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内 胡同附近有胡同吗?

新街口北大街消失的胡同
我的图书馆
新街口北大街消失的胡同
桃园危改二期工程被拆迁的胡同
在建设桃园危房改造区东段工程中,拆掉的胡同有:新街口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七条,新街口胡同,新街口小三条,校场口小二条、小三条、小四条、小五条、小六条、小七条,西校场胡同,中校场胡同,东校场胡同,怀朋胡同,潜学胡同,朋奖胡同,时刻亮胡同,长青胡同,大铜井胡同,后坑胡同,红园胡同,寿屏胡同,泉阳胡同,东新开胡同,有果胡同,珠八宝胡同等。
新街口头条,呈曲折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新街口二条,全长210米,均宽4米。明代称一条胡同。清代称头条胡同。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头条。年胡同被拆。
新街口二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珠八宝胡同,全长110米,均宽4米。明代称二条胡同。清代沿用。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头条。2002年胡同被拆。
新街口三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珠八宝胡同,全长116米,均宽5米。明代称三条胡同。清代沿用。1949年将后珠八宝胡同改称小三条胡同,此胡同遂改称大三条胡同。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三条。胡同内有百年老校新街口三条小学。年胡同被拆,现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新街口小三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珠八宝胡同,全长120米,均宽4米。明代为珠八宝胡同一部分。清代称后珠八宝胡同。1949年将后珠八宝胡同改称小三条胡同,因比大三条胡同窄而得名。年胡同被拆,现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珠八宝胡同,呈南北走向,南起新街口二条,北至新街口四条,全长170米,均宽3米。明代称猪巴巴胡同,亦称朱巴巴胡同,“巴巴”是老北京人对人、畜粪便的俗称。清末谐音称珠八宝胡同,亦称苏八宝胡同。胡同原呈“卜”字状,1965年将东西走向一段析出称小三条胡同形成今界。过去,这里属于“穷西北套”范围。清末民初一首童谣中有“北城根儿,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之说。据这里的老住户讲:老辈子时,这里人烟稀少,西边是大粪场,北边有屎克蝉(即时刻亮胡同),东边有猪巴巴胡同。
时刻亮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新街口四条,南至有果胡同,长65米,宽3米。乾隆京城全图内已成聚落,然无称。清末《京师地名对》称其为屎克郎胡同。民国后,以其名不雅,谐音为时刻亮。屎克郎即蜣螂,是一种食粪的甲虫。此地或原为粪场,故多此粪客。后虽辟巷,犹指旧事为称。此巷皆平房住宅。2002年胡同被拆。
东光胡同,呈南北走向,南起永泰胡同,北至新街口四条,长165米,宽4米。清代称教子胡同,亦称轿子胡同,胡同名称来源不详。1911年定名轿子胡同。1965年定今名东光胡同。2002年胡同被拆。
