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电脑便7小时,咋办?没有音频设备咋办自制力,但...

没有自制力,你有资格玩吗? - 简书
没有自制力,你有资格玩吗?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我跟他同桌用餐。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常想起梁实秋先生的这段话。我发现许多伟大的人,他们都因为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取得杰出的成就。功课好的学生也一样。最近报上刊登大学考试榜首的学生,都说他们常常打电脑游戏,而且天天上网。当记者问他们成绩怎么还能那么好的时候,答案则是:“专心”——玩的时候,尽情放松自己,回到课业则全力以赴。这也使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个统计报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均寿命长得多,老来也比较健康。报告分析,一方面因为那些人收入高,生活比较优裕。另一方面因为他们能克制自己,想吃的东西不吃,不想动的时候,仍然强迫自己运动,所以老来发胖的概率都比一般人低。可不是吗?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智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些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那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如同梁实秋先生决定最后要吃八宝饭,于是在前面特别节制。相反,一玩就忘了时间、忘了考试,以及回到书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学生,则不可能表现得好。岂止读书如此,工作也一样。有位企业家说得妙:“美国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文凭就要求加薪,不满意则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人从我这里跳到别家,也有别家栽培的跳来我的公司。结果‘人才交换’,大家都能进步。”“日本公司则不一样,员工到一定时候,公司会安排进修、安排出国,届时又调回国,按部就班地升迁。一干一辈子,甚至死了之后都葬在公司的墓园。但也正因为他们以公司为家,所以能牺牲奉献、尽忠职守。”“可是,我们的员工,没学到人家的优点,却学到缺点。他们希望有日本公司的福利,却没有日本工人的忠诚。他们要求有美国式的自由,却没有美国员工的自动自发。”如果我们把这位企业家的话,用在华人孩子的身上,会不会也很有道理?今天,华人孩子希望有中国式父母的溺爱,却没有传统中国式的孝敬。希望有美国家长的放任,却没有美国孩子的独立。“收入”与“付出”常是相对的,当我们拿起一些的时候,往往也得放弃一些。如同梁实秋先生想吃后面的八宝饭,就不碰前面的冰糖肘子。也像美国工人要跳槽的自由,就得有进修的主动性。日本工人要公司无微不至的照顾,就得有恪尽职守的忠诚。同样的道理:当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时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该读的书读好、该做的功课做完。当你今天晚上坚持要看两小时电视的时候,则应该一放学就专心用功,而且看完电视立刻收心。如果你:既不愿少玩一分钟,又不愿多用功一点。既想成绩好,又不愿牺牲玩耍的时间。读书时开着手机,心猿意马。玩的时候又惦着功课,提心吊胆。怎么可能成功?结果到头来既没能玩好,又误了学业。“后面要过瘾,前面就得牺牲!”希望大家能想想梁实秋先生的这句话
在最孤独寂寞的时候,容易找到自己,这世界我来了,我需要什么……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已有帐号请点击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又想起来了?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音频设备咋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