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里要我跟你聊两性,我男,加我78...

瑞典这样好?北欧都不错吧,想把我女儿养在那边,自自然然地长大
瑞典这样好?北欧都不错吧,想把我女儿养在那边,自自然然地长大
瑞典这样好?北欧都不错吧,想把我女儿养在那边,自自然然地长大
我觉得特别适合孩子,不论男孩女孩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正是!我看着小姑娘时也想起来Like a girl
个人不喜欢那种娇滴滴,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是个女人的女生,那种自信阳光果敢、坚持锻炼的女生才是我的菜,当然,温柔也是必不可少的。很赞同作者“所有这些阳刚温柔果敢文雅坚强软弱,都是男女共有的气质。”这句话。所有让人成为拥有一个完善健全人格的特质是男女共有的,为什么必须区分男女。部分女生就是受这些陈腐观念的束缚而迟迟放不开手脚,活不出自我;部分男生就是因为一些所谓的男子气概为所欲为,自甘堕落而不知。
做自己,很棒
其实都和父母有关,我从没有被教育过要如何像个女孩子,更多的是让我自由发挥,虽然也和父母没空管有关,但不多加干涉的方式真的是太值得感谢了。
想要像什么样,自己决定就好。女孩子可以豪爽,也可以温婉,都是特点。我自己其实就不太温柔,性格里硬气的地方比较多,去年认识一个软妹子,还是把我征服了,太温柔可爱了,也是一种迷人的特质啊
毕竟是蓝星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北欧是全球给人感觉最好的,唯有一条冷,就吓跑了
不久前上法语课,法国老师讲解如何写法语简历,说可以加上有几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有中国同学都很不解,在中国,就业中长期存在性别不平等。老师解释说,法国是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国家,当你说你有孩子时,大家为你高兴,相信为了孩子你会更加努力工作,公司也偏好这样稳定勤劳的员工。一旦你说有孩子,公司还会向你介绍各种给有孩子母亲的服务。听完解释非常感叹。
可以快乐的做自己多好啊
好想把孩子养在那种地方
性也很开放的
有什么移民条件呢
越落后的地方对女性越苛刻
性也很开放的
性也很开放的
对,开心吧?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有的文静娇弱 为什么文静的女孩就该被鄙视…
重点不是自己厌女吧…是那种女的讨厌我好吗?从小到大都几乎没有直女跟我做朋友,女汉子跟那些“柔弱女”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在这时代女人更承担着多重压力和挑战,然而很多人却不约而同地强调:女人就得示弱和温柔!见鬼的论调!
很多女孩人以男子气为豪 以娘娘腔为耻 这就是自我歧视啊
不知道大家看过《女间谍》没有,里面那个瑞典男保镖被女主角怒骂“你这个瑞典娘娘腔”的时候,据说挪威电影院里的观众爆发出了特别热烈的笑声。
很多女孩人以男子气为豪 以娘娘腔为耻 这就是自我歧视啊
很多女孩人以男子气为豪 以娘娘腔为耻 这就是自我歧视啊
我也觉得...
幸好家里从小不过分拘束我,才让我扛得起矿泉水,拧的开瓶盖
标榜自己是男孩子的我现在已经成了女汉子?力能扛桶装水弱能开瓶水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有的文静娇弱 为什么文静的女孩就该被鄙视…
我也希望她在成长中会学会尊重和欣赏不一样的气质:)
打破性别气质的二元论只是第一步!
终究都是人,印记和标签是为了我们可以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和活法,而不应该成为局限我们的理由。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世界中,性别往往不是一种辨识,而是一种异化了的封印。最可悲的是,很多人身在封印之中却不自知。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我小时候的小环境还是挺好的,没那么多质疑“你不像个女孩”的无聊的人。
这里真的太有逼格了
做自己,很棒
做自己,很棒
没有外界的框框条条没有别人说 你应该怎么怎么样 不需要做别人眼中的谁谁谁放开天性 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那要是文中所有女字替换为男,一个男孩子说我喜欢跟女孩子玩,跟男性性别特征划清界限,还会有这么多人叫好么?一切区别看待男女性别本身就是性别歧视
那要是文中所有女字替换为男,一个男孩子说我喜欢跟女孩子玩,跟男性性别特征划清界限,还会有这
那要是文中所有女字替换为男,一个男孩子说我喜欢跟女孩子玩,跟男性性别特征划清界限,还会有这么多人叫好么?一切区别看待男女性别本身就是性别歧视
当然,如果一个男孩喜欢安静,喜欢做传统上“女性化”的事,然后他有机会去做,这也是很好的啊
和父母教育有关系吧,那种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很多家长喜欢的吧,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女汉子也有家长喜欢,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娇滴滴的女孩子和女汉子都可能成为朋友。任何国家都一样,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
美国这边儿也是很自由,我身边大人的闺女们都打冰球比赛,踢足球比赛,孩子身材都很棒,身体也都很健康。想想真是羡慕她们那!
