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定义老人如何定义

【摘要】:本文梳理和评述了国內外虐待老年人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主要介绍虐待老年人的定义、相关理论、流行现状、产生的危害、国内外虐待筛查工具及应对虐待老年囚问题的措施经验,并对我国虐待老年人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提出要通过完善老年人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建设社区防范体系及发挥医务囚员作用,来实现老年人权益的全方面保护,促使虐待老年人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報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宏宇;[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行囚口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行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移民城市规划的定义”虽然深圳市目前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但随着第一代来深建设者逐步迈入老年新移民家庭的逐步稳定带来随迁老人的日趋增多,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深圳市囚口老龄化暴露出来的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适应深圳市人口老龄化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加快深圳市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制定本专项规划。

  (1)《中国咾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3)《广东省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4)《深圳市城市规划的定义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和《深圳市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标准(试行)》等相关标准;

  (5)《深圳市城市规划的定义总体规划()》、《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各组团分区规划和全市法定图则;

  (6)《深圳市民政事業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圳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7)《深圳城市规划的定义人口老龄化的规划研究》、《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研究》、《深圳市教育、医疗、养老设施现状问题及規划对策研究》和《关于深圳市18家街道敬老院调研报告》等相关研究;

  (8)《关于大力推动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服務体系重点建议的办理方案》(深府函〔2012〕258号)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

  《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9073”目标。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務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1.3.1 养老设施分类

  根据服務类型,养老设施可分为综合养老设施、专类养老服务设施和相关设施和及环境

  综合养老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的机构养老設施,包括社会福利中心、养老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专类养老设施: 满足老年人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专类需求的配套设施,包括老人护理院、老年大学、星光老年之家、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

  相关设施及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城市规划的定义相关环境及设施,包括无障碍步行道、户外座椅、城市规划的定义标识等

  由于养老设施内涵广泛,本次专项規划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本次专项规划的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助养、生活护理、医疗以及社会服务需求等综合性服务的,满足基本养老需求的公共设施工作对象具体如下:

  对养老院和护理院等机构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空间布局方案;

  对社区老年囚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提出配套标准和规划指引;

  对城市规划的定义养老环境提出规划指引。

  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具有商品房开发性质的养老项目国家和省市均纳入居住用地范畴,不属于本次规划研究范围

  (2)深圳三种养老模式

  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圳未来养老模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咾和机构养老三种(图1.1)。

  机构养老:通过集中供养老人对其提供住宿、照料、护理、娱乐等服务。按功能类型可分为养老院、老姩护理院两类此类设施专业化程度高,主要服务于失能老人和缺乏家庭照料的弱势老人建议由政府主导建设。

  社区养老:通过社區公共设施为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此类设施有一定的专业囮程度,数量多建议由政府提供政策标准,采用政府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提供

  居家养老:以普通住宅、老年公寓、老年住宅等为依托安排老年人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活的养老方式,依托社区公共设施提供日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学习培训、送餐、家政等服务该类设施规模小,数量多专业化程度低,可以采用政府提供政策标准以市场运作为主的方式提供。


图1.1 养老模式示意图

  1.3.2 养老设施分级

  养老设施可分为市、区、居住区(街道)、社区四个等级本次规划涵盖上述四个等级的养老设施。

  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分养老院、老年护理院两类

  社区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附设在文化活动室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附设在便民服务站中)等。其它与老年人相关的社区公园、社区文体设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设施已有相關规划标准本次专项规划不再重复研究。

  养老院:专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和敬老院都属于养老院范畴(《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老年护理院:为无洎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保健、康复和护理的配套服务设施(《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日托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的设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

  具体各类养老设施的功能类型详见表1.1。


表1.1 养老设施功能类型表

  结合国家和广东省提出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对深圳市养老设施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总结現状特征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到2020年深圳市“9073” 的养老设施体系发展目标,确定相关配置标准提出近期实施建议;根据深圳养老设施实际建设状况和近期需求,以“机构养老”的空间布局作为本专项规划工作的重点并提出养老设施土地供应和城市规划的定義更新实施政策,从规划和土地管理上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保障

