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飞车刷装备账号谁玩啊 可以去我空间相册看装备

玩飞车的请加QQ 请进空间相册 看装备 敢问 谁的装备敢和我比?_百度知道
玩飞车的请加QQ 请进空间相册 看装备 敢问 谁的装备敢和我比?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要表达个什么意思?觉得自己有钱么???
就当求虐吧 那号我就花了200不到
哈哈,是想刷空间访问记录吧飞车只是个小游戏,装备又不是谁也买不起,比来比去还不为了个没用的虚荣心嘛,玩游戏娱乐,开心就好。
切,无聊的家伙,脑残,不解释
给妳一百万你也没有那么好的装备 脑残不是你该骂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飞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所在的位置:
& 焦点新闻 & 正文
王宝强“女友”长相清丽 被曝为西大学生(图)
日11:49  
西部网  
其实,对于王宝强的恋情,早在此前就有消息。那时王宝强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说自已正在进行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恋爱。朴实的宝强还说,“我在向女孩子表白的时候勇气非常大,我就直接说‘我喜欢你’,我女朋友都说非常佩服我的勇气。”王宝强当时还透露,自己和这女孩年龄差不多,女孩比他小几个月。而且女孩还是个学生,专业是播音。只是后来,经纪公司对这件事进行了辟谣。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0:10:03)
( 09:45:28)
( 14:56:40)
( 11:20:57)
( 10:11:44)
( 09:34:41)
( 09:09:18)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文全译本百万纪念版)
作者: [捷] 米兰?昆德拉译者: 许钧
ISBN: 5 定价:29.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装帧: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
,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
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
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
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
《帷幕》,以及最新作品《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20007/
作者: [捷]米兰?昆德拉译者: 尉迟秀
ISBN: 7 定价: 20.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丛书: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
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
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
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
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
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
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
、《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
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二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191577/
《洛丽塔:电影剧本》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译者: 叶尊
ISBN: 1 定价: 20.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丛书: 纳博科夫作品系列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文体大师纳博科夫最受争议的作品《洛丽塔》曾激发了两位导演的灵感,两度将其搬上大屏幕,也促
使纳博科夫尝试创作了自己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
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迷恋上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开始了一段疯狂的恋情。纳博科
夫在书中打破了性、道德和美感等方面的固定表达模式,将电影的结构性和叙述性语言融合在一起,构成
了一部恶作剧式的幻想曲。剧本保留了小说中智慧而诗意的语言,但考虑到大屏幕呈现的限制,故事和小
说有相当大的不同,对读者来说将是一次充满兴奋感和满足感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 ? ? ? ? ?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
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
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23845/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译者: 唐月梅
ISBN: 2 定价: 32.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丛书: 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春雪》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绚丽才
华的升华”。三岛本人曾总结说:“《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柔弱纤细’或‘和魂’”
。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它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
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于求
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
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
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987362/
《萨德侯爵夫人》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译者: 陈德文
ISBN: 2 定价: 13.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丛书: 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萨德侯爵夫人》是三岛由纪夫的戏剧代表作,首次出版中文版。《萨德侯爵夫人》描述了萨德入狱
之后,萨德侯爵夫人一生坚守贞节,为营救丈夫出狱奔波,到了老年,萨德获得自由之时,却突然与他分
手。这一谜团中隐藏着人性中真实存在而又不可理解的东西。以萨德夫人为中心,剧中的六位女性脚色分
别代表贞淑、道德、神、肉欲、天真、民众,她们像行星一样交错运转,理念的冲突形成戏剧高潮。
作者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著名作家,怪异鬼才,“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
学奖提名为该奖候选人。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
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
才作家”。  三岛在文学上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特别是采取日本古典主义与
希腊古典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描写男性的生与死的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各方公认的。在美学的追求
上,三岛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  以生活为题材向艺术挑战,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这便是三岛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岛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白》、《春雪》、《奔马》、《禁色》、《
镜子之家》等。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617900/
《东京岛》
作者:[日] 桐野夏生译者: 陈岩
ISBN: 4 定价: 25.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第44届谷崎润一郎奖获奖作品  ――日本女性冷酷文学先驱桐野夏生最新大作  ――天堂还是炼狱,人类极限状态下本能的赤裸展示  ――在驱使人类欲望之岛上诞生的新创世记  ――1个女人,31个男人,1座小岛……  《东京岛》书中描写了32个人被困在太平洋的某个岛上。被困者当中,只有清子一人是女性。她时时
刻刻都在期待有船前来相救,但却一直没有。这里是地狱抑或乐园?作者描写了人们在被剥下食欲、性欲
和感情的外壳后,为了基本生存不得不进入的各种极限状态。
作者简介 ? ? ? ? ? ?   桐野夏生(1951― ),推理小说家,日本女性冷酷文学先驱,作品风格冷峻而黑暗。1993年凭《降
在脸上的雨》获第39届江户川乱步奖,1998年以《OUT》获第51届日本推理协会奖,1999年以《柔软的面
颊》获第121届直木奖,2003年以《异常》获第31届泉镜花文学奖,2004年凭《残虐记》获第17届柴田炼
三郎奖,2005年以《点燃斗志》获第5届妇人公论文艺奖,2009年以《女神记》获第19届紫式部文学奖。
英译本《OUT》成为日本历史上首部获得美国爱伦坡奖提名的作品。另著有《对不起,妈妈》、《重生》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66952/
《中央公园西路》
作者: [美]伍迪?艾伦译者: 宁一中
副标题: 三个独幕剧ISBN: 7 定价: 16.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
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