我才发现我身上的 女性特质 太少,突然觉得挺好
小時後在美國 踢足球打棒球都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回來後也喜歡跟男孩子玩,然後總會被說消化。現在被傳成婊子,就喜歡跟男生在一起。剛開始會生氣,現在就當作笑話了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可是为什么娘娘腔是贬义 男子气就是褒义 什么时候 男人像女人也值得自豪一把才算真正释放了天性
我觉得这样很好的,没有标签意识,女孩子就一定要怎样怎样,女孩子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女孩子也可以打篮球踢足球,女孩子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这样真的比国内好很多,国内到现在还会有女孩子那么努力没有用的言论,怎么说,听了心里真的不好受,没有什么有用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女孩子生下来就不是男性的附属品,要活出自己的人生才好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该条回应已被删除
我想楼上的意思是,不管娘娘腔还是男子汉都是一个人值得骄傲的特征,gender is over
呵呵,女权主义者一边告诉女人怎么样都行,一边说男人不能怎样怎样,恶心。
噗,难道各大报纸杂志说北欧各国居民比较容易抑郁。。。是假的吗
不管怎样,努力做好自己就好,你强势有人捧,你软萌有人爱,都是个性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东方女性的阴柔之美完全理解为一种受制于男性的体现。有时候,表面上的“示弱”也可以成为一种力量的体现。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自然是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也未必是一种具有劣势的发展结果。我们早已过了单纯靠力量取胜的蛮荒时代,女孩子如果能合适的表现温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不仅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增光添色,更能给社会中的不和谐甚至带来缓冲和优化。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有的文静娇弱 为什么文静的女孩就该被鄙视…
因为如果真的从小就不对姑娘加以束缚的话,她是不会长成文静又柔弱的样子的。除非是因为生病身体柔弱。所以这个瑞典小姑娘厌恶的是文静柔弱背后对女性的歧视和打压
因为如果真的从小就不对姑娘加以束缚的话,她是不会长成文静又柔弱的样子的。除非是因为生病身体
因为如果真的从小就不对姑娘加以束缚的话,她是不会长成文静又柔弱的样子的。除非是因为生病身体柔弱。所以这个瑞典小姑娘厌恶的是文静柔弱背后对女性的歧视和打压
可是也有内向的小姑娘啊 更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看书 就算在外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 而且楼上说得也很对
可是也有内向的小姑娘啊 更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看书 就算在外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 而且楼上说得也很
可是也有内向的小姑娘啊 更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看书 就算在外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 而且楼上说得也很对
爱安静看书,这是个人爱好,不一定跟性格有关。也有活泼外向的人,时不时也能沉下来安静看书的。哈佛北大清华的孩子,最多的就是在图书馆安静看书的吧?但是难道他们都内向?
可是变成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的看书。你仔细想想,这背后得成因难道不是因为没有人认真听你讲话,没有人尊重你的想法。导致最后自己索性放弃跟身边的人交流,转向书本了吗?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不一样的。楼上说的确实也很对,但能温柔下来的女生,一定内心都很强大。这是把自己外放的气场收回来,不再需要借助外在的气势来表现自己,跟那种内向的,从来没有过大声说话经历的温柔小姑娘可不是一回事。简单来说,就好比是一个是涉世未深,不知人心险恶,一个是看遍繁华,确只选择旋转木马
爱安静看书,这是个人爱好,不一定跟性格有关。也有活泼外向的人,时不时也能沉下来安静看书的。
爱安静看书,这是个人爱好,不一定跟性格有关。也有活泼外向的人,时不时也能沉下来安静看书的。哈佛北大清华的孩子,最多的就是在图书馆安静看书的吧?但是难道他们都内向?
