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盘龙全文阅读蘑菇房 阅读

云南红河县梯田&迤萨镇&蘑菇房(一)
迤萨镇东城门楼和姚初院楼已经成为红河县旅游景点
当地老百姓还是喜欢从东城门楼下入城
、阳台等处都修有枪眼,这是为预防土匪袭击
东城门楼民居群
西式建筑风格的姚初院楼
红河县就坐落在山坡上
法式建筑风格
这个有点像教堂风格
姚初院楼里的马厩
迤萨镇民居建筑群
因地而宜,各式各样建筑
墙上都有很多枪眼
青石、灰砖,中西合璧
拴马用的石扣
因迤萨镇建在山坡上,楼梯特别多。
这样的文物在迤萨镇还可以看到。
近一百年了,鎏金还那么漂亮。
“天锡**”不认识,有谁知道吗?
这个大宅院保存比较完好,但不知道主人是谁?
30030梯田总面积1.4万余亩,4300多级梯田,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880米。据史料记载:红河县境内的梯田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1.4万多亩的梯田跨属四个乡镇,21个村委会,是4万多人的粮仓。梯田一年四季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春天是碧绿的世界,秋天是金黄的稻山,入冬后,块块梯田如明镜镶嵌沟谷,直上云天。这里可以早观云海日出,晚看霞光层层,美如仙境,美轮美奂。30
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梯田
甲寅乡他撒村十二龙泉
他撒梯田光影
甲寅乡“自来水”
3房蘑菇房都建在山坡上,占地面积不大,土基墙,草顶,冬暖夏凉,远处看相似蘑菇,哈尼族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样的蘑菇房里。作夫村是哈尼族村寨,到处都是棕榈树,梯田就在村旁,形成了一个梯田、棕榈树、蘑菇房的美丽自然景色。当地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民族文化旅游基础建设,逐步修好公路,建起民族文化室,平整了道路,便于游客游览,但在村里住宿和吃饭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甲寅乡作夫村蘑菇房
作夫村——“中国哈尼族第一村”
棕榈树、梯田、蘑菇房是作夫村的美景。
哈尼族蘑菇房
蘑菇房底层是养牛、养猪的。
蘑菇房里很黑,但冬暖夏凉。
蘑菇房上层可以存放杂。
哈尼族是友好、好客的民族,你到他们家里遇到吃饭,就会请你吃肉喝酒。
哈尼族还保留着手工织布工艺
土基墙、圆形草屋顶,这就是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儿童也有快乐的童年。
哈尼族老人
梯田、棕榈树、光影——美景
全国集片规模最大的梯田——红河县宝华乡撒玛坝梯田
(最好安排星期五、六、日三天)
D1、早上8点前开车从昆明出发,走昆明——玉溪——元江高速公路,220公里,从元江下高速公路,岔道红河县,60公里,二级公路,很好走,到红河县城吃中午饭。饭后游迤萨镇,看民居和东城门楼、姚初院楼,大概需要二、三个小时。下午四点左右,开车前往甲寅乡,距离30公里,路窄,轿车可以行驶,要慢行。1个小时到达甲寅乡,先联系“甲寅宾馆”住宿,每个标间50元,有热水,然后前行5公里,到甲寅乡他撒村看梯田日落,十二龙泉。甲寅乡他撒梯田是红河县梯田日落摄影最佳地点。晚上回乡上吃晚饭,休息。
D2、早上8点前退房,吃完早点又去他撒村梯田看日出,9点多到前面2公里的作夫村,称之为“中国哈尼族第一村”,看哈尼族蘑菇房,大概需要1个小时,然后赶往宝华乡,29公里,中午在宝华乡吃中午饭,饭后休息,住宝华乡“彝人公寓”,每个标间50元,宽敞干净,有太阳能热水。下午4点多去撒玛坝观景台看梯田日落,晚上回乡上吃晚饭,休息。
D3、星期天是宝华乡赶集的日子,早起一点,把车开出去,避免堵车,也可以先到撒玛坝梯田再看看日出,回来去乡集市赶集,买点红米,野菜和需要的东西,吃完中午饭从宝华乡回红河县,一路返回昆明,当然晚饭可以回家吃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元阳哈尼梯田:重要的是让农民留下来种
&&&&在牛倮普村,保留下来成片的蘑菇房。
