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算是爱??是不是纵容他们就是爱你?

爱一个人是不是肯为她付出一切…才算是真爱?_百度知道
爱一个人是不是肯为她付出一切…才算是真爱?
提问者采纳
当你爱上的时候,也许有些人是做不到吧 重要的一点就是爱要无私无悔,会认为不会长久的,太贪心了,而不是阻拦 爱一个人要面对他(她)不能陪伴你的时候爱上一个人的时候,爱情有长久的时候,没有一丝的杂质,我认为是错误的,就不要去计较爱情的浪漫和很多种的爱情方式,不要让他(她)知道 爱一个人~~~~太多太多的爱,这个每个人的去爱的方式不同,就要让他(她)幸福,爱要清洁纯净,有人说爱情是不会长久的,不要有埋怨,甘心的愿意为他(她)做任何事情,会失去难得的真爱,才会导致爱情是短暂的,只要他(她)开心快乐。 爱一个人要互相信任 爱一个人要互相理解 爱一个人要多多用心去包容 爱一个人要心胸宽阔 爱一个人要尊重对方的思想和主见 爱一个人要背后多多支持他(她)!,因为你没有做到保护真爱的时候,要用笑脸对他(她)说我很好,才是最重要,很开心 爱一个人要把自己内心的脆弱和委屈收藏起来,不要不知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爱一个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是不是爱上一个人就注定要受伤害?_百度知道
是不是爱上一个人就注定要受伤害?
,有时候真的很想痛快淋漓的哭上一场,狼狈不堪,疲倦的灵魂用心去爱一个人,一颗爱你却不能拥有你的心呢,多情总被无情伤,也许是我们不懂珍惜。自古,有的感情是否就注定该有伤害,我们都会疲惫,有时候觉得自己如此可笑。,会在哪里等我去接你。哭笑不得,结束”这些词轻易说出口人们常常把口是心非的把“死心? 在离开父母和朋友的社会里! 呵呵?有的感情注定不能相守,愿能拥有你的日子里,爱你,潇洒自如,在爱的十字路口还是走失了方向。也许是我们年少轻狂。可现实如此残忍?我真的感到疲惫不堪了。是不是伤害过的感情才叫爱情,来不得一分半毫的真情?我们还有未知的以后吗?你来来去去。这就是我要的爱情给我的吗,迷茫?当彼此说起这些,心一点一滴感觉到痛。,为何不为对方想想这话有多伤人。,有没有想过那些言语背后伤的是一颗血淋淋的心?为何人们总是无意伤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告诉我,都想用一颗受伤的人。在我想你。身为路痴的你,分手
提问者采纳
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不要随便牵手,但不要浪费有人说过爱一个人没有错;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是交待;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那才痛苦;是接受而不是忍受;要道歉也要到谢,并不痛苦;是难忘而不是遗忘。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要体贴也要体谅,那是更痛苦。可以浪漫;是慰问而不是质问。 爱一个人,要认错也要改错;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更不随便放手;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要了解也要开解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因为能够有童话般的完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人们把无数美好的字词附加在她的身上,归结起来对爱情的歌颂与祝愿,无外乎两个字“永恒”。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份永恒的爱。年轻的生命总是向往着美丽的爱情。爱情对于青春是一种心的驿动,是一种难以抑制的青春情怀。少男少女都爱做梦,做一个童话的梦,做一个爱情的梦。梦中期盼着童话般美丽纯洁的爱情。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梁祝》,在英台翩然跃入坟中,梁祝化蝶,蹁跹飞舞于人间中实现了其爱的永恒: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将人们对爱的美好期盼升华到了一个最高境界。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在电影《周渔的火车》里的周渔(巩利饰)有一句对白:“……心里有,才是真的有,心里没有了,才是真的没有了……”你是否知道是...
爱上一个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素黑年度新书《爱在136.1》:破解爱之密码的奇妙振频
[摘要]素黑把《爱在136.1:破解爱之密码的奇妙振频》给希望活得更好、试图闯跃生命难关渴望重获爱之能量的你!使你:1.管理、调校自己的情绪与身体。2.与家人、爱人、朋友,具体地、优质地爱在一起。《爱在136.1》书封《爱在136.1:破解爱之密码的奇妙振频》带你穿越爱的迷雾,直抵自爱与大爱的真相!素黑说,爱不玄,爱很具体。她在《爱在136.1》中提到,优质的爱,甚至可以用物理的方法测量出来:它的物理振频是136.1赫兹(Hz)。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爱里挣扎、沉沦,被爱禁锢?素黑在《爱在136.1:破解爱之密码的奇妙振频》中提到,那是因为,我们的爱还没有获得136.1这个振频。原因是,我们总是不了解“照顾”的真正含意,时而懒惰、时而混乱、时而贪婪,没看、没听、乱提问乱说话,无法全身心接纳和尊重原生家庭,所以,我们一直在在爱的名义下受苦。所以,如果我们想享受爱、拥有爱,就必须实现136.1的振频,如何才能做到呢?素黑在《爱在136.1》里提到,要先从生活作息开始:学会喝好一杯水、吃好一顿饭、说好一句话、睡好一觉开始,学会检阅、调校、管理与清理自己,具体地、细心地照顾自己和他人,而这些方法,均将从素黑年度新书——《爱在136.1》里学到。素黑把《爱在136.1:破解爱之密码的奇妙振频》写给希望活得更好、试图闯跃生命难关并渴望重获爱之能量的你!它将使你:1.管理、调校自己的情绪与身体。2.与家人、爱人、朋友,具体地、优质地爱在一起。本文摘自:《爱在136.1》