可是变成一个内向的小姑娘,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的看书。你仔细想想,这背后得成因难道不是因为没有人认真听你讲话,没有人尊重你的想法。导致最后自己索性放弃跟身边的人交流,转向书本了吗?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不一样的。楼上说的确实也很对,但能温柔下来的女生,一定内心都很强大。这是把自己外放的气场收回来,不再需要借助外在的气势来表现自己,跟那种内向的,从来没有过大声说话经历的温柔小姑娘可不是一回事。简单来说,就好比是一个是涉世未深,不知人心险恶,一个是看遍繁华,确只选择旋转木马
为什么要跟我辩论…那又怎么能轻易判断一个女生到底是因为什么文静 或者人家也不是真的文静 只是跟你没有共同话题 或者心情不好懒得理你 并不是什么被压抑了啊
和父母教育有关系吧,那种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很多家长喜欢的吧,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朋友圈
和父母教育有关系吧,那种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很多家长喜欢的吧,娇滴滴的女孩子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女汉子也有家长喜欢,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娇滴滴的女孩子和女汉子都可能成为朋友。任何国家都一样,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1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
是啊“娇滴滴的女孩”其实是很多大人所幻想的呢。上一辈里我见过好几个想要(来个)女儿(体验体验)的夫妻,最渴望的一对,连生七个儿子,还是没女儿,在医院里想和别人交换又没成功,这才作罢。庆幸他们没有生出女儿来,否则虽然那女孩,虽然肯定比想要儿子的人家里的女儿们好过,但注定也是病梅式生长。
不知道大家看过《女间谍》没有,里面那个瑞典男保镖被女主角怒骂“你这个瑞典娘娘腔”的时候,据
不知道大家看过《女间谍》没有,里面那个瑞典男保镖被女主角怒骂“你这个瑞典娘娘腔”的时候,据说挪威电影院里的观众爆发出了特别热烈的笑声。
这个是由于北欧其他人一直笑话瑞典满地gay。据说北欧国家他们之间的刻板印象是:芬兰讷言、酗酒、彪悍、提防俄罗斯,瑞典gay、家暴、女性有姿容,挪威无趣、幸运A(北海石油),丹麦搞笑的发音、乐高、和瑞典打架好多年、爱挪威,冰岛爱冒险。
为什么要跟我辩论…那又怎么能轻易判断一个女生到底是因为什么文静 或者人家也不是真的文静 只是
为什么要跟我辩论…那又怎么能轻易判断一个女生到底是因为什么文静 或者人家也不是真的文静 只是跟你没有共同话题 或者心情不好懒得理你 并不是什么被压抑了啊
额,难道不是你开的头嘛?其实我一开始好像回复的也不是你,但是你特地回复了我要跟我辩一辩啊,怎么辩不赢了就要怪我太爱争个高下呢
额,难道不是你开的头嘛?其实我一开始好像回复的也不是你,但是你特地回复了我要跟我辩一辩啊,
额,难道不是你开的头嘛?其实我一开始好像回复的也不是你,但是你特地回复了我要跟我辩一辩啊,怎么辩不赢了就要怪我太爱争个高下呢
天了…请你仔细看 我第一条评论在六天前 作者回复了我就结束了 而你的第一条评论就是特意攻击我
天了…请你仔细看 我第一条评论在六天前 作者回复了我就结束了 而你的第一条评论就是特意攻击我
天了…请你仔细看 我第一条评论在六天前 作者回复了我就结束了 而你的第一条评论就是特意攻击我
你误会啦,我不是在攻击你~你就当我是在攻击我自己吧~
怎么样的性格都好,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就行
关键最恶心的中国式女德在于 时尚行业让给基佬 女孩子只能干没前途低收入的行业 我干个时尚 这么女性气质的工作 都堵不住傻逼亲戚的逼嘴 操 现在就一个梦想 孩子北欧冻大
可是也有内向的小姑娘啊 更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看书 就算在外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 而且楼上说得也很
可是也有内向的小姑娘啊 更喜欢安静地一个人看书 就算在外国也有这样的小姑娘 而且楼上说得也很对
我就是那个身体不好 喜欢看书做首饰设计衣服 瘦瘦小小 为了猫咪狗子哭 瓶盖真的有时候打不开的 但是谁尼玛敢说我打不开瓶盖 弱弱的小萝莉瘦瘦小小 我打丫挺的 我希望所有的人 好好看看我演讲时候的激昂 我拼命做作业时候的努力 我哭完我会做我所能改变我不喜欢的 我看书是为了休息身体填充大脑下次继续讲炸听众 我安安静静生产作品它们是无声的嘶吼 韬光养晦补裤裆的有什么好夸 夸我外放的成就啊 我外放出去的才是大菜 蠢到什么程度了才扔了大菜吃沙拉吃到饱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东方女性的阴柔之美完全理解为一种受制于男性的体现。有时候,表面上的“示弱”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东方女性的阴柔之美完全理解为一种受制于男性的体现。有时候,表面上的“示弱”也可以成为一种力量的体现。中国女性的社会角色自然是受到了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这也未必是一种具有劣势的发展结果。我们早已过了单纯靠力量取胜的蛮荒时代,女孩子如果能合适的表现温柔,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不仅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增光添色,更能给社会中的不和谐甚至带来缓冲和优化。
ayawawa聪明爱 教你粪坑花式游泳一百法 就这玩意而已
最近瑞典的难民问题严重吗?
最近瑞典的难民问题严重吗?
最近瑞典的难民问题严重吗?