&&&&本报记者&李佳霖&文/图&&&&编者按:“10年内我国自然村总数减少90万个,传统村落每天消失100个。”著名作家冯骥才保护传统村落的呼声振聋发聩。11月25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994个传统村落列入其中,由此,中国已有2555个村落列入保护名录。为此,我们策划了关于古村落的专题报道,以期将其保护发展中的经验和问题呈现给大家。&&&&12月初,云南元阳哈尼梯田迎来了旅游高峰期,然而,家住元阳县牛倮普村的卢贵荣(化名)收割完自家梯田里的作物,却背上行囊,再次踏上了离家的旅途。最近10年,除了春种和秋收,30多岁的他一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在他的家乡元阳,千百年来,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巧妙利用哀牢山立体的气候和“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优势,构建起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和谐生态系统,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景观以及极具特色的传统村落。&&&&2013年6月,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早在2008年,元阳县政府便与云南世博集团组建了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设立梯田景区,开发旅游产业,一时间,元阳似乎迎来了新的机遇。&&&&村落年轻人不到20%&&&&从昆明坐约7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元阳县新街镇,再从新街镇出发,坐90分钟的汽车,走一段崎岖的山路便到达卢贵荣家所在的牛倮普村。&&&&作为梯田景区核心区外围的村寨,牛倮普村保留下来成片的当地传统民居蘑菇房,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仍然延续着原来的生活方式。村内潺潺而过的小溪、干净的石板路、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吠声,让人惊为世外桃源。&&&&然而,这里却不是当地年轻人的“世外桃源”。行走在村寨内,只见在门口织布的阿婆、眯着眼睛抽水烟袋的大爷以及嘻戏的孩子,却难得见一个年轻人。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村子里留下的年轻人不到20%,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照看孩子及种植梯田。&&&&“1斤红米只能卖2块多钱,红米的产量又不高,每亩大约能产500斤,靠着梯田过日子一年到头也就能赚千把块钱。”卢贵荣说,自己小时候就在梯田里捉鱼、摸泥鳅,对梯田感情很深,现在春种秋收时还会回来,但是平时几乎常年在外打工。&&&&近几年,到元阳旅游的人逐渐增多,卢贵荣也曾琢磨过留在村里赚钱的办法:开办农家乐,但因游客并不是很多,多数农家乐生意并不理想;到世博公司应聘工作人员,但因岗位有限,每个村子聘上的也就一两个人。在多方权衡之后,他还是选择离开家乡,外出谋生。&&&&记者走访发现,阿者科村、箐口村等村寨,状况和牛倮普村大致相同。&&&&“原住民是梯田文化的传承者,要让他们分享梯田开发的利益,才能留住他们。”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朱良文认为。&&&&大鱼塘村25岁的小刘就是因受益梯田而留住的年轻人。“2008年就不再外出打工,在世博公司当导游了。”在她的观念里,外出有外出的烦忧,“在城里老觉得自己是‘乡巴佬’,现在赚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想再离开家乡了。”&&&&这种“留住”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处长郑军看来,却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如果依靠旅游吸引年轻人回来,回来的年轻人都去搞旅游而不去种梯田,梯田仍然得不到传承。”郑军担忧。&&&&日渐减少的蘑菇房&&&&说起打工,阿者科村的老毛算是其中的先行者。上世纪90年代他就离开村寨,外出谋生。在捞到第一桶金后,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住了几十年的蘑菇房拆了,建成钢筋混凝土房子。