作者:素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你为何问“爱是什么”我们问了几千年这个问题,不过是反映我们活得有多混乱和糊涂,还没有找到情感的落脚点和人生的智慧。爱是什么?耶稣如何讲述爱?柏拉图式的爱是什么?佛陀有提过爱这个字吗?奥修叫人怎样去爱?村上春树有写过爱是什么吗?尼采也写过爱你知道吗?《爱的教育》真的教你如何去爱吗?钻石广告如何定义爱?王家卫的《阿飞正传》是关于爱的电影吗?你一生问过多少次他有没有爱过你?上次分手时你或他有重新定义爱吗?《婚礼进行曲》是否表达爱?《葬礼进行曲》是否表达爱?是婚礼还是葬礼传达的爱更多?人未死,替自己搞生前葬礼,是想死还是爱自己?你也许读过很多讲述爱的经典和伟论,换个角度,从小孩子眼中看爱是什么,也许能给你更单纯一点的启示。罗兰·克劳彻(Rowland Croucher)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师,他提过有一组专业人员向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做了一项有趣的调查,问了这个问题:“爱是什么?”搜集到的答案发人心省。以下是其中六位小孩的答案:六岁的克里希:“爱就是当你外出吃饭时,你给了某个人自己大部分的薯条,而不介意他是否也给你。”他谈的是能不求回报地分享就是爱。七岁的丹尼:“爱就是我妈妈给爸爸泡咖啡,在给他前先尝一口,看看味道是否还可以。”他谈的是细心照顾就是爱。四岁的特里:“爱就是在你累的时候让你笑起来的东西。”他谈的是能带给你心灵安慰的就是爱。七岁的诺艾尔:“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他谈的是被接受和赞赏后扬扬自得的感觉就是爱。四岁的玛丽安:“爱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却仍然舔你的脸的时候。”她谈的是无求无怨的包容就是爱。六岁的妮卡:“如果你想学着爱得更好,就应该从爱你所恨的人开始。”她谈的是很高层次的灵性修养,也许是学回来的道理,也许她前生是个修道的高人。很多人都讲述过爱,千古以来有不同的版本和诠释。但我们对爱这课题还是欲罢不能地追问,寻找定义和智慧。这反映了什么?这反映了爱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影响的范围远远超越一般知识和常态。它有它的方位,也有它的神秘,能容纳不同年代、文化、宗教、种族、年龄、阅历等不断地诠释和再创造。换句话说,爱是属于不断被衍生和繁殖的课题,我们可以厘清它的客观方位,但它的面貌和成果,则由不同的人经营和经历而成。所以,最终它不可能有一个答案,我们是为爱给予答案的主人,但这答案的目的不是其本身,而是带领我们由迷茫到深入,追问它到底为生命带来什么意义。大部分人问爱是什么时,其实并不是需要定义它,找出它到底是什么,我们不过是借它来响应并希望解决人生当下某些困局和盲点,譬如“为何我已那么努力了,还是令他痛苦?”“到底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对最重视的人做出这种没人性的事?”“为何我对家人又爱又恨,想逃避但又不忍心离开呢?”“为何他要这样对我?”“我已付出了那么多,到底得到了什么?世上真有天理吗?”“到底他爱过我吗?”“为何我任何时候都很理性,就是在爱里会失控?”……爱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到底为何带给你那么多困苦和疑惑、烦恼和无助感。我们问了几千年这个问题,不过是反映我们活得有多混乱和糊涂,还没有找到情感的落脚点和人生的智慧。明白这个诡异的真相后,你再问爱是什么时,应该能看穿提问的那个自己正陷入何种困局中,尝试转移去问更能帮助你走出困局的、衍生性的自省问题。这正是自疗的方向。即使我们不需要为爱建立绝对定义,也应通过明白关于爱的一些客观和道德特性,来导引行为和思想方向,不再问多余的、做多余的,徒添不切实际和毫无建树的愚笨行为,却粗疏地、幼稚地称之为爱。爱的特性和原则爱是优化生命的过程,它的大原则是让人活得更好,而非相反。爱是构成和滋养生命的元素,少了它你不会死,但难以延续优质的生命。这是爱的基本特性。爱是优化生命的过程,它的大原则是让人活得更好,而非相反。爱得要生要死的不是优质的爱,只能说是烂透的、毁灭性的爱,假如你还执着那“确实”是爱的话。爱不能也不应被简单地概括或界定。为什么?因为它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是相当复杂的生化合成物。爱是一种感觉,是令人感到高度满足的情感反应。一般如吃饱了、睡够了、被称赞等的满足感,我们不会界定那是爱,除非你是超级感性的文学家、追随灵性体验的狂热分子,抑或每时每刻都活在上帝光芒中的虔诚教徒。能诱发满足感的情感源头是在脑袋里掌管情感反应的脑边缘系统;能诱发高度满足感的情感源头则是心脏。这两个器官的配合,能构成复杂的情感反应,让身心产生变化,譬如四肢变柔软,心融化和感动,心情变得开朗和喜悦,眼睛充满神采和生命气息,步伐也轻盈多了,抵抗力也增强,生命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心里满载幸福感,也让你牵肠挂肚地思念和期盼等。这些奇妙的身心变化反映了你正处于爱的高度满足感中。爱是一种能量信息,它呈现了我们的能量变化。感觉有多重层面,有身体上的物理感觉,心理上的隐性感觉,情感上的情志感觉等。爱是一种情感上的感觉,而人类的情感结构是非常复杂的,比其他进化的哺乳类动物的情感结构更复杂和深邃,因为人类比一般哺乳类动物多了一个能思考、辨别、制造意识的大脑皮层,俗称大脑。这个大脑和掌管情感的脑边缘系统是层层紧扣的亲密关系,令人类的情感可以细分为丝丝入扣的层面和层次,且能牵一发动全身,单一的情感变化能令其他相关的情感变阵,其变化的纤细程度无法依任何科学理论或度量单位得以全方位追踪或溯源。譬如在“喜欢”这感觉上,我们能细分成不同的感觉层次,喜欢雪糕的感觉跟喜欢小动物的感觉并非同一层面;不同品牌的雪糕吃进嘴里给你的感觉也不一样;喜欢一个人更是截然不同的感觉程度和身心反应,而喜欢这个人跟喜欢那个人,在过去和现在,每刻都可以经历无常的变身。因为人类能细分和链接不同层面和层次的情感反应,以致难以清楚地确定、追溯和解释不同的情感反应,在复杂的情感联结中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滋味又如何。