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创造出一件几乎完美的厦门三度雕塑e的人他在世...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来看看吧,作文滴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魅力的雕像,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像的?”雕塑家回答:“其实,这座雕塑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我需要构思,理解不了
御妹′d1522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俗话说得好:“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任何事物总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认识的局限,谁都不敢保证自己的所知是最多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失误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是永远的成功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缺陷的一面,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最完美的.因此,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所在,还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且能善用自己拥有的长处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学会扬长避短,平凡的自己也就可以创造出让人自豪的成就.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是很难看到自己的“背后”,很难观察到自己性格中缺陷的一面.学会观摩别人,使自己能借鉴其长,得以提高.我们得用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此认识自己的短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观摩别人,是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它便是废物.”这是说在某一方面很有用的东西,一旦用错了地方,就起不了丝毫的作用.正如有的人,明明精通某项技术,却选择了自己并不擅长的工作,结果往往是一事无成.现在我们高中生,明明有着大好的学习光阴,但有的同学却“视之不甚惜”,一味贪玩,不顾学业,最后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经营自己的长处,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经营长处,犹如投资业绩优秀的大公司,是稳赚不赔的.然而,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更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尽量扬长避短,完善自我.人无完人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也许别人的优点正是你的优点,别人的缺点正是你的缺点;也许别人的优点能衬出你的不足,别人的缺点能告诫你警惕.观人如观己,借别人之长来补己之短;观己亦观人,审视自我,明己之过,使自我彻悟,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勇于经营,将会使自己的人生增值,所以我对自己说:“我不是弱者,我有成功的希望,我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敢于进取.如果能当人前花,绝不当人后草.”金无足金,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自己的优点发挥至极致,你将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角度一:其实我们本身就是完美的,我们不需要受世俗的影响作出大的改变,只要去掉边角,去掉杂质,做最纯粹的自我,你就是最完美的角度二:不要抱怨上天不公平,其实你并不是一无是处,你需要的只是去掉一些边边角角(不起眼的坏习惯等),你会发现原来你是如此的完美。...
大体结构:人无完人,从小到大我们一定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但只要敢于承认,敢于悔过,你就会像那座雕像一样,成为一座有非常魅力的雕像。
扫描下载二维码博物馆拉斐尔画室中拉斐尔的著名壁画“沃斯提亚战役”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与我国天安门广场大小相当),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囊括神职人员及所聘的瑞士卫队共有常住居民830人,另有来自意大利不住在这里的世俗工人约3000名。首都就是位在一片高地上的梵蒂冈城,国旗是左黄右白、在白色部分绘有教皇徽章的正方形旗帜,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全国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与博物馆以及公园和几条街道组成,北、西、南三面有城墙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梵蒂冈广场则以梵蒂冈大道为国界。究其历史,这里最早是一片出产酸酒与巨蛇的河谷沼泽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皇太后令人将湿地存水抽干后建造皇家园林,这就是梵蒂冈的雏形。公元756年,发生了教会史上的“丕平献土”事件,即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之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形成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并以罗马为首府,辖域扩及意大利半岛中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它地方,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日,时任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与教宗匹乌斯十一世的代表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确认梵蒂冈主权属于教宗、正式承认其为独立的中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教宗即为国家元首,且实行终身制,其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选出新教宗。“圣座”是国家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央向教徒发令时使用的名称;其中枢机构为罗马教廷,下有由两组九部组成的国务院和11个委员会及相关事务机关;其国防力量为各百余人的瑞士卫队和梵蒂冈宪兵;设有独立的电台、邮局、直升机场与一个火车站。没有工农业的梵蒂冈,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及教徒捐款为其主要财政来源。梵蒂冈在欧美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百余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还在意大利拥有46万多公顷的土地资源、银行信贷与不动产业务延及法国、瑞士、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梵蒂冈的金融、地产实力不可小视。  一处容有大师天才智慧的“遗产”  “万心归一”的圣彼得广场。经安检后进入梵蒂冈,我们最先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由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建成于1667年;广场周围半圆形的长廊里耸立着4列共284根多利克柱式的圆柱及88根方柱,内列柱顶上的140尊圣像十分引人注目;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高26米、重320吨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碑顶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喷泉。教宗宫位于广场西北侧,每周日正午教皇会出现在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祝福。当地导游王小姐说,这个广场就是圣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每周日正午的圣彼得广场寂静、安详,成为“万心归一”的神圣之地。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教堂设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每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我们是从中门进入大厅的,门口有梵蒂冈的瑞士卫兵,不少游客在门口与他们合影。入内举目环视,为之一震,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圣殇》是24岁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它位在教堂大厅右侧的走廊里。雕塑中的圣母从眉心与唇边流露出丝丝隐哀,她低垂的眼帘和掌心向上的左手倾诉着失子的哀伤,但圣母的整体面容和神态慈祥而安静,作品几乎在等边三角形的轮廓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怀抱死去儿子的圣母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此雕塑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以金字塔形式来处理整体构成,解决了一个成人横躺在女人膝上所致的构图上的难题;并体现了艺术家精通解剖学及精雕人物衣褶的理念与高超技艺。面对如此“完美”的杰作,当时许多人不相信出自24岁年轻人之手,年轻气盛的作者就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签署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因此这件雕塑成为作者唯一签名的作品。1972年,有个来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损坏了此雕塑圣母的面容与手臂,专家花3年时间才予以修复;我们是隔着栏杆与玻璃罩观赏的,且不能拍照,颇感遗憾。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雕制的杰作。它位于教堂十字厅的中心部位,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的华盖足有5层楼的高度,铜柱上雕有橄榄枝、月桂枝图案,盖顶也有豪华的旋檐和雕塑,下垂的帐幔上还雕有生动的蜜蜂,帐顶设有一个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呈现磅礴壮观的气势。华盖下面就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其前面是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的半圆形栏杆。不少游客伫立在华盖前细细观赏贝尼尼花了9年功夫雕制的这件巴洛克式装饰性杰作。十字厅中心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游人的不断抚摸、铜像闪闪发光。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的不朽之作。在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手持开启天国钥匙和教皇三重冠的小天使。