“蘑菇房的居住条件太差,而且修建新房说明家里有钱,在村里是长脸的事。”他嘿嘿笑着,一脸开心地说。&&&&十几年间,在外打工的青壮年把新观念带回家乡,一个个蘑菇房在自发性的拆旧建新中消失了。在阿者科村,放眼望去,近一半的房子都是现代建筑,蘑菇房夹杂其间,竟显得有些不合时宜。&&&&2013年,元阳县启动了“美丽家园”行动。它一方面要求靠近景区的现代房屋外墙刷土黄漆、房顶扣蘑菇顶,恢复蘑菇房样貌,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破败的民居,则鼓励村民按照蘑菇房外观就地重建,并每户给予3万元补贴。这一政策让不少村民动了心,不少并不富裕的家庭也勒紧裤腰带拆旧建新。目前元阳县已有近2000户民居完成了拆除重建,而全县的危旧民居改造将在2020年完成。&&&&蘑菇房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三层的房屋,顶层贮藏粮食,底层养牲畜,仅第二层供人居住。记者走进牛倮普村的一户农家,屋子仅有一扇小窗,虽然正当中午,屋内却一片昏暗。大约20平方米的屋子,用布帘隔出每个三四平方米的两个小卧室。屋内生着火塘,因通风不畅,散发出呛人的味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尝试过蘑菇房的改造,在他看来,通过技术改造,蘑菇房完全可以适应现代的生活。“关键当地政府、居民、专家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蘑菇房的现代化改造技术上可以做到,但是推广不出去。一些老住户住了一辈子,认为没必要改造,年轻的则更愿意直接拆了建新房。”郑军在无奈的同时也表达了理解,“房子是居民自己的,他们有权力为自己的利益考虑。”&&&&而对蘑菇房的全部保存,郑军也有自己的想法。“蘑菇房要不要全部保留?我看未必!历史推进的过程中,民居的建筑形制也在不断变化,在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难道一定要让哈尼族住在蘑菇房里吗?”&&&&要让村民回来,还要愿意种梯田&&&&蘑菇房的保护,对于元阳是一个挑战,而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看来,更重要的是让村民留在村寨种梯田,梯田文化景观才能永续保存。现在元阳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村民能从中受益多少?&&&&记者了解到,2013年元阳县全年门票收入达841.8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3亿元。今年1月至8月,元阳县门票收入954.68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10.42亿元。&&&&世博公司董事长唐辉告诉记者,根据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与元阳县政府签订的《关于元阳县“元阳哈尼梯田”项目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书》,每年公司会拿出门票收入的税前10%,用于反哺当地种梯田的老百姓。“公司把钱打给元阳县政府,再由县政府具体分配。”唐辉说。&&&&然而,在走访中,村民们却无一例外地表示:“没听过这个说法,更别说见到这笔钱。”在箐口村,一位身着当地服装的妇女在制作当地特色小吃米粑粑,供游人品尝。“有重要活动时,我在这儿工作,干一天公司给一天的工钱,平时没有收到与景区相关的其他钱款。”她说。&&&&钱去哪儿了?元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凤玲给了记者答案。“世博公司每年确实会把这笔钱打给县政府,目前主要用于修公路等景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周俭认为,基础设施改善本来就是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且不论这10%的份额是否合理,这笔钱款就应该专款专用,返还给农民。他说:“土地是国家的,但是梯田和蘑菇房是种梯田的农民的。