譬如在爱的感动中,我们其实是同时动员了喜欢、怜惜、不舍、激动、不忍、慈悲、忧虑等等各种情感层面,每个层面又可分成不同的感觉层次,让它们交错联结而产生感动的反应,所以通常越是深刻的爱的感动,越是难以言喻,无法具体和准确地表达或归纳,尤其是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和转化,爱到最后,千言万语,欲语还休,未语泪先流。爱是人类独有的情感特质,它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变化多端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发掘、发展和活现,最终爱是什么,你得到什么,感觉如何,原是由你独特的生命和经历来决定和完成的。在这意义上,爱并不可能也不应被绝对地界定。你可以单纯地从哲学、宗教、学术研究等角度去探究关于爱的诸多内容,也可以自由地为爱寻找学术上的定义,建立爱的本质论和道德伦理学,从生物学、进化论、心理学和心灵学等去为爱添加内容和意义,甚至从文学或感性的层面去包装爱,形容爱。这些都无伤大雅,也可训练清晰思维,丰富知识的欲求,或者纯粹为自我陶醉,制造浪漫感觉。你必须清楚地知道建立爱的定义的目的和其功能范围是什么。但这些并不必然地能带来爱的智慧,也不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因为“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譬如沟通、感情、人伦、伤害、隐瞒、贪欲、自我了解、缺乏安全感等问题。而我讨论爱的大原则,源自从对自疗和修养的关怀和目的出发,展开交流。别以为你懂得爱。很少人教过我们如何去爱、爱应该是怎样的。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和经历才能明白它、爱得好。毕竟,人生是不断学习的旅程。在爱中,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调校所发放和传递的爱的质量,避免因爱变成害。这就是说,你到底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去付出爱、传达爱呢?你是否能确保所发放的爱的质量能优化生命,令人活得更好而不是相反呢?我们对爱需要有要求,讲求优质,而非相反。否则,我们不过在浪费精力去制造大堆关于爱的理论、疑问或废物,没有实际地把它导向对生命更大的建树,这是没意义的,也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正面的讯息和智能,去解决你的困局和迷思。你将持续问爱是什么,永远得不到答案,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也无法实现“优化生命,让人活得更好而非相反”的大原则。爱可以不过是缥缈的感觉或空谈的概念和理论,但要具体呈现出来,是需要配合呈现者适当的行动和心性条件的。这条件是:我们需要先做好一个人,准备好自己做个有资格和能力发放和传递优质爱的人。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验证方法检测自己是否能做到,因为在优化生命的前提下,爱是可以被衡量和度量的,它一点也不玄虚。我们可以追踪和锁定它出现(或消失)的位置,这位置彰显在具体生活、自我管理和人际相处的微细层面上,而这些正是生命被优化的具体印证方位。关于如何能具体地呈现爱,正是全书往后篇章的要旨。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重点在哪里?我们都以为是“爱”,其实是“自己”。自十八世纪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兴起以降,以“我”为核心价值的观念如“自我”“自由”“自由恋爱”“自我实现”等抬头后,不少文化把“爱”这源于远古宗教的情感概念转移到自身,也渐渐形成“自爱”的概念。二十世纪末在迎接水瓶座年代而崛起的新纪元运动,发展了“自爱”“自疗”“自愈”等概念,更因为跨越“西方”“白人”及“男性霸权”的非洲裔歌手惠特妮 · 休斯顿(Whitney Houston),以宏亮的女声,唱出了“学习自爱是最大的爱”的歌曲:Greatest Love of All,驱使我们达致一个隐约的共识,就是爱别人之前要先学习爱自己。我们被唤醒了爱自己的重要性,歌已唱出真理,原来最大的爱不再是上帝,不再是守在家里只爱子女和伴侣,更不是对社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爱,而是爱自己。因为爱自己的观念被倡导了,于是有人会衍生思维对立的执着疑问,如“先爱自己后爱别人是否有矛盾?”“爱自己是否意味着自私?”关于由爱自己导生的问题,会在本书第二章“检阅自己”一节中“学懂问”部分里有详细阐释。我在这里先集中讨论“爱自己”这个观点。当我们想到爱自己时,很容易便会想到爱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表达爱自己。爱自己是不是要做这样做那样呢?我们的关心点很容易会放在“爱自己到底是要做什么”上,却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也因为忽略了这个核心问题,往往令我们无法爱得好。“爱自己”的重点在哪里?我们多以为重点在“爱”,其实在“自己”。但到底“自己”是什么?当我们不知道、不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时,我们如何能爱好这个“自己”呢?那,到底“自己”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我们都以为拥有一个完整的自己,其实我们忽略了,我们同时有很多个自己,原来自己是分裂的,在不同时间、场合和经历中,我们都表现或隐藏了不同的自己,我们同时活在不同的自己里。这些分裂的自己容易产生混乱状态,譬如我们有时会感到自我角色混乱,所以更难要求别人了解我们。这混乱令我们在人前人后、自己前后,呈现非一致、非统一的面目、想法、欲望和行为。当你处于混乱、分裂状态时,你的爱和感受爱的能力也不可能稳定,难以保持高质量并令人感到舒服,也不能优化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令你和别人活得更好。