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历任省长省长王君老婆

历任山西省省长
我的图书馆
历任山西省省长
  &(按任职先后排列,共19人)
  &程子华、赖若愚、裴丽生、王世英、卫 恒、王 谦、刘格平、谢振华、王 谦、罗贵波、王森浩、胡富国、孙文盛、刘振华、张宝顺、于幼军、孟学农、王 君、李小鹏
程子华(任期)
& & & 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在中共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1991年逝世。
  程子华(1905~1991),原名程世杰。1905年6月20日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一户苏姓贫民家庭。幼时父母把他过继给姨母作养子,故改姓程。7岁始读私塾。1917年就读于运城第三贫民高小,17岁时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习。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成为学生会的领袖,多次参加并领导了反对军阀统治、反对教师压迫学生和抵制美货、抵制日货的爱国学生运动。
  1925年加入进步组织“青年学社”。1926年6月,经共产党员纪秀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受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校武汉第一分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上海积极参加了声讨蒋介石反革命罪行的****游行。接着,参加了讨伐叛军夏斗寅的战斗,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大革命失败后,与国民师范时的同学贾绍谊(黄埔军校四期生、中共党员)去上海寻找党组织。经徐向前介绍,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之后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随部编入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在海陆丰地区坚持斗争。1929年9月在河南岳维峻部做兵运工作。12月14日夜,发动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两个连起义(史称大冶兵暴),率起义部队与前来接应的红军五纵队会师,合编为红五纵队第二支队,任支队长。1931年4月,受命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红35军307团团长,独立三师师长、红五军45师师长、41师师长兼政委、14师师长、粤赣军区代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月在第二次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1934年6月,受命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1934年11月,担任红25军军长,率部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初,在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到达鄂陕边界,开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1935年7月,接替牺牲的红25军政委吴焕先,代理鄂豫陕省委书记、红25军政治委员。1935年9月中旬,红25军在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他任军团政委。粉碎了国民党东北军、晋军对陕甘革命根据发动的围剿,巩固扩大了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初,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杨尚昆的接见。之后,红15军团和红一军团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战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以后,受命到山西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任党团书记兼人民武装部长、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
  1939年1月,被调到冀中军区工作,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后兼任冀中区党委书记,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和吕正操领导了军队整训工作,创建了16个主力团,通过整训,使这支年轻的八路军队伍迅速地成长和壮大起来,成为以后保卫冀中人民,打击日本侵略军,坚持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和转战各地的骨干力量。并领导冀中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多次大“扫荡”,巩固了冀中根据地。在领导冀中抗战的实践中,总结探索出了地道战这种平原抗战的重要作战形式,撰写了《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1943年8月,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后代理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和政委。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冀察热辽中央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创建冀察热辽解放区,领导军民进行土地改革,发展壮大军区部队。1947年指挥所部发起夏、秋、冬季攻势。1948年率部参加辽沈战役,指挥4纵、11纵和3个独立师参加著名的塔山阻击战,胜利地保证了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的作战。1948年10月任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11月初,奉命率领先遣人关,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任北平警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9年4月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率部南下,解放了安阳、新乡、襄阳、沙市、宜昌等城市,进抵湖南常德地区,与四野主力部队配合构成对长沙东、西箝击态势,迫使国民党长沙绥蜻公署主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等,于1949年8月4日率所部7万余人起义,长沙和平解放。后又率部参加了衡阳、宝庆战役,配合兄弟部队解放了湖南全境。
  1949年末,任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950年10月调任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领导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创建。1956年任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1958年任商业部长、党组书记。1960年任国家建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1年任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64年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兼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文革”期间,受林彪、“四人帮”迫害,被错误地长期关押。在狱中,他以坚强的毅力,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在双手严重残疾、生活难以自理、没有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写出长达万言的《关于西南三线建设的情况总结》,这份珍贵的史料,受到周恩来同志的高度评价。1975年后到中央党校读书班学习,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写出了《我对资本论第2卷关于再生产理论的认识》。1978年2月任民政部部长,同年5月任民政部党组书记。组织领导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全国县、乡选举。是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和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在党的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
  1991年3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赖若愚(任期)
  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总工会主席。
  赖若愚(1910~1958),原名来秉敬,1910年1月生于山西五台县高洪口唐家庄一个商人家庭。
