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怎么梳蜈蚣头迈步啊

让这“帅哥”说句人话到底有多费劲?不好玩的发声程序
让这“帅哥”说句人话到底有多费劲?不好玩的发声程序
黑色技术畅想
先来看看这个视频,看不明白可跳过视频是什么内容呢,就是名叫PinkTromboneVoiceSynthesizer的一个网络应用程序的操作演示。这个奇怪的程序让你可以控制虚拟的鼻子,腭口,嘴巴,嘴唇,舌头和喉头的形状,来创建自己的人形声音。经过足够的实践,你可以让它说话了,发出和真人八九不离十的声音。嘿咻,嘿咻,说话哦说白了就是通过你的操控,让这“帅哥”说出人话来。东灵看客昨天也耍了一下,这东西真如介绍的那样,需要足够的实践,反正我搞了好久,也没说出一句人话来。我只能感叹,原来人类说出一句人话来,需要经历非常非常复杂的联合控制。大自然进化真的好伟大。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去试试,地址如下dood.al/pinktrombone搭建一个说话回路好难熟悉东灵看客套路的都知道,番外要来了,这次不是知识,是鸡汤。有些寓言他是两头堵的,切记,切忌玩着上面提到的那个发音软件,我想起了一个寓言:一只壁虎看到蜈蚣,便问道:&你走路的时候先迈哪条腿?”。蜈蚣听了便思考了一下,注意起自己的步伐,结果就不会走路了。一条蒙圈的蜈蚣,没有图,脑补一下。玩这个发音程序有点体会到了蜈蚣当时的感受。好像有个作文真题里是这样提问的,蜈蚣在思考解决自己走路到底是先迈哪只脚的问题过程中,自己本来掌握的走路技能也失去了,对此你怎么看?然后么,就是各种讨论了,比如讽刺了邯郸学步式的思考问题和做事的方式,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它认认真真地想了很久,进行了各种理论推导,模型演算,可还是没有拿定主意,该先迈哪只脚,后迈哪只脚,前后脚的协调关系是怎样的?身体平衡和加速减速的效应符合什么数学原理、机械原理?——于是,这只蜈蚣残废了,它不会走路了。生物器官的协调,是长期以来的神经反射,屡次试错的自然结果。可在此之前,它是行走的如此流畅。它在研究之后,却无法行走了,因为它套用的数学公式、物理模型让它举步维艰。常识之所以称其为“常识”,因为这些事情本不是很复杂的道理。总之,可怜的蜈蚣,它这么思考有问题。这些鸡汤有道理么?看客不否定,但是呢,看客一边玩耍着这个和蜈蚣迈腿好相似的发音软件,一边来了个剧情反转。这个爱思考的蜈蚣,最后终于搞清楚了迈步的先后顺序和自己的运动机理,然后呢,他对自己的腿做了优化,改造出了翅膀,变成了飞天蜈蚣。求甚解,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思考一下先迈哪条腿,是有意义的,前提是有纯洁的目的,科学的方法,科学精神。这个爱思考的蜈蚣一点都不蠢的,一时的蒙圈没有影响到它爱智求真的本色,结果它成了科学家。PS:无耻的求关注,求点赞,求转发。一开始在耍这个发音程序的时候,我也觉得,外国人搞的这个东西真是吃饱了撑的,不过呢,后来情况反转了,这个玩意是值得推荐一下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黑色技术畅想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你带着文化旅游的趣闻!
作者最新文章难得的现代中医大家——李可(二)
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重症
  赵家明,男,27岁。灵石水峪煤矿会计。日初诊:晋中二院x片报告:“重症双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双侧胸部除1~3肋清晰外,余皆被积液包围。患者拒绝抽水,回县后已不能步行,其兄以小平车拉来门诊求治。
  据诉,病已月余。开始发热恶寒似感冒,仍坚持秋收劳作。渐渐胸闷肋痛,盗汗不上,剧烈咳嗽。近3日来,胸部如压一石板,憋闷不能呼吸,尤不能深呼吸。呼气、吸气胸部痛如针刺。日进食不足1两。发热,面容憔悴,眼眶深陷。说话困难,其兄代诉。已注射链霉素10多天无效。其家距矿部仅0.5公里之遥,下班后要走4小时始能到家。脉细数无伦132次/分。心荡神摇,舌边尖满布瘀斑,唇舌色青。此属悬饮重症,本当十枣汤峻攻逐水,奈迁延失治,正气不支。拟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千金苇茎汤、丹参饮合方,活血行气振胸阳而化饮:
  瓜蒌30克,薤白15克,白酒100毫引,桂枝15克,丹参30克,檀降、木香各10克,砂仁5克,生苡仁、芦根各30克,桃杏仁泥各12克,甘草10克,冬瓜仁60克,3剂。
  8月28日二诊:上药当日2小时服1次,日夜连尽2大剂,药后尿量特多,一夜约1500毫升以上,至次日12时3剂服完,热退,胸痛、肋痛、频咳、气短均愈,日可进食1公斤多。患者高兴异常,从城里回村5公里,仅费时45分钟。唯入夜仍盗汗,咳嗽未已,舌光红无苔,气阴已伤,原方加太子参30克、赤芍15克。3剂后痊愈。
  上产公司司机张志明,24岁:1979年秋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五短身材,痰湿体型,肥胖而面色灰滞。自幼患气管炎,畏寒有汗,喉间有痰鸣音,咳喘剧而胸闷痛,舌白腻不渴,脉弦迟58次/分,此属元阳久虚,外寒内饮,阴邪窃居阳位,先予加味小青龙汤宣化下上焦:
  附子15克,炙麻黄绒10克,杏仁泥12克,厚朴、桂枝各10克,赤芍15克,炙草10克,壳白果打21枚,炙紫苑、冬花各12克,生半夏20克,干姜、五味子、细辛、红参各10克(打小块吞),鲜生姜10片,枣10枚。
  上药服2剂,外证悉除,咳喘愈,痰鸣消失。继予下方5剂:
  瓜蒌30克,薤白、桂枝各15克,白酒100毫升,桃杏仁各12克,生半夏20克,丹参30克,檀降香、木香各10克,砂仁5克,生苡仁各45克,冬瓜仁60克(打),泽泻15克,肉桂10克,茯苓30克,炙草10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
  上方服后,胸透,积液吸收而愈。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胡秀琴,女,22岁,百货公司行政人员。日初诊:山医二院诊为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已用抗痨、激素、利尿等法治疗3月,仍觉心前区滞闷刺痛,有时痛牵背部,觉似有一磨盘压于胸上,咳喘连声不断,面色灰滞,唇指青紫,心悸,下肢凹陷性水肿,脉弦迟搏指52次/分,舌暗,苔白腻。追询病史,知患者于1978年上高中时患T?B性胸膜炎,经抗痨治疗半年多,未能根治。面黄肌瘦,弱不禁风,极易感冒,且缠绵难愈。现仍觉时时恶寒,肩背沉困,周身肌肉、关节烦疼。症由风寒外袭,失于疏解,水饮内停,渐渐深入于脏,来路既清,先拟扶正托邪,使深伏之邪有外达之机:
  红参(另炖)、灵脂各10克,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枳壳、桔梗各6克,茯苓12克,桃、杏仁各10克,薄荷3克,炙草5克,鲜生姜3片,枣4枚,水煎温服。
  9月23日二诊,患者之母来告,药后全身润汗,甚觉舒适,可否多服几剂?余曰:只因令嫒外邪久伏,故用开门逐盗之法,既得微汗,目的已达,若再用汗法,则药过病所,反致损伤气血。乃于午后登门诊视,则患者不仅外证悉除,胸际已觉开阔,脉弦迟60次/分,已无搏指之象。舌中腻苔已化去大半。且自得导汗后,小便增多,已不咳喘。
  此即三焦气化之妙,表气通则里气和,肺气宣则水道通。拟再益气活血和营,振胸阳,化瘀消痰为治:
  瓜蒌30克,薤白15克,白酒100毫升,桂枝10克,赤芍15克,桃、杏仁泥各12克,丹参30克,檀、降香各10克,砂仁5克,肉桂、红参(另炖)、灵脂各10克,生苡仁45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炙草12克,生半夏15克,鲜生姜10片,枣10枚。
  9月27日三诊:药进1剂,小便大增,日夜在2000毫升以上,胸际滞闷、刺痛大减。下肢肿退,紫绀已很轻微,精神食纳大增,脉弦缓70次/分。方已中的,守服10剂。
  10月10日,诸症悉除,唯在阴雨天略感不适。乃肾中元阳不足,嘱服金匮肾气丸1月,益火生土而杜生痰之源。1983年遇患者之母,知患者早已上班工作,曾去北京阜外医院透视及心电图检查,心、膈、肺已无异常发现。
  按: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相当于祖国医学之"悬饮症"。治法率多使用峻攻逐水之十枣汤,但要辨证准确无误,不可滥用。何种症情使用十枣汤为好?《余匮》云:“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伤寒论》十枣汤证云:“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由此可见,十枣汤仅仅适用于表解而里未和的形证俱实者。若有表证,便当"先表后里"。若以西医的观点用中药,则x光下见有胸水便投十枣,而置表证于不顾,则必使邪陷入里,缠绵难愈,甚或变生不测。故余治愈之胸水证(包括心包积液、肝腹水、肾性水肿)不下万例,竞无一例可用十枣汤者。治水饮停聚为患,不论表里内外各部,皆从调燮三焦气化入手。视其表里、虚实、寒热之不同,皆当先表后里,或以小青龙汤解表化饮,或以人参败毒散益气解表,先开肺闭,以通水道。中阳不运者,益气健脾化湿。下焦阳虚者,以桂附蒸动之。调整体以治局部,勿因局部而害整体,则不专治水而水病自愈。胸腔积液,病机为胸阳不足,浊阴窃踞阳位,阻塞气机。以《金匮》瓜蒌三方(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振胸阳,宽胸膈而化饮邪,丹参饮行气活血,气行则水行,更合于金苇茎汤清肺化痰排饮(原方主治排脓而理肺痈,借用作排水,竟有殊效)取效甚速,一般48小时即可解危。夹表者,加麻黄开肺气,下焦阳微者,加桂附温化之。若无实热的据,勿轻用苦寒解毒之剂,以免三焦气化冰结,则病反缠绵。
真热假寒大实有羸状
  名医某,日,即冬至节后2日,忽患奇疾。始病似外感小恙,3日后忽然昏迷。气息微弱,面色灰滞,手冷过肘,足冷过膝,头汗淋漓,神识似清似蒙,六脉似有似无。某医断为"伤寒,少阴亡阳,已属弥留,姑拟参附汤,聊尽人事",李院长邀余会诊,以定取舍。见证果如所云。然则室内秽气扑鼻,颇觉蹊跷。且证情突变,寸口脉乱难凭,摸其下三部之趺阳、太溪、太冲,则沉实有力,一息六至有余。欲观其舌,则病者昏昧,牙关牵紧,乃强刺患者颊车穴,以匙把撬口,未及察舌,口中臭气熏人欲呕,舌面满布黄厚燥苔,中根已黑。询其小便,则如浓茶,亦有臊臭,大便5日未解。扪按小腹板硬,至此,真相毕露。素知患者解放前吸食鸦片20余年,至今仍以樟脑酊维持精力,其脏腑积毒可知。且病在冬至之后,阴虚液亏之体,适值一阳来复,邪从热化、燥化,已由太阳转属阳明腑实。其肢厥乃热深厥深之变;神识昏蒙乃浊气上干神明;头汗粘手,亦属腑实熏蒸。种种见证悉为热闭阳明之腑,而非亡阳厥脱,且真寒证绝无口臭熏人之象。询知前医因牙关紧闭并未察舌,亡阳虚脱,多见手撒尿遗,口开目闭,而"牙关紧"却是实、热、闭证所独有。至此,已可断定前医误诊。遂疏太(大)承气合增液汤急下存阴,腑实通,上闭即开,无需画蛇添足,再加开窍之品:
  大黄30克,芒硝20克(分冲),枳实15克,厚朴、生地、元参、麦冬各30克,煎分2次服,3小时1次。
  次日诊之,患者仅服药1次,约2小时许,泻下恶臭便1次,被褥狼藉,移时神清而愈。再诊具脉,依然微细如丝。始知其脉为"六阴脉",虽有大实之候,其脉不变,故难于反应真相。又有一种"六阳脉",终生洪大数实,虽有虚证,其脉不变。若凭脉断病,不屑下问,何能中病!人之体质禀赋千差万异,虚实真假绝非一目了然。尤其危急重证,至虚而有盛候,大实反见羸状。稍一不慎,即蹈误诊、误治之祸,顷刻之间,生死立判。慎之,慎之!