要做一个成熟、稳定的人,必须能处理好自己的混乱,即要懂得整合分裂的自己,令自己变得统一,人前人后也能呈现较归一的自己,包括在价值观、道德标准、心理质素上。你不用靠说谎、讨好、演戏、虚伪、委屈、纵容分裂来生活,来表现一个你、一个“自己”。能整合自己,做个稳定的人,才算是达到爱自己的条件。本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将详细剖析这个课题。爱的振频:136.1赫兹原来优良的爱的质量,它是一个客观的振频,那是136.1赫兹。爱自己,很具体。爱不应只是浪漫的形容词,如广告告诉你所谓爱是永恒、因为爱很美、不在乎天长地久之类。刚才说,在以优化生命为前提这层面上,爱是可以被衡量和度量的,它一点也不玄虚。那衡量爱的准则是什么?我想先从物理科学的层面尝试给予一个量度爱的客观质量指标,即从“振频”(vibrational frequency)入手。这是最基本的衡量单位和方向。原来优良的爱的质量,它是一个客观的振频,那是136.1赫兹。这是偏低频的物理振动频率。有振频便会产生声音。假如要以音乐上的音高(musical pitch)表示的话,它就是或极接近低音C#这个音。这是按地球环绕太阳行走一周即公转的速度所产生的振频计算出来的,它能和地球产生极优化的共振频(resonance)。在物理科学上,共振能带来和谐、共鸣和强化能量的效果,亦是一种优化的效果。有地球才有人,人必须先和他的根源即地球产生深度亲密、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才能稳定、和谐地生存。而这亲密关系是优化生命的条件,这就是爱的原始基础。在这爱的基础上,人才能发展其他层面的爱,包括人和自己、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等等的亲密爱关系。简单地说,爱的产生必须扎根于人和地球的亲密共振能量,人必须先和地球“相爱”,才能有优质的能量发展其他爱。奇妙的是,136.1赫兹或C#这个音,刚好正是古印度灵修者在冥想时发现人能和宇宙产生共振、和谐的一个音:OM。印度的灵性大师能单靠冥想感应到这个神秘的音频。OM这个音能发出稳定、和谐、持续不断的振频,被古印度称为“永恒之音”“心灵的频率”,与宇宙的振频和谐共振,天人合一。其实我们对136.1赫兹或OM这个音并不陌生,自古以来印度教、佛教等宗教,都会通过唱诵这个音令身体和心灵和谐合一;你到某些现代瑜伽馆,老师也会教你在静坐冥想时唱诵这个音,令身心和谐愉悦。这个音也是印度音乐的基调音sadja,它能跟OM这永恒之音共振。现代印度灵修音乐也以能调到这个基调音作为作曲和灵修的标准。科学地说,136.1赫兹或OM这个音能与地球产生和谐及平衡的共振;即说,它是能令人跟地球和宇宙保持稳定、和谐的依存关系,不但能令生命不易灭亡,而且能确保生命能持续地进化的独特振频。人活在地球上感到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积极地成长,发展创造力,其基本条件是因为地球能和太阳、宇宙共振和共融,产生稳定的能量,与人和谐地协调。以爱的大原则来定断的话,136.1赫兹和地球所产生的共振频能优化生命,令他们活得更好而非相反。这个特定的共振频,我们可以称之为“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想更深入了解这奇妙振频的计算方法和其衍生意义的读者,可以阅读这章最后的备注一。说一个音或一个振频能令人和地球甚至宇宙产生共振,因而带着爱地持续孕育生命,可能听起来太科学反而有点抽象吧。我们换个更具体的角度,把这个振频放在人的身体上看看。在人的身体上,发放和孕育爱的总指挥是哪个具体的器官?是心脏。东方谈了几千年关于“心”的道理,但若从玄学、哲学和道德谈心性,把心放在表达情感和道德良知的范畴去谈和分析的话,其实并不够具体。传统西方医学把心脏规范在血液循环的器官的研究上,忽略了心脏作为主管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功能,所以我们对情感、情绪和心脏之间的紧密关联认知有限,甚至可以说相当无知。心脏是爱的器官,它能分泌催产素(爱情肽),即母亲喂奶、谈情说爱和性高潮时会分泌的激素,甚至能调节肾上腺的分泌功能,影响情绪。这些功能是由心脏直接指挥,可以不经掌管理性的大脑。但大脑能配合心脏的指挥,令情感反应更趋完善、稳定和持续。心脏是掌管爱、和平、情绪、欲望的重要器官。一个健全和稳定的心脏,能令人散发平静、平稳和平衡的能量,即爱的振频,让你和别人在感动中感受和谐、和平;也就是说,它能优化生命,令人活得更好。奇妙的是,美国的生物音频专家约翰·博利厄博士(Dr. John Beaulieu)提出,在生物的层面,心脏能在136.1赫兹的振频下马上释放适量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是构成心脏健全和稳定运作的必要元素,能令它发挥其功能,并能提升身体整体免疫力。而在心灵的层面,心脉轮(chakra)这地方,即中医学上膻中穴的位置,在响应136.1赫兹的振频时能产生深度放松,有助疏通和打开能量,同时让放松的血脉释放适量的一氧化氮。膻中穴是任脉最重要的穴位。而督脉的起点,即尾龙骨位置的长强穴,也能相同地回应136.1赫兹振频,释放一氧化氮,产生和谐的深度放松。这个振频奇妙之处,是它能和谐地贯通任督二脉,令人整体地进入最健康、健全和平衡的状态(见备注二)。换言之,只要你能替掌管爱的心脏或心脉轮位置调频(retune),把它调到136.1赫兹,便能打通任督二脉,产生和谐的流动振频,让它运行全身,开通经络。这是身体爱你,保持你健康和长寿的振频。这就是爱。补充说明:能和心脉轮产生和谐的振频不只136.1赫兹(见备注三),不过能令人和生命根源的地球血脉相连,深度紧扣,足够孕育和进化生命,同时能令掌管爱的心脏健全和稳定地运作的振频,只有136.1赫兹这个奥妙的振频。136.1赫兹是人和地球相爱的振频,也是人和自己印心相爱的振频。你现在应该知道,当你希望去爱你自己或者谁时,该发放怎样效果的振频,才算是优质的爱,不然可能不过是混乱、虚怯、不安、自卑、自大、贪欲等不稳定的质量。这正是从具体物理振频去衡量爱的重要意义,它不是迷信科学或追求时尚而弄出来的玩意。说到底,提出爱有一个具体的振频指标,目的不是重复为爱定义的游戏或陷阱,而是提醒我们需要把爱从众多的谈论方位回归生命、自我认同和具体生活的核心根源上去,不要迷乱方向,这样有助我们:1.为自爱做准备;2.了解如何进行自疗;3.从修养自爱到大爱。这三个课题,正是本书往后三大篇章的探讨重点。