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平时工作较忙,想在济南皇家婚典找一个可靠的婚...

【一婚一世,济南婚庆用车哪里惠,最可靠?】价格_厂家_图片 -Hc360慧聪网
您是不是在找:
买家还在看:
商品数量:
山东省&济南市
手机访问店铺
供应一婚一世,济南婚庆用车哪里惠,最可靠?
买家正在看
相关商品推荐
&1.10/米
&2.55/个
&0.65/米
商家等级:
所在地区:
山东省 济南市
认证信息:
暂无炫铺分类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正在加载中........
慧聪网厂家济南顺发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一婚一世,济南婚庆用车哪里惠,最可靠?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一婚一世,济南婚庆用车哪里惠,最可靠?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热门商品推荐
我的浏览记录
实验室设备相关资源
实验室设备热门产品搜索
实验室设备相关热门专题
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慧付宝资金保障服务,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按字母分类 :
让慧聪网撮合专家为您解决采购难题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采购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采购数量/单位:
请输入采购数量
请选择单位
*采购截止日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input id="valid_Code1" maxlength="6" placeholder="请输入验证码" name="VALIDCODE" class="codeInpu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
57) event.returnValue =" type="text">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收到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通知卖家联系您,同时会派出采购专员1对1为您提供服务,请您耐心等待!
电话:3 &&
联系人:孙兴友&商务部总经理
公司名称:济南顺发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每一份需求都会在24小时内得到行业多家优质供应商报价。
每一份需求的报价供应商工商信用资质都会经过专业人员检验,交易安全有保障。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服务主题:
筛选发货地
验证供应商真伪
提供其他优质供应商
采购数量:
用途描述: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不能购买自己发布的产品!
选中货品中含失效货品,无法完成下单,可能是:
1.货品库存不足
2.货品已过期,或被卖家删除
3.货品不支持在线交易
卖家暂时不在线,留下联系方式,卖家会主动联系您
*我要采购:
我的姓名:
留言内容: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济南个人登录征婚友情小提示
济南个人登录征婚相关推荐
济南个人登录征婚相关分类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还没关注列表网?一大波金豆等你拿!  夜骑记游
  9月1日,周六,媳妇孩子因第二天开学,晚上8点半就躺下了。
  难得歇个夜班的俺肯定睡不着,干点啥呢?
  想了想,下楼,推出单位给配的车,夜游去!
  没错,是推,因为是自行车。哈哈。
  人家单位配轿车,俺们单位配自行车,奇怪吧?!
  不说这个,言归正传。
  话说俺骑着自行车,由舜耕路南行,至二环南路,往东去。
  经鲁能泰山俱乐部,过石青崖庄、兴隆庄,到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
  在校园里随意骑行,抬头是幽静的青山,低头是斑驳的树影。
  一边骑,一边注意路标,什么桐雨路、紫花路、凤栖园、梦溪桥……
  个个透着书香之美。
  好像是在桐雨路,遇到一座桥,桥边草坪上立块大石,写着“天工湖”三字。
  走近望去,桥下北侧真有片湖水。
  三三两两的男女生坐在草坡上聊天。
  俺拣个没人地方坐了,看月光下的湖水,听秋夜里的虫鸣。
  离开大学校园已近15年。
  想想那时的日子,虽平淡却快乐;
  想想那时的自己,虽懵懂但纯粹。
  人最美好的时光,除了童年,好像就是大学时期了。
  坐在湖边,胡思乱想,再看看那些学生,突然觉得自己与他们可谓隔世。
  ——他们正处最美好的快乐时光,而自己的童年、大学已远去,下一个拥有纯粹快乐的时期会是何时?
  风渐起,夜已深,虽然不舍,还是起身离去。
  出校门,回到马路上,有大车轰然驶过。
  瞬间,世界恢复嘈杂面目。
  山影、月光、虫鸣,只在一墙之隔的校园里才有。
