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2011年我国信贷增长 年底的是多少 我是6...

&p&(此答案谨献给鹿晗粉丝)&/p&&p&------------------------------------------&/p&&p&&br&&/p&&p&如果评选最不浪漫的学科,经济学一定会被提名。&/p&&p&因为,经典经济学最根本的假设之一,就是“人都是理性的”。&/p&&p&&br&&/p&&p&求婚用的钻石是大财阀托拉斯的骗局,他们故意降低产量来维持高昂价格。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这是在市场中造成完全净损失(deadweight loss),惊天骗局,买钻石不但上当,还会破坏市场效率,减少社会福利,简直是助纣为虐,毫无理性。&/p&&p&&br&&/p&&p&情人节的玫瑰不够理性。在供需关系最不平衡的时候还想买入,岂不是在把需求曲线进一步向右侧平移?这样的女人可不能要。况且,巨大的产能在特定时刻释放,那么在平时一定会出现过剩,如果非要送玫瑰,可以在建军节买嘛,价格合适量又足,还自带正直的气质,令理性光辉得以充分贯彻。&/p&&p&&br&&/p&&p&人命关天,经济学家照样可以计算出价格。比如,花钱整修一条高速公路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可是值不值得呢?在美国交通部的报价表中,一条人命的价格大约在900万美元左右。&/p&&p&所以,当电影里的杀手说:“目标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得加钱!”,我微微颔首,心想这位杀手容貌猥琐,没想到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传人,名门正派,深得精髓。&/p&&p&这不仅是个玩笑,现实世界中Justin Wolfers 和 Betsey Stevenson两位经济学家夫妇就因为税务问题一直没有正式结婚,而他们的孩子都已经能打酱油了。&/p&&p&&br&&/p&&p&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终极诉求。如果说法律追求的是正义,历史追求的是真相,自然科学追求的是客观世界的规律,那么,经济学的追求就是理性和效率。&/p&&p&因此,经济学堪称学科中的直男癌,以至于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问学经济的人是不是更自私。如果要问这门学科浪不浪漫,我是脸上有尬笑,心里有碧数。&/p&&p&&br&&/p&&p&直到,我知道了一个环境经济学概念,叫做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p&&p&这个词在金融里,是定义一家企业可以产生的现金折现值。也就是巴菲特总提起的价值投资。&/p&&p&其本质,说的是一个事物的存在本身就很让人欣赏。&/p&&p&比如你家小区附近的几棵老树,你平时看不到它们,更不会砍了它们卖钱,可是仅仅知道它们的存在,就让你心里挺高兴。在修路拆迁的时候,市政避过它们,你要为此付税,还得绕路,可是这个代价你付出的心甘情愿。&/p&&p&又比如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一次,只是模糊的知道它们在远方的存在。当社会花费资源去保护它们,每个纳税人都为此支付成本,大家却没有觉得浪费。&/p&&p&经济学一向提倡人类理性,只对激励做出反应。&/p&&p&但是在这里他们承认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价值:美好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p&&p&因为种种因缘,总有一些东西在惊鸿一瞥之后就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但是,我们还是欣喜于他们在世界的某处和我们共处同一个空间。&/p&&p&&br&&/p&&p&我有一个亲近的长辈,由于我旅居海外,极少有机会去看望他。近些年,他身体不太好,有几次病情危急又转危为安,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不已。&/p&&p&关山修阻,我几乎不可能再跟他常聊,但是,仅仅知道他还在世这个消息,就让我深感安慰。&/p&&p&&br&&/p&&p&久未联系的老友,欣赏许久的艺人,遗憾未名的前度,有些人或事只要简简单单的存在于世上,即使不见不扰,就已经意义非凡。&/p&&p&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此答案谨献给鹿晗粉丝)------------------------------------------ 如果评选最不浪漫的学科,经济学一定会被提名。因为,经典经济学最根本的假设之一,就是“人都是理性的”。 求婚用的钻石是大财阀托拉斯的骗局,他们故意降低产量来维持高昂价格。从经…
&figure&&img src=&/v2-cfddadf2da40a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cfddadf2da40af_r.jpg&&&/figure&&p&大家好,两年前我通过东京工业大学的IGP(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英语项目来到东京读修士,当时也在我母校北邮的论坛发过一篇经验贴。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毕业的时候,回想这两年间受了不少前辈的悉心指教因此过得也还算顺利。于是就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也希望仅以此文与考虑来日本留学以及正在留学中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参考。&/p&&p&首先先从结果说起,两年的修士期间大部分是在东京度过的,期间发了3张学术海报(日本国内两张、美国一张)、1篇国际学会论文,最终学校的毕业典礼有幸被选为我所在研究科的学生代表上台接受校长颁发的毕业证书;分别去IBM东京研究所和Recruit参加了夏季和冬季实习,求职期间在日本拿了6家公司的offer(日本雅虎、GREE、埃森哲、日立、野村综合研究所、Recruit),最后决定去Recruit,明年4月正式入职。&/p&&p&接下来的篇幅会分成三个部分,生活篇、学术篇和求职工作篇。只对其中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跳着看。&/p&&p&对我的经历以及日本留学、求职有更多兴趣的朋友可以参加我这周六下午()举办的知乎Live:&a href=&/lives/667520& class=&internal&&Live&/a&&/p&&h2&生活篇&/h2&&p&回首这两年觉得生活方面真是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修士入学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踏出国门,记得当时从飞机上下来拖着两大包行李一路电车各种换乘、到了目的地出站看到眼前荞麦面店大大的招牌写着“そば処”觉得整个人都次元穿越了,仿佛到了一个只存在于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中的世界。(笑)&/p&&p&回到正题,第一次在日本的住处是在駒場的外国人留学生宿舍,整栋楼都是东工大拿国奖(MEXT)的外国人修士/博士以及交换留学生。由于大家都是通过英语项目过来的,所以大多数人都不会日语(真的是一句都不会),我感觉我当时勉勉强强N1的水平已经能够完爆所有人(除了从本科开始就在东工大读的蒙古人tutor)。此外由于我残念的英语口语水平和词汇量,多数情况下跟宿舍里的其它同学的交流全都是半猜半比划,说是international dormitary其实住这个宿舍我觉得我一点也没变得international(笑)。&/p&&p&老实说宿舍的条件跟国内比真的好太多,但跟自己去租的房子还是有差距(毕竟便宜,只用一般租房的大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钱)。每人一个小房间,有独立卫浴、冰箱,水电网齐全,然后是公用的洗衣房(投币式洗衣机,一次150日元)和厨房。比较要命的是房间离公共厨房特别远、然后冰箱又在房间里,导致每回想去厨房做点什么东西的时候一旦忘了拿某样东西就得来来回回跑很远。不同文化的人做菜也很不一样,比如你会看到一周做一回、一回管一周的咖喱的孟加拉国人;从业务超市(类似国内的批发市场的存在)买一大堆肉回来消耗的蒙古人;做一回饭厨房就会乱得像杀人现场一样的印度人(淘米要淘10遍的也是他们);平时特别有礼貌但一喝酒就开始乱扔垃圾的欧洲人。不过更多时候是很多人显然在自己祖国的时候是没有做饭习惯的,来了日本之后才开始赶鸭子上架然而又看不懂日语用不惯日本的食材以至于风波不断。(比如把味醂当作食用油下锅煎蛋之类的)&/p&&p&大约半年后,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生活习惯的问题(个人始终难以接受老外们每周开party开到夜里11点还要去渋谷蹦迪的习惯,特别是在宿舍走廊隔间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另一个是我平时有自己做饭的习惯,用宿舍的公共厨房实在是太痛苦),决定搬家。新租的房子离学校特别近,apartment,和室(榻榻米上面铺被子的那种,一般和室会比洋室便宜),33平米,月租6万8。新家感觉特别好,首先每天省去了单程40分钟去研究室的时间(新家只要走路5分就到),夜里很安静(以前的宿舍旁边就是电车轨道,电车一经过就是各种噪音+震动),附近超市便利店等也一应俱全,交通便利,附近有3~4个电车站能用(最近的只要步行5分钟),去新宿涉谷秋叶原横滨等等基本都在30~40分钟之内。另外还买了期待已久的电视机(40寸,虽然是二手的但功能上完全没问题)。&/p&&p&在日常开销上和以前的宿舍相比,首先房租是贵了大概4万,水电气等相比以前略贵(因为要算上厨房、洗衣机的水电等),但是节省了上学的交通费,增加了自己做饭的机会也降低了吃饭的成本(学校虽然有食堂但其实并不能便宜多少钱,而且住了半年多食堂基本也吃腻了),再考虑到上面说的优越条件的话感觉搬家真的是非常值的。接下来进公司工作的时候有可能会再搬家,不过那是后话了。&/p&&p&讲到这里顺便说说吃饭的问题,首先我是南方人,饮食习惯跟日本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日本料理没有什么吃不下的东西(除了梅干,纯粹是因为太酸了,作为调味料用来煮鱼什么的我还是接受的)。偶尔想念家乡的味道了就去学校附近的中餐厅或者去新大久保和朋友们搓一顿(横滨中华街并不推荐,性价比不高),再不行就自己下厨(清蒸鱼、排骨汤之类比较家常的菜一般即使中餐厅也不多见)。&/p&&p&在日本你会发现超市里卖的食材还是最适合做日本料理的,因此想要解决做饭问题最有效率的还是多学些家常的日本料理的做法。(反过来一些适合中国菜的食材并不是很好买,比如一般很难买到整块的带皮五花肉、整只或者半只的鸡、牛腩、大汤骨等)我一般自己做的话一顿饭就是类似一碗米饭、一碗味噌汤、一盘烤鱼(三文鱼、秋刀鱼、鳕鱼之类)、一小碟蔬菜。一次做两人份吃一顿另一份放冰箱明天再吃。熟练之后做一顿饭只要不到30分钟,但成本只是吃食堂的一半(而且质量还比食堂高,虾、蟹、排骨、生鱼片、鸡翅、牛排这些都是很难在食堂里见到的,但超市里基本什么都有)。&/p&&figure&&img src=&/v2-4ffcf2f225da3b6257380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ffcf2f225da3b6257380f_r.jpg&&&/figure&&p&学校食堂的料理&/p&&p&&br&&/p&&p&语言方面,我个人感觉这两年之内英语没啥特别的进步,首先使用的机会并不多,除了给研究室的德国人做tutor、上课(因为走的是英语所以需要修一些用英语教授的课程,当然老师一般还是日本人)、看论文、去国外出差之外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在用日语。(当然这也跟我个人跟英语圈的人玩不到一起有一定关系。)