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
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
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
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作者简介 ? ? ? ? ? ?   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家、作家和戏剧家。  一九三五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自一九六五年以来,平均每年至少推出一部电影,多为自编自导和
自演的喜剧作品。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电影历史,还有他的犹太人身份。他的电
影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三项奥斯卡奖、八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以及一项金球奖。  一九六○开始戏剧创作,多次参与百老汇戏剧的编导与表演。一九九五年的《中央公园西路》,是他
重返戏剧舞台的作品;二○○三年的《老塞布鲁克镇》和《滨河大道》,是他作为戏剧导演的处女作,在
纽约和东海岸地方剧院上演,受到观众高度欢迎,场场爆满。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32188/
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译者: 周以光
ISBN: 7 定价: 33.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女宾》是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说。当波伏瓦在文学创作上感到一筹莫展时,萨特对她说,为什么她不
把自己写进作品里呢。于是她受到启发,创作了《女宾》。在小说中,她不仅写了自己,而且还有她的终
生伴侣萨特,以及他们的朋友奥尔嘉。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评论,奠定了波伏瓦在法国
文坛上的地位。它所描写的恋人模式,波伏瓦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并为此饱受诟病。优雅的弗朗索瓦
丝,年轻刻薄的格扎维挨尔,以及爱着这两个女人的皮埃尔,试图在三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三重奏,“三个
竭尽全力彼此相爱的人更加多彩多姿……”三重奏却演变为“三角恋爱”,嫉妒丛生,处处隐藏着猜忌与
荒唐。维护格扎维埃尔却又饱受其折磨的弗朗索瓦丝,终于做出了决定。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605583/
《名士风流 I》《名士风流 II》
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译者: 许钧
ISBN: 8 定价: 32.00 / 30.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波伏瓦以自己所处的写作、政治生活圈为蓝本,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知识分子追求与幻灭、
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的命运,刻画出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
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学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活动家……  这部小说有纪实的影子,比如罗贝尔可以对应为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刘易斯可以对应为作者
的美国情人、作家阿尔戈伦,小说开篇献词即点明小说是献给这位美国情人的。当时欧洲文化圈中的活跃
分子也许都可从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还是运用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
化时间、空间,将全文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亨利与波尔从热恋到歇斯底
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罗贝尔与安娜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刘易斯与安娜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
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 (展开全部)   波伏瓦以自己所处的写作
、政治生活圈为蓝本,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知识分子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的命
运,刻画出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
精神分析学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活动家……  这部小说有纪实的影子,比如罗贝尔可以对应为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刘易斯可以对应为作者
的美国情人、作家阿尔戈伦,小说开篇献词即点明小说是献给这位美国情人的。当时欧洲文化圈中的活跃
分子也许都可从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还是运用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
化时间、空间,将全文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亨利与波尔从热恋到歇斯底
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罗贝尔与安娜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刘易斯与安娜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
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对战时投敌分子的暗杀行动,亨
利与罗贝尔关于是否在《希望报》上披露现实弊端的争论。  
作者简介 ? ? ? ? ? ?   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
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
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26542/& 以及&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920021/
《三四郎》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ISBN: 7 定价: 26.0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7月
简介 ? ? ? ? ? ?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与《后来的事》和《门》构成了爱情三部曲。主人公小川三四郎
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 。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
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
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
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
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282049/
《后来的事》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ISBN: 5 定价: 27.0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7月
简介 ? ? ? ? ? ?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
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
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
情借钱。代助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决心挽回自己的过失,把落难的三千代娶为妻,将她从窘境中解
救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由于代助的决定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拒绝父兄安排的婚事,与家庭决裂了,生活
费也没了着落.然而他并没改变主意。当他把一切向平冈和盘托出时,平冈愤然提出绝交。尽管如此,代
助和三千代热烈而真心地相爱着。不久,三千代病倒了。为了生活,代助头顶着骄阳四处奔走,寻找着工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311472/
译者: 吴树文 作者: [日]夏目漱石
ISBN: 2 定价: 22.0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0年7月
简介 ? ? ? ? ? ?   既是爱情三部曲的悲剧终结,也是作者晚期一系列作品的序曲。《门》的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妻
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
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
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门》是夏目漱石反自然主义
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一个感伤的世界。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311471/
作者简介 ? ? ? ? ? ?   夏目石(),本名金之助,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享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日本两大文豪。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