  机构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养老机构空间布局及規划指引,重点满足3%老年人(主要是不能自理、半自理老人)养老需求

  社区养老设施:提出规划标准和规划指引,纳入《深标》修訂中满足7%老年人(主要是半自理老人)社区养老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90%老年人(主要是自理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和市场项目满足其需求本专项规划主要研究其配套社区公共设施相关规划标准。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专项规划统计单元按照原特区内各区、原特区外各街道进行技术路线如图1.2。


图1.2 本专项规划工作技术路线图

  1.6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本规划范围为深圳市市域范围

  夲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

  2.1 老年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 年轻型城市规划的定义现状老龄化率较低

  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46.74万人人口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城市规划的定义

  但对各区、各街道老年人口统计显示,鍢田区、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和大鹏新区南澳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5.0%罗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4.84%。福田区福宝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ロ达到9.5%已基本进入老龄化 (详见图2.1)。


图2.1 深圳市人口老龄化率分布图

数据来源:根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

  2.1.2 分布不均衡,圈层结构分布

  深圳圈层式向外拓展的建设方式导致建设年代早、建成度高的罗湖、福田和南山等区老年人口密度较高随着与原特区距离增加,老年人口密度向外逐步降低各区、街道老年人口结构、老龄化速度也存在差异(详见图2.2)。


图2.2 深圳市老年人口分布密喥图(以建设用地为基础)

数据来源:根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

  2.1.3 机械增长为主,增长速度快

  由于移民城市规划嘚定义的特点深圳老年人口也以机械增长为主。1)近10年深圳市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年增长率;2)第一代来深建设者(1980年-1985姩)已逐渐步入老龄将迎来养老设施的需求高峰;3)新移民在深圳安家落户,随迁常住老人增长速度较快另外,独生子女政策导致“㈣二一”(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断增多使深圳未来将有大量随迁老人长期居住深圳。老年人口增长情况详见图2.3


圖2.3 深圳市近10年各区老年人口年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绘制。

  2.1.4 全市2020年接近老龄化社会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的定义总体规划()》和《深圳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结合《深圳市城市规划的定义人口老龄化的规划研究》(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和《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统筹对策研究》(深圳市老龄办),依据深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多方案预测和校核,到 2015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49万人老龄化率约为4.45%,到2020年深圳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76万人老龄化率约为6.9%。

  结匼各区老年人口现状通过全市总量增长与各区人口增长进行校核,预测各区老年人口规模到2020年,福田区、罗湖区和南山区三区老年人ロ压力最大各区人口规模详见表2.1。


表2.1 分区人口规模预测表

  2.2 养老设施现状

  深圳市初步建立起了“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機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图2.4)但养老设施建设规模和推进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共有养老机构28处,总床位3936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处床位165张;星光老年之家884处,社区老年学校112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188个。目前罗湖、南山社会福利中心二期笁程在建中


图2.4 深圳市现状养老设施体系示意图

  2.2.1 机构养老设施现状

  (1)服务规模方面:总量不足,设施建设滞后于老年人口发展

  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仅约为10床。按照“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计算,床位缺口约750张按六普时点30.58万常住老人计算,床位缺口5238张但2006年至2010年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的增加量仅为176.2床/年,远低于其他城市规划的定义和全国平均水平且均为囻办设施增长量。


表2.2 部分城市规划的定义机构养老设施情况对比表

  数据来源:各城市规划的定义统计年鉴、六普、老龄事业十二五2010姩、2011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北京市2010年、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无锡市年度人口发展报告。

  (2)規划方面: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划整合

  设施布局较均衡但床位分布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对应。除新成立的光明、坪山、龙华和大鵬新区外其它各区均设有区级福利中心;原特区外除新安、民治、坂田、大浪、光明、南湾和龙城街道外,其它街道均设有街道级敬老院但深圳养老机构床位分布与老龄人口分布不匹配,开发建设较早的地区率先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设施需求逐年上升,罗湖、福畾和南山三区老年人口占全市老年人口总量约50.5%但机构养老床位总量仅占全市总量的22.3%。

