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累 高三无味学生累还是演员累?为什么?

高三逆袭真实故事
篇一:高三100天逆袭神话 差生讲述一月之内提高一百分的故事 高三100天逆袭神话 差生讲述一月之内提高一百分的故事 [导读]:对于一个基础不好的高三生来说,在一个月内提高100分?感觉是天荒夜谈,然而有些考生真的做到了,究其原因是合理的方法加上坚持努力的结果!在高考还剩下70多天的时候,高考生为何不放手一搏,为即将到来的高考添上精彩的一笔! 不少高三生基础差,总是在怀疑,在短短的几十天还是否有希望。其实只要方法对,加上勤奋的汗水,肯定会有收获的。小编搜集了一位高三学生从300多分提高到400多分的经验给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模考成绩出来了,477分,上次模拟325分。可我想说,我还是太懒。 现在发现上500其实很容易,本人成绩477 语文123,数学71 文综190 英语93 其实仔细看,我成绩平平。但我努力了,53,45挨个做,数学回归课本,两点睡,五点起,我没白费时间。 说实话,我高三下学期,断网断手机,也常想,逆袭真的可以?但现在才懂,我们不必别人差,差的只是基础。逆袭真的有,不要说扯淡什么的。好了,开始说我方法,大家仅供参考,因人而异。 首先,说我的各科。 数学: 这门让人宓目巍N抑澳芸50多,这次进步了,70!不管有没有人看,再次给逆袭的同胞一个建议:我们老师给我说,数学一定要在5月以前提起来,到五月,基本都学不动了,那时候就晚了。记住,一定过课本!我也发现了,好多题都是课本原题,数学我在进步,因为我空间想象力很差,证明我是实在跪了。我的办法就是熟悉课本,公式,概念。买题,一定要买符合自己省份的,别买38套,我们陕西, 对于江苏那些变态题,根本下不了手,还不如做课本题,数学我目前就这样。 英语: 我背单词的方法就是网上学来的,很快,真的。方法,拿出一张纸,拿出课本,1到5……翻到单词表,比如第一个是apple,写纸上,然后看着单词,心里默念三遍意思。然后继续写下一个,比如是ignore,继续默念三遍意思,但默念完之后,得再看看你上一个单词,再默念三遍意思,然后继续写,以此类推,每写完一个,就复习上一个,一个一个复习,建议竖着写,我的单词就是这样背。【其实不知道你们感觉到没有,我感觉2点以后背诵效果特别好,五点是最高峰】 当然,英语90得没及格,但我仍然每晚都做完型,阅读。慢慢得发现可以看懂了,不会得也可以顺着意思猜。单词拼写,没事就多瞅瞅单词,我买得是小甘,特别方便。没事下课翻翻。 单选,说实话,语法不会,但我感觉短语在单选有时候,真重要,有时候读者读着,短语就出来了。改错硬伤。作文我一直背模板,很管用得,不会写得,就背。其实很多上100 1的,语法都很差,用他们话说,语感。所以,没事读读做过的题,课文。辛苦一个月,40左右的绝对会用质的飞跃。 不要老贬低自己,你们真的是零基础吗?你们真的什么都不会么?潜移默化懂吧,就算你一直玩,没听。但其实潜意识里,你们对知识都有印象,不信你们打开数学书,看看是不是很熟,但就是不会。这就是了,所以,回归课本,你会发现很多。 文综: 文综,其实吧,文科生两门最头疼。地理,数学。我也是啊,地理头疼啊,人文地理可以,自然地理,哎…………你们懂的,但我地理这次及格了,为什么?因为!!!!!这次题很多都是人文,自然地理少,地理其实人文最简单,说白了,背!大家应该知道地理也有答题模板,很多人说,没用。 背那么多,其实,我认为不是这样,我恰恰认为很重要,有时候,选择题都可以用到。地理,我高一高二,废了。高三才开始背,说到背,插一句话。【我发现我好像从来没背过,为什么这样说,我其实一直在读,读比背来的快,背太费脑。每次我背东西,都是一直读,比如一页我就得重复三遍以上,每天都是,当你突然遇到你背的考点时,你试着写,会发现直接一口气就出来了,这和英语的语感很相似。 所以,地理不好的同学,你们仔细看看高考题,就拿全国卷,人文的比重绝对大于自然。但不能说自然不学了,还是得学,尤其重要的考点,大气环境之类的,记住,不要面对书本就发困,然后,手机拿出来,扣扣,微信,人人,玩一遍,然后睡觉,请问你难道真的不怕高考完的感受?父母的感受?亲戚,朋友,同学,对你的看法?地理,大题一定得精炼,如果看了这个后,你要做的,百度,地理答题公式。不想背重复读。 政治,说起来真是愧疚,51分。哎,没看卷子我就知道,选择错了超过4个了。哎,但我还是发现一些规律:比如,大家在做选择题时,会发现有时候两个选项选不出来。这时你的弊病就出来了,对知识不熟,只是知道那句话是课本的,但不知道具体如何应用,还有,看题不仔细,有的答案确实对的,但是和题有关系吗?所以……懂了吧。 还是一句话,回归课本。我这次就是感觉不对,选择很犹豫,半天选不出来。结果……我大题得分从下学期开始,提高的。每个大题扣分很少,12分拿10分很正常。很多人说吹吧,其实你们拿出来你们的试卷看看,是不是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最后5 6分,原因就是不精炼,结构不清楚,表面看你写了一堆,其实你没答到点。 