&/p&&p&反过来我相当庆幸自己当年在国内练到N1才过来这里,说真的N1其实在日本仍然是非常基础的水平,但至少能让你磕磕绊绊地跟日本人对话,有了这个底子再在实战中多多训练就能提高得非常快。反观我同年级的零基础的同学,常常是陷入没有基础-&没有机会练习-&自暴自弃只和中国人和英语圏的人玩这样的情况,过了一两年日语水平还是跟刚来日本的时候一样。&/p&&p&再一个就是交流的效率问题,毕竟对日本人来说英语也不是母语,双方都是非母语的情况下的交流经常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信息会流失,语言中细微的情感也难以把控。其结果就是会日语的人掌握的信息量远远高于不会日语只会英语的人,而且普遍跟当地人相处的关系也要强于不会日语的人。这两点的差距尤其在生活上和求职上非常致命。所以,考虑来日本,并且想在日本好好发展的同学们,强烈建议一定要把日语练好。&/p&&p&再说下打工方面,其实因为我拿着奖学金的关系,生活上没有什么经济方面的困扰,而且教授也不希望学生因为打工影响研究,所以实际上我是没有真正在日本打过工的。干过拿钱的活也就三种:一个是TA(Teaching Assistant),和研究室的其它TA一起教东工大的本科生在编程实践课上写Scala,一周2~3小时左右,工作期间一个月大约两万日元;一个是留学生tutor,教研究室的德国人博士各种学习生活相关的事(德国人不会日语),工作时间不定,一个月大约小一万日元;一个是帮隔壁研究室的教授修过主页,大概就是配一配Wordpress再检查一下Markdown的格式之类的东西,一次性拿了三万日元。总之哪怕不打工,只要愿意干活的话,在学校里也是可以比较轻松地有能有经济来源的(而且不需要额外的打工资格,也不上税)。&/p&&h2&学术篇&/h2&&p&先从我的英语项目说起吧,东工大的这个IGP项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从学校方面来说)就是希望多招缆一些英语圏的留学生,以增加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排名)。比如东工大其实有计划在数年之内把大学院(也就是本科以上的部门)的教学全英语化,因此目前先针对这批留学生试行。再比如校方希望把只会英语不会日语的留学生放到研究室里可以逼着研究室的学生和教授开始说英语,锻练他们的英语水平。所以实际上像我这样日语比英语好的人其实并不算是学校最想招的对象,因为我到研究室里全是说日语,研究室成员的英语水平依然没有提高(笑)。&/p&&p&当然学校的目标归目标,实际有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得另当别论。比如像我的研究室做PL(编程语言)的其实学校提供英语课程并没有多大用,想从课堂上获得研究相关的东西最终还是要靠一些同时面向本科高年级以及大学院的用日语教的一些课,以及针对研究科的集中讲义(就是那种短期多次上课来拿学分的课,我们研究科去年请的是日本IBM东京基础研究所的研究员来跟我们讲IBM的Java虚拟机的各种架构和优化等,教的真的是实打实的干货)(顺便一说东工大的集中讲义一直都很给力,以前还有听说别的学科的请来了JAXA火箭研发的负责人,以及前美国国务卿赖斯之类的重量级人物的)。再比如说研究室的国际化,实际的结果多半是:在外国人少的情况下,如果正好研究室会有类似我这样英语和日语都算过得去的人在的话,研究室会委派这样的学生做那个外国人的tutor,因此英语的交流大多也就局限在tutor和那个外国人之间(当然seminar之类的会考虑那个外国人而做英语的PPT,但发表依然是日语);在外国人多的情况下,研究室会自然地形成英语圏和日语圏,然后meeting和seminar也会把这两个圏子分开来,结果就是英语不好的日本人依然不好,不会日语的外国人依然不会。&/p&&p&OK,抛开英语项目不说,我比较庆幸的是自己申的研究室的比我相像中要好很多。首先我教授算是学界还是比较有头有脸的人物,因此批奖学金、拉研究资金等很有一套。我进研究室里他刚从东大跳槽过来1年左右,十分有干劲。加上我们研究室当时成员数本身并不多(大概只有5个左右的学生,还没有博士),人均的研究经费也就非常充足,比如我和一个前辈就有幸在什么成果都还没做出来的时候,教授就出经费带我们去神户的国际学会参观(跟超级计算机相关的,日本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京”就座落于神户的港岛上);学术发表上也是不遗余力,只要我们有一些成果出来,哪怕只是海报都可以出经费让我们去学会上发表,托教授的福我又去了日本国内的松山、岡山,以及美国的College Park(本来还有一次去美国匹兹堡的机会,因为签证没赶上没有去成)(顺便一说,出经费是包括交通费 + 酒店费用 + 各种签证手续费 + 每天一定量的津贴,因此对学生来说出差都是在赚钱);设备也自不用说,比如我做虚拟机的研究,项目编译要花很长时间,教授就买了台40万日元的Mac Pro给我,研究室的公用电脑(开会时用)也是Mac Pro + 超大号4K显示屏,研究室的墙壁是教授定制的特制白板墙壁,到处都可以用马克笔写公式涂鸦,用白板刷就能擦掉,然后每学期期末教授还会来找我们说“同学们,咱们研究室又剩钱啦,大家快看看还缺什么设备赶紧添置,一人8万……”。(顺便一说研究经费的预算其实是件比较“难”的事,作为教授你不能多花,除非真的能充分说明这笔经费的必要性;同时你也不能少花,否则学校会认为你的研究花不了这么多钱,下学期给你的钱就会变少。所以一般教授们的策略都是前期先省着点花,等快到期末了再一口气消耗掉以保证正好能花到预算的额度)&/p&&p&&figure&&img src=&/v2-fff7fe218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fff7fe2180_r.jpg&&&/figure&两年前的研究室,现在的布局有所不同&/p&&p&顺便一说出差/学术发表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这是件苦差事,得自己置办行程、每天听发表然后又得急急忙忙回东京,但后来老油条了就发现其实还是挺能够享受的:大约3~4天的会议期间教授基本是默许你抽一天时间出去当地观光的,会议结束前一天教授自掏腰包请学生去居酒屋吃吃喝喝也是约定俗成,会议的交流party上也完全可以端着酒杯跟各路人士聊完全跟学术无关的事。特别是那种只针对日本国内的中小型学术会议,说白了其实就是教授们找个机会找个场地让自己手下的小兔崽子(学生)们能出来练练手,当然也会邀请一些真正的大牛给个talk给大家充个电,然后教授之间顺便再放松一下叙叙旧。这种会议场地基本都在温泉旅馆,大家白天吃着会场的幕の内弁当或者出门觅食再听听报告,晚上有旅馆提供的和式晚餐(日语叫“お膳”,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下,还是相当豪华的,而且每天的菜式都不一样),吃个饭去泡个温泉回来拿穿着浴衣拿着瓶酒去逛poster session,完了再揣瓶酒回房间继续吃吃喝喝。简直就是学术腐败(笑)。&/p&&p&&figure&&img src=&/v2-d78b395ae38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78b395ae384f_r.jpg&&&/figure&某次在神户召开的有关超级计算机的国际会议的poster session&/p&&p&&/p&&p&&figure&&img src=&/v2-71a3edb0e82afb93b4e112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71a3edb0e82afb93b4e112c_r.jpg&&&/figure&&br&学会会场的晚饭:お膳&/p&&br&&p&再说下研究室的日常吧,我刚进研究室的时候研究室里除了我之外都是日本人,现在回想起来这真的是给我练习日语的绝佳机会(与此相对应的如果研究室中国人比较多的话很多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中国人之间形成一个圏子,这样其实不太好的,来日本就应该多跟当地人交流,都跟中国人玩的话出国这事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小伙伴们也都非常热情友善,我们这一批学生关系也都非常好,一起去逛过漫展去过秋叶原、下馆子吃吃喝喝、研究室里扯谈聊人生。大家出门玩或者回老家之后一定也会给其它小伙伴带手信。去年忘年会上我还给他们做了一桌中华料理,惊得他们(包括教授)各种拍照发推留念(笑)。&/p&&p&研究室每周一回seminar,由研究室包括助教的所有成员轮番发表,内容就是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是自己的研究,也可以是看了什么比较好的论文跟大家分享。有点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这里的学生真的对研究学术很有热情(不管是将来想工作的还是继续读博的),发表的时候不论平时关系有多好该较真的时候一定会较真:发言有漏洞的时候一定会指出;不能解释清楚的问题一定要问到解释清楚;研究方向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毫无保留地说出来。我刚开始发言的时候就曾经被这种气场震慑到了,不过后来回头想想这是对我非常好的锻炼,尤其是在我后来求职的时候,这种稳定应对各种尖锐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顺便再说个细节,研究室的小伙伴们在介绍论文的时候从不会说“这篇论文有三个地方比较难懂”,只会说“这篇论文有三个地方比较有趣”,这种态度我觉得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p&&h2&求职工作篇&/h2&&p&先说总体印象,在日本找工作日语远比在学校来得重要,并且要懂日本求职的游戏规则,这两点能解决的话,在日本找工作是要远比在中国国内找工作好找的(当然对比的对象是拿中国学历在中国找工作和拿日本学历在日本找工作这两种情况)。&/p&&p&我个人的情况是,本科大四在国内的时候有试着找过实习和校招,但结果相当惨淡:投了包括网易、腾讯、搜狐、百度、联想等知名公司,也投过一些中小型的互联网公司和游戏公司,结果只有联想的实习(而且是以极其廉价的报酬)和一家山寨手机游戏公司(手机游戏公司做山寨游戏)的实习过了,其它基本简历或者笔试就挂了。深刻感觉到自己学历和专业水平的尴尬:北邮的招牌并没有像在学校里传言的好用;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想做程序员路行艰难,笔试里各种算法、底层技术、硬件等等的问题五花八门,尽管我以前自己依赖兴趣也开发过一些手机应用/游戏,但这些问题一上来还是把我虐得不要不要的。&/p&&p&在日本考虑找工作主要也是感受到大环境下理科修士出身比较受公司欢迎,再加上个人不太喜欢博士的清苦生活(可能说得有点不妥当,其实一般的生活经济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博士奖学金会更多,研究室的生活像学术篇讲得那样其实也很享受,只是我个人更喜欢职场上更刺激一点的生活),于是在第一年暑期的时候开始投当地公司的暑假实习。最开始不知天高地厚地投了下微软,结果当然是第一轮面试就被踹走。到来因为研究室集中讲义的关系知道了IBM在东京有搞我专业相关的研究,于是又去投了他们家,实习的筛选很简单,就是投一封简历,过了之后去他们研究所做半小时的关于自己研究的presentation,结果就靠自己研究的背景混进去做了一个半月的实习。(顺便一说他们家的实习有两种,一个是有偿的,每个月给非常丰厚的报酬,要求出结果;一个是无偿的,每天给1500日元饭补+交通费。无偿的占绝大多数,当然像我这样的小虾米肯定是无偿的)&/p&&p&&figure&&img src=&/v2-427ce5ebbf63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1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v2-427ce5ebbf63_r.jpg&&&/figure&IBM日本位于水天宫前的本社&/p&&p&这次实习总体的感想是觉得IBM的研究员过得还是很滋润的,大多数人早早就买了房子(当然这也跟他们的职种稳定性比较强少有跳槽、更换工作地点有关),工作感觉也没有很大压力,手头的钱感觉也挺充裕(这点从他们平时吃午饭的饭店以及喝酒去的居酒屋的档次就能看得出来)。时不时的还有出国参加美国总部的项目或者去国内、国际学会上发表等福利。