  套用课本上朱自清的话,就是:这一切“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长叹一声,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是为夜骑校园记。
楼主发言:4033次 发图:2725张 | 更多
  以随笔形式,写写自己日常生活。  本在一个已混熟的帖子发的,觉得老在别人帖子里唠叨,也许有人会烦的。  改在这里吧。  这年龄了,不为求关注,只是记录生活点滴,以便闲暇翻看。  欧了。
  夜骑记游(二)  9月2日,周日晚,继续夜骑。  晚8点多出发,目标:东部新城,奥体中心。  沿旅游路一路向北,过千佛山南门。  雨后的秋夜有些凉,骑行在山间平坦的马路上,很是惬意。  过鱼翅皇宫,再往北,路口往东,是开元隧道。  隧道口,注意看了下,没有自行车禁行标志,便骑了进去。  不敢走机动车道,沿马路牙子外的窄窄的副道骑行。  一辆辆车从身边呼呼掠过,头顶也有隆隆的响声,好像火车开过。  1.5公里的隧道,感觉异样的长,骑了老半天才到头,外面的空气可清新多了。  继续往东,不想再钻隧道当吸尘器,便由转山西路北行,一路下坡,到经十东路。  沿经十东路往东,过新省博,不远便到奥体中心。  看下时间,用时约50分钟。  济南奥体中心主建筑是“东荷西柳”——就是体育馆和体育场,因外形一如荷花一如柳树得名。  黑夜里,东荷西柳灯火通明,荷花瓣、柳树叶变幻多种颜色,颇不寂寞。  东荷边有个广场,一个人也没有,俺在一片水边坐下,享受难得的清凉和宁静。  坐了会儿,习惯性地掏手机登录QQ。  同事群里大家正聊天,俺说骑到奥体来了。  大家骂俺神经病。  一哥们儿说:那边地广人稀,月黑风高,小心坏人!  俺说:不好!有高跟鞋的声音,估计是女流氓,俺得去看看……  开了阵玩笑,往回返。  经过一个小区,记起刚才群里聊天开玩笑的一女同事住这里,便在群里说:  XX美女,到你楼下了。  XX便客气:上来喝茶吧。  就有人起哄,说XX老公正好出差了。  又有无聊者模拟——  开门。  来了。  自己呀?  快进来……  更有人使坏,马上接——  咣!门关了……(此处省略一万字)  大家各种乐,俺在路边也笑得不行。  晚上10:30左右,回到家附近,路边一个烧烤摊正热闹。  还真有点饿了,便过去找个桌子坐下。  20个肉串、10个脆骨、一盘煮花生、一大扎啤酒……  清凉的夜,骑行2小时后微微困乏的身体,一口扎啤,一口肉串,怎一个爽字了得!  难得轻松自在的一个夜晚。  呵呵……  是为夜骑新城游。
  夜骑记游(三)  9月3日,周一晚,又是8点多动身。  这回,去老城。  经趵突泉、五龙潭,由西门进泉城路。  泉城路相当于济南的王府井,大晚上的,除了明晃晃的灯,就是白花花的腿。  这些都不是俺的菜,直奔芙蓉街。  到街口,经过《老残游记》白妞说书雕像,记起有网友这样调侃这组游人必抱了合影的雕像:  白妞手里的鼓槌不知换了多少,白妞的脸都让人摸黑了!  进了芙蓉街,窄窄的仿古风格的小街,人山人海,两边亮堂堂全是饭店和各种小吃。  一对对年轻人边吃边逛。  顺街北行,人渐少,扑鼻的香味逐渐淡去。  经东花墙子街,过大红门的府学文庙,走辘轳把子街,三拐两拐到了曲水亭街。  街依水建,水沿街流。  夜间看不见水,但知道那哗哗流淌的是清澈的泉水,从王府池子出来的。  有人在水边摆了小木桌,或喝酒或品茶,别有一种悠闲。  再往前,经泮池,过百花洲,便是大明湖。  夜间明湖最有趣味的,要算东岸的明湖新区。  几年前,大明湖往东扩出一块水域,建了亭台楼阁,种了荷花柳树,免费开放,算造福市民的一件好事。  进入明湖新区,鹊华桥、南丰桥,超然楼、闻韶驿、秋柳园……  一路走来,桥、阁上的五彩灯光映在如镜的湖面上,倒也热闹。  有人在湖边夜钓,亮晶晶的浮子漂在水上,童话一般。  坐在一边看了很久,不见有收获,恍悟这几位钓的不是鱼,俺起身离去。  归途,由泉城路西行,至共青团路,专门拐进普利街看了看。  草包包子铺仍在,不过被旁边正在建设、号称市区第一高的绿地普利中心一比,包子铺异样瘦小。  看着当年老字号云集的普利街如今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不仅好生感慨。  中国的城市,想留下点古旧的东西,太难了。  刚刚走过的芙蓉街,因芙蓉泉得此美丽的名字。可除了名字,又有哪些东西是老街故有的?  仿古的新建筑?闪烁的霓虹灯?  都不是。  其实,普利街、芙蓉街还算幸运,至少留下个古雅的名字。  而当年老残来济南旅居的高升店所在的小布政司街,连名字都没保住,早改名省府西街还是省府东街了。  号称历史名城的济南府,历史只在书中吗?  好像是。  是为夜骑古城游。
  今晚骑到哪里呢?  欢迎推荐路线
  这位大哥,感觉您在济南的生活好惬意。我今年刚来济南上学,工科类的研究生,年纪不小了,26岁,可是还得上三年研究生。我是山东人,其实也想留济南的,差不多毕业就该结婚了,家里没什么钱,在济南好混不?有啥不错的企业可以去呀!
  楼上老弟,你看俺生活惬意?  告诉你吧,俺大晚上骑车,是因为白天没自己的时间,周末没自己的时间!  全在忙呀!!!
  楼主好心态,如果没有夜班,俺也想骑俺的小野驴儿转转了,估计在这个嘈杂的城市,连我小破车的哗哗啦啦、哐哐啷啷的声音都听不到.......
  俺夜班也不少。  一上夜班,更没时间。  决定了,今晚去商埠区转转。  对了,刚才下雨,不下了吧?  看看去。
  难得大哥有这份惬意的感受啊,小弟自叹不如啊,佩服
  下午如有时间,写昨晚的商埠游。  
  看来是没时间,先攒着吧。  今晚去哪里呢?
  今晚准备直接杀奔西客站,有些远,会不会累坏了?
  没去西站,又去了明湖新区,陪同事去的。  
  大锅:我今晚好像看到你了;骑一辆大28#的自行车,绿色的,车把上面还挂着一个塑料绳编的大筐子,在街上骑得飞快!我开车都没撵你,佩服你!算你狠!四天你就把济南玩了个遍;你真是个大爷!!