  郭桂云,女,33岁,灵石新华书店会计。日初诊:病已3月,食纳倍增而日见消瘦。面色由白皙变为苍黑,昨量体重下降5公斤多,甚感意外,求治于余。追询病史,得知近数月来,工作、家务操劳过度,时时觉饿。饭后不及半小时便又饥饿难忍,心慌头晕。且烦渴异常,随饮即尿。近10日来,觉饿即心悸、气喘、汗出,眼黑头晕,身软不能举步、舌红无苔,脉细数无神,尺部尤虚。内科查尿糖、血糖(-),眼小突,甲功无异常。病中劳倦内伤,致肺脾肾三脏气阴俱伤,壮火食气,三消重症。其面色由白变黑,为下元不固,肾气上泛。拟滋阴补肾而制亢阳,固摄下焦,补纳肾气,引火归原为治:
  熟地90克,枸杞子、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红参(另炖)、天麦冬各15克,油桂2克(去粗皮研粉小米蒸烂为丸吞)鲜生姜5片,大枣10枚,胡桃4枚,3剂。
  7月17日二诊:精神大振,食纳已如平昔,口渴尿多亦减七八,原方3剂。
  7月20日三诊:气化为病,一拨便转。药进6剂,诸症皆愈。苍黑之面色已转红润。嘱早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六味地黄丸善后。追访10年无恙。俟后,余以此法治多例糖尿病亦有捷效。
虚寒型糖尿病
  李瑞亮,男,52岁,坛镇人。日初诊:患糖尿病10个月,曾用胰岛素不能控制。消瘦,体重下降7公斤,乏力,脘痛而呕酸涎。厌食,日仅进食3~4两。饮多,日6热水瓶上下;尿多,日35~40次,几乎不能系裤带。畏寒甚,由平车拉来就诊。目赤气喘,头面轰热,脉右微细,左沉滑细。当日化验:尿糖++++,血糖37毫克%。
  证属肾气肾阴两虚,阴损及阳,命火衰微不主温煦,津液不能蒸腾上达,故饮多。釜底无火,故胃脘冷痛,厌食呕逆。肾气失于统束,故膀胱失约。且肾阴已虚极于下,水浅不养龙雷,故见相火上奔,目赤轰热。肾不纳气,故喘。拟滋阴助阳,引火归原,纳气归肾:
  九地90克(砂仁10克拌捣),盐巴戟肉、天麦冬各15克,茯苓15克,红参(另炖)、吴茱萸、五味子、炙草各10克,山药、山萸肉各30克,油桂1.5克(研吞),鲜生姜5片,大枣10枚,胡桃打4枚,3剂。
  1月21日二诊:胃痛呕逆、目赤气喘、头面轰热均愈。食纳已佳,饮水减至日1热水瓶,尿减少至日10次。脉较前有力,自己走来就诊。守方3剂。
  1月25日三诊:尿量日7次,夜间不尿,日可进食0.5公斤多,行动如常。舌红润,中有裂纹,脉沉滑。原方去吴茱萸,加生山药、生芪、枸杞各30克,猪胰脏10克(另煮熟,连汤带肉食之),10剂。
  1月26日,今日化验尿糖++,血糖65毫克%。上方加减调理月余,用猪胰脏40个。尿糖消失,血糖稍高,症情平稳,体重回升。引火汤加油桂,对本病之三多有殊效。症情愈重,见效愈速。
糖尿病火不生土
  李彩青,女,55岁,病史7年。便溏4个月,面色灰暗,不渴,少腹坠胀,若痢疾之里急后重。食入难化,嗳腐吞酸。舌质红,有白腐苔,脉沉微。用理中辈不效。火不生土,责其釜底无火,当温肾阳,予三畏汤加味:
  红参(另炖)、灵脂、公丁香、郁金各10克,油桂3克(研吞服),赤石脂30克,附子、三仙炭、姜炭、炙草各10克,生山药60克,3剂而愈。
  后以培元固本散连服百日,得以巩固,已5年不服降糖药。
重症结核性腹膜炎合并胆囊炎
——兼探无苔舌主病之机理
  夏门镇农民梁大仁,男,77岁。日,急诊收住x
x医院内科,主症为全身浮肿、怕冷、低烧、无汗,上腹部绞痛呕吐。B超见右肋下15x13cm之囊性肿物,白细胞19500,血沉72cm/h,最后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经急性期对症疗法,1周后出现腹水,抽水2次,旋抽旋肿。加服清热解毒利尿中药31剂,病反转重。9月22日病危出院邀诊。刻诊大腹膨隆,脐凸胸平,喉间痰鸣,咳喘胀急,不能平卧。下肢烂肿如泥,脚膝冰冷。面色灰暗,两目无神,心悸,神疲嗜睡,不食、不渴,尿少、全身不时颤动。患病35日,始终憎寒无汗。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脉促细,132次/分,太溪根脉细而不乱。
  据上脉证推断,患者年近八旬,肾气已衰,初病憎寒发热无汗,正虚无力鼓邪外透,兼见呕吐腹痛,渐延全身肿胀。乃少阴(肾)虚寒为本,兼见太阳表寒实,渐传太阴(肺、脾)里虚寒证,肺、脾、肾三脏俱病。关键在本属寒证,表里同病,表寒未解,表气闭塞,寒邪欲出无路,又用苦寒,雪上加霜,致三焦气化冰结,寒邪由皮毛经络,层层深入内陷。真阳日衰,膀胱气化不行,聚水成肿。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水肿日甚。水凌心脾,故心悸喘咳痰鸣,终致阴水泛滥,五脏六腑悉被重重阴寒所困。神疲嗜睡,四肢厥逆,已成亡阳格局。拟麻附细汤温肾助阳解表为先,开太阳之表,宣肺闭而通水道,合真武汤温阳泻浊,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加人参助元气,加油桂以蒸动下焦气化:
  麻黄15克,附子30克,细辛、红参(另炖)各15克,油桂10克(后下),茯苓、白芍各45克,白术30克,生姜45克,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3小时1次,得汗则止,不必尽剂。
  9月23日二诊:四肢回温,腹胀略松,知饥思食,已可起坐。高年危症,胃气来复,大是佳兆。仍憎寒无汗,欲厚衣被。目珠、胸腹发黄,黄色灰暗,尿黄量微,脉沉细,92次/分,已无促象,舌色依旧。表气闭阻日久,寒湿不化,发为黄疸。药随症变,原方合茵陈五苓,温阳泻浊,扶正气以开表闭:
  茵陈、茯苓、白芍各45克,白术、附子各30克,泽泻、桂枝、红参(另炖)、细辛、麻黄(另包)各15克,油桂10克(后下),鲜生姜45克,2剂。煎服法同前,3小时1次,日夜连服,得汗去麻黄。
  9月24日三诊:得畅汗,上闭一开,下窍立通,尿量大增,从昨夜23时至今晨8时,尿量约3000毫升以上,腹水消去大半,黄疸退淡。日可进食斤许,神清、语声清朗,脉沉有力,82次/分。舌红活布满津液,中心生出薄白苔,裂纹愈合。
  上方去麻黄、细辛,加海藻30克,甘草15克,另用全虫12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虫类入络散结,以治肿物,2剂,每日1剂。
  9月26日四诊:黄疸退净,肿物缩小,改方:
  生芪60克,猫爪草、漂海藻各30克,木鳖子、生苡仁、芙蓉叶、附子各30克,皂刺、白花、柴胡各10克,另用川贝、炮甲珠各6克、全虫3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3剂。
  10月2日追访,肿物全消,腹水消尽,六脉和缓,痊愈。
  按:本案例涉及到中医舌诊中令人困扰的一则难题,即关于无苔舌的主病,凡舌面无苔而干,或中心剥蚀如地图,或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但临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也出现这样的舌象,本案即是一则典型病例。当时,病情危重,遂舍舌从证,径投助阳解表、回阳破阴之辛热大剂。结果于30小时内累计用附子90克,麻黄、细辛、红参、油桂各30克,在主证解除的同时,舌上生出薄白苔,而且布满津液,裂纹亦愈合。我一生所遇此类舌证抵牾的病例,不下200例,全数按主证以相应的方药而愈。经长期观察,凡亡阳之格局已成,兼见"阴虚舌"者,一经投用四逆加人参汤,少则4个小时,多则一昼夜,干红无苔舌(其中包括部分绛舌)全数生苔、生津。气虚渐及阳虚,而出现"阴虚舌"者,大剂补中益气汤加附子30克、油桂10克,3剂舌象改观。肺痨、骨蒸潮热而见阴虚舌,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60克,加乌梅、山萸肉、生龙牡各30克,甘温除大热,补土生金,一周而潮热退,舌象亦改变。一老妇,76岁,右半身麻木,膝以下冷,脚肿不能穿鞋,渴不思饮,漱水即唾,睡醒一觉,舌干不能转动,心悸头眩,难再入睡,脉迟细舌干红无苔。予大剂人参真武汤,三剂后肿退,寐安,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又予大剂补阳还五汤加附子30克、白芥子10克、全虫3克、蜈蚣2条,6剂后麻木亦愈。一女青年22岁,双肺空洞型结核,骨蒸、潮热,半月不退,舌光红无苔而干,遂用丹溪翁滋阴退蒸法,药用龟鳖甲、青蒿、秦艽、芩连一小剂,子时大汗肢厥,喘不能言,便溏脉微,急投张锡纯氏来复汤合大剂参附龙牡救逆汤,半小时得以脱险,舌上生出薄白苔,且骨蒸潮热两月未发。一友人,45岁,舌中有5分币大之光红无苔区,尿热而频,令服知柏八味丸5日不效,无苔区反扩大,且干裂出血,又见齿衄,诊脉沉细,不渴,膝以下冰冷,询知近年异常发胖,又见面色发暗,断为上假热,下真寒,予四逆汤1剂,附子用30克,干姜改姜炭,煎成冷透(因上有假热,故用热药冷服,偷渡上焦之法),于子时顿服,次日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一妇女教师62岁,患"干燥综合症"8年,先用激素疗法无效。口干无津,饮水愈多,干渴愈甚,终致舌干不能转动,不仅无唾液,亦无涕泪,阴道干皴,大便干结如羊粪球,舌光红如去膜猪腰子,唇干裂,口舌疮频发。曾服省内及洛阳名医中药数百剂,大率皆养阴增液之类,或辛凉甘润,或养胃阴、存津液,历年遍用不效。诊脉沉细微弱,面色萎黄无华,四肢不温,双膝以下尤冷。遂以大剂参附汤直温命火,以蒸动下焦气化之根,令阳生阴长,附子通阳致津液,使水升火降,佐以大剂引火汤大滋真阴以抱阳,小量油桂,米丸吞服,引火归原,10剂后诸症均退,舌上生出薄白苔,津液满口。以上举例,可见四诊必须合参,方不致误。舌诊成为一套完整的学说,是在清代温病学说诞生之后,热病所伤者津液,故在温热疫症卫气营血的辨证中有特殊的意义。但在杂病中,则又有种种异常变局,不可一概而论。舌苔的生成,乃由胃气之蒸化。胃虚则蒸化无权,舌苔便不能反应真相。而人身气化之根,在下焦肾中命门真火,此火一弱,火不生土,则胃气虚;金水不能相生,水液便不能蒸腾敷布全身,故舌干无苔。左季云氏《伤寒类方汇参》四逆汤方论中,有一段话,道破了阴阳气化的奥妙。其论云:“……附子味辛大焦,经云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附子致津液",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发前人所未发,盖气能化水也。明得此理,则对"干红无苔舌"的主病,便会了然于胸。除温热伤阴之外,则在杂病中阳虚气化不及,津液不能蒸腾上达,便是病根。真武汤既能把多余的废水排出体外而治水肿,则四逆汤可以升腾津液,便不是千古奇谈了。清末蜀中伤寒大家郑钦安氏曾治一唇焦舌黑、不渴少神之疾,断为真阳衰极,不能熏蒸津液于上。郑氏论曰:“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李可按:正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之临证活用),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升腾,枯焦立润。”治之而愈。此证辨析入微,启人悟机。疑似真假之间,更是辨证关键。气化之理,全在阴阳二字。一切阴(四肢百骸,五官脏腑,津精水液),皆是静止的,古人谓之“死阴”。唯独阳才是灵动活泼,生命活力。阳为统帅,阴生于阳而统于阳。“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附子可以致津液,气能升水之理,不可不知。而"干红无苔舌"亦不尽属阴虚,临证当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同病异治