新街口四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西教场胡同,是新街口北大街西侧较长的胡同,全长530米,均宽4米。明代称四条胡同。清代东段称四条胡同,西段称双栅栏胡同(因保留有明代东西两座栅栏门而得名)。1911年二段合并,为区别北边小四条胡同,称大四条胡同。此胡同在大三条胡同之北,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四条。2002年胡同被拆,现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新街口六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红园胡同,全长145米,均宽4米。明代为空地。清代西段红园胡同称六条胡同,东段大六条胡同。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头条。2003年胡同被拆,现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红园胡同,呈南北走向,南起新街口四条,北至新街口七条,全长2799米,均宽4米。明代称官菜园,清代称菜园,以蔬菜种植而得名,因位于六条之西,又称菜园六条。1965年将西侧一死胡同——骆驼胡同(因有养骆驼户而得名)并入,合称红园胡同。2003年胡同被拆,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阳泉胡同,呈环状型,二出口均与六条胡同相交,长229米,宽4米。清代称羊圈,因有养羊户而得名,1911年谐音称阳泉胡同。2003年胡同被拆。
寿屏胡同,呈东西走向,西起红园胡同,东不通行,全长170米,宽4米。清代称烧饼胡同。1911年谐音称寿屏胡同。2003年胡同被拆。
新街口七条,呈东西走向,东起新街口北大街,西至东教场胡同,是新街口北大街西侧最宽的胡同,全长275米,均宽12米。明代为空地。清代称七条胡同。1911年为区别西侧的小七条胡同,称大七条胡同。此胡同在大三条胡同之北,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新街口七条。2003年胡同被拆,建起新街口一区居民住宅小区。
后坑胡同,呈南北走向,南起新街口七条,北至德胜门西大街,全长250米,均宽5米。因地势低洼,且在新街口七条之北,清代称后大坑,后俗称后坑。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后坑胡同。2003年胡同被拆。
长青胡同,呈曲折走向,南起小七条,北至北城根,长283米,宽4米。清代称松树庵,因有小庙而得名。1911年谐音为松树湾。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定今称长青胡同。2003年胡同被拆。
有果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珠八宝胡同,西至东新开胡同,长216米,宽4米。清代西段称炸油果胡同,东段称小三条。1911年谐音改称有果胡同。《乾隆图》已载其有其形,其最迟已于清初聚落成巷,惟未标名。名见《地名对》。油炸鬼为北京之一种油炸面食,“鬼”读近“果”之音,或径与作油炸果,外城称曰麻花,即今所谓“焦圈”。一般与麻酱烧饼同售。巷以此物为名,当因旧时此处有制售此物之摊店,因而成为标志,用为胡同名。民国间以其名不雅,改为有果胡同,实为油炸鬼之谐音。2002年胡同被拆。
大、小铜井胡同
在老北京地名中,有上百个地名与水井有关,因为过去老百姓饮水全凭井水。甚至北京话“胡同”的称谓,也来自元大都蒙古语言“有水的地方”。
位于新街口豁口各有一条带“井”字的胡同,分别叫“大铜井胡同”、“小铜井胡同”。1985年改建积水潭立交桥,大铜井胡同被拆除,目前有小铜井胡同尚存。小铜井胡同北侧几乎被总政歌剧团剧场占领,南侧有少数几个院子,紧西边院子是总政歌剧团舞美队办公用房。
下图是大铜井胡同成为进入北二环路的出口,小铜井胡同只剩下通往后海的半截胡同了。
小铜井胡同东侧与前海西沿相通,西口与新街口北大街衔接。胡同内最有名的当属总政歌剧院排演场,是在小铜井胡同1号梁漱溟先生旧居上分两次改建而成。
明清时,北京城出现了五大镇物,当时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聚土为镇山。
数百年来,在社会上还广为流传着另五大“镇物”。一是永定门外的燕墩,二是东安门内的沙滩银闸,三是新街口的铜井,四是德胜门外的铁影壁,五是东直门外的铁塔。
