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县是否规划为合肥市肥西县地图高新区

实施总体规划 建设美丽肥西——中国·肥西
实施总体规划 建设美丽肥西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年)》获市政府批复
中国肥西门户网站&&字体[
]&&阅读次数:4230&&发布时间: 09:37:02 &&【视力保护色:】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年)》2016年12月正式获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的批准实施,为肥西县城乡发展、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明确了县城的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和城区用地布局等内容,对肥西县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产业布局、生态旅游、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安排,着力将肥西建设成为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新城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城乡统筹发展新典范。
&&&& 一、城乡建设空间统筹发展&&&&&&&&&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城美乡,等高对接,双轴引领,五区联动。
新城:肥西城区、桃花镇、紫蓬镇、花岗镇形成的近主城连绵发展区,是合肥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
美乡:外围乡镇与山水田园共融共生,构建合肥市西南生态屏障,合肥城乡统筹新典范。
瞄准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对标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合安发展轴:依托合安公路,是合肥都市区西南外延拓展的重要城镇发展带。
合六发展轴:依托合六公路,是合六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空间。
主城肥西片区:以肥西城区为主体,立足&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等高对接合肥中心城区建设。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依托花岗镇镇区,主动承接主城区辐射带动,重点建设产业融合集聚区,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建设。
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以紫蓬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区域生态旅游中心。
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作为合肥环巢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区段,也是环巢湖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重要的核心区域。
西北西南部外围协调片区:以山南镇、官亭镇为核心,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为动力,打造合肥&后花园&和西南部生态屏障。
&&&&&&&&&&&& 二、对标主城一体化建设&&&&&&&&&&&&&&&&&&&&&&&&&&&&&&&
城市性质: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新城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新优势,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加强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西南桥头堡建设,大幅提升与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相适应的载体功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将肥西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区西南副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合肥主城区西南综合服务中心,合肥西南翼新型工业化发展核心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知名山水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
&&& 三、城市规模与发展需要相适应&&&&&&&&&&&&&&&&&&&&&&&&&
1、人口规模: 预测202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86万人,2030年94万人。其中: 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30万人,2030年为40万人。
2、用地规模:202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4平方米;203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1平方米。
3、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30年为60%。