——兼探仲景运用毒剧中药乌头附子的经验
  灵石城关派出所所长高兴亮,51岁,患者于1941年护送抗大学员赴延安时,路经山西宁武县之摩天岭,严冬大雪封山,雪深没膝,冻死7人,冻掉手指足趾多人。本人虽幸得肢体完好,但已受严重冻伤。1966年发现双下肢冷痛,多次住院治疗无效,发展至1976年病情恶化。在山医一、二院和省人民医院等5所大医院住院7个月。确诊为脑动脉硬化、心肌下壁梗塞、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又赴晋中二院接受下肢放血疗法,10余日无效,建议高位截肢。绝望之下,患者于
日求治于余。诊见双下肢膝以下冰冷,左侧尤重,足趾青紫,电击样剧痛日夜不休,左上下肢麻本。胸部憋胀刺痛,发作时以硝酸甘油片维持。脉沉细迟微,双足背动脉消失。面色苍白晦暗,畏寒神倦。此证由寒邪深伏血分,痹阻血脉,已成真心痛及脱疽重症。且病经30年之久,已成沉寒痼冷顽症,非大辛大热温通十二经表里内外之乌头、附子猛将不能胜任。遂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合乌头汤,加虫类入络搜剔,麝香辟秽通窍,合而为大辛大热,开冰解冻,益气破瘀,通络定痛之剂:
  生芪240克,附子、当归各60克,川乌、丹参、黑小豆、川牛膝、防风各30克,麻黄、桂枝、细辛、亦芍、桃仁各15克,油桂10克,吴茱萸20克(开水冲洗7次),另用麝香1克、炮甲珠5克、生水蛭3克、全虫3克、蜈蚣2条研粉分冲,蜂蜜150克,鲜生姜40克,大枣20枚,
  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对入黄酒500毫升,日3夜1服,4剂。
  余住其家,寸步不离,以使家人放心。服1剂,当夜安然入睡。又连服3剂,诸症均退。原左足大趾内侧之溃疡亦收口愈合,心绞痛及下肢电击样剧痛亦消失。后患者注射毛冬青针15盒,遂痊愈。追访至1999年冬,患者已76高龄,离休后协助街道居委会工作,现住介休市土产公司宿舍。
  某,男,56岁,河南人,流落静升村多年。一生嗜烟酒。3年前因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省二院齐膝截肢。术后已成残废,万念俱灰。自制木板车,以手代足,日日进出于茶馆酒肆之间,整日大醉昏睡。不遵禁忌,日吸烟3~4盒。术后半年多,日,截肢处开始电击样剧痛,周围紫红溃烂,脓水秽臭,腐烂见骨。托人求余诊治,见证如上。六脉洪数而虚,舌红少苔。近2个月于夜间3次发作心绞痛,经抢救脱险。情绪消沉,多次服安眠药,欲一死以求解脱。病痛为人生一大不幸,遂婉言劝慰,嘱戒烟酒,振作精神。证属湿热化毒,血瘀气弱,又兼真心痛,颇难措手。遂予《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合丹参饮,清热解毒,下病上取,重加生芪益气托毒生肌,生水蛭、炮甲珠破栓塞,化瘀通络为治。
  生芪240克,二花、元参各90克,当归、丹参各60克,甘草30克,檀降香、桃仁、红花各10克,砂仁5克,另用生水蛭、炮甲珠、醋元胡各6克研粉分冲。
  以脸盆煎药,取浓汁1500毫升,6次分服,日4夜2,3剂。
  9月25日二诊:患者无人护理,平均两天服药1剂,服药2剂时,患处灼热,剧痛消失。第4日下午脓水消失,第5日溃烂处收口结痂。第6日左侧结痂脱落,肉芽嫩红,心绞痛亦愈。嘱原方再服3剂,遂愈。事隔3月,又托人请诊。见患处又开始脓水淋漓,周围紫黑、秽臭,剧痛夜不能寐。诊脉洪大无伦,腰困如折,微喘,询其致变之由,忸怩难以启齿。知其行为失检,犯房室之忌,致伤肾气,生命根基动摇,年近六旬,论治谈何容易,遂婉辞。不久家乡来人领回原籍,不知所终。
  按:本病属中医"脱疽"范围,由寒湿之邪痹阻血脉,日久趾、指坏死脱落,令人惨不忍睹。约可分为阳虚寒凝与湿热化毒二型,而瘀阻不通,又为两型所共有。故活血化瘀之法,必须贯彻始终。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不论寒热,皆以黄芪为君。气旺则可摧动血行,而生芪又最擅托毒生肌,为痈疽要药,亦脱疽首选要药。其药性和平,又非破格重用难以奏功。
  寒凝型,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合乌头汤,随证加减,大辛大热,开冰解冻,效果极好。《伤寒论》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恰合脉管炎之足部动脉消失之特征),并治寒入经络,以致腰、股、腿、足疼痛。古今中外医家用治各类冻疮,疗效卓著。若内有久寒,深入血分,形成"沉寒痼冷"之格局,又兼见寒主收引,经脉挛缩疼痛者,加吴茱萸生姜白酒,合而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最善解痉),则更为合拍。本病病程过久,则非但血虚而瘀,其寒凝之程度,犹如冰结。加用《金匮》乌头汤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开冰解冻,更加虫类化瘀破癥之力,则如阳光一照,冰雪消融,栓塞一通,病即向愈。此法治愈寒凝型脉管炎7例,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数百例。对西北地方病"柳拐子"病(四肢关节肿大僵硬致残)、部分硬皮病皆有卓效。经方是攻克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效难尽述。关键是应用经方必须量大,鄙见以原方折半计量为好,轻描淡写则无济于事(此点为80年代后多次考古发现之汉代度最衡制所证实)。
  热毒型,四妙勇安汤最效,加生芪则化腐生肌,效尤速。余所用虫类药穿透攻破之力甚强,可助活血化瘀破栓塞,攻克本病之难关。一切创伤、痈疽皆当禁房事。若犯禁,轻则愈合后留有黑疤,重则肾气败亡而死,绝非危言耸听。
  余从事中医临床与探索46年,每遇急险重危症,使用剧毒中药救治,皆获起死回生之效。疑难痼疾用之则立见转机,累起沉疴。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附子,一生累计超过5吨。川乌次之,亦在3吨以上,经治人次万名以上,无一例中毒。如何驾驭药中猛将,使之听从调遣,治病救亡而不伤害人体?奥秘在《伤寒杂病论》中已有揭示。仲景在历史上运用乌、附剂最早,使用频率最高。仲景方中,乌、附大多生用,用量之大,古今少有。何以保证无害?全在经方的配伍、炮制与煎服方法上见真谛。
  以《金匮》乌头汤为例:本方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3两,川乌5枚。川乌1枚,大小平均5克,则为25克许。炙甘草3两,汉代一两合今之15.625克,以16两计,则为48克,恰为川乌之两倍。乌头汤之煎服法,亦寓有深意。先以蜜2升(汉代1升合今之200毫升)煎川乌,煎至1升时去川乌,留蜜待用。蜜煎川乌,有两层意义:一则蜜为百花之精华,善解百毒,尤为川乌毒之克星;二则以稠粘之蜜汁文火煮之,必影响毒性之分解。川乌慓悍燥烈之性,已不能为害。然后全方5味药,以水3升,煮取1升去渣,与煎妥之川乌蜜混合再煎,进一步中和毒性。再看服法:服7合(140毫升,为全剂的2/3)。
  服药后的效果要求:“不知,尽服之。”服后唇舌微觉麻木为“知”。“不知”——如无此感觉,则“尽服之”,即把所剩1/3的药液全部服下,以“知”为度。一般病人,服乌头汤140毫升,即有效应。体质异常者,此量不能中病。当把一剂药全部服下,方始奏效。余读《金匮》至乌头汤项下,反复玩味,深感此必仲景当年亲历、亲尝的切身体验之谈,绝非臆测可比。仲景在1700多年前,已取得了临床应用乌附剂的成功经验:一、凡乌、附类方(附子汤除外)炙甘草为乌、附之两倍,甘草善解百毒,甘缓以制其辛燥;二、蜜制川乌,蜜为百花之精华,芳香甘醇凉润,善解百毒,并制其燥烈;三、余药另煎,取汁与蜜再煎,中和毒性,使乌头之毒性降到最低点,而治疗效能不变。
  按上法应用川乌安全稳妥。为确保万无一失,余从60年代起,又加3条措施:
  1.凡用乌头剂,必加两倍量之炙甘草,蜂蜜150克,黑小豆、防风各30克;凡用附子超过30克时,不论原方有无,皆加炙甘草60克,即可有效监制。
  从古今各家本草论证得知:
  炙甘草:扶正解百毒,杀乌、附毒。
  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治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脘热痛,鼻渊口疮,汤火烫伤,解乌头、附子毒。
  黑小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水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本草纲目》:“煮汁,解砒石、甘遂、天雄、附子……百药之毒。”
  防风:发表去风,胜湿止痛。治风寒外感,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肩,四肢挛急,破伤风。《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毒。”《本经集注》:“杀附子毒。”