大铜井胡同&位于穷西北套东北部的古城墙下。据《燕京访古录》记载,此胡同中曾有一铜制井圈,外方内圆,上刻
“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查公元1331年为元朝至顺元年,按干支计为辛未年,至今已775年。清代此胡同始称大铜井胡同。北京有“南城茶叶北城水”的谚语。据传此井中的水纯净甘冽,沏出茶来别有风味,“北城水”即指此井之水。明清之际,每逢大雨,往玉泉山的运水车不能出城,往往从大铜井中汲水,代替玉泉山之水,供皇宫饮用。
小铜井胡同名称来源于胡同内的标的物——铜井,据专家考证,铜井的位置在梁漱溟先生花园内。《燕京访古录》记载,小铜井胡同原有铜制井圈,外方内圆。上刻“大元至顺辛末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据说这铜井的井水甘冽无比,在明清两代是专门供皇宫的御井。“甘泉芳冽味清新,有诏传宣赐近臣;惕励此心同止水,三缄借鉴学金人。”
小铜井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西海西沿,西至新街口北大街,长85米,宽7米。清代始称小铜井,因在大铜井之东故名,为正黄旗地界。据《燕京访古录》载,铜井胡同内原有铜制井圈,外方内圆,上刻“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故名。民国时期沿用此称,1965年北京市街巷名称重新认定时改为“小铜井胡同”。
朋奖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东教场胡同,西至西教场胡同,长115米,宽3米。清代称彭家楼胡同,因有姓棚的棚匠居住于此而得名,亦称棚匠胡同。1965年定今称。2003年胡同被拆。
老北京有三种精绝手艺:搭棚匠是其之一。另为裱褙匠、扎彩匠。棚匠搭棚,只有杉槁、竹竿、芦席、绳子。平地而起,高至十丈宽亦十丈,中间不见一柱。夏季庭院中的天棚,遮阳透风。平时住户殡丧嫁娶等红白喜事,搭的灵堂、寿堂、喜堂。真是富丽堂皇。《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太和门灾。次年正月二十五日德宗(光绪)大婚,已定期矣,相去不过两月,重修为时已迫,且在严冬。……有孙荩卿者……广招工匠,纯以彩绸扎成。《饫咫偶闻》说:“(新搭的门)高卑广狭无少差,至榱桷之花纹,鸱吻之雕镂,瓦沟之广狭,无不克肖。虽久执事内廷者,不能辨其真伪。而且高逾二丈,凛冽之风,不少动摇,技至此神矣”。棚匠对外接揽生意的场所就是棚铺,从前北京内外城有不少棚铺。如新街口的新利棚铺,红桥的天利棚,就是北京著名的“棚匠刘”家的店铺。外城李铁拐斜街附近有胡同名棚铺夹道,说明当年就有棚铺在这里。
下图是二张拆迁新街口地区胡同的照片。
西直门内之街巷名称,大部分清时地图有记载,经民国至解放后,多有改动。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区的建设与发展,旧有的胡同、街巷大批地拆掉,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惟个别的街巷名称保留至今。
老北京人孙福瑞用清末演唱的一段太平歌词,述说人们俗称西北套之地原有街巷胡同,联贯整理出来,以此唤出我们北京,尤其是久居西直门区域的人们对斯地之回忆。太平歌词如下:
张秃子(1)槐树(2)底下去乘凉,觉得有点饿,溜达到洪桥(3)下,直奔羊肉床,吃的是烧饼(4)、油炸鬼⑤、面茶(6)多搁芝麻酱,急忙来到前桌子(7)来把钱换,一不留神踩上了屎克螂(8),转身来到剃头棚(9)把头剃,一心要到铁狮子庙(10)去上香,不坐轿子(11)骑马相(12),穿堂(13)过了前后两桃园(14),来到了铁狮子庙,降香不小心烧着了火药局(15)、黑塔(16)、永泰寺(17),引着了草料铺(18),勾连了葡萄院(19)、南北草料厂(20),一急之下跑到了崇元观(21),半蹲在新街口,一屁股闷坐在蒋养房(22),越思越想没有新开路(23),一根裤腰带(24),五根檩(25)上悬了梁,临死落了个吊死鬼(26),没有棺材,只有火匣子(27)把他装,北广济寺(28)、松树庵(29)的和尚尼姑把经念,没有地方埋,来了后坑(30)把他葬