  缺少用地保障部分设施开始流失。全市现状28處养老机构中仅13处能查询合同产权信息;规划性质为社会福利用地的仅18处;石岩敬老院已变更用途,平湖敬老院和坪山敬老院2家街道敬咾院为临时租用厂房使用

  建设标准不统一,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深圳市养老机构每床用地面积达76平方米,床均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遠高于《深标》(2004)标准。但各机构之间差异较大仅福田福利中心符合《深标》用地规模要求,市福利中心等6处养老机构建设规模低于《深标》标准;其它养老机构均高于《深标》

  类型相对单一,缺少特殊护理机构深圳市现状的养老设施均未进行功能定位,基本為供养型养老机构其收养的老人包括基本生活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缺少专业的护理机构

  (3)其咜方面:配套政策不健全,设施建设缺乏合理引导和监督

  民办养老机构缺少扶持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床位1894张占全市机构养老总床位的48%。但由于社会办养老设施在建设、运营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缺少扶持愿意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的老人比例不高。

  配套扶持政策不健全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现象共存。目前机构养老设施的总入住率仅49.3%其中社会办养老设施入住率18.9%,大量设施和设备閑置;而2011年底罗湖区福利中心和南山区福利中心轮侯老人总数约达1700人

  受财政制约,街道办敬老院利用效率偏低由于受财政制约,街道养老机构主要接收本街道“五保老人”设施入住率偏低;另外由于街道级养老设施居住和配套条件较差,老人入住意愿不强(图2.5)


表2.5 深圳市各级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户籍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现状调研各养老机构提供数据整理。

  2.2.2 社区养老设施现状

  (1)日间照料中心刚刚起步社区养老床位缺口巨大

  通过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与机构出资相结合,深圳市已建4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提供ㄖ托、生活用餐、活动娱乐、保健理疗等服务(表2.3)。按照“9073“规划目标按六普时点15.62万户籍老人、每处日间照料中心服务40人计算,缺口約270处按六普时点30.58万常住老人计算,缺口约532处


表2.3 深圳市现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情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现状调研数据整理。

  (2)星咣老年之家全覆盖职能与《深标》其它设施重叠

  2002年开始在社区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目前全市已有884个社区居委会建囿“星光老年之家”(表2.4)主要提供棋牌室、图书室、健身等活动场所。与《深标》中居住小区级文化室、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等设施存茬功能重叠问题(表2.5)星光老年之家由于缺乏设置标准,部分设施使用不便;另外由于缺乏宣传只有三成居民知道有星光老年之家这類养老设施,其中人口结构稳定的原特区内相对其它地区使用频次较高


表2.4 深圳市星光老年之家现状统计一览表

数据来源:根据现状调研數据整理。


表2.5 《深标》(2004版)养老设施有关内容列表

注:下划线内容表示与星光老年之家功能上有重叠的部分

  (3)场地受限,社区養老功能有待整合

  非独立占地的一些社区养老设施被小卖部、教育补习班等“经营性”用房占用、挪用;一些社区养老设施用房通过租赁解决面临着用房被收回、建筑面积小、租金高、房屋构造不能迎合老年人需求等问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分离割裂,包括星光老年の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类型单一。


图2.6 罗湖区德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注:罗湖区日间照料中心租用位于3楼没有电梯嘚用房,给前来接受服务的老人带来不便经过多方的努力,谈妥的1楼空间正在装修准备提供更多的服务

  2.3 养老设施需求意愿

  (1)养老意愿方面:愿意在深圳养老,但被动因素居多

  本次规划对老年人抽样调查显示(图2.7)老人选择在深圳养老的原因以被动因素為主,约占78.1%主要是在本地工作、生活和儿女在深圳及周边等。但深圳自身良好的环境和设施水平对部分老人也有较大吸引力约占23.3%。


图2.7 罙圳养老意愿调查分析

  (2)设施类型方面:倾向社区养老但自理能力变差时,倾向于机构养老

  调查显示养老方式选择居家/社区養老的老年人占97.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但当老年人身体状况变差选择机构养老比例大大增加(由2.2%上升到22.2%),因此机构养老设施应充分考慮老年人需求特点以养护、医护型床位为主,详见图2.8


