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新房价齐全的粉末

火车在她背后擦身而过,情况十分惊险。
派出所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对谢某某予以拘留。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要说中国嗦粉哪里强
  当然还是得来咱长沙
  金玲粉店
  红遍大江南北
  多年老店,据说是长沙第一家做炒码粉的,还上过天天向上的节目,很多外地朋友都会过来吃上一口。
  重口味汤底加上重口味码子,哪个还敢说不辣?码子放得超足,红油油的一碗看上去就食欲大开,直呼过瘾!
  人均:15
  地址:天心区南门口
  常德津市刘聋子粉店
  闻名遐迩
  一说起常德牛肉粉,湖南人民可是满满的自豪感。粉有圆扁之分,加上大块扎实的牛肉,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
  ”刘聋子“堪称常德粉馆中名气之最,在长沙也有这么一家。店内满满的粉香与码子香,10块一碗的价格也很厚道。米粉软、码子多、辣椒爽,就是刘聋子家最大的特色了。
  人均:10
  地址:芙蓉区晓园路72号
  玉林粉店
  售完即止
  长沙老口子基本都晓得,玉林米粉出了名的好恰,卖完就收摊。每天一大早能看到超多人在排队,他们的紫油姜吃了简直会上瘾!
  不放香菜、不放芝麻、看上去较为清淡,就这么一碗实在的粉,吃起来顺滑绵软,连汤都巴不得喝个精光。
  人均:6
  地址:开福区德雅路烈士公园北门
  螺鼎记螺蛳粉
  飘香十里
  一说起螺鼎记的螺蛳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林科大的螺蛳粉,飘香十里。吃起来超级辣,K姨连中辣都hold不住,超级爽~
  萝卜和腐竹香香脆脆的。汤鲜,辣度适中,咸度刚刚好,一碗下来酣畅淋漓!吃螺蛳粉的时候一定要多加酸笋才带劲哟。
  人均:9
  地址:天心区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和记粉馆
  百年老店
  长沙的百年老店,相比别的名气没这么大,但很多老口子还是会去嗦上一碗。和记传承的是老长沙的手工艺,能在一碗粉里感受到老长沙的韵味。
  和记的粉切得很细,汤色油亮,码子也炒得很入味。相比别家味道清淡一点,有自己的特色,还可以配上凉菜一起吃。
  人均:12
  地址:开福区湘春路(黄兴北路口)
  万碗碗老长沙猪油拌粉
  口碑之王
  K姨有个北方朋友,有次带着来吃了猪油拌粉,一口气吃了3碗,直呼好吃。老长沙的猪油拌粉,油而不腻,吃起来开胃爽口。
  这家的猪油拌粉在本地人气颇高,猪油都有三种口味:原味、麻辣、香辣。搅拌均匀后色泽诱人,味道很足。
  人均:7
  地址:天心区坡子街悦方停车位路口
  鸭子粉
  重口味最爱
  湘西特色的鸭子做码子搭上粗粉条,佐上辣椒、葱、蒜等,一碗香气扑鼻的鸭子粉就上桌啦!
