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升到70级给我dnf3000点卷干什么,我也没有花他就没有…

热血传奇升到70级要花多少钱?大神们帮帮忙_百度知道
热血传奇升到70级要花多少钱?大神们帮帮忙
我想把我6区的号练到70级,想问下大概要用多少钱?
40W.60W。 一次性充500RMB有优惠的)两天就47级了,是被人看不起的,主要是玩家对地图的熟悉,还有部分运气(比如说打出好装备可以换元宝什么的)!不过我可以向楼主介绍个最快的升级方法,经济化,找个死掉的怪物用灵符挖,一挖就是30W,没钱充元宝是升的最慢的.50W.的 经验。,我试着充了500RMB 有430元宝 (我每次都是100RMB一充 一次是86元宝。。还可以去闯天关,那些巨额经验要花元宝的任务。! 我告诉你个最快的方法这个不好说,这个花钱是因人而异的,现在传奇已经100%商业化.80W。。就有那么快。 用元宝换灵符,一元宝一张,随便去雷炎或别的什么地方。 这就是最快的方法,有的人升到70可以一分钱不花,有的要花不少。能不快吧?一直挖一直有,做任务升级也太慢了
采纳率:47%
不买装备的话大概3000人民币左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热血传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不要再瞎理财了 算算你想要的生活会花多少钱|投资|理财|收益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不要再瞎理财了 算算你想要的生活会花多少钱
推荐阅读:
  1、一点投资也不做,也可能是好理财
  中国人素有轻视投资的传统,两千年的农耕经济形成的固有观念,认为商人高卖低买,赚取中间差价,古人谓之奸黠狡诈、不事生产而徒分其利,在重农抑商的环境下,剥离掉投资这一项,对理财的理解能更纯粹,北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首度提到理财言圣人治理财物,用之有节。
  量入为出,用之有节。正是理财的大框架。
  怎么样才算得上理财有道,本能的理解其实只有三个字钱、够、花。从此衍生出来理财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这是一道哲学题,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将决定你要花多少钱。
  这是一道计算题,你得赚多少钱实现它?这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
  后者是个计算题。任何一位称职的理财师都能帮你计算结果,但第一题的主意只能你自己来拿。
  古代山西富豪曾铸金砖造大屋,就算后代不事生产,只要不是骄奢败家、取用得当,也能一生幸福无钱财之忧,敲一小块黄金供日常开销,遇婚丧嫁娶,取大砖即可。黄金贬值不足惧升值也无心喜,因为钱够花。;
  黄金屋的例子也许太极端,我们再给一位在三线城市月薪3000元的护士算算账,如果第一道哲学题已经想好,并没有奢望住别墅,也没有想过把孩子送到温哥华岛大学享受离群岛屿的宁静,那么她的理财规划可以很简单:短期能支付家庭用度,有所结余;长期来看,存够孩子上大学的钱、另有一笔钱在55岁后做养老之用。一笔存款,加上每月结余,在银行存成定期,不做投资也没有关系,反而,买股票看涨跌可能徒增烦恼。
  一对小夫妻去年八月份拿着父母赞助的首付加上自己的储蓄一共70万准备买房,老公比较有主意,也一直在炒股炒黄金,看房的当口,老公灵机一动,“进股市或者买黄金,来回一圈赚个2%也是钱啊,少付个二手房中介费也不错”。他在9月玩了一把白银T+D,正好白银小幅下跌,男孩子以为是上涨前的信号,做多,没想到遭遇疯狂下跌,一周之内下跌23.95%。这笔钱被银行强行平仓,只剩下20万出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你能说是理财吗?光买股票、基金,不全盘考虑,什么钱适合买股票、多少钱适合买股票、指望在股票上赚多少。只能说是瞎理财,不如不理。
  股票是理财的一个手段,绝非目的
  这里并非诋毁投资的作用,而是澄清一个事实,投资是理财的一个手段,而绝非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是解放中国,那投资好似一场战役,平津战役或者淮海战役, 很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如《华尔街日报》个人理财专栏作家乔纳森?克莱门茨所说,我们投资并不是为了击败市场、发笔横财,或者赚取尽可能高的回报,金钱的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其他终极目标的手段,投资是为了购买一栋房子,或者让子女上更好的大学,或者为退休生活储备。