  早年在家乡的五台山川至中学上学,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工学院。就读期间,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9年10月在北大工学院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暑假被派往上海中央训练班接受组织暴动训练。回京后,任北京军委书记,并参加了行动委员会。1930年11月被捕入狱,虽经敌人严刑拷打,却从未露党的机密。1932年8月出狱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特委组织部长。1933年春回到五台县家中,后因太原党组织遭到破坏,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4年底正式恢复组织关系。1935年被派往张家口工作。1936年4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干事。10月开始做人民武装工作,长期从事地下斗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2月任中共山西晋城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3月调任晋冀豫区委党校副校长,后任校长。8月,任晋冀豫区晋中地委书记。1943年3月任太行区党委组织部长。1947年11月任太行区党委书记。1948年10月任中共太原市委书记。1949年9月任山西省委副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同时兼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1952年调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在1953年5月召开的第七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主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57年在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1958年5月20日因病在北京去世。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在5月26日到8月5日召开的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与全总的其他领导人一起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定为“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1979年6月,全国总工会做出《关于赖若愚同志问题的复查结论》,否定了原结论,使他恢复了名誉。
裴丽生(任期)
  曾任太原市市长,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山西省省长、省政协主席,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主持工作)。
  裴丽生(1906~2000),原名毓华,1906年10月31日生于山西垣曲县谭家乡峪子村。7岁入本村私塾,13岁入县城第一高小,18岁考进太原进山中学。在校期间读了许多新书,受新思潮的影响,渴望进步。
  1927年2月,在北伐高潮中加入国民党,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太原的中共组织大部遭到破坏,他的组织关系中断。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1932年12月参加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受社联党组委派,负责燕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工作。1933年4月,北平社联党组重新接纳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北平和平门里的中华中学当公民课教员,利用讲堂宣传马克思主义。教学之余,出资编印了两期社联刊物《社会科学》,还翻译了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34年1月,经张友渔介绍,到北平的《世界日报》任国际版编辑。不久,《世界日报》受国民党胁迫改变了政治倾向,他离开了报社。5月,由于党组织受到破坏,他的党组织关系又中断了。后经张友渔介绍,到天津《中国新报》当副刊编辑。不久,因利用副刊宣传抗日,被辞退。10月,回到北平,与关梦觉、王心清一起编印秘密刊物《在马列主义的旗帜下》,介绍国内时事、世界知识和马列主义理论,向读者提供苏区消息,还刊登了斯大林的《论列宁主义基础》。1935年2月,由于活动引起敌人注意,转入隐蔽工作。同年5月,因原在山西参与主办革命刊物《垣民之友》而被闫锡山派人追捕,他被迫离开北平。
  1935年5月30日从北平到达运城。在韩玉琦、王祯二人主办的暑期训练班当历史、地理教员。训练班结束后,裴丽生任菁华中学语文教员,经常向学生介绍左翼书刊,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他还办了《学生周刊》,宣传新思潮,对学生进行革命启蒙教育。1935年12月9日,参与组织运城学生响应北平、太原学生的号召,走上街头,示 威游行,再次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被迫在张吉辰的安排下,到闻喜县暂避。1936年11月,担任山西牺盟总会十三名委员之一(薄一波为核心成员),任牺盟总会宣传部副部长、部长,主编《牺盟救国周刊》,还组织了抗日戏剧宣传运动,把太原市戏剧曲艺界都组织起来唱抗日戏,说抗日书。还派出宣传队到绥远劳军,到晋东南农村演出。因劳累过度,得了肺病,1937年9月后到临汾疗养。
  1937年11月被派往牺盟洪赵中心区工作,任中心区党组宣传部长。1938年2月以后,担任中共晋西特委六专署河东办事处主任,兼任牺盟会河东办事处主任。1940年1月担任沁源路西(白晋路以西)办事处主任,领导群众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维持的斗争,并为保证八路军的粮食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期间,还担任太岳中学的首任校长。1941年后,原有的第三专署从太行移到太岳,取代了路西办事处,薄一波任专员,他任副专员。9个月后,三专署改为太岳行署,牛佩琮为主任,他为副主任。1941年7月,任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署副主任。1941年年底,与太岳军区参谋长毕占云一起护送刘少奇到延安。
  抗战胜利后,1947年,作为太岳行署副主任,参加了解放运城的战役,在1948年解放临汾的战役中,担任临汾前线后勤司令员。1948年5月被任命为太行行署主任,但尚未赴任,即被徐向前调往晋中前线,任晋中战役后勤司令员。此后又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任联勤司令员。
  1949年3月,解放太原的战斗尚未结束,华北人民政府将山西省的晋中行署与太原市合并,成立太原市人民政府,他任市长,同时还担任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太原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委员。1949年7月,还担任太原市军管会特别法庭庭长兼审判长。1949年8月,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军区同时成立,他被任命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兼省委常委。1950年3月,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他为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1950年9月山西省委书记兼省人民政府主席程子华奉调晋京,他曾代理省人民政府主席。1952年4月山西省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他为省人民政府主席兼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同时他还当选为山西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从1953年3月起,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2月,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他为山西省省长。1956年4月,奉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秘书长,1960年升任副院长。苏联专家撤走以后,一直分工负责“两弹”研制暨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工作,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77年11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主持中国科协的工作,以后又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国家科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1983年,77岁的裴丽生在多次请求后被批准离休。1983年,裴丽生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政协科技组组长。在1986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协荣誉委员。1990年7月,担任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1992年12月辞去会长职务,留任老区促进会顾问及中国老区专著编委会主任。
  是中国共产党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0年3月18日19时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王世英(任期)
  中共早期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曾任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代理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兼山西省省长,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王世英(1905~1968),字子杰,曾用名王志杰。1905年11月12日生于山西省洪洞县辛村乡杜戌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4月考入太原国立国民师范学校,1924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校方开除,后入开封冯玉祥的国民第二军当兵。