&&&&&& 四、县域规划&&&&&&&&&&&&&&&&&&&&&&&&&&&&&&&&&&&&&&&
1、完善镇村规模四级体系。
构建以国际化新城区为引领、特色集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四级。
一级城镇: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40万人;
二级城镇(中心镇):3个,花岗镇、桃花镇、紫蓬镇,城镇人口规模2-15万人;
三级城镇(一般镇):8个,官亭镇、三河镇、山南镇、丰乐镇、高店乡、铭传乡、严店乡、柿树岗乡,城镇人口规模为0.5-6万人;
四级:中心村(新型社区),集镇型中心村18个,村部型中心村85个。
2、分类指引镇村建设。
(1)综合型城镇:城区、花岗镇
与主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完善区(县)级公共服务功能;依托江淮运河、合安发展轴,着力建设新港片区(综合物流基地)、城北商贸物流区及产城融合示范区。
(2)工业贸易型城镇:桃花镇
对接经开区高新区,增强产业地位,承担区域工业发展的职能,提升集聚的产业培育,统筹协调空间用地布局。
(3)旅游服务城镇:紫蓬镇、三河镇、官亭镇、铭传乡、严店乡
建设区域旅游交通服务、接待服务、信息服务中心,以&旅游目的地&标准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和农林物流中心建设。
(4)农业服务型城镇:山南镇、丰乐镇、柿树岗乡、高店乡
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效应,支撑本地城镇工业化发展,同时完善生活配套。
(5)美丽乡村
配置完善中心村(新型社区)、自然村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整体推进村庄内部道路硬化、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综合整治。
3、建设山、水、田、林多要素生态环境大格局。
坚持生态本底预控,落实合肥西南屏障的区域责任,将肥西建设成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环境优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构建&两核四脉、双环四点、多廊渗透&的肥西生态格局。
4、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区域交通网络。
(1)铁路系统规划。现状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合九铁路,规划合安城际铁路、合六城际铁路、绕城货运
专线和经开区铁路货运专线。规划原肥西站改造扩建为肥西高铁站,铭传乡内预留南分站客运站。
(2)公路系统规划,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横三纵&的高速公路路网格局,新增5处高速公路出入口。
&一横&即沪陕高速。
&三纵&分别为合安高速、济祁高速和西绕城高速。
干线公路规划结合市域&1331&空间结构体系,形成南北向五条、东西向六条的公路网主骨架体系。&
(3)水运规划
重点构建&一干一支&县域内河航道系统,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江淮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预留二级航道条件),打造国家干线航道。派河提升为三级航道,预留二级航道条件,丰乐河提升为三级航道。建设派河港区、丰乐港区。
(4)航空规划
构建方兴大道、将军岭路、杨桃路-济祁高速、高山路、合铜路-西绕城高速等多条快速通道联系新桥机场。
5、建设环巢湖国家级休闲旅游核心区(巢湖西岸)。
规划形成&两心两区、三带一线&的旅游空间总体布局。
两心:即肥西旅游集散中心、三河游客接待中心。
两大旅游片区: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
三条特色旅游带:沿湖&&沿巢湖风情滨湖生态旅游带;沿山&&沿紫蓬健康养生休闲体验带;沿城&&沿
城郊美丽乡村旅游休闲带。
一线即巢湖西岸环形旅游通道。
6、搭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产业集聚平台。
产业布局划分为五大功能片区。
主城肥西片区:打造城乡统筹新载体,强化与合肥主城区&融合发展&,打造转型发展升级区。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主动承接主城区辐射带动,重点建设产业融合集聚区。
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抢抓机遇,建设国家级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保护开发并举,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合肥西郊花园。
西北西南部外围协调片区:保护控制,预留西北西南发展空间和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家园。
&&&&&&& 五、中心城区规划&&&&&&&&&&&&&&&&&&&&&&&&&&&&&&&&&&&&&&&&&&&&&&&&&&&
规划从交通、生态、产业、重大设施等方面与主城区对标建设、一体化发展,为合肥市构筑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愿景提供支撑。
1、优化空间结构,构筑六大功能板块。规划期内以老城区为核心,向西、向南两翼拓展,向西发展产业区,向南、东发展综合服务区。形成&绿楔嵌城、两轴、三带、多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绿楔嵌城:建立西翼紫蓬山生态屏障,将紫蓬山生态绿楔引入城区,作为城区核心开敞空间。
两轴:合安路城市发展轴和蓬莱路城市发展轴。
三带:规划形成潭冲河、派河和光明大堰三条生态滨河带。多板块:规划形成老城生活板块、滨河生活板块、城南生活板块、城北产业板块、新港产业板块以及产城融合板块。
2、对接合肥西南翼产业带,构建&一核四片& 产业空间。
