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精武堂堂可以和高10级的比武吗

六十年代辉煌与悲壮的大比武
我的图书馆
六十年代辉煌与悲壮的大比武
六十年代辉煌与悲壮的大比武(附图)
&&&     □文/肖季文  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运动,几乎无人不晓。然而,其间从高峰到低谷、从辉煌到悲壮的许多历史内幕却鲜为人知:罗瑞卿大将惨遭迫害,比武尖子全家自杀……  时代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全军大比武运动,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1958年,我军开展的反教条主义斗争,把学习苏军过程中的某些认识分歧和工作失误提高到思想路线错误的高度进行批判斗争,其结果是许多热心抓军事训练的干部被当做教条主义者遭到批判和处理,部队军事训练工作遭到严重挫败,军队建设受到严重损害。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场新的军事训练热潮呼之欲出。我军大比武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展开的。  李德生发现郭兴福  大比武运动首先是由“郭兴福教学法”引导出来的,而郭兴福又首先是被李德生发现的。  李德生发现郭兴福非常偶然。他到某部2连蹲点的第二天上午来到训练场。当时,只见队列前站着一个身高1米8出头、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这人面孔黝黑,声若洪钟,腰间挂着手枪,插着一面小红旗,手持步枪,对战士们说:“上面我讲了冲击动作要‘勇’、‘猛’、‘准’的要领,现在讲‘狠’字。”他用手向前一指:“堑壕里面就是敌人,我们对敌人要不要狠?”战士们齐声回答:“要狠!”李德生很感兴趣,便问身边随同的作训参谋:“那个指挥训练的是谁?”答曰:“2连副郭兴福。”无疑,郭兴福给李德生留下了深刻、良好的第一印象。也许,从这时起,李德生已下决心要抓出这个典型。  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在12军内迅速走红了。  郭兴福教学法走红全军  郭兴福教学法介绍到全军,全军纷纷培养自己的典型,并邀请郭兴福和他的小分队来传经送宝。1963年4月至10月,郭兴福应邀到了广州、武汉、沈阳军区,做了数十场表演,参观见习人员数以万计。其他军区也不断要求郭兴福到他们军区做表演。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引起了轰动,全军练习热潮迅速兴起。  12月27日,叶帅向军委写了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报告,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收到叶帅的报告后,立即向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毛泽东很快作了批示,对此表示赞赏,并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转发了叶剑英的报告,号召全军立即行动起来掀起一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热潮。1月25日至30日,罗瑞卿代表中央军委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的现场会,各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和各院校的军事主管以及各军军长都来了。其中有张爱萍上将、许世友上将、杨得志上将、空军刘震上将及一大批中将,共计2000多人到会。这次会议上,根据各大军区建议,提出以大比武的方式检验、推广郭兴福教学方法的效果,并初步确定在1964年10月1日前后,举行全军大比武。  大比武运动群星璀璨  1964年是大比武之年。为了检阅由郭兴福教学法引发的全军大练兵的成果,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训练比武运动。4月中旬,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军军训比武筹备委员会。4月下旬,军委领导批准了全军比武计划及所需经费、器材和弹药等,比武准备工作在全军展开。5月15日,总参、总政发出了《关于全军比武问题的通知》,总参还下发了《关于在民兵中开展民兵神枪手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组织民兵参加全军比武的决定》。大比武终于拉开了帷幕。  此后,全军各军区、各军兵种部队,开始举行各自的比武大会,以推动部队的群众性练兵运动,并选拔尖子选手,准备参加全军比武。此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现场观看检阅,这更加鼓舞了指战员的热情,使全军大练兵大比武运动进入了空前的高潮。到7月上旬,各军区、各军兵种的比武基本结束。从7月16日到8月23日,在总参组织下,全军分18个比武区展开了全军大比武(不包括海军舰艇、岸炮、航空兵部队)。据不完全统计,全军参加比武的共有3318个单位,33000多人,在3766个项目的角逐中,共评出694个尖子单位,3070个尖子个人。  当年大比武中的许多尖子早已离开部队,他们创造的辉煌已经鲜为人知,但那些“昨日星辰”所闪耀的光芒却令我们难以忘怀。  如今,中国体坛风云人物马俊仁(原“马家军”教练,现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也是当年丹东某部大比武中的尖子,在他的身上,今天依然可以寻觅到当年大比武中奋勇拼搏的精神。在我军目前的高级将领中,仍有不少当年大比武中的榜样,张太恒上将、刘精松上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已成为我军的栋梁。  