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绘画、雕刻与藏品都是饱含艺术大师智慧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有无价瑰宝的梵蒂冈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于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早期为教皇的一座宫廷,后改成综合博物馆;16世纪时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5.5公顷,不足我国故宫博物院的1/13,而展出面积却与故宫相当。梵蒂冈博物馆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  观赏希腊名雕《拉奥孔与儿子们》。从圣彼得教堂向北很快就到了梵蒂冈博物馆,这是一座暗黄色的3层长方形宫殿,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顶,呈巴洛克风格。走过博物馆前铺满草坪的中心花园,看到一个金色的破碎地球雕塑;在松果庭院里有个巨大的青铜松果雕塑、其两侧是两只可爱的孔雀雕塑,没有太多时间观赏这些装饰雕塑,我们很快走进第一个展馆比欧.克莱门丁美术馆,这里展出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美雕刻,当看到《拉奥孔与儿子们》雕塑时令人兴奋不已,细细观赏这座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希腊群雕,自然想起古希腊人采用木马战术战胜特洛伊人的神话故事,拉奥孔与儿子们之所以被海蛇缠死,就是因为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得到他们的礼物。”不过,特洛伊人没有听从这个警告,还是因将腹中藏有希腊勇士的巨大木马拉入城中而惨败。此雕塑的悲剧效果与在此展出的希腊另一件雕塑《眺望楼的阿波罗》所表现的和谐之美形成互补与对照,这两件作品都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希腊名雕。  拉斐尔巅峰时期的壁画。前行就是埃及馆,由于在开罗参观过埃及国立博物馆,因此就一掠而过;接着看过地图廊、挂毯廊等华美长廊的作品之后,就驻足于拉斐尔画室。在“署名室”里,我们看到了拉斐尔表现神学、哲学、诗学与法学4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院》、《诗学》和《法学》,以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也见过这些作品,可现在面对的是偌大的真品,怎不令人兴奋!代表神学的《圣体辩论》创作于1509年,宽820厘米的壁画描绘的是教会、天国与人类的关系。白云将画面分为天上与人间两个层次,天上的中央高端是圣父耶和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耶稣与圣洗者约翰,耶稣脚下有一只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两侧分布着耶稣12门徒,圣者脚下彩云滚滚。云下人间画面中有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中央祭台两侧分别是制订教义的教父哲罗木、奥古斯丁、格利高里与阿富罗西;从左侧走来头戴三重冠者就是教皇,其身后便是《神曲》作者但丁,其余都是前来参加辩论的教士及相关人物,他们正在讨论三位一体的关系与属性并热烈述说着云上圣人的圣事与圣绩。整幅画面云上云下构图明快,上下60多个人物个个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适应当时教会上层的要求,拉斐尔运用历史画的方法处理抽象而矛盾的主题也是一大创造。画室中最重要的壁画是创作于1510年、宽820厘米的《雅典学院》,这是拉斐尔26岁的杰作。此壁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画题、以圣彼得大教堂和供奉着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龛为背景、以古代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语法和修辞7种自由学术为题材,在层次分明的透视空间里,作者让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50多位名人荟萃一堂,通过讲演、争辩、倾听、交谈、注视、沉思、眯眼、记录、挥手、回头等不同神态和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和谐与分歧。壁画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领域则是从遥远历史走来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一上一下的手势,显示了他们思想与学术上的分歧,任何文明与进步都是人类在争论与探索中的智慧结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布局和谐、人物众多、主次有序、姿态各异、表情生动、情景交融、刻画细腻,是拉斐尔壁画的巅峰之作。以上两幅壁画,平衡而宁静,富有古典的稳重与平和,是盛期文艺复兴达于顶点的最佳代表作。这里的壁画还有描绘君士坦丁大帝于罗马附近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克敌制胜故事的《十字架显圣》、教宗莱奥四世于公元849年在沃斯提亚战役中战胜撒拉逊人的题材《沃斯提亚战役》、表现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加冕》,还有他生前最后一幅壁画描绘教宗莱奥四世以十字架手势祈求上帝保佑、从而控制了火灾的《波尔戈火警》。拉斐尔画室中佳作不胜枚举,难以一一尽述,拉斐尔画室的壁画都是他的巅峰之作。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3位伟大创造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享年37岁),也是伟大艺术家中最能博采众长者,事实上,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拉斐尔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斯廷礼拜堂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西斯廷礼拜堂原为教皇典礼仪式专用礼拜堂、两侧墙壁布满了波提切利、洛塞利、佩鲁吉诺等7位意大利画家以耶稣及摩西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先后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壁画和祭坛壁画更是不朽名作。  被誉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年他在梵蒂冈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即为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绘制壁画。这是一件极其艰苦庞大的工程,几乎所有时间他都仰卧在18米高的台架上画画,又没有足够的距离查看绘画的效果,面部五官整日接受着滴落的七彩颜料的“洗礼”,长期仰面工作使他颈部僵直、变得像个老人,艺术家的眼睛也失去光彩而昏花了,虽然当时他只有37岁;可他终于独自完成了500多平方米(长40米、宽14米)名为《创世纪》的顶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是浅桶形的圆顶,米开朗基罗依他的辉煌构思将画面分割成相互连贯的多个部分,使仰望者宛如观看天空的不同云朵。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每组画面四周都从不同透视角度画了4个形象完美的奴隶裸男,以此区别于圣经故事的人物。《创世纪》囊括了“上帝区分光明与黑暗”、“创造日月与生物”、“创造水与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等9个主题画面,最后以“诺亚之醉”画出了远离神意的人类灵魂;整幅壁画共画出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大力士型的英雄人物。美术界有评论称:“在这壁画中,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类的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崇拜。它不仅是米开朗基罗的优秀绘画创作,而且还是世界艺术中最卓越宏伟的古迹之一”;“《创世纪》天顶画,共连续工作了4年,和他的雕塑作品一样,为传世之作。”1536年,米开朗基罗又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它描述的是天国的耶稣审判凡人灵魂的故事。高70米、宽10米的壁画容有200多个神态各异的裸像、自上而下显示4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上面两角的天神,他们携带着条梯、十字架等多种刑具正在待命;第二层是高举右手的耶稣,似乎在宣布“审判开始”,其右后是对现场惊恐的圣母玛利亚;第三层是吹响“开始审判”号角的天神;最下层是被审判的人群,左侧的善者正在徐徐升入天堂,右侧的恶者正在被投入地狱。扬善弃恶,艺术家在壁画中爱憎分明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6年后的1541年举行的揭幕仪式轰动一时,完全可与30年前完成天顶画时的盛况相媲美,这幅壁画也是与《创世纪》齐名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歌德赞扬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闭馆日外,这里总簇拥着比肩继踵的游客。  离开西斯廷礼拜堂经过纪念品商店就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的旋转楼梯,这也是博物馆建筑一景,许多游客在此俯视楼下景色或缓步观赏这华美奇妙的旋转台阶;下到地面就是梵蒂冈邮局、咖啡厅和小花园,至此游客可去选购梵蒂冈的邮票、明信片或坐下来小憩片刻。  走出梵蒂冈,想起曾读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梵蒂冈城的评语:“梵蒂冈城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证明了过去辉煌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神圣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个小国境内云集了大量艺术和建筑杰作。城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基督教堂,教堂正面是两条柱廊和圆形广场,有宫殿和花园环绕。这座矗立在圣徒圣彼得陵墓上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容取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和马德尔纳等大师的天才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初读此评语只看懂字面意义,而去过梵蒂冈、看过梵蒂冈、品过梵蒂冈,才理解此评语的依据和内涵。小国不可小视,它饱含着大师的天才智慧,小国不可不游,那里藏有人类罕见的文化遗产。(冯霄 / 文 于世文 / 摄)梵蒂冈博物馆近年对公众开放的雕塑艺术长廊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与我国天安门广场大小相当),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囊括神职人员及所聘的瑞士卫队共有常住居民830人,另有来自意大利不住在这里的世俗工人约3000名。首都就是位在一片高地上的梵蒂冈城,国旗是左黄右白、在白色部分绘有教皇徽章的正方形旗帜,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全国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与博物馆以及公园和几条街道组成,北、西、南三面有城墙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梵蒂冈广场则以梵蒂冈大道为国界。究其历史,这里最早是一片出产酸酒与巨蛇的河谷沼泽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皇太后令人将湿地存水抽干后建造皇家园林,这就是梵蒂冈的雏形。