(事实上我去的三次国内的会议至少有两次都碰见了他们的人)但另一方面,要能进去当研究员并不容易,这主要还是因为IBM日本近几年业绩不太理想,所以研究部门相应地也不太招人(整个研究所一年招的人也不到10个,而且基本清一色博士学历)。对于我们研究室搞PL的人来说,其实在日本能直接对口的研究机构只有寥寥数家,还包括了像IBM这样本来招人就不积极的,因此在我看来读博也是场赌博,能进研究所的就出人头地身活滋润,进不了的会变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这也是我放弃读博而选择就职的一个理由,风险太大而且至少看起来性价比并不高。&/p&&p&暑期实习过后日本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陆陆续续也开始第一批校招了,同时一些人材公司也开始行动起来:招揽学生开免费讲座,指导学生就职(它们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介绍学生到企业工作然后从企业方要钱,因此对于学生方面是完全免费的)。我也趁机注册了其中两家公司的会员去听听日本就职的方向和趋势。&/p&&p&在人才公司的讲座里学了一些最最基本的笔试、面试流程之后我就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日本雅虎的开发工程师。没想到整个筛选过程相当顺利,笔试(其实是网测)不涉及任何技术问题,更像是高中数学+日语考试(后来我知道了这在日本叫SPI,是几乎所有日本公司在校招的时候都会用的一套题)。没有人问我最怕的算法、白板编程,也没有人考我什么是观察者模式、重载和重写有什么不同,技术方面仅仅是问了以往的项目经验以及研究内容。相反地,问题更多是更一般的问题,比如你在学生时代做的最努力的事是什么,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周围人都是怎么评价你的……,这种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都是有套路的(这也就是我在这篇开头说的“游戏规则”),所幸我在人材公司的讲座里学过一些,基本都对应过来了,于是顺利地一路走到最后(其实也就是三轮面试),拿到了offer。说实话我真的觉得不用笔试不用白板编程就靠动动嘴皮子就能拿开发工程师的offer的应骋方式真的是觉得太梦幻了。&/p&&p&说实话刚开始就职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看一家公司好不好就是单纯地看一个字:钱。而我当时拿到雅虎offer的时候自信心也涨了不少,在发现雅虎给的钱在业界并不高时(这是事实,实际上在日本IT界雅虎给钱少这事也是很出名的),我又开始找那些所谓的“钱多”的公司,于是报了一家针对在日中国留学生就职的塾(“塾”就是类似中文的短期培训班的意思,比如考日本的本科、考研有“进学塾”,而这个时代找工作也有“就职塾”,还是能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感慨时代已经大不同)(说到时代再插一句就是来日本留学的方式,从两年前Research Student/直接考/走语言学校之外,像IGP这样的项目如今已经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什么样的项目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倾向要什么样的学生之类的各有各的游戏规则,真是门学问),理由是这个塾里的老师都是投行、咨询之类的高薪行业背景。&/p&&p&进了塾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的世界范围实在是太狭小了、信息实在是太匮乏了。即使是我这样拿了一家公司的offer的人仍然对日本公司就职的游戏规则不甚了解。举一个例子,多数日本公司的校招方法其实都是所谓的“潜力采用”(日语:ポテンシャル採用),也就是说公司的人看的不是你的过去,而是你的未来,哪怕你现在什么都不会,只要他们认为你有“潜力”,就会出钱出人来培养你,让你成为一个适合他们公司的人材。这也就是为什么像我这样三角猫的技术水平的人也有机会进顶级IT公司,而真正的面试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什么技术性问题而多是“最努力的事”这样的一般性的问题。实际上,在日本专业背景与找的工作的种类几乎是可以毫无关系的: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人能进IT公司当系统工程师;学建筑学、化学的人也能进投行当分析师,等等。特别是在日本的中国人文科生,在我们理科生还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时候,他们由于更早熟悉这种游戏规则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的顶级公司里:投行/证券、保险、银行、咨询、IT、电子、医药、化妆品、食品……反观我身边一些让人觉得“技术不错”的“大牛”们,往往就停滞在一些中小IT或者类似雅虎、WorksApplications、乐天之类的公司(当然不是说这些公司就不好,只是实在是中国人太过集中了),很少有跳出这个圈子的。&/p&&p&在塾里面学到最多的还是关于各在行业的分析,另外就是结识了一大堆一起就职的小伙伴,情报网一下子就大了一圏。北邮这样理工科出身的小伙伴们我也强烈建议大家到日本之后多和文科生交流情报,文理互补才是王道。曾经我听三菱商事(不知道这家公司的请自行百度)的人事部部长说过这样的句话:“我们公司其实是非常想招骋理科生的,因为理科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的理论分析、假说、实验验证、再进行下一次理论分析的循环其实非常符合我们商社的业务模型……特别是有一类理科生,在专业基础过硬的同时,又非常擅长待人接物,这种人在职场上就是无敌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p&&p&继续说我的求职。到了冬季实习的时候,我就一下子拓宽了选择范围,主攻目标是IT、商社、咨询。投的公司也是五花八门:Recruit,野村综合研究所、日本综合研究所、东急不动产、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一开始投别的行业并不是很顺利,结果上来看就合了一家Recruit(这也是我想建议大家的,找工作一定要尽早从实习开始找,在面试中积累大量经验,到了真正校招的才能游刃有余),其它公司有死于简历的、死于个人面试的、死于小组讨论环节的……不过比起在中国的时候全死在面试之前算是好很多了。所幸的是Recruit的实习表现还算不错,在为期5天的hack-a-thon环节我们小组拿了冠军,作为奖品我们组三个人能免费报销合计价值20万日元的电子设备,我就顺便入了一台微单(笑)。而此时我还不知道我已经被Recruit的人事盯上了。&/p&&p&&figure&&img src=&/v2-d5b912a613a1fac2d5a2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d5b912a613a1fac2d5a2_r.jpg&&&/figure&Recruit冬季实习的最后一天&/p&&p&进入到3月的时候,日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正式开始校招活动了。各种企业宣讲会、社员座谈会、内推等等层出不穷。而我在此同时还在几乎同时进行着GREE和开发工程师职位和埃森哲的业务咨询师的职位的面试。3月简直是我来日本之后最忙、坐电车的里程最多的一个月:有在秋叶原数百人的大会场拿着一大堆传单挤着听各家公司的宣讲的;有在丸之内的餐厅和三菱商事的社员吃饭收集情报的;有穿着西装在赤坂的埃森哲大楼跟面试官比划各种咨询的case分析的;有穿着便服在六本木跟GREE的田中社长聊游戏制作的……收获是几乎同一时间斩获的GREE和埃森哲的offer。值得一提的有两点,一是我在拿到GREE的offer之后一度觉得互联网企业公司的面试差不多已经腻了,而此时Recruit打电话来问我要简历,我就顺口说了句拿了GREE的offer之后不想再面了。没想到对方的人事立马又是文字信息又是电话联系我说要挽留我,答应尽力为我开出好条件以及让我做最感兴趣的工作(我当时说对海外项目感兴趣),我被人事的真诚打动了(笑)于是最终还是递出了简历。二是我在面的埃森哲其实走的是东工大的内推,内推最主要的好处省去了第一阶段的小组讨论(通常小组讨论筛掉的人是最多的,特别是留学生在语言不是母语的情况下更容易被筛),剩余两轮的面试的面试官也全部是东工大出身的职员,同学校出身的人真的就好说话得多,可以说真的沾了不少东工大的光。(并且埃森哲的内推是没有束缚的,拿到offer并不需要答应一定要去他们家工作)埃森哲也是我在求职过程中拿到了官方公布起薪最高的一家公司。&/p&&p&顺便一说就是之前我的目标行业其实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综合商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下,这是一个只有日本才有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薪水特别高而且做的工作特别有社会影响力。记得当时我起床铃声都是唐沢寿明主演的《不毛地帯》(一部讲述伊藤忠商事的发家史的电视剧,B站上就有)的主题曲。后来放弃了商社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在访问了几个商社社员之后觉得商社跟技术的亲和力,特别是IT方面确实不强,以一个IT背景进商社并没有太大优势(不像学土木的进商社做基础设施项目或者学机械的进商社做汽车贸易等);另一个是我当时投给高盛的简历意外地过了,因此想留出时间来准备高盛。不过在对商社的了解的过程中也还是让我学到了不少,特别是商社职员的那种韧劲以及待人接物的技巧,以前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对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自信,但接触了商社之后我发现这方面是可以练出来的,而且我觉得我在了解商社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成长。&/p&&p&高盛的面试流程简直是一场苦战:简历+网测+笔记+九轮面试,四轮日语,五轮英语。不得不说不愧是这世界上最牛逼的投资银行,在一个东京office里也汇集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精英。有人说跟这样的外资公司面试就像是把你逼到墙角再把你爆打一通,这一次我算也是体会到了。最后死在了终面上我也没太大遗憾,因为觉得自己能进终面本身就是个奇迹,况且还让我体会了一把他们在六本木Hills的塔尖的办公室俯瞰东京的美景。(笑)&/p&&p&被高盛虐了九回之后我觉得整个人都level up了,之后再面日系的公司就像是过家家:日立在面谈(还没有到正式面试的流程的阶段)期间就告诉我接下来对我的面试全部都只是走形式只要出席就给我发offer;野村综合研究所二面结束的时候面试官鞠着躬对我说“请拜托务必考虑一下弊公司”(原文:是非うちの会社をご検討ください。よろしくお願い致します);Recruit的人事三天两头请我吃饭给我介绍公司内各种人认识,吃的饭也一回比一回贵。最终就像文章开头说的拿了6家公司的offer,接着再打电话把其余5家公司挨个道歉再把offer辞掉。&/p&&p&简单说一下为什么选择Recruit吧。事实上我也是最终拿到Recruit的offer的那一天才决定去Recruit并把其它家公司的offer辞掉的,说实话最终选择靠的也多是直觉。这个直觉就是:我觉得我在他们家能干得开心。首先Recruit是一家正在从传统的传媒、人材公司转变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既具有传统行业强大的营销能力和财力(集团年营业额在1兆5000亿日元以上,并且考虑IT行业的高利润率,公司的财力雄厚可见一斑),又有尊重技术、尊重年轻人的互联网公司的氛围。其结果就是作为学生入职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和非常快的成长速度,我自己觉得比较适合像我这样趁着年轻就想在公司里大闯大闹一番的人。至于工资我觉得入职时的起薪仅仅是你的下限,而未来的收入才是你上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干得开心才会有更多的output/commit,从公司方面得到的评价才会更高。&/p&&p&&figure&&img src=&/v2-3a477eda74697eac64de2ddff5ce478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3a477eda74697eac64de2ddff5ce478b_r.jpg&&&/figure&&br&Recruit在最后给我发offer的时候与他们校招的核心人事阵容挨个握手后合影留念&/p&&p&再顺便说一句就是现在已经有不止一个人拉着我想创业(对,在日本创业),所以说未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搞不好在Recruit干一两年之后就辞职了也说不定。比起年功序列、等着公司的培养我更希望的是自己借助现在这个平台成长起来。这就是我通过就职这8个月时间所找到的答案。&/p&