后世私小说风气之先。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
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夏目漱石的创作受到当时西洋文明的影响,把日本国民生活的精神空白这一现象作为知识阶级的伦理
问题清楚地再现出来。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最根本的被害者就是知识分子
本身,在他们生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丧失了内部的伦理基准,把自我的意识陷入奴役的境界,让从
世界文明中得到的自由平等的意识远离自己的幸福。   夏目漱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
门》、《行人》、《心》、《明暗》,及作品集《漾虚集》、《梦十夜》等。
《地狱之花》
作者: [日]永井荷风译者: 谭晶华 / 郭洁敏
ISBN: 8 定价: 30.00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装帧: 平装出版年: 2010年8月
简介 ? ? ? ? ? ?   ――物哀文化江户情趣的风俗画  ――唯美反俗精神下的文明批评  《地狱之花》由六篇中短篇小说构成,成书于一九二年,作品深受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影响,字里
行间无不充满作者自身生活和人生看法的影子。  《地狱之花》通过一位女教师的遭遇,反映了明治时代女性决心冲破世俗观念、争取自由幸福的思想
。《隅田川》通过一个青年弃学而憧憬艺人生活的故事,以甜美的诗情、怀古的幽思描写了隅田川畔的风
土人情。《梅雨前后》是一篇描写咖啡馆女招待生活的风俗小说。《墨东趣谭》以随笔风格叙述了老作家
与妓女的交往,通过对景致、风俗的描绘以及对战争、世态的讽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点。《积雪消融》
写一个女招待在积雪消融的日子到曾经抛弃妻儿、现又落魄的父亲家后产生的温暖父女情。《两个妻子》
通过描写两个丈夫出轨的妻子的一喜一忧,再现了当时有闲阶级的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永井荷风()  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作家。一九二年以自然主义倾向小说《地狱之花》登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
梅雨时节》和随笔集《断肠亭杂稿》等,作品不少描写花街柳巷生活,抨击了明治末年社会的庸俗及丑恶
,充满唯美注意和怀旧之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品被禁,一九五二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一九
五四年当选为艺术院会员。
更多信息: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23778/
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系列2010年8月最新出版(五部)
&&& 《成天上树的日子》《英国情妇》《阿巴恩,萨巴娜,大卫》《埃米莉?L》《萨瓦纳湾》
&&&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后回法国定居,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国政府殖民部工,参加过抵抗运动。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剧作和电影作品,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成天上树的日子》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刘方 类别:小说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书号:978-7-开本:32开装帧:精装定价:25.00元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共由四个故事组成:《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和《工地》。&&& 《成天上树的日子》讲述一位年迈的母亲去看望居住在巴黎的儿子,描写了“母爱”这种特殊、永恒的爱,偏重于叙事,张力十足;《蟒蛇》中主人公回忆她还是小姑娘时,每周日都不得不接连观看两个场景,巨蟒吞噬活鸡,和遗恨吞噬七旬老人巴尔贝小姐,这两个场景平行展开,互为补充,引发思考;《道丹太太》讲述了门房太太和清道夫这一对忘年交的故事,诙谐幽默,发人深省;《工地》篇幅相对较小,描写一对男女因一块特殊的工地相遇,一段爱情缘它而起,以小见大,意味隽永。四篇作品中都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分析,笔触细腻,富于哲理。
亮点&&& 本书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其中《成天上树的日子》于1965年搬上舞台,1976年杜拉斯亲自执导拍摄同名电影,法国著名女演员玛德莱娜?勒诺出演母亲的角色。
译者&&& 刘方,生于1932年,文学翻译家,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任职于外文局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法汉、汉法翻译俱佳,译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福楼拜小说全集》、《都德小说选》、《张子扬诗选(法汉)》等。
《英国情妇》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徐和瑾 类别:小说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书号:978-7-开本:32开装帧:精装定价:24.00元
内容简介&&& 又聋又哑的玛丽-泰莱丝被杀害后,凶手残忍地将其分尸,从附近的高架桥上丢进从下面驰过的火车车厢。小说通过神秘人和咖啡馆老板罗贝尔、被害人的表姐夫皮埃尔和被害人的表姐克莱尔的三次谈话,解开了一起碎尸凶杀案的谜团。凶手到底是出于怨恨、妒忌还是精神失常犯下这起案件?这个谜团要交给读者一起去探索解答。
亮点&&& 小说从头到尾以对话构成,创作手法新颖独特,完全依靠对话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既有推理小说的惊心动魄、又有社会小说的深刻洞察,同时兼具心理分析小说的细腻生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揭示了人生的孤独、荒诞、偶然……
译者&&& 徐和瑾,生于1940年,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法国普鲁斯特研究中心通讯研究员,法国普鲁斯特之友协会会员。译著有巴尔扎克的《交际花盛衰记》、左拉的《娜娜》、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塞利纳的《长夜行》、纪德的《伪币制造者》和《梵蒂冈地窖》等。编著有《新法汉小词典》、《大辞海?外国文学卷》、《实用法语信函》等。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刘方 类别:小说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书号:978-7-开本:32开装帧:精装定价:22.00元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施塔特的“犹太人的房子”里,附近有一个黑黝黝的大公园,远处是一片森林。房子里,萨巴娜和大卫奉命看守着一个将要被处决的犹太人。事实上,犹太人是两个具有同样名字的人:阿巴恩。他们俩之间,其中一人是哑的,由另一人说话。他们在等待黎明的到来,等待格林戈党的领袖的到来……这是一部意象丰富、寓意深刻的小说,延续了杜拉斯梦呓般的写作风格,又在这梦境的迷思中反观真实的
历史、政治,运用大量具有隐喻性的表现手法,将绝望的、荒凉的世界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对
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犹太人长期流亡的状态、危险的乌托邦主义等,这些都是本书所关注的重要主题,
贯穿始终。
亮点&&& 该书是杜拉斯写过的极少的几本所谓政治性小说之一,是她个人最珍爱的作品,亦是她竭尽全力捍卫的作品。本书以非常强烈的杜拉斯风格探讨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犹太人长期流亡的状态、危险的乌托邦主义等极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问题。
译者&&& 刘方,生于1932年,文学翻译家,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曾任职于外文局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法汉、汉法翻译俱佳,译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福楼拜小说全集》、《都德小说选》、《张子扬诗选(法汉)》等。
《埃米莉?L》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王道乾 类别:小说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书号:978-7-开本:32开装帧:精装定价:21.00元
内容简介&&& 杜拉斯关于偶然而致命的爱情主题的小说,由海滨咖啡馆里两对情人之间断断续续的观察、虚幻抽象的谈话,引出英国女人埃米莉?L与怀特岛上别墅看守人之间的爱情传奇。杜拉斯说:“在怀特岛上那一片白色之中,在那间小客厅里,是有什么事情发生过,那就像是一次为婚礼而举行的弥撒,年轻看守人与被他呼作埃米莉?L的那个女人之间的结合,那审慎而克制的一吻……是奉献给支配他们整整一生直至死灭的那种爱情的。”
亮点&&& 杜拉斯创作成熟阶段小说,著名翻译家王道乾先生译本,该译本仅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表过,此次修订出版,为难得一见、值得珍藏的王译杜拉斯版本。
译者&&& 王道乾,年,浙江绍兴人。杜拉斯作品最受推崇的译者,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1945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1949年10月回国。1950年在华东文化部工作。1954年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文艺月报》编委等职。年在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工作。“文革”期间派往出版干校参加《世界史》翻译工作。年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外文
学报道》杂志主编,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1991年获学术突出贡献国家特殊津贴。