  算算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会花多少钱
  刨除每个月的日常开销,每个人至少会面临三个花钱大坑:住房、孩子学费以及退休。如前文所述,我们常常会根据收入调整自己想要的生活。让孩子在国内读一所普通大学还是把孩子送到美国读中学,住一套70平米的房子还是住在城郊风景怡人的别墅区,不同的生活对应着不同的数字,这里给出了三个目标值让大家参考。
  一所国内大学学费=4万
  2010年北京大学学费5000元/学年,加上生活费估算为1万
  一套一线城市的一室一厅=180万
  以2011年10月上海内环,外环以及外环外住宅均价平均26226元/平方米计算,一室一厅按照70平方米计算,两室一厅按照120平方米计算,别墅按照250平方米计算
  退休金=72万
  退休以后每月花费3000元,退休20年试算
  一所国外大学学费×4年=25万
  美国教育部资料,学年,美国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不包括住宿和伙食费为6397美元,加上生活费估算为1万美元;根据汇率1万美元=63419人民币试算
  一套一线城市的两室一厅=300万
  退休金=120万
  退休以后每月花费5000元,退休20年试算
  去国外读中学一直到大学=160万
  从初中到高中一共7年,将公立私立以及男女混校等学费平均21290美元/年,加上生活费估算为3万美元
  一套一线城市的别墅=650万
  退休金=360万
  退休以后每月花费15000元,退休20年试算
  2、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据说张柏芝的出场费比谢霆锋高10%,你觉得谁比较容易达到理财目标?
  一个月薪3000元的保安和一个月入3万元的医生,哪个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理财目标?
  把钱存在银行赚3.5%的利息和一个收益率高达14%的产品,哪一个更有用?
  对艺人而言,出场费与片酬就是主要收入来源,张柏芝的收入比谢霆锋高,但却时常遭遇财务问题,最近的一桩就是为钱不惜接烂片。原因有二,赚得多,花得更多;第二,张没有被动收入(即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这不正是消费与收入?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赚得多,花得多,永远在老鼠赛跑圈
  张谢二人婚姻危机除了感情原因,也夹杂钱事,据悉,张柏芝隐瞒谢霆锋斥资1.28亿港元订下香港市区半山世纪大厦顶楼房产。但没钱付首期,又因为银行无法全额核贷,尚差5000万港元必须以现金支付,因为谢霆锋拒绝支付,张柏芝只好找了财务公司高息借钱。花得比赚得多,正如《穷爸爸富爸爸》一书的作者伯特?T?清崎所说:“没钱的恐惧会刺激他们努力工作,当他们得到报酬时,贪婪或欲望又开始让他们去想所有钱能买到的东西。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模式。”
  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当赚到更多的钱,我们会迅速调高“想要的生活”预期,为此我们需要赚更多的钱实现它,欲望不息,循环不止。
  穷的时候觉得一个月3000很幸福,富的时候觉得一个月3万元还是穷。研究生的时候身边都是穷哥们儿,大家有口酒喝,能吃点麻辣烫就欢喜得不得了。赚3 万元的时候比的是那些比你更有钱、开豪车、住豪宅的人。一个月入3万的医生未必比一个月薪3000的保安更快达到理财目标,也是这个道理。
  还需要一份被动收入
  所谓被动收入,就是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一套收租金的房产,一家定期分红的企业,一项收益稳定的投资,大可以代替劳动收入。
  谢霆锋的被动收入是一份实业投资,去年年初,他投资的公司PO朝霆公司因为年收益超过8000万元而备受关注,该公司创建于2003年,当时霆锋用房产抵押贷款获得的几百万港币,在香港铜锣湾开设制作室,创建PO朝霆,主要从事电视广告的后期制作,是目前香港最出名的特效公司之一。
  即使谢演艺事业受挫,片酬减色,财务尚有张安全垫,但柏芝就要担心下美貌和演技的持久度。
  3、切莫有时间工作没时间赚钱
  等有了钱再理财吧。
  谈到理财,这句话说得最多。林林去年三十岁,是一位优秀的电视编导,月入过万,月出过万,存款少少,但她有自己的大主张:“我的同学跟我赚得差不多,每个月省吃俭用存下来八千,这真的不可思议。理财并不是要扼住自己的脖子生活,有一天有机会赚了一笔钱我自然会开始理财。”林林工作努力,对职业生涯非常自信,只是所言非真理。
  你见过20多岁的投资理财大师吗?