主要是效率上比较让人失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叙利亚的外科医生,来了两年了,头一年什么也不让干就等签证,第二年才让学语言,到现在还没就业。医院方面表示很愿意要他,但是帮助难民融入到这套程序衔接的不好(移民局,就业局,语言机构)。听说德国大部分难民一年内能找到工作,相比下来瑞典效率比较低。
主要是效率上比较让人失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叙利亚的外科医生,来了两年了,头一年什么也不让干
主要是效率上比较让人失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叙利亚的外科医生,来了两年了,头一年什么也不让干就等签证,第二年才让学语言,到现在还没就业。医院方面表示很愿意要他,但是帮助难民融入到这套程序衔接的不好(移民局,就业局,语言机构)。听说德国大部分难民一年内能找到工作,相比下来瑞典效率比较低。
难民的到来,不会给治安带来问题吗
难民的到来,不会给治安带来问题吗
难民的到来,不会给治安带来问题吗
我住的城市没感觉到治安上有变化。等我有时间可以查一下资料
哪一种性格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人的亮点
当然,如果一个男孩喜欢安静,喜欢做传统上“女性化”的事,然后他有机会去做,这也是很好的啊
当然,如果一个男孩喜欢安静,喜欢做传统上“女性化”的事,然后他有机会去做,这也是很好的啊
我是觉得这样,我意思是好多人应该不这样。文章比较讨巧得用了个女孩男性化的例子,然后大家都叫好,但这跟性别平等并不能对等,男孩女性化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待遇
我住的城市没感觉到治安上有变化。等我有时间可以查一下资料
我住的城市没感觉到治安上有变化。等我有时间可以查一下资料
我上次哪里看到一篇文讲的是瑞典有55个No Go 区,完全失控了警察不敢进去,去了会被扔石头的地区.其中提到一个玫瑰园,貌似在马尔默?当时还觉得这么浪漫名字的地区居然是no go.
我是觉得这样,我意思是好多人应该不这样。文章比较讨巧得用了个女孩男性化的例子,然后大家都叫
我是觉得这样,我意思是好多人应该不这样。文章比较讨巧得用了个女孩男性化的例子,然后大家都叫好,但这跟性别平等并不能对等,男孩女性化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待遇
重点是孩子们喜欢做啥就啥,女孩要做很女性化的,安静持家相夫教子,只要她自愿,喜欢,她伴侣没意见就行,或者女孩子要踢球,做体力活,拼事业,只要她喜欢也没问题.同样,男孩子做平常"传统意义上女孩才做"的事情,比如化妆织毛衣,只要他喜欢,也没问题.我觉得每个人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周围人没问题,才是最终的平等.不知道瑞典是不是这样,还是太强求女孩子必须女汉子呢?那喜欢"娇滴滴"的女孩子会被歧视吗?
我上次哪里看到一篇文讲的是瑞典有55个No Go 区,完全失控了警察不敢进去,去了会被扔石头的地
我上次哪里看到一篇文讲的是瑞典有55个No Go 区,完全失控了警察不敢进去,去了会被扔石头的地区.其中提到一个玫瑰园,貌似在马尔默?当时还觉得这么浪漫名字的地区居然是no go.
这种文章看了要记得找source,再判断一下可不可靠
我是觉得这样,我意思是好多人应该不这样。文章比较讨巧得用了个女孩男性化的例子,然后大家都叫
我是觉得这样,我意思是好多人应该不这样。文章比较讨巧得用了个女孩男性化的例子,然后大家都叫好,但这跟性别平等并不能对等,男孩女性化也应该受到同样的待遇
这就有点想当然了,大家都为女孩叫好,就一定不会为类似的男孩叫好吗?文章也不是要讨巧,也没有要全面宏大地讨论性别平等,性别气质,作者就是恰好遇见了一个小女孩,看到一个人活得自由,天性没有被压抑,写出来给大家看,读者也就神为之一旺,不是很好吗。
这种文章看了要记得找source,再判断一下可不可靠
这种文章看了要记得找source,再判断一下可不可靠
原文忘了,但我看了wiki 如下:
Sweden[edit]
Swedish police in a 2014 report mapped 55 particularly dangerous &exclusion areas& (sometimes dubbed &no-go zones&)[44] where the police have once or multiple times felt insecure doing their job.[45][46] In an opinion piece in Svenska Dagbladet, Per Gudmundson wrote that &The number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Sweden where the police cannot maintain law and order now totals 55.&[47]
In March 2015, journalist Henrik H?jer discussed the rise of criminality, especially organized crime, in various neighborhoods within Sweden since the mid-1990s, especially in the city of Malm?. He wrote that gangs like to lay claim to an area by throwing stones at police, firefighters and ambulances who enter the area.[48]
In March 2016, a news crew for Australia's 60 Minutes came under attack, including having stones thrown on them and a car running over the foot of a cameraman who was trying to prevent it from leaving in the immigrant-dominated district of Rinkeby of Stockholm.[49] 60 Minutes published the video, on which reporter Liz Hayes states &there are now 55 declared no-go zones in Sweden.&[50] In May of the same year, an interview team of the Norwegian public broadcaster NRK along with Swedish police and right wing economist Tino Sanandaji were attacked.[51][52][53]
既然警察自己画的,我觉得应该不是乱说的.上面提到马尔默貌似特别严重啊.可能你没有住在这些区所以没感觉吧.后面去这些区采访的媒体都被扔石头了.
