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011四川文综巴州区新生儿出生率

2011年巴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巴中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巴中调查队
2012年4月8日
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经济增长提速,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开局良好。
初 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亿 元,增长31.4%;第三产业增加值118.1亿元,增长9.2
%。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5.1%、40.5%和34.4%,与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4个、2.7个百分点,二产 业比重上升6.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由上年的21.9%上升到25.6%。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6.7%,二季度上涨7.4%,三季度上涨7.1%,四季度上涨5.4%,全年平均上涨6.6%。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 &单位:%
居民消费价格
其中:粮食
肉禽及其制品
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与上年持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17.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3.5亿元,增长10.9%。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7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9.1亿元,增加3.3亿元,增长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6.7亿元,增加33.4亿元,增长32.3%。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3.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7万公顷,增加0.1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931公顷,减少5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85.8万吨,比上年增加4.5万吨,增产2.5%。其中夏粮产量55万吨,增产3.8%;秋粮产量130.8万吨,增产1.9%。
全年油料产量12.9万吨,增产4.4%。茶叶产量0.2万吨,增产11.9%。糖料产量2.2万吨,减产0.7%。烟叶产量0.5万吨,减产0.6%。
全年肉类总产量45.4万吨,比上年减少2.4%。其中猪肉产量36.5万吨,减少3.1%;牛肉产量4万吨,增长0.5%;羊肉产量2万吨,增长0.1%。生猪年末存栏333.7万头,减少0.4%;生猪出栏521万头,减少3.1%。禽蛋产量7.4万吨,增长3.7%。
全年水产品产量4.9万吨,增长6.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7.9%;捕捞水产品产量0.4万吨,减少7.5%。
全年商品木材产量3.7万立方米,增长17.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0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7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2亿元,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4%,集体企业增长21.2%,股份制企业增长22.7%,私营企业增长18.7%;轻工业增长25.4%;重工业增长20.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23.1%,饮料制造业增长28%,食品制造业增长33.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7.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3%,纺织业增长24.5%。
表2: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比上年增长%
铁矿石原矿量
其中:火电
&&&&&&& 水电
自来水(生产量)
精制食用植物油
鲜冷藏冻肉
&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啤酒
瓶(罐)装饮用水
机制纸及纸板
砖(折标准砖)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4.4亿元,增长4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亿元,增长30.6%;集体企业426万元,增长18.7%;有限责任公司2.6亿元,增长18.2%;私营企业1.5亿元,增长86.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1.1亿元,增长46.9%。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工程结算利润12.1亿元,增长53.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亿元,增长5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0.1亿元,占0.5%;产业发展投资96.1亿元,占0.3%;民生改善投资64亿元,占0.2%。
全年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877个,投资267.1亿元,增长46.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5.1亿元,增长51.2%;更新改造投资 38.7亿元,增长28.1%。
表3& 分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
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金属制品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
净增42.2亿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净增65.8亿元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净增5.24亿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9.8亿元,增长24.8%;办公楼投资0.6亿元,增长1.4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4.1亿元,增长80.8%。
全年新增廉租房1908套、新建经济适用房219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52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877户,农村危旧房改造14018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万户。
表4:201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其中:商品住宅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
房屋施工面积
其中:商品住宅
房屋新开工面积
其中:商品住宅
房屋竣工面积
其中:商品住宅
商品房销售面积
其中:商品住宅
本年资金来源