以后,记住,大题答题模式,课本概念+解释概念 举例子,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然后一句话根据材料解释这句话,记住,一句话。 还有,注意整体的格式,不要左边一会,右边一会。上来就扣你二分,记住开始写的时侯,空两格再写。绝对比你一口气写完好!很多人点子达到了,但就是扣了2 3分,原因:格式不整齐,字迹不工整,语言不精炼。 2所以,多看看答案,再精炼下,结合自己的。前提背熟知识点 这几个必备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这几个大题经常出现,还有就是课本了。没事就背,也就两个月,能累到哪? 历史,实在感觉这和语文差不多啊,我这次85 一句话,如果你不想背,买题,开始做。怎么做,做之前看一遍书,一轮书也可以。看仔细点,开始做选择,只做选择。看看,错很多吧。继续,拿起你的笔,打开答案,画出答案的知识点,翻书找到知识点,仔细看,顺便一直读,历史其实文综里最简单。记住多做选择,大题么,呵呵。 这个更容易了,别看什么答题公式,没用。想做大题,你要做一件事,过课本,最低五遍。开始做题,题海术,记住从材料中找答案,然后联系你的知识点,顺着写。记住,精炼!!!!!我每次基本都看材料,一个字不放过,然后材料+想到的。结束了,历史个人感觉吧,一定要有框架,还有不想背,多翻书。另外一些小技巧: 教你们如何睡三小时不瞌睡。我的作息时间,凌晨2点睡,5点起来。很多人说,起不来什么的。我想说,没事,任何事都要有过程,我第一次直接2点睡,五点经过三次闹钟的轰炸,起来了。男生起来后,如果还特别困,做几个俯卧撑。女生,直奔洗手间,冷水洗脸。就这样,坚持一礼拜,你会发现,不到2点你睡不着了。 当然,我明白这种方法对身体很不好,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试试呢?谁让我们高一高二玩的太high了,现在当然得吃苦了啊。两个月,忍忍吧。当然,我这个方法因人而异。希望大家做个参考,记住每当你放弃的时候,想想为什么坚持到现在,咬咬牙。我坚持第三天时,差点放弃,但一想到高考后我要去的地方,就瞬间又有动力了…… 当然了,三个小时肯定不够,这时我还有办法帮你们恢复体力”……不是喝咖啡,喝茶。 而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 午 睡 ,午睡真的很重要,这直接决定你的下午听课质量和晚上学习效率。记住,哪怕只有半小时,你也得睡觉,记住,是睡着!不是闭着眼睛就可以了,必须得睡着。 这里提建议: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尽量睡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教室是可以睡着,但是睡起来特别难受。而且第一节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当在床上睡觉,你睡起来,尤其自然醒,特别舒服。和在桌子上趴着,完全不同。所以能回家的尽量回家。回不了的,不用担心。记得当你们睡起来的时候,必须得洗把脸。 当然了,三个小时肯定不够,这时我还有办法帮你们恢复体力”……不是喝咖啡,喝茶。 而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 午 睡 ,午睡真的很重要,这直接决定你的下午听课质量和晚上学习效率。记住,哪怕只有半小时,你也得睡觉,记住,是睡着!不是闭着眼睛就可以了,必须得睡着。 这里提建议:我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尽量睡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教室是可以睡着,但是睡起来特别难受。而且第一节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当在床上睡觉,你睡起来,尤其 3自然醒,特别舒服。和在桌子上趴着,完全不同。所以能回家的尽量回家。回不了的,不用担心。记得当你们睡起来的时候,必须得洗把脸。 同时按摩下太阳穴,最好出去走下,同时拍拍脸。 还有很多人说成绩最多提50分,剩下的两个月。其实,这个问题我问过我们补课老师,是我们西安五大名校之一的一位数学老师,他给我说,不到高考前一分钟,任何事都有可能。我见过太多的逆袭例子。都是最后两三个月要命的学,最后走向一二本。前提对自己有信心,别人说什么别听,做好自己的。俩个月的逆袭,绝对能到100多…… 大家比较多的学习问题: 历史啊,你是不是大题不会?其实历史很简单的,真的。我上课都不听了,只做题,你历史最好翻书,最起码要过五遍课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记住选择题最多错两个,历史是纯记忆的东西,当然,楼主从来没背。