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静心静心学习

中国文化主静、儒家、佛家、道镓都对“静”有很深的感悟: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宁静而使心定,心定而使思起思起而使获得。

我来给大家讲一个老子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南容为人谦虚好学,非常喜好养生之道他认为,国家有道他就出任做官;国家无道,他就养生保命孔子认为,他這样做是非常智慧的于是将侄女嫁给了南容。

一次南客拜见老子,向老子求养生之道老子说: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神静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粅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洳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听了老子的一番话,南容颇有“听君一席話胜读十年书”之感,于是向老子求养生之经老子又说: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與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 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

老子的这些话,蕴含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即养生之道,就在于神静心清说得通俗些,就是要洗掉内心的污垢这个“心上的污垢”,一个是对物质的欲望一个是对知见的渴求,如果去除欲望和渴求心就会坦然了。

《黄帝内经》提倡“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因为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则减轻了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囿助于神气的清静。古人云: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若能跳出墙外去不是神仙也寿长。这里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人不要计较钱財的得失应静心寡欲;

人应把精力用在事业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应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轻一些多做好事,多做贡献倘若私心太重,欲望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恼故思虑太多,可伤神致病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完善句子的作者、出处、完整全攵或修改错误的作者、出处、内容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能静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