  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赴广州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战役。1926年11月毕业后,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分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一团党代表办公室主任,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被党组织派到河南国民党十九军从事兵运工作,任营政治指导员。同年冬当选为中共皖北特委、亳州分委委员。1928年春参加皖北农民暴动,失败后转至北京。此后,在阎锡山部任卫生团政治处任主任、副营长等职,从事秘密兵运活动。1931年10月去上海,被中共中央派到南京,以特派员身份开展秘密工作,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内部发展党员,并获得大量重要情报。1933年2月调回上海,任中共上海中央执行局军委委员,负责情报部。1934年后,任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军委代理书记,主持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军事、情报和联络工作,在白色恐怖条件下坚持了秘密斗争,建立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内线关系。1935年7月遭到敌人破坏后,将在上海的领导机关人员转移至天津,以后合并入中共顺直省委机关,为中共保存了一批重要干部。1936年2月去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工作。4月到天津成立华北联络局(即中共北方局情报部),任局长,专做军事统战工作。曾同杨虎城秘密谈判、具体协商,达成红军同十七路军共同抗日的协议,派中共党员到二十九军宣传抗日救国,广泛结交国民党内上层爱国人士,扩大中共的影响,并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
  抗日战争时期,曾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10月任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负责同阎锡山的第二战区进行抗日统战工作。其间,与陈雷、南汉宸、谢祥荫等联名写劝谏信交与张闻天,反对毛泽东与蓝苹(江青)结婚。1942年初调到延安军委总部工作,仍兼指导驻山西办事处工作。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并出席大会。
  解放战争初期,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敌军工作部部长兼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1945年12月,陪同毛泽东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出席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徐州第13执行小组工作。1947年,调晋冀鲁豫军区任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1948年,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部长。1949年,调任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兼参谋长。领导华北地区敌军工作取得明显成绩,是中共党和军队军运和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山西省委常务委员兼统战部部长及政治委员会主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兼山西省省长等职,参与领导山西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因身体积劳成疾,经邓小平提议,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调任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1962年,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在任期间,深入调查研究,敢于坚持原则。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江青、康生的诬陷迫害。1968年3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3岁。
  197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追悼大会,为他平 反昭雪,恢复名誉。
卫 恒(任期)
  曾任山西省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山西省政协主席。
  卫恒(1915~1967),原名魏来玉,1915年5月10日生于山西陵川县附城镇沙泊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因难以糊口,靠打短工维持全家生计的生父王长居将他送给附城村的一个魏姓亲戚,当了养子,并改姓魏。1923年入附城小学读书。1932年陵川第二高小毕业,同年进陵川县第一高小附设简易师范学校读书。简易师范毕业后,1935年秋至1937年冬在本县马庄、双泉村任小学教师。此间,他阅读了梁启超的《意大利三杰传》和其他进步书刊,受到维新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1938年1月,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工作,任陵川县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十四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改名卫恒。不久,被组织介绍到牺盟会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6月至12月初,任山西二战区行营游击队政工员和五专署保安二支队宣传科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至1939年3月进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豫区委党校学习。1939年4月任晋东南农民救国总会干事。7月后到太岳区农救总会工作。1940年5月任太岳区农救总会主席。1941年5月被选为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同年9月至1942年10月任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农救总会第一分会主席。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太岳区党委农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太岳区农民救国总会主席(至1945年8月)。1943年9月被指定为七大代表。同月赴延安,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一支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曾在七大小组会上介绍太岳区群众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同年4月至8月被选为太岳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副主席。七大闭幕后回到太岳区工作。
  1945年8月起,任中共太岳区委委员、党委秘书长(至1947年12月)。1945年9月起,任太岳区各界救国联合总会主席。1948年1月至1949年3月,任中共太岳第四地委(1948年7月后改为第三地委)书记兼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至1948年7月)。1949年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区委宣传部部长。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任中共翼城临时地委书记、临时军分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任中共运城地委书记兼地委党校校长,运城军分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1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同年12月至1954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2年1月至195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1952年4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同年9月至1955年4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1955年1月至1956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省委第二副书记、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5年6月起)。1956年4月至1958年12月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1956年5月起)。1956年5月至1965年12月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党组书记。1956年8月至196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1958年12月至1965年12月,任山西省省长。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65年10月至1966年5月兼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1965年11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1965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兼任山西省政协主席。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便被揪斗,1967年1月5日,被“造反派”关押。30日,被迫害致死。