游客来元阳,主要也是来看这些农民创造的景观,他们才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委员会委员闵庆文看来,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吸引农民回归农业是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应当引导农民实现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业和农村的人才吸引力,让农民回归农业,经营农业。”&&&&据了解,近年来,元阳县政府在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然而,对于卢贵荣来说,这些目前好像还事不关己。“有机会我还是希望能回来。”&看着渐行渐远的家乡,卢贵荣还是表达着对家乡的深情。不看不知道,原来梯田这么美
不看不知道,原来梯田这么美
百度旅行-酒店控
从红河边的元阳新县城到山上的老城新街镇,我们搭乘的中巴最初一段在山谷里行驶,中途上了盘山公路后,窗外开始出现层层梯田,一级叠一级挂满了对面的山坡,像巨型的长卷随着中巴的行进而徐徐展开,看着一路美景我忍不住打开了相机,可惜路边行道树太密,忙了将近半小时也没有一张像样的。上山后在老城边换上私人小巴,一路高差变化不大,后两天在山上我们发现老城和梯田景区的多依树及坝达和老虎嘴,其实都在山麓上的同一个台阶,高差不出两百米。开不久小巴在路边停下来,小巴女驾驶说左边有一处观景平台,叫我们上那里看梯田和拍照。那是一个不收费的观景平台,边上还有小路通到下面的梯田,限于时间没到坡下去。同一地方次日下午和第三天上午路过时又去过观景点,以第二次光照最好,我们发现观景点其实就在有名的坝达观景区的对面,中间隔着一个巨大的斗型山谷,谷内山坡上分布着上万亩梯田,相当于一个乡的土地面积。下午三点过我们才到了多依树村我们预订的旅店门前,从早上十点半离开河口到住进多依树的旅店,路上整整花了五个小时。多依树是元阳梯田三大景区一,以日出的梯田景色为美,下午看梯田日落要去山背面的老虎嘴,多依树和老虎嘴有盘山公路相通,没公交车只能打出租,一辆车包来回一百五元。我们刚到,人生地不熟,不知哪里打车,我们看看天上时散时聚的白云,决定不去老虎嘴,就在多依树走走熟悉环境,后来听当天去过老虎嘴的人回来说,那天的梯田日落美极了。多依树梯田景区也是一个斗型地形,规模比坝达稍小,但形状更规整。收费的观景台在巨斗的顶部,是观看梯田日出的最佳地点,我们路过时没进观景台,过了日出那一刻,观景台几乎没人会花钱买票进去。过观景台后不远的路边是一条铺砌得很规整的石板路,通向斗形山坳侧面的山岩,我们顺路过去,不知不觉中发现了一个只有常来多依树梯田的人才知道的秘密。多依树的梯田近万亩,自海拔一千六百米的观景台一直向下延伸到八百米海拔的坡下,耕种的哈尼族人村子都在山坳边上的平缓处,这条路就是哈尼人去坡下梯田劳作的一条通道。观看多依树的梯田,如果是在正面的观景台上,看到的是连片的梯田如同明镜一般,而从山崖边上的小路看过去,可以看到远近几道山脊上的梯田,近处的梯田轮廓分明,而远处的梯田因为云雾的去来时现时隐,在多依树看梯田,正面看的是色彩,侧面看的是造型,各有千秋。太阳快落山了,我们抓紧时间拍摄下山前太阳最后一束光线下的梯田景色,这时不知从何处的播音器传出一支优美的音乐,乐音在山谷里回响荡漾听起来特别地空灵响亮,以至于最初一刻我以为乐曲是从山下的县城里传上来的。乐曲的曲调熟悉又陌生,触及着脑子深处最遥远的记忆,仿佛中觉得自己被音乐正带往一个的遥远过去,想离,又离不开,想看,过去又是那样的模糊,感觉得音乐在告诉我一个美好的回忆,我感觉到了,但没能形成一个意境,乐曲结束了,但我的思绪却像山谷中的回音,缥缈没有境止。准备这篇游记时,我上网搜寻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网页上列出来大多是港澳台湾当时的流行歌曲,我加上大陆一词继续搜寻,百度网页跳出来不少熟悉的八十年代中国的流行歌曲,第一行中间两个字,乡恋,磁石般吸住了我的视线。那不是一首普通的歌,而是八十年代一代人的情感,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次日一早六点我们就起身离开下住的旅店,前往半里路外的观景点看梯田日出。路途中遇到几个当地小孩打着手电朝反方向走,我们很好奇,停住其中一个小孩问他们这么早去哪,她说去学校上早自习。我们问她自习后回家吃早饭不,她指着手里提的袋子说不回,她带了早饭。我们又问午餐晚餐咋办呢,她说学校提供,他们在学校吃两顿,一直要呆到下了晚自习才回家。那时我明白了前一天傍晚听到的乐曲声原来是学校的放学音乐,估计校长是八十年代的青年,同时还是李谷一的忠实粉丝。