《萨瓦纳湾》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马振骋类别:小说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书号:978-7- 开本:32开装帧:精装定价:20.00元
内容简介&&& 舞台演员玛德莱娜年轻时在各国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破碎的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一个十六岁少女与一个陌生男人的恋情隐约现出轮廓。那是一段狂烈的、向死的爱情,少女在生下女儿的第二天就自己把自己溺死在萨瓦纳湾里。&&& 本书同时收录了《萨瓦纳湾》1983年在巴黎环形广场剧院演出剧本,杜拉斯亲自担当导演。剧中两位女主角的对白不急不慢,如同潮水般单调、固执、有恒性,试图用语言拨开层层迷雾,展示出一段由爱情引发的死亡、由死亡引发的记忆;而在这徐徐找回失去的时光的过程中,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令人遐想无穷。
亮点&& 《萨瓦纳湾》是杜拉斯专为法国舞台演员玛德莱娜?勒诺写的剧本,并由她自己亲自导演,于1983年在巴黎环形广场剧院进行演出,引起轰动。本书同时收录了两个版本,是难得一见的杜拉斯舞台剧剧本作品。
译者&&& 马振骋,1957年南京大学外语系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先后在北京轻工业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任教。主要译著有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杜拉斯《毁灭,她说》、昆德拉《慢》等重要作品。在《万象》《译文》等多家报刊撰有数十篇随笔。
&&(字节数: 15173) [原创
14:04:04]&&
《东京岛》作者: (日) 桐野夏生译者: 陈岩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7定价: 25.00元
简介 ? ? ? ? ? ?   ――第44届谷崎润一郎奖获奖作品  ――日本女性冷酷文学先驱桐野夏生最新大作  ――天堂还是炼狱,人类极限状态下本能的赤裸展示  ――在驱使人类欲望之岛上诞生的新创世记  ――1个女人,31个男人,1座小岛……  《东京岛》书中描写了32个人被困在太平洋的某个岛上。被困者当中,只有清子一人是女性。她时时刻刻都在期待有船前来相救,但却一直没有。这里是地狱抑或乐园?作者描写了人们在被剥下食欲、性欲和感情的外壳后,为了基本生存不得不进入的各种极限状态。
作者简介 ? ? ? ? ? ?   桐野夏生(1951― ),推理小说家,日本女性冷酷文学先驱,作品风格冷峻而黑暗。1993年凭《降在脸上的雨》获第39届江户川乱步奖,1998年以《OUT》获第51届日本推理协会奖,1999年以《柔软的面颊》获第121届直木奖,2003年以《异常》获第31届泉镜花文学奖,2004年凭《残虐记》获第17届柴田炼三郎奖,2005年以《点燃斗志》获第5届妇人公论文艺奖,2009年以《女神记》获第19届紫式部文学奖。英译本《OUT》成为日本历史上首部获得美国爱伦坡奖提名的作品。另著有《对不起,妈妈》、《重生》等。
&&(字节数: 915) [原创
10:27:56]&&
又名: サド侯爵夫人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译者: 陈德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定价: 13.00元
  《萨德侯爵夫人》是三岛由纪夫的戏剧代表作,首次出版中文版。《萨德侯爵夫人》描述了萨德入狱之后,萨德侯爵夫人一生坚守贞节,为营救丈夫出狱奔波,到了老年,萨德获得自由之时,却突然与他分手。这一谜团中隐藏着人性中真实存在而又不可理解的东西。以萨德夫人为中心,剧中的六位女性脚色分别代表贞淑、道德、神、肉欲、天真、民众,她们像行星一样交错运转,理念的冲突形成戏剧高潮。
&&(字节数: 535) [原创
10:26:25]&&
又名: 春の雪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译者: 唐月梅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定价: 32.00元
简介 ? ? ? ? ? ?   《春雪》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川端康成把《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是作者“绚丽才华的升华”。三岛本人曾总结说:“《春雪》是王朝式的恋爱小说,即写所谓‘柔弱纤细’或‘和魂’”。  长篇小说,于1966年脱稿。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  它描写清显与聪子的爱情纠葛,因为清显在对聪子的爱慕中孕育着一种不安的情绪,聪子没有把握住他的感情,只得接受皇上的敕许,与治典亲王订了婚。此时清显通过友人本多与聪子保持联系,向聪于求爱,聪子在惶惑中与情显发生了关系。结局清显忧郁死去,聪子削发为尼。作者的这部作品在纯爱中也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在这里,三岛将他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小说也因而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作者简介 ? ? ? ? ? ?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著名作家,怪异鬼才,“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该奖候选人。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20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  三岛在文学上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特别是采取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典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描写男性的生与死的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各方公认的。在美学的追求上,三岛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  以生活为题材向艺术挑战,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这便是三岛作品的真正意义。  三岛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白》、《春雪》、《奔马》、《禁色》、《镜子之家》等。
&&(字节数: 1151) [原创
10:24:42]&&
《洛丽塔:电影剧本》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译者: 叶尊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定价: 20.00元
简介 ? ? ? ? ? ?   文体大师纳博科夫最受争议的作品《洛丽塔》曾激发了两位导演的灵感,两度将其搬上大屏幕,也促使纳博科夫尝试创作了自己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迷恋上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开始了一段疯狂的恋情。纳博科夫在书中打破了性、道德和美感等方面的固定表达模式,将电影的结构性和叙述性语言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恶作剧式的幻想曲。剧本保留了小说中智慧而诗意的语言,但考虑到大屏幕呈现的限制,故事和小说有相当大的不同,对读者来说将是一次充满兴奋感和满足感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 ? ? ? ? ?   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 ),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字节数: 1006) [原创
10:22:40]&&
原作名: 下妻物Z又名: ヤンキ-ちゃんとロリ`タちゃん作者: [日]岳本野蔷薇译者: 夕唯副标题: 飞车女与萝莉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
&  少女桃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靠谱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失败的小混混,母亲跟妇科医生发生外遇而离开了他们。然而,这些对桃子来说并不重要,桃子是一个从小格外冷静、有着一套自我哲学的奇怪少女。她迷恋优雅的洛可可文化,把自己打扮成洛丽塔少女,生活在想象的世界。父亲倒卖冒牌范思哲衣服,为免被起诉,两人搬到四面八方皆为田地的茨城县下妻市。在这里,被称为“轻飘飘小姐”的桃子邂逅了大大咧咧的飞车党少女莓。外型及兴趣皆完全不合的两人,却萌生出不可思议的友情。为送别引退的帮派大姐,桃子为莓的特工服绣上“谢谢”,完成了莓的心愿,而桃子也在莓的鼓励下向洛丽塔服装设计师的道路前进。
作者: [日] 岳本野蔷薇译者: 夕唯副标题: 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
  居住在日本下妻市的两个高中女生――打扮冷酷而内心幼稚的飞车党少女莓,与视“洛可可文化”为精神支柱、外面纯情而内心固执的桃子莫名其妙地成了好朋友。机缘巧合下,莓竟成了桃子最喜欢的萝莉服装品牌的人气模特,桃子则以经纪人的身份常陪她去东京代官山拍广告。一次,在乘坐高速巴士前往东京途中,发生了杀人事件,被害人是某黑帮头目。莓不巧成了嫌疑犯,为解救朋友,桃子踏上了寻找真凶之路……
作者简介 ? ? ? ? ? ?   岳本野蔷薇(Novala Takemoto,1968― ),生于京都府宇治市,肄业于大阪艺术大学文艺学科。  日本当红“少女系”鬼才作家,青春时尚文学领军人物,素有“公主教父”之称。作为日本文坛的另类新人,他的写作风格无不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曾任杂货店店长,当过艺人,兼任时尚品牌BABY,THE STARS SHINE BRIGHT的联合制作及Hello Kittyde制作人,也以此为契机和灵感创作了《下妻物语》。在时尚圈和艺能界的经历,让他在作品中自然融入了不少流行元素。  作家本人自称少女派小说家,本身就相当喜爱“哥特式萝莉风”的服饰,他擅长以英雄推理式(hard-boiled)的小说笔法描写现代都会少女的想法,成为现代“萝莉”文学的代表。  2000年以小说《missin’1在世界终点的杂货店》踏入作家行列,并于2001年改编成电影。《爱米丽》与《萝莉塔》分别入围2003年和2004年的三岛由纪夫奖。《下妻物语》系列两部作品《下妻物语――飞车女与萝莉》和《下妻物语――飞车女、萝莉与杀人事件》为内容相关、但故事独立,可分别阅读的另类“萝莉圣经”。同名电影《下妻物语》由日本甜心代言人深田恭子和流行教主土屋安娜主演,引发全世界“萝莉风潮”。另著有《missin’2 蝙蝠伞子》《鳞姬》、《TWINS》、《EMILY》,散文《向日葵──为了成为正统少女》、《咖啡小品集》等。&(字节数: 1812) [原创