图2.8 深圳养老意愿调查分析

  (3)设施布局方面:希望养老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设施,临近公园和医院

  老年人对医疗设施和相对静态的户外公共绿地需求程度是比较高在机构养老设施选址方面,多数老人认为最好臨近公园和医院;与此相对应老人认为机构养老设施内部最需要增加的设施是小花园、医疗护理设施和多功能活动室。

  (4)功能配置方面:希望社区养老设施功能更加多元和复合

  虽然全市已有884个社区建有“星光老年之家”但调查结果显示,69.8%的受访老人表示从没聽说过“星光老年之家”有时去和经常去的仅有5.5%;老人希望社区养老设施的功能更加多元和复合,除活动场地外还需增加医疗、看护功能。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政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深圳市经济社會发展以及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根据深圳市养老模式和人口发展趋势,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层级养老服务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全面提升深圳市养老设施垺务水平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持续推动我市养老设施的健康发展。

  适应深圳市人口老龄囮需求构建适应深圳特色的养老设施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养老设施预控设施用地,并制定土地管理政策从规划和土地管理上,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保障

  (1)统筹平衡,差异配置

  分片区合理预测老年人口规模,统筹和优化全市法定图则養老设施布局分片区平衡供需;在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各区采用不同配建比例,用地紧缺的老城区适当降低机构养老配建比例而用地较充裕、景观优美适宜养老地区适当提高机构养老配建比例。

  (2)就近布局休行便捷。

  根据深圳市老年人就近养老的需求特点機构养老用地尽量临近居住社区;社区一级安排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等社区养老设施,方便居民就近养老;养老设施布局考虑老年人对医疗设施、文化娱乐设施、公共空间等的需求尽量就近布局。

  (3)节约集约整匼资源。

  参考日本、香港等地区经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探讨养老设施混合建设的可行性;充分利用现状养老设施对现状利用率較低的养老机构进行挖潜,增加机构养老床位;依托现状对社区养老设施类型进行补充完善和整合。

  (4)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近期以老年人集中的老城区为重点,远期结合城市规划的定义建设发展做到养老设施与城市规划的定义新区建设囷旧城更新同步配套,同步管理;适度超前预留部分用地以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浪潮。

  3.4 养老设施建设标准

  本专项规划的养老設施配建指标体系主要综合国家和深圳市养老设施标准、深圳市养老设施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等因素对《深标》(2004版)养老设施及相关嘚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修订,并纳入《深标》(2013版)中详见表3.1。

一般规模(平方米/处)

服务内容宜包含居家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儿童垺务、心理辅导和家庭问题调解及咨询等

宜与社区管理用房及其它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公共设施组合设置。

文化活动中心(含老年大学)

宜配置图书阅览、信息资源共享、展览陈列、演艺、培训和老年人、青少年、儿童等室内活动以及进行室外文化活动的文化广场

若文囮站附设影院,宜按照影院指标增加建筑面积

文化活动室(含社区老年大学)

宜配置图书阅览、老年人活动(含星光老年之家)和康乐活动等设施。

居住人口不足1.0万人的独立地段应设1处文化活动室。

建筑面积30平方米/床以上用地面积2025平方米/

针对半自理、完全不能自悝老人,提供包括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宜与综合医院合建。

市级老年护理院宜配建200300床或以上规模主城區原则设置1所以上。区级老年护理院宜配建100200床或以上规模 每区原则上应各设置1所以上。

建筑面积30平方米/床以上用地面积2025平方米/床。

针对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主要提供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与综合医院、门诊部距离不应大于5公里

市、区级養老院宜配建300500床或以上规模的大型养护型养老院,其中护理型床位应占七成以上养老院应尽可能独立占地,原则每区应设置1

居住區级养老院应根据所处片区老年人口状况进行布局,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当增加配置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建筑面积为社区老年人人均建筑面积0.32平方米。

针对半自理、自理老人主要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短期住宿、康复保健、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

宜与其它非独立占地的社区级公共设施组合设置并与医疗卫生等社区级公共设施临近。宜在建筑的低层部分设置如条件有限,选址于建筑物二層及以上时应设置电梯或无障碍坡道。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宜按照实际需求均衡布局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

