认为和他很有爱情,也是得不偿失的。眼前这点利益或爱情可能现在看来很诱人,其实长远来看这个利益就是蝇头小利,这个爱情就是耗材加可再生资源。人只要心理健康,一辈子都有再爱的能力(那种一生唯一的神话也是男权社会的谎言之一,又有几个男的用这种爱情忠贞观要求自己?)。但是你失去的机会是永久的,你被套牢的后果是不可限量的。(婚姻可能给女性带来哪些风险和损失,如何拖低女性地位,我们将在后面的《婚育篇》中讲到。)  但是女权也不是拒绝从男人那里得到利益,如果有个男人不要求你卖身给他,也不要求套牢你,也不要求你放弃你的利益和前途,他就愿意帮助你的学业和事业,那就是很好的事情,接受他的帮助和爱意,跟追求女权一点也不抵触。  最后,我们虽然应该相信真爱的存在,相信真爱的美好,但是不应该相信爱情能够一举解决我们其他方面的问题,满足我们其他方面的需求。尊严,成就感,安全感,友谊,亲情……等等生活必需品,是不能用爱情来代替的。爱情是一件稀有的好东西,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也不是一生都能拥有。如果你能遇到和你真心相爱,没有任何压迫或者其他目的的人,就应该好好享受爱情。但是,爱情又是一件非必需品,是不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交换的。不要迷信爱情是生命的唯一意义,没有爱情的人,同样可以有幸福的人生。
  第三节 婚育篇  在恋爱篇中,我们讲过,大学期间要恋爱但不要毕婚。但是我们参加工作之后,我们大部分人还是要走进婚姻的。我们这个小册子不是一个爱情心语指南,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选丈夫,如何维护爱情的。我们是要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婚姻制度的本质,以便大家自己作出准确的判断,掌握自己的命运。  婚姻制度的起源与私有制相连,是男人实现父权的唯一途径,本质是牺牲女性自由来缓解男性之间的矛盾,以便男性之间确立合作关系 (我们会在《男权思想的谬误》一章中详细讲述。   牺牲女性自由是怎么回事?有人说,我们现在是文明社会了,女人决定不结婚没有人能把她捆到婚姻登记处去,女人非要离婚不可也没有离不掉的(除非离婚判决下来之前被丈夫杀死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婚姻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限制女性自由了呢? 不对,现在的婚姻制度仍然在限制女性自由,只不过是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首先,‘女大当嫁’几千年来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思维里了,尽管这个谚语没有作任何解释为什么女大就要当嫁,但是一个习俗实行得久了,也就没人去问它的理由,就会都不由自主地照做。人是社会动物,思想行动不可能一点也不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的,不可能在全社会都非议你的时候你可以做到无动于衷的,女人到了一定年龄不结婚,在2007年专门创造了一个歧视性的词叫‘剩女’,不仅民间男性集体攻击你,砖家们都要合起伙来捏造事实,用蔫坏损的方法来挤压你(我们本章后面会讲到)。所以受主流文化挤兑而做出的举动就不能称为一个完全自由的举动。  其次,让一个人一辈子都和一个配偶生活在一起本来就是反自然的。人是没法控制自己爱谁不爱谁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个人很有可能爱的人不同,结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命中注定在一起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