  上过各种节目的鸭子粉,值得专程去吃一趟。重口味的鸭子粉,又油又辣的,拌上酸萝卜和葱后没有那么腥。
  人均:9
  地址:天心区芙蓉南路元祖隔壁了
  隆小宝
  一分钱一分货
  一碗米粉35块,还这么多人吃?不仅装修得高逼格,粉也是做得一流。专做邵阳米粉,不同于长沙广为人知的扁粉,圆粉才是邵阳的精髓。
  汤用大骨汤打底,还会加入一些炖牛肉的底汤。邵阳米粉的汤对比长沙米粉来说会更重油一点,汤都能辣得你嗷嗷叫。
  人均:32
  地址:开福区西长街万达金街w1003号
  说说你最爱的粉
  大家一起来讨论嘛
  来源|长沙吃货团
  编辑|黄信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搜狐湖南官方账号,为网友带来湖南第一手资讯。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本人求岳麓区干净又韵味的粉店  推荐一饭店:市政府西边,中石化旁一饭店(呷铺)味道80分 卫生80分  金星北路边的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柴火饭店真不卫生,昨天竟然吃到苍蝇。  打广告的一边去。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粉店,比较中意王府井那条巷子里面的那个土豆粉,味道不错,卫生就有待考究。太注重太注重的不建议去。  
  回复第1楼(作者:@莫莫莫名其妙 于
12:14)  粉店,比较中意王府井那条巷子里面的那个土豆粉,味道不错,卫生就有待考究。太注重太注重的不建议去。……  ==========  那个店子确实还可以,生意也很好……  
  还有一家,太平街口的那个云南米线。现在换招牌哒。叫什么鲜米线,还是什么来着。味道,卫生都还可以。  
  我晓得好多。。。数不胜数。。。就是不告诉你。。嘿嘿
  靠芙蓉广场红歌会边上有家粉店,随不起眼但吃的很过瘾,一次路过无意吃到的记忆犹新,还有八一桥的常德肠子馆本人听喜欢的
  楼上说的常德肠子馆去恰过两回,第一次去觉得新鲜,除了肠子没别的荤菜,两人干些啤酒,味道没什么印象。第二次去重点找找肠子的味道,其实真不咋地,还贵,三个人搞了些啤酒走了。感觉比一般湘菜馆还要贵啊
  推荐一个米粉店,在桔园路口,叫什么口鲜来着,应该算是老长沙味道
  还有门口前面臭豆腐不错,是我印象中排第二的好吃,记住是醴陵老板哦,大概下午4点到12点出摊
  昨天去了家麓山南路家润多对面的陕西羊肉面粉馆,不错,很干净
  记得长沙以前吃粉最有名的是甘长顺,难道现在不行了?
  @lynheart
16:28:00  记得长沙以前吃粉最有名的是甘长顺,难道现在不行了?  -----------------------------  甘长顺是依靠面出名的。粉当然也卖。  推荐南门口路西的金铃粉店,几十年的老店子,喜欢恰!!
  @莫莫莫名其妙
12:14:00  粉店,比较中意王府井那条巷子里面的那个土豆粉,味道不错,卫生就有待考究。太注重太注重的不建议去。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  -----------------------------  我也很喜欢
  甘长顺的面,现在不咋滴了,以前吃锅面可以3个人吃一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好,分享的企鹅
美食家吃300碗米粉续:盘点长沙最经典20大小吃
故事长沙微信