  2.凡剂量超过30克时,乌头剂,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日分3次服,煎煮时间3小时左右,已可有效破坏乌头碱之剧毒。附子剂用于慢性心衰,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日分2~3次服。危急濒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时,则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循常规,以救生死于顷刻。此时,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虑。
  3.余凡用乌头剂,必亲临病家,亲为示范煎药。病人服药后,必守护观察,详询服后唇舌感觉。待病人安然无事,方才离去。
  有以上三条保证,又在配伍上、煎药方法上做了改进,采取全药加蜜同煎、久煎法,既保证疗效,又做到安全稳妥,万无一失。1965年余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克,均在40分钟内救活。由此也可反证,使用新定乌头汤,绝无中毒之虞。
  以上是我一生运用乌、附剂攻克医学难题的一点经验、心得,仅供青年一代中医临证参酌。
小儿重危急症医案
  一、高热惊风危症
  坛镇槐树塬村王成章之子出生4个月,日深夜2时,夫妻2人抱患儿来家求治。手持医院病危通知,跪地不起。余急下床扶起。询知因急性肺炎高热抽风入院,历一昼夜不能控制。患儿高热昏迷,体温39.7℃,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翻,痰壅鼻翕,频频抽搐,约5~6分钟1次。唇指青紫,四肢厥冷,体若燔炭,紫纹直透命关。证属风热犯肺,痰热内结,热极动风,邪陷心包。急以三棱针点刺手足十指(趾)尖、双耳尖、百会、大椎出血。患儿大哭出声,全身汗出,四肢回温,以毫针飞针点刺涌泉、合谷、人中,雀啄术刺素髎约1分钟,患儿苏醒,抽搐亦止。令先服羚麝止痉散1克,加麝香0.3克。为疏清热熄风,宣肺涤痰,开窍止痉之剂。令其持余亲笔信去城关院夜班药房取药:
  生石膏30克,麻黄、杏仁、甘草、丹皮、紫草、天竺黄各10克,芦根30克,蚤体15克,竹沥20毫升,葶苈子10克,大枣10枚。
  3时许余亲为煎药,此时患儿已能吮乳。3时15分取药汁60毫升,至天亮服药35毫升、散剂3次而愈。所剩药汁弃去不用。给散剂2次量,以防余热复炽。夫妻二人欢天喜地而去。
  按:急惊风为儿科四大症之一,属儿科常见急危重症。多发于1~5岁之婴幼儿。1岁以下,发病尤多。来势凶险,瞬息万变。若处置不当,轻则转为慢惊,演变为癫痫、弱智痴呆,重则危及小儿生命。本证多属实症、热症。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脏气轻灵,传变最速,一拨便转,痊愈亦快,故宜急症急治。先以针刺解热开窍止痉,阻断病势传变。针刺一毕,病退一半。辨证既准,方剂宜大。小量多次,按时给药,以保持血药浓度。穷乡僻壤,配药不易,宁可多备少服,掌握分寸,中病即止,剩药弃去小用,不可急用无备,延误病机。
  本例病儿,因合并急性肺炎,故以麻杏石甘汤为主。其中生石膏、丹皮、紫草,三药合用可代犀角,退高热奇效。蚤休为清热解毒,熄风定惊要药,可治一切毒蛇、毒虫咬伤、疔疮恶毒,解毒力最强,可清除入血之病毒而护心醒脑,又独有止痉功效,故为方中主药。竹沥、竺黄、葶苈清热泻肺涤痰,芦根清热养阴。羚麝止痉散(羚羊角3克、麝香1克、蝎尾12只、蜈蚣2条为末,分3次服)为余急救小儿高热惊风开窍醒脑常备药。轻症单服立效,不必配服汤剂。若小儿有窒息之险,另加麝香0.3克立解其危。因麝香不仅能兴奋呼吸中枢,且能辟秽醒脑,缓解大脑缺氧。故余经治本病数百例,多数在10小时内痊愈,无一例有后遗症。若因乳积化热而致本病,则与保和丸合方化裁;里实者,釜底抽薪,加大黄5克,另泡汁对入,得泻则去之。小儿急惊,不外风、热、痰、食为祟,上方加减可以通治。
  二、无热惊风成痿
  温文祥之幼女,7岁。日夜半2时,突然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两目天吊,约5分钟发作1次。起病下痿,两腿不能站立,着地则外翻跌扑。入我院内儿科,观察治疗3日无效。怀疑破伤风,查无外伤痕迹,疑脑及脊髓病变,急转晋中二院住院3日,治疗无效,发作更频,多次发生窒息。会诊结果,认为本病大脑缺氧时间过长,病情危急,不易挽救。即使治愈,难免变为痴呆,建议转院。患孩家属绝望之下,连夜赶回灵石,邀余作最后诊视,以尽人事。见患孩气息微弱,泠汗淋漓,面色萎黄无华,唇色发青,神情萎靡、呆钝,二便失禁,脖颈左右倾倒。呼之可醒,两目无神,手足四肢不停抽搐,约10分钟大发作1次,发则角弓反张,呼吸窒息,脉象微弱模糊。询知生后缺奶,自幼体弱多病。显系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脾肾两虚。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虚精怯则不能作强,脾主四肢,脾气虚不达四末,故痿弱不能站立;病发于子夜,为营卫不固,暴感寒邪,寒主收引,故频频抽搐不止;况重病10日,小儿脏气怯弱,气血耗伤殆尽,大汗不止,时时欲脱;天柱骨倒,二便失禁,为肾气败亡死证。唯峻补气血,以救暴脱,令先服高丽参粉5克,麝香0.3克,以救呼吸衰竭而止痉,服后约20分钟,抽搐停止,神识转清。遂疏一方:
  生芪100克,山萸肉90克,当归15克,高丽参15克(另炖),附子10克,生龙牡粉各30克,活磁石30克,白芍15克,龟鹿二胶各10克(烊化对入),肾四味120克,炙草15克,麝香0.15克(分次冲服),鲜生姜5片,大枣10枚,连皮胡桃4枚(打)。
  煎取浓汁500毫升,分作5次服,2小时1次。
  次日再诊,抽搐已12小时未作,汗敛,呼吸和匀,开始进食。上方小其剂,又连服6剂而愈。本方由当归补血汤重用生芪,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活磁石之吸纳上下,合张锡纯氏来复汤救脱,更加血肉有情之品补五脏,肾四味鼓舞肾气。小量麝香救脑缺氧,振奋呼吸中枢而解窒息,止痉挛,不论闭脱皆有卓效,且治愈之小儿智力可保正常。余数十年以上方加减,治各种原因导致之小儿慢脾风证不计其数,无一例有后遗症。古代医藉所论"死证",实不尽然。竭力挽救可活三四,不可诿为不治。若为保虚名见死不救,则有损吾辈天职矣!
  三、小儿大脑发育不全症
  运输社吴福全之女吴红英,2岁半,日初诊。病2年,出生后不久,无故手足抽搐,两目天吊,吐舌摇头,甚则角弓反张,无一日停息。牙关紧,屡因哺乳,咬伤母乳。曾赴省求医,省儿童医院诊为"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症",无法治疗而返。途中感受外邪,高热达39.7℃。痰声如拽锯,面色青惨,山根青筋暴露,指纹深紫直透命关。询知患儿从出生至今,喉间痰鸣声从未间断。偶然泻肚一次,诸症可有短暂好转,今已5日不大便。证属痰热久蕴,复感外邪,热极动风。拟礞石滚痰丸变汤,清热解毒,涤痰开窍,熄风止痉:
  1.三棱针点刺十宣、十一井、双耳尖出血,毫针雀啄术点刺素醪、双合谷,患儿汗出,大哭出声而醒。
  2.煅礞石15克,生石膏30克,丹皮、紫草、蚤休各15克,黄芩、大黄、天竺黄、菖蒲、郁金、胆星、僵蚕、地龙各10克,甘草10克,羚麝止痉散3次量,煎取浓汁100毫升,小量多次频投,热退,余药弃去。
  2月2日二诊:日夜服药7次,服至5次时泻下胶粘状痰涎,共泻3次,热退,抽搐大减,日发作7次,为患病以来抽风最少的1天。紫纹退至风关,山根之青紫退去,神情萎顿,舌红少苔,囱门闭合不良。热伤阴分,予大定风珠3剂:
  龟鳖甲、牡蛎各12克,生地、白芍、麦冬各15克,天竺黄10克,五味子、炙草各6克,羚麝止痉散分3次服,蛋壳粉3克(冲),竹沥15毫升(对入),蛋黄2枚(药汁煎沸冲对)。
  4月3日三诊:2个月内,上方加减进退共服21剂,诸症均减,体质改善,两目有神,已会笑,且牙牙学语,日前外感风热,热退后痰鸣抽搐复作,神情又复痴迷。忆《伤寒类方汇参》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镇固,攻补兼施,能下肝胆之惊痰……"实本病之症结所在,正堪借重,并加潜镇坠痰之品:
  柴胡、桂枝、生半夏、红参(另炖)、酒芩、酒大黄各5克,黄丹3克(绢包),生龙牡、珍珠母、生铁落各10克,炙草3克,鲜生姜3片,大枣4枚,竹沥10毫升(对入),羚麝止痉散2克(分冲)。
  5月14日四诊:上方隔日1剂,共服20剂,每服均便下裹有白色脓状胶粘痰涎,至17剂时,便已黄软。神识大清,食纳大增。一月之内,每逢伤食(其母已无奶)则发作一二次。体质明显改善,由一个黑瘦小姜,变为一个小白胖子。因思肾为先大之本,主脑生髓,乃以血肉有情之品,培元固本,补肾督,益脑髓,化痰镇惊通窍,散剂缓图治本。
  全河车、黄毛茸尖、蛋壳粉各30克,羚羊角、全虫尾、大蜈蚣、熊胆各10克,麝香5克,朱砂5克。
  制粉,每日3次服,每次1克。
  至日,患孩因伤食邀诊。向知上药调治半年多,诸症均愈。今年10岁,已上1年级,10年内因伤食发热曾发作抽风3~5次,追坊至结婚,生育,一切正常,唯智力稍差而已。
  四、小儿暴发型脑炎
  灵石车站温礼锁之子,13岁,日早,上学途中突然高热寒战,头痛呕吐昏厥,被校长抱回家中。经注射青霉素、安乃近不能控制,邀余诊治。体温39.7℃,颈项强直,频频抽搐,角弓反张,喷射状呕吐,体若燔炭,四肢厥冷,胸背部有瘀点、瘀斑,神昏谵语,溲赤便结,大渴饮冷,脉滑数,牙关紧闭,不能察舌。已查血,白细胞2万、中性90,建议查脑脊液,家长拒绝,脑膜刺激征阳性。见症符合暴发型脑炎特征,同班同学已有人患病住院,有白灰厂小儿不及救治死亡。遂急以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十足趾、百会、大椎出血,双手中缝穴刺泄粘液、黑血。毫针雀啄术泻涌泉,点刺素髎、人中、合谷。针后病孩全身透汗,呕止,苏醒。再查体温已降1度。辨证属瘟毒炽盛,气血两燔,热深厥深,入营动血,热结阳明,引动肝风,邪闭心包重症。予清瘟解毒,清气凉血,荡涤邪热,开窍熄风为治:1.羚麝止痉散15克,玉枢丹2瓶,匀作5份,2小时1次。
  2.生石膏200克,丹皮、紫草、蚤体各15克,二花60克,连翘、生地、大青叶、芦根各30克,大黄、甘草各15克,青黛10克(包煎),芒硝15克(冲化),加冷水1500毫升,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10分钟,取汁1000毫升,3小时服1次,每次200毫升,昼夜连服。