(1)胡同名见《京师坊巷志稿》,位于中教场胡同路东。张秃子为绰号,人为清光绪初或更早。但因张秃子居此,而有闻名一方事迹可传,故被公认为胡同名。民国后谐音改称长图治胡同,1965年并入中教场胡同。
(2)清代始称槐树胡同,以胡同内有大槐树为名,相沿至今。
(3)位于赵登禹路北口。洪桥,又称横桥,桥下有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河漕,清代称大明濠、西沟。沟两侧通道称西沟沿,沟沿架40余座东西向桥。民国后,河漕改筑暗沟,洪桥埋入地下。
(4)以北京传统风味面食烧饼为胡同名,民国后以谐音改称寿屏胡同,又称寿瓶胡同。
(5)《乾隆京城全图》已载其形,最迟于清初聚落成巷,惟未标名。油炸鬼为北京一种传统风味小吃,“鬼”读近“果”之音,即今所谓“焦圈”。胡同以此物为名,当因旧时此处有制售此物之摊店,因而成为标志,用以胡同名。民国间改为有果胡同,实为油炸鬼之谐音。过去,这里属于“穷西北套”范围。清末民初一首童谣中有“北城根儿,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之说。据这里的老住户讲:老辈子时,这里人烟稀少,西边是大粪场,北边有屎克螂(时刻亮胡同),东边有猪巴巴(珠八宝胡同。“巴巴”是老北京人对人、畜粪便的俗称)。白天见不到人,晚上更是没有人,净剩鬼了。这样随口就叫了有鬼胡同。可是这个名字叫着和听着都怪瘆人的,就改成了油炸鬼胡同。
(6)以北京特有小吃面茶为胡同名,民国后改称绵长胡同,1965年并入西教场胡同。
(7)清代始称前桌子胡同,民国后改称潜学胡同。
(8)《乾隆京城全图》载其形,未标名。明末清初此地形成胡同,因此地旧为粪场,屎克螂麇集,故为名。民国后雅化称时刻亮胡同。
(9)剃头棚为市井间平民化之理发店。剃头之名始于明末清初。汉人蓄发,清人剃头留辫。当明清易代之际,剃头与否成为降清与否之重要标志。清政府屡颁剃发之令,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剃头业也因清代之制而兴盛。此地旧为教场,后形成聚落,有人于巷中开设剃头棚,为附近所特有,因以名巷。初只是民间俗称,清末据以定名。民国沿之,1965年废其名,并入中教场胡同。今朋奖胡同北,与相平行之短巷,即原剃头棚胡同。
(10)明代为制造火药兵器的故址——安民厂,在西直门内大街北,是天启六年王恭厂灾后,熹宗另在这里择址新建的火药兵器厂。《明史·五行志二》记载:“(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癸巳,安民厂灾,震毁城垣廨舍,居民死伤无算。”太监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更详:“至六月初二日午时,安民厂大震,略减于天启六年时也。”清代时为八旗火药厂地界。清朝入关以后,由于长期处在战争环境中,清廷很重视武器制造,由工部和内务府分管造兵器。顺治初年,京营八旗都设炮厂和火药厂。但从康熙中叶以后,国内承平日久,大规模的激烈战斗减少了,清廷也不再注意武器的改进和发展。雍正时,“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对弓弩刀矛的强调更胜于火器。嘉庆以后,火器制造处于停滞状态,火器制造日益衰落。此后,八旗火药厂地界形成街巷。民国后称此地为铁狮子庙,以庙为名。1965年改称铁狮子巷。
(11)清代称教子胡同,又称轿子胡同。民国后沿用轿子胡同一名。1965年改称东光胡同。
(12)明代为御马监官房胡同,清代称马香儿胡同或马香胡同。民国后改为马相胡同。
(13)连接马相胡同和西直门内大街的小通道,民国后称穿堂门或川堂门。
(14)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桃园,以桃树园得名。《乾隆京城全图》分称前、后桃园胡同。
(15)清代称火药局。民国后改称大火药局,西侧一小胡同称小火药局。1965年小火药局并入大火药局改称光泽胡同。
