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的游戏 你们还记得吗??

孩纸们看过来,细数我们的童年游戏,你们还记得多少?
我的图书馆
孩纸们看过来,细数我们的童年游戏,你们还记得多少?
  引导语:童年玩过的游戏你还记得多少呢?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儿时玩过的游戏还历历在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那些儿时我们都曾玩过的游戏,看看有多少是你也曾玩过的。      1.小时候,我们经常会玩跳房子的游戏。人数为双,一般会分为两组,将自己的瓦片扔到特定的位置,要扔准然后跳上去再跳回来,跳回来的时候只要记得将自己的瓦片给捡起来,然后依此类推。    2.抓子。每人5个石子,抛起,背手接住。抓起,接不住的就算失败,得从头再来。在这个游戏中,永远都是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占上风。石子不好拿捏,很多人也会用小小的沙包代替。    3.滚铁环。滚铁环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那时候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    4.捞鱼。这个南方的应该比较多。我们经常会成群结伴去小溪、池塘。拿个网子去捞鱼,经常早上吃完早饭出去,傍晚回来。有时收获很多的时候我们聚餐。    5.打水仗。这个我相信是人都玩过的。我们会拿水枪互相射击,也可以用汽球做水弹,互相投掷。再不行,那就直接拿盆泼,很过瘾的。      6.斗鸡。“斗鸡”这个游戏在我们那个时候很流行。这个游戏一般都是男生玩。大家各自扳着一条腿,冲杀,腿被“斗”下来落地的那位就是输家。    7.发条青蛙。它是绿色的,身上还带花纹。只要拧紧发条,青蛙就可以在地上扑腾好一阵子,样子实在憨态可掬。那时的铁皮青蛙,虽然不能与现在的奥特曼和电子宠物比,但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丝毫不会少。随着怀旧风起,儿时只售两块钱的铁皮青蛙,如今出现在一些贩卖老玩具的摊位上。    8.打弹珠。这个游戏的玩者多为男生。在地上摁1-5个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的洞内。谁先打完五个洞,谁的弹珠就变成了老虎,然后再打着别人的弹珠,就可以把别人的弹珠吃掉(归自己所有)。    9.拍洋画。 它的玩法很简单,两个人或者很多人,每个人拿出自己的一张画片,然后每个人顺次用手去拍,如果有人把画片拍的翻了过来,那么这张画片就是属于他的了。双方2张,轮流用各自的洋片扇对方放在地上的,以翻过另一面为取胜。多张并列,双方扇时手掌稍弓,猛抽向洋片边缘,为了借助风力将所有的洋片都翻到另一面。取胜方法有正反来回,留一张、两张不翻等等。    10.翻花绳。这个多为女生玩。先打个小巧的结,环绕于双手,撑开在空中。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我们那边的人说玩这个如果玩到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打雷下雨,我觉得挺准的,哈哈。小时候好喜欢玩这个的。      11.抽陀螺。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    12.丢手绢。一个小朋友丢手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创新,请大家念儿歌,两个小朋友拿不同颜色的手绢,一起丢手绢,在以往的游戏中,都是单人单圈做,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双人双圈,三人三圈。    13.“丢沙包”曾经风靡南北,是一个经典的群体性游戏,极受男孩子欢迎,也有不怕痛的女孩子参与。先在晒坪或空地上划好一个大圆圈,将参与者按抽签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一组站在圈外,一组站在圈内。毫无疑问,圈内的人已被团团围困。圈外的人一声令下,纷纷将手上的沙包扔向圈内的人。如果击中圈内的人的脚部,被击中的人,便要淘汰出局,必须走出圆圈。直到最后一个人被击中淘汰为止,最后两组互换。    14.踢毽子。这个一般都是女生玩。踢毽子还分为单式踢毽子和花样踢毽子。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单式踢毽子。因为没那本事踢花样的。    15.扳手腕。这是一种比臂力和手腕力的运动。深受男生们的喜爱。两人隔桌相对而坐,伸出右手,肘置桌面,两手掌相对成反握式,各紧握对方大拇指根部,两臂成垂直交叉。裁判下令后再发力。      16.跳橡皮筋。