公元756年,发生了教会史上的“丕平献土”事件,即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之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形成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并以罗马为首府,辖域扩及意大利半岛中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它地方,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日,时任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与教宗匹乌斯十一世的代表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确认梵蒂冈主权属于教宗、正式承认其为独立的中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教宗即为国家元首,且实行终身制,其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选出新教宗。“圣座”是国家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央向教徒发令时使用的名称;其中枢机构为罗马教廷,下有由两组九部组成的国务院和11个委员会及相关事务机关;其国防力量为各百余人的瑞士卫队和梵蒂冈宪兵;设有独立的电台、邮局、直升机场与一个火车站。没有工农业的梵蒂冈,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及教徒捐款为其主要财政来源。梵蒂冈在欧美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百余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还在意大利拥有46万多公顷的土地资源、银行信贷与不动产业务延及法国、瑞士、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梵蒂冈的金融、地产实力不可小视。  一处容有大师天才智慧的“遗产”  “万心归一”的圣彼得广场。经安检后进入梵蒂冈,我们最先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由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建成于1667年;广场周围半圆形的长廊里耸立着4列共284根多利克柱式的圆柱及88根方柱,内列柱顶上的140尊圣像十分引人注目;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高26米、重320吨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碑顶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喷泉。教宗宫位于广场西北侧,每周日正午教皇会出现在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祝福。当地导游王小姐说,这个广场就是圣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每周日正午的圣彼得广场寂静、安详,成为“万心归一”的神圣之地。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教堂设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每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我们是从中门进入大厅的,门口有梵蒂冈的瑞士卫兵,不少游客在门口与他们合影。入内举目环视,为之一震,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圣殇》是24岁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它位在教堂大厅右侧的走廊里。雕塑中的圣母从眉心与唇边流露出丝丝隐哀,她低垂的眼帘和掌心向上的左手倾诉着失子的哀伤,但圣母的整体面容和神态慈祥而安静,作品几乎在等边三角形的轮廓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怀抱死去儿子的圣母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此雕塑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以金字塔形式来处理整体构成,解决了一个成人横躺在女人膝上所致的构图上的难题;并体现了艺术家精通解剖学及精雕人物衣褶的理念与高超技艺。面对如此“完美”的杰作,当时许多人不相信出自24岁年轻人之手,年轻气盛的作者就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签署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因此这件雕塑成为作者唯一签名的作品。1972年,有个来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损坏了此雕塑圣母的面容与手臂,专家花3年时间才予以修复;我们是隔着栏杆与玻璃罩观赏的,且不能拍照,颇感遗憾。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雕制的杰作。它位于教堂十字厅的中心部位,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的华盖足有5层楼的高度,铜柱上雕有橄榄枝、月桂枝图案,盖顶也有豪华的旋檐和雕塑,下垂的帐幔上还雕有生动的蜜蜂,帐顶设有一个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呈现磅礴壮观的气势。华盖下面就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其前面是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的半圆形栏杆。不少游客伫立在华盖前细细观赏贝尼尼花了9年功夫雕制的这件巴洛克式装饰性杰作。十字厅中心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游人的不断抚摸、铜像闪闪发光。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的不朽之作。在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手持开启天国钥匙和教皇三重冠的小天使。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绘画、雕刻与藏品都是饱含艺术大师智慧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有无价瑰宝的梵蒂冈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于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早期为教皇的一座宫廷,后改成综合博物馆;16世纪时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5.5公顷,不足我国故宫博物院的1/13,而展出面积却与故宫相当。梵蒂冈博物馆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  观赏希腊名雕《拉奥孔与儿子们》。从圣彼得教堂向北很快就到了梵蒂冈博物馆,这是一座暗黄色的3层长方形宫殿,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顶,呈巴洛克风格。走过博物馆前铺满草坪的中心花园,看到一个金色的破碎地球雕塑;在松果庭院里有个巨大的青铜松果雕塑、其两侧是两只可爱的孔雀雕塑,没有太多时间观赏这些装饰雕塑,我们很快走进第一个展馆比欧.克莱门丁美术馆,这里展出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美雕刻,当看到《拉奥孔与儿子们》雕塑时令人兴奋不已,细细观赏这座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希腊群雕,自然想起古希腊人采用木马战术战胜特洛伊人的神话故事,拉奥孔与儿子们之所以被海蛇缠死,就是因为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得到他们的礼物。”不过,特洛伊人没有听从这个警告,还是因将腹中藏有希腊勇士的巨大木马拉入城中而惨败。此雕塑的悲剧效果与在此展出的希腊另一件雕塑《眺望楼的阿波罗》所表现的和谐之美形成互补与对照,这两件作品都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希腊名雕。  拉斐尔巅峰时期的壁画。前行就是埃及馆,由于在开罗参观过埃及国立博物馆,因此就一掠而过;接着看过地图廊、挂毯廊等华美长廊的作品之后,就驻足于拉斐尔画室。在“署名室”里,我们看到了拉斐尔表现神学、哲学、诗学与法学4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院》、《诗学》和《法学》,以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也见过这些作品,可现在面对的是偌大的真品,怎不令人兴奋!代表神学的《圣体辩论》创作于1509年,宽820厘米的壁画描绘的是教会、天国与人类的关系。白云将画面分为天上与人间两个层次,天上的中央高端是圣父耶和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耶稣与圣洗者约翰,耶稣脚下有一只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两侧分布着耶稣12门徒,圣者脚下彩云滚滚。云下人间画面中有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中央祭台两侧分别是制订教义的教父哲罗木、奥古斯丁、格利高里与阿富罗西;从左侧走来头戴三重冠者就是教皇,其身后便是《神曲》作者但丁,其余都是前来参加辩论的教士及相关人物,他们正在讨论三位一体的关系与属性并热烈述说着云上圣人的圣事与圣绩。整幅画面云上云下构图明快,上下60多个人物个个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适应当时教会上层的要求,拉斐尔运用历史画的方法处理抽象而矛盾的主题也是一大创造。画室中最重要的壁画是创作于1510年、宽820厘米的《雅典学院》,这是拉斐尔26岁的杰作。此壁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画题、以圣彼得大教堂和供奉着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龛为背景、以古代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语法和修辞7种自由学术为题材,在层次分明的透视空间里,作者让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50多位名人荟萃一堂,通过讲演、争辩、倾听、交谈、注视、沉思、眯眼、记录、挥手、回头等不同神态和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和谐与分歧。壁画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领域则是从遥远历史走来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一上一下的手势,显示了他们思想与学术上的分歧,任何文明与进步都是人类在争论与探索中的智慧结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布局和谐、人物众多、主次有序、姿态各异、表情生动、情景交融、刻画细腻,是拉斐尔壁画的巅峰之作。以上两幅壁画,平衡而宁静,富有古典的稳重与平和,是盛期文艺复兴达于顶点的最佳代表作。这里的壁画还有描绘君士坦丁大帝于罗马附近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克敌制胜故事的《十字架显圣》、教宗莱奥四世于公元849年在沃斯提亚战役中战胜撒拉逊人的题材《沃斯提亚战役》、表现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加冕》,还有他生前最后一幅壁画描绘教宗莱奥四世以十字架手势祈求上帝保佑、从而控制了火灾的《波尔戈火警》。拉斐尔画室中佳作不胜枚举,难以一一尽述,拉斐尔画室的壁画都是他的巅峰之作。