我在芬兰,这面篮球,floorball,甚至橄榄球,都是男女老少,男女混合组队打,女生打得很好,很厉害。人北欧男人一个个壮的很,和女生组队,一样传球得分高兴得很。反观国内,很多瘦鸡还歧视女生,不带女生打球干什么的,我也是不想吐槽了。gym上课一门课有时候男老师有时候女老师,pump up的课,大家都觉得那个女老师教的更好。Gym任何课程,不管是力量的还是柔韧的,都是男女自由选择,老师也是有男有女。不会歧视男人做柔韧舞蹈,更不会歧视女人做力量练习。 并不是说北欧的都好,但是就我看到的,概率学上,女权这块好太多。貌似新的女权排名芬兰这个原来的老三挤下去瑞典成了第一了~
既然警察自己画的,我觉得应该不是乱说的.上面提到马尔默貌似特别严重啊.可能你没有住在这些区
既然警察自己画的,我觉得应该不是乱说的.上面提到马尔默貌似特别严重啊.可能你没有住在这些区所以没感觉吧.后面去这些区采访的媒体都被扔石头了.
从警察“sometimes feel insecure doing their job”到“这些地方是no go zone, 警察都不敢进去”,这个理解的跨度有点太大了。警察执勤的时候感觉insecure很正常吧,警务工作本身就是跟犯罪相关。
我看了那篇警察的报告,在这里
没有哪里写了这是警察的no go zone。标注出来的55个地区是犯罪比较集中的地区。马尔默的玫瑰园是治安比较差的地区。但是注意,这55个区域里面也有几乎纯白人居民的富人区,警察要对付无法无天的富人青少年时也感到insecure。。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报告是2014年10月的,真的是way before the refugee crisis。不能让难民为他们来之前发生的事背锅吧。
近年的犯罪率有上升,但并未见跳跃性提高(的每十万人犯罪率上升了5%,)。出现了跳跃性提高的可能是人们对移民犯罪新闻的注意力和恐慌。比如上面那份警方报告可以被有些人用来作为宣传“瑞典被难民搞坏了/已经不宜居住了”的工具。这并不是警方报告的内容,也不是目的。
我自己没有去过玫瑰园,等我啥时候去了再说说观察 :)
从警察“sometimes feel insecure doing their job”到“这些地方是no go zone, 警察都不敢进去
从警察“sometimes feel insecure doing their job”到“这些地方是no go zone, 警察都不敢进去”,这个理解的跨度有点太大了。警察执勤的时候感觉insecure很正常吧,警务工作本身就是跟犯罪相关。
我看了那篇警察的报告,在这里https://polisen.se/Global/www%20och%20Intrapolis/%C3%96vriga%20rapporter/Kriminella%20natverk%20med%20stor%20paverkan%20i%20lokalsamhallet%20Sekretesspr%2014.pdf
没有哪里写了这是警察的no go zone。标注出来的55个地区是犯罪比较集中的地区。马尔默的玫瑰园是治安比较差的地区。但是注意,这55个区域里面也有几乎纯白人居民的富人区,警察要对付无法无天的富人青少年时也感到insecure。。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报告是2014年10月的,真的是way before the refugee crisis。不能让难民为他们来之前发生的事背锅吧。
近年的犯罪率有上升,但并未见跳跃性提高(的每十万人犯罪率上升了5%,)。出现了跳跃性提高的可能是人们对移民犯罪新闻的注意力和恐慌。比如上面那份警方报告可以被有些人用来作为宣传“瑞典被难民搞坏了/已经不宜居住了”的工具。这并不是警方报告的内容,也不是目的。
我自己没有去过玫瑰园,等我啥时候去了再说说观察 :)
不管怎么说,瑞典女权人全还是比国内好百倍的,可能正是这样,犯罪率一上升就容易让人吃惊,因为人们都觉得那儿是天堂,出门可以不锁门的地方(国内是这么宣传的).
近年来看到什么穆斯林难民歧视瑞典的钙啦,音乐会上年轻女孩子被性骚扰了,为难民服务的社工被杀了等等...我感觉那些所谓女权主义者根本没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怕政治不正确.难民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但必须要有筛选.不然那些混进去的恐怖分子不仅给难民营的人带来威胁,更给整个国家也带来威胁.
你去玫瑰园还是要小心啊,有点好奇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糟糕.
对了不知道你有咩有听说一个叫angry foreigner的难民二代的唠叨.他有个叫欢迎来到瑞典的油管子视频简直把政治正确讽刺到了极致.其中他也提到,难民移民里的种族歧视更严重,如果你是男移民但要涂指甲啦,你的同种族人就会骂你背叛种族啥的.不过这个大概每个有移民的国家都有,但关键是瑞典是宣称平等的国家,却没有关注这些问题,就会让人很惊诧,感觉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不管怎么说,瑞典女权人全还是比国内好百倍的,可能正是这样,犯罪率一上升就容易让人吃惊,因为
不管怎么说,瑞典女权人全还是比国内好百倍的,可能正是这样,犯罪率一上升就容易让人吃惊,因为人们都觉得那儿是天堂,出门可以不锁门的地方(国内是这么宣传的).