其中:国内贷款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1.5亿元,增长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9亿元,增长14.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20.9亿元,增长18.9%;餐饮收入额14.5亿元,增长14.9%。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1.2倍,肉禽蛋类增长54.8%,烟酒类增长1.2倍,服装类增长61%,日用品类增长55.5%,五金、电料类增长42.7%,化妆品类增长62.9%,金银珠宝类增长63.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5.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7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8个,其中,新建项目100个,续建项目28个。引进国内市外到位资金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倍。外贸出口总额5490万美元,增长12.9%。外派劳务736人次,减少28.8%,外派劳务营业总收入912.4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建设完成投资70.3亿元,增长15.8%。巴(中)南(部)、巴(中)达(州)、巴(中)陕(西)高速公路完成投资44.8亿元,巴(中)广(安)渝(重庆)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绵(阳)巴(中)万(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巴(中)达(州)铁路完成投资4.8亿元。干线公路完成投资5.6亿元。县道公路、乡镇联网路和通村水泥路完成投资17.4亿元。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5794公里。其中,省道704公里,县道1592公里,乡道2271公里,专用公路55公里,村道1117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中,等级公路14938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提高到94.6%。其中,高速公路41公里,二级公路531 公里,三级公路416公里,四级公路13950公里。
年末机动车辆拥有量234737辆,其中,汽车65482辆。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35.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6%;货物运输周转量33.1亿吨公里,增长13.3%。
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4239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电信主营业务收入9.7亿元,增长1.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1.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43.1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35.7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28.2部/百户,固定电话通村率 100%。互联网上网户数12.9万户,增长26.6%。
全年接待游客537万人次,增长12.8%。实现旅游收入 31.7亿元,增长3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8亿元,增长3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2.5亿元,增加71.1亿元,增长29.4%。年末社会融资总量199.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8.2亿元,增加33亿元,增长26.3%。其中,中长期贷款103.3亿元,增长42.9%;短期贷款51.4亿元,下降1.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倍;现金支出1834.7亿元,增长1.7倍。
全年保险公司各类财产险保费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产险承担的风险保额1033.2亿元,已决赔案44349件,赔款及给付金额1.6亿元。年末实有寿险参保人数250万人,增长37%;保费收入10.6亿元,增长29.1%;已决赔案12600件,赔付金额10043万元,增长72.5%。
年末投资者证券账户4421户,增长75.3%。全年证券交易额25.5亿元,增长90.3%。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普通高中学校42所,全年招生2.9万人,在校生8.2万人,毕业生2.2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高中辍学率2.3%,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2.1%。
年末普通初中学校158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14所),全年招生6.2万人,在校生19万人,毕业生6.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9%,初中辍学率0.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9%,初中三年巩固率98.1%。
年末普通小学学校248所,村校及教学点1706个,全年招生4.8万人,在校生32万人,毕业生6万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9.98%,小学辍学率0.5%,小学五年巩固率98.8%。
年末特殊教育学校4所,全年招生21人,在校生215人,毕业生12人。
年末幼儿园194所,在园幼儿(含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人数)7.9万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85%。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1%。聘请省级科技特派员1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20人。争取国、省项目62项,到位资金1547万元,40个项目通过中期监理、结题验收和绩效考评。组织鉴定科技成果7项,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06.1万元。新建2个科技信息服务平台,9个科技信息服务站。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研发新产品30个。申请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授权专利134件,增加16件;实施专利111件,增加5件。
年末博物馆9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档案馆6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4座。有线电视用户39.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35.5%。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3%,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光纤电视通村率74.7%。全年出版各类报纸1642.4万份。
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运动会99次,参与总人数20.5万人次。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4个。组队参加四川省青少年各类体育比赛,获金牌3枚、银牌10枚、铜牌14枚;组队参加四川省首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获银牌1枚、铜牌5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收养性社会服务机构 81个,床位8136张,收养各类人员7084人。其中,农村养老服务机构72个,床位7476张,收养各类人员6464人,增加429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2个,社区服务中心23个,社区服务站 1336个。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6.3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3.7万人次;资助14.3万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增加11.7万人,资助29.7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4.7万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为32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03万人,城镇化率31.3%。全年出生人口3.3万人,出生率为10.04&;死亡人口1.8万人,死亡率为5.45&;自然增长率为4.59&。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比上年增长2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298元,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226元,增长15.8%。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新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87.1万人。