后来在其它场合了解到,元阳虽然开发了梯田旅游,但仍不能解决多余的劳动力,青壮年男子大多数外出打工,妇女们要忙着耕种那些看不到边际的梯田,根本没时间照顾小孩,这时学校就担负起父母亲的责任,看管小孩一整天,所以村子里看不到小孩无所事事在游荡,我想这才是中国几十年能持续发展的人口红利,相比之下美加两国好些家庭只生不养,政府也只救济不促其教育,有这样下一代的地方下走是显然的趋势。快到观景点大门,浓厚的雾气中看到几个当地人在公路上卖鸡蛋,我们花四元钱从一个老大娘手上买了两个鸡蛋,正要继续前走,一个小女孩追上来一声不吭伸出小手把鸡蛋放进我外衣口袋,我当时气也不是笑也不是,通常我不从小孩手中买东西,担心她们和家长得到好处后觉得此事可为,放弃了学习而误了小孩的将来,但这个小女孩太可爱了,我实在不忍心拒绝她,给她钱时我问她为啥不上学,她说还没到年龄,我叮嘱她以后一定要上学,卖鸡蛋只能挣小钱,上学才能挣大钱,她点头像是听懂了,看她聪明伶俐的模样,我觉得她会听懂道理的。进观景点上到木结构的观景台,木栏杆前有几个早到的已经架好了脚架占据了最后位置,行前为了转机方便我们只带了手提行包,没有装脚架,我们在栏杆边找了个位置打算靠着栏杆拍摄。我们到时东边山梁上边的天空白中泛黄,右边是几片灰黑色的云块,我们右边一位在多依树呆了几天的发烧友老哥说今天天气好,是出大片的天气,听他这一说心中激动得不行,直担心相机参数设不对,美景出现时拍不出象样的片子。没曾想快到日出时,山风骤起,山谷升腾起浓重的雾气,观景台一阵动静纷纷为栏杆边的短枪长炮罩上薄薄的塑料袋,又等了一阵,眼看着东天边那几片灰色的云块也漂到左边的天空,整个天地一片灰暗,这时那个满有经验的老哥宣布说,今天的日出景色没戏了,听他这一说我们离开了观景点,第一天早晨的看日出以失望而结束。在元阳看梯田风景,完美的一天是多依树看日出,上午去胜春看蓝天倒映的梯田,下午去坝达看云雾升腾,最后傍晚去老虎嘴看日落。多依树没看到日出,我们还是按原计划搭了一辆过路的小巴,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胜春看蓝色梯田,顺便也去看据说还保持着原生态的哈尼族民居阿者科寨。车到胜春,天地之间仍然是雾气弥漫,不要说蓝色梯田,就是无色的梯田也只能看到眼前的几块了,我们改变计划,决定先去阿者科寨看民居。阿者科寨离公路不远,但只通乱石头路,很难步行,村子正在修筑石块小公路,沿途看见运送筑路用石块的马帮,那条我们步行困难的乱石路,马不紧不慢地走着,如履平地。阿者科寨又名蘑菇房,寨内的房屋都是谷草屋顶,年深日久后谷草由金黄变成灰黑相间,从空中俯瞰,寨内的房子密密麻麻就像一丛巨型的蘑菇,遂得此名。蘑菇房的房墙是石砌的,分上下两层,下层养牛羊上层是主人的住处,好处是上下层相互保温,但卫生条件得不到保证。征得主人的同意,我们进了旁边一家蘑菇房想了解名声在外的蘑菇房内部,结果很叫我们吃惊,里面之简陋超过了想象。一生中见过最差的农房是六八年在乡下大姨家躲武斗,那里是四川盆地中贫瘠的丘陵地区,有一天出于小孩的好奇去了一个孤寡五保户家,里面家徒四壁,黑暗的画面终生难忘,但是其他的农户包括大姨一家都有几间宽敞的瓦房,相比之下,蘑菇房里的居住条件竟不如六十年代老家农村的孤寡老人,这几十年国家飞速的发展,没有惠及梯田景区边缘的农家,这样的原生态,我看还是早改变早好。离开蘑菇房回胜春村的途中,看见三个年龄八九十的女孩在田埂上玩耍,我们好奇她们为啥没上学,其中那位长相机灵的小女孩回答说学校放假,看着她们满身泥巴像泥猴一样,我觉得不像是实话,那个机灵的小女孩特别有镜头感,感觉她会是一个男人或一群男人的麻烦。回到大路上,天色放晴不少,能看见部分蓝天了,我们去了据说是平常能看到蓝色梯田的地方,看到有一部份梯田,亮蓝亮蓝的,虽不及经典的蓝色梯田那种湛蓝,但我们确实见识到了蓝梯田。去看蓝梯田,我们和一对年龄相仿的大连夫妇开始了一段神奇的巧遇。他们俩也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俩人看穿着可能是在事业单位或者国营公司工作,感觉已退休,但我们没有细问。看完蓝梯田我们分别打车离开了,没曾想第二天一早又在多依树山坳侧面看日出又碰面了,看完日出我们问他们啥时离开元阳,他们说上午离开然后去建水,我们说我们也是,已经订了小巴,上午九点半出发,他们说还没有收拾准备,就不和我们同车走了。没想到我们吃完早餐上车开过多依树观景台不远,一眼看到他们俩正在等车,这是我们两天内第三次相遇。车到建水,我们分别去了各自预定的旅店,以为我们的缘份就此结束,没曾想次日中午我们到了建水火车站,太座看到候车室尽头有两个空位,她走过去还没有坐下,就听旁边有人诧异的话声,向右扭头一看又是那对大连夫妇,就这样,我们三天内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相遇了四次,最后一次离开前我们合了影,留下巧遇的见证。下午打车去坝达,那里以梯田云海著名。我们看到了梯田,但云雾呆在山下,所以没看到云雾中的梯田景色。最后一天离开多依树路过坝达时,小巴驾驶停了一脚,给我们机会再一次观赏梯田的景色。那是三天当中最好的晴天,朝阳洒滿了山岭,山下红河升起来的的水汽顺着山岭之间的皱褶来到千米高度的坝达山坳,狭窄山谷里压缩许久的物质在山坳巨斗的宽阔空间中释放,运动和飞舞,给我们机会看到了云雾中的坝达梯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度旅行-酒店控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懂你的旅行服务平台