  3月15日二诊:于24小时内服完1剂,服至第3次后,泻下恶臭便2次,热退,抽搐止,头痛、呕吐亦止,脱险。今日体温38℃,气短有汗,呼吸弱,语音低,舌红脉数。气津耗伤,正气欲脱。原方生石膏减半,去玉枢丹、硝黄、羚麝止痉散,加西洋参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2剂,每剂分6次服,3小时1次,昼夜连服。服1剂,热退净,知饥索食,2剂服完康复,10日后复学。流脑发病急,病势凶险,余所经病例,很少有按卫气营血演变者,起病即见气血两燔热结阳明,动风惊厥,邪陷心包,故下不厌早。大黄荡涤热毒,釜底抽薪,对毒血症、脑病变,有迅速降低脑压,减轻脑部瘀血水肿之效。
  五、疹毒内陷
  1.1963年春,灵石麻疹大流行,余之长女李萍3岁,在靳村奶妈家染病4日,病危,连夜送返余家。面色苍白中带灰暗,唇青,气急鼻翕,抬肩撷肚,指冷,足冷过膝,痰壅昏睡。询之,初病发热咳嗽,流泪喷嚏,误作感冒,打一针,热退咳重。次日又发热,再打一针,服止咳药2片。又隔2日,喘咳昏睡不食。视之,耳后有玫瑰丘疹,耳梢发凉,中指独冷,确属麻疹无疑。体温36.5℃,时过4日,当见报标(疹从上至下,先于耳后玫瑰状针尖样丘疹,扪之碍手。从第4日起,头面出疹为报标,渐及胸背,四肢,手足心见疹为出齐。)乃因误用退热药,损伤正气,阻退疹毒外透,内攻于肺,已成疹毒内陷,合并肺炎,濒临亡阳危症。麻疹本为阳毒,发热为麻疹由内达外之必有症,亦疹毒外透之唯一出路,当因势利导,以升麻葛根汤辛凉透疹。小女虚羸,病从寒化、虚化,气虚阳虚已著,辛凉透疹常法,已不可用。若闷疹不出,势必憋胀而死。遂断然拟一益气助阳宣肺托毒透疹之法,针药并施,内外兼治:
  1.红参10克(另炖),附子、当归、葛根各10克,麻黄、细辛、杏仁、升麻、黑芥穗、炙草各5克,赤芍、生半夏、云苓各10克(鸡冠血1盅,鲜芫荽1颗,麝香0.5克,姜汁10滴,分次对服)。
  急煎频灌,小量多次服。
  2,针双天井穴、少商穴,宣肺助阳解毒透疹。
  3.荞麦面2两,蛋清和匀,滴入香油数滴,揉成面团,反复搓擦胸背四肢,拔毒透疹。
  上法施用3小时,计针刺1次,全身搓擦2次,服药2次,到凌晨1时许,体温上升至37.5℃,肢厥退,奶妈喂奶,少能吸吮。痰喘大减,唇色淡红,偶尔睁眼看人,啼哭声弱,神情仍显疲惫。又服药2次,天亮时前额、双颊透发出稀疏疹点,色淡红。又服药2次,搓擦全身3次,到中午12时许,胸背、四肢布满疹点,体温达38.5℃,痰喘消失,阴证回阳,喂奶吸吮有力,昨夜至今13小时,开始小便,脱险。遂停服中药,予鲜芫荽1棵、虾米1撮煎汤饮之。加服麝香0.2克,鸡冠血1盅,至下午3时许,手足心见疹,安然入睡。上述诸法,针对"疹性喜透,非透不解","透"字贯彻始终。小女属误治变证,阳虚毒陷。故以参附汤、麻附细汤、三拗汤、升麻葛根汤、生半夏加茯苓汤合方,益气助阳宣肺化痰,托毒透疹,加鸡冠血、黑芥穗入血透毒于外,麝香辟秽开窍,活血解毒,兼解呼吸衰竭之危,鲜芫荽辛香透疹,虾米为"发物",有托毒透疹之功。外擦疗法乃内部资料介绍河北儿科王岩谷大夫所创,可使皮肤毛细血管充血,旺盛血行,疏透腠理,促疹毒外透。搓擦胸背,可减轻肺炎之瘀血水肿。余经治小儿、成人麻疹千例以上,用温阳法者,独小女一人,虽属从权应变,亦偶然中之偶然。疹为阳毒,忌用辛温,阴分一伤,毒势转盛,误用必死,不可轻试。若遇气候大寒,阳虚气弱小儿,疹毒阻遇难出者,可暂用人参败毒散加芫荽托透之,较平妥。
  2.灵石中学教导土任康宝琦之女学芳,3岁。1963年春患麻疹,体质健壮,至第4日疹已大部透发,不料其母月经来潮,又抱孩子外出,触冒风寒及秽浊之气,致麻疹突然回没,热毒内攻,高热40℃,剧烈咳嗽,喘急鼻翕,唇指青紫,经用青霉素2日无效,高热不退,反增神昏惊厥,甚则角弓反张。求治于校医,认为病程超过7天,血液中毒,呼吸循环衰竭,已无能为力。事有凑巧,病孩之姨妈即余女之奶妈。闻讯遂抱病孩来家求治,诊见病孩昏迷抽搐,胸高喘急,胸腹灼热烫手,膝以下冰冷,口唇干裂,舌绛起刺,已3日不能吮乳,大小便俱闭。证属疹毒内攻之后,熏灼脏腑,不仅热毒闭肺,且已内陷心肝,引动肝风,蔽阻神明,所幸喂水尚能下咽,当竭力挽救。先重刺十宣、十二井出血,泻天井以透疹,重刺人中以醒神开窍,病孩啼哭出声。遂疏大剂人参白虎承气合麻杏石甘,透腑泻热,急下存阴,宣肺开闭:
  1.生石膏200克,西洋参20克(另炖),麻黄、杏仁、炙草、葶苈子、大黄、芒硝、皂刺、桃仁、红花、丹皮、紫草、赤芍各10克,蚤休15克,元参、芦根各30克,大枣10枚。
  2.羚麝止痉散5克,牛黄、麝香、熊胆各1克,匀作8等份,辟秽开窍,透疹熄风。
  3.鸡冠血10毫升,入血透发疹毒。
  上药,急火煎汤400毫升,对化芒硝,频频灌之,每次对入散剂0.5克,鸡冠血3毫升。
  4.外搓法,重点胸背。
  上药于11时50分煎妥开始服用,至下午2时10分服药4次,搓擦2次,泻恶臭粘便1次,小便亦通,高热退至38.7℃,下肢已暖,疹毒外透,全身麻疹复出,喘定咳减。下午4时安然入睡,呼吸和匀。晚8时全剂服完,又泻下2次,开始吮乳,脱险。次日诊之,舌光绛无苔,神情疲惫,气阴耗伤过其。以西洋参10克煎浓汁,鲜芦根、鲜白茅根煎汤加白糖,对入鲜梨汁100毫升,一日多次分服,连服3剂痊愈。(自发明疹毒疫苗,近10年麻疹已少见)
  六、小儿痄腮,过用苦寒冰结
  武润芝,女,2岁,农牧局程青英之女,日初诊。患流行性腮腺炎2日,左耳下肿大如小儿拳头,惞赤肿痛,发热呕吐,体温39.5℃,口不能张,吮乳难,手足时时抽动,紫纹直达命关。此属痄腮重症,热毒壅聚少阳,已见热极动风之兆。先以三棱针点刺十宣、十二井穴出血,得汗,神清。为疏普济消毒饮加蚤休、勾藤防痉厥:
  二花30克,板蓝根、夏枯草、土贝母、芙蓉叶、蚤休各10克,马勃、勾藤、柴胡、升麻、桔梗、牛子、陈皮、僵蚕、薄荷、赤芍、甘草各6克。
  上药,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7分钟,日夜连服2剂。
  10月23日二诊,热退呕止,肿消强半,嬉戏如常,予原方2剂。
  10月26日,腮肿消至杏核大,予原方3剂。
  11月4日,仍如杏核大,坚硬色白,且增痰声漉漉,食少便稀,面色萎黄欠华,指纹淡。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虽系温毒重症,亦当中病则止。三诊寒凉过剂,损伤中阳,致外邪冰伏,阴凝不化。予辛散软坚以救误,尤不敢过用辛温,恐炉烟虽灭,灰中有火。
  干姜、元参、牡蛎、大贝、漂海藻各10克,生甘草、柴胡、桔梗、羌活、蝉衣各5克,木香1.5克,甲珠1克(研冲服)。
  水煎服,3剂后全消。见病治病,医家大忌。症对方对,亦须掌握分寸。若药过病所,便是诛伐无过,而生变症,慎之。
  七、小儿暴喘
  木器厂郑素英之长子,3岁,日夜半,突然暴喘痰壅,面色乌暗,无汗,喉间痰鸣漉漉,唇青,四肢欠温。询之知下午给喂肥肉两小块。症属寒喘夹食,予小青龙汤加味:桂枝、白芍、炙草、生半夏、云苓、干姜、五味子、麻黄、细辛、莱菔子、炙紫苑、炙冬花、带壳白果各5克,白芥子10克(炒研),鲜生姜5片。
  上方服1剂即愈。凡小儿喘症,喉间痰鸣,服上方立效。若经年累月不愈,必肾元不固,加肾四味各10克,胡桃2枚,三服可以除根。
  八、小儿半声咳嗽
  郭学之,男,14岁,水头郭兆华之子。日,因半声咳嗽2年不愈来诊。其症移时即"吭吭"一声,否则胸闷气憋不能忍耐。诊脉细涩,舌左有瘀斑。询其得病始末,不能记忆。体健,食纳好,嬉戏如常,无证可辨。问其在校参加义务劳动否?答曰抬过炭,搬过桌凳。此子好强,不落人后。想必此乃"劳伤"咳嗽,年小体弱,不胜重负,又不甘人后,遂致努伤胸络留瘀乎?姑从痰瘀论治:
  丹参15克,檀降香、砂仁各5克,桃杏仁各10克,赤芍、川芎、桂校(枝)各6克,炙枇杷叶、瓜蒌各15克,薤白、红花各6克。
  试服之,日好一日,服6剂竟获痊愈。后遇多例半声咳嗽小儿,凡见脉涩,即投此方,辄愈。
  九、婴儿黄疸
  老友郭登科之外甥女,出生7个月。1983年生后4个多月发生黄疸,2月多不退。经城关院x大夫诊查,肝脾肿大,建议取血化验,家长拒绝,未能确诊。家人有知医者,谓婴儿肝炎,不治也罢。与其留一残疾儿,不如听其自生自灭,已托人料理后事,唯病孩母亲,不忍坐待,整日悲泣,遂由外祖父出面邀余一视,以尽人事。诊见病孩面色灰暗,全身暗黄,哭声如蚊蚋,不动不闹,身下床单落满暗黄色粉末,腹部以手搔之,即落黄屑,瘦弱脱形。喂乳则吸吮几下即停,肝脾均在肋下半横指强。大便灰白,尿如浓茶,四肢不温,指稍凉,呼吸微弱。以纸捻搔其鼻孔,病孩发嚏睁眼,两目尚属有神,趺阳脉缓缓搏动,病虽沉重,未必就死,然此阴黄重症,迁延失治,延误病机,致寒湿深入血络,预后堪虑。今拟茵陈四逆合五苓,温阳泄浊,加藿香、佩兰芳化湿浊,甲珠、桃红入络化瘀,难保必愈,仅供酌定:
  茵陈30克,附子、干姜、红参(另炖)、藿香、佩兰、炙草各5克,茯苓10克,猪苓、泽泻、炮甲珠、桃仁泥、红花各5克,煎取浓汁150毫升,加红白糖30克,装入奶瓶,一昼夜1剂,3剂。
  上方连服3剂,小便转清,已能吮乳。又服3剂,大便转为黄软,病孩食欲大增,母乳不足,加喂炼乳3次。肝脾仍能触及,面色已显红润,全身灵动。又服3剂,共服9剂,全身脱壳一层而愈。现已15岁,上初中,体魄壮健,昵称"铁圪塔",智力上乘,三好学生。
  十、婴儿幽门梗阻
  洗煤厂祁杰之子,1990年冬生后连续7日呕吐不止,水乳不入,内妇科会诊意见:产妇超期,致婴儿吞入羊水,幽门梗阻。遂遥拟一方:
  赭石细末10克,生半夏10克,云苓10克,甘草10克,煎浓汁对入姜汁10毫升,缓缓喂之,每次对入麝香0.1克,服2次而通,余药弃去。共治4例,均愈。
  十一、丁奚疳重症
  公安局教导员李凤田妻侄,7岁,日初诊:出生后断脐不洁,致成烂脐(脐疝),久治不愈。且因过用清湿热解毒之剂数十剂,遂致食少腹胀,肚大筋青,便溏,四肢枯细,头大脖颈细,面色萎黄,毛发枯焦,皮肤干瘪,满脸皱纹,如小老头状。四肢不温,脐突,中心湿烂流黄水,味臭,午后潮热,唇指苍白,脉数无力,舌淡白无华,已成疳积重症。此症,由过用苦寒伤中,致中气下陷,湿热不化。法宜下病上取,内服补中益气汤,外敷化腐生肌敛疮之品:
  1.生芪60克,当归、苍白术、炙草各10克,红参(另炖)、柴胡、升麻、姜炭各6克,生苡仁30克,鲜生姜3片,枣6枚,5剂。
  2.五花龙骨、枯矾、无名异各10克制粉,每日以盐椒水洗净干掺,纱布包扎。
  4月15日二诊:药后7年痼疾已痊愈,无丝毫痕迹。予培补脾肾方:全河车1个,红参、三七、内金、炒二芽各30克,共研细粉1.5克,2次/日。
  追访至1983年底,病孩13岁,已上4年级,体质增强,与健康小儿无异。
  按:“丁奚疳"指小儿疳积,骨瘦如柴,其形似"丁"之证。由脾肾虚损,气血衰颓,以致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低烧潮热,四肢细小,颈长骨露,尻臀无肉,腹胀脐突,以及食多吐逆,吐泻无度等症,为脾疳重症。本例则因损及先天肾气,病情更为严重。“疳”为儿科四大症之一,处置不当,轻则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成为侏儒,重则危及生命。治疳如治痨,有热莫清热,有蒸勿退蒸,保得脾胃健,何愁病不痊!
