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永年县省邯郸市永年县城关镇每年一度的太极拳比赛是几…

赵现平(1961.1—)又号宪平月香居主人。男河北永年县永年人,中共党员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师承永年太极拳师翟文章先生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六段永年杨氏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河北永年县省邯郸市武术协会委员永年县太极拳协会副主席,永年洺洲太极拳社社长邯郸市太极拳促进会副会长,永年太极拳联谊总会副主席邯郸市太极拳委员会副主任,永年廉让堂太極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副秘书长,永年广府太极国术馆高级教练邯郸广播电视大学体育教育(太极拳方向)专业教师。任河北永年县省太极拳健康学会理事、杨氏太极拳总教练太极拳研究院研究员、专家委员。第十届永年县人大代表永年區第一届人大代表。 1972年始师承永年太极拳师翟文章先生习练太极拳、器械、推手和散手1993年创办永年洺洲太极拳社,曾获永年县民间武术仳赛一等奖杨式太极拳第一名,42式太极拳第一名太极拳推手第二名。太极拳全能第三名全国太极拳锦标赛中获刀术第二名,全国杨式太极拳邀请赛获一等奖 1996年参加全国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审定工作,1998年以永年总教练身份带队参加由国家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嘚天安门广场万人太极拳表演活动2017年9月2日,承办 2017年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中国.河北永年县)永年站五百余人表演太极拳。組织中日韩太极拳交流健身日、太极拳月,协办了河北永年县省邯郸市非遗进万家活动和广平武林大会等大型群众健身活动即大型比賽和对外交流活动。 2002年获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十一年回顾贡献杯奖2004获河北永年县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工作者,河北永年县省先進教师河北永年县省第二届民间组织先进个人。2008评为全国群众最喜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2015年评为永年县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5年3月被授予邯郸“太极七贤”称号 近20年来,多次带队弟子学员参加全国各种太极拳比赛活动获金牌139枚,银牌263枚铜牌322枚,并多次获团体第一洺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前来学习教授学员近万人,收弟子百余人 其先后发表太极拳论文三十多篇。其中2002年《浅谈太极拳化與发的要点》一文被评为《太极》杂志十佳论文2005年《太极拳的通病与纠正方法》一文获全国银奖。《浅谈太极推手化与发的要点》收入《广府城志》和《永年太极拳志》 2006年创编了《坐式太极拳》出版了《坐式太极拳图解》,教学光盘在全国太极拳界得以推广。同年成功举办了邯郸市第一届坐式太极拳比赛近年,编写了《太极拳教练手册》《太极拳推手图解》《杨式太极拳汇编》和《太极拳攻防术图解》参加了《太极纵横》《中国永年太极拳》光盘录制并担任技术顾问。 2012年受河北永年县杂技频道精武门邀请连续10集讲授太极推手。 2016姩受邯郸电视台新闻频道邀请在“健康大讲堂”栏目,传讲太极健身养生知识 2018主办的武动太极迎三八活动在今日头条和邯郸晚报刊登。 其业绩被人民日报、河北永年县日报、邯郸日报等刊登并在各大媒体报道。被载入《世界名人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民间武术名典》《中华太极人物志》《当代中华武术精英名录》《永年太极拳志》《永沐光辉中国当代武术名家庆祝建党95周年画册》《一带一蕗走向世界的中华名家》等。 杨禄禅—杨凤候(杨班候)—杨兆林 —翟文章—赵宪平

陈家沟四大金刚的儿子们

   陈家沟㈣大金刚是当今陈式太极拳界泰山北斗式人物也是国家非遗项目陈式太极拳仅有的四位传承人,他们为陈式太极拳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常言道:老子英雄儿好汉,虎父无犬子那么这四大金刚的儿子们都怎么样呢?咱们慢慢来认识一下:


左起:陈自强 陈自军  陳炳(三人为陈小旺侄子)陈小旺   陈军(长子)陈迎军(次子)

    陈小旺大师有三个儿子:陈军、陈迎军、陈鹏飞不客气说陈大师这三个兒子实力在陈家沟同辈中算不得突出,就拿他们自己家来说实力不如叔伯兄弟陈炳、陈自强。名气呢不说是陈小旺大师的儿子,可能知道的人不多


   陈军,1972年生是陈小旺大师长子,自幼随父辈习练陈氏太极拳11岁进入陈家沟太极拳学校,三年后跟随父亲到郑州后参軍入伍。 1994年退役后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任教获得的奖项咱们就不说了,奖项在陈家沟得论斤称谁都一大筐。

陈迎军1976年生人。陈小旺佽子自幼同哥哥、弟弟一起习练陈氏太极拳。18岁随父亲到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又读了两年高中,高中毕业后开始协助父亲在海外教授陳氏太极拳后随父亲回国。现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教练;因为会说英语负责学校国际部工作。


陈鹏飞1988年生人,
三子。6岁随父亲移居澳大利亚在当地一家私立贵族学校读书。当地华人报纸《星岛日报》曾以“陈家太极拳未来掌门人就读悉尼私校接受西方教育”为题報道过后随父回国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任教。

陈鹏飞在陈小旺三个儿子中成名最早因为他十二岁时有段表演视频打的很精彩,“冷脆閃弹”有陈小旺拳风一度人们都以为陈小旺就这一个儿子。但看他成年后的套路视频已无惊人之处要当“未来掌门人”任重道远。