这是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配合歌谣,跳出各种花式图案。貌似这个游戏一直陪我玩到初中毕业才没玩的。    17.由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母鸡,其余扮演小鸡。小鸡们一个接一个的一字连接在母鸡后面,母鸡需要挡住老鹰,不让其抓到身后的小鸡,而老鹰就要通过跑动等办法抓住母鸡身后的小鸡,或是让小鸡链断开。直到一定数量的小鸡被抓到。    18.木头人。这种“木头人”的游戏,就是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嘴里念念有词:“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然后摆个姿势就不动了,谁能坚持住到最后谁就是胜者。貌似小时候这游戏我是经常赢的。    19.纸飞机。将自己叠好的纸飞机会出去,看谁飞得最远。主要输赢其实是在于谁的纸飞机叠得最好,叠纸飞机多达十多种方法。    20.摸瞎子。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      21.过家家。每个人担当家庭的一个角色,展开虚拟的生活,包括虚拟购物、虚拟做饭等等。这是最能反映儿童时代纯洁天真特点的一个游戏了。真是不错的回忆。哎哟,小时候我也喜欢玩这个。    22.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运动性:嘟着小嘴,可锻炼脸部肌肉。可操作性:世世代代小朋友都可以玩。    23.风筝运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北京地区的放风筝活动驰名遐迩,一些边远地区也纷纷举行放风筝活动。    24.做好纸风车之后,拿着跑就行。虽然很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    25.击鼓传花。道具是鼓和花,也可以用其他道具代替。这个游戏通常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课余时间一般不玩。      26.转呼啦圈。就是那个呼啦圈一直转啊转啊转。表示我到现在还没能转几个圈。哎哟,钻地洞去。    27.划拳上台阶。两个人首先站在台阶的最下面一级,互相划拳,胜者上一级,看谁先到最上面。我小学就是这样和同学一起上楼梯的。    28.藏猫猫。在比较复杂的房间或房屋里。找人者在门外数数到100,里面的人把自己藏起来,谁先被找到谁就成为找人者。这是介于脑力对抗和体力对抗之间的一种游戏。现在想起来还挺有趣的,但是这种游戏只有小孩能玩,大人躲起来也不方便。    29.需要狭长平坦的空地。一个人从底线跳出去若干步,另一个人也同样跳出去,但是少跳一步,然后尽量踩到前者的脚,前者可以躲避。如果踩到,则后者胜;如果没踩到,前者要按原来的步数跳回来,如果顺利跳回,则胜,否则还是输。这个游戏对训练弹跳能力很好,但是鞋面很容易脏。    30.追逃(抓贼)需要较大的空地,地形复杂亦可。把人数分成两组,一组逃,一组追。逃者被抓后,同伙还可以营救。这个游戏气氛很紧张,被抓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    编后语:这些儿时游戏你都玩过吗?是否又唤起你对童年的那份美好记忆了呢?童年里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尤其是在这些游戏里,你是否和我一样想起了儿时的伙伴了呢?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男生:
  1 、玻璃弹子儿。也叫琉璃球,地上挖坑,拇指弹射,一个子儿弹另一个子儿,打到坑里为止。
  2、滚铁环。铁丝窝一个勾,推着铁环往前跑。
  3、跳马。一群人排队,前边一个倒霉孩子弯腰站着,后边一群人,依次冲过来,摁着脑袋就跳过去,难度从蹲着到半蹲,到90度弯腰,到低头几个阶段,依次提升哈 。
  4、叨鸡(斗鸡?)搬起一条腿,拉着裤脚,单腿蹦着就怼上去了 ,一般两人对怼,也有群体PK混战的 。男生一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5 、摔片儿(砸面包),长方形纸叠来折去,最终变成有着四个角的面包,然后两人对摔面包,看谁能把对方的摔反过来。
  后来摔贴画也是这样,粗糙的厚纸上,印着各种人物花花绿绿,拿剪刀剪了,然后两小孩,或一群小孩儿,撅着屁股,爬地上,对摔,或者,一摞用手掌震,摔翻过来,或者震翻过来的都收归个人囊中..
  6、打水漂:捡小石子,贴着水面打过去,点起一串水圈圈,谁的圈多,谁的远,胜出。
  女生:
  1、跳皮筋。两人撑着皮筋或三人多人撑着皮筋,好几种玩法,玩的时候需要唱歌谣:1234567,马兰开花21,256,257,28、29、31
  ....;或者: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或者:董存瑞十六岁,参加革命游击队...