  除了睡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会花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越优秀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努力工作当然是赚钱,以林林的能力,她可能会碰到许多“赚到一笔钱”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类赚钱机会:一份更高的薪水、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外人绝对买不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者一笔收入。假定这四类机会都非常靠谱,一个大电视台节目主管的offer;一位相识已久的朋友邀林林入股新公司,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一个银行的老朋友介绍的回报超过两成的稳定产品;一笔大额项目提成和年终奖。
  可能的结果是:
  同样的,一份收益再高的投资,林林也无福消受,因为她没有本金;
  拿到一笔“大钱”奖金时,林林“自然会开始理财”,但她发现自己没有经验,不懂。
  我们见过20多岁的网球冠军、主持人,但极少见到20多岁的投资理财大师。任何一种非凡成就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老虎伍兹在1996年获得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冠军时只有20岁,但他练习高尔夫球已经有17年了。1999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一夜成名的时候,他已经没日没夜地练习钢琴有14个年头。从21岁毕业,林林有9年的时间训练财技投资1000元与投资1万并没有太大差别。理财是一门实用技术,最好自己能上场,单靠看书恶补并不容易。
  4、人生最大的风险不是死得太早,而是活得太长
  人生在世一百年,天天有些小麻烦。最好的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像季羡林这么超脱,老先生98岁离世,依旧没有遗嘱,或者,更深的原因中国人太能理解如其子季承的描述,“死亡一直是个禁忌。父亲对死亡没有准备。”
  从法律角度看,不为死亡做安排最大的问题是,财产未知,下落无着。如何立一份有效遗嘱,《继承法》有明确规定,立下之后可以参考柳传志的做法,公之于众,定期改动,以免导致继承人之间的猜测和纠纷。“到最后的时候才宣布谁来负责继承接班人。那个方式,我觉得不好”,柳传志也这么想,你呢?
  无论哪一种,提前做好安排总不会错。第一,列一份单子,详细写好你的遗愿,包括由谁来继承你的sina微博和QQ空间密码;第二,准备足够的钱,预备活到800岁这是有史以来最长寿的中国人,先秦仙真彭铿的寿命。好吧,靠谱一点,告诉你一件事,出生于清朝末年的长寿奶奶霍礼明今年115岁,是最长寿的河南人,仍然身体健康。
  欢迎来到长寿风险的世界,这看起来不近人情,但这的确比“死得太早”还可怕。
  规划我们退休后的投资组合,是人生中最棘手的财务难题之一。
  如今,65岁的男性预期平均能活到83岁,而65岁的女性平均能活到85岁,但这些数据会误导人,因为它们只是平均预期,不仅有半数的退休者会活得更久,而且人们在活到平均寿命前后时也面临很大的变数,有些人可能在接近70岁就去世,而不少人能活到90岁。而且,如果你已婚,则还要考虑两个人的预期寿命。平均寿命仅仅反映大众的整体情况,至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裕而且定期锻炼、不抽烟、不酗酒、经常阅读理财杂志的人,他们的寿命可能超过平均数。 如果你身体健康、头脑清醒,还是谨慎为好,做好90岁,甚至更长久的退休计划。
  可怕的是,在超过20年的收入荒漠里(如果50岁退休, 按照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4岁计算,是24年),我们靠什么养老?除了社保,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现金喷泉是最佳解决之道,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社保真的帮不上忙如果想像日本老人那样退休后在冲绳租下一套靠海别墅逍遥过晚年,只能靠自己的安排。
  最多的人存下了一笔钱做养老之用,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寿命: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去计算每年应该从积蓄中抽出多少用于生活开销。取出太多,可能是:眼睛一闭,一睁,钱花没了,人还在……取得太少,我们可能过上了不必要的拮据生活。
  第二多的人靠着一套房产,但活过了70年,所有权又是一个不确定性。
  根据经验,大家填补养老大坑的现金喷泉依次是:一笔储蓄,最好每年有些收益;一幢可供出租的房产;或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每年自有分红这些都是被动收入。
  5、不要早结婚
  “取得第一桶金后,以钱赚钱。”
  李兆基,香港地产大亨,亚洲股神。恒基兆业、中华煤气主席、新鸿基地产副主席。
  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四叔李兆基给年轻人一条忠告:不要早结婚。
  2011年,李兆基以190亿美元身家跃升香港富豪榜第二。因为排行老四,被圈内人尊一声“四叔”,从创办新鸿基地产的楼王到弹指间撼动恒指的“亚洲股神”,四叔的故事每个香港人都耳熟能详。只是难以想象这位85岁的长者并不像家中渴望抱孙的爷爷那样催促年轻人早日成家立业,而是冷静地说一句:不要早结婚。
  “如果拿着当初的1000元去投资,第一次能有2%的回报,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大的财富”,四叔在一次公开演讲上说:“以钱赚钱,怎么会成不了富豪?”