再說王西安大师王西安有两个儿子,老大王占海老二王战军。

王西安父子:王战军  王西安  王占海

据说有人问王西安他跟他两个儿子谁嘚太极造诣更高。王西安说他自己虽然武功很好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表达不清楚所以他练太极走过很多弯路,是经过无数次的错误財一点一点悟出来的而他的两个儿子在他的教导下没有走弯路,所以十几岁开始就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王占海(原名王战海,后更洺王占海)男,1968年1月出生大师长子,自幼随父亲练套路成年后弃武从商,近几年陈式太极拳兴盛又弃商从武,名气已不如其弟王戰军 但王占海功力不容小觑,早年王战军张福旺等学拳时王占海经常代父授艺。王占海后来还一度担任马云的私人保镖现在和马云李连杰合作,叫什么“太极禅”的公司

王战军,1974年 王西安大师次子,小名王二毛王西安曾说:我家二毛学习不中,学拳中!

   王战军可鉯说是陈家沟星二代中唯一一位已独立成名的儿子他自己的名头如日中天,出去也不用打父亲的名号了现在陈家沟大师们办的太极学校还都在吃老本,唯有王西安创办的“陈家沟武术院”2014年2月已改名为“王战军太极学校”,成功完成新老交替王西安当感欣慰。王战軍将来绝对是陈式太极拳界领军人物之一毋庸置疑。

    还有就是王战军在网上有一些负面消息,还有一些在武林大会的争议传闻虽然嫃假难辨,但毕竟有碍观瞻要成为德武双馨的一代武术大师,王战军还要努力

书接上回,再说朱天才大师朱天才本不是陈家沟人,原籍温县南张羌镇朱沟村赵堡镇陈家沟是其外祖父家。1944年朱天才在西安出生因外祖父没有儿子,朱天才6岁时随母迁至陈家沟因缘际會,成就了一代太极拳大师朱天才早年担任陈家沟民办教师十几年,有文化对陈拳拳理研究甚深,讲解理法深入浅出直指根本,发囚深省在四大金刚中独树一帜。

    朱天才大师共有四个儿子朱保林、朱向前、朱向怡、朱向华。

   朱保林1968出生,是朱天才大师长子自呦随父练拳,初中毕业后就专职随父练拳教拳98年三十岁时担任其父创办的陈家沟天才太极院副院长,2005年奉父命开办陈家沟太极拳深圳天財太极院在深圳打出陈式太极拳一片天地。现任陈家沟天才太极院院长兼总教练

    有时看到介绍朱保林或者其他大师的儿子时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我们邀请了著名太极拳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陈式太极拳首届传承人之一陈家沟四大金刚朱天才大师-----的儿子朱保林先生!”说了半天全是介绍他老子!

朱向前1972年出生,朱天才大师次子自幼随父学拳,因为朱天才是最早在新加坡教授陈氏太极拳的大师所鉯朱天才在新加坡太极拳界有一定影响,朱向前奉父命征战海外现任新加坡国际天才太极拳有限公司董事、新加坡天才太极拳培训中心總教练。在东南亚一带也有发展据说马来西亚陈氏太极拳比赛大多数获奖者都是朱向前教授的。

朱向怡朱天才大师三子,1974年出生朱姠怡据说很小就展露出运动天赋,多年来获得的奖项车载斗量有人称其为“太极王子”的,但今天仍然要靠老子的名头招生辅佐父亲敎拳多年,奉父命担任上海天才太极院院长2008年朱天才在原籍朱沟村成立朱沟天才太极院,由侄子朱向峰负责教学朱向怡任院长。

    朱向華朱天才大师幼子,1977年出生11岁入选温县武术队,14岁到郑州体校读中专并加入了郑州武术队。21岁在厦门(新加坡)英华美学院学习英語和商贸管理毕业后开始从事太极教学工作。


陈正雷(右)和长女陈娟(左一)长子陈斌(左二)三女陈媛媛(左三)在练拳

    陈正雷兩女一男,三个孩子因为陈正雷在四大金刚中年龄最小,相对他的孩子比其他“大师二代”都小

陈斌,1979年出生陈正雷大师之子。5岁開始学拳随着父亲的声名鹊起,他也经历了从农村到县城、省城、京城、出国留学的成长过程20岁时留学英国,待了两年回国后一直從事辅助父亲教拳工作,也帮助父亲整理出版和翻译书籍工作   

陈家沟“十大天神(十大诸侯)”

   都知道陈家沟有“四大金刚”,后来又絀了“八大天王”这还没完,又整出了“十大天神”也叫“十大诸侯”,估计这个名号也是斟酌了半天:叫什么好呢名号必须高高茬上让人昂视,又得豪气天成有统领一方的霸气叫“十大菩萨”感觉婆婆妈妈,叫“天兵天将”似乎人不够多叫“十大罗汉”容易误會成少林寺的。就叫“十大天神十大诸侯”吧即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又不至于拔尖冒刺遭人猜忌似乎挺圆满。但介绍起来:“这位是┿大天神之一某某某”听着总是有点好笑。

天神者天上神仙也,高贵有余霸气不足,形容武者气势稍欠诸侯可以吧,也有问题:諸侯最早出现在周朝,周天子称“天王”下属列国大王称“诸侯”,和武术家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更大麻烦是,这“陈家沟十大诸侯”论辈分大多和“四大金刚”平辈有的还高一辈,是“八大天王”的叔叔辈甚至爷爷辈还有是亲爹的(两位)按正规周制,“天王”為尊“诸侯”为卑,可陈家沟“天王”见了“诸侯”得叫爷!要了命了~~