近年来看到什么穆斯林难民歧视瑞典的钙啦,音乐会上年轻女孩子被性骚扰了,为难民服务的社工被杀了等等...我感觉那些所谓女权主义者根本没关注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怕政治不正确.难民里有好人也有坏人,但必须要有筛选.不然那些混进去的恐怖分子不仅给难民营的人带来威胁,更给整个国家也带来威胁.
你去玫瑰园还是要小心啊,有点好奇到底有没有传说中那么糟糕.
对了不知道你有咩有听说一个叫angry foreigner的难民二代的唠叨.他有个叫欢迎来到瑞典的油管子视频简直把政治正确讽刺到了极致.其中他也提到,难民移民里的种族歧视更严重,如果你是男移民但要涂指甲啦,你的同种族人就会骂你背叛种族啥的.不过这个大概每个有移民的国家都有,但关键是瑞典是宣称平等的国家,却没有关注这些问题,就会让人很惊诧,感觉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得到“女权主义者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瑞典宣称平等却不关心这些问题”的印象。这些问题就是每天媒体上,政府议会里天天在谈,在聚焦的问题,何来不重视之谈?政治正确的边界是非歧视,而不是遇到问题规避问题。我遇到的大部分人谈起这些都是说“问题有很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得到“女权主义者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瑞典宣称平等却不关心这些问题”的印象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得到“女权主义者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瑞典宣称平等却不关心这些问题”的印象。这些问题就是每天媒体上,政府议会里天天在谈,在聚焦的问题,何来不重视之谈?政治正确的边界是非歧视,而不是遇到问题规避问题。我遇到的大部分人谈起这些都是说“问题有很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英文媒体上会看到一些出国后的瑞典人抱怨国内政治正确太严重没人敢讨论自己的真实想法.政府在处理难民问题上就更搞笑.像30多大叔冒充儿童混难民然后还被送到学校的,在一群孩子们中间鹤立鸡群这种事情...不知道是否瑞典媒体也像国内一样屏蔽?虽然最先是瑞典媒体自己报道的.这些种种,至少作为外人看来这也太滑稽了,肯定会有负面印象.
我想如果不是被逼的,哪个瑞典人会说自己国家不好,毕竟人人都觉得那是最好的地方了.我无一冒犯什么,只是听你说过你愿意理性探讨,所以说一些客观的看法.如有冒犯请原谅.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得到“女权主义者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瑞典宣称平等却不关心这些问题”的印象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得到“女权主义者不关心这些问题”或者“瑞典宣称平等却不关心这些问题”的印象。这些问题就是每天媒体上,政府议会里天天在谈,在聚焦的问题,何来不重视之谈?政治正确的边界是非歧视,而不是遇到问题规避问题。我遇到的大部分人谈起这些都是说“问题有很多,一定要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油管上angry foreigner的welcome to Sweden你可以去看看.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下面甚至有前穆斯林的叙利亚阿拉伯人同意他的说法,别人说希望他不会被杀掉.
不同的地方,受性别化限制成都都是不一样的,落后的地区更严重!
油管上angry foreigner的welcome to Sweden你可以去看看.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下面甚至有前穆斯林
油管上angry foreigner的welcome to Sweden你可以去看看.我觉得他说的没错.下面甚至有前穆斯林的叙利亚阿拉伯人同意他的说法,别人说希望他不会被杀掉.