主城西南综合服务中心: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共享发展。
桃花工业片区: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一体,是合肥西南翼产业发展重要区域。
新港工业片区: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为主导,是西南翼产业带发展新空间。
城北商贸物流片区:长三角地区重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依托合肥都市圈腹地,区域产业布局重要节点。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合肥西南重要的产业延伸区,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智能家电制造业等产业发展的承载平台。
3、严格&四线&控制,促进城区持续发展。
城区结合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划定城市蓝线、绿线、黄线和紫线。界定&四线&控制范围,提出保护和控制要求。
4、构建区域快速交通,明确城区交通廊道。
(1)高速路,西绕城高速(规划)、合安高速(现状)。
(2)主要交通廊道
规划客运通道7条,货运通道5条,保障通道间距合理、均衡,并逐步落实。
与经开区主要交通廊道:
繁华大道、方兴大道、宿松路、金寨路
与滨湖新区主要交通廊道:
繁华大道、方兴大道、深圳路
与主城西部主要交通廊道:
将军岭路、方兴大道、创新大道、集贤路、新桥大道&&&&&&&
(3)轨道交通,城区规划轨道交通线路5条,分别是轨道3号线延伸线、轨道4号线、轨道7号线、轨道9号线、轨道15号线(中运量联络线)。
(4)城区慢行系统
完善步行和自行车微循环系统。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生活区、旅游景点以步行为主,建设、组合各类步行设施,创造连续、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5、建设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区,争创国家园林县城。
绿地系统总体结构:&一带相拥、四脉相嵌、六心润翠、多园均布&。
一带:派河绿化景观带贯穿主城肥西片区,是区域主要生态廊道。
四脉:潭冲河等四条水脉纵横分布,是重要绿化景观脉络,构筑绿地系统框架。
五心:古埂丽景公园、潭冲湖公园、紫云湖公园、新城公园、滨河公园、派河公园等六个综合公园,构建城市绿心。
多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园绿地均匀布局,完善了绿地系统体系。
6、公共服务设施提标均衡,优化空间布局,明确等级规模。
规划1个区(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产城融合区;3个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老城生活区、城北产业区和城南生活区。中小学、公共医疗、体育文化、养老等设施提标均衡布置。
7、重大基础设施城乡全域统筹,提升综合支撑能力。
电源设施:500KV1座(现状),规划220KV变电站5座,其中新增3座。
供水设施:规划十水厂、九水厂。
污水设施: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现状),规划安淮污水处理厂等3座
燃气设施:北张燃气门站。
环卫设施:新建1处生活垃圾处理场和1座大型垃圾转运站。
&&&&&&&&&&&&& 六、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发展方向西至大潜山路、东至派河、南至别山湖路,北以方兴大道为界作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重点发展地区为老城生活区、城北产业区、城南生活区和新港产业区。以重点工程为推手,各项建设达标提质,提升城区建设品质。
1、道路通达工程
推进创新大道、翡翠路、青龙路、派河大道等道路在内的改造和新建。
2、绿地美化工程
提升古埂丽景公园,改造现状潭冲河带状公园、人民西路街头公园等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环境品质,新建滨河公园、潭冲湖公园二期等,加快城区道路绿化工程建设。
3、公共服务设施增量工程
新建社区服务中心3座。规划建设学校13所,其中小学8所,中学5所。新建文化中心、传媒中心、体育中心各1处。开展肥西县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规划建设肥西县中医院新区、肥西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工程
城区规划新增110KV变电所4座;进一步完善城区给排水、燃气、供热管道设施敷设,加快老城区地下管网改造升级。
&&&&&&&&&&&& 七、肥西远景规划愿景&&&&&&&&&&
城区远景向南、向西拓展,规划以西部紫蓬山、东部巢湖为生态本底,以派河、潭冲河、光明大堰河为绿脉,以城市主干路等交通构建城市骨架,并注重组团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与景观联系,发展空间结构为:&山湖相拥、三水为脉、六区互动、城景交融&。
增强城区辐射带动力,形成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三个产业区(城北产业区、新港产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远景城市功能板块,建成宜居、宜业,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城区。
县域五大功能片区之间及内部实现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山水自然环境为本底,历史文化为底蕴,城乡和谐发展,独具肥西特色,实现美丽肥西。