  十二、小儿遗尿(二则)
x,男,11岁。遗尿5年多,服专科汤丸散剂不计其数,无效。面色萎黄欠华,食少神倦,放学后即呼呼大睡,不甚玩耍。脉弱舌淡。其母云:尿似有臊臭味,易感冒。一派气虚脾弱见证之中,冒出一条"尿臭",似乎肝胆湿热下注。但不热不痛,尿色清,量亦多。《内经》有"中气不足则溲便为之变",大约即指此种症情。遂拟补中益气汤进治:
  生芪30克,当归、白术各10克,红参(另炖)、柴胡、升麻各5克,陈皮0.5克,炙草5克,上肉桂3克,鲜生姜3片,枣4枚。
  上方连服7剂而愈。肉桂意在蒸动膀胱气化,不加缩泉丸及桑螵蛸散,因既经专科治疗,显然套方无用。补中益气汤既能治气虚失运之尿闭,当亦能治气虚不摄之遗尿。经文中那个"变"字,包括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
  某女,19岁,3岁患麻疹,高烧5日不退,疹后即患遗尿,初不以为意,至小学4年级仍夜夜尿床。既长,羞于启齿,讳疾忌医,遂成痼疾。今已高三,即将考大学,遂硬着头皮,求余诊治。询知自幼体弱,常常感冒。经来迟,16岁初潮,经前少腹绞痛,膀周有一巴掌大冰冷。面色苍白,气怯多汗,四肢欠温,不渴尿多,舌淡脉细。证属先天不足,病后失调,肾阳虚衰,冲任虚寒,冷积膀胱关元。肾关不固,膀胱失约。阳虚之病,子时后阴霾四布,阳失统束,故遗尿。遂拟人参四逆合当归四遂加吴茱萸生姜汤治本:
  1.附子30克,干姜20克,炙草30克,红参(男炖)15克,当归、通草各30克,吴茱萸15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细辛15克,炮甲珠10克,鲜生姜30克,大枣12枝,10剂。
  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500毫升,对入参汁,早晚分服。
  2.吴茱萸、油桂各30克研粉,醋炒热,每晚贴敷脐中,入麝香小米大1粒,次晨揭去,连用10日。
  上法内服外用,3日内平平。第4日觉全身发热,脐内似有虫行。其母摸之,脐周已温。精神健旺,食纳大增。当晚1时许,被尿意憋醒,未遗尿,为有生以来第一次。10日后其症得以根除。次年考取大学,寒暑假归家,必来我处走走,以表感激之情。
  十三、小儿湿疹(二则)
  王二留,9岁,车站家属。1972年正月初七,患黄水疮45日,始起于头顶部,搔痒抓破后,黄水所到之处即浸淫成片,渐及前额,双颊,四肢,胸背,全身无一处完好。日夜瘙痒无度,嚎哭不止。颈侧、腋下、鼠蹊部之淋巴结全数肿大疼痛,高热烦渴。其母以玉米蕊棒给其搔痒,搔至血水淋漓亦不能止痒。时病孩已不能起床,其父来城代诉病情,考虑为湿热化毒,乃疏连翘败毒合三妙汤,重加土茯苓、苦参、白藓皮、苡仁化湿,生石膏清阳明经热:
  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下药:
  二花、连壳、生石膏、苦参、白藓皮、生苡仁各30克,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桔梗、苍术、黄柏、芥穗、防风、甘草各10克,3剂。
  上药服后,黄水渐少,患儿已能起床,由其父背来门诊就医。视之,其衣裤皆被黄水痂粘于身上不能揭起。据云,夜间脱衣睡觉,早上起床,其身上之黄水疮痂即和被子粘在一起,一揭就要粘去少许皮肉,痛苦不堪。如此重症,确属罕见。仍予原方6剂,3剂内服,3剂洗,内服方加全虫12只、蜈蚣1条、乌蛇肉30克研粉,蜜丸先服。
  另拟外敷渗药:
  蛤粉、青黛、滑石、甘草、生硫黄、苍术、黄柏、苦参各30克,雄黄、冰片各15克,共研粉,洗后干渗干疮面。
  一周后又带病儿来诊,其症已愈七八,全身脱一层壳。用二诊方后即不再流黄水,痒亦轻微。唯夜间烦渴,心烦不宁,瘙痒时有发生。舌光红无苔,便燥3~4日一行,努责殊苦,甚则肛裂出血。证属血虚生燥,乃予大剂桃红四物汤加首乌、蒺藜、黑芝麻、丹皮、紫草,5剂后痊愈。
  城关粮食加工厂曹继柱之女1岁半,泛发性湿疹70余日,用上方小其剂,3日而愈。日受风复发,针尖大之红疹密匝匝布满全身,胸腹四肢重,瘙痒无度,哭闹不休,夜甚。搔破流淡血水,血痂斑斑。证属湿疹后血虚风袭,风毒郁于血络,演化为"血风疮"症。予下方3剂,养血凉血疏风解毒又愈。
  生地、当归各10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紫草、白蒺藜、首乌、皂刺、炒芥穗各5克,乌蛇15克,鲜生姜3片,枣4枚。
  按:小儿湿疹古谓胎毒,由孕期过食辛辣发物,遗毒于胎儿所致。出生后,多数在3周内透发于外,当因势利导用连翘败毒散合三妙敷(“散”之误?),重用土茯苓、白藓皮(可清湿热,疗死肌)、苦参,升散化湿,清解内毒,经治数百例,少则3剂,多则5剂即愈。重症加虫类药(全虫、蜈蚣、乌蛇)入络搜风解毒,止痒特效。本病治则,以清解内毒为主。渗出液多者,可选解毒、拔毒、清凉燥湿止痒散剂外渗。若内毒未清,单用敛疮涂剂,则易使湿毒内攻。南关镇一小儿,湿疹用膏剂外涂,外症消失,3日后内变为急性肾炎。此时仍以连翘败毒散加麻黄、红豆,透毒于外,仍未为晚。可惜医者不察,只管打针输液,不效,去太谷住院,焦头烂额,致成肾病综合症。数月后邀余诊治,问明原委,遂以连翘散毒散合麻杏苡甘汤加红小豆、丹皮、紫草、每服皆得润汗,小便渐多,浮肿、蛋白尿逐日消退,月余痊愈。
  湿热为粘腻之邪,如油入面,缠绵难解。经治病例,由于过用升散燥湿之剂,有个别病例出现燥化、伤阴之弊,此亦"见病治病"之过。以桃红四物汤凉血活血,养血润燥,可免此弊。
  十四、小儿舞蹈病
  孟金娥,女,11岁。灵石仁义公社道阡村学生,日来诊。患病1周,全身舞动无片刻宁静。其状,颈转头摇,吐舌咂嘴,眉眼频搐,四肢摇摆。舌短不能言,手颤不能握物,脚飘摇不能迈步。嘴不停开合如嚼物状,生活不能自理,进食亦需人喂之,且必须按其口部开合之节奏喂食,痛苦万状。52949部队医院诊为"小儿舞蹈病",曾用激素、镇静剂,并服虫类熄风之剂皆无效,建议去省一院神经科住院治疗。患儿父母系农村社员,生活困难,邀余诊视。视其舌光绛无苔,全身疲软,入夜盗汗,烦渴。由于喉头亦随舞蹈之节奏而抽搐,饮水即呛,脉沉细数,据其父言,起病时似曾感冒发烧。当年冬应寒反温,晋南洪洞以南桃花开放。症既从发热而来,必是温邪久羁,销灼肝肾真阴,故内风妄动。肾之经脉络舌本,肾阴亏耗不能上承于舌,故舌短难言,且肝肾同源,肾精匮乏不能滋荣肝木,故阳无所制而风动。乃选大定风珠滋肾柔肝而熄内风:
  牡蛎、龟鳖甲各15克,生地、麦冬各18克,阿胶12克(烊化),枣仁15克,炙草12克,天麻、五味子、远志各10克,菖蒲12克,蛋黄1枚(冲),3剂。
  12月20日再诊,舞动已止,语言大有进步,生活可以自理。唯盗汗不止,神情疲惫,腰困膝软。乃气阴未复,肾元受损。仍予原方,去菖蒲、远志、天麻,加山萸肉45克,黑小豆30克,生芪、肾四味各18克,上方服5剂后随班学习。
  腰为肾之府,诸症凡见腰痛如折或腰酸膝软,即为肾虚的据,随证选用肾十味(枸杞、菟丝于、盐补骨脂、仙灵脾、沙苑子、杜仲、盐巴戟肉、仙茅、骨碎补、狗脊)于对症方内,其效如神。
  张家庄煤矿学生祁秀芳,女,16岁,患小儿舞蹈病月余。日来诊,唯手臂抽动不停,不能握物,食少神疲,腰困膝软,脉细弱,舌苔白滑,有痰涎。
  此例为小儿舞蹈病之余波,所伤者为脾肾之阳,乃予补中益气,温养肝肾,佐以龙牡之敛固:
  生芪、党参各30克,白术、当归各15克,柴胡、升麻各5克,炒麦芽60克,肾四味各15克,炙草10克,生龙牡各20克,鲜生姜5片,大枣6枚,胡桃4枚。
  上方服6剂而愈。
妇科重危急症、疑难病医案
  一、母乳不足,当分虚实
  水峪村宋香梅,24岁。日因乳汁不足哺育幼儿来门诊求治。询之产后已8个月,未服生化汤,从产褥期至今,少腹时觉胀痛,呕恶食少,时有带下如恶漏。脉弦涩,面部有黄褐斑,舌右侧有瘀斑,苔腻。证由产后恶血未净,致瘀浊留阻,上攻为呕,下则为恶漏:且败血不去,新血难生,故乳少。当治其本,予加味生化汤:
  益母草、当归各30克,川芎10克,炙草、姜炭、炮甲珠、公丁香、郁金、红花各10克,桃仁泥、泽兰叶各12克,黄酒、童便各1杯(对入),2剂。
  11月23日,前方服后恶漏、瘀血畅行,诸症已愈八九,乳汁大增,已足哺婴。唯少腹仍觉胀痛,嘱原方再服2剂善后。
  内科裴清秀,27岁。1979年冬,产后半月,少腹痛,恶漏不净,乳汁不下,脘胀不能饮食。追询病史,知素体瘦弱,食纳不馨多年。产后仅服生化汤丸2日,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为图省事,反而误事。妇科确认为了宫收缩不良,正是生化汤适应证。予加味生化汤:
  益母草、当归各30克,川芎、桃仁泥、红花、炙草各10克,泽兰叶、炮甲珠各12克,黑姜15克,胡桃肉4枚,红糖30克,童便、黄酒各1杯(对入)。
  上方连服3剂,诸症均愈。食纳倍增,每餐吃1海碗。半夜饥不能眠,再吃馍片5两许,始能入睡,乳汁如涌。百日之后,体重增加10公斤。
  桉:生化汤为明末山西名医傅山遗方,流传民间数百年,是一首家喻户晓,专治产后理血清宫名方。由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14粒(研),炮姜、炙甘草各1.5克,黄酒、童便7味药组成。功能活血逐瘀,温经止痛。余于1961年加益母草30克、红花10克、泽兰叶12克、生乳灵(炮甲珠粉12克,绵胡桃仁4枚连壳点燃,去壳取仁加红糖30克,共捣如泥,药前嚼服)成为加味生化汤。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经,为活血通经利水消肿要药。经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可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紧张度增强,成为产后缩宫专药。泽兰叶苦辛、性微温,入肝、脾经,活血去瘀,行水消肿。二约相合,可有效消除产褥期感染之炎性渗出物,使弛缓之子宫,迅速复原。生乳灵系来自灵石城关一位民间接生员秘方。其中炮甲珠味腥微咸性平,入肝胃,善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张锡纯氏盛赞此药:“走窜之性无微不至,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皆能开之。以治疗痈,立见功效。并能治癌瘕积聚,周身麻痹,心腹疼痛。”此药用于下乳,不但取其"透经络而直达病所"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并有升高白血球作用,则又有补益气血之功,寓通于补,虚实皆宜。核桃仁为食疗妙品,味甘性温,入肾肺大肠经,补肾固精,温肺定喘,养血润燥。加味后之生化汤,较原方有更强的推陈致新,缩宫化瘀功效,并能于短期内强壮生乳。产后即服此汤3剂,可在3日内,宫缩复原,乳汁畅通。余治疗产后病约千余例,凡产后即服加味生化汤3剂者,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或乳腺发炎者,可见本汤可以增强妇女免疫力,消除产褥期隐患。