  1979年1月,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决定,为卫恒平 反昭雪,恢复名誉;1985年6月,中共山西省委再次作出为卫恒彻底平 反的决定,决定指出:“卫恒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优秀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团结、带领群众,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全国解放后,他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我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付出大量的心血,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淫威,他坚贞不屈,正气凛然”。
  是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八大代表。
  发表有《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文章。
  著名作家赵树理曾书赠卫恒《咏松》五言诗一首:
  峻岭苍松古,朝朝映赤霞。
  风凄偏见劲,日暖不炫华。
  出众还依众,生哪便乐哪。
  涛鸣浑似海,晓夜彻开涯。&
王 谦(任期)
  & 曾任山西省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山西省政协主席,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四川省重庆市委第一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王谦(1917~2007),男,汉族,1917年2月生,山西平定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
  1936年至1945年,任山西省平定县牺盟会常委,晋冀豫游击纵队第五支队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三营教导员,中共平定(东)县委书记,中共榆社县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组织部部长。
  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长治市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太行区委组织部部长。
  1949年至1954年任中共山西省长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华北、西北处处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1956年3月至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1956年8月至196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1960年11月至1966年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山西省省长。
  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
  1970年至1973年,任山西省阳曲县革委会副主任、代主任,山西省革委会常委、省革委会计委主任、省革委会业务组组长。1973年5月至1975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5月至1980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山西省革委会主任。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兼任山西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曾任山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9月至1985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重庆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4月增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7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格平(任期)
  新中国民族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民委党组书记,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区党委代理第一书记,山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刘格平(1904~1992),曾用名刘子敏、刘襄侬,1904年3月11日生于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大堤东村的一个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读书。1918年9月加入江苏督军直系军阀李纯的部队,后在南京入随营军事学校学习。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1922年在天津由共产党员张隐韬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毅然背叛封建地主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3年初,受中共党团组织派遣,回到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发展刘子芳、王俊峰和刘景良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了津南地区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堤东团支部,并领导建立了北小庄团支部、王帽圈团支部、韩石桥团小组等团组织,点燃了津南地区的革命火种。1925年春,被中共党组织派到河南国民二军开展兵运工作,参加了北伐战争。同年秋,和地下党领导人张隐韬组建了津南农民自卫军,向全国发表了武装起义宣言,做了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北方第一次武装起义的尝试。同年冬,又到天津组建了工人起义军,任总指挥。后被国民军击溃而失败,张隐韬壮烈牺牲,他化装脱险后来到天津。1926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顺直省委军事委员会和津南特派员身份回到津南地区开展创建党组织工作。先后建立了沧县省立第二中学、泊头省立第九师范、堤东区、庆云、沧县、南皮、盐山杨马莲等县、区、学校一大批中共党的组织。中共津南特委成立后,任特委书记,领导津南、鲁北广大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八一”南昌起义后,遵照中共顺直省委的决定,领导了“改造绿林武装”的工作,创建了一支由300多人组成的“津南革命军”。1928年春又组织庆云、盐山一带农民建立了“津南革命第一支队”,发动了庆云大暴动,攻占了县城,缴了民团和警察局的枪。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又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后因告密被捕。入狱后经中共党组织多方营救,于1931年重获自由。出狱后不久,受派去山西、陕西开展十七路军的军运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在西安团结回族中有声望的代表人物,组建“回族抗日救国会”,发动广大学生和各界进步力量,开展“驱戴(季陶)运动”,抵制国民党“先安内,后攘外”和不许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的反动政策,赶走了教育部长戴季陶,宣传了中共的抗日救国主张。1932年回到沧州,领导津浦线中共地下党的工作。1934年4月领导了马颊河工人大暴动。1934年4月20日在庆云县阎家务村召开群众大会时,不幸受伤被俘,先后被关进庆云监狱、沧县监狱、北平国民党宪兵三团、北平军人反省院草岗子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被判无期徒刑。在北平陆军监狱服刑期间,和狱中的中共党员成立了监狱临时党支部,继续开展斗争。后被转押到草岚子胡同北平军人反省分院服刑,担任狱中党支部书记。1944年刑满出狱。出狱后,被任命为中共天津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领导了天津抗日爱国运动和中共党的建设工作。后又去山东开展民族工作,成立了山东回民协会,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支援前线。
  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12月至1949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民运部副部长。1947年10月起任中共渤海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8年1月起兼任中共渤海区党委城市工作部部长,2月起任中共渤海区党委副书记兼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1949年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1949年9月,作为少数民族首席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至1954年11月),曾带领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西北、西南等各少数民族地区慰问。1951年12月至1958年4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1954年11月起兼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1957年6月,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筹委会主任。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当选为自治区主席、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代理第一书记。为自治区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4月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0年5月,作为“以刘格平为首的地方民族主义反党集团”首犯受到错误批判,12名厅局级以上干部受到株连,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受到打击,上千人被整死。后经调查,中央对此案作出的结论是:“历史上罕见的政治陷害案。”平 反后,1960年9月进入中央高级党校自修。1965年,被任命为山西省副省长。1967年3月至1971年4月,任山西省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山西省军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副政委。