  年轻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冒险因为你没什么可失去,最大的短板是母钱少少。1948年的金铺学徒李兆基,只带着1000港元南下香港,并没有多少余钱帮他赚2%的回报。细究四叔的财富增长历史,不管是1958年与郭德胜合股永业地产的几百万港元,还是1975年成立恒基兆业的1.5亿港元,又或者 1993年与郑裕彤预期收购加拿大Westcoast Peboleam公司的14.9亿港元,都不及初抵香港时,在金铺挂单买卖外汇和黄金积累的那一小笔储蓄来得重要。对多数白手起家者,积蓄母钱没法走捷径,靠的是赤手空拳打拼、一分一毫存下,甚至是省吃俭用。
  形成母钱的珍贵时期多是二十来岁,太早结婚会蚕食掉这笔资本,如四叔所言 “有的时候家庭的负担会成为枷锁”。华尔街日报金融专栏作家Jonathan Clements(乔纳森?克莱门茨)有两个花钱大户,一个叫汉娜,一个叫亨利,“他们对我来说都是无价之宝但如果要孩子,我就不得不晚点退休”,对克莱门茨而言,家庭是他最大的资产和负债。他在自己的理财专栏里写道:“组建一个家庭意味着额外的支出,孩子的出生可能促使父母其中一方放弃工作,在家里养育孩子。当我还在《华尔街日报》工作时,我经常收到读者的邮件,在信中他们为自己能在40多岁成功退休而沾沾自喜,无一例外的是,他们没有孩子。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把孩子培育到18周岁,要花费20多万美元,接下来,父母还要支付比这更多的大学费用。如果希望成为理财成功的父母, 那么我们需要早做准备。”
  结婚二字对中国人的重压,除了孩子,还有一套房子。一个28岁的北京青年为了婚房可能要花掉自己工作以来的所有积蓄能成为母钱的钱,为了凑齐首付,搭上父母积蓄的大有人在,更可怕的是,每月供款会吃掉你存下更多母钱的可能。
  6、卖掉房子去投资
  “如果你手上还有多余的空房,赶紧卖掉吧,不要再等了。国内楼市将会进入最冷的‘冰河世纪’,全国平均楼价将会下跌50%,而下跌周期最长将达3年。”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
  过去十年,中国房价上涨6倍,年均收益率接近20%,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了一个优良的投资渠道,但是接下来10年,房地产还依然会延续此前的辉煌么?
  过去十年,没有什么像房子这样可自住可投资,看得见摸得着,最关键的是,上涨扛扛的。
  过去十年,房价上涨6倍。北京涨了10倍,并且,只涨不跌。同期,上证综指从日2245点一路下行,攀爬至日到达历史高点6124,目前徘徊在2480点,这十年间,巴西的股票涨了7倍,俄罗斯涨了6倍,印度涨了5倍,中国的股市涨了不到10%。未来十年是什么模样?
  房价会不会永远都涨?至少香港人不会这么想。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妻97年结婚时,在香港比较偏远的地方买了房子,房价跌到最低点时差不多跌了80%。所以,即使是刚需结婚买房子,也要理性。”
  时至今日,楼市终于有所静寂,总理说房价要回到合理价位,有人认为是正常回归,还有人还等着房价下跌抄底,等着房价另一轮的暴涨。
  中国经济的成长,十年前就奠定了现在的模式。中国在十年前做了两件事:第一,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飞速提高,这奠定了中国以外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模式。第二,年启动了房改。在过去,住房是一项社会福利,房改之后,房地产成了一项产业。从此,中国的经济就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度成长,拉动了内需。
  过去十年,中国房价上涨6倍,年均收益率接近20%,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了一个优良的投资渠道,但是接下来10年,房地产还依然会延续此前的辉煌么?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同样楼市亦如此。但是楼市是明年还是后年下跌呢,我不知道,但是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重要,我们考虑的一个命题仅仅是,接下来10年,房地产还会是一个优异的投资渠道么?