《肥西县城总体规划(年)》2016年12月正式获合肥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的批准实施,为肥西县城乡发展、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明确了县城的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和城区用地布局等内容,对肥西县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产业布局、生态旅游、各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安排,着力将肥西建设成为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新城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城乡统筹发展新典范。
&&&& 一、城乡建设空间统筹发展&&&&&&&&&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城美乡,等高对接,双轴引领,五区联动。
新城:肥西城区、桃花镇、紫蓬镇、花岗镇形成的近主城连绵发展区,是合肥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
美乡:外围乡镇与山水田园共融共生,构建合肥市西南生态屏障,合肥城乡统筹新典范。
瞄准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对标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
合安发展轴:依托合安公路,是合肥都市区西南外延拓展的重要城镇发展带。
合六发展轴:依托合六公路,是合六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空间。
主城肥西片区:以肥西城区为主体,立足&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等高对接合肥中心城区建设。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依托花岗镇镇区,主动承接主城区辐射带动,重点建设产业融合集聚区,着力推进四化同步建设。
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以紫蓬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区域生态旅游中心。
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作为合肥环巢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区段,也是环巢湖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区重要的核心区域。
西北西南部外围协调片区:以山南镇、官亭镇为核心,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为动力,打造合肥&后花园&和西南部生态屏障。
&&&&&&&&&&&& 二、对标主城一体化建设&&&&&&&&&&&&&&&&&&&&&&&&&&&&&&&
城市性质: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新城区,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
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产业集聚融合发展新优势,扩大经济辐射与服务能力,加强合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西南桥头堡建设,大幅提升与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相适应的载体功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将肥西建设成为合肥都市区西南副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合肥主城区西南综合服务中心,合肥西南翼新型工业化发展核心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知名山水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
&&& 三、城市规模与发展需要相适应&&&&&&&&&&&&&&&&&&&&&&&&&
1、人口规模: 预测2020年,县域总人口规模86万人,2030年94万人。其中: 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30万人,2030年为40万人。
2、用地规模:202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3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4平方米;2030年,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1平方米。
3、城镇化水平:预测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2%,2030年为60%。
&&&&&& 四、县域规划&&&&&&&&&&&&&&&&&&&&&&&&&&&&&&&&&&&&&&&
1、完善镇村规模四级体系。
构建以国际化新城区为引领、特色集镇为支撑、美丽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新型社区)&四级。
一级城镇:城区,城镇人口规模为40万人;
二级城镇(中心镇):3个,花岗镇、桃花镇、紫蓬镇,城镇人口规模2-15万人;
三级城镇(一般镇):8个,官亭镇、三河镇、山南镇、丰乐镇、高店乡、铭传乡、严店乡、柿树岗乡,城镇人口规模为0.5-6万人;
四级:中心村(新型社区),集镇型中心村18个,村部型中心村85个。
2、分类指引镇村建设。
(1)综合型城镇:城区、花岗镇
与主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完善区(县)级公共服务功能;依托江淮运河、合安发展轴,着力建设新港片区(综合物流基地)、城北商贸物流区及产城融合示范区。