  哈哈,楼上老弟,那大爷还真不是俺。  这么环保的大筐子,真木有。
  夜骑记游(四)  9月5日,周三晚,骑游商埠区。  资料上说,1904年,清廷准济南“自开商埠”。"  与青岛、烟台等“约开商埠”不同,自开商埠“一切事权,皆归中国自理”。  济南商埠区位于老城西关外,“不划租界,外商与华商照章租地”。  此后,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竣工,商埠区沿铁路线在火车站南渐成规模。  商埠区道路以经纬命名,东西为经,南北为纬,与地球经纬度正相反。  网上说,当时商埠区东西五里、南北三里,根据织物“长者为经、短者为纬”说法,做此经纬命名。  其实,济南城如今也是东西长南北短,原因是南有群山阻挡、北有黄河阻隔。  再说经纬路。  以经纬命名的道路,由建埠初的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至纬五路总共7条,发展至今,有了20余条:  东西向的经路,由北向南为经一路至经十一路;南北向的纬路,由东向西为纬一路至纬十二路。  另外,经纬间的短纬路则命名为小纬路,像小纬二路、小纬三路、小纬六路等。  以上为背景,有些长。  话说当晚,俺由纬一路北行至经一路,然后进入商埠区。  经二纬三,经三纬四、经五纬六……一路走街串巷钻胡同,直至纬十二路。  又由纬十二路南下,走经十路至经十一路,算是基本走全经纬路。  以上又是背景,今天俺有些罗嗦。  下面正式开始。
  1.德华银行(现为人行济南分行办公楼)  地址:经二纬二  在商埠区骑行,可谓一步一景,不时遇到一些老建筑——西式的。  经二纬二西北角,有个错落有致的3层尖顶小楼,红瓦灰墙,很是古朴。  沿街还有个高高的角楼,六边形。  角楼干啥用?  看看门口牌子就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国家金库济南直属支库。  知道了吧?金库,放金条的仓库,是得有个望风、放枪的地方。  网上说:  1901年此楼建成,为济南黄河铁路大桥德国工程师住宅。  1906年改为德华银行,是济南第一个外商银行。  1909年在此设大清银行济南分行,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国银行山东分行。  新中国成立,此处为济南市人民银行……  看见了吧,有钱的地儿在这里呢。
    德华银行
  2.北洋大戏院  地址:经二纬三路通惠街1号  经二纬三北,路西,是北洋大戏院。  1905年,商埠区第一家戏院兴华茶园建成,1934年改为北洋大戏院。  说起这戏院,大约10年前,还进去看过戏。  好像是小牛得草,忘了唱的《七品芝麻官》还是《徐九经升官记》,反正是丑角形象的小官,滑稽感人。  如今的北洋大戏院,正在修缮,门里门外全是沙子石头。  即便如此,红墙、黑瓦、飞檐,依然夺目。  戏院西边小巷子叫通惠街,满是小吃店和小吃摊,有些脏乱,感觉与洋气的戏院不搭。
    北洋大戏院
  3.小广寒电影院(现为小广寒逸品汇饭店)  地址:经三小纬三  小广寒在经三小纬三东面路南,门面很小、城堡样子,高高门面上有“1904”字样。  在这里吃过一次饭,里面好像是两层,不多几个包间。  吃了啥早忘了,只记得店里装饰以好些老式留声机、放映机。  店里小伙说,都是真的,还能用呢。  此店用老式放映机为装饰是有道理的,因其前身是影院。  1904年,德国人在此创办济南第一家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  1946年,改名国民电影院,1948年改名济南电影院,又改名明星电影院……  如今,济南的老影院没大有了。
    小广寒
  4.山东民生银行(现为济南市京剧院)  地址:经二纬三  经二纬三东南角,有处白墙粉柱建筑,是济南市京剧院。  门口右边墙上镶的牌子上注明:山东民生银行旧址(1932年建)。  年为山东民生银行(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筹设);  年为日商横滨正金银行;  1945年为山东省银行;  20世纪50年代为中苏友好协会济南分会会址;  先后又有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亚非拉友好协会等单位在此办公;  1971年至今为济南市文化局用房。  几易其主的一栋建筑,完整记录历史的变迁。
    山东民生银行
  5.瑞蚨祥稠布店  地址:经二纬四  位于经二纬四的浅灰色小楼瑞蚨祥稠布店,可是大名鼎鼎。  “瑞蚨祥”的创办人名叫孟鸿升,是济南章丘旧军孟氏后裔。  1835年,孟鸿升在芙蓉巷开设瑞蚨布店。  1862年,孟鸿升在院西大街(今泉城路)买地皮,正式成立“瑞蚨祥”。  1868年,孟鸿升之子、瑞蚨祥少东家孟洛川掌管店务。  1893年,孟洛川在北京大栅栏购买地皮,正式设立北京瑞蚨祥。  网上说,大栅栏瑞蚨祥还在,下回进京,得去看看。
    瑞蚨祥
  6.皇宫照相馆  地址:经三纬四  皇宫照相馆红柱黄墙,地方不大,倒有几份气派。  皇宫照相馆开设于1932年,创办人张鸿文给冯玉祥当过司机,后跟着韩复榘混。  韩复榘出任山东省主席,张鸿文当上济南工务局局长。  这决定了皇宫照相馆专走上层路线,很快成了军政要员、巨商富贾及其家眷的首选。  “文革”时,皇宫照相馆改名“红艺照相馆”。  当时,山东只有这里和青岛的天真照相馆被授权洗印“领袖像”。  牛!
    皇宫照相馆
  7.中山公园  地址:经三纬五  经三纬五东,路南,是中山公园北门。  中山公园建于1904年,最早称“商埠公园”。  民国时期,这里是王尽美组织集会、罢工之处,可谓早期山东共产党的大本营。  后来,像全国好多公园一样,因纪念孙中山,改名中山公园。  前些年,英雄山地摊书市挪到这里,好久不去,不知现在还有吗?
    中山公园
  8、纬六路老洋行  地址:经三纬六  经三纬六的山东丰大银行,称纬六路老洋行,灰白色调,古色古香,看外观,相当考究。  老洋行建于1919年,创办人是济宁人潘复,开业不久就倒闭,所以记载不多。  2005年,为拓宽纬六路,老洋行被平移15.4米,获得完整保护。  后来,这里好像也成饭店了,没吃过。  网上有文章说里面有13个包间,全部以济南被拆的西式老建筑命名。  13个够吗?  不够吧!
    纬六路老洋行
  9.大观园  地址:经四纬二  当晚,并没去大观园,因为大观园在济南太有名了。  济南大观园建于1932年,相当于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  当年,这里是老济南吃喝玩乐最繁华的去处。  如今,吃喝玩乐的地方层出不穷,各种时尚变幻莫测,大观园亦步亦趋,跟着改变,结果把自己变没了。  如能留存百年前原始的模样,大观园就牛了。  可惜了。
    大观园
  10.纬九路烧烤  地址:纬九路  作为烧烤界一吃货,专门去纬九路看了看。  纬九路烧烤真是没落了,只在经一纬九和经三纬九还有几个烧烤摊。  10多年前,纬九路从南到北全是烧烤,整条街烟雾缭绕,犹如仙境。  如今,仙境不再,只剩普通一条街。  其实不光纬九路,整个商埠区不都没落了吗?  当年商贾云集、光鲜亮丽之地,如今只剩几处老建筑在默默蹲守,一如老街边坐了马扎闭目养神的老者。  而这样的脸上有沧桑、心里有故事的老者,也是越来越少了。
  商埠区可寻访的东西,还有一些。  俺就一个晚上,黑咕隆咚转下来,累得不轻,就见了这些。  找机会再转吧。
  再,上面这些照片,以及老建筑的资料,全是网上找来的。  天下文章一大抄,谢谢原创者了哈。
  @飞帘-10 00:30:00  7.中山公园  地址:经三纬五  经三纬五东,路南,是中山公园北门。  中山公园建于1904年,最早称“商埠公园”。  民国时期,这里是王尽美组织集会、罢工之处,可谓早期山东共产党的大本营。......  -----------------------------  书市现在还有。
  谢谢楼上。  找机会再逛逛去。  说起在济南逛旧书市,也能写写的。  上大学时,骑自行车到处淘书。
  大哥这不是夜游了吧!  