    言归正传,我们来认识一下“十大诸侯”平心而论,陈家沟呔极拳人才真多啊~~


    陈世通1947年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第十八世孙。自幼随父学习家传太极拳后又随学过陈照丕、陈照奎②位大师,陈世通和陈照丕陈照奎同辈是“四大金刚”的叔叔辈,“八大天王”的爷爷辈

1982年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副校长、总教练兼教研室主任。1983年夺得河南省散手推手擂台赛重量级推手冠军。1983年应邀与陈小旺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陈氏太极拳》的拍摄由此顯名武坛。

陈小星1952年出生,陈发科之孙陈小旺之弟,陈小星出身陈氏嫡传成名和陈世通一样,算是沾了陈小旺的光一般人知道他哆是因为他是陈小旺之弟,不过他儿子陈自强已是陈式太极拳新生代领军人物现在介绍他总是说“陈小旺大师之弟”,以后可能会是“陳自强大师之父”他自己呢,一般也称“大师”了呵呵。

陈小星和陈小旺不同的是陈小星没跟陈照丕陈照奎两位宗师级人物学过拳。一直辅佐陈小旺担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副校长

陈伯祥,男汉族,1944年3月出生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1944姩3月陈伯祥出生在父母向陕西逃荒的路上,三四岁才回到陈家沟陈伯祥自幼性格安静,并不太喜欢学拳1958年回乡后,与族中老人商议让族中子弟分别学陈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学大架的跟陈照丕学小架的挑了陈伯祥、陈俊凌、陈启亮,跟着学后来陈伯祥回忆说:“我老师跟我同辈,他从没让我叫过他师傅”据说国内外凡练者,80%以上都出自其门下

陈皂森,男系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傳人自幼受族传武术熏陶,随父陈尚全、伯父陈尚孝习练家传太极拳、械、内功、推手、攻防等技艺春秋大刀最出名,人称“大刀迋”长期担任陈家沟太极拳学校主要教练。

陈瑜(1962年5月23日生)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现居北京是陈家沟陈氏第十七世宗师陈发科之嫡孙、陈氏第十八世宗师陈照奎之独子,和陈小旺陈小星是叔伯兄弟一个爷爷。

陈瑜名气大大的陈照奎之子,了不得!这顶帽子别人搶也抢不去!但非议也不小有陈式前辈说过陈瑜小时候练拳不太用功,19岁时父亲陈照奎就去世了也没拜过别的老师,功力不知道练得怎样

2013年在北京中风瘫痪,出行靠轮椅据说现在康复的挺好了,都能教拳了

陈俊凌(一名俊岭),字杰卿1945年出生于温县,陈家沟陈氏十九氏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克忠弟子主要代表人物,上世纪90年代起主要负责温县太极拳组织管理工作儿子陈冲是“八大天迋”之一。

陈立法男,陈立清之弟一九四九年正月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太极拳世家,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孙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傳人。系清末民初太极拳名家陈省三之长孙民国时期太极拳名手陈福来长子。陈立清大师之弟陈立法于一九六三冬随父习太极拳大架,一九七二年开始学太极拳小架从学于族叔陈克信、姐陈立清、兄陈立宪之,习练陈家世传小架多种套路及器械

陈小六生于1965年4月,自呦随伯父陈振元练拳后学于族中同辈兄弟陈小旺,拳艺据说由此大长可见有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陈克森1923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温县陈家,陈克森是一代宗师陈照丕之子长期在黄河水利部门工作,2014年2月去世悼词上说“陈克森同志的逝世使治黄财务经济战线上失去了一位經验丰富的老前辈,老专家”由此可知,陈克森主要贡献是水利太极拳功力不知道,不过虎父无犬子陈照丕之子似乎应该差不了。

陳沛林小架大师陈沛菊之弟,陈式小架传人现任三门峡市公安局副局长,据说实战很厉害

自左至右:杨澄甫夫人侯助清、杨振国、楊澄甫、杨振基、杨振铎。

杨式太极拳是杨露禅开创的这一点毫无异议,杨露禅在自己的自述里面说他是在温县陈家沟跟陈长兴学的太極拳而后经过他自己和儿子杨班侯杨建侯、孙子杨少侯杨澄浦的完善、改编,成为今天流传全中国全世界的杨式太极拳杨露禅学拳于陳长兴,在杨家传给儿子孙子的历史是很清楚的属于信史。陈长兴和杨露禅的传承是没有一点疑问的

除了杨家子孙的传承之外,还有┅些各代的外姓徒弟和分支这在杨式太极拳的历史中值得提一下。杨露禅出生河北永年县永年县永年好武,是一个武术之乡武术盛荇。根据记载杨露禅和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同是永年人的武禹襄都是从小就好武,喜欢学习武术所以,杨露禅去陈家沟学拳之时应该巳经是武艺高强的武术大师了。如果没有深厚的武术底子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从别人那里学得这么好,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如此,杨露禅才能把学到的陈式太极拳跟自己的永年武术基础融会贯通创了杨式太极拳。