但我一直是不断重复的,所以潜意识里有印象,也就是所谓的题感,这是我的方法, 还有一种是不断做题,从题中复习课本,但感觉效率不是很高,虽然有点用,大题,其实也不难,历史大题也要精炼啊,不要一写一大堆,主要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点,比如说个时间你就得想那段时间发生过什么事,这就是考察你的整体框架了,大题就是纵向延伸的,不断延伸, 我建议你平时没事多去看看,如果你历史弱,就主攻下历史,历史选择最简单,记住大题精炼,你多去看看试卷的答案,看看答案上的,然后自己总结下,就好了, 政治,说实话,背知识点,回归课本五遍,去网上搜答题模板,好好看看,记住答题一定分条,精炼,不要写一堆,注意格式,多看看课本,有好处 地理,自然地理我不给你们说,我自然地理很差,人文凑合,人文地理你就背地理答题公式,百度有的,你可以去看看,适当的背背,历史最好拿分,还有政治,地理容易拉分。数学公式一定要背,但前提你得理解,就拿证明那些东西吧,你只背没效果的,理解的基础上背公式。最好可以回归课本,课本真的很重要!嗯,我给你说几个你必须拿的分选择八个,40分,填空3个15 45分 数列保证满分,三角第一问必须会,概率你得会把。 楼主不会证明,空间想象力差,勉强做第一问, 我放弃的是圆锥曲线和最后一个大题第二问,最后一个大题第一问你绝对会,就是求导。 这是楼主的办法,其实吧,如果你能保证选择,填空全对,后面可以放弃两道大题。
4篇二:一个从小到大的中等生到高三逆袭成学霸的故事,不看会后悔
名家谈家教 一个从小到大的中等生到高三逆袭成学霸的故事,不看会后悔 | 名家谈家教 杨咏梅,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的主编,也是一个大二学生的妈妈,一个在教育孩子上磕磕碰碰摸索着走过来的普通的妈妈。 她的女儿和许许多多咱们普通家长的普通孩子一样:没正经上过什么课外班,一路普通学校走过来,在班里总是排名中游。她也一度像很多家长一样,看着孩子总是不像自己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刻苦的好学生,从而忧虑,抱怨,纠结?? 但是,她做出了改变,她的孩子也逆袭成功。 2月2日,中国教育报微信和云校共同主办的“杨妈妈谈家庭教育”微信课在“中教君好家长群”举行,现场踊跃、家长纷纷提问,好评如潮,今天,大家就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如此受欢迎的“家庭教育秘笈”究竟是什么吧! 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
我不敢说是专家,虽然工作的内容是专门研究家庭教育,但我和大家一样,也是在教育孩子上磕磕碰碰摸索着走过来的一个普通的妈妈。其次不敢说教育孩子成功了,毕竟孩子刚上大学,而家庭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功课,只有当孩子进入职场,会做人做事了,进入恋爱婚姻,会相处亲密关系、会做父母了,我们才敢说自己在家庭教育上可以及格了。 我尽管上的是师范大学,当过中学老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但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我走了很多的弯路,流了很多的眼泪,焦虑过很长时间,深感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真的不容易,真的不是一件可以无师自通的事,做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需要练习的。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就是希望我曾经的痛苦能成为你们的帮助。 我女儿是前年高考的,分数一出来,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很意外:从小到大的中等生,一路普通学校上过来,除了半途而废的英语和奥数,没正经上过什么课外班,从小到大开家长会,我都是低着头,等老师表扬最近学习有进步的同学时,才抬头看看有没有她的名字??怎么会从中考时的海淀区文科7千多名冲到高考时的全市文科一百多名呢?按照流行的说法,像她这样的不就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吗?除了高考改革拿掉难题、怪题的客观原因,这个一直自嘲为“学渣”的孩子难道是一夜变成“学霸”的吗?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其实是三句话:第一句是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第二句是抱怨其实是诅咒,第三句是父母开始转念,孩子就开始转变。总的来说就是:父母不焦虑,孩子出成绩,“学渣”即使到了高三也可以变身学霸。 既然没有人能用忧虑使寿数增加一刻,谁又能用忧虑使孩子的分数增加一分呢?