(16)清《日下旧闻考》:“草场口有万佛寺,俗亦呼黑塔寺,其胡同亦以黑塔寺名。寺无塔,亦无碑碣可考,不知何以沿其称也。”陈文良主编《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在西直门大街迤北。该黑塔寺本名万福寺,始建明正德五年(1510年),后世迭经重修。清初塔已无存,但犹相沿称之为黑塔寺。用以名巷,见《乾隆京城全图》作黑塔寺胡同,民国时去胡同二字,径称黑塔寺。寺址在今大丰胡同路西。”1965年改称黑塔胡同。
(17)明代称永泰寺,《京师坊巷志稿》:“高井胡同有永泰寺,元旧刹,明天顺间重建。”胡同以寺得名。1965年改称永泰胡同。永泰寺始建正统八年(1443年),天顺元年(1457年)竣工。由修武伯沈清等出资修建。明英宗朱祁镇赐名“永泰”,至今寺名未有改变,这在京城的寺院中是不多见的。因永泰寺建在元朝一座废弃寺庙的遗址上,故亦有永泰寺始建于元朝的说法。
胡同名为民国年间依此地有草料铺定名。加工与出售牲畜饲草饲料的场所,称草料铺,铺当为清代旧设,在今西教场胡同北端路西。1965年并入西教场胡同。
(19)民国后始称葡萄院,因多植葡萄得名。
(20)明代称草厂,又称西草厂胡同,因有草料厂在北新草厂西侧。清代,以西直门内大街为界,分称南、北草厂。
(21)崇元观,明天顺二年(1458年)建,俗称“曹公观”、“曹老公观”或“曹老虎观”,位于今西直门内大街东新开胡同内。崇元观曾是老北京的一所著名道观,规模宏大壮观,殿宇庄严华美,且是京师西北城一重要集贸市场。每月逢初一、十五为集日。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庙市,百货杂陈,尤多花灯,有“奇巧花灯认不明”之美誉。灯节时举办大型灯会,游人络绎不绝。有民谣为证:“财神庙里借元宝,觉生寺里撞大钟,东岳庙里栓娃娃,白云观里摸猴精,城隍庙里看火判,崇元观里看花灯,火神庙里晾宝会,厂甸庙会甲帝京。”崇元观以制作精美奇巧的花灯跻身于老北京八大著名春节庙会之中,可见其声望甚高。庚子年(1900年)毁。现为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等三个单位占用。
(22)明《宛署杂记》记为浣衣局胡同,《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浆绛房。浣衣局是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是为内廷清洗衣物的机关。刘若愚《明宫史》谓:“浣衣局在德胜门里迤西,俗称浆家房。”浣衣局不仅明时为内廷清洗衣物,而且是安置年老宫人“及有罪退废者”。明天启七年(1627年)十一月,熹宗的保姆客氏被“笞(音chi,用鞭、杖或竹板子打)死于此”。《乾隆京城全图》称蒋养房,《宸垣识略》作蒋养房胡同。1965年定名新街口东街。中共最早的党校在蒋养房胡同。1925年10月,中共北方区委经中共中央批准在蒋养房胡同创办了秘密党校,成为中共最早的党校。罗亦农任校长,李大钊、陈乔年等北京党团组织的领导人为学员们上课。学员来自北方区所辖北方各省党的基层组织,经过培训分配到北方各地从事党团组织的发展等革命工作。
(23)清代形成的街巷,称新开路。民国后,改称东新开路。1965年改称东新开胡同。
(24)以地形名胡同。明代为安民厂故址,清代八旗火药厂地界,后形成胡同,似口袋,故民国后称口袋胡同,亦称裤腰带。1965年改称阔带胡同。
(25)清末称五根檩,1965年定名五根檩胡同。
(26)地址在西城区教育分院附中西墙外。
(27)位于黑塔胡同中段路北。北京城当时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没有大工业,只有提供服务的城市行业,也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反映到地名上有以骟马阉猪为业的骟马张胡同、管接生的石老娘胡同、管殡葬的棺材胡同、火匣子胡同、杠房胡同等……由此可见,胡同名称也是社会学的一部分。