  衡量房地产价格的两个指标:租金收益率和房价收入比。目前北京普通住宅租金收益率为2.5%,北京房价收入比差不多20:1,这两个指标目前似乎并不合理。对这种不合理比率的调整,我们寄希望于租金的上涨,收入的提升。房价如果继续10年保持20%的增长,为了改善目前并不合理的比率,那么租金和收入应该要保持高于20%的增长,但这个数字在现实世界中似乎很难实现。那么降低一点要求10%呢,这也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数字。
  答案很清楚了,房地产要延续过去10年的辉煌似乎并不现实,无论房价下跌与否,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10年,房地产不再像过去10年是一个优异的投资渠道,而是一个与股票、基金,甚至债券类似的投资渠道。
  如果有更好的机会,为什么要守着几套房子?
  7、别指望靠保险赚钱
  保险管得很宽,从意外摔跤到红斑狼疮,从车子自燃到楼上邻居家淹水毁了你的天花板,但凡会让你破财的事情,保险都不会坐视不理,除了投资失败。
  我们能从外星人绑架保险这种离谱的险种中获得一些灵感,关于保险的真正含义。你只要付9.95美元给这间不靠谱保险公司,当投保人被不明飞行物体上的外星人绑架,就可获得1000万美元的赔偿。如果在被绑架期间得不到营养充足的粮食,被保险人可以获得2000万美元的额外赔偿。
  保险将你置身于财务安全之中,这一点美国人身体力行,因为他们一旦遭遇火灾、家庭主要劳动力的死亡时,悲伤之余实在拿不出钱来化解财务危机,甚至,车祸后预先垫付1000美元也非易事。根据《TIME》(时代周刊)在去年8月的调查,只有36%的美国人在其储蓄账户上有超过1000美元的应急资金。
  中国人则恰恰相反,在去年三季度央行对储户的调查中,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一半的人只认银行存款。在美国人检讨自己保险买得太多的同时,也许中国人该想想,是不是保险买得太少?历来缺乏安全感的中国人有足够厚的“垫子”抵御财务危机,而这个垫子往往并不是保险。
  我们对保险有个最大的错觉既然是保险,用它投资肯定没风险。这句话大错特错。专栏作家吴霁刚刚帮一位女性客户梳理了过去七年的投资单据,最大的败笔来自一家外资公司的分红保险。
  求方便之名,让保险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保障和投资,效果也并不一定好。根据华宝证券的统计,去年,67个投连保险的激进型投资账户全数亏损,与股票型基金相差无几,查至过去三年的业绩同样不相伯仲,只是后者申购费不超过1.5%,投连险可是“昂贵”许多。
  中国理财网CEO赵良有个绝妙比喻,投连险好比二合一洗发水。事实上,有必要让保险来满足双重需求吗?
  直接忽略掉所谓“保障又理财”的保险,只选择那些纯保障型,至于投资,省下钱来交给更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打理,按照赵良的话,既然有洗发水和护发素,何苦非要用如家快捷酒店的二合一洗发水?