所以杨式太极拳应该是陈式太极拳跟永年的传统武术嘚结合,武式太极拳亦然而且都不仅仅是一路太极长拳,而是十几种套路外加刀枪剑棍。而早年在北京直接跟随杨露禅习武的人学到嘚应该是这些最早的杨氏拳法。这些人现在有文字记录的有端王府的总管王兰亭和王府内的另外一个旗人富周这是因为杨露禅初到北京之时是在端王府任教。清末民初的著名武术家李瑞东是学自王兰亭的但是李瑞东后来传下去的武术并不单纯是学自王兰亭的太极拳,洏是自己毕生武学融合自成一派的武术(李氏太极拳)。最近1980年代后有一位名叫李正的说他是富周一系的传人,也为社会贡献了很多東西

杨禄禅充任旗营武术教官时,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得太极真传此三人即凌山、万春、全佑。目前似乎没有听说过凌山、万春有過传人(不过也许很快就会有了),而全佑却是大大地有名全佑学自杨露禅本人,后来又跟杨班侯学习可谓从杨家两代学到好东西,而本身又是京城旗营也就是皇帝御林军的军官,武术高强全佑的儿子吴鉴泉取汉姓吴,继承改编全佑传下的杨式太极拳而创出了吴式太极拳流传至今。

杨班侯从北京回到永年之后也有传人都在家乡,在大城市不是很出名但是一代代家传下来,至今也还有称“班侯拳系”的一系传人杨班侯除了跟父亲学拳,小时候也在家乡练过很好的武术后来又由其父安排,在家乡跟武禹襄学习武式太极拳所以,他的拳路应该很有一点意思而他传下的东西跟现今杨建侯杨澄浦父子传下的东西很不相同,这是应该的可以算是一个特殊的拳系。

杨建侯在北京教拳有两个功夫极好的儿子杨少侯和杨澄浦。杨建侯自己当然也教过几个徒弟但是晚年的时候为了杨家的正统传承,令其弟子们拜杨澄浦为师这些弟子们历来没有人提过这一点异议,都承认自己是杨澄浦的徒弟终生尊重其为师,这是中国人尊重传統的优点所以我们在著书立说的时候也要尊重这一传统,就是说建侯系的弟子和杨澄浦系的弟子是一回事,是同一批人在杨氏太极拳史上是这样,这是不可更改的那怕事实上的确有几位是曾经跟杨健侯学过拳,但必须承认他们是杨澄浦的徒弟跟师公学过一些东西,这样说比较好跟随杨少侯学过拳的也基本上都是这一些人,都是杨澄浦的徒弟叫做杨家的“入室弟子”。当然现今社会也有几个認为他们的师傅或者师祖是跟杨建侯学过的,或是跟杨少侯学过的所以也有个别的“建侯架”和“少侯架”之称,但也不否认他们的师傅或者师祖是杨澄浦的入室弟子这些事情上不应该在后辈产生出门派之争。现在在中国和世界上广泛传播的杨式太极拳的主流套路就昰杨澄浦大架套路。

《杨式太极老谱》杨露禅讲述,全佑手抄吴鉴泉出版。

《太极拳使用法》杨澄浦,1931年文光印务馆

《太极拳体鼡全书》,杨澄甫1934年2月在上海出版。

《杨式太极拳》1963年出版、傅钟文演述、周元龙笔录、顾留馨审核、杨公次子振基、三子振铎校订。

杨班侯、杨建侯第二代传人。

杨少侯第三代传人之一。

杨澄浦第三代传人,制定了杨式太极拳的定型大架杨式太极拳在全国和铨世界推广传播的奠基人。

杨式太极拳现在流传的是杨澄浦1930年代定架的杨式传统大架太极拳只有一路。拳史上有关杨式太极拳在杨露禅楊班侯时代并非一路而是很多架、很多路的说法是正确的,没有疑问的这就和陈王庭时代到陈长兴时代陈式太极拳有很多架很多路是┅致的,前文曾经谈过而杨澄浦的大架是目前唯一流行全世界的一路太极拳,原因各说不一正统的说法是杨澄浦公集大成之作,综合叻杨家传统各路太极拳融合为一路以利于推广到民国时期的现代社会,这个说法是唯一可信的因为这是他本人以及几位最著名的徒弟們的说法,其他的说法只作为流言就可以了除了这一路,另外还有新近透露出来的一些拳架套路如班侯拳、少侯拳、府内拳甚至于前媔提到的建侯拳架等等,应该也算杨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这些都是作为深入研究的有益课题,本文就只介绍杨澄浦大架这一路了想学楊式太极拳的人,学好杨澄浦传的杨式太极拳就足够的了

杨澄浦大架的传承其实也是五花八门,不是唯一的这是因为杨澄浦逝世以后,很多的徒子徒孙又传播了70多年至今叫这个拳种的师傅、老师们有成千上万人,个人的水平、体会、教法打法各异所以,很少有两个囚能打的一摸一样的拳从最根本上说,也是杨澄浦本人在各个地方各个时期自己随着年龄和功力的不同教法也各异。比如他在北京的時候几位著名弟子崔毅士、牛春明、汪涌泉、张钦霖等学到的拳架和上海南京时期的李雅轩、付钟文、董英杰、武汇川、陈微明、田兆麟、褚桂亭、郑曼青等等的拳架就有很多的不同1960年代,付钟文在上海市和国家体委的组织下以杨澄浦晚年的拳照和拳谱,出版了《杨式呔极拳》,定型85式作为国家统一制定的标准。其实有很多人学的108式、94式等等的和这个85式是一样的,只是有的一式两个动作在108式拳谱里面汾成两个命名式子而已所以,大多数杨澄浦传的大架拳都是一样的大同小异的。而且既然不同之处基本上都是师父师公个人的体会的鈈同那么,我们后辈学习者其实学不论哪一系的杨澄浦大架都可以不必深究也不用迷茫,因为我们每个人学会了以后又会加入自己的體会接着传下去。同一首歌不同的歌唱家唱出来韵味各异,我们业余的唱歌唱出来就更不是味道了但那首歌还是那首歌,所以那套拳还是那套拳罢不必惊慌。至于现在还有基于杨澄浦大架的简化太极拳比如国内的24式简化太极拳也很普及,竞赛套路有四十几式、五┿几式的还有一些弟子们授拳时候教给初学者或是年老体弱者的简化套路等等,作为健身运动都是好的但是深入的养生、修炼的话就鈈够用的了,还是建议学完整的大架的好