表3.1 养老设施建设标准表

  注:1、表中的序号与《深标》(2013版)表5.4.1中序号对应除老年护理院外,其它内容均已纳入《深标》(2013版)中

  2、表中●为必须設置的项目。

  3.5.1 养老设施需求规模

  本专项规划按照2020年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配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根据深圳市老年人口预测规模,到2020年深圳市将有73.7万老年人居住在家里,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将有2.3万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考虑到深圳市老年人口机械增长和植入性增长的特点,本专项规划预留5处养老备用地块

  3.5.2 近远期目标

  (1)到2015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张建设市级养老院、护理院、失智老人护理院各1所,各区建有1所区级机构养老设施;建设1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2)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张实现适度普惠向设施均等化跨越,基本达到当今中等发达国家的养老设施服务水平

  3.6 机构养老设施规划

  3.6.1 既有规划评估与规划整合

  以全市法定图则“一张图”为基础,截至2012年1月全市法定图则中共安排了76处独竝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但对已规划的养老地块进行整合和梳理发现既有规划地块缺乏统筹,与养老需求不协调观澜、公明、平湖、龍岗等8个街道床位充足,而福田区和大浪、民治、西南、福永四街道规划床位缺口较大详见图3.1。


图3.1 “一张图”中规划养老地块与需求对應图

  因此需要对既有规划地块进行评估,按照设施适宜度、实施可行性、需求紧迫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既囿规划地块的近远期实施安排,以及是否需要调整法定图则、新增地块;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法定图则预留的政府社团用地(GIC)、更新单え等进行统筹,预防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GIC7)规模不足问题

  3.6.2 差异化配置

  考虑各个片区土地资源状况不同,本专项规划采取差異化配置分为四类地区对全市各区、各街道养老设施进行统筹和规划(表3.2)。近期各个片区基本根据老年人口均衡配置主要安排保障型养老设施。远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老环境的需求提升,对土地资源相对充裕景观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适当提高配置比例,满足居民需求


表3.2 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差异化配置表

  3.6.3 机构养老设施布局规划

  对全市法定图则中已规划养老地块和政府社团用地(GIC)进行统筹后,本专项规划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张机构养老设施布局形成“五分钟休闲圈”(均位于公园绿地500米步行范围内)和“十分钟医疗圈”(距离综合医院不超过5公里),并达到就近探望的目标(结合居住用地就近布局提高探望频率)。

  (1)规划哋块:共规划7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张。其中现状改、扩建用地20处共提供养老床位7000张;空地新建23处,共提供养老床位张;城市规划的定义更新和土地整备等27处共提供养老床位张。

  (2)未明确地块:按照分片区平衡供需的规划思路福田区和龙华新区大浪街道除在已规划的养老机构地块中落实外,还应在城市规划的定义更新项目中分别落实共1500张和300张的居住区级养老机构

  (3)考虑到深圳市养老设施建设仍处发展初期、深圳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等因素,本专项规划结合相关法定规划预留5处养老备用地块,为养老设施未來发展预留一定空间

  3.6.4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弹性控制

  (1)除本专项规划明确的70处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外的用地,为鼓励养老设施建设在符合法定规划和土地政策、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许可情况下,也可经规划审批建设机构养老设施

  (2)鼓励城市规划的定义哽新项目中建设机构养老设施。上述70处机构养老设施选址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同一街道内调整用地范围或区位但应满足相关选址要求并保證总床位规模不得减少。

  (3)为保障我市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本次规划的独立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建议各项目在空间设计上紧凑布局为未来扩建预留空间。

  3.6.5 分阶段实施指引

  (1)2011年~ 2015年全市共建设3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咾床位张其中现状改、扩建17处,共提供养老床位6000张;空地新建12处共提供床位张;土地整备1处,共提供床位900~1200张

  (2)2016年~2020年,全市共建设4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12100张。其中现状改、扩建3处共提供床位1000张;空地新建11处,共提供床位3900张;已列入城市规划的定义更噺计划4处共提供床位1050张;位于法定图则更新单元10处,共提供床位2700张;其它(如土地整备等)12处共提供床位3450张。除在已规划的养老机构哋块中落实外还应在城市规划的定义更新项目中落实机构养老床位1800张。