  楼上MM,啥不是夜游?  书市吗?书市自然不能夜游。  商埠区是夜游。  照片全是偷了网上的,白天的。
  前段时间写过一些生活小片断,从别的帖里移过来,便于自己查找。
  求助?骗局?  下午,去了趟医院。  等叫号的空,拿手机看《李逵日记》,突然过来个女人,对俺说:  能帮个忙吗?刚才手机落饭店了……  她话没说完,俺下意识地摆手拒绝,心说:又是骗子,又是老招数。  女人40多岁,穿件干净的白衬衣,见俺拒绝,没再说下去,在旁边坐了会儿,自语句什么,起身离开。  走到楼梯处,一个老太太上楼,女人过去,说:你去哪了?我手机落饭店,找不到你,借手机没人肯借……  俩人说着,往诊室那边去了。  俺坐在那里,有些傻眼。  难不成冤枉这女人了?她不是骗抢手机的?  越想越不安,恨不能去跟人家道歉!  ——为没能帮助人家,为把求助当骗局,更为不假思索就断定人家是骗子!  俺这是怎么了?  遇到求助,为何第一反应是怀疑,而不是相信?  可很快,另外一种声音也在脑中响起:  谁能断定这女人不是骗子?  她拿了手机借故往一边去,你能很快觉察?  她拿了手机就跑,你一定能追上?  即使她是个女人跑不快,谁能保证她没有同伙?  那个上楼的老太太,谁能保证不是个托儿——见事不成、现身掩人耳目的托儿?  回到单位,与同事聊起此事,大家结论基本也是五五开:  不能说那女人一定是骗子,更不能说她一定不是骗子。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不是骗子圈中人,难知骗界蹊跷事。  无论如何,这件事让俺有些纠结——  真想不出,如果那女人是个骗子,拿到手机后,接下来她会怎样去做?  更想不出,如果那女人不是骗子,求助遭人疑,会是怎样失望和伤心?
  吃串  天热了,济南又是满街烧烤味。  十多米长的炉子,羊肉串吱啦冒油,一把孜然撒上,呼一声,香味伴青烟飘散。  吃烧烤,喝扎啤,济南男人改不了的恶习!  俺也这样,年年如此。  明知道这玩意儿对身体不好;  明知道现在连是否真羊肉都不能确定。  ——人管住自己的嘴,难呀。  这不,俺们浩浩荡荡十多人,杀奔烧烤摊。  还没坐定,就嚷嚷上了——  一盆“麻小”,一盆涮肚;  来盘花生,来盘毛豆;  拍个黄瓜,拌个豆腐皮;  来点肉串、红腰、板筋、心管、脆骨,骨髓、腰头也来点;  对了,烤点马步鱼;  虾不要,鸡翅不要,蒜爆肉也不要。
  没有喝白酒的?  那就上扎啤,按人头上就行。
  对了,老板,来几头大蒜。  于是,吆三喝四,啤酒一杯杯;  于是,满嘴流油,牛皮满天飞;  于是,心满意足各自散去,相约下次。  第二天醒来,头也疼,口也腻,打个嗝全是孜然味。  大半天没精神,一两天没胃口。  发誓再也不去。  可没几天,欲念又动……
  吃串(二)  终于有一天,有人说,咱别蹲街头吃了,玩点高雅的,去酒吧!  俺们几个动动嘴唇,又咽下去了。  于是一同去。  店在剪子巷,剪子巷在趵突泉西。  店名没记住,音乐听不懂,只记得原木的桌椅和墙上的格瓦拉像。  三五桌人,四散坐着。  其中一桌是俩女孩,在玩一把扑克。  一切无声无息。  俺们人多,7个,一进去,店里就有了一点不安。  几位喝点什么?  啤酒,大扎的,先一人一扎。有啥吃的?热的,炒的,有什么?  有花蛤。  上!还有呢?有肉吗?  有羊肉串。  太好了,多上!有脆骨?也要!  ……  花蛤上来了,是个方饭盒盛着。  筷子呢?  没有筷子。  那就下手,这个好说。  ……  肉串好了吗?  正在弄。  有花生毛豆吗?  没有。  有黄瓜吗?  有。  拍个黄瓜!  没有这样的,只有黄瓜蘸酱。  那就黄瓜蘸酱!  ……  肉串还没烤好?这么慢!  再来份花蛤!  瓜子也上点!  明白了吧?  人家来这静吧,是享受清静或听音乐的。  俺们忙活了一晚上,是来填肚子的!  突然吉他声响,从吧台边传来。  是酒吧老板。  原本黑壮的汉子,戴了帽子,深情开唱。胖子瞬间变王子。  一时间,酒吧里的气氛更加文艺范儿,有些伤感的文艺范儿!  再看看俺们,大口的扎啤,大口的肉串。就差两头大蒜了。  整个就是水浒穿越红楼梦,诗社来了黑旋风!  肉进肚,酒进肠,俺们赶紧溜。  再也不来了,还是街边马扎子坐着舒服。  至于钞票,哼哼,意见出奇一致——  让那提议玩高雅的小子出!