  2、冲关:分两组,每组若干人,拉起手,拉紧紧的,一替一边喊:天上扑腾腾,地上纺麻线,麻线纺不着,叫你憋娃儿挑过来,挑谁?,于是大叫:某某某 ,某某某就开始冲向对方阵营,如果冲过了,就可以胜利挑走对方一名人员,冲不过去,就只好留下来成为对方人员了...
  3、跳房子:地上画上方格格,画上叉子等 标志,然后一人用脚夹着沙包开始顺着格子跳,中途玩坏了,就该别人玩了
  4、砸沙包:玩前划正反手分班儿,伸手背的一班儿,伸手心的另一班, 4个人,5个人都能玩,偶人数的分班玩后,谁先被砸,还得多道剪刀石头布程序,奇人数的,人少的那班先砸。拉开距离,一头一个人,被砸的那班人马站在中间,砸人的做出种种虚实花样的姿势,砸过去,被砸到的人就得下去,如果接到沙包得一分,将来万一自己人被砸下去,还可以凭分救人,直到全部被砸下去后再换班。
  5、跑马:跳绳的一种,一根长绳子,可以正跳,反跳,一群人轮流跳过去,被绳子打到的人就要替换抡绳子的。
  6、跳绳:个体玩法就不赘述了,可以自己玩,可以带别人玩,群体普通玩法,是两个人抡绳子,剩下的人依次跳上去,大家边唱边做动作。“小朋友,掐掐腰,小朋友,摸摸地,小朋友,转一圈,小朋友,下去吧..;一个人带另一个人的玩法唱的是:谁坐我三轮车,我坐你的三轮车,多少钱?三毛钱?给你一毛行不行,上来吧,于是就跳上去,跟着跳...
  7、踢毽子:拔公鸡尾巴毛,跟铜钱一起做成剪子,后来铜钱少了,就换成铁片做毽子。铜钱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咸丰通宝,乾隆通宝之类的,现在想想,真奢侈,文物都直接踢了。
  男女同玩:
  木头人:追逐游戏,被追的人快被抓到时说:木头人,双方都要静止保持姿势,喊解冻,再追,被抓到互换角色
  叮叮梆梆锤:两个人拿脚玩的剪刀石头布,三种姿势,两腿并拢,两腿张开,两腿一前一后。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现在跳猴皮筋儿,不知道别人会不看着很古怪,很想再跳跳,其实蛮锻炼身体的,皮筋都不知道去哪买了吧...
  沙包六面或者镂空的,赶明做一个,重新运动
  看看我空间的这篇文章,70年的南方的农村孩子是否特别有同感?http://user.//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
  说几个南方特有的:  1.木头公仔:小竹杆锯成一段段,用线穿成一个小人。手里拿刀枪,脚踩纽扣,两人都放 课桌缝缝就可以战斗了。  2.斗鼻涕螺(蜗牛):到墙根找个头大的蜗牛,然后用蜗牛壳的尖尖对顶。  3.占领司令部:在地上各划一个圈圈当司令部,用小刀插地划线前进,每次前进以一掌以内。直到把敌人的线和圈全歼灭。  4.斗荔枝核:把荔枝核泡煤油里,用单车轮钢线串着互相敲打,看谁的先爆。  5,比贴墙:把硬币/瓶盖或别的东西丢的墙根,谁离墙边近谁就收走别人的。  。。。。还有好多
  6.臭屁虫船:一种龙眼树特有的昆虫,用粉笔肖成小船,把臭屁虫的腿钉在船上,当它想飞的时候就会带动小船飞快的前进,
  7.火柴枪,火药枪:子弹壳+单车链+铁线+橡筋 制成。放上单车钢珠可以打穿木板。
  全都玩过。  [发自Android客户端-贝客悦读]
  回复第6楼(作者:@jbjb2b2b 于
12:03)  7.火柴枪,火药枪:子弹壳+单车链+铁线+橡筋 制成。放上单车钢珠可以打穿木板。
  ==========我做的手枪是我同学最先进的..但我打的是截成小段的8号线·牛B了好几年  
  都玩过,哈哈。
  大部分都玩过
  玩的最多的还是打沙包,课间,放学,假期,随时随地,真是一呼百应,现在到哪找这种简单又快乐的运动了!
  全都玩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