本文转载自“故事长沙”,微信公众号changshastory。本文大湘网已获授权,其余需转载请联系。长沙米粉108将姊妹篇:《长沙小吃点将录》溯源长沙话吃饭叫“呷饭”,那“小呷”就是小吃了。每个地方都有小吃,妈妈带你去的,你从小吃到大的那些小吃,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小吃。对于长沙人来讲,长沙小吃就是最韵味的小吃。小吃不是饭,也不是菜,而是那些走在街上随时都可以搞一份的食物,不是用来饱肚,而是用来解馋。小吃都有来历,去追本溯源,可能挺好玩的,像长沙小吃,五百年前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辣椒呢。那长沙小吃到底有何来历?先说小吃,我个人觉得,中国最早的小吃,是一碗野鸡粥。彭祖进贡给尧帝吃,尧帝龙颜大悦,把徐州封给彭祖,史称大彭国,这可不是乱说,《史记·五帝本纪》里面有讲,发生在4000年前,不信自己去看,我是看不懂,太晦涩。4000年前还没有长沙呢。再过了1000年,慢慢有了长沙,我个人觉得,那时候的长沙小吃必须是“脚鱼汤”,长沙人把王八、鳖叫做“脚鱼”,因为这种“鱼”有脚。话说那时候周朝一统江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各路诸侯都去洛阳进贡,各种土特产,古书有记载:“长沙,鳖”。意思是,长沙王进贡的是鳖。这就是长沙鳖的来历。这个长沙鳖还蛮有名,好呷得不得了,在古人心目中可能觉得它是世界上最好呷的东西。又过了500年到了春秋时期,为了吃个长沙鳖,郑国国王都被杀了,这个事情哭笑不得,又很好玩,有兴趣的去查“染指”和“食指大动”这两个词的来历吧,活灵活现。再后来又过了500年,到了汉朝,那时候长沙小吃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要问研究汉简的专家,五一广场平和堂下面挖出来那么多汉简,肯定有记录,但不管怎么记录,我想不会是现在这些小吃。然后再过2000年,直接拉到百年前,清末民初,小吃就和现在差不多了,按照长沙民俗学家任大猛先生的美文《那时夜市很时尚,民国长沙城和夜宵的故事》记载,有“臭豆腐、饺饵(即馄饨)、蹄花、油炸饺子、麻油猪血、白粒丸、卤鸭舌、卤猪肝、卤蛋、卤鸭架子、卤鸭头、碱面、米粉、三角豆腐、荷兰粉、刮凉粉、凉面、唆螺、蛋炒饭、炒粉炒面、糯米饭、牛肉馓子、糖油粑粑、葱油粑粑、油饼、糖醋藕、甜酒冲蛋、乌梅汁、绿豆汁、烧饼、茶盐蛋……”文中还提到,《大公报》记载,1919年普查夜宵情况,在城内光仅卖馄饨的,就有1106副担子。长沙城才多大?湘春路到城南路3公里,建湘路到湘江1.5公里,就这么一点点地方,摆1106副担子吃馄饨,再加上其他担子、摊子,那是什么景象?全城大食堂,露天大排档。所以对于一座爱吃的城池,有必要把百年不变的那些市民最喜欢的小吃梳理一下,八卦八卦它们的前世今生,才对得起吃饱了饭的人民。其实这篇文章的标题应该是《长沙小呷秘闻》。清单以下讲解大家常吃的、或不常吃但值得一提、在以前曾经辉煌,到现在后继无人可能绝迹的品种:1、米粉/面条;2、馄饨;3、臭干子;4、猪血/荷兰粉/百粒丸;5、葱油粑粑;6、荷叶酥;7、腊肉春卷;8、油饼;9、牛角饺子/炸烧卖/红薯粑粑/南瓜粑粑/炸米糕/炸糖饺子/麻圆砣;10、糖油粑粑;11、唆螺;12、红烧猪脚;13、清炖牛杂;14、三角干子;15、捆鸡;16、锅饺;17、刮凉粉;18、凉面;19、绿豆沙/红豆沙。20、当归蛋/参须麦冬茶至于汤圆、甜酒蛋、茶盐蛋、紫苏桃子姜等等,别的地方也常见,不算长沙独有的鲜明的地理标志产品,就不再罗列。