10:19:11]&&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 [法] 米兰?昆德拉译者: 许钧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
  小说依托六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背景,围绕着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和弗兰茨等人物,以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为主线展开故事。  爱与做爱,灵魂与肉体,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昆德拉把一个个的矛盾摆在面前,“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重与轻不再是物理上的简单对立,而是如昆德拉所说:“重与轻的对立是所有对立中最神秘、最模糊的。&(字节数: 566) [原创
10:17:11]&&
原作名: Une Rencontre作者: [捷] 米兰?昆德拉译者: 尉迟秀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8定价: 20.00元
简介 ? ? ? ? ? ?   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作者简介 ? ? ? ? ? ?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  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  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字节数: 921) [原创
10:03:37]&&《萨瓦纳湾》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马振骋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定价:20.00元
&&& 舞台演员玛德莱娜年轻时在各国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破碎的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一个十六岁少女与一个陌生男人的恋情隐约现出轮廓。那是一段狂烈的、向死的爱情,少女在生下女儿的第二天就自己把自己溺死在萨瓦纳湾里。&&& 本书同时收录了《萨瓦纳湾》1983年在巴黎环形广场剧院演出剧本,杜拉斯亲自担当导演。剧中两位女主角的对白不急不慢,如同潮水般单调、固执、有恒性,试图用语言拨开层层迷雾,展示出一段由爱情引发的死亡、由死亡引发的记忆;而在这徐徐找回失去的时光的过程中,又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令人遐想无穷。&(字节数: 701) [原创
10:01:50]&&
《埃米莉?L》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王道乾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定价:21.00元
&&& 杜拉斯关于偶然而致命的爱情主题的小说,由海滨咖啡馆里两对情人之间断断续续的观察、虚幻抽象的谈话,引出英国女人埃米莉?L与怀特岛上别墅看守人之间的爱情传奇。杜拉斯说:“在怀特岛上那一片白色之中,在那间小客厅里,是有什么事情发生过,那就像是一次为婚礼而举行的弥撒,年轻看守人与被他呼作埃米莉?L的那个女人之间的结合,那审慎而克制的一吻……是奉献给支配他们整整一生直至死灭的那种爱情的。”&(字节数: 568) [原创
9:54:35]&&
《阿巴恩,萨巴娜,大卫》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刘方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定价:22.00元
&&& 故事发生在施塔特的“犹太人的房子”里,附近有一个黑黝黝的大公园,远处是一片森林。房子里,萨巴娜和大卫奉命看守着一个将要被处决的犹太人。事实上,犹太人是两个具有同样名字的人:阿巴恩。他们俩之间,其中一人是哑的,由另一人说话。他们在等待黎明的到来,等待格林戈党的领袖的到来……&&& 这是一部意象丰富、寓意深刻的小说,延续了杜拉斯梦呓般的写作风格,又在这梦境的迷思中反观真实的历史、政治,运用大量具有隐喻性的表现手法,将绝望的、荒凉的世界的面目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犹太人长期流亡的状态、危险的乌托邦主义等,这些都是本书所关注的重要主题,贯穿始终。&(字节数: 0) [原创
9:52:53]&&
《英国情妇》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徐和瑾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定价:24.00元
&&& 又聋又哑的玛丽-泰莱丝被杀害后,凶手残忍地将其分尸,从附近的高架桥上丢进从下面驰过的火车车厢。小说通过神秘人和咖啡馆老板罗贝尔、被害人的表姐夫皮埃尔和被害人的表姐克莱尔的三次谈话,解开了一起碎尸凶杀案的谜团。凶手到底是出于怨恨、妒忌还是精神失常犯下这起案件?这个谜团要交给读者一起去探索解答。&(字节数: 539) [原创
9:43:18]&&
《成天上树的日子》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译者:刘方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8定价:25.00元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集,共由四个故事组成:《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和《工地》。&& 《成天上树的日子》讲述一位年迈的母亲去看望居住在巴黎的儿子,描写了“母爱”这种特殊、永恒的爱,偏重于叙事,张力十足;《蟒蛇》中主人公回忆她还是小姑娘时,每周日都不得不接连观看两个场景,巨蟒吞噬活鸡,和遗恨吞噬七旬老人巴尔贝小姐,这两个场景平行展开,互为补充,引发思考;《道丹太太》讲述了门房太太和清道夫这一对忘年交的故事,诙谐幽默,发人深省;《工地》篇幅相对较小,描写一对男女因一块特殊的工地相遇,一段爱情缘它而起,以小见大,意味隽永。四篇作品中都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分析,笔触细腻,富于哲理。
&&&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在那里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1932年后回法国定居,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等,曾在法国政府殖民部工作,参加过抵抗运动。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剧作和电影作品,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字节数: 0) [原创
10:27:36]&&
《中央公园西路》作者: [美] 伍迪?艾伦译者: 宁一中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8定价: 16.00元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作者简介 ? ? ? ? ? ?   伍迪?艾伦(WOODY ALLEN,1935-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演员、音乐家、作家和戏剧家。  一九三五年在纽约布鲁克林出生。自一九六五年以来,平均每年至少推出一部电影,多为自编自导和自演的喜剧作品。他的创作灵感,多来自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电影历史,还有他的犹太人身份。他的电影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三项奥斯卡奖、八项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以及一项金球奖。  一九六○开始戏剧创作,多次参与百老汇戏剧的编导与表演。一九九五年的《中央公园西路》,是他重返戏剧舞台的作品;二○○三年的《老塞布鲁克镇》和《滨河大道》,是他作为戏剧导演的处女作,在纽约和东海岸地方剧院上演,受到观众高度欢迎,场场爆满。
&&(字节数: 955) [原创
10:25:29]&&
《女宾》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译者: 周以光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8定价: 33.00
&  《女宾》是波伏瓦的第一部小说。当波伏瓦在文学创作上感到一筹莫展时,萨特对她说,为什么她不把自己写进作品里呢。于是她受到启发,创作了《女宾》。在小说中,她不仅写了自己,而且还有她的终生伴侣萨特,以及他们的朋友奥尔嘉。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评论,奠定了波伏瓦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它所描写的恋人模式,波伏瓦用一生的时间身体力行,并为此饱受诟病。优雅的弗朗索瓦丝,年轻刻薄的格扎维挨尔,以及爱着这两个女人的皮埃尔,试图在三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三重奏,“三个竭尽全力彼此相爱的人更加多彩多姿……”三重奏却演变为“三角恋爱”,嫉妒丛生,处处隐藏着猜忌与荒唐。维护格扎维埃尔却又饱受其折磨的弗朗索瓦丝,终于做出了决定。&(字节数: 679) [原创
10:22:14]&&
《名士风流 I》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译者: 许钧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8定价: 32.00元
《名士风流 II》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译者: 许钧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8定价: 30.00元
&&& 波伏瓦以自己所处的写作、政治生活圈为蓝本,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知识分子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沉沦与奋起的命运,刻画出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有历经磨难而坚守生活信念的作家,有鄙视功名而始终不甘寂寞的精神分析学家,有锐意进取而终于落拓的活动家……  这部小说有纪实的影子,比如罗贝尔可以对应为法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萨特,刘易斯可以对应为作者的美国情人、作家阿尔戈伦,小说开篇献词即点明小说是献给这位美国情人的。当时欧洲文化圈中的活跃分子也许都可从中有所比照。但是,作者还是运用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变化人称,变化叙述者的口吻,变化时间、空间,将全文十二章以交缠的形式展开,既有爱情线索的延续,比如亨利与波尔从热恋到歇斯底里到相互怨恨的关系,罗贝尔与安娜持久、平静的终身伴侣关系,刘易斯与安娜一见钟情、无法厮守的爱情,又有对战争、对道德审判、对知识分子使命的反映、思考,比如樊尚对战时投敌分子的暗杀行动,亨利与罗贝尔关于是否在《希望报》上披露现实弊端的争论。 