  吃串(三)  最好的吃串的经历,其实在记忆里。  ——与童年的美食最让人回味是一个道理。  刚工作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单身的毛头小伙子,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单位两个大哥,带了我们几个小弟,经常去吃串。  那时的济南烧烤,是纬九路的天下。  一天的工作结束,正是夜幕如纱、清风似水的时候。  摩托车、自行车是那时的坐骑。  一路向西,目标纬九路。  那时的纬九路,有着古典的风范。  没有一个烧烤摊能有现在回民小区磊磊烧烤的名声和规模。  但每一个摊都有自己的特点。  像极了一个酒吧,有自己的风格和相对固定的圈子,如一个沙龙一般。  有的摊,以肉串香为特色;  有的摊,以品种多样见长;  有的摊,因好客的老板让人难忘;  有的摊,因新鲜的扎啤令人流连……  那时的纬九路,有着传统的品质。  烧烤摊只经营烧烤、扎啤,要吃花生、毛豆,有挎了篮子叫卖的大婶。  花生是成袋的,毛豆也是成袋的。  都是自家煮的,新鲜、干净。  交了钱,给你放一袋,打开口,清新的热气和香味扑面而来。  那时的纬九路,有着艺术的风格。  偶尔的,会有抱了吉他的年轻人来到你桌边,问你想听首歌吗。  俺们通常是蹭歌听的。  听年轻的歌手给邻桌的人唱。  听年轻的歌手用歌声倾诉他的爱情……  后来,有了回民小区;  后来,纬九路进厅改造了;  后来,纬九路去得少了;  后来,纬九路像许许多多年少时的事情一样,只在记忆里出现了。
  @飞帘-10 22:09:00  求助?骗局?  下午,去了趟医院。  等叫号的空,拿手机看《李逵日记》,突然过来个女人,对俺说:  能帮个忙吗?刚才手机落饭店了……  她话没说完,俺下意识地摆手拒绝,心说:又是骗子,又是老招数。......  -----------------------------  还是谨慎点好啊!
  顶顶顶,济南混的,以后混济南的来顶一下
  济南不难混
  俺知道的一两处济南鲁菜店  有人问俺济南有啥好的鲁菜店,俺属于街头吃小摊那种,对考究的菜不懂行。  不过,根据自己仅有的一点经历,想到啥说啥,不做攻略用哈。  1.燕喜堂  说到济南的鲁菜店,最有名的要算老字号燕喜堂。  但据俺所知,燕喜堂芙蓉街店、六里山南路店、刘长山路店,都已关门。  燕喜堂商标已被一家叫山东舜和酒店的买去了。  老字号在新东家手里是否起死回生,俺不知道。  但这舜和现在做得很大,到处是店,也有鲁菜。  舜和给俺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很细长的小鱼,是小银鱼吧?  油炸了,很香脆,一根根吃着玩,跟吃瓜子似的。  2.春江饭店  春江老店在共青团路,人民商场往东不远,再往东就是泉城路了。  店在路南,不大的门面,外墙是大块石头那种装修。  好像从俺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济南上学时,见到的外墙就这样。  菜无非就是鲁菜那几样,爆炒腰花、糖醋鲤鱼、九转大肠、滑炒里脊丝啥的,觉得还行,环境凑合。  3.草包包子  春江饭店往东一点,路口北边普利街上,有家草包包子铺,也算济南老字号。  那几样鲁菜知名菜,这里也有。  但最多的还是各种包子,素三鲜包子、肉三鲜包子、虾仁包子、海鲜包子、猪肉灌汤包等。  想简单凑合吃个包子啥的还行,想收获美味或惊喜,不一定行。  说起这草包包子,俺第一次请俺媳妇(那时还是女朋友)吃饭,就在那里。  那次是就近,现在想想,初次约会吃草包,是不很傻?  4.至尊源  人民商场往南走,是杆石桥,杆石桥再往南约300米,民生大街上,路西有家至尊源菜馆。  一楼很小的门脸,2楼摆了些桌子。  地方不大,环境一般,但是俺记忆中吃鲁菜不错的地方。  没记错的话,这店开了得七八九十年了吧,刚开业不久,俺们去吃,好家伙,人山人海,不预定没地方。  还是那几样菜,感觉味道很好,关键是相当实惠。  但最近再去,不知是自己变了,还是咋的,感觉饭菜较前粗糙,环境也一般。  5.食堂二楼  俺单位后院有个小楼,一楼是食堂,二楼有年被人承包开了个饭店。  忘了叫啥名了,反正也做鲁菜。  不知从哪搞来的厨师,做的滑炒里脊丝,太好吃了!  那里脊丝,白白的,细细的,其貌不扬,但吃一口,很清淡,但满口香,而且真的入口即化。  遗憾的是,时间不长,这店关门了。  据说是被俺单位领导签单给签垮了。  想到的,就这些了。  失望吧?好像没有什么可借鉴的。  原因在俺吃过的正儿八经的地方太少,你要是问济南羊肉串,这个俺在行,能给你画个地图,一一标注。  哈哈。  再,鲁菜那几个特点(有人称缺点,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几个“乎乎”)也突出,而且环境多数一般,期望值别太高。  抱着吃苦、减肥的心态到济南吃鲁菜,也许能收获点惊喜。
  凌晨一逛  
  东坡烤羊脊  这几天,闲看林语堂《苏东坡传》,发现好玩的一段,是苏东坡写给弟弟苏辙的一封信。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者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焳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则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苏轼《与子由弟》  用现在的话说,是这样——  惠州没有大超市,但依然每天杀只羊卖。  哥是得罪了朝廷靠边站的人,哥低调,不跟当大官的争,就告诉杀羊的大叔给留点大梁骨。  大梁骨也是肉有木有!  煮熟捞出控水,拿酒腌腌,撒上点盐,放火上烤到微焦,就OK了。  肉是真少,剔一天也就弄半小碟。  不过那肉酥脆焦嫩,跟螃蟹爪似的,各种好吃!  隔些日子哥就吃一回,吼吼,大补呀~~~~~~  老弟你整天吃公款大餐,肉都是一口咬不到骨头那种,没劲!怎比得上哥把羊骨头烤着吃。  告诉你这秘方,不是拿你开心,是真心好吃,要不你也试试?  不过这吃法得保密,否则满大街都这么烤着吃,那些等着吃肉骨头的狗就不干了。  哈哈,这苏东坡,典型的吃货。  不用说那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豆腐啥的,这烤羊脊,就透着多少欢乐和智慧呀!  搁现在,苏东坡也能在饮食版混成天涯认证牛人。  另,看网上说,羊脊背就是羊蝎子。