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3位伟大创造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享年37岁),也是伟大艺术家中最能博采众长者,事实上,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拉斐尔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斯廷礼拜堂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西斯廷礼拜堂原为教皇典礼仪式专用礼拜堂、两侧墙壁布满了波提切利、洛塞利、佩鲁吉诺等7位意大利画家以耶稣及摩西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先后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壁画和祭坛壁画更是不朽名作。  被誉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年他在梵蒂冈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即为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绘制壁画。这是一件极其艰苦庞大的工程,几乎所有时间他都仰卧在18米高的台架上画画,又没有足够的距离查看绘画的效果,面部五官整日接受着滴落的七彩颜料的“洗礼”,长期仰面工作使他颈部僵直、变得像个老人,艺术家的眼睛也失去光彩而昏花了,虽然当时他只有37岁;可他终于独自完成了500多平方米(长40米、宽14米)名为《创世纪》的顶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是浅桶形的圆顶,米开朗基罗依他的辉煌构思将画面分割成相互连贯的多个部分,使仰望者宛如观看天空的不同云朵。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每组画面四周都从不同透视角度画了4个形象完美的奴隶裸男,以此区别于圣经故事的人物。《创世纪》囊括了“上帝区分光明与黑暗”、“创造日月与生物”、“创造水与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等9个主题画面,最后以“诺亚之醉”画出了远离神意的人类灵魂;整幅壁画共画出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大力士型的英雄人物。美术界有评论称:“在这壁画中,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类的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崇拜。它不仅是米开朗基罗的优秀绘画创作,而且还是世界艺术中最卓越宏伟的古迹之一”;“《创世纪》天顶画,共连续工作了4年,和他的雕塑作品一样,为传世之作。”1536年,米开朗基罗又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它描述的是天国的耶稣审判凡人灵魂的故事。高70米、宽10米的壁画容有200多个神态各异的裸像、自上而下显示4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上面两角的天神,他们携带着条梯、十字架等多种刑具正在待命;第二层是高举右手的耶稣,似乎在宣布“审判开始”,其右后是对现场惊恐的圣母玛利亚;第三层是吹响“开始审判”号角的天神;最下层是被审判的人群,左侧的善者正在徐徐升入天堂,右侧的恶者正在被投入地狱。扬善弃恶,艺术家在壁画中爱憎分明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6年后的1541年举行的揭幕仪式轰动一时,完全可与30年前完成天顶画时的盛况相媲美,这幅壁画也是与《创世纪》齐名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歌德赞扬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闭馆日外,这里总簇拥着比肩继踵的游客。  离开西斯廷礼拜堂经过纪念品商店就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的旋转楼梯,这也是博物馆建筑一景,许多游客在此俯视楼下景色或缓步观赏这华美奇妙的旋转台阶;下到地面就是梵蒂冈邮局、咖啡厅和小花园,至此游客可去选购梵蒂冈的邮票、明信片或坐下来小憩片刻。  走出梵蒂冈,想起曾读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梵蒂冈城的评语:“梵蒂冈城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证明了过去辉煌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神圣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个小国境内云集了大量艺术和建筑杰作。城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基督教堂,教堂正面是两条柱廊和圆形广场,有宫殿和花园环绕。这座矗立在圣徒圣彼得陵墓上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容取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和马德尔纳等大师的天才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初读此评语只看懂字面意义,而去过梵蒂冈、看过梵蒂冈、品过梵蒂冈,才理解此评语的依据和内涵。小国不可小视,它饱含着大师的天才智慧,小国不可不游,那里藏有人类罕见的文化遗产。(冯霄 / 文 于世文 / 摄)挂在博物馆地图廊墙壁上的名画之一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与我国天安门广场大小相当),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囊括神职人员及所聘的瑞士卫队共有常住居民830人,另有来自意大利不住在这里的世俗工人约3000名。首都就是位在一片高地上的梵蒂冈城,国旗是左黄右白、在白色部分绘有教皇徽章的正方形旗帜,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全国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与博物馆以及公园和几条街道组成,北、西、南三面有城墙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梵蒂冈广场则以梵蒂冈大道为国界。究其历史,这里最早是一片出产酸酒与巨蛇的河谷沼泽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皇太后令人将湿地存水抽干后建造皇家园林,这就是梵蒂冈的雏形。公元756年,发生了教会史上的“丕平献土”事件,即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之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形成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并以罗马为首府,辖域扩及意大利半岛中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它地方,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日,时任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与教宗匹乌斯十一世的代表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确认梵蒂冈主权属于教宗、正式承认其为独立的中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教宗即为国家元首,且实行终身制,其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选出新教宗。“圣座”是国家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央向教徒发令时使用的名称;其中枢机构为罗马教廷,下有由两组九部组成的国务院和11个委员会及相关事务机关;其国防力量为各百余人的瑞士卫队和梵蒂冈宪兵;设有独立的电台、邮局、直升机场与一个火车站。没有工农业的梵蒂冈,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及教徒捐款为其主要财政来源。梵蒂冈在欧美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百余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还在意大利拥有46万多公顷的土地资源、银行信贷与不动产业务延及法国、瑞士、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梵蒂冈的金融、地产实力不可小视。  一处容有大师天才智慧的“遗产”  “万心归一”的圣彼得广场。经安检后进入梵蒂冈,我们最先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由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建成于1667年;广场周围半圆形的长廊里耸立着4列共284根多利克柱式的圆柱及88根方柱,内列柱顶上的140尊圣像十分引人注目;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高26米、重320吨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碑顶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喷泉。教宗宫位于广场西北侧,每周日正午教皇会出现在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祝福。当地导游王小姐说,这个广场就是圣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每周日正午的圣彼得广场寂静、安详,成为“万心归一”的神圣之地。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教堂设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每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我们是从中门进入大厅的,门口有梵蒂冈的瑞士卫兵,不少游客在门口与他们合影。入内举目环视,为之一震,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圣殇》是24岁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它位在教堂大厅右侧的走廊里。雕塑中的圣母从眉心与唇边流露出丝丝隐哀,她低垂的眼帘和掌心向上的左手倾诉着失子的哀伤,但圣母的整体面容和神态慈祥而安静,作品几乎在等边三角形的轮廓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怀抱死去儿子的圣母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此雕塑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以金字塔形式来处理整体构成,解决了一个成人横躺在女人膝上所致的构图上的难题;并体现了艺术家精通解剖学及精雕人物衣褶的理念与高超技艺。面对如此“完美”的杰作,当时许多人不相信出自24岁年轻人之手,年轻气盛的作者就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签署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因此这件雕塑成为作者唯一签名的作品。1972年,有个来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损坏了此雕塑圣母的面容与手臂,专家花3年时间才予以修复;我们是隔着栏杆与玻璃罩观赏的,且不能拍照,颇感遗憾。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雕制的杰作。它位于教堂十字厅的中心部位,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的华盖足有5层楼的高度,铜柱上雕有橄榄枝、月桂枝图案,盖顶也有豪华的旋檐和雕塑,下垂的帐幔上还雕有生动的蜜蜂,帐顶设有一个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呈现磅礴壮观的气势。华盖下面就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其前面是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的半圆形栏杆。不少游客伫立在华盖前细细观赏贝尼尼花了9年功夫雕制的这件巴洛克式装饰性杰作。十字厅中心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游人的不断抚摸、铜像闪闪发光。