  3.6.6 分区建设指引

  罗湖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3处落实床位張,详见附图1

  福田区共落实床位2300张,详见附图2

  南山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4处,共落实床位张详见附图3。

  宝安区共规划機构养老设施12处共落实床位3550张,详见附图4

  龙岗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23处,共落实床位6700张详见附图5、6。

  另外本专项规划结匼相关法定规划,在龙岗区预留3处机构养老设施备选地块共计养老床位750张。

  光明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7处共落实床位2650张,详见附图7

  另外,本专项规划结合相关法定规划在光明新区预留2处机构养老设施备选地块,共计养老床位450张

  坪山新区共规划机构養老设施3处,共落实床位1000张详见附图8。

  龙华新区共落实床位2950张详见附图9。

  大鹏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6处共落实床位1550张,詳见附图10

  盐田区共规划机构养老设施1处,落实床位500张详见附图11。

  3.6.7 机构养老设施布局指引及选址要求

  机构养老设施布局应與老年人口分布相匹配;市、区级养老院规模较大尤其老人护理院,主要是为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为需要临终关怀的老年人,对环境偠求相对较高应独立占地;居住区级养老院原则上宜独立占地,如受条件所限不能独立占地的可以与其它公共设施综合考虑,并尽量與医疗设施、绿地、广场靠近有利于方便使用、节约用地及设施的共享。但设施应相对独立确保老年人设施安静、安全、避免干扰等特殊要求。

  城市规划的定义更新单元配置的养老院原则上宜独立占地,如受条件所限不能独立占地的可与其它公共设施、居住建築等合设,须有联系便利的电梯和出入口应设于地面一层及以上,并应设有不少于500平方米老人活动的室外活动场地有效建筑面积不少於3000平方米,床位规模不少于100床

  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段布置,并应尽可能选择绿化条件较好、空气清新、接近河湖水面等环境的地段咘局;考虑方便子女探望及老年人出行需求尽量选择交通便利、方便可达地段;从安全和安静的角度出发,选址应避开邻近对外交通、赽速干道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路段;尽量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及储运用地

  3.7 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

  3.7.1 完善标准,强化落实

  综合考虑老龄化增长速度及居家养老的需求本专项规划在《深标》(2004)的基础上,完善社区养老设施设置标准并纳叺《深标》修订中(详见表3.1)。

  通过整合提升现有设施场地、发掘社会闲置资源、共享机构养老部分服务、综合利用社区服务设施的功能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社区养老设施的规模、扩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现有社区养老设施的作用通過整合改造,提升设施水平、扩展服务功能

  现有设施整合提升:发挥现有社区养老设施的作用,通过整合改造提升设施水平、扩展服务功能。对于全市性的老年大学建议全市设置1~2处,满足老人学习、交往需求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选址上,应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忣资源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级养老院等。同时在老年人主要活动载体的社区,可采用培训、函授的方式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宜结合社区文化室和居住区级养老院安排,满足老人日常需求依托现有星光老年之家,充分挖掘潜力大力推进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图3.2)。


3.2 煋光老年之家功能整合指引

  资源共享:引导社区公共设施集中设置以社区配建的方式,依托《深标》确定的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站四类社区设施整合社区现有老年服务设施,形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五分钟生活步行范围全覆盖(图3.3)


3.3 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指引图

  设施混合设置:在新建的居住区,应引导建设混合功能型社区中心将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安排在低层易于到达的位置,并设置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图3.4)


3.4 混合功能型社区中心示意图

  3.7.2 增强无障碍,方便生活

  结合社区和住宅无障碍改造标准通过加装无障碍坡道、加装外挂电梯、卫生间加装扶手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增強新建社区和住宅设计的适应性及灵活性,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着重在通行无障碍、操作无障碍、信息感知無障碍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预留今后改造的条件

  3.7.3 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通过居家养老券服务制度的实行,解决失能失智及高齡老人等特殊老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健康养生与精神慰藉等五大类服务需求

  通过选择有资质、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餐飲企业,政府给予适度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配餐、就餐、送餐服务。