(28)北广济寺位于新街口,明正德九年敕建,此寺与西四西边的弘慈广济寺同名,但此寺无论是其规模还是知名度都明显小于弘慈广济寺。北广济寺面积约四亩,殿堂,配房共58间,有各种佛像几十尊,其中所供释迦佛及十八罗汉为泥木质,均为脱沙镂金。雕刻十分精美。民国后,北广济寺逐渐荒废,寺中有一名僧人将庙宇借予普济佛学会办理普仁小学,解放后仍为私立普仁小学。后北广济寺因破旧彻底拆除,现新街口新华书店即是北广济寺原址。
(29)明《宛署杂记》:“松树观音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建”,因庵及四周多松树取名,胡同并以庵得名。《乾隆京城全图》作松树庵胡同。《京师坊巷志稿》记松树庵,民国沿之。1965年改称长青胡同,从松柏长青之意。
(30)此地地势低洼,并在新街口最北端,故称后大坑,俗称后坑。1965年定名后坑胡同。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西直门附近有胡同吗?_百度知道
西直门附近有胡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西外现在被开发的 老北京胡同很少了 坐几站地去西内。新街口吧 那边都是胡同。趁着没开发成高楼大厦楼主去看看吧。。
采纳率:31%
胡同多的是呀,在西内比西外多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西直门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坐公交赏沿途风景!别找了,北京好玩的地儿都在这里了!|胡同|鼓楼|大街_新浪网
坐公交赏沿途风景!别找了,北京好玩的地儿都在这里了!
坐公交赏沿途风景!别找了,北京好玩的地儿都在这里了!
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今天小编给您准备了这些新鲜事。看北京胡同7路(动物园枢纽-五间楼)北京目前仅剩下二十多个以胡同命名的公交车站,7路车的公交站占了约四分之一,不仅如此,它还途径大大小小50多条胡同。这些胡同夹杂着很多好玩的故事,从西直门外大街一直向西延伸到太平桥大街的辟才胡同,原来称为劈柴胡同,居住在此的人多以劈柴为生,后来这一带开办了一所学校,才改名为辟才胡同。国画大师齐白石、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都曾经居住在此,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的茶社也设在这里。7路的胡同站点主要集中在和平门以北的路线,南边路过天坛、先农坛和永定门,呈现出北边狭窄,南边开阔的视野。此外,在虎坊桥路口南,你可以去湖广会馆回味一下《霸王别姬》里张国荣曾经登过的戏台;在天桥,你可以去自然博物馆一探究竟;在永定门内,换乘观光1号线,去接着体验古都风貌。听北京声音635路(康家沟-二里庄)这是北京唯一一条贯穿鼓楼东、西大街的线路。路过南锣鼓巷,常能看到走出来的文艺青年。夜晚坐635路更爽,簋街一派灯火阑珊处的景象。戴着耳机,一路听着何勇的《钟鼓楼》,让眼前飞过去的景物和耳边的音乐配成一段完美的MTV。鼓楼脚下,有人在Mao Live House听摇滚,有人在南锣鼓巷淘新鲜玩意儿,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缅怀从前的一种方式。鼓楼东、西两大街绿树都很成荫,但是风格迥异,以鼓楼为界,前者是热闹的商铺聚集地,后者只是条安静的小巷。当车沿着鼓楼东大街前行时,你的目光不仅可以搜索到大量潮店,还可以捕捉到形形色色的潮人。等车到达鼓楼站,就仿佛是刚钻出隧道般豁然开朗,紧接着又钻入另一条“隧道”鼓楼西大街,这条线还把吃喝玩乐占全了。畅饮在三里屯,吃香喝辣在簋街。嗅北京味道13路(和平东桥南-西城三里河)绿荫下走窄街,一路上都是矮房、古刹、庙宇、王府。有情怀的,可以找来老舍的《想北平》读一读。总之,对那一路上的草木院府先要有些了解,看见了,你才会有相识的感觉。