大家好,两年前我通过东京工业大学的IGP(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英语项目来到东京读修士,当时也在我母校北邮的论坛发过一篇经验贴。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毕业的时候,回想这两年间受了不少前辈的悉心指教因此过得也还算顺利。于是就写一篇文章纪…
谢邀 &a data-hash=&4d36bec4ddccb& href=&///people/4d36bec4ddcc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Zampeli Diana& data-hovercard=&p$b$4d36bec4ddccb&&@Zampeli Diana&/a&&br&&br&我来讲讲&b&囚徒困境&/b&。&br&&br&&ul&&li&&b&囚徒困境的定义&/b&&/li&&/ul&我承认,对于大部分稍微略懂一些经济学的人来说,囚徒困境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br&在维基百科上,对于&b&囚徒困境&/b&的经典背景设定如下:&br&&blockquote&&p&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p&&ul&&li&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li&&li&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li&&li&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5年。&/li&&/ul&&/blockquote&如果囚徒困境博弈只进行一次,那么对于双方来说,“背叛”是&b&“占优策略”&/b&(即,无论对方选什么,“背叛”都比“合作”更好),因此双方均会选择背叛,这构成了&b&“占优策略均衡&/b&&b&”&/b&(&b&“纳什均衡”&/b&的一种)。同时应当注意到,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将会得到一个对双方都更好的结果(称为&b&“帕累托优”&/b&)。&br&&br&综上所述,(单次)囚徒困境可以总结为:&br&&blockquote&存在&b&占优策略均衡&/b&,其结果&b&帕累托劣于&/b&均&b&选择被占优策略&/b&的结果。&/blockquote&&br&有很多稍微多了解一些囚徒困境的同学,往往会迫不及待地进入下一步,比如:&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怎么解决? - 博弈论&/a& 这个问题就有1200人关注。&br&&br&相比之下,&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囚徒困境”有哪些现实的例子? - 社会&/a& 这个问题却只有107人关注,整整小了一个数量级。&br&&br&很抱歉,这个答案已经注定要和那1200人分道扬镳,而加入那107人的行列了。&b&如何应对囚徒困境自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与其像批判家那样解构一件艺术作品,不如先学会如何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b&接下来,我将从经典的例子开始,带大家走进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潜藏着的“囚徒困境”,领略“囚徒困境”在真实生活中惊人的解释力。&br&&br&&ul&&li&&b&一些&b&经典的&/b&囚徒困境&/b&&/li&&/ul&一提到囚徒困境,大家脑海里会想到哪些经典的例子呢?即使排除掉“警察和嫌犯”的故事,以下这些例子几乎必然会出现在大部分与博弈论、纳什均衡相关的教科书或科普书籍上:&br&&br&1. 价格战(现实案例:&b&艰难维持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b&)&br&&blockquote&双方企业可选择高价或低价,价格较低者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因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结果是,双方企业均选择低价,市场份额不变,但收入减少了。&br&&/blockquote&2. 广告战(现实案例:&b&美国烟草行业的广告战&/b&)&br&&blockquote&双方企业可选择打广告或不打广告,然而打广告的一方将抢走更多的顾客,因此双方都会选择打广告,结果是双方该有多少顾客还是有多少顾客,却白白花费了广告的费用。&br&&/blockquote&3. 军备竞赛(现实案例:&b&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考试前大家都熬夜复习&/b&)&br&&blockquote&两个超级大国,为了避免受到对方在军事上的压制,无论对方是否发展军备,自己选择发展军备都更加有利,结果双方搞起了军备竞赛,相互仍然势均力敌,而耗费了大量的军费。&br&&/blockquote&4. 公地悲剧(现实案例:&b&北大西洋鳕鱼濒临灭绝&/b&)&br&&blockquote&在一片草场上,有许多牧民在放牧。由于草场是公共物品,不属于任何一个牧民,那么对于每个牧民来说,无论其它牧民放多少只羊,自己多放一些羊都比少放来得更好,于是所有牧民都增加了羊的数目,最终把草场都吃光了。&/blockquote&请大家先记住这些例子,这有助于你构建对于囚徒困境的一个直观理解,你就能够更快地发现下面这些现实案例当中潜藏的囚徒困境了。&br&&br&&ul&&li&&b&更多不经典的囚徒困境&/b&&/li&&/ul&&b&首先,来举一些我的知乎回答中涉及到的囚徒困境:&/b&&br&&br&1. 为什么工会罢工常常不能如期进行?&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囚徒困境”有哪些现实的例子? - Richard Xu 的回答&/a&&br&&blockquote&&figure&&img src=&/e7debd85edc2_b.jpg& data-rawwidth=&2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0&&&/figure&&br&&p&一些美国的Uber司机打算进行一场罢工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比如他们希望在APP上设置小费的选项,提高起步价和每公里价格,于是他们做了上面这样的海报。&/p&&p&然而,Uber司机相互之间存在费用的竞争。在路上的其它司机越少,某位司机自己揽到客人的几率越高;同时,当用车的需求远超司机的供给时,Uber会启动“浮动定价”来增加供给。所以一名司机如果不参加罢工,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意,而且每英里的费用还能提高。这给&b&不参加罢工提供了很强的激励。&/b&&/p&&p&结果是,在本应当是罢工的时间段,芝加哥路上的Uber司机数量仍然非常巨大,甚至没有达到启动”浮动定价“的程度。&/p&&/blockquote&&br&2. 亿万富翁如何不花一分钱操纵议会?&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经济学里有什么有趣或者奇葩的结论? - Richard Xu 的回答&/a&&br&&blockquote&从图上就可以看出:均选择“支持”并不是最优解,最优解应该是均选择“反对”。法案通过了,双方虽然表面都没拿到那十亿打了个平手,但是双方都没得拿软钱了,比原来的处境更加糟糕。&br&&b&更加气人的是,因为法案通过了,那位古怪的亿万富翁按照约定,也不需要付那十亿美元。&/b&&/blockquote&&br&3. 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让梨”?&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能够科学地破解「中国式让梨」? - Richard Xu 的回答&/a&&br&&blockquote&在“中国式让梨”的过程中,双方都试图通过“让梨”来发送自己有更好“品德”的信号,但是双方又都预期到对方发送这样的信号本身是误导的(显然双方都想要大梨),结果是最后双方对于对方的品德的评价也没有改变。但是&b&如果任意一方选择不发送信号(不让梨),那就会被对方认为是“更”没有品德的表现&/b&(相反方向的评价偏离)。于是双方只能选择都让梨,增加了沟通的无谓损失。&/blockquote&&br&4. 为什么地铁乘客往往不遵循“先下后上”的规则?&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能否用博弈论解释地铁上的乘客不会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 - Richard Xu 的回答&/a&&br&&blockquote&所以如果你和另一个leader站在地铁前面,各自可以选抢和不抢:&br&对方抢,你不抢,则要等另一列都上车或者下车的都下车才有可能上车;你也抢,那僵持一小会儿成功上车。抢更好;&br&对方不抢,你不抢,等下车的都下车再上车;你抢,你先上车。抢也是更好;&br&&b&于是大家都抢了。&/b&&/blockquote&&br&&b&接下来这些例子主要来源于平时的一些阅读材料:&/b&&br&&br&5. 为什么不同学校同一专业的研究生项目在相近的时间发Offer和截止回复?&br&&br&&blockquote&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来说,如果别的学校早发Offer早截止,那自己晚发就会吃亏,所以也要早发;反过来,如果别的学校晚发Offer晚截止,那自己早发可以抢到更好的学生。结果是所有学校都会早发,留给各个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的审阅材料时间就减少了,但各自能录取到怎样的学生并不会发生改变。这种提前会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审阅材料的时间只能让行政人员堪堪卡着点完成,各校才会停止继续提前。&/blockquote&&br&6. 为什么美国许多学校规定入学不得晚于多少岁?&br&&br&&blockquote&对于孩子来说,入学时是6岁还是7岁,意味着在智力、体格发育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年龄更大的学生因而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比如在社团中更快晋升、比如在橄榄球赛中充当四分卫)。于是家长倾向于让孩子晚入学,结果是所有孩子都晚入学,原先因为年龄更大带来的优势就丧失了,只会让孩子耽搁一年上学。因此学校不得不规定入学最晚年龄,以免家长们把孩子入学的时间一拖再拖。&br&&/blockquote&&br&7. 冰球、曲棍球比赛为什么规定运动员必须戴头盔?&br&&br&&blockquote&不戴头盔的运动员,将比戴头盔的运动员获得更好的视野,相比之下,潜在的受伤风险带来的损失要小得多。然而,如果所有运动员都不戴头盔,则在视野上不会有哪一方更占据优势,但双方一旦受伤,其严重程度将比戴头盔时有大幅提高。