成都美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热干面也正式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长沙小呷,希望能继往开来,成为世世代代长沙人自豪的非物质财富,也应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出品,除注明外,均来自于“老担馄饨”长沙五一广场店(皇冠假日酒店方向,地铁五一广场站7号出口),本文所有文字内容、图片、书画之知识产权,均归属原作者,目前仅授权“故事长沙”微信公共号刊发,未经允许,请勿复制或转载。但是,欢迎转发,多谢多谢。感谢锤子鳖,他用一个通宵友情创作了本文所有书画作品,感谢他为长沙文化尤其是历史遗迹所做的整理发掘——1长沙米粉/碱面长沙人走遍世界最牵挂的味道,是一碗热腾腾的长沙米粉,《长沙米粉一百单八将排行榜》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文章推出后,网友又提供了好多线索,实地勘探后确实精彩,我会再整理出36家,出一篇补充版《长沙米粉三十六侠排行榜》作为续集推出,敬请捧场。什么时候推出就不晓得了,看作者心情。注:该样本来自于“盈冲餐饮”筹备中的老担长沙米粉,品味可移步《长沙米粉一百单八将排行榜》各店,对“故事长沙”微信公共号发送你的位置,即可导航呷米粉和面条。2馄饨百年前街上摆1106副馄饨担子,一担挑尽满城风月,后来随着城市变迁,老百姓谋生门路越来越多,担子就越来越少,大概在4年前,周南中学对面还留有长沙最后一副担子,北正街一拆,馄饨担子绝迹,后来有人复原了出来,但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该吃货觉得图片太胖,要求马赛克长沙馄饨光形状就几种样子,有所谓“绉纱”,也有所谓“金鱼尾”、“元宝”型,以香菇鸡汤打底为正统,这个汤底和长沙米粉面条的汤底有区别,米粉主要还是猪筒骨汤的,香菇味来自于香菇蒂子,不会用整香菇,可以说长沙馄饨的汤更豪华。就馄饨皮来说,有厚有薄。见仁见智,另外。传统的长沙馄饨,有胡椒、凤尾菜、油萝卜来调味,融合的滋味无比美妙,打捞碗底的油萝卜丁丁,嘎嘣脆香,有意外之喜。油萝卜必须讲一讲,以前街上还有酱园的时候,去打一壶酱油,顺手买几砣子油姜子油萝卜,回家当稀饭小菜,粗茶淡饭,也是好味真切。对啊,子油姜,到底是“子油姜”,还是“仔油姜”、还是“紫油姜”?我看是“子油姜”,广东酱园有头抽、生抽、老抽这些说法,湘潭酱园子更加复杂,有元滴油、冲滴油、头油、顶油、秋油、子油、母油,所谓子油姜和油萝卜,就是这个“子油”泡出来的。油萝卜和子油姜小吃业本来是老百姓本钱低微张罗出来的小生意,在物廉价美的特产上去探求口味,更会适销对路。于是油萝卜就理所当然成为好多长沙小呷的重要调味绝招。可惜,油萝卜市面几乎买不到了,传统酱园作坊消失,这类副产品就没人做了。后来,大家就用黄黄的浙江萧山萝卜代替油萝卜,谈不上正宗。想体会油萝卜是什么,可以去五一广场老担馄饨试试。除了油萝卜,还要有凤尾菜搭配。凤尾菜以前常德津市有一种质地粗劣的“大蔸萝卜”长势异常茂盛,不好吃,当地人用盐腌了放坛子里,沿水路运到长沙,就在码头摆卖,长沙人看它甚是讨喜,长长的叶子金黄金黄,像金凤凰,就美其名曰凤尾菜,于是特别好卖,人们买回去蒸扣肉,开豆腐脑汤,馄饨、猪血、百粒丸这些小吃非它不可,传统小吃,就是这么讲究。然后,就是白胡椒登场,一碗绝味长沙老馄饨,才算周全稳妥,溢彩流光。样品: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3臭干子外地人叫臭豆腐,长沙人叫臭干子,以区别于“香干子”,百年前叫“油炸豆腐”,因为是在臭卤水里面沤过,炸出来后有特别的怪香,浇上酱油辣椒汁,特别好呷,民国初年就大大有名,有调皮学生涂改油炸豆腐的担子招牌,后来就变成臭豆腐了。