  “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到唐山陶瓷三厂劳动六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经过审查,给刘格平作了结论:“没有任何政治问题”。后任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主任、中国巴基斯坦友好协会会长等职。
  是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3月11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
谢振华(任期)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少将),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昆明军区政委,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谢振华,原名谢振伴,1916年9月生于江西崇义县上堡乡甲子村一个贫苦农家。10岁时替地主放牛。1929年初夏,任农民暴动队长的父亲谢世骙组织崇义县农民暴动,13岁的他既成为一名暴动队员。后暴动失败,谢世骙和暴动队政委郭树声等惨遭保安团杀害。他继承父志,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0年4月参加麟潭游击队。同年6月加入共青团。10月参加河西特委工农干部青年班学习。毕业后任少共崇义县委少先队长。1931年夏秋参加主力红军,曾在红三军团政工干部训练队学习,后任军政治部青年部青年干事兼青年训练队队长。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红三军团新兵营教导员。1933年被选送到中央党校红军干部政治班(二个月后改为红军大学)第二队学习。1934年4月毕业后,任红三军团5师14团政委,参加指挥了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高虎□血战。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任红三军团12团2营教导员,2月任红三军团部保卫局执行科长,9月任陕甘支队保卫局2科科长,10月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2科科长。1936年任红军大学2队政委,1937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2队学习。1937年8月毕业,任山西战地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部政工科长。
  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政委。1938年2月,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39年回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6月毕业后,被派往苏北,任八路军第5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新四军3师(由八路军5纵改编)组织部长兼敌工部长。10月任阜宁大队大队长兼政委。1941年任新24团团长。1942年任团长兼政委。1945年3月在新四军军部高级班学习。1945年8月任苏北淮海军分区副政委。9月任政委。
  1946年8月任华东第六军分区兼华东新10旅政委。1947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12纵队副政委兼35旅政委。1948年3月任苏北兵团12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任三野30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数次重要战斗,立下卓著战功。1949年4月任芜湖市军管会主任。5月率部参加解放上海的战役,急行军400里,在浦东全歼敌51军,血战高桥夺取了吴□南口。
  1949年底任华东军政大学第1总队政委。1951年1月任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兼党委书记。1952年在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志愿军21军军长,1957年7月奉命赴朝。1958年8月回国,任21军军长,69军军长。1967年4月任山西支“左”领导小组组长,省革委会副主任。1968年任中共山西省核心小组副组长,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军区司令员。1971年4月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司令员。1975年5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12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至1985年8月30日,任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军区党委书记。1985年12月至1986年6月2日,协助成都军区做好原昆明军区精简整编工作。
  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获一级红星勋章。
王 谦(任期)
  & 曾任山西省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山西省政协主席,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四川省重庆市委第一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王谦(1917~2007),男,汉族,1917年2月生,山西平定人,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
  1936年至1945年,任山西省平定县牺盟会常委,晋冀豫游击纵队第五支队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十四团三营教导员,中共平定(东)县委书记,中共榆社县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组织部部长。
  1945年至1949年任中共太行区第四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共长治市委书记,中共太行区第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太行区委组织部部长。
  1949年至1954年任中共山西省长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54年12月至1956年7月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华北、西北处处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秘书长。1956年3月至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1956年8月至196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1960年11月至1966年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1965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山西省省长。
  1966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
  1970年至1973年,任山西省阳曲县革委会副主任、代主任,山西省革委会常委、省革委会计委主任、省革委会业务组组长。1973年5月至1975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5月至1980年10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山西省革委会主任。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兼任山西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主席,曾任山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81年9月至1985年,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兼重庆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4月增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十届、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中共十三大分别增选、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7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罗贵波(任期)
  曾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国驻越南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山西省省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递补)。