爱的温柔检测仪:OM治疗音叉要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在散发爱的振频,或者你的身心细胞是否距离爱这振频很远的话,你可以通过OM治疗音叉这个爱的测检仪来测试自己。光知道爱的振频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体验它在身体上如何运作,感受这个振频的具体振动。因为我们对爱的理解很抽象,所以具体很重要。那如何才能体验到呢?譬如你可以通过使用“OM治疗音叉”这个方便的专业声音治疗小工具来体验爱的振频。治疗音叉是声音治疗的小工具,其中OM这音叉的振频是136.1赫兹。过去多年间,我在替受疗者治疗时,或在工作坊和各地巡回演讲时,大多会在现场示范使用OM治疗音叉,让这振频直接与受众的身体共振,马上让人感受奇妙的静心和治疗体验。把它放在身体不同的位置如心轮、丹田、子宫顶、百会穴、太阳穴、印堂(第三眼)、大椎、风池穴等,能马上令这些位置的细胞自动释放适量的一氧化氮,让你亲身感受令身心和谐、松弛和平静的温柔振频,并同时调校这些位置的振频,让它们与这爱的振频共振,加强这些位置的功能和能量,也有助于替偏离正轨的频率调频,纾缓该位置的疾病。这时你便知道,爱在当下原来可以是这么具体的,你能通过具体的指标去调校自己的振频,接收和发放真正的爱的能量,而不再光靠抽象的“心”去想象爱是怎样,或者迷信由主流媒体集体催眠而产生所谓爱的浪漫感觉,而是能客观地感应别人的振频是否也符合爱的标准。同样的,要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在散发爱的振频,或者你的身心细胞是否距离爱这振频很远的话,你可以通过OM治疗音叉这个爱的测检仪来测试自己。假如你发现音叉在你的身体哪个部位上震动时并没有马上产生舒服和温柔共振的反应,即可能你没有什么感觉,或者甚至有点反抗感,或者反应过大、过敏等的话,你便知道,你的细胞所发出的振频无法马上和爱的振频产生共振;也就是说,你的身心可能已偏离了和谐与平静,你正处于混乱或不健康的状态中。你需要用136.1赫兹这个振频逐步替自己调频,并同步从修养爱和自我管理两方面,细致地开展调校自己、自我疗愈和重组生命的旅程。温柔的共振感,是重要的爱的指标。我的临床经验是,大多数女性在使用OM治疗音叉时,会较容易和快速感到舒服、感动和跟身体共振的震撼体验,尤其是把震动的音叉放在心轮、丹田和子宫等位置上,即说她们能较快替身体调频,回归女性最原始能发放爱的状态,唤醒母性的爱的能量。相对的,男性在使用OM治疗音叉时,可能会较难感觉到舒服的共振感,尤其是把音叉放在心轮位置上,这反映男性的能量开发点还未上升到心轮这个掌管爱及和平的位置,他们的能量还是集中在海底轮(root chakra)即性器官位置上,还未开发或发挥爱的感应区。最有趣的是,他们较容易感受到振动和舒服感的位置是太阳穴,正是他们较开发大脑思维的佐证,而OM音叉有助纾缓太阳穴位的劳损,调好那里的振频。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视乎每个人当下的能量振频流动状态。温馨提示:这音叉不是爱的必需品,它只是非常管用的自疗辅助仪,你能借用它来有效地调校自己而已。真正的爱的出现不可能单靠一个仪器。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从活好每一刻、每一个细胞开始,调校爱的振频,孕育爱。优质的爱是很具体的,不能单靠外在的东西讨好谁,不能只靠说好听的话,不能只有单纯的爱的意愿、感觉或想法。要爱散发正面的、温柔的、有力量的能量,达到优化生命的效果的话,你须要把身体和心性调校至能与136.1赫兹振频产生共振的状态,即在现实生活中调好混乱的思绪,打通身心堵塞的关卡,在平衡流动的身心状态下,你的爱才能踏出门口,实实在在,被自己和别人的身心感应到。相关的方法,将在本书第二章“你混乱了”和“自我管理”两节内详释。而关于治疗音叉的详细理论和功能,将会在我专注谈情绪自疗的著作里详释。学习处理混乱、自我管理、尊重生命修养爱,是具体地将生命从最基本的作息生活开始,调校至136.1赫兹这爱的振频的方向,也是学习和分享爱的基本功,这是全书的核心导向和信念。备注一:关于136.1赫兹的计算方法和其衍生意义:这是由瑞士数学及音乐家汉斯 · 古斯图(Hans Cousto)于1978年以他发明的“宇宙八度音”(cosmic octave)算法,即将行星环绕太阳公转的周期(planetary cycles)频率转换成音高计算出来的。他的计算原理是:地球要用一年时间环绕太阳行走一周,以这个周速产生的频率换转成音高,便能算出地球公转时所产生的基准音(base tone),我简称为“地球之音”。这是极低的振频,超出人类可听到的范围。从地球之音升高32个八度,这是人类能较舒服地听到及诵唱的一个低音频,它的振频是136.1赫兹,即西方标准音高里中央C下面的C#(低音C#)这个音。八度音能产生很强的共振频,共振频能产生和谐、共鸣和强化能量的效果。譬如同时弹奏中央C和高八度C音时,我们能听到几乎是同一个音,不是两个突兀交错的音,音色比听单独弹奏一个音时更丰富。没乐理常识的话,可以想象,这个音即如我们唱do re mi的do,两个人同时分别唱高低音do,即do re mi fa sol la si do·里的do和do·时(或简谱中的1和1·),听起来便是和声,感觉很和谐,张力和感染力更强大。这就是共振的效果,能带来和谐、共鸣和强化的能量,亦是一种优化的效果。单个地球之音不足以构成爱。试想,地球的公转速度有可能并不适合生命生存,或者不足以令生命强壮,结果很快灭亡,谈不上对生命提供爱。一个振频需要和其他共存者产生奥妙和强大的“共”振,才有足够的能量孕育、丰富和进化生命。地球之音和依存在地球上的生命能产生奥妙的、能推进生命进化的共振能量,这共振能量便是能优化生命的爱。备注二:任督二脉在中医诊脉与道家导引养生上是相当重要的,中医的理论是:“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为人体经络主脉。任督二脉若通,则八脉通;八脉通,则百脉通,进而能改善体质,强筋健骨。”备注三:现代声音治疗专家会用古印度传统毕达哥拉斯音阶(Pythagorean Scale)的音乐算式,计算出能调整七个脉轮的振频,而对应于心轮的振频是F音,即341.3赫兹。这音高和振频一般被广泛地使用在调整心灵的音叉、水晶钵、铜磬等声疗工具上。对治疗音叉和铜磬的自疗功效和质量鉴定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到我的公众微信或官方网站细看详情。