(2)工业贸易型城镇:桃花镇
对接经开区高新区,增强产业地位,承担区域工业发展的职能,提升集聚的产业培育,统筹协调空间用地布局。
(3)旅游服务城镇:紫蓬镇、三河镇、官亭镇、铭传乡、严店乡
建设区域旅游交通服务、接待服务、信息服务中心,以&旅游目的地&标准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和农林物流中心建设。
(4)农业服务型城镇:山南镇、丰乐镇、柿树岗乡、高店乡
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扩大特色农业规模效应,支撑本地城镇工业化发展,同时完善生活配套。
(5)美丽乡村
配置完善中心村(新型社区)、自然村公共服务及市政设施,整体推进村庄内部道路硬化、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等综合整治。
3、建设山、水、田、林多要素生态环境大格局。
坚持生态本底预控,落实合肥西南屏障的区域责任,将肥西建设成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环境优良,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城市。构建&两核四脉、双环四点、多廊渗透&的肥西生态格局。
4、构建绿色、高效、安全的区域交通网络。
(1)铁路系统规划。现状沪汉蓉高铁、宁西铁路、合九铁路,规划合安城际铁路、合六城际铁路、绕城货运
专线和经开区铁路货运专线。规划原肥西站改造扩建为肥西高铁站,铭传乡内预留南分站客运站。
(2)公路系统规划,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横三纵&的高速公路路网格局,新增5处高速公路出入口。
&一横&即沪陕高速。
&三纵&分别为合安高速、济祁高速和西绕城高速。
干线公路规划结合市域&1331&空间结构体系,形成南北向五条、东西向六条的公路网主骨架体系。&
(3)水运规划
重点构建&一干一支&县域内河航道系统,实现内河水运通江达海。江淮运河(规划为三级航道,预留二级航道条件),打造国家干线航道。派河提升为三级航道,预留二级航道条件,丰乐河提升为三级航道。建设派河港区、丰乐港区。
(4)航空规划
构建方兴大道、将军岭路、杨桃路-济祁高速、高山路、合铜路-西绕城高速等多条快速通道联系新桥机场。
5、建设环巢湖国家级休闲旅游核心区(巢湖西岸)。
规划形成&两心两区、三带一线&的旅游空间总体布局。
两心:即肥西旅游集散中心、三河游客接待中心。
两大旅游片区: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
三条特色旅游带:沿湖&&沿巢湖风情滨湖生态旅游带;沿山&&沿紫蓬健康养生休闲体验带;沿城&&沿
城郊美丽乡村旅游休闲带。
一线即巢湖西岸环形旅游通道。
6、搭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产业集聚平台。
产业布局划分为五大功能片区。
主城肥西片区:打造城乡统筹新载体,强化与合肥主城区&融合发展&,打造转型发展升级区。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主动承接主城区辐射带动,重点建设产业融合集聚区。
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抢抓机遇,建设国家级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紫蓬山生态旅游片区:保护开发并举,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合肥西郊花园。
西北西南部外围协调片区:保护控制,预留西北西南发展空间和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家园。
&&&&&&& 五、中心城区规划&&&&&&&&&&&&&&&&&&&&&&&&&&&&&&&&&&&&&&&&&&&&&&&&&&&
规划从交通、生态、产业、重大设施等方面与主城区对标建设、一体化发展,为合肥市构筑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愿景提供支撑。
1、优化空间结构,构筑六大功能板块。规划期内以老城区为核心,向西、向南两翼拓展,向西发展产业区,向南、东发展综合服务区。形成&绿楔嵌城、两轴、三带、多板块&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绿楔嵌城:建立西翼紫蓬山生态屏障,将紫蓬山生态绿楔引入城区,作为城区核心开敞空间。
两轴:合安路城市发展轴和蓬莱路城市发展轴。
三带:规划形成潭冲河、派河和光明大堰三条生态滨河带。多板块:规划形成老城生活板块、滨河生活板块、城南生活板块、城北产业板块、新港产业板块以及产城融合板块。
2、对接合肥西南翼产业带,构建&一核四片& 产业空间。
主城西南综合服务中心:增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共享发展。
桃花工业片区: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一体,是合肥西南翼产业发展重要区域。
新港工业片区: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为主导,是西南翼产业带发展新空间。
城北商贸物流片区:长三角地区重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依托合肥都市圈腹地,区域产业布局重要节点。
产城融合示范片区:合肥西南重要的产业延伸区,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电子信息及智能家电制造业等产业发展的承载平台。
3、严格&四线&控制,促进城区持续发展。
城区结合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划定城市蓝线、绿线、黄线和紫线。界定&四线&控制范围,提出保护和控制要求。
4、构建区域快速交通,明确城区交通廊道。
(1)高速路,西绕城高速(规划)、合安高速(现状)。
(2)主要交通廊道