女儿小时候一直是个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孩子,烦恼是从高年级开始的,因为班里大多数孩子都在上课外班,像她这样就靠课上学习的孩子慢慢感到吃力了,也慢慢体会到学习成绩关乎自己在同学中的地位,笑容没那么多了,小学毕业前夕居然会担心地问:“妈妈,我有学上吗?”的逆反期,学业大幅下滑,最后考上的是第八志愿的高中,如果我们报志愿再乐观一些,就可能没有普高上了。拿到成绩那天她伤心地哭了一场,说实话,那时我的心情很沮丧,也很失望,觉得她三年后能上个本科就不错了。 现在回想起来,女儿上初中那三年,是我管得最多,最费心,也最痛苦的三年,情绪关键词基本就是忧虑,抱怨,纠结。那时的我不明白,既然没有人能用忧虑使寿数增加一刻,谁又能用忧虑使孩子的分数增加一分呢?我不明白抱怨其实相当于诅咒,不明白纠结的后果只能是痛苦,只能是亲子关系越来越恶性循环。 故事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要分享的第一句话“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和第二句话“抱怨其实是诅咒”了。当我们不满意孩子的表现,不满意孩子的分数和成绩的时候,很难不焦虑、不抱怨、不生气,而这些负面心态孩子是能感受到的。因为孩子天生就会观颜、察色、听音、读心,像雷达一样接受父母内心真实的信息,咱们的焦虑、抱怨和生气就会转化为一种不被信任、不被欣赏、不被肯定的压力。
假如可以无条件满足你对于孩子的三个愿望,你会许什么愿?
请各位家长先回答一个问题: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几岁,也不管他目前的状况如何,假如,假如上帝可以无条件满足你对于孩子的三个愿望,你会怎么许愿? 给大家讲一个古老的童话故事:一对喜欢互相抱怨的老夫妻,临近过年却什么吃的都没有,路过的神仙听到他们吵架,就说可以满足他们的三个愿望,老头子说真希望我们有根大香肠,结果桌上立刻出现了一根香喷喷的大香肠!老太婆非常生气地数落道:“你这个愚蠢的老头子!你就这么点可怜的愿望吗?恨不得这香肠长到你鼻子上才好!”当然,这也是一个愿望,香肠果然长到了老头子的鼻子上,而且怎么拔也拔不下来。一番折腾以后,老太婆和老头子一起喊道:“让这根倒霉的香肠见鬼去吧!”于是这成了他们的最后一个愿望。 从我得到的愿望统计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位对孩子的愿望,第一高频词是健康,然后是平安,是自信,是快乐,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父母的愿望清单里,没有考试分数,没有成绩排名,没有学历!没有那根大香肠!说明我们不是鼠目寸光的父母,不是只盯着孩子眼下的分数和成绩的愚蠢的父母,不是白白浪费了上帝本来就预备给孩子的祝福的父母! 接纳、相信和祝福孩子,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回到我女儿的故事上来。女儿上高一时,报社安排我上新闻版的夜班,下午4点上班,有时候半夜下班,有时候天亮前下班。生活规律和孩子正好反过来,时间和精力也不够用了。这下子我这个管控型的母亲不得不放手了,不得不努力把原来每天的忧虑、纠结和抱怨,变成对孩子的接纳、相信和祝福。 接纳她,不管她成绩好不好都是我的女儿,不管这世界如何评价她都是我最亲的宝贝;相信她,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想学习好,都想成为父母的骄傲,相信孩子会力尽所能;祝福她,把担心抱怨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盼着孩子好”的正面情绪,相信孩子是上帝所赐的产业,只是借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并不属于父母,我们只能尽做父母的本分,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当我开始转念的时候,孩子慢慢地发生了转变。虽然离我心目中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还很远:高一时她竞聘上了杂志社社长,成天忙着编杂志,直到高三别的同学都放弃了她还在坚持;高二忙着拍微电影,担任张罗拍摄场地、摄影器材、道具、演员等杂事的制片??在我看来,这不都是玩儿吗?跟高考有关系吗?能帮助你上大学吗?到了高三,人家在书桌上贴了一张标语:高考,我要发飙了!我心想,别人苦学了11年,你才开始发飙,行吗? 不管行不行,我都不得不完全放下焦虑,让孩子为自己负责。那段时间我的同事陈中原老师的一番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儿子高中时是上清华的苗子,高二时发起全国中学生网页设计大赛,整整一年沉迷其中。校长教务主任和班主任急了,一起来找家长,希望大家一起做孩子的工作。陈中原老师说:“孩子可以有考上清华的体验,也可以有考不上清华的体验;可以有一次就考上大学的体验,也可以有考几次才考上大学的体验。上清华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路,他自己坚持要做的事情,我支持他!”