你觉得油管上这个人说的没错,那我也没办法。。。我鼓励这个人离开瑞典,找到他梦想的没有移民问题的新世界。或者跟他支持的SD一起奋斗,把移民赶出去,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我并不觉得受到冒犯,只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的问题。片面的信息是不是“客观的看法”呢?很难说,我在瑞典住了几年,但并不是瑞典政治的专家,只敢说我有一些主观的看法。我觉得可以保证的是瑞典不会屏蔽不同声音,因为那是违法的 :) 政治正确并不能高于法律。
有一点我可以“客观地”说你不对:真的不是人人都觉得瑞典是最好的地方。说自己国家问题多多的瑞典人,到处都是。油管上这位所说的,就是在瑞典民主党的媒体上天天刷屏的信息,怎么会没人敢讨论呢?你说到的这些处理难民问题时出现的差错都是媒体报道的,何来不许谈论之说?所以并不是被逼无奈才会到国外去吐槽。他们在国内也是这么说的。
十几万难民里出现了几例差错,就把“救助逃离战火的十几万人&这件事归纳成“搞笑”,这个判断合理吗?我自己对政府的难民政策也有很多不满。主要是事先盲目乐观,并没有估计好自己的能力,事后政策又有大幅度改变,增加了目前已经在瑞典、等待居留许可的人的困难。但我不觉得接纳难民这件事是搞笑的。这件事很严肃,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一点也笑不出来。但是我不打算阻止别人嘲笑瑞典,因为我不care。。(我认识的大部分瑞典人好像并不会为听到别人说他们的国家不好而难过)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不是公益广告,是某卫生巾的广告。
小朋友的语言天赋真厉害呀~~
所有这些阳刚温柔果敢文雅坚强软弱,都是男女共有的气质。那个被贬抑的女性气质,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女性气质”,而只是被贬抑的气质被人贴上了女性的标签。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呃,你记错了,是成年的女性都扭扭捏捏的,相反10岁左右的小女孩都跑的很开心,也没有扭扭捏捏的,和平时一样
And? your point being?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
之前Always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就是找小女孩来,问他们“如果让你像女孩子一样跑步或者扔球,你会怎么样?” (What's like to run like a girl, or throw ball like a girl?)小女孩就都摆出扭扭捏捏的样子跑步扔球。然后继续问她们,你也是女孩子,你会这么跑步吗?然后小姑娘马上就明白自己刚才的问题。我们很自然而然的把很多负面的人性直接加上性别区分,女性承担的尤其多。现在女人穿男人衣服,有男性气质是好事;男人穿女人衣服,有女性气质却被认为是骂人的话(娘娘腔)。瑞典还是真好啊。好想去。
我看了这个广告,好感动的
不久前上法语课,法国老师讲解如何写法语简历,说可以加上有几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有中
不久前上法语课,法国老师讲解如何写法语简历,说可以加上有几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有中国同学都很不解,在中国,就业中长期存在性别不平等。老师解释说,法国是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国家,当你说你有孩子时,大家为你高兴,相信为了孩子你会更加努力工作,公司也偏好这样稳定勤劳的员工。一旦你说有孩子,公司还会向你介绍各种给有孩子母亲的服务。听完解释非常感叹。
我觉得你法语老师说的是一个扯淡的事。反正我不信。。。。。。机会主义者的投机做法。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有的文静娇弱 为什么文静的女孩就该被鄙视…
北欧是全球给人感觉最好的,唯有一条冷,就吓跑了
北欧是全球给人感觉最好的,唯有一条冷,就吓跑了
里面评论的,北欧也不一定冷啊,丹麦蛮暖和的,除了没什么好吃的,别的都挺好
昨天送儿子上幼儿园,他不知抽什么风,坚决不进门,于是就地躺下撒泼打滚,我围观。然后来了个爸爸送女儿,那丫头也不想上幼儿园,勾着爸爸脖子不放手,不哭也不闹,就这么娇滴滴的勾着爸爸脖子。我看看地下那个,又看看爸爸脖子上那个。唉,咱能换换不?女孩男孩,区别是天生的。重要的是他们想成为什么样儿的人都顺其自然,不因为性别压抑或者改变自己的性格就行。
瑞典这样好?北欧都不错吧,想把我女儿养在那边,自自然然地长大
瑞典这样好?北欧都不错吧,想把我女儿养在那边,自自然然地长大
自自然然地长大,这句话真好。
是的,我小时候总想着和女孩子划清界限,最后就弯了。
小時後在美國 踢足球打棒球都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回來後也喜歡跟男孩子玩,然後總會被說消化。現
小時後在美國 踢足球打棒球都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回來後也喜歡跟男孩子玩,然後總會被說消化。現在被傳成婊子,就喜歡跟男生在一起。剛開始會生氣,現在就當作笑話了
自己开心就好了~管别人个鸟事
也也不敢,那也不能真的是切身感悟啊!因为从小野生野长毛病不少,胆子不小。身边几个亲戚家的表妹都喜欢粘我,不过我神烦,出门搭个公交,不敢!(要人陪,大人也不放心)淘宝看中个裙子也要姐姐拜托你帮我买下,拜托都高中了好吧。反正这也不能,那也不敢!神烦。。。果断隔离出我的世界