  8、能把钱守住就是赚了钱
  早在300多年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曾经以这样的方式为其对上帝的信仰进行辩护:假设上帝不存在,则怀疑者赢,相信者输;倘若上帝存在,情况则相反。
  持相信和怀疑态度,犯错误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所有虔诚的信徒只是失去了许多单调乏味的教堂礼拜仪式,但如果上帝存在,那些怀疑者则会在死后下地狱,并永远被炙烤。理性的人,或者至少那些相信上帝确实会在意他们的所作所为的人,会选择相信上帝。
  如果你相信一项投资会让你收益丰厚,将全部身家投入其中,可能会让你瞬间实现最高的理财目标,如让孩子在美国读中学,全家住别墅。但如果你错了,极端的情况是损失了90%之多如同1929年-1932年美国大萧条时代的情形。这个错误的后果与你错过了一个高收益的机会完全不能相比,你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养老金,连70平米的房子也住不起。
  任何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持有一定数额债券的人都会感到十分幸运,他们不仅获得了还不错的息票,而且本金和利息的购买力也变强了,这得益于长期的通货紧缩。而任何生活在当今中国的人都知道,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钱正在无形变少,但错误的投资可能比通胀更暴戾。韩国公认的地产投资高手慎永根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说:“未来能获益多少是关键,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能否在未来还能保住本钱。”
  保住本钱的诀窍是懂得什么时候按兵不动保存实力,什么时候出手赚取收益。
  9、现在,投什么比什么时候出手重要
  在过去25年内,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由3年一次变成平均18个月就来一次,按照里氏震级来算的话,它从三级地震变成了九级地震,甚至更严重。2008年起,危机已经成为常态。看看欧洲的状况,法国理财专家马克?菲奥伦蒂诺深有体会,财富管理这种事情如今已经不亚于在两旁布满狙击手的冰道上开F1赛车的困难程度,它远远不像在第七号国家公路上开标志404家庭型小车,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在草坪上边沐浴阳光边野餐那么轻松简单。
  在中国,投资界也普遍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我们接受的外界影响越来越多,市场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是理财产品的日渐丰富,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产品分别只发行了123款和不到200款,到了2009年各自的发行数量达5986款和636款。
  10、赚自己能赚的钱
  谁谁谁今年买纸黄金赚了不少。
  谁谁谁把钱借了高利贷,几个月利息就够本金了。
  谁谁谁在网上做代购生意很火,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做。
  谁谁谁公司眼见就要上市了,可惜当时没入股。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别人的股票又赚了多少,如果没有精力或兴趣去钻研K线图或财务报告,也没有内幕消息”,恒生银行(中国)副行长兼个人理财及财富管理业务主管杨荣鲋苯痈稣馓踔腋妫骸澳悄憔头牌伞!
  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激励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这事我干得了么?
  不仅普通人,专业投资者一样会“眼红”,博时基金首席策略师夏春曾经被记者问到对黄金怎么看,他的一段回答道出投资者的心理:“做投资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不买,它可能会涨,涨的时候你可能会眼红。但我知道,只赚自己能赚的钱。比如说,黄金的价值谁也说不清楚,可以不碰,但一定有了我确定的机会,帆一定要张满,把自己能赚的钱赚足了。”
  认识自己能赚什么钱
  投资市场的钱并不好赚
  我们经常关注那些一年之间就高涨100%,甚至翻两番的股票,阅读有关明星基金经理的小道消息,四处打听有内幕交易的热门小盘股。现在看年中时的金价,很多人都能得出结论,黄金大涨势必会回调果然贵金属在9月份难逃大跌。这些看起来好像轻易就可以了解涨跌的奥秘,金钱唾手可得。但事实并非如此。
  完全靠投资“发财”可谓凤毛麟角,依靠一份自己的事业改变财富的速度甚至靠谱一些。投资家也好,企业家也罢,别人的故事终归是别人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点子、一个好爹,大可不必悲伤富豪榜上没有你的名字,我们可以做的是,赚好自己能赚的钱,把它赚足。
  有时候投资的意义不在于赚钱,而是避免变穷。
  投资什么?总是找不到最好的产品
  理财者总是陷入两难境地:不满意于国债和保本基金的微薄收益,也不喜欢股票和阳光私募的大起大落,把钱放(贷)给号称能给5分利(月息5%)的表哥,但又担心要不会来本金;终于打听到一年稳赚13%的信托产品,却发现凑不齐300万元的门槛。
  每个理财产品总是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上纠结不已,如同找女朋友,要么漂亮但不聪明,要么聪明但样子普通,难得碰到才貌双全的女子,却看不上你。