作者最新文章帖子主题:[原创]蘑菇房:独特的哈尼民居
共&2450&个阅读者&
军号:1846489 工分:21624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蘑菇房:独特的哈尼民居
哈尼族居住的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蘑菇房。蘑菇房能保暖,能御寒,既防火,又纳凉。因为哈尼族多居住在高山和半山区,空气湿度大,气候温凉,所以哈尼族的住房一般比较低矮,门窗较小,用泥巴护墙或以土坯筑墙角,用毛草盖顶,形似蘑菇,故称蘑菇房。这种房屋在哈尼山区分布很广,千百年来蘑菇房作为哈尼族最古老的民居,一直延续至今。当得知,哀牢山向阳的山腰上有成片成片的蘑菇房的时候,我们即可走进多依树村村委会所属村寨,亲眼看看蘑菇房......摄影时间:日天气状况:晴摄影地点:云南元阳·多依树村摄影机型:Canon EOS 7D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蘑菇房:独特的哈尼民居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71686
左箭头-小图标
11楼&也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了, 看样子 旅游事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居民日子好过了,盖新房的挺多滴!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36677 工分:316585
/ 排名:3123
左箭头-小图标
也过上了比较好的生活了, 看样子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9457
左箭头-小图标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6160
左箭头-小图标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4593
左箭头-小图标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4574
左箭头-小图标
多依树梯田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4520
左箭头-小图标
晨曦中的哈尼梯田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4517
左箭头-小图标
4楼&秃顶人士看了一定羡慕不已 哈哈,真幽默!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82988 工分:491221
/ 排名:1436
左箭头-小图标
秃顶人士看了一定羡慕不已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46489 工分:2162683
左箭头-小图标
民居与梯田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75618 工分:27518
左箭头-小图标
独特的蘑菇房、多彩的梯田。好一幅壮丽的画卷!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2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蘑菇房:独特的哈尼民居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盘龙全文阅读蘑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