因而冰球、曲棍球比赛索性直接规定运动员必须戴头盔。&/blockquote&&br&8. 为什么女性要化妆?&br&&br&&blockquote&显然,如果别人不化妆,化妆能帮助你提高姿色;而如果别人都化妆,那你就更有理由化妆了。结果是,化妆前后的美貌程度排名并没有多大变化,然而大家都得花银子去买一大堆化妆品放在家里。&/blockquote&&br&9. 为什么鹿角那么大?&br&&br&&blockquote&鹿角越大,雄鹿在争夺配偶的斗争中就占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演化中鹿角不断变大。然而,如果所有鹿的鹿角都变大了,那么争夺配偶的胜率并不会有变化,相反,过分硕大的鹿角反而会成为累赘,比如在树林中被树枝缠住结果活活饿死。&br&&/blockquote&&br&10. 为什么会出现GPA通货膨胀?&br&&br&&blockquote&对于评教系统很完善的学校,如果教授给学生打的分数高低会影响到学生对教授的评价,那么无论其它教授如何打分,每一个教授自己的选择总是越高越好,结果是GPA水涨船高,直到实在无法继续上涨为止。这一论断也能从反面得到印证:曾经有一位教授给我们上课时表示,反正我已经评上正教授了,你们给我评教的分数不会影响我的教职,所以我打分绝对不会注水。&br&&/blockquote&&br&11. 亚马逊的零售书店项目是如何推广的?&br&&br&&a href=&///?target=http%3A//cheaptalk.org//prisoners-dilemma-everywhere-amazon-sour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risoner’s Dilemma Everywhere: Amazon Source&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亚马逊Amazon给零售实体书店提供了两种项目:一种是零售书店可以以很大折扣购入Kindle,另一种是零售书店可以以较小折扣购入Kindle,同时用户用这些Kindle买书可以给零售书店返利。对于零售书店来说,参与这样的项目可以获得额外的营收,然而,如果大部分零售书店都加入这个项目,那么亚马逊的电子书市场势必对零售书店的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blockquote&&br&12. 应该买额外的便宜筹码吗?&br&&br&&a href=&///?target=http%3A//cheaptalk.org//two-instructive-ways-to-frame-the-prisoners-dilemm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wo Instructive Ways to Frame the Prisoners’ Dilemma&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在一场扑克锦标赛上,你可以花65美元买2500个筹码,在这个基础上,你还能再多花5美元再多拿500个筹码。然而,后面这5美元不会进入奖金池,而是被比赛组织方直接抽走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后面这5美元的500个筹码显然很合算。然而,如果你多买了5美元500个筹码,奖金池中的奖金没有增加,摊在每个筹码上的奖金额度就降低了,如果所有人都买了那额外的5个筹码,你的3000个筹码的价值仍然是65美元。&/blockquote&&br&13. 两党谈判的死局(Deadlock)&br&&br&&a href=&///?target=http%3A//cheaptalk.org//strategic-dimensions-of-the-supercongres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rategic Dimensions Of The “SuperCongress”&i class=&icon-external&&&/i&&/a&&br&&blockquote&为了解决美国2011年债务上限危机,两党将组建一个超级国会,各选派6名代表。对于两党来说,将更极端,更具备谈判能力的议员放在超级国会中,都是更优的选择,说不定能够让对方直接放弃。然而,如果双方都选择这样的议员,意味着超级国会的谈判将很难达成共识。&/blockquote&&br&&ul&&li&&b&总结&/b&&/li&&/ul&理性人总是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也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世界的运转中,会有那么多“囚徒困境”的例子。然而,倘若因此得出“人心险恶”的论断,并将大棒打在“理性人”的假设上,那也大可不必。&br&&br&首先,有些囚徒困境的结果,比如价格战等等,在不利于商家的同时,却是有利于消费者的;&br&其次,即使同样是占优策略均衡,有时候均衡结果也可以是帕累托最优的;&br&再退一步说,我们常常说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避免或者说解决囚徒困境,然而避免和解决的方法,仍然没有脱离理性人假设:&br&为什么重复博弈能够维持合作?因为合作的长期收益高于单期的背叛;&br&为什么契约可以维持合作?因为契约改变了囚徒困境博弈中相应的支付,使得修正过的博弈中合作成为新的占优策略。&br&&br&如此等等,其实更加说明了一个问题:&br&&blockquote&与其对利己行为作口诛笔伐的无用功,不如想想,如何&b&用合理的制度和激励&/b&来引导人们的利己行为,使得人们在&b&作出最优化自己效用的选择&/b&的同时,能够&b&为社会创造最大的裨益&/b&。&/blockquote&
我来讲讲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定义我承认,对于大部分稍微略懂一些经济学的人来说,囚徒困境都不会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在维基百科上,对于囚徒困境的经典背景设定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
&p&从免疫学说的角度出发,人体的分娩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怀孕时母体和胎儿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堪比「宫斗」。&/p&&p&&br&&/p&&figure&&img src=&/v2-c0dd9e03ac1f9c2be9b5ff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c0dd9e03ac1f9c2be9b5ff_r.jpg&&&/figure&&p&&br&&/p&&p&胚胎不是女性一出生就长在子宫里的东西,怀孕时的那个胚胎,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就是一个外来物,一个原本其实不属于自己身体的「异物」。&/p&&p&&br&&/p&&p&&b&外来物来袭,人体就会做出保护反应,即「免疫应答」。&/b&&/p&&p&&br&&/p&&p&举个栗子,当我们身体发现有病毒入侵时,就会产生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来杀死这些外来物。同样,对于母体而言,胚胎也是外来物。而母体能够容忍,不排斥胎儿目前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多种免疫因素有关。&/p&&p&&br&&/p&&p&值得一提的是,在母胎的界面上,会发生很多免疫和抗免疫的过程。有时候,母体的免疫功能取得胜利,成功地将胚胎排出体外,导致流产。这种流产就属于免疫性的。但也有很多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致流产。&/p&&p&&br&&/p&&p&而子宫里的胚胎也不是吃素的,它靠着「强大功能」的滋养细胞分泌激素来操纵母体&b&。&/b&&/p&&p&&br&&/p&&p&滋养细胞可以分泌一种激素,叫做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验孕试纸就是测的这玩意,用来判断你是不是怀孕了。&/p&&p&&br&&/p&&p&它能抑制母体的淋巴细胞,阻止排斥反应;它还能刺激母体性腺分泌某些激素,比如刺激黄体分泌孕酮,使妊娠继续下去。&/p&&p&&br&&/p&&p&母体的这种分泌并非自发的,这样看来是不是就有一种被胚胎操纵的感觉?!&/p&&p&&br&&/p&&p&然而——&/p&&p&&br&&/p&&figure&&img src=&/v2-fdcb48ee55d500cfe04152a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fdcb48ee55d500cfe04152a_r.jpg&&&/figure&&p&&br&&/p&&p&胚胎里分泌 hCG 的滋养细胞的疯长能力堪比肿瘤,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获取养料,让自己生长下去。他们通过产生蛋白水解酶,可以把母体子宫内膜迅速分解,以利于自己的生长。&/p&&p&&br&&/p&&p&而如果子宫内膜环境不好的话,他们还会分解子宫肌层,像扎根一样,继续往更深的地方植入进去,这就是胎盘植入。胎盘植入在分娩期可是要造成产妇大出血的。&/p&&p&&br&&/p&&p&这么危险的情况母体怎么会「坐以待毙」,就会开启自保模式,正常情况下,母体会对这种胚胎的水解做出应对,使得滋养细胞植入得不会太深,防止发生胎盘植入。&/p&&p&&br&&/p&&p&你看啊,看似平静如水的早孕期,其实在母胎的界面上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p&&p&&br&&/p&&p&胚胎为了在子宫里生活得更加舒适,需要更多养料,那怎么办呢?让母体血压升高,从而让更多血液进入子宫,营养胚胎。&/p&&p&&br&&/p&&p&所以,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还容易引发早产。虽然其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肯定和子宫里的胎儿有关。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降压药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症状,想要真正有效阻止疾病进展,只有终止妊娠。&/p&&p&&br&&/p&&p&&b&目前,人类分娩发动的动机还没搞清楚,大家提出很多学说,其中一条是免疫学说。&/b&&/p&&p&&br&&/p&&p&这种学说认为,妊娠的维持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母体与胎儿免疫的一种平衡。而当胎儿越长越大了,母体对这个「异物」的排斥作用也在增加,最后母体和胎儿无法维持免疫平衡,于是,免疫发生了,胎儿就出生了。&/p&&p&&br&&/p&&p&启动分娩其实是母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这个时候,母体就会紧张起来,于是综合各种信息发出信号:&/p&&p&&br&&/p&&figure&&img src=&/v2-c81476feefa9e455ba4176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c81476feefa9e455ba4176_r.jpg&&&/figure&&p&&br&&/p&&p&就比如,发生早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宫内感染。细菌进入宫腔就会发动宫缩,这其实就是母体排出感染源的一种自保行为。只不过这个感染源现在正在子宫里,是它所孕育的胎儿。如果医生不顺应这种自保,强行抑制宫缩保胎,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p&&p&&br&&/p&&p&所以当母儿之间发生矛盾时,医生会首先考虑孕妇的安全,所以,也就诞生了一条医学原则:&/p&&p&&br&&/p&&blockquote&当继续妊娠危及孕妇生命时,应及时终止妊娠。