  楼上,在俺这里做广告没效果的。  今天,你,我,总共就咱俩关注这个帖子。
  这几天没啥感觉,啥也没记录。  继续把以前的东西往这边倒腾倒腾吧。
  2012年5月杭州行  前些天出差杭州,满打满算才三天时间,走了几个地方——  瞅了瞅西湖,转了转乌镇,看了看西溪。  虽是走马观花,觉得还是该记点什么,也算不虚此行。  信马由缰,全无章法;  罗里罗嗦,到哪算哪。
  一、坑爹的高铁餐  5男2女同事7人,队伍不小,吃饭事大。  去时坐的高铁。  饭点到了,俺奉命去餐车考察。  高姐爱搭不理:只有盒饭,30块一份。  俺小声问:还有别的吗?(意思是还有便宜的吗)  高姐答:45块的没了。  俺震惊——还有45块的盒饭?那得多大盒?鞋盒吧!  吃吧。30块的是这样——  蔫了吧叽的笋干、黑了吧唧的梅菜、柴了吧唧的鸡肉,还有硬了吧唧的米饭。  没有把子肉,没有酱鸡蛋,没有炸豆腐块,没有虎皮辣椒……  这也叫盒饭?  时速300就了不起呀?!  一边吃,俺们一边精神会餐,谈论火车上吃什么最香。  最终的结果,不是盒饭,不是方便面,不是面包牛奶,而是——  烧饼夹牛肉,再来根脆黄瓜。
    杭州站到了
  二、失忆的外婆家  到杭州头天晚上,有人请吃外婆家——体育场路的一家。  如今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也想不起那晚都吃了什么。  脑袋拍破前,终于想起一个——螃蟹,炒的螃蟹,用年糕炒的螃蟹。  很不死心地百度“外婆家”,说是有茶香鸡、珊瑚虾、青豆泥等,可俺咋一个也不记得?  被请客的忽悠了?  不会吧!他们来济南,俺们可是高规格、变花样接待——连路边烤串都吃了。  俺喝醉酒失忆了?  没有呀!人家根本不劝酒,都是俺们反客为主劝人家的。  看来,还是怪俺自己。  怪俺的胃和嘴习惯了黑乎乎、咸乎乎、油乎乎,对轻油清淡的杭帮菜排异了。
    杭州的自行车道,在路口处搭了棚子,可给骑车人遮阳、避雨。  很人性化。
    街头一个女装店,旧电视、录音机刷了白粉做装饰,倒有特点。
  三、黑黑的夜西湖  饭后无事,夜游西湖。  夜西湖,一个字:黑!再加一个字:静!  如此安静的夜西湖,不知向来如此,还是俺们来的不是时候。  也好,聒噪一天,西湖是该歇歇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最好养颜是休息。  ——这啥呀?连顺口溜都不是。  站断桥上四处看,惟一热闹的是东岸的水上喷泉。  不时变换形状和颜色的喷泉,映得那小片湖真的水光潋滟。  循岸而行,喷泉北侧有个架在水面的小码头,摆了桌椅卖茶。  冲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俺要了杯挂花茶。  临湖而坐,清风徐来,看湖上亮了彩灯的画舫慢慢移动……  俺们这些走到哪闹腾到哪的大嗓门山东人,此时倒也安静,与这夜西湖一致了。
    夜西湖的喷泉。
  四、与卖茶姑娘的对话  你这露天茶社很牛呀,架在西湖上!是租的吗?  是呀,老板租的。  一年多少钱?  好像是110多万,接近120万。  怪不得喝杯茶这么贵。俺这桂花茶多少钱?  45元一杯。你喝的是最便宜的了。  刚才数了,大约是10张桌子。不少挣钱吧?  呵,不好说。  对了,你这地方让干别的吗?  不让干别的。只能喝茶。  烤羊肉串也不行?  (笑)当然不行。  哦,这样啊……
  五、意外的张胡李  西湖喝完茶,到河坊街走了走,看了眼胡雪岩故居。  其他也没什么稀奇处。  一群吃货,很快嚷嚷肚子饿了。  于是一帮人伸长了脖子、忽扇着鼻子,专心找吃的。  高银街上的一家龙虾馆吸引了俺们,名字也奇怪:张胡李。  想是三个合伙人的姓吧。  俺向来对麻辣龙虾不太感兴趣,吃了一个不再吃,专心吃肉串。  后来又上了一份椒盐龙虾,倒别有一番风味。  龙虾炸酥了,嚼得满口脆。  于是,一口啤酒,一口龙虾,一口肉串……  很快,俺们吃出了济南街头烧烤的味道,仿佛身在回民小区。  唉,“直把杭州作泉城”呀!
  明天继续
  六、来了,司徒雷登  到哪个城市都往高楼背后的小巷子里钻,是俺的习惯。  在杭州也不例外。  大清早,与俩同事,早在一条叫耶稣堂弄的巷子里,见路旁有个半身雕像。  近看,是司徒雷登。  写着:“美国传教士、外交官,出生于杭州耶稣堂弄,童年即在此小巷度过……”  往前走,是司徒雷登故居;再往前,是天水堂,说司徒雷登父亲曾传教于此。  司徒雷登的功与过,自有历史评说,俺不懂。  但通过百度,发现个细节——  去世前,司徒雷登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回中国,回曾任校长的燕京大学。  但因种种原因,他的愿望未能实现。  倒是杭州,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接纳了他。  2008年,司徒雷登的骨灰安葬杭州。  如今的小巷子里,人们从司徒雷登雕像前走过,上班的,上学的,各忙各的。  对他们来说,司徒雷登,就是个邻居而已。  百度上还有一段,挺有意思,录于此——  司徒雷登在杭州时总要到河坊街王润兴饭庄去吃饭。  蓝眼睛高鼻子的,点起杭帮菜来有板有眼,把伙计都听愣了:  件儿要瘦、肥了倒胃;木郎豆腐多放胡椒,要烧得入味;响铃儿要熬稍……  问下杭州人:司徒先生说的啥?