作者简介 ? ? ? ? ? ?   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  1908年生于法国巴黎,1929年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论著《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字节数: 1364) [原创
10:56:52]&&《地狱之花》
作者: [日]永井荷风译者: 谭晶华 / 郭洁敏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年8月
定价: 30.00
  《地狱之花》由六篇中短篇小说构成,成书于一九二年,作品深受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影响,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作者自身生活和人生看法的影子。
  《地狱之花》通过一位女教师的遭遇,反映了明治时代女性决心冲破世俗观念、争取自由幸福的思想。《隅田川》通过一个青年弃学而憧憬艺人生活的故事,以甜美的诗情、怀古的幽思描写了隅田川畔的风土人情。《梅雨前后》是一篇描写咖啡馆女招待生活的风俗小说。《墨东趣谭》以随笔风格叙述了老作家与妓女的交往,通过对景致、风俗的描绘以及对战争、世态的讽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点。《积雪消融》写一个女招待在积雪消融的日子到曾经抛弃妻儿、现又落魄的父亲家后产生的温暖父女情。《两个妻子》通过描写两个丈夫出轨的妻子的一喜一忧,再现了当时有闲阶级的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永井荷风()  日本唯美派文学代表作家。一九二年以自然主义倾向小说《地狱之花》登上文坛,代表作有小说《梅雨时节》和随笔集《断肠亭杂稿》等,作品不少描写花街柳巷生活,抨击了明治末年社会的庸俗及丑恶,充满唯美注意和怀旧之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品被禁,一九五二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一九五四年当选为艺术院会员。&(字节数: 1025) [原创
10:06:03]&&&
《三四郎》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7
定价: 26.00元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与《后来的事》和《门》构成了爱情三部曲。主人公小川三四郎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 。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后来的事》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7
定价: 27.00元
  长井代助是一个没有固定职业的“多余人”,靠着向父母或兄弟伸手要钱度日。大学毕业后,三十岁了还没安家,也不谋职工作。年轻时他对一切态度消极,曾把相爱的三千代让给朋友平冈。可是三千代嫁给平冈后并不幸福,生下的一个孩子不久也夭折了。平冈在事业上失败后从大阪返回东京,三千代登门求情借钱。代助对三千代的爱并未消失。他决心挽回自己的过失,把落难的三千代娶为妻,将她从窘境中解救出来,开始新的生活。由于代助的决定违背了父亲的意志,拒绝父兄安排的婚事,与家庭决裂了,生活费也没了着落.然而他并没改变主意。当他把一切向平冈和盘托出时,平冈愤然提出绝交。尽管如此,代助和三千代热烈而真心地相爱着。不久,三千代病倒了。为了生活,代助头顶着骄阳四处奔走,寻找着工作。
译者: 吴树文
作者: [日]夏目漱石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2010-07
定价: 22.00元
  既是爱情三部曲的悲剧终结,也是作者晚期一系列作品的序曲。《门》的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妻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门》是夏目漱石反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一个感伤的世界。
作者简介 ? ? ? ? ? ?
  夏目石(),本名金之助,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日本两大文豪。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风气之先。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夏目漱石的创作受到当时西洋文明的影响,把日本国民生活的精神空白这一现象作为知识阶级的伦理问题清楚地再现出来。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最根本的被害者就是知识分子本身,在他们生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丧失了内部的伦理基准,把自我的意识陷入奴役的境界,让从世界文明中得到的自由平等的意识远离自己的幸福。
  夏目漱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行人》、《心》、《明暗》,及作品集《漾虚集》、《梦十夜》等。
&&(字节数: 0) [原创
9:43:44]&& 
&&& 北京晨报8月2日讯(记者 刘婷)昨天,记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获悉,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作品为中国读者喜爱的米兰?昆德拉的新作《相遇》,将在8月中旬举行的上海书展上正式推出。该书是昆德拉阔别文坛四年后再次执笔,他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内容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传达昆德拉艺术是将“感觉和思想的每一面完全展开的方法,好让生命不至于缩减为恐惧的单一维度”的观点。书展上还将同时推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文全译本百万纪念版。有意思的是,昆德拉亲自创作了这两本书的封面漫画。
  《相遇》的责编之一缪伶超昨日告诉记者,昆德拉在写作、音乐、绘画上均有造诣,他时常喜欢把写作中出现的想法,随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相遇》简体中文版编辑出版时,昆德拉于今年年初特地把这幅漫画传真给出版社,在征求了昆德拉的同意后,出版社将这幅漫画印上封面。画中两个线条活泼的小人,面对面“相遇”。看昆德拉作品的人,时常感觉他的写作手法空灵、用词讲究,但昆德拉的漫画十分可爱,这两个“小东西”像“外星人”一样。昆德拉现在已经年过八旬,仍然可以看出一种未泯的“童心”。《相遇》一书昆德拉写于2009年,这幅漫画在国外及港台版的封面上并未出现。而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文全译本百万纪念版的封面上,是昆德拉手绘的一只线条简单的狗。
  《相遇》是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昆德拉出版的第四部随笔集,其间跨越二十余年。在《相遇》中,不仅有对文学、艺术、音乐的探索和诘问,更有昆德拉对家国历史的反思和对广义上“故乡”的怀念。缪伶超表示,该书书写了人与人、人与作品甚至更深层次上、更加形而上的“相遇”,对他原来的想法、美学品位上的“相遇”。与之前随笔作品中传达的意味相比,该书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但感觉到昆德拉到了这个年纪,也有回顾、整理自己想法的意思,他更加想跟读者分享一些原来比较碎片化的东西。据介绍,《相遇》以及百万纪念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将在上海书展上举行首发式,知名翻译家许钧、尉迟秀,书评人梁文道将对谈昆德拉的小说艺术。
  (本文出处: )&(字节数: 1322) [原创
9:39:41]&&目 录
新文本书讯 3
《传说》 3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4 《炎夏之都》 4 《世纪末的华丽》 5 《巴黎之悟》 6 《昨日之旅》 7 《独断》 8 《不如归》 9 《家族》 10
新文本消息 11
朱天文作品系列全新出版,作家受邀参加八月上海书展 11
精彩书评 13
严杰夫:读懂一点朱天文,也就读懂一点台湾 13 商夏周:蓄传统之魂 14 董远方:浪漫的症候 16 龚伟:黑金家族 17 蔡玮:走向更深的黑夜 19 陆嘉宁:看似独断,实则优柔寡断 20 范典:灵光乍现下的巴黎旅程 22 张璇:叙事和构思 23
征文选登 27
张晓耘:一个人的世界 27 阳阳:快乐,很简单 29 木易洋:少年 30
赵武平:政治家的阅读 33 赵松:书店?四 34
征稿启事 37
pdf电子杂志下载地址:
http://www.yiwen.com.cn/booklist/xwb_bookview201003.pdf(文件约有700K左右,可以直接点开,也可点右键目标另存为)
感谢所有文章的作者、活动嘉宾以及关注这份电子杂志的朋友们。继续欢迎大家踊跃为我们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字节数: 889) [原创
9:25:36]&&&&
&& 《洛丽塔:电影剧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即将出版,译者叶尊
     一九五九年七月底的某个时候(我的袖珍日记簿上并没有写下确切的日期),我从我的代理人欧文?拉扎尔那儿接到了哈里斯先生和库布里克先生的口信,当时我正和我的妻子正在亚利桑那州捕捉蝴蝶。住在(弗拉格斯塔夫和塞多纳之间的)森林别墅。他们在一九五八年取得了《洛丽塔》的电影摄制权,这时要求我上好莱坞去编写电影剧本。他们提出的酬金相当优厚,但一想到要对我的小说点窜改易,就叫我感到十分厌恶。可是,对当地鳞翅目昆虫的捕捉活动出现了间歇,于是想到我们不如驾车前往西海岸。经过在贝弗利希尔斯与他们的会晤(在会晤时,他们告诉我为了迁就审查官的意思,影片后面的场景应该含有一些委婉的暗示,大意为亨伯特从一开始就已秘密地跟洛丽塔结婚),接着在塔霍湖边毫无结果地思索了一个星期(那儿到处长着熊果树,数量多得成灾,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漂亮好看的蝴蝶),我决定辞去这项工作,动身前往欧洲。
  我们先后在巴黎、伦敦、罗马、陶尔米纳,热那亚和卢加诺停留,十二月九日,我们来到卢加诺,打算待一个星期(大饭店,三一七和三一八号房间,我那开始话多起来的一九五九年记事册上这么说)。我早就不再关心拍摄影片的事,但忽然夜间我得到了一种启示,这种启示也许来自魔鬼,但却异常引人入胜,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我清楚地看出一种处理《洛丽塔》电影剧本的动人的方式。我后悔先前没有接受他们的提议,心里漫无目的地反复思考着梦中出现的一些零星的对话,忽然十分神奇地从好莱坞发来一份电报,竭力劝我改变先前的决定,同时答应让我放手行事。