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的不朽之作。在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手持开启天国钥匙和教皇三重冠的小天使。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绘画、雕刻与藏品都是饱含艺术大师智慧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有无价瑰宝的梵蒂冈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于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早期为教皇的一座宫廷,后改成综合博物馆;16世纪时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5.5公顷,不足我国故宫博物院的1/13,而展出面积却与故宫相当。梵蒂冈博物馆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  观赏希腊名雕《拉奥孔与儿子们》。从圣彼得教堂向北很快就到了梵蒂冈博物馆,这是一座暗黄色的3层长方形宫殿,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顶,呈巴洛克风格。走过博物馆前铺满草坪的中心花园,看到一个金色的破碎地球雕塑;在松果庭院里有个巨大的青铜松果雕塑、其两侧是两只可爱的孔雀雕塑,没有太多时间观赏这些装饰雕塑,我们很快走进第一个展馆比欧.克莱门丁美术馆,这里展出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美雕刻,当看到《拉奥孔与儿子们》雕塑时令人兴奋不已,细细观赏这座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希腊群雕,自然想起古希腊人采用木马战术战胜特洛伊人的神话故事,拉奥孔与儿子们之所以被海蛇缠死,就是因为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得到他们的礼物。”不过,特洛伊人没有听从这个警告,还是因将腹中藏有希腊勇士的巨大木马拉入城中而惨败。此雕塑的悲剧效果与在此展出的希腊另一件雕塑《眺望楼的阿波罗》所表现的和谐之美形成互补与对照,这两件作品都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希腊名雕。  拉斐尔巅峰时期的壁画。前行就是埃及馆,由于在开罗参观过埃及国立博物馆,因此就一掠而过;接着看过地图廊、挂毯廊等华美长廊的作品之后,就驻足于拉斐尔画室。在“署名室”里,我们看到了拉斐尔表现神学、哲学、诗学与法学4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院》、《诗学》和《法学》,以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也见过这些作品,可现在面对的是偌大的真品,怎不令人兴奋!代表神学的《圣体辩论》创作于1509年,宽820厘米的壁画描绘的是教会、天国与人类的关系。白云将画面分为天上与人间两个层次,天上的中央高端是圣父耶和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耶稣与圣洗者约翰,耶稣脚下有一只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两侧分布着耶稣12门徒,圣者脚下彩云滚滚。云下人间画面中有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中央祭台两侧分别是制订教义的教父哲罗木、奥古斯丁、格利高里与阿富罗西;从左侧走来头戴三重冠者就是教皇,其身后便是《神曲》作者但丁,其余都是前来参加辩论的教士及相关人物,他们正在讨论三位一体的关系与属性并热烈述说着云上圣人的圣事与圣绩。整幅画面云上云下构图明快,上下60多个人物个个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适应当时教会上层的要求,拉斐尔运用历史画的方法处理抽象而矛盾的主题也是一大创造。画室中最重要的壁画是创作于1510年、宽820厘米的《雅典学院》,这是拉斐尔26岁的杰作。此壁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画题、以圣彼得大教堂和供奉着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龛为背景、以古代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语法和修辞7种自由学术为题材,在层次分明的透视空间里,作者让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50多位名人荟萃一堂,通过讲演、争辩、倾听、交谈、注视、沉思、眯眼、记录、挥手、回头等不同神态和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和谐与分歧。壁画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领域则是从遥远历史走来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一上一下的手势,显示了他们思想与学术上的分歧,任何文明与进步都是人类在争论与探索中的智慧结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布局和谐、人物众多、主次有序、姿态各异、表情生动、情景交融、刻画细腻,是拉斐尔壁画的巅峰之作。以上两幅壁画,平衡而宁静,富有古典的稳重与平和,是盛期文艺复兴达于顶点的最佳代表作。这里的壁画还有描绘君士坦丁大帝于罗马附近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克敌制胜故事的《十字架显圣》、教宗莱奥四世于公元849年在沃斯提亚战役中战胜撒拉逊人的题材《沃斯提亚战役》、表现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加冕》,还有他生前最后一幅壁画描绘教宗莱奥四世以十字架手势祈求上帝保佑、从而控制了火灾的《波尔戈火警》。拉斐尔画室中佳作不胜枚举,难以一一尽述,拉斐尔画室的壁画都是他的巅峰之作。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3位伟大创造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享年37岁),也是伟大艺术家中最能博采众长者,事实上,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拉斐尔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斯廷礼拜堂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西斯廷礼拜堂原为教皇典礼仪式专用礼拜堂、两侧墙壁布满了波提切利、洛塞利、佩鲁吉诺等7位意大利画家以耶稣及摩西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先后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壁画和祭坛壁画更是不朽名作。  被誉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年他在梵蒂冈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即为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绘制壁画。这是一件极其艰苦庞大的工程,几乎所有时间他都仰卧在18米高的台架上画画,又没有足够的距离查看绘画的效果,面部五官整日接受着滴落的七彩颜料的“洗礼”,长期仰面工作使他颈部僵直、变得像个老人,艺术家的眼睛也失去光彩而昏花了,虽然当时他只有37岁;可他终于独自完成了500多平方米(长40米、宽14米)名为《创世纪》的顶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是浅桶形的圆顶,米开朗基罗依他的辉煌构思将画面分割成相互连贯的多个部分,使仰望者宛如观看天空的不同云朵。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每组画面四周都从不同透视角度画了4个形象完美的奴隶裸男,以此区别于圣经故事的人物。《创世纪》囊括了“上帝区分光明与黑暗”、“创造日月与生物”、“创造水与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等9个主题画面,最后以“诺亚之醉”画出了远离神意的人类灵魂;整幅壁画共画出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大力士型的英雄人物。美术界有评论称:“在这壁画中,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类的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崇拜。它不仅是米开朗基罗的优秀绘画创作,而且还是世界艺术中最卓越宏伟的古迹之一”;“《创世纪》天顶画,共连续工作了4年,和他的雕塑作品一样,为传世之作。”1536年,米开朗基罗又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它描述的是天国的耶稣审判凡人灵魂的故事。高70米、宽10米的壁画容有200多个神态各异的裸像、自上而下显示4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上面两角的天神,他们携带着条梯、十字架等多种刑具正在待命;第二层是高举右手的耶稣,似乎在宣布“审判开始”,其右后是对现场惊恐的圣母玛利亚;第三层是吹响“开始审判”号角的天神;最下层是被审判的人群,左侧的善者正在徐徐升入天堂,右侧的恶者正在被投入地狱。扬善弃恶,艺术家在壁画中爱憎分明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6年后的1541年举行的揭幕仪式轰动一时,完全可与30年前完成天顶画时的盛况相媲美,这幅壁画也是与《创世纪》齐名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歌德赞扬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闭馆日外,这里总簇拥着比肩继踵的游客。  离开西斯廷礼拜堂经过纪念品商店就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的旋转楼梯,这也是博物馆建筑一景,许多游客在此俯视楼下景色或缓步观赏这华美奇妙的旋转台阶;下到地面就是梵蒂冈邮局、咖啡厅和小花园,至此游客可去选购梵蒂冈的邮票、明信片或坐下来小憩片刻。  走出梵蒂冈,想起曾读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梵蒂冈城的评语:“梵蒂冈城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证明了过去辉煌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神圣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个小国境内云集了大量艺术和建筑杰作。城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基督教堂,教堂正面是两条柱廊和圆形广场,有宫殿和花园环绕。这座矗立在圣徒圣彼得陵墓上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容取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和马德尔纳等大师的天才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初读此评语只看懂字面意义,而去过梵蒂冈、看过梵蒂冈、品过梵蒂冈,才理解此评语的依据和内涵。小国不可小视,它饱含着大师的天才智慧,小国不可不游,那里藏有人类罕见的文化遗产。(冯霄 / 文 于世文 / 摄)挂在博物馆地图廊墙壁上的名画之二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与我国天安门广场大小相当),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囊括神职人员及所聘的瑞士卫队共有常住居民830人,另有来自意大利不住在这里的世俗工人约3000名。首都就是位在一片高地上的梵蒂冈城,国旗是左黄右白、在白色部分绘有教皇徽章的正方形旗帜,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全国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与博物馆以及公园和几条街道组成,北、西、南三面有城墙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梵蒂冈广场则以梵蒂冈大道为国界。