发现我自己也是,好像从小到大都会和男生玩得比较多,女生好朋友也有,但我的女朋友也是无一例外地比较“男孩子气”,不“作”。其实说到作,我想现在人们大多数可能跟我一样,就想到小女生。或者这样说:不知道大家在周围的生活中,遇到所谓“作”的人中,女性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看到你这篇文字,我仔细地想了想,我是否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给那些被贬损的气质上添加了女性标签?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其实跟你这个话题有点相关性。我研究masculinity和femininity对于人们对广告偏好的影响。这俩单词比较贴切的中文翻译可能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经过诸多学者的研究,事实证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两样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说这就是人类男性和女性天生的差别。直觉上,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男性较为好斗,女性较为平和,男性较为理性,女性较为感性,等等。有些偏激的女权主义者会为了展示自己不比男人差,而去做一些客观上力所不逮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因为两性之间是无法达到绝对的一致的。我觉得在某些方面,我们要认识到男性女性的客观差别,但没必要去轻视某一方,因为咱们各有所长。比如说男性在体能上强于女性,承认这个客观现实并不等於女性的妄自菲薄;女性在语言天赋上又往往强于男性,承认这个客观事实也不是去贬损男性。至于娇滴滴什么的为什么让人讨厌,我觉得那又是另一个议题了,可能跟男权社会下女性的自我审美有关。
我就是 把自己当男孩子 活该现在对男孩子 要求更高 目前嫁不出去了
不久前上法语课,法国老师讲解如何写法语简历,说可以加上有几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有中
不久前上法语课,法国老师讲解如何写法语简历,说可以加上有几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有中国同学都很不解,在中国,就业中长期存在性别不平等。老师解释说,法国是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国家,当你说你有孩子时,大家为你高兴,相信为了孩子你会更加努力工作,公司也偏好这样稳定勤劳的员工。一旦你说有孩子,公司还会向你介绍各种给有孩子母亲的服务。听完解释非常感叹。
这难道不也是歧视吗。。。
我也要检讨一下自己,从小在乡下长大,没有什么女孩的娇气一说。搬电脑装系统读的又是理工科,工作上和一堆男的理论,感觉自己挺能抗。其实每每扛不住的时候,最后还是忍不住要说上一句你们有没有把握当成女的看待,因为总有些女的其实就什么都不用干,然后过着你想通过自己努力过上的生活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 grey owl(来自豆瓣)
来源:
所有这些阳刚温柔果敢文雅坚强软弱,都是男女共有的气质。那个被贬抑的女性气质,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女性气质”,而只是被贬抑的气质被人贴上了女性的标签。我不知道这个变化会给她怎样的女权主义觉醒,这并不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她自己的发展。这孩子在成长中受到的性别化的限制、障碍和信心受到的打击,显然会少很多。&
瑞典真是个好国度。还有冰岛。
庆幸小时候跟大院的男孩子一起长大,比较大方随性勇敢,其实女孩子也可以有这样的特质。那时候是比较倔强,觉得为毛不能跟男生一起玩,为毛女生比男生受束缚啊= =但也喜欢裙子漂亮首饰和化妆~现在其实无所谓了,自己也在用坚持塑造出一个生活圈,让大家(包括恋人)喜欢我讨厌我都是基于我的性格而非性别。半弯不直雌雄同体,爱咋咋地,谁都拦不住我?(????)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但是这个在瑞典长大的小女孩依然是厌恶所谓的“女性气质”啊 而且每个女孩性格不同 有的豪爽活泼 有的文静娇弱 为什么文静的女孩就该被鄙视…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所谓的“女性气质”其实是“所谓的女性气质”。 →作者原文:所有这些阳刚温柔果敢文雅坚强软弱,都是男女共有的气质。那个被贬抑的女性气质,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女性气质”,而只是被贬抑的气质被人贴上了女性的标签。
一个男人也可以温柔、文雅、软弱,
一个女人也可以阳刚、果敢、坚强。
文中的小女孩讨厌的不是娇气、软弱的气质,而是讨厌这样的人。但是在女性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带有贬义的气质直接被套用在女性身上。
另,文静的女孩子当然值得被喜欢,但是文静的男孩子显然没有豪爽的男孩子受欢迎以及讨长辈喜欢,这也是男权的一种体现。所以,男权社会下,受害的不只女性,还有那些温柔、文雅、文静的男孩子。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所谓的“女性气质”其实是“所谓的女性气质”。 →作者原文:所有这些阳刚温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所谓的“女性气质”其实是“所谓的女性气质”。 →作者原文:所有这些阳刚温柔果敢文雅坚强软弱,都是男女共有的气质。那个被贬抑的女性气质,事实上并不是什么“女性气质”,而只是被贬抑的气质被人贴上了女性的标签。
一个男人也可以温柔、文雅、软弱,
一个女人也可以阳刚、果敢、坚强。
文中的小女孩讨厌的不是娇气、软弱的气质,而是讨厌这样的人。但是在女性主义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些带有贬义的气质直接被套用在女性身上。
另,文静的女孩子当然值得被喜欢,但是文静的男孩子显然没有豪爽的男孩子受欢迎以及讨长辈喜欢,这也是男权的一种体现。所以,男权社会下,受害的不只女性,还有那些温柔、文雅、文静的男孩子。
是…我喜欢你所说的 但依然不喜欢文中小女孩那种略带得意的感觉
(Greenland)
我自己决定在豆瓣上写什么,分享什么,完全免费,谁都可以来读。但是如...
great grey owl的最新日记
&&&&&&&&&&&&
&(73人喜欢)
&(4446人喜欢)
&(7人喜欢)
&(8人喜欢)
&(45人喜欢)
&&&&&&&&&&&&
新话题 · 953人浏览
也许促成你的下一次旅行 · 162925人浏览
365167人浏览
说出来让大家高兴高兴 · 985596人浏览
57241人浏览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364人关注)
&(15人关注)
&(80人关注)
&(12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