以在火宫殿庙会坪里摆卖的担子口碑最旺。在全国各地,但凡看到长沙小吃的招牌,毫无例外是长沙臭豆腐,可喜可悲,喜的是臭豆腐代表长沙走向全国;悲的是作为城市的小吃名片,成都那么琳琅满目,湘菜之都长沙的小吃,也不遑多让,也是阵容齐整,岂止臭豆腐一项,令人误会。全国有好几个地方有臭豆腐,南京、昆明、台湾的也出名,搞法不一样,他们都不是黑色。个人认为,长沙臭豆腐的黑色,和浏阳豆豉有染,臭豆腐哪来的?我怀疑是湘军问鼎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后,官兵在秦淮河到处吃,觉得臭豆腐很好吃,就回到家乡学着做,江南臭豆腐用粗大苋菜梗子发酵,湘中地区没这个东西,就地取材,用笋子和豆豉还有一些独特配方去沤卤水,得到了湖南黑色版。长沙很多小吃讲究原味,比如米粉,臭干子也一样,只用酱油味精和干辣椒调汁,最考验臭干子本身的品质,取酱香辣味去撩拨豆香,一咬下去美好汁液溅满舌尖。不会加什么萝卜香菜之类,只是现在满街的臭豆腐都是五颜六色的调料堆着,看是好看,绝非正宗。注:该样本来自于“盈冲餐饮”筹备中的老担长沙小呷,品味可移步“南门口五娭毑”、“火宫殿”、“三王街武爹”、“化龙池霸脑壳”、“朝阳路大排档熊氏”。4猪血/荷兰粉/百粒丸这三样会一起出现在一个店里,有你就有我。猪血长沙人用鸡汤或筒骨汤打底,加凤尾菜,以前是夜宵明星,几个铜板热乎乎搞一碗,在冬天暖心又暖胃。一般叫“麻油猪血”,火宫殿门口的担子叫“龙脂猪血”,是一回事。样品: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荷兰粉其实就是全国各地都有的凉粉片片煮热打汤喝,为什么叫荷兰粉这个名字,我也没想明白,不知道是不是长沙1904年开埠,太平街的荷兰保险公司大班特别爱吃?样品: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百粒丸就是米豆腐了,米浆放在筛子里滴到热水成为一个个小圆球。益阳有家“郭老倌百粒丸”非常有名特别好吃,据说郭老倌是郭美美的外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去年我特意去找,没找到,市民说郭老倌百粒丸消失多年了。样品: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5葱油粑粑是长沙市民最喜欢的地方特产油炸货之一,和荷叶酥可以并称长沙油炸早点绝代双骄,蓬松焦脆,满口大米香,各家有各家的好味道。推荐去“稻谷仓巷口湘潭葱油粑粑”、“局关祠口常青汤圆店”、“南门口菜市场”,其实营盘路农业厅门口的“周娭毑葱油粑粑”也特别好,不过老人家看天气摆摊,晴天碰下运气看看。注:该样本来自于稻谷仓巷湘潭葱油粑粑6荷叶酥荷叶酥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它很普遍,也很好吃,薄薄的春卷皮子,包着干辣椒面、韭菜、香干丝,小时候吃的还要包烟笋丝,现在没有了。经过油炸,月牙一样的油酥美食特别漂亮,薄薄脆脆,迟到里面的韭菜辣椒,好韵味。注:样品来自于街头油炸早餐为什么叫荷叶酥,可能是春卷皮像荷叶吧,长沙的春卷皮是好像是蚕豆粉,我一下想不起来。制作起来也蛮有趣,东庆街早上还有现场表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围观,制作者手抓一坨黏黏的有弹性的面团,上下甩几下,玩橡皮似的,下坠的面团对着烧热的铁墩子一蹭一抹,又弹起来,一张薄薄的,荷叶一样的春卷皮就烫好了,用竹片挑下,摞起一堆,真是一桩技术活,千万别失传了。