究其历史,这里最早是一片出产酸酒与巨蛇的河谷沼泽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皇太后令人将湿地存水抽干后建造皇家园林,这就是梵蒂冈的雏形。公元756年,发生了教会史上的“丕平献土”事件,即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之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形成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并以罗马为首府,辖域扩及意大利半岛中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它地方,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日,时任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与教宗匹乌斯十一世的代表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确认梵蒂冈主权属于教宗、正式承认其为独立的中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教宗即为国家元首,且实行终身制,其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选出新教宗。“圣座”是国家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央向教徒发令时使用的名称;其中枢机构为罗马教廷,下有由两组九部组成的国务院和11个委员会及相关事务机关;其国防力量为各百余人的瑞士卫队和梵蒂冈宪兵;设有独立的电台、邮局、直升机场与一个火车站。没有工农业的梵蒂冈,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及教徒捐款为其主要财政来源。梵蒂冈在欧美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百余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还在意大利拥有46万多公顷的土地资源、银行信贷与不动产业务延及法国、瑞士、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梵蒂冈的金融、地产实力不可小视。  一处容有大师天才智慧的“遗产”  “万心归一”的圣彼得广场。经安检后进入梵蒂冈,我们最先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由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建成于1667年;广场周围半圆形的长廊里耸立着4列共284根多利克柱式的圆柱及88根方柱,内列柱顶上的140尊圣像十分引人注目;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高26米、重320吨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碑顶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喷泉。教宗宫位于广场西北侧,每周日正午教皇会出现在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祝福。当地导游王小姐说,这个广场就是圣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每周日正午的圣彼得广场寂静、安详,成为“万心归一”的神圣之地。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教堂设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每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我们是从中门进入大厅的,门口有梵蒂冈的瑞士卫兵,不少游客在门口与他们合影。入内举目环视,为之一震,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圣殇》是24岁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它位在教堂大厅右侧的走廊里。雕塑中的圣母从眉心与唇边流露出丝丝隐哀,她低垂的眼帘和掌心向上的左手倾诉着失子的哀伤,但圣母的整体面容和神态慈祥而安静,作品几乎在等边三角形的轮廓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怀抱死去儿子的圣母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此雕塑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以金字塔形式来处理整体构成,解决了一个成人横躺在女人膝上所致的构图上的难题;并体现了艺术家精通解剖学及精雕人物衣褶的理念与高超技艺。面对如此“完美”的杰作,当时许多人不相信出自24岁年轻人之手,年轻气盛的作者就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签署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因此这件雕塑成为作者唯一签名的作品。1972年,有个来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损坏了此雕塑圣母的面容与手臂,专家花3年时间才予以修复;我们是隔着栏杆与玻璃罩观赏的,且不能拍照,颇感遗憾。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雕制的杰作。它位于教堂十字厅的中心部位,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的华盖足有5层楼的高度,铜柱上雕有橄榄枝、月桂枝图案,盖顶也有豪华的旋檐和雕塑,下垂的帐幔上还雕有生动的蜜蜂,帐顶设有一个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呈现磅礴壮观的气势。华盖下面就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其前面是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的半圆形栏杆。不少游客伫立在华盖前细细观赏贝尼尼花了9年功夫雕制的这件巴洛克式装饰性杰作。十字厅中心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游人的不断抚摸、铜像闪闪发光。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的不朽之作。在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手持开启天国钥匙和教皇三重冠的小天使。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绘画、雕刻与藏品都是饱含艺术大师智慧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有无价瑰宝的梵蒂冈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于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早期为教皇的一座宫廷,后改成综合博物馆;16世纪时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5.5公顷,不足我国故宫博物院的1/13,而展出面积却与故宫相当。梵蒂冈博物馆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  观赏希腊名雕《拉奥孔与儿子们》。从圣彼得教堂向北很快就到了梵蒂冈博物馆,这是一座暗黄色的3层长方形宫殿,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顶,呈巴洛克风格。走过博物馆前铺满草坪的中心花园,看到一个金色的破碎地球雕塑;在松果庭院里有个巨大的青铜松果雕塑、其两侧是两只可爱的孔雀雕塑,没有太多时间观赏这些装饰雕塑,我们很快走进第一个展馆比欧.克莱门丁美术馆,这里展出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美雕刻,当看到《拉奥孔与儿子们》雕塑时令人兴奋不已,细细观赏这座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希腊群雕,自然想起古希腊人采用木马战术战胜特洛伊人的神话故事,拉奥孔与儿子们之所以被海蛇缠死,就是因为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得到他们的礼物。”不过,特洛伊人没有听从这个警告,还是因将腹中藏有希腊勇士的巨大木马拉入城中而惨败。此雕塑的悲剧效果与在此展出的希腊另一件雕塑《眺望楼的阿波罗》所表现的和谐之美形成互补与对照,这两件作品都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希腊名雕。  拉斐尔巅峰时期的壁画。前行就是埃及馆,由于在开罗参观过埃及国立博物馆,因此就一掠而过;接着看过地图廊、挂毯廊等华美长廊的作品之后,就驻足于拉斐尔画室。在“署名室”里,我们看到了拉斐尔表现神学、哲学、诗学与法学4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院》、《诗学》和《法学》,以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也见过这些作品,可现在面对的是偌大的真品,怎不令人兴奋!代表神学的《圣体辩论》创作于1509年,宽820厘米的壁画描绘的是教会、天国与人类的关系。白云将画面分为天上与人间两个层次,天上的中央高端是圣父耶和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耶稣与圣洗者约翰,耶稣脚下有一只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两侧分布着耶稣12门徒,圣者脚下彩云滚滚。云下人间画面中有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中央祭台两侧分别是制订教义的教父哲罗木、奥古斯丁、格利高里与阿富罗西;从左侧走来头戴三重冠者就是教皇,其身后便是《神曲》作者但丁,其余都是前来参加辩论的教士及相关人物,他们正在讨论三位一体的关系与属性并热烈述说着云上圣人的圣事与圣绩。整幅画面云上云下构图明快,上下60多个人物个个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适应当时教会上层的要求,拉斐尔运用历史画的方法处理抽象而矛盾的主题也是一大创造。画室中最重要的壁画是创作于1510年、宽820厘米的《雅典学院》,这是拉斐尔26岁的杰作。此壁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画题、以圣彼得大教堂和供奉着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龛为背景、以古代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语法和修辞7种自由学术为题材,在层次分明的透视空间里,作者让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50多位名人荟萃一堂,通过讲演、争辩、倾听、交谈、注视、沉思、眯眼、记录、挥手、回头等不同神态和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和谐与分歧。壁画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领域则是从遥远历史走来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一上一下的手势,显示了他们思想与学术上的分歧,任何文明与进步都是人类在争论与探索中的智慧结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布局和谐、人物众多、主次有序、姿态各异、表情生动、情景交融、刻画细腻,是拉斐尔壁画的巅峰之作。以上两幅壁画,平衡而宁静,富有古典的稳重与平和,是盛期文艺复兴达于顶点的最佳代表作。这里的壁画还有描绘君士坦丁大帝于罗马附近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克敌制胜故事的《十字架显圣》、教宗莱奥四世于公元849年在沃斯提亚战役中战胜撒拉逊人的题材《沃斯提亚战役》、表现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加冕》,还有他生前最后一幅壁画描绘教宗莱奥四世以十字架手势祈求上帝保佑、从而控制了火灾的《波尔戈火警》。拉斐尔画室中佳作不胜枚举,难以一一尽述,拉斐尔画室的壁画都是他的巅峰之作。