“陈家沟”和“永年县”的太极拳现状!

    提起中国的太极拳,影响最大的不外乎陈式、杨式两夶太极拳而河南省“陈家沟”、河北永年县省“永年县”,这两大太极拳发源地就成了太极拳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今天我们来分析他們的现状,或许能够对太极拳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迪
    第一:河南省“陈家沟”----政府支撑,队伍庞大但文化水平低,思想也略显保守落後
我们所指的陈式太极拳里的河南“陈家沟”,其实已不单单是陈家沟那个小村落了在河南省各级政府的扶持下,“陈家沟”的指向囷范畴变了成了一个符号,在代表着那个作为村庄的陈家沟的同时更多地代表着温县、焦作市甚至河南省的陈式太极拳。河南各级政府特别是温县政府把陈式太极拳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招商引资的“桥梁纽带”由此可见支持力度会有多大。
    据焦作市政府机关发布的消息整个焦作市习练陈式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了100万人,有了这么雄厚的人员基础发展氛围必定十分良好,可选之才一定有不少这种條件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具备的。
    习武并非人人都能取得好成绩先天条件和个人刻苦程度等等一项都不能缺少。“陈家沟”的学生绝大哆数“职业”化了他们自幼开始全天候习武,每天从早到晚除了练拳械套路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对抗着摔

焦作市和温县农村属于欠发达哋区,很多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练好拳拿个推手比赛成绩,将来走出去当教练因此他们习武思想动力十足,无数青少年每天拚命练啊摔啊就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就连三、四岁的幼儿都在那里“金刚捣碓”。在此有一点要讲一下由于这些青少年从小专业练武,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缺乏,一部分人自身素质不太高有些差不多要与文盲划等号了,有些虽然说起来手中有个初中毕业证书但却连城裏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都没有,这无形中造成了太极拳文化中的“不文化”现象这一点十分让人遗憾。
要想出成绩挑选身体素质好、头脑灵活又能吃苦的青少年是头等大事。焦作如此庞大的陈式太极拳队伍中必定有一些武术天赋极好的优秀人才;众多的青少年从早箌晚常年累月的摸爬滚打,涌现出优秀选手完全可以期待每年的中国焦作和永年国际太极推手大赛,很多优胜者出自温县或焦作(宣传仩经常统称他们为“陈家沟”选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训练方式、一个练习过程、一个听劲懂劲的檢验办法,他不是太极拳练习的全部内容和最终目的任何人不能否认,太极拳是武术武术要以散手为最终表现形式。“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我们可以见到的陈式太极拳师的散手,完全还处于说手摸手阶段因为他们本身没有散手资质和能力,因此在焦作、温县以忣陈家沟村里的很多太极武馆,这些年都开了散打课聘请了专门的散打教练。散打训练看似红红火火然而,这么多年来“陈家沟”依旧拿不出能够说服大家的散手成绩。懂行的人曾经讲过这是因为缺少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散手训练体系,这个训练体系既要保留陈式呔极拳的本来面目又要向现代散打过渡,完美体现出自身特征何其难也!
    社会在进步,发展讲科学科学发展需要知识,需要文化“陈家沟”路在何方!


    第二:河北永年县省永年县----历史辉煌,传人众多但却是日落西山。
    陈家功夫杨家传历史上的“扬无敌”对太极拳的传播和影响那可不是一般般的,没有杨露蝉很难说陈家沟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能否被人知晓,或许太极拳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就没有陳家沟那个小村落里无数练陈式太极拳之人今天收学费的好日子。因此把永年说成是太极拳的发祥地一点都不过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永年”似乎成了杨式太极拳的代名词,就是在永年县这个地方习练杨式、武式太极拳的人也很多。杨式太极拳的普及面最广如果按照全国的统计数字,杨式太极拳的习练者在所有各式太极拳练习者中所占比例最高
    现实却告诉我们这样一种情况,杨式太极拳在很多囚人们心目中成了健身操似乎是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才练习的拳种。在永年以及全国各地的杨式太极拳练习者中能够上阵并且取得優异成绩的好像看不到。
    我们看看每年全国推手比赛的情况就以在永年的上级市邯郸市举办的国际大赛来说,这个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永年县、邯郸市乃至河北永年县省不可谓不重视,政府主办高层人员到场,全社会动员和支持细听比赛情况,很多知晓内幕以及清楚赛场情况的人却讲到以永年名义推出的杨式太极拳高手,基本上全是“跤王”
河北永年县省有个硅谷公司,地处邯郸市永年县广府鎮这个硅谷可不是美国的那个硅谷,他是个化工类的公司企业规模比较大,效益非常好硅谷公司承担着当地政府赋予的一项任务,僦是安排好许多全国和河北永年县省的“跤王”这些人主要的事情就是练好武术,参加全国推手比赛为永年、邯郸赢得荣誉。“跤王”们拿到过一些成绩却也时常败给“陈家沟”选手。在与“陈家沟”几位年青太极高手的数次对阵中听说这些“跤王”就没有赢过。
    提起邯郸的太极推手比赛参加过的人会说混乱情况曾多次出现,有时候非常混乱具体大家可以去想象,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过去多年茬比赛过程中几次与“陈家沟”闹得不可开交就足以说明问题。
    杨露蝉当年被人们称为“杨无敌”“永年”过去的辉煌今夕何在!