  如果把2011年最常见的理财产品在一个特别的矩阵中一一排列,我们能发现最简单的真理:这项投资赚钱能力越强,冒的风险就越大。比如股票型基金(公募)在2007年一年能帮持有人翻番,但也可能在2008年平均亏损一半。但也有例外,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一般能拿到稳定的收益9%或者以上,看上去没冒什么风险,但别忘了这样的产品有100万元的投资门槛,而且流动性很差,在持有期间不能像基金那样随意买卖。
  幸好投资可以很花心,不能娶到美娇娥,但可以同时拥有,坐享齐人之福。专业人士称之为资产配置,是为了分散风险。
  真正的分散是要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进行配置,比如应该有债券类资产,多数情况下与股票是反向的,还可以考虑黄金,市场越恐慌黄金越值钱,货币型理财产品也是,别看平时收益不高,但市场资金紧张时,货币型产品的收益不可小看。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进行配置,并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市场趋势的变动进行调整,这才是有价值的分散。
  看看去年谁打败了通胀?如果以此衡量成败,2011年浮动收益的产品都是失败者,沪指下跌,私募和公募基金跌得更惨,就是常常被冠之以“保守”的债券基金也难逃劫难。只有两类理财产品打败通胀,分别是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
  11、隔靴搔痒更安全
  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
  身处证券市场之中的房四海的建议是:一步一个脚印,普通百姓不要搞股票和高风险投资,踏踏实实过日子和看书。房的头衔是(000562)首席经济学家,见过太多股市悲欢 “不搞股票”,他的理由很直接:“在一个不分红的股市里,玩的是纯投机的圈钱游戏。”在过去22年,A股融资总额为44450.53亿元,而分红总额为 20991.31亿元,分红连融资金额的一半都没有到。
  过去五年中可口可乐的股价在17.64元之间波动,从年投资者获得的红利,这只“债券”的收益相当于19.95%,这还没有算上股票上涨的收益。巴菲特在1988年-1994年期间陆续购入约13亿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一直持有至今当然不是为了一箱樱桃味的可乐,根据理财专栏作家杨天南的计算,在截至2010年的24年中,可口可乐的分红每年都在增长,巴菲特共收到现金红利31.7亿美元。
  也许很快,中国股民就能享受到如此福利,在证监会主席履新的第一个媒体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出台举措提升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A股实现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从856家上升至1321家,增幅达到54%,现金分红的金额也从3423亿元增至5006亿元。
  分红制度解决并不意味着这块肉就能生吃。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回忆2000年的香港科技股,感慨万千:“当时市场非常疯狂,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股票,买的都是电讯盈科这类电信、网络股,明明知道市盈率已经很高,但还是不管不顾,全民投入。”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在2000年凭盈科数码动力,以2300亿元“鲸吞”香港电讯,成立电讯盈科,却在成立之初遇上网泡沫爆破。公司股价由之前高位的28.5元一路下滑,在2002年10月初跌穿1元,至0.88元历史低位,沦为“毫子蓝筹股”。高位入股电盈的小股东惨淡收场。
  除非艺高人胆大,否则死得最惨的也是拿生肉当主食的人。
  12、投资最可怕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秦红与投资者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深刻地影响着投资行为。在一次投资论坛上,有位穿着时尚的阿姨提出了一个让秦红印象深刻的问题,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我从2003年开始买基金,也算是老基民了。以前一直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却发现一直亏钱,现在我打算低买高卖做短线了。”
  阿姨的自我总结正好符合了七情下的投资心情。
  首先是参照点的不断漂移自己的投资到底是赚钱还是赔钱,阿姨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按照市场历史推断,以基金指数60%的超额收益来看,阿姨的投资整体盈利是大概率事件。而阿姨口中一直说到的“赔钱”,其实是不断地与过去的最高点相比:2008年与2007年的6000点比较,赔了一半也是正常;等到2010年,就开始与 2009年8月的3400点高点比较,赔了20%也是可能;近期,又与2010年10月相比,似乎又赔了10%。在这样连续“亏损”压力下,做出低买高卖的决策似乎是理性使然。
  往回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后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 “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家人的参照点漂移与选择性记忆,令这位阿姨不知所措,所以才会得出她的结论:卖好基金,留差基金。按照这种低买高卖的思路,其结果可想而知。