1964年6月至9月这4个月,确实称得上我军军事训练史上的“百日辉煌”。此间,全军各部队比武场上龙腾虎跃,群星璀璨,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从百日辉煌走向厄运  在有关大比武的一件件珍贵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中,到处可以看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贺龙、罗瑞卿等领导和老帅们的身影,惟独缺少一位军队重要人物,那就是当时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林彪。  林彪是在1959年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倾错误的时候接替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他主管军队工作后,鼓吹“四个第一”(即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三句话”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字”),制造个人崇拜,推行一套“左”的建军主张。同时,他声称自己身体不好,要求休养。1963年9月27日,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的一次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林彪同志长期生病,身体不好,我建议由贺龙同志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获得了与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一致赞同。  大比武开始后,林彪起初表现得很冷漠,虽然组织比武工作的总参谋长罗瑞卿多次向他请示汇报,他都不明确表态,也从未露面。不料后来大比武在全军搞得热火朝天,毛泽东挂帅观看,百将助威,而自己却成了局外人,林彪不由得感到失落。于是,他处心积虑地策划并实施了一个罪恶的阴谋活动。  1964年10月,总政副主任刘志坚带领一个工作组在广州军区某师379团调研。正当调研工作结束、工作组准备撤营收兵时,11月23日,林彪的妻子叶群突然带着3名秘书来到这个工作组,并令工作组进驻该团的第1、4、7连,陪她好好蹲点。由此,刘志坚带领的工作组硬被叶群拉进了这个早有预谋的圈套。  叶群一到连队,就到处叫嚷:“这次大比武是林副主席不知道的,是背着林彪同志搞的。”“林副主席被架空了,说话不灵了。”“现在部队是军事冒尖,政治不浓,脱离了毛主席建军路线,是很危险的。”她令3名秘书分别下到1、4、7连,发动干部战士“揭盖子”,揭发大比武中的问题。每天晚上她便把3名秘书集中到一起拼凑材料。经过他们的“努力工作”,先后炮制出了《关于一连单纯军事观点的调查报告》、《关于四连资产阶级思想泛滥的报告》和《关于七连锦标主义、弄虚作假的调查报告》。这些“报告”所列举的问题有的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有的是小题大作,夸大其词;有的虽然的确存在,但不是主流。然而,这些都成了他们攻击大比武的“罪证”。  林彪得到这些“报告”后,即对大比武横加指责,说大比武“冲击了政治”,“犯了方向错误”。在当年11月30日召开的全军组织工作会议上,林彪强调:“各级党委一定要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一定要突出政治。”并对大比武运动进行非难。12月29日,他又在广州召见总政领导,进一步大讲“政治”,责难和否定大比武,并提出:“1965年应当着重抓政治。”“今后两三年不要搞全军性的比武,军区、军、师大规模的比武也都不搞。”这篇讲话被整理成《林彪同志关于当前部队工作的指示》,于1965年1月15日,以军委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军。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运动夭折了。  对于林彪否定大比武的观点,许多元帅和将军都不赞成,主抓这项工作的总参谋长罗瑞卿利用各种方式顽强抗击。在1965年1月的一次军委会议上,罗瑞卿一方面对林彪的讲话进行正面解释,一方面又充分肯定了大比武的成绩,反对否定大比武的观点,并指出不能搞空头政治,“政治也不能乱冲一气”。  罗瑞卿被批判  罗瑞卿本来是林彪的老部下,他是在林彪提议下从公安部门调回军队、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之职的。林彪希望罗瑞卿能成为左膀右臂,为其所用。但罗瑞卿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他经常直接向毛泽东请示工作,同贺龙、叶剑英等老帅关系也很密切,又不支持林彪的观点,这使林彪十分恼火,对罗瑞卿的不满和怨恨日渐加深,便欲置罗瑞卿于死地。  1965年11月18日,林彪给毛泽东送去了一份《兰州军区党委关于××师紧急备战中突出政治的情况报告》,并附一封短信,试图通过强调突出政治,为反对罗瑞卿做准备。11月30日,林彪又给毛泽东写信,并派叶群携带他授意写的“揭发材料”,专门到杭州面见毛泽东,诬告罗瑞卿“反党”、“反毛主席”,说“比武是个大阴谋”,是要“逼林彪让贤”。毛泽东在12月2日的批示中写道:“那些不相信突出政治,对于突出政治表示阳奉阴违,而自己另外散布一套折中主义(即机会主义)的人们,大家应当有所警惕。”  1966年2月8日,毛泽东在上海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解决“罗瑞卿问题”。会上,林彪、叶群、吴法宪、李作鹏等人对罗瑞卿进行背靠背揭发。直到会议第三天,正在昆明军区视察的罗瑞卿才被一架专机接到上海参加会议。