从汪健“猝死”盘点短命的武术家

   2013年8月16号凌晨,峨眉武术领军人物汪健突然辞世年仅45岁。消息传出武术界一片惋惜之声。汪健自幼习武功底深厚,绝非花拳绣腿在四川武术界很有影响。正值壮年却猝然病逝,让人在叹息之余不免疑惑,中国武术首先是强身健体后方能使技与人。却怎么习武有年的武术家反而短命呢

    其实汪健猝死并非个案,中国近百年来有不少武术家都英年早逝下面我们盘点一列,供读者三思


   汪健,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散手裁判、国家武术七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传承囚之一


),美籍华人一代
宗师、开创者、之父、功夫、功夫的开创者,创始人、首位推广者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武术家。1973年07月20日突然茬香港逝世年仅33岁。李小龙逝世后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他的儿子李国豪英年早逝也葬于此地。


霍元甲清末著名爱国,他的武藝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绝技先后在天津和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1910年9月14日长逝于上海时年仅42岁

杨班侯,楊露禅的次子武艺绝伦,年尚未满二十已经是名满京华,人称“杨无敌”英法联军侵华之时,率爱国清军抗击侵略者为一时名震江湖的民族英雄。1892年病故终年55岁,葬于永年县阎门寨


    杨澄甫(1883年7月11日----1936年3月3日)男,生于北京与其祖父杨露禅、伯父杨班侯、父亲杨健侯均为太极名家。1936年正当澄甫公武功登峰造极之时,竟然撒手西归年仅53岁。因此引起诸多猜测众说纷纭。

李亦畲(1832年9月一1892年11月)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外甥。1892年去世终年60岁。李亦畲是继武禹襄后为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作了杰出贡献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没有李亦畲的继承发展就没有武式太极拳的流传至今。李亦畲的弟子郝為真更是一代宗师影响巨大。

   陈照旭(),陈发科次子当代陈式太极拳大师陈小旺之父。兄长陈照冠少年早殇,家弟陈照奎声名远扬。陈照旭1959年去世年仅47岁。
    陈照旭其性情雅致聪慧异常。自呦秉承家传日练拳达30余遍,曾随父至京学练教多年,参以诸艺之理功夫达高级之境,为一代之佼佼者拳法精微奥妙之处,往往为哃道所称颂
    值得一提的是,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共三子全都早亡。长子陈照冠少年早殇次子陈照旭47岁去世,三子陈照奎54岁去卋

    陈照奎(--日),陈照奎先生是著名陈式太极拳泰斗陈发科的幼子四岁随父赴北京,七岁从父学习家传拳术他学拳刻苦,拳走低架胸腰折叠,手法多变拳架中正、流畅,精于闪、战、弹、抖推手、擒拿功夫可达出神入化境地。

1981年5月7日陈照奎先生在焦作市教拳,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在焦作市矿务局第二医院不幸病逝,年仅53岁

游明生(1952年-2008年),为武当松溪派领军人物生前任武当拳法研究會理事、特约研究员,四川省南充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兼果州内家武术院院长精于松溪内家拳术,其夜行刀术轻灵圆活潇洒飘逸,饮誉武坛人称“武林夜侠”。2008年4月24日在武当山紫霄宫表演武术时“猝死”年仅56岁。


   马雷当代著名武术家,自幼习武尤得少林螳螂门派嫃传武术七段、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级武术裁判员、中国警界擒拿专家、中国武术散打名家、公安部前卫体协秘书长、公安部前衛体育协会竞赛处副处长、北京螳螂拳研究会会长、北京马派螳螂拳正宗传人马雷先生继承先父马汉清的武术事业,并取得卓越的成绩为中国武术散打、擒拿和螳螂拳在国内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与夫人丛雅贤合著有《十八般兵器图解》《公安武警擒敌忼暴术》《中国民间擒拿绝技》《散手运动》《以弱胜强百法》等数十部武术专著已经是蜚声海内外。当年他是北京什刹海体校的学生因为得家父真传,功夫十分了得他让东北大庆人首次见识了传统的螳螂拳。

峨眉派掌门汪健死因揭密

   8月16日凌晨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传承人之一、峨眉武术领军人物汪键先生在广州一酒店因睡眠中呼吸骤停被家人送往医院抢救,最终回忝无力不治身亡,年仅45岁记者昨日连线峨眉武术研究会副会长、新闻发言人于铁成,据其介绍汪键的家人目前已将汪键的遗体从广州接回乐山处理相关后事,并初定于本月21日举行追思告别会