  罗贵波(1907~1995),曾用名李文华、罗心夷,1907年7月14日生于江西省南康县潭口镇。青少年时期受革命思想影响。1925年7月从赣州省立师范学校肄业后,担任潭口镇小学教员并从事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春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参加组织领导潭口镇农民举行武装暴动,任中共潭口区委委员。6月至7月任中共江西大余县工委书记。同年秋至1929年8月,任中共江西安远县委书记。其间,1929年1月至7月任江西安远游击大队大队长。同年8月至1930年3月,任中共江西赣县临时县委书记兼赣县游击队队长、政治委员。1930年4月至11月,任中共赣县县委书记。5月至7月任赣南红军第二十八纵队政治委员。7月至10月任红二十二军副军长、第三纵队政治委员。1930年11月至1931年春,任红三十五军政治委员、中共赣南行委委员。1931年4月至9月任红三十五军政治部主任。1931年9月至10月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率部在赣南开展游击战争,参加红军第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建立、巩固和发展赣南革命根据地。1932年夏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上级干部队学习,后任红军学校政治总教官。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炮兵团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政治处主任,同年冬起任步兵学校训练处副处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历任中央红军干部团第三营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指挥科政治委员,红军干部队队长兼政治委员。率部担负中央领导机关及遵义会议的警卫任务,率先遣队完成抢渡金沙江渡口和抢占江对岸敌军江防阵地的任务,并参加攻占通安洲的战斗。到达陕北后,1936年11月至1937年1月,任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又称中央红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1月任中国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9月,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西北特派员。10月,任中共晋西北工委委员。同年11月至1938年1月,任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委员。1938年1月至1940年2月,任中共晋西北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军事部部长、民运部部长(至1939年春)。1938年5月至12月,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2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1939年12月后,任晋西北新军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40年2月至1942年12月,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晋西北新军总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共晋西区委委员、统战部长(至1942年8月)。1940年“百团大战”中任晋绥边区南线指挥。1942年8月至1945年8月,任晋绥分局委员、晋绥边区第八地委书记(1942年11月起)。1942年12月至1945年9月兼任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1944年12月起任司令员。参加领导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山西新军,领导所在分区军民坚持对敌斗争,挫败日军多次进攻。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任晋绥代表团副主任,并任七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任晋绥分局委员、中共吕梁区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书记(1945年9月起)。1945年9月至1946年3月,任晋绥军区吕梁军区副政治委员。1946年4月至11月,1947年3月至1948年8月,任吕梁军区政治委员、党委委员。1946年11月起,任晋绥军区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任晋中区党委书记、晋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至1949年8月)。1948年10月至1949年8月,任太原警备司令部司令员、中共太原市委常务委员(1948年12月起)。1949年6月至9月,任第一野战军第七军政治委员、中共第七军委员会常务委员。7月至9月任中共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委员会委员。率部参加汾孝战役、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至1950年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任中央军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1950年1月赴越南,任中共中央驻越共中央联络代表,中国驻越南民主共和国政治顾问团团长、总顾问。1953年被越共中央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授予“胡志明金质勋章”。1954年9月至1957年8月,任中国驻越南首任特命全权大使,1956年10月起,任中国驻越南使馆党委书记。1957年10月至1970年10月,任外交部副部长。1958年6月至1970年7月,任外交部党组委员、党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12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二书记、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至1979年12月)。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山西省省长。
  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第八、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一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四大特邀代表。
  1995年11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王森浩(任期)
& & & &曾任山西省省长,煤炭工业部部长,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
  王森浩,男,1933生,浙江慈溪人。195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矿业学院采矿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56-1957年,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进修。
  1957-1970年,在山西大同矿务局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局调度室副主任、局办公室副主任、矿总工程师。
  1970-1982年,在山西潞安矿务局工作,历任王庄、石圪节矿党委书记、矿长,副局长。
  1982-1983年,任煤炭工业部总工程师。
  1983-1992年任山西省省长、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
  1992年8月起,任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3年3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被任命为煤炭工业部部长。
  1998年3月当选为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是中共第十二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王森浩熟悉采矿工程技术,具有丰富的煤炭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和社会综合管理经验。1997年10月,在世界采矿大会上被授予代表对世界采矿工业有杰出贡献的克鲁宾斯基奖章。
  主要著作有《矿井煤尘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山西改革与建设十年回顾》等。
胡富国(任期)
  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山西省政协主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胡富国,男,汉族,1937年10月出生,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下霍村人,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8年8月在潞安矿务局煤矿学校采煤专业学习。
  1960年10月在辽宁煤矿师范学院数学系师训班学习。
  1961年9月在阜新矿业学院采煤系煤层地下开采专业学习。
  1964年9月任大同矿务局永定庄矿6号井技术员、207盘区采煤队党支部书记、采煤1区党总支部书记(1964年10月~1965年10月为社教工作队队员)。
  1973年10月任大同矿务局煤峪口矿革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