    居民楼旁的司徒雷登像
    司徒雷登父亲传教的天水堂,也在耶稣弄。
  七、一座桥三个墓  清晨的西湖,是杭州人的。  此时,湖边多是晨练者,游人很少,更无戴了一色太阳帽的旅行团。  俺和一同事起个大早,算是另类。  离断桥,走白堤,经西泠,过俞楼,前面就是西泠桥。  桥边一连三个墓:  这头是秋瑾墓,那头是苏小小墓,稍远一点是武松墓。  ——哈,大清早的,看墓来了。  (一)秋瑾  几年前到绍兴,去过秋瑾故居。  不大的院落,白墙、乌瓦、青石板;小小的花园,流水、修竹、古亭台。  不想今天在西湖边见到了秋瑾墓。  百度上说,秋瑾生前有“埋骨西泠”愿望,死后九迁,才得葬身西泠桥南。  鉴湖女侠一生秋风秋雨,眠于西子湖畔,也算得其所了。  (二)苏小小  诗,全是诗,全是男人的诗!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北,小小的、圆圆的墓,罩在“募才亭”下。  六根亭柱,24个面,满是楹联,24句,共12副!  “湖山此地曾埋玉 花月其人可铸金”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以上楹联来自百度)  绕亭看半天,觉得亭名“募才”,实为“卖才”。  这些楹联全不如墓旁石碑上那首“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碑上注明此诗苏小小作。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  就连苏小小这个钱塘第一名妓,可能也只是个传说。  一个被文人墨客反复把玩的传说。  (三)武松  离苏小小墓很近,就是武松墓。  咱不管武松是否真有其人,也不管水浒上的武松原型是谁。  反正说到武松,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个无酒不欢、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汉。  这样一个汉子,葬身西湖边,且与苏小小为邻,奇怪吧?  西湖,或说杭州,就是这样,很包容。  既然有武松“杭州出家终老”说法,有“葬于西泠桥畔”记载,那就给他建个墓好了。
    清晨的西湖。  (手机+低手=烂照片)
    苏小小墓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成人版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楼主叔叔好有阅历的,老济南,学习啦...
  八、乌镇,哪天俺还来  面对电脑,愣了半天,不知该如何写乌镇。  短短的乌镇行,脑海里留下了很多,却不知从何说起。  干脆,摘录网上现成的吧。虽是零散句子,但足够动人。  ——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  ——享受慢时光,在乌镇的光阴里。  ——在乌镇停留许久,等待一个下雨天,看见真正的梦里水乡。  ——乌镇就像一副水墨,质朴无华,但移步异景,步步入画。  ——偷得浮生数日闲,清晨在小巷走一走,夜里在河边坐一坐,满目所见,小桥流水人家。  ——那一刻,甚至有一种错觉,仿佛乌镇等待千年就是为了等待我们的出现。  上面这样的华丽丽的语句,俺是整不出来,还是想到啥记点啥吧。  (一)东栅如妻子,西栅如二奶  这是个挨扁的比喻,却是俺的真实看法。  乌镇被十字形的内河分为四块,称“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东栅、西栅已做旅游开发,成两个景点,分别圈起来卖票。  走在东栅,是走在乌镇的历史里。  在这里,斑驳的墙、狭窄的巷、古旧的桥,给你的是质朴感。  在这里,坐在水边石阶上,低头是水,抬头是夕阳,你只想发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忘却。  走在东栅,是走在乌镇人的生活里。  虽然水边游人如织,虽然街旁店铺林立,  但人家屋檐挂出的衣物、闲坐门前的老人、蹦跳着上了小桥的穿校服的孩子,  让你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有生命的乌镇。  走在西栅,是走在乌镇的今天里,是走在乌镇这个景点里。  小桥、流水、人家,这个,西栅东栅是一样的。  甚至,因为是“二期”,且投入更大,西栅比东栅要整洁、美观、大气。  但与东栅不同的是——  西栅,充斥的是名胜古迹、手工作坊、民俗展馆;  西栅,林立的是民宿旅社、度假酒店、商务会馆;  西栅,甚至还有星级厕所、特色酒吧、SPA养生馆……  还有西栅的夜景,被各色灯光打扮起来,美得令人窒息,美得如在仙境。  但这一切,美则美矣,总感觉少了点温度,少了点人间烟火味。  东栅如妻子,西栅如二奶。  ——哈,比喻肯定不准,领会精神吧。  (二)红焖羊肉、清蒸白水鱼  在乌镇东栅,从茅盾故居出来,到饭点了。  沿街走来,见不少饭店门口放着个煤炉,上面支口大铁锅。  锅里是红得发黑的红焖羊肉,或是方方正正捆了草绳的大块东坡肉。  这让俺想起周庄红彤彤的蹄膀,也是摆得满大街是。  进了一家叫三珍斋的店。  点了些菜,吃将下来,对两个菜评价尚可——  一是红焖羊肉,二是清蒸白水鱼。  红焖羊肉,乍吃,有一点膻味,细嚼,香味就在这点膻里;  羊肉挺嫩,肉与骨头间连着筋皮,带点嚼头,有滋有味。  白水鱼号称当地野产,鱼肉细嫩,味道清淡,贵在新鲜。  (三)油炸臭豆腐干  臭豆腐干是必享的,几次在街头买了当零食,大家分吃。  一口大铁锅,几块金黄的豆腐干在油里翻滚。  铁笊篱捞起,控控油。  六个豆腐干一份,抹上红红的辣酱,拿牙签插了吃。  皮脆肉嫩,辣味十足,淡淡的臭味中裹着满口的香。  乌镇,虽然来了,却遗憾地匆匆离去。  乌镇,不应该是来旅游的,应该是来发呆的。  乌镇,哪天俺还来。
    乌镇
    乌镇
    晴耕雨读,多好!