后来陈老师的儿子果然没有考上清华,但他在高二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现在从事IT行业,干得非常得心应手。 就像两个人合力抬一桶水,初中的时候我不停地提醒她要走稳、水面要平、要留心脚下,结果水桶离我越来越近,学习仿佛成了我的事情,她好像是为我学的;现在我不问了,水桶慢慢地滑到她那边,逐渐成了她自己的事情。包括后来当她宁可放弃10分的高考加分也要报考外地的大学时,我明知很可惜也支持她;当她决定离开北京去台湾上大学时,我心里明明不舍也支持她,因为我想起了我对上帝要的三个愿望:我希望她善良正直、身心健康、积极乐观,只要能成为这样的人,到哪里上大学都一样。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爱和尊重比物质付出更重要
那么高中三年我这个当妈的管什么呢?每天晚上11点必须睡觉,写不完作业到点也必须关灯;每天早上要吃丰盛的早餐,有水果蔬菜、肉蛋奶和坚果,吃得好才有能量上一天的课;每天分担家务劳动,三间屋子每天扫地、拖地,每天遛狗,高考前一天也不例外;从洗手间洗漱出来要把地上掉的头发绕起来,用过的洗手台要清理干净,睡觉前头发要吹干……一句话:只管生活不管学习,考上什么大学是她的责任,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我的责任。
她在母亲节时给我寄来的明信片上写着,“谢谢您充分尊重我的选择,让我考来这里,我一个人来台北真的长大了许多,也在学着管理时间和钱,努力变成您一样优秀能干的人??”她的话让我知道,孩子感谢的不是父母物质上的付出,而是对她充分的尊重。这尊重流露出的信任,让她有力量独自面对未来的生活,让她有信心按照自己的天性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她的话让我知道,家庭教育就是人生的起跑线,父母的爱和尊重才是孩子心底最渴望的起跑线。
家长们要尽快转变心态,未来的竞争力已经不只是知识
我真心希望现在的家长们不要等到孩子上了高中才开始转变心态,也希望不要被“成绩不理想就是学渣”这样的谎言所蒙蔽。现在是信息时代,知识不是竞争力,对知识的好奇、渴望和学习能力才是竞争力。咱们的孩子未来面临的职业环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改变会更多、更猛、更快、更不可测,幸福与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核心。希望家长们尤其不要把眼光盯在知识学习上,每一年都有25%的知识被淘汰,未来的主人翁第一要有感性的思考力,第二要有生涯应变能力和创造力,第三要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让自己不管是否成功都能幸福。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未来的主人翁需要有6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会玩、能找到意义感。也就是说,未来的成功人士,不是会走路的书架,而是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的人。 孩子逆袭靠什么?首先靠的是家长心态的改变
现在快过年了,很多人都在回家过年的路上,目的地明确后,高铁可以到家,飞机也可以到家,买不到票的人,拼车也能到家,还有农民工弟兄们摩托大军一路奔波也能到家。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当然高铁和飞机舒服啦,当然的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更容易幸福啦!我想说的是,不一定!你不能代替你的孩子,不同的走法有不同的风景,关键是他要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获得,需要父母完全的接纳、充分地信任和恒久地祝福。最后,再次和大家共勉: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状态,不要抱怨,因为抱怨其实是诅咒,当你开始转念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开始转变了。篇三:高三逆袭成功 高考黑马现身说法:高三如何逆袭成功 高三如何逆袭成功 暑假过后,高二学生就要升格为高三新生,为2016年高考备战了!如果你在这之前一直没学好,想要在高三一年快速提高成绩,想要在高考中逆袭,怎么办?以下是一位往届高考生分享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FIGHT2016高三是在我目前为止平凡的人生中唯一一段特别的经历。非常想和大家分享。
背景是这样的:高一高二我特别贪玩,混到高三在班级里大概四五十多名,教材上的化学方程式都背不出。某次化学老师让我上黑板,非常基础的方程,结果几个人只有我被挂上面。老师鄙夷的看了我一眼,然后让我同桌一个踏实又努力的女孩子上去顺利写了出来。
我虽然非常喜欢我同桌和化学老师,却怎么也忘不了当时老师的眼神和那种耻辱...