  1975年3月任山西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1980年3月兼任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矿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兼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
  1982年3月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
  1988年5月任能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0年1月兼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2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1993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1993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1994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
  1995年2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1999年6月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正部长级)。
  2005年5月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
  是中共十三大代表,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在山西工作期间,政绩突出,受到山西人民的广泛赞誉。他的为政清廉,更是家喻户晓。1990年春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了一篇新华社特写《副部长夫人烧锅炉》,报道了时任能源部副部长的胡富国,妻子(常根秀)却在能源部家属院负责给澡堂烧锅炉的事。李鹏总理当天晚上打电话给胡富国:“老胡啊,我今天看了报纸才知道你的夫人还在烧锅炉。”胡富国回答说:“谢谢总理关心,我是个农民的孩子,共产党已经对我够好的了,不能所有的官都让我一家人当了。”感人至深。
孙文盛(任期)
  曾任山西省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增选),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递补),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孙文盛,男,汉族,1942年2月出生,山东威海羊亭镇南郊村人。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工程师。
  1963年8月毕业于山东冶金学院(现为青岛理工大学)冶金系,同年11月于湖南株洲冶炼厂参加工作,历任该厂技术员,副工长,厂调度室副主任,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委员,厂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1981年12月任株洲冶炼厂副厂长。
  1983年5月任中共株洲市委书记。
  1984年8月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1985年7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89年1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兼省委组织部部长。
  1991年10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1993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1994年3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1999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9年12月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
  2003年10月任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国土资源部部长。
  2006年9月兼任国家土地总督察。
  2007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免去孙文盛的国土资源部部长职务;同年6月被免去国家土地总督察职务。
  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增选),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十四届六中全会递补),第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六届中央纪委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刘振华(任期)
  曾任山西省省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刘振华,男,汉族,1940年5月生,山东省莱芜市人,大学学历(东北工学院机械系真空技术设备专业),工程师、兼职律师。1966年9月参加工作,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先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材料试验机研究所技术员;辽宁抚顺铝厂109车间技术员、副工段长、党总支副书记。
  1977年后任中共辽宁抚顺铝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1982年任中共辽宁抚顺铝厂党委副书记。
  1983年任中共辽宁省抚顺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
  1984年任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
  1986年任中共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
  1993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1995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
  1996年兼任山西行政学院院长。
  1999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山西行政学院院长。
  2000年1月任山西省省长。
  2003年1月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2004年1月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
  2005年2月,被任命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张宝顺(任期)
  曾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全国青联主席,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张宝顺,男,1950年2月生,河北秦皇岛人。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理论系函授学习。1992年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68年,在秦皇岛港务管理局参加工作,曾任局团委书记。
  1975年,任秦皇岛港务管理局党委副书记。
  1979年后,任共青团中央青工部干事,副处长,副部长。
  1982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
  1991年,兼任全国青联主席。
  1993年4月至1998年3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
  2001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
  2001年10月,在中共山西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副书记。
  2004年1月,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山西省省长。
  2004年2月,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2005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同年7月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
  2006年1月,在山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10月,在中共山西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2008年1月22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人大常委员会主任。
  在中共十四大上当选为中纪委委员,是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幼军(任期)
  曾任深圳市市长,山西省省长,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三中全会被撤销)。
  于幼军,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江苏省丰县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历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期间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大学本科函授学习)。
  1986年8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6年11月,任中共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