    乌镇
    三珍斋,自称老字号。
    红焖羊肉和东坡肉。
    乌镇的家庭旅馆。
  家庭旅馆床头位置,外面是个小露台,下面是流水和木船。
  @既见君子胡不喜
01:58:00  楼主叔叔好有阅历的,老济南,学习啦...  -----------------------------  小姑娘,乘年轻赶紧出去走走。  到俺这年龄,上有老下有小,太忙,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太少了。
  今晚得出去骑骑车活动活动,胳膊腿又要生锈了。
  九、早餐啊早餐!  吃个早餐,还这么大惊小怪,纯粹是因为俺很少吃早餐。  夜班居多,养成了早晨从中午开始的作息。  出差在外,倒有了吃早餐的机会。  杭州耶稣堂弄,有个生煎店。  看招牌上大大的“生煎”两个字,俺真不知道是什么。  进了门,才知道生煎就是煎包、水煎包。  等煎包的空儿,俺瞎逛的毛病又来了,走进对面一个“永康肉麦饼”店。  很小的店面,做的是外卖:霉干菜肉饼、雪菜肉饼、土豆丝饼……  饥肠辘辘中看见这些,再加上店内一股暖暖的香,忍不住买了一堆。  回到生煎店,吃的喝的刚好上来,一行人吃起来。  肉麦饼脆咸透香,生煎里有一兜烫嘴的汤汁,豆腐血相对清淡……  大吃一顿,酣畅淋漓!  惟一遗憾的,是缺几个蒜瓣。  俺几次抬头在店里看,都是欲言又止——估计人家没见过大清早吃蒜的。
  十、西溪,且留下  西溪,因为电影《非诚勿扰》名声大噪。  摇橹船里,葛优望着船外:  清的是水,绿的是岸,黄的是花,白的是鸟;  红顶的是游船,乌顶的是房舍……  穿蓝印花的售楼女:  宋朝有个皇帝,他逃亡经过这儿,就跟我一样,迷上了西溪,想把行宫也建在西溪,  后来由于经费不够,不得已放弃了这一打算,  在临走之前依依不舍,说了句“西溪,且留下”。  就这样,留下了西溪的千古美名。  我今天带您去看的房子,就在留下镇,相信您看了也会留下的。  穿大裤衩的葛优:  宋高宗老赵想留下,可是他没钱,只能留下一句话。  我可是带着钱来的,我要是看上你们这房子,留下的可就是人生了。  (以上对话是俺对着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的!)  “西溪,且留下”,多美的一句话。  俺是个没趣的人,想到的竟然是查找宋高宗原话及出处。  一通百度,找到了——  明末清初《西溪梵隐志》:“宋建炎三年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筑行宫于凤凰山,仍钱氏之旧也。初欲都西溪,帝览图日:‘且留下。’故溪有‘留下’之名。”  清光绪年间《钱塘县志》:“宋建炎三年七月,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  老赵南逃那段,史书上充斥着“金人焚扬州”这样的句子。  真有“西溪,且留下”这样的逸事,后来修史者怕也不会实录。  正史中,“建炎三年七月”跟杭州有关的记载,仅“辛卯,升杭州为临安府”一句。  “西溪,且留下”,传说也罢,正史也罢,反正宋高宗没有将皇城建在西溪。  西溪,真的留下了。  这对西溪,不知是福是祸。  八九百年后,一个叫冯小刚的先生与杭州一堆高人一拍即合,搞出了电影《非诚勿扰》。  这回,西溪没有“留下”,西溪被搞大了。  西溪突然成熟,风情万种。  走在西溪,自然尚在,野趣尚存,但雕凿日多,虚华见长。  一片柔柔的水,一抹淡淡的绿,突然多出条龙——黄头黄尾的塑料龙。  乌瓦白墙的,不光有旧居,更有水泥糊就的建筑——说是仿明清、拍电影用的。  在洪园一片水边,坐了些时候,看鱼儿在水中游动,看花的影子在水面晃动。  俺喜欢这样的宁静,喜欢这样的千百年不曾改变。  但如今的一切,哪容得安静的存在。  西溪,盼着再见你时,能识得你旧时的容颜。  西溪,且留下。
    西溪
    西溪
    西溪
  拍照片水平确实很差  聊胜于无吧
  十一、看看皇帝吃的  查询杭州那段历史,发现个跟吃有关的细节。  《续资治通鉴》载,建炎三年二月——  “帝至杭州,以州治为行宫,显宁寺为尚书省。  帝以百官家属未至,独寝于堂外。帝御白木床,上施蒲荐、黄罗褥。  旧制,御膳日百品,靖康初,损其七十,渡江后,日一羊煎肉炊饼而已。”  南宋定都杭州,大批中原人南迁,把饮食习惯也带来了。  看宋高宗爱吃的,就是馒头加煎羊肉——离肉夹馍不远了。  南宋定都杭州,把杭州这江南名城与中原大地联系到了一起。  好像至今在杭州的河南人都不少,在杭州打车,几次遇到河南司机。  而且,据说杭州话里还带了些北方音和词。
  十二、吃串,还是济南好  在外几天,每天不吃第四顿,都觉得亏。  这天晚上10点多,俺们的目标又是肉串。  绕来绕去,找到一家“金图门串烤”时,腿都累得快成铁钎子了。  在室内,自己烤,下吸式的炭火炉子,没有烟熏火燎。  玉米、香菇、茄子,鸭舌、鸡心、鹌鹑,肉串、鱼片、板筋……  一路吃下来,还是肉串香——是羊肉味,用俺一同事话说,“是用真羊尿泡的”。  边烤边吃,忙活半晚,总觉不如路边摊酣畅淋漓。  ——从吃串角度看,还是济南好,给个天堂都不换。
    金图门烧烤
    金图门烧烤
  十三、饿了啥都香  最后一天,上午赶着逛景点、买东西,中午赶着退房,然后赶路,饭都没吃。  一大群人,总不能饿着,于是在机场吃真功夫快餐。  俺要的好像叫梅菜肉套餐。  因为饿了,标准化制作的快餐也吃得津津有味。  特别是那小罐乌鸡汤,不咸不淡,还飘着点香。  饿不着,知足吧。
    快餐
  十四、被当了回鸟  飞机晚点一个多小时,但依然不供正餐。  一包湿巾外,一人给了个小袋。  看大小,像是感冒冲剂。  啥呀?板蓝根?又非典了?  看包装,是花生米,莒县小店产的。  撕开一看,好家伙,10多粒去了皮的花生。  喂鸟呀!  饮料来了,就着那几粒花生,连喝三杯,跟报复谁似的。  飞机落地。  济南,俺终于回来了。  哪里也不如家里踏实呀。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皇家婚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