没有哪一条公交线能让你如此密集地亲近历史,从元朝的古刹到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从孔庙到段祺瑞执政府旧址,13路让你时刻与历史进行着对话。13路呈阶梯式路线,一拐弯儿风景就大不同。或许你还在留恋三里河站附近几十年前修建的苏式大楼,一个拐弯儿就把你从宽敞的月坛南街,带入了狭窄的阜成门内大街,从高大宏伟的办公楼转为错落的小巷民居。路过西四路口西站,路北侧有座元代的广济寺,这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不小心就会漏过去唯一的拱门。拐入西四北大街,街角有座颇具古风的新华书店,这是慈禧老佛爷过大寿时专门修的转角楼,其实就是警卫楼,距今已经100多年。张自忠路一站有平安大街最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一——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那里曾发生过著名的“三o一八”惨案。再往北就到了雍和宫,这里常年有络绎不绝前来朝拜的人群。看北京的历史坐103路(动物园枢纽站-北京站西)103路电车是现今中国无轨电车的最高水平。湖水、大桥、白塔、红墙、团城,俨然一幅画卷。白天看白塔,晚上看故宫。穿上复古又时尚的飞跃球鞋和梅花运动服,在京城最美街区回想儿时的快乐时光。多年来这条线路一直没什么变化,从阜成门到美术馆这一段,被誉为“北京城里最美的一段街区”,途经白塔寺、北海、故宫等。这些围不住的美景,成了乘坐103路电车的最大附加值。在这条线上,你能看见北京最著名的两座白塔,一座是“妙应寺”白塔,另一座是北海公园里的白塔。一座可近赏,一座须远眺,一座看得真切,一座显得虚幻。车行驶到北海大桥,也把这条路线推向了高潮。湖水、大桥、白塔、红墙、团城,公交车仿佛开进了画卷里。到了夜晚,一盏盏灯会把故宫的城墙照得既朦胧又幽深,护城河里的水还会泛起一阵阵的微光。看北京乡村小路878路(定陵道口-生命科学园东站)环陵路是北京十大最美乡村路之一,是骑行爱好者的必选之路之一,春季骑行,春风拂面,结伴而行,尽享乡村小道的惬意!中途还能去【明黄蜡像宫】、【七孔桥】、【定陵】、【长陵】去游一圈。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趣味十足的公交线路。路最窄的公交55路(西安门-祁家豁子)穿行德内大街那一段路相当狭窄,虽然有两条车道,但公交车和小轿车并排行驶时,随时都有可能擦到。到了刘海胡同到蒋养房这一段,一条车道被占作停车之用,实际就只剩一条车道了,时常有人在路边打羽毛球,不太笔直的路就更加挑战司机师傅的车技了。最有活力的公交331路(新街口豁口-香山)每天早上9点多,刚爬完香山的老人们会把这趟车挤得满满当当。若寻偷听北京的乐趣,无疑在此最好。老北京的大爷大妈们精力充沛,谈笑风生,嗓门倍儿亮,跟他们同坐一段路,绝对有助于提高你的生活热情!不在北京运行的北京公交943路(永定门-霸州)从北京南站往返河北霸州火车站的一条长途路线。这条线有辆区间车,从河北固安到河北霸州,全程运行都在河北境内,但还是被称为北京公交。会爬山的公交347路(新街口豁口-八大处)过南平庄后开始走坡,虽然最陡处也就十几度,但是一碰上雪天,路面结冰,就要停运了,即使撒盐也完全不起作用。最有学问的公交375路(西直门-韩家川)基本上把北京最著名的大学都转了个遍:北邮、北师、北影、中国政法、北航、北医、中国地质、北语、北科、清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中央党校等等。因此,这条线也成了校际间的公车,车上随时可见美女帅哥。最惊险的公交929路(千军台-地铁苹果园站)从地铁苹果园站西开往门头沟山区,其中到双塘涧的支线线路长达100多公里,沿途山路多,大货车多,有的山路拐弯处,都不能错车,这是北京地形最危险的公交线路之一。开这条线的公交司机,必须有多年驾龄,无事故无违章记录,并持有山区行驶证。喜欢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直门内 胡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