  我们在米兰、圣雷莫和芒通度过了冬天余下的时光,在一九六○年二月十八日星期四,我们动身前往巴黎(芒通到巴黎的两张列车单程票,六号及八号铺位,九号车厢,晚间七点十五分开车,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五分抵达,我提到我日记簿上的这些记录以及其他一些提供信息的条目不仅是为了帮助记忆,而且也因为我不忍心把它们搁在那儿不用)。前往洛杉矶是一个漫长的行程,其中的头一段以一种十分不祥的恶作剧的方式开场:在里维埃拉黄昏那好似透明水彩画一般绚丽的景色中,那该死的卧车还没有抵达站台,就在一片金合欢和柏树丛中停了下来,我和我的妻子以及那个几乎发狂的脚夫只好从地面上随着人群爬上了火车。
  第二天黄昏时,我们在勒阿弗尔乘上“美国号”。我们原来订了一个上层甲板的房舱(六十一号),但蒙殷勤友好的管理人员的好意,毋须支付什么附加的费用,就给搬到一套额外供应水果和威士忌的舒适可爱的房舱(六十五号)里――这是给予美国作家的众多款待之一。经过在纽约停留的繁忙的四天,我们在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六动身前往芝加哥(晚上十点开车,五五一号车厢,E-F号卧铺套间,有趣的匆匆写下的笔记,以往幼稚的琐事!),在第二天晚上乘上了超级列车,我们的卧铺套间里间的音响设备突然发出一阵乐曲声,向我们表示欢迎,于是我们手忙脚乱地赶紧想要叫那可恶的玩意儿停下来,把它干掉、扑灭、根除。我们没有找到开关,只好叫人前来帮忙(当然,在苏联的火车上,情况要糟得多,那儿严禁你把广播开关关上)。
&  三月一日,我和库布里克在他的环球影城的工作室里讨论如何把小说拍成电影,友好地各自提出了建议和反建议。他接受了我所有的要点,我接受了他的一些不大重要的论点。在离贝弗利希尔斯饭店(拉扎尔先生为我们租了属于饭店的一幢单门独户的住所)不远处有一个公园,第二天上午,我坐在公园里的一张长椅上,头顶上方是一株美丽的、鲜黄绿色的火炭树,已经在煞费苦心地想着影片里人物的对话和形体动作。三月九日,库布里克让我们与塔斯黛?韦尔德(一个举止优雅的扮演天真少女的演员,但并不是我脑子里的洛丽塔)见了面。三月十日,我们向如今已经去世的约翰?弗兰西斯?费租了一幢舒适宜人的别墅(曼德维尔峡谷路二○八八号)。三月十一日,库布里克让一个送信人给我送来了他跟我商定的所有场景的一个初步的大纲:上述场景包括了小说的第一部分。这时,他的态度使我相信他不大愿意按照审查官的异想天开的念头,而愿意仔细听从我突然产生的奇思妙想。
  在接下去的几个月里,我们见面的次数很少――每两个星期左右,在他的或我的住所见一次。根本不再提供大纲了,批评和建议也变得越来越简短;在仲夏的时候,我拿不准库布里克究竟是对我写的任何内容都神态安详地全盘接受,还是默默地不予考虑。
  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工作,每天早上从八点到中午都一边构思,一边在热烘烘的小山上捕捉蝴蝶,那儿除了几只极易受惊、其品种还鲜为人知的眼蝶外,就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蝴蝶,相反却到处都是响尾蛇,它们在灌木丛里或小路中间的歇斯底里的表现相当滑稽可笑,倒不怎么吓人。那个与房子一起供我使用的德国厨师给我做好午饭,我从从容容地吃完后总靠在一张草坪躺椅上,度过另外四个钟头的时间,四周有玫瑰花和反舌鸟②,我手里拿着几张上面划了线条的索引卡片和一支黑翼牌铅笔,把我早上脑子里设想出的场景抄录下来,反复缮写,有时擦掉重写。
  我生来不是一个剧作家,甚至也算不上一个受雇编写电影脚本的文人,但是如果我对戏剧或电影艺术也像我对写作,那种成书过程好像欣然地在服无期徒刑的写作,付出同样的精力,那我就会提倡并采用独断专行的方式,亲自担任戏剧或影片的导演,选择布景和服装,让演员们感到惊恐不安,自己演个客人或鬼魂的小角色跟他们混在一起,给他们作出提示。总之,使整个演出弥漫着个人的意愿和手法――因为我在世上最厌恶的事物就是团体活动,那种好似把身上汗毛浓密和身上光溜溜的人以一种数量不断增加的平凡方式混在一起集体沐浴。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能做的只是使言辞比行动更具有重要性,从而尽量限制管理部门和角色分派的干扰。我锲而不舍地干着这项工作,直到我对剧中对话的节奏感到合适,并准确地掌握好影片中从一家汽车旅馆到另一家汽车旅馆、从一个幻景到另一个幻景、从一场噩梦到另一场噩梦的连贯性为止。很久以前,还在卢加诺的时候,我就勾画出影片在“着魔的猎人”那家旅馆的连续场景,但凭借音响效果和特技镜头明显的相互作用,恰好既表现出一个平淡乏味的早晨,又显示出一个胆大妄为、性欲反常的人跟一个不幸的孩子生活中所出现的关键时刻,要这样调整把握得准确无误,结果变得十分困难。有一小部分场景(比如麦库的有名无实的房屋,三个待在游泳池边上的小仙女,或者黛安娜?福勒开始重复夏洛特?黑兹所经历的不幸的生活过程)是我根据销毁了小说手稿后所保留的一些没有使用的材料编写的,我把小说手稿销毁的举动倒不像没在书中使用这些段落那样叫我感到后悔。
  到六月底的时候,我用掉了一千多张卡片,这时我把写的剧本用打字机打了出来,寄给了库布里克,一共有四百页。我需要休息一下,就由我的妻子驾着一辆租来的英帕拉汽车前往因约县,到大松溪的冰川旅舍去小住几天,我们在那儿四周的山里采集因约蓝蝴蝶以及其他好看的蝴蝶。等我们回到曼德维尔峡谷路的住宅,库布里克前来拜访我们,他说我的电影剧本篇幅过于庞大,包含太多不必要的片段,全部拍摄出来大概要七个小时。他想进行一些删节和其他的改动。于是在编写一个篇幅较短的电影剧本时,除了设想出一些新的连续镜头和场面外,我确实也做了这样一些删节和改动。他在九月里拿到剧本后表示写得不错。最后这段时间是六个月的工作中最艰难也是最令人兴奋的部分。不过十年以后,我重新阅读了自己写的剧本,又恢复了几个场景。
  我跟库布里克最后的一次会面一定是在一九六○年九月二十五日他在贝弗利希尔斯的住处,那天他给我看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娴静的小仙女休?莱昂的照片,库布里克说很容易就能使她在出演洛丽塔的角色时显得更加幼小和邋遢,他已经签约聘用她出演洛丽塔这个角色。总的看来,我对事情最终发展的方式还是觉得相当满意,于是在十月十二日下午,我和我妻子乘上超级列车(一八一号车厢,E-F号卧铺套间)前往芝加哥,在那儿转乘二十世纪有限公司的列车(二六一号车厢,J-K号卧铺套间),并于十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半抵达纽约。在这段气象庄观的行程中――接下去的说明只会引起那热诚的超感觉论者的兴趣――我做了一个梦(十月十三日),在梦中我看见写着下面这样一句话:“他们在收音机里说她像莎拉?富特一样自然。”我从来不认识一个叫这么个名字的人。
  自满是一种只有在回想时才会出现的情绪:在弄清确定这种情绪前,必须先把它砸成碎片。我的这种情绪要持续一年半。早在十月二十八日(纽约罕布什尔饭店,五○三号房间),我发现在我的小本子上用铅笔写着下述计划:“一部长篇小说,一部传记,一场恋爱――这只是对一首逐渐写成的短诗的详尽的评注。”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购买洁牙线、新的夹鼻眼镜、防晕药,上船前在码头上行李管理员那儿托运大黑行李箱子,A层甲板,七十一号房舱”)十一月七日开到瑟堡,让我们在那儿下船后不久,这首“短诗”就开始变成一首很长的诗。四天以后,在米兰的萨伏依亲王饭店,接着整个冬天,在尼斯的一套租借的公寓(英国人海滨步行大道五十七号)里,后来在泰辛、瓦莱和沃州(“一九六一年十月一日搬到蒙特勒王宫饭店”),我都在埋头撰写《微暗的火》,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四日总算写完。鳞翅昆虫学、对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本这一巨大工程的校样所做的校改,以及修改一个难度很大的译本(《天赋》)占去了一九六二年春天的时光,那年春天,我们多半待在蒙特勒,因而(除了谁也没有执意要我前往埃尔斯特里这一事实外),在英国进行的对《洛丽塔》影片的拍摄都是在完全不为我的虚荣心所了解的情形下开始并完成的。
  一九六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几乎在我们从圣纳泽尔登上“尚普兰号”移居美国后正好相隔二十二年),“伊丽莎白女王号”又把我们送到纽约去参加《洛丽塔》影片的首映式。我们的房舱(主甲板,九十五号房舱)完全跟我们一九四○年在“尚普兰号”上的房舱一样舒适,而且,在事务长(或者船上医生,我的潦草的字迹难以辨认)举办的鸡尾酒会上,他转过身子对我说:现在你身为一个美国实业家,一定对下面的故事(没有把故事记录下来)十分欣赏。六月六日,我重访了过去我常去的那些场所,上美国自然博物馆的昆虫学部,把一些查普曼小灰蝶的标本存放在那儿。那是上一年四月在尼斯和格拉斯之间的野草莓树下抓到的。电影的首映式(罗尔斯州立剧院,西百老汇大街与第四十五街交汇处,正厅前排东二号和四号座,“糟糕透顶的座位”,我那直言不讳的记事册上这么写道)在六月十三日举行。许许多多的人正在等着一辆接一辆停下来的豪华高级轿车,我坐在小汽车里,也跟那些影迷一样心情急切,头脑单纯,他们朝我的车子里张望着,希望瞥见詹姆斯?梅森,但却只看到一个希区柯克的替身演员的平静的侧影。几天以前,在影片私下放映时,我发现库布里克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他拍摄的《洛丽塔》是一部由几个极为出色的演员主演的一流影片,影片只采用了我的剧本的一些不完整的零星的片段。这种修改,对我最满意的微小的收获所作的点窜,删去全部场景,添加另外一些新的场景以及各种其他的改动,可能还不足以把我的姓名从电影摄制人员的名单中删除,但这无疑使影片对我原来所写的剧本而言,就像美国诗人所翻译的兰波或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一样毫无忠实可靠之处。
  我要赶紧补充说,目前我的这种看法决不应被看作我心里怀有什么为时已晚的怨恨,或对库布里克的创作方式嗤之以鼻。在把《洛丽塔》改编成具有台词的电影时,他从一个方面去理解我的小说,我从另一个方面去进行理解――就是这么回事。你也不能否认,对原作的无限忠实可能是作者的理想,但结果却会造成一个制片人身败名裂。
  我最初看到影片的反应既有恼怒、失望,也有勉强感受到的愉快。我觉得不少与正题无关的创意构思(比如恐怖的来回推搡的场景或在浴缸里狂热地痛饮威士忌的场景)十分适当可喜,而另一些创意构思(比如塌陷的行军床或莱昂小姐精致睡衣的饰边)则令人讨厌。大部分场景实际上并不比我为库布里克十分细心编写的要强,我一边为浪费了我的时间而深为惋惜,一边又对库布里克的毅力不胜钦佩,因为他前后有六个月都在忍受着一件无用的作品发展成形的折磨。
  可是我错了。我回想起在小山上得到的灵感,蓝花楹树下的草坪躺椅,内在的动力,满足的心情,不久那种恼火和失望就平息了。倘若没有那一切,就不可能完成我的工作。我暗暗提醒自己,毕竟什么都没有浪费,我的电影剧本仍然完好无损地放在文件夹里,有朝一日,我可以把它出版――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怒气冲冲地批驳一部精美的影片,而纯粹是作为我的一部旧作的一个轻快活泼的变体。
      弗拉基米尔? 纳博科夫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于蒙特勒 &(字节数: 0) [原创
10:17:25]&&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8月版《相遇》,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一 有一天,米歇尔‧阿尔尚波打算编一本弗兰西斯‧培根的画册(他的画像和自画像)。阿尔尚波提议要我为这本画册写一篇短文,他向我保证,这是画家自己的心愿。他提起我当年发表在《弧》(L’Arc)这份期刊上的一篇旧作,他说培根曾经表示那是他能在其中认出自己的极少数文章之一。我不会否认我的感动──在若干年后,面对这么一个来自我如此喜爱却又不曾谋面的艺术家的讯息。
