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义与今天有哪些联系 ?谁有<孙中...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同步测试卷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1.下列有关孙中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B.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C.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领导并成功发动了广州起义
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檀香山    
B.长沙   C.上海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享主义
4.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5.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初历陈晓东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近期台湾哲学再续探
自进人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哲学极为重视自身“体系与理论”的“重建”工作,并相应地重建了一个,’J心物合一论”的折中主义哲学体系。 一、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重建体系 通常所谓的“台湾哲学”,是指受台湾当局严密控制的 官方统治哲学、“三民主义哲学”。三民主义,本来是孙中 山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而不是当作一种哲 学学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自然也有它的世界观,但孙中山 首创并阐述这个纲领时,并未将其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 从而使之上升为一种哲学学说。三民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正式 提出来是在一九二四年以后。一九二四年,在俄国十月革命 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订了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把原来 的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以 后,当时国民党右派代表和谋士之一的戴季陶,为了坚持并 曲解原来的三民主义、反对新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特别是为 一一一一—_了反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哲学辩证...&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自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哲学界出现的又一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加强了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 (一) 台湾“哲学会”于一九六五年底举行了第六届年会,提出了加强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台湾“哲学会”首席理事吴康在年会开幕词中分析形势时所指出的:“欧美哲学家思潮趋向,已一反向来传统:第一,于 ‘自然,之外,转而注重‘人生,;第二,于他们西方之外,承认我们东方在世界哲学论坛,有与他们同等地位(他们向来习惯,以西方哲学,即代表世界哲学)”①。意即,国际哲学的研究趋势,已向着“我们东方哲学”、向着中国古代哲学的方向而来。所谓“转而注重‘人生,,也就是说,已转而注重中国古代哲学。吴康等人一直把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正统或根本之点视为人道观念、人生哲学、人本哲学或人文哲学,如他们所说:“中国哲学偏重于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西洋哲学则偏重于形而上学和知识哲学。”②二是吴康在开幕词里“检讨”台湾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时...&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三民主义是伟大民主革命先驱鑫孙口中_山创立的政治思想学说.它随有孙中山革命实践的深入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纲。自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领导阶层表面上继承.实践和发展了三民主义,实则在保持其基本形式及构架的幌子下,改变了它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内容,尤其在1949年偏局台湾之后更甚。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分析孤以探讨目前台湾当局所谓.三民主义”的涵义和实质。 丈一)关于三民主义,孙中山解释道:‘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说,就是民有、民治详细的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①三民主义初步形成于1898年。民享,在此之前,孙中山先后在美洲、欧洲考察了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研读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矛盾和政治危机,他“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之运动也.予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所由...&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朱相远在《辛亥百年的主航道》一文中说:“辛亥革命十多年后,孙中山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炎黄春秋》2011年第9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这在中国知识界已是无人不知,各种近代史版本的史书、史论无不秉持此说,这已成了定论,还有什么可疑的呢?史界和学界将“三大政策”确立为“新三民主义”,其权威根据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中的一段论述。毛泽东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这篇宣言,区别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是新三民主义。那么,这种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呢?毛回答说:“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其主张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孙中山又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甚至赋予它新的内涵。特别是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中,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如毛泽东所说:“这篇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①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中国革命旧时期的产物,反映了旧时期的历史特点;新三民主义则获得了新的历史特点,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且在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强调政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在民生主义中加进了“耕者有其田”的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使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最低纲领在基本原则上获得了一致性。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脱...&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思想的结晶,究其原始与终结,有它发生、发展、演变轨迹。对此进行考察,探讨它的历史缘由和作用,是研究新三民主义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前提和基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期,考其章程及其初期活动,毫无疑问带有改良主义色彩,存在早期的不成熟性。但它明确地指出了当时严重的民族危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磷,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①这种强烈的爱国情绪,可以说是他早期民族主义思想的表露。随后,早期三民主义的正式提出,则是在他上述思想萌发11个年头以后,即1905年7月建立同盟会,确定“驱除劫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及同年11月,他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这16字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标志。这就是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随着19世纪末...&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在抗战时期,尤其是抗战中期以后,随着蒋介石集团政治上的越加反动,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反动思潮也更加泛滥起来。叶青鼓吹的“三民主义”即是突出的一种。为配合蒋介石集团加紧强化封建买办法西斯独裁统治,他著书立说,编造历史和理论根据,攻击马克思主义,鼓噪一时,曾起过极坏作用。 叶青(1896年4月一),原名任卓宣,四川南充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加入法国共产党,在中共旅欧支部作过宣传工作。1925年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6年回国在广州和湖南等地作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在长沙被捕叛变。1928年他在成都办《科学思想》旬刊。三十年代,在上海主办《二十世纪》及《研究与批判》,写了许多“反共反苏的著作”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运动是“军阀割据”、“破坏国家统一”等,积极配合蒋介石集团的“统一运动”和“本位文化建设”。抗战爆发后,他先办《抗战响导》,研究政治,著文反共。随后,又办《时代思潮》②。并纠集一帮反...&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当前位置: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位站在时代前列 的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专题主旨: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和 中华民国成立三位伟人孙中山三个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 义制度建立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 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 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这是孙中山领导的。指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推翻 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 导下完成的。 指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毛泽东思想。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指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基本要求:了解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基本内容; 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的作用。 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 不懈奋斗的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 和社会责任感。说明: 教学中要注意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 含义,认识其时代进步性。 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思考: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具体内容是什么? 3、在实践过程中是怎样运用的?结果如何? ■三民主义的提出■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 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 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 湾。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 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 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 梦。原则: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诗中描绘的中国是 一个怎样的中国? 1.旧三民主义提出背景1)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阶级矛盾),各派救国方案的失 败。鸦片战争以来,先 进的中国人为挽救 民族危机提出了哪 些救国主张?结果 如何?3)思想上:孙中山等人学习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个人:孙中山个人的转 变)4)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同盟会成 立。2.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创建了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提出:1905年, 提出同盟会纲领, 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日,第一 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 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 正式成立。孙中山被 推举为总理。这是孙 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 纲条幅。 1905年11月,孙 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里,将同 盟会的政纲概括 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图为《民报》发刊词) 3、内容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1)含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2)实质: 反封建(清王朝)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 (3)评价: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4)地位: 前提 3、内容民权主义:政治革命(1)含义: “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实质: 反君主专制统治(反帝制) 理论上解决了革命党人迫切需要解决的 (3)评价: 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问题由于阶级本质决定,不敢放手发动广大的 群众 (4)地位: 核心 3、内容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1)含义: “平均地权”具体办法: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做到“ 家给人足” (2)实质: 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 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 (3)意义: 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明锐观察。