规划客运通道7条,货运通道5条,保障通道间距合理、均衡,并逐步落实。
与经开区主要交通廊道:
繁华大道、方兴大道、宿松路、金寨路
与滨湖新区主要交通廊道:
繁华大道、方兴大道、深圳路
与主城西部主要交通廊道:
将军岭路、方兴大道、创新大道、集贤路、新桥大道&&&&&&&
(3)轨道交通,城区规划轨道交通线路5条,分别是轨道3号线延伸线、轨道4号线、轨道7号线、轨道9号线、轨道15号线(中运量联络线)。
(4)城区慢行系统
完善步行和自行车微循环系统。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生活区、旅游景点以步行为主,建设、组合各类步行设施,创造连续、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
5、建设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区,争创国家园林县城。
绿地系统总体结构:&一带相拥、四脉相嵌、六心润翠、多园均布&。
一带:派河绿化景观带贯穿主城肥西片区,是区域主要生态廊道。
四脉:潭冲河等四条水脉纵横分布,是重要绿化景观脉络,构筑绿地系统框架。
五心:古埂丽景公园、潭冲湖公园、紫云湖公园、新城公园、滨河公园、派河公园等六个综合公园,构建城市绿心。
多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园绿地均匀布局,完善了绿地系统体系。
6、公共服务设施提标均衡,优化空间布局,明确等级规模。
规划1个区(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产城融合区;3个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老城生活区、城北产业区和城南生活区。中小学、公共医疗、体育文化、养老等设施提标均衡布置。
7、重大基础设施城乡全域统筹,提升综合支撑能力。
电源设施:500KV1座(现状),规划220KV变电站5座,其中新增3座。
供水设施:规划十水厂、九水厂。
污水设施: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现状),规划安淮污水处理厂等3座
燃气设施:北张燃气门站。
环卫设施:新建1处生活垃圾处理场和1座大型垃圾转运站。
&&&&&&&&&&&&& 六、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发展方向西至大潜山路、东至派河、南至别山湖路,北以方兴大道为界作为近期建设用地范围。重点发展地区为老城生活区、城北产业区、城南生活区和新港产业区。以重点工程为推手,各项建设达标提质,提升城区建设品质。
1、道路通达工程
推进创新大道、翡翠路、青龙路、派河大道等道路在内的改造和新建。
2、绿地美化工程
提升古埂丽景公园,改造现状潭冲河带状公园、人民西路街头公园等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环境品质,新建滨河公园、潭冲湖公园二期等,加快城区道路绿化工程建设。
3、公共服务设施增量工程
新建社区服务中心3座。规划建设学校13所,其中小学8所,中学5所。新建文化中心、传媒中心、体育中心各1处。开展肥西县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规划建设肥西县中医院新区、肥西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4、市政公用设施提升工程
城区规划新增110KV变电所4座;进一步完善城区给排水、燃气、供热管道设施敷设,加快老城区地下管网改造升级。
&&&&&&&&&&&& 七、肥西远景规划愿景&&&&&&&&&&
城区远景向南、向西拓展,规划以西部紫蓬山、东部巢湖为生态本底,以派河、潭冲河、光明大堰河为绿脉,以城市主干路等交通构建城市骨架,并注重组团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与景观联系,发展空间结构为:&山湖相拥、三水为脉、六区互动、城景交融&。
增强城区辐射带动力,形成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三个产业区(城北产业区、新港产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远景城市功能板块,建成宜居、宜业,合肥主城西南国际化城区。
县域五大功能片区之间及内部实现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融合发展,山水自然环境为本底,历史文化为底蕴,城乡和谐发展,独具肥西特色,实现美丽肥西。
(编辑 孙汉柱)
肥西县政府微信
肥西县政府微博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肥西房产证有什么不好的吗 规划是高新区又是什么意思?
我想在合肥高新区买房,近看了一个房子还不错.但房产证是肥西的.售楼小姐跟我说虽然房产证是肥西的,但规划是高新区.请问一下:肥西的房产证有什么不好吗?规划是高新区是什么意思?以后孩子是不是必须是肥西户口?是不是必须在肥西?读高中是不是必须回肥西去读?
浏览次数:0
百度一下吧。
不知道下面这条知识能否帮助到您
很多朋友在购买房屋以后对于如何办理房产证还不是很清楚,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真的有必要提前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的情况,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自住商品房有房产证吗,自住商品房如何办理房产证,相信大家看过以后对您是有帮助的。
肥西自住商品房有房产证吗?如何办理房产证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没有房天下通行证,
ask:2,asku:1,askr:127,askz:24,askd:8,RedisW:0askR:1,askD:171 mz:nohit,askU:0,askT:0askA:173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市肥西县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