  从2003年开始,到2010年止,综指有超过1倍的增长,基金指数更是1元变5元。 然而在参照点不断漂移之下,投资者们感受增长的日子综指只有7%,基金指数也只有10%;感受到损失的日子,综指却超过了70%,基金指数也将近60%。 投资是为了赚钱,但风险下的投资不会天天赚钱,为了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如阿姨般的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承受了下跌(因为不肯割肉),还赚不到牛市的钱(因为赚钱时会频繁买卖,拿不到牛市的收益)。
  外人看来,低买高卖是应该的呀。尤其是高点不卖出,真是笨人所为。在如此的外部压力下,许多人从长期投资者走向短期交易者,这大概也是现阶段基金发行规模尚可,但整体规模下降的原因之一吧。再加上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以及长期投资教育声音的弱化,最终让投资者不是走向理性,而是走向短视:逐渐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而不再寻求大概率、大幅度的获胜事件。直到牛市来临,他们才发现因此丧失了巨大收益,可惜已为时过晚。
  13、风物长宜放眼量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600109)研究所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剑辉引用了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这首七律的后半句,只为说明投资需要更长远来看。
  长期投资未必是获取最高收益的方式,却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
  在市场波动中,很多投资者愿意追逐短期的收益或者风险控制,较为频繁地波段操作,并且因为短期的得失而沾沾自喜或者闷闷不乐。也许,长期投资不能把握市场上提供的所有机会,不是收益最大化的投资方式,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往往是最适合的投资方式。
  以下这两组数据均显示这一点。海外市场,有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在的70多年间,标普500)指数涨幅逾几十倍,而在持有期为1年的74 个时间段中,仍有3成投资者亏损,在持有期为5年的70个时间段中,有1成投资者亏损。国内市场一样有类似故事,我们统计了2004年到2008年底的基金收益情况,其中投资期限只有两个季度的投资者损失比例在一半左右,而投资期限如果延长到一年,投资者损失比例在30%多。
  14、外人田里有肥水
  汇率进一步市场化的条件在逐步形成。与此相关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的完全可兑换,这件事情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毫无疑问将被不断推进。事实上,资本账户的可兑换在很大程度上正在逐步实现。如果一定要算一个数字的话,按照IMF(国际货币组织)的标准70%-80%的可兑换项目都已经可兑换了。只差一点点,百姓自己能够把存款完全不受限制地转换到外币这件事。也是一步一步,让我们老百姓直接出国投资。
  为什么这么讲,从百姓个人的利益考虑,国外有巨大的投资回报的空间。我们不要只看到欧债危机,看到美国经济情况不好,看到华尔街指数下降,这个是片面的。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不断上涨,事实上带动了苹果公司、力拓、必和必拓、英国石油BP、美孚公司、宝马公司等等大企业的股价上涨。用中国人俗话来讲这等于是肥水流入外人田,难道我们的消费者、投资者、储蓄者只能隔岸观火吗?我们应该积极走出去,布局到这些优质的金融资产上去。让我们的百姓获得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企业的股价上涨、资产价格上涨的部分回报。
  15、花大钱买贵货
  “他们花起钱来总是大手笔,但生活中却节约朴素”,韩国投资专家朴容锡在描述新生代富豪时说。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矛盾。
  朴容锡花掉7年的时间约访了681位30-40岁的亿万富翁(40亿韩元以上,相当于2200万人民币),其中一位受访者是在釜山经营高级日本料理店的孙泳雨先生(40岁),他说,“花大钱去消费,我是有原则的,我花了大钱买的东西至少能使用5年以上,如果那是一件能使用5年以上的东西,那么你就要毫不吝啬地买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节约。你得购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散发气质和品位的物品,至于冲动购物,那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钱到底去哪了?
  一双质量好的皮鞋,只要保养得好,穿上10年也崭新如初;一张经典的实木好床,即便连续睡上10年,也结实如新;一套红木家具,可能越用越值钱。虽然大家都在说LV贵且不值,但花同样的钱,买一个经典皮具可能比买十个“随便背背”的包划算得多:第一,当时绝对贵,下次自然买得少;第二,钱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
  不考虑你的彩票中奖、远方表姑妈留给你一幢四环内的房产以及你的创业成功这几乎都是小概率事件,那么,你会发现一个残忍的事实,大多数人一辈子能赚多少钱是固定的,就像thinkpad笔记本的开合次数,十万次,被设计师计算在册的。开关越频繁,坏得越快。也意味着,这一块钱花在这里,你就不能花在另一个地方;花在现在,意味着你的未来少了一块钱。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nf3000点卷干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