  城关医院王大夫之儿媳,23岁。日,产后45日。昨因夫妻大闹争吵,今早乳汁点滴全无。头胀痛,左肋窜痛,乳胀,胸憋,目赤气粗,面赤如醉,口苦,脉沉涩。证由暴怒伤肝,气机郁结化火,肝失疏泄,故尔乳汁不行。径投丹栀透遥小剂加炮甲珠、郁金之通络解郁,服药一煎,乳汁如涌。嘱其将二煎弃之勿服,恐苦寒之剂有碍产后诸虚也。
  一月之后,患者又因乳少求治。询之,则过食油腻荤腥而致黎明作泻。腰困神倦,食少腺胀,脉大不任重按。证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化无权。且五更泻为釜底无火,较脾胃阳虚更深一层。当予温肾,以复肾开合之常,中州得命火之温煦,健运自复,生化有权则乳汁自多。予拙拟二畏汤:
  红参(另炖)、灵脂、公丁香、郁金各10克,油桂5克(研粉冲服)赤石脂30克,附子10克,3剂。
  药后晨泻止,食纳增,乳汁渐多而愈。
  曹金花,30岁,县供销社家属,日来诊:临产出血过多,产后又继续出血1个半月,血色素6克。因乳少,服验方滋乳汤(芪、归、知母、元参、炒王不留、炮甲珠、六路通、丝瓜络、七孔猪蹄2只)2剂,第3日起泄泻35天,气怯难续,脘痛泛酸,食入不化,肢厥,脉迟细(56次/分)。面色咣白,唇、指、舌淡白无华,日泻3次以上。近10日来更增黎明必泻,脱肛不收,子宫脱垂。证属脾不统血,阴损及阳,误投寒凉滋腻,重伤脾阳,延久损及下焦元阳。拟四逆汤、三畏汤合方化裁,补火生土以救药误:
  附子15克,姜炭、三仙炭、炙草、红参(另炖)灵脂各10克,油桂6克(研冲服),赤石脂30克,2剂8月1日二诊,两进温肾助阳,厥回泻止,食纳如常。改投小剂补中益气汤重用参、芪,加灵脂、姜炭、三仙炭、油桂小量冲服、赤石脂、山萸肉,连服10剂。半月后血色素上升到12克,脱肛及子宫脱垂亦愈。
  按:滋乳汤为中医界习用之增乳、通乳验方。为北方名医张锡纯氏所创。原方主治“乳少之由于气血虚或经络瘀者。”方中虽重用芪、归大补气血,而知母、元参之苦寒,猪蹄之寒中滑泻,殊非脾虚者所宜。尤以纯虚之候,本无经络瘀阻,而用甲珠、六路通、王不留辈则徒伤气血。本例产后出血久治不愈,明系脾阳虚衰,不能统摄阴血;食入不化,不能化生气血,病在化源衰竭。医者运用前人成方不知变通,纯虚之证,误投寒凉滋腻及通络诸品,重伤脾阳,致脾气下陷,变证丛生。延久损及肾阳,致关门不闭,演为五更泄泻。由此可见,运用专方专药亦需辨证。不仅要辨证,还须辨药,务使理法方药恰合病机,化裁取舍得当,方能达到治病救人之目的。猪蹄下乳,历代医家皆赞其功。现代实验研究亦证明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元素。但由于其性凉,助湿生痰,有寒中滑肠之弊,并非人人可用。以余临证体验,凡禀赋强、脾胃健,生活贫困、营养不良而致乳少,或有轻微的炎症而致乳腺不通者,用之确有奇效。若素体阳虚,脾胃虚弱者,服之反见其害,不可不慎。
  南关矿三教食堂炊事员李清香,23岁。1983年9月因产后无乳来门诊求治。追询病史,知产后已70天不能进食,产前饮食不节,产后3天吃苹果半个,西红柿一个,肥肉数块,从此即胸脘痞塞,时呕涎沫,绕脐痛,有恶漏,已8日未大便。饥不能食,食入少许便觉胸膈如堵。产后未服生化汤,妇科会诊子宫收缩不良。脉弦而有力,舌边尖满布瘀斑。病由产后败血未净,瘀阻胞宫,且伤食积于中宫。予新订生化汤合半夏泻心汤、小陷胸汤合方化裁,温经化瘀,行气消导为治:
  益母草、当归各30克,川芎、桃仁、红花、黑姜各10克,泽兰叶12克,生半夏、瓜蒌、党参各30克,焦二仙、酒芩各10克,灵脂15克,姜汁炒川连5克,炙草10克,沉香3克(磨汁冲),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黄酒、童便各1杯(对入),3剂。
  服药3剂,恶漏畅行,便下夹有脓血、腐肉状物甚多,脘痞除,食纳大增,未治乳而乳汁如泉涌。
  二、巨型胰腺囊肿
  刘文娥之女小婷,16岁,1991年遇车祸,脾破裂。术后5日发生肠扭转,二次手术后一月,左上腹日见膨隆,左肋下刺痛不休,按之有波浪感,日见增大。致胸闷气憋,卧则胀不可忍,不能呼吸。肿物左超剑突,上界在12肋,下界在左鼠蹊部上方,高凸如怀孕状。县医院外科拟剖腹探查,插引流管,未果,求治于余。肿物既由外伤而来,必是络脉损伤,致湿痰死血积聚成癥。复元活血汤善治跌打损伤,恶血流于胁下;桂枝茯苓丸为消癥瘕积聚效方,师其意而拟一方:
  柴胡15克,当归30克,赤芍25克,甘草、大黄、酒香附、红花、泽兰叶各10克,丹参30克,桂枝、桃仁泥各15克,茯苓45克,丹皮15克,肉桂、苏木、猪苓、泽泻、木香、枳壳各10克,炮甲珠6克(研冲服),水煎2次,混匀,对入黄酒2两,再煎三沸,2次分服。
  服药1剂,天津来电,遂赴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CT检查,确诊为胰腺囊肿16.5x
22Cm,定手术摘除,专家会诊,考虑患孩失血过多,恐有不测,建议凋养恢复一段再议。又返灵石,往返劳顿,出现气虚不支征象。原方加红参、灵脂各10克,服3剂,二便畅行,腹中鸣响,矢气频频,小便特多,大为松宽,可以平卧。连服9剂,共服12剂,庞然大物,消无芥蒂。赴晋中一院CT复查,肿物消失,痊愈。
  三、子宫肌瘤
  林业局干部家属燕能荷,44岁,日初诊(门诊号0039319)。经晋中二院妇检,确诊为于宫肌瘤(9x8Cm),建议手术切除,以免后患。患者畏惧,特来门诊求治。腹诊,少腹胀大如怀孕5月状,脐下有拳头大之圆形肿物。痛经5个月,每月经行不畅,色黑稠粘,块屑甚多,淋漓不断,常延续10日以上不止,经期绞痛胀急。面色暗,舌淡红,脉弦。有形癥积,已非一日,予桂枝茯苓丸加虫类搜剔缓攻之:
  桂枝、桃仁、丹皮、赤芍各15克,茯苓45克,柴胡、红参(另炖)、灵脂、士元、甘草各10克,大贝15克,生水蛭、炮甲珠各6克,蜈蚣2条研粉黄酒冲服,10剂。
  8月11日二诊:前投桂枝茯苓丸缓攻癥积,红参、灵脂扶正化瘀,虫类入络搜剔,迭进10剂,少腹膨隆之状大减,胀势已松。今适值经期,腹未痛,黑块已少,脉沉滑,舌色暗,因势利导,通经化瘀为治:
  桂枝15克,茯苓45克,赤芍25克,桃仁、丹皮各15克,坤草、归须、丹参各30克,柴胡、酒香附、泽兰叶各12克,川牛膝30克,甘草10克,生水蛭、炮甲珠各6克,蜈蚣1条研粉黄酒冲服,鲜姜5片,枣10枚。
  8月16日三诊:上方连服3剂,经行畅通,下瘀块甚多,少腹如孕之状已消,腹痛已除。近日白带多,脉舌如前。予初诊方5剂,加生山药30克、车前于10克(包)。
  8月31日四诊:少腹平软如常人,丸方缓攻:
  桂枝茯苓丸各30克,归须、土元、大贝、炮甲珠各30克,太子参60克,灵脂30克,生水蛭15克、蜈蚣30条,制成10克蜜丸,每次1丸,3次/日。
  9月16日五诊:丸药服约过半,我院超声探查,子宫5x8x5Cm,肌瘤基本消失。日追踪复查,超声提示:子宫6x
5cM,一切正常。截至1984年5月,以上法治子宫肌瘤17例,除一外省患者情况不明,皆获痊愈。凡瘀积重,面色暗黑,眼有黑圈,环口一圈紫暗,手足心、前胸后背发热者,为血瘀发热,加酒大黄10~15克,三五日即退,去大黄,此即大黄**庶**虫丸意。正虚加党参、灵脂,虚甚者用红参。4种虫类药,软坚散结,化瘀力强。生水蛭为破瘀第一要药,破瘀血不伤新血。可视瘤体之大小,病程之久暂,用3~6克。炮甲珠穿透走窜之性无微不至,凡血瘀血凝皆能开,且有升高白血球作用,寓补于攻,妙用无穷。冲任隶属于肝,血瘀者气必滞,加柴胡疏达肝气。大贝消痰软坚,缩短病程。
  又,卵巢或输卵管囊肿,余多从瘀阻胞官、寒湿凝聚论治,以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加油桂温阳化湿。若少腹不时绞痛,多属寒凝,加吴茱萸15克(洗)直入肝经血分,破冰解冻,收效更速。加子宫专药益母草,协以丹参、泽兰叶,加强宫血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之排泻及吸收,加炮甲珠透达囊肿,五苓利水,多数可在半月内治愈。慎用清热解毒药,用之不当,反使寒湿凝结不化。
  四、结核性包块型腹膜炎
  王秀清,女,30岁,邮电局职工。日,当年15岁,因呕吐腹痛,其母给患孩揉肚,发现下腹部明显隆起,有一包块质硬,经省一院B超探查(超声号831675),证实为T?B性包块型腹膜炎。包块在耻骨联合上4Cm处,17x16Cm。据其母告知,患孩喜吃生冷,喝凉水,月经尚未来潮。面色萎黄,脉弦涩,舌淡有齿痕。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患孩发育良好,已属经行年龄。由过贪生冷,致寒痰凝子胞宫,己成有形癥结。拟温经化痰,逐瘀通络,待其经通,癥结自消。
  生芪45克,当归、丹参各30克,赤芍15克,川芎、桂枝各10克,茯苓30克,桃仁、红花、丹皮、炮姜、没药、白芥子(炒研)、三棱、莪术、木香、甘草各10克,失笑散20克(包),炒小茴15克,7剂。
  8月16日二诊:肿块渐软,仍未缩小。原方加酒大黄6克、醋鳖甲30克(打、先煎)、土元10克,5剂。
  8月22日,肿块缩小1/3,守方再服5剂,加党参30克。
  8月26日三诊:又缩小1/2,唯屡用攻破,气分已虚,脐下筑筑不宁,食少神疲,腰困如折,脉细无力。拟益气扶元,佐以化瘀:
  生芪30克,当归20克,红参(另炖)、灵脂、桂枝、桃仁、丹皮、赤芍、川芎、土元、柴胡、炙草各15克,炒小茴15克,肾四味120克.茯苓、炒麦芽各30克,鲜生姜5片,枣6枚,胡桃4枚(打)。
  隔日1剂,10剂。
  10月22日,其母偕女来家,喜告服完药后第6天月经初潮,块已全消。
  五、重症结核性腹膜炎
  王桂兰,女,35岁,汾局电厂话务员。日,由平车拉来求治。经汾局医院诊为结核性泛发性腹膜炎,住院月余,链霉素治疗一疗程无效,渐至不能起床。经闭2月,面色苍白无华,眼眶塌陷,潮热盗汗,气短不足以息,泛酸嘈杂,日仅吃两三个水饺,链霉素中毒性耳聋。满腹板硬,疼痛拒按。脉细而涩,舌胖淡有齿痕,证属寒凝下焦,血瘀经闭。以少腹逐瘀汤合海藻甘草汤,温经散寒,软坚散结,扶正化瘀为治:
  当归30克,桂枝、川芎、红参(另炖)、失笑散(包)、姜炭、没药、土元各10克,炒小茴、赤芍、漂海藻、生甘草各15克,鲜生姜5片,枣6枚,全虫12只、蜈蚣1条研末冲服,7剂。
  7月16日二诊:腹胀痛大松,时有矢气。食纳增,每日可进食半斤,潮热盗汗已止。下腹部除脐周巴掌大一块外,巳变软。加抗痨要药猫爪草50克,10剂。
  7月17日三诊:患者步行来诊,面色红润,日可进食斤许。脐周已变软,仍疼痛拒按。觉少腹、乳房憋胀,阴道出现分泌物,脉弦有滑意,此乃经通前兆。因势利导,原方去海藻、甘草,加坤草、丹参各30克,柴胡、泽兰叶、桃仁、红花各10克,10剂。
