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于一瞬间。
我手写我心,便是此番道理。
由暗火而郁结,由郁结而困顿,由困顿而渴望解脱,由渴望解脱而终于爆发,这样的流露往往最是真切感人。这样的词,正是眼前的这一首《画堂春》。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明明天造地设一双人,偏要分离两处,各自销魂神伤,相思相望。他们在常人的一日里度过百年,他们在常人的十分钟里年华老去。纵使翼北莺飞,江南草长,蓬山陆沉,瀚海扬波,都只是平白变故着的世界,而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人生。万千锦绣,无非身外物外,关乎万千世人,唯独非关你我。
容若何堪,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上篇实为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诗词之化用,有稍加点染者,有原文照录者,此为文人成法,非自容若使。诗词史上,大有名句原版籍籍无闻,而一经他人化用,反为世人千古传诵的佳话----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是承袭有自;近年发掘曹雪芹的诗作,“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有所本。而眼前这首《画堂春》,骆宾王的原句不知还有几人记得,容若的词章却传遍于有井水处。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所向,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这,就是容若。
“浆向蓝桥易乞”这是裴航的一段故事:裴航在回京途中与樊夫人同舟,赠诗以致情意,樊夫人却答以一首离奇的小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见了此诗,不知何意,后来行到蓝桥驿,因口渴求水,偶遇一位名叫云英的女子,一见倾心。此时此刻,裴航念及樊夫人的小诗,恍惚之间若有所悟,便以重金向云英的母亲求聘云英。云英的母亲给裴航出了一个难题:“想娶我的女儿也可以,但你得给我找来一件叫做玉杵臼的宝贝。我这里有一些神仙灵药,非要玉杵臼才能捣得。”
裴航得言而去,终于找来了玉杵臼,又以玉杵臼捣药百日,这才得到云英母亲的应允。-----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在裴航娶得云英之后还有一个情节:裴航与云英双双仙去,非复人间平凡夫妻。
“浆向蓝桥易乞”,容若这里分明是说:像裴航那样的际遇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难事。言下之意,似在暗示自己曾经的一些因缘往事。到底是什么往事,只有词人冷暖自知。
那么,蓝桥乞浆既属易事,难事又是什么?
是为“药成碧海难奔”。这是嫦娥奔月的典故,颇为易解,而容若借用此典,以纵有不死之灵药也难上青天,暗喻纵有海枯石烂之深情也难与情人相见。这一叹息,油然又让人想起那“相逢不语”的深宫似海,咫尺天涯。
“若容相访饮牛津”仍是用典。----古老传说,大海尽处即是天河,海边曾经有人年年八月都会乘槎往返于天河与人间,从不失期。天河世界难免令人好奇,古老的传说也许会是真的?于是,那一日,槎上搭起了飞阁,阁中储满了粮食,一位海上冒险家搭上了寻奇之路,随大海漂流,远远向东而去。
也不知漂了多少天,这一日,豁然见到城郭和屋舍,举目遥望,见女人都在织布机前忙碌,却有一名男子在水滨饮牛,煞是显眼。问那男子这里是什么地方,男子回答:“你回到蜀郡一问严君平便知道了。”
严君平是当时著名的神算,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可是,难道他的名气竟然远播海外了吗?这位冒险家带着许多的疑惑,调转航向,返回来时路。一路无语。后来,他当真到了蜀郡,也当真找到了严君平,严君平道:“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掐指一算,这个“某年某月”正是这位海上冒险家到达天河的日子。那么,这位在水滨饮牛的男子不就是在天河之滨的牛郎吗?那城郭,屋舍,不就是牛郎织女这一对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恋人一年一期一会的地方吗?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望贫”,容若用典至此,明知心中恋人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亲,只得幻想终有一日宁可抛弃繁华家世,放弃世间名利,纵令贫寒到骨,也要在天河之滨相依相偎,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这样的誓言,若放在《花间集》里,或许只是文人的戏仿;若放在《纳兰词》中,却不由得令人不信。
&&&&&&&&&&&&&&&&&&&&&&&&&&&&&&&&&&&&&&&&&&&&&&&&&&&&&&&&&&&&&&&&&&&&
&选自苏缨--纳兰词点评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的位置 &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名称: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创建人:妖?儿
更新时间:
简介: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歌曲列表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每日古诗词百家号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注释  ①一生二句: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怎教。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愁苦或极度欢乐。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杜安世《诉衷情》:“梦兰憔悴,掷果凄凉,两处销魂。”此谓天作之合,却被分隔两地。两处相思,黯然销魂。  ②蓝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溪上,传说此处有仙窟,为裴航遇仙女云英处。  ③药成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宫,为月精。”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里借用此典说,纵有不死之灵药,但却难像嫦娥那样飞入月宫去。意思是纵有深情却难以相见。  ④饮牛津:指传说中的天河边。这里是借指与恋人相会的地方。  赏析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创作背景:  论者进行了猜测。这是一位“入宫女子”,并指此女子即性德表妹谢氏,谓其未入宫时,易与结为夫妻,入宫之后等于嫦娥奔月,便再难回人间,解作悼亡之作最近事实。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每日古诗词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古诗词经典作品品读,唐诗宋词精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生一世一双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