年末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3.9万人,发放人数10万人,发放养老金13.9亿元;医疗保险参保52.8万人,发放基本医疗保险金3.9亿元;生育保险参保8.8万人,发放生育保险费32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7.1万人,发放工伤保险费2758万元;失业保险参保6.5万人,发放失业金460.2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08.4万人,参合率96.4%;支出基金总额62831万元,增长87.9%。
全年34.6万农村居民、13.6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抚恤、补助优抚对象4.5万人,优待优抚对象1.1万户,救济五保户2.1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供应总量268.3公顷,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工矿仓储用地40.7公顷,增长6.4倍;商服用地7公顷,减少9.1%;住宅用地75.7公顷,增长24.7%;基础设施等其它用地144.9公顷,增长29.3%。
全年平均降水量1588.6毫米,比上年偏多20.9%。年末工程蓄水总量4.7亿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水资源总量99.8亿立方米,增长10.3%。总用水量4.4亿立方米,增长7.3%。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922公顷。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55.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面积46994公顷。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6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8%。煤炭消费量增长1%;原油消费量增长26.5%;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7.4%;电力消费量增长17.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1%,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3.3%。
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 893.4吨,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0.3万吨以内。147 户重点监测单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2 %、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99.5 %、粉尘排放达标率99.3 %、烟尘排放达标率 99.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9 %。
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99.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3.4分贝。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类别为Ⅱ类。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倍。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93起,增加41起,死亡105人,与上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1036万元,增加730.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3人。
十三、扩权试点县经济
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是全省扩权试点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 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6 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30.5%;第三产业增加值65.2亿元,增长9.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6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6亿元,增长29.8%。
全部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30.8%,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24.5%;实现利润3.5亿元,增长32.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7亿元,增长6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亿元,增长17.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78元,增长2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0元,增长16.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6亿元,增长41.9%。
1、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巴中统计年鉴-2012》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各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公报中林业、渔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国土、环保、安全生产和社会保障、自然灾害等数据来源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统计。
4、邮政业务总量,邮政局2010年执行2000年不变价,2011年执行2010年不变价。
5、小学五年巩固率,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采用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教育模式,但在计算小学巩固率时,全国统一使用五四制统计。
主办:中共巴中市委 巴中市人民政府 承办: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江北大道市政府办公大楼 邮编:636000 E-mail: 蜀ICP备号巴中市巴州区政府信息公开
巴中市巴州区志办
&&当前位置:基础分类/其他/其他
索 引 号:-00067
主题分类:其他\
发布机构:巴中市巴州区志办
发布日期:
文&&&&号:
关 键 词:统计,农业,人口