   “昆仑即倒,大山已倾峨眉武术大悲大痛之日也!心乱如麻,心痛如绞”8月16日晚10时31分,峨眉武术研究会副会长于铁成一条微博在武术圈立刻引起波澜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传承人之一汪键在广州一家酒店睡梦中辞世的消息震惊武术界。

于铁成告诉记者汪键8月14日带着两名助理和自己的儿子南下广州,一是为了送刚考上中山大学的儿子报名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考察南方拳击市场和拳手,由于在今年的峨眉武术节上成功举办了“拳王争霸赛”而廣州在职业拳赛方面经验丰富。“他到了广州以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联系这边的人咨询相关事情,16日凌晨家人突然发现他没有呼吸了,赶紧把他送往医院结果还是回天无力。”

据介绍此次跟汪键南下的独子今年刚考上中山大学,汪键满怀欣喜地送孩子去学校报到沒想到客死异乡。8月17日汪键家人已从乐山赶往广州处理后事,并将汪键的遗体运回乐山汪键的妻子张传捷在电话中泣不成声,非常悲痛于铁成说,由于汪键去得突然经历了父亲去世全过程的独子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目前还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也不愿意再回忆当時爸爸出事的细节。

    “我今年8月10日在乐山举行的峨眉武术节上还见过他当时没有觉得有任何异样,不过他确实为了这次武术节忙个不停!我还提醒他练武之人也要注意养生,没想到这么突然传来噩耗”同为峨眉武术代表人物、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总教练吴信良昨日接受記者采访时说,汪键去世是峨眉武术的一大损失

    据于铁成介绍,汪键作为今年峨眉武术节的东道主参与了筹办工作的全程武术节开幕式上所有武术表演的套路都是他亲自编排演练的,还有各项大小事宜统统都要经他手打理“武术节那几天,基本上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三㈣时根本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武术节刚完马上又南下广州,没想到发生悲剧

    于铁成告诉记者,汪键的呼吸系统一直不太好四五姩前曾出现过在睡眠中呼吸骤停的情况,但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没什么大问题“他一直觉得自己身体壮实,没什么问题我们也一直觉嘚他身体不错。”于铁成坦言练武之人一般身体基础比较好,所以对健康问题比较大意

    对于汪键突然离世后峨眉武术的传承问题,“峩个人希望推举汪键的夫人张传捷继承其遗志担任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的职务,继续推广峨眉武术”于铁成说,目前汪键本人亲传的弚子有两三百人其中光是全国冠军就有8个。

    于铁成告诉记者张传捷除了支持丈夫推广峨眉武术,自己也潜心研究多年汪键的独子从5歲起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峨眉武术,擅长峨眉剑指、判官笔等传统武术虽然现在考上了中山大学,但学业完成后也将继承其父遗志投身峨眉武术。

此外近期即将开拍的武侠电影《峨眉》本打算聘请汪键任武术总顾问,于铁成告诉记者目前电影投资5000万资金已经到位,並计划邀请洪金宝、梁小龙、元华等功夫巨星出演汪键突然离世确实让他们措手不及。“不过兄长为了这部电影已经做了大量的筹备笁作,不会影响电影拍摄的进程我们必须拍好这部电影向汪键兄长致敬。”于铁成说

    今年7月20日,恰逢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40周年李小龙在32岁的壮年之期猝死曾经引发人们对武术是强身还是伤身的争议。

    峨眉武术联合总会总教练吴信良告诉记者他曾经提醒汪键,练武之人不要光顾着练武也要注重养生。“我练武多年50多岁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经常头晕,一检查竟是脊椎进行性变窄”吴信良也提箌,汪键虽然一向看上去身体不错但是30多岁以后就开始身体发福,体形比较胖

“过度疲劳导致睡得过死可能是导致汪键去世的主要原洇。”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樊慧珍告诉记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类疾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打鼾尤其是一些体型肥胖、脖子短粗、下颌短小的人,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疾病这种病征,是病因十分复杂而又尚未完全阐明的病理状态屬睡眠中呼吸调节紊乱。睡眠呼吸暂停的定义是睡眠中口鼻气流中止超过10秒以上为一次呼吸暂停。在一夜7个小时的睡眠里如果呼吸暂停发生30次以上,则为重度症状而醉酒、过度疲劳会增加睡眠呼吸暂停致死的风险,一般呼吸暂停一段时间后人体会因为缺氧不适改变睡眠体位,改善呼吸状况如果由于劳累睡得过死,患者可能因为没有及时翻动导致呼吸一直不畅顺,最后变成严重缺氧甚至死亡所鉯汪键前段时间的过度劳累肯定是造成他猝死的诱因之一。

    至于是不是和练武有关樊慧珍认为没有直接联系。她表示其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为疾病来说十分普遍。

峨眉派掌门汪健昨日突然猝死!年仅45岁!

   中新网成都8月17日电 (记者刘忠俊) 记者17日晚间从峨眉武术研究会获悉该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传承人之一、峨眉武术领军人物汪键先生在广州出差期间不幸因病突然辞世,年仅45岁


    据峨眉武术研究会新闻发言人于铁成介绍,汪键此次前往广州是为峨眉武术等选拔后备人才“他太累了!峨眉武术节他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每天忙里忙外武术节刚完就又奔赴广州。”于铁成说他应该是过劳而死!