会议从8日开到15日,在7天时间里,除莫须有的“罪证”和造谣诬蔑外,并没有揭发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会议结束时,罗瑞卿被免去了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的职务,调离军队,在毛泽东提议下,保留了他的军外职务。此后,一场批判罗瑞卿所谓“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斗争开始了。  面对这种局面,罗瑞卿痛不欲生,决定以死抗争。3月18日,罗瑞卿在给妻子郝治平留下一张纸条后,从顶楼平台纵身跳了下去。然而,他没有死,只摔断了一条腿。  4月30日,中共中央写出了《关于罗瑞卿同志错误的报告》,并决定停止罗瑞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罗瑞卿受到残酷迫害。  郭兴福全家自杀  大比武被扼杀后,那些大比武尖子也被当做“黑爪牙”、“黑苗子”受到迫害。其中最惨的要数创造“郭兴福教学法”的郭兴福。  1964年底,郭兴福被调到南京步兵学校任战术教员,但后来的否定大比武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打成“反革命”,惨遭批斗,造反派还要他揭发罗瑞卿的罪行,并令他随造反派冲击南京军区,说“这是你觉悟的最后一个机会”。面对生死抉择,郭兴福毅然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决定以一死来表清白。  1967年1月28日深夜,郭兴福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的江山,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郭兴福舍得献出一切!”然后和妻子李淑贞商议着共赴黄泉。不料他们的谈话被6岁的大儿子钢钢、4岁的女儿炼炼和2岁的小儿子久久听到了,3个因生活境遇而早熟的孩子坚决要求和父母一起死。全家5口愤而自杀的惨剧在这个忠诚的共产党员家里发生了。可让郭兴福始料不及的是,3个心爱的孩子全死了,而他和妻子李淑贞却被人救活了。紧接着,这对夫妇成了“反革命杀人犯”。而后郭兴福被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李淑贞被处有期徒刑2年,监外执行,被安置在苏北的东辛农场劳动。  轰轰烈烈的大比武,演变成了一场罕见的大悲剧!  历史的公正与现实的遗憾  历史终究是公正的。  20世纪60年代全军大比武运动,虽然由于林彪的破坏中途夭折,但它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却是抹煞不了的。1978年,中央军委做出了《关于加强部队教育训练的决定》,并为郭兴福教学法和大比武运动平反,恢复名誉。1991年4月,在郭兴福教学法创立30周年之际,南京军区召开了纪念大会,当时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参谋长迟浩田等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他们号召全军官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郭兴福教学法的历史作用,继承和发扬大比武精神,努力开创军事训练的新局面。  与此同时,在比武中遭受迫害的同志也得到了新生。  早在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了自我批评后就提出要给罗瑞卿等人平反。1975年,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但正式的平反昭雪在罗瑞卿逝世后才得以实现。1978年7月,罗瑞卿赴联邦德国治腿,8月3日因突发心肌梗塞与世长辞。8月10日,中共中央派专机将其灵枢迎回北京。8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追悼罗瑞卿大会。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外交部下半旗志哀。邓小平致悼词,高度评价了罗瑞卿的光辉一生,彻底推翻了林彪一伙强加于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1980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为罗瑞卿同志平反的通知》,正式为罗瑞卿全面昭雪平反。遗憾的是,罗瑞卿没有等到这一天。  郭兴福的问题也逐步得到了解决。1977年,被判处死缓的郭兴福被提前释放,安置在妻子所在的东辛农场劳动。1979年3月3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南京军区为郭兴福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党籍、军籍。郭兴福被从东辛农场调回南京步校,担任战术教研室副主任。  摘自《文史精华》2002年第5期    毛泽东试用比武中使用的半自动步枪。从左至右:罗瑞卿、刘少奇、杨得志、毛泽东、杨勇。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精武堂比武怎么会输给级别比自己低的?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精武堂比武怎么会输给级别比自己低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体两力,一防两力.一体一防一敏,三力,有的人级别高但攻击力低,加点也要讲究策略,给你推荐两种,还有别人可能学了技能,攻击较强每个人加点的情况不同。2:1,循环。祝你开心,一敏两力,如此循环
采纳率:56%
分配点多加给伤害上面比武就越厉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精武堂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精武堂寻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