    人 口   第一章 人口变化   第一节 人口规模     一、 总量   1994年末,全市总人口1162158人,较6人增加41392人。其中,农业人口1064230人,非农业人口97928人。1995年开始,人口猛增。2000年,全区总人口1246224人,2002年达到1269084人,分别比1994年增加84066人、106926人。其后,人口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1260717人,其中:农业人口1059366人,非农业人口200351人。   年巴州区人口总量统计表   单位:人
非农业人口
  注:年人口总数不含江北经济开发区商贸园   二、 分布、密度   辖区人口分布:从地域看,历为南稠北稀,农村多于城镇。1994年,全市农业人口91.57%;2005年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4.03%。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辖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1.62人。除巴州镇外,人口密度最大的恩阳镇,每平方公里534.41人,密度最小的是境北化成镇、梓橦庙乡、寺岭乡、凌云乡等,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316.73人。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6284人。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设5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平均幅员面积为49.2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5.08人。其中:镇平均人口31909.09人,乡平均人口15439.92人,街道办事处平均人口43544.75人。     20005年巴州区人口分布密度情况统计表
  (平方公里)
总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
东城街道办事处
西城街道办事处
回风街道办事处
  续表一
  (平方公里)
总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
  第二节 人口变动   一、 自然变动   在&七五&末的1990年全县出生人口17320人,出生率15.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市出生人口18823人,出生率16&,是人口生育的高峰期。&九五&期末的2000年出生人口13229人,出生率10.6&。&十五&期末的2005年出生人口12675人,出生率10&。死亡人口:人,死亡率7.0&。1995年死亡867人,死亡率7.4&。2000年死亡7613人,死亡率6.1&。2005年死亡6654人,死亡率5.2&。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7.8&。199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6&。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4.5&。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1&。   二、 机械变动   辖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调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投靠亲友,务工经商等因素。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辖区内的迁入其他乡镇的23605人,迁入其他街道的2232人,迁入省内其他县(市区)的7300人,迁入省外的2250人。2005年:省内迁入2055人,省外迁入420人,迁往省内4580人,迁往省外2811人。   年巴州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
自然增长率
  第三节 人口流动   1994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辖区人口流量逐年增大。一是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不少地方青壮年几乎走光,留守在家的只是老弱病残和小孩,有的甚至举家全迁。外出务工地方,1993年前多为沿海一带,1994年后分布全国各地。务工经商人员中,绝大多数回乡居住,只是少数将户口迁出境外成家立业。据统计:年,全县年均劳务输出10余万人次。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户口在本地外出半年以上人口109498人,其中:男65766人、女43732人,占总人口的8.84%。2005年,全区劳务输出达36万人次。二是外地来辖区务工、经商、办企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口流动的总体趋势:由高山区流入低丘、平坝区,由农村流入城镇;流入辖区内的人口数较流入辖区外的人口数小。1993年,迁入6499人,迁出7819人。2005年迁入2475人,迁出7391人。   第四节 人口构成   一、 性别   1994年,全区总人口1162158人,其中:男610322人、女551836人,男占总人口的52.5%,女占总人口的47.5%;2000年末全区总人口1246224人,其中:男654034人、女592194人,男占总人口52.5%,女占总人口的47.5%;2005年末人口总数1260717人,其中:男668028人、女592889人,男占总人口53%,女占总人口47%。男女基本平衡。   巴州区年人口自然构成性别统计表   单位:人
(女等于100)
  性别比
  二、年龄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县0~14岁的占总人口的24.45%;15~59岁的占总人口的62.79%;60岁以上的、100岁以下的占总人口8.1%。100岁以上的23人。整个人口年龄构属成年型中期。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区不满周岁婴儿15786人,占全区总人口1.31%;学龄前儿童(1~6岁)124540人,占总人口的10.50%;少年儿童(7~14岁)187047人,占总人口的15.77%;青年(15~25岁)155880人,占总人口的13.15%;18~59岁人口697779人,占总人口58.84%;60岁以上人口124101人,占总人口10.47%。100岁及以上老人41人,其中男10人、女31人。2005年末,全区60岁及以上人口173084人,占总人口的13.73%,表明全区人口以进入老龄化。有100岁以上老人43人。   巴州区2000年分年龄、性别人口一览表   
  续表(一)
  续表(二)
  续表(三)
  巴州区2005年百岁老人名录
巴州镇(宕梁)排垭村六社
巴州镇(白云)红垭村一社
巴州镇(玉堂)檬子河村五社
兴文镇牛角村3组
兴文镇牛角村3组
石城乡百堡村4社
凌云乡荒山雁村一社
羊凤乡石羊村2社
尹家乡尹城村四社
玉山镇大营村六社
玉山镇大营村六社
玉山镇和平村二社
舞凤乡红泥村二社
关公乡元包村五社
关公乡(天官)西南村四社
恩阳镇秋溪村二社
恩阳镇(明杨)何家坝村四社
恩阳镇古溪村六社
恩阳镇两路村五社
花丛傎(镇庙)龙凤村六社
花丛镇矿石村三社
三江镇回星村四社
顶山镇长胜街71号
顶山镇秋桂村一社
龙背乡天马村一社
龙背乡玉凤村四社
龙背乡合治村三社
梁永镇青狮村五村
青木镇花包村六社
石城乡方山村一社
石城乡金鼓村三社
平梁乡火炮村一社
平梁乡(东兴)龙舌坝村一组
三星街道居委会
梓桐庙谢家村六社
三汇镇八村六社
大和乡方坝村二组220号
大和乡太和村158号
渔溪镇(和平)8村4社
  续表(一)
化城镇水观村5社
曾口镇扬帆村261号
曾口镇(店子)兰花村2组
曾口镇(卢山)吉公村4社
同乐乡旭光村10社
双胜乡红岩村3社
茶坝镇云盘村一组
义兴乡曹家村3社
水宁寺沙嘴村二社
下八庙镇尖山村4社
凤溪乡水河村2组
花溪乡走马村5社
柳林镇七星寨村一组
柳林镇钟家坝村5组
柳林镇钟家坝村6组
兴隆场乡凤凰村4组
兴隆场乡北斗村11组
三星乡凤居村二社
三汇镇大兴村7组