  8月1日四诊:经通,下紫黑块屑状瘀血甚多,满腹已柔软如初,经后神疲乏力,腰困如折。久病伤肾,气血已虚,补中益气汤加肾四味各30克,5剂后康复,又生一女。
  六、多囊卵巢致不孕
  灵石农行职工郭霞,女,34岁,日初诊:婚后10年不孕,四出求医,百治不效。1996年春,赴山医二院妇科作腹腔镜枪,诊为“多囊卵巢”,又作输卵管造影,见“左输卵管梗塞”,现代各种疗法遍用不效。凡顽症痼疾必有非常之因。乃详询始末,得知其母怀患者7个半月时跌扑动胎而早产,虽侥幸拾得一命,但瘦弱多病,先天不足,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为其主因。肾为胎孕之本,肾虚则生殖无能,现代医院断定不能生育,不无通现。又加不善调摄,嗜食生冷,经期冷水洗脚,致寒入冲任,患痛经18年。平素腰困如折,脐中冷痛板硬,少腹两侧刺痛不移,带多清稀。经事月月超期,色如黑豆汁,夹有块屑、胶漆状秽物,面部有蝶形褐斑,脉沉涩,舌边尖满布瘀点、瘀斑。据上症情,先天肾气不足,冲任虚寒,湿痰此血凝结胞宫而成癥瘕。拟方如下:
  1.培元固本散:仿古代河车大造丸,有再造先天之功。以血肉有情之品培补先天肾气以治本,虫类入络搜剔,温经化瘀涤痰以治标:
  紫河本、坎气、茸片各50克,蛤蚧5对,海马30克,蛇床子、大三七各100克,红参、灵脂、琥珀、土元、水蛭、炮甲珠、全虫、蜈蚣、白芷各30克。
  共研细粉,3克/日,热黄酒送下。
  2.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直入奇经,开冰解冻,破沉寒痼冷,合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温通冲任,缓消癥瘕积聚:
  当归、桂枝、赤白芍各45克,丹参、坤草、刘寄奴、通草各30克,茯苓45克,桃仁泥、丹皮、炒小茴、川芎各15克,失笑散(包)20克,吴茱萸、细辛、炙草各20,企边桂(后下)没药、白芥子(炒研)各10克,鲜生姜45克,大枣25枚。
  加冷水1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日分3次服,10剂。
  另以炮甲珠60克、麝香2克,研粉分作20包,随中药早晚以热黄酒冲服各1包,以此对药穿透攻破无微不至之性,直捣病巢,面消囊肿,化瘀积。
  10月25日二诊:
  上药服7剂,腹内鸣响如雷,频频矢气,胀消痛止。月经如期畅行,下秽浊黑血块甚多,痛经已愈,少腹柔软,白带消失,食纳大增。唯腰困特重,稍觉气怯。经后当益气补虚,温养肝肾。生芪60克,当归30克,红参(另炖)、灵脂各10克,制肾四味、川断、熟地、蛇床子、山萸肉、茯苓、老鹳草、决明子各30克,苍白术各15~30克,每月经后连服15剂。
  2001年元旦三诊:
  上法无大加减,连服2个月,面部褐斑、舌上瘀斑退净,少腹已温。今日月经超期16日不行,左三部滑大,微呕,喜食酸鲜。令作尿检,妊娠反应阳性,足月顺产一女婴。
  按:经后连服半月方中,有老鹳草、决明子各30克,为先辈叶橘泉先生治不孕症之验方。机理不甚明了,但用之多奇效。老鹳草除强筋壮骨,治风寒湿痹外,又据《滇南本草》记载:“治妇人经行受寒,月经不调,腹胀腰痛,不能受胎。”决明子为明目要药,有益于肝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又隶属于肝肾,皆与胎孕有关。且用法为经后连服半个月,则重在补虚,以促排卵,意不在通利。
  七、妊娠恶阻重症
  耿巧珍,27岁,核桃洼教师。日初诊:急诊入院病人,因妊娠4月,剧烈咳喘,呕吐日夜不停50天而住入内科已10日。已给补液纠正脱水,但病情危重,仍未脱险。内科确诊:①肺结核,②妊娠恶阻脱水。
  刻诊,患者时时泛呕,食入即吐,咳唾白粘痰涎。四肢枯细,面色萎黄无华,脉微、细、急,160次/分。烦渴,水入亦吐。两目无神,从住院部来门诊二楼即喘不能言,舌紫暗。虚损久延,孕期郁怒,致肺、胃、肝三经气逆,有升无降,恐有暴脱之虞。救脱为先,佐以温肝降逆:
  红参(另炖)、山萸肉、生半夏、赭石粉、炙枇杷叶各30克,旋覆花(包)、吴茱萸(洗)、炙草各15克,鲜生姜30克,姜汁20毫升,大枣10枚,1剂。
  浓煎,小量多次频饮。
  11月10日二诊:咳、吐已减八九,已能进食。烦渴舌红,脉微、细、急,144次/分。喘、汗不止,末离险境,救脱为要:
  红参(另炖)、山萸肉、生半夏、芦根、赭石粉各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炙草15克,鲜生姜30克,姜汁10毫升,2剂。
  11月13日三诊:咳、喘、吐均愈。身软神疲,脉细数有神,120次/分。腰围,少腹坠胀。肾主胎孕,久损不复,恐有堕胎之虞,益气固肾救脱:
  赭石粉、生芪、红参(另炖)各30克,肾四味各30克,姜汁10毫升(对入),大枣10枚,胡桃4枚(打)。
  11月17日四诊:脉急,144次/分。腰困、腹胀虽愈,而气血虚极不支,便溏,脾气下陷,救脱为要:
  生山药60克,山萸肉、红参(另炖)、生龙牡粉各30克,白芍、炙甘草各15克,2剂。
  11月21日五诊:脉细数120次/分。食纳渐佳,自我感觉良好。久损不复,未可轻忽。
  生芪、山萸肉、生龙牡粉、肾四味各30克,红参15克(另炖),白芍15克,生山药60克,炙草15克。
  上方连服3剂,脉98次/分。于11月24出院,回家凋养。张锡纯氏来复汤确是扶危救脱神剂。
  煤运公司总会计师赵丁辉之弟媳,28岁。日邀诊。怀孕1个月,剧烈呕吐35天,随夫返乡调养。从天津至灵石,旅途劳顿,已形成脱水,眼眶深陷,气喘多汗,水米不入,脉细如丝。予生半夏、茯苓、红参(另炖)、鲜生姜各30克,炙草15克,姜汁10毫升对入,浓煎,小量多次呷服,1剂而愈。
  树脂厂女士孙月珍,26岁。日,妊娠45天,剧烈呕吐,水米不入,卧床不起已半月,消瘦气短,少腹坠胀,腰困如折,左肋刺痛不休,脉滑,拟降逆和胃,疏肝理气,补肾固胎:
  赭石末、生半夏、生山药、酒归芍、桑寄生各30克,柴胡、枳壳、红参(另炖)、苏梗、姜竹茹、旋覆花(包)、陈皮、炙草各10克,川断、菟丝子各15克,鲜生姜30克,姜汁20毫升,煎浓汁,对入参汁、姜汁缓缓呷饮,2剂而愈。
  平遥推光漆厂女工王改英,26岁。日因妊娠40天,剧烈呕吐月余,水米不入求治。面色萎黄,消瘦神倦,无端恐惧,常觉背后有人跟踪。予加味温胆汤:
  野党参、赭石末、生半夏、朱茯神各30克,旋覆花(包)、枳实、竹茹、桔红、胆星、炙草各10克,鲜生姜30克,姜汁2盅对入,3剂后痊愈。
  侯秀莲,怀孕2月,呕吐酸苦37天,喉燥,口苦,咽干,目眩,两耳如蒙,听力减退。头面时觉轰热上冲,脉沉弦数,舌红中根黄。拟和解肝胆、降逆和胃:
  柴胡、黄芩、红参(另炖)各15克,生半夏、赭石末各30克,旋覆花12克(包),鲜生姜30克,姜汁2盅(对入),大枣10枚,煎浓汁,对入两汁,缓缓呷服,1剂而愈。
  按:生半夏为止呕要药,加等量鲜生姜解其毒,经治妊娠剧吐患者千例以上,确有覆杯而愈之效。40余年用生半夏超过3吨,无一例中毒。半夏为妊娠禁忌药,又是妊娠剧吐之特效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岂可因噎废食!
  八、先兆流产
  张x娥,23岁,某厂女工。日急诊。
  怀孕2月,昨晚同床后少腹灼热而痛,凌晨5时出血,已7小时淋漓不断,血色鲜红,烦热口苦,腰痛如折,心悸不宁。脉弦滑数,120次/分,舌红少苔。由房事不节,损伤冲任,相火妄动,致胎漏下血。冲任隶属于肾肝,肾为胎孕之本,脾主统血而载胎,今血热妄行而损伤胎气,所幸尚未大崩堕胎。拟峻补其气以摄血,滋阴清热而固胎:
  生芪60克,当归、白芍、九地、红参(另炖)、煅龙牡、阿胶(另化)、苎麻根、白术各30克,黄芩炭15克,寄生、川断炭、杜仲炭、菟丝子、盐补骨脂各30克,艾叶炭、炙草各10克,三七3克(研末冲服),胡桃(打)4枚。
  煎取浓汁600毫升,3次分服,3小时1次。
  8日晨再诊,昨晚12时服第2次药后血已全止,心悸、腰痛亦愈。脉敛,尺部弱。面色转为苍白欠华,舌上生出薄白苔,食纳不佳,原方去九地、龙牡、黄芩、三七,加三仙炭各10克,姜炭5克,又服3剂而愈,足月顺产一男孩。
  按:本方以当归补血汤重用生芪加红参,补气摄血以载胎;胶艾四物去川芎滋阴养血止血以安胎;寿胎饮(寄生、川断、菟丝子、阿胶)合青蛾丸(杜仲、盐补骨脂、胡桃)补肾益精固冲任而固胎;白术、黄芩为安胎圣剂,善治血热妄行之胎漏下血;苎麻根功专止血安胎,三七最擅止血,诸药相合,对阴虚内热、血热妄行之胎动下血,投剂立效。出血多者,为保胎儿发育正常,血止后以泰山盘石散(参、芪、归、术、九地、白芍、川断、砂仁、糯米、炙草)加紫河车、鱼螵胶蛛,龟鹿胶制粉,装胶囊,每次6粒,2次/日,连服2月以固本。
  和平,22岁,双泉峪村农民。怀孕2月,日晨突然出血不止,量多色淡,气喘肢凉,少腹隐痛坠胀,腰困不能转侧,食少泛酸,面色萎黄欠华,舌淡有齿痕,脉数且弱,120次/分。询知禀赋素弱,无故牙龈出血。此属先天不足,肾失封藏;脾阳虚衰,不能摄血载胎。
  生芪45克,酒洗归身、酒炒白芍各25克,红参30克(另炖),三仙炭、姜炭、醋艾炭、柴胡、苏梗、砂仁、芥穗炭各10克,阿胶20克(化入),煅龙牡各30克,寄生、炒川断、兔丝子(酒泡)、青蛾丸各30克,炙草10克,白术30克(黄土炒焦),三七3克(研末冲服)。
  煎取浓汁600毫升,6次分服,3小时1次,日夜连服2剂。山萸肉100克煎浓汁代茶饮。
  10月15日二诊:腹痛出血已止,食纳好。脉滑弱80次/分。仍觉腰围、气短、畏寒。予泰山盘石散去九地、黄芩、糯米,加紫河车、鹿茸、鸡内金、焦三仙、鱼螵胶珠、龟鹿胶,制粉,每服3克,2次/日。上药共服不足3个月,体质改善,足月顺产一女孩。胎动下血属脾不统血者最多,此型患者,非但不能运化饮食,而且难以运载药力。故宜采取多次少量频投之法,既保持药物之血液浓度,病人又能消化吸收,平稳奏功。此型尤不可用一切寒凉滋腻、清热止血等品,一旦出现滑泻,其胎必堕。
  九、习惯性流产
  某矿长之妻,37岁。其时不重计划生育,已生3个女儿,求子心切,屡孕屡堕,又流产4胎。1970年10月再次怀孕,某老大夫断为男胎,唯滑胎已成痼疾,恐难保全,遂求治于余。询之,知前流产4胎,间隔最长半年,最短70天。今次怀孕60天,时觉少腹冷痛、憋胀,肛门坠胀,咳则遗尿,小便多,腰困如折,夜多恶梦,眼圈、环唇色黑,舌边尖有瘀斑。脉迟涩,58次/分。诸多见症,悉属瘀阻,兼见气虚下陷,肾元不固。患者屡孕屡堕,堕后即服坐胎补剂,致胞宫旧创未复,积瘀未化,即是致瘀之根源。如此怀孕,岂非7层大楼建于沙滩之上?冲任肾督既伤,复又瘀阻胞宫,胞胎失养,故不出3月必堕。病根既明,则当在益气运血、温阳固肾之中,佐以活血化瘀之法。重用参芪益气运血,以寿胎丸、青蛾丸、胶艾四物养血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梳蜈蚣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