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3位伟大创造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享年37岁),也是伟大艺术家中最能博采众长者,事实上,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拉斐尔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斯廷礼拜堂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西斯廷礼拜堂原为教皇典礼仪式专用礼拜堂、两侧墙壁布满了波提切利、洛塞利、佩鲁吉诺等7位意大利画家以耶稣及摩西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先后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壁画和祭坛壁画更是不朽名作。  被誉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年他在梵蒂冈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即为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绘制壁画。这是一件极其艰苦庞大的工程,几乎所有时间他都仰卧在18米高的台架上画画,又没有足够的距离查看绘画的效果,面部五官整日接受着滴落的七彩颜料的“洗礼”,长期仰面工作使他颈部僵直、变得像个老人,艺术家的眼睛也失去光彩而昏花了,虽然当时他只有37岁;可他终于独自完成了500多平方米(长40米、宽14米)名为《创世纪》的顶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是浅桶形的圆顶,米开朗基罗依他的辉煌构思将画面分割成相互连贯的多个部分,使仰望者宛如观看天空的不同云朵。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每组画面四周都从不同透视角度画了4个形象完美的奴隶裸男,以此区别于圣经故事的人物。《创世纪》囊括了“上帝区分光明与黑暗”、“创造日月与生物”、“创造水与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等9个主题画面,最后以“诺亚之醉”画出了远离神意的人类灵魂;整幅壁画共画出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大力士型的英雄人物。美术界有评论称:“在这壁画中,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类的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崇拜。它不仅是米开朗基罗的优秀绘画创作,而且还是世界艺术中最卓越宏伟的古迹之一”;“《创世纪》天顶画,共连续工作了4年,和他的雕塑作品一样,为传世之作。”1536年,米开朗基罗又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它描述的是天国的耶稣审判凡人灵魂的故事。高70米、宽10米的壁画容有200多个神态各异的裸像、自上而下显示4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上面两角的天神,他们携带着条梯、十字架等多种刑具正在待命;第二层是高举右手的耶稣,似乎在宣布“审判开始”,其右后是对现场惊恐的圣母玛利亚;第三层是吹响“开始审判”号角的天神;最下层是被审判的人群,左侧的善者正在徐徐升入天堂,右侧的恶者正在被投入地狱。扬善弃恶,艺术家在壁画中爱憎分明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6年后的1541年举行的揭幕仪式轰动一时,完全可与30年前完成天顶画时的盛况相媲美,这幅壁画也是与《创世纪》齐名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歌德赞扬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闭馆日外,这里总簇拥着比肩继踵的游客。  离开西斯廷礼拜堂经过纪念品商店就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的旋转楼梯,这也是博物馆建筑一景,许多游客在此俯视楼下景色或缓步观赏这华美奇妙的旋转台阶;下到地面就是梵蒂冈邮局、咖啡厅和小花园,至此游客可去选购梵蒂冈的邮票、明信片或坐下来小憩片刻。  走出梵蒂冈,想起曾读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梵蒂冈城的评语:“梵蒂冈城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证明了过去辉煌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神圣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个小国境内云集了大量艺术和建筑杰作。城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基督教堂,教堂正面是两条柱廊和圆形广场,有宫殿和花园环绕。这座矗立在圣徒圣彼得陵墓上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容取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和马德尔纳等大师的天才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初读此评语只看懂字面意义,而去过梵蒂冈、看过梵蒂冈、品过梵蒂冈,才理解此评语的依据和内涵。小国不可小视,它饱含着大师的天才智慧,小国不可不游,那里藏有人类罕见的文化遗产。(冯霄 / 文 于世文 / 摄)挂在博物馆地图廊墙壁上的名画之三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与我国天安门广场大小相当),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囊括神职人员及所聘的瑞士卫队共有常住居民830人,另有来自意大利不住在这里的世俗工人约3000名。首都就是位在一片高地上的梵蒂冈城,国旗是左黄右白、在白色部分绘有教皇徽章的正方形旗帜,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全国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殿与博物馆以及公园和几条街道组成,北、西、南三面有城墙与罗马市隔开,东面的梵蒂冈广场则以梵蒂冈大道为国界。究其历史,这里最早是一片出产酸酒与巨蛇的河谷沼泽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皇太后令人将湿地存水抽干后建造皇家园林,这就是梵蒂冈的雏形。公元756年,发生了教会史上的“丕平献土”事件,即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之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形成半世俗政体型态的“教宗国”、并以罗马为首府,辖域扩及意大利半岛中部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70年意大利完成统一,收回了教皇占领的罗马及其它地方,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统一后的意大利王国;日,时任意大利首相的墨索里尼与教宗匹乌斯十一世的代表签订了《拉特兰条约》,确认梵蒂冈主权属于教宗、正式承认其为独立的中立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教宗即为国家元首,且实行终身制,其死后由红衣主教团以2/3的多数选出新教宗。“圣座”是国家外交场合中主权实体的名称,也是作为全球天主教中央向教徒发令时使用的名称;其中枢机构为罗马教廷,下有由两组九部组成的国务院和11个委员会及相关事务机关;其国防力量为各百余人的瑞士卫队和梵蒂冈宪兵;设有独立的电台、邮局、直升机场与一个火车站。没有工农业的梵蒂冈,旅游、邮票、不动产出租、银行利息及教徒捐款为其主要财政来源。梵蒂冈在欧美国家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百余亿美元的黄金及外汇储备,还在意大利拥有46万多公顷的土地资源、银行信贷与不动产业务延及法国、瑞士、阿根廷等许多国家。梵蒂冈的金融、地产实力不可小视。  一处容有大师天才智慧的“遗产”  “万心归一”的圣彼得广场。经安检后进入梵蒂冈,我们最先来到圣彼得广场。这个由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设计的椭圆形广场建成于1667年;广场周围半圆形的长廊里耸立着4列共284根多利克柱式的圆柱及88根方柱,内列柱顶上的140尊圣像十分引人注目;广场中央屹立着一座高26米、重320吨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碑顶立着一个十字架,底座上卧着4只铜狮,两侧各有一座充满生机的喷泉。教宗宫位于广场西北侧,每周日正午教皇会出现在顶层右边第二个窗口、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祝福。当地导游王小姐说,这个广场就是圣徒圣彼得殉难的地方,每周日正午的圣彼得广场寂静、安详,成为“万心归一”的神圣之地。  全球第一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大教堂位于广场西侧,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为纪念在罗马西北角殉难的耶稣门徒圣彼得,就在其墓地上建造了一座长方形大教堂,为巴西利卡式建筑,称为老圣彼得大教堂。16世纪教皇朱理二世决定重建大教堂、并于1506年动工,在长达120年的重建过程中,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特、卡洛.马泰尔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先后主持过设计与施工,日宣告落成,改建后的教堂呈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称为新圣彼得大教堂;自1870年以来,主要的宗教活动均在此举行。整栋教堂建筑呈现希腊十字架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教堂主体建筑高45.4米、包括门廊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138米、建筑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直至目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由于教堂设计融合了对称美学、透视美学、比例学等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外观予人的视觉和谐而庄重,其廊檐上方有以耶稣为中心的11尊雕像,两侧各有一座显示格林威治时间与罗马时间的时钟,教堂正中有一个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距地面高达137.8米、周长71米的圆形穹顶,不仅是梵蒂冈城的制高点、也是全罗马城的最高点,游客可登顶眺望罗马景色;教堂设有5个门可以入内,但其右侧的“圣门”每25年的圣诞之夜才开启一次,一般游客很难遇上那样的机会。我们是从中门进入大厅的,门口有梵蒂冈的瑞士卫兵,不少游客在门口与他们合影。入内举目环视,为之一震,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内部123.4米高的穹顶与183米长的大厅四壁布满了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像,其中不少是名家杰作。正厅尽头的彩窗上有一只翼长1.5米的圣灵信鸽,十分醒目;大厅左边有个通往珍宝馆的入口。教堂总共有百余件艺术瑰宝,其中《圣殇》、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是3件宝中之宝。  《圣殇》是24岁的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塑。它位在教堂大厅右侧的走廊里。雕塑中的圣母从眉心与唇边流露出丝丝隐哀,她低垂的眼帘和掌心向上的左手倾诉着失子的哀伤,但圣母的整体面容和神态慈祥而安静,作品几乎在等边三角形的轮廓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怀抱死去儿子的圣母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此雕塑在西洋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以金字塔形式来处理整体构成,解决了一个成人横躺在女人膝上所致的构图上的难题;并体现了艺术家精通解剖学及精雕人物衣褶的理念与高超技艺。