  1990年3月,任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2年11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1993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1994年8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1993年3月至1995年8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
  2000年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00年6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年5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2003年6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5年7月8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代理省长。
  2006年1月,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山西省省长。
  2007年9月,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于幼军因工作变动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
  2007年9月7日,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2007年10月,当选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08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并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孟学农(任期)
  曾任北京市市长,山西省省长,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孟学农,1949年8月生,山东蓬莱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历任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团委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干部,浙江省委办公厅秘书,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团委副书记、书记。
  1983年11月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1986年11月任北京市饭店联合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1987年2月任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3年2月任北京市副市长。
  1998年12月任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
  2002年12月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副市长。
  2003年1月后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党组副书记。
  2003年9月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9月免)、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
  2007年8月30日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年9月3日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省长。9月被免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2008年1月22日,在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同年9月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
  是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 君(任期2008起)
  曾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山西省省长,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男,汉族,1952年3月生,山西省大同市人,1971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教授级)。
  1971年10月至1974年9月,大同青磁窑矿工人。
  1974年9月至1977年9月,山西矿业学院采煤专业学习。
  1977年9月至1982年8月,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通风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2年8月至1982年12月,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通风区副区长。
  1982年12月至1984年3月,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通风区区长。
  1984年3月至1985年4月,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矿副矿长。
  1985年4月至1993年2月,大同矿务局党委副书记(其间:1985年9月至1986年2月,在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1990年9月至1991年2月,在中央党校培训班学习)。
  1993年2月至1995年6月,大同矿务局第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
  1995年6月至1997年9月,大同矿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其间: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5年9月至1998年9月,在中央党校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班学习)。
  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98年3月至1999年9月,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副部长级)。
  1999年9月至2001年12月,江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江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江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其间:2003年6月至2006年10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
  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
  2008年3月至2008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8年8月至2008年9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2008年9月14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9年1月起,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09年1月15日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补选)。
  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小鹏,男,汉族,1959年6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8年在华北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习;
  参加工作后历任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研究院计划经营处副处长、电力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1991年后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分党组成员,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995年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分党组成员兼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1996年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9年3月任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同年12月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01年任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02年任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08年5月任山西省委常委;
  2008年6月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
  2010 年6月任山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2012年12月任山西省代理省长。
  2013年1月任山西省省长。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省历任省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