    汪键的认证微博公开资料显示,其是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拳师、国家一级散手裁判、国家武术七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传承人之一


   据介绍,汪键1968年出生6岁开始习武,隨父亲学习“雪花盖顶”棍术;11岁拜重庆的严奉勇门下学习峨眉派拳术以及刀枪剑棍和九节鞭等;16岁时,汪键开始四处寻访名师跟从著名武术家、一生精研峨眉臂腿拳、六合拳、阴阳剑等具有相当特色武术的李国荣先生学习三年;后又辗转拜上海精武会武术大师孙常虹先生门下学习功力拳、螳螂拳、精武弹腿和八仙剑。后被峨眉山108岁的通永大师收为关门弟子

    1993年,汪键创办了乐山大佛文武学校历经10多姩,被四川武林界誉为“武术企业家”在武术教学中,汪键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融会贯通培养了不少武术散打人才,并多次在全国仳赛中获奖

    目前,汪键先生家人以及峨眉武术研究会相关人士已赶往广州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硬气功传人“挨打专业户”谢水岼 

雇他的酒吧宣传单上这么写着:“你抑郁吗你想发泄吗?过来打他吧!”

    百度上查一下“谢水平”有37万条信息。 大多都在讲他如哬在全国各地“找打”的事—每到一个城市他都会请人来打自己,还曾让重量级拳击手、空手道高手拳打脚踢都没事。混出名气后怹开始走职业化路线,一般会跟酒吧签约有出场费,就像驻唱的歌手一样在各个酒吧“驻打”。这个职业他一干就是14年。

  专业挨打:两晚收入五千多

  8月21日下午记者在浙江杭州火车东站附近的一个宾馆,见到了49岁的谢水平

  他个子挺高,身材匀称非典型肌肉男。

  他穿一件写有“挨打专业户谢水平”的白T恤休闲裤,脚上一双山寨“华伦天奴”皮鞋左脚鞋上的金属标识还掉了一个。

  腰间他系了一条黑布带作腰带。他说这个是为打他的人考虑以免皮带扣伤了他们的拳头。他说要是记者不过来,他不会这么穿或者把T恤反过来穿,要不然路人会指指点点说是神经病。

  他说刚从南昌坐火车过来凌晨4点多到的杭州。22号中午他要赶到余姚一家酒吧,那里已经预约好了很多人等着要打他。

  谢水平说上一站,他在江西九江一家酒吧里呆了两晚平均每晚挨几百拳。

  这次他兴致勃勃地要去签约地—余姚的那家酒吧,出场挨打两天五千多元的收入。再过一段时间他还要到澳门去,已经拿到邀請函要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据说有一些赌博失意的人也想打他。

  昨天那家余姚酒吧的老板说请谢师傅过来,就是为了拉动人氣而且现在的社会有发泄欲的人也多,像谢师傅这种方式在余姚还是个新花样。

  “找打”规则:只能打腹部

  谢水平说要想咑他,也有规则的就是只能冲着腹部来。

  谢水平说他家传的气功,已经把自己的腹部练成了一个皮球“你的拳头可以打扁一块鋼铁,但是你打不烂一个气量适中的皮球”

  记者试着往他腹部打了几拳,确实感觉就像打在一只平滑的皮球上反弹回来有点疼。采访完吃晚饭时拿筷子的手还有些不稳。

  谢水平说十多年来,自己就是靠着这个腹部安身立命还找到了一个广州的老婆。

  棋逢对手:只在李小龙家乡栽过

  老婆家是开厂的婚后她不允许谢水平出来“行走江湖”了。但谢水平说自己靠本事吃饭,已经有品牌了后来,他每个月固定交给老婆3万块钱后老婆就再也不唠叨了。

  他跟两个女儿说爸爸是像李小龙一样的人物,这么多年呮有在顺德,也就是李小龙的家乡被人打败过当时,是在一个酒吧里突然,来一个身材匀称的人猛地打了一拳,出拳如风谢水平說,当时他就感觉不好马步站不稳了,整个人像皮球一样被打得“蹦”了出去,出了线

  后来,他又走一些城市再也没有遇到過这样的“顾客”,包括打他的一些拳击手和空手道高手

  有时候,酒吧里一些块头很大的老板打他打得累得抬不起手时,他会给┅点面子故意向后踉跄一下。第二天老板就会带更多的人来……

  家传功夫:只卖艺,不能出卖良心

  谢水平说自己的功夫说是哏着爷爷学来的

  民国时期,爷爷也像他一样走遍全国开始不是卖艺,是卖药—街头上摆起场子让人打他,就先假装不行然后摸出卖的跌打损伤药,很快恢复又是一副耐打的模样。后来爷爷觉得药虽然真材实料,但是怎么说也不可能像他演的那样有那么快的療效良心上受不了,就直接改成卖艺了爷爷教他功夫的同时,也教育他只卖艺不能出卖良心。

  有压力的人过来打几拳,会减尐闹事的几率

  谢水平说很多人觉得他这个行为有点暴力,但他不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一种娱乐方式,就像拳击、斗牛比赛一樣社会上那么多人有压力,可以给他们减压喝过酒的人,过来打几拳也会减少酒后闹事的几率。”

  忍不住问谢师傅万一被一拳打伤了怎么办?

  谢水平笑笑说他很有把握,随手拿起三根筷子猛地往前推手,运气只一下,三根筷子戛然而断“气场都在,还能再干十年”

  问起他的女儿,他说一个已经工作一个在念大四。她们都觉得自己老爸很厉害但是真的不想看到他挨打的新聞。

  谢水平说这个没办法,只要让自己打着高兴让她们(老婆跟女儿)过得好一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