不是切实可行的土地纲领,只是一种空想 (4)地位: 补充和发展 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民族主义是前提 民权主义是核心 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夺取政权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4、评价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描绘了振兴 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 ②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 前进的方向。 ③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 舞仁人志士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4、评价? ⑶局限: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 主张。 ?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 土地问题。 ? ③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出现的根源: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 限性决定的 5、三民主义实践 1、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2、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 3、 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等人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 4、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三民主义实践的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 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 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 “护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 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 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 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 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 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 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 社会的根本改变,还要努力唤起民众 觉醒。 孙中山的思想认识有何变化?造成这种变 ――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为什么) 政治上:孙中山四次维护 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孙本身坚持民主革命 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要求改变斗争策略 使孙看到了 新的斗争方向接受新主张,实行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资产阶级力量得到一定发展 进一步看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及一战后的再次萧条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A、三大政策促成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 ? B、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成功实践的必然 要求 ? C、三大政策为新三民主义的实行提供了基 础和保证。?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 和手段,两者紧密联系。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 中山制定全新政策:(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准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一大”代表中,共产党员占14% 3、内容: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新三民主义 有了质的飞跃与进步。民族主义: 对外突出反帝、对内主张民 族平等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关注国计民生 问题探究一: 两个三民主义相同点有哪些?与旧三民主义比较, 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怎样才能实现?(1)相同: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作用: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新在何处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联俄 联共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 主义民生 扶助 “新”在更 其田)节制资本(控制 平均地权 农工 主义 关注农民和工人 私人资本)反满族贵 “新”在反帝 族专制 影响: “新”在强调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 推翻帝制, 民权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扶助 普遍性; 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 农工 主义 建立国民的政府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反帝反封相结合 一切自由及权利。 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 高潮的到来。 平均地权(后提出耕者有 (3)怎样才能实现?新 三 民 主 义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联俄三民权普遍的民权,建立各革 命阶级联盟 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大 联共扶助 农工政 策民生 问题探究二: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同:若干基本原则一致 异:反帝反封建(1)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 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而新三民主 义仍然是以政治内容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在 实现民生主义方面仅限于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等措施。 (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中共领导的革命还有一 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而新三民主义不包括这些内 容。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 阶级性质决定 4、评价进步性:(1)中共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 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发展。 (2)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 的崭新一步(3)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 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你能 用史实说明吗?三民主义的实践(两次革命高潮)1905中国同盟会成立,一系列反清起义 武昌首义 中华民国成立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13―1922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 [补充说明]孙中山三民主义发展的历程:萌发: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和兴中会的创立. 提出:中国同盟会的组建,以及《民报? 发刊词》把 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传播: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 实践: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挫折: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 运动的相继失败. 发展: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三大政策,把旧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再实践: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国民大革命. 再挫折:蒋汪背叛革命和大革命的失败. [知识拓展];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 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 转变) 孙中山能够实现伟大转变的原因: 根本原因:孙坚持民主革命,不断探索的革命精神客观条件:多次斗争屡遭失败的教训;十月革命的影响( 苏联的帮助);五四运动的影响(显示了工人阶级伟大力 量)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1、学习孙中山先生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 的精神。2、学习孙中山先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孙中山先生,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 精神。 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 评价。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 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 革命主义精神。 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1、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 C 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2、下列有关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其中的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强调民族平等 C、其中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其中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B 3、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C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4、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5、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 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 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C 6、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 “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思想贯彻于他一生 的言行中,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 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D(7、由于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对革命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 ) A.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C.革命缺乏农民的支持 D.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C
浅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三民主义思想,坚持走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道路,主张以民族主义求得民...《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下面我将从// 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 的作用。 (2)了解新...简评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主张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主张简评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主张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全面解析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 盛昌华 5 年,孙中山伙同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 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并明确...高二历史 教学案 马坝中学
学年高二历史教学案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课题――孙中山三民主义 二、课程标准 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比较及评价 三、教学重点...4页 免费 孙中山三民主义 39页 2财富值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9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必修3 第四单元 第 1 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本课学习目标 本课学习目标】 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2.掌握新三民主义的内容。 3.探究...读孙中山《三民主义》有感 国父孙中山是当之无愧的,在那个国难当头,清廷腐败 卖国的年代,他领导着一群爱国有志青年投身革命,在外族 入侵和清政府打击之下奋不...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答案】 D 【分析提示】 “新时期的三民主义”即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体现“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的...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三民主义包括三个内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三民主义包括三个内容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孙中山简介
我的图书馆
孙中山简介
      &&&  &&&&&。&        &&       &  &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三民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