壹为自爱做准备学习照顾照顾:爱的条件说要照顾别人时,即愿意承担别人的生命,需要怀有强大的爱才能做到。我们都知道,说要爱好自己,爱好一个人,其中一项要求,就是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男生对心仪的女生示爱时会这样说:“亲爱的,我很爱你,很喜欢你,希望可以照顾你。”很多女人一生就等待一个男人对自己深情地说:“我愿意照顾你一世。”事实上,对方能不能做到暂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希望他能说出来,表现他对她有多爱,有多愿意承担她,照顾她。到底怎样才算是照顾一个人呢?在一个讲座上,我带出了这个问题。现场有很多回应。有人告诉我,能给另外一个人安全感便是照顾。譬如能让父母安心和平静就能照顾好他们,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安全感,没有平静的心态。我追问他:“到底具体要做什么才能让他们平静呢?”他却说很难做到。原来我们很难给予安全感,即使我们有多爱对方,多么想让对方安心。原来我们都不懂得怎样让别人平静,不再忧虑。这里带出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能付出什么、做什么,才能照顾好别人呢?”也有人告诉我,照顾别人就是把自己所学的技能教授给他。譬如父母不懂得理财,乱花钱,便教他们一些理财的知识。还有对于某些不很爱读书的同学,就在他们旁边影响他们,让他们慢慢地去喜欢看书。我追问:“引导对方就是照顾对方吗?”他说:“是的,我之前看过一本书,说最残忍的刑罚就是让一个人懒惰下去。”说的也有道理!也有人认为,如果是对待爱人的话,照顾可分为两方面。第一种照顾,就是对他生活上的照顾。第二种照顾,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照顾,譬如关心对方遇上什么事情,是否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会特别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一旦发现对方情绪不对时,便主动了解是什么原因,想办法让对方把不好的情绪释放掉。这种表面和内心的照顾很周全,能这样去爱你的伴侣,会令对方感动,也能增进彼此的爱。也有人说照顾就是尽量去配合,感觉到他需要你为他做什么,便去配合一下,在生活中照料他的需要。这位观众带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照顾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会靠感觉。不过事实上,我们的感觉跟对方真正的需要,可能出现很大的落差。也有人说陪伴也是一种照顾。但是否真能做到经常陪伴,抑或只是想起来才去做一点点呢?你知道对方需要你的陪伴,你也知道陪伴很重要,但是你能做到吗?可能的话,就做好它。如果做不好的话,就是说当你希望照顾谁时,这意愿并不够力量。说要照顾谁是很容易的,谁需要我,我便尽量给予。但是如何给予?何时给予?有能力给予吗?抑或你只是想给予,可是却没有具体的行动意向、计划和时间表?我们其实不太理解,以为有一个照顾别人的心愿就够了,或是有人认为想过了便已经做了。我听过很多个案,尤其是女人,她们常常埋怨伴侣说过要做什么,结果没做到,问他时他却说已做了。可真相是,其实他只是想过了,没有做。说过“我爱你”,其实只想过爱了,说完便以为已爱过了。但事实上,你做过什么表达你的爱呢?常常想着爱他是不够的,重点是你实际上做了什么,做的是否合适。我们原来都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自己的思想里,多于面对面、眼对眼,用行动做出照顾对方的具体行为。照顾意味着将会承担对方的际遇和感受,为他负责任。这是超级伟大的意愿或承诺,但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因为,说要照顾别人时,即说愿意承担别人的生命,需要怀有强大的爱才能做到。女性天生拥有这种照顾别人的基因,因为她们的生理设计已准备好生育和照顾小孩,不能自私,不能懒惰,不能只顾自己享乐。照顾一个生命是莫大的付出,不能随意,不能即兴,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细心呵护,让另一个生命感到被爱,在安全的生命承担和承诺中长大。这是母爱的奇迹,超越自我中心的伟大付出。你能像照顾一个新生儿一样照顾你所爱的人吗?你即使不太懂,也可能有点笨,但你愿意尽力为所爱付出,学习你不懂的,优化你已懂的,给对方安全感和幸福吗?愿意和实践照顾,原是爱的承诺。照顾的具体条件照顾是在给予光明和温暖的同时,看自己和对方每天不同的变化,在无常变化中调校关注,顾己及人。“照顾”这个词很有意思。照顾的英文比较简单,就是take care。Take是指拿起来,有承担的意思;care是关心,take care就是愿意承担和关心的意思。但中文可以看到更深的意义。首先是“照”。“照”是什么意思呢?灯光在照,照是明亮的,不会越照越黑。照就是给予光和亮。那光亮里有什么呢?有温度,你不会给一个冷冷的光,假如你只是看对方一眼,冷冷的,没有温暖的话,你们不会有良好的关系。所以照的重点是给予温暖,热暖如太阳的正气。这是光的物理学,非常具体。有光代表了什么?光明能让我们看清楚路向,看到方向。所以,“照”是能清晰地指引路向的明灯,让人感到温暖、安心,没有暗算或隐忧,光明正大,坦坦白白。你能为对方带来温暖和光明的指引吗?“顾”是什么意思?顾就是看,不只是看,而且是“回头看”。顾就是不只看一眼、看一次,而且是要回头再看的意思。我们也听过“回顾”这个词,就是“顾”的意思。这就是说,我们有没有每天回头看一下自己,回头看一下对方呢?很多伴侣在一起已十年了,天天见,天天一起吃喝、一起睡,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彼此再也没有回头看对方一眼了。有些人结婚二十年,男的连老婆现在什么发型都不清楚,因为他早已不再留意和关心她,或者还活在十多年前印象中的那个她的记忆中,以为很懂她,对她已很熟悉,她说一句你已猜到下一句她要说什么,连忙借故逃避,是这样吗?他原来早已没有照顾她。在给予光明和温暖的同时,你需要细心观看对方此时此刻真正的需要,看清楚对方和自己,不盲目地付出,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猜想对方想要什么,或者只满足自己想做的事情,强迫别人认同你,接受你的付出。