然后就意想天开说要考清华,一定要上。
以前的我是个有点不待见努力做题这种“行径”的爱耍小聪明的孩纸。因为知道自己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个缺点,所以从最开始到最后都是以高效率为原则的。第一件事:把教材吃透 前提是认真跟着各科老师高三的总复习。总复习是一个重新跟上的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就很难再有时间追基础知识了,尽量不要抛下学校的学业去独立,可以复习通过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给自己开小灶。这里的关键点有两个:
1.让教材滚瓜烂熟
我在高三找到的一个看书的是回想法。对于需要我背诵或者特别熟练的内容,光看是没用的,记不住。我会在每看完一段之后合上书,自己把这一段写下 来,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自己把这一段的知识结构整理写出来。当你能产出的时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时候。就这样一点点把所有教材全扫一遍。当时即使是 看教材不那么重要的科目,我都会发现很多老师甚至没强调的细节,非常有收获。
2.要选择一本非常非常好的参考书 大家都在用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定要去书店,挨个一本本看。什么样的参考书是好的呢?讲基础知识多,有所扩展,并且有很多原创的知识整理,能把教材里的整个知识网络清晰地展示给你看。题目不一定要多(题目可以买专门做题的书),甚至都不一定要做。 同时这本书一定要看起来很容易,有的书会讲的很晦涩或者选题很偏。多翻翻,甚至找一个你一直弄不明白的知识点,看看那本书你站在那里读5分钟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对了。
然后,随着老师的总复习脚步,同步去把这本书以及教材搞透。
这件事情,要用几个月去做。高三老师天天发卷子留作业,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要充分利用,不用着急去一本本做题(这期间跟着老师也能做不少 题了),即使是你身边的大牛已经开始查缺补漏了――有一天你会超过他的。如果能完成,那么这时候你的成绩一定已经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了。 第二件事:把题型吃透 就是把吃透的知识转化为实战的能力。高考虽然有灵活的一面,但是跑不出基本的出题思路――因为它总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去考察教材的某个部分的。这时候我们要选择的参考书,就是能智慧地收集并且总结主要题型的书。
很多书里面一堆题,然后分类很乱。记住,要突飞猛进,我们就要比他人完成更多的事情,因此时间更有限,题海战术最要不得。如果不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就是死路一条。 一本最理想的题目书,会把某个知识点下面可以出的不同类型的题给你看,然后每个类型的题练个两三次,加上讲解。市面上不一定有这种100%理想的书。没关系,买一本最相近的,别忘了老师也会发材料,你还可以自己总结。
总复习到每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都会集中的发该知识点的题目,这是一个好机会。把常出的题型记住,就像教材那样熟悉他们。
关于错题本,当时其实我也弄了一个。但除了第一次写上的时候帮助记忆以外,基本没翻过……我认为更有用的是总结题型并且记到自己脑袋里。
吃透题型后,每看到一个题目,我们都能在心里大概浮现出这个题目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应该从哪里入手作答。实话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基本你考试就能所向披靡了! 第三件事:抓住上战场的宝贵机会 战场,即是模考。到复习后期,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型的,正式的模拟考试。基本模拟高考。老师还会把每次考试的成绩打出来供比较分析用。 这就到了我们刷荣誉的时候了!!这个宝贵的机会,可以让我们实现两件事: 1.验证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
考试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实验场所。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复习达到了一个什么效果。我希望你在这时看到的是不断上升的排名,这说明你的努力非常有成效。但是如果不是,也不要着急。我当时是奇特的以好一次坏一次的节奏,总体上升,最后几次才保持了连续上升的趋势。