面对如此“完美”的杰作,当时许多人不相信出自24岁年轻人之手,年轻气盛的作者就在圣母胸前的饰带上签署了“来自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因此这件雕塑成为作者唯一签名的作品。1972年,有个来自匈牙利的精神病人用锤子损坏了此雕塑圣母的面容与手臂,专家花3年时间才予以修复;我们是隔着栏杆与玻璃罩观赏的,且不能拍照,颇感遗憾。  青铜华盖是贝尼尼雕制的杰作。它位于教堂十字厅的中心部位,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的华盖足有5层楼的高度,铜柱上雕有橄榄枝、月桂枝图案,盖顶也有豪华的旋檐和雕塑,下垂的帐幔上还雕有生动的蜜蜂,帐顶设有一个镀金铜球和十字架,呈现磅礴壮观的气势。华盖下面就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其前面是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的半圆形栏杆。不少游客伫立在华盖前细细观赏贝尼尼花了9年功夫雕制的这件巴洛克式装饰性杰作。十字厅中心右边有圣彼得的青铜像,由于游人的不断抚摸、铜像闪闪发光。  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尼尼的不朽之作。在镀金的青铜宝座上方有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手持开启天国钥匙和教皇三重冠的小天使。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与巴洛克艺术的殿堂,教堂建筑及其内部绘画、雕刻与藏品都是饱含艺术大师智慧的珍贵文化遗产。  藏有无价瑰宝的梵蒂冈博物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早于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早期为教皇的一座宫廷,后改成综合博物馆;16世纪时它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5.5公顷,不足我国故宫博物院的1/13,而展出面积却与故宫相当。梵蒂冈博物馆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  观赏希腊名雕《拉奥孔与儿子们》。从圣彼得教堂向北很快就到了梵蒂冈博物馆,这是一座暗黄色的3层长方形宫殿,中间有一个漂亮的圆顶,呈巴洛克风格。走过博物馆前铺满草坪的中心花园,看到一个金色的破碎地球雕塑;在松果庭院里有个巨大的青铜松果雕塑、其两侧是两只可爱的孔雀雕塑,没有太多时间观赏这些装饰雕塑,我们很快走进第一个展馆比欧.克莱门丁美术馆,这里展出了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美雕刻,当看到《拉奥孔与儿子们》雕塑时令人兴奋不已,细细观赏这座1506年在罗马出土的古希腊群雕,自然想起古希腊人采用木马战术战胜特洛伊人的神话故事,拉奥孔与儿子们之所以被海蛇缠死,就是因为特洛伊祭司拉奥孔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相信希腊人,即使得到他们的礼物。”不过,特洛伊人没有听从这个警告,还是因将腹中藏有希腊勇士的巨大木马拉入城中而惨败。此雕塑的悲剧效果与在此展出的希腊另一件雕塑《眺望楼的阿波罗》所表现的和谐之美形成互补与对照,这两件作品都是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希腊名雕。  拉斐尔巅峰时期的壁画。前行就是埃及馆,由于在开罗参观过埃及国立博物馆,因此就一掠而过;接着看过地图廊、挂毯廊等华美长廊的作品之后,就驻足于拉斐尔画室。在“署名室”里,我们看到了拉斐尔表现神学、哲学、诗学与法学4个学术领域的著名壁画:《圣体辩论》、《雅典学院》、《诗学》和《法学》,以前在《西洋美术辞典》中也见过这些作品,可现在面对的是偌大的真品,怎不令人兴奋!代表神学的《圣体辩论》创作于1509年,宽820厘米的壁画描绘的是教会、天国与人类的关系。白云将画面分为天上与人间两个层次,天上的中央高端是圣父耶和华、中间是圣母玛利亚、耶稣与圣洗者约翰,耶稣脚下有一只鸽子是圣灵的象征;两侧分布着耶稣12门徒,圣者脚下彩云滚滚。云下人间画面中有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中央祭台两侧分别是制订教义的教父哲罗木、奥古斯丁、格利高里与阿富罗西;从左侧走来头戴三重冠者就是教皇,其身后便是《神曲》作者但丁,其余都是前来参加辩论的教士及相关人物,他们正在讨论三位一体的关系与属性并热烈述说着云上圣人的圣事与圣绩。整幅画面云上云下构图明快,上下60多个人物个个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为适应当时教会上层的要求,拉斐尔运用历史画的方法处理抽象而矛盾的主题也是一大创造。画室中最重要的壁画是创作于1510年、宽820厘米的《雅典学院》,这是拉斐尔26岁的杰作。此壁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画题、以圣彼得大教堂和供奉着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龛为背景、以古代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语法和修辞7种自由学术为题材,在层次分明的透视空间里,作者让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与作者同时代的意大利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50多位名人荟萃一堂,通过讲演、争辩、倾听、交谈、注视、沉思、眯眼、记录、挥手、回头等不同神态和肢体语言表现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的和谐与分歧。壁画带领观众进入人类文明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而这个思想领域则是从遥远历史走来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争论展开的,他们一上一下的手势,显示了他们思想与学术上的分歧,任何文明与进步都是人类在争论与探索中的智慧结晶。整幅壁画场面宏大、布局和谐、人物众多、主次有序、姿态各异、表情生动、情景交融、刻画细腻,是拉斐尔壁画的巅峰之作。以上两幅壁画,平衡而宁静,富有古典的稳重与平和,是盛期文艺复兴达于顶点的最佳代表作。这里的壁画还有描绘君士坦丁大帝于罗马附近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克敌制胜故事的《十字架显圣》、教宗莱奥四世于公元849年在沃斯提亚战役中战胜撒拉逊人的题材《沃斯提亚战役》、表现查理大帝在公元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加冕》,还有他生前最后一幅壁画描绘教宗莱奥四世以十字架手势祈求上帝保佑、从而控制了火灾的《波尔戈火警》。拉斐尔画室中佳作不胜枚举,难以一一尽述,拉斐尔画室的壁画都是他的巅峰之作。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的3位伟大创造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仅享年37岁),也是伟大艺术家中最能博采众长者,事实上,在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拉斐尔扮演了领袖的角色。  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是梵蒂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斯廷礼拜堂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西斯廷礼拜堂原为教皇典礼仪式专用礼拜堂、两侧墙壁布满了波提切利、洛塞利、佩鲁吉诺等7位意大利画家以耶稣及摩西生平事迹为主题的壁画,米开朗基罗先后绘制的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壁画和祭坛壁画更是不朽名作。  被誉为“神圣的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年他在梵蒂冈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即为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绘制壁画。这是一件极其艰苦庞大的工程,几乎所有时间他都仰卧在18米高的台架上画画,又没有足够的距离查看绘画的效果,面部五官整日接受着滴落的七彩颜料的“洗礼”,长期仰面工作使他颈部僵直、变得像个老人,艺术家的眼睛也失去光彩而昏花了,虽然当时他只有37岁;可他终于独自完成了500多平方米(长40米、宽14米)名为《创世纪》的顶棚壁画。西斯廷礼拜堂的顶棚是浅桶形的圆顶,米开朗基罗依他的辉煌构思将画面分割成相互连贯的多个部分,使仰望者宛如观看天空的不同云朵。绘画题材均取自于圣经《创世纪》的故事,每组画面四周都从不同透视角度画了4个形象完美的奴隶裸男,以此区别于圣经故事的人物。《创世纪》囊括了“上帝区分光明与黑暗”、“创造日月与生物”、“创造水与大地”、“创造亚当”、《创造夏娃》等9个主题画面,最后以“诺亚之醉”画出了远离神意的人类灵魂;整幅壁画共画出343个人物,个个都是理想化、大力士型的英雄人物。美术界有评论称:“在这壁画中,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类的信心和对英勇行为的崇拜。它不仅是米开朗基罗的优秀绘画创作,而且还是世界艺术中最卓越宏伟的古迹之一”;“《创世纪》天顶画,共连续工作了4年,和他的雕塑作品一样,为传世之作。”1536年,米开朗基罗又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了祭坛壁画《最后的审判》,它描述的是天国的耶稣审判凡人灵魂的故事。高70米、宽10米的壁画容有200多个神态各异的裸像、自上而下显示4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上面两角的天神,他们携带着条梯、十字架等多种刑具正在待命;第二层是高举右手的耶稣,似乎在宣布“审判开始”,其右后是对现场惊恐的圣母玛利亚;第三层是吹响“开始审判”号角的天神;最下层是被审判的人群,左侧的善者正在徐徐升入天堂,右侧的恶者正在被投入地狱。扬善弃恶,艺术家在壁画中爱憎分明地抒发着自己的情感。6年后的1541年举行的揭幕仪式轰动一时,完全可与30年前完成天顶画时的盛况相媲美,这幅壁画也是与《创世纪》齐名的米开朗基罗的杰作。歌德赞扬说。“没有到过西斯廷礼拜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西斯廷礼拜堂的壁画是美术史上的里程碑,除了闭馆日外,这里总簇拥着比肩继踵的游客。  离开西斯廷礼拜堂经过纪念品商店就是通往梵蒂冈博物馆出口的旋转楼梯,这也是博物馆建筑一景,许多游客在此俯视楼下景色或缓步观赏这华美奇妙的旋转台阶;下到地面就是梵蒂冈邮局、咖啡厅和小花园,至此游客可去选购梵蒂冈的邮票、明信片或坐下来小憩片刻。  走出梵蒂冈,想起曾读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梵蒂冈城的评语:“梵蒂冈城是基督教世界最神圣的地方之一,证明了过去辉煌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神圣精神的发展过程。这个小国境内云集了大量艺术和建筑杰作。城中心坐落着圣彼得基督教堂,教堂正面是两条柱廊和圆形广场,有宫殿和花园环绕。这座矗立在圣徒圣彼得陵墓上的长方形基督教堂,容取了布拉曼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和马德尔纳等大师的天才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初读此评语只看懂字面意义,而去过梵蒂冈、看过梵蒂冈、品过梵蒂冈,才理解此评语的依据和内涵。小国不可小视,它饱含着大师的天才智慧,小国不可不游,那里藏有人类罕见的文化遗产。(冯霄 / 文 于世文 / 摄)梵蒂冈博物馆的地图廊及廊顶名画 于世文 摄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就藏有人类罕见的宝藏,1984年经联合国审定,被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几年前我们曾游览梵蒂冈,观赏这处罕见的世界遗产令人十分震撼。  一个“五脏俱全”的城中小国  梵蒂冈位于罗马城内西北角,是一个城中之国,是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的驻在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三度雕塑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