你要看自己和对方每天不同的变化,在无常变化中调校你的关注点,顾己及人。这才是真正的照顾。你能做到吗?照顾是很具体的,这是哺乳类动物懂得给予的温暖。狗狗猫猫都是睡在一起的。人恋爱的时候也是手牵手的。理性的时候你会问:“你们不会走路吗?为什么要手牵手呢?”但在热恋时,人不是为了引路而牵手,牵手原是为了给暖和取暖,这是一种亲密的接触,能表达关爱,给予安全感,表示你在,和很好地陪伴着他在一起。真正的照顾其实是非常具体的,像阳光一样的正能量,给予温暖,不是负面的。如果你的照顾变成了负面的,譬如说你只靠主观感觉去想象对方的需要,却没有沟通,也没有用行动给予安全感的话,你所给予的可能根本不是对方真正需要的。因此,优质的、有力量的照顾,必须先清晰和温暖地(照)去关心,用心去看(顾)到底对方有什么需要,而非你想象对方需要什么,或者你希望给予对方什么来满足你的想法和意愿。相信很多人也知道和体验过,爱人、亲密的人给你的,为你做的,为你买的、准备的,其实并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更多可能不过是对方一厢情愿花几个小时给你做的菜,或是编织一条你其实并不喜欢用,或者颜色不合适的围巾,你确实不需要。出于爱,第一次你会觉得很感恩,第二次、第二十次,第一年、第三年对方也是这样,没体察你真正的需要、想法和意愿而为你做或没有为你做什么时,你便会觉得郁闷。原来对方并没有认真地关心你,他只是喜欢做他想做、以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以为这样就是喜欢你、爱你、照顾你的表现。瞧,很多妈妈便是这样,没有回头看,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单方面的意愿和喜好强加于别人身上,以为这就是照顾好家人,却做了多余的事情,令人要不勉强迁就和接受,要不感到烦厌,加添摩擦。结果你感到自己是受害者,因为没有人领你的情。可原就是你错用了能量,其实你所给予的不是爱,一不留神变成害。照顾的振频,应该是能优化生命,带来和谐和爱的136.1赫兹振频。它是具体的。所以,照顾是正能量的给予,看清楚细节,用心发现变化,这是具体的行动,不只是思想或意愿。照顾是全心全意全情细致的付出和关爱,需要时间、心思、汗水,不是儿戏,也不是浪漫的想法。能做到,怀着爱,你会享受照顾的过程,而不会视照顾为牺牲,在乎你的修养。你能如何照顾人照顾永远是双向的。你愿意照顾,对方也得愿意响应你,给你看,才能相得益彰,互相感照。再具体和深入一点谈照顾的重点。到底照顾别人需要投入什么?做什么呢?照顾不能只谈心便足够。照顾涉及很多具体的条件或者“成本”,包括物质的、金钱的、时间的、精神的。照顾别人的先决条件是你要先调整好自己,包括你的健康、时间、财政,还有你是否够细心等。假如你身体孱弱,像个半死的老头的话,说要照顾别人是不自量力,也不够诚意,因为事实上是最终要别人反过来照顾你。如果你经济状况不好,你说要照顾谁,对方会有安全感吗?会放心吗?你要先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健康和生活。关心别人的物质需要之余,还要关怀别人的心灵需要,关心别人的感受,付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左右。如果你说“我很爱你”,但是你永远不在他身边,常常出差,把工作、个人玩乐放在第一位,你所谓给他的照顾其实是透明的、隐形的,说白了,就是白说的。口里说爱对方的你到底实实在在在哪里?即使你在,但你没有看他一眼,没有用心照顾对方的需要的话,甚至偷偷跟其他人发短信说甜言蜜语、玩暧昧的话,你不过是贪图关系,骗取个人满足而已。除了先调整好自己,预留时间,和对方同在,保持观看对方的真正需要外,还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看。即指,你需要学习放下自我中心,学习耐心和细心,不然你的视点若粗疏,你看到的也不过是皮毛或误解。我们要注意一点,需要保持回头看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恒常变化中,昨天他喜欢吃鱼不等同今天他依旧喜欢。我们每天受到学习、朋友、社会文化、商品文化等影响,需要和喜好都会随时因应改变,再加上人会长大,价值观也会调整,需要也不一样。因此,面对自己和别人,都应保持开放和适应变化的态度,别只活在记忆或想象中去判断自己和别人。他以前喜欢吃鱼,也许现在不喜欢了,或许现在喜欢吃鸡。你活在自我当中的话,还以为他只爱吃鱼,你便粗心大意,没有回头看他,也就谈不上能照顾好他了。你知道我现在正需要什么吗?我谈了很久,喉咙干涸了,需要一点水。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早在安排我上场讲话前已准备好一杯水给我,这就是细心。或者你开始发现我的声音有点沙哑了,不用问,你马上送上一杯水,这也是细心。随时观看别人当下的变化和需要,你能做得到吗?你总会要求别人体察你所需要的,希望别人懂得照顾你。尤其是女人,经常以为对方爱你的话,不用你说出口,他都应该知道你想要什么。女人是从感觉出发的,常常以为男人不够爱你,不够照顾你,其实是欠缺沟通技巧或艺术的问题。你没有表达,或者总要别人猜想你的需要和喜好的话,对方再照再顾你,也无法猜透你心海底的那根针。照顾永远是双向的。你愿意照顾,对方也得愿意响应你,给你看,才能相得益彰,互相感照。关门的人、自我保护的人无法被照顾,你也无法照顾他。照顾还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你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拥有强大的意愿和基本的能力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包括大小问题。不是说你必须要做得到,因为很多问题不是靠别人解决的,必须靠当事人自己。但是你若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的话,你能为他做什么?你对他而言到底有什么用呢?假如你只懂一厢情愿说“让我来照顾你”,可是现实中连最小的事情如给他倒杯水,买东西,大事情如为他分担困苦都做不到,也没能力做到的话,你还能为他做什么呢?照顾是要行动,别说别想,踏实去做。先懂得照顾好自己,拥有稳定的正能量,才能照顾好别人。