这篇刊在《弧》上的文章(后来成了我写作《笑忘书》其中一部的灵感来源)写的是培根画的亨莉耶妲‧莫瑞耶斯(Henrietta Moraes)三联画肖像,写作时间是我移居海外的最初期,约莫是一九七七年,当时我满脑子还是对于离去未久的故乡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宛如一个审讯与监控的国度。如今,我还是得从这篇旧作展开我对培根的艺术的新省思: 二 “时间是一九七二年。我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布拉格郊区会面,地点是借来的公寓。两天前,这女孩被警察审问了一整天,问的全是关于我的事。现在她想要偷偷和我碰面(她一直担心自己受到跟监),好告诉我他们问了她哪些问题,而她又是怎么答的。万一哪天我也被抓去审问,我的说法才会和她一致。
“这女孩非常年轻,对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的。审问这件事让她心慌,让她害怕,一连三天,她的肠胃不停翻搅。她的脸色惨白,在我们谈话的这段时间,她不断走出去上厕所,我们的会面也因此伴随着厕所水箱蓄水的声音。
“我认识这女孩很久了,她聪明,个性非常风趣,情绪掌控和穿著打扮总是近乎完美无瑕,她的连衣裙一如她的举止,从来不会让人瞥见丝毫的裸露。这会儿,恐惧就像一把大刀,突然将她剖开。她在我面前打开了,像一头小母牛被切割的身躯,吊挂在肉铺的铁钩上。
“厕所水箱的蓄水声一直没停过,而我,我突然很想强暴她。我知道我说的是:强暴她,而不是跟她做爱。我不想要她的温柔。我想把手粗暴地放在她脸上,在那一瞬间,完全夺取她,连同她让人兴奋难耐的那些矛盾一并夺取──连同她完美无瑕的洋装和闹个不停的肠子,连同她的理性和她的恐惧,连同她的自负和她的不幸。我的感觉是,这一切矛盾当中蕴藏着她的本质──这宝藏,这金块,这隐藏在深处的钻石。霎时间,我想要拥有她,连同她的粪便,也连同她无法言喻的灵魂。
“可是我望着这双盯着我看的眼睛,那眼里尽是不安(理性的脸上,两只不安的眼),而她的眼睛越是不安,我的欲望就变得越荒诞、愚蠢、丑恶、无法理解,而且不可能实现。
“这没道理也不该出现的欲望并不因此而有丝毫的不真实。我无法否认这一点──我看着弗兰西斯‧培根的那些三联画肖像,就像自己回忆的重现。画家的目光停留在那张脸上,宛如一只突兀而粗暴的手,试图占有这张脸的本质,占有这颗隐藏在深处的钻石。我们当然不能确定,这些深处是否真的蕴藏着什么──然而无论是何种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突兀暴烈的手势,以手的动作去破坏别人的脸,试图在别人身上或背后找到隐藏在那里的什么。” 三 关于培根的画作,最好的评论是培根自己在两次访谈里的陈述,一次是席维斯特 于一九七六年做的访谈,另一次则是阿尔尚波于一九九二年做的访谈。在这两次访谈当中,培根谈起毕加索,语带赞赏,特别是对于毕加索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二年的时期,那是培根觉得唯一和他真正相近的时期;他在其中看到一个“从来无人探索的领域被打开了,那是一种有机的形式,和人的形象相连相系,却是一种全然的歪斜变形”(字体变化是我标示的)。
毕加索在这个短暂时期所创作的抽象画,可以说都是画家的一种轻浮的手势,将人体的主题转化成二维的、自由的形式,让这些主题不像原来的样子。在培根的画作里,毕加索游戏式的欢愉换成了惊讶(或者恐惧),他看到的是我们的存在,是我们物质性、肉体性的存在。画家的手(我重拾我旧作里的用语)被这样的恐惧打动,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一具身体上,放在一张脸上,“试图在别人身上或背后找到隐藏在那里的什么”。
可是,那里到底藏着什么?“我”吗?当然,人们画的所有肖像都想揭露肖像主人的“我”。可是在培根的年代,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都开始躲起来了。其实,我们最平凡的经验说明了一件事(尤其当我们的生命已经拖得太长的时候),很可悲的,人们的脸都是一样的(人口如雪崩般疯狂成长,更让人加深了这种感觉),一张张的脸让人混淆,一张脸和另一张脸的差异只有某些非常细微的地方,几乎无法察觉,在数学上,依尺寸来说,这样的差异经常只是几厘米的差别而已。再加上我们的历史经验,我们也知道,人的行为是相互模仿的,就统计来说,人的态度是可以计算的,人的意见是可以操弄的,所以,人与其说是一个个体(一个主体),不如说是一个总体里的一个元素。
正是在这令人疑惑的时刻,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在这种培根式的探索里,身形让位给“全然的歪斜变形”,却从未失去它们原有的活器官特质,它们还是让人想起身体性的存在,想起它们的血肉,而且始终保有它们三维的样貌。而且,这些身形和它们的主人相似!明明是一幅有意识地歪斜变形的肖像,如何能跟它的主人相似?然而,这些肖像主人的照片证实了这件事;请看这些三联画肖像──同一人的肖像,三种变形的并置;这几幅变形的肖像各不相同,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共同点:“这宝藏,这金块,这隐藏的钻石”,一张脸里面的“我”。 四 或许我可以换一种说法:培根的肖像画是对于“我”的界限的质问。一个个体可以歪斜变形到什么程度而依然是自己?一个被爱的生命体可以歪斜到什么程度而依然是一个被爱的生命体?一张可亲的脸在疾病里,在疯狂里,在仇恨里,在死亡里渐行渐远,这张脸依然可辨吗?“我”不再是“我”的边界在哪里? 五 长久以来,在我想象的现代美术馆里,培根和贝克特一直是一对。后来我读了阿尔尚波的访谈:“贝克特和我之间的亲近性总是令我觉得惊讶,”培根这么说。再往下读:“……我一直觉得在贝克特和乔伊斯想要说的这个部分,莎士比亚的表达好得多,而且他用的方法更对,更有力量……”还有,“我心想,贝克特关于他的艺术的想法最后是不是扼杀了他的创作?他的作品里同时有太过系统性和太过聪明的东西,或许是这些东西一直困扰着我。”最后是,“在绘画方面,我们总是保留太多习性,我们删除的永远都嫌不够,可是在贝克特的作品里,我常觉得他一直想要删除,结果是,什么都没有留下来,而这决定性的空无,回荡着空洞的声音……”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间接地或拐弯抹角地),他的判准也在此表现出来。谈到贝克特的时候,培根告诉了我们关于他自己的什么?
他不想被归类。他不想让他的作品落入刻板印象之中。
而且,他抵抗现代主义的教条,这些教条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之间树立起藩篱,仿佛现代艺术在艺术史上代表一个孤立的时期,拥有自己无可比拟的价值和独立自主的美学标准。然而培根的艺术史是整体的艺术史,二十世纪并不能让我们免除我们亏欠莎士比亚的债务。
还有,他不愿以太过系统化的方式呈现他对艺术的想法,他害怕他的艺术会因此变成某种过度简化的讯息。他知道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艺术已经被喧嚣晦涩、滔滔不绝的理论蒙上污垢,作品因此无法和观众(读者、听众)进行没有媒体传播也没有预先诠释的直接接触。
所以,只要有机会,培根就会把线索弄乱,让那些想要将他的作品意义化约为刻板悲观主义的专家们摸不着头绪──他厌恶以“恐惧”这个字眼谈论他的艺术;他强调“偶然”在他画作中扮演的角色(画画时出现的偶然;一滴颜料意外地落在画布上,一下子改变了这幅画的主题);所有人都赞叹他画作严肃性的时候,他坚持“游戏”这个字眼。想谈论他的绝望?也可以,但是,他立刻告诉你,他的绝望是一种“欢乐的绝望”。 六 在关于贝克特的反思里,培根说过:“在绘画方面,我们总是保留太多习性,我们删除的永远都嫌不够……”太多习性指的是,任何不是画家新发现的东西,不是前无古人的贡献,不是他原创的;任何属于传承的、例行的、填空补白的东西,还有为展现技巧而进行的创作。以奏鸣曲的形式来说(甚至最伟大的音乐家也是如此,莫扎特的作品、贝多芬的作品),所有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过渡乐句(经常是约定俗成的)就是这样的例子。几乎所有伟大的现代艺术家都试图删除这些“填空补白”的部分,删除这一切来自习性的东西,删除一切障碍,让艺术家得以直接与本质进行专属于他的接触(本质:艺术家自己,而且只有他一个人可以说的东西)。
培根也是如此,他的画作背景极度简单,单色平涂;但是,前景的部分,他也以极度浓稠的颜色与形式处理身体。然而,他心心念念的,却是这种华丽(莎士比亚式的)。因为少了这种华丽(以华丽对照单色平涂的背景),美就会变成禁欲,仿佛在进行节食,仿佛缩减了,而对培根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美,是美的爆发,因为就算今天这个字看起来已经被用烂、过时了,但是连结着培根与莎士比亚的,正是这个字。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执拗地套用在他画作上的“恐惧”一词会激怒他。托尔斯泰提到雷奥尼‧安德列叶夫 和他的短篇黑色小说时曾说:“他想要吓我,可是我并不害怕。”今日有太多画作想要让我们恐惧,而我们却感到无聊。恐惧并不是一种美感,而我们在托尔斯泰的小说里感受到的恐怖,从来就不是在那儿等着吓我们的;伤重而性命垂危的安德列‧包尔康斯基 没有麻醉就开刀,这惊心动魄的画面并未将美剥除,正如莎士比亚从来不将美从任何一场戏中剥除,正如培根从来不将美从任何一幅画作中剥除。
肉铺很恐怖,可是当培根谈起肉铺的时候,他不忘指出,“对一个画家来说,这里有肉的颜色散发出来的伟大的美。” 七 究竟是什么原因,尽管培根有这么多的限制条件,我还是不断在贝克特的左近看见他?
这两人在他们各自的艺术历史上的立足之处大致相同,也就是戏剧艺术的最末期,以及绘画史的最末期。因为培根是依旧以油画颜料和画笔作为绘画语言的最后几个画家之一。贝克特则是依然以剧本和演员为基础在写戏,在他之后,剧场依然存在,这是事实,或许剧场甚至还在演进,可是启发、创新、促进这种演进的,不再是剧作家的文字了。
在现代艺术史上,培根和贝克特并非开路的人,他们是封路的人。阿尔尚波问培根,哪些现代画家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培根的回答是:“在毕加索之后,我就不太知道了。现在在皇家艺术学院有一场画展……看到这些画作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什么也没看到。我觉得里面什么也没有,那是空的,完全空的。”那安迪‧沃霍尔呢?“……对我来说,他不重要。”那抽象艺术呢?噢,不,他不喜欢抽象艺术。
“在毕加索之后,我就不太知道了。”他说得像个孤儿似的。而他确实是。在他的生命里,他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下确实是个孤儿──开路的人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大帮的同行、评论家、崇拜者、同情者、同路人,而他则是孤单一人,一如贝克特。在席维斯特的访谈里,他说:“我想,可以和一些艺术家一起工作应该是比较令人兴奋的事……我想,有人可以谈话,那应该是非常愉快的事。现在,根本没有人可以谈话。”
因为培根和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是把门关上的那种,不再响应围绕着他们的现代性──艺术市场行销所大肆鼓吹的时尚的现代性。(席维斯特说:“如果抽象画只是一些形状的组合安排,您如何解释有些人,就像我,有时候会对那些象形的作品有发自肺腑的反应呢?”培根说:“时尚。”)在伟大的现代主义正在关上门的时代主张现代,和在毕加索的时代主张现代,是完全不一样的事。培根是孤立的(“根本没有人可以谈话”),他孤立在过去的一旁,他孤立在未来的一旁。 八 贝克特,他和培根一样,对于世界的未来与艺术的未来并不抱存幻想。而在这幻想终结的时刻,他们的作品里可以找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飞车刷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