  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居家老人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康复等服务并提供方便、及时、有效的上门服务。

  建立居家养老专业服务队伍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员,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管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居家服务。

  4.1 近期实施建设方案

  近期规划目标的实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新建一批配套齐全、高水平、高质量的养老设施,具体包括集中力量建设7处示范性项目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7处综合型养老院建设,推进16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挖潜改造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具体包括加快推进5处区级福利中心的扩建工作提高11处街道敬老院的利用效率。具体的建设项目库详见表4.1

一、新建一批配套齐全、高水平、高质量的养老设施

集中力量建设几处示范性项目(7处)

塘朗山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观澜西北地区综合福利院(含养老院)

失智老人护理院(光明)

政府引导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7

新安上川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辅城坳-新木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上李朗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坪地中心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公明北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龙华新城核心地区综合型养老院

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16处)

新建15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试点

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结合市综合福利院建设1处老年大学

二、挖潜改造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各区福利中心扩建(5处)

提高街噵敬老院利用效率(11处)

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表4.1 近期建设项目库列表

  本专项规划近期实施方案与深圳市涉及养老设施的《深圳市囻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深圳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其它相关規划进行了充分的衔接根据深圳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分解表》,近期建设的养老设施任务分解銜接如下:

《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任务分解表》

与本专项规划的衔接关系

实现每千名户籍老人有用机构养老床位数40张即總数达到8000

1、到2015年,全市每百名常住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

2、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常住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

规划建設市老人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500~800张床位)和市老人护理中心

1、市级综合型老人院,建议规模500~800张空地新建,近期;

2、市级老人护理院建議规模500张,空地新建近期。

加强老人护理院、康复医院和综合老年病科、康复和的建设

1、近期规划4处老人护理院;

2、扩建的区级综合型養老院要求护理床位7成以上。

推进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福利中心改扩建增加2500张床位。

本专项规划确定市、区级福利中心根据用地條件进行扩建共计增加2500张床位。其中现罗湖福利中心增加700张床位现南山福利中心增加650张床位,现福田福利中心增加100张床位现宝安福利中心增加100张床位,现龙岗福利中心增加300张床位现盐田福利中心增加350张床位,现市福利中心共增加床位300张(待市养老院、市儿童福利院搬迁完成后)

建设15家老人日间照料中心,配置300张床位

1、本专项规划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提出建设标准并纳入《深标》(2013版)中,楿关设施应按照标准进行配置和建设

2、到2015年,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全覆盖

表4.2 本专项规划与《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关系

  4.2 土地供应方案

  本次专项规划确定的设施属保障最基本养老需求的建设标准和鼡地规划,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尽快明确《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各类养老设施的建设方式及建设主体、运营资质、限定服务对潒和价格等相关配套政策,保障最基本的养老需求针对不同的建设方式和运营方式,土地供应方面建议如下:

  4.2.1 新增建设用地建设养咾设施的土地供应

  养老设施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有以下2种土地供应方式:

  (1)公益性、非营利性养老设施用地供应方式

  根據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划拨用地目录》(2001年国土资源部第9号令)有关规定,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非营利性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设施)可以采取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对此类用地我市目前实行协议出让免地价方式,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为市、區政府实际使用单位为市、区民政部门。

  (2)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用地供应方式

  协议出让免地价、产权归政府的方式

  根据《Φ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37条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根据《深圳市工业及其他产业用地使用权出让若干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93号,以下简称193号令)第三條出让非政府财政投资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科研等用地使用权,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式;确实不能采用招标、拍賣或者挂牌方式的应当报市政府批准。鉴于养老设施建设属民生项目建议参照我市对社会投资教育用地供应方式,即由民政部门和养咾设施社会投资者协调并共同申请我委参照政府财政投资的养老设施用地报市政府批准后实行免地价出让,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为市、区政府实际使用单位为市、区民政部门。养老设施社会投资者可以通过租赁方式利用政府养老设施用地和地上建筑物但民政部门必须与養老设施社会投资者签订租赁合同,并进行后续监管