7腊肉春卷就用荷叶酥这个荷叶一样的春卷皮,按照北方春卷的样子折起来,里面包入腊肉,去油炸就好了,极其典型的湘菜味道,美美的烟熏腊肉香,好像长沙菜的小精华。这个玩意儿很少见,文运街有,有家小店有时候挂个牌子,有时候又不开门,这条街有个性的老板太多,文运包子铺的烧卖长沙一绝,也是老板看心情开门的。文运街不长,中间地带有个摆摊子的嗲嗲,有腊肉春卷,可以试下。注:该样本来自于“盈冲餐饮”筹备中的老担长沙小呷。8油饼在1980年代,长沙人早餐吃光头粉、肉丝粉、油饼最多,到处都是油饼,椭圆的饼子,炸得抛起来鼓鼓的,中间有几粒芝麻,一晃几十年过去,长沙街上的油饼几乎没有了,我就发现两三家。学宫门正街有个陈记还在炸,良心品质老手艺,店主是以前长沙饮食公司的白案大师傅,把这门手艺还留着,我隐约还记得他们说这种手艺年轻人不愿意学,怕失传了。而另外一家在幸福桥,拆掉的铁路线那里,随时都会被拆迁。还见到一家,庆园锅饺也有,皮厚些。对于快失传的长沙小吃,那要用三张图说明,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注:这是古代善化县学宫,陈记在学宫门正街,不要跑到荷花池的学宫街去了,那是指古代长沙县学宫。9牛角饺子/炸烧卖/红薯粑粑/南瓜粑粑/炸米糕/炸糖饺子/麻园砣这些零星散落的长沙特色小吃,随着老城的拆除,市面上越来越少,但愿我们这一代人还能见证它们流传下去。写这些油货会篇幅太长,以后有空另外讲述。样品:幸福桥巷老铁路口样品:稻谷仓巷湘潭葱油粑粑样品:中山路接贵街口样品:锦江东方酒店正门对面10糖油粑粑糖油粑粑也是街头常见的地道长沙小吃,大锅滚油烧化片糖,成为焦糖,把糯米砣砣丢进去边炸边搅动,慢慢就变成诱人的焦糖色,油光放亮,软塌塌却表皮脆韧,是长沙人最喜闻乐见的心头好之一。以乐和城对面的李公庙糖油粑粑最出名,晴天的下午有现场制作,其实这个地方再往五一广场方向走几十米,到第一个路口,叫“心太软”的糖油粑粑也很好,糖色还分深浅,煞是好看。样品:李公庙糖油粑粑11唆螺1990年代,长沙社会上有两大风尚,梦特娇T恤和黄兴路唆螺,都是倾城而动。那时候的黄兴路,是长沙时装街,夏天到了晚上九点钟,店铺关门,满条街密密麻麻,滴水不透,黑压压一片脑袋占据桌椅,板凳占据路面,从五一广场到先锋厅看不到头,大家一起呷唆螺。那是一种怎么动人心魄的欢快景象,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奇怪的是,二十几年过去,长沙人好像忘了唆螺,只知道沅江三码头唆螺,不记得自家的长沙唆螺。长沙唆螺都是卤料爆炒,再高汤加蚝油熬出来的,放着八角桂皮老姜大蒜干辣椒和紫苏,简单直接原味,喷香的,汤汁呈奶咖啡色,浮着一层红油,螺蛳看起来一粒粒干干净净,大锅坐在煤火炉子上,点的时候就舀一碗,那时5元,现在15元。想韵那咋味不?南门口五娭毑边上不知道还在冇,太平街解放西路和戏台之间那个巷子里面有。样品:南门口五娭毑臭干子和一起摆摊的唆螺12红烧猪脚以前猪脚便宜,长沙市内居民点就不少卖猪脚的,一般还是两口锅子,一锅猪脚一锅兰花干子或三角干子。大多是晚上摆出来,当成宵夜吃,下酒韵味。做法都是红烧带汁,香浓又不肥腻,一砣砣猪脚晃嘟嘟造谣,好像在等人快点来呷。13清炖牛杂清炖牛杂这味古早的小吃,只会出现在最地道最追寻传统的小吃店,以前都是推车或担子下午开始在街巷里面喊卖,:“清—炖—牛杂,清炖—牛杂—”,老百姓就围过来解馋,这种景象几十年都看不到了。湘菜领域的中国餐饮文化大师范命辉先生在专著《神策湖南名小吃》,对清炖牛杂专题描写,身临其境,非常专业,网上找到一读,相当有味。