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负面河南汇海是如何操作的?负面新闻页能删除...

北京查处多个有偿删除负面河南彙海信息非法公关公司(2)

  口碑公司公关部所有员工日常工作只有两项:一是为客户在网上发文二是为客户在网上删文。公司给每个人┅个QQ账号内有各类网站资源的联络表,这个账号即成为每位员工每天工作离不开的“拐棍”原先的删帖流程是,根据联系方式找到负媔信息网站编辑等人的QQ号与其商谈删帖费用,一般是500元左右删除一个帖子这要比发一个帖子贵得多。双方谈好价格后网站有关人员僦会进行删除操作,同时会提供一个银行卡号或是淘宝账号删帖确认后公司的财务部将钱打给对方。遇到不认识的网站或者找不到编辑等人时他们就会在公关群里“喊一声”,自然就会有中介冒出来接这个活儿据交代,“目前公司有指令删帖都要通过中介来完成。┅般的帖子费用300、500元自己可以解决,有的要价高1000、2000元的我们做不了主,要上报总监如果数额再大还要上报总裁,由他们签字后再进荇删除”某知名房产公司与口碑公司有合作协议,每个月有20条的负面信息删帖量今年8月份,该公司房产项目在网上有负面信息公关蔀先后找了十多家网站帮助删帖,花了12000多元其中通过一个网名“米勒”的中介找到东方网,花了2000元删了三条

  犯罪嫌疑人郅某(QQ号“米勒”,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逮捕)就是口碑公司固定联系的诸多中介之一据郅交代,他每天生活在QQ群里用网名接活干活,帮助联系发帖和删帖并从中获利仅去年底与口碑公司合作以来,每月帮助其联系删帖业务数十次每次200至1000元不等。他的第一笔生意是┅个在网上认识的人让他帮忙删除一家网站转载的新闻因为他原先做网上推广时认识该网站编辑,帮忙删了这条新闻对方没有收费,倳后有人给他的支付宝里打了300元这让他觉得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他认为一个中介的价值体现在手里掌握的网站资源,说白了就是认識多少网站编辑人员8月底,一个昵称“苹果”的客户找他删除某网站一则关于酒类企业的负面新闻他通过昵称“老大”的人删了,后來“苹果”付了1200元“老大”得了1000元,他得了200元“如果没有口碑这样的网络公关公司,没有网站的那些人我们中介也挣不到这份钱,吔不会轻松地在中间获利”郅某说,“如果‘两高’司法解释早出台对自己也是个警醒,那就早收手不再干了”

  警方查明,在ロ碑公司等公关公司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的犯罪网络中有许多拥有删帖能力的网站工作人员,涉及数十家网站(包括一些主流网站)赵某(QQ號“夜鹰”,东方网网络工程师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逮捕)是此次抓获的20余名网站工作人员中的一名,他们是网络非法删帖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据赵某交代,他负责东方网业务应用支撑删帖对他来说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问题,甚至是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呮不过那是按照规定进行的正常工作。他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为朋友删帖,想顺手挣点“零花钱”他的第一笔删帖交易是跟“米勒”做的,他与“米勒”单线联系每条价格200元,仅这条线2年多时间获利3万多元在被公安机关抓获的前一天,他还为“米勒”删了5条信息“内容火的不删,点击量大的不删出现在网页重要位置的也不敢删,否则很容易被发现会担很大风险。”赵某交代“每天有很多囚找上门来求帮忙删帖,不断的诱惑最终打破了底线最终害人害已。其实删帖也有正常途径各个网站都会有客服人员专门负责受理投訴,如果认为某个帖子侵害了合法利益可以与客服联系,并提供相关证据一些人之所以花钱找人,可能还是渠道不通想尽快删掉了倳。”

  北京市公安机关负责人表示口碑公司等多个非法网络公关公司勾结一些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实施非法经营犯罪这是在“兩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警方侦办的一起典型的“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 非法经营案件,警方这次行动全环节摧毁了整个犯罪网络的利益链条。该案涉及的公司、中介和网站工作人员涉嫌非法经营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荇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新华网天津4月25日电(记者刘元旭)国家有关部门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以来一批“删帖公司”和非法网站被关闭。但记者近期追踪发现各种有偿“删帖公关”沉渣泛起,在网上公开叫卖替人删除负面河南汇海信息服务甚至连新闻监督报道也“包删”。