&/blockquote&&p&&br&&/p&&p&&b&也就是说,如果孕妇生命受到威胁,不管胎儿情况如何,都应该终止。如果孕期足够,就抢救新生儿;如果孕周太小,就做流产。&/b&&/p&&p&&br&&/p&&p&所谓的早产保胎,延长孕周,只有一方获益,那就是胎儿。对于母体而言,一定要冒风险的。同时,当母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也会累及胎儿安危。所以,要根据早产的原因和母亲的身体状况,慎重权衡母体和胎儿的利弊,找到最佳妊娠的时间点。&/p&&p&&br&&/p&&p&&b&通常来说,如果孕周达到了 34 周的早产,临床上都不会进行保胎治疗,这就是权衡母婴利弊的结果。&/b&&/p&&p&&br&&/p&&p&仅从生物的角度看,孕妇子宫里的斗争固然残酷,但这些斗争其实只是生物本性的自发行为,和人的思想无关,这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没有什么意识和主观意愿。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所以本答案就赋予了胎儿和母体生物学反应的动机。&/p&&p&&br&&/p&&p&而对生物个体来讲,本能就是自保。&/p&&p&&br&&/p&&p&而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人类的行为会超越本能,比如母亲,她会赋予孩子无私的爱与保护,这种超越了动物性本能的行为,是人性伟大的最好体现。&/p&&p&&br&&/p&&p&&b&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b&&/p&&p&&a href=&///?target=http%3A///column/4107%3Ff%3Dauth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怀胎十月,其实是一场「宫斗戏」 - 丁香医生&i class=&icon-external&&&/i&&/a&&/p&&p&作者:田吉顺 | 丁香诊所妇产科医学总监&/p&&p&知乎 ID: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20cde2d8d9a6f4ad2ae5d& data-hash=&f20cde2d8d9a6f4ad2ae5d& data-hovercard=&p$b$f20cde2d8d9a6f4ad2ae5d&&@田吉顺&/a& &/p&&p&&br&&/p&&p&丁香妈妈是丁香园旗下的母婴健康服务平台,500 万妈妈正在这里享受专业医生、营养师、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内容、课程、咨询服务,一站式解决怀孕生孩子养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丁香妈妈(DingXiangMaMi),一起做更好的妈妈。&/p&&p&&a href=&///?target=http%3A///r/PUlheQ7EzVOyrUoa9xwv&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PUlheQ7&/span&&span class=&invisible&&EzVOyrUoa9xwv&/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从免疫学说的角度出发,人体的分娩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怀孕时母体和胎儿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堪比「宫斗」。 胚胎不是女性一出生就长在子宫里的东西,怀孕时的那个胚胎,对于女性的身体来说,就是一个外来物,一个原本其实不属于自己身…
&p&很有趣的问题。&/p&&p&我自己无法提供任何定量统计数据,貌似也没有印象有看到过任何相关研究(不是有关某种现象的统计,而是有关现象成因的研究),于是,全部内容都是来自于个人在美国长期生活的观察感受。&/p&&p&&br&&/p&&p&------------------------------------------------------------------------------------------------------------------------&/p&&p&&b&我确实早就怀疑这件事儿了&/b&&/p&&p&&b&我确实早就怀疑这件事儿了&/b&&/p&&p&&b&我确实早就怀疑这件事儿了&/b&&/p&&p&------------------------------------------------------------------------------------------------------------------------&/p&&p&&br&&/p&&p&正好上周末关系最好的两个同事给我开告别party,一个&b&美国生台湾人&/b&,一个早年移民美国的西裔,一边喝酒一边聊美国的政治文化和种族问题。台湾人表示,前几天那个有关明尼苏达警察射杀黑人而被判无罪的事情,让他感到“furious”,然后痛斥美国警察围绕种族的差异对待。&/p&&p&然后,以下是&b&我的完整表述/对话&/b&(表述方式有个别添油加醋,实质意思绝对真实客观再现,我不是CNN):&/p&&p&&br&&/p&&p&&b&我&/b&:“首先,我看过那个视频。我觉得如果我是那个黑人,当警察让我别动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继续去掏兜儿,特别是在我刚声明我有枪的情况下。于是,他确实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也确实觉得那警察反应过头了。综合讲,我觉得这事儿,警察责任确实更大,于是这可以算是司法不公。”&/p&&p&&b&台&/b&:(表示欣慰和认同)&/p&&p&&b&我&/b&:“但你刚才提到,这个国家,警察习惯对黑人执法过严过激且有刻意的针对性,对此我并没有不认同。但是,假设你是警察,而你确确实实知道一个铁打的事实,那就是在美国,黑人的暴力犯罪率是亚洲人的N倍,那么,在日常执法中,当面对一个黑人时,和面对一个亚洲人时,你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是否能完全保持一致?”&/p&&p&&b&台&/b&:“我知道有那种警察故意给黑人挖坑,抓他们持有大麻的事儿,然后故意把他们送进监狱。但我成天抽大麻,从来都没有任何麻烦。这不公平...”(即,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p&&p&&b&我&/b&:(先是吐槽了一阵子美国的监狱私有盈利化制度)“那你是否觉得改善应该是双向的?既需要警察队伍能提升自己的公平意识,也需要黑人群体能想办法改变自身stereotype的真实统计:犯罪率确实高得多?”&/p&&p&&b&台&/b&:“可能犯罪率统计的口径有问题吧,我认识的黑人都非常非常优秀”&/p&&p&&br&&/p&&p&------------------------------------------------------------------------------------------------------------------------&/p&&p&&br&&/p&&p&&b&我&/b&:“你他妈住在全美国最富的地方之一拜托,认识的黑人非富即贵,废话。好吧,既然谈到了少数族裔,你我作为亚洲人,也是少数族裔。A作为西裔,也是少数族裔。我毕竟是外国人,感受没那么直接和长期。但你觉得呢?作为美国的亚洲人,是否也觉得自己因族群而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而我个人的观察,在美国三大少数族裔里面(黑、西、亚),相比其他两个族裔,亚洲人受到的正面社会资源偏向反而更低,最起码,我们出生的时候,嘴里面绝对没有任何金汤勺。”&/p&&p&&b&台&/b&:“我觉得还好,起码我们看到,亚裔在美国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挺好。我也觉得我们的起点比黑人要高得多。”&/p&&p&&b&我&/b&:“我知道你父母的故事。当年他们从台湾移民美国,兜儿里几乎没几个钱。自己开餐厅和咖啡馆,打拼到现在,才有了今天你们家庭的基础。而他们对你们兄弟俩的教育,以及你们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让你兄弟,能在雷声公司当工程师拿高薪,才能让你这个家伙从事金融业,赚得比你兄弟还多得多,不是么?你觉得你们家的起点比一般黑人家庭更高?还是,你觉得你们能有今天,是美国社会故意照顾我们亚裔的结果?”&/p&&p&&b&台&/b&:“主要还是来自于个人奋斗和努力吧”&/p&&p&&b&我&/b&:“所以我能不能这么总结:美国社会对我们亚裔的stereotype是,我们聪明,勤奋,自立,追求专业成就和财务成功?”&/p&&p&&b&台&/b&:“是啊”&/p&&p&&b&我&/b&:“刚才这些算是正面的stereotype,虽然我并不觉得任何正面或负面的stereotype是好事儿。但不管那些,谈谈负面的stereotype吧,你觉得又有哪些?”&/p&&p&&b&台&/b&:“嗯...你觉得呢?”&/p&&p&&b&我&/b&:“你作为亚洲人,是否觉得无论是在小时候的成长历程中,还是今天的职业环境中,你都从未有机会成为哪怕最扯淡一个社会设定的中心。我是说“中心”,就是大家都公认你是权力核心,都听你捧你的那种意思。就像是K一样(办公室的一个里根式的魅力人物,老白人男性,伟光正的美国海军出身,帅得一塌糊涂),所有人谈起他来都会说,yeah, he is THE man”&/p&&p&&b&台&/b&:“嗯,没有...”&/p&&p&&b&我&/b&:“你是美国人,你对美国的接触比我一个外国人深入得多得多,你是否见过哪怕一个亚洲人,特别是亚洲男性,在任何情境下,被任何扯淡的小团体当成是THE man?”&/p&&p&&b&台&/b&:“确实没有印象”&/p&&p&&b&我&/b&:“有这样的白人么?”&/p&&p&&b&台&/b&:“有,很多”&/p&&p&&b&我&/b&:“有这样的黑人么?”&/p&&p&&b&台&/b&:“有”&/p&&p&&b&我&/b&:“有这样的Latino motherfucker么(看着A坏笑)”&/p&&p&&b&台&/b&:“有”&/p&&p&&b&我&/b&:“你知道什么是Alpha Male吧?”&/p&&p&&b&台&/b&:“当然”&/p&&p&&b&我&/b&:“说一个美国的亚裔Alpha Male给我听听,就一个就好,职业完全不限”&/p&&p&&b&台&/b&:“......”&/p&&p&&b&我&/b&:“白人里面有Alpha Male么?多么?”&/p&&p&&b&台&/b&:“当然很多”&/p&&p&&b&我&/b&:“黑人呢?”&/p&&p&&b&台&/b&:“也很多”&/p&&p&&b&我&/b&:“西裔呢?”&/p&&p&&b&台&/b&:“也有一些”&/p&&p&&b&我&/b&:“能说出一些亚裔男性电影明星么?”&/p&&p&&b&台&/b&:“Bruce Lee, Jackie Chan, Jet Lee...”&/p&&p&&b&我&/b&:“你觉得他们的银幕形象,符合Alpha Male么?”&/p&&p&&b&台&/b&:“并不是...”&/p&&p&&b&我&/b&:“可他们也很出名,很多人迷,你不觉得他们算是Alpha Male那你觉得他们是什么?”&/p&&p&&b&台&/b&:“说不上来”&/p&&p&&b&我&/b&:“是否可以被形容为,一种stereotype的集中体现,只不过体现的方向没有很负面?”&/p&&p&&b&台&/b&:“算是吧”&/p&&p&&b&我&/b&:“以上这种明显的偏差,你觉得是为什么?”&/p&&p&&b&台&/b&:“我们人口比例比较小,不被重视吧。再有就是,感觉我们确实有些太注重闷头努力奋斗了,对与人交往和参与社会活动不太积极吧。小时候在学校,亚裔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也不是很明显”&/p&&p&&b&我&/b&:“所以你是否认为,这种围绕亚裔,特别是亚裔男性的stereotype,背后是存在相当程度的事实支持的?”