对了,长沙的清炖牛杂放了整棵干辣椒,口感挺辣的,甚至可以说是一道辣汤,第一口下去会一激灵,然后好香好香,满嘴回味不觉,夏天吃开胃醒神,冬天吃暖和通泰。14三角干子长沙的香干子好呷,清朝末期就出名,这些香干子普通百姓买来当肉吃,炒青椒打牙祭,当年的外地吃货们到长沙,都要慕名尝尝的,说起“俞德馨斋”的德字干,“恒泰酱园”的泰字干,如数家珍。清朝湘潭长沙一带很多酱园,出品酱油占了全国的60%,想不到吧,长沙市面上超市里的老字号“龙牌酱油”,三级品居多,大家还浑然不觉。酱园卖酱油,也卖香干,说这么多是想表明,三角干子作为长沙小吃的代表作之一,是有来头的,绝非泛泛之辈。样品:来自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用龙牌一级酱油精制15捆鸡捆鸡就是捆的二十副鸡肠子搬紧去卤制,长沙特产。现在可能大家都用猪肠子了吧,有个做捆鸡的拍胸脯对我发誓,和我打赌说都是猪肠,姑且不论他的论断,我觉得他真是一个实在人。我认为捆鸡是真正的独特的长沙土产,外地人说起捆起,都会说素捆鸡,纳闷豆腐干卷怎么就捆鸡了,长沙人就不会,司空见惯理所当然。长沙人讲究原味,吃捆鸡也要吃原味,真正古早的味道,只有酱油味精麻油干辣椒,质量不好,洗得不干净的捆鸡是不敢这么“裸烹”的。要不就油炸,要不就猛料加入孜然,那都掩盖了捆鸡的本真。小时候的捆鸡,都是装在小塑料袋里面,和人参米(膨化稻米)、韭菜结、酸黄瓜一起在小学校门口摆卖,孩子们特别喜欢。想起来满满的都是舌尖上的长沙回味。样品:来自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用龙牌一级酱油精制16锅饺恕我孤陋寡闻,除了长沙和湘潭,别的地方我没真见过锅饺。那就算长沙特产小吃吧。锅饺不是炸饺,不可混为一谈,锅饺是生煎的搞法,饺子只有一半泡油里面煎,再加水加盖去焖,再煎焦熟透的,向群锅饺大大有名,承载着几代长沙人的集体回忆,庆园锅饺也不错,蔡锷路八路军办事处边上。望月湖的锅饺也是特色,好吃,但是是炸饺。17刮凉粉刮凉粉,至少按长沙这种搞法的刮凉粉,外地是没有的。其实凉粉这么用“锼子”刮出来,很多地方有得吃,调味不同,宋朝就有得吃了。正宗长沙刮凉粉,也必须放油萝卜,放萧山萝卜那就不对味,另外加入麻油芝麻酱、酱油、花生碎,注意,不是花生粒,油辣椒末、腐乳汁、姜水、蒜水、葱花,才构成一份完整地道的长沙刮凉粉。18凉面哪个地方都有凉面,长沙有长沙的凉面,自然有长沙独特的味道和标准。其调味方式和刮凉粉一样,各种喷香的辛辣的搞在一起组成复合美味,油萝卜和花生碎夹杂其间,有格外惊喜。据说长沙凉面还分南北两派,南派有芝麻酱北派没芝麻酱。样品:来自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19绿豆沙/红豆沙这一门双杰,华南小吃的最有特色,老牌子了,老百姓热爱多年,香滑绵糯,入口消融,无论是热的冰的,都是时令好味道。样品:来自华南小吃蔡锷路店20当归蛋/参须麦冬茶哪里都有滋补养生甜品,长沙人喜欢参须麦冬茶和当归蛋,当然绿豆沙红豆沙也符合中医养生理论,但参须麦冬当归可是正经中药材。参须东北长白山最好,麦冬四川绵阳涪城最好,当归甘肃岷县定西最好。按照中药理论,这些都是滋阴补益圣品,调养身体最好了。样品:老担馄饨五一广场店(文字、摄影|郭江,配画|李锤)郭江:美食家、餐饮人、设计师。《长沙米粉一百单八将排行榜》作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ecili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沙最新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