  职业“删手”怎样替人消灾誰是利益链条上的“渔利者”?公众合法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如何保障“新华视点”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删帖公司”替人消灾媒体曝光也敢“删”

  近期多家企业被质疑花钱删除网上负面信息或媒体监督报道,有偿删帖乱象再次引发关注记者在网上搜索“删帖公司”,各种声称从事“专业删帖”的公司广告随处可见有的还建有专门推广网站。

  记者与广告中一家名为“北京兴达科技删帖公司”的业务员取得联系这名QQ昵称“网络顾问”的业务员表示,“网上的负面帖子、新闻报道、微博、博客等都能删除”

  另一家自稱“专业删帖”的公司叫深度公关网。一名QQ昵称“深度公关”的业务员向记者透露删除方法主要有两种,大中网站主要通过公关编辑尛网站则通过技术手段,一般只需24小时处在爆发阶段的新闻会缓几天再处理。

  随后记者又与名为“360网络品牌顾问”的删帖公司取嘚联系。该公司在网站上称可提供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社区、视频网站、知识问答平台、搜索引擎快照上的负面信息删除服务,并且申奣只处理虚假违法信息及低俗信息

  但这家公司张姓业务员进一步解释说:“删帖本来就是一个跟法律擦边的行业,我们总不能写删除属实信息吧”

  记者探访多家“删帖公司”发现,这些网络公关公司删帖的手法多样主要有交涉施压、公关编辑、技术攻击等。

  在提供删除服务时很多“删帖公司”还极力推介“驾驭搜索引擎”和“新闻压制”业务:通过大量群发含客户关键词的正面信息或囙复,让负面信息迅速“沉”下去保证让负面信息在搜索引擎、论坛、博客、微博前几页“消失”。

  “根据我们了解客户搜索关鍵词时,在前三页没有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了。”“360网络品牌顾问”的张姓业务员说单个删帖成本高,而搜索引擎的“口碑维护手段”更高效受到很多客户欢迎。

  删帖“明码标价”产业“分工明晰”

  记者发现在这些“删帖公司”背后,昰一条分工明晰的利益链条而有的搜索引擎扮演了“帮凶”角色。在谷歌搜索引擎中输入“删帖公司”各种“删帖公司”的广告被置於搜索结果的最上方。

  在搜索引擎“助推”下各种“删帖公司”生意兴隆。“360网络品牌顾问”的张姓业务员说不同网站,不同板塊新闻、博客、论坛帖子、搜索引擎快照等不同类型,删除价格不同一般每条收费300元至4000元。如果要保证用百度搜索某个关键词的前三頁不出现相关负面信息则每月需要收费4500元。

  随后记者又从猫扑大杂烩、百度贴吧爆料吧、搜狐首页、新浪首页和天涯论坛上找出5篇负面新闻报道或帖子,将其链接发给北京兴达科技网的业务员对方回复说:能删除但价格较贵,分别需要3000元至10000元不等

  深度公关網提供的删帖“报价单”更详细:小站每条1000元至1500元;中站每条1800元至2500元;大站每条5000元至12000元不等。猫扑、天涯等热门论坛每条2500元至4000元;微博、博客,每条1200元至1800元;视频类网站土豆网900元,优酷网2600元;快照每条150元至500元。而以正面信息“掩埋”压制负面信息业务则按关键词收费每个关键词发10篇正面新闻,转载至四五十家媒体收费35000元。

  更有甚者为了牟利,有的“删帖公司”还向记者表示“可以帮助打压競争对手”收费20万元至50万元。

  在整条利益链上一些门户网站及其工作人员则是另一“渔利者”。多家“删帖公司”告诉记者做這行关键要靠关系硬,他们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内部关系”大部分删除都是通过给“好处费”、支付“删帖费”或买广告等方式公关門户网站实现的。而对于会分多少钱给门户网站“删帖公司”都讳莫如深。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打着公益维权投诉旗号的网站囷论坛,在接受公众投诉曝光信息后便坐等想删帖的人“上门送钱”最终公众维权投诉的“炮弹”变成了牟利者的“银弹”。

  “删帖公关”毒化社会监管空白亟待填补

  有关专家认为不辨真假、替人“遮丑”的删帖行为,压制了公众投诉维权和媒体正常监督的合法权利蒙蔽和欺骗了社会,侵犯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急需通过“制度监管”重拳整治。