2.检测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如果模考不尽理想,那也是个好事。因为你可以看到很多自己不足的地方。模考其实还是个试验场,你可以尝试不同的考试的策略,做题方法(比如作文的不同写法,英语阅读的不同读法等),并且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
当时我有那么一本日记,除了写写日常心情鼓励鼓励自己之外,还会对每一次模考彻底分析。包括记录下每科分数,然后逐科分析这一次发挥好在哪里,弱点在哪 里,什么地方该拿分却丢分了,什么地方是本身掌握的就不够,什么地方是题目出的太偏不要在意。写出来,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也是让自己客观看待考试结果 的过程。还可以之后翻看。 另外在这样的日记的最后我还会决定一下之后的复习该干什么,下次考试该尝试什么样的的方法等,之后的行动就明确了。
我就是通过这三件事成为“黑马”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
考试紧张大抵是因为,没有信心,导致害怕失败。
信心的有无跟准备充分与否有关,但是害不害怕失败我们自己可以控制。我们是希望模考每次都发挥超常导致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弱项导致高考不靠谱呢?还是希望模考可以充分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让我们可以去把它们各个击破? 关于励志 即使我走的是追求效率而非题海战术,也不得不说,这个过程的确非常枯燥。 曾经好多次在漫漫晚自习里抬起头来,长叹口气。学习这件事必然是没有玩游戏乐趣大的。所以一个目标,精神上的鼓励非常非常重要,否则很难坚持。 以前回校的时候曾经和学弟学妹说过,你现在的排名,除以十,能考上的学校,就是你的目标。据说当时搞得大家都雀跃的人人去除以十……
我觉得这个没错。但最关键的在于你要去给自己洗脑让自己相信真的非这里不去。光嘴上说说我要去xxx学校而心里没底,是没用的。就要破釜沉舟,对自己狠一把。
另外,在那段时间也不是完全没有娱乐活动的。高三比较喜欢看《火影忍者》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哦不,是《钢之炼金术师》。当时看着鸣人那个小吊车尾 是怎么一遍遍说着自己要当火影,遍体鳞伤也慢慢坚持的故事,给我很大的鼓励。艾德所说的等价交换的道理,也让我当时深深相信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至少在 高考这件事上,努力和回报是基本成正比的)
时不时还听听周杰伦“瓜牛”,ibelieveicanfly这类励志小歌曲。 保持一个打鸡血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学习时间
我非常不提倡长时间连续学习以及熬夜学习这种拼法。消耗掉体力什么的倒还好说,但是精神上的消耗是非常大的。不利于保持高效率。
课间就痛快的玩,和同班同学插科打诨,大声闹大声笑,把压力都释放出来。该学习的时候才学。
阶段我从来没有晚上超过10点睡觉。熬夜没什么意义,只是拿放弃第二天的代价来补这一点的罪恶感罢了。要保持头脑清醒。
该放松就放松,没事跟同学出去玩玩。
成绩发生明显提高是在当年1-4月份这段时间。也有可能因为考试多所以能看出来成绩的进步。
不过最后我没报清华,这也是很重要的,目标是一回事,到了报考要考虑很多东西。但那都是在你有一个可以给自己足够自由的分数为前提的。所以那之前不用想太多,朝着光环努力即可。人生又有几次全心全意义无反顾的瞬间呢。 另外每个人情况和环境不同,所以仅供参考。找到自己最适合的方法才最重要。
看到有的朋友说想试试这个方法,在感到非常荣幸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心。怕这些同学太过相信而耽误了自己。
这有点矛盾,既然是我提倡的学习方式,又怎么担心会耽误别人呢? 因为100%适合所有人的学习方式,是不存在的。我只是提出一些可能性而已,至于到底适不适合你,只有唯一的方法――实践。像这个问题下其他答案中不是也有熬夜学习效率特别高的同学吗?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只有适合你的唯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苦不累 高三无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