  附:百岁老人口述   1、岳德先:我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家住回风街道办事处西华村。小时家里很穷,全家靠父母帮长工、打短工挣钱糊口。自幼养成爱劳动习惯,童年时砍柴割草,十二、三岁开始耕田耙地。十九岁结婚成家。夫妻相敬相爱,从来不吵架;对儿女从不发脾气,一家八口和睦相处。在生活习惯方面,从不吸烟,年轻时喜欢喝一、二两白酒,后来年龄大了,白酒也不喝了;不喝茶叶水,只喝白天水;主食以大米为主,喜吃玉米、豌豆、胡豆、荞面等杂粮。我从不睡懒觉,经常散步运动;爱清洁、讲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澡。这些就是我能长寿的原因吧!   2、赵秀兰:我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的,活了100多年了,从未害过大病,也没住过医院,身体一直很好。我最显著的特点是,一年四季,不论春夏秋冬都是洗冷水澡、冷水脸;常采一些过路黄、金银花、车前子等中草药晒干泡茶喝;生活上吃得很清淡,从不挑食;喜欢劳动流汗;心胸开朗,性格乐观,很少发脾气。   三、文化结构   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辖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74.79%,其中:大学本科仅占0.07%,大专仅占0.19%,中专占0.81%,高中占2.72%。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占25.2%。其后,通过大抓教育事业,促进人口文化结构逐年发生变化。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1069327人,其中:未上过学的107644人,占10.09%;读过扫盲班的31670人,占5.77%;小学文化598547人,占55.97%;初中文化258024人,占24.13%;高中文化38687人,占3.62%;中专文化21437人,占2..01%;大学专科10944人,占1.02%;大学本科2343,占0.22%;研究生31人。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118130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13.76%(男占3.27%,女占10.49%)。2002年据农村住房调查统计,共调查250户,常住人口96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12人、小学文化程度226人、初中文化程度302人、高中文化程度29人、中专文化程度9人。     巴州区2000年6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文化结构一览表
65岁及以上
  三、 行业   1994年,全市乡村从业人员48.25万人,城镇国有集体经济单位职工53904人。2002年,全区在业人口76.8万人,其中:城镇12.6万、乡村64.2万。从事经济活动在业人口63.9万。其行业分布为:农林牧渔业43.7万,采掘业0.9万、制造业4.7万,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0.1万,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0.1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1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3.4万,金融保险、房地产业0.2万,社会服务业2.6万,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0.7万,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1.3万,国家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0.7万;失业人员0.6万;16岁以上在校学生5.2万,家务劳动者3万。2005年,全区在业人口68.6万,其中:第一产业33.72万,占49.15%;第二产业14.61万,占21.3%;第三产业20.3万,占29.59%。机关单位从业人数42261人,其中女10318人,登记失业人数2436人。   巴州区部份年份各行业人口分布表
农林牧渔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报务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第五节 人口经济   一、人均资源指标   1995年,全市人均幅员面积3.26亩,人均实有耕地面积0.72亩,较1990年人均3.45亩、0.76亩分别减少0.19亩、0.04亩。2000年,人均幅员面积3.08亩,实有耕地面积0.65亩。至2005年分别减少到2.99亩、0.52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万立方米,人均1.42立方米;万立方米,人均4.73立方米。地下水人均拥有量1669立方米。   二、人均经济指标   1995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36元(当年价格,下同),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48.70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均工资3021元,较1990年的706元、47.27元、1591元分别增加2315元、1.43元、1430元。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67元,人均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元,城镇集体经济单位人均工资5862元。2005年,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74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9596元。   四、 人均消费指标   1994年以来,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职工工资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辖区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变化很大。消费除衣、食、住、行、油、盐、酱、醋、茶外,旅游、休闲、娱乐消费支出迅速增加。据统计:199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45万元,人均442.63元;2000年增加到88111万元,人均707元;2005年达到146984万元,人均1135.81元。1994年,农村住房调查120户,常住人口531人。家庭经营性支出人均669.14元;生活消费支出人均849.67元,其中:衣着消费支出人均59.54元,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71.76元,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人均23元。2000年农村住房调查250户、940人。家庭经营性支出473.08元,生活消费支出1577.79元。   第六节 人口普查   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1999年3月开始全面启动。历经机构组建、专项培训试点、户口整顿、调查摸底、宣传动员、入户登记、手工汇总、资料编码、光电录入、审核汇总、资料编印等阶段,至日全面结束。这次人口普查以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普查采用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常住地登记,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普查内容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有所增加。主要有:姓名,与分户的关系,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状况和性质、文化程度,在业人口的行业、在业人口的职业、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妇女生育存活子女数,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人口经济活动和劳动技能,人口生活质量,人口身体文化素质等。全市日零时普查登记总户数为313801户,总人口1185862人,性别比为108.21。其中:0~14岁人口为327373人,占登记人口的27.61%;15~64岁的人口为778341人,占65.64%。全市年末总人口为1246224人。   巴州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经省、地区验收,完全符合质量要求。市人口普查办、市公安局、巴州镇人口普查办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韩良爵、周荣、赵爱萍、王永荣、鲜文鑫、张仁浩、李久昌、邹谨等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人口普查办公室的表彰。
版权所有: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四川文综 的文章

 

随机推荐