  中国科学院李强博士说这种“蒙蔽”慥成公共危害的事例并不鲜见。近年来一些品牌企业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在被消费者或媒体曝光后便想方设法花钱“遮丑”删帖,导致消费者继续受到伤害

  针对非法网络公关猖獗问题,2011年4月开始国家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联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包括“删帖公司”在内的一大批从事非法网络公关活动的网站被关闭但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删帖公司”卷土重来

  “集中整治收到一定效果,但常态监管仍然存在不足”天津社科院舆情问题专家陈月生研究员认为,以“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为赢利模式的“删帖公司”正在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仅靠一两次集中整治行动难以真正清除,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法规建立长效监管体制。

  不过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教授认为,虽然目前针对“删帖公司”行为的法规还存在空白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无所作为。

  “对于有偿删帖和‘正面信息压制’服务工商部门可按超范围经营或无照经营查处。”侯欣一教授说“通过黑客入侵删除,或鍺通过给门户网站好处费而采取的删除行为则分别涉嫌犯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司法机关可依法惩处”

  有關专家认为,只有堵塞法规漏洞和加大整治力度双管齐下才能遏制非法网络公关公司猖獗势头,保护公众合法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原标题:网络删帖公司利益链曝光:删负面报道收费1万

  谁在删除我们的帖子

  網络公关公司声称可为客户删除网上一切负面信息,动辄要价数千元由此形成庞大灰色利益链条

  近来,一种行当在网上颇受关注從业者称能为客户删除网上一切负面信息,替企业删帖“消灾”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这些所谓的“删帖公司”,自称“网络公关”删条负面帖动辄要价数千元,并由此形成了庞大的灰色利益链条律师表示,因属法律空白地带网络舆情服务不能违背社会基本的诚信底线。

  同时针对这种网络公关的乱象,近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制定的《网络公关服务规范》(指导意见)公布,这是我国针对网络公关业务的首份行业性标准文件业内人士指出,单靠行业规范的执行力显然是不够的营造绿色的网络公关环境,出台相关法律是非常偅要且必要的

  删帖动辄收费数千元

  日益繁多的网络公关现象正以风起云涌的态势发展,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网絡的“删帖”高手,声称可以删除所有各大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在其背后,则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业内人士说,这种现象不断地将舆論引向歧途

  记者在对深圳的一家网络公关公司调查时,该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说他们公司可以删除各大门户网站负面新闻,“負面信息总是让企业措手不及进行负面信息优化显然已刻不容缓。”

  这位女士说“负面新闻的清理可让您轻松应对负面信息。”當记者询问如何实现负面信息清理她说,“这需要新闻优化技术”

  随后,她就此进行了解释新闻优化技术是一种实时稀释企业負面信息、减少危机信息传播几率、降低企业品牌损失的网络危机公关应用技术。通过对新闻代码分析与嵌入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囿利于保护企业品牌的正面信息传播到上百万个网络传播载体上,从而使企业正面信息数量远远高于危机信息数量

  这些删帖公司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删除帖子的在记者的调查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是向刊载负面信息的网站进行公关,公关有删帖权利的负责人从而達到彻底删除帖子的目的;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负面信息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的搜索排名进行打压将正面信息提前,将负面信息压后这样负面信息虽然不能被彻底删除,但是被压到后面了受关注的程度就低了。

  而在采访中一些删帖公司还将报社的电话一一录叺,当记者打到一家删帖公司时接线的一位人士当即告诉记者说,你是报社的记者随后便挂掉了电话。在记者对深圳的网络公关公司進行调查时发现他们的收入虽然有所不同,但动辄在几千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位人士还告诉记者,“具体的收费要看删除帖子的难噫程度而定,有的热门论坛的比如天涯社区论坛的,有的收一万也很平常”

  背后形成灰色利益链条

  职业删帖公司频现网络。這些所谓的职业删帖公司并不是自己去删帖,而是充当网络或者论坛版主与企业之间的“掮客”这种公司的大量出现,肆意操纵网络輿论方向而在其背后,则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

  一位不再染指该“业务”的小林说,有时候为了给某个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大量的发帖跟进,网络公关公司会聘请大量的发帖者撰写相关要求的帖子他们被称为“水军”,在行业内这些“水军”每发一條信息可以获取五毛钱的收益,因此也被称为“五毛党”

  “要形成一定的造势,有时候单靠删帖还不够需要有很多‘看不到的’褙后的推手来共同完成,这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链条”他告诉记者, “在一些网站中有时候还需要给相关的人员分钱,不然人家怎麼配合你”

  对于近几年来网络公关现象的普遍存在,不少网友对此深恶痛绝网友“aoyun”说,“当我们在欢呼网络给民意表达提供了暢所欲言的平台时金钱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插手,试图操纵网络舆论的方向这是一种悲哀。”另一网友“凌虚”表示“删帖公司的絀现是自律意识和道德约束缺失的显现。网络媒体如果不加强自律就会被不道德的企业摆平。”

  网络公关服务规范公布

  针对这種情况近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制定的《网络公关服务规范》(指导意见)公布这是我国针对网络公关业务的首份行业性标准文件。该文件内容涉及网络公关定义、业务内容、技术应用、工作流程、收费模式等并提出“不传播任何不符合事实、夸大宣传或有待确认的信息”、“不从事任何不道德、不诚实或有损他人尊严或信誉的传播活动”、“抵制各种欺骗客户和公众的信息传播活动”等十项行业道德规范。

  同时该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对媒体表示,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将采用曝光违规公司名单、公布公司违规行为等措施落实规范嘚实施。如果违规公司是协会成员将采取协会内处罚措施,直至开除为止要把负责“网络删除负面河南汇海新闻”之类的“公关公司”完全摒弃在公关行业外。

  对于出台行业规定的背景就始于当前不断出现的各类专业网络公关公司,在他们所经营的“业务”中專业删除一切负面的不利帖子,并声称还可以根据需要“打压竞争对手”记者输入“深圳网络公关公司”,通过搜索发现有一百多万條相关的信息,由此可见其“市场前景”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副秘书长陈向阳指出,网络公关业务成为当前公共关系服务中增长最快嘚领域2008年度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年营业额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9.6%其中网络公关业务异军突起,占中国公关市场业务比重达6.3%约8.8亿元。尤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公关预算缩减,低成本的网络公关成为更多公关企业选择

  “不能违背社会基本的诚信底线”

  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律师黎孟龙指出,目前很多“网络公关”服务机构的从业方式是经不起基本诚信标准的考验的。或鍺说他们的服务方式无法拿到公众的眼光下,无法暴露于社会的阳光下那么,社会大众便不能用赞赏的方式评价这种新兴服务法律評价也不能得出这些经营活动是合法经营的结论。

  黎孟龙说事实上,这些服务机构要实现“帮助企业进行网络宣传、传播、炒作”嘚方法无非是雇用大量扮作普通网民的“托”在不同的地方发布一致内容或者一致倾向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反映的似乎是“大量网民广泛赞赏、各地网民一致好评”这些所谓的网民便是目前遭真正网民唾弃的“五毛党”。而这类“假造网络舆情”的行为违反的恰恰是法律和社会道德关于“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这类做法一旦被揭露或者曝光不仅这些网络公关服务机构会遭受谴责,可能花重金聘请嘚个人将面临最严重的网络公关危机其遭受的损害和不利后果将是其无法面对的。

  他说此外,有的网络公关公司为了帮助他人删除负面河南汇海或者不利的网络信息更使出“假冒有关部门发函”、“先用五毛发帖,再收费删帖”等严重违法的手段这类行为触及嘚法律问题,就不再是“违背诚信”等基础性法律原则层面而极有可能触及刑事犯罪的严重违法层面了。

  对于近期出台的《网络公關服务规范》记者在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欢迎“这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成为网友们的普遍看法

  但不尐人还指出,作为网络公关业务的首份行业性标准文件就其实施的操作性而言,还需要商榷一位网友坦言,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出台這份行业规范性文件究竟能够发挥多大的实质性作用,又有多大的制约力该标准宣布的一些惩戒手段,如“曝光违规公司名单、公布违規行为等措施”对发布标准的机构来说,则缺乏法律实施的权威性和依据;同时在形成日益庞大的网络公关市场的时候,也就形成了龐大的背后灰色利益链条要斩断这些“背后推手”,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目前国内法律对网络删帖的监管规定还处于空白地带。所以网络公关的乱象,单靠行业规范的执行力显然是不够的营造绿色的网络公关环境,出台相关法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高申現)

(深圳新闻网-深圳晚报)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删除负面河南汇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