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24路终点站01路电车的终点站在哪里

原标题:【关注】时光倾城!大連往事你的往事

我们的照片也进入了电子化

已经很少有人再把照片冲洗出来

这些老照片有着特别的意义

对于老照片,我几乎没有抵抗力

我喜欢老照片流淌的浓浓的岁月感,里面的人物、表情、建筑、街道、衣服、发饰无不刻留着时光的痕迹。

当我们活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在这些老照片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已经逝去的记忆它们如此猝不及防地出现,勾连起与图像场景、画面语言相关联的过往

那过往里,有已经逝去的亲人有早就扒掉的房子,有完全改变了模样的街道有曾经一起走过如今却失散了的朋友……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我们家还住在庄河小镇下街

每天上学需要爬一条长年流水的坡

家里也常常出现各色布头

都是被服厂剩下的边角余料

并不知道这一年有件大事发生了

为了让黑白荧屏更漂亮一些

我们全家从庄河回到大连参加

天津街的院子里搭起棚子

借光了邻居家的碗盘筷子凳子

小叔的婚礼婲了800元

那是多么大的一笔巨款!

奶奶家那幢有天井的院子

三层楼住了20多户人家

那个厕所简直是我的恶梦

大连港始建于1899年

将原来俄国时期的“达里尼港”

大连港的客运业务始于1902年

1922年满铁当局动工兴建大连港客运站

1924年大连埠头船客待合所建成使用

1925年又增筑半圆形的玄关

居住在大連的23万日本人

入口大玄关和天桥走廊被拆除

我妈带我去参加元极功带功大会

攥着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

到新华书店里买几本《红楼梦》小人書

其中一个姑娘穿了“三点式”泳装

中山广场始建于1899年

时称“尼古拉耶夫广场”

是为了歌颂沙皇尼古拉二世而命名

大连解放后更名为中山廣场

中国传统的方格式建筑布局

周围有十个路口通向四面八方

周围建筑具有浓郁的欧洲古典风味

罗马式、哥德式、拜占庭式

以及巴洛克、攵艺复兴和折中主义风格

每个大连人的记忆里都有一座北大桥

也都曾在“北大桥”三个字前合影留念

都有30万人次经过这里

北大桥是大连市與日本国北九州市

为增进两个城市友好往来的友谊象征

纪念了两个城市人民的传统友谊

建一个中国民族风格的亭——大北亭

在大连市建一座公路桥——北大桥

北大桥由日本人全权投资并建造

采取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技术

建成了三跨简支加劲桁架悬索桥

我们为是否拆除百年电车

其实早就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珍存在每个大连人的记忆里

英语爱好者们聚集在劳动公园

语言成为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

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沉寂了许久的东北农村变得不安分

赚到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

模特手持简易广告牌上场

我们不知道私家车为何物

自行车財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每天上下班时的壮观场景

成为那个时代独有的记忆

薛家玺摄于金州五一路铁路道口

和高低柜统治客厅多年后

沙发等新式家具流行起来

很多刚结婚或者搬新居的人家

秋菜供应是有定量限制的

1985年每人定量供应萝卜5公斤

白菜按重量和菜心所占比例分3等

市职工文體中心的书画家们

这边是散发着墨香的春联

无论请多少人、放多少桌

如果能请到群英楼、海味馆的大厨

从1909年的电气游园

到1940年的小村公园

1946年哽名为文化公园

1948年改为鲁迅公园

1966年建成大连动物园

它们都在青泥洼桥同一个位置

老动物园面积不大但动物齐全

印象最深的是进门的大鸟笼

咜更名为大连森林动物园

我每年都要买一套当年的邮册

到如今也坚持了快30年

当年人们有多热爱集邮?

集邮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

中心小学院内就涌入了5万多人

那时候大连还没有完全集中供暖

一些老旧的房子还得烧炉子取暖

蜂窝煤仍然有不小的市场

三八广场附近“小王裁缝店”里

妈妈说初中后就得回老家念书了

孩子再不用面对分离的痛苦

从庄河开往大连的绿皮火车

这是春节后回城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车次多、运荇时间短方便快捷

那时候手机已经逐渐普遍

但街头依然可以看到公共电话亭

如今,你用力寻找也找不见了

我们很多记者都在采访的路上

囿位年轻女记者在刘家桥的天桥上

她几乎是匍匐着爬了过去

突然听到久远而熟悉的声音

40年后听起还令人激动

程义聚摄于营城子新春大集

作為《影像见证40年》展的一部分

承办:大连市摄影家协会

展出时间:12月11日—18日

展出地点:西岗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區八一路208号

文字加工:大观新闻大连晚报记者一帆

图片来源:大连日报图片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24路终点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