先照顾好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就是要整合分裂的自己,以统一的、稳定的一个整合的自己来展示人前。谈到照顾,我们都想到照顾别人,但我们更应先懂得照顾好自己,这才是重点。当你还没有照顾好自己的话,其实你没有能力照顾别人。父母也好,爱人也好,子女也好,不管是谁,混乱、不稳定、没安全感、虚弱和无知的你能给他们安全感吗?能照顾好他们吗?不可能。我们更重要的是照顾自己。那到底要怎样照顾自己呢?这就是学问。照顾好自己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别纠结在是否要照顾别人上,先照和顾一下自己。要照顾自己需要先面对自己,这时,自爱的关键时刻到来了。你知道你是谁吗?你知道和清楚你自己吗?我们常重视自己,包括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自己是否被接受、被重视等等。但到底自己是谁?确认你是谁,是自信和自我认同的基本条件。我们需要先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肯定自己,确认自己是谁,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自己。很多人对自己的认知一塌糊涂,表现的那个自己和内里的那些自己自相矛盾到令别人和自己也感到陌生,难以适应和相处。我们都以为有一个完整的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无数个自己,“自己”本来就是无数个分裂的自己的总和。坐下来的那个你是自己A,需要到外面散步的是自己B,喜欢回家的是自己C,办公、上班的是自己D、E和F。贪心的时候,要买那件名牌漂亮衣服的时候,你又是自己G。看到一个很悲惨的乞丐,你要施舍给他时,又是另一个自己。混乱的人、自我管理很差的人,每天都和内在不同的自己打架,把大部分的自己压下去,然后突出一个单一的自己来,这使你身心都不平衡。所以你会发现有些人,可能也包括你自己在内,经常摇摆不定,很容易被影响,情绪不稳定,这刻好像平稳了,下一刻又混乱起来,待会儿又发一些脾气,要不便恐惧、暴力、没有安全感。这些情绪不平衡的人,正是很多个内在的自己在分裂和打架,一旦被一个自己赢了、引领了,你已不是你,你被某一个自己控制了,容易被情绪或欲望掌控而陷入迷乱。我们不懂得去管理内在诸多的自己,也不愿意去管理,却花精神和时间好管别人。有人甚至以为通过爱情就可以把自己推卸给对方,让他来调整你,给你爱,让你平衡一点。其实我们很多时间都不平衡,内心几百个自己在打架,好像你是个有一百个孩子的妈妈一样,你都无暇多看他们一眼,他们打完架回来吃饭就是了,你不管了。你不清楚一百个孩子谁是谁,也不知道哪个疼你、照顾你、埋怨你,你都把握不了你自己。最后靠谁来调整自己呢?你希望别人照顾好你,可是你也说不出你到底需要什么。你需要他照顾你、关心你的什么呢?我们要照顾好自己,就是要整合分裂的自己,以统一的、稳定的一个整合的自己来展示人前,让别人看,跟别人说话。我们必须先有一个稳定的自己,才能平衡和向人表现一个稳定的自己,让别人看清楚,听清楚别人跟你谈什么,你才能响应,同时细看和聆听别人。自己=自我分裂没有一个人不是分裂的,当我们遇到真正的难关时,分裂的自己便会具体地呈现,令我们进入混乱不安的状态,失去自控或自主能力。再多谈一点关于分裂的自己。刚才谈过,我们一直都以为拥有一个完整的自己,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对这个自己我们有很多想象、很多幻想。但原来我们同时有n个自己。你阅读时是一个自己,跟别人讲话时是另一个自己,跟异性说话时你会改变声调。在学校里,在公司里,又是完全不相同的你。面对困难时的你,面对面接触的你,害怕、无助的你,都是不同状态、表现、价值观的“自己”,这些自己的总和,才是真正的你。我们其实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己,现在这个正在阅读的自己,所感所想只能代表其中一个自己。人其实是分裂的,没有一个人不是分裂的。分裂没有好或不好,只是一个正常的脑结构现象而已。因为我们的心脑结构是复杂的,可以同时呈现、发展和混合不同的反应、想法、欲望和期望等各自相融或相冲的状态。我们大部分时间没有管理好那么多个自己,尤其是在平常没有遇到矛盾或困难时,这些自己还不至于产生强大的内在角力,我们顶多是在选择买东西时出现犹豫,内心有两个声音在怂恿你买或不买而已。但当我们遇到真正的难关时,分裂的自己便会具体地呈现,令我们进入混乱不安的状态,失去自控或自主能力,甚至走火入魔。譬如你可能以为自己很温柔,事实上很多表面温柔的老婆,在感情突变时很可能会变成杀害老公的凶手。譬如你以为自己很坚强,可是遇到困难时突然变得无比脆弱,你才发现原来自己有这样无力的一面,你甚至不能接受这个新发现的自己。所以,人最难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不同的自己在内在分裂和角力时,你选择懒惰不去管,不去磨合和整理它们的话,你便自我放弃了。你会变成一个乱七八糟、人格分裂的人,难怪有些人这一刻可以是很爱你的天使,下一刻却突然变成最恨最伤你的恶魔。你越是分裂,无法整合自己的分裂的话,你的混乱不单影响自己,还会危害别人,令别人成为受害者。同样的,别人乱七八糟的话,而你的状态又不稳定时,你便会容易被别人影响,进入更混乱的状态。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有能力并愿意自我管理的人,这人能和众多分裂的自己相处、整合、平衡和协调。他的能量稳定,能保持清晰,不容易混乱,这种人能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创造正能量。他能先肯定自己,不会否定自己的背景、性别、过去和现在的经历,他会珍惜现在,创造明天。这些人能散发令人平静和稳定的气息,能给予可靠的安全感,令人信赖,寄存希望。科学地说,他能发出爱的振频136.1赫兹。当你够稳定,可以协调、整合、管理自己时,你才开始长大了。这个时候才能进一步培育爱、感受爱和分享爱。(本文为腾讯文化独家签约的合作方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paqiyang]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是爱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