&/p&&p&&b&台&/b&:“可以这么说”&/p&&p&&b&我&/b&:“你觉得这公平么?”&/p&&p&&b&台&/b&:“也谈不上不公平。既然这种stereotype确实有事实支持,那么如果我们亚裔想要消除这种stereotype,还是要从自己做起吧”&/p&&p&&b&我&/b&:“所以你是否认为,既然黑人更危险这种stereotype确实有犯罪率这一事实支持,那么就也谈不上公平不公平。如果黑人想要消除这种stereotype,还是要从自己做起,先努力降低自己族群的犯罪率?”&/p&&p&&b&台&/b&:“you motherfucker...”&/p&&p&&b&我&/b&:“接着聊。美国社会和文化,对黑人的这种负面stereotype,在明面上,是否更倾向于暗示或直接刻画?”&/p&&p&&b&台&/b&:“并没有。这样政治不正确,于是反而更倾向于淡化和主动塑造其正面形象”&/p&&p&&b&我&/b&:“而美国社会和文化,对亚裔男性各种不符合Alpha Male的负面stereotype,在明面上,是否更倾向于暗示甚至直接刻画?或者最起码,对这种负面stereotype的表达,表示很不敏感?”&/p&&p&&b&台&/b&:“好像真的是这样的?”&/p&&p&&b&我&/b&:“你认识我这么多年了,很了解我。我这么说恐怕有些臭屁,但你是否清楚地知道,我这样的一个中国男人,在中国,相对来说是一个很Alpha Male的家伙。同时,我感情稳定,也从未在亚裔女性群体中感受到过择偶劣势,更多时候是优势,于是并不存在显著的利益相关。同时,你知道我的,我是真心实意地对非亚裔女性提不起兴趣来,于是美国白妞儿是否对我感兴趣,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个完全无所谓的事儿?”&/p&&p&&b&台&/b&:“嗯,我知道你是这样的”&/p&&p&&b&我&/b&:“说这些只是为了表明,我刚才跟你扯这么多,绝对不是我的个人吐槽。或者是我过去和现在在目标择偶市场上有过什么受挫的经历,于是一肚子不满,才跟你扯淡。”&/p&&p&“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相对很客观的观察,我替你们这一些,我认识的优秀到冒烟的美国亚裔男性,感到悲哀。”&/p&&p&“而你们这个国家,&b&美国,在社会文化的各个角落,普遍存在对非亚裔少数族群负面stereotype的各种过度保护,以及其正面stereotype的各种过度彰显;但与此同时,存在成体系的,对亚裔人群,特别是亚裔男性正面stereotype的刻意淡化甚至污名化,以及其负面stereotype的各种暗示,甚至是直白刻画。&/b&”&/p&&p&&br&&/p&&p&------------------------------------------------------------------------------------------------------------------------&/p&&p&&br&&/p&&p&聊到这里,台湾哥们儿已经沉浸在森森的思考中不能自拔了...&/p&&p&少顷,他仿佛突然灵光了,问了我这么个问题。&/p&&p&&b&台&/b&:“那亚裔女性呢?我觉得她们在美国就还好啊,不论是在职场,还是择偶市场,貌似都混得不错?”&/p&&p&&b&我&/b&:“说几个黑人女明星”&/p&&p&&b&台&/b&:“blablablabla”&/p&&p&&b&我&/b&:“你觉得这些黑人女明星,在文化属性上,更像是黑人呢,还是更像是黑皮肤的白人呢”&/p&&p&&b&台&/b&:“都是很典型的black girl”&/p&&p&&b&我&/b&:“说几个美国亚裔女明星”&/p&&p&&b&台&/b&:(努力地说出了个别)&/p&&p&&b&我&/b&:“当有人跟人说,‘she is a typical East Asian girl’的时候,你脑子里面想到的是谁?”&/p&&p&&b&台&/b&:“你老婆那样的”&/p&&p&&b&我&/b&:“你觉得你刚才说的那几个亚裔女明星,是我老婆那样的typical East Asian girl呢?还是更像是黄皮肤的白人?”&/p&&p&&b&台&/b&:“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然后我同意。”&/p&&p&&b&我&/b&:“我之前多次跟你说过,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洗脑机器,能把你洗到自己根本找不到北还特坚定然后还主动用这套玩意儿去洗别人的脑的程度。幸亏你认识了我,才走出了看清真相的第一步(坏笑)”&/p&&p&&b&台&/b&:“那为什么男女有差异?是否意味着亚裔女性更被高看一眼?”&/p&&p&&b&我&/b&:“你本科时不是辅修过欧洲历史嘛。历史上涉及种族的灭国战,结果通常是如何的?”&/p&&p&&b&台&/b&:“男性被屠杀,女性被强奸后收为奴,然后文化上消灭,基因上融合。”&/p&&p&(其中跟他进行了有关很多小族群线粒体基因与更大族群差异度很高,但Y染色体完全一致的科普,以支持他的这一段历史学陈述。)&/p&&p&&b&我&/b&:“那这里男女的差异性待遇,是否意味着女性更被高看一眼?”&/p&&p&&b&台&/b&:“不是,反而是女性更不被当人看的体现吧。男性被当成人一般的竞争对手,所以要杀掉,而女性只不过是物件儿,生殖工具而已,没有威胁,只有利用价值。”&/p&&p&&b&我&/b&:“回答正确。所以你觉得,亚裔女性貌似混得更好,在择偶市场上也貌似比亚裔男性混得更开,是什么原因?”&/p&&p&&b&台&/b&:“白人男性沙文主义,以及亚裔整体被看不起,且不分男女。”&/p&&p&&br&&/p&&p&------------------------------------------------------------------------------------------------------------------------&/p&&p&&br&&/p&&p&然后我接着问:&/p&&p&“你觉得我在美国,可能获得超越族群概念的larger than life的成功么?”&/p&&p&&b&台&/b&:“可能性不大”&/p&&p&&b&我&/b&:“为什么?”&/p&&p&&b&台&/b&:“coz you are a proud Asian, a proud Chinese”&/p&&p&&b&我&/b&:“正解,所以我生意主要在国内,仅是资源在美国而已”&/p&&p&&b&我&/b&:“你觉得我老婆在美国,可能获得超越族群概念的larger than life的成功么?”&/p&&p&&b&台&/b&:“可能性也不大”&/p&&p&&b&我&/b&:“为什么?”&/p&&p&&b&台&/b&:“coz she is a proud Asian girl, and she is proud to be Chinese”&/p&&p&&b&我&/b&:“正解,所以她选择在学术界混”&/p&&p&&br&&/p&&p&------------------------------------------------------------------------------------------------------------------------&/p&&p&&br&&/p&&p&&b&台&/b&:“说了这么多,那该怎么办呢?”&/p&&p&&b&我&/b&:“你刚才不是已经回答过了么”&/p&&p&&b&台&/b&:“我刚才说啥了?”&/p&&p&&b&我&/b&:“你说,我们人口比例小,不被重视;然后很多行为方式确实不符合美国的伟光正标准”&/p&&p&&b&台&/b&:“那具体应该怎么办呢?”&/p&&p&&b&我&/b&:“好比说吧,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我期待能有很多孩子,比如说五个,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生得多了,人口比例也就上去了。然后呢,子女培养,你看美国那些亚裔父母,包括你爸妈,培养一堆孩子,5个里面估计3个哈佛,2个麻省,然后3个搞IT,2个当医生,so fucking lame。赚得多了有什么用?一点儿用都没有。到头儿也就是跑到个什么印度人当老板的公司里面,辛辛苦苦干点儿活儿,一年拿个20万,还不如你一单赚得多呢,还不如老K一年被动收入的无风险被动孳息多呢。结果还逢人便说,什么公司的餐厅特别特别好,还有免费massage,简直呆办公室里不想回家之类的......你知道日本人给松板牛喂啤酒听音乐做按摩么?你知道我的意思吧?I say go fuck yourself a pathetic loser......我们第一代华人这样是不得已,有完整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限制。可你们第二代还这德性,害臊不害臊?!”&/p&&p&“我要是有5个孩子,爱干什么干什么。大儿子若是个子高身体好,那就去打橄榄球,能成校队的四分卫最好。他要是想睡遍学校的小bitch们,我给他出套儿钱。二儿子若是脑子秀逗,每天想着美帝国主义万岁,那我就送他去军校,起码当马润,最好能直接当海军,最最好能直接海军航空兵,一身伟光正,开着塑料虫满天飞,然后常驻横须贺,把日本的小婊子们干得不要不要的,我也给出套儿钱。老三呢,说不定继承了他妈的衣钵,一路学霸,所谓typical Asian,那也不错,该上哈佛上哈佛,该当医生当医生。而大女儿呢,从小乖乖女,也一路学霸,那也没问题,该学钢琴学钢琴,该参加数学竞赛也别错过,以后去华尔街当个二等公民,fuck her way up,虽然依然到不了顶,但也算不上是什么坏出路。至于小女儿,可能天生脑洞大,然后青春期叛逆,不乖乖去图书馆,就成天想着当什么home coming queen,然后操学校橄榄球队...虽然我估计会觉得很傻逼,但也没关系,去吧my lovely bitch,爸爸也给出化妆品钱和套儿钱,只要你保证别跟你当四分卫的亲哥睡就好...”&/p&&p&“假以时日,几代之后,我亚裔族群成为北美第一大族群,还特富有,比你现在还富。然后呢?咱也要进行文化推广,从全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甭管什么族裔的,都让他们沉浸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暗示轰炸中。让小白妹为自己眼睛太大而自卑,让小黑妞儿为自己屁股太翘而担心,让中学大学的体育生们成为学习不好只能靠SAT加分的弱鸡...最终的效果是,远处走过来一个亚洲人,就你这号的,不到180,眼睛不大,身材一般般,待人接物很谦逊,学习倍儿好,赚钱特多,有房有车,然后各族小bitch们由衷感叹,wow, look at him, the ALPHA MALE!”&/p&&p&&b&台&/b&:(已经笑翻,也可能是大麻抽嗨了)“啊哈哈哈哈,你真的当真么?我觉得你计划不错啊!”&/p&&p&&b&我&/b&:“Bull shit,我当然是跟你开玩笑呢。”&/p&&p&&b&台&/b&:“那你到底是什么计划?”&/p&&p&&b&我&/b&:“我很快拿绿卡,我可能早晚也会考虑入籍,但你也说了,I'm a proud Chinese。你们美国人的事儿,干我屁事儿。你们这些brilliant Asian loser,在美国命运如何,又干我屁事儿。在这国家我呆着没意思了,我拍屁股回国继续当我的Alpha Male不就完事儿了。美国?I don't give a fuck...然后中国作为整体,先经济干翻你们美国,再文化渗透,进可攻退可守,效果不比我在美国努力生娃直接得多?!我永久性地是个Chinese,只是暂时性的是个Asian American而已,但这身份我分分钟也就不要了。中国又不是印度,最牛逼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谁还在你美国混,早就回国干大事儿了。留下的,被捧着也罢,被歧视也罢,又干我什么事儿呢?太平洋又没加盖子。”&/p&&p&&b&台&/b&:“那是因为你是中国人,背后有靠山。我一个台湾人,我怎么办?”&/p&&p&&b&我&/b&:“我是不是算是你认识的亚洲新移民里面,最不感情用事,最态度中性,最客观的一个家伙之一了?”&/p&&p&&b&台&/b&:“确实是这样,不用加之一”&/p&&p&&b&我&/b&:“所以你别担心,老夫夜观天象,客观观察,不出十年,你们台湾就是中国的了LOL”&/p&&p&&b&台&/b&:“you motherfucker...”&/p&&p&&br&&/p&&p&------------------------------------------------------------------------------------------------------------------------&/p&&p&阅读理解:&/p&&p&1,本文是在支持种族平等,还是在反对种族平等?&/p&&p&2,本文是在支持两性平权,还是在反对两性平权?&/p&&p&3,本文是在支持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为范畴的叙事,还是在支持所谓世界主义?&/p&&p&4,本文有没有在歧视和矮化亚洲女性?特别是在美国相对成功的亚洲女性?&/p&&p&5,作者是否支持所谓“外F女”的标签,并支持对其污名化?&/p&&p&6,这事儿的核心矛盾,是否是亚裔男性和亚裔女性之间的矛盾?&/p&&p&7,作者是精神白左,还是中华田园右,还是所谓小粉红,还是所谓公知,还是什么别的?&/p&&p&8,作者是否真的相信,不出十年,台湾就是中国的了2333?&/p&&p&思考题:&/p&&p&1,为何美国人如此喜欢日本人,包括日本男人?&/p&&p&2,相对来说,为何同为亚洲人,印度人在北美貌似混得更好?&/p&&p&&br&&/p&&p&------------------------------------------------------------------------------------------------------------------------&/p&&p&&br&&/p&&p&阅读理解:&/p&&p&1,支持;2,支持;&/p&&p&3,理想层面支持世界主义,操作层面坚定支持围绕国家/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之间斗争的叙事&/p&&p&4,显然没有,很彻底地没有&/p&&p&5,显然不支持此标签,很反对将其污名化,哪怕其具有某种狭隘的群体特质&/p&&p&6,显然这不是核心矛盾。不但不是矛盾,两群人反而应该团结。真正的矛盾,是族群矛盾,文化属性的矛盾,以及(无所谓族群的)性别之间的矛盾。而亚裔女性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如果有一些成就,自然主要是靠个人努力;但统计层面的偏差,是自己作为亚裔女性,同时受到族群和性别双重歧视的结果&/p&&p&7,显然都不是&/p&&p&8,有蔡处长在,这个我真的信&/p&&p&思考题:&/p&&p&1,日本是美国的实质半殖民地,日本人早就被精神阉割了&/p&&p&2,历史和文化不同,语言和文化更方便无缝衔接;国家发展阶段不同,最优秀的印度人只能来北美,而最优秀的中国人很可能会选择回国做大事;确实更抱团;印度错过了工业化那趟车,基本上无可能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去挑战整个西方文明对世界的垄断地位,于是完全无需防备;虽然没有日本被精神阉割得那么彻底,但多少也被精神阉割了&/p&&p&针对一些评论的补充:&/p&&p&1,本文的评价客体是“北美亚裔”,而不是“北美第一代华裔”。类似买买提上面那种第一代性别内斗的乱局,想着都恶心。不论男女,please, get a life&/p&&p&2,本文确实提到过北美亚裔想要提升自身地位的一些方式,如提升人口比例,以及在道路选择和性格表象上,打破族群固有形象。而这都是基于这群人必然肯定始终会是美国人的大前提。&/p&&p&3,虽然提到了2,但答主依然不看好北美亚裔能真正站起来。或者说得更直白些:你们(我们)不论怎样,都没戏。原因:人口比例太小,社会资源太少,没有任何存在感,于是彻彻底底没有定义和影响“评价体系”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其他族群制定的“评价体系”。而现有的“评价体系”都是按照其他族群的先天优势和劣势制定的,于是亚裔不论怎么努力,只要对这套“评价体系”的认可不变,就永无出头之日。于是,在现阶段,我支持那些多少有个人追求的华裔,或早或晚,回国发展(时间点不一定,考虑到最近国内让人各种不爽)&/p&&p&4,本文的真正主旨之一,即说明一个族群竞争的逻辑线条:&b&评价体系本身是没有绝对客观标准的。实力带来话语权,话语权定义评价体系,而符合自身群体的评价体系,反过来巩固了实力。&/b&非既得利益群体,若只是按已有评价体系行事,实力和地位永远无法超越既得利益者,因为在那套评价体系下,自身有先天劣势,对方有先天优势。非既得利益者想要真正站起来的方式只有一个,即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并在特定的阶段,能主动尝试打破现有评价体系,参与新的评价体系的制定,让新的评价体系向自身群体的先天特性靠拢。于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并非让更多的北美亚裔,或者更多中国人,成为美国评价体系中的alpha male和alpha female,否则我们将永远有先天劣势。而是,努力提升中国这个国家的实力,然后参与符合东亚特质的评价体系的制定,让新的评价体系更符合我们的先天特质,这才是真正骨子里的自信。本质上,这和贸易规则制定权的道理是一样的。跪着的人才会去指责自身群体不遵守贸易规则,而站起来的人,则想着打破和改变现有贸易规则,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新的贸易规则。&/p&&p&5,题外话,4中所述的逻辑,也适用于平权运动。男性几千年的实力积累,带来了男性的话语权,而话语权定义了一种符合男人天性的评价体系,然后这种评价体系,对男性的实力起到了保护和加强的作用。女性若想打破这一现状,最终需要做的,并非在此评价体系中,做得更好,否则你将永远有先天劣势。而是,在实力达到一定层级的时候,主动去打破此评价体系,参与制定更符合自身先天特性的评价体系。而当今的女性相对实力,并不类比于2017年的中国,更像是改革开放时的中国。于是,更应该做的是,继续飞速提升女性群体实力,而不是,成天想着现在就打破评价体系。前者称为真·女权;后者我们通常称为中华田园女权。&/p&
很有趣的问题。我自己无法提供任何定量统计数据,貌似也没有印象有看到过任何相关研究(不是有关某种现象的统计,而是有关现象成因的研究),于是,全部内容都是来自于个人在美国长期生活的观察感受。 ---------------------------------------------------…
1.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别子才司令》 (方岳)&br&2.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偶作寄朗之》(白居易)&br&3.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br&4.&br&&ul&&li&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引自书评,灵感来源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原句为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br&&/li&&li&我的天空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br&&/li&&/ul&------《白夜行》(东野圭吾)&br&&br&5.&br&&ul&&li&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br&&/li&&li&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br&&/li&&/ul&------《围城》(钱锺书)&br&&br&6.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1984》(乔治o奥威尔)&br&7.&br&&ul&&li&瓦莱里说,行善之时,须得心存歉意。因为世间最伤人的举动,莫过于对人行善。&br&&/li&&li&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 ,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面对阻碍着前途的绊脚石,蟾蜍,会绕路而行。&br&&/li&&li&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br&&/li&&li&活着,好辛苦。被四面八方的铁链捆绑着,稍稍一动便会破皮流血。&br&&/li&&/ul&------《人间失格》(太宰治)&br&&br&8.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寺内寿太郎&br&&br&&br&9.&br&&ul&&li&No. Time’s not enough, not enough forever.&br&&/li&&li&I wish I knew how to quit you.&br&&/li&&/ul&&figure&&img src=&/v2-f75babf53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75babf53da_r.jpg&&&/figure&(英文版更加意味深远)&br&&br&&figure&&img src=&/v2-671fc529dfc8cdcdab638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71fc529dfc8cdcdab638_r.png&&&/figure&你什么都没留给我,但却活在我的心里。&br&------《断背山》&br&10.人们彼此疏远,内心却支离破碎。每一天结束,也许你是常人中偏执又疯狂的那一个。你急于融入人群,因此又一次变成了随波逐流的群居者。为此你付出的代价,是一种长期的超脱的痛。不论幸是不幸,你的挣扎,无人能见,无人能懂。 ------《超脱》&br&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br&12.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br&13.&figure&&img src=&/v2-c6f110b0facc095f10d811_b.jpg& data-rawwidth=&613&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3& data-original=&/v2-c6f110b0facc095f10d811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562c233b1f8f3ccff97e861ce1b4b232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v2-562c233b1f8f3ccff97e861ce1b4b23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bcb213f1d2cfb2efdc3f6cac9cf59763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bcb213f1d2cfb2efdc3f6cac9cf59763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38b56f6cce2ded2ac24ffb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38b56f6cce2ded2ac24ff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89eabe24c6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89eabe24c6c_r.jpg&&&/figure&------《武林外传》&br&14.对力量一无所知,对知识一窍不通,我这种人竟还苟活于世。&br&------Valar Morghulis(趁机混进来,假装自己是名人)&br&15.&br&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br&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r&沧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我国信贷增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