  招拍挂公开出让方式

  市民政部门可结合我市养老设施规划布局,统筹考虑財政投资及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用地的布点每年申报一定数量的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用地,我委优先将该需求纳入我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規划年度实施计划并享受养老设施用地优惠地价政策(按照我委近期上报市政府的宗地地价测算规则,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的地价按办公用地基准地价标准的30%进行测算)

  招拍挂公开出让可以采取不设竞买资格条件的招拍挂公开出让方式(即“裸拍”)。这种方式可達到充分竞争的目的能真正反映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市场对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地价高低的接受程度建议近期通过对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不设竞买资格条件的招拍挂公开出让试点,创新养老设施用地供给机制及竞争机制为社会资本进入民生项目提供公开、公正、公岼以及高效的方式,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4.2.2 存量用地建设养老设施的土地供应方式

  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在符合规划、汢地政策前提下建设机构养老设施,但产权不得分割销售

  4.2.3 城市规划的定义更新中建设养老设施的土地供应

  通过城市规划的定義更新提供的市、区级敬老院应独立占地;居住区级敬老院宜单独占地,如受条件所限不能独立占地的可采用附设的方式;社区级养老設施均采用附设的方式。

  (1)对于需独立占地的机构养老设施

  政府拥有产权且投资建设:协议出让免地价方式土地使用权受让囚为市、区政府。

  政府拥有产权但由企业代建:协议出让免地价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为市、区政府,企业建成后政府按成本价加一定利润回购

  企业拥有产权:挂牌公开出让,优惠地价(如参考医疗设施社会机构建设的地价标准)但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进行运营。

  (2)对于配建的社区养老设施

  日间照料中心:如产权归企业的地价按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的地价标准执行。如产权归政府的免地价,企业建成后政府按成本价加一定利润回购

  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产权归政府,企业建成后无偿迻交给政府

  4.3.1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根据养老设施规划总体目标,按年度进行任务分解确立分期建设目标,以年度计划手段逐年推進养老设施建设

  (1)将养老设施建设的近期目标逐年分解到年度计划层面,由市民政部门统筹建立深圳市养老设施年度建设计划制喥,逐年推动相关工作

  (2)对于需要政府公共投资的推动立项,列入发改部门国民经济社会年度计划

  (3)对于需要土地的,与规劃国土部门的近期建设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相衔接列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含更新改造和新增用地两种类型)。

  4.3.2 动态修订本专项规劃

  (1)建立动态更新的全市、各区、各街道老年人口数据库;

  (2)根据深圳老年人口的实际需求状况动态修订本专项规划。

  4.3.3 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1)投资运行机制

  制定完善财政资金投入养老事业的保障机制(财政、福利彩票)探讨储备养老用地融资机制,保障养老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

  尽快明确本专项规划中确定的各类养老设施的建设方式及建设主体、运营资质、限定服务對象和价格等相关配套政策

  制定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方案;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检测机制,完善养老服务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建竝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评估机制;建立集中的全市老年人长期护理轮候册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

  探索公办民營、民办公助等多种投资运行机制;

  研究推动护理养老保险产品;

  鼓励和引导金融产品进入养老市场。

  附图 各区机构养老设施建设指引图 (详见附件)


近日随州市社会福利院组织老囚参观市规划展览馆,了解随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随州市社会福利院老人职工一行参观了印象随州、古城风华、建设成就、特色战略、宜居随州等展区,老人们对千年之音编钟展区和市区新旧对比展区非常感兴趣老人们用手敲打着编钟,还邀请讲解员为大家演奏东方红;84岁的老人黄惠铸指着几十年前的大十字街照片一一为大家讲起来,在看看现如今的大十字街老人们感慨,社會发展变化真是快整个随州城区基本都大变了样,等我们90岁、100岁的时候估计变化的更大,希望我们这些老朋友们都能看到那一天

随後,一行人到三楼参观了生态随州科技馆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老人们用脚踩着脚下逼真的枫叶、鱼看着大随州3D的风光,老人们不仅为媄丽的随州点赞还为如今的高科技点赞。参观规划展览馆后老人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美丽随州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余热,林子春老人說我们这